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6101A - 纺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66101A CN1366101A CN02101622.4A CN02101622A CN1366101A CN 1366101 A CN1366101 A CN 1366101A CN 02101622 A CN02101622 A CN 02101622A CN 1366101 A CN1366101 A CN 13661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cloth
- spinning apparatus
- cloth band
- suction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3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slivers into fibres; Orienting or straightening fibres, e.g. using guide-rolls
- D01H4/3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slivers into fibres; Orienting or straightening fibres, e.g. using guide-rolls using opening roll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2—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a fluid, e.g. air vort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纺纱装置,其中至少一条纱条被开松成单根的各纤维和把单根的各纤维放置在可透过空气的筛网带形式的可移动收集表面上。当在收集表面上输送时,纤维幕在它的运动方向的横向上被缩合成纤维股。现在将粗纱状的纤维股输送通过夹持线并由加捻喷嘴捻转成线。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将至少一根纱条开松成单根的各纤维的开松辊,还包括直接布置在开松辊的附近受驱动的可透过空气的,并在单根的各纤维的运动方向上以宽的纤维幕的形式收取单根的各纤维的收集表面,还包括用于将纤维幕缩合成窄的纤维股的抽吸开口,所述抽吸开口被收集表面复盖和在收集表面的运动方向上由两条侧边缘从对应于纤维幕的宽度的起始宽度逐渐缩减到窄的抽吸狭缝,还包括用于夹持缩合的纤维股的设置在抽吸开口的端部区域内的夹持线,还包括直接在夹持线的下游用于将纤维股捻转成线的加捻喷嘴。
这种类型的纺纱装置是先有技术,公开在美国专利6,058,693号中。这种纺纱装置用抽吸的开松辊操作,而抽吸的目的是保持开松辊的表面速度慢,从而使单根的各纤维在从至少一根纱条中精梳出来的同时不会被极大地加速。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将有风险,使所纺的线的端部速度将会无限增加,如在已知的纺纱装置中纤维材料在输送过程中被连续地加速。开松辊以相对低的速度将单根的各纤维转送到可透过空气的抽吸输送辊形式的收集表面;布置在其上的抽吸开口在收集表面的运动方向上以这样的方式逐渐缩减,即使单根的各纤维是侧向缩合和原始的纤维幕最终结束成象粗纱状的纤维股。在全部的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地方产生纤维材料聚束。缩合的过程最迟在夹持线结束,接着为了形成线,通过加捻喷嘴给纤维股纺制加捻。生产的线有与已知的从所谓的气流喷射纺制生产的线有相同的特性。因此纺制的线没有纯的线的气流纺的特性。
如上所述,收集表面设计成输送辊的形式,可以布置在拉伸辊的上游。输送辊必须有相对大的直径,以便使抽吸区域的逐渐缩减不是出现得太自然。这就在辊的设计中获得很大的尺寸。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简化已知纺纱装置的设计并同时保持它一般的优点,和使它的几何形状更适合局部的条件。
按照本发明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在本发明中,收集表面由循环的筛网带的外侧形成。
因筛网带是柔性的,它比已知的输送辊更能适合纺纱装置的给定的参数。此外,可以用更加紧凑的方式设计整个纺纱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它提供的收集表面是由筛网带的基本平的一部段形成。因为纤维幕在它的单的各纤维侧向被结束时并不偏移收集表面的运动方向,非常容易产生将纤维幕缩合成窄的纤维股。
包括抽吸开口的抽吸室有利地布置在收集表面上,所述抽吸室的外形在收集表面的区域内适合筛网带的路径。因此适当地引导筛网带,特别是在它的平的部段。特别是这种情况,在抽吸室上收集表面的区域内滑动地引导该筛网带时。可以用各种方式驱动筛网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由夹持辊通过摩擦在筛网带的外侧上驱动它。这种类型的夹持辊位于上述的夹持线上,也就是说在已经缩合成窄的纤维股的纤维幕的端部,一方面夹持辊将单根的各纤维压靠在筛网带上,另一方面将筛网带压靠在抽吸室。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筛网带围绕驱动辊成环路,驱动辊可以或者布置在夹持线的区域或者另一种布置在开松辊的区域。如果当驱动辊布置在夹持线的区域中,引导辊可以布置在开松辊到驱动辊的区域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背离抽吸开口的带端,在筛网带和抽吸室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这个区域可以为筛网带设置清洁装置,例如清洁辊或喷气喷嘴。抽吸喷嘴也可以。
为了使缩合的纤维股不再滚成宽的,还使设置的抽吸开口在这样一点处伸展到夹持线的区域,在该点开口逐渐缩小成相对窄的抽吸狭缝。
如果筛网带围绕驱动辊成环路,可以将实现夹持线的夹持辊设置到抽吸室和驱动辊上面。其优点是仅需轻微的压力将纤维股对着抽吸室压靠在夹持线上,还能阻碍缩合的纤维股在夹持线上捻转。实际的输送仅发生在夹持辊和驱动辊之间。
可以将抽吸开口设计成逐渐缩小成V字型。当抽吸开口的一条侧边缘平行于筛网带的运动方向伸展时是有利的。这样只有另一条侧边缘横截于筛网带的运动方向伸展,从而只由一条侧边缘将纤维幕结束成窄的纤维股。出现一类集合边缘,在该边缘上纤维幕的外部纤维略微被卷入。这种集合边缘相对抽吸室的通常平面可以稍微抬起,从而在集合边缘的区域内收集效果特别强。
当沿着收集表面的抽吸室包括多个分部段的腔,每个有不同程度的低压时更加有利。在开始处,从开松辊收取单根的各纤维的区域中可以使用相对高水平的低压,而在抽吸开口剩余的大部分区域内可以是较低水平的低压。只有在缩合区的端部的窄的抽吸槽的区域内应存在更高水平的低压。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这些和进一步的目的、特性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纺纱装置的部分剖面侧视图;
图2是在图1的箭头II的方向上观察的视图;
图3是与图2相似的视图,表示本发明的略有不同设计的实施方案;
图4、5和6是与图1相似的本发明其它实施方案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按照图1和2的纺纱装置包括一供料装置1,至少一根纱条2沿供料方向A供给该供料装置。供料装置1直接布置在开松装置3的上游,开松装置将至少一根纱条2开松成单根的各纤维4。接着将单根的各纤维4传送到一筛网带5的收集表面6上,该筛网带沿运动方向B循环。将开松的单根的各纤维4以宽的纤维幕7的形式在收集表面6上收取和以下面描述的方式侧向缩合成纤维股9。
借助于夹持辊10将缩合的纤维股9于夹持线8处轻压在收集表面6上。直接在它的下游布置加捻喷嘴11,以在其中产生要纺制的线12的捻转。通过传送辊对13沿抽取方向C抽取线12。
供料装置1包括在转动方向D上受驱动的供料辊14。相对供料辊14设置一供料台15,所述供料台15围绕旋转轴16铰接并通过加载弹簧17的压力压靠在供料辊14上。相对供料辊14设置一供料漏斗18,在将多个纱条2供料到其上的情况下供料漏斗18包含多个供料沟道是有利的。另一种方案是,也可以是纤维材料的宽带纱条。
开松装置3包括在与供料辊14相同的转动方向E上受驱动的开松辊19。开松辊19的外周边包括带齿的梳理装置20,齿的前面带有利的负角。
开松辊19的有效宽度对应于供料纱条2或各纱条2的宽度。
在开松辊19的内部设有与一个真空源(未表示)连接的抽吸装置21。借助于位于开松辊19的外周边上的穿孔,产生对要开松的纱条2的吸入,即使在开松辊19以相对低的速度如2500转/分钟(rpm)受驱动时仍能将纱条2深深抽吸到带齿的梳理装置20中。抽吸的区域22伸展的角度为45°到90°,就在开松辊19的外周边上要输送单根的各纤维4的地方。
在运动方向B上驱动筛网带5。它的有效宽度对应于传送的纤维幕7的宽度。筛网带5设有穿孔,穿孔允许从外侧向内抽吸。筛网带5的抽吸区域23大致从开始辊19的抽吸区22终止处开始。属于抽吸区域23的抽吸开口24包括侧边缘25和26,它们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因此可以看到抽吸区域23在收集表面6的运动方向B上逐渐缩减。这样抽吸开口24的侧边缘25和26构成将单根的各纤维4横截于它们的运动方向缩合为彖粗纱状的纤维股9的装置。
夹持辊10包括基体,在它的外周边上设有柔性的涂层。夹持辊10的轴是转动安装的(没有表示),从而可以使夹持辊10轻微地压靠在收集表面6上。驱动夹持辊10并依次通过摩擦在筛网带5的外侧上驱动该筛网带。
夹持辊10与筛网带5一起确定用于缩合的纤维股9的夹持线8。抽吸区域23在与传统牵伸装置相同的条件下将开始散布开的纤维幕7横截于其运动方向缩合成纤维股9,从而以这种形式纤维股9可以以在所谓气流喷射纺纱中已知的方式进入到加捻喷嘴11中。这样使纤维股9缩合成线12。
布置在加捻喷嘴11下游的传送辊对13在传送方向C上将纺制的线12传送到卷取装置(未表示),在那里将线12卷成交叉的卷装。
纺纱装置的几何布置是这样,筛网带5的收集表面6是这样紧邻开松辊19的外周边,使得单根的各纤维4在抽吸区域22的终端以纤维幕7的形式可以很容易地被传送到收集表面6。筛网带5的圆周速度稍大于进入的单根的各纤维4的速度。
开松辊19的有效宽度和筛网带5的有效宽度是这样选择的,使或者很宽的纱条2或多个通常的纱条2,或者宽带纱条都可以供给。纤维幕7在它的宽度上所包括的许多单根纤维4,其数目大约对应于在线12的横截面上出现的纤维的数目是有利的设置。
筛网带5应有足够的长度,从而使抽吸区域23的逐渐缩减不必出现得太自然。
由于其穿孔,开松辊19的外周速度低于那些用于纺纱杯气流纺中的开松辊的速度。当纱条2的终端,所谓的纤维钩被深深地拉入到带齿的梳理装置20内时,产生很强的梳理作用。由于齿有负的前角,在抽吸区域22的终端的单根的各纤维4被很快地传送到收集表面6上,因为负的前角力求向外运送被输送的单根的各纤维4。
如上所述,筛网带5的外周速度略大于被开松辊19所加速的单根的各纤维4的速度。传送辊对13的外周速度依次大于筛网带5的外周速度。这意味着在整个纺纱过程中单根的各纤维4有些一直加速,这对它们的平行定位是有利的。
沉积在收集表面6上的纤维幕7开始时相当宽;但是在筛网带5上它逐渐变窄,这样缩合到很大程度之后,从而使它可以很容易进入到加捻喷嘴11中。
抽吸开口24的侧边缘25和26以这样的方式互相面对成V型伸展,两条侧边缘25、26在收集表面6的运动方向B上形成锐角。
抽吸开口24的开始宽度确定筛网带5和收集表面6的有效宽度并初始对应从开始辊19收取的纤维幕7的宽度。抽吸开口24的端部区正好是相对窄的抽吸狭缝27,它适合于缩合的纤维股9。
由筛网带5的外侧形成收集表面6,其在抽吸开口24之上引导筛网带5的地方基本上伸展成平面。以滑动方式在抽吸室28上引导筛网带5;但是在筛网带5和抽吸室28之间可以存在很小的距离。吸入室28的外形29确定筛网带5的平面部段。
从图1中可见,筛网带5的空载带端在抽吸室28背离抽吸开口24的一侧上从抽吸室28抬起并在这个区域内由张力元件32引导。在抽吸室28和带端30之间有一定的距离31。
还可以看到,由将纤维股9压靠在吸入室28上的夹持辊10形成夹持线8,在转动方向K上驱动所述夹持辊10。如看到的那样,抽吸开口24伸展到夹持线8。
抽吸室28可以沿着多个纺纱站伸展和通过导管38连接到真空源(没有表示)。
在下面描述的实施方案中,使用与上面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至今相同的部件。因此省略这些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
按照图3的实施方案与图2中表示的大部分相对应,差别在于设置有点不同设计的抽吸开口34,其一个侧边缘33与筛网带5的运动方向B平行伸展。而吸入开口34的另一个侧边缘35逐渐接近侧边缘33,直到只存在一窄的抽吸狭缝27。横向伸展的侧边缘35称为“收集边”,仅影响缩合过程。
在按照图3的变型中可见,夹持辊36被放在筛网带5的侧边缘上,而其他方面与图1的夹持辊10相对应。
可以设置使收集边缘35在抽吸室37上的位置略高于抽吸室37的外形的其余部分。
根据图4的变型与上述图1和2中的实施方案的差别基本在于,现在在夹持线8处设置夹持辊39,其并不用作筛网带5的驱动,而是仅作用为捻转阻块从而使加捻喷嘴11所赋予的捻转不会逆反应到纤维幕7的区域。
驱动辊40用于驱动筛网带5,该驱动辊40位于开松辊19的区域内,且它在转动方向F上受驱动。相反,在夹持线8的区域内筛网带5位于抽吸室28的偏转导引之上。因此驱动辊40不是位于外侧而是位于筛网带5的内侧。
在图4中可见在空载带端30和抽吸室28之间有距离41。在这个区域内从外侧布置张力辊43和以空气喷射作用到筛网带5上这种形式的清洁装置42。
同样在按照图5的实施方案中,由单独的在转动方向G上转动的驱动辊44驱动筛网带5,而筛网带5在驱动辊44之上形成环路。驱动辊44位于夹持线8的附近。形成夹持线8的夹持辊39于此在这个变型中仅起捻转阻块的作用。
在开松辊19的区域内,筛网带5围绕单独的偏转辊45构成环路,这里偏转辊最好是电子可调的张力辊的形式。同样在抽吸室28和筛网带5的空载带端30之间有距离48;在距离48的区域内设有以刷辊形式在转动方向H上受驱动的清洁装置46,如在图5中清楚可见,刷辊转动的方向与筛网带5的带端转动方向相反。
在纤维幕7之上设置盖47,盖47盖住整个纤维幕7而不与其接触。
按照图6的实施方案部分与图5的方案相同,也就是说,包括筛网带5的收集表面6在夹持线8的区域内也由驱动辊58驱动,且在开松辊19的区域内其通过偏转辊59被引导。通过张力辊51保持筛网带5的空载带端30张紧。同样,在这里略有不同设计的抽吸室54和带端30之间有距离52,在所述距离52的区域内设有清洁装置53。以空气喷射形式的清洁装置53这次位于循环的筛网带5的内侧。
如同上述其他实施方案的情况,抽吸室54这里包括三个吸入腔55、56和57,它们有自己的真空源。可以在其相同筛网带5的位置调节整个抽吸室54。
设置在开松辊19的区域内的抽吸腔55提供相对强的低压,从而使从开松辊19收取的纤维幕7可靠地到达筛网带5。邻接的抽吸腔56占有最大的空间,其有显著低水平的低压,因为这里仅需输送逐渐缩合的纤维幕7。在抽吸开口24的端部区域,抽吸腔57又提供较高水平的低压,因为这里存在大部分缩合的纤维股9。
按照图6的实施方案的进一步特点是夹持辊60,该辊确定夹持线8并有相对大的直径。这个夹持辊60不仅设置在抽吸室54处的夹持线8上,而且同时也设置在驱动辊58处的另一条夹持线61上。第一条夹持线8确定缩合区的端部,而第二条夹持线61的作用是起捻转阻块作用。扩大的直径具有如下优点,即辊的柔性涂层的加热小于较小直径的情况。
Claims (16)
1.一种纺纱装置,其包括用于开松至少一根纱条成单根的各纤维的开松辊,其还包括直接布置在开松辊附近受驱动的可透过空气的,并在单根的各纤维的运动方向上以宽的纤维幕的形式收取该单根各纤维的收集表面;其还包括用于将纤维幕缩合成窄的纤维股的抽吸开口,所述抽吸开口被收集表面复盖和在收集表面的运动方向上由两个侧边缘从对应于纤维幕的宽度的起始宽度逐渐缩减成窄的抽吸狭缝,其还包括用于夹持缩合的纤维股的设置在抽吸开口的端部区域的夹持线,其还包括直接处在夹持线的下游用于将纤维股捻转成线的加捻喷嘴,其中收集表面(6)由循环的筛网带(5)的外侧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表面(6)由筛网带(5)的基本上平面部段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吸开口(24;34)的抽吸室(28;37;54)布置在收集表面(6)上,抽吸室(28;37;54)的外形在收集表面(6)的区域内适合筛网带(5)的路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收集表面(6)的区域内在抽吸室(28;37;54)上滑动引导筛网带(5)。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夹持辊(10;36)通过摩擦在筛网带(5)的外侧上驱动该筛网带。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筛网带(5)围绕驱动辊(44;49;58)成环路,该驱动辊布置在夹持线(8)的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筛网带(5)围绕驱动辊(40)成环路,该驱动辊布置在开松辊(19)的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在开松辊(19)的区域中的空转辊(45;59)相对驱动辊(44;59)布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背离抽吸开口(24;34)的筛网带(5)的带端(30)和抽吸室(28;37;54)之间存在距离(31;41;48;5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距离(41;48;52)的区域内有筛网带(5)用的清洁装置(42;46;53)。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纤维股(9)压靠在抽吸室(28)上的夹持辊(10;36;39;60)形成夹持线(8)。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开口(24;34)伸展到夹持线(8)的区域。
13.如权利要求6和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辊(60)也设置在驱动辊(5)上。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开口(34)的一条侧边缘(33)与筛网带(5)的运动方向(B)平行伸展。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侧边缘(35)是连续设置在筛网带(5)上。
16.如权利要求3至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收集表面(6),抽吸室(54)包括多个有不同程度压力的腔(55,56,57)。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101660A DE10101660A1 (de) | 2001-01-10 | 2001-01-10 | Spinnvorrichtung |
DE10101660.3 | 2001-01-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6101A true CN1366101A (zh) | 2002-08-28 |
Family
ID=767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101622.4A Pending CN1366101A (zh) | 2001-01-10 | 2002-01-10 | 纺纱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20100269A1 (zh) |
JP (1) | JP2002212828A (zh) |
CN (1) | CN1366101A (zh) |
DE (1) | DE1010166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055B (zh) * | 2007-11-06 | 2012-05-09 | 罗托卡夫特公司 | 针织机和用于由粗纱生产针织品的方法 |
CN103014941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气流纺纱机以及细纱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94332A5 (de) * | 2000-04-14 | 2004-11-30 | Rieter Ag Maschf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Garnes mit ringgarnähnlichem Charakter. |
DE10141965A1 (de) * | 2001-08-21 | 2003-03-06 | Stahlecker Gmbh Wilhelm | Verfahren zum Handhaben einer Spinnvorrichtung |
DE10146608A1 (de) * | 2001-09-21 | 2003-04-10 | Schlafhorst & Co W | Luftspinnvorrichtung |
CN107513782A (zh) * | 2017-04-05 | 2017-12-26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负压式盘式集聚纺纱方法及其纺纱装置 |
CN109695113B (zh) * | 2019-01-16 | 2023-09-05 | 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布开纤装置 |
-
2001
- 2001-01-10 DE DE10101660A patent/DE10101660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11-28 JP JP2001362099A patent/JP2002212828A/ja active Pending
-
2002
- 2002-01-10 US US10/041,659 patent/US2002010026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01-10 CN CN02101622.4A patent/CN136610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055B (zh) * | 2007-11-06 | 2012-05-09 | 罗托卡夫特公司 | 针织机和用于由粗纱生产针织品的方法 |
CN103014941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气流纺纱机以及细纱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2212828A (ja) | 2002-07-31 |
DE10101660A1 (de) | 2002-07-11 |
US20020100269A1 (en) | 2002-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827574A (en) | Device for removing short fibers | |
CN1048298C (zh) | 在牵伸机构上采用导向器的吸辊的纺纱方法和精纺机 | |
CN1263572A (zh) | 产生包芯纱的方法和纺纱机 | |
CN86107922A (zh) | 一种用于纤维纺的方法和装置 | |
JPS61113834A (ja) | スライバ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366101A (zh) | 纺纱装置 | |
US20040025487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yarn with ring-spun characteristics | |
US6327747B1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 |
JPS6183328A (ja) | 糸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装置 | |
CN111465728B (zh) |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 |
US4567723A (en) | Method of spinning staple fibers | |
JP3587905B2 (ja) | リング紡績法及びリング紡績機 | |
JP2002285433A (ja) | 複数の隣接して配置された紡糸ステーションを持つ紡糸機 | |
US5775086A (en) | Device for opening fiber material into single fibers | |
CN112760765B (zh) | 用于纺纱机牵伸装置的凝棉装置和凝棉装置的牵伸装置 | |
US4067181A (en) | Fiber-disintegrating unit for a spinning machine | |
US5241813A (en) | Spinning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yarn | |
CN1414150A (zh) | 纺纱机中的纤维条子集合装置 | |
US6745553B2 (en) | Air-spinning arrangement | |
EP0214686B1 (en) | Friction open-end spinning process and device to practically embody it | |
US3131438A (en) | Fiber handling drafting rol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 |
US3703074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sliver | |
CN1488791A (zh) |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 |
JPH11279853A (ja) | 圧縮装置を備えた紡績機 | |
US4347647A (en) | Apparatus for making no-twist yar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