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5334A - 有多个纺纱部位的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有多个纺纱部位的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5334A
CN1535334A CNA028147928A CN02814792A CN1535334A CN 1535334 A CN1535334 A CN 1535334A CN A028147928 A CNA028147928 A CN A028147928A CN 02814792 A CN02814792 A CN 02814792A CN 1535334 A CN1535334 A CN 1535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machine
conveyer belt
air guide
spinning
hollow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47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施塔莱克
G·施塔莱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535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5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60Arrangements maintaining drafting elements free of fibre accumulations
    • D01H5/62Non-rotary cleaning pads or plates; Scrapers
    • D01H5/625Non-rotary cleaning pads or plates; Scrapers in cooperation with suction or blow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括多个纺纱部位的纺纱机,每个纺纱部位包括一牵伸装置和一个布置在牵伸装置之后的并集合牵伸纤维条子的集束区。每个集束区包括一条在一个有一吸气缝的滑动面上导向移动的、循环且透气的输送带。这些滑动面分别安置在一个空心型材上并用一盖板盖住。在空心型材的背对滑动面的一侧上,输送带经过一自由空间,该自由空间形成在空心型材与输送带之间。空气导向面通向该自由空间,所述空气导向面布置在相邻的纺纱部位之间,一巡回清理吹风机可以接近它。由此一来,可以消除会聚纤维并可以防止它们到达集束区的区域。

Description

有多个纺纱部位的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并列的并由一巡回清理吹风机为其吹风的纺纱部位的纺纱机,这些纺纱部位各有一个牵伸装置和一个布置在牵伸装置后面的并用于集合牵伸纤维条子的集束区,该集束区包括一条循环且透气的并在一个空心型材的有一吸气缝的的滑动面上导向移动的输送带,该输送带无支承地经过一个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在背对滑动面的那一侧形成在空心型材与输送带之间。
背景技术
在纺纱机的牵伸装置中牵伸的纤维条子随后获得纺纱加捻。如果要直接在牵伸之后获得纺纱加捻,则在牵伸装置的前罗拉对上出现所谓的纺纱三角形,纺纱三角形包含没有被完全集束到加捻纱线中的侧纤维。为避免该缺点,近年来把所谓的集束区布置在牵伸装置之后,在该集束区里,已牵伸的但尚未纺纱加捻的纤维条子通过侧向集合单纤维而被集束或集合,从而在安排另一个钳口后就不再出现不利的纺纱三角形。当集合纤维条子随后获得纺纱加捻时,产生了一种比传统纱线起毛更少、更均匀且更耐裂的纱线。
在现有技术的DE19922861A1中,公开了上述类型的纺纱机。在该纺纱机中,一些集束区在吸气缝区域内分别通过一个盖板被遮蔽住,这样做是为了使一个沿纺纱机移动的巡回清理吹风机不会干扰待集合的纤维条子。其中尤其描述了,在输送带内侧面与固定的滑动面之间的区域内可能形成应尽量避免的纤维沉积。这样的纤维聚集可能有不同的起因,例如,一些纤维在滑动面的表面上侧移到输送带下面或者穿过输送带孔隙地到达输送带内侧面上。一些纤维被输送带带走并且在输送带之后聚集在留有相应空间的位置上。如果此纤维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则它们由输送带继续输送并到达其干扰纺纱作业的集束区的区域。
在DE19922861A1中公开了用于清洁输送带的措施。除了清洁输送带外侧面外,还提供了也应清洁输送带内侧面的措施。输送带外侧面的清洁如此进行,即循环输送带略微接触到牵伸装置的前罗拉对的一个从动的下罗拉。因为输送带和下罗拉在这个位置上彼此相反地旋转,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由输送带外表面消除飞花。在这个接触位置上,已知的空心型材有一个自由空间,但事实证明该自由空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就在输送带卷到滑动面上之前。在输送带内侧面上被刮下的纤维部分粘附在上述自由空间区内。纤维聚集在该关键点处可能对纺纱作业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减弱了集束效果,结果,输送带的孔隙随着时间推移而被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其到达集束区之前消除输送带内侧面上的会聚纤维。
如此实现该目的,即空气导向面通向该自由空间,所述空气导向面布置在相邻的纺纱部位之间并且允许巡回清理吹风机接近。
巡回清理吹风机可从操作者一侧起接近在纺纱部位之间的空气导向面。巡回清理吹风机在纺纱部位之间提供一气流,该气流通过空气导向面而转向轴向并一直到达输送带的下方,确切地说是上述自由空间中。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空气导向面的走向具有一个沿纺纱机纵向的方向分量。这样一来,由巡回清理吹风机横向于纺纱机纵向地供应的气流可以具有所需的轴向取向。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空气导向面通向空心型材的在该自由空间内的表面。这样一来,就可以消除已经在该自由空间内形成于空心型材上的会聚纤维。存在于自由空间里的会聚纤维在纺纱机纵向上被转为轴向的气流吹走。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给空气导向面配备了使飞花转向的界面。这些界面造成被气流吹走的会聚纤维被可控制地除去并且不会干扰纺纱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界面的走向具有一个横向于纺纱机纵向的方向分量是有利的。这样一来,被吹走的会聚纤维被转向并且被送入操作通道里。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共同的支承部件上分别设置两个空气导向面和两个界面。通过这一措施,可以非常有效地驱除并送走会聚纤维。
在这种情况下,该支承部件在两个相邻纺纱部位之间被可卸下地固定在一个延伸于多个纺纱部位上的吸气管上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从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到了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以局剖侧视图表示一纺纱部位的集束区区域,
图2以沿图1的箭头II方向的视图表示该集束区,其中省掉了几个部件且尤其是上罗拉,
图3以沿图1的箭头III方向的视图表示该集束区,其中在此也省掉了几个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中的纺纱机最好为一环锭纺纱机。它在机器纵向上通常具有多个并列的纺纱部位,图2示出了它的三个纺纱部位1、2和3。
每个纺纱部位1、2、3...包括一牵伸装置4,在图1中只示出了牵伸装置4的端部,每个纺纱部位还包括一个布置在该牵伸装置4之后的集束区6,集束区6使牵伸但仍未加捻的纤维条子5成束。没有示出纺纱部位1、2、3...的其余部件。每个牵伸装置4包括一前罗拉对7和一个布置在其前面的皮圈对,该皮圈对包括一下皮圈8和一上皮圈9。没有示出该牵伸装置4的其余辊对。
前罗拉对7包括一个在多个纺纱部位1、2、3上延伸的从动下罗拉10,该下罗拉在纺纱部位1、2、3上具有一个按照已知方式形成有沟槽的区域11。在每个纺纱部位1、2、3上,按照已知方式给下罗拉10的沟槽区11配备一个上罗拉12,其中,两个相邻纺纱部位的上罗拉12总是可以按照已知方式联合组成所谓的双压辊。
前罗拉对7限定出一个前钳口线13,该牵伸装置4的牵伸区结束于前钳口线上。在牵伸装置4内,在运输方向A上,送入的纤维材料14如纤维条子或粗纱按照已知的方式被牵伸到预期的纤度。这种牵伸随后基本上结束于前钳口线13处。
由于上述原因,集束区6被布置在牵伸装置4之后,在集束区中,尚未纺纱加捻的纤维条子5通过侧向集合单纤维使而被集束或集合。
每个集束区6包括一个循环的透气的输送带15,它将待集合的纤维条子5送过集束区6。输送带15最好是一个细网眼的编织薄带,其本身就产生了透气性。该输送带15经过一个滑动面16,该滑动面由一空心型材17的外轮廓形成。
该空心型材17是一个在多个纺纱部位上延伸的且通过一真空导管19被接到一真空源(未示出)上的吸气管18。
空心型材17由两个由注塑塑料构成的半壳20、21构成,其上半壳20包括相应的滑动面16。为引导输送带15,半壳20、21从相反两侧被夹持到吸气管18上并借助至少一个紧固螺钉(未示出)被固定住。
在每个纺纱部位1、2、3...的滑动面16内有一个相对输送带15移动方向B倾斜地布置的并因而配备有一个侧聚集边23的吸气缝22,待集合的纤维条子5沿吸气缝22移动。在此聚集边23上,纤维条子5通过侧向集合单纤维被集合,其中甚至还略微弯卷纤维条子5。这增强了集合效果。空心型材17在一些纺纱部位1、2、3...的区域里具有一个较宽的且尺寸粗略不计的吸气口24。在装配时,这些吸气口24被各自的上半壳20紧紧封闭住并且与单独的吸气缝22一起作用。
离吸气缝22有一定距离地,输送带16通过一张紧件25来引导。
在张紧件25与空心型材17之间,无支承地引导输送带15。因此,在空心型材17与输送带15之间,在背对滑动面16的一侧上形成一个自由空间26。
一握持罗拉27布置在集束区6的末端,它驱动输送带15并且与滑动面16一起形成一个钳口28,吸气缝22一直延伸到该钳口并且与纺纱捻度有关地形成一个止捻机构。在钳口28之后,如此形成纱线29,即该纱线在一个释放点30处离开滑动面16并且在输送方向C上被送至一个未示出的加捻装置如环锭细纱机。此外,握持罗拉27防止在纱线29上获得的纺纱捻度回撤到集束区6。一条只用虚线表示的同步带31用于驱动握持罗拉27,这种驱动被设计成握持罗拉27具有略高于上罗拉12的圆周速度。
被事实证明有利的是,下罗拉11在一个不支承的位置32上接触输送带15,在这里,下罗拉11和输送带15的运动过程是正相反的。这样,还出现了输送带15外表面得到机械清洁。
在前罗拉对7与握持罗拉27之间的区域里,纤维条子5不接触地被一盖板33遮挡住,该盖板在输送带15的旁边支撑在滑动面16上。尤其如图2、3所示,只对应于集束区6的滑动面16才被盖板33遮盖住。位于纺纱部位之间的吸气管18区域34没有被盖住。
配属于纺纱部位1、2、3的各盖板33造成了,当一个图2所示的巡回清理吹风机35在纺纱机的纵向D、E上巡视纺纱机并且使纺纱机没有附着的飞花时,没有出现对纺纱过程的干扰。
如图1所示,每条输送带15的内侧面36与滑动面16一起形成一楔形缝隙37,该缝隙尤其容易遇到飞花附着的困扰。在纤维条子5经过集束区6时,单纤维总是又侧跑到输送带15的下方或是穿过输送带15的孔隙到达输送带15的内侧面36,在那里,它们或许被一起运走并且最后到达楔形缝隙37中并随后待在那里。因此,楔形缝隙37尤其容易遇到飞花问题。这可能导致在楔形缝隙37内的纤维附着物突然不受控制地被释放出来并且不希望地进入待集合的纤维条子5中,或者简单地导致输送带15的孔隙越发被堵住,这样一来,集合效果减弱了并且出现了起毛情况比预计严重的纱线。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首先要完全防止纤维附着在楔形缝隙37内,或者这种纤维附着,从而它们不会干扰纺纱作业。
一个改正上述缺点的可能方式是,将气流引向自由空间26,该气流吹走沉积在那里的会聚纤维。巡回清理吹风机35所产生的气流可被用于此目的,该气流被送入该自由空间26。
为实现此目的,分别在相邻的纺纱部位1、2、3之间设置空气导向面38、39、40、41,巡回清理吹风机35可以接近这些导向面并且这些导向面通向所属纺纱部位1、2、3的自由空间26。如图2所示,在相邻纺纱部位1、2之间的空气导向面38、39布置在一个共同的支承部件42上。空气导向面38、39基本上在纺纱机的纵向D、E上延伸。另外,支承部件42包括两个使飞花转向的界面43、44,它们被布置在支承部件42的一中央壁45上并且基本横向于纺纱机纵向D、E地延伸。支承部件42通过一具有防转锁定机构的布铗46易卸下地被固定在吸气管18上。
按照相应的方式,一个支承部件47布置在相邻的纺纱部位3、4之间,该支承部件包括两个空气导向面40、41及两个布置于一中央壁48上的界面49、50。
在此所述的实施形式中,空气导向面38、39、40、41被设计成它们通向位于自由空间26内的空心型材17的表面51。在这种情况下,被事实证明是合适的是,空气导向面38、39、40、41在一个平行于表面51的平面内延伸,从而气流可以平行地掠过表面51。
当然,空气导向面38、39、40、41及其布置结构的其它有利实施例也是可性的,但在此未示出这些实施例。
结合以下例子来描述本发明的功能:
当巡回清理吹风机35到达相邻纺纱部位1、2之间区域34时,横向于该纺纱机纵向D、E地由巡回清理吹风机吹出的气流到达支承部件42的空气导向面38和39。在此,该气流在轴向上即纺纱机的纵向D、E上转向。空气导向面39把转线气流导入纺纱部位2的自由空间26。该气流被进一步导向该支承部件47的空气导向面40。在这里,该气流横向于该纺纱机纵向D、E的界面49地被转向并被送入操作通道。空气导向面38相应地把转向气流导入该纺纱部位1的一自由空间26。从那里起,气流吹向相邻纺纱部位的一个未示出的支承部件且依靠横向于该纺纱机纵向D、E的界面而转向。这样一来,被气流从自由空间26中带走的会聚纤维离开纺纱部位1、2的工作区地被送走。
相应地,当巡回清理吹风机35到达各纺纱部位1、2、3之间的区域34时,纺纱机的所有纺纱部位1、2、3...在集束区6内没有会聚纤维。

Claims (7)

1、一种具有多个并列的且由一巡回清理吹风机吹风的纺纱部位的纺纱机,每个纺纱部位具有一个牵伸装置和一个布置在该牵伸装置之后的并用于集合牵伸纤维条子的集束区,所述集束区包括一个循环的、透气的输送带,该输送带在一个空心型材的具有一吸气缝的滑动面上导向移动并且无支承地经过一个自由空间,该自由空间在该空心型材和该输送带之间形成在一个背对该滑动面的一侧上,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导向面(38,39,40,41)通向该自由空间(26),这些空气导向面布置在相邻的纺纱部位(1,2,3)之间并且该巡回清理吹风机(35)可接近它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这些空气导向面(38,39,40,41)的走向具有一个沿该纺纱机的纵向(D,E)的方向分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这些空气导向面(38,39,40,41)通向该空心型材(17)的位于该自由空间(26)内的表面(51)。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向面(38,39,40,41)分别配有使飞花转向的界面(43,44,49,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这些界面(43,44,49,50)的走向具有一个横向于该纺纱机的纵向(D,E)的方向分量。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各有两个空气导向面(38,39;40,41)和两个界面(43,44;49,50)布置在一个共同的支承部件(42;47)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承部件(42,47)在相邻的纺纱部位(1,2,3...)之间被可卸下地固定在一个多个纺纱部位(1,2,3)上延伸的吸气管(18)上。
CNA028147928A 2001-07-25 2002-06-25 有多个纺纱部位的纺纱机 Pending CN15353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37004.0 2001-07-25
DE10137004A DE10137004A1 (de) 2001-07-25 2001-07-25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stell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5334A true CN1535334A (zh) 2004-10-06

Family

ID=769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147928A Pending CN1535334A (zh) 2001-07-25 2002-06-25 有多个纺纱部位的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535334A (zh)
DE (1) DE10137004A1 (zh)
IT (1) ITMI20021557A1 (zh)
WO (1) WO2003010372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0516B (zh) * 2006-10-11 2010-12-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01643950B (zh) * 2008-08-04 2011-10-0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收集装置
CN113388933A (zh) * 2021-06-03 2021-09-14 东台市润生纺机专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的紧密纺细纱罗拉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2981C (zh) * 2005-03-24 2007-12-05 宁波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集聚纤维条用的集聚管
CH704373A2 (de) * 2011-01-20 2012-07-31 Rieter Ag Maschf Abdeckvorrichtung für Saugtrommeln von Verdichtungsvorrichtungen, sowie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Abdeck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3113A1 (de) * 1999-01-27 2000-08-03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DE19922861A1 (de) * 1999-05-19 2000-11-23 Stahlecker Fritz Verfahren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0516B (zh) * 2006-10-11 2010-12-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01643950B (zh) * 2008-08-04 2011-10-0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收集装置
CN113388933A (zh) * 2021-06-03 2021-09-14 东台市润生纺机专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的紧密纺细纱罗拉
CN113388933B (zh) * 2021-06-03 2022-07-01 东台市润生纺机专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的紧密纺细纱罗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10372A2 (de) 2003-02-06
WO2003010372A3 (de) 2003-10-02
ITMI20021557A1 (it) 2004-01-16
DE10137004A1 (de) 200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0751B2 (ja) 紡織繊維を有する繊維束を特にコーミングのために繊維分類または繊維選択する装置
CN101333710B (zh) 用于对包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进行纤维分选或精选的设备
CS216816B2 (en) Facility for spinning with open end
US3412545A (en) Pneumatic cleaner for roving frames and the like
CN103014941B (zh) 气流纺纱机以及细纱的制造方法
CN1535334A (zh) 有多个纺纱部位的纺纱机
CN1298904C (zh) 用以生产包芯纱的纺纱机
CN1807717A (zh) 梳理机中未加工纤维的再循环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梳理机
US6298523B1 (en)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fiber strand and a method of making yarn using same
CN1453404A (zh) 在一台纺纱机上集聚一根纤维条的装置
US6052872A (en)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273361C (zh) 输送一根应集合的纤维条的运输带
JP3587905B2 (ja) リング紡績法及びリング紡績機
CN1370869A (zh) 具有许多纺纱锭位的纺纱机
CN1834313A (zh) 梳理机上用于加工纺织纤维例如棉、合成纤维等等的带有锡林的装置
US6338183B1 (en) Arrangement for condensing a fiber strand
US6745553B2 (en) Air-spinning arrangement
CN1366101A (zh) 纺纱装置
KR20040023525A (ko) 방사 기계의 섬유속 집속 장치
CN111465728B (zh)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CN1704512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US5195314A (en) Pneumatic sliver threading devic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CN113994036B (zh) 用于压缩装置的抽吸管以及用于气动压缩经牵伸的纤维集合体的装置
CN216192986U (zh) 纺织组件
CN2672101Y (zh) 一种紧密纺纱凝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