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6283A - 传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6283A
CN1206283A CN98116037A CN98116037A CN1206283A CN 1206283 A CN1206283 A CN 1206283A CN 98116037 A CN98116037 A CN 98116037A CN 98116037 A CN98116037 A CN 98116037A CN 1206283 A CN1206283 A CN 1206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ax application
tsi
picture unit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6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21C (zh
Inventor
藤原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6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6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6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omputer data via an image communication device, e.g. a facsimile trans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5Control of imag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e.g. signalling capa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真装置,主控制部在信息通信前,将得到的TSI预先记录,当将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6中的传真信息送往PC13的“FAX应用”时,通知预先记录的TSI。另外,还可记录由交换机通知的发信侧电话号码,当没有记录TSI时,将上述电话号码通知“FAX应用”。此外,还能将“FAX应用”不能解读的代码全部置换为“空格”。在存储器收信中,能向“FAX应用”通知对方识别信息,在任意“FAX应用”上进行收信,确认送信源。

Description

传真装置
本发明涉及具有与个人计算机(下面简记为“PC”)、工作台等信息处理装置接口机能的传真装置,尤其涉及通过存储器收信可向信息处理装置上的传真通信应用(下面简记为“FAX应用”)提供利用传真装置传送控制机能的高可靠性传真通信的传真装置。
这里所述传真装置在下述形态下被使用。
“FAX应用”由用户设置在PC中使用,所以其使用环境因用户不同而各式各样,因此,对“FAX应用”制造者来说,在制造时特定与许多传真装置厂家中哪家的传真装置进行通信是不可能的,不得不将“FAX应用”的通信机能局限于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即ITU-T建议的标准机能。
如图7所示,处于图7连接关系的传真装置A与“FAX应用”通信时,传真装置B若没有存储器功能,则传真装置A与“FAX应用”直接进行通信,这时,由于“FAX应用”只搭载标准机能,因此,传真装置A与“FAX应用”一致,以标准机能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当传真装置B有存储器功能时,传真装置B可用存储器接收来自传真装置A的图像信息,此后,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往“FAX应用”传送,如果传真装置A、B是同一厂家制品,两者通信可使用非标准机能,图像信息暂时由存储器接收。可是,如上所述,由于“FAX应用”只具有标准机能,因此会有非标准机能和标准机能的间距。
以往,利用传真装置在例如PC上的“FAX应用”与对方装置(传真装置、PC)之间进行发送接收传真信息技术一般将传真装置仅作为调制解调器使用。但是,在这种技术中,传真装置所具有的高可靠性且高效率的传送控制机能、例如发送期间因电话回线等影响不能正常发送图像信息时自动重新发送该部分(Error Correction Mode,下面简记为“ECM”)等传送故障控制机能、数据压缩机能等不能加以利用。
作为解决这种问题、利用传真装置具有的高可靠性高效率的传送控制机能的技术有存储器收信,其使用了存储和转送(Store andForward,简记为”SAF”)技术。
在该存储器收信中,将从回线传送来的图像信息暂时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中之后,从该图像信息存储器往PC的“FAX应用”传送,所以,能利用传真装置的传送控制机能,控制通过回线的传真信息的传送。
即,在PC的“FAX应用”中,由于在2级(EIA/TIA-SP2388A标准)进行通信,所以不能使用ECM通信,且一般与非标准机能不相对应不能使用,但是在将传真信息暂时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的存储器收信中,因为不依赖于“FAX应用”,所以可以使用ECM通信和非标准机能。
从存储器收信的传真装置往“FAX应用”的送信一般使用标准程序进行,即使用美国HAYES公司开发的调制解调器控制命令AT指令进行。换句话说,为了能任意组合不同公司制造的传真装置与“FAX应用”加以使用,在传真装置和“FAX应用”之间进行信号处理时,大多按照一般使用在“FAX应用”与调制解调器装置之间的AT指令进行。
这样,在传真装置与“FAX应用”之间使用AT指令等标准通信程序。但是,在存储器收信时传真装置通信的发送局识别(Transmitting Station Identification,简记为“TSI”)中,用非标准通信规定进行通信场合,有时其代码体系等与AT指令定义的不同,例如,在AT指令中,作为TSI框架(frame)ITU-T建议的标准规定使用“0”-“9”、“空格”(space)、“+”,但在非标准通信规定中,有时这些标准以外的代码、例如罗马字等进入TSI框架。在传真装置与“FAX应用”间通信中,不从传真装置向“FAX应用”通知TSI。
本发明想解决的问题点就是在以往技术中存储器收信场合、不从传真装置向“FAX应用”通知TSI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真装置,其能解决上述以往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在任意“FAX应用”上通过存储器收信按照传送控制程序进行图像信息的收信,确认送信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传真装置,接收要送往被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上的传真通信应用(FAX应用)的传真信息,暂时全部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后,从该图像存储器将上述信息送往“FAX应用”;其特征在于,设有存储在信息通信前程序所得到的送信局识别信息(TSI)的TSI存储装置以及通知装置,当将暂时存储在上述图像信息存储器中的上述传真信息发往上述“FAX应用”时,通知装置将上述TSI存储装置中存储的TSI通知上述“FAX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传真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存储通信前由交换机通知的发信侧电话号码的发信电话号码存储装置,当上述TSI存储装置没有存储上述TSI场合,上述通知装置将上述发信电话号码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发信侧电话号码通知上述“FAX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传真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置换装置,其能将上述TSI代码内所定的标准代码(0-9、空格、+)之外的代码全部置换为 “空格”,若上述TSI内存在上述所定标准代码以外的代码,就将这些代码置换为“空格”,通知上述“FAX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传真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将操作者作成的用于试验的上述TSI通知上述“FAX应用”的装置,根据上述“FAX应用”的解读结果,预先特定上述所定的标准代码之外的代码。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传真装置,在呼叫设定程序后的通信前,预先将TSI存储在系统存储器等TSI存储装置中,当发送预先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的传真信息时,通过主控制部CPU的通知装置,经串并变换装置向PC的“FAX应用”通知所存储的TSI。由于在存储器收信中,能从传真装置向“FAX应用”通知TSI等对方识别信息,在任意“FAX应用”上能通过存储器收信按照传送控制程序进行图像信息的收信,确认送信源。
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表示涉及本发明传真装置的一构成实施例的框图;
图2表示图1传真装置的涉及存储器收信构成例的框图,图2a表示从回线往图像信息存储器的通常的收信动作,图2b表示使用AT指令将存储在图像存储器中的传真信息向PC13发送的动作;
图3是图1传真装置与PC间通信过程例的说明图;
图4是记录对方识别信息的存储器的区域构成例说明图;
图5表示图1传真装置的动作例的前半部分的流程图;
图6表示图1传真装置的动作例的后半部分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述及的传真装置使用场合说明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图1的本发明的传真装置由主控制部(图中为CPU)1、扫描器2、绘图器3、页存储器4、压缩再生装置5、图像信息存储器6、母线7、操作盘8、系统存储器9、通信控制装置10、网控制装置11、串并变换装置12构成,通过网控制装置11与回线14连接。通过串并变换装置12与PC13连接。
主控制部1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记为CPU)构成,控制传真装置整体动作,扫描器2从发送原稿读取传真信息,页存储器4以页为单位记录传真情报,绘图器3将来自页存储器的传真信息打印输出,压缩再生装置5进行传真信息符号化(压缩)或复号化(伸长),图像信息存储器6存储收发信对象的传真信息,母线7连接各构成部,传送信号。操作盘8设有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 Display,简记为LCD)、键按钮等,进行输入输出处理,系统存储器9存储主控制部1处理用程序和处理结果等,通信控制装置10具有调制解调功能,进行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变换,网控制装置11进行与回线14的连接控制,串并变换装置12通过RS232C进行与PC13的连接控制。
上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传真装置进行存储器收信时,如图2a、b所示,分为二个动作。
图2表示图1传真装置的涉及存储器收信构成例的框图,图2a表示从回线14往图像信息存储器6的通常的收信动作,通过网控制装置(图中记载为NCU)11接收来自回线14的传真信息。
该传真信息送往通信控制装置,通过所具有的调制解调功能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输出到ECM缓冲存储器。该数字信号是压缩数据,将该压缩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6中,同时,通过压缩再生装置5回到非压缩数据,通过ECM核定来自回线14的数据是否正确。
此后,存储在图像存储器6中的传真信息不用图1的绘图器3输出,如图2b所示,送往PC13。图2b表示使用AT指令将存储在图像存储器6中的传真信息向PC13发送的动作。
PC13上的“FAX应用”使用回线进行通常2级的收信,但在传真装置中,与PC13之间仅以AT指令进行。
即,从图像信息存储器6取出压缩数据,送入压缩再生装置5,在压缩再生装置5中先将上述压缩数据复号,伸长变换为原始数据,此过程在图中略记为“DR”,将上述原始数据存储在线缓冲存储器(linebuffer,简记为“LB”),然后,为与“FAX应用”模式一致,压缩原始数据,使其符号化,此过程在图中略记为“DC”,在进行压缩前,也可以将时刻等附加情报添附在传真信息中。这样所得的被压缩的传真信息、即压缩数据通过缓冲存储器与PC13的连接速度相匹配,在串并变换装置12(在图中记载为“232C”)进行并行/串行变换,往PC13送信。在图2中,“压”是压缩数据之略,“原”是原始数据之略。
这样,在将传真信息暂时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6之后往PC13送信的存储器收信中,回线上的通信不依存于“FAX应用”,因此,在以往“FAX应用”中不能进行ECM通信及不能使用非标准机能变为可能,非标准的TSI可以接收。
非标准通信中代号体系用AT指令定义的“0”-“9”、“空格”、“+”,当与上述定义的代码不同时,关于非标准的TSI,“FAX应用”有时不能正确解读,有时能解读。
因而,在本实施例的传真装置中,将通过主控制部1用存储器收信动作所得到TSI原封不动,或将AT指令定义的“0”-“9”、“空格”、“+”以外的代码全部置换为“空格”,送往PC13的“FAX应用”。
下面,参照图3说明存储器收信时的传真装置与PC13之间的包含TSI通知的通信过程。
图3表示图1中传真装置和PC之间通信过程例,本例特别表示存储器收信结束后的传真装置与PC之间的通信动作例,图中的DTE指令是PC上从“FAX应用”发出的AT指令,DCE响应是来自传真装置侧的信号,其中包含在存储器收信中已从对方装置收信结束记录下来的信号。
在阶段A中,从传真装置往PC发送“RING”,PC的“FAX应用”起动,起动的“FAX应用”若做好了收信准备,以回答模式应答“ATA”。
在阶段B中,接收到“ATA”的传真装置用“+FCON”通知标志的收信用“+FTSI”通知“TSI框架”用“+FDCS”通知“DCS”代码,并且,答复“OK”,通知指令被正确实行,收到“OK”的“FAX应用”发送“AT+FDR”,要求核定“TCF”,根据该要求,传真装置答复“+FCFR”,通知已用“CFR”向对方装置发送完“TCF”的核定结果。
在阶段C中,传真装置用“CONNECT”向“FAX应用”通知已从对方装置接收到“载波”,收到该通知的“FAX应用”发送“DC2”,要求接收传真信息。
根据该要求,传真装置向“FAX应用”转送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的传真信息,发送“DLE”和“ETX”,通知接收到来自对方装置的“RTC”。
在阶段D中,传真装置通过“+FPTS:1”向“FAX应用”通知从对方装置接收到的页是正常的,另外,通过“+FET:2”通知从对方装置接收到“EOP”,并且,回答“OK”,通知指令被正确实行。接收到“OK”的“FAX应用”回答“AT+FDR”,与此相对应,传真装置向“FAX应用”通知“+FHNG:0”和“OK”。
在阶段E中,“FAX应用”向传真装置发送“ATHO”,指示断开回线,与此相对应,传真装置向“FAX应用”回答“OK”。
在上述程序中,传真装置与“FAX应用”之间进行通信,在阶段B中,TSI传送给“FAX应用”,这样,在存储器收信中,能从对方装置传送来的TSI框架得到对方识别信息。
关于TSI框架,如上所述,在标准模式通信中,使用代码“0”-“9”、“空格”、“+”进行,在非标准模式通信中,由各厂家自行设定,没有必要作规定。另一方面,用AT指令进行标准模式通信,在非标准模式通信中若将接收到的TSI框架向“FAX应用”发送,有时因机种不同而不能被接收。
但是,在“FAX应用”中也能与罗马字母等相对应,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不管“FAX应用”是否能表示,原封不动向“FAX应用”发送使用传真装置机能所接收到的TSI框架。
“FAX应用”侧不能解读“0”-“9”、“空格”、“+”以外的代码场合,在向“FAX应用”发送TSI框架时,由图1的主控制部1一文字一文字地校核,将“0”-“9”、“空格”、“+”之外的代码全部置换为“空格”。
如上所述,通过置换代码发送TSI框架,或原封不动发送TSI框架,其可由用户操作图1的操作盘8指示设定。或者也可以通过试验,预先确认“FAX应用”中不能表示的代码,仅将上述代码置换为“空格”等。
即,预先准备TSI框架试验用样板图,在试验模式中向“FAX应用”发送该样板图,通过检测“FAX应用”的收信结果,抽出上述发送样板图内“FAX应用”不能表示的代码。从256文字顺序选择20文字20文字或16文字16文字地构成试验用样板图,将其作为“+FTSI”,每当与“FAX应用”通信时发送。并且,每次通信或试验通信全部结束后,将样板图表示在传真装置的显示部,或将结果打印输出,与“FAX应用”侧的接收记录进行对照,将不一致的代码预先作为置换为“空格”的对象进行登记。
另外,作为对方识别信息除了“TSI框架”之外还可以利用例如由网(交换机)侧在通信前信息通知服务中提供的发送方电话号码显示服务。
该发送电话号码显示服务是通知发送回线的电话号码等信息的服务,该信息由交换机通过根据ITU-T建议V.23的MODEM信号发送,信息内容用字符20文字以内表示,为罗马字用JIS单位符号。当有发往与发信电话号码显示服务合同者回线连接的传真装置的信息时,接收到来自传真装置的一次应答信号后,从加入者交换机向传真装置发送发信者电话号码,传真装置记录该发信电话号码作为对方识别信息。并且,存储器接收来自对方装置的传真信息后,在将所存储的传真信息发送前,向“FAX应用”发送上述记录的发信电话号码。
这样,通过利用发信电话号码显示服务,即使在例如回线上没有发送来TSI框架场合也能识别对方装置。
图4表示记录对方识别信息的存储器的区域构成例。在本实施例中,设有记录TSI框架的区域41、记录来自发信电话号码显示服务的发信电话号码的区域42以及记录本体的被呼局识别(calledStation Identification,简记为CSI)的区域43。
并且,图1的传真装置的主控制部1以区域41、42、43顺序进行检索,将检测而得的信息、即TSI框架、发信电话号码、CSI通知“FAX应用”。
下面,参照图5、6说明上述传真装置的动作,图5和图6是图1传真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若接收到呼叫(步骤501的“是”),进行阶段A、B的呼叫设定以及信息传送前的通信(步骤502),上述通信时所得的TSI框架记录在图4所示区域41(步骤503)。当利用发信电话号码显示服务场合,将发信电话号码记录在图4的区域42,另外,通常将本体的CSI记录在图4的区域43。
此后,进行阶段C的传真信息的存储器收信(步骤504),若收信结束(步骤505的“是”),进行阶段D的通信后程序以及阶段E的回复,断开回线(步骤506)。
这样,存储器收信结束后,如图6所示,向PC的“FAX应用”发送“RING”(铃响状态),等待来自“FAX应用”的“ATA”,即在回答模式下应答(步骤601、602)。
当接到来自“FAX应用”的“ATA”,就检索图4所示存储器区域41-43(步骤603),先检索图4的区域41,判别是否记录TSI框架(步骤604),若已记录,则判别该TSI框架内容是否用标准代码构成(步骤605),若全部是标准代码,就原封不动送向“FAX应用”侧(步骤607),如果包含非标准代码时,就将该代码置换为“空格”(步骤606),然后送向“FAX应用”侧(步骤607)。
另外,在步骤604中,若在图4的区域41没有记录TSI框架时,就判别在图4的区域42是否记录发信电话号码(步骤608),若已有记录,则向“FAX应用”侧发送该发信电话号码(步骤609),如果没有记录,就向“FAX应用”侧发送记录在图4的区域43中的本体CSI(步骤610)。
这样,向“FAX应用”发送TSI框架、发信电话号码、本体CSI之中某个后,将图5的步骤504接收而得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的传真信息进行复号化、再压缩(以便与“FAX应用”一致)等之后,送向“FAX应用”侧(步骤611)。若全部送信结束(步骤612的“是”),切断与“FAX应用”的连接(步骤613)。
上面参照图1-6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例的传真装置中,存储器收信时,预先记录对方装置通知的TSI框架,将存储器收信中存储的传真信息往“FAX应用”送信时,通知预先记录的TSI框架。这样,传真装置能进行非标准通信,同时,能向“FAX应用”通知对方识别信息,在“FAX应用”侧能确认对方。
另外,通过预先特定登记“FAX应用”不能解读的代码,判别非标准通信中得到的TSI框架内在“FAX应用”中不能解读的代码,很容易将该代码置换为“空格”等交付给“FAX应用”。作为发信源识别信息,不仅TSI框架,而且还能利用发信电话号码显示服务通知的发信电话号码,当不能得到TSI框架场合,也可以将该发信电话号码通知“FAX应用”。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1-6所说明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点范围内可以作各种变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TSI框架、发信电话号码及CSI登记在汇总区域,但是,CSI是预先规定的,也可以登记在其它区域。另外,本实施例以PC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适用于工作台、能使用“FAX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等。

Claims (4)

1.一种传真装置,接收要送往被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上的传真通信应用(FAX应用)的传真信息,暂时全部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器后,从该图像存储器将上述信息送往“FAX应用”;其特征在于,设有存储在信息通信前程序所得到的送信局识别信息(TSI)的TSI存储装置以及通知装置,当将暂时存储在上述图像信息存储器中的上述传真信息发往上述“FAX应用”时,通知装置将上述TSI存储装置中存储的TSI通知上述“FAX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传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存储通信前由交换机通知的发信侧电话号码的发信电话号码存储装置,当上述TSI存储装置没有存储上述TSI场合,上述通知装置将上述发信电话号码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发信侧电话号码通知上述“FAX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传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置换装置,其能将上述TSI代码内所定的标准代码(0-9、空格、+)之外的代码全部置换为“空格”,若上述TSI内存在上述所定标准代码以外的代码,就将这些代码置换为“空格”,通知上述“FAX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传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将操作者作成的用于试验的上述TSI通知上述“FAX应用”的装置,根据上述“FAX应用”的解读结果,预先特定上述所定的标准代码之外的代码。
CNB981160379A 1997-07-15 1998-07-15 传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62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9590/1997 1997-07-15
JP189590/97 1997-07-15
JP18959097A JP3591684B2 (ja) 1997-07-15 1997-07-15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6283A true CN1206283A (zh) 1999-01-27
CN1146221C CN1146221C (zh) 2004-04-14

Family

ID=16243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160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6221C (zh) 1997-07-15 1998-07-15 传真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762850B2 (zh)
JP (1) JP3591684B2 (zh)
KR (1) KR100328961B1 (zh)
CN (1) CN1146221C (zh)
DE (1) DE19830363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7165C (zh) * 2003-11-18 2008-09-03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簿的号码压缩传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0839A (ja) 2001-06-04 2003-02-28 Canon Inc 画像通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通信方法、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299451B1 (ko) * 2008-09-26 2013-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닝 장치, 네트워크 스캐닝 시스템 및 스캐닝 장치의 네트워크 스캔 방법
US20120057192A1 (en) * 2010-09-08 2012-03-08 Ximing Chen Universal Facsimile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21060A (ja) 1988-02-29 1989-09-04 Fujitsu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におけるidコード送信方式およびidコード表示方式
JPH02153652A (ja) * 1988-12-06 1990-06-13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制御方法
US5293253A (en) * 1989-10-06 1994-03-08 Ricoh Company, Ltd. Facsimile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selectively
JPH03160876A (ja) * 1989-11-20 1991-07-10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5327998A (ja) * 1991-07-17 1993-12-10 Murata Mach Ltd コンピュータ連動機能を有した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654108A (ja) * 1992-07-30 1994-02-2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5477339A (en) * 1992-10-30 1995-12-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machine capable of controllably permitting remote entry of data
JPH07250199A (ja) 1994-03-11 1995-09-26 Mita Ind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7321991A (ja) 1994-05-30 1995-12-08 Brother Ind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555700B2 (ja) * 1994-12-28 2004-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装置
FI98028C (fi) * 1995-05-03 1997-03-2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Datasovitin
US5995242A (en) * 1996-01-09 1999-11-30 Oki Data Corporation Facsimile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non-standard tones, and facsimile machine employing same
JP3437384B2 (ja) * 1996-08-23 2003-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7165C (zh) * 2003-11-18 2008-09-03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簿的号码压缩传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830363B4 (de) 2005-01-13
CN1146221C (zh) 2004-04-14
US20010013946A1 (en) 2001-08-16
JP3591684B2 (ja) 2004-11-24
KR19990013879A (ko) 1999-02-25
JPH1141435A (ja) 1999-02-12
KR100328961B1 (ko) 2002-05-09
US6762850B2 (en) 2004-07-13
DE19830363A1 (de) 199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5587B2 (en) Network facsimile apparatus that transmits e-mail indicat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a network
CN100431329C (zh) 传真机
CN1146221C (zh) 传真装置
JP3507513B2 (ja) ファクシミリメール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掲示板コード集信方法
JP2005278183A (ja) データ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JP3585709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JP3744001B2 (ja) 通信端末装置からのデータ収集装置と通信端末装置の診断システム
JP3254212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527584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S61208355A (ja) フアクシミリによる中継送信方法
JPS61258565A (ja) 画情報通信装置
JP2935716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326470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3333269A (ja)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通信システム
JP3537596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1292963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S59117368A (ja) 複合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H02143673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11164114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
JPH04111673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S63160468A (ja)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H08321936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伝送制御方法
JPH07107257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伝送制御方法
JPH05122427A (ja)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10191012A (ja)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14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