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9374A - 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和螺母 - Google Patents

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和螺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89374A
CN1589374A CNA028227689A CN02822768A CN1589374A CN 1589374 A CN1589374 A CN 1589374A CN A028227689 A CNA028227689 A CN A028227689A CN 02822768 A CN02822768 A CN 02822768A CN 1589374 A CN1589374 A CN 1589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crew rod
bound fraction
assembling set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27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0903C (zh
Inventor
清水昭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rai Industry Co Ltd
Mirai Kogyo KK
Original Assignee
Mir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ra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rai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89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9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09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09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02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made of thin sheet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08Quickly-detachable or mountable nuts, e.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Nuts movable along the bolt after tilting the nut
    • F16B37/0871Quickly-detachable or mountable nuts, e.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Nuts movable along the bolt after tilting the nut engaging the bolt laterally, i.e. without the need to engage the end of the bolt
    • F16B37/0878Quickly-detachable or mountable nuts, e.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Nuts movable along the bolt after tilting the nut engaging the bolt laterally, i.e. without the need to engage the end of the bolt in one piece, e.g. C-shaped nu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08Quickly-detachable or mountable nuts, e.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Nuts movable along the bolt after tilting the nut
    • F16B37/0871Quickly-detachable or mountable nuts, e.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Nuts movable along the bolt after tilting the nut engaging the bolt laterally, i.e. without the need to engage the end of the bolt
    • F16B37/0892Quickly-detachable or mountable nuts, e.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Nuts movable along the bolt after tilting the nut engaging the bolt laterally, i.e. without the need to engage the end of the bolt in two or more pieces, e.g. assemblies made by two C-shaped nuts mutually interlocked, or retained by an additional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37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Bolts, Nuts, And Was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本发明的安装件(100)是从螺杆的侧面安装在该螺杆上的安装件,在上述安装件上形成有安装部分(10),该安装部分(10)包括:具有与上述螺杆的外螺纹结合的结合凸起(21)的结合部分(20),能让上述螺杆进入该结合部分内部的开口部分(70),以及设置在比该结合部分更靠前端一侧的接近部分(30)。在使螺杆从上述安装部分的开口部分进入之后,就使上述接近部分相互接近而使上述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借助于将该结合部分布置成沿着上述螺杆的外表面,使上述结合凸起(21)保持在与上述螺杆的外螺纹相结合的状态,就能把上述安装件(100)安装在上述螺杆上。

Description

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和螺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特别是涉及,即使是对于远离上述螺杆端部的位置,也能简单而且切实地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在车站和工厂内铺设电线或管道而设置电缆托架的情况下,一般都是用螺母把它固定在吊在天花板上(或者埋设在地下)的螺杆上。此外,要在建筑物内设置除此之外的各种设备、器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成将这种设备或器材固定在与建筑物的构架固定的螺栓上。
特别是,在用上述螺母把设备或器材固定在上述螺杆的中间位置上时,要把电缆托架或盒子之类的“设置目的物”的“与螺杆连接的部分”通过用许多螺母从前后方向(或者从上下方向)把它夹住,从而将其固定在上述螺杆上。具体的说,如图43所示,用两个螺母从上下方向把断面大致呈L字形的钢材夹持在一对螺杆之间,并通过将电缆托架装置在这根L字形的钢材上进行设置。
可是,为了把上述设置目的物固定在很长的螺杆的中间位置上,由于上述螺母必须从该螺杆的端部经过相当长的距离才能拧进去,因而在设置这种设置目的物时操作非常麻烦。
因此,本发明借助于把“安装部分”设置在电缆托架和盒子之类的“设置目的物”的与螺杆连接的部分上,成为一体,把这种“安装部分”从上述螺杆的侧面靠贴在螺杆上,并只经过简单的作业,就能安装在上述螺杆上。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的“螺母”,是通过从螺杆的一端拧入,沿着该螺杆的轴向向前拧进的。此时,如果在上述螺杆的规定部位以及其它的部位上已经拧入并固定有螺母之类时,要在这种已固定的间隔内拧入新的螺母,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图41所示,以前曾提出了外套式锁紧螺母公司(美国)制造的“中间插入式螺母”。这种“中间插入式螺母”如图41所示,是由一对螺母主体构成的,这一对螺母主体分别在一侧具有开口。而且,在螺杆从这两个开口进入之后,再如图42所示,通过使各螺母主体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于是这两个螺母主体便互相压挤,固定在该部位上。
因此,根据这种中间插入式螺母的技术,由于不需要把螺母从螺杆的端部拧入,无论从上述螺杆的哪一个位置都能从横向安装上去,有助于设置效率的提高。此外,在螺杆的两端已经有支承的部位,及安装位置频繁移动的部位,以及在施工后忘记拧入螺母的部位上,都能把螺母拧上去。还有,如图43所示,在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螺杆上,即使对于下端已经设置了螺母的螺杆,也能通过在其中间位置上安装螺母,来设置要设置的目的物。
可是,上述中间插入式螺母在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它要求有很高的精度,并且结构也很复杂,所以这种螺母的每一个螺母的单价是很高的。因此,如果使用很多这种“中间插入式螺母”,施工成本就会很高,因而只能在特定的部位才使用这种“中间插入式螺母”,所以实际情况是,一直以来只能把这种螺母用于廉价螺母的补充。换言之,需要同时使用一直以来的廉价的螺母和高价的中间插入式螺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廉价的,能很方便地从螺杆300的侧面安装的“安装件100”和“螺母110”。下面,从“安装件100”开始说明。
首先,在本发明中所谓的安装件100,是指“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参照图29),和“电线·管道用的盒子130”(参照图35),或者“支承件120的起吊挂钩件140”(参照图37)之类的部件,在这种安装件100上设置“安装部分10”,借助于这种安装部分10安装在上述螺杆300的外面。下文中将要说到,本发明中的“螺母110”(参照图1到图20)也包括在上述“安装件100”中。即,通过独立构成相当于上述支承件120等等中的“安装部分10”的件,就能构成作为“安装件100”的螺母110。
上述“安装部分10”是作为安装目的物的安装件100的一部分而设置的,这个安装部分10具有结合部分20,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前端的接近部分30,以及让螺杆300进入该结合部分20内部的开口部分70。在上述结合部分20的一面上设有凸出的,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结合的结合凸起21。
然后,本发明中的安装部分10通过将安装部分10的结合部分20从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的侧面靠贴到其外表面上后,通过使接近部分30相对地接近,而使上述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使该结合部分20沿着上述螺杆300的外表面配置。借助于使上述结合部分20沿上述螺杆300的外表面配置(密切接触),从而使凸出地设置在上述结合部分20的表面的结合凸起21保持在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相结合的状态。
即,如果能将上述安装部分10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也就能将安装目的物,即安装件100安装在螺杆300的外面了。
即,按照本发明,只要使结合在安装部分10上的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使结合凸起21保持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相结合的状态,就能将安装件100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结合部分20是从螺杆300外面的侧面布置成紧靠在其上之后才进行塑性变形的,所以无论是在上述螺杆300的端部还是中间部分,都能把安装件100安装在螺杆上。
接着,说明上述安装部分10的构成,先从结合部分20开始。
所谓结合部分20,是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而与安装对象,即螺杆300连接(密切结合),夹持上述螺杆300的部分。该结合部分20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如图3或图8所示,可以考虑把平板弯曲后使其成为一对相对的垂直的带状部件,或者,如图29所示,把安装件100的基材冲切后翻起来,成为一对相对的垂直的带状部件。另外,图2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结合部分20,不仅是一对带状部件,它还包括在开口部分70相反一侧做成平面形状的部分,即,在本发明中,所谓的结合部分20不是仅限于一对带状部件,它还包括被各带状部件夹住,与螺杆300连接的部分。
此外,在上述一对带状部件之间形成了开口部分70之后,就能让安装对象,即螺杆300从该开口部分70进入,使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另外,如图25所示,在这种结合部分20是由竖立设置的互相相对的“一对带状部件”形成的情况下,在使得该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之后,便如图26所示,就更加有利于与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的外表面完全密切结合。为此,可以考虑把上述整个“一对带状部件”做成与上述螺杆300的外圆周的尺寸大致相同。
此外,在该结合部分20上还设有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结合的“结合凸起21”,通过把前端部分折弯,形成“接近部分30”。
通过将上述结合部分20压接(密切结合)在螺杆300上,在夹持着该螺杆300的情况下,使该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于是凸出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上的结合凸起21就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了。借助于这种结合凸起21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就能防止作为安装目的物的安装件100相对于上述螺杆300的轴向发生错移。
如果该结合部分20本身能够产生塑性变形,它就可以是任何一种材料,具体的说,可考虑用金属(钢板)制成,它在变形之后仍能很好地保持变形状态,因而很适合。因此,借助于使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就能保持上述的“结合凸起21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的状态”,于是,就能让作为安装目的物的安装件100继续安装在螺杆300上。
在使上述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时,可使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的前端一侧的“接近部分30”互相接近。这种“接近部分30”也可以用作在使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夹钳部分”,即夹持片。即,如图25或图26所示,在使上述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中,用钳子之类的夹紧工具P夹持着上述接近部分30,通过夹紧动作,能很容易地一下子(或者分阶段地)使上述结合部分20沿着螺杆300的外表面产生塑性变形。
此外,如图27所示,上述“接近部分30”也可以预先设置成稍微向结合部分20的前端方向(图27中的下侧)倾斜一些。这样,通过使接近部分30稍微向结合部分20的前端方向倾斜一些设置,就能更容易地用夹紧工具P来夹持上述接近部分。
这样,上述“结合凸起21”就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其具体的结构可考虑是下列结构。即,在与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的外表面压接的“压接面”上,设置1个或2个以上的凸出的凸起(结合凸起21),使这种凸起结合在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压接面”上刻制螺纹状的凸条22,用这种刻制了螺纹的面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结合。即,如各图中所示,由于通过在结合面上刻制螺纹状的凸条22,就能用整个刻制螺纹的面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从而能将结合部分20切实而且强有力地结合在螺杆300上。此时,上述“凸条22”可认为刻制成与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相对应的螺距的螺纹是适宜的。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整个刻制了螺纹的面都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结合,所以能有效地防止安装件100沿着螺杆300的轴向的错移。
另外,这种结合凸起21与螺杆的外螺纹310的结合,不限定是在上述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之前,还是发生塑性变形之后。
即,例如,如图25所示,在将图1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压接在螺杆300的外表面上时,凸出设置在该安装件100(螺母110)上的相当于“弧”的部分(上方的半圆形部分)的内侧的结合凸起21,便结合在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即,不必使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图25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只以与螺杆300的侧面紧靠(压接)的状态使结合凸起21结合在外螺纹310上,便可做成“暂时固定”的状态。而且,通过使上述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就能从上述“暂时固定”状态变成用上述结合凸起21确定地结合在外螺纹310上的状态。通过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进行安装作业的操作人员可通过使上述安装件100紧靠螺杆300而作成“暂时固定”,所以在以后使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中,只要注意这种塑性变形作业就可以了。因此,能把安装件100确实地安装在螺杆的所要求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例如,如图19所示,当所制成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稍微比螺杆300的直径大一点时,仅仅用把这个安装件100(螺母110)压接在上述螺杆300上的方法,就无法使结合凸起21结合在该螺杆300上。总之,要通过使设有凸出的结合凸起21的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结合凸起11才开始与外螺纹310结合。
此外,已经说过,在本发明中,安装对象是螺杆300,结合部分20的结合凸起21就结合在这根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因此,在安装件100上的“结合凸起21”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螺杆300转动(或者相对于上述螺杆300转动),就能使安装件100沿轴向相对于上述螺杆300移动。
即,在作为安装目的物的安装件100(例如,“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或者“电线盒子130”等)与吊在天花板上的“吊装螺栓”,或者一端固定在地板上,垂直设置的“支承螺栓”等的螺杆300结合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螺杆300转动,就能使上述安装件100沿着上述螺杆300的轴向移动(升降)。因此,在要使安装件100的安装位置在螺杆300的全长上改变到任意位置的情况下,在把安装件100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的状态下,通过使其相对于螺杆300转动,或者,通过使上述螺杆300转动,就能使安装件100移动。
此外,上述“结合部分20”可以由多层结构构成。即,如图20所示,这种所谓的“多层结构的结合部分20”是具有“内侧部件62”和“外侧部件61”的结构。而且,上述“内侧部件62”是用塑性材料制成的,另一方面,上述“外侧部件61”则是用能产生塑性变形的金属制成的。因此,借助于使上述外侧部件61产生塑性变形,该外侧部件61便挤压内侧部件62,把这种内侧部件62夹压在上述外侧部件61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之间。
这里,由于上述内侧部件62是用塑性材料制成的,通过将其向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挤压,便会勒进到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中去。由于该内侧部件62勒进上述螺杆300的外表面中,所以该内侧部件62上的压接在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的表面,便沿着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发生变形。于是,在该内侧部件62上的压接在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的面上,便形成了结合凸起21,而且这种结合凸起21结合在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于是,便限制了它相对于螺杆300的轴向移动,就能把上述具有安装部分10的安装件100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而不会沿着轴向移动。
其次,说明“接近部分30”。这种“接近部分30”是设置在上述结合部分20的前端的部分,是通过使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而互相接近的部分。
此外,这种接近部分30在使上述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时,可以将其作为“夹持件”来夹持,方便了安装作业。即,如图25和图26所示,在使上述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时,借助于用钳子之类的夹紧工具P夹持这种接近部分30,就能很容易而且确实地用夹紧工具P把它夹住。
作为这种“接近部分30”的具体形式,可考虑采用“一对接近部分30”或者“一块接近部分30”。
首先,所谓“一对接近部分30”,是把安装部分10的一对结合部分20设置成互相相对,在该结合部分20的前端,分别设置“接近部分30”,就是“一对接近部分30”了。而且,在使螺杆进入这些接近部分30之间的开口部分70中之后,使得这些接近部分30互相接近,就能使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
其次,所谓“一块接近部分30”,是在以安装件100上的安装部分10的端部为基端而延伸出来的,断面大致呈U字形的结合部分20上,通过将其前端向外弯曲而形成的。然后,在使螺杆从开口部分70进入上述断面大致呈U字形的结合部分20内侧之后,便使在上述结合部分20的前端形成的接近部分30在该“结合部分20的基端”附近接近,成为大致密切接触的状态,从而使得上述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
此外,在使上述结合凸起21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结合的过程中,也可以使上述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直到设置在结合部分20的前端一侧的“接近部分30”相互成为大致密切接触。即,在使“接近部分30”处于相对地大致密切接触状态之前,通过用钳子之类的夹紧工具P夹住该接近部分30,从而使设置在结合部分20上的凸出的“结合凸起21”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
因此,通过完成以上述结合凸起21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的结合,“接近部分30”便处于互相大致密切结合的状态。因此,借助于这种“处于密切结合状态的接近部分30”,互相相对的结合部分20之间的开口部分70(参见图25)便闭合了。这样,就能防止上述结合部分20与其相结合的螺杆300从上述开口部分70拔出来,进而,就能把安装件100可靠地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
还有,如上所述,通过使接近部分30处于大致密切接触的状态而完成结合时,为了完成使其结合的目标,还可以使结合部分20产生必要而充分的塑性变形,从而能防止螺杆300从安装部分10中拔出来。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安装件100还可以具有保持二次安装件200的“保持部分50”,这种“保持部分50”通过在保持上述“二次安装件200”的状态下安装在螺杆300上,从而可将上述“二次安装件200”安装在螺杆300上。这种所谓的“二次安装件200”是指设置在螺杆300上,没有安装部分10的部件。具体的说,如图33或图36所示,是没有安装部分10的“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或“电线·管道用的盒子”等。此外,也不限于以上这两种,它还广泛地包括为固定电线·管道用的“台座”等用本发明的安装件100固定的部件。但是,在上述“台座”的例子中,固定在该台座上的“电线·管道”不包括在上述“二次安装件200”中。即,只有通过本发明的安装件直接固定的部件,才相当于上述“二次安装件200”。
在把上述二次安装件200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上时,在用设置在安装件100上的保持部分50保持着二次安装件200的状态的原状下,通过将其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就能把上述二次安装件200安装在这根螺杆300上。
关于上述保持部分50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具体的说,例如,如图31所示,可以考虑把竖立设置成互相相对的一对结合部分20之间的空间,作为由做成平板状的压接面所构成的″保持部分50″,将二次安装件200夹持在该保持部分50与螺杆300之间,并将该二次安装件200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另外,在把二次安装件200夹持在保持部分50与螺杆300之间时,例如,如图33或图36所示,可以考虑在这种二次安装件200上开设一对通孔。而且,把″具有保持部分50的安装件100″的结合部分20分别穿过这一对通孔,并在使这些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螺杆300的外表面上之后,如图31和图32所示,再用夹紧工具P夹持并压接上述接近部分30,使其进行塑性变形。此时,由于处于上述二次安装件200上的″一对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夹在保持部分50与螺杆300之间,所以,就能把二次安装件200安装在螺杆300上。另外,如图27所示,可以把设置在结合部分20前端的接近部分30,做成向上述结合部分的前端方向倾斜,以便更容易用夹紧工具P进行夹压。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安装件100是具有设置了二次安装件200的″被保持部分51″的部件,在把这种安装件100安装在螺杆300上之后(或者,在安装之前)还可以把二次安装件200设置在上述″保持部分51″上。具体的说,如图39所示,可以考虑在板状部件的规定部位用压力机冲裁,形成结合部分20及接近部分30,做成板状的安装件100。在这种板状安装件100上形成螺孔,借助于螺丝固定来设置(固定)上述″二次安装件200″。
即,采用这种具有被保持部分51的安装件100,只要把上述结合部分20压接在螺杆300上,就能很容易地设置一直以来所提供的能固定各种器材的″台座″。另外,这种被保持部件51与二次安装件200的固定方法,不限于上述″螺丝固定″,也可以使用一直以来所提供的″嵌合″和″钩搭″,或者″粘接″等等各种方法来固定。
此外,本发明的安装件100还可以在安装部分10上设置″防止脱开部分40等”。这种″防止脱开部分40等″是使得上述″结合部分20″沿着螺杆300的外表面上保持在塑性变形的状态的部件。即,它是用来防止借助于使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而互相接近的接近部分30再次脱开,进而可使凸出设置在结合部分20上的结合凸起21保持与螺杆300的外螺纹310结合的状态(下文中,称之为″防止脱开的作用″)。
这种“防止脱开部分40等”就是指已经描述过的″防止脱开部分40″和″防止脱开部件41″。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首先,″防止脱开部分40″是与安装件100上的安装部分10做成一体的结构,起上述″防止脱开的作用″。即,通过把防止脱开部分40与安装部分10做成一体,只要用一次夹压作业,就能完成″结合部分的塑性变形″以及″由防止脱开部分所进行的钩搭″。具体的说,如图4所示,可以考虑在结合部分20的前端设有″一对接近部分30″的情况下,在这一对接近部分30中,只要在接近部分30的一方成一体地设置钩状部件,而把另一方的接近部分30钩在设置在这一方接近部分30上的钩状部件上(参见图5)。因此,在把这种具有钩状部件的安装部分10安装在螺杆300上的情况下,就能使结合部分20沿着螺杆300的外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在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前端的接近部分30互相接近的过程中,通过把接近部分30的一方钩在上述钩状部件上,就能防止上述接近部分30脱开。
另一方面,所谓″防止脱开部件41″是由与安装部分10不同的另外的部件构成的,起上述″防止脱开作用″的部件。具体的说,如图7到图16所示,可以考虑用能钩住″结合部分20″的外端或″接近部分30″上的,与安装部分10不同的另外的部件构成。在用这种″防止脱开部件41″进行″阻止脱开″的情况下,首先,通过用夹钳之类的夹紧工具P夹压接近部分30,使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使上述接近部分30互相接近。然后,为防止互相接近的接近部分30重新脱开,用防止脱开部件41钩住,使其盖住已经塑性变形了的上述″结合部分20的外端″,或者″相对接近的接近部分30″。
另外,如图11或图15所示,上述防止脱开部件41也可以做成一侧形成敞开的″开口″的部件。即,能让上述螺杆300通过这个″开口″进入防止脱开部件41的内部,并在使上述螺杆300进入防止脱开部件41内部之后,由该防止脱开部件41夹住安装件100上的结合部分或者接近部分。借助于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可靠而且方便地″阻止脱开″。
如上所述,由于在安装部分10上具有″防止脱开部分40″,就能防止已经互相接近的接近部分30重新张开,从而能完全保持把安装部分10安装在螺杆300上的原状(以及,使结合凸起21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安装件100的安装部分10的制造过程。
如图22~图24所示,本发明的安装部分10是通过对钢板进行压力加工而制成的。即,把上述钢板放置在有凹槽的模具上,从上方用″冲头″把这块钢板压入凹槽内,形成断面大致呈U字形的安装部分10。另外,在把结合部分20上的结合凸起21做成″有固定节距的凸条22(即螺纹面)″的情况下,可以认为适当的方法是,在上述压力加工之前,借助于先在钢板上形成许多条具有一定节距的″凸条22″,即可构成″螺纹面″。即,把″刀片″压在上述钢板上,通过使该刀片(或者钢板)向一个方向移动,如图21所示,便形成了″具有一定节距的凸条22(即螺纹面)″。
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按照上述那样预先形成结合凸起,而是在对钢板进行压力加工的同时形成″凸条22(螺纹面)″。即,如图22~图24所示,通过用在前端设有凸出的螺纹刀的″冲头″把钢板压入模具内,就能在结合部分内表面相应的位置上形成″螺纹凹槽形状的结合凸起21(凸条22)″。
接着,说明″螺母110″。该螺母110是从螺杆300的侧面用螺纹结合在其上的部件,它具有″结合部分20″和″接近部分30″。即,在本发明中,所谓″螺母110″,是把上述安装件上的″安装部分10″独立出来的部件,将其作为″螺母110″安装在螺杆300外面的部件。
而且,如图28所示,这个螺母110即使是对于两端已经固定的堵塞状态的螺杆,也能从其侧面向其中间部分靠紧,借助于塑性变形安装在该螺杆上,是一种能设置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之类的二次安装件的部件。
另外,这种″螺母110″上的各种结构要素,都与上述″安装件100″中的各种结构要素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此外,图1~图20中所表示的″螺母110″,都是把螺母110作为支承件120等等的安装件100上的″安装部分10″,借助于做成一体的结构,能构成作为安装件的″支承件120″和″盒子130″的,具有″防止脱开部件41″或者″双重结构的结合部分20″的部件。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把作为安装件的上述支承件120等安装在安装对象的螺杆300上时,首先,把安装部分10的结合部分20从侧面靠近螺杆300的外表面设置在其上,然后,(借助于用夹钳之类的夹紧工具P将其夹压)使该结合部分20产生塑性变形,使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上的凸出的结合凸起21结合在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便完成了安装。
这样,使得作为安装件100的上述支承件120之类,从侧面紧靠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只要进行很简单的作业,就能把它安装好。另外,如上所述,由于结合部分20是从侧面紧靠在螺杆300的外表面上时产生塑性变形的,所以,无论是在上述螺杆300的端部还是中间部分,都能安装上述支承件120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把图1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安装在安装对象螺杆300上的状态下,从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具有钩状防止脱开部分40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图4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结合部分20在塑性变形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把做成另一个零件的防止脱开部件41套在图1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图6所示的防止脱开部件41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图8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结合部分20在塑性变形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把做成另一个零件的防止脱开部件41套在图8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图10所示的防止脱开的部件41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图12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结合部分20在塑性变形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把做成另一个零件的防止脱开部件41套在图12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从上方的看图14所示的防止脱开部件41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把具有″窄缝″的做成另一个零件的防止脱开部件41,装在具有带″缺口″的一对接近部分30的安装件100(螺母11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在″长度很长的结合部分2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互相相对的,垂直的接近部分30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把在″长度很长的结合部分20″的中间部分设有一对互相相对的接近部分30的安装件100(螺母110)安装在螺杆上,并且安装着做成另一个零件的防止脱开部件41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把在″长度很长的结合部分20″的中间部分设有一对互相相对的接近部分30,并且在上述结合部分20的中间部分形成了″缺口″的安装件100(螺母110)安装在螺杆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具有″外侧部件61″和″内侧部件62″的″双重结构的结合部分20″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从前上方看的两端向下弯曲,上面形成刻有螺纹的表面的钢板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在制造本发明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过程中,压力加工的加工过程的第一图;
图23是表示图22的加工过程的第二图;
图24是表示图22的加工过程的第三图;
图25是表示使本发明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结合部分20进行塑性变形的加工过程的第一图;
图26是表示图25的加工过程的第二图;
图27是表示把图25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的接近部分30设置成向结合部分20的前端方向倾斜,用夹紧工具P夹持着该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状态图;
图28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安装件100(螺母110),把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设置在一对螺杆300上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29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安装件100(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从上方看的图29所示的安装件100(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在把用虚线所示的″二次安装件200″夹在本发明的安装件100(螺母110)和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之间的状态下,使上述安装件100(螺母110)的结合部分20进行塑性变形的加工过程的第一图;
图32是表示图31的加工过程的第二图;
图33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二次安装件200上的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从上方看的、通过用本发明的安装件100夹持着图33所示的二次安装件200上的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安装件100(电线·管道用的盒子130)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把本发明的安装件100穿过二次安装件200上的电线·管道用的盒子的一对通孔,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7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安装件100(支承件120的吊挂件140)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把图37所示的安装件100(支承件120的吊挂件140)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和构成支承件120的金属线材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9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本发明的安装件100(台座板150)的立体图;
图40是表示从上方看的,把本发明的安装件100穿过二次安装件200上的台座板板的一对通孔,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从上方看的现有技术的″中间插入式螺母″的立体图;
图42是表示把图41所示的″中间插入式螺母″安装在螺杆300上的安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43是表示用图41所示的″中间插入式螺母″把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吊挂在吊挂螺栓上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和图2表示实施例1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是具有″螺母110″的结构的零件。如图1所示,这种螺母110具有下列各部分:能塑性变形的″结合部分20″;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的前端的一对″接近部分30″;以及能让螺杆300进入结合部分20内部的″开口部分70″。在上述结合部分20上,设有凸出的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的外部螺纹310上的″结合凸起21″。
在把本实施例的螺母110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的过程中,首先,使上述螺杆300从开口部分70进入结合部分20的内部。即,使得该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上述螺杆300的外表面上,并安装在其上。然后,如图25和26所示,用钳子之类的夹紧工具P夹住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前端的″一对接近部分30″,使其进行塑性变形,于是,凸出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上的结合凸起21便结合在上述螺杆300的外部螺纹310上了。此时,如图26所示,由于上述一对″接近部分30″大致处于密切接触的状态,所以上述开口部分70便处于闭合状态。因而,本实施例的螺母110就不能从上述螺杆300上脱开,能确实地安装在其上。
此外,如图28所示,采用本发明的螺母,即使对于两端已经处于固定的堵塞状态的螺杆,由于能从其侧面紧靠上去,并进行塑性变形,所以仍能安装在该螺杆上。
另外,本实施例的螺母110的断面形状并不限于做成U字形,也可以如图3所示采用″方形″的断面形状。
实施例2
图4和图5表示实施例2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也是具有″螺母110″的结构的零件。这种螺母110具有下列各部分:″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接近部分30″;以及防止该接近部分30脱开的″防止脱开部分40″。在这些结构要素中,由于″结合部分20″,″接近部分30″和″开口部分70″已经在实施例1中描述过了,所以在附图中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上述″防止脱开部分40″是与螺母110做成一体的部分,是设置在安装部分10的前端的,防止接近部分30互相脱开(张开)的部分(下文中称之为″防止脱开作用″)。即,用来防止由于接近部分30脱开后,使得螺母110在螺杆300上的安装被解除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在结合部分20的前端设置了″一对接近部分30″的情况下,在这一对接近部分30中,只在接近部分30的一边上设有成为一体的钩状部件,而接近部分30的另一边则被钩在设置在这一边的接近部分30上的钩状部件上。在利用这种具有钩状部件的安装部分10而安装在螺杆300上的情况下,要使结合部分20沿着螺杆300的外表面发生塑性变形,在使得设置在该结合部分20的前端的接近部分30相互接近过程中,通过把该接近部分30的一边钩在钩状部件上,就能防止上述接近部分30的脱开。
另外,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是借助于与螺母110设置成一体的″防止脱开部分40″来产生″防止脱开作用″的,但,上述防止脱开部分40并不限于与螺母110做成一体。即,如图6所示,也可以把它做成相对于上述螺母110是另一个部件的″防止脱开部件41″,以产生上述″防止脱开作用″。作为这种防止脱开部件41的具体例子,可以考虑如图7~图16中所示的例子。下面,说明这些例子。
首先,图6所示的螺母110,是在实施例1的螺母110上套上一个如图7所示的″防止脱开部件41″,利用该防止脱开部件41来产生防止脱开作用。该图7所示的防止脱开部件41,是对平板状的零件进行压力加工,通过冲切弯边在该平板的规定部位上形成弯曲的凸片。这种凸片共有互相相对的两块,利用这两块凸片夹住处于互相接近状态的接近部分30,,就能产生防止脱开作用。
其次,说明图10所示的螺母110。图10所示的螺母110,是把图8所示的螺母110设置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的附近之后,如图9所示,使其结合部分20进行塑性变形之后,通过把图11所示的防止脱开部件41套在螺母上,来产生防止脱开作用。此时,上述防止脱开部件41不是夹住互相接近的一对接近部分30,而是利用在防止脱开部件41上形成的″凹槽″,卡住结合部分20的外端,来产生防止脱开作用的。
接着,说明图14所示的螺母110。图14所示的螺母110,是把图12所示的螺母110设置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的附近之后,如图13所示,使其结合部分20进行塑性变形之后,通过把图15所示的防止脱开部件41套在螺母上,来产生防止脱开作用。此时,如图12和图13所示,上述螺母110在其一端形成了梳齿状的凹凸。另一方面,在上述防止脱开部件41上,则开设了多个能让上述螺母110上的梳齿状凹凸进入的通孔。通过使这些梳齿状凹凸与通孔的互相结合,就能产生上述防止脱开作用。
接着,说明图16所示的螺母110。图16所示的螺母110是具有″防止脱开部件41″的螺母110。在这种防止脱开部件41上,形成了一端处于联结状态的″窄缝″。在螺母110的一对接近部分30上,分别在其端部形成了″缺口″。在将该螺母110从侧面紧靠在螺杆300上之后,便如图25和图26所示,使其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使接近部分30互相接近。然后,通过将上述防止脱开部件41对着上述″缺口″压下去,使得上述″一对接近部分30″进入上述防止脱开部件41的″窄缝″中,于是,就能用防止脱开部件41把这一对接近部分30夹住。
此时,防止脱开部件41的端部进入上述接近部分30的″缺口″中。此外,在上述防止脱开部件41的端部上还形成了一对″爪″,这一对″爪″就结合在接近部分30上了。因此,由于在这两点上被挡住,就能防止上述防止脱开部件41从螺母110上脱出来。
另外,图7所示的防止脱开部件41在装到安装件100(螺母110)的接近部分30上去的时候,该防止脱开部件41必须从安装有安装件100(螺母110)的螺杆300的端部穿过去,但如图11、图15和图16所示的″防止脱开部件41″,由于一侧是敞开的,所以都能从螺杆300的侧面安装在螺杆上。
实施例3
图17表示实施例3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也是具有″螺母110″的结构的零件。这种螺母110具有下列各部分:″结合部分20″;″接近部分30″;以及″开口部分70″。在这些结构要素中,由于″接近部分30″和″开口部分70″已经在实施例1中描述过了,所以在附图中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螺母110具有″尺寸很长的结合部分20″,在这种结合部分2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尺寸较短,互相相对的接近部分30。
在上述结合部分20的内侧,设有纵贯全长的结合凸起21(凸条22),由于这些结合凸起21(凸条22)用于与螺杆上的众多外螺纹相结合,所以能进一步切实地防止在该螺杆的轴向发生错移。
还有,由于设置在这种结合部分20前端的接近部分30的尺寸很短。所以,当使上述″尺寸很长的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时,也能很方便地用工具进行夹压。
另外,如上述实施例2所说明过的,本实施例的螺母110也可以设有防止脱开部分40之类,使其具有防止脱开作用。
实施例4
图18表示实施例4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也是具有″螺母110″的结构的零件。这种螺母110具有下列各部分:″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接近部分30″;以及防止上述接近部分30脱开的″防止脱开部件41″。在这些结构要素中,由于″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未图示),″接近部分30″和″防止脱开部件41″已经在实施例1和2中描述过了,所以在附图中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螺母110具有″尺寸很长的结合部分20″,在这种结合部分20的中间部分上设有一对互相相对的接近部分30。在上述结合部分20的内侧,设有纵贯全长的结合凸起21(凸条22),由于这些结合凸起21(凸条22)用于与螺杆上的众多外螺纹相结合,所以能进一步切实地防止在该螺杆的轴向发生错移。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螺母110的接近部分30只设置在结合部分20的长度方向中央的一处,所以,只要用夹紧工具P对这″一处接近部分″加压,就能使″结合部分20″的全长都产生塑性变形。还有,即使对″结合部分20″有力作用使其恢复到塑性变形之前的形状(即,接近部分30张开),但由于用″防止脱开部件41″把互相接近的一对接近部分30夹住了,所以能切实地防止上述一对接近部分30再次张开。
另外,在形成了一对接近部分30的结合部分20上的″带状部分(宽度狭窄的部分)″的内侧,也可以不设结合凸起21(参见图19)。即,如果在图25所示的结合部分的弧形部分(上侧的半圆部分)上设置凸出的结合凸起21,而在其它部分上即使不设置结合凸起21,借助于使结合在带状部分上的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进行夹持,也能把上述螺母110安装在螺杆300上。
实施例5
图19表示实施例5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也是具有″螺母110″的结构的零件。这种螺母110具有下列各部分:″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接近部分30″;以及窄缝41。在这些结构要素中,由于″结合部分20″和″开口部分70″(未图示),以及″接近部分30″已经在实施例1和2中描述过了,所以在附图中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螺母110在结合部分20的前端部分上设有一对互相相对的接近部分30,在上述结合部分20的内侧设有凸出的,纵贯全长的结合凸起21(凸条22)。因此,由于这种结合凸起21(凸条22)与螺杆上的众多外螺纹相结合,所以能防止该螺杆发生轴向错移。
进而,在上述螺母110的背面(即,互相相对的结合部分20的中间部分)上形成了″窄缝″。这样,由于能在实质上缩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的结合部分20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所以,即使是很小的力量,也能使上述″长度很长的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这可以认为在结合部分20做得长度很长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实施例6
图31表示的是实施例6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具有为把二次安装件200设置在螺杆上用的″固定件″的结构,这种固定件具有下列各部分:″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接近部分30″;以及保持二次安装件200的″保持部分50″。在这些构成要素中,″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和″接近部分30″已经在实施例1中描述过了,所以在附图中均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上述″保持部分50″是用于保持二次安装件200的,在用该″保持部分50″保持上述″二次安装件200″的状态下,通过把本实施例的发明的安装件100(固定件)安装在螺杆300上,就能把上述″二次安装件200″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
如图3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把设置成互相相对的一对结合部分20之间的空间作为上述″保持部分50″,在该保持部分50与螺杆300之间夹持着二次安装件200,并将该二次安装件200安装在上述螺杆300上。此时,如图33(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或图36(电线·管道用的盒子130)所示,在这种二次安装件200上,开设了一对通孔,把″具有保持部分50的安装件100(固定件)″的结合部分20分别穿过这一对通孔,并在使这些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螺杆300的外表面上之后,再使其进行如图31和图32所示的塑性变形。此时,由于处于上述二次安装件200上的″一对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夹在保持部分50与螺杆300之间,所以,就能把二次安装件200安装在螺杆300上。
另外,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固定件),也可以做成如上述实施例1和2中所说明的结构,即,通过并排设置″凸条22″,设置″螺纹面″形状的安结合凸起21,或者设置防止脱开部分40等,以产生防止脱开的作用。
实施例7
图20表示实施例7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是具有″螺母110″的结构的零件。这种螺母110具有下列各部分:″结合部分20″;″接近部分30″;″开口部分70″。在这些结构要素中,由于″接近部分30″和″开口部分70″已经在实施例1中描述过了,所以在附图中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结合部分20″是由″外侧部件61″和″内侧部件62″所构成的双重结构。上述外侧部件61用能塑性变形的金属制成,上述内侧部件62用以塑料等合成树脂为代表的″塑性材料″制成。通过使构成上述外侧部件61的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该外侧部件61便对内侧部件62加压,于是,构成上述内侧部件62的塑性材料便沿着上述螺杆300上的外螺纹310发生变形,形成结合凸起21,这种结合凸起21便与上述螺杆300上的外螺纹310结合在一起。
即,由于上述内侧部件62陷入到上述螺杆300的外表面中,该内侧部件62上的与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接触的表面沿着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产生变形。因此,在该内侧部件62的与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压接的面上形成了结合凸起21,而且,这种结合凸起21就结合在上述螺杆300的外螺纹310上。
此外,由于上述内侧部件62能沿着上述外螺纹310任意地变形,不论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的外表面上的螺纹的″节距″是什么样的,都能与这种外螺纹结合。因此,本实施例的发明的安装件100,能安装在所有外径的螺杆300上。
另外,本实施例的螺母110也可以做成如上述实施例6所说明的结构,即,设置防止脱开部分40等产生防止脱开作用的部分。
实施例8
图29和图30表示实施例8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是由具有安装部分10的″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构成的。这种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在其安装部分10上具有″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和″接近部分30″。在这些构成要素中,″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接近部分30″,以及设置在上述结合部分20上的凸出的″结合凸起21″,都是已经在实施例1到实施例7中描述过的,所以在附图中都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把本实施例的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120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的螺杆300上的过程中,是把安装部分10的″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上述螺杆300上,如图25和图26所示通过使上述结合部分20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安装在上述螺300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图29所示,在把上述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安装在螺杆300上时,把安装部分10与支承件120设置成一体,但并不限定于用这个安装部分10安装在螺杆300上。即,如图33所示,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作为二次安装件,在该支承件的侧壁上分别开设″一对通孔″,而把图3所示的安装件100(固定件)的结合部分20分别穿过这一对通孔。然后,在把上述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螺杆300的外表面上之后,使其进行如图31和图32所示的塑性变形,便如图34所示,便安装在螺杆300上了。此时,由于二次安装件200的上述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上的在″一对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夹持在保持部分50与螺杆300之间,所以能把上述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安装在螺杆300上。
此外,本实施例的支承件120的安装部分10,也可以如上述实施例1到4中所说明的那样,借助于并排设置″凸条22″形成″螺纹面″状的结合凸起21,或者设置防止脱开部分40等使其产生防止脱开的作用的部分,或者把安装部分10的结合部分20做成双重结构。
还有,在图面上的结构是通过把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安装在垂直设置的″支承螺杆″上的,但,也可以安装在吊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的吊着的螺杆上。
实施例9
图35表示实施例9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是由具有安装部分10的″电线·管道用的盒子130″构成的。这种电线·管道用的盒子130在其安装部分10上具有″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和″接近部分30″。在这些构成要素中,″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接近部分30″,以及设置在上述结合部分20上的凸出的″结合凸起21″,都是已经在实施例1到实施例7中描述过的,所以在附图中都标以相同的际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把本实施例的电线·管道用的盒子130安装在安装对象螺杆300上的过程中,是将安装部分10的″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上述螺杆300上,通过使上述结合部分20像图25和图26所示的那样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安装在上述螺300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图35所示,在把上述电线·管道用的盒子安装在螺杆300上时,把安装部分10与盒子130设置成一体,但并不限定于用这个安装部分10安装在螺杆300上。即,如图36所示,电线·管道用的盒子作为二次安装件,在该盒子的底面上开设″一对通孔″,而把图3所示的安装件100(固定件)的结合部分20分别穿过这一对通孔。然后,在把上述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螺杆300的外表面上之后,使其进行如图31和图32所示的塑性变形。此时,由于二次安装件200的上述电线·管道用的盒子上的″一对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夹持在保持部分50与螺杆300之间,所以就能把上述电线·管道用的盒子安装在螺杆300上。
此外,本实施例的盒子130的安装部分10,也可以像上述实施例1到4中所说明的那样,借助于并排设置″凸条22″形成″螺纹面″状的结合凸起21,或者设置防止脱开部分40等使其产生防止脱开作用的部分,或者把安装部分10的结合部分20做成双重结构。
实施例10
图37和图38表示实施例10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是由″支承件120的吊挂件140″构成的。这种支承件120的吊挂件140在其安装部分10上具有″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和″接近部分30″。在这些构成要素中,″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接近部分30″,以及设置在上述结合部分20上的凸出的″结合凸起21″,都是已经在实施例1到实施例7中描述过的,所以在附图中都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的吊挂件140在其两端具有安装部分10。在这两个安装部分10中,与螺杆300连接的一侧的安装部分10具有在前端设有一对″接近部分30″的″结合部分20″,并在该结合部分20上设有凸起的″结合凸起21″。
另一方面,与支承件120连接的一侧的安装部分10,则没有″结合凸起21″,而是只有在前端设置了一对″接近部分30″的,能够塑性变形的″结合部分20″。
此外,如图38所示,在用这种吊挂件140把支承件120连接在螺杆300上时,是在使″螺杆300″或者″构成支承件120的金属线材″从侧面进入各自的安装部分10之后,像图25和图26中所示的那样,再通过使各自的结合部分20进行塑性变形,就完成了向上述螺杆300与上述金属线材的安装工作。
另外,本实施例的盒子130的安装部分10,也可以像上述实施例1到4中所说明的那样,借助于并排设置″凸条22″而形成″螺纹面″状的结合凸起21,或者设置防止脱开部分40等使其产生防止脱开的作用的部分,或者把安装部分10上的结合部分20做成双重结构。
实施例11
图39和图40表示实施例11的安装件100。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00是由具有安装部分10的″台座板150″构成的。这种台座板150在其安装部分10上具有″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和″接近部分30″。在这些构成要素中,″结合部分20″,″开口部分70″,″接近部分30″,以及设置在上述结合部分20上的凸出的″结合凸起21″,都是已经在实施例1到实施例7中描述过的,所以在附图中都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把本实施例的台座板150安装在安装对象螺杆300上的过程中,是把安装部分10上的″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上述螺杆300上,通过使上述结合部分20像图25和图26所示的那样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安装在上述螺300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图39所示,在把上述台座板150安装在螺杆300上时,把安装部分10与台座板设置成一体,但并不限定于用这个安装部分10安装在螺杆300上。即,如图40所示,台座板作为二次安装件,在该台座板150的面上开设″一对通孔″,而把图3所示的安装件100(固定件)的结合部分20分别穿过这一对通孔。然后,在把上述结合部分20从侧面紧靠在螺杆300的外表面上之后,使其进行如图31和图32所示的塑性变形。此时,由于二次安装件200的上述台座板上的″一对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夹持在保持部分50与螺杆300之间,所以能把上述台座板安装在螺杆300上。
此外,本实施例的台座板150的安装部分10,也可以像上述实施例1到4中所说明的那样,借助于并排设置″凸条22″形成″螺纹面″状的结合凸起21,或者设置防止脱开部分40等使其产生防止脱开的作用的部分,或者把安装部分10上的结合部分20做成双重结构。

Claims (28)

1.一种从螺杆的侧面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装件上形成了安装部分,该安装部分包括:具有与上述螺杆的外螺纹结合的结合凸起的结合部分,能让上述螺杆进入该结合部分内部的开口部分,以及设置在比该结合部分更靠前端一侧的接近部分;
使螺杆从上述安装部分的开口部分进入之后,就使上述接近部分相互接近从而使上述结合部分发生塑性变形,借助于将该结合部分布置成沿着上述螺杆的外表面,使上述结合凸起保持在与上述螺杆的外螺纹相结合的状态,就能把上述安装件安装在上述螺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部分是借助于用工具把持并夹紧接近部分而使其发生塑性变形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结合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直到上述接近部分互相密切结合,从而使上述结合凸起与上述螺杆的外螺纹结合,完成在上述螺杆上的安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安装件从螺杆的侧面紧靠于螺杆上并使设置于结合部分上的结合凸起与螺杆的外螺纹结合;
通过上述结合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直到设置在上述结合部分前端的接近部分的互相密切接触,完成在上述螺杆上的安装。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件借助于在安装在上述螺杆上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螺杆转动,从而能沿着上述螺杆的轴向移动,使得结合部分的结合凸起结合在上述螺杆的外螺纹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凸起是由安装件结合在所安装的螺杆的外螺纹上的凸条所构成的;
上述安装件借助于在安装在上述螺杆上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螺杆转动,能沿着上述螺杆的轴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结合部分是将其与开口部分相反一侧的部分做成平板状;
在上述做成平板状部分的两侧,将上述结合部分做成断面大致呈“コ”字形,使其具有与上述螺杆的直径尺寸大致相同的宽度空间并彼此相对。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结合部分做成使其与开口部分相反一侧的部分能与上述螺杆的外表面密切接触的圆弧形;
在形成上述圆弧形部分的两侧,将上述结合部分做成断面大致呈“U”字形,使其具有与上述螺杆的直径尺寸大致相同的宽度空间并彼此相对。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它还具有防止使结合部分塑性变形而互相接近的接近部分离开的防止脱开部分,或者防止脱开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止脱开部分设置成与上述接近部分成为一体,借助于该接近部分大致互相密切接触,使得上述防止脱开部分互相钩住,阻止上述接近部分脱开。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件具有用另一个部件构成的防止脱开部件,这个防止脱开部件的一方具有敞开的开口,在使上述安装件进入所安装的螺杆之后,用这个开口把上述安装件的结合部分或者接近部分钩住,以阻止上述接近部分脱开。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件具有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用于保持设置在螺杆上的二次安装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二次安装件的保持部分由做成平面形状的压接面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件具有被保持部分,在上述被保持部分上设有二次安装件。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上述螺杆上的安装件是电线·管道用的支承件。
16.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上述螺杆上的安装件是电线·管道用的盒子。
17.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上述螺杆上的安装件是支承件的吊挂件。
18.一种从螺杆的侧面拧紧在该螺杆上的螺母,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带有结合在上述螺杆的外螺纹上的结合凸起的结合部分;
让上述螺杆进入该结合部分内的的开口部分;
设置在比上述结合部分更靠前端的接近部分;并且
使螺杆从上述开口部分进入后,就使上述接近部分相对地接近从而使上述结合部分发生塑性变形,借助于将该结合部分布置成沿着上述螺杆的外表面,使上述结合凸起保持在与上述螺杆的外螺纹相结合的状态,就能把上述螺母从上述螺杆的侧面拧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部分是借助于用工具把持并夹紧接近部分而使其发生塑性变形的。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上述结合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直到上述接近部分互相密切结合,从而使上述结合凸起与上述螺杆的外螺纹结合,完成在上述螺杆上的安装。
21.如权利要求18~2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螺母从螺杆的侧面紧靠于螺杆上并使设置于结合部分上的结合凸起与螺杆的外螺纹结合;
通过上述结合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直到设置在上述结合部分前端的接近部分的互相密切接触,完成在上述螺杆上的安装。
22.如权利要求18~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母借助于在安装在上述螺杆上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螺杆转动,从而能沿着上述螺杆的轴向移动,使得结合部分的结合凸起结合在上述螺杆的外螺纹上。
23.如权利要求18~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合凸起是由螺母结合在所安装的螺杆的外螺纹上的凸条所构成的;
上述螺母借助于在安装在上述螺杆上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螺杆转动,能沿着上述螺杆的轴向移动。
24.如权利要求18~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结合部分是将其与开口部分相反一侧的部分做成平板状;
在上述做成平板状部分的两侧,将上述结合部分做成断面大致呈“コ”字形,使其具有与上述螺杆的直径尺寸大致相同的宽度空间并彼此相对。
25.如权利要求18~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结合部分做成使其与开口部分相反一侧的部分能与上述螺杆的外表面密切接触的圆弧形;
在形成上述圆弧形部分的两侧,将上述结合部分做成断面大致呈“U”字形,使其具有与上述螺杆的直径尺寸大致相同的宽度空间并彼此相对。
26.如权利要求18~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它还具有防止使结合部分塑性变形而互相接近的接近部分离开的防止脱开部分,或者防止脱开部件。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止脱开部分设置成与上述接近部分成为一体,借助于该接近部分大致互相密切接触,使得上述防止脱开部分互相钩住,阻止上述接近部分脱开。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母具有用另一个部件构成的防止脱开部件,这个防止脱开部件的一方具有敞开的开口,在使上述螺母进入所安装的螺杆之后,用这个开口把上述螺母的结合部分或者接近部分钩住,以阻止上述接近部分脱开。
CNB028227689A 2001-11-15 2002-11-15 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和螺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09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0395/2001 2001-11-15
JP2001350395 2001-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9374A true CN1589374A (zh) 2005-03-02
CN100400903C CN100400903C (zh) 2008-07-09

Family

ID=19162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276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0903C (zh) 2001-11-15 2002-11-15 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和螺母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58519B2 (zh)
EP (1) EP1445499A4 (zh)
JP (1) JP4258019B2 (zh)
KR (1) KR20040053316A (zh)
CN (1) CN100400903C (zh)
TW (1) TW580540B (zh)
WO (1) WO200304255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2002A (zh) * 2018-03-15 2018-10-16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装配式螺母
CN110345908A (zh) * 2019-07-18 2019-10-18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角钢快速尺夹
CN111133647A (zh) * 2017-09-21 2020-05-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捆扎构件及线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9364B2 (en) * 2005-02-14 2010-10-26 Duggan Daniel C Hanger rod stiffening clip
US20090200435A1 (en) * 2005-02-14 2009-08-13 Duggan Daniel C Hanger rod stiffening clip
JP4732818B2 (ja) * 2005-07-19 2011-07-27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長尺材支持具
JP4634882B2 (ja) * 2005-07-19 2011-02-16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長尺材支持具
JP4616745B2 (ja) * 2005-09-30 2011-01-19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取着具
JP4552199B2 (ja) * 2005-09-30 2010-09-29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ナット体開き防止具
JP4685578B2 (ja) * 2005-09-30 2011-05-18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ナット体、取着体、近接具
US8480341B2 (en) * 2008-03-05 2013-07-0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Nut retainer cage
US8056740B2 (en) * 2008-05-27 2011-11-15 Target Brands, Inc. Product display assembly and tester security apparatus
US8205309B2 (en) * 2008-12-08 2012-06-26 The Boeing Company Clamps for supporting transport system structures
JP2011196463A (ja) * 2010-03-19 2011-10-06 Takahashi Techno:Kk 締結具
FI20125937A (fi) * 2012-09-10 2014-03-11 Serres Oy Järjestely ja menetelmä rakenneosan kannattamiseksi
US9303738B1 (en) * 2013-12-31 2016-04-05 James Bombardo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guiding a load in a linear movement
BR112017004719A2 (pt) * 2014-09-10 2017-12-05 Gripple Ltd montagem de reforço.
ES2862138T3 (es) 2014-10-22 2021-10-07 Erico Int Corp Conjunto de riostra y elemento de fijación para rigidizar una barra de suspensión
TWI553237B (zh) * 2015-08-21 2016-10-11 yu-hong Guo Loose hole sets
KR101862929B1 (ko) * 2016-09-23 2018-05-31 사회복지법인 삼성생명공익재단 튜브 분리 가이더
US11087042B1 (en) 2017-06-30 2021-08-10 Wells Fargo Bank, N.A. Generation of a simulation plan and performance of a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plan
US20210190123A1 (en) * 2019-12-23 2021-06-24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Hinged retainer assembly
DE102020116248A1 (de) 2020-06-19 2021-12-23 Leoni Kabel Gmbh Druckmutter für Kabel- oder Schlauchverbindungen
NL2027909B1 (en) 2021-04-01 2022-10-17 Erik Daniel Siepermann Cable clip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64023A (en) * 1951-11-30 1953-12-29 Mugford Ronald Snap-on split nut
US2931264A (en) * 1956-02-10 1960-04-05 Gen Dynamics Corp Threaded nut adapted to be laterally applied to bolt and subsequently constricted toengagement with bolt threads
US3006231A (en) * 1957-01-28 1961-10-31 Gen Am Transport Sheet metal lanced nut having alternately offset straps
US3815434A (en) * 1972-07-26 1974-06-11 Jackson G Quick action nut assembly for screw type jacks
JPS5079860A (zh) 1973-11-19 1975-06-28
JPS5214845Y2 (zh) * 1973-11-27 1977-04-04
US4226164A (en) * 1979-01-10 1980-10-07 Carter Alton L Split threaded coupling nut
DE3127521A1 (de) * 1981-07-11 1983-01-27 Horst 3006 Burgwedel Warkotsch "schnellspannmutter"
JPS5977608A (ja) 1982-10-27 1984-05-04 Hitachi Ltd 記録タイミング補正
JPS5970960U (ja) * 1982-11-01 1984-05-14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クロ−ラ車両の走行駆動装置
JPS5977608U (ja) * 1982-11-17 1984-05-25 西島 正人 筒状雌ねじ体
US5024404A (en) * 1987-10-19 1991-06-18 Ballard Estus E Pipe clamp for overhead sprinkler heads and the like
JPH0167272U (zh) * 1987-10-24 1989-04-28
JPH02256908A (ja) * 1989-02-27 1990-10-17 Kato Shoten:Kk 分割ナット
JPH078895Y2 (ja) * 1989-03-15 1995-03-06 因幡電機産業株式会社 長尺部材用支持具
GB2239481B (en) * 1989-12-28 1993-09-15 Inaba Denki Sangyo Kk Nut,and a device using the nut for clamping and supporting elongate objects
JPH0768686B2 (ja) 1990-03-12 1995-07-26 日本サミコン株式会社 アーチ形シェルター
JPH04113007A (ja) * 1990-08-30 1992-04-14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接続器具
JPH0573308U (ja) * 1992-03-11 1993-10-08 株式会社アカギ ナット
JPH07286516A (ja) 1994-04-20 1995-10-31 Sango Co Ltd 排気管用遮熱板の取付構造
CN2216167Y (zh) * 1995-03-13 1995-12-27 本钢复合材料配件厂 渣罐车组合螺母
JPH10145937A (ja) 1996-11-06 1998-05-29 Nichidou Denko Kk 配線用ボックス
JPH10145935A (ja) 1996-11-06 1998-05-29 Nichidou Denko Kk 配線用ボックスの固定棒への取付装置
JP3938615B2 (ja) * 1997-06-24 2007-06-27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押し込み式ナット
GB9718247D0 (en) * 1997-08-28 1997-11-05 Phillips Raymond J Support device
US5927920A (en) * 1997-11-05 1999-07-27 Penn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Progressively-formed threaded insert
DE19843218A1 (de) * 1998-09-22 2000-03-23 Fischer Artur Werke Gmbh Schnellverstellmutter
JP3043726B1 (ja) * 1998-11-19 2000-05-22 可陽工業株式会社 ナット具
WO2000049254A1 (en) * 1999-02-16 2000-08-24 Atoma International Corp. Attachment clip for a door latch assembly
JP2001012670A (ja) 1999-07-02 2001-01-16 Togo Seisakusho Corp ホースクランプ
JP2001154816A (ja) 1999-12-01 2001-06-08 Seiko Epson Corp ステータス情報印刷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ステータス情報印刷方法およびステータス情報印刷システム
JP2001314012A (ja) 2000-02-21 2001-11-09 Inoac Corp 車両用電線保持部材
DE10052448A1 (de) * 2000-10-23 2002-05-02 Hilti Ag Befestigungselement
US6625851B1 (en) * 2000-10-31 2003-09-3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astening system hav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engagement
JP2002339918A (ja) * 2001-05-17 2002-11-27 Burest Kogyo Kenkyusho Co Ltd 吊りボルト振れ止め金具
USD482956S1 (en) * 2003-01-22 2003-12-02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Split coupli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3647A (zh) * 2017-09-21 2020-05-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捆扎构件及线束
CN108662002A (zh) * 2018-03-15 2018-10-16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装配式螺母
CN108662002B (zh) * 2018-03-15 2020-07-03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装配式螺母
CN110345908A (zh) * 2019-07-18 2019-10-18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角钢快速尺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58019B2 (ja) 2009-04-30
JPWO2003042556A1 (ja) 2005-03-10
US7258519B2 (en) 2007-08-21
WO2003042556A1 (fr) 2003-05-22
EP1445499A4 (en) 2005-10-05
TW580540B (en) 2004-03-21
CN100400903C (zh) 2008-07-09
KR20040053316A (ko) 2004-06-23
TW200300200A (en) 2003-05-16
US20050002757A1 (en) 2005-01-06
EP1445499A1 (en) 2004-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89374A (zh) 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和螺母
CN1136407C (zh) 夹紧固定件
CN1257814C (zh) 车辆用门及其制造方法
CN1258658C (zh) 不平衡力支撑装置
CN1692001A (zh) 用于紧固螺纹构件的设备
CN1057812C (zh) 混凝土模制模板构件及装配模板构件的间隔保持件和连接件
CN1893812A (zh) 基板支承机构及方法、利用它们的部件安装装置及方法
CN1405460A (zh) 防盗螺钉,螺钉头的嵌入材料,防盗螺钉座和防盗螺钉组件
CN1273340C (zh) 特别是用于至少两个可相互相对调整的部件的固定装置
CN1457401A (zh) 防松紧固件
CN1767290A (zh) 端子插入装置
CN1870371A (zh) 线束铠装板及其贴装方法
CN1892055A (zh) 车辆用树脂制镶板部件的安装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CN1736007A (zh) 适合与电触头电连接的长电导体
CN1666052A (zh) 关闭阀件
CN1276699C (zh) 电子部件的屏蔽壳
CN1169660C (zh) 空心管成型工具
CN1578723A (zh) 用于固定仪表板附件的振动焊接结构
CN2556924Y (zh) 猫用游戏装置
CN101033903A (zh) 空调排管用连接箱组装体、空调制冷剂排管连接方法及空调排管连接箱
CN1733465A (zh) 绝热性板
CN1623056A (zh) 用于细长材料的容纳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75967C (zh) 加劲肋空心管成型工具
CN1240572C (zh) 连接器保持结构
CN1839011A (zh) 用于搅拌摩擦焊的方法及其夹具、具有搅拌摩擦焊部分的部件、以及用于搅拌摩擦焊的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