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0219A -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0219A
CN1450219A CN03110115A CN03110115A CN1450219A CN 1450219 A CN1450219 A CN 1450219A CN 03110115 A CN03110115 A CN 03110115A CN 03110115 A CN03110115 A CN 03110115A CN 1450219 A CN1450219 A CN 1450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position
clamping device
upper thread
eedle
m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10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0582C (zh
Inventor
日塔隆
皆川忠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50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0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05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05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1/00Loop holders; Loop spreaders; Stitch-forming fing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4Lower casings
    • D05B73/12Slides; Needl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面线保持装置(A),具有:夹持面线的端部的夹持机构(D)、构成单一促动器的步进马达(10)、在前端部设有夹持机构(D)的关联动作机构(C)、连接马达(10)和关联动作机构(C)的连接部件(12)。当使马达(10)工作时,连接部件(12)向前后方向移动并把马达(10)的动作传递给关联动作机构C。关联动作机构(C)的下部夹线板(2)与上部夹线板(3)相互相对移动,且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与形成于下部夹线板(2)上的通孔(2b)的前壁(2i)靠接,并夹持穿过通孔(2b)的面线的端部。以此,使用构成单一促动器的步进马达(10)可以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缝纫开始时留在针尖处的面线长度稳定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可靠地形成缝纫开始的线迹,并且在缝纫开始的位置使残留于布料内侧的面线的端部好看,需要稳定残留于缝纫开始的针尖上的面线的长度,为此,以往是以低速控制形成包括在缝纫开始所形成第一针线迹(第一针)的规定数量线迹的机针的上下运动速度、防止由惯性引起从线迹孔中把面线的端部拔出而脱落,或者,用众所周知的在针板的里侧夹持第一针的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的技术。
另外,在专利2671478号公报上,记述了配置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具有设有通孔的夹线夹子的面线保持装置。用该装置,在把面线穿过上述通孔以后,使夹线夹子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避开,并在该夹持部与针板的下面之间夹持面线的端部,然后,把夹线夹子从针板下面向下方转动,以此放开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
另外,在专利2000-325683号公报上,记述了具有前端由薄板状部件及钢丝状部件构成的面线保持部件的面线保持装置。该装置,在缝纫开始时,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前移,并在面线穿过薄板状部件与钢丝状部件之间以后,使钢丝状部件向薄板状部件接近地拉回、并以此把面线的端部保持于薄板状部件与钢丝状部件之间,并且使面线保持部件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避让,然后通过用挑线杆将面线牵引而放开面线的端部,并把放开了面线的端部的面线保持部件移动到与切线装置不干涉的退让位置。
在专利2671478号公报的面线保持装置上,由于是从针板下面向下方转动夹线夹子并以此只放开被夹持的面线的构造,所以有时从通孔拉不出面线的端部。
即,在图17中,进行缝纫开始的最初的落针(第一针),且在夹线夹子104与针板102之间夹持面线的端部以后,在用穿过面线100的机针101进行第2次(第二针)的落针时,对承载于针板102上的布料103形成缝纫开始的线迹,但这时,在第3次(第三针)落针之前,在针板102的下面之间夹持着面线100的端部的夹线夹子104,从针板102的下面向下方离开,并把面线100的端部放开,另一方面,被放开的面线100的端部,以穿过设于夹线夹子104上的通孔104a的状态下垂,并可以与设于针板103的针孔103a下方的旋梭105接触。然后,在该状态下,一旦布料103被沿送布方向送出并且用机针101进行第3次以后的落针,则夹线夹子104,由于其在图17所示的开放位置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如图18(a)(b)所示,穿过夹线夹子104通孔104a的面线100的端部,被挂在旋梭105的梭尖上并被缝入布料103中,形成通过通孔104a的线环W,这时,会向与送布方向相反的方向牵引布料103,有可能不在布料103上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形成线迹。另外,在图17、图18(a)(b)中,因说明的关系省略了底线。
另一方面,在专利2000-325683号公报的面线保持装置上,由于通过用挑线杆牵引面线而进行面线的放开,所以加工布料厚时还没问题,但在加工布料薄的时候,有在放开面线时容易因挑线杆产生的张力而在加工布料上产生皱褶的问题。
另外,这些以往的面线保持装置,为了在布料的内侧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至少需要两个促动器(气缸等),因此,对应于促动器的数量,其面线保持装置本身的大小(尺寸)变大。随之而来的是需要所用促动器数量部分的多余成本,并且,对应于促动器的数量,控制这些促动器也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使用单一的促动器可以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并且,能圆滑地放开被夹持的面线的端部,以防止产生上述的在布料上的缝制不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之1的缝纫机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图1~图3及图6~图9所示,
在缝纫机面线保持装置(A)中,在针板(50)的下方夹持在缝纫开始时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把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向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位置移动,并在以规定针数的落针后,放开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设有:
具有保持面线的端部的保持部(前壁2i)、对于该保持部相对移动于夹持位置与放开位置(包括初始位置。)并与上述保持部之间夹持、放开面线的端部的夹持部(凸起部5d)的夹持机构(D),和
具有能将上述夹持机构移动于、上述夹持机构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移动位置、上述夹持机构从上述第一移动位置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向离开的第二移动位置、上述夹持机构从上述第二移动位置再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向离开的第三移动位置的单一促动器(步进马达10),且在缝制开始时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并在规定针数的落针期间停止以后,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的移动机构(B),和
在上述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使上述夹持部位于上述夹持位置,以便夹持穿过机针(52)的面线的端部,并以在第三移动位置上使上述夹持部位于上述放开位置、而与上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机械地连动、使上述夹持部位于上述夹持位置及上述放开位置的关联动作机构(C)。
在本发明之1中,用单一促动器进行驱动的移动机构的移动,能以通过关联动作机构的状态传递给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在从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使夹持部位于夹持位置并夹持面线的端部,在第二移动位置原封不动地停止于保持面线的端部的状态直到进行规定针数的落针为止,然后在第三移动位置,使夹持部处于放开位置并放开面线的端部。
本发明之2,是根据本发明之1上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
上述关联动作机构,具有在前端部设有上述保持部的第一移动部件(下部夹线板2)和在前端部设有上述夹持部的第二移动部件(上部夹线板3),
使上述第二移动部件对上述第一移动部件相对地移动,以便在上述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使上述夹持部从上述放开位置(初始位置)相对移动到上述夹持位置,并且在上述夹持机构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时,在第三移动位置上,使上述夹持部从上述夹持位置相对移动到上述放开位置。
在本发明之2中,通过关联动作机构使具有夹持部的第二移动部件对于具有保持部的第一移动部件进行相对移动,使夹持机构可以在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夹持面线的端部,并且,在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时放开面线的端部。
本发明之3,是根据本发明之2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在中央部(前壁2i)具有用于引导面线的端部的引导部(引导壁6),
上述夹持部,可相对于上述第二移动部件转动地被支撑于上述中央部以便容易引导面线的端部。
在本发明之3中,由于保持部具有用于引导面线的端部的引导部,所以在保持部向夹持部相对接近地移动时,面线的端部保持于保持部并被引导到引导部、位于所谓中央部的规定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夹持机构的夹持部,可相对于第二移动部件转动地被支撑于保持部的中央部、能容易引导面线的端部,所以夹持部在向保持部接近地移动时,为了把面线的端部引导到保持部的中央部,一边转动一边可靠地把面线的端部引导到保持部的中央部,并在保持部与夹持部之间夹持面线的端部。
本发明之4,是根据本发明之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如图6(b)所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夹持机构的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的移动方向,是与机针52的上下运动方向略呈垂直的方向,且朝向缝纫机纵机身部的方向。
在本发明之4的构成中,夹持机构,能从机针的上下运动位置向缝纫机纵机身部侧退让地移动。夹持机构的移动方向之所以是在与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和朝向缝纫机纵机身部侧,是因为夹持机构是沿缝纫机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不是重新确保为了移动的空间而是能确保夹持机构的充分的移动距离。
本发明之5,根据发明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具有连接所述单一促动器与所述关联动作机构的连接部件(12),
把所述单一促动器设置在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缝纫机机台下方,且用所述连接部件把所述单一促动器与所述关联动作机构连接,这样,以通过所述关联动作机构的状态,把所述单一促动器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并以所述连接部件的向机针上下运动路径侧方向及缝纫机纵机身部侧方向的进退移动、进行用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及放开面线的端部以及所述夹持机构的移动。
将单一促动器设置在可以充分确保空间的缝纫机纵机身部侧,该促动器的驱动力,通过向机针上下运动路径侧方向及缝纫机纵机身部侧方向的进退移动的连接部件、传递给关联动作机构,进行用上述夹持机构的夹持及放开面线的端部以及上述夹持机构的移动,所以只要在缝纫机机台上保证最小限度的空间即可,并可提供即使在机台的形状为细长筒状机台的缝纫机上,也能适用的面线保持装置。
本发明之6,是根据发明1~5中任意一项上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如图5及图6~图9所示,其特征在于,设有:
检测上述夹持机构位置的检测机构(E),和
在缝纫开始时,根据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检测信号,判断上述夹持机构是否位于上述第一位置的判断机构(CPU33),和
当由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在缝纫开始时上述夹持机构不在上述第一位置时,停止缝纫机的启动或驱动的驱动停止控制机构(CPU33)。
根据本发明之6,在缝纫开始时用检测机构检测夹持机构的位置,进而,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信号,当在缝纫开始时判断机构判断为夹持机构不在正常的第一移动位置时,用驱动停止控制机构停止缝纫机本身的启动或驱动。即,缝纫开始时的夹持机构,当被配置于从正常的第一移动位置偏离的位置且与第一针的机针干涉的位置等时,可以停止缝纫机的启动或驱动。因此,可以防止夹持机构与第一针的机针的干涉,进而可以将夹持机构与第一针的机针的干涉而发生折断或损伤机针的情况防范于未然。
本发明之7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如图8、图9及图11(a)(b)所示,
在针板的下方、且在与上述机针相对向的旋梭(105)的梭尖(105a)经过路径的上方夹持缝制开始时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并且把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向离开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位置移动,在规定针数的落针后,放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设有:
具有保持面线的端部的保持部、相对于该保持部移动于夹持位置与放开位置、并与上述保持部之间夹持放开面线的端部的夹持部的夹持机构,和
能将上述夹持机构移动于、上述夹持机构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移动位置、上述夹持机构从上述第一移动位置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离开的第二移动位置、上述夹持机构从上述第二移动位置再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离开的第三移动位置、上述夹持机构从上述第三移动位置再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离开的第四移动位置,并在从缝纫开始的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在规定针数落针期间停止以后,从第二移动位置经过第三移动位置移动并停止于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机构,和
在上述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使上述夹持部位于夹持位置、以便夹持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并为了在第三移动位置上使上述夹持部位于放开位置、而把与上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机械地连动且使上述夹持部位于夹持位置及放开位置的关联动作机构;
上述保持部,在第三移动位置上,在使上述夹持部位于上述放开位置以后,保持面线的端部,并且,
第四移动位置,至少是在通过上述夹持机构的从第三移动位置到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而保持于上述保持部的面线的端部、能从上述旋梭的梭尖经过的路径离开的位置。
在本发明之7中,夹持机构在第三移动位置放开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随后,在放开面线的端部的状态下再从第三移动位置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第四移动位置移动。另一方面,随着这样的夹持机构的移动,在被放开的面线的端部仍然保持于夹持机构的保持部上的状态下,面线的端部移动到从旋梭的梭尖经过的路径离开的第四移动位置。因此,在本发明之7中,如图11所示,夹持机构在放开面线的端部L以后,即使面线的端部L被旋梭105的梭尖105a拉住并被缝入布料中(参照图11(a)),面线的端部L也可由保持部的移动而被拉出,并且,再从旋梭105的梭尖105a经过的路径离开,其后也可以不被旋梭105的梭尖105a拉住(参照图11(b))。更详细的是,通过把夹持机构从第三移动位置向第四移动位置移动,使配合着面线的端部L的保持部继续向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方向移动,并可以把缝入布料中的面线的端部L向略水平方向牵引。并且,由于该第四移动位置,不仅牵引被缝入的面线的端部L,而且被设定在把被牵引的面线的端部L从旋梭105的梭尖105a经过路径离开的位置,所以将夹持机构的移动停止于第四移动位置,并在缝制中总维持该位置,以此在缝制中,面线的端部L不会二次被旋梭105的梭尖105a拉住,可以防止该面线的端部L缝入布料。因此,可以防止面线的端部被缝入布料和不在所希望的位置形成线迹的不良现象。并且,这时,由于在第三移动位置夹持部移动到放开位置并把面线的端部L放开,不进行如用以往技术所说明的特开2000-325683号公报的面线保持装置那样,用挑线杆牵引面线的面线放开,可以解决在布料薄时由于用挑线杆牵引面线而放开面线时因挑线杆的张力而容易在布料上产生皱褶的问题。因此,能圆滑地放开被夹持的面线的端部,以防止产生在布料上的缝制不完美。
本发明之8,根据本发明之7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如图5及图6~图9所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机构,具有单一的促动器,且从上述夹持机构的第一移动位置经过第二移动位置、第三移动位置向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由上述单一的促动器的驱动力进行。
根据本发明之8,用单一促动器就可以实现以往即使用多个促动器也不能实现的面线的夹持及放开,以及把放开后的面线的端部从旋梭的梭尖经过路径退让的一连串动作,因此,可以更小型化地构成面线保持装置,并且可以抑制与促动器有关的成本,进而也可以使与促动器相关的控制更简单。
本发明之9,是根据本发明之7或8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如图5及图6~图9所示,其特征在于,设有:
实行切断面线的切线机构,和
检测上述夹持机构位置的检测机构(E),和
在由上述切线机构进行切线时,根据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检测信号,判断上述夹持机构是否位于第四移动位置的判断机构(CPU33),和
当由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上述夹持机构不在第四位置时,停止对缝纫机或切线机构的驱动的切线停止控制机构(CPU33)。
根据本发明之9,在由上述切线机构进行切线时,当判断机构根据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检测信号、判断为夹持机构不在规定的第四移动位置时,用切线停止控制机构停止缝纫机或切线机构的驱动。即,由于第四移动位置,也是能防止构成切线机构的可动部件与夹持机构干涉的位置,所以在缝制结束时,当因某种异常使夹持机构与构成切线机构的可动部件发生干涉时,在夹持机构没有位于该第四移动位置时,可以停止缝纫机或切线机构。因此,可以将夹持机构与构成切线机构的可动部件干涉而发生损伤该可动部件等防范于未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面线保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上述面线保持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上述面线保持装置的俯视立体图。
图4是具备上述面线保持装置的缝纫机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5是上述面线保持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6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关联动作机构、夹持机构及检测机构的各部件的「第一移动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构成上述移动机构、关联动作机构、夹持机构及检测机构的各部件的「第二移动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构成上述移动机构、关联动作机构、夹持机构及检测机构的各部件的「第三移动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构成上述移动机构、关联动作机构、夹持机构及检测机构的各部件的「第四移动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具备上述面线保持装置的缝纫机缝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使用上述面线保持装置时的面线的端部的动作的(a)(b)概略剖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所示的关联动作机构及夹持机构的变形例的「第一移动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上述变形例的「第二移动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上述变形例的「第三移动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上述变形例的「第四移动位置」的(a)俯视图(b)侧视图。
图16是上述变形例的移动部件的零件形状局部侧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的概略剖视图。
图18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问题点的(a)概略剖视图(b)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中:A—面线保持装置,B—移动机构,10—步进马达(移动机构、单—促动器),11—夹线柄部(移动机构),12—连接部件(移动机构),C—关联动作机构,2—下部夹线板(关联动作机构、第一移动部件),3—下部夹线板(关联动作机构、第二移动部件),D—夹持机构,5—夹持部件(夹持机构),5d—凸起部(夹持部),6—导向部件(夹持机构),6a—导向壁,2i—前壁(保持部),E—检测机构,20—传感器缝隙板(检测机构),21—初始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机构),22—退让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机构),F—控制装置,33—CPU(判断机构、驱动停止控制机构、切线停止控制机构),50—针板,52—机针,105—旋梭,105a—梭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面线保持装置,是组装于各种缝纫机上的装置,是与在针板的下方夹持在缝纫开始时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并把所夹持面线的端部移动到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保持位置,且在规定针数的落针后,放开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的缝纫机面线保持装置有关的装置。
以下,说明面线保持装置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5所示,面线保持装置A,主要由:能向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B、与移动机构B的前后方向的移动、机械地连动的关联动作机构C、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且把所夹持(保持)的面线的端部放开的夹持机构D、检测夹持机构D位置的检测机构E(参照图6~图9)、根据来自检测机构E的检测信号、控制面线保持装置A动作的控制装置F(参照图5)构成。
另外,在说明上述部分的结构时,在本实施例中,由图中的XYZ轴决定所示的各个方向,特别是表示X轴方向的+侧为右、一侧为左;Y轴方向的+侧为前、一侧为后;Z轴方向的+侧为上、一侧为下。
如图1~图4所示,移动机构B,具有:固定于缝纫机纵机身部90侧的缝纫机机台91下方的步进马达(以下称为「马达」。促动器)10、转动柄部(以下称为「柄部」。)11和连接部件12。马达10,是按从控制装置F(参照图5)输出的脉冲信号同步转动规定角度的众所周知的步进马达。柄部11的一端部,被固定于马达10的轴部10a上,在柄部11的另一端部开有孔部11a。驱动马达10且轴部10a旋转时,柄部11以轴部10a为支点转动(参照图1及图3中的箭头L)。
另外,连接部件12,是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部件,在其前侧及后侧分别开有孔部12a、12b。另外,用分段螺钉13可滑动地固定着柄部11的孔部11a与连接部件12的孔部12b。从而,柄部11一旦旋转(参照图1及图3中的箭头L),则连接部件12就前后运动(参照图1~图3中的箭头M)。
如图1及图4所示,关联动作机构C,作为主要部件,具有:被固定于缝纫机机架中的夹线板底座(以下称为「底座」)1、下部夹线板(以下称为「下板」。第一移动部件)2、上部夹线板(以下称为「上板」。第二移动部件)3、抓线底座盖(以下称为「底座盖」)4、抓线凸轮板连杆(以下称为「凸轮板连杆」)7、螺旋弹簧8、滚子9。
在底座1上,在其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形成有具有规定宽度的槽部1a,并且在槽部1a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的孔部1b。另外,槽部1a的宽度,与下板2及上板3的宽度大致相同。在底座1的槽部1a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形成有左孔部1c及右孔部1d。在此,其左孔部1c及右孔部1d略相互平行,但左孔部1c及右孔部1d在前后方向为稍微偏移的位置关系,且相对地左孔部1c靠前、右孔部1d靠后。并且,用螺钉1e,把滚子9安装在底座1的左侧边缘部。
下板2,是长条且略呈平板状的部件。在下板2的前端部2a上开有略呈四方形状的孔部2b,在后端部2c开有细长状的孔部2d。另外,前端部2a的孔部2b,在位于针板50的针孔51(参照图6~图9)的下方时,是能穿过机针52(参照图6(b))的通孔,以下,把孔部2b称为「通孔2b」。在下板2上,设有略从其中央部2e向左侧稍微凸出的左凸出片2f。并且,在下板2的中央部2e及左凸出片2f的下部,分别设有前销2g及左销2h。
具备这样结构的下板2,处于与底座1的槽部1a配合地重叠在底座1上部的状态。这时,下板2的前销2g,在插入底座1的孔部1b的状态下,挂住螺旋弹簧8的前挂环部8a,另一方面,左销2h在穿过底座1的左孔部1c、进而穿过凸轮板连杆7的左孔部7a的状态下,被限制部件7b可滑动地固定在凸轮板连杆7上。
上板3,是稍微比下板2短的略呈平板状的部件。在上板3的前端部3a上,设有向下方凸出的凸起部3b。并且,在上板3上设有从其略中央部3c向右侧稍微凸出的右凸出片3d。在上板3的后端部3e及右凸出片3d的下部,分别设有后销3f及右销3g。
具有这样结构的上板3,处于与底座1的槽部1a配合地重叠在下板2上部的状态。这时,上板3的后销3f,在插入下板2的孔部2d及底座1的孔部1b的状态下,挂住螺旋弹簧8的后挂环部8b,另一方面,右销3g在穿过底座1的右孔部1d、进而穿过凸轮板连杆7的右孔部7c的状态下,被限制部件7d可滑动地固定在凸轮板连杆7上。
底座盖4,是略呈平板状的部件,并被四个螺钉4a分别在前侧及后侧的两个位置固定在底座1上。这样,上述的下板2及上板3被夹在底座1及底座盖4之间,成为可以防止下板2及上板3脱离的结构。
凸轮板连杆7,是沿略向左右方向配置的略呈平板状的部件。在凸轮板连杆7左右两侧部,开有左孔部7a及右孔部7c,如上所述,下板2的左销2h及上板3的右销3g穿过该孔部7a、7c。在凸轮板连杆7的下部设有凸轮板销7e,凸轮板销7e,可滑动地嵌合在形成于连接部件12前端部的圆形孔部12a内。因此,连接部件12、通过马达10的驱动力一旦沿前后方向(参照图1~图3的箭头M)移动,则可把该前后运动传递给凸轮板连杆7。另外,详细的说明,将在后述的面线保持装置A的动作说明中进行,但随着马达10的驱动力向凸轮板连杆7的的传递,关联动作机构C的各部件也连动。
另外,在凸轮板连杆7的左边缘部,设有与滚子9的外圆周面对应的稍微弯曲的凸轮形状部7f。另外,详细的说明,将在后述的面线保持装置A的动作说明中进行,但安装于底座1的左侧边缘部的滚子9的外圆周面与该凸轮形状部7f接触。
螺旋弹簧8,是限制下板2及上板3的前后方向移动的部件。具体的如图2所示,螺旋弹簧8的前挂环部8a及后挂环部8b,分别被挂在下板2的前销2g及上板3的后销3f上。该螺旋弹簧8,在前销2g与后销3f向前后离开地移动时,施加使前销2g与后销3f相互接近的拉力。因此,下板2及上板3,因该螺旋弹簧8的拉力而受到在前后方向相互靠进的力。另外,如该图所示,螺旋弹簧8被配置在凸轮板连杆7的下方,并且俯视是与凸轮板连杆7交叉地配置。
如图1所示,夹持机构D,具有:把穿过通孔2b的面线的端部导向到规定位置的导向部件6、用于夹持穿过通孔2b的面线的端部的夹持部件5。
导向部件6,是两侧具有向内侧凹进的斜状侧壁(引导壁6a)的部件,由两个螺钉6b固定在下板2的前端部2a上,具体的是固定在下板2的通孔2b的前侧边缘侧。另外,详细的说明,将在后述的面线保持装置A的动作说明中进行,但在面线的端部穿过下板2的通孔2b的状态下,该而线的端部,随着下板2的向后侧的移动被引向导向部件6的引导壁6a中。并且,该面线的端部,被保持在与通孔2b的前壁2i配合的状态。即,通孔2b的前壁2i,具有作为保持面线的端部的保持部的功能。
夹持部件5,是被安装于上板3前端部3a的部件。详细的是,在夹持部件5的后端部5a开有圆形的孔部5b,该孔部5b与上板3的凸起部3b嵌合。这时,夹持部件5能以凸起部3b为支点转动(参照图1中的箭头K)。即,夹持部件5被支撑于可相对于上板3转动的状态。并且,在夹持部件5的前端部5c上,设有向的下方稍微凸出的凸起部5d。该凸起部5d,在使孔部5b与上板3的凸起部3b嵌合时,插入形成于下板2的前端部2a的通孔2b。另外,由于凸起部5d的宽度比下板2的通孔2b的宽度稍小,所以在夹持部件5相对于上板3转动时,凸起部5d的左右两端与引导壁6a相碰,为限制夹持部件5转动的结构。反过来说,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被设计为在通孔2b内能向左右方向稍微游动。另外,在上板3相对于下板2向前侧相对移动时,夹持部件5以上板3的凸起部3b为支点一边转动一边被导向上述引导壁6a并向前侧移动,同时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与通孔2b的前壁2i的中央部靠接。这样,可以夹持穿过通孔2b状态的面线的端部。即,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具有作为夹持面线的端部的夹持部的功能。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用两个螺钉6b把导向部件6固定在下板2上,以此把通孔2b的前壁2i与导向部件6作为一体并形成保持部,但也可以不设导向部件6,而把通孔2b的前侧做成锥状,设为导向壁。这时,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也必须形成对应于通孔2b的前侧的形状的锥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穿过面线的端部的部分,是对应于通孔2b的开口,但也可以把该部分做成弯钩。
另外,如图4所示,上述的移动机构B、关联动作机构C及夹持机构D,被设置于缝纫机机台91的内部,但关联动作机构C及夹持机构D被设置于针板50的下方,并且,移动机构B的马达10被设置于缝纫机纵机身90的下方。即,移动机构B与关联动作机构C,处于在缝纫机机台91的内部并在针板50侧与纵机身90侧之间用连接部件12过渡连接的状态。
另外,虽然没有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但在针板50(参照图4及图6~图9)的下方,设有具备在穿有面线的端部的机针52(参照图4及图6)下降时、抓住面线线环并与底线相绕的梭尖的旋梭的众所周知的旋梭机构以及在缝制结束时至少切断面线及底线一方的切线机构等。
如图6~图9所示,检测机构E,具有传感器缝隙板(以下称为「缝隙板」。)20、初始位置检测传感器(以下称为「初始传感器」。)21、避让位置检测传感器(以下称为「避让传感器」。)22。
缝隙板20,是固定在连接部件12上且与连接部件12一起前后移动的部件。缝隙板20,具有由初始传感器21检测夹持机构D是否位于初始位置(夹持机构D位于最前侧的位置)的第一被检测部20a、及检测夹持机构D是否位于避让位置(夹持机构D位于最后侧的位置)的第二被检测部20b。
初始传感器21,是被固定于缝纫机机架上且具有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众所周知的光电传感器,随缝隙板20的前后移动,第一被检测部20a处于(i)遮挡初始传感器21的光线21a时的确接通状态(ii)不遮挡时的断开状态。并且,初始传感器21,向控制装置F输出表示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检测信号。
另外,避让传感器22,也和初始传感器21一样,是被固定于缝纫机机架上且具有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众所周知的光电传感器,随缝隙板20的前后移动,第二被检测部20b处于(i)遮挡避让传感器22的光线22a时的接通状态(ii)不遮挡时的断开状态。并且,避让传感器22,向控制装置输F出表示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检测信号。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F,是控制上述各部件动作的装置。具体的是,控制装置F,基本构成如图5所示,具有ROM30、RAM31、EEPROM32及CPU33。
ROM30,是预先储存了用于控制缝纫机的缝制程序及使用该程序的数据等的装置。
RAM31,是储存根据从ROM30读出的数据及缝制程序由CPU33计算出的数据等的装置。
CPU33,以RAM31为工作区域并根据储存于ROM30的缝制程序进行各种计算处理。
具体的是,CPU33,通过接口34与操作面板34a连接,并根据从操作面板34a输入的数据进行缝制数据的选择及变更。
并且,CPU33,通过接口34与压脚开关34b及启动开关34c连接,在从压脚开关34b及启动开关34c输入了指示信号时,根据上述的缝制数据,控制压布机构、送布机构、驱动机构、切线机构等及其他与缝制有关的机构,并进行缝制。
另外,CPU33,通过接口35与驱动主轴马达35a的主轴马达驱动电路35b连接,用控制主轴马达35a的旋转来控制驱动机构(例如,安装了机针52的针杆等)的动作。另外,主轴马达35a具有编码器,根据从主轴马达35a的编码器、经过接口35c输入CPU33的脉冲信号,CPU33可以识别主轴马达35a的旋转角度,并可以识别第一针的机针是否对布料落针并已经上升。
另外,CPU33,通过接口36及接口37,与分别驱动输送应缝制的布料的送布机构所具有的X轴马达36a及Y轴马达37a的X轴马达驱动电路36b及Y轴马达驱动电路37b连接,并控制送布机构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动作。
另外,CPU33,通过接口38,与驱动具有切布机构及压布机构的切线、压布马达38a的切线、压布马达驱动电路38b连接,并控制切布机构及压布机构的动作。
另外,CPU33,通过接口39,与驱动上述移动机构B的马达10的面线保持马达驱动电路39a连接,并控制后述的马达10的动作。
另外,CPU33,通过接口40,与用于检测送布机构所具有的送布台(无图示)的原点位置(送布台的初始位置)的X轴原点传感器40a及Y轴原点传感器40b连接,输入表示送布台是否返回原点位置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进行控制。
另外,CPU33,通过接口40,与用于检测切线机构及压布机构所具有的切线部件及压布部件(无图示)的原点位置(切线部件及压布部件的初始位置)的切线、压布原点传感器40c连接,输入表示切线部件及压布部件是否返回原点位置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进行控制。
另外,CPU33,通过接口40,与作为检测机构E的上述初始传感器21及避让传感器22连接,输入表示夹持机构D是否位于正常位置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进行控制。
下面,说明在进行往布料上进行缝制时、上述面线保持装置A的各部件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6说明从缝制开始前到缝制刚开始后期间的构成移动机构B、关联动作机构C、夹持机构D及检测机构E的各部件的动作。
各部件的动作,如下所示。
(O1)柄部11以轴部10a为支点,由马达10的旋转向前侧转动规定的角度(参照图6(a)的箭头L0)。并且,用分段螺钉13可滑动地固定在柄部11上的连接部件12也向前侧移动(以下称为「前移」。)(参照图6(a)的箭头M0)。
(O2)与连接部件12销连接的凸轮板连杆7,随连接部件12的前移整体前移。
(O3)与凸轮板连杆7销连接的上板3的右销3g,随凸轮板连杆7的前移沿底座1的右孔部1d前移并与右孔部1d的前壁相碰(止动),处于限制右销3g前移的状态。这时,和右销3g成为一体的上板3也前移,且上板3位于最前位置。
(O4)与凸轮板连杆7销连接的下板2的左销2h,随凸轮板连杆7的前移沿底座1的左孔部1c前移。这时,底座1的左孔部1c与右孔部1d,由于左孔部1c被形成于比右孔部1d相对地稍微靠前方,所以上板3的右销3g比下板2的左销2h先与右孔部1d的前壁相碰(O3状态),随后,下板2的左销2h,以上板3的右销3g为支点、沿底座1的左孔部1c前移。然后,该左销2h的前移、即下板2的前移,持续到下板2的通孔2b到达针板50的针孔51的正下方规定的最前位置为止,并且控制装置F在该时刻停止马达10。另外,底座1的左孔部1c的前方向的长度,被形成为适当的尺寸,具有在左销2h到达最前位置时也不与左孔部1c的前壁相碰的余量,用以防止左销2h与左孔部1c的前壁相碰而马达10失调,并且限制万一马达10失调时的连接部件的不适移动并保护面线保持装置的机构。
(O5)当下板2和上板3位于最前位置时,下板2的前销2g和上板3的后销3f,处于相互抵抗螺旋弹簧8的拉力的离开的状态。另外,这时,因螺旋弹簧8的拉力下板2的前销2g与上板3的后销3f受到沿前后方向相互接近的拉力,但由于马达10的驱动力比螺旋弹簧8的拉力大,所以,下板2可以抵抗螺旋弹簧8的拉力而位于最前位置。
(O6)另外,当下板2和上板3位于最前位置时,在下板2的通孔2b上的前壁2i、与安装于上板3前端部3a上的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分离,通孔2b处于打开状态。这时,通孔2b与针板50的针孔51处于上下重合的状态,且缝制开始后的第一针的机针52可以穿过该通孔2b及针板50的针孔51进行上下运动。
(O7)连接部件12处于前移状态,且初始传感器21及避让传感器22都处于断开状态。
另外,各部件处于上述(O1)~(O7)所示的状态的位置,是夹持机构D位于机针52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位置称为各部件的「第一移动位置」或「初始位置」。并且,由于在该「第一移动位置」或「初始位置」,通孔2b的前壁2i与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夹持机构D位于「放开位置」。
(O8)然后,各部件一旦位于「第一移动位置」,则面线的端部穿过的第一针的机针52,就穿过针孔51及通孔2b地进行上下运动。并且,面线的端部在机针52下降时从下方被旋梭105(参照图11)拉出,随后,在机针52上升时,在穿过通孔2b及针孔51的情况下处于下垂状态。
下面,参照图7说明缝制开始后(第一针的机针52上下运动后)的构成移动机构B、关联动作机构C、夹持机构D及检测机构E的各部件的动作。
各部件的动作,如下所示。
(P1)柄部11以轴部10a为支点,由马达10的旋转向后侧转动规定的角度(参照图7(a)的箭头L1)。并且,由分段螺钉13可滑动地固定在柄部11上的连接部件12也向后侧移动(以下称为「后移」。)(参照图7(a)的箭头M1)。
(P2)与连接部件12销连接的凸轮板连杆7,随连接部件12的后移整体后移。
(P3)一旦凸轮板连杆7开始后移,则上板3由于上板3的后销3f受到螺旋弹簧8向前方的拉力、且上板3的右销3g与底座1的右孔部1d的前壁相碰着,所以最初不后移,只是下板2开始后移。然后,相互分离的前销2g及后销3f(参照O5),随凸轮板连杆7的后移并通过挂在下板2的前销2g和上板3的后销3f上的螺旋弹簧8的拉力而相互靠近,且与该销成为一体的下板2和上板3也稍微后移。
另外,上板3也慢慢地后移且与下板2的距离变小,但由于下板2的后移量大,所以上板3与下板2相互接近。
(P4)上板3的右销3g,伴随上板3的后移,在与底座1的右孔部1d的限制(参照O3)被解除的同时沿底座1的右孔部1d稍微后移。这时,上板3的右销3g及下板2的左销2h两销实行销结合的凸轮板连杆7,处于相对于前后方向略呈垂直的状态,在该时刻,上板3和下板2都移动大致相同的量。
(P5)在下板2和上板3后移时,由于从下板2和上板3刚刚开始后移,下板2的后移量比上板3的后移量大(参照P4),所以下板2的通孔2b的前壁2i及固定于前端部2a的导向部件6,就后移而向靠近安装于上板3的前端部3a上的夹持部件5。这时,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与下板2的通孔2b的前壁2i处于相互靠接的状态,且通孔2b处于关闭的状态。并且,在通孔2b关闭时,穿过打开状态通孔2b的面线的端部,被夹持于凸起部5d和前壁2i之间。
在此,通孔2b关闭时,穿过通孔2b的面线的端部,既与导向部件6的引导壁6a结合又被引导到前壁2i的中央部。并且,由于夹持部件5被设为以在通孔2b内可向左右方向稍有间隙的状态、可相对于上板3转动地被支持在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上,所以凸起部5d,相对于前壁2i向左右稍有晃动又与前壁2i靠接。根据这样的结构,用于把凸起部5d与前壁2i强制靠接的螺旋弹簧8不需要很大的拉力,就可以在凸起部5d与前壁2i之间柔和且牢靠地夹持面线的端部。
另外,这时,由于具有上述夹持部的功能的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对于具有上述保持部的功能的通孔2b的前壁2i进行相对地移动并夹持面线的端部,所以夹持机构D位于「夹持位置」。
(P6)接着,在把面线的端部保持在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与的通孔2b的前壁2i之间的状态下,夹持机构D再稍微后移,则面线保持装置A处于不动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由机针52(参照图6)的规定针数(例如,2~3针)的落针。
(P7)随着连接部件12的后移,缝隙板20的第一被检测部20a遮住初始传感器21的光线21a,且初始传感器21处于接通状态。这时,避让传感器22原封不动地处于断开状态。
另外,各部件处于上述(P1)~(P7)所示状态的位置,是经过夹持机构D夹持面线的端部的「夹持位置」、是夹持机构D相对于机针52的上下运动路径向侧方离开的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位置称为各部件的「第二移动位置」或「保持位置」。
下面,参照图8说明在面线的端部的夹持(保持)后的构成移动机构B、关联动作机构C、夹持机构D及检测机构E的各部件的动作。
各部件的动作,如下所示。
(Q1)柄部11以轴部10为支点,由马达10的旋转向后侧转动规定的角度(参照图8(a)的箭头L2)。并且,通过分段螺钉13可滑动地固定在柄部11上的连接部件12也后移(参照图8(a)的箭头M2)。
(Q2)与连接部件12销连接的凸轮板连杆7,随连接部件12的后移而整体后移。并且,在超过规定的后移量时,凸轮板连杆7的凸轮形状部7f与滚子9的外圆周面接触。
(Q3)随着凸轮板连杆7的后移,下板2的左销2h及上板3的右销3g也沿底座1的左孔部1c及右孔部1d稍微后移。这时,由于下板2的左销2h及上板3的右销3g两方都后移,所以与该销成一体的下板2及上板3也稍微后移。
这时,由于凸轮板连杆7一旦超过规定的后移量,则凸轮形状部7f就与滚子9的外圆周面接触(参照Q2),所以上板3的右销3g以该接触部为支点而后移。这时,因凸轮形状部7f与滚子9外圆周面的接触而下板2的左销2h的后移稍受到限制,所以右销3g的后移量比左销2h的后移量大。因此,与右销3g及左销2h成一体的上板3及下板2的后移量,也是上板3的后移量比下板2的后移量大。
(Q4)当下板2及上板3后移时,由于上板3的后移量比下板2的后移量大(参照Q3),且安装于上板3前端部3a上的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参照P5),也从前壁2i离开地后移,所以通孔2b处于稍微打开的状态。简要地说,就是下板2及上板3两板既后移,通孔2b又从闭合状态变成稍微打开的状态。并且,在该情况下,被夹持于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与通孔2b的前壁2i之间的面线的端部(参照P5及P6)被放开。
(Q5)随着连接部件12的后移缝隙板20也后移,但缝隙板20没有使第二被检测部20b遮住避让传感器22的光线22a那样地后移。因此,这时,初始传感器21仍为接通状态,并且,避让传感器22也处于原来的断开状态。
另外,各部件处于上述(Q1)~(Q5)所示状态的位置,是夹持机构D从「第二移动位置」、进而从机针52(参照图6(b))的上下运动路径朝侧方向离开的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位置称为各部件的「第三移动位置」。在该「第三移动位置」,由于具有作为上述夹持部功能的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位于相对于具有作为上述保持部功能的通孔2b的前壁2i进行相对移动且把面线的端部放开,所以夹持机构D位于「放开位置」。
下面,参照图9说明在面线的端部的放开后的构成移动机构B、关联动作机构C、夹持机构D及检测机构E的各部件的动作。
各部件的动作,如下所示。
(R1)柄部11以轴部10为支点,由马达10的旋转进一步向后侧转动规定的角度(参照图9(a)的箭头L3)。并且,用分段螺钉13可滑动地固定在柄部11上的连接部件12也进一步后移(参照图9(a)的箭头M3)。
(R2)与连接部件12销连接的凸轮板连杆7,随连接部件12的后移整体进一步后移。这时,凸轮板连杆7的凸轮形状部7f与滚子9的外圆周面一边继续接触,凸轮板连杆7一边后移。
(R3)随着凸轮板连杆7的后移,下板2的左销2h及上板3的右销3g也沿底座1的左孔部1c及右孔部1d后移。这时,由于左销2h及右销3g两方都后移,所以与这些销成一体的下板2及上板3也继续后移。
这时,由于在左销2h及右销3g后移时,凸轮板连杆7的凸轮形状部7f与滚子9的外圆周面接触、以及,在底座1的左孔部1c及右孔部1d上,右孔部1d相对地形成于比左孔部1c稍微靠后侧,所以上板3的右销3g以凸轮形状部7f与滚子9的接触点为支点后移,因此右销3g的后移量也比左销2h大。这时,与左销2h及右销3g的两销实行销结合的凸轮板连杆7,处于向左右方向稍微倾斜的状态。
然后,左销2h与底座1的左孔部1c的后壁相碰(止动),且左销2h的后移处于被限制的状态。并且,右销3g的后移,因控制装置F停止了马达10而停止在规定的最后位置。另外,底座1的右孔部1d的后方向的长度,被形成为适当的尺寸,具有在右销3g到达最后位置时也不与右孔部1d的后壁相碰的余量,用以防止右销3g与右孔部1d的后壁相碰而使马达10失调,并且限制万一马达10失调时的连接部件12的不当移动,并保护面线保持装置的机构。这时,与左销2h及右销3g成为一体的下板2及上板3,位于最后位置。
(R4)在下板2及上板3位于最后位置时,下板2的前销2g及上板3的后销3f,处于克服螺旋弹簧8的拉力而相互离开的状态。另外,在这时,因螺旋弹簧8的拉力下板2的前销2g及上板3的后销3f受到相互接近的拉力,但由于马达10的驱动力比螺旋弹簧8的拉力大,所以,上板3可以克服螺旋弹簧8的拉力而位于最后位置。
(R5)另外,下板2及上板3位于最后位置时,下板2的通孔2b上的前壁2i与安装于上板3前端部3a上的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进一步分离,且通孔2b从稍微打开的状态(参照Q4)变为全开状态。这时,对面线及与缝制有关的线进行切断的切线机构的切刀(未图示)等与面线保持装置A的部件不接触,不会发生损伤切刀等的不良情况。
(R6)随着连接部件12的继续后移,缝隙板20的第二被检测部20b遮住初始传感器22的光线22a,避让传感器22处于接通状态。这时,初始传感器21及避让传感器22两传感器处于接通状态。
另外,各部件处于上述(R1)~(R6)所示状态的位置,是夹持机构D从「第三移动位置」、进一步由机针52(参照图6(b))的上下运动路径朝侧方向离开的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位置称为各部件的「第四移动位置」。在该「第四移动位置」,夹持机构D,位于从机针52(参照图6(b))的上下运动路径朝最后侧退让的「避让位置」。该「避让位置」(第四移动位置),被设定为在「放开位置」被放开、且通过保持部(前壁2i)与夹持部(凸起部5d)之间、并使与保持部(前壁2i)配合的面线的端部从旋梭的梭尖的移动路径离开、相对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充分距离的位置。因此,如图11所示,夹持机构D在从「打开位置」(第三移动位置)向「避让位置」(第四移动位置)移动时,夹持机构D在停止于「保持位置」时,把用旋梭105的梭尖105a缝入布料103的面线的端部L(参照图11(a))、在与保持部配合的状态下向后方牵引,这样能从布料103中拔出并从旋梭105的梭尖105a的移动路径离开(参照图11(b))。
(R7)另外,在夹持机构D从「放开位置」向「避让位置」移动时,把处于被放开状态的面线的端部、从旋梭105的梭尖105a经过路径离开,可以防止从布料103中拉出面线,经过通孔2b再次缝入布料103。
并且,把「避让位置」设定在比上述位置进一步从机针52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位置,若面线的端部从通孔2b拉出,则也可以缝入其后形成的线迹中。这时,由于面线不通过通孔2b,所以不会形成图18(a)(b)所示的线环W。
并且,当缝纫机具备在缝制结束时进行切断面线或底线的众所周知的切线机构(无图示)时,通常由于切线机构的可动切刀在切线时通过针板50的针孔51的正下方,所以夹持机构D一旦位于从「保持位置」(第二移动位置)附近的机针52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位置,则有可动切刀与夹持机构D发生干涉的可能,但在切线机构的动作中,通过使夹持机构D位于「避让位置」,则可以防止该干涉。
在此,如参照图4所作的说明,在缝纫机机台91内,把夹持机构D配置于针板50侧,并且,把移动机构B的马达10配置于缝纫机纵机身部90侧,所以从夹持机构D的「第一移动位置」向「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方向,是与机针52(参照图6(b))的上下运动方向略呈垂直的方向,且朝向缝纫机纵机身部90的方向。
下面,参照图10所示的流程,说明具备面线保持装置A的缝纫机动作。
首先,当从启动开关34向CPU33输入指示信号时,开始缝制。
随后,初始传感器21,向CPU33输出表示是接通状态或是断开状态的检测信号。
然后,CPU33,在缝制开始,根据初始传感器21的检测信号,判断夹持机构D是否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步骤S1)。当CPU33判断为夹持机构D没有位于「第一移动位置」(即,初始传感器21为接通状态)时,CPU33,进行向驱动压布机构、送布机构、驱动机构、切线机构等其他与缝制有关机构的各部件的促动器(X轴马达36a、Y轴马达37a、切线、压布马达38a等)输出停止信号的故障处理(步骤Sa1),并且也向主轴马达35a输出停止信号并停止缝纫机的启动或驱动(步骤Sa2)。
在步骤S1的处理中,当CPU33判断为夹持机构D位于「第一移动位置」(即,初始传感器21为断开状态)时,则驱动主轴马达35a,并对布料下降第一针的机针52(步骤S2)。
随后,从主轴马达35a的编码器向CPU33输入表示第一针的机针52是否相对于布料上升的编码器信号。CPU33,则根据该编码器信号,判断第一针的机针52是否从布料中拔出(步骤S3)。当CPU33判断为第一针的机针52没有从布料拔出时,重复步骤S3的处理,直到从主轴马达35a编码器输入表示第一针的机针52从布料拔出的编码器信号为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3的处理中,当CPU33判断为第一针的机针52已从布料拔出时,向移动机构B的马达10输出驱动信号,由马达10的驱动力,使夹持机构D从「第一移动位置」经过「夹持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步骤S4)。
然后,初始传感器21,向CPU33输出表示是接通状态或是断开状态的检测信号。
然后,CPU33,根据初始传感器21的检测信号,判断初始传感器21是否处于接通状态(步骤S5)。当CPU33判断为夹持机构D位于「第二移动位置」(即,初始传感器21为断开状态)时,CPU33,进行与在步骤S1中的否定判断时同样的故障处理(步骤Sa1、步骤Sa2)。
在步骤S5的处理中,当CPU33判断为夹持机构D位于「第二移动位置」(即,初始传感器21为接通状态)时,在各部件的「第二移动位置」旋转主轴马达35a并进行第二针以后的缝制(步骤S6)。然后,CPU33判断是否进行了规定针数(例如,2~3针)的落针(步骤S7)。当CPU33判断为没有进行规定针数的缝制时,重复步骤S7的处理。
另外,当CPU33判断为进行了规定针数的缝制时,向移动机构B的马达10输出驱动信号,以马达10的驱动力,使夹持机构D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并再移动到「第四移动位置」(步骤S8)。
然后,退让传感器22,向CPU33输出表示是接通状态或是断开状态的检测信号。
然后,CPU33,判断由机针52的缝制是否已经结束(步骤S9)。当CPU33判断为机针52的缝制没结束时,重复步骤S9的处理。
另外,当CPU33判断为机针52的缝制已经结束时,根据退让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判断夹持机构D是否位于「第四移动位置」(步骤S10)。当CPU33判断为夹持机构D没位于「第四移动位置」(即,退让传感器22为断开状态)时,CPU33向驱动压布机构、送布机构、驱动机构、切线机构等其他与缝制有关机构的各部件的促动器(主轴马达35a、切线、压布马达38a等)输出停止信号,并停止缝纫机或切布机构的驱动(步骤Sb1)。
在步骤S10的处理中,当CPU33判断为夹持机构D位于「第四移动位置」(即,退让传感器22为接通状态)时,CPU33,向切线机构的切线马达38a输出驱动信号,并以切线马达38a的驱动力,通过切线机构进行面线及与缝制有关缝线的切线(步骤S11)。
然后,CPU33向移动机构B的马达10输出驱动信号,并以马达10的驱动力,使夹持机构D从「第四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一移动位置」(步骤S12)。
如此,经过步骤S1处理~步骤S12的处理(包括步骤Sa1处理、步骤Sa2处理及步骤Sb处理。),结束具有面线保持装置A的缝纫机的一个缝制循环。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的面线保持装置A,可以获得如下的效果。
夹持机构D,在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用具有作为保持部功能的通孔2b的前壁2i保持穿过第一针机针的面线的端部,并且,将其夹持于通孔2b的前壁2i与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之间,但用作为单一促动器的移动机构B的马达10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动作。反过来说,不用多个促动器而只用作为单一促动器的马达10就可以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因此,可以尽可能地抑制用于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的促动器的成本,并也可以使对该促动器的控制简单化。
在本实施例中,是把作为单一促动器的马达10设置在缝纫机纵机身部一侧的缝纫机机台下方,且把关联动作机构C及夹持机构D配置在机针52的上下运动的路径侧,由连接部件12连接马达10和联动作机构C的结构。另外,一旦使马达10动作,通过柄部11与马达10连接的连接部件12,就朝机针52的上下运动路径侧的方向或朝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方向进退地移动,并(以控制马达10的移动量)从纵机身部侧控制夹持机构D的动作。在此,关联动作机构C及夹持机构D,是由小部件集合体构成的小型化的机构(实际上,是可以容易地放置于手掌的程度),并且,连接部件12也是长条的部件。因此,在缝纫机机台的缝制部分为细长状(略呈圆筒状)、且在针板50的下方不能确保促动器所需空间的所谓「圆筒机台缝纫机」上,由于把作为单一促动器的马达10设置在缝纫机纵机身部侧,并沿细长状的圆筒机台部的长度方向把连接部件12配置于圆筒机台部内,把小型化了的关联动作机构C及夹持机构D配置于针板50的下方,所以本发明的面线保持装置A也可以适用于圆筒机台缝纫机。
在本实施例中,在机针52的第一针的落针后,夹持机构D是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并在停止于「第二移动位置」的状态下,进行规定针数的落针。这时,夹持机构D停止于「第二移动位置」时被夹持的面线的端部,有下垂于针板50的下方并被旋梭牵引缝入布料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夹持机构D,在夹持面线的端部的状态下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由机针52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向离开的「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所以,即使夹持机构D停止于「第二移动位置」时、面线的端部被缝入布料,也可以把该被缝入布料的面线的端部拉出,并从经过旋梭的梭尖的路径离开。即,在夹持机构D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并放开面线的端部之前,即使面线的端部被缝入布料,也能拉出该被缝入的面线的端部,且随后也能防止被旋梭的梭尖拉入。
在本实施例中,当放开所保持的面线的端部时,由于夹持部移动到「放开位置」,并放开面线的端部,所以不进行由挑线杆牵引面线而将面线放开,可以解决布料薄时因面线放开时挑线的拉力、而在布料上容易产生皱褶的问题。这样,能够不在所缝布料上产生缝制不良而圆滑地放开被夹持的面线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在夹持机构D的从「第三移动位置」向「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中,在「第三移动位置」被夹持机构D放开了的面线的端部,在不被施加强制张力地与夹持机构D的通孔2b的前壁2i配合的状态下、跟随夹持机构D的移动,最终,从通孔2b的前壁2i与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处于分离状态的通孔2b中拔出。因此,可以把面线的端部用第二针以后的落针可靠地绕于布料的线迹中。
如图10的步骤S1的处理所示,由于是在缝制开始时根据初始传感器21的检测信号,判断夹持机构D是否位于正常的「第一移动位置」,并控制缝纫机本身的启动或驱动的结构,所以缝制开始时的夹持机构D,被配置于从正常的「第一移动位置」偏移的位置且位于与第一针的机针52干涉的位置时,可以停止缝纫机的启动或驱动。因此,可以防止夹持机构D与第一针机针52的干涉,并且可以将夹持机构D与第一针的机针52的干涉而发生折断或损伤机针52防范于未然。并且,同样地如图10的步骤S5的处理所示,由于是判断夹持机构D是否位于正常的「第二移动位置」并控制缝纫机本身的启动或驱动的结构,所以在用机针52进行第一针的落针并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夹持(保持)面线的端部的夹持机构D、位于从正常的「第二移动位置」偏移的位置且位于与第二针以后的与机针52干涉的位置时等,可以停止缝纫机的启动或驱动。因此,可以防止夹持机构D与第二针的机针52的干涉,并且可以将夹持机构D与第二针以后的机针52的干涉而发生折断或损伤机针52防范于未然。并且,以此可以防范缝制开始的缝制错误于未然。
如图10的步骤S10的处理所示,由于是根据避让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判断夹持机构D是否位于正常的「第四移动位置」(或「避让位置」)并控制缝纫机本身的启动或驱动的结构,所以在缝制结束时,当夹持机构D与构成切线机构的可动部件发生干涉时等,可以停止缝纫机或切线机构。因此,可以防止夹持机构D与构成切线机构的可动部件的干涉,并以此可以将夹持机构D与构成切线机构的可动部件的干涉而发生该可动部件的损伤防范于未然。
下面,参照以下的图12~图15,说明取代上述关联动作机构C及夹持机构D而应用关联动作机构G及夹持机构H的变形例。另外,由于除了该关联动作机构G及夹持机构H以外的部件,与上述所说明的大致相同,所以在这些部件上使用了与图1~图9同样的符号并省略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并且,即使是构成关联动作机构G及夹持机构H的一部分部件,也可以适用于与图1~图9(图5除外)同样的部件,所以在这些部件上也使用了与图1~图9(图5除外)同样的符号并也省略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2~图15所示,关联动作机构G,具有被固定于缝纫机机架上的基座80及基座盖81、移动部件60。移动部件60,是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部件,且移动部件60的宽度与基座80的槽部80a的宽度大致相同或稍窄。另外,在从移动部件60中央的稍微的后侧,设有向下方凸出的销子61。并且,在销子61穿过基座80的缝隙状的孔部80j的状态下,该移动部件60,处于与槽部80a配合地重叠在基座80的上部的状态。穿过孔部80j的销子61嵌合在连接部件12的孔部12a上。另外,基座80的孔部80j的长度,比图1所示的孔部1b短。在该状态下,把基座盖81以覆盖移动部件60的方式固定在基座80上。
这样,用基座80的槽部80a的左右侧壁限制移动部件60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并且,用基座80及基座盖81限制移动部件6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并能防止移动部件60的晃动。另外,由于移动部件60的销子61被固定在连接部件12上,所以随着连接部件12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移动部件60也向向前后方向移动。更详细的是,随着连接部件12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移动部件60,在被夹持于基座80与基座盖81之间的状态下沿槽部80a向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并且,销子61在基座80的孔部80j内的移动范围,与移动部件60的移动范围相等。
但是,移动部件60,基本是略呈平板状的部件,由配置于后侧的后部60a、及相对于后部60a被配置于前侧的前部60b构成。在从后部60a与前部60b衔接的部分上带有台阶,且前部60b比后部60a高一台阶。并且,在后部60a与前部60b形成高差的台阶部62的上部62a(以下称为「角部62a」),沿其移动部件60的宽度方向倾斜地倒角(或带有圆角的形状)。
在移动部件60的前部60b上,形成了略呈方形的孔部60c。该孔部60c,如图12(b)所示,当位于针板50的针孔51的下方时,成为穿过机针的通孔,以下,将孔部60c称为「通孔60c」。
另外,如图12~图15所示,夹持机构H,具有导向部件6、及夹持部件(夹持部)70。夹持部件70,是被设置于包围上述通孔60c的框体的前框部60d上部的部件,其跨越移动部件60的前部60b的全宽或比其梢短的宽度。详细的有待后述,但夹持部件70是用于与针板50的下面50a间夹持面线的部件,夹持部件70的表面,如图12(b)所示,从侧面看略呈半球状,是减少与夹持部件70靠接的后述的针孔形成部53及针板50等的接触面积并抑制与针孔形成部53的摩擦,同时集中与针板50的下面50a间夹持面线时的夹持力的结构。另外,导向部件6,是与图1~图9(图5除外)所示相同的部件,并被固定在前框60d的下部。
另外,包括后部60a及前部60b的移动部件60,由弹性部件(例如,板簧)构成。该移动部件60,当在相对于针板50的下面50a打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后部60a是平行(换言之,与水平面平行)配置且夹持部件70与针板50的下面50a靠接时,为了以弹性部件的弹性获得对面线的夹持力,而使前部60b相对于后部60a以向上的规定角度(ΔW)在角部62a进行弯曲(参照图16)。
另外,如图12(b)所示,在针板50上设有略呈圆形的针孔51,但形成针孔51的略呈圆筒形状的针孔形成部53,稍微凸出于针板50的下方。针孔形成部53的下面53a,从侧面看是从前侧向后侧逐渐升高的倾斜面。并且,针板50的下面50a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面,并在该下面50a上设有在移动部件60前后移动时与移动部件60配合的配合部件54。该配合部件54,从侧面看,是具有从前侧向后侧逐渐降低的倾斜面54a、与针板50的下面50a略呈平行的平坦面54b的部件。
下面,说明在上述「第一移动位置」、「第二移动位置」、及「第四移动位置」各位置上的、构成关联动作机构G及夹持机构H的各部件的状态,及从「第一移动位置」、「第二移动位置」及「第三移动位置」向下一个移动位置移动时构成关联动作机构G及夹持机构H的各部件的动作。另外,图12对应于「第一移动位置」上的各部件的状态、图13对应于「第二移动位置」上的各部件的状态、图14对应于「第三移动位置」上的各部件的状态、图15对应于「第四移动位置」上的各部件的状态。并且,关联动作机构G及夹持机构H以外的移动机构B、检测机构E及控制装置F的各第一~第四移动位置的状态,以及,从各第一~第三移动位置向下一个移动位置移动时的移动机构B、检测机构E及控制装置F的动作,如上述相同,故省略对这些移动机构B、检测机构E及控制装置F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在「第一移动位置」上,移动部件60位于最前位置,且处于通孔60c与针板50的针孔51上下重合的状态。这时,如图12(b)所示,夹持部件70与针孔形成部53的下面53a靠接,以此,使移动部件60的前部60b处于被向下压的状态。因此,移动部件60的前部60b,处于向针板50的下面50a施加压力的状态。整体为移动部件60处于在保持弹性的范围内向下方稍微弯曲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用机针52的第一针的落针,随后,该机针52上升,面线的端部处于穿过通孔60c及针孔51状态下的下垂状态。
然后,各部件从图12所示的「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图13所示的「第二移动位置」。具体的是,连接部件12,从图12所示的「第一移动位置」向图13所示的「第二移动位置」后移,与其相随,移动部件60也后移。这时,夹持部件70,在与针孔形成部53的下面53a配合的状态下沿下面53a后移,并且,再从下面53a与针板50的下面50a配合的状态下后移。并且,夹持部件70一旦与针板50的下面50a配合,则移动部件60就处于与下面50a略呈平行的状态,且移动部件60施加在下面50a的压力,为用于保持面线的适当的量。
另一方面,处于下垂在针孔51及通孔60c中状态的面线的端部,随着夹持机构H的后移,一边与导向部件6的引导壁6a配合一边被引导到通孔60c的前壁60e的中央部。同时,面线的端部,被夹持在针孔形成部53的下面53a,详细的是被夹持在针孔51的后侧的下面53a与夹持部件70之间,进而,通过夹持机构H的后移,被夹持在针板50的下面50a与夹持部件70之间。经过这些动作,各部件位于「第二移动位置」。
在「第二移动位置」上,移动部件60的前部60b及后部60a,略呈水平状态(与针板50的下面50a略呈水平状态)。这时,夹持部件70,在向上方稍微施力的状态下,将面线的端部保持于与针板50的下面50a之间。在该状态下,由机针52进行规定针数(例如,2~3针)的落针。
然后,各部件从图13所示的「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图14所示的「第三移动位置」。具体的是,连接部件12,从图13所示的「第二移动位置」向图14所示的「第三移动位置」后移,与其相随,移动部件60也后移。这时,移动部件60的角部62a与配合部件54的倾斜面54a靠接,且移动部件60(特别是前部60a)被向下压,并且移动部件60的角部62a沿倾斜面54a移动。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角部62a,被沿移动部件60的宽度方向倾斜地倒角(或带有圆角的形状),所以其没受到倾斜面54a大的摩擦、而圆滑地沿倾斜面54a移动。
然后,如图14所示,在「第三移动位置」上,在移动部件60的角部62a与配合部件54的倾斜面54a靠接的状态下,移动部件60的前部60b被向下压,且夹持部件70从针板50的下面50a向下方离开。因此,在夹持部件70与针板50的下面50a之间产生间隙,被夹持于夹持部件70与针板50的下面50a之间的面线的端部则被放开。
随后,各部件从图14所示的「第三移动位置」移动到图15所示的「第四移动位置」。这时,移动部件60的角部62a,从配合部件54的倾斜面54a滑到平坦面54b并沿平坦面54b后移。接着,在「第四移动位置」,前部60b的一部分的上部,与配合部件54的平坦面54b配合。并且,移动部件60后部60a的几乎所有的部分,进行滑动移动并进入到基座80及基座盖81之间。
当然,在移动部件60从「第三移动位置」移动「第四移动位置」时,由于移动部件60在移动部件60的前部60b在与配合部件54配合的状态下后移,所以从包括移动部件60内的前部60b的基座80及基座盖81之间露出的部分,被向下压,且夹持部件70与针板50的下面50a离开,则面线的端部以原封不动地保持放开的状态从「第三移动位置」移动到「第四移动位置」。
另外,在图12~图15所示的实例中,是在针板50的下面50a设有配合部件54,在夹持机构H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时,使移动部件60与配合部件54配合并将面线的端部放开的结构。但是,如图13~图15所示,也可以用设置于针板50的下面50a的略呈方形的凹部55取代配合部件54。这时,在夹持部件70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时,在夹持部件70的上部与凹部55之间产生间隙,可以将面线的端部放开。该凹部55,被设置在针板50的下面50a、并对应于上夹持部件70的、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轨迹的该移动轨迹的上方。当然,夹持部件70,在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第四移动位置」移动时,由于不与配合部件54配合,所以保持与针板50的下面50a略呈平行状态地后移。
以下,在参照图12~图16说明的包括变形例的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D及夹持机构H的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四移动位置」移动、以及与夹持机构D及夹持机构H的移动相对应的夹持部(夹持部件5的凸起部5d及夹持部件70)的从「夹持位置」向「放开位置」移动,是由单一的促动器(马达10)驱动的结构,但若能完成同样的动作,也可以是用多个促动器进行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控制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机构B、关联动作机构C及关联动作机构G以及夹持机构D及夹持机构H等的各部件的动作,可靠地夹持、保持及放开面线的端部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特别地在从「第一移动位置」到「第四移动位置」的各个位置上对夹持机构D及夹持机构H动作进行控制的结构。
这时,由于夹持机构D及夹持机构H,从「第一移动位置」立即向「第四移动位置」移动,所以在夹持机构D或夹持机构H的「第一移动位置」处于穿过通孔2b或通孔60c并被旋梭往布料内侧牵引出状态的面线的端部,立即被夹持机构D或夹持机构H所夹持,然后被放开,并被向夹持机构D或夹持机构H的移动方向拉出。这时,由于减少了面线的端部与旋梭及旋梭附近部件的接触,所以可以大幅度降低面线的端部的线污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之1,可以用单一的促动器实现以往用多个促动器进行的夹持机构向夹持位置(第一移动位置)及保持位置(第二移动位置)的移动、及对应于夹持机构的各移动位置的面线的端部的夹持、保持、放开的动作。因此,可以更紧奏地构成面线保持装置,并且可以抑制与促动器有关的成本,进而还可以简化与促动器有关的控制。另外,由于将第三移动位置作为打开夹持部的位置并把面线的端部放开,所以在用挑线杆牵引面线时,对加工布料不施加因从夹持部的面线的端部的牵引力而产生的张力,可以防止加工薄布料时在加工布料上产生皱褶。
根据本发明之2,关联动作机构使第二移动部件相对于第一移动部件进行相对移动,并可以把移动机构的移动传递给夹持机构。
根据本发明之3,可以可靠地夹持面线的端部,并可以提高面线保持装置的面线夹持功能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之5,也可以适用于缝纫机机台的缝制部分为细长状(略呈圆筒状)的所谓圆筒机台缝纫机。
根据本发明之6,可以防止夹持机构与第一针的机针的干涉。
根据本发明之7,可以圆滑地放开被夹持的面线的端部以防止产生在布料上的缝制不完美。
根据本发明之8,用单一促动器就可以实现以往即使用多个促动器也不能实现的面线的夹持及放开,以及把放开的面线的端部从旋梭的梭尖经过路径退让的一连串动作。因此,可以更小型化地构成面线保持装置,并且可以抑制与促动器有关的成本,进而也可以使与促动器相关的控制更简单。
根据本发明之9,可以防止夹持机构与构成切线机构的可动部件发生干涉。

Claims (9)

1.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在针板的下方夹持在缝纫开始时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把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向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位置移动,并在以规定针数的落针后,放开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设有:
具有保持面线的端部的保持部、对于该保持部相对移动于夹持位置与放开位置并与所述保持部之间夹持、放开面线的端部的夹持部的夹持机构,和
具有能将所述夹持机构移动于、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移动位置、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向离开的第二移动位置、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再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向离开的第三移动位置的单一促动器,且在缝制开始时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并在规定针数的落针期间停止以后,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的移动机构,和
在所述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使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夹持位置,以便夹持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并以在第三移动位置上使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放开位置、而与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机械地连动、使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夹持位置及所述放开位置的关联动作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联动作机构,具有在前端部设有所述保持部的第一移动部件和在前端部设有所述夹持部的第二移动部件,
使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对所述第一移动部件相对地移动,以便在所述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使所述夹持部从所述放开位置相对移动到所述夹持位置,并且在所述夹持机构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时,在第三移动位置上,使所述夹持部从所述夹持位置相对移动到所述放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在中央部具有用于引导面线的端部的引导部,
所述夹持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转动地被支撑于所述中央部,以便容易引导面线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机构的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的移动方向,是与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略呈垂直的方向,并且是朝向缝纫机纵机身部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具有连接所述单一促动器与所述关联动作机构的连接部件,
把所述单一促动器设置在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缝纫机机台下方,且用所述连接部件把所述单一促动器与所述关联动作机构连接,这样,以通过所述关联动作机构的状态,把所述单一促动器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并以所述连接部件的向机针上下运动路径侧方向及缝纫机纵机身部侧方向的进退移动、进行用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及放开面线的端部以及所述夹持机构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
检测所述夹持机构位置的检测机构,和
在缝纫开始时,根据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检测信号,判断所述夹持机构是否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判断机构,和
当由所述判断机构判断为在缝纫开始时所述夹持机构不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停止缝纫机的启动或驱动的驱动停止控制机构。
7.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在针板的下方、且在与所述机针相对向的旋梭的梭尖经过路径的上方夹持缝制开始时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并且把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向离开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位置移动,在规定针数的落针后,放开夹持的面线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设有:
具有保持面线的端部的保持部、相对于该保持部移动于夹持位置与放开位置、并与所述保持部之间夹持放开面线的端部的夹持部的夹持机构,和
能将所述夹持机构移动于、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移动位置、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离开的第二移动位置、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再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离开的第三移动位置、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三移动位置再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离开的第四移动位置,并在从缝纫开始的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在规定针数落针期间停止以后,从第二移动位置经过第三移动位置移动并停止于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机构,和
在所述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使所述夹持部位于夹持位置、以便夹持穿过机针的面线的端部,并为了在第三移动位置上使所述夹持部位于放开位置、而与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机械地连动、使所述夹持部位于夹持位置及放开位置的关联动作机构;
所述保持部,在第三移动位置上,在使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放开位置以后,保持面线的端部,并且,
第四移动位置,至少是在通过所述夹持机构的从第三移动位置到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而使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面线的端部、能从所述旋梭的梭尖经过的路径离开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具有单一的促动器,并且所述夹持机构的从第一移动位置经过第二移动位置、第三移动位置向第四移动位置的移动,由所述单一的促动器的驱动力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
实行切断面线的切线机构,和
检测所述夹持机构位置的检测机构,和
在由所述切线机构进行切线时,根据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检测信号,判断所述夹持机构是否位于第四移动位置的判断机构,和
当由所述判断机构判断为所述夹持机构不在第四位置时,停止对缝纫机或切线机构的驱动的切线停止控制机构。
CNB031101151A 2002-04-10 2003-04-10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605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07734 2002-04-10
JP2002107734A JP4037151B2 (ja) 2002-04-10 2002-04-10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0219A true CN1450219A (zh) 2003-10-22
CN100460582C CN100460582C (zh) 2009-02-11

Family

ID=28786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01151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60582C (zh) 2002-04-10 2003-04-10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037151B2 (zh)
KR (1) KR100997008B1 (zh)
CN (1) CN100460582C (zh)
DE (1) DE10316397B4 (zh)
TW (1) TWI29836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1825C (zh) * 2004-03-30 2010-02-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CN101182671B (zh) * 2006-11-17 2013-01-02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100794B (zh) * 2007-07-25 2013-11-27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
CN110878451A (zh) * 2019-12-06 2020-03-13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针板结构及缝纫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5435B2 (ja) * 2002-11-20 2009-03-11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JP4030864B2 (ja) * 2002-12-10 2008-01-09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JP5026231B2 (ja) 2007-11-12 2012-09-12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つかみ装置
JP2009207820A (ja) 2008-03-06 2009-09-17 Juki Corp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5265226B2 (ja) * 2008-03-31 2013-08-14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つかみ装置
JP5312130B2 (ja) * 2009-03-24 2013-10-09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JP2011212137A (ja) * 2010-03-31 2011-10-27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ミシン
DE102015223194B3 (de) * 2015-11-24 2017-02-23 Dü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Naht-Anfangsoberfadens mit kurzem Soll-Nahtüberstand sowie Baugrupp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IT202100024794A1 (it) * 2021-09-28 2023-03-28 R A M S R L Unipersonale Macchina per cucire con prendifilo mob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5995A (ja) 1983-09-06 1985-04-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単糸環縫ミシンにおける縫始めの糸つかみ装置
JP2671478B2 (ja) 1989-02-10 1997-10-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つかみ装置
JPH08112482A (ja) * 1994-10-19 1996-05-07 Janome Sewing Mach Co Ltd 警告表示機能を備えたミシン
JPH08266762A (ja) * 1995-04-03 1996-10-1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DE19722504C1 (de) * 1997-05-30 1998-09-03 Due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insbesondere Knopfloch-Nähmaschine, mit einer Nadelfaden-Klemm- und- Schneid-Einrichtung
JP2000325683A (ja) 1999-05-19 2000-11-28 Juki Corp ミシンの鳥の巣防止装置
DE20113504U1 (de) * 2001-08-14 2001-10-25 Duerkopp Adler Ag Nadelfaden-Halteeinrichtung für eine Knopfloch-Nähmaschin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1825C (zh) * 2004-03-30 2010-02-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CN101182671B (zh) * 2006-11-17 2013-01-02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TWI402390B (zh) * 2006-11-17 2013-07-21 Juki Kk 縫紉機
CN101100794B (zh) * 2007-07-25 2013-11-27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
CN110878451A (zh) * 2019-12-06 2020-03-13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针板结构及缝纫机
CN110878451B (zh) * 2019-12-06 2022-03-01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针板结构及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37151B2 (ja) 2008-01-23
TW200307072A (en) 2003-12-01
DE10316397B4 (de) 2010-09-09
TWI298360B (en) 2008-07-01
KR20030081097A (ko) 2003-10-17
CN100460582C (zh) 2009-02-11
KR100997008B1 (ko) 2010-11-25
JP2003299894A (ja) 2003-10-21
DE10316397A1 (de) 2003-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50219A (zh)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CN2819373Y (zh) 盘片搬送装置
CN1800475A (zh) 缝纫机的布厚变化检测装置
CN2802652Y (zh) 盘片播放装置
CN1246129C (zh) 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CN1389611A (zh) 缠线脚钉扣缝纫机
CN1693566A (zh) 缝纫机
CN1458324A (zh) 缝纫机的面线控制装置
CN1717362A (zh) 打印机
CN1502737A (zh)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CN1492956A (zh) 缝纫机
JP2008126018A (ja) 多針式刺繍ミシン
CN1492955A (zh) 带面线盒的缝纫机与面线盒
CN1420224A (zh) 锁扣眼缝纫机
KR20110130358A (ko) 시퀸이송장치를 구비한 미싱
CN1277972C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882735A (zh) 缝纫机的防止线缝皱褶的梭子装置
CN1974908A (zh) 链式线迹钉扣机
CN101063255A (zh) 缝纫机
JP5330605B2 (ja) ミシンの布押さえ装置
CN1750915A (zh) 订书机
CN1818185A (zh) 钉扣缝纫机
CN1940163A (zh) 袋口滚边缝纫机
CN1511992A (zh) 圆头锁眼机的切布装置
CN1506517A (zh) 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