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9603A -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9603A
CN1599603A CNA02824009XA CN02824009A CN1599603A CN 1599603 A CN1599603 A CN 1599603A CN A02824009X A CNA02824009X A CN A02824009XA CN 02824009 A CN02824009 A CN 02824009A CN 1599603 A CN1599603 A CN 1599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ed coenzyme
ascorbic acid
solvent
alcohols
coenzy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40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5220C (zh
Inventor
植田尚宏
大野直生
茂吕充俊
北村志郎
上田恭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gafuc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egafuc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gafuc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egafuc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9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9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52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52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2Ketones
    • A61K31/122Ketones having the oxygen directly attached to a ring, e.g. quinones, vitamin K1, anthral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2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anhydrid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4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g. fatty acid monoglycerides,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parabens or PEG fatty acid 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ascorbic acid, tocopherol or pyrrolid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4Prodigestives, e.g. acids, enzymes, appetite stimulants, antidyspeptics, tonics, antiflatul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2Nutrients, e.g. vitamins, miner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9/00Crystall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18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s not forming ether-oxygen bonds
    • C07C41/26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s not forming ether-oxygen bonds by introduction of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3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41/40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e.g. by crystall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3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41/46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3/00Ethers;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3/02Ethers
    • C07C43/20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43/23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4841Filling 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4866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Obesit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用作营养功能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等的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保存方法等。另外,本发明还提供适于工业生产还原型辅酶Q10、高质量并且高效率的方法。通过使还原型辅酶Q10与抗坏血酸或其衍生物、枸橼酸或其衍生物接触,由此可以在防止分子氧氧化的状态下处理还原型辅酶Q10,并可以稳定保存,得到稳定的组合物。另外,使之在抗坏血酸或其衍生物等的存在下结晶,使副产物氧化型辅酶Q10的产生最少化,在该状态下变化到结晶状态,制备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进一步地,用抗坏血酸类将氧化型辅酶Q10还原成还原型辅酶Q10,生成的还原型辅酶Q10在抗坏血酸类的存在下继续结晶,由此可以使操作简便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制备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

Description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还原型辅酶Q10(reduced coenzyme Q10)的稳定方法和利用它的保存方法、分离(结晶)方法以及组合物,还涉及还原型辅酶Q10的制备方法。与现已用作食品等的氧化型辅酶Q10相比,还原型辅酶Q10表现出高的口服吸收性,它是可以用作优质食品、营养功能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辅助剂、营养剂、动物药物、饮料、饲料、化妆品、药品、治疗药物、预防药物等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生物界中广泛分布的苯醌衍生物——氧化型辅酶Q10,由于其维生素样功能也被称为维生素Q,是作为使减弱的细胞活性恢复健康状态的营养源而使机体恢复活力的的成分。另一方面,还原型辅酶Q10是氧化型辅酶Q10的二电子还原体,氧化型辅酶Q10为橙色结晶,而还原型辅酶Q10为白色结晶。已知还原型辅酶Q10和氧化型辅酶Q10存在于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微粒体、过氧化物酶体或细胞膜等,作为电子传递系统的构成成分,参与ATP的生成活化、机体内的抗氧化作用、膜稳定化,是维持机体机能必不可少的物质。
还原型辅酶Q10容易被分子氧氧化成氧化型辅酶Q10,在工业规模的制备、保存和处理中极难完全除去或阻断氧,并且,各操作所需的时间不同于实验室规模的制备,需要极长的时间,因此,还原型辅酶Q10被残留氧氧化成氧化型辅酶Q10等的不良影响大。这样就难于在工业规模上获得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即使制备了高品质的还原型辅酶Q10,在加工成食品、营养功能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辅助剂、营养剂、动物药物、饮料、饲料、化妆品、药品、治疗药物、预防药物等或这些的原材料或组合物时,和/或加工后保存时,还原型辅酶Q10的氧化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在上述加工和保存时也极难完全除去或阻断氧,特别是加工时的加热或长期保存的过程中,残留或混入的氧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上述制备、保管、处理以及加工、保存中的氧化防护及其重要。上述还原型辅酶Q10氧化产生的副产物氧化型辅酶Q10降低还原型辅酶Q10的收率,并且,氧化型辅酶Q10难于从还原型辅酶Q10中分离,因此作为杂质混入产品还原型辅酶Q10中,出现纯度降低,或者结晶变黄而给消费者和顾客不好的感觉的问题。
已知还原型辅酶Q10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获得(特开平10-109933好公报):例如,通过合成、发酵、从天然物提取等以外公知的方法得到辅酶Q10后,将还原型辅酶Q10的色谱洗脱液进行浓缩的方法等。该公开公报中记载,此时可以用硼氢化钠、连二亚硫酸钠等普通还原剂将上述还原型辅酶Q10中作为杂质存在的氧化型辅酶Q10还原,然后通过色谱法进行浓缩,另外,也可以通过上述还原剂作用于现有的高纯度辅酶Q10的方法获得还原型辅酶Q10。还已知用锌作为还原剂的方法(Journal of Lavelled Compounds,第6卷,1970年,66-75)。但是,还原型辅酶Q10的上述制备方法不一定能满足要求。例如,使用色谱法的方法在工业规模使用中比较麻烦,上述还原剂在工业规模使用时,或者在制备用于食品、营养功能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辅助剂、营养剂、动物药物、饮料、饲料、化妆品、药品、治疗药物、预防药物等的还原型辅酶Q10时,存在产生气体(氢、二氧化硫等)、臭气、安全性、使用后的处理、处理困难等问题,因此不一定是优选的。通过色谱法获得辅酶Q10的级分后用上述还原剂获得还原型辅酶Q10的方法离优选的工业制备方法就更远了。当工序和后处理的复杂时后述分子氧引起的氧化导致质量降低的原因。
进一步地,即使想分离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还原型辅酶Q10,从还原型辅酶Q10对分子氧的不稳定性方面考虑,以高纯度的状态进行分离并不一定容易,例如,多得到含有以氧化型辅酶Q10为首的杂质的低纯度结晶、半固体状或油状物。这样,即使通过还原反应得到了完全或几乎不含氧化型辅酶Q10的还原型辅酶Q10的反应混合物,也极难获得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
因此,稳定还原型辅酶Q10,即保护其不被氧化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迄今为止还原型辅酶Q10没有上市,有关稳定保持还原型辅酶Q10的方法等的研究基本上尚未进行。只发现上述WO01/52822A1稍微涉及了包含还原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上述WO01/52822A1公开了下述方法:用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棕榈酸抗坏血酸酯、硬脂酸抗坏血酸酯等抗坏血酸类)或维生素E等多种还原剂作为可以用于食品等的更优选的还原剂进行还原,由此制备还原型辅酶Q10。另外,还提出了:将还原型辅酶Q10、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或植物油或它们的混合物等组成的组合物、以及用于将上述组合物制成明胶胶囊或片剂进行口服的组合物,进一步地,作为获得上述组合物的方法,提出了用氧化型辅酶Q10和还原剂通过进行原位制备的方法。
上述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复杂、麻烦,这是由于期待上述组合物有多种作用(即,第一,用于将氧化型辅酶Q10还原成还原型辅酶Q10的反应的组合物;第二,用于稳定保持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的原因。换而言之,在极特殊的环境中,将氧化型辅酶Q10还原成还原型辅酶Q10的同时,可以稳定地保持还原型辅酶Q10。但是,该方法是在表面活性剂或植物油等高沸点成分或脂溶性成分中进行还原的方法,还原反应后还原型辅酶Q10的分离很困难,实质上限制了上述稳定方法和组合物直接应用到食用等方面。上述方法仅在反应混合物中可以保持还原型辅酶Q10的纯粹状态,是原位制备。
上述WO01/52822A1记载的组合物中,作为溶剂,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例如甘油、1,2-丙二醇等多元醇或乙醇等有机溶剂0.25~50重量%,优选1~25重量%,更优选1.5~15-20重量%。但是,上述多元醇或乙醇不是必需成分,本发明说明书的实施例中,实施例2记载了不含这些物质的组合物,实施例4记载了含甘油或丙二醇1.63重量%的组合物,实施例1和3中分别记载了含甘油4重量%、3.55重量%的组合物。
本发明对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化进行了预备研究,结果发现,维生素C类有稳定效果,但维生素E没有稳定效果,另外,维生素C类与甘油等3元或3元以上的醇一起使用时,稳定效果非常小。
上述WO01/52822A1中没有详细记载组合物中所含的还原型辅酶Q10的质量和稳定效果等,也没有特别公开与一元醇的组合发挥极其优良的稳定效果。进一步地,对利用维生素C类与一元和/或二元醇的并用产生的稳定效果的结晶方法、组合物以及处理、保存(包括在通常遇到的温度下的长期稳定保存)也没有描述。
因此,在还原氧化型辅酶Q10来制备还原型辅酶Q10并稳定保存的方法中,现有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亟待开发克服了上述问题的适用性高的稳定方法和利用该方法的保存方法、分离(结晶)方法以及组合物。另外,也希望开发不仅以反应混合物的形式得到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还可以方便地获得结晶,便于用于各种用途的制备方法。
发明概述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型辅酶Q10的简便并且合适的稳定方法、利用该方法的保存方法、分离(结晶)方法和组合物。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稳定方法制备具有广泛应用性的还原型辅酶Q10的方法。
本发明认为,如果能够建立优良的稳定方法,则可以将该稳定方法恰当地用于保存方法、分离(结晶、制备)方法或组合物。因此,进行悉心研究,发现以下结果,从而完成本发明:
(1)在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存在下,可以很好地保护还原型型辅酶Q10不被分子氧氧化,特别是在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溶剂的存在下,可以很好地防护。
(2)通过在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存在下进行结晶,还原型辅酶Q10可以在使氧化型辅酶Q10的附带生成最小化的状态下转化成结晶状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特别是在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溶剂的存在下,可以很好地结晶。
(3)用抗坏血酸类将氧化型辅酶Q10还原成还原型辅酶Q10后,通过使生成的还原型辅酶Q10在抗坏血酸类的存在下继续结晶,可以在使氧化型辅酶Q10的附带生成最小化的状态下转化成结晶状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特别是在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可以很好地实施。
即,本发明涉及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还原型辅酶Q10与枸橼酸类共存。
本发明还涉及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使还原型辅酶Q10与抗坏血酸类共存将还原型辅酶Q10稳定化的方法,所述共存在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占全部混合物的5重量%或以上。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还原型辅酶Q10在含有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溶剂中结晶。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还原型辅酶Q10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抗坏血酸类将氧化型辅酶Q10还原成还原型辅酶Q10后,生成的还原型辅酶Q10的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存在下继续结晶。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将通过上述方法稳定的还原型辅酶Q10在50℃或50℃以下保存的还原型辅酶Q10的保存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还原型辅酶Q10和枸橼酸类。本发明和涉及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还原型辅酶Q10、抗坏血酸类以及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并且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占全部混合物的5重量%或以上。
根据本发明,用安全并且容易处理的试剂,可以根据其目的或用途适当选择溶剂,可以适用于还原型辅酶Q10的分离或进一步衍生化、食用或药物用等的组合物,是可以广法使用的方法,因此其益处很大。
发明详述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本发明时,采用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抑制还原型辅酶Q10氧化成氧化型辅酶Q10,从而使还原型辅酶Q10稳定化,或者稳定地保存还原型辅酶Q10。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
对枸橼酸类(citric acid or a related compound thereof)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枸橼酸、枸橼酸异丙酯、枸橼酸乙酯、枸橼酸丁酯、枸橼酸甘油酯等枸橼酸酯和枸橼酸钠、枸橼酸钾等盐。特别优选枸橼酸、枸橼酸异丙酯、枸橼酸甘油酯。本发明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保存方法、结晶方法和组合物中,可以根据其目的或用途自由选择上述枸橼酸类。这些枸橼酸类可以单独或多种混合使用,也可以与后述抗坏血酸类并用。
对抗坏血酸类(ascorbic acid or a related compound thereof)没有特别限制,不仅包括抗坏血酸、还包括例如鼠李糖型抗坏血酸(rhamno-ascorbic acid)、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葡糖型抗坏血酸、岩藻糖型(fuco)抗坏血酸、葡庚糖型(glucohepto)抗坏血酸、木糖型抗坏血酸、半乳糖型抗坏血酸、古洛糖型(gulo)抗坏血酸、阿洛糖型(allo)抗坏血酸、赤糖型(erythro)抗坏血酸、6-脱氧抗坏血酸等抗坏血酸衍生物,也可以是它们的酯或盐。这些物质可以是L-构型、D-构型或外消旋体。具体地,可以列举例如L-抗坏血酸、棕榈酸L-抗坏血酸酯(L-ascorbyl palmitate)、硬脂酸L-抗坏血酸酯、2棕榈酸L-抗坏血酸酯、L-抗坏血酸钠、L-抗坏血酸钙、D-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等。在本发明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制备方法中,可以适当使用上述抗坏血酸中的任何一种,但考虑到与生成的还原型辅酶Q10的分离容易性等,上述抗坏血酸系列化合物中,特别优选用水溶性高的物质,从便于获得、价格等方面考虑,最优选L-抗坏血酸、D-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等游离体。在本发明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保存方法、结晶方法和组合物中,可以根据其目的或用途自由选择上述抗坏血酸类。这些抗坏血酸类可以单独或多种混合使用,也可以与前述枸橼酸类并用。
本发明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保存方法、结晶方法和组合物中均可以使用上述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另外,在本发明的还原型辅酶Q10的制备方法中,可以特别优选使用上述抗坏血酸类,根据需要,也可以与上述枸橼酸类并用。
还原型辅酶Q10不特别限于与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共存的形态,即,使还原型辅酶Q10与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接触的形态。可以列举下述情况,例如,还原型辅酶Q10和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一起以固相存在的情况;在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液相中,至少一种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以固相存在的情况;在含有至少一种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中的液相中,还原型辅酶Q10以固相存在的情况;还原型辅酶Q10与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都为液相,或都存在于液相中的情况等。上述液相可以均匀,也可以不均匀(由不同的多种液相构成),但优选均匀。当然,还原型辅酶Q10与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接触效率高的系统有利于氧化防护,特别优选还原型辅酶Q10与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都为液相,或都存在于液相中的情况,另外,优选液相均匀。当然,包含还原型辅酶Q10的液相可以是还原型辅酶Q10的溶液,也可以是还原型辅酶Q10的熔融液(melt)。
对本发明所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氮化合物类(包括腈类、酰胺类),硫化合物类和水等。上述溶剂也可以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对烃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脂肪烃、芳烃、卤代烃等。特别优选脂肪烃、芳烃,更优选脂肪烃。
作为脂肪烃、不论环状或非环状,或者饱和或不饱和,对其没有特殊限制,但一般优选使用饱和脂肪烃。通常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3~20,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5~12,更优选碳原子数为5~8的脂肪烃。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丙烷、丁烷、异丁烷、戊烷、2-甲基丁烷、己烷、2-甲基戊烷、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庚烷、庚烷异构体(例如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辛烷、2,2,3-三甲基戊烷、异辛烷、壬烷、2,2,5-三甲基己烷、癸烷、十二烷、2-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环戊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对-薄荷烷(p-menthane)和环己烯等。优选戊烷、2-甲基丁烷、己烷、2-甲基戊烷、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庚烷、庚烷异构体(例如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辛烷、2,2,3-三甲基戊烷、异辛烷、壬烷、2,2,5-三甲基己烷、癸烷、十二烷、环戊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和对薄荷烯等。特别优选戊烷、2-甲基丁烷、己烷、2-甲基戊烷、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庚烷、庚烷异构体(例如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3-二甲基庚烷、2,4-二甲基庚烷)、辛烷、2,2,3-三甲基戊烷、异辛烷、环戊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等。一般来说,优选庚烷,优选使用具有7个碳原子的甲基环己烷等多种庚烷或它们的多种混合物。通常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5的戊烷类(例如戊烷等)、碳原子数为6的己烷类(例如己烷、环己烷等)、碳原子数为7的庚烷类(例如庚烷、甲基环己烷等),但最优选庚烷类(例如庚烷、甲基环己烷等),特别优选庚烷。
对芳烃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6~20,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6~12,更优选碳原子数为7~10的芳烃。具体例子可以列举苯、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基苯、枯烯、均三甲苯、四氢萘(tetralin)、丁基苯、对甲基异丙基苯、环己基苯、二乙基苯、戊基苯、二戊基苯、月桂基苯和苯乙烯等。优选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基苯、枯烯、均三甲苯、四氢萘、丁基苯、对甲基异丙基苯、环己基苯、二乙基苯、戊基苯等。特别优选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枯烯和四氢萘等。最优选枯烯。
作为卤代烃,不论环状或非环状,或者饱和或不饱和,对其没有特殊限制,但一般优选使用非环状的卤代烃。通常优选使用氯代烃、氟代烃,特别优选氯代烃。适合使用碳原子数为1~6,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4,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2的卤代烃。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苯、1,1,1,2-四氟乙烷等。优选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1,1,1,2-四氟乙烷等。特别优选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氯苯、1,1,1,2-四氟乙烷等。
对脂肪酸酯类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丙酸酯、醋酸酯、甲酸酯等。特别优选醋酸酯、甲酸酯,更优选乙酸酯。没有特别限制,但一般使用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酯或芳烷基酯,优选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酯,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酯。丙酸酯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丁酯、丙酸异戊酯等。醋酸酯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异丙酯、醋酸丁酯、醋酸异丁酯、醋酸仲丁酯、醋酸戊酯、醋酸异戊酯、醋酸仲己酯、醋酸环己酯、醋酸苄酯等,优选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异丙酯、醋酸丁酯、醋酸异丁酯、醋酸仲丁酯、醋酸戊酯、醋酸异戊酯、醋酸仲己酯、醋酸环己酯等,最优选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异丙酯、醋酸丁酯、醋酸异丁酯等,尤其优选醋酸乙酯。甲酸酯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异丙酯、甲酸丁酯、甲酸异丁酯、甲酸仲丁酯、甲酸戊酯等。优选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丁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戊酯等,最优选甲酸乙酯。
作为醚类,不论环状或非环状,或者饱和或不饱和,对其没有特殊限制,但一般优选使用饱和醚类。通常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3~20,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4~12,更优选碳原子数为4~8的醚类。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二丙基醚、二异丙基醚、二丁基醚、二己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醚、苯甲醚、苯乙醚、丁基苯基醚、甲氧基甲苯、二噁烷、呋喃、2-甲基呋喃、四氢呋喃、四氢吡喃、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乙二醇一甲基醚、乙二醇一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等。优选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二丙基醚、二异丙基醚、二丁基醚、二己基醚、苯甲醚、苯乙醚、丁基苯基醚、甲氧基甲苯、二噁烷、2-甲基呋喃、四氢呋喃、四氢吡喃、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乙二醇一甲基醚、乙二醇一乙基醚等。特别优选乙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二噁烷、四氢呋喃、乙二醇一甲基醚、乙二醇一乙基醚等。最优选乙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二噁烷、四氢呋喃等。尤其优选二噁烷、四氢呋喃。
作为腈类,不论环状或非环状,或者饱和或不饱和,对其没有特殊限制,但一般优选使用饱和腈类。通常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2~20,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2~12,更优选碳原子数为2~8的腈类。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乙腈、丙腈、丙二腈(マロノニトリル)、丁腈、异丁腈、丁二腈、戊腈、戊二腈、己腈、庚基腈、辛基腈、十一烷基腈、十二烷基腈、十三烷基腈、十五烷基腈、硬脂腈、氯代乙腈、溴代乙腈、氯代丙腈、溴代丙腈、甲氧基乙腈、氰基乙酸甲酯、氰基乙酸乙酯、甲苯基腈、苄腈、氯代苄腈、溴代苄腈、氰基苯甲酸、硝基苄腈、茴香腈、对苯二甲腈、溴代甲苯基腈、甲基氰基苯甲酸酯、甲氧基苄腈、乙酰基苄腈、萘甲腈、二苯基腈、苯基丙腈、苯基丁腈、甲基苯基乙腈、二苯基乙腈、萘基乙腈、硝基苯基乙腈、氯苯乙腈、环丙烷腈、环己烷腈、环庚烷腈、苯基环己烷腈、甲苯基环己烷腈等,其中优选乙腈。
作为醇类,不论环状或非环状,或者饱和或不饱和,对其没有特殊限制,但一般优选使用饱和醇类。通常使用碳原子数为1~20,特别是碳原子数为1~12,尤其是碳原子数为1~6的醇类,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5的一元醇或优选碳原子数为2~5的二元醇。这些醇类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1-己醇、2-甲基-1-戊醇、4-甲基-2-戊醇、2-乙基-1-丁醇、1-庚醇、2-庚醇、3-庚醇、1-辛醇、2-辛醇、2-乙基-1-己醇、1-壬醇、1-癸醇、1-十一烷醇、1-十二烷醇、烯丙醇、炔丙醇、苄醇、环己醇、1-甲基环己醇、2-甲基环己醇、3-甲基环己醇、4-甲基环己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2-(甲氧基甲氧基)乙醇、2-异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2-(异戊氧基)乙醇、2-(己氧基)乙醇、糠醇、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1,2-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2-丁烯-1,4-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等。
一元醇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1-己醇、2-甲基-1-戊醇、4-甲基-2-戊醇、2-乙基-1-丁醇、1-庚醇、2-庚醇、3-庚醇、1-辛醇、2-辛醇、2-乙基-1-己醇、1-壬醇、1-癸醇、1-十一烷醇、1-十二烷醇、苄醇、环己醇、1-甲基环己醇、2-甲基环己醇、3-甲基环己醇、4-甲基环己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2-(甲氧基甲氧基)乙醇等,特别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1-己醇、2-甲基-1-戊醇、4-甲基-2-戊醇、2-乙基-1-丁醇、环己醇等,这其中又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等,最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等,这其中又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特别优选乙醇。
二元醇优选1,2-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2-丁烯-1,4-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等,最优选1,2-丙二醇、聚乙二醇。
使用枸橼酸类时,也可以使用三元醇,三元醇优选甘油。
脂肪酸类可以列举甲酸、乙酸、丙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优选甲酸、乙酸,最优选乙酸。
对酮类没有特殊限制,通常适合使用碳原子数为3~6的酮类。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特别优选丙酮、甲基乙基酮,最优选丙酮。
氮化合物可以列举硝基甲烷、三乙胺、吡啶、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
硫化合物可以列举二甲亚砜、环丁砜等。
上述溶剂中,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或腈类,优选水溶性的醚类或腈类(例如四氢呋喃、二噁烷、乙腈等),是氧化防护效果高的溶剂,因此,它们可以促进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还原型辅酶Q10稳定化效果,抑制副产物氧化型辅酶Q10的产生。
另外,上述溶剂中,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优选水溶性有机溶剂)发挥抗坏血酸类和/或枸橼酸类的显著的氧化防护效果,最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使用抗坏血酸类时,与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优选水溶性有机溶剂)共存效果好,其中与一价醇的共存效果特别好。
一元或二元醇可以具体列举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1-己醇、2-甲基-1-戊醇、4-甲基-2-戊醇、2-乙基-1-丁醇、1-庚醇、2-庚醇、3-庚醇、1-辛醇、2-辛醇、2-乙基-1-己醇、1-壬醇、3,5,5-三甲基-1-己醇、1-癸醇、1-十一烷醇、1-十二烷醇、烯丙醇、炔丙醇、苄醇、环己醇、1-甲基环己醇、2-甲基环己醇、3-甲基环己醇、4-甲基环己醇、苄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2-(甲氧基甲氧基)乙醇、2-异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2-(异戊氧基)乙醇、2-(己氧基)乙醇、糠醇、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1,2-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2-丁烯-1,4-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等。一元醇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1-己醇、2-甲基-1-戊醇、4-甲基-2-戊醇、2-乙基-1-丁醇、1-庚醇、2-庚醇、3-庚醇、1-辛醇、2-辛醇、2-乙基-1-己醇、1-壬醇、1-癸醇、1-十一烷醇、1-十二烷醇、苄醇、环己醇、1-甲基环己醇、2-甲基环己醇、3-甲基环己醇、4-甲基环己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2-(甲氧基甲氧基)乙醇等,特别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1-己醇、2-甲基-1-戊醇、4-甲基-2-戊醇、2-乙基-1-丁醇、环己醇等,这其中又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新戊醇等,最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异丁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等,这其中又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特别优选乙醇。二元醇优选1,2-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2-丁烯-1,4-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等,最优选1,2-丙二醇、聚乙二醇。
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可以列举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类,乙腈、二甲亚砜等氮化合物和水等,优选四氢呋喃、丙酮,更优选丙酮。
其中,用于食用和医药用时,乙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优选分子量为300~1000的聚乙二醇)等特别合适,当然,也适合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对上述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限制,只要是能够产生预期的合适效果和能力的量(即有效量)即可。一般地,在全部混合物中,例如通常为5重量%或以上,优选10重量%或以上,更优选20重量%或以上,特别优选30重量%或以上,尤其优选40重量%或以上,特别是50重量%或以上,最优选超过50重量%。
特别是在抗坏血酸类的情况下,优选上述溶剂的用量为60重量%或以上,更优选70重量%或以上,进一步优选80重量%或以上。
另外,从最大限度地发挥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效果的角度出发,优选简单的组成,优选基本上不含植物油和/或表面活性剂。
首先说明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和保存方法。
本发明所用的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用量,例如只要是能够产生预期的合适效果和能力的量(即有效量)即可。具体地,只要是可以防止还原型辅酶Q10氧化成氧化型辅酶Q10的有效量即可。因此,尽管根据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种类有所不同,对其用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相对100重量份的还原型辅酶Q10,其用量为0.1重量份或以上,优选1重量份或以上,更优选10重量份或以上。有溶剂混合存在时,根据枸橼酸类或抗坏血酸类的种类其用量有所不同,相对100重量份的溶剂,其用量通常为0.01重量份或以上,优选0.1重量份或以上,更优选1重量份或以上。
溶剂中还原型辅酶Q10的氧化防护效果有在还原型辅酶Q10的高浓度溶液中更高的倾向,因此没有特别限制,对100重量分的溶剂,还原型辅酶Q10通常为1重量份以上,优选2重量份以上的浓度。另外,保存时可能更有效。
实施本发明的稳定方法时,对温度没有特殊限制,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稳定效果,通常为50℃或以下,优选40℃或以下,更优选30℃或以下。
因此,将通过上述稳定方法稳定的还原型辅酶Q10在50℃或以下,优选40℃或以下,更优选30℃或以下保存的方案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上述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可以防止还原型辅酶Q10被分子氧氧化,从而稳定化。因此,可以在萃取、水洗、浓缩、柱色谱等操作时适当地实施,并且可以稳定地保存还原型辅酶Q10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结晶方法。本发明中,使还原型辅酶Q10在包含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溶剂中结晶。
结晶所用的还原型辅酶Q10可以通过例如合成、发酵、从天然物中萃取等以外公知的方法获得。优选通过还原还原型辅酶Q10中所含的氧化型辅酶Q10或氧化型辅酶Q10而获得,更优选利用后述本发明的还原反应获得的还原型辅酶Q10
本发明的结晶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含有较多氧化型辅酶Q10的还原型辅酶Q10,但对通过后述还原方法等制备的高纯度还原型辅酶Q10特别有效。本发明中,一并除去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反应液或萃取液中所含的杂质的精制晶析特别有效,所述还原型辅酶Q10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获得,或者通过后述的还原方法制备。由此可以从母液中除去通常不一定容易除去的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具体为还原型辅酶Q9、还原型辅酶Q8和还原型辅酶Q7等)。当然,上述精制晶析作为再精制还原型辅酶Q10的重结晶法也非常有效。
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中,可以将冷却、浓缩、溶剂置换、弱溶剂的使用等一般结晶操作单独或适当组合实施。特别优选使用或并用冷却操作(冷却晶析)。
本发明所用的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用量,例如只要是能够产生预期的合适效果和能力的量(即有效量)即可。具体地,只要是可以防止还原型辅酶Q10氧化成氧化型辅酶Q10的有效量即可。一般地,尽管根据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种类其用量有所变化,对其用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相对100重量份的还原型辅酶Q10,其用量为0.1重量份或以上,优选1重量份或以上,更优选10重量份或以上。相对100重量份的溶剂,其用量通常为0.01重量份或以上,优选0.1重量份或以上,更优选1重量份或以上。其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从经济方面考虑,通常为10重量份或以下,优选5重量份或以下,更优选1重量份或以下即可。
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优选在强制流动下实施。为了抑制过饱和的形成,顺利成核、使晶体成长,或者,从提供质量的方面考虑,单位容积搅拌所需的动力通常为约0.01kW/m3或以上,优选约0.1kW/m3或以上,更优选约0.3kW/m3或以上的流动。通常通过搅拌叶的旋转来提供上述强制流动,但不一定必须用搅拌叶来获得上述流动,也可以利用例如液体循环的方法等。
结晶时,为了抑制过饱和的形成,顺利成核、使晶体成长,优选添加晶种。
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温度(结晶时的冷却温度)因结晶溶剂的种类和结晶方法而异,因此不能统一规定,例如,优选25℃或以下,更优选20℃或以下,特别是15℃或以下,尤其是10℃或以下。下限为体系的固化温度。通常可以在0~25℃左右实施。
为了使得到的还原型辅酶Q10中混入的各种杂质最少,或者为了获得性状良好的浆液,结晶时可以控制单位时间内的析出的结晶量。单位时间内的晶体析出量优选为例如单位时间析出总晶体析出量的约50%量的速度以下(即最大为50%总量/小时),优选单位时间析出总晶体析出量的约25%量的速度以下(即最大为25%总量/小时)。另外,冷却晶析过程中的冷却速度通常为约40℃/小时以下,优选约20℃/小时以下。
溶剂中还原型辅酶Q10的氧化防护效果有在还原型辅酶Q10的高浓度溶液中更高的倾向,因此没有特别限制,对100重量份的溶剂,还原型辅酶Q10通常为1重量份以上,优选2重量份以上的浓度结晶可能更有效。另外,结晶浓度的上限因结晶溶剂的种类和结晶方法而异,因此不能统一规定,例如,对结晶完毕时的结晶溶剂100重量份,还原型辅酶Q10优选约15重量份或以下,更优选约13重量份或以下,特别是约10重量份或以下。通常可以用约5~10重量份实施。
按照上述方法获得的还原型辅酶Q10优选通过例如离心分离、加压过滤、减压过滤等进行固液分离,进一步地,可以根据需要洗涤滤饼,得到湿体物。另外,将湿体物装入内部用惰性气体置换的减压干燥器(真空干燥器)中,在减压下干燥,可以得到干燥物,优选获得干燥物的形式。
上述结晶方法中可以使用的溶剂可以列举上述的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氮化合物类(包括腈类和酰胺类)、硫化合物类和水等,但最适合使用的溶剂是如上所述的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特别优选的溶剂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丙酮、甲乙酮或水或它们的混合物,特别优选是乙醇、丙酮或它们的混合物。
使用一元或二元醇或酮,优选一元或二元醇或水溶性的酮(具体地,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丙酮、甲乙酮等,优选乙醇、丙酮等)时,可以获得浆状物形状或结晶性状的好还原型辅酶Q10结晶。
进一步地,从适当降低还原型辅酶Q10的溶解性从而获得高收率、改善浆状物性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幅改善固液分离性(过滤性)这些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在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存在少量的水。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比例因溶剂的种类而异,因此不能统一规定。只要是实质上以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主成分的溶剂,则没有特殊限制,但对于100重量份的总溶剂,上述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比例下限通常为约90重量份,优选约91重量份,更优选约92重量份,特别优选约93重量份,上限为约99.5重量份,优选约99重量份,更优选约98重量份,特别优选约97重量份。通常在约93~97重量份最适合实施。
溶剂中的还原型辅酶Q10的氧化防护效果有在还原型辅酶Q10的高浓度溶液中则更高的倾向,因此没有特别限制,但对于100重量份的溶剂,作为还原型辅酶Q10,通常使之在1重量份或1重量份以上,优选2重量份或2重量份以上的浓度结晶则更有效。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还原型辅酶Q10在抗坏血酸类和/或枸橼酸类的存在下结晶,可以在使不希望发生的氧副反应最小化的状态下结晶,以高收率获得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
通过本发明的结晶方法获得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质量极高,可以期望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达到98/2或更高,优选99/1或更高。
下面说明还原型辅酶Q10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用抗坏血酸类将氧化型辅酶Q10还原成还原型辅酶Q10后,使生成的还原型辅酶Q10在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存在下继续结晶(直接分离法(ワンポツト)。所述“继续结晶”是指对还原反应所得的反应液不进行萃取、洗涤等附加操作便进行结晶。由此使操作简便并且最短,从而可以使分子氧导致的氧化最小化。
首先对还原反应进行说明。本发明中,使用上述的抗坏血酸类作为还原剂。
上述抗坏血酸类的用量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只要是可以产生预期的合适效果或能力的量(即有效量)即可,具体地,只要是可以将氧化型辅酶Q10变成还原型辅酶Q10的有效量即可。一般来说,对于氧化型辅酶Q10,通常为1倍摩尔量或以上,优选1.2倍摩尔量或以上。对上限没有特殊限制,从经济性方面考虑,通常为10倍摩尔量,优选5倍摩尔量,更优选3倍摩尔量。
另外,尽管枸橼酸类不起还原剂的作用,但从持续结晶时的稳定效果方面考虑,可以从还原反应时添加枸橼酸类。
采用上述抗坏血酸类的还原可以使制备还原型辅酶Q10时作为反应促进剂(例如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等)的碱性物质或亚硫酸氢盐等具有反应促进效果的添加剂共存而实施。
对上述减小物质没有特殊限制,例如,不管是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都可以使用。对所述无机化合物没有特殊限制,例如金属氢氧化钠(优选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可以列举例如氢氧化钠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等碱金属碳酸盐、碳酸氢钠等碱金属碳酸氢盐和碳酸镁等碱土类金属碳酸盐等。对上述有机化合物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三乙胺等胺类等。上述碱性物质中,特别优选使用金属(优选碱金属、碱土类金属等)的碳酸盐、碳酸氢盐、铵等无机化合物,三乙胺等胺等有机化合物等弱碱性物质。最优选上述无机化合物,更优选上述弱碱性无机化合物。
另外,亚硫酸氢盐可以列举例如亚硫酸氢钠等碱金属亚硫酸氢盐等合适的物质。
上述添加剂的量只要是可以发挥预期程度的反应促进效果的量(有效量)即可,没有特殊限制。一般地,从经济方面考虑,相对抗坏血酸类,通常为20倍摩尔量或以下,优选10倍摩尔量或以下,更优选5倍摩尔量或以下,特别是2倍摩尔量或以下。对下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0.01倍摩尔量或以上,优选0.05倍摩尔量或以上,更优选0.1倍摩尔量或以上,特别是0.2倍摩尔量或以上。
本发明记载的还原反应优选在强制流动下实施。作为单位体积搅拌所需的动力,优选通常为约0.01kW/m3或以上,优选约0.1kW/m3或以上,更优选约0.3kW/m3或以上的流动。上述的强制流动通常通过搅拌翼的旋转而给与,但为了获得上述流动不一定必须用搅拌翼,也可以利用例如通过液体循环的方法等。
还原温度通常为30℃或以上,优选40℃或以上,更优选50℃或以上。上限为体系的沸点。通常可以在30~150℃左右,优选40~120℃左右,更优选50~100℃左右实施。
对反应浓度没有特殊限制,一般地,对于100重量份的溶剂,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通常为约1重量份或以上,优选3重量份或以上,更优选10重量份或以上,特别是15重量份或以上。对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约60重量份,优选约50重量份,更优选约40重量份,特别是30重量份。一般地,可以在约2~30重量份,优选约5~30重量份,更优选约10~30重量份实施。
还原反应时间随还原剂种类和/或数量而不同,因此不能绝对限定。但是通常,反应在48小时内完成,优选24小时内,更优选10小时内,还更优选5小时内。
在上述方法中,进行还原反应后,继续由上述反应液进行上述结晶。此时,在结晶过程中,体系中可以存在上述结晶方法中记载的有效量的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这些可以是还原反应时添加的抗坏血酸类(和枸橼酸类)。优选还原反应时添加的抗坏血酸类残留并在结晶时共存。上述还原型辅酶Q10制备方法中,结晶方法的优选方案也是上述结晶方法中记载的方案。
可以用于上述制备方法的溶剂包括上述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氮化合物类(包括腈、酰胺类)、硫化合物类和水等,最适合使用的溶剂是如上所述的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特别优选的溶剂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丙酮、甲乙酮、水或它们的混合物,特别是乙醇、丙酮、水或它们的混合物。
一元或二元醇或酮中,优选使用一元或二元醇或水溶性酮(具体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丙酮、甲乙酮等,优选乙醇、丙酮等)时,可以得到浆液性状或结晶好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
进一步地,从适当降低还原型辅酶Q10的溶解性从而获得高收率、改善浆状物性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幅改善固液分离性(过滤性)这些方面考虑,优选在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存在少量的水。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比例因溶剂的种类而异,因此不能统一规定。只要是实质上以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主成分的溶剂,则没有特殊限制,但对于100重量份的总溶剂,上述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比例下限通常为约90重量份,优选约91重量份,更优选约92重量份,特别优选约93重量份,上限为约99.5重量份,优选约99重量份,更优选约98重量份,特别优选约97重量份。通常在约93~97重量份最适合实施。
溶剂中的还原型辅酶Q10的氧化防护效果有在还原型辅酶Q10的高浓度溶液中则更高的倾向,因此没有特别限制,但对于100重量份的溶剂,作为还原型辅酶Q10,通常使之在1重量份或1重量份以上,优选2重量份或2重量份以上的浓度结晶则更有效。
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简便并且稳定地获得高质量,即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为98/2或以上,优选99/1或以上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
上述制备方法作为由含有氧化型辅酶Q10的还原型辅酶Q10进一步提高还原型辅酶Q10的重量比的精制方法极为有效。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组合物。本发明组合物之一是含有还原型辅酶Q10和枸橼酸类的含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以使用上述的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氮化合物类(包括腈、酰胺类)、硫化合物类和水等作为溶剂,但特别优选上述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优选水溶性有机溶剂)。
本发明的另一组合物是下述含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含有还原型辅酶Q10、抗坏血酸类和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并且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全部组合物的5重量%或以上
上述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以并用抗坏血酸类和枸橼酸类。
本发明所用的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用量,例如只要是能够产生预期的合适效果和能力的量(即有效量)即可。具体地,只要是可以防止还原型辅酶Q10氧化成氧化型辅酶Q10的有效量即可。一般地,尽管根据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种类有所不同,对其用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相对100重量份的还原型辅酶Q10,其用量为0.1重量份或以上,优选1重量份或以上,更优选10重量份或以上。相对100重量份的溶剂,其用量通常为0.01重量份或以上,优选0.1重量份或以上。其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从经济方面考虑,通常为10重量份或以下,优选5重量份或以下,更优选1重量份或以下即可。
本发明组合物中可以使用的溶剂包括上述的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氮化合物类(包括腈、酰胺类)、硫化合物类和水等,但如上所述,最适合使用的溶剂是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根据其目的或用途选择、使用适当的溶剂。例如,从分离还原型辅酶Q10或用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进一步诱导化(次反应)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使用沸点为150℃或以下、优选100℃或以下的溶剂。用于食用、医药用途时,优选乙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优选分子量为300~1000的聚乙二醇)等。
上述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优选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用量一般为全部组合物的例如5重量%或以上,优选10重量%或以上,更优选20重量%或以上、特别优选30重量%或以上、特别是40重量%或以上,尤其是50重量%或以上,特别优选超过50重量%。特别是在抗坏血酸类的情况下,优选上述溶剂的用量为60重量%或以上,更优选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80重量%或以上。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食用、医药用途时,优选用于食用、医药用途的口服时,在全部组合物中,上述溶剂的用量下限通常为5重量%,优选10重量%,更优选20重量%,特别优选30重量%,特别是40重量%,尤其是50重量%,上限通常为99重量%,优选95重量%,更优选90重量%,特别优选85重量%,特别是80重量%,尤其是70重量%。
还原型辅酶Q10可以以通过本发明方法所得的上述反应混合物的形式供给,另外,也可以外部添加。外部添加时,可以使用例如从上述反应混合物分离的物质或通过其它途径合成分离的物质。
使用反应混合物时,有简便的优点,但不一定适应于身体,还原反应时产生的副产物有可能同时存在于组合物中,从这一观点考虑,与使用上述反应混合物相比,作为还原型辅酶Q10,更优选使用外部添加的物质。
当然,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不妨使还原型辅酶Q10以外的其它活性物质共存。其它的活性物质包括例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多元酚、有机酸、糖类、肽和蛋白质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将其进一步加工成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片剂、糖浆、饮料等口服给药形式后使用。还可以加工成软膏、栓剂和牙膏等形式后使用,特别优选胶囊剂,尤其是软胶囊。对胶囊基质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是以来源于牛骨、牛皮、猪皮、鱼皮等的明胶为首的基质,也可以使用其它基质(例如可以用作食品添加物的包括增粘稳定剂(例如角叉菜胶、藻酸钠等来自海藻的物质或刺槐豆胶或愈疮胶等来自植物种子的物质等)或纤维素类的制造用剂)。
通过在脱氧气氛中实施本发明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保存方法、结晶方法及制备方法,由此可以提高氧化防止效果。另外,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在在脱氧气氛中制备或保管。脱氧气氛可以通过用惰性气体置换、减压、沸腾或将这些方法组合而实现。至少优选使用用惰性气体置换,即惰性气体气氛。所述惰性气体包括例如氮气、氦气、氩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优选氮气。
在上述稳定方法或上述组合物中,在规定期间的保存后,还原型辅酶Q10/(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有望保持在90重量%或以上,优选保持在95重量%或以上。所述保存期间为例如1天以上,优选一周以上,更优选一个月以上,特别是半年以上,尤其是一年以上,特别是2年以上。
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安全并且易于处理的试剂,或者,可以根据其目的或用途适当选择所用的溶剂,适应于还原型辅酶Q10的分离或进一步衍生,以食用或药用等的组合物或口服给药形式利用,可以广泛利用,其有许多有利点。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中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还原型辅酶Q10与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通过下述HPLC求出,但所得的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值并非规定本发明的纯度界限值,同样,还原型辅酶Q10与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中还原型辅酶Q10的比例也是对其上限值的限制。
(HPLC分析条件)
柱:SYMMETRY C18(Waters),长250mm,内径4.6mm,流动相:C2H5OH∶CH3OH=4∶3(v∶v),检测波长:210nm,流速:1ml/min,还原型辅酶Q10的保留时间:9.1min,氧化型辅酶Q10的保留时间:13.3min。
实施例1
往1000g乙醇中加入100g氧化型辅酶Q10(含氧化型辅酶Q90.40%,纯度99.4%)、60g L-抗坏血酸,在78℃搅拌进行还原反应。30小时后,冷却至50℃,保持该温度,同时加入400g乙醇。搅拌该乙醇溶液(含有100g还原型辅酶Q10(含还原型辅酶Q9 0.40%)(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以10℃/小时的冷却速度冷却至2℃,得到白色浆状物。将该浆状物减压过滤,所得的湿结晶依次用冷乙醇、冷水、冷乙醇洗涤(洗涤所用的冷溶剂温度为2℃),然后将湿结晶减压干燥(20~40℃,1~30mmHg),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5g(含还原型辅酶Q9 0.21%,除去率48%)(有效收率95摩尔%)。除去减压干燥外,所有的操作均在氮气氛围下进行。所得的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9.5/0.5,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9.2%。
实施例2
将100g氧化型辅酶Q10在25℃溶于1000g庚烷中,搅拌该氧化型辅酶Q10的庚烷溶液(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往上述庚烷溶液中缓慢加入100g连二亚硫酸钠(纯度75%以上)溶于水(1000ml)的溶液作为还原剂,在25℃、pH=4~6下进行还原反应。2小时后,从反应液中除去水相,将庚烷相用脱气的饱和食盐水1000g洗涤6次。上述所有操作均在氮气氛围下进行。该庚烷溶液在减压下进行溶剂置换,配制相对乙醇100重量份,还原型辅酶Q10为1重量份的乙醇溶液。
将上述乙醇溶液分注,分别加入表1所示的抗坏血酸类或枸橼酸类,相对乙醇100重量份,其添加量为0.1重量份(相对还原型辅酶Q10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25℃下在空气中搅拌。24小时后,该溶液中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如表1所示。另外,为了进行比较,把不添加时的结果也一并表示出来。
               表1
添加剂 R
L-抗坏血酸硬脂酸L-抗坏血酸酯棕榈酸L-抗坏血酸酯枸橼酸枸橼酸异丙酯不添加  95.3/4.795.8/4.295.4/4.696.3/3.795.9/4.156.0/44.0
R: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
参考例
与实施例同法制备乙醇溶液,相对乙醇100重量份,加入表2所示的抗氧剂0.1重量份(相对还原型辅酶Q10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25℃下在空气中搅拌。24小时后,该溶液中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如表1所示。
            表2
添加剂 R
没食子酸正丙酯维生素E槲皮黄素(Qurcetin)芸香苷γ-谷维醇(γ-oryzanol)丁基羟基甲苯  4.5/95.544.2/55.83.5/96.516.1/83.955.3/44.751.1/48.9
丁基羟基苯甲醚 56.0/44.0
R: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
实施例3
用实施例1中所得的还原型辅酶Q10配制乙醇溶液,相对100重量份乙醇,还原型辅酶Q10为5重量份。往该乙醇溶液中加入L-抗坏血酸,相对溶剂100重量份,其添加量为1重量份(相对还原型辅酶Q10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50℃下在空气中搅拌。50小时后,该溶液中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以及L-抗坏血酸的残留比例如表3所示。另外,为了进行比较,把还原型辅酶Q10和L-抗坏血酸各自单独的结果也表示出来。这些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的存在导致的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效果不是空气氧化生成的氧化型辅酶Q10基于L-抗坏血酸导致的还原作用而稳定化。
                      表3
 R  X
还原型辅酶Q10+L-抗坏血酸还原型辅酶Q10L-抗坏血酸  99.5/0.574.1/25.9- 87.7%-85.2%
R: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
X:抗坏血酸的残留率
实施例4
相对100重量份乙醇,加入实施例1中所得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1重量份和表4所示的抗坏血酸类1重量份,45℃下在空气中搅拌。24小时后,该溶液中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如表4所示。另外,为了进行比较,把不添加时的结果也一并表示出来。
             表4
添加剂 R
L-抗坏血酸棕榈酸L-抗坏血酸酯不添加  99.1/0.998.8/1.212.3/87.7
R: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
比较例1
相对100重量份甘油,加入实施例1中所得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1重量份和表5所示的抗坏血酸类1重量份,45℃下在空气中搅拌。24小时后,该溶液中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如表5所示。另外,为了进行比较,把不添加时的结果也一并表示出来。
               表5
添加剂 R
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不添加  89.2/10.886.0/14.083.4/16.6
R: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
实施例5
往1000g乙醇中加入100g氧化型辅酶Q10(含氧化型辅酶Q9 0.40%,纯度99.4%)、60g L-抗坏血酸,在78℃搅拌进行还原反应。30小时后,冷却至50℃,保持该温度,同时加入330g乙醇和水70g。搅拌该乙醇溶液(含有100g还原型辅酶Q10(含还原型辅酶Q9 0.40%)(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以10℃/小时的冷却速度冷却至2℃,得到白色浆状物。与实施例1相比,该浆状物显示出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容易地从结晶容器中去除。将该浆状物减压过滤,所得的湿结晶依次用冷乙醇、冷水、冷乙醇洗涤(洗涤所用的冷溶剂温度为2℃),然后将湿结晶减压干燥(20~40℃,1~30mmHg),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7g(含还原型辅酶Q9 0.24%,除去率41%)(有效收率97摩尔%)。除去减压干燥外,所有的操作均在氮气氛围下进行。所得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9.5/0.5,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9.2%。
实施例6
往1000g乙醇中加入100g氧化型辅酶Q10(纯度99.4%)、60g L-抗坏血酸和30g碳酸氢钠,在78℃搅拌进行还原反应。30小时后,冷却至50℃,保持该温度,同时加入330g乙醇和水70g。搅拌该乙醇溶液(含有100g还原型辅酶Q10(含还原型辅酶Q9 0.40%)(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以10℃/小时的冷却速度冷却至2℃,得到白色浆状物。与实施例1相比,该浆状物显示出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容易地从结晶容器中去除。将该浆状物减压过滤,所得的湿结晶依次用冷乙醇、冷水、冷乙醇洗涤(洗涤所用的冷溶剂温度为2℃),然后将湿结晶减压干燥(20~40℃,1~30mmHg),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7g(有效收率97摩尔%)。除去减压干燥外,所有的操作均在氮气氛围下进行。所得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9.5/0.5,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9.2%。
实施例7
往1000g丙酮中加入100g氧化型辅酶Q10(含氧化型辅酶Q9 0.40%,纯度99.4%)、60g L-抗坏血酸和30g碳酸氢钠,在50℃搅拌进行还原反应。45小时后,保持该温度,同时加入400g丙酮。搅拌该丙酮溶液(含有100g还原型辅酶Q10(含还原型辅酶Q9 0.40%)(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以10℃/小时的冷却速度冷却至2℃,得到白色浆状物。将该浆状物减压过滤,所得的湿结晶依次用冷乙醇、冷水、冷乙醇洗涤(洗涤所用的冷溶剂温度为2℃),然后将湿结晶减压干燥(20~40℃,1~30mmHg),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3g(含还原型辅酶Q9 0.23%,除去率42%)(有效收率93摩尔%)。除去减压干燥外,所有的操作均在氮气氛围下进行。所得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9.6/0.4,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9.3%。
实施例8
除所用的氧化型辅酶Q10纯度为98.4%(含氧化型辅酶Q9 1.0%,氧化型辅酶Q8 0.30%和氧化型辅酶Q7 0.04%)以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5完全相同进行还原反应,添加乙醇、水,制备50℃的还原型辅酶Q10的含水乙醇溶液(含氧化型辅酶Q9 1.0%,氧化型辅酶Q8 0.30%和氧化型辅酶Q7 0.04%)。搅拌该含水乙醇溶液(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以3℃/小时的冷却速度冷却至2℃,析出结晶。与实施例1相比,该浆状物显示出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容易地从结晶容器中去除。以上所有的操作均在氮气氛围下进行。将该浆状物减压过滤,所得的湿结晶依次用冷乙醇、冷水、冷乙醇洗涤(洗涤所用的冷溶剂温度为2℃),然后将湿结晶减压干燥(20~40℃,1~30mmHg),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5g(含还原型辅酶Q9 0.52%,除去率48%,未检出还原型辅酶Q8和还原型辅酶Q7)(收率97摩尔%)。所得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9.5/0.5,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8.9%。
实施例9
将100g氧化型辅酶Q10(纯度99.4%)在25℃溶于1000g庚烷中,搅拌该氧化型辅酶Q10的庚烷溶液(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往上述庚烷溶液中缓慢加入100g连二亚硫酸钠(纯度75%以上)的水(1000ml)溶液作为还原剂,在25℃、pH=4~6下进行还原反应。2小时后,从反应液中除去水相,将庚烷相用脱气的饱和食盐水1000g洗涤6次。上述所有操作均在氮气氛围下进行。该庚烷溶液在减压下进行溶剂置换,得到相对乙醇100重量份,还原型辅酶Q10为7重量份的50℃的乙醇溶液。往该乙醇溶液中加入枸橼酸异丙酯10g(相对乙醇100重量份为0.7重量份,对还原型辅酶Q10为10重量份),在空气中搅拌(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冷却至2℃,得到白色浆状物。将该浆状物减压过滤,所得的湿结晶依次用冷乙醇、冷水、冷乙醇洗涤(洗涤所用的冷溶剂温度为2℃),然后将湿结晶减压干燥(20~40℃,1~30mmHg),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5g(收率95摩尔%)。所得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9.4/0.6,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9.1%。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9同法获得还原型辅酶Q10(纯度99.4%)的庚烷溶液。将该庚烷溶液在减压下进行溶剂置换,得到相对乙醇100重量份还原型辅酶Q10为7重量份的50℃的乙醇溶液。往该乙醇溶液中添加硬脂酸L-抗坏血酸酯(L-ascorbyl stearate)10g(相对乙醇100重量份为0.7重量份,对还原型辅酶Q10为10重量份),在空气中搅拌(搅拌所需动力为0.3kW/m3),同时冷却至2℃,得到白色浆状物。将该浆状物减压过滤,所得的湿结晶依次用冷乙醇、冷水、冷乙醇洗涤(洗涤所用的冷溶剂温度为2℃),然后将湿结晶减压干燥(20~40℃,1~30mmHg),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5g(收率95摩尔%)。所得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9.4/0.6,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9.1%。
实施例11
除在结晶时添加硬脂酸L-抗坏血酸酯1g(相对乙醇100重量份为0.07重量份,对还原型辅酶Q10为1重量份)外,其它与实施例10同法操作,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5g(收率95摩尔%)。所得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8.5/1.5,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8.2%。
比较例2
除在结晶时不添加硬脂酸L-抗坏血酸酯外,其它与实施例10同法操作,得到白色干燥结晶95g(收率95摩尔%)。所得结晶的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重量比为96.4/3.6,还原型辅酶Q10的纯度为96.1%。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9中所得的还原型辅酶Q10结晶2g与表6所示的抗坏血酸类或枸橼酸类0.2g一起用乳钵研磨、混合。25℃下在空气中放置4天后,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如表2所示。另外,为了进行比较,把不添加时的结果也一并表示出来。
                表6
添加剂 R
L-抗坏血酸硬脂酸L-抗坏血酸酯棕榈酸L-抗坏血酸酯枸橼酸不添加  86.4/13.685.9/14.187.1/12.986.8/13.279.1/20.9
R:还原型辅酶Q10/氧化型辅酶Q10的重量比
实施例13
将聚乙二醇加热至50℃,将实施例1中所得的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和L-抗坏血酸在相同温度下添加到聚乙二醇中,通过常规方法用下述成分制得明胶软胶囊制剂:
还原型辅酶Q10              60重量份
L-抗坏血酸                  100重量份
聚乙二醇                    1000重量份
实施例14
将聚乙二醇加热至50℃,将实施例1中所得的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和L-抗坏血酸以及乙醇在相同温度下添加到聚乙二醇中,通过常规方法用下述成分制得角叉菜胶的软胶囊制剂:
还原型辅酶Q10               30重量份
L-抗坏血酸                   1重量份
聚乙二醇                     950重量份
乙醇                         50重量份
实施例15
将聚乙二醇加热至50℃,将实施例1中所得的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和枸橼酸在相同温度下添加到聚乙二醇中,通过常规方法用下述成分制得明胶软胶囊制剂:
还原型辅酶Q10               60重量份
枸橼酸                       10重量份
聚乙二醇                     1000重量份
产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组成如上所述,能够提供还原型辅酶Q10的简便并且合适的稳定方法、利用该稳定方法的保存方法、分离(结晶)方法以及组合物。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利用上述稳定方法、具有广泛应用性的还原型辅酶Q10的制备方法。可以使还原型辅酶Q10稳定化,进而可以稳定保存。另外,该方法适于工业规模的生产,能简便并且高效地得到高质量的还原型辅酶Q10

Claims (84)

1、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还原型辅酶Q10与枸橼酸类共存。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枸橼酸类选自枸橼酸、其酯和其盐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100重量份还原型辅酶Q10,存在0.1重量份或0.1重量份以上的枸橼酸类。
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枸橼酸类以固相形式存在于包含还原型辅酶Q10的液相中。
5、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还原型辅酶Q10以固相形式存在于包含枸橼酸类的液相中。
6、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还原型辅酶Q10与枸橼酸类同时为液相,或共同存在于液相中。
7、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液相为均一相。
8、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中的溶剂是选自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氮化合物类、硫化合物类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中的溶剂是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溶剂。
10、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中的溶剂是乙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
11、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除枸橼酸类外,还存在抗坏血酸类。
12、还原型辅酶Q10的保存方法,将通过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稳定化的还原型辅酶Q10在50℃或50℃以下保存。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原型辅酶Q10的保存在脱氧的气氛中进行。
14、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使还原型辅酶Q10和抗坏血酸类共存而使还原型辅酶Q10稳定化的方法,所述共存在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的占全部混合物的5重量%或5重量%以上。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坏血酸类是选自抗坏血酸、鼠李糖型抗坏血酸、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葡糖型抗坏血酸、岩藻糖型抗坏血酸、葡庚糖型抗坏血酸、木糖型抗坏血酸、半乳糖型抗坏血酸、古洛糖型抗坏血酸、阿洛糖型抗坏血酸、赤糖型抗坏血酸、6-脱氧抗坏血酸以及它们的酯和盐中的至少一种。
16、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100重量份还原型辅酶Q10,存在0.1重量份或0.1重量份以上的抗坏血酸类。
17、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抗坏血酸类以固相形式存在于包含还原型辅酶Q10的液相中。
18、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还原型辅酶Q10以固相形式存在于包含抗坏血酸类的液相中。
19、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还原型辅酶Q10与抗坏血酸类同时为液相,或共同存在于液相中。
20、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中液相为均一相。
21、权利要求17~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中的溶剂是选自乙醇、1,2-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22、权利要求14~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方法,除抗坏血酸类外,还存在枸橼酸类。
23、还原型辅酶Q10的保存方法,将通过权利要求14~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稳定化的还原型辅酶Q10在50℃或50℃以下保存。
24、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保存方法,其中还原型辅酶Q10的保存在脱氧的气氛中进行。
25、还原型辅酶Q10的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还原型辅酶Q10在含有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的溶剂中结晶。
26、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枸橼酸类是选自枸橼酸、其酯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
27、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100重量份的溶剂,存在0.01重量份或0.01重量份以上的枸橼酸类。
28、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抗坏血酸类是选自抗坏血酸、鼠李糖型抗坏血酸、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葡糖型抗坏血酸、岩藻糖型抗坏血酸、葡庚糖型抗坏血酸、木糖型抗坏血酸、半乳糖型抗坏血酸、古洛糖型抗坏血酸、阿洛糖型抗坏血酸、赤糖型抗坏血酸、6-脱氧抗坏血酸以及它们的酯和盐中的至少一种。
29、权利要求25或28所述的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100重量份溶剂,存在0.01重量份或0.01重量份以上的抗坏血酸类。
30、权利要求25~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溶剂是选自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氮化合物类、硫化合物类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31、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溶剂是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溶剂。
32、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溶剂以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的形式使用,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比例为90~99.5%。
33、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中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或它们的混合物。
34、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溶剂是选自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和腈中的至少一种。
35、权利要求25~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晶方法,结晶中单独或组合实施冷却、浓缩、溶剂置换或弱溶剂的使用。
36、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结晶温度为25℃或25℃以下。
37、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结晶单独使用或并用冷却晶析。
38、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冷却速度为40℃/小时或以下。
39、权利要求25~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晶方法,在相对100重量份的溶剂含有1重量份或1重量份以上的还原型辅酶Q10的浓度下使还原型辅酶Q10结晶。
40、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结晶方法,在相对100重量份的溶剂含有5~10重量份的还原型辅酶Q10的浓度下使还原型辅酶Q10结晶。
41、权利要求25~4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晶方法,结晶在单位体积的搅拌所需动力为0.01kW/m3或以上的强制流动下进行。
42、权利要求25~4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晶方法,结晶时添加晶种。
43、权利要求25~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晶方法,结晶在脱氧的气氛中进行。
44、权利要求25~4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从母液中除去杂质。
45、权利要求44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除去的杂质是选自还原型辅酶Q9、还原型辅酶Q8和还原型辅酶Q7中的至少一种。
46、还原型辅酶Q10结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抗坏血酸类将氧化型辅酶Q10还原成还原型辅酶Q10后,生成的还原型辅酶Q10在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的存在下继续结晶。
47、权利要求4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抗坏血酸类是选自抗坏血酸、鼠李糖型抗坏血酸、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葡糖型抗坏血酸、岩藻糖型抗坏血酸、葡庚糖型抗坏血酸、木糖型抗坏血酸、半乳糖型抗坏血酸、古洛糖型抗坏血酸、阿洛糖型抗坏血酸、赤糖型抗坏血酸、6-脱氧抗坏血酸以及它们的酯和盐中的至少一种。
48、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原反应中所用的抗坏血酸类的用量为可以将氧化型辅酶Q10变成还原型辅酶Q10的有效量。
49、权利要求4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有效量是相对氧化型辅酶Q10为1倍摩尔量或以上。
50、权利要求46~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碱性物质或亚硫酸氢盐的存在下进行还原。
51、权利要求46~5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晶时,相对100重量份溶剂,存在0.01重量份或0.01重量份以上的枸橼酸类和/或抗坏血酸类。
52、权利要求46~5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用溶剂是选自烃类、脂肪酸酯类、醚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氮化合物类、硫化合物类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53、权利要求5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用溶剂是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溶剂。
54、权利要求5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晶在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为90~99.5%。
55、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一元或二元醇类和/或醇类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水或它们的混合物。
56、权利要求5 5所述的制备方法,结晶温度为25℃或25℃以下。
57、权利要求46~5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30℃或30℃以上进行还原反应后,在25℃或25℃以下进行结晶。
58、权利要求46~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结晶时单独使用或者并用冷却晶析。
59、权利要求58所述的制备方法,冷却晶析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为40℃/小时或以下。
60、权利要求46~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在脱氧的气氛中进行。
61、权利要求46~6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从母液中除去杂质。
62、权利要求61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除去的杂质是选自还原型辅酶Q9、还原型辅酶Q8和还原型辅酶Q7中的至少一种。
63、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还原型辅酶Q10和枸橼酸类。
64、权利要求63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枸橼酸类是选自枸橼酸、其酯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
65、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相对还原型辅酶Q10100重量份,含有枸橼酸类0.1重量份或0.1重量份以上。
66、权利要求63~6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选自乙醇、1,2-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的中至少一种作为溶剂。
67、权利要求63~6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除了枸橼酸类以外,其还含有抗坏血酸类。
68、权利要求63~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还原型辅酶Q10为外部添加物。
69、权利要求63~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除了还原型辅酶Q10外,还含有其它活性物质。
70、权利要求63~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被加工成口服给药的形式。
71、权利要求7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形式为胶囊剂。
72、权利要求7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胶囊剂为软胶囊。
73、权利要求63~7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脱氧的氛围下制备或保存。
74、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还原型辅酶Q10、抗坏血酸类和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并且一元或二元醇和/或醇以外的水溶性溶剂为全部组合物的5重量%或以上。
75、权利要求74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抗坏血酸类是选自抗坏血酸、鼠李糖型抗坏血酸、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葡糖型抗坏血酸、岩藻糖型抗坏血酸、葡庚糖型抗坏血酸、木糖型抗坏血酸、半乳糖型抗坏血酸、古洛糖型抗坏血酸、阿洛糖型抗坏血酸、赤糖型抗坏血酸、6-脱氧抗坏血酸以及它们的酯和盐中的至少一种。
76、权利要求74或75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还原型辅酶Q10100重量份,含有抗坏血酸类0.1重量份或0.1重量份以上。
77、权利要求74~7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选自乙醇、1,2-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的中至少一种作为溶剂。
78、权利要求74~7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除了抗坏血酸类以外,其还含有枸橼酸类。
79、权利要求74~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还原型辅酶Q10为外部添加物。
80、权利要求74~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除了还原型辅酶Q10外,还含有其它活性物质。
81、权利要求74~8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被加工成口服给药的形式。
82、权利要求8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形式为胶囊剂。
83、权利要求8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胶囊剂为软胶囊。
84、权利要求74~8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脱氧的氛围下制备或保存。
CNB02824009XA 2001-10-10 2002-10-10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152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2179/2001 2001-10-10
JP2001312179 2001-10-10
JP114879/2002 2002-04-17
JP2002114879 2002-04-1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61393A Division CN101318889B (zh) 2001-10-10 2002-10-10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CN201110217296.9A Division CN102381948B (zh) 2001-10-10 2002-10-10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9603A true CN1599603A (zh) 2005-03-23
CN100415220C CN100415220C (zh) 2008-09-03

Family

ID=2662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6139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318889B (zh) 2001-10-10 2002-10-10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CN201110217296.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381948B (zh) 2001-10-10 2002-10-10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CNB02824009X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15220C (zh) 2001-10-10 2002-10-10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6139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318889B (zh) 2001-10-10 2002-10-10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CN201110217296.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381948B (zh) 2001-10-10 2002-10-10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8703155B2 (zh)
EP (3) EP1452174B1 (zh)
JP (1) JP3790530B2 (zh)
KR (3) KR100934330B1 (zh)
CN (3) CN101318889B (zh)
AU (1) AU2002343962B2 (zh)
CA (3) CA2781766C (zh)
DK (1) DK2380568T3 (zh)
TW (1) TWI329510B (zh)
WO (1) WO200303296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5452A (zh) * 2011-06-24 2014-03-12 株式会社钟化 稳定性优良的还原型辅酶q10晶体
CN106222209A (zh) * 2016-09-05 2016-12-14 雄九(上海)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还原型辅酶q10的生产方法
CN106497993A (zh) * 2016-09-05 2017-03-15 雄九(上海)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还原型辅酶q10及化妆品
CN112041294A (zh) * 2018-02-23 2020-12-04 晶体工程智能研究中心 泛醇的共晶和包含所述共晶的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2479B2 (ja) 2001-10-10 2006-09-20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補酵素q水溶液の安定化組成
TWI305547B (en) 2001-12-27 2009-01-21 Kaneka Corp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coenzyme q10
TW200302056A (en) * 2002-01-18 2003-08-01 Kaneka Corp Method for stabiliz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and composition therefor
US7358402B2 (en) 2003-09-10 2008-04-15 Kaneka Corporation Reduced coenzyme Q10 crystal with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id reduced coenzyme Q10 crystal
US7707039B2 (en) * 2004-02-15 2010-04-27 Exbiblio B.V. Automatic modification of web pages
US7708990B2 (en) 2004-03-23 2010-05-04 Kaneka Corporation Coenzyme Q compositions persisting in blood
AU2005224245A1 (en) * 2004-03-23 2005-09-29 Kaneka Corporation Coenzyme Q composition with long-term persistence in blood
JP5001515B2 (ja) * 2004-09-17 2012-08-15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ビタミンkの製造方法
US20060147542A1 (en) * 2004-12-24 2006-07-06 Tadao Ono Solid preparation contain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20070091680A (ko) * 2004-12-24 2007-09-11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네카 환원형 보효소 q10을 함유하는 고형 제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8067217B2 (en) * 2004-12-28 2011-11-29 Kanek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serv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TW200722076A (en) * 2005-03-29 2007-06-16 Kaneka Corp Composition for increasing anti-oxidation activity in blood
JP5015548B2 (ja) * 2005-10-31 2012-08-29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補酵素q10を安定化するための方法
US8506956B2 (en) 2005-10-31 2013-08-13 Kanek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tabiliz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TW200810776A (en) * 2006-04-28 2008-03-01 Kaneka Corp Purification method of reduced coenzyme Q10
CA2650686C (en) * 2006-04-28 2014-12-16 Kanek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tabilization of reduced coenzyme q10
KR100786884B1 (ko) * 2006-06-27 2007-12-20 영진약품공업주식회사 코엔자임 q10 함유 수용성 조성물
US20080152636A1 (en) * 2006-09-08 2008-06-26 Kaneka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and lysolecithin
WO2008129980A1 (ja) * 2007-04-16 2008-10-30 Kaneka Corporation 還元型補酵素q10含有粒子状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092560A1 (en) * 2007-04-16 2010-04-15 Kaneka Corporation Reduced coenzyme q10-containing particulat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364580B2 (ja) * 2007-08-22 2013-12-11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補酵素q10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安定化方法
JP5558823B2 (ja) * 2007-10-05 2014-07-23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補酵素q10の製造方法
CN101842340B (zh) * 2007-10-30 2014-08-13 株式会社钟化 使用含水有机溶剂制备还原型辅酶q10的方法
EP2489652B1 (en) * 2009-10-16 2018-07-25 Kanek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method for stabiliz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US9040747B2 (en) 2009-10-16 2015-05-26 Kanek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method for stabiliz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JP2015131766A (ja) 2012-04-27 2015-07-23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補酵素q10の製造方法
US9757332B2 (en) 2013-05-20 2017-09-12 Uha Mikakuto Co., Ltd. Gel-like composition having high ubiquinol content
RU2535928C1 (ru) * 2013-05-31 2014-12-2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ДОМ ФАРМАЦИИ" Экспрессны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ной формы коэнзима q10 на основе катализаторов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их и пищевых композициях
WO2015122531A1 (ja) * 2014-02-17 2015-08-20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補酵素q10を含有する組成物
CN106146278B (zh) * 2016-06-23 2018-12-25 浙江大学 一种从菌渣中提取分离辅酶q10的工艺
CN106117033B (zh) * 2016-06-23 2018-12-25 浙江大学 一种同时分离制备高纯度辅酶q10和还原型辅酶q10的工艺
US11471426B2 (en) 2019-10-16 2022-10-18 American River Nutrition, Ll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quinone and/or quinol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s and use thereof
DE102019218240A1 (de) * 2019-11-26 2021-05-27 Beiersdorf Ag Wirkstoffkombinationen aus Ubichinol und Glycerylstearatcitrat und kosmetische oder dermatologische Zubereitungen, solche Wirkstoffkombinationen enthaltend
CN113024362B (zh) 2021-03-10 2022-02-15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一种辅酶qh与烟酰胺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62654A (en) * 1958-09-03 1964-12-22 Wisconsin Alumni Res Found Tetra-substituted benzoquinones and derivatives of the same
GB947643A (en) 1959-05-25 1964-01-22 Merck & Co Inc Substituted chroman compounds
US3066080A (en) * 1961-03-22 1962-11-27 Merck & Co Inc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coenzyme q-10
US3162657A (en) 1962-07-25 1964-12-22 Armour & Co Production of alpha-sulfoalkanoic acids
JP3889481B2 (ja) 1996-08-16 2007-03-07 株式会社カネカ 医薬組成物
US6207137B1 (en) * 1997-06-12 2001-03-27 C.S. Bioscience, Inc. Dental formulation
DE19806947A1 (de) * 1998-02-19 1999-08-26 Beiersdorf Ag Kosmetische oder dermatologische Wirkstoffkombinationen aus mindestens einer Substanz gewählt aus der Gruppe, bestehend aus Carnitin und den Acylcarnitinen, und mindestens einem Chinon und oder mindestens einem Hydrochinon sowie Zubereitungen mit einem Gehalt an solchen Wirkstoffkombinationen
CN1092986C (zh) 1999-08-16 2002-10-23 上海本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辅酶a口服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US8753675B1 (en) * 2000-01-20 2014-06-17 Raj K. Chopra Reduced form of Coenzyme Q in high bioavailability stable dosage forms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
US6740338B1 (en) * 2000-01-20 2004-05-25 Raj K. Chopra Reduced form of Cenzyme Q in high bioavailability stable oral dosage form
CN1127949C (zh) * 2000-02-28 2003-11-19 康健 一种复合辅酶q10营养保健品
JP3742602B2 (ja) * 2001-05-09 2006-02-08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補酵素qの安定な溶液
KR20040018456A (ko) 2001-07-13 2004-03-03 가네가후치 가가쿠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환원형 보효소 q10을 수용액 중에서 결정화하는 방법
TWI310029B (zh) * 2001-07-13 2009-05-21 Kaneka Corp
TWI237018B (en) 2001-07-13 2005-08-01 Kaneka Corp Method of produc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crystals
JP2003119127A (ja) 2001-10-10 2003-04-23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安定な還元型補酵素q製剤
JP3822479B2 (ja) 2001-10-10 2006-09-20 株式会社カネカ 還元型補酵素q水溶液の安定化組成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5452A (zh) * 2011-06-24 2014-03-12 株式会社钟化 稳定性优良的还原型辅酶q10晶体
US9388109B2 (en) 2011-06-24 2016-07-12 Kaneka Corporation Reduced coenzyme Q10 crystal having excellent stability
US9556098B2 (en) 2011-06-24 2017-01-31 Kaneka Corporation Reduced coenzyme Q10 crystal having excellent stability
CN103635452B (zh) * 2011-06-24 2017-03-15 株式会社钟化 稳定性优良的还原型辅酶q10晶体
CN106222209A (zh) * 2016-09-05 2016-12-14 雄九(上海)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还原型辅酶q10的生产方法
CN106497993A (zh) * 2016-09-05 2017-03-15 雄九(上海)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还原型辅酶q10及化妆品
CN112041294A (zh) * 2018-02-23 2020-12-04 晶体工程智能研究中心 泛醇的共晶和包含所述共晶的组合物
CN112041294B (zh) * 2018-02-23 2024-02-20 晶体工程智能研究中心 泛醇的共晶和包含所述共晶的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46795A1 (en) 2003-04-24
AU2002343962B2 (en) 2008-01-24
CN101318889B (zh) 2012-05-30
EP1452174A1 (en) 2004-09-01
KR100959467B1 (ko) 2010-05-25
KR20090096758A (ko) 2009-09-14
CA2746795C (en) 2014-04-08
US9532957B2 (en) 2017-01-03
EP1452174A4 (en) 2010-07-14
JP3790530B2 (ja) 2006-06-28
CN100415220C (zh) 2008-09-03
EP1452174B1 (en) 2013-12-18
CA2462557C (en) 2012-09-11
EP2380568B1 (en) 2013-09-11
WO2003032967A1 (en) 2003-04-24
DK2380568T3 (da) 2013-10-07
KR20090096757A (ko) 2009-09-14
KR100959465B1 (ko) 2010-05-25
KR100934330B1 (ko) 2009-12-29
AU2002343962A2 (en) 2003-04-28
US20050008630A1 (en) 2005-01-13
CA2781766A1 (en) 2003-04-24
CA2462557A1 (en) 2003-04-24
EP2380568A1 (en) 2011-10-26
EP2380568B8 (en) 2013-10-16
US20140212402A1 (en) 2014-07-31
US8703155B2 (en) 2014-04-22
TWI329510B (en) 2010-09-01
CN102381948B (zh) 2014-10-01
EP2377524A1 (en) 2011-10-19
CN101318889A (zh) 2008-12-10
JPWO2003032967A1 (ja) 2005-02-03
CN102381948A (zh) 2012-03-21
KR20050035125A (ko) 2005-04-15
CA2781766C (en) 2014-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9603A (zh)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
JP4057523B2 (ja) 酸化防護効果の高い溶媒を用いる還元型補酵素q10の製造方法
WO2007126083A1 (ja) 還元型補酵素q10の安定化方法
CN1266101C (zh) 生产具有优异处理性质的还原型辅酶q10晶体的方法
CN1620413A (zh)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和组合物
WO2007126086A1 (ja) 還元型補酵素q10の精製方法
CN1254462C (zh) 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及酸性结晶方法
TW201311635A (zh) 安定性優異之還原型輔酶q10結晶
JP4598873B2 (ja) 含水有機溶媒を用いる還元型補酵素q10の製造方法
JP2009007335A (ja) 還元型補酵素q10油状物の製造方法
JP2003089669A (ja) 還元型補酵素q10の結晶化法
EP1408024B1 (en) METHOD OF CRYSTALLIZING REDUCED COENZYME Q sb 10 /sb FROM AQUEOUS SOLUTION
JP3867927B2 (ja) 還元型補酵素q10の安定化法
JP3892881B2 (ja) 還元型補酵素q10の安定化法
CN1723181A (zh) 纯化还原型辅酶q10的方法
JP4220565B2 (ja) 酸化防護効果の高い溶媒を用いる還元型補酵素q10の製造方法
Ueda et al. Method of stabilizing reduced coenzyme Q10
CN1861556A (zh) 生产具有优异处理性质的还原型辅酶q10晶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