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1262U - 自动扶梯 - Google Patents

自动扶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1262U
CN211141262U CN201822052523.7U CN201822052523U CN211141262U CN 211141262 U CN211141262 U CN 211141262U CN 201822052523 U CN201822052523 U CN 201822052523U CN 211141262 U CN211141262 U CN 211141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scalator
handrail
distance sensor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525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曽我宗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1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1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关于一种自动扶梯,包括设置在夹角处7中的防护板70、以及测量到防护板70的距离用距离传感器78,当测量距离L大于参考距离L0时,该距离传感器78则判定防护板70破损。

Description

自动扶梯
优先权基础申请等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是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36176号(申请日:2018年3月1 日),并且享有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考该专利申请而包含其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传统上,防护板设于由自动扶梯的扶手带与扶手带上方的上层楼板交叉形成的夹角处,或由自动扶梯的扶手带和位于该扶手带上方的其他自动扶梯的底部交叉形成的夹角处。该防护板用于警告自动扶梯上的乘客以防止其颈部或手被卡在夹角处。
该防护板存在的问题是,每天必须由自动扶梯的管理员目测防护板是否损坏来确保乘客的安全。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其能够轻易地检测防护板的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具有防护板,设于(1)由自动扶梯的扶手带与扶手带上方的上层楼板交叉形成的的夹角处,或(2)由自动扶梯的扶手带和位于该扶手带上方的其他自动扶梯的底部交叉形成的夹角处;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到防护板的距离;以及控制装置,当距离传感器的测量距离长于预定参考距离时,则判定防护板已经损坏并输出通知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是于第一实施例中,该控制装置在距离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参考距离时,判定防护板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是于第一实施例中,该距离传感器为TOF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是于第三实施例中,该自动扶梯具有以特定速度运行的数个梯级;左右一对扶手,设于梯级两侧且扶手带在其顶面移动;左右一对内盖板,设于左右一对扶手下部的梯级侧。该距离传感器设于防护板对侧的内盖板上,梯级夹设在内盖板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是于第四实施例中,该内盖板朝向倾斜相对的扶手侧,该距离传感器设于内盖板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是于第三实施例中,该自动扶梯具有以特定速度运行的数个梯级;左右一对扶手,设于梯级两侧且扶手带在其顶面移动;左右一对外盖板,设于左右一对扶手下部的外侧。该距离传感器设于外盖板的顶面,该外盖板位于防护板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是于第三实施例中,该自动扶梯具有以特定速度运行的数个梯级;左右一对扶手,设于梯级两侧且扶手带在其顶面移动;护壁板,由构成左右一对扶手的金属板组成。该距离传感器设于防护板对侧的护壁板上,梯级夹设在内盖板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是于第三实施例中,该自动扶梯具有以特定速度运行的数个梯级;左右一对扶手,设于梯级两侧且扶手带在其顶面移动;护壁板,由构成左右一对扶手的玻璃板组成;支撑玻璃板的支柱。该距离传感器设于防护板对侧的支柱上,梯级夹设在内盖板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是于第一实施例中,该自动扶梯还具有通信装置,用于将通知信号发送到外部管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是于第一实施例中,该防护板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简单地检测出防护板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2为示出了检测防护板破损之结构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3为从下一层观察的自动扶梯的透视图;
图4为防护板附近的自动扶梯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自动扶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至图5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自动扶梯10。
(1)自动扶梯10
以下说明自动扶梯10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自动扶梯10的框架之桁架12由横跨建筑物1的上一层4和下一层5的支撑角2、3支撑。
如图1中所示,位于桁架12上端部的上层机房14内部设有驱动装置 18,用于驱动梯级30运动;左右一对驱动链轮24、24;左右一对皮带链轮27、27。驱动装置18包括马达20、减速机、安装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链轮、通过该输出链轮进行驱动的传动链22、使马达20停止旋转并保持停止状态的盘式制动器。该驱动链轮24通过传动链22旋转。左右一对驱动链轮24、24与左右一对皮带链轮27、27通过连接皮带(无图示) 相连接并同步转动。另,上层机房14内部设有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马达20或盘式制动器等。
如图1中所示,位于桁架12下端部的下层机房16内部设有从动链轮 26。上层侧的驱动链轮24与下层侧的从动链轮26之间跨设有左右一对连续梯级链28、28。如图1所示,该左右一对梯级链28、28上等间距的安装有数个梯级30的前轮301。梯级30的前轮301沿固定在桁架12上的前导轨(无图示)行进,同时还与驱动链轮24外周部的凹入部分和从动链轮26外周部的爪接合并上下反转。如图1所示,后轮302在固定于桁架12 上的后导轨25上运行。
如图4所示,在桁架12上部的梯级30的左侧和右侧形成左右一对盖板72、72,并且从盖板72、72架设有左右一堆扶手36、36。如图1、3和4所示,盖板72的内侧,即梯级30侧由围裙板44和内盖板74组成,围裙板44垂直架设于梯级30的左右两端。内盖板74设在围裙板44的上端部和扶手36的下部之间,并随着向扶手36侧行进而向上倾斜。也就是说,内盖板74朝向彼此相对的扶手36一侧倾斜。再者,如图2和4所示,盖板72的外侧由外盖板76构成,外盖板76的顶面水平设置。
如图1所示,在扶手36的上部设有扶手轨道39,并且扶手带38沿扶手轨道39移动。上层侧的前围裙板40设置在扶手36的上层侧的前下部,下层侧的前围裙板42设置在下层侧的前下部,入口部46和48分别突出前围裙板40、42,作为扶手带38的入口和出口。围裙板44设置在扶手36 的侧面下部,梯级30在左右一对围裙板44、44之间移动。在上、下层的围裙板44内表面上,分别设有操作板52、56和扬声器54、58。
如图1所示,扶手带38从上层侧的入口部46进入前围裙板40,并通过导辊组64跨设在皮带链轮27上,然后,通过导辊组6 6在围裙板44内移动,并从下层侧的入口部48伸出前围裙板42之外。并且,扶手带38是通过皮带链轮27与驱动链轮24的同步旋转与梯级30同步移动的。另,旋转的皮带链轮27上设有按压件68,用于按压运行中的扶手带38。
如图1中所示,上一层侧的楼层板32水平设置于上层侧机房14顶面的乘客上下口,下一层侧的楼层板34水平设置于下层侧机房16顶面的乘客上下口。楼层板32的前端设有梳齿板60,梯级30从梳齿板60进出或回转。另外,楼层板34上也设有梳齿板62。
(2)测定防护板70破损的结构
以下参照图2至图5来说明测定防护板70破损的结构。再者,图2与图4仅以容易理解的方式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自动扶梯10中,与测定防护板70破损的结构相关的部分。
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自动扶梯10的桁架12横跨地安装在建筑物 1的上一层4和下一层5之间。在建筑物1的上一层4的上部床盖板6与自动扶梯10的扶手带38之间形成有三角形的夹角处7,靠近该夹角处7 的上部床盖板6的下表面,也就是下一层5的顶面8上悬挂有防护板70。防护板70用于警告自动扶梯10上的乘客以防止其颈部或手被卡在夹角处7中。
防护板7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选用透明板制作,以便在颜色方面改善设计外观。防护板70的形状不限于图2等所示的矩形,也可以是三角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并且形状与夹角处7的形状相匹配。
如图3和4所示,距离传感器78设在对侧的内盖板74的上表面,梯级30从防护板70悬挂的位置夹设在其中间。如图3和4所示,设置距离传感器78是用于测量到防护板70的距离。距离传感器78可以使用如TOF (Time of Flight)传感器。TOF传感器使用近红外LED的高速光源和获取距离图像数据用的CMOS图像传感器,通过实时测量每个像素中投射光脉冲击中目标的时间来获得距离图像。例如,当使用相位差方法时,通过高速闪烁光投射脉冲并测量反射光的相位延迟来测量距离。
并且,无论防护板70的区域是背光,或者防护板70是透明的,TOF 传感器都可以测量到防护板70的距离L。
参考图5来说明用于测量防护板70破损的电气结构。通信单元80设置在控制装置50内,通过与自动扶梯10外部的管理装置82的通信来发送和接收关于自动扶梯10的信息。距离传感器78连接到控制装置50上。
另,如图3和4所示,距离传感器78需要设在对侧内盖板74的上表面,梯级30从防护板70悬挂的位置夹设在其中间,并不需要正对防护板 70的左右方向上设置距离传感器78,只要能够测量距离,也可以将其设置在沿左右方向对角位置的内盖板74的上表面。
(3)测定防护板70破损的方法
以下说明测定防护板70破损的方法。
如图3和4所示,距离传感器78恒定地测量到防护板70的距离L,并将其输出到控制装置50。
当从距离传感器78输入的距离L长于预定参考距离L0时,控制装置 50则判定防护板70损坏,并使用通信单元80向管理装置82输出防护板 70已损坏的通知信号。
在管理装置82中,有通知信号输入则发出警告,自动扶梯10的管理者就可以知道防护板的破损。
也就是说,当防护板70损坏并且没有乘客时,如图4所示,由距离传感器78测量的距离L,例如到顶面8的距离L1,距离L长于参考距离L0。另一方面,当防护板70处于正常状态时,如图4所示,由距离传感器78 测量的距离L与参考距离L 0相同,或者当乘客乘坐在自动扶梯10上时,防护板70和距离传感器78之间的距离被该乘客遮挡,则距离传感器78测量的距离L短于参考距离L0。
(4)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当距离传感器78测量的距离L长于参考距离L0时,控制装置50判定防护板70损坏,测定距离L等于或小于参考距离L0时,则判定防护板70正常。因此,当距离传感器78测定的到防护板70的距离 L比参考距离长时,可以输出防护板70损坏的通知信号以通知管理员。因此,管理员不需要每天检查防护板70是否损坏,可以简化检查工作。
【变形例】
上述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78设于防护板70对侧的内盖板74上表面,梯级30夹设在内盖板之间,作为代替,可将距离传感器78设于防护板70 正下方的外盖板76的正上方。并且,距离传感器78测量的是到正上方的防护板70的距离。此时,如果防护板70破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测定距离较参考距离更长,可判定防护板70损坏。
另外,构成扶手36的护壁板为金属板时,可将其设置在防护板70对侧的护壁板上,梯级30夹设其中。再者,构成扶手36的护壁板为玻璃板时,支撑一块玻璃板的扶手36上分别以一定间隔设有支柱。因此,距离传感器78也可设置在防护板70对侧的支柱上,梯级30夹设其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自动扶梯10的扶手带38与悬挂在上层床盖板6的夹角处7附近的天花板表面8上的防护板70,取而代之,也适用于将两部自动扶梯10布置成彼此交叉,并且在一台自动扶梯10的扶手带38与位于扶手带上方的另一台自动扶梯10的底部交叉形成的夹角处 7附近设置的防护板70。
距离传感器可以使用除TOF传感器之外的距离传感器。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但是该实施例是作为示例给出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例可以各种其他形式实现,并且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这些实施例及其变形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旨内,并包含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具有防护板,设于由自动扶梯的扶手带与扶手带上方的上层楼板交叉形成的夹角处,或由自动扶梯的扶手带和位于该扶手带上方的其他自动扶梯的底部交叉形成的夹角处;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到防护板的距离;以及控制装置,当距离传感器的测量距离长于预定参考距离时,则判定防护板已经损坏并输出通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该距离传感器为TOF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扶梯具有以特定速度运行的数个梯级;左右一对扶手,设于梯级两侧且扶手带在其顶面移动;左右一对内盖板,设于左右一对扶手下部的梯级侧,该距离传感器设于防护板对侧的内盖板上,梯级夹设在内盖板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该内盖板朝向倾斜相对的扶手侧,该距离传感器设于内盖板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扶梯具有以特定速度运行的数个梯级;左右一对扶手,设于梯级两侧且扶手带在其顶面移动;左右一对外盖板,设于左右一对扶手下部的外侧,该距离传感器设于外盖板的顶面,该外盖板位于防护板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扶梯具有以特定速度运行的数个梯级;左右一对扶手,设于梯级两侧且扶手带在其顶面移动;护壁板,由构成左右一对扶手的金属板组成,该距离传感器设于防护板对侧的护壁板上,梯级夹设在内盖板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扶梯具有以特定速度运行的数个梯级;左右一对扶手,设于梯级两侧且扶手带在其顶面移动;护壁板,由构成左右一对扶手的玻璃板组成;支撑玻璃板的支柱,该距离传感器设于防护板对侧的支柱上,梯级夹设在内盖板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通信装置,用于将通知信号发送到外部管理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该防护板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CN201822052523.7U 2018-03-01 2018-12-07 自动扶梯 Active CN2111412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6176A JP6513843B1 (ja) 2018-03-01 2018-03-01 エスカレータ
JP2018-036176 2018-03-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1262U true CN211141262U (zh) 2020-07-31

Family

ID=66530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52523.7U Active CN211141262U (zh) 2018-03-01 2018-12-07 自动扶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13843B1 (zh)
CN (1) CN21114126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51430A (ja) 2019-09-12
JP6513843B1 (ja) 2019-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28004B2 (ja) 傾斜型乗客コンベア
JP4353763B2 (ja) 自動運転方式マンコンベア
EP3533747B1 (en) Passenger conveyor
JP5474130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乗客検出装置
JP2013067442A (ja)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運転表示装置
JP5748359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066774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234335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乗客コンベアとそれに用いられる移動体
CN211141262U (zh) 自动扶梯
JP678657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10562834B (zh) 乘客输送机
CN109867193B (zh) 乘客输送机
JP6321126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623492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079663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JP5920680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453425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WO2020021699A1 (ja) 表示装置
JP7309970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及び乗客コンベア
JP7218273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443599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長尺物監視装置
CN210150556U (zh) 乘客输送机
JP2004026356A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2019199353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455938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