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4313A - 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等的带有锡林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等的带有锡林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4313A
CN1834313A CNA2006100594240A CN200610059424A CN1834313A CN 1834313 A CN1834313 A CN 1834313A CN A2006100594240 A CNA2006100594240 A CN A2006100594240A CN 200610059424 A CN200610059424 A CN 200610059424A CN 1834313 A CN1834313 A CN 1834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guide element
combing
described device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94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4313B (zh
Inventor
A·布罗伊尔
W·韦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etzschler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Truetzschle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etzschle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Truetzschle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834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4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34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43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5/00Carding machines or accessories; Card clothing; Burr-crushing or remov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ng or other preliminary-treatment machines
    • D01G15/02Carding machines
    • D01G15/12Details
    • D01G15/32Framework; Casings; Cove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的装置,带有锡林,其中,在初步梳理区中,梳理区后和/或梳理区下面,盖板元件相对着锡林针布布置,其中固定梳理元件与至少一个盖板元件相连,锡林针布相对于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之间的间距(梳理间隙)小于相对于盖板元件之间的间距。为了减少棉结的形成,改善梳理并获得更好的梳理效果,在固定梳理元件的至少一个针布带和布置在上游和/或下游—从锡林的旋转方向看—的盖板元件之间,布置有空气导引元件,其相对于锡林针布的间距逐渐减少或增加。

Description

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 合成纤维等等的带有锡林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等的带有锡林的梳理机上的装置,其中,在初步梳理区中,梳理区后和/或梳理区下面,盖板元件位于锡林针布的相对处,其中固定的梳理元件与至少一个盖板元件相关联,锡林针布相对于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之间的间距[梳理间隙(carding nip)小于相对于盖板元件之间的间距。
背景技术
实际上,盖板元件离高速锡林的包针布外表面只有一个很小的距离。除了没有针布的盖板以外,通常还有覆盖有包布的固定梳理元件,该固定梳理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针布带。在很多情况下,相对较短的无包布覆盖的盖板与锡林针布相切延伸。
在已知的装置中(EP0687754A),锡林外壳段被设置用来支撑三个固定梳理条。在第一个(沿着锡林的旋转方向看)固定梳理条(针布带)的上游,锡林外壳扇段具有无包布覆盖的延伸件覆盖着锡林。该延伸件的表面是平坦的并平行于锡林针布延伸。而且,延伸件和锡林的圆周方向上的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始终大于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和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尤其是,与固定梳理元件相联的延伸件的末端相对于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之间的间距是相当大的,并有一个台阶。结果,空气湍流在固定梳理元件的上游出现,其以不希望的方式导致纤维材料中棉结的增加。进一步的问题是湍流导致固定梳理元件处的压力差增加,导致相关元件的热量增加,导致更高的纤维负载以及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带的堵塞。
发明内容
基于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头所描述的装置,避免上面所提及的缺点,尤其是减少棉结的形成,能改善梳理工作并获得更好的梳理效果。
这个问题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所解决。
通过逐渐减少空气导引元件和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直到与锡林针布与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或至少一个针布带之间的间距相同或小于该间距,固定梳理元件的上游或下游若人讨厌的空气湍流能够被避免。锡林所夹带的空气平稳流入或流出锡林与固定梳理元件之间的梳理间隙。按照本发明,气流导引元件被安装在固定梳理元件的上游和/或下游,使得纤维和空气被连续地供入到狭窄的梳理间隙或被输送离开梳理间隙,也就是说,梳理元件的上游间距逐渐地变窄或变宽。相对于锡林针布而言,最窄的盖板型材间距逐渐接近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尖间距。尤其是,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带的最初针尖,相对于气流,被空气导引元件覆盖住或由空气导引元件重叠。因为固定梳理元件的上游或下游的湍流被最小化或避免,特别是下面的好处能被实现:棉结大量减少,获得更均匀的梳理,也就是说,更好的梳理质量;整个机器产生更少的热量;锡林处的压力差被减少;梳理元件的最初针尖处的负载最小化,因为那些针尖相对于气流被覆盖住;纤维的分布更加均匀,也就是说在梳理元件的长度上有更均匀的梳理;以及固定梳理元件上的针布磨损更小。在梳理操作和梳理结果(纤维网、条子)中都实现了相当大的改善。
权利要求2到36包含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下面将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更加详细的进行描述。
图1是具有本发明装置的梳理机的示意侧视图;
图2示出了梳理扇段,一部分侧板具有梳理扇段针布和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
图2a示出了图2的梳理元件的详细视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空气导引元件被布置在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带和上游的盖板型材之间;
图3a示出了盖板型材和空气导引元件之间的边界区域相对于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
图3b示出了盖板型材和针布带之间的边界区域以及锡林针布和盖板型材以及针布带之间的间距;
图4示出了盖板元件、空气导引元件以及固定梳理元件的长度;
图5示出了具有两个针布带的固定梳理元件,每个针布带的上游和下游都布置有安装在枢转铰链上的空气导引元件;
图6示出了与固定梳理元件支架成一体的空气导引元件;
图7示出了在上游安装在固定梳理元件支架上的空气导引元件;
图8示出了具有弯曲形状的空气导引元件;
图9示出了具有针布的空气导引元件;
图10示出了与盖板型材成一体的空气导引元件;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装置位于初步梳理区中,具有侧板和弯曲的延伸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梳理机,例如,Trützschler盖板梳理机TC03,具有喂入罗拉1、喂入板2、刺辊3a、3b、3c、锡林4、道夫5、剥取罗拉6、夹持辊7、8、纤网导引元件9、纤网喇叭10、输出罗拉11、12、带有梳理盖板导引辊13a、13b及梳理盖板条的回转梳理盖板13、以及条筒15和圈条器16。罗拉的旋转方向由相应弯曲的箭头示出。字母M表示锡林4的中央(轴线)。附图标记4a表示锡林4的针布,4b表示锡林4的旋转方向。按照本发明的装置17’被布置在刺辊3c和后梳理盖板导引辊13a之间的固定位置,以及按照本发明的装置17”被布置在前梳理盖板导引辊13b和道夫5之间的固定位置。箭头A表示工作方向。画在各辊中的弯曲的箭头表示辊的旋转方向。
按照图2,梳理机的每一侧,在机架的侧面(未示出),安装有接近半圆的刚性侧板18,在该侧板18的外周区域它的外侧整体共心地形成有弯曲的刚性支承件19,该支承件具有凸起外表面19a和内面19b,凸起外表面19a作为支撑面。按照本发明的装置17’、17”相应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梳理元件20’、20”,在所述固定梳理元件的两端具有支承在所述支承件元件(例如弓形的延伸件)的凸起外表面19a上的支承表面。具有针布带20a’、20b’(梳理针布)的梳理元件20a、20b被安装在固定梳理元件20’的下表面。附图标记21表示其针尖圆。锡林4具有锡林针布4a环绕它的圆周,例如锯齿针布。附图标记22表示锡林针布4a的针尖圆。针尖圆21和针尖圆22之间的间距用字母a表示,例如为0.20mm。凸起的外表面19a和针尖圆22之间的间距用字母b表示。凸起的外表面19a的半径用字母r1表示,针尖圆22的半径用字母r2表示。半径r1和r2在锡林4的中心点M处相交。图2的梳理元件20’包括支架23和两个梳理部件20a、20b,梳理部件20a、20b沿锡林4的旋转方向(箭头4b)一个挨着另一个布置,梳理部件20a、20b的针布20a’、20b’和锡林4的针布4a彼此面对布置。支架23由中空的铝制型材构成并有连续的空腔。
参照图3,在固定梳理元件20的针布带20a’和上游盖板24例如挤出铝制型材之间(所述上游是指从锡林4的旋转方向4b上看),布置有空气导引元件25,其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间距逐渐减少(沿着锡林4的旋转方向4b来看)。如图3a所示,与空气导引元件25相连的盖板元件24末端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间距c与盖板元件24相连的空气导引元件25末端的间距d相同,例如40/1000”。参照图3b,与针布带20a′相连的上游空气导引元件25末端与锡林针布4a之间的间距e,例如12/1000”,小于固定梳理元件20的针布带20a’与锡林针布4a之间的间距a,例如14/1000”。空气导引元件25面向锡林针布4a的表面是平坦的并被布置成与锡林针布4a的针尖处的切线T成锐角α,例如0.6°。以这样的方式,由于空气导引元件25,导致盖板型材24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相对较大的间距逐渐或连续地靠近到固定梳理元件20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间距。因而,空气导引元件25作为一个气流导引元件,使得纤维和空气连续地供入狭窄的梳理间隙a,也就是说,梳理元件20的上游间距逐渐地变窄。空气湍流得以避免。因为针布带20a’的最初针尖被空气导引元件25的末端部分重叠,所以作用在最初针尖上的负载被减少。另外,梳理更加温和,因为纤维流和针布带20a’、20b’之间的接触没有集中在最初的针尖上,而是在最初的针尖之后展开。
针布带20a’的针尖的平面可以是平的,相对于弯曲的锡林针布4a的最窄间距a可以是例如0.25mm。在这种情况下,最初的针尖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间距大于0.25mm。当空气导引元件25的末端被设置得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间距为0.25mm时,所述最初的针尖不可避免地重叠。
参照图4,盖板型材24的长度可为I1=70mm,空气导引元件25的长度I2=70mm,固定梳理元件20的长度I3=70mm。相等的长度I1、I2和I3对于模块化结构是比较有利的。角度α(参见图3b)相对于空气导引元件25的长度I2可以有下面的成对的值,包括适当的相应中间值:
  α(°)   I2(mm)
  0.6   70
  7   6
参照图5,上游空气导引元件25a的面向上游盖板元件24a的末端被安装在枢转铰链26a上。因此可以调节角度α以及空气导引元件25a面向固定梳理元件20的末端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间距e(参见图3b)。下游空气导引元件25b的面向下游盖板元件24b的末端被枢转接合在枢转铰链26b上。因此可以调节角度β以及空气导引元件25b面向固定梳理元件20的末端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间距。
枢转铰链26a、26b可以被安装在固定的保持元件、机架等等上(未示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枢转铰链26a、26b可以被安装在位于相应盖板型材24a、24b上的固定位置处。
按照图6,固定的梳理元件20包含空气导引元件25c,该空气导引元件代替图2到图5中的针布带20a’。结果,空气导引元件25c与固定梳理元件支架(参见图2、3)成一体。针布带20b’的最初针尖被空气导引元件25c覆盖。
按照图7,空气导引元件25d被安装在固定梳理元件23(参见图2、3)的后端(从锡林的旋转方向4b看)。空气导引元件25d被布置在针布带20a’的上游。
参照图8,空气导引元件25在它面向锡林针布4a的一面具有弯曲的形状25’。
参照图9,与固定梳理元件支架23成一体的空气导引元件25d在它面向锡林针布4a的一面具有针布27。
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空气导引元件25e整体形成在盖板元件24面向固定梳理元件20的一端上。空气导引元件25e与盖板元件24成为一体。
图11示出了模块化结构。附图标记24a、24b各表示一中性的盖板(neutral cover profile);25a、25b各表示空气导引元件;201到205表示一些固定梳理元件,所有上面所述的元件24a、24b,25a、25b,201到205被布置在梳理机的弯曲的延伸件28a、28b(只有28a被示出)上。弯曲的延伸件28a、28b固定在梳理机的两侧的梳理机板18a(参见图2)、18b上。图11示出了位于刺辊3c和梳理盖板导引辊13a(参见图1)之间的本发明装置17’。本发明的装置17”可以以相应的方式被布置在梳理盖板导引辊13b和道夫15(参见图1)之间。
固定梳理元件通常被定位成与锡林4相切,固定梳理元件的上游,气流导引元件25被这样安装以致纤维和空气被连续地供入到狭窄的梳理间隙a,也就是说梳理元件20上游的间距逐渐变窄。因为固定梳理元件上游的湍流被最小化,获得下面的优点:
—棉结大量减少,获得更均匀的梳理,也就是说更好的梳理质量;
—整个机器产生更少的热量;
—锡林处的压力差被减少;
—梳理元件的最初针尖的负载被最小化,因为那些针尖相对于气流而言被覆盖住了;
—纤维的分布更加均匀,也就是说,在梳理元件的长度上有更均匀的梳理;
—固定梳理元件上的针布磨损更小。
在刺辊侧(参见图1)更有可能有缠结的纤维,其被装置17’处理。
当固定梳理元件20被使用时,有两点很重要:
—梳理动作取决于针布带的最初针尖;
—在梳理带20a’、20b’处的气流。
如果温和的梳理是优选的,那么纤维流不应当撞击最初的针尖,而应当与那些针尖之后的针布带相接触。
在已知的装置中,湍流出现在针布带上游可以通过在针布带的最初的针尖之间没有杂质和灰尘形式的沉积物这种事实来证实,而确实这样的沉积没有被发现,甚至在针布的底部上也没有,一直到最初的针尖7mm之后才发现。由于固定梳理元件上游湍流,气流甚至绕过最初的针尖。按照本发明的装置17’、17”避免了这样的湍流。
按照本发明,有利地是最窄的导引间距接近到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尖间距,更有利地是空气导引元件甚至处于与固定梳理元件的最初针尖相同的位置或与之重叠。当固定梳理元件被设置成相对于锡林的间距为0.25mm并且导引元件的间距也为0.25mm时,重叠自动发生。因为固定梳理元件通常被安装成与锡林相切,所以锡林的曲率导致在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尖与锡林之间的间距在固定梳理元件的头端和尾端都较大,结果导致明显的重叠。

Claims (36)

1、一种位于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的装置,其带有锡林,其中在初步梳理区中,位于梳理区后和/或梳理区下面,盖板元件相对着锡林针布布置,固定梳理元件与至少一个盖板元件相连,锡林针布相对于所述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的间距(梳理间隙)小于相对于所述盖板元件的间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梳理元件(20;20a,20b)的至少一个针布带(20a’,20b’)与布置在该固定梳理元件(20;20a,20b)的上游和/或下游处的盖板元件(24;24a,24b)之间,布置有空气导引元件(25;25a,25b,25c,25d,25e),该空气导引元件相对于锡林针布(4a)的间距(d到e)逐渐减少或增加,所述的上游和/或下游是相对于锡林(4)的旋转方向(4b)而言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固定梳理元件的上游-相对于锡林的旋转方向看-的空气导引元件的间距逐渐减少。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固定梳理元件的下游-相对于锡林的旋转方向看-的空气导引元件的间距逐渐增加。
4、按照权利要求1到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游的空气导引元件与所述固定梳理元件相连的末端处的间距与该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和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相同或更小。
5、按照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游的空气导引元件与所述固定梳理元件相连的末端的间距与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和锡林针布之间的间距相同或更小。
6、按照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元件为盖板型材,例如挤出式型材。
7、按照权利要求1到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锡林针布而言,所述盖板元件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相连的末端的间距和该空气导引元件与所述盖板元件相连的末端的间距基本相同。
8、按照权利要求1到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大约为40/1000”。
9、按照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林针布和所述固定梳理元件的针布之间的间距大约从13/1000”到15/1000”。
10、按照权利要求1到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相对于锡林针布的间距是可调的。
11、按照权利要求1到1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面对所述盖板元件的末端被安装在一枢转支承件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到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面对所述固定梳理元件的末端相对于锡林针布的间距是可调的。
13、按照权利要求1到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和锡林针布的切线之间的夹角是可调的,例如约从0.2°到7°。
14、按照权利要求1到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梳理元件有至少一个针布带。
15、按照权利要求1到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针布带的针布是平坦的。
16、按照权利要求1到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布带的针布相互之间有一个角度。
17、按照权利要求1到1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是一个单独的部件。
18、按照权利要求1到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与固定梳理元件的框架成一体。
19、按照权利要求1到1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被布置在针布带的安装框架的上游和/或下游。
20、按照权利要求1到1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邻接着针布带的安装框架布置。
21、按照权利要求1到2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是所述框架的一部分,并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针布带的上游和/或下游。
22、按照权利要求1到2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被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外侧。
23、按照权利要求1到2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由平板或类似部件构成。
24、按照权利要求1到2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面向锡林针布的一面具有弯曲的形状。
25、按照权利要求1到2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面向锡林针布的一面具有针布。
26、按照权利要求1到2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相对于锡林的角度的大小使得空气流不会分离。
27、按照权利要求1到2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的枢转铰链被连接到驱动装置,例如电机。
28、按照权利要求1到2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一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相连。
29、按照权利要求1到2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可自动调节。
30、按照权利要求1到2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相对于锡林针布的间距是可自动调节的。
31、按照权利要求1到3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被布置在初步梳理区中。
32、按照权利要求1到3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被布置在刺辊和后盖板导引辊之间。
33、按照权利要求1到3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手动可操作的。
34、按照权利要求1到3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铰链被安装在所述盖板元件上。
35、按照权利要求1到3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与所述盖板元件形成一体。
36、按照权利要求1到3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元件整体形成在盖板元件。
CN2006100594240A 2005-03-15 2006-03-02 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等的带有锡林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43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12251.5A DE102005012251B4 (de) 2005-03-15 2005-03-15 Vorrichtung an einer Karde zur Verarbeitung von Textilfasern, z. B. Baumwolle, Chemiefasern u. dgl. mit einer Trommel
DE102005012251.5 2005-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4313A true CN1834313A (zh) 2006-09-20
CN1834313B CN1834313B (zh) 2011-04-06

Family

ID=3624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942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4313B (zh) 2005-03-15 2006-03-02 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等的带有锡林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627931B2 (zh)
CN (1) CN1834313B (zh)
BR (1) BRPI0600824B1 (zh)
CH (1) CH699342B1 (zh)
DE (1) DE102005012251B4 (zh)
FR (1) FR2883301B1 (zh)
GB (1) GB2424228B (zh)
IT (1) ITMI2006037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1048A (zh) * 2013-11-05 2014-01-29 广东忠华棉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多形态点子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07523902A (zh) * 2017-09-18 2017-12-29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助于提高棉织物品质的梳棉机及梳理工艺
CN113474497A (zh) * 2019-04-25 2021-10-01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调节至少一个柔性弧形件同心于梳理机的可转动支承的带针布的锡林的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9939A1 (de) * 2010-03-26 2011-09-29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an einer Karde oder Krempel, bei der mindestens ein Festkardierelement vorhanden i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30367C2 (de) * 1978-07-11 1985-03-28 Hergeth KG Maschinenfabrik und Apparatebau, 4408 Dülm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Wirrfaservlieses aus Spinngut, z.B. Wolle, Baumwolle, Chemiefasern u.dgl., mittels eines Krempelvorganges
CH662824A5 (de) * 1984-02-14 1987-10-30 Graf & Co Ag Kardiersegment.
IT1215189B (it) * 1986-09-10 1990-01-31 Fonderie Officine Riunite F O Gruppo cardante a cilindri partico larmente per la produzione di tessuti non tessuti
DE3902202B4 (de) 1989-01-26 2004-09-23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an einer Karde, bei der unterhalb der Trommel zwischen Abnehmer und Vorreißer Abdeckelemente angeordnet sind
EP0431379B1 (de) * 1989-12-04 1994-05-0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oder Kardieren von Textilfasern
CH681230A5 (zh) 1989-12-04 1993-02-15 Rieter Ag Maschf
EP0432430A1 (de) * 1989-12-11 1991-06-19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zur Unterstützung der Vliesübergabe vom Kardentambour zur Abnehmerwalze
AT397970B (de) * 1992-03-25 1994-08-25 Fehrer Ernst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vlieses
DE19809330B4 (de) * 1998-03-05 2009-05-07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an einer Karde, bei der einer Walze, z. B. Trommel, mindestens ein ortsfestes Kardiersegment zugeordnet ist
DE10110825A1 (de) * 2000-12-11 2002-06-13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an einer Karde, bei der unterhalb der Trommel zwischen Abnehmer und Vorreisser, Abdeckelemente mit mindestens einer Öffnung vorhanden sind
ITMI20020378A1 (it) * 2001-03-07 2003-08-26 Truetzschler & Co Dispositivo su una carda pulitore apritoio o simili per fibre per esempio cotone fibre sintetiche
DE10207159B4 (de) * 2002-02-20 2015-12-17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an einer Karde, bei der einer Walze, z. B. Trommel, eine Mehrzahl von Arbeitselementen zugeordnet ist
DE10318968A1 (de) * 2003-04-26 2004-11-11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an einer Karde, bei der einer Walze, z.B. Trommel, mindestens ein ortsfestes Kardiersegment aus einem Träger mit mindestens zwei Kardierelementen zugeordnet ist
DE10318966B4 (de) * 2003-04-26 2015-03-12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an einer Karde für Textilfasern, z.B. Baumwolle, Chemiefasern o. dgl., aus mit Garnitur versehenen umlaufenden Deckelstäbe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1048A (zh) * 2013-11-05 2014-01-29 广东忠华棉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多形态点子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07523902A (zh) * 2017-09-18 2017-12-29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助于提高棉织物品质的梳棉机及梳理工艺
CN113474497A (zh) * 2019-04-25 2021-10-01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调节至少一个柔性弧形件同心于梳理机的可转动支承的带针布的锡林的设备和方法
CN113474497B (zh) * 2019-04-25 2023-06-23 特吕茨施勒集团欧洲公司 调节至少一个柔性弧形件同心于梳理机的可转动支承的带针布的锡林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883301A1 (fr) 2006-09-22
GB0604594D0 (en) 2006-04-19
GB2424228A (en) 2006-09-20
GB2424228B (en) 2010-09-08
DE102005012251B4 (de) 2019-05-09
FR2883301B1 (fr) 2010-09-24
BRPI0600824A (pt) 2006-11-07
CH699342B1 (de) 2010-02-26
CN1834313B (zh) 2011-04-06
US20060207065A1 (en) 2006-09-21
BRPI0600824B1 (pt) 2016-05-17
ITMI20060374A1 (it) 2006-09-16
US7627931B2 (en) 2009-12-08
DE102005012251A1 (de) 200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0591B2 (en) Apparatus on a flat card or roller card for textile fibres, such as cotton, synthetic fibres or the like, for removing short fibres
US6889406B2 (en) Separating device for a textile processing machine
CN110195275B (zh) 用于分离杂质的装置
US5522119A (en) Fiber web supporting device in a carding machine
CN1834313A (zh) 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等的带有锡林的装置
US6345417B2 (en) Sliver trumpet for forming a sliver from a fiber web
CN1416483A (zh)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GB2222607A (en)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eaning fibre material
GB2371566A (en) Removing short fibres from carding cylinder
CN1807717B (zh) 梳理机中未加工纤维的再循环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梳理机
US7578033B2 (en) Roller for a fibre-processing machine, for example a spinning preparation machine
CN102953165B (zh) 梳理机上的设置在道夫和两个夹持辊之间的装置
CN1293244C (zh) 用于纤维材料的梳理机或净化器上的装置
GB2368072A (en) Pneumatic device for removing contaminants from a carding machine
GB2335664A (en) Fibre web : carding : heat bonding
CN1366101A (zh) 纺纱装置
CN1928183A (zh) 用于加工针织品的设备
CN1269714C (zh) 尤其在并条机、梳理机等上用于条子存放装置的转盘
EP1207223A1 (en) Flat card with multiple feed of fibres
GB2289693A (en) Carding machine with lickers-in and fixed flats for cylinder
CN112760765A (zh) 用于纺纱机牵伸装置的凝棉装置和凝棉装置的牵伸装置
US6568039B1 (en) Sliver channel with reduced friction
US6314620B2 (en) Cleaning device for traveling flats of a carding machine
CN110295418B (zh) 用于梳棉机的纱条成形单元
CN1535334A (zh) 有多个纺纱部位的纺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