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8768A - 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8768A
CN1258768A CN99127507A CN99127507A CN1258768A CN 1258768 A CN1258768 A CN 1258768A CN 99127507 A CN99127507 A CN 99127507A CN 99127507 A CN99127507 A CN 99127507A CN 1258768 A CN1258768 A CN 1258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mentioned
channel
spun yarn
sp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7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8011C (zh
Inventor
任堂优司
木村秀敏
高安孝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68572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8539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0856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27283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21080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0865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8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80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0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3/00Modifying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05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iryness of the filamentar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01H7/92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ransient twist, i.e. false twi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1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 B65H2301/5115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可由纱通道内的回旋流产生的细纱的回旋完全充分。该毛羽倒伏装置具有纱插入用开口部,设有开能关上述纱插入用开口部的盖体构件,该开口部沿回旋流作用的纱通道的轴心方向延伸开口。当将盖体构件借助回旋体的旋转而打开时,能将纱经过纱插入用开口部而导入纱通道。当借助回旋体将盖体构件旋转而关闭时,确实消除回旋流从纱通道内的侧面的泄漏。

Description

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自动络筒机的纱线移动路径中的毛羽倒伏装置,该自动络筒机将喂纱侧的细纱退绕,并向卷装卷绕。
在把用环锭纺纱生产的细纱卷绕成喂卷装管,将该喂卷装管送到自动络筒机的自动络筒机中是一边除去纱的缺陷,一边将多个喂卷装管接头,重绕成锥形和筒子纱状的卷装。
该自动络筒机的重绕工序,是通过张力器向喂卷装管退绕的纱施加张力,由多个导纱器引导纱而构成卷装的工序。因此,对短纤维加捻过的细纱每次通过张力器和导纱器时会受到摩擦,在卷绕前的喂卷装管的纱上存在的毛羽,在重绕后有增加的趋势。
因此,在现有的自动络筒机的重绕工序中,在纱移动路径中设置毛羽倒伏装置,抑制毛羽的发生。该毛羽倒伏装置向纱通过的纱通道内喷射空气等气体,产生回旋流,通过使纱回旋,将毛羽与纤维缠绕卷入,或由上述回旋切断长的毛羽,进行毛羽倒伏处理。
该毛羽倒伏装置的结构为,设有沿上述纱通道的轴向延伸开口的纱插入用的开口部,纱经过该纱插入用开口部插入纱通道内。
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存在以下所述的问题。即,第1,对于现有的毛羽倒伏装置,由于纱插入用开口部在有回旋流作用的纱通道上开口,回旋流从上述纱插入用开口部漏出,使上述回旋流的纱的回旋不充分,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旋对纱的毛羽倒伏的效果。;另外,虽然有提议将毛羽倒伏装置分为2部分,使其自由开关,但这2个分割部分的接合面的调节很困难,难以完全防止从回旋流的侧面的泄漏。
第2,在现有的毛羽倒伏装置中,虽然可以通过使纱回旋来抑制毛羽的发生,但有可能使沾附到纱上的杂物和飞花与毛羽一起缠绕到纤维上而被卷入。这样,杂物和飞花缠绕到纱的纤维上而被卷入,使得卷装的质量下降。
第3,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纱的重绕装置(自动络筒机)中,设有粗节纱清除器和清纱器,该粗节纱清除器和清纱器能够检测到粗节、比预定的粗度细的部分、比预定的粗度粗的部分等纱的缺陷部分,并予以除去。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对于这种虽然外观上不存在缺陷,但由于纱的捻度不够、强度变弱的部分不能检测出。当有借助包含粗节纱清除器和清纱器没检测出的、强度弱的部分的存在纱时,在整经工序等后续工序中,会产生强度弱的部分被切断,整经工序等的作业效率下降的问题。
另外,虽然人们已经知道借助使纱通过回旋空气流中来抑制毛羽的纱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但在产生回旋空气流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出入口处,由于不能将纱维持在出入口的中心部,因此纱在回旋空气流发生部分内不能充分地回旋,产生不能进行所需要毛羽的抑制的问题。
第4个问题点是,用现有的羽毛倒伏装置、即使将细纱在纱通道内回旋,也不能取得所期待的将细纱的毛羽倒伏的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可以使由纱通道内的回旋流引起的的纱的回旋充分。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羽倒伏装置,抑制由卷绕机向卷装卷绕的纱上的毛羽的发生,减少沾附到纱上的杂物和飞花向纤维的卷入。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的纱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去除纱的强度较弱的部分并抑制毛羽的纱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发挥倒伏毛羽的功能的毛羽倒伏装置,提供一种将有效进行毛羽倒伏的装置与其组合的自动络筒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细纱的毛羽倒伏方法及其毛羽倒伏装置进行改进。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毛羽倒伏装置是设置在将喂纱侧的细纱退绕,并卷绕成卷装的自动络筒机的纱移动路径中,具有回旋流作用的纱通道、沿该纱通道的轴心方向延伸并开口的纱插入用开口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可以将上述纱插入用开口部开关的盖体构件。
当将细纱导入纱通道时,打开盖体构件,将细纱从纱插入用开口部导入纱通道。其后,用盖体构件关闭纱插入用开口部,封闭纱插入用开口部。由此,将有回旋流作用的纱通道的侧面关闭,使回旋流确实不会从侧面泄漏,使细纱的回旋充分,而且由回旋流的泄漏而引起的能量损失也能减少。
上述毛羽倒伏装置具有通过旋转而相对于上述纱通道自由进退的压纱引导部,在该压纱引导部设有上述盖体构件。
当压纱引导部设在纱通道的上下的入口和出口处、回旋进出时,形成细纱的回旋的上下束节。但将细纱经过纱插入用开口部而导入纱通道时,盖体构件不妨碍该导入而回旋退出,当在该压纱引导部设置盖体构件时,与压纱引导部的回旋移动形成的进退相对应,由盖体构件将纱插入用开口部开关。
本发明的毛羽倒伏装置中,上述盖体构件是镶入上述纱插入用开口部的楔形状。
纱插入用开口部最好由纱通道的轴心方向的缝隙部、和从该缝隙部扩展成扇形状的扇形扩展部所构成。通过将楔形的盖体构件恰好镶入该扇形扩展部,将纱插入用开口部的缝隙部以外的部分完全封闭,几乎没有从纱头的侧面的泄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毛羽倒伏装置,它设置在将喂纱侧的细纱退绕、并向卷绕成卷装的卷绕机的纱移动路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喷射喷嘴装置,它具有使退绕的细纱通过的纱通道,并有开口的喷射孔,该喷射孔通过向该纱通道内喷射气体产生回旋气流;吸引装置,它设置在上述喷射喷嘴装置上,对上述纱通道内进行吸引。
本发明借助纱通道内的回旋气流使细纱回旋、施加假捻,由此将毛羽缠绕卷入纤维,进行毛羽倒伏处理。在进行这毛羽倒伏处理的同时,通过对纱通道内吸引,把由回旋气流和细纱的回旋引起的从细纱脱离的杂物和飞花等从纱通道内吸引,排除到外部。因此能在清洁的状态下对细纱进行毛羽倒伏处理。
当将卷绕机的纱收集器兼用作吸引装置时,可以充分利用卷绕机中已有的装置吸引飞花和杂物而将其除去。
当将吸引装置的吸引向着回旋气流的切线方向时,不会打乱纱通道内的回旋气流,可以有效地从纱通道内吸引杂物和飞花,并确实地除去。
为了实现上述第3个目的,本发明中,第1,在产生回旋空气流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出入口处,将纱维持在上述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大致中心部,并借助上述回旋空气流使纱回旋,抑制毛羽,并将纱的强度弱的部分切断。第2,设置有:产生回旋空气流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和维持装置,后者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出入口处将纱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大致中心部。第3,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大致中心部的装置,由设置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出入口的固定引导构件、和向该固定引导构件方向靠近的移动引导构件构成。
为了实现第4个目的的毛羽倒伏装置,它设置在对纤维加捻而形成的细纱移动路径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装置,它具有上述细纱通过的纱通道和为了在该纱通内产生回旋流而喷射气体的喷射孔;定捻装置,它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上,能确实停止由上述回旋流对上述细纱产生的捻度向超出上述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的传播。
上述定捻装置最好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的两侧,确实地停止由上述回旋流对上述细纱产生的追加捻度向上述纱通道的上游侧或下游侧传播。
根据本发明人的各种实验的结果可知,仅仅使细纱回旋不能使毛羽倒伏充分的理由是,伴随着回旋向细纱施加的捻度向纱通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传播。当对细纱退捻和追捻而产生的假捻在短的区间进行时,能有效地进行将毛羽缠绕卷入纤维,或通过退捻或退捻时的回旋甩掉与纱的构成无关的不需要的纤维。因而,定捻装置确实地停止由上述回旋流对上述细纱产生的捻度向上述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的传播,有效地发挥毛羽倒伏的功能。上述定捻装置最好设在上述纱通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双方。这里,确实地停止捻度是指,由回旋流对细纱产生的捻度的传播几乎被停止,细纱的退捻和追捻产生的假捻在定捻装置间出现。
为了有效地进行这样的毛羽倒伏,上述回旋流在上述纱通道的出口侧向上述细纱追加捻度的方向形成。这是因为,在进行对细纱的退捻而甩掉不需要的纤维后,追捻形成的毛羽卷入所产生的毛羽倒伏效果比追捻后退捻产生的毛羽倒伏的效果高。此时,可以在至少纱通道的出口侧设置定捻装置。另外,为了使细纱稳定地回旋,使回旋流产生的捻度确实,上述定捻装置最好在上述纱通道入口和出口,将上述细纱保持在位于上述纱通道的圆形剖面的中心部。
为了不在细纱上产生过大的张力,停止加捻,上述定捻装置最好由分别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的两个引导构件构成,由这两个引导构件确实地停止上述捻度的传播。这样的定捻装置包括第一引导构件,其分别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附近,将细纱定位在上述纱通道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第二引导构件,其分别设置在离开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侧,将由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定位的细纱从上述中心部弯曲。为了使细纱确实地出入纱通道,上述纱通道具有用于插入上述细纱、沿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开口;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具有固定在预定位置、向上述开口侧开放的凹部;上述第二引导构件最好能在将上述细纱弯曲,并能够将纱保持在上述第一引导部的凹部内的位置、和可将细纱导入上述第一引导部的凹部内的位置之间移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自动络筒机是将卷绕在喂卷装管的细纱退绕,向卷装重绕,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装置,它具有设置在上述退绕的细纱的纱道上的纱通道和为了在纱通道内产生回旋流而喷射气体的喷射孔;定捻装置,它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确实停止由上述回旋流对上述细纱产生的捻度向超出上述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的传播,将上述细纱保持成使其位于上述纱通道的圆形剖面的中心部。
从喂卷装管退绕时,或通过张力器时产生的毛羽,借助在细纱的短的区间内的退捻和追捻,将毛羽缠绕卷入纤维,或借助退捻或追捻时的回旋,甩掉与纱的结构无关的不需要的纤维,从而有效地进行毛羽倒伏。
本发明由于具有为实现第1目的的上述的结构,因此具有以下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当将细纱导入有回旋流作用的纱通道后,由于用盖体构件封闭纱插入用开口部,因而能够防止回旋流从纱插入用开口部的泄漏。因此能够提高细纱的回旋的毛羽倒伏性能,使回旋流泄漏造成的能量损失减少。
根据本发明,当在压纱引导部设置盖体构件时,通过压纱引导部的旋转,盖体构件相对纱插入用开口部开关,可以不必设置用于盖体构件的开关的其它的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楔形状封闭在纱通道开口的纱插入用开口部,可以使在纱通道的纱的回旋变得完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的毛羽倒伏装置,通过由喷射喷嘴装置使细纱回旋,加以假捻,可以进行将毛羽与纤维缠绕卷入的毛羽倒伏处理。在进行该毛羽倒伏处理的同时,通过由吸引装置吸引纱通道内,可以由回旋气流和细纱的回旋来吸引从细纱脱离的杂物和飞花,将其除到外部。
其结果,可以在清洁的状态下进行毛羽倒伏处理,减少杂物和飞花等向纤维的卷入,使卷装的质量更加得到提高。
而且由于将卷绕机的纱收集器兼用于吸引装置,可以充分利用卷绕机中已有的装置除去飞花和杂物,不用另外设置吸引装置,使卷绕机成本降低。
另外,当吸引装置的吸引为回旋气流的切线方向时,纱通道内的回旋气流(细纱的回旋)不会被打乱,可以有效地从纱通道吸引杂物和飞花而确实地予以去除。
本发明由于具有以上说明的为了实现第三个目的的结构,具有以下所述的效果。
由于可以有效地抑制从纱的表面飞出的毛羽,并能通过回旋除去强度弱的部分,因而在整经工序等后续工序中,强度弱的部分被切断,可以防止整经工序等的作业效率的下降,提高整经工序等后续工序的作业效率。
在产生回旋空气流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和在该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出入口处,借助将纱维持在纱的上述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大致中心部的装置的简单的结构,可以有效的抑制从纱的表面飞出的毛羽,并能切断强度弱的部分予以去除。
由于将纱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大致中心部的装置,做成由设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出入口的固定引导构件、和向该固定引导构件方向靠近的移动引导构件构成,因而使移动引导构件向远离固定引导构件的方向移动,可以使移动引导构件退开,不影响纱向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导入,使纱向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插入作业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毛羽倒伏装置及自动络筒机由于具有上述为实现第四个目的的结构而具有以下效果。由于定捻装置确实停止回旋流对上述细纱的加捻向上述纱通道的上流侧和下流侧的传播,因而由解捻和加捻对细纱施加的假捻在短的区间进行。其结果,可以有效地将毛羽与纤维缠绕卷入,或通过解捻或解捻时的回旋将与纱的构成无关的不需要的纤维甩掉,能够抑制细纱重绕工序中产生的毛羽。
图1是设置了第1实施例的毛羽倒伏装置的自动络筒机的主要构件的斜视图。
图2是设置了上述毛羽倒伏装置的自动络筒机的主要构件的正面图。
图3是上述毛羽倒伏装置的主要构件的斜视图。
图4是上述毛羽倒伏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使用了毛羽倒伏装置的自动络筒机的机器配置图。
图6是将第二实施例的毛羽倒伏装置用于卷绕机的张力盒上的斜视图。
图7是图6的毛羽倒伏装置的斜视图。
图8是图7的A-A剖面图。
图9是图7的B-B剖面图。
图10是图7的C向视图。
图11是图7的D-D剖面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的毛羽倒伏装置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3是使用了第二实施例的毛羽倒伏装置的自动络筒机的机器结构图。
图14是使用了本发明的纱处理方法的纱的卷绕装置的部分斜视图。
图15是图14的正面图。
图16是构成本发明的纱处理装置即第三实施例的毛羽倒伏装置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和固定引导构件的斜视图。
图17是构成本发明的纱处理装置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中央部附近的水平剖面图。
图18是使用了本发明的纱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纱的卷绕装置的部分斜视图。
图19是设置了第4实施例的毛羽倒伏装置的自动络筒机主要构件的斜视图。
图20是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的分解状态的斜视图。
图21是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的喷嘴装置的剖面图。
图22是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的俯视图。
图23是第二引导构件在退开位置的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侧面的剖面图。
图24是第二引导构件在工作位置时的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的侧面的剖面图。
图25是设置了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的自动络筒机的机器配置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1个目的,设置了毛羽倒伏装置1的自动络筒机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图2是设置了毛羽倒伏装置的自动络筒机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
图1和图2所示的毛羽倒伏装置1设在自动络筒机的张力盒31内。该张力盒31由从细纱(对单纤维加捻的纱)的喂纱侧(上流侧)开始依次配置的使用光电传感器的底线检测器32、毛羽倒伏装置1、门式张力器33、上蜡装置34、抽吸式喷嘴35的组件构成,该细纱一直移动到卷装。
毛羽倒伏装置1包括:中央的喷嘴本体21、沿喷嘴本体21的上侧的纱移动路径设置的喷气口22、喷气口22旁边的吸引喷嘴23、位于中央的喷嘴本体21的上下的第1导纱板24和第2导纱板25、设在旋转体26的上下的第1压纱引导部27、第2压纱引导部28、盖体构件29。
喷嘴构件21如图3所示,是将陶瓷制的元件(element)6镶入剖面为凹状的喷嘴支架7里,用图中没表示的螺钉固紧成一体而构成。在元件6上形成贯通其轴心a的剖面为圆形的细长的纱通道8,并形成沿该纱通道8的轴心a方向延伸的开口部9。该开口部9用于纱的插入,由在纱通道8上直接开口的缝隙部10和与缝隙部10连续的扇状扩展部11构成。细纱经过扇状扩展部11和缝隙部10,被导入纱通道8内。该缝隙部10与纱通道8的轴心a平行偏心,沿着纱通道8的切线方向而形成,在纱通道8的轴心a的全长上开口。
在元件6上,如图4所示,在纱通道8内形成用束喷射空气、加湿空气、蒸汽等气体的多个喷射孔12、13。各喷射孔12、13在开口部9之外的纱通道8的周围形成,从纱通道8内周的切线方向以水平的状态在该纱通道8内开口。各喷射孔12、13经过项部14与喷口15连通。喷口15通过未图示的各个配管与未图示的气体供给器连接。
图1所示的喷气口22在纱线接头等卷绕过程以外的时间喷出空气,清扫纱通道8的上侧部分。喷气口22的旁边的吸引喷嘴23是用于吸引从纱通道吹起的飞花,总是处于吸引状态。
图1所示的第1、第2导纱板24、25是将未图示的中继管传运的底线向喷嘴本体21的纱插入用开口部9引导的,具有延伸至中央的引导口的左右的接收部。
图1所示的第1、第2压纱引导部27、28与回旋体26的上下部分成为一体,以设在后方的未图示的支轴为支点,在水平面可以旋转。如图4所示,第1、第2压纱引导部27、28在实线的进出位置和双点划线的退开位置之间进退自如地回旋运动。在实线的进出位置,第1、第2压纱引导部27、28的前端覆盖纱通道8。因此,在纱通道8的上下形成细纱的束节,使得纱通道8内的细纱确实地回旋。
图1所示的盖体构件29的结构是在从回旋体26的中央延伸的臂部26a的前端的支架部26b上,将楔型构件30能自由摇动地保持的。如图3所示,楔型构件30具有与扇状扩展部11恰好镶合的前端形状。楔型构件30的上下的轴30a因为与支架部26b的长孔26c接合,楔型构件30在如图所示的箭头b方向自由摇动且自由地横向移动。当臂部26a向箭头c的方向回旋移动时,楔型构件30的前端进入扇状扩展部11,楔型构件30沿扇状扩展部11运动,与其恰好镶合。该镶合状态如图4所示。在纱通道8开口的开口部9封闭,使气体不会从纱通道8的侧面泄漏。
当用未图示的带有纱保持功能的切刀切断细纱时,图1的底线检测器32确认底线是否被保持。当没有该底线时,则不能接头。门式的张力器33将可动的梳刃33b自由开闭地相对固定的梳刃33a设置,在相互不同的咬合位置与能导入纱的开放位置进行切换。在梳刃33a、33b闭合的状态下,形成锯齿形的纱道,向移动的纱施加预定的张力。
上蜡装置34与由蜡制成的滚筒34a的端面上移动的细纱Y接触,用于向细纱涂敷蜡。为了均匀地磨损滚筒34a的端面,使滚筒34a低速旋转,并由臂34b向纱施加预定的按压力。该臂34b、可动梳刃33b、及旋转体26由共同的驱动部17驱动,同时开启关闭。抽吸式喷嘴35为喷嘴状,吸引、捕捉被切断的多余的纱头,与未图示的吸引装置连接。
以下通过图1说明上述毛羽倒伏装置1的动作。在进行纱的接头时,多余的纱头被抽吸式喷嘴35吸入,上蜡装置34的滚筒34a从移动路径向后退,门式张力器33的可动梳刃33b打开,旋转体26也到达退出位置,从喷气口22吹出空气,清扫纱通道8的上边部分。即,如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上下的压纱引导部27、28从覆盖纱通道8的位置退出,盖体构件29的楔型构件30也从导入纱用的开口部退出,这样,经过上下的导纱板24、25及导入纱用的开口部9的纱的导入成为可能。在图1中,图中未显示的中继管将底线向上提的同时向图示的纱移动路径靠近。此时,由于毛羽倒伏装置1、张力器33及上蜡装置34开启,细纱Y成为图示的纱移动路径。
通过驱动装置17,使上蜡装置34的滚筒34a靠近纱移动路径,使门式张力器33的可动梳刃33b关闭,回旋体26也到达进出的位置。这样,如图4所示的实线那样,上下的压纱引导部27、28在覆盖纱通道28的位置进出,盖体29的楔型构件30也恰好镶入导入纱用的开口部9的扇形状扩展部。在这种状态下,将气体从喷射孔12、13向纱通道8内喷射,并将纱卷绕移动。这样,在纱通道8内形成回旋流,并形成以纱通道8的上下的压纱引导部27、28为束节的纱的回旋。通过使对短纤维加捻的细纱回旋,进行将短纤维露出的毛羽与纤维缠绕卷入,或由回旋流切断长的毛羽,进行毛羽倒伏处理。从纱通道8吹出的气流中所含有的毛羽和飞花,被吸引喷嘴23吸入。
此时,如图1所示,由于导入纱用的开口部9被盖体构件29紧密关闭,回旋流不会从纱通道8的侧面泄漏。因此,纱通道8内的纱的回旋流很完整,上述毛羽倒伏处理有效地进行。另外,那些不从纱通道8的侧面泄漏的回旋流的部分,可使形成回旋流的压缩空气量减少,使能量消耗最少。
作为使对短纤维加捻的细细纱Y回旋的气体,可以采用空气、加湿空气、还可以采用蒸汽。特别是,通过采用蒸汽,可以加热通过纱通道8的细细纱Y和该纱通道8的内周。并通过蒸汽的作用使细细纱Y的毛羽柔软。由此,纱通道光滑回旋的细细纱Y通过假捻,将变得柔软的毛羽有效地缠绕并卷绕,同时能够热定型,通过与纱通道8内周的接触,成为如同加熨斗的状态,维持毛羽少的状态。
下面通过图5说明装有上述毛羽倒伏装置1的自动络筒机。自动络筒机W将多个锭的卷绕单元U并列设置,各卷绕单元U具有图1的张力盒31。这些各卷绕单元U将从喂卷装管E退绕的细纱Y通过气圈预梳机39、张力盒31的毛羽倒伏装置1、张力器33、上蜡装置34、抽吸式喷嘴35、及检测细纱Y的不良部分的粗节纱清除器40,通过横动滚筒41卷绕到卷装P,该喂卷装管向预定位置供给纱。42是接头装置,44是将卷装P侧的纱头向接头装置42引导的吸引口(suction mouth),43是将喂卷装管E侧的底线向接头装置42引导的中继管。
在驱动各卷绕单元U的横动滚筒41、开始细纱Y的重绕的情况下,当从喂卷装管E退绕的细纱Y通过毛羽倒伏装置1时,在回旋流处受到回旋的作用,进行毛羽倒伏处理。当发现向卷装P卷绕中的细纱Y的缺陷时,需要进行接头。此时,停止来自毛羽倒伏装置1的喷嘴本体21的气体喷射,由抽吸式喷嘴35吸引、捕捉多余的纱头。然后,将中继管43旋转到气圈预梳机(ballon breaker)39附近,吸引由图中未示的装置捕捉的底线,引导至接头装置42。此时,张力盒31的各装置为开启状态,细纱Y沿图示的纱移动路径移动。同时,由吸引口44吸引卷装P侧的纱头,向接头装置42引导,由该接头装置42进行接头。当接头结束时,使张力盒31的各装置为工作状态,开始进行附加有毛羽倒伏处理的细细纱Y的卷绕工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为实现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的毛羽倒伏装置。
图6所示的毛羽倒伏装置101设在卷绕机(例如自动络筒机)的张力盒131上。该张力盒131包括从细细纱Y(例如单纤维的集合的细纱)的喂纱侧开始依次配置的导板132、切刀133、门式探测器134、导板135、盘式张力器136、纱收集器(yarn trap)137、及导板138,所述细纱移动到卷装为止,纱移动路径中的纱收集器137具有毛羽倒伏装置101。该纱收集器137为喷嘴状,吸引、捕捉喂纱侧被切断了的纱头,与未图示的吸引器相连接。
毛羽倒伏装置101具有抑制细纱Y的毛羽产生的回旋气流喷射喷嘴102(喷射喷嘴装置)、从细纱Y吸引、除去杂物和飞花的吸引喷嘴103(吸引装置)、规整细纱Y的2片纱规整板104、105,并将张力盒131的纱收集器137兼用作吸引装置(吸引喷嘴103)。
回旋气流喷射喷嘴102如图7~图11所示,是将陶瓷制的单元106镶入剖面为凹状的喷嘴支架107,通过多个螺钉固紧成一体而构成。在单元106上形成贯通其轴心aa的圆型的纱通道108(纱通孔),细纱YY通过三角开口的纱导入口109、缝隙110,被导入该纱通道108。该纱导入口109与纱通道108的轴心aa平行偏心而形成,贯通缝隙110及单元106的轴向(参照图8和图9)。
在单元106上,形成向纱通道108内喷射气体(空气、加湿空气、蒸汽等)的多个喷射孔111~113、和用于吸引纱通道108内的吸引长孔114。各喷射孔111~113在纱导入口109及与该纱导入口109相向的部分以外的纱通道108的周围形成,从纱通道8内周的切线方向以水平的状态在该纱通道108内开口。这些喷射孔中的111、113位于纱通道108的一侧,分别在单元106的各轴端部形成,经过喷射空间115相互流通。另一个喷射孔112位于纱通道108的另一侧,在单元106的轴中央部形成,在喷射空间116内连通。各喷射空间115、116与通过喷嘴支架107的各喷嘴喷口117、及与喷嘴支架107连接的各配管,与气体供给器(未图示)连通(参照图8和图9)。
另一方面,吸引长孔114从与纱导入口109相对侧与纱通道108内周的切线方向交叉而开口,贯通单元106并内径扩大地贯通喷嘴支架107。该吸引长孔114在单元106的各喷射孔111、113之间连续而形成(参照图8和图9)。
各纱规整板104、105设在单元106的各轴端部。这些纱规整板104、105如图10所示,覆盖纱通道108的各开口侧而配置,具有引导细纱YY的V字形状的导槽118。各纱规整板104、105如图11所示,规整导入纱通道108内的细纱YY,使其在导槽118的支点cc、bb弯曲,起到由回旋气流的回旋形成的引导作用,该回旋气流的回旋作用于细纱YY。
这样构成的毛羽倒伏装置101通过将纱收集器137装入回旋气流喷射喷嘴102的吸引长孔114内,直至与单元106接触,从而将回旋气流喷射喷嘴102设在该纱收集器137上,使对纱通道108内的吸引成为可能(参照图7~图9)。
下面说明毛羽倒伏装置101的动作。
来自气体供给装置(省略图示)的气体通过各喷射喷口117及各喷射空间115、116,从各喷射孔111~113向纱通道108内喷射。此时,气体通过各喷射孔111~113向纱通道108内周的切线方向喷出,在该纱通道108内产生回旋气流(参照图8及图9)。
通过在纱通道108内产生回旋气流,细纱YY以各纱规整板104、105为支点,在纱通道108内滑动回旋,被加以假捻。当被加以假捻时,由于细纱YY由于回旋并与纱规整板104、105的导槽118接触,因而毛羽被纱的纤维缠绕并被卷入,进行抑制毛羽的产生的毛羽倒伏处理(参照图11)。
作为使细纱YY回旋的气体,可以采用空气、加湿空气、还可以采用蒸汽。特别是,通过采用蒸汽,可以加热通过纱通道108的细纱YY和该纱通道108的内周。并通过蒸汽的作用使细纱YY的毛羽(纤维)柔软。由此,使在纱通道108滑动回旋的细纱YY将通过假捻变得柔软的毛羽有效地缠绕卷入纤维,同时能够热定型,通过与纱通道108内周的接触,成为加上熨斗的状态,维持毛羽少的状态。
与从各喷射孔111~113的气体喷射的同时,开始纱收集器137的吸引。该纱收集器137的吸引不打乱纱通道108内的回旋气流,该吸引力不吸引回旋的细纱YY。由此,通过在纱通道108内产生的回旋气流及细纱YY的回旋、纱收集器137吸引从该细纱YY脱离的杂物和飞花,或从通过吸引长孔114的细纱YY上直接吸引杂物、飞花,与气体一起排除到外部(参照图11)。
在本发明的毛羽倒伏装置101中,显示了将张力盒131的纱收集器137兼用作吸引装置,但也可以设在例如切刀133和门式探测器134之间。此时,需要将回旋气流喷射喷嘴102的吸引长孔114借助配管而直接与吸引装置连接。
在图6~图11的毛羽倒伏装置101中,将吸引长孔114与纱通道108内周的切线方向交叉而形成,但也可以如图12所示,将吸引长孔114在纱通道108内周的切线方向(回旋气流的切线方向)形成,使其在该纱通道108内开口。此时,吸引长孔114如图12所示,与回旋气流的回旋方向AA相对着,在纱通道108内开口。由此,即使装入吸引长孔114内的吸引喷嘴103吸引纱通道108内部,也不会打乱该纱通道108内的回旋气流(细纱YY的回旋),能够有效地吸引脱离细纱YY、通过回旋气流的旋转力(离心力)沿纱通道108内周流动的杂物和飞花,或直接从细纱YY有效地吸引杂物和飞花,可以确实地向外部除去。
下面通过图13说明适用于自动络筒机(卷绕机)的毛羽倒伏装置101的例子。
如图13所示的自动络筒机WW将多个锭的卷绕单元125并列设置,各卷绕单元125具有图6的张力盒131(包括毛羽倒伏装置101)。这些各卷绕单元125把向预定位置供给的喂卷装管EE退绕的细纱YY通过气圈预梳机139、张力盒131的张力器136、毛羽倒伏装置101(纱收集器137)、检测细纱YY的不良部分的粗节纱清除器140等,通过横动滚筒141卷绕到旋转的卷装PP上。142是接头装置,143是将卷装PP侧的纱头向接头装置142引导的吸引口,144是将由纱收集器137吸引、捕捉的喂卷装管EE侧的纱头向接头装置142引导的中继管。
在驱动各卷绕单元125的横动滚筒141,开始细纱YY的(重绕)卷绕的情况下,当从喂卷装管EE退绕的细纱YY通过毛羽倒伏装置101时,通过回旋气流喷射喷嘴102的回旋气流作用而回旋,被加以假捻,进行毛羽倒伏处理。与此同时,通过纱收集器137的吸引,可以除去从细纱YY脱离的杂物和飞花等,对细纱YY的毛羽倒伏处理在清理的状态下进行。特别是对于单纤维的集合的细纱,可以显著有效地进行毛羽倒伏处理,从该细纱除去飞花和杂物。
当向卷装PP的卷绕过程中,细纱YY被切断时,需要进行接头。此时,停止从毛羽倒伏装置101的回旋喷射喷嘴102来的气体喷射,由纱收集器137吸引、捕捉喂卷装管EE侧被切断的纱头。然后,将中继管144旋转到气圈预梳机139附近,吸引由纱收集器137捕捉的纱头,引导至接头装置142。此时,细纱YY通过张力盒131的各构件132~135、张力器136等,对毛羽倒伏装置101,也经过纱导入口109、缝隙110通过纱通道108。接着,由吸引口143吸引卷装PP侧的纱头,向接头装置142引导,由该接头装置142进行接头。
由此可以不影响现有的纱收集器137的功能,能将该纱收集器137兼用作毛羽倒伏装置101的吸引装置。
这里毛羽倒伏装置101适用于自动络筒机WW,但也可以适用于并捻联合机、整经机等的卷绕机。
以下说明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的实施例,但其并没超过本发明的主题,本发明的范围也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在图14~图17中,201是喂纱卷装,从喂纱卷装201退绕的细纱Y被卷绕到未图示的卷绕卷装上。202a、202b是以一定间隔配置在卷装201的上方的、平面形状大致为Y形状的导纱器。
203是设置在导纱器202a、202b间、大致为角柱状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中心部,形成纵孔203a,并在一个侧壁形成向侧壁侧扩展的平面形状为三角形状的凹部203b,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与三角形状的凹部203b和纵孔203a连接,并形成纱可以插通的缝隙203c。在纵孔203a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开口的空气喷出孔203d穿过纵孔203a的大致中央部附近,。图17表示一个空气孔203d穿过的例子,但也可以在纵孔203a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设置多个空气喷出孔203d。203e是安装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一个侧面、借助有与空气喷出孔203d连通的通孔203f’的块体(block)203f、向空气喷出孔203d供给压缩空气的管子。当通过管子203e及块体203f,从空气喷出孔203d向纵孔203a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喷出空气时,可以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内产生回旋气流。
204是装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一个侧面的固定引导构件。固定引导构件204具有装在回旋空气流的发生构件的203的一个侧面的垂直部204a、和从垂直壁204a的上下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204a、204b,在水平部204a、204b上形成与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凹部203b相同朝向的、平面形状为三角形状的凹部204a’、204b’。固定引导构件204被安装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上,并使固定引导构件的204的三角形状的凹部204a’、204b’的顶部204a”、204b”,位于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位。
205是正面形状大致形成为コ字形状、配置在固定引导构件204的外侧的移动引导构件,安装在移动引导构件205的垂直部205a上的水平板205b安装在垂直杆207上,该垂直杆207能自由旋转地支撑在适当的框上的支撑板206a、206b上。从垂直部205a的上下端形成延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205c。
208是门式张力构件作为配置在下方的导纱器202a和移动引导构件205间的张力施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门式张力构件208的固定部208a安装在适当的框208b上,门式张力构件208的可动部208c装在上述垂直杆207上。
209是下端勾挂在下方的支撑板206b上、上端勾挂在垂直杆207上的线圈弹簧,将装在垂直杆207上的的移动引导构件205的水平部205c向固定引导构件204方向靠近,并将门式张力构件的208的可动部208c向固定部208a方向靠近。210是由吸引管构成的纱收集器。
将从喂纱卷装201向上方引出的细纱Y通过门式张力器208和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时,首先将移动引导构件205或门式张力构件208的可动部208c克服线圈弹簧209的弹力,以垂直杆207为中心,向远离固定引导构件204或门式张力构件208的固定部208a的方向移动,将移动引导构件205退开,使细纱Y向回旋空气流的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及固定引导构件204的凹部204a、204b的导入不受影响,并将可动部208c与固定部208a分离,以便使门式张力构件的208的固定部208a与细纱Y相接。
接着将从喂纱卷装1向上方引出的细纱Y,配置在门式张力构件208的固定部208a,并从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缝隙303c配置在纵孔203a内。其后,借助线圈弹簧209的弹力,使退开状态的移动引导构件205向固定引导构件204方向移动,并且为了将被导入固定引导构件204的凹部204a’、204b’的细纱Y,配置在位于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的凹部204a、204b的顶部204a”、204b”,借助固定引导构件204和移动引导构件205将细纱Y夹持,并将配置在门式张力构件208的固定部208a的细纱Y用可动部208c按压,由门式张力构件208向细纱Y施加适当的张力。这样从喂纱卷装201向上方引出的细纱Y,经过下方的导纱器202a、门式张力构件208、在上下设置有固定引导构件204和移动引导构件205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及上方的倒纱器202b等,被卷绕到未图示的卷绕卷装上。如上所述,细纱Y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上下位置被固定引导构件204和移动引导构件205夹持,固定引导构件204和移动引导构件205对细纱Y的夹持力,其程度当然应该不妨碍细纱Y的移动,不损伤细纱Y。
由位于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的固定引导构件204和移动引导构件205,将细纱Y夹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上下位置,该细纱Y由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内的回旋气流,在固定引导构件204和移动引导构件205的夹持点间回旋。由于固定引导构件204和移动引导构件205对细纱Y的夹持点位于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因此由回旋气流形成的回旋大小很大。从而依附在细纱Y上的毛羽和杂物等,借助回旋气流及回旋而有效地除去,并且从细纱Y的表面飞出的毛羽被卷入细纱Y的表面,进行使毛羽变少的毛羽倒伏处理。
另外当细纱Y有强度弱的部分时,由回旋而摇摆的细纱Y在回旋时强度弱的部分会被切断。强度弱的部分被切断的细纱Y通过未图示的打结器和捻接器等接头装置将纱接头。这样在重绕工序,由于能够预先去除强度弱的部分,在整经工序等后续工序,将强度弱的部分切断,可以防止整经工序等的作业效率下降,提高整经工序等后续工序的作业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细纱Y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的装置包括:配设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出入口的固定引导构件204、向该固定引导构件204方向靠近的移动引导构件205,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出入口,设有将纱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的圆眼导纱器或金属线等导纱器,由这样的导纱器,可以将细纱Y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但是当将细纱Y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的装置包括下列构件时,即包括:配设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出入口的固定引导构件204、和向该固定引导构件204方向靠近的移动引导构件205时,由于可以将移动引导构件205向远离固定引导构件204的方向运动,203的纵孔203a的导入,使得细纱Y向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导入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由于将移动引导构件205和门式张力构件208的可动部208c共同装在垂直杆207上,通过垂直杆207的旋转,可以将移动引导构件205和门式张力构件208的可动部208c同时转动,因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将细纱Y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的纵孔203a的大致中心部,并将细纱Y夹持在门式张力构件208上。
在图18所示实施例中,将与上述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同样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配置在与上述门式张力构件208同样的门式张力构件208’的下面。211是安装在与上述垂直杆207同样的垂直杆207’上的、用于向细纱Y涂敷蜡的圆筒状的蜡构件。205’是与上述移动引导构件205同样的移动引导构件,210’是与纱收集器210同样的纱收集器,212是吸引因细纱Y的回旋而甩掉的毛羽、防止毛羽飞散的抽吸式喷嘴,213是喷出空气、进行清扫用的空气喷出喷嘴。214、215是引导细纱Y的固定引导构件,216是检测底线用的光电传感器。这样,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203和移动引导发生构件205的配置位置,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为了达到第4个目的的第4个实施例。图19是设置了毛羽倒伏装置310的自动络筒机301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图20是表示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310的分解状态的斜视图。图21是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310的喷嘴装置311的断面图。图22是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310的俯视图。
在图19和图20中,毛羽倒伏装置310具有中央的喷嘴装置311、设在喷嘴装置311的入口侧的定捻装置312、设在喷嘴装置311的出口侧的定捻装置313。
在图20和图21中,喷嘴装置311由陶瓷制的本体315、和被镶入该本体315的支架316构成。本体315具有在圆形剖面的贯通孔里形成的纱通道317;和在纱通道317的中心轴3171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位开口、向纱通道317的圆形剖面的切线方向喷射的气体喷射用孔318。该气体喷射用孔318最好如图所示设置2个以上。借助从孔318喷射被压缩的气体,形成沿纱通道317的圆形剖面的圆周的回旋流319。从孔318喷射的气体通常为压缩空气。
纱通道317具有沿其中心轴3171方向延伸的缝隙状的开口320。由于该开口320在与回旋流319的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张开,由回旋流319而回旋的细细纱Y不会从开口320飞出。另外,由于形成与开口320相接、以扇形状展开的倾斜面3201,细细纱Y经过倾斜面3201后,可以通过开口320,确实地插入纱通道317内。另外,从图21可明确看出,在本体315和支架316内,形成适宜的直至孔318的气体通路21。
在图20中,入口侧的定捻装置312由接近纱通道317的入口而设置的第1引导构件325和第2引导构件326这2个构件构成。出口侧的定捻装置313也与入口侧的定捻装置312同样地,由接近纱通道317的入口而设置的第1引导构件327和第2引导构件328构成。第1引导构件325、327和第2引导构件326、328中与细纱接触的部分由陶瓷形成。
第1引导构件325、327是设置在靠近纱通道317的入口或出口侧的板材,借助弯折部3252、3272而固定在支架316的上下的预定位置。第1引导构件325、327具有向开口320侧开放的V字形状的凹部3251、3271。如图22所示,凹部3251、3271的底位于纱通道317的中心轴3171周围的附近(中心部)。
第2引导构件326、328是位于离开纱通道317的入口或出口侧、与上述第1引导构件325、327相隔预定距离而配置的板材,如图19所示,与杆体329固定成一体。杆体329能以旋转轴330为中心旋转。如图20所示,当第2引导构件326、328位于动作位置时,细纱Y被保持在第1引导构件325、327的凹部3251、3271的底部,从中心轴离开并弯曲。如图19所示,当固定第2引导构件326、328的杆体(lever)329沿双点划线所示旋转时,第2引导构件326、328位于退开位置,使纱能向纱通道317的开口320及第1引导构件325、327的凹部3251、3271导入。
下面参照图23和图24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毛羽倒伏装置310的动作。图23是第2引导构件326、328位于退开位置的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310的侧面的剖面图,图24是第2引导构件326、328位于动作位置的图19的毛羽倒伏装置310的侧面的剖面图。
在图23中,由于第2引导构件326、328位于退开位置,双点划线的细细纱Y从毛羽倒伏装置310的前面开始,经过倾斜部3201和开口320,如箭头所示被导入纱通道317内。纱通道317内的细细纱Y位于第1引导构件325、327的凹部3251、3271的底部。进行细纱Y的导入时,通常细纱Y不移动,也不从孔318喷射气体。
在图24中,使第2引导构件326、328位于图示的动作位置,同样地从孔318喷射气体,在纱通道317内产生回旋流。接着,使细细纱Y如箭头所示从下向上移动。细细纱Y以第1引导构件325、327的凹部3251、3271的底部为束节,开始如图所示的回旋。第2引导构件326、328由于将细细纱Y更加向推入凹部3251、3271的底部的方向弯曲,因而细细纱Y被保持在凹部3251、3271的底部,并使细细纱Y在第1引导构件325、327和第2引导构件326、328部痊弯曲,由此使在纱通道317内进行的细细纱Y的捻度的传播在第1引导构件325、327和第2引导构件326、328几乎被停止。
细纱Y由于被保持在纱通道317的中心部,使细细纱Y的回旋均匀且稳定。伴随着该回旋,细纱Y被加捻。细细纱Y是对短纤维等加捻,例如如图所示,本来有Z方向的捻度。回旋流319的方向最好是使得在纱通道的出口侧形成细纱Y的追加捻度,在纱通道的入口侧形成细细纱Y的退捻。由该细细纱Y的退捻部分和追加捻度部分产生的假捻,借助纱通道317的入口和出口的引导构件325、326、327、328的定捻,被限定在引导构件325、327中间。并且认为,在退捻部分,甩掉与纱的构成无关的不需要的纤维,在追加捻度部分,进行毛羽的卷入。该退捻部分和追加捻度部分的毛羽倒伏作用,通过引导构件325、326、327、328的定捻而有效地进行。
当第2引导构件326、328的细纱Y的弯曲程度很少时,与细细纱Y的回旋同样地,回旋流319产生的捻度向纱通道317的上流及下流传播,在纱通道317内的追捻部分和退捻部分的区别变得不明确。由此退捻部分和追捻部分的毛羽倒伏作用不充分。另一方面,当弯曲变得过大时,纱的张力变得过大,成为纱断头的原因。第1引导构件325、327和第2引导构件326、328的定捻程度可通过第2引导构件326、328的按入量来调整。在图19中,通过改变装在杆体329上的制动器331的长度,可以设定适当的按入量来停止细细纱Y的捻度的传播。
即使只在喷嘴装置311的入口侧设置定捻装置312,在出口侧不设置定捻装置313,或者,即使只在喷嘴装置311的出口侧设置定捻装置313,在入口侧不设置定捻装置312,由回旋流319施加给细纱Y的捻度向超过喷嘴装置312的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的传播其实也还是停止。结果,细纱Y的追捻或是退捻的一方在较矩的区间里进行,能有效地进行毛羽郑入或甩掉不要的纤维。在回旋流319的方向是在纱通道317的出口侧向细细纱Y追加捻度的方向的情况下,当在喷嘴装置311的出口侧设置定捻装置311时,能有效地进行甩掉不要纤维后的毛羽的卷入。但是,由于毛羽的卷入和甩掉不要纤维两者对毛羽抑制有效,最好在喷嘴装置311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定捻装置312、313。
关于细纱Y加捻的方向,可以在纱通道317的入口侧形成追捻部分,在纱通道317的出口侧形成退捻部分。但是,由于在纱通道317的出口侧形成追捻部分会在甩掉不要纤维之后接着进行毛羽的卷入,使毛羽倒伏变得确实,因此是较佳的选择。
细细纱Y的保持位置可以是将纱保持在相对于纱通道317的中心部偏心的位置。但是,当将细细纱Y保持在纱通道317的附近(中心部)时,纱的回旋成为沿中心轴的束节的对称形状,变得稳定。
细细纱Y的定捻装置可以采用各种装置,可以是将2片板对接而将细纱Y夹持的装置,也可以是在2片板间推入1片板,将细纱Y弯曲成锯齿状的门式装置。但是,如图24所示,当为由2个引导构件325、326、327或328构成的定捻装置时,向细细纱Y的产生的张力变少,能够定捻,使纱断头的发生变少,因而很有利。
通过固定具有保持细细纱Y的凹部3251、3271的第1引导构件325、327,使第2引导构件326、328能够向凹部3251、3271移动,第2引导构件326、328就不会影响经过纱通道317的开口320的细细纱Y的导入,可以确实进行第1引导构件325、327的对细细纱Y的保持。
下面通过图25说明设置有上述图19所示毛羽倒伏装置310的自动络筒机301。自动络筒机301将多个锭的卷绕单元302并列设置。各个卷绕单元302将向预定位置供给的喂卷装管303退绕的细纱Y通过气圈预梳机351、用于向纱施加张力的张力器352、毛羽倒伏装置310、用于保持纱断头时的喂卷装管侧的纱头(底线)的抽吸式喷嘴353、检测细纱Y的不良部分的粗节纱清除器354、接头装置355等,通过横动滚筒356卷绕到旋转的卷装304上。接头装置355的上下部位设有将卷装304侧的纱头向接头装置355的吸引口357、和将喂卷装管303侧的底线导向接头装置355的中继管358。
如图19所示,张力器352、毛羽倒伏装置310及抽吸式喷嘴353安装在张力盒359的侧面。张力器352是将可动的梳刃与5固定的梳刃3522相互咬合地自由配置的门式张力器。可动的梳刃3522安装在臂3523的前端,臂3523装在与支轴330联动的支轴360上。因此,毛羽倒伏装置310的第2引导构件326、328和张力器352的梳刃3522的开关动作同时进行。
在图25中,在驱动各卷绕单元302的横动滚筒356,开始细纱Y的重绕的情况下,当从喂卷装管303退绕的细纱Y通过毛羽倒伏装置310时,通过具有上述功能的定捻装置312、313,有效地进行毛羽倒伏处理。当发现向卷装304的卷绕中的细细纱Y有缺陷时,需要切断纱,进行接头。此时,停止从毛羽倒伏装置310的气体喷射,由抽吸式喷嘴353吸引、捕捉喂卷装管侧被切断的纱头。然后,将中继管358旋转到气圈预梳机351附近,将由抽吸式喷嘴353捕捉的纱头,引导至接头装置355。此时,张力盒359的张力器352和毛羽倒伏装置310为开启状态,细细纱Y按图示的纱移动路线移动。同时,由吸引口357吸引卷装304侧的纱头,向接头装置355引导,由该接头装置355进行接头。当纱接头结束时,张力盒359的各装置为动作状态,开始伴随有细细纱Y的毛羽倒伏处理的卷绕动作。
从喂卷装管303退绕时或被张力器352施加张力时的毛羽由毛羽倒伏装置加以倒伏,使毛羽的产生被抑制的细细纱Y的卷绕成为可能。
当将抽吸式喷嘴353配置在毛羽倒伏装置310的出口附近时,可以使毛羽倒伏装置310出来的毛羽不分散而加以回收。而且可以在毛羽倒伏装置310的下游(上方)设置向细纱涂蜡的上蜡装置。通过设置该上蜡装置,在不能确保配置毛羽倒伏装置310的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毛羽倒伏装置310设置在张力器352的上游侧(下方)。但是最好将毛羽倒伏装置310设在张力器325的下游侧,这是因为可通过张力器352抑制毛羽的发生。作为产生回旋流、使细纱Y加捻的气体,除了压缩空气,还可以采用含有蒸汽或水滴的加湿空气。该细纱Y是对短纤维加捻。当采用蒸汽时,可以加热通过纱通道317的细细纱Y和该纱通道317的内周,通过与纱通道317内周的接触,成为好象加上熨斗的状态,能够热定型,维持毛羽少的状态。并通过加湿空气和蒸汽的漂练作用,使细细纱Y的毛羽柔软。由此,在纱通道317被加捻的细细纱Y,通过退捻和追捻而产生的假捻,使变得柔软的毛羽有效地缠绕卷入纤维。另外,作为产生回旋流的气体,也可以采用干燥加热空气。

Claims (18)

1.一种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它是设置在将喂纱侧的细纱退绕,并卷绕成卷装的自动络筒机的纱移动路径中,具有回旋流作用的纱通道、沿该纱通道的轴心方向延伸并开口的纱插入用开口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可以将上述纱插入用开口部开关的盖体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毛羽倒伏装置具有通过旋转而相对于上述纱通道自由进退的压纱引导部,在该压纱引导部设有上述盖体构件。
3.根据权利在要求1或2记载的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构件是镶入上述纱插入用开口部的楔形状的。
4.一种毛羽倒伏装置,它设置在将喂纱侧的细纱退绕、并向卷绕成卷装的卷绕机的纱移动路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喷射喷嘴装置,它具有使退绕的细纱通过的纱通道,并有开口的喷射孔,该喷射孔通过向该纱通道内喷射气体产生回旋气流;
吸引装置,它设置在上述喷射喷嘴装置上,对上述纱通道内进行吸引。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绕机具有吸引上述喂纱侧的被切断的细纱头的纱收集器;该纱收集器兼用作上述吸引装置,对上述纱通道内进行吸引。
6.根据权利在要求4或5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上述吸引装置是沿着在上述纱通道内产生的回旋气流的切线方向进行吸引的。
7.一种纱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产生回旋空气流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出入口处,将纱维持在上述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大致中心部,并借助上述回旋空气流使纱回旋,抑制毛羽,并将纱的强度弱的部分切断。
8.一种纱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产生回旋空气流的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和维持装置,后者在该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出入口处将纱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大致中心部。
9.根据权利在要求8记载的纱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将纱维持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纵孔的大致中心部的维持装置,由设置在回旋空气流发生构件的出入口的固定引导构件、和向该固定引导构件方向靠近的移动引导构件所构成。
10.一种毛羽倒伏装置,它设置在对纤维加捻而形成的细纱移动路径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嘴装置,它具有上述细纱通过的纱通道和为了在该纱通内产生回旋流而喷射气体的喷射孔;
定捻装置,它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上,能确实停止由上述回旋流对上述细纱产生的捻度向超出上述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的传播。
11.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旋流是在上述纱通道的出口侧向上述细纱追加捻度的方向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捻装置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出口,能确实停止由上述回旋流对上述细纱产生的追加捻度向上述纱通道的下游侧传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捻装置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的两侧,能确实地停止上述回旋流对上述细纱施加的捻度向上述纱通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传播。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捻装置在上述纱通道入口和出口,将上述细纱保持成使其位于上述纱通道的圆形剖面的中心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捻装置由分别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的两个引导构件构成,由这两个引导构件确实地停止上述捻度的传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捻装置包括第一引导构件的第二引导构件,前者分别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附近,将上述细纱定位在上述纱通道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上;后者分别设置在离开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侧,把由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定位3的细纱从上述中心部弯曲。
17.根据权利要求16记载的毛羽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通道具有用于插入上述细纱、沿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开口;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具有固定在预定位置、向上述开口侧开放的凹部;上述第二引导构件将上述细纱弯曲,并能够在将纱保持在上述第一引导构件的凹部内的位置、和可将细纱导入上述第一引导构件的凹部内的位置之间移动。
18.一种自动络筒机,它将卷绕在喂卷装管的细纱退绕,并向卷装重绕,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嘴装置,它具有设置在上述退绕的细纱的纱道上的纱通道和为了在纱通道内产生回旋流而喷射气体的喷射孔;
定捻装置,它设置在上述纱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确实停止由上述回旋流对上述细纱产生的捻度向超出上述入口和出口的至少一方的传播,将上述细纱保持成使其位于上述纱通道的圆形剖面的中心部。
CNB991275071A 1998-12-25 1999-12-24 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80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857298A JP3885397B2 (ja) 1998-12-25 1998-12-25 毛羽伏せ装置
JP368572/1998 1998-12-25
JP085603/1999 1999-03-29
JP11085603A JP2000272832A (ja) 1999-03-29 1999-03-29 自動ワインダの毛羽伏せ装置
JP321080/1999 1999-11-11
JP32108099A JP3508656B2 (ja) 1999-11-11 1999-11-11 毛羽伏せ装置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8768A true CN1258768A (zh) 2000-07-05
CN1258011C CN1258011C (zh) 2006-05-31

Family

ID=2730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750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8011C (zh) 1998-12-25 1999-12-24 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332311B1 (zh)
EP (1) EP1013803B1 (zh)
KR (1) KR100467166B1 (zh)
CN (1) CN1258011C (zh)
DE (1) DE69915997T2 (zh)
TW (1) TW50452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3645C (zh) * 2003-04-28 2008-12-17 Savio纺织机械责任有限公司 纺织纱线的绒毛减少装置
CN102002780A (zh) * 2010-12-09 2011-04-06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涡流喷管来减少细纱毛羽的装置及应用
CN102336351A (zh) * 2010-07-14 2012-02-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绒毛倒伏装置、张力赋予单元及自动络纱机
CN102471009A (zh) * 2009-07-17 2012-05-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精纺络纱机的管理系统及精纺络纱机
CN101657372B (zh) * 2007-03-22 2012-05-3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接装置
CN103981602A (zh) * 2014-05-15 2014-08-1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积极握持旋转式改善纱线表层结构的装置
CN105274695A (zh) * 2015-10-26 2016-01-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多毛羽纱线的超光洁整经方法
CN111304796A (zh) * 2020-02-24 2020-06-19 卫平山 一种纱线络筒加工的清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20544T2 (de) * 2000-04-12 2007-06-06 Murata Kikai K.K. Spulautomat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r Unterdrückung der Garnhaarigkeit
US7316006B2 (en) * 2003-12-18 2008-0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mbedding keys into test data
CN100460576C (zh) * 2006-12-28 2009-02-11 武汉科技学院 一种改善纱线性能的熨烫纺纱方法
KR101129484B1 (ko) * 2007-03-22 2012-03-28 무라타 기카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스플라이스 헤드, 실이음 장치 및 실이음 방법
JP5902635B2 (ja) * 2013-02-08 2016-04-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チャック装置及びフープ巻き装置
KR101742112B1 (ko) * 2013-07-22 2017-05-31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실 제조 장치
CN103832886B (zh) * 2014-03-25 2016-08-31 吴江汉通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络丝车用张力器
CN104458742B (zh) * 2014-10-24 2017-02-15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定向伸展式精确测试纱线毛羽的方法
CN104746189B (zh) * 2015-03-04 2017-01-1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负压引导捕捉式环锭纺纱方法
CN105274723B (zh) * 2015-10-26 2017-03-29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多毛羽纱线的超光洁纬编针织方法
DE102020132458A1 (de) 2020-12-07 2022-06-09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für eine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CN114808150B (zh) * 2022-03-15 2023-08-15 安徽芙芮雅羽绒有限公司 一种羽绒加工用优质羽绒提纯装置
CN116163038B (zh) * 2023-03-27 2023-07-25 无锡万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聚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6526A (ja) * 1982-10-05 1984-04-16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結束紡績装置における糸継方法
US5263311A (en) * 1989-09-08 1993-11-23 Institute Of Textile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spun textile yarn
JPH0676175B2 (ja) * 1990-01-10 1994-09-2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毛羽抑制装置
JPH05214617A (ja) * 1992-01-31 1993-08-24 Murata Mach Ltd 紡績糸の毛羽発生防止装置
JP3282227B2 (ja) 1992-08-26 2002-05-1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侵入検知器
TW341605B (en) * 1996-05-16 1998-10-01 Murada Kikai Kk Piecing method for a spinning machin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3645C (zh) * 2003-04-28 2008-12-17 Savio纺织机械责任有限公司 纺织纱线的绒毛减少装置
CN101657372B (zh) * 2007-03-22 2012-05-3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接装置
CN102471009A (zh) * 2009-07-17 2012-05-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精纺络纱机的管理系统及精纺络纱机
CN102471009B (zh) * 2009-07-17 2013-10-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精纺络纱机的管理系统及精纺络纱机
CN102336351A (zh) * 2010-07-14 2012-02-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绒毛倒伏装置、张力赋予单元及自动络纱机
CN102002780A (zh) * 2010-12-09 2011-04-06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涡流喷管来减少细纱毛羽的装置及应用
CN102002780B (zh) * 2010-12-09 2012-09-19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涡流喷管来减少细纱毛羽的装置及应用
CN103981602A (zh) * 2014-05-15 2014-08-1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积极握持旋转式改善纱线表层结构的装置
CN103981602B (zh) * 2014-05-15 2016-06-0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积极握持旋转式改善纱线表层结构的装置
CN105274695A (zh) * 2015-10-26 2016-01-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多毛羽纱线的超光洁整经方法
CN111304796A (zh) * 2020-02-24 2020-06-19 卫平山 一种纱线络筒加工的清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4526B (en) 2002-10-01
EP1013803B1 (en) 2004-03-31
DE69915997D1 (de) 2004-05-06
US6332311B1 (en) 2001-12-25
EP1013803A3 (en) 2000-11-15
EP1013803A2 (en) 2000-06-28
KR100467166B1 (ko) 2005-01-24
CN1258011C (zh) 2006-05-31
DE69915997T2 (de) 2005-01-05
KR20000052562A (ko) 200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011C (zh) 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
CN88101866A (zh)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EP2090539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EP2543757A2 (en) Fly waste gathering device, textile machine, and fly waste gathering method
EP2573029B1 (en) Bobbin delivering device and winding system
CN1080331C (zh)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921450B (zh) 一种仿气流型超柔纱的纺纱工艺
CN1240599C (zh) 自动络纱机和绒毛倒伏装置
CN1379131A (zh) 芯纱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JP2002512932A (ja) ファイバ端の鞭打ち作用低減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5648588B (zh) 接头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接头方法
US3475891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offing yarns in the centrifugal pot spinning process
US4606509A (en) Apparatus for finding the picking end of yarn
CN103485010B (zh) 纺纱机
CN115928272A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单锭自动接头装置
CN112224991B (zh) 一种纱线络筒加工的灵活型清纱装置
CN1250789C (zh) 起毛控制装置
JPS60252729A (ja) オープンエンド紡維装置の紡績再開のための所定の長さに切断した糸端部を準備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639396A (zh) 变形机
CN86105619A (zh) 纺纱设备中捻接纱线的方法及装置
JPS6357477A (ja) 巻取り方法、装置並びに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製品
JPS61167036A (ja) 意匠ねん糸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8114639U (zh) 一种化妆刷毛丝的收卷装置
CN217104211U (zh) 一种用于纺纱加工的高效过滤装置
CN1715469A (zh) 卷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