CN1867512A - 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7512A CN1867512A CNA2004800296452A CN200480029645A CN1867512A CN 1867512 A CN1867512 A CN 1867512A CN A2004800296452 A CNA2004800296452 A CN A2004800296452A CN 200480029645 A CN200480029645 A CN 200480029645A CN 1867512 A CN1867512 A CN 18675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ssenger
- ladder
- sensor
- induction installation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P(O)(O)=O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propylene Natural products CC=C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805 propyl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1])C([H])([H])[*:2]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Control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将第一乘客传感器安装在一对扶手的入口/出口附近的外板中,以使该传感器输出表面指向乘客进入的方向,并将第一乘客传感器安装在该对扶手的入口/出口附近的内板中,以使该传感器输出表面向内旋转以与该乘客进入的方向形成预定角度,从而形成的感应范围的宽度基本上等于该对扶手之间的间隔W,感应范围的长度在距该入口/出口一预定距离之内。通过在该感应范围内感应乘客的出现/离开,并通过利用这些传感器精确感应仅使用该输送装置的乘客,可实现自动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乘客的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传感器感应乘客的出现/离开而自动运行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通过由传感器感应乘客的出现/离开而自动运行的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是公知的。在这种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中,用于感应乘客的传感器通常连接于安装在入口/出口处的光电柱(支柱)。如果该传感器没有感应到乘客,则该载客输送装置不运行而处于等待状态。如果该传感器感应到乘客,则该载客输送装置以额定速度运行。
不幸的是,这种类型的载客输送装置需要在入口/出口处安装光电柱。由于必须确保安装空间,因此载客输送装置不能用于某些场所,或者出现设计问题。
因此近来出现了不使用光电柱的无柱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并试图通过各种技术改进推广这种载客输送装置(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号2003-104680和10-182050)。总的来说,这种无柱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在其内板或前边缘中具有内置的乘客传感器。当这些传感器感应到乘客时,该载客输送装置以额定速度运行。
但是,该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在乘客进入的方向上过宽,以至于即使不使用该载客输送装置的乘客从附近经过,该传感器也会响应,导致不必要的运行。而且,如果并列设置多个载客输送装置,相邻的传感器相互干扰,从而引起运行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利用传感器精确地仅感应使用该输送装置的乘客而自动运行的输送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乘客可走上去和走下来的多个阶梯,在阶梯两端形成的一对扶手,安装在该对扶手入口/出口附近的乘客感应装置,其具有的感应范围的宽度基本上等于该对扶手之间的距离,而其长度在距该入口/出口一预定距离之内,还包括驱动控制器,根据通过该乘客感应装置感应乘客的操作来控制阶梯的驱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乘客可走上去或走下来的多个阶梯;在阶梯两端形成的一对扶手;安装在该对扶手的入口/出口附近的第一乘客感应装置,其具有的感应范围的宽度基本上等于该对扶手之间的距离,而其长度在距该入口/出口一预定距离之内;安装在该对扶手的每个阶梯起始位置之前的第二乘客感应装置;以及驱动控制器,根据第一乘客感应装置和第二乘客感应装置感应乘客的操作来控制阶梯的驱动。
本发明的附加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一部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获得。可利用下面特别指出的装置和组合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被引入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阐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上面给出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柱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当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时的布局的俯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当从侧面观察第一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时的布局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用于控制第一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的运行的控制器的布局的方框图;
图5是用于解释第一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的运行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并列设置两个载客输送装置的布局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当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例的两个载客输送装置时的布局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用于控制第二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的运行的控制器的布局的方框图;
图9是用于解释第二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的运行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柱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示出了具有一倾角的所谓“自动扶梯”的布局。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当从上方观察该载客输送装置时的布局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当从侧面观察该载客输送装置时的布局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11具有用于输送乘客的多个阶梯12,和直立在阶梯12两侧的一对扶手13。阶梯12是由例如压铸铝制成的踏板,且无止境地连接于一对上部和下部入口/出口之间。阶梯12由桁架(未示出)以预定角度支撑,在入口/出口之间循环运行。
在该对扶手13下方,将外板(outer deck)14和内板15设置在两侧,从而将扶手板16夹在中间。扶手板16由例如透明玻璃或丙烯制成。覆盖有橡胶或其它类似物的移动扶手17在扶手板16外围形成。移动扶手17与阶梯12同步移动。
在入口/出口处,具有与阶梯12相同宽度的梳状物18在阶梯拉入/拉出(draw-in/draw-out)孔处形成。在该阶梯拉入/拉出孔处,梳状物18与阶梯12接触,以阻止阶梯12上的灰尘和类似物进入内部机房。
在入口/出口之前的地板表面上,在预定范围内放置入口/出口板19,例如可使入口/出口板19的表面粗糙以防止乘客进入或离开时打滑。要注意的是,机房(未示出)位于入口/出口板19下方。操作人员可抬起入口/出口板19而进入机房进行维护。
如图2所示,载客输送装置11包括第一乘客传感器21、22和第二乘客传感器23,作为用于实现自动运行的乘客传感器。
第一乘客传感器21、22感应入口/出口附近的乘客。在这些传感器中,将第一乘客传感器(A)21安装在外板14末端处的入口/出口附近,从而传感器输出表面指向乘客进入的方向。参考标号24表示第一乘客传感器(A)21的感应范围(尤其是,表示从第一乘客传感器(A)21发出的传感器信号的输出范围)。两个感应范围24从入口/出口两侧基本相互平行地延伸出预定的距离。
将第一乘客传感器(B)22安装在第一乘客传感器(A)21的相对侧的入口/出口附近,即内板15的末端部分。第一乘客传感器(B)22向内旋转,与乘客进入方向形成预定角度。参考标号25表示第一乘客传感器(B)22的感应范围(尤其是,表示从第一乘客传感器(B)22发出的传感器信号的输出范围)。两个感应范围25从入口/出口两侧延伸出预定的距离,从而在入口/出口板19的末端部分附近相互交叉。
第一乘客传感器21和22在感应范围26内感应乘客的出现/离开。由第一乘客传感器21和22形成的感应范围26的宽度至少大于阶梯12的宽度,并基本等于直立在阶梯12两侧的该对扶手13之间的间隔W。感应范围26的长度(乘客进入的方向)在距阶梯拉入/拉出孔处的梳状物18的前端部分一预定距离L的范围内。预定距离L为感应乘客进入前方道路的必要最小距离。尤其是,预定距离L为1.7至1.9m。
如图3所示,随着与入口/出口的距离增加,第一乘客传感器21和22的感应范围24和25距地板表面20升高。需要注意的是,将第一乘客传感器21和22安装在例如(具有标准身高的)乘客脚部附近。第一乘客传感器21和22的感应范围24和25从这些安装位置逐渐升高,例如直到大约这些范围后端处的乘客腰部的位置。
第二乘客传感器23感应在每个阶梯12的起始位置之前的乘客的出现/离开。如图2所示,将第二乘客传感器23安装在上述该对扶手13之一的下方的内板15的梳状物18附近,从而使传感器输出表面与另一个扶手13的内板15相对。图2中的参考标号27表示第二乘客传感器23的感应范围(尤其是,表示从第二乘客传感器23发出的传感器信号的输出范围)。感应范围27从一个扶手13延伸至另一个扶手13并维持预定的高度。
注意,为了在入口/出口处可靠地感应走上阶梯12的乘客或者走下阶梯12的乘客,将第二乘客传感器23安装在例如(具有标准身高的)乘客脚部附近。
可使用例如反射型光传感器作为乘客传感器21、22、23,在这些传感器中集成了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也可使用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分离的传感器,或者使用超声传感器。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传感器的类型不受限制。
在该布局中,当使用载客输送装置11的乘客从前方道路或从侧面进入入口/出口、并进入包括安装在外板14中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21的感应范围24和安装在内板14中的第一乘客传感器(B)22的感应范围25的感应范围26时,感应该乘客的出现,载客输送装置11开始运行。
当该乘客在走上从梳状物18的位置拉出的阶梯12之前跨过安装在内板15中的第二乘客传感器23的感应范围27时,感应该乘客的出现,并测出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要停止的时刻。
图4表示用于控制上述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的控制器31。将控制器31安装在例如地板表面下方的机房中。
如图4所示,控制器31为计算机,基于预定程序控制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控制器31连接于第一乘客传感器(A)21,第一乘客传感器(B)22以及第二乘客传感器23,还连接于用于确定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时间的计时器32。
参考标号33表示载客输送装置驱动机构,包括例如用于驱动阶梯12的电机。根据来自控制器31的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载客输送装置驱动机构33的驱动。
下面描述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图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控制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所示的过程是按照由如图4所示的控制器31装载的程序所述的步骤执行的。
当没有乘客时,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被停止,即每个阶梯12的驱动被停止。在这种状态下,安装在外板14中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21和安装在内板15中的第一乘客传感器(B)22感应乘客的出现/离开。
如果第一乘客传感器(A)21或第一乘客传感器(B)22被接通(在步骤A11中为“是”),则控制器31基于传感器信号确定乘客进入图2所示的感应范围26,并通过载客输送装置驱动机构33驱动阶梯12,从而启动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步骤A12)。如果第一乘客传感器(A)21或第一乘客传感器(B)22保持关闭(在步骤A11中为“否”),则控制器31一直等待到感应到乘客。
当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启动时,则通过安装在内板15中的第二乘客传感器23感应乘客的出现。如果第二乘客传感器23被接通(在步骤A13中为“是”),则控制器31基于该传感器信号确定乘客跨过图2所示的感应范围27走上阶梯12,并启动计时器32(步骤A14)。如果第二乘客传感器23保持关闭(在步骤A13中为“否”),则控制器31保持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
计时器32测量运行的停止时间。如果控制器31通过计时器32确认已过了预定时间T(在步骤A15中为“是”),则控制器31通过载客输送装置机构33停止驱动阶梯12,从而停止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步骤A16)。如果预定时间T未过(在步骤A15中为“否”),则控制器31通过计时器32持续进行时间测量。
该预定时间T略长于以额定速度将乘客从一个入口/出口输送到另一个入口/出口所经历的时间。如果将第二乘客传感器23接通之后已过了预定时间T,则控制器31停止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对定时器32清零并等待。如果由于例如另一个乘客进入而将第二乘客传感器23再次接通,控制器31对定时器32复位,以便从该点开始测量停止时间。
如上所述,在无柱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11中,将第一乘客传感器21和22安装在外板14和内板15中,以在宽度方向和纵向规定的最小必要感应范围26内感应乘客的出现/离开。通过这种布局,可避免感应到走过载客输送装置11侧面的乘客,并避免感应到除使用载客输送装置11的乘客之外的载客输送装置11前方的乘客。
因此,与普通的载客输送装置不同,几乎不存在由传感器感应错误引起的不必要的运行。此外,由于运行的启动和停止不会被那些不必要的操作所重复,因此可延长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的寿命。
而且,如图3所示,随着与第一乘客传感器(A)21和第一乘客传感器(B)22的距离增大,感应范围24和25距地板表面20增高。这就能可靠地感应使用载客输送装置11的乘客。
在第一乘客传感器21和22感应到乘客时,启动载客输送装置11的运行。因此,当该乘客跨过第二乘客传感器23的感应范围27走上阶梯12时,载客输送装置11以规定速度稳定运行。结果,当他或她站在阶梯12上时,可被安全地输送而无须任何加速。确定感应范围26的纵向(乘客进入的方向)长度L,以便在最小必要范围内感应乘客,并当乘客实际走上来时稳定地运行载客输送装置。
(第二实施例)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采用两个连接车站或类似场所的上部和下部地板的并列设置的载客输送装置41和42。载客输送装置41和42为无柱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载客输送装置41仅用于向上运行。参考标号43表示乘客入口;参考标号44表示乘客出口。载客输送装置42仅用于向下运行。参考标号45表示乘客入口;参考标号46表示乘客出口。
用于实现自动运行的乘客传感器安装在载客输送装置41的入口43和出口44中以及载客输送装置42的入口45和出口46中。下面参照图7解释这些传感器的布局。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当从上方观察载客输送装置41、42时的布局的俯视图。
也就是说,载客输送装置41包括多个阶梯51,外板52和内板53在阶梯51两端将扶手板54夹在中间。阶梯51被无止境地连接,并在入口43和出口44之间循环运行。
移动扶手54a在每个扶手板的外围形成,并与阶梯51同步移动。梳状物55和56分别在入口43和出口44处形成。梳状物55和56在阶梯拉入/拉出孔与阶梯51相接触,避免灰尘和类似物进入机房。
载客输送装置42具有相同的布局。也就是说,载客输送装置42包括多个阶梯71,外板72和内板73在阶梯71两端将扶手板74夹在中间。阶梯71被无止境地连接,并在入口45和出口46之间循环运行。
移动扶手74a在每个扶手板的外围形成,并与阶梯71同步移动。梳状物75和76分别在入口45和出口46处形成。梳状物75和76在阶梯拉入/拉出孔与阶梯71相接触,避免灰尘和类似物进入机房。
载客输送装置41的入口43具有作为用于实现自动运行的传感器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61a,第一乘客传感器(B)62a,以及第二乘客传感器63a。
第一乘客传感器61a和62a感应入口43附近的乘客。在这些传感器中,将第一乘客传感器(A)61a安装在外板52末端的入口43附近,以使该传感器的输出表面指向乘客进入的方向。将第一乘客传感器(B)62a安装在与第一乘客传感器(A)61a相对侧的入口43附近,即内板52末端。第一乘客传感器(B)62a向内旋转,与乘客进入的方向形成预定的角度。
传感器61a、62a和63a中每一个的布局与第一实施例的传感器21、22和23中每一个的布局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解释。参考标号64a表示由第一乘客传感器61a和62a形成的感应范围;参考标号65a表示由第二乘客传感器63a形成的感应范围。
类似地,载客输送装置41的出口44具有第一乘客传感器(A)61b,第一乘客传感器(B)62b,以及第二乘客传感器63b。参考标号64b表示由第一乘客传感器61b和62b形成的感应范围;参考标号65b表示由第二乘客传感器63b形成的感应范围。
载客输送装置42的入口45和出口46也具有相同的布局。也就是说,载客输送装置42的入口45具有第一乘客传感器(A)81a,第一乘客传感器(B)82a,以及第二乘客传感器83a。参考标号84a表示由第一乘客传感器81a和82a形成的感应范围;参考标号85a表示由第二乘客传感器83a形成的感应范围。
类似地,载客输送装置42的出口46具有第一乘客传感器(A)81b,第一乘客传感器(B)82b,以及第二乘客传感器83b。参考标号84b表示由第一乘客传感器81b和82b形成的感应范围;参考标号85b表示由第二乘客传感器83b形成的感应范围。
如第一实施例所述,为了在最小必要范围内感应乘客,在宽度方向和纵向对载客输送装置41的入口43处的感应范围64a和出口44处的感应范围64b进行调节。类似地,为了在最小必要范围内感应乘客,在宽度方向和纵向也对载客输送装置42的入口45处的感应范围84a和出口46处的感应范围84b进行调节。
此外,载客输送装置41的入口43处的感应范围64a和载客输送装置42的出口46处的感应范围84b不相互干扰。类似地,载客输送装置41的出口44处的感应范围64b和载客输送装置42的入口45处的感应范围84a不相互干扰。
在这种布局中,当想利用仅专用于向上运行的载客输送装置41上楼的下层的乘客进入由安装在入口43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61a和第一乘客传感器(B)62a形成的感应范围64a时,载客输送装置41开始向上运行。当乘客通过第二乘客传感器63a的感应范围65a走上阶梯51后预定时间已经过去时,载客输送装置41停止向上运行。
另一方面,当要利用向下运行的载客输送装置42下楼的上层的乘客仅进入由安装在入口45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81a和第一乘客传感器(B)82a形成的感应范围84a时,载客输送装置42开始向下运行。当乘客通过第二乘客传感器83a的感应范围85a走上阶梯71后预定时间已经过去时,载客输送装置42停止向下运行。
如果乘客错误地进入载客输送装置41的出口44,则安装在出口44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61b、62b和第二乘客传感器63b实施避免这种错误进入的操作,这同样适用于载客输送装置42的出口46。也就是说,如果乘客错误地进入载客输送装置42的出口46,则安装在出口46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81b、82b和第二乘客传感器83b实施避免这种错误进入的操作。
下面解释用于实现上述操作控制的控制器的布局。尽管为简便起见,将解释用于载客输送装置41的控制器的布局,但载客输送装置42具有相同的控制器。
图8是表示用于控制载客输送装置41的运行的控制器91的布局的方框图。控制器91与用于载客输送装置42的控制器一起安装在例如地板表面下方的机房中。
如图8所示,控制器91为计算机,基于预定程序控制载客输送装置41的运行。控制器91连接于安装在入口43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61a,第一乘客传感器(B)62a以及第二乘客传感器63a,还连接于安装在出口44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61b,第一乘客传感器(B)62b以及第二乘客传感器63b,还连接于用于确定载客输送装置41的运行时间的计时器92。
参考标号93表示载客输送装置驱动机构,包括例如用于驱动阶梯51的电机。根据来自控制器91的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载客输送装置驱动机构93的驱动。
参考标号94表示警报装置。警报装置94安装在载客输送装置41的入口43和出口44中的每一个附近。如果乘客错误地从出口44进入,则警报装置94通过产生蜂鸣声提供警报。
下面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图9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载客输送装置41的运行控制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所示的过程是按照由如图8所示的控制器91装载的程序所限定的进程执行的。
当没有乘客时,载客输送装置41的运行被停止,即每个阶梯51的驱动被停止。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安装在入口43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61a或第一乘客传感器(B)62a被接通(在步骤B11中为“是”),则控制器91启动载客输送装置41向上运行,即“正常运行”。该运行过程的进程与图5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解释。
另一方面,如果安装在出口44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A)61b或第一乘客传感器(B)62b被接通(在步骤B12中为“是”)而载客输送装置41未运行(在步骤B11中为“否”),则控制器91确定乘客错误地进入了出口44。因此,控制器91通过使载客输送装置41仅向上运行一段预定时间,通知乘客他或她进入了相反的方向,即“反向入口阻止运行”(步骤B13)。
如果乘客注意到这一点,控制器91使载客输送装置41停止并再次返回等待状态(在步骤B12中为“否”)。如果乘客继续进入出口44且将第二乘客传感器63b接通(在步骤B14中为“是”),则控制器91经过警报装置94产生警报蜂鸣声,从而警告乘客(步骤B15)。只要第二乘客传感器63b感应到乘客,则这种警报就持续下去。
如果第一乘客传感器61b或62b感应到乘客,但第二乘客传感器63b未感应到乘客,则控制器91使载客输送装置41停止并再次返回等待状态(在步骤B14中为“否”)。
作为警告方法,也可输出语音消息代替上述警报蜂鸣,如“您正在进入出口。请停止,危险”。此外,警报消息也可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载客输送装置42实施相同的操作。也就是说,如果安装在出口46附近的第一乘客传感器81b或82b感应到乘客进入出口46,则控制器实施反向入口阻止操作。如果第二乘客传感器83b感应到该乘客,则控制器发出警报。
如上所述,在相互邻近地安装的无柱自动运行式载客输送装置41和42中,将第一乘客传感器61a、62a和第一乘客传感器81a、82a安装在外板52、72和内板53、73中,并且在宽度方向和纵向规定的最小必要感应范围64a、84a内感应乘客的出现/离开。利用这种布局,可通过仅仅感应利用该载客输送装置41、42的乘客实现无运行错误的自动运行。
而且,由于出口44和46具有和入口相同的布局,因此可避免乘客错误地进入。
此外,相互邻近的第一传感器不相互干扰。因此,不发生运行错误,并可提供载客输送装置的安全运行。
要注意的是,通过将“自动扶梯”作为载客输送装置的实例解释了每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也可用于无柱自动运行式“移动人行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通过在入口/出口安装乘客传感器避免感应错误,从而可实施自动运行。
在第一乘客传感器感应到乘客之前,也可在预定速度下驱动载客输送装置。该预定速度低于正常运行的规定速度。
当第一乘客传感器感应到乘客时,载客输送装置的运行速度增大到正常运行的规定速度。之后,如果第二乘客传感器感应到该乘客,则将定时器打开,将规定速度维持预定时间。如果第二乘客传感器未感应到乘客,则载客输送装置的运行速度从规定速度减小至低速。之后,当预定时间已经过去时,载客输送装置的运行速度从规定速度开始减小,并保持低速运行。
这种运行可缩短载客输送装置的驱动起始时间,并总能通知乘客阶梯前进的方向。
而且,将输送了乘客的载客输送装置停止的方法不一定是由入口处的第一乘客传感器感应到乘客时启动该运行且也由入口处的第二乘客传感器感应到乘客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停止该运行的方法。也就是说,也可在由出口处的第一或第二乘客传感器感应到走下该载客输送装置的乘客之后停止该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上述方法,即在载客输送装置已经以预定速度被驱动的状态(空闲状态)下,由第一乘客传感器感应到乘客时提高载客输送装置的运行速度的方法,则由出口处的第一或第二乘客传感器感应到走下载客输送装置的乘客之后,载客输送装置减速,从而返回空闲状态。
由于确认乘客已经走下来之后,该控制使运行停止或减速,因此可更可靠安全地输送乘客。
也可将多个第二乘客传感器沿着阶梯移动方向安装在内板中。通过这种布局,可感应到载客输送装置中乘客的位置,并消除当第二乘客传感器感应到乘客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载客输送装置停止时乘客仍站在阶梯上的不便。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附加优点和修改是容易实施的。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宽的方面不受这里特定细节和典型实施例的限制。因此,可实施各种修改而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描述所限定的总体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乘客可走上去并走下来的多个阶梯;
在该阶梯两端形成的一对扶手;
安装在该对扶手的入口/出口附近的乘客感应装置,其具有的感应范围的宽度基本上等于该对扶手之间的间隔,而其长度在距该入口/出口一预定距离之内;以及
驱动控制器,根据该乘客感应装置感应乘客的操作来控制该阶梯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该预定距离限定在与在该阶梯的拉入/拉出孔处形成的梳状物的前端部分相距1.7米至1.9米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乘客感应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安装在该对扶手的入口/出口附近的外板中,以使传感器输出表面指向乘客进入的方向;第二传感器,安装在该对扶手的入口/出口附近的内板中,以使传感器输出表面向内旋转以与乘客进入的方向形成预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随着与该入口/出口的距离增加,该第一和第二传感器的感应范围距地板表面的高度也增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感器安装成该感应范围在乘客从该对扶手的入口/出口附近的内板进入的方向上相互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和第二传感器安装成避免干扰安装在另一个输送装置中的乘客传感器的感应范围。
7、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乘客可走上去和走下来的多个阶梯;
在该阶梯两端形成的一对扶手;
安装在该对扶手入口/出口附近的第一乘客感应装置,其具有的感应范围的宽度基本上等于该对扶手之间的间隔,而其长度在距该入口/出口一预定距离之内;
安装在该对扶手的每个阶梯起始位置之前的第二乘客感应装置;以及
驱动控制器,根据该第一乘客感应装置和该第二乘客感应装置感应乘客的操作来控制该阶梯的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乘客且该阶梯空闲时,该驱动控制器开始驱动该阶梯,并控制该阶梯的驱动以使该阶梯以规定的速度运行,直至该第二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该乘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阶梯的运行速度低于规定的正常运行速度的状态下,当该第一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乘客时,该驱动控制器使该阶梯的驱动速度高于所述低速运行的驱动速度,并控制该阶梯的驱动,以使该阶梯以规定速度运行,直至由该第二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该乘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自该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到乘客起经过预定时间时,该驱动控制器停止驱动该阶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对扶手的入口和出口处均安装该第一和第二乘客感应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出口处的该第一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乘客且该阶梯空闲时,该驱动控制器通过驱动该阶梯实施反向入口/出口阻止操作,并且当出口处的该第二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该乘客时发出警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入口处的该第一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乘客时,该驱动控制器开始驱动该阶梯,当入口处的该第二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该乘客之后,出口处的该第一乘客感应装置或出口处的该第二乘客感应装置感应到该乘客时,该驱动控制器停止驱动该阶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52490A JP4353763B2 (ja) | 2003-10-10 | 2003-10-10 | 自動運転方式マンコンベア |
JP352490/2003 | 2003-10-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7512A true CN1867512A (zh) | 2006-11-22 |
CN100546898C CN100546898C (zh) | 2009-10-07 |
Family
ID=34431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29645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46898C (zh) | 2003-10-10 | 2004-10-04 | 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670712B1 (zh) |
JP (1) | JP4353763B2 (zh) |
CN (1) | CN100546898C (zh) |
MY (1) | MY149407A (zh) |
TW (1) | TWI291935B (zh) |
WO (1) | WO2005035423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63806A (zh) * | 2011-08-31 | 2013-03-13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自动扶梯用安全装置、具备它的自动扶梯以及自动扶梯的运行方法 |
CN103171964A (zh) * | 2013-03-28 | 2013-06-26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自动扶梯的智能控制装置 |
CN103303778A (zh) * | 2013-06-21 | 2013-09-18 |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自动扶梯 |
CN103569841A (zh) * | 2012-08-03 | 2014-02-12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自动扶梯的逆向乘入警报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229613A (zh) * | 2013-06-09 | 2014-12-24 | 俞岚 | 自动扶梯安全警示装置 |
CN105731236A (zh) * | 2016-04-11 | 2016-07-06 | 宁波微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扶梯扶手带入口视觉防夹检测装置 |
CN105829236A (zh) * | 2013-12-20 | 2016-08-0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中的监控传感器的布置方式 |
CN109928293A (zh) * | 2017-12-18 | 2019-06-25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93998B2 (ja) * | 2010-02-25 | 2014-05-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マン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
JP2012012188A (ja) * | 2010-07-02 | 2012-01-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乗客コンベアの自動運転制御装置 |
JP2013056735A (ja) * | 2011-09-07 | 2013-03-28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乗客コンベアの利用人数計測装置、乗客コンベアの利用人数計測方法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運転方法 |
JP5623490B2 (ja) * | 2012-11-09 | 2014-11-12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JP5567101B2 (ja) * | 2012-11-21 | 2014-08-06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JP2015168557A (ja) * | 2014-03-10 | 2015-09-28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US10259685B2 (en) | 2015-08-26 | 2019-04-1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Conveyor device |
JP6737048B2 (ja) * | 2016-08-02 | 2020-08-05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JP6669060B2 (ja) * | 2016-12-27 | 2020-03-18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TWI802556B (zh) * | 2017-01-17 | 2023-05-21 | 瑞士商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覆蓋乘客輸送機之樓板下空間的樓板蓋裝置、乘客輸送機及安裝樓板蓋裝置的方法 |
JP6657303B2 (ja) * | 2018-06-06 | 2020-03-04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JP6819750B2 (ja) * | 2019-09-17 | 2021-01-27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警告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ア |
JP7151809B2 (ja) * | 2021-03-10 | 2022-10-12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JP7103464B1 (ja) * | 2021-03-30 | 2022-07-20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CN115818405A (zh) * | 2021-09-17 | 2023-03-21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用于控制乘客传送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69242B2 (ja) * | 1991-12-12 | 1997-01-08 | 名鉄不動産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 |
JPH07117965A (ja) * | 1993-10-29 | 1995-05-09 | Hitachi Ltd | エスカレータの制御装置 |
WO2000069766A1 (fr) * | 1999-05-17 | 2000-11-2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Organe de commande de trottoir roulant et detecteur de passager |
JP3816331B2 (ja) * | 2000-11-28 | 2006-08-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の乗客検出装置 |
JP2003104680A (ja) * | 2001-10-02 | 2003-04-09 |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JP4458733B2 (ja) * | 2001-12-18 | 2010-04-28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
-
2003
- 2003-10-10 JP JP2003352490A patent/JP435376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
- 2004-10-04 CN CNB2004800296452A patent/CN10054689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10-04 WO PCT/JP2004/014983 patent/WO200503542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10-04 EP EP04773717A patent/EP167071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10-06 MY MYPI20044097 patent/MY149407A/en unknown
- 2004-10-06 TW TW93130282A patent/TWI29193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63806A (zh) * | 2011-08-31 | 2013-03-13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自动扶梯用安全装置、具备它的自动扶梯以及自动扶梯的运行方法 |
CN102963806B (zh) * | 2011-08-31 | 2015-01-07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自动扶梯用安全装置、具备它的自动扶梯以及自动扶梯的运行方法 |
CN103569841A (zh) * | 2012-08-03 | 2014-02-12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自动扶梯的逆向乘入警报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569841B (zh) * | 2012-08-03 | 2015-12-02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自动扶梯的逆向乘入警报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171964A (zh) * | 2013-03-28 | 2013-06-26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自动扶梯的智能控制装置 |
CN104229613A (zh) * | 2013-06-09 | 2014-12-24 | 俞岚 | 自动扶梯安全警示装置 |
CN103303778A (zh) * | 2013-06-21 | 2013-09-18 |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自动扶梯 |
CN105829236A (zh) * | 2013-12-20 | 2016-08-0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中的监控传感器的布置方式 |
CN105731236A (zh) * | 2016-04-11 | 2016-07-06 | 宁波微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扶梯扶手带入口视觉防夹检测装置 |
CN109928293A (zh) * | 2017-12-18 | 2019-06-25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291935B (en) | 2008-01-01 |
TW200519027A (en) | 2005-06-16 |
JP4353763B2 (ja) | 2009-10-28 |
WO2005035423A1 (en) | 2005-04-21 |
EP1670712B1 (en) | 2011-08-03 |
CN100546898C (zh) | 2009-10-07 |
EP1670712A1 (en) | 2006-06-21 |
MY149407A (en) | 2013-08-30 |
JP2005112616A (ja) | 2005-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67512A (zh) | 输送装置 | |
CN1189383C (zh) | 乘客传送带的控制装置 | |
CN1276867C (zh) | 滑动门系统 | |
CN1462718A (zh) | 具多个自运行的电梯轿厢和至少三个相邻设置的电梯竖井的电梯设备 | |
CN1093081C (zh) | 用于多层集装箱堆垛的分布机 | |
JP2006206283A (ja) | 傾斜型乗客コンベア | |
JP2009137738A (ja) |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および安全制御方法 | |
JP2012017200A (ja) |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 |
CN203998526U (zh) | 阶梯升降机 | |
US7249667B2 (en) | Traffic flow indicator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 |
JP6786577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1948112A (zh) | 可变速型乘客传送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 |
CN1503761A (zh) | 倾斜部高速自动扶梯 | |
JP6321126B1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106744226B (zh) | 带有梯级防跳机构的自动扶梯 | |
KR102434694B1 (ko) | 휠체어 리프트용 추락방지장치 | |
JP5567101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CN1590270A (zh) | 乘客传送带的控制装置及乘客检测装置 | |
JP3398833B2 (ja) |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ステップの方向転換方法および方向転換装置 | |
JP2008174348A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KR102330493B1 (ko) | 에스컬레이터용 투영방식 조명장치 | |
JP2008247499A (ja) | 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 | |
CN211141262U (zh) | 自动扶梯 | |
CN109761136B (zh) | 自动扶梯 | |
KR101947427B1 (ko) | 대형설비 유지보수용 다단 승강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