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062C -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062C
CN1190062C CNB031035094A CN03103509A CN1190062C CN 1190062 C CN1190062 C CN 1190062C CN B031035094 A CNB031035094 A CN B031035094A CN 03103509 A CN03103509 A CN 03103509A CN 1190062 C CN1190062 C CN 11900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ading
original copy
upstream side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35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5990A (zh
Inventor
西方一志
並木博昭
泉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35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5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00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0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由于原稿后端穿过读取前辊时的冲击面导致的原稿污点、读取图像的颜色偏离和歪斜的原稿输送装置。通过图像读取承载器读取从读取前辊输送的原稿的读取面上的图像、并通过输出辊将原稿输送到下游侧,设有:与图像读取承载器相对的平面部;配置于平面部与读取前辊之间且与平面部的上游侧相连的上游侧倾斜部;配置于平面部与输出辊之间且与平面部的下游侧相连的下游侧倾斜部;并设有:引导原稿读取面与相反面的读取引导器;与读取引导器相对且引导原稿读取面的引导器聚酯薄膜;和以使引导器聚酯薄膜与上游侧倾斜部抵接或者将引导器聚酯薄膜与上游侧倾斜部之间的间隙变得微小的方式保持引导器聚酯薄膜的副聚酯薄膜。

Description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 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原稿输送到规定位置的原稿输送装置、和设有该原稿输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字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在原稿台玻璃上,用以形成为了读取原稿的图像信息,而将其自动地输送到原稿台玻璃上的读取位置的结构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AutoDocument Feeder,以下称ADF)是大家知道的。由于近年来数字化的高速发展,所以作为因装载数字读取、存储装置而引起的高速数字复印机的发展或者向低价格的经济型机种装载ADF等等,特别是通过网络将图像转送到计算机等上的图像输入手段,要求ADF的图像读取性能精度更高、速度更快。
现有技术中,在将ADF设置在原稿台玻璃的上方,并且具备:通过ADF进行原稿的信息读取的ADF模式和通过将原稿设定在原稿台玻璃上并使光学系统移动进行读取的书本模式等两种模式,装载于图像读取装置上的ADF中,于输出托盘的上方重叠设置原稿托盘,由U形回转通道形成从原稿托盘经读取位置导向输出托盘的原稿输送通路,从而减小了占有面积、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这是大家知道的。
在此种ADF中,有的设置了透明的薄膜部件作为引导原稿的表面一侧的部件。此种形式的优点可举出以下两点等等。
(1)引导原稿外侧的部件由多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不一样,可以很顺利地从读取位置上游侧经读取位置输送到输出托盘。特别是能够减少原稿的顶端突入从读取位置导向输出托盘的输出引导部件时的冲击。
(2)由于无需设置将原稿从读取位置捞起并送到输出引导部件的结构,所以不需要与书本模式的图像读取领域内部分开设置ADF读取位置,从而可以以简单的结构进一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图9是表示由如上所述的U字形回转通道构成,而且,作为原稿表面一侧的引导部件采用透明薄膜部件的ADF的一例结构图。图10是将ADF的主要部分扩大的截面图,图11是图10中XI-XI线截面图。例举的ADF装载于无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上。用图来介绍现有例。
1是原稿托盘,2是限制原稿的侧面部分的宽度限制板。3是捡拾辊,为了输送原稿,可以下降到与原稿抵接的位置(图10中原稿上面的3’的位置)。4是分离辊,通常与相对的分离爪相接触,进行摩擦分离,按页输送原稿。6是第一输送辊,7是输送滚轮。
被分离的原稿在内引导器10和外引导器18中形成,向朝下方弯曲倾斜的输送通路前进,经作为读取位置Q正前面的上游侧输送机构的读取前辊11以及读取加压滚轮12,被输送到读取位置Q。将引导读取位置Q附近的原稿内侧(与读取面相反的一侧)的引导部件称为读取引导器13。在位于该读取引导器13的相反侧,作为引导原稿表面侧的机构,安装作为透明薄膜部件即透明薄板的引导器聚酯薄膜14。引导器聚酯薄膜14是由例如PET材等构成的透明薄膜,形成的厚度在100μm左右。将通过轮毂不将引导器聚酯薄膜14固定的部件称为聚酯薄膜保持夹19。引导器聚酯薄膜14其一端被固定在聚酯薄膜保持夹19的轮毂部19a上,其另一端经原稿台玻璃62搭在输出引导器20上。
读取引导器13,其与读取位置Q相对的面,由与原稿台玻璃62平行的平面部13a、和分别与该平面部13a的上游侧、下游侧相连并弯曲倾斜的上游侧倾斜部13b、和下游侧倾斜部13c构成。以回转支点13d为中心,可以回转自由地安装读取引导器13,并且通过无图示的赋能机构,向原稿台玻璃62的方向赋能。如图11所示,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平面部13a的两端,作为凸起部件设置凸起撞块13e,并且将与引导器聚酯薄膜14的微小间隔保持一定。因此,引导器聚酯薄膜14在读取位置Q附近与原稿台玻璃62连接,原稿图像通过该引导器聚酯薄膜14与原稿台玻璃62而被读取。
通过读取位置Q的原稿沿着装载于与上方倾斜的输出引导器20的上面的引导器聚酯薄膜14输送,通过作为下游侧输送机构的输出辊15及输出加压滚轮16被输出到输出托盘17。也就是说,该ADF由U字形的回转通道构成从原稿托盘1经过读取位置Q到达输出托盘17的输送通路。
在由如上所述的由U字形回转通道构成的ADF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输送中的原稿后端穿过读取位置正前面的一对棍的瞬间产生的冲击导致原稿错动,其结果,被读取的图像上容易产生诸如颜色偏离或图像歪斜的图像缺陷。以图12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图12是说明原稿的后端穿过读取前辊的瞬间的状态图。当原稿P卡在读取前辊11与输出辊15的两方被输送时,要沿着读取引导器13的上游侧倾斜部13b以及下游侧倾斜部13c进行输送。
这是因为,为了防止输送中的原稿上产生空载,一般将输出辊15的圆周速度设定成比读取前辊11的圆周速度快约1%。当原稿P的后端穿过读取前辊11时,沿着读取引导器11的上游侧倾斜部13b被输送的原稿P,由于根椐原稿的粘度要回复到直线状,所以朝向引导器聚酯薄膜14下落。由于此冲击,原稿在上下方向上错动。此种错动的影响殃及到读取位置的原稿上,结果导致被读取的图像上产生诸如颜色偏移或歪斜之类的图像缺陷。
针对此问题,现有的如日本实开平7-42258号公报(参照图13)公开的,是通过在读取位置上游侧设置以具有的弹力直接将原稿压向内侧引导器的压板118,从而抑制原稿的污点、混乱不清,以求得读取位置上原稿的稳定输送。
然而,在直接压原稿的结构中,虽然可以缓和原稿后端穿过读取前辊11的瞬间的冲击,但是,原稿后端通过压板118的瞬间产生的冲击,又成为图像颜色偏离或歪斜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在原稿输送装置中,通过廉价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由于原稿后端穿过上游侧输送机构时的冲击而导致的原稿污点,防止和读取图像的颜色偏离和歪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是,在通过读取机构读取由上游侧输送机构输送的原稿的读取面上的图像、并通过下游侧输送机构将原稿输送到下游侧的原稿输送装置中,设有:具有与读取机构相对的平面部、引导原稿的读取面与相反面侧的引导部件,配置于该平面部与上游侧输送机构之间且与该平面部的上游侧相连的上游侧倾斜部,配置于该平面部与下游侧输送机构之间且与该平面部的下游侧相连的下游侧倾斜部,与引导部件相对且引导原稿的读取面侧的透明薄板,和以使透明薄板与上游侧倾斜部抵接、或者将透明薄板与上游侧倾斜部之间的间隙变得微小的方式保持透明薄板的薄板保持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透明板;将原稿送到所述透明板上的辊对;以使通过所述辊对输送的原稿靠近所述透明板的方式,引导与原稿的所述透明板相反侧的面的引导部件;与所述引导部件相对,引导所述原稿的所述透明板侧的面的透明薄板;通过所述透明板以及所述透明薄板来读取读取位置处的原稿图像的读取机构;和将所述透明薄板向靠近所述引导部件的方向加力的赋能机构构成;在所述输送辊对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且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侧,所述透明薄板与所述引导部件抵接或与所述引导部件间的间隔变得微小地设置着。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关键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原稿输送装置(ADF)的关键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读取位置附近的结构的放大图。
图5是说明原稿的后端穿过读取前辊时的输送状态的概略图。
图6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读取位置附近的结构的放大图。
图7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副聚酯薄膜的轴测图。
图8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读取位置附近的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ADF的一例的结构图。
图10是将现有的ADF的主要部分放大的截面图。
图11是图10中XI-XI线截面图。
图12是说明现有的ADF中,原稿的后端穿过读取前辊瞬间的状态图。
图13是现有的ADF的压板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参照图来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关键部分的截面图。首先,通过图1来介绍具有原稿读取机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整体结构,将图像读取装置(以下称扫描部)90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上,再于其上装载原稿输送装置(以下称ADF部)30。
首先,简单地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介绍。113是图像写入用激光扫描仪,通过扫描部90对被读取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后,对应记录信号,将激光照射到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108上,形成潜像。而且,通过由无图示的调色粉剂供给装置提供的调色粉剂,形成调色影像。102是纸或者收容薄膜等记录媒体的盒子。
对应记录信号,来自盒子102的记录纸由捡拾辊103捡拾,并且通过输送辊104以及分离辊105被按页提供到与感光鼓108相对的位置,再通过复制装置109将在感光鼓108上形成的调色影像复制在记录媒体上。而且,将复制调色影像的记录纸输送到定影装置110上被定影。在记录媒体的两面形成图像时,通过定影装置110将图像定影的记录纸,由设置在定影装置110的下游侧的输出辊110输出到输出托盘112中。
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2来介绍扫描部90。在扫描部90的上面安装用以读取被平置的原稿的原稿台玻璃62(透明板),相对原稿台玻璃62可以开闭地安装ADF部30,发挥限制原稿的作用。63是配置在原稿台玻璃上的书本模式时的原稿定位基准。在扫描部90上,于图的宽度方向沿着引导器轴57可以移动地安装作为读取机构的图像读取承载器50,可以扫描被平置的原稿。
驱动传送是通过无图示的电机经驱动齿轮58、驱动滑轮59、60、驱动皮带61传输到图像读取承载器50。如图2所示,在该图像读取承载器50上装载照射原稿的灯51、反射镜52、53、54、透镜55以及光电转换元件56。由灯照射的原稿图像通过反射镜52、53、54,经透镜55被传导到光电转换元件56。在读取由ADF输送的原稿时,该图像读取承载器50移动到规定的读取位置Q的位置,在停止的状态下进行读取。
(第一实施例)接着,参照图来介绍第一实施例的ADF部30。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原稿输送装置(ADF)的关键部分的截面图,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读取位置附近的结构的放大图。并且,在该图中,与现有例相同的部件或相同机能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省略其说明。
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保持夹19,其一端通过例如两面胶带等被固定在底面19c上,其另一端装载着作为延伸设置在读取引导器13的平面部13a与上游侧倾斜部13b的边界附近的薄板保持机构的副聚酯薄膜21。副聚酯薄膜21是薄板状弹性部件,可以使用任意的塑料薄膜,例如:聚乙烯材料的薄板等弹性部件。
如图4所示,副聚酯薄膜21稍稍弯曲以弹性举起引导器聚酯薄膜14,在读取引导器13的上游侧倾斜部13b的最大凸起部附近,引导器聚酯薄膜14与读取引导器13轻轻地抵接。副聚酯薄膜21在从读取引导器13的上游侧倾斜部13b到平面部13a的边界附近举起引导器聚酯薄膜14。由于是为了将引导器聚酯薄膜14连接到举起位置上而将其举起的,所以,在上游侧倾斜部13b的范围缩短了与读取引导器13之间的间隔。此时,引导器聚酯薄膜14并不一定要与读取引导器13相连,上游侧倾斜部13b附近的引导器聚酯薄膜14与读取引导器13的间隔保持在100-200μm程度即可。另外,副聚酯薄膜21延伸在原稿的宽度方向上,在原稿的宽度上,以一定的举力举起引导器聚酯薄膜14。
图5是说明原稿后端穿过读取前辊时的输送状态的概略图。在输送原稿P通过读取前辊11时,是同时将引导器聚酯薄膜14及副聚酯薄膜21向下压来进行原稿P的输送的。此时,有必要设定副聚酯薄膜21的弹力,以使原稿为薄纸时,不成为输送阻力,原稿为厚纸时不过分加大输送通路。本实施例中,将薄纸的单位面积重量(坪量)设定为约60g/m2,将厚纸的单位面积重量(坪量)设定为110g/m2,副聚酯薄膜21的厚度为20μm,以30-40g的弹力举起引导器聚酯薄膜14。
因此,根椐单位面积重量(坪量),可以向下压引导器聚酯薄膜14,确保必须的输送通路进行原稿的输送,与上游侧倾斜部13b的读取引导器13之间的间隔,即使是厚纸,也可保持200-300μm以下的微小间隔。此时,为了夹住原稿P,还可向引导器聚酯薄膜14赋能,然而,要调节副聚酯薄膜21的压力以使在薄纸时,不致成为输送的阻力。
在原稿P的后端穿过读取前辊11之前,要沿着读取引导器13的上游侧倾斜部13b输送原稿(图示中的虚线)。从此状态,在原稿P的后端穿过读取前辊11时,由于上游侧倾斜部13b附近的读取引导器13与引导器聚酯薄膜14是微小间隔,所以可以抑制原稿P的后端落向引导器聚酯薄膜14时产生的下落冲击导致的原稿在上下方向的错动。从而能够防止原稿后端穿过读取前辊11时产生的冲击波及到在读取位置Q上的原稿。也就是说,其结果可以防止在被读取的图像上产生诸如颜色偏离或歪斜等图像缺陷。
抑制由于原稿后端穿过时产生冲击导致的原稿错动,不是以一点来抑制原稿的,以范围(面积)来抑制更有效。如本实施例所示,即使以点举起引导器聚酯薄膜14,由于引导器聚酯薄膜14是连动配置的,也可以以廉价简单的结构,吸收原稿后端穿过时产生的冲击。
(第二实施例)参照图来介绍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关于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有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图6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读取位置附近的结构的放大图。
在第二实施例的ADF部31上,于读取引导器13的上游侧倾斜部13b的相反侧,设置作为与引导器聚酯薄膜14重叠配置的薄板保持机构的副聚酯薄膜22。图7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副聚酯薄膜的轴测图。22b是读取加压滚轮12的退让用孔,22c是与聚酯薄膜保持夹的轮毂部19a嵌装用的孔。另外,在原稿宽度方向设置三处弯曲部22a。副聚酯薄膜22通过与聚酯薄膜保持夹19的轮毂部19a嵌装用孔22c装到聚酯薄膜19上,于其上安装引导器聚酯薄膜14。
如图6所示,通过副聚酯薄膜22的弯曲部22a,将引导器聚酯薄膜14举起装载到读取引导器13一侧,并且,在上游侧倾斜部13b的最大凸起部轻轻地与读取引导器13抵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副聚酯薄膜22可以使用具有弹性性质的任意的塑料薄膜,所以由例如聚乙烯材料的薄板等弹性部件构成。也就是说,虽然与举起引导器聚酯薄膜14的点不同,但是,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以具有的弹力将引导器聚酯薄膜14举起,从而将上游侧倾斜部13b附近的输送通路保持在微小的间隔。
在上述结构的ADF部31中,与第一实施例一样,要调节副聚酯薄膜22的厚度、举力,以使输送薄纸时不成为输送阻力,输送厚纸时不过分加大输送通路。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一样,在上游侧倾斜部13b附近,可以吸收原稿后端穿过读取前辊11时产生的冲击,能够稳定地输送读取位置上的原稿。
(第三实施例)参照图来介绍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关于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有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图8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读取位置附近的结构的放大图。
在第三实施例射击的ADF部32上,作为其自身基本不具备弹力的树脂成型薄板保持机构的聚酯薄膜保持夹23,延伸到读取引导器13的上游侧倾斜部13b与平面部13a的边界附近。
如图8所示,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同,聚酯薄膜保持夹23将引导器聚酯薄膜14举起,使之在上游侧倾斜部13b的最大凸起部轻轻地与读取引导器13抵接。将聚酯薄膜保持夹23通过回转支点23a可以回转自由地支撑在无图示的ADF部32的固定架上。聚酯薄膜保持夹23的下面的轮毂部23b上,通过螺旋弹簧24与书本模式读取时的原稿定位基准63抵接,将聚酯薄膜保持夹23举到读取引导器13的方向上。
因此,聚酯薄膜保持夹23(非弹性部件)自身作为不具有弹力的弹性部件,通过螺旋弹簧24,以弹力举起引导器聚酯薄膜14,将上游侧倾斜部13b附近的输送通路保持在微小的间隔。调节螺旋弹簧24的弹性压力,以使在输送薄纸时不成为输送阻力,输送厚纸时,不加大输送通路。从而,与第一、第二实施例收到的效果相同,在上游侧倾斜部13b附近,可以吸收原稿后端穿过读取前辊11时产生的冲击,能够稳定地输送读取位置上的原稿。而且,对非弹性部件施予弹力的机构不限定于本实施例的结构,只要是通过弹力将非弹性部件与引导器聚酯薄膜14抵接、举起的结构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设有:与读取机构相对的平面部;配置于该平面部与上游侧输送机构之间且与该平面部的上游侧相连的上游侧倾斜部;配置于该平面部与下游侧输送机构之间且与该平面部的下游侧相连的下游侧倾斜部,并且设有:引导原稿的读取面与相反面的引导部件;与引导部件相对且引导原稿的读取面的透明薄板;和以使透明薄板与上游侧倾斜部抵接、或者将透明薄板与上游侧倾斜部之间的间隙变得微小的方式保持透明薄板的薄板保持机构。由此,在原稿输送装置中,以廉价简单的机构就可以防止由于原稿后端穿过上游侧输送机构时产生冲击导致原稿污点,并能够防止读取图像的颜色偏离或歪斜。

Claims (9)

1.一种原稿输送装置,所述原稿输送装置通过读取机构读取由上游侧输送机构输送的原稿的读取面上的图像、并通过下游侧输送机构将所述原稿输送到下游侧;其特征在于:设有:
具有与所述读取机构相对的平面部、引导所述原稿的读取面与相反面侧的引导部件;
配置于该平面部与所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之间且与该平面部的上游侧相连的上游侧倾斜部;
配置于该平面部与所述下游侧输送机构之间且与该平面部的下游侧相连的下游侧倾斜部;
与所述引导部件相对且引导所述原稿的读取面侧的透明薄板;和
以使所述透明薄板与所述上游侧倾斜部抵接、或者将所述透明薄板与所述上游侧倾斜部之间的间隙变得微小的方式保持所述透明薄板的薄板保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原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薄板保持机构具有弹性部件,使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上游侧倾斜部夹住所述透明薄板地设置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将所述透明薄板向所述上游侧倾斜部侧加力。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原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件由薄板状弹性部件构成。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原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薄板保持机构设有与所述透明薄板抵接的非弹性部件、和将该非弹性部件向所述透明薄板侧加力的弹性部件。
5.一种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通过原稿输送装置输送的原稿的读取面上的图像的读取机构,其中:所述原稿输送装置是权利要求1记载的原稿输送装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以通过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息为基础在图像载体上形成调色影像,再将该调色影像复制在记录媒体上,形成所述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是权利要求5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
7.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
透明板;
将原稿送到所述透明板上的辊对;
以使通过所述辊对输送的原稿靠近所述透明板的方式,引导与原稿的所述透明板相反侧的面的引导部件;
与所述引导部件相对,引导所述原稿的所述透明板侧的面的透明薄板;
通过所述透明板以及所述透明薄板来读取读取位置处的原稿图像的读取机构;
和将所述透明薄板向靠近所述引导部件的方向加力的赋能机构构成;
在所述输送辊对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且在所述读取位置的上游侧,所述透明薄板与所述引导部件抵接或与所述引导部件间的间隔变得微小地设置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赋能机构在所述读取位置和所述辊对之间对所述透明薄板加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薄板在所述读取位置上与所述透明板接触,并通过所述赋能机构与所述引导部件接触。
CNB031035094A 2002-01-31 2003-01-27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00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22959A JP3943942B2 (ja) 2002-01-31 2002-01-31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022959/2002 2002-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5990A CN1435990A (zh) 2003-08-13
CN1190062C true CN1190062C (zh) 2005-02-16

Family

ID=27606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35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0062C (zh) 2002-01-31 2003-01-27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877742B2 (zh)
EP (1) EP1335575A3 (zh)
JP (1) JP3943942B2 (zh)
KR (1) KR100467191B1 (zh)
CN (1) CN119006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3942B2 (ja) * 2002-01-31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26943B2 (ja) * 2002-06-24 2005-03-09 ニスカ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US7251063B2 (en) * 2002-12-05 2007-07-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3959638B2 (ja) * 2003-03-14 2007-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り装置における用紙搬送装置
JP2005053655A (ja) * 2003-08-05 2005-03-03 Murata Mach Ltd 用紙搬送装置
JP4612829B2 (ja) * 2003-12-24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393959B2 (ja) * 2004-09-21 2010-01-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455371B2 (ja) * 2005-02-28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反転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形成装置
JP4762706B2 (ja) * 2005-03-09 2011-08-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
US7712740B2 (en) * 2005-11-08 2010-05-1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xit shaft dampening device to improve print quality
JP4579188B2 (ja) * 2006-05-18 2010-1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0079B2 (ja) * 2006-10-27 2011-12-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読み取り装置及び複写機
JP4715740B2 (ja) * 2006-12-26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907384B2 (ja) * 2007-02-26 2012-03-2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原稿送り装置
JP4954029B2 (ja) * 2007-11-15 2012-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064999B2 (ja) * 2007-12-27 2012-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7909317B2 (en) * 2008-11-20 2011-03-22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7942410B2 (en) * 2009-01-21 2011-05-17 Xerox Corporation Document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4715929B2 (ja) * 2009-01-29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用紙搬送装置
JP5534736B2 (ja) * 2009-07-31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37556A (ja) * 2009-08-07 2011-02-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6232B2 (ja) 2010-09-13 2014-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58724B2 (ja) * 2011-10-21 2016-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5882671B2 (ja) 2011-10-21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5917084B2 (ja) 2011-10-21 2016-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00681B2 (ja) * 2012-06-22 2016-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164115B2 (ja) * 2014-02-21 2017-07-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10630853B2 (en) * 2016-09-07 2020-04-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dge sensing
EP3510759B1 (en) * 2016-09-12 2022-03-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ramp with film
CN107864305A (zh) * 2016-09-22 2018-03-30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自动原稿搬送装置
JP7085109B2 (ja) * 2018-02-05 2022-06-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2468675B (zh) * 2019-09-06 2022-09-23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出纸机构及扫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0331A (en) * 1990-02-13 1994-0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both-surface frame including a retractable re-feeding path unit
JP2911614B2 (ja) * 1990-12-26 1999-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回転制御装置及び回転制御装置を有する給紙装置
JP2966243B2 (ja) * 1992-07-31 1999-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76467B2 (ja) 1993-07-28 2002-04-22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枠組工法による建物の断熱通気構造
JP2855081B2 (ja) * 1994-10-31 1999-02-1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ア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3110662B2 (ja) * 1994-11-07 2000-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02568B2 (ja) * 1995-12-21 2001-08-27 キヤノンアプ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集積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310183B2 (ja) * 1996-11-15 2002-07-2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原稿ガイド機構
US6219511B1 (en) * 1996-12-27 2001-04-17 Minolta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a guide member and transport member
JPH10236690A (ja) * 1997-02-26 1998-09-08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3658512B2 (ja) 1999-01-06 2005-06-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
US6512602B1 (en) * 1999-04-01 2003-01-28 Avision, Inc. Guide for a paper feeder
JP2000327168A (ja) * 1999-05-20 2000-11-28 Canon Inc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6618575B2 (en) * 2000-04-20 2003-09-09 Nisca Corporatio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 conveying roller and an image reader
TW519357U (en) * 2000-09-07 2003-01-21 Avision Inc Broken-ridge type returning-paper mechanism for automatic delivering paper apparatus
JP4536897B2 (ja) * 2000-10-02 2010-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943942B2 (ja) * 2002-01-31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43942B2 (ja) 2007-07-11
US20030141654A1 (en) 2003-07-31
JP2003221145A (ja) 2003-08-05
EP1335575A2 (en) 2003-08-13
US20050152723A1 (en) 2005-07-14
US7032900B2 (en) 2006-04-25
US6877742B2 (en) 2005-04-12
CN1435990A (zh) 2003-08-13
EP1335575A3 (en) 2005-01-05
KR20030066397A (ko) 2003-08-09
KR100467191B1 (ko) 2005-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062C (zh)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TW527817B (en) Image sensor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268985C (zh) 纸张送进设备,图像读取设备及成像设备
US6892945B2 (en)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extraneous light from entering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EP1227655A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590793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5698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3669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764224A (zh) 文件读取器
CN1206127A (zh) 自动原稿运送装置
US10070010B2 (en) Shade correcting image reading by biasing force of a color reference body in the document width direction
JP3134773B2 (ja) 原稿読取装置
US769282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416260A (zh) 图像读取装置
JP5197667B2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38533C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15246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3495975B2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
JP384016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460900B2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3877A (ja) 原稿自動読み取り装置
JP2002214721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4183166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2011101087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20000021083U (ko) 원고 독취 기기의 초점심도 가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