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0784A -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0784A
CN1470784A CNA031424090A CN03142409A CN1470784A CN 1470784 A CN1470784 A CN 1470784A CN A031424090 A CNA031424090 A CN A031424090A CN 03142409 A CN03142409 A CN 03142409A CN 1470784 A CN1470784 A CN 1470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lutch
port
oil
oi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424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9349C (zh
Inventor
�ٷ�׿Ҳ
藤峰卓也
深津彰
野田和幸
安藤雅彦
野崎和俊
金田俊树
柏原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70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0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93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93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06Layout of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circuits, e.g.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16H2061/1204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for malfunction caused by simultaneous engagement of different ratios resulting in transmission lock state or tie-up cond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61/06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 F16H61/065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using fluid control means
    • F16H61/067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using fluid control means using an accumul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本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1),包括在离合器(C-1)释放时,能够使向离合器(C-1)用的油压伺服机(67)供给的接合压(K)绕过控制阀(22)进行排出的迂回排出油路(61、62、63)。而且,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能够可靠地阻止经过手动阀19和输入端口(u)之间的路径的油的排出。由此,可以避免控制阀出现阀门被卡住、特别是中间被卡住的情况。

Description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在汽车上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详细讲涉及可以避免在向摩擦接合部件供给接合压的控制阀中出现的阀门被卡住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周知有包括为了构成规定的回路而相互连接的多个换档阀以及控制阀等、通过选择切换这些阀、根据换档杆的操作适时切换变速档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以下也只称为「油压控制装置」)。在这样的油压控制装置中,通过向离合器C-1那样在起步时使用的所谓起步离合器用的油压伺服机由控制阀提供D(驱动)档位压等的规定的档位压进行控制,例如在从D位向N(空档)位换档的所谓D-N控制时,通过上述控制阀进行油压伺服机的接合压的排出。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控制阀中,在上述D-N控制中从油压伺服机排出的自动变速器用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在本说明书中称为「油」)经过控制阀时,该油中的微小异物有可能引起阀门被卡住,特别是有可能出现滑轴被卡在中间位置上的中间被卡住的情况。当出现中间被卡住时,例如在图1所示的自动变速器10中,上述离合器C-1的完全释放变得困难,或者在从N位换档到D位的所谓N-R变速中在D位应接合的离合器C-3与处于不完全释放状态的离合器C-1接合,引起加快离合器摩擦板的磨损那样的不良情况。
又,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油压控制装置中,由于环境温度引起油的粘性变化,造成从油压伺服机排出的速度变化。即,由于在高温时和低温时相比油的粘度降低,如果在高温时进行D-N换档操作,离合器C-1等离合器急速释放,有可能产生所谓力矩失落的冲击。又,在低温时,伴随油粘度的上升,排出速度减慢,有可能出现难以快速释放的不良情况。
又,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油压控制装置中,在D位中操作压通过手动阀作为档位压向控制阀供给,而在N位中控制阀与手动阀侧的排出端口连通。为此,在所谓D-N控制中从油压伺服机排出的油,从控制阀通过手动阀急速排出,这时,有可能由于摩擦接合部件的急剧力矩失落而产生冲击。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离合器C-1等摩擦接合部件被释放时、通过使来自油压伺服机的接合压在可以避免在控制阀等调压装置中出现阀门被卡住的情况下能良好排出、来解决上述问题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又,本发明在达到上述目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由于油粘度变化引起急速排出时的不适的冲击、同时改善由于油粘度上升而变慢的排出速度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1(例如参见图1以及图3),是一种具有使切换档位的手动阀19、对于所供给的接合压K使摩擦接合部件(例如C-1)断开·接合动作的油压伺服机67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1,其特征是:包括
具有输入端口u、输出端口w、以及排出端口t、对从上述手动阀19向上述输入端口u供给的规定的档位压L进行调压后从上述输出端口w作为上述接合压K输出的调压装置22、
绕过上述调压装置22、可以将从上述油压伺服机67输出的上述接合压K排出的迂回排出油路61、62、63、
设置在上述手动阀19和上述输入端口u之间的路径56中的、只容许向上述输入端口u供给油压的单向阀42。
本发明之2(例如参见图1以及图3),是在本发明之1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1中,上述迂回排出油路61~63包括在上述油压伺服机67和上述手动阀19之间形成相互不同的路径的第1以及第2排出油路61以及62、63。
本发明之3(例如参见图1以及图3),是在本发明之2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1中,至少在上述第2排出油路62、63中,设置用于进行连通或者阻断第2排出油路与上述第1排出油路61的切换的切换阀23。
本发明之4(例如参见图1以及图3),是在本发明之1至3的任意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1中,上述调压装置22由根据输出控制压PSL1的线性电磁阀SL1所输出的控制压PSL1对上述规定的档位压L进行调压后输出上述接合压K的离合器控制阀22所构成。
本发明之5(例如参见图1以及图3),是在本发明之1至4的任意一种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1中,上述摩擦接合部件是起步离合器C-1。
此外,上述括号内的符号,是为了与附图对照,这是为了便于容易对发明的理解,而对权利要求的范围构成没有任何影响。
依据本发明之1,由于包括摩擦接合部件释放时绕过调压装置的状态下可以排出接合的迂回排出油路,可以避免阀门被卡住等在调压装置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同时可以将油压伺服机输出的接合压良好排出。又,通过调压装置的动作状态,在油压伺服机的排出时有可能出现使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通的状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述单向阀,可以可靠防止从油压伺服机经过输出端口以及输入端口向手动阀侧排出接合压的情况。
依据本发明之2,由于迂回排出油路包括在油压伺服机和上手动阀之间的路径中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排出油路,可以在采用这两个排出油路中的一个的小排出状态、和采用该一方的同时也采用另一方的大排出状态之间适时变更。为此,例如通过形成只采用第1排出油路的小排出状态,可以抑制在高温时由于油浓度降低引起的加快了的排出速度,防止摩擦接合部件的急剧力矩失落而引起的不舒服冲击。又,通过形成同时采用第1以及第2油路双方的大排出状态,可以促进在低温时由于油粘度上升等引起的变慢的排出速度,可以快速释放摩擦接合部件。
依据本发明之3,由于包括使第2排出油路与第1排出油路连通或者阻断进行切换的切换阀,通过控制该切换阀的切换动作,可以容易根据环境温度适时对从油压伺服机输出的接合压的排出状态进行切换。
依据本发明之4,由于调压装置由离合器控制阀构成,可以在具有为提高对控制压I的响应性能的精密结构的离合器控制阀中,避免容易发生阀门被卡住、特别是中间被卡住等不良情况。
依据本发明之5,在使多用的起步离合器断开、连接动作的调压装置中,即使发生阀门被卡住等情况,例如在从前进1速档向后退1速档换档时,可以可靠防止后退用的离合器C-3的摩擦接合部件接合的同时起步离合器也作用造成加速离合器摩擦板的磨损那样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自动变速机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各变速档中摩擦接合部件等的状态的动作表。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的回路构成的概略图。
图中:1-油压控制装置、10-自动变速机构、19-手动阀、22-调压装置(离合器控制阀)、23-切换阀(离合器锁止阀)、42-单向阀(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61-迂回排出油路(第1排出油路)、62、63-迂回排出油路(第2排出油路)、67-油压伺服机、C-1-摩擦接合部件(离合器)、K-接合压、PSL1-控制压、SL1-线性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自动变速机构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各变速档中摩擦接合部件的接合状态的动作表,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油压控制装置的概略图。
例如,在配置在车辆等中的自动变速器中,包括本发明的油压控制装置1、和根据该油压控制装置1的油压控制通过对多个摩擦接合部件(例如离合器C-1~C-3、制动器B-1~B-4)的接合状态进行控制、形成例如前进5速档、后退1速档的自动变速机构(齿轮机构)10。
如图1所示,上述自动变速机构10,具有输入轴11以及输出轴15,在与这些输入轴11以及输出轴15相同的轴上,配置具有行星齿轮S1、行星架CR1和内齿圈R1的双齿轮行星齿轮组12、具有行星齿轮S2、行星架CR2和内齿圈R2的单行星齿轮组13、具有行星齿轮S3、行星架CR3和内齿圈R3的单行星齿轮组14。在该自动变速机构10的输入侧,在内周侧上分别设置离合器C-1、和以并排设置2个离合器的形式的、即作为所谓的双离合器的离合器C-2以及离合器C-3。
上述离合器C-3连接在上述行星齿轮S1上,由于制动器B-3的制动而接合的单向离合器F-1,该行星齿轮S1被限制在单方向上转动。与该行星齿轮S1啮合的行星架CR1被单向离合器F-1限制在单方向上转动,并且由制动器B-1自由固定。与该行星架CR1啮合的内齿圈R1,连接在内齿圈R2上,该内齿圈R1以及该内齿圈R2由制动器B-2自由固定。
另一方面,上述离合器C-2,连接在与上述内齿圈R2啮合的行星架CR2上,同时该行星架CR2连接在内齿圈R3上,该行星架CR2以及该内齿圈R3被单向离合器F-3限制在单方向转动,同时由制动器B-4自由固定。又,上述离合器C-1连接在上述行星齿轮S2以及行星齿轮S3上,而该行星齿轮S2与行星架CR2啮合,该行星齿轮S3与行星架CR3啮合。然后,该行星架CR3与上述内齿圈R3啮合,同时连接在输出轴15上。
以下根据图1以及图2说明上述自动变速机构10的动作。图2表示在D(驱动)位中自动变速机构10的动作状态的动作表。如图2所示,在前进1速档(1ST),在后面根据图3详述的在线性电磁阀SL1为OFF、线性电磁阀SL2为ON、电磁阀SR为OFF的状态下,离合器C-1接合,单向离合器F-3动作。于是,如图1所示,通过离合器C-1将输入轴11的转动输入给行星齿轮S3,同时由单向离合器F-3将内齿圈R3的转动限制在一个方向,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3和被限制转动的内齿圈R3使行星架CR3减速转动。这样,在输出轴15上输出作为前进1速档的正向转动,即,该自动变速机构10形成前进1速档。
此外,前进1速档的发动机制动(惯性滑行)时,如图2所示,通过不锁住单向离合器F-3而锁住制动器B-4,能够以防止内齿圈R3空转的形式固定其转动,和上述同样可以形成前进1速档。
在前进2速档(2ND)中,如图2所示,在线性电磁阀SL1为OFF、线性电磁阀SL2为ON、电磁阀SR为OFF的状态下,在离合器C-1接合的同时制动器B-3被锁住,使单向离合器F-1以及单向离合器F-2动作。于是,如图1所示,通过制动器B-3的制动,由接合的单向离合器F-2将行星齿轮S1的转动限制在一个方向,通过由单向离合器F-1将行星架CR1的转动限制在一个方向,也将内齿圈R1以及内齿圈R2的转动也限制在一个方向。当通过离合器C-1将输入轴11的转动输入给行星齿轮S2时,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2和上述转动被限制的内齿圈R2使行星架CR2以及内齿圈R3减速转动。进一步,当通过离合器C-1将输入轴11的转动输入给行星齿轮S3时,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3和减速转动的内齿圈R3使行星架CR3形成比上述前进1速档稍微大一些的减速转动。这样,在输出轴15上输出作为前进2速档的正向转动,即该自动变速机构10形成前进2速档。
此外,在前进2速档的发动机制动(惯性滑行)时,如图2所示,通过替代单向离合器F-1以及单向离合器F-2而锁住制动器B-2,能够以防止内齿圈R1以及内齿圈R2空转的形式固定其转动,和上述同样可以形成前进2速档。
在前进3速档(3RD)中,如图2所示,在线性电磁阀SL1为OFF、线性电磁阀SL2为ON、电磁阀SR为OFF的状态下,离合器C-1接合并且离合器C-3接合,使单向离合器F-1动作。于是,如图1所示,通过离合器C-3的接合在行星齿轮S1上将输入转动输入,同时由单向离合器F-1将行星架CR1的转动限制在一个方向,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1和转动被限制的行星架CR1使内齿圈R1和内齿圈R2减速转动。另一方面,如果通过离合器C-1将输入轴11的转动输入给行星齿轮S2,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2和上述减速转动的内齿圈R2使行星架CR2和内齿圈R3形成比较大的减速转动。进一步,如果通过离合器C-1将输入轴11的转动输入给行星齿轮S3,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3和减速转动的内齿圈R3使行星架CR3形成比上述前进2速档稍微大一些的减速转动。这样,在输出轴15上输出作为前进3速档的正向转动,即该自动变速机构10形成前进3速档。
此外,在前进3速档的发动机制动(惯性滑行)时,如图2所示,通过替代单向离合器F-1而锁住制动器B-1,能够以防止行星架CR1空转的形式固定其转动,和上述同样可以形成前进3速档。
在前进4速档(4TH)中,如图2所示,在线性电磁阀SL1为OFF、线性电磁阀SL2为ON、电磁阀SR为OFF的状态下,离合器C-1以及离合器C-2分别接合。于是,如图1所示,通过离合器C-2的接合在行星架CR2以及内齿圈R3上将输入转动输入,同时通过离合器C-1将输入轴11的转动输入给行星齿轮S3。于是,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3和输入转动的内齿圈R3,即成为直联转动的行星架CR3成为输入转动。这样,在输出轴15上输出作为前进4速档的正向转动,即,该自动变速机构10形成前进4速档。
在前进5速档(5TH)中,如图2所示,在线性电磁阀SL1为ON、线性电磁阀SL2为OFF、电磁阀SR为ON的状态下,离合器C-2接合并且离合器C-3接合,而制动器B-1进行制动,于是,如图1所示,由离合器C-3的接合在行星齿轮S1上将输入转动输入,同时,由制动器B-1固定行星架CR1的转动,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1和固定的行星架CR1使内齿圈R1以及内齿圈R2减速转动。另一方面,由离合器C-2的接合在行星架CR2以及内齿圈R3上将输入转动输入,由输入转动的行星架CR2和减速转动的内齿圈R2使行星齿轮S2和行星齿轮S3增速转动。进一步,由增速转动的行星齿轮S3和输入转动的内齿圈R3使行星架CR3增速转动。这样,在输出轴15上输出作为前进5速档的正向转动,即该自动变速机构10形成前进5速档。
在后退1速档(REV),如图2所示,在线性电磁阀SL1为OFF、线性电磁阀SL2为ON、电磁阀SR为OFF的状态下,离合器C-3接合,并且制动器B-4进行制动,单向离合器F-1动作。于是,如图1所示,通过离合器C-3的接合在行星齿轮S1上将输入转动输入,同时由单向离合器F-1将行星架CR1的转动限制在一个方向,由输入转动的行星齿轮S1和转动被限制的行星架CR1使内齿圈R1和内齿圈R2减速转动。另一方面,由于制动器B-4的制动,行星架CR2以及内齿圈R3的转动被固定。于是,由减速转动的内齿圈R2和被固定的行星架CR2使行星齿轮S2以及行星齿轮S3反向转动,由反向转动的行星齿轮S3和被固定的内齿圈R3使行星架CR3方向转动。这样,在输出轴15上输出作为后退1速档的反向转动,即,该自动变速机构10形成后退1速档。
此外,后退1速档的发动机制动(惯性滑行)时,如图2所示,通过不锁住单向离合器F-1而锁住制动器B-1,防止了行星架CR1的空转,和上述同样可以形成后退1速档。
又,在N位,如图2所示,在线性电磁阀SL1为OFF、线性电磁阀SL2为ON、电磁阀SR为OFF的状态下,离合器、制动器以及单向离合器所有均为非接合(或者非动作)状态,成为不将输入轴11的转动传递到输出轴15上的状态(参见图1)。
又,在N-D变速中,如图2所示,线性电磁阀SL1以及SL2为分别供给的控制压PSL1、PSL2从低压向高压变化,电磁阀SR为ON状态。即,如图2所示,相反在从D位向N位的切换中,线性电磁阀SL1从OFF变成ON,电磁阀SR在继续保持ON状态后的规定的时刻变成OFF。因此,离合器C-1和制动器B-2分别被释放,单向离合器F-3从动作状态变成非动作状态。这样,可以获得不将输入轴11的转动传递给输出轴14的空档状态(参见图1)。
以下参照图3说明成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油压控制装置1。此外,在图3所示的油压控制装置1中,概略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际的油压控制装置1具有更多的阀和油路等,例如对在上述自动变速机构10中控制多个摩擦接合部件的接合状态的油压伺服机、锁止离合器、润滑油路等进行油压控制。此外,在图3中,EX表示排出端口。
如图3所示,本油压控制装置1,包括手动阀19、常开型的上述线性电磁阀SL1以及SL2,常闭型的上述电磁阀SR,制动器控制阀20、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离合器控制阀22、离合器锁止阀23、以及C-1储能器24。
手动阀19,与由驾驶员对换挡杆的换档操作连动进行动作,将操作压PL(向端口1供给的油压),对应滑轴19a的位置,可以切换到端口2到端口5的任一位置上。
线性电磁阀SL1,包括螺线部25以及调压阀部26,响应来自控制部(图中未画出)的控制信号,可以适时变更螺线操作压。在该螺线部25中,线圈25c由轭25a和定子铁心25b所夹持收容,并且轴27可以自由滑动地穿通该定子铁心25b的中心孔25d并且与调压阀部26的滑轴29靠接。另一方面,调压阀部26包括阀主体30以及可自由滑动地嵌插在该主体31内的上述滑轴29,并且该滑轴29由收缩设置的弹簧31向图的上方弹性施压。该阀主体30包括输入由调节阀(图中未画出)等进行调压后的调节压Pmod的输入端口a、输出控制压PSL1的输出端口b。该输出端口b,通过油路47,与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的输入端口m连通。
线性电磁阀SL2,包括螺线部31以及调压阀部32,响应来自控制部的控制信号,可以适时变更操作压。在该螺线部31中,线圈31c由轭31a和定子铁心31b所夹持收容,并且轴33可以自由滑动地穿通该定子铁心31b的中心孔31d并且与调压阀部32的滑轴35靠接。另一方面,调压阀部32包括阀主体36以及可自由滑动地嵌插在该主体36内的上述滑轴35,并且该滑轴35由收缩设置的弹簧37向图的上方弹性施压。该阀主体36包括输入上述调节压Pmod的端口c、输出控制压PSL2的输出端口d。该输出端口d,通过油路49,与离合器控制阀20的控制油室20c连通。
电磁阀SR从控制部接收控制信号后ON/OFF动作,采用初级调节阀(图中未画出)等对来自图中未画出的油泵(油压产生源)的油压调压后的操作压PL作为控制压A向油路51供给或者阻断。该电磁阀SR包括通过油路34输入操作压PL的输入端口e、和对应电磁阀SR的ON/OFF动作输出根据操作压PL的信号压A的输出端口f。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从图中未画出的油泵(油压源)输出的油压经过初级调节阀(图中未画出)调压后的压力为「操作压」,是向由图中未画出的换档杆和开关等换档操作部件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手动阀输入该操作压,在每个档位所产生的压力为「档位压」。
制动器控制阀20,包括可以在图3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轴20a、向上方对该滑轴20a弹性施压的弹簧20b、从线性电磁阀SL2通过油路49供给控制压PSL2的控制油室20c、向制动器B-2用的油压伺服机39供给接合压B的端口g、从该端口g输出的接合压B通过节流孔40反馈的油室h、i、通过油路50供给从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输出的供给压F的端口j。
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包括可以在图3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轴21a、向上方对该滑轴21a弹性施压的弹簧21b、当手动阀19处于前进行驶位(例如D位)时通过该阀19等经过油路52供给前进行驶位时的D位压(L)的端口k、l,从线性电磁阀SL1的端口b通过油路47供给控制压PSL1的端口m、在图中左半位置时输出供给压F的端口n、根据操作压PL供给R(倒档)位压的端口o、通过油路51供给电磁阀SR输出的信号压A的端口p、通过油路55根据D位压的供给压H的输出端口q、通过油路64输出根据档位压的控制压I的输出端口r。
上述油路55与油路17连接,该油路17通过止回球阀18与油路59连通。该止回球阀18设计成容许从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侧向油压伺服机67侧的油压作用,而阻止与此相反方向上的油压作用。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作为单向阀虽然采用止回球阀,当然也可以采用止回阀进行替代。
离合器控制阀22,包括可以在图3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轴22a、向上方对该滑轴22a弹性施压的弹簧22b、通过油路53以及节流孔41供给从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的输端口r输出的控制压I的控制油室s、通过油路55供给从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的端口q输出的供给压H、并作为排出端口的端口t。进一步,该控制阀22,包括通过油路56以及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供给从手动阀19输出的D位压(L)的输入端口u、从离合器锁止阀23的端口x的反馈压R经过油路68以及节流孔57进行供给的端口v、根据上述供给压H输出接合压K的输出端口w。该接合压K,通过油路59以及63向离合器锁止阀23的端口23d供给,同时经过该油路59、节流孔65、油路66以及节流孔69向油压伺服机67供给。
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由上述离合器控制阀22构成本发明的「调压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此,显然该调压装置,例如也可以由兼有本实施方案的线性电磁阀SL1和该离合器控制阀22的功能的单体线性电磁阀等构成。
上述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介入在手动阀19和输入端口u之间的油路(路径)56中,构成只容许向输入端口u供给油压的单向阀。即,该止回球阀42,按照可以向离合器控制阀22的输入端口u供给来自手动阀19的D位压(L)、并且当该控制阀22处于右半位置(供给位置)的状态时可以阻止通过输入端口u作用在手动阀19侧上的油压那样,介入在输入端口u和手动阀19之间的油路中。上述止回球阀42配置成在该控制阀22处于可以向油压伺服机67接合压K的右半位置的状态时阻止通过该控制阀22泄漏接合压K。
又,与节流孔65并行设置止回球阀70,以阻止从离合器控制阀22侧向油压伺服机67侧的油压作用,同时容许与此相反方向的油压作用。因此,上述接合压K,在离合器C-1接合时通过节流孔65向油路66供给,在离合器C-1释放时经过节流孔65和止回球阀70,从油路61侧、或者油路61以及油路63侧排出。
上述控制阀22,可以将向输入端口u供给的D位压(L)作为根据向控制油室s供给的控制压I进行调压后的接合压K输出,同时可以将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输出的供给压H作为接合压K向油压伺服机67输出。该控制阀22,在右半位置时,通过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供给的D位压(L)向油压伺服机67供给,使离合器C-1完全接合。
上述离合器锁止阀23,包括可以在图3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轴23a、向上方对该滑轴23a弹性施压的弹簧23b、通过油路63以及节流孔57向离合器控制阀22的端口v供给反馈压R的端口x、通过油路64供给控制压I(即切换压M)的端口y、通过油路62以及止回球阀43排出接合压K的端口z、供给调节压Pmod的端口23c、供给接合压K的端口23d。上述止回球阀43设置成容许从离合器锁止阀23侧的油压作用,并且阻止与此相反方向上的油压作用。
上述离合器锁止阀23,介入在后述的第2排出油路62、63中,构成将该第2排出油路62、63与第1排出油路61连通和阻断之间切换的切换阀,在调压控制(所谓直接控制)时向离合器控制阀22供给反馈压R,在离合器C-1完全接合时停止反馈压R的供给,并且通过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供给的D位压(L)作为接合压K可以向离合器C-1供给。
进一步,该离合器锁止阀23,在接合的离合器C-1释放时,在通过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阻止经过离合器控制阀22泄漏接合压K的状态下,根据向端口y供给的控制压I的高/低适时切换成右半位置或者左半位置。这样,该离合器锁止阀23,在左半位置时,阻断从端口23d向端口z的流路,实现通过油路66、61以及止回球阀45排出向油压伺服机67供给的接合压K的后述的小排出状态,而在右半位置时,连通端口23d和端口z、实现通过油路66、63、62以及止回球阀43排出向油压伺服机67供给的接合压K的大排出状态。又,上述止回球阀45,和节流孔46一起作为阀门被卡住时的排出保障用,并且作为小排出形成用的构成。
即,上述离合器锁止阀23,在离合器C-1释放时,在由控制压I将离合器控制阀22切换成右半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将超过为保持该控制阀22处于右半位置所需的油压的2段油压作为切换压M适时供给,在阻断油路62与63的左半位置、和连通油路62与油路63的右半位置之间选择切换。该切换,通过将在离合器控制阀22中根据滑轴22a的受压面积以及弹簧22b的弹性力使滑轴22a上升的油压、设定成比在离合器锁止阀23中根据滑轴23a的受压面积以及弹簧23b的弹性力使滑轴23a下降的油压高,可以实现。
此外,由上述油路61构成第1排出油路,由油路62以及油路63构成第2排出油路,在油压伺服机67和手动阀19之间的路径中由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排出油路,构成迂回排出油路。
C-1储能器24,与上述油路66中止回球阀70和节流孔69之间的部分连接,在D-N变速过程中使油压伺服67的接合压K排出时可以减轻容易产生的力矩失落的冲击。
以下说明上述油压控制装置1的动作。当驱动例如图中未画出的发动机等,由此驱动油泵(油压产生源)时,产生操作压PL,并且被供给到电磁阀SR的端口e、以及手动阀19的端口1等。
在该状态下,为了使停止中的车辆起步而将换挡杆换档在D位,开始N-D变速控制。于是,切换手动阀19的滑轴19a,从端口2输出的D位压(L),向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的端口k、1、和离合器控制阀22的输入端口u输出。这时,线性电磁阀SL1、SL2两者从ON移向OFF状态,并且电磁阀SR成为ON状态。
这样,线性电磁阀SL1,根据向端口a供给的调节压Pmod切换到高压侧的控制压PSL1。这时,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根据电磁阀SR的ON输出的切换压A向控制油室p供给,处于左半位置。因此,向端口m供给的控制压PSL1作为控制压I从端口r输出,向离合器控制阀22的控制油室s和离合器锁止阀23的端口y供给,同时向端口k供给的D位压(L)作为供给压F从端口n向制动器控制阀20的端口j供给。
因此,离合器控制阀22,响应向控制油室s供给的控制压I,使滑轴22a微移动,对向端口u供给的D位压(L)调压后从输出端口w作为接合压K输出。这时,离合器锁止阀23,根据向端口v供给的控制压I是不到规定值的油压的情况,被输入到控制油室23c中的调节压Pmod顶回,被切换成左半位置。为此,从上述控制阀22的输出端口w输出的接合压K,从端口23d通过端口x作为反馈压R返回到端口v。这样,离合器控制阀22将输出的接合压反馈到输出端口v,并且作为适当调压后的接合压K向输出端口w输出,通过输入逐渐提高的接合压K,使离合器C-1朝向其完全接合状态而进行逐渐接合。
另一方面,线性电磁阀SL2,根据向端口c供给的调节压Pmod调压后的控制压PSL2从端口d输出,向制动器控制阀20的控制油室20c供给,这样,该阀20被切换成右半位置。这时,如上所述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由于在左半位置,手动阀19输出的D位压(L)从端口k与端口n连通,因此,输出供给压F,向制动器控制阀20的端口j供给。这样,产生接合压B,使制动器B-2接合。该制动器B-2,然后在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切换到右半位置时被释放。
然后,控制部(图中未画出)通过在规定的时刻使电磁阀SR变成OFF,阻断切换压A将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切换到右半位置上。于是,向该控制阀21的端口k从手动阀19通过油路52供给的D位压(L)从该阀21的端口q向控制阀22的端口t输出,并且向上述控制阀21的端口1从手动阀19通过油路52供给的D位压(L)从该阀21的端口r分别向上述控制阀22的控制油室s以及锁止阀23的端口y供给。
这样,在离合器锁止阀23中,作为切换压M向端口y供给的D位压(L)和弹簧23b的弹性力的合力由于大于输入到端口23c的调节压Pmod,滑轴23a上升,切换到右半位置上。为此,这之前从端口x输出的向控制阀22的端口v供给的反馈压R被停止。这时,在离合器控制阀22中,向控制油室s作为控制压I供给的D位压(L)比弹簧22b的弹性力da,滑轴22a下降,因此该控制阀22被切换到右半位置。然后,通过使输入端口u和输出端口w完全连通,手动阀19输出的D位压(L)通过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直接供给给输入端口u,从输出端口w作为接合压K输出。因此,该接合压K通过节流孔65、油路66以及节流孔69向油压伺服机67供给,这样,通过使离合器C-1承受和D位压(L)相同的压力,处于完全接合状态。
通过上述那样接合的离合器C-1,和与此伴随动作的单向离合器F-3,将自动变速器10切换到前进1速档,因此可以迅速进行车辆的发动。
另一方面,当从上述前进1速档适时切换到其它前进变速档,然后停车后切换到后退变速档上时,换挡杆经过N位操作到R位,自动变速器10如以下那样暂时切换到空档状态,然后切换到后退1速档上。此外,在R位中切换动作本身由于不是本发明的特征,在本实施方案中,后退1速档上动作的离合器C-3、制动器B-1(发动机制动时)、制动器B-4、单向离合器F-3在图中未画出,只简要说明其动作。
首先,换档杆处于N位,通过手动阀19的滑轴19a的移动,在图3中,处于只向线性电磁阀SL1、SL2的端口a、c供给调节压Pmod、从油压产生源向电磁阀SR供给油压(操作压PL)、以及向离合器锁止阀23的端口23c供给调节压Pmod的状态。这时,线性电磁阀SL1、SL2从OFF变到ON状态,电磁阀SR处于ON状态。这样,通过使处于接合状态的离合器C-1和制动器B-2分别被释放,进一步单向离合器F-3从动作状态变到非动作状态,可以获得输入轴11的转动不被传递给输出轴15的空档状态。
即,如图3所示,根据向处于ON状态的线性电磁阀SL1供给的调节压Pmod,控制压PSL1向离合器作用控制阀21的端口m供给。这时,该控制阀21由于根据电磁阀SR的ON状态向端口p供给切换压A,被切换成左半位置,向端口m供给的控制压PSL1作为控制压I从端口r输出,分别向离合器控制阀22的控制油室s和离合器锁止阀23的端口y供给。
在此,上述控制压I,虽然是向离合器控制阀22的控制油室s和离合器锁止阀23的端口y同时供给,向该锁止阀23,为了在阻断第2排出油路62、63的左半位置、和开放该油路62、63的右半位置之间自由切换,作为分段控制的比较低的第1油压、和比较高的第2油压,被选择性供给。即,根据控制部(图中未画出)通过适时向线性电磁阀SL1控制作为控制压PSL1的油压,在使离合器控制阀22保持右半位置的状态下供给由调节压Pmod使离合器锁止阀23的滑轴23a下降程度的油压,或者在保持上述控制阀22的右半位置的状态下,供给由调节压Pmod使锁止阀23的滑轴23a上升程度的油压。
通过这样分段切换控制压I,保持离合器控制阀22在右半位置,同时由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阻止通过该控制阀22使接合压K向油路56侧排出,同时通过只对离合器锁止阀23在左半位置、右半位置适时切换,可以获得将端口z和端口23d之间阻断将第2排出油路62、63闭塞的小排出状态、和使端口z和端口23d连通将第2排出油路62、63开放后的大排出状态。这样,由于介入了使第2排出油路62、63与第1排出油路61连通或者阻断进行切换的离合器锁止阀23,通过控制该锁止阀23的切换动作,可以容易根据环境温度适时对从油压伺服机67的接合压K的排出状态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方案中,控制压I作为上述第1油压进行控制在小排出状态下进行离合器释放,并且根据需要切换成大排出状态,进行初期设定。为此,上述控制压I的供给时,向油压伺服机67供给的接合压K,通过节流孔69、油路66、节流孔65以及止回球阀70在采用第1排出油路61以及第2排出油路62、63的状态下快速排出。在该大排出状态下,在控制阀22中,以提高了的控制压I的供给保持在右半位置,将输出端口w和输入端口u连通,通过介入在该输入端口u的输出侧的油路56中的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防止接合压K通过该控制阀22泄漏。
此外,通过向N位的切换,在离合器控制阀22中,切换手动阀19的端口,从该手动阀19经过油路56消除D位压(L)的作用。为此,上述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不存在时,在上述大排出状态下经过处于连通状态的输出端口w和输入端口u,接合压K从手动阀19侧急速被排出,产生不适的冲击。即,上述排出禁止用止回球阀42的存在,具有可以避免阀门被卡住的产生的效果,同时具有阻止接合压K向手动阀19侧急剧排出的效果。在进行不经过离合器控制阀22的上述排出时,特别是在小排出状态下,接合压K通过节流孔46比较缓和向手动阀19侧排出,防止了上述冲击的产生。
此外,例如根据检测油(ATF)的温度的油温传感器输出的油温检测信号,控制部(图中未画出)控制线性电磁阀SL1,适时切换上述第1油压和第2油压,可以切换成大排出状态和小排出状态。
又,由控制压I的分段切换,适时切换大排出状态以及小排出状态时,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即,通过在油粘度降低的高温时采用小排出状态,在油粘度上升的低温时采用大排出状态,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最佳控制排出速度。这样,在高温时通过使排出速度降低,可以防止急剧的力矩失落引起不适的冲击。又,通过在低温时增加排出速度快速进行离合器C-1的释放,例如尽管是换档成R位,可以可靠防止在之前的D位中接合的离合器C-1的释放不完全、该离合器C-1与在R位接合的离合器C-3接合等那样的不良情况发生。
然后,在将离合器C-1完全释放达到N位后,在自动变速机构10中,进行N-R变速控制。在该N-R控制中,使线性电磁阀SL1、SL2成OFF、电磁阀SR成ON状态,同时对图中未画出的其它线性电磁阀和电磁阀适时进行ON/OFF控制。这样,通过图中未画出的切换阀向离合器C-3的油压伺服机(图中未画出)供给接合压使该离合器C-3接合,同时通过未画出的切换阀向制动器B-1以及B-4的各油压伺服机(图中未画出)供给接合压,分别使该制动器B-1(发动机制动时)以及B-4接合。通过这样接合的离合器C-3、制动器B-1以及B-4、以及由此动作的单向离合器F-1,形成后退1速档。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施方案的油压控制装置1,在离合器C-1释放时,在通过绕过离合器控制阀22的迂回排出油路(61、62、63)使油压伺服机67和手动阀连通的状态下,在具有为提高对控制压I的响应性能的精密结构的上述控制阀22中,可以避免发生阀门被卡住、特别是中间被卡住等不良情况,并且可以从油压伺服机67良好排出接合压K。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在起步离合器的离合器C-1中适用,在频繁进行起步时的离合器断开、连接的动作中,尽可能避免离合器控制阀22的阀门被卡住,例如在从前进1速档向后退1速档换档时,可以可靠防止在R位接合离合器C-3的同时离合器C-1也作用(连接)造成加速离合器摩擦板的磨损等那样的不良情况。
又,通过根据控制信号分段切换共同的控制压I后向离合器锁止阀23供给,在离合器控制阀22保持在右半位置的状态下,可以只对离合器锁止阀23在右半位置、左半位置之间自由切换。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分别对这些离合器控制阀22以及锁止阀23的各滑轴位置进行切换的回路,只需选择切换现有既存的锁止阀,就可以实现排出状态的变更。因此,本油压控制装置1的回路构成可以简化,同时与现有的部件共用,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是设定成在正常状态下以小排出状态进行排出,然后根据将控制压I切换成第2油压切换成大排出状态,该设定也相反设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是对离合器C-1用的油压伺服机67进行排出控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也包含其它离合器或者在发动机制动时接合的制动器等,只要是在对应的控制阀进行排出时有可能产生阀门被卡住的摩擦接合部件,可以在任何一种装置中适用。

Claims (5)

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是一种具有使切换档位的手动阀、对应所供给的接合压使摩擦接合部件进行断开·接合动作的油压伺服机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具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以及排出端口、对从所述手动阀向所述输入端口供给的规定的档位压进行调压后从所述输出端口作为所述接合压输出的调压装置、
绕过所述调压装置、可以将从所述油压伺服机输出的所述接合压排出的迂回排出油路、
设置在所述手动阀和所述输入端口之间的路径中的、只容许向所述输入端口供给油压的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迂回排出油路包括在所述油压伺服机和所述手动阀之间形成相互不同路径的第1以及第2排出油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在所述第2排出油路中,设置能够进行连通或者阻断该第2排出油路与所述第1排出油路的切换的切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压装置由通过根据输出控制压的线性电磁阀所输出的控制压,对所述规定的档位压进行调压,来输出所述接合压的离合器控制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摩擦接合部件是起步离合器。
CNB031424090A 2002-06-28 2003-06-12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93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91522A JP4056305B2 (ja) 2002-06-28 2002-06-28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2002191522 2002-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0784A true CN1470784A (zh) 2004-01-28
CN100489349C CN100489349C (zh) 2009-05-20

Family

ID=3043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24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9349C (zh) 2002-06-28 2003-06-12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835151B2 (zh)
JP (1) JP4056305B2 (zh)
CN (1) CN100489349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1070A (zh) * 2010-04-15 2011-10-19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及其油压控制方法
CN102741593A (zh) * 2010-03-11 2012-10-17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1506548B (zh) * 2006-12-26 2012-12-05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1828052B (zh) * 2007-09-11 2013-11-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装置
CN102257295B (zh) * 2008-12-25 2014-01-2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4405865A (zh) * 2014-11-18 2015-03-1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挡变速箱及其换挡油压调节系统
CN105556178A (zh) * 2013-09-30 2016-05-04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8626270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工程机械变速箱
CN109563924A (zh) * 2016-08-03 2019-04-02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8104B2 (en) * 2003-09-12 2006-05-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lective bypass of solenoid-controlled supply to friction elements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KR100588509B1 (ko) * 2004-11-02 2006-06-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유압 제어시스템
JP4806934B2 (ja) * 2005-01-31 2011-11-0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US7517296B2 (en) * 2005-04-26 2009-04-1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ariable motor/generator cooling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variable hybrid vehicular transmissions
JP4305556B2 (ja) * 2007-11-28 2009-07-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JP5233274B2 (ja) * 2007-12-19 2013-07-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050828B2 (en) * 2008-03-31 2011-11-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ransmission oil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968136B2 (en) * 2008-04-18 2015-03-03 Borgwarner In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having simplified controls
JP4603601B2 (ja) * 2008-06-16 2010-12-22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DE102009030749B4 (de) * 2009-06-26 2017-08-10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Automatisiertes Getrieb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utomatisierten Getriebes
CN102042513A (zh) * 2009-10-15 2011-05-0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管
JP2011152829A (ja) * 2010-01-26 2011-08-11 Aisin Aw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DE112012006714B4 (de) * 2012-07-17 2021-06-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ybridfahrzeug-Antriebsvorrichtung
US10012311B2 (en) * 2015-05-05 2018-07-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ving a neutral locked turbine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7784B2 (ja) * 1991-09-18 1999-03-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3403463B2 (ja) * 1993-08-17 2003-05-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H07137563A (ja) * 1993-11-19 1995-05-30 Nippon Soken Inc 自動変速装置
US5725451A (en) * 1994-06-02 1998-03-10 Aisin Aw Co., Ltd. Control system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6471613B1 (en) * 2000-08-23 2002-10-29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with variable line pressure
DE10218105A1 (de) * 2001-04-25 2002-11-21 Aisin Aw Co Hydraulische Drucksteuervorrichtung eines Automatikgetriebes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6548B (zh) * 2006-12-26 2012-12-05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1828052B (zh) * 2007-09-11 2013-11-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装置
CN102257295B (zh) * 2008-12-25 2014-01-2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2741593A (zh) * 2010-03-11 2012-10-17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2221070A (zh) * 2010-04-15 2011-10-19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及其油压控制方法
CN102221070B (zh) * 2010-04-15 2015-08-26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及其油压控制方法
CN105556178A (zh) * 2013-09-30 2016-05-04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5556178B (zh) * 2013-09-30 2017-10-24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4405865A (zh) * 2014-11-18 2015-03-1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挡变速箱及其换挡油压调节系统
CN109563924A (zh) * 2016-08-03 2019-04-02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装置
CN109563924B (zh) * 2016-08-03 2020-11-06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装置
CN108626270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工程机械变速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9349C (zh) 2009-05-20
JP2004036673A (ja) 2004-02-05
US20040067810A1 (en) 2004-04-08
US6835151B2 (en) 2004-12-28
JP4056305B2 (ja)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70784A (zh)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0434767C (zh)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134600C (zh)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US7905807B2 (en)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hybrid drive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2257295B (zh)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US4981052A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fail safe system
US20050202917A1 (en)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7510496B2 (en)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with interlock protection
JP5083235B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車両
CN1704632A (zh) 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设备
CN1212482C (zh) 自动变速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US6929584B2 (en)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ehic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828092A (zh) 用于具有锁止离合器的液压传动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00340798C (zh)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788172A (zh) 连续变速传动装置
CN1576659A (zh) 用于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回路
CN1576656A (zh) 用于液压式机械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920344A (zh) 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US6478707B1 (e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597564B (zh) 车辆用摩擦离合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US8088039B2 (en)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576658A (zh)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US9109686B2 (en)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JP5077073B2 (ja) 動力伝達装置用の駆動装置および車両
CN101063485A (zh) 用于车辆的三自由度六速行星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