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455A - 电梯控制系统的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系统的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7455A
CN1187455A CN97120900A CN97120900A CN1187455A CN 1187455 A CN1187455 A CN 1187455A CN 97120900 A CN97120900 A CN 97120900A CN 97120900 A CN97120900 A CN 97120900A CN 1187455 A CN1187455 A CN 1187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nit
signal
unit
data
entrance h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0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77C (zh
Inventor
金渊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7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7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控制系统的通信装置包括:通信中继系统,多个从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来自/到属于多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列中对应的一列中的多个门厅终端的数据,主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来自/到多个轿厢控制器和多个从通信单元的数据,用于连接主通信单元和多个从通信单元的第二公共串行通信线及多个第三公共串行通信线,用于分别将多个门厅终端中对应的一个连接到设在对应的一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列中的对应的从通信单元。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系统的 通信装置
本发明涉及采用群管理系统的电梯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一种改进的通信装置,它可以使通信中继系统响应在多个轿厢控制器或是群管理控制器与多个门厅终端之间接收/发送的一个信号,独立地处理从门厅终端输出的数据信号。
图1是按照现有技术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的一个示意性框图。如图中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多个轿厢控制器11A-11N,分别用于控制多个电梯轿厢的操作;一个群管理控制器12,用于执行关于多个电梯轿厢的协同操作;多个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用于控制关于多个当前运行楼层显示装置,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到达指示单元等等的输入/输出,并且和多个对应的门厅呼叫按钮一起被设置在楼层的门厅中;以及一个通信中继系统13用于通过群控网络GNW和门厅网络HNW在电梯控制器11A-11N和群管理控制器12以及门厅终端14A-14N,15A-15N之间转发数据。其中的群控网络GNW和门厅网络HNW分别代表一条公共串行传输线,而门厅终端14A-14N,15A-15N是按照对应的门厅呼叫按钮编号有选择地设置在各个楼层中的。
在图1中没有表示的当前运行楼层显示装置分别用来显示一个电梯轿厢的当前运行楼层。门厅呼叫按钮单元按照乘客的呼叫输出一个对应门厅呼叫的信号。到达指示单元显示电梯轿厢的移动方向。各个当前运行楼层显示装置,门厅呼叫按钮单元以及到达指示单元被设置在各个楼层门厅中。
例如,如果在一栋十层的楼中装备有四个电梯轿厢,并且每个楼层上有两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就需要有二十个门厅终端。在顶层和底层门厅中分别设有一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并且在底层和顶层之间的其余各个楼层上设有两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一个设在顶部,另一个设在底部。
以下要说明如此构成的电梯控制系统惯用通信装置的工作方式。
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楼层门厅中的各个门厅终端14A-14N,15A-15N从当前运行楼层显示装置,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到达指示单元接收信号,并且通过作为公共串行传输线的门厅网络HNW向通信中继系统13发送接收到的信号,由中继系统来确定接收信号是来自哪个楼层(例如来自第一列第三层的输入信号),是什么信号(例如,电梯轿厢呼叫是否用于普通或是残疾的乘客或是VIP,或是接收的信号是来自一个门厅终端号设定开关),以便将结果信号通过作为公共串行传输线的群控网络GNW发送给群管理控制器12。
如果接收的信号是关于轿厢呼叫的信号,群管理控制器12就选择一个适当的轿厢,并且将这一轿厢呼叫分配给用来控制选定轿厢的轿厢控制器11A-11N,如果接收的信号是关于轿厢运行图的信号,就向各个轿厢控制器11A-11N发送一个相应的控制指令。群管理控制器12与轿厢控制器11A-11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群控网络GNW使用串行通信方式来执行的。
此外,由轿厢控制器11A或是群管理控制器12提供给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信号是通过群控网络GNW向通信中继系统13串行发送的。通信中继系统13的输出数据通过门厅网络HNW串行发送给门厅终端14A-14N,15A-15N。如果接收的数据是关于门厅终端14A-14N,15A-15N本身的数据,就由终端自己进行适当的处理,并且发送给相应的设备。
由此获得的数据可以有对门厅呼叫的应答信号(呼叫登记信号),用于指示轿厢运行方向的方向信号,以及电梯轿厢的当前位置显示信号。
如果在系统中有多个轿厢控制器11A-11N和群管理控制器12被连接到一条公共串行传输线GNW,并且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被连接到一条公共串行传输线HNW,楼层越多,通信负荷率增大,通信拥挤,或是通信数据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就会降低系统的效率。尽管采用目前提出的相关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缺点,仍然遗留着以下的问题。
首先,为了确定提供给通信中继系统13的信号是来自哪个门厅终端,应该为各个门厅呼叫终端14A-14N,15A-15N分配一个识别号码ID,以及用来设定作为门厅呼叫终端14A-14N,15A-15N的识别代码的识别号码ID的开关装置,将这些识别号码提供给各个门厅呼叫终端14A-14N,15A-15N。所有的门厅呼叫终端14A-14N,15A-15N都被连接到作为公共串行通信线的门厅网络HNW,因此需要单独地确定各个门厅呼叫终端14A-14N,15A-15N是为哪个楼层和哪个门厅呼叫单元设置的,以便进一步完成其安装工作。
其次,用来将各个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连接到通信中继系统13的一条公共串行传输线HNW还有一个关于通信负荷率的缺点。楼中的轿厢和楼层越多,需要的门厅呼叫按钮也就越多,由此产生的拥挤的通信负荷可能造成通信数据之间的冲突。
第三,通信中继系统13的故障有可能损害到系统的可靠性。如果通信中继系统13仅设有一个CPU,CPU的任何误动作或是通信中继系统13的故障都可能造成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通信线路中断,在此时无法接收门厅呼叫数据,从而损害了系统的可靠性。
第四个问题涉及到通信中继系统13和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电源。如果通信中继系统13和各个门厅终端14A-14N,15A-15N所需的电源是由群管理控制器12或是各个轿厢控制器11A-11N提供的,并且在提供给群管理控制器12或是各个轿厢控制器11A-11N的电源发生故障时,通信中继系统13就失效了,因此,尽管其他控制器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却无法通过通信中继系统13接收各个门厅的输入信号。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可以在群管理控制器12和各个轿厢控制器11A-11N中提供继电器和接触器,并且将继电器和接触器之间的各个触点相互组合。这样,只要是整个控制装置没有同时发生故障,就可以用选定的控制装置向通信中继系统13和门厅终端14A-14N,15A-15N提供电源。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触点之间的组合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各个控制装置都需要具备所需的电源容量,由此就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
也就是说,轿厢控制器11A-11N输出的电源被提供给通信中继系统13和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这样,轿厢控制器的电源装置就可能发生故障。此外,如果在维修/检查时切断了设在轿厢控制器11A-11N中的主电源断路器,也就切断了通信中继系统13和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电源,在此时无法发送在门厅中产生的输入信号。
如上所述,在电梯控制系统的通信装置中仍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于门厅网络的通信负荷率问题,通信中继系统的系统可靠性问题,用来识别各个门厅终端安装位置的识别号码分配方法,以及通信中继系统和多个门厅终端的电源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电梯控制系统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它可以向通信中继系统和各个门厅终端分别提供电源,从而在发生故障时尽量避免电梯系统不能工作,并且简化关于各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列中的门厅终端的识别号码设定方法。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具有分别用来控制多个电梯轿厢的操作的多个轿厢控制器,多个门厅终端,用于控制设在大楼的各个楼层上的与电梯轿厢的当前运行显示单元,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和到达指示单元有关的输入/输出操作,并且对应着门厅按钮单元的数量设置在大楼的上述各个楼层上,一个通信中继系统用于多个轿厢控制器和多个门厅终端之间的中继通信,以及用于在通信中继系统和轿厢控制器之间接收/发送数据的第一公共串行通信线,上述通信中继系统包括多个从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来自/到属于多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列中对应的一列中的多个门厅终端的数据,一个主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来自/到多个轿厢控制器和多个从通信单元的数据,以及用于连接主通信单元和多个从通信单元的第二公共串行通信线。
从通信单元是按照各个门厅呼叫按钮列来连接的,并且用于处理与门厅终端有关的数据,以便降低通信负荷率,并且门厅终端不需要用来识别门厅呼叫按钮列的识别号码,这样就能进一步简化门厅终端的结构。
另外,按照本发明,用于电梯控制系统的通信装置具有一种双重系统,它包括同时在通信中继系统中工作并且相互监控的第一和第二通信单元,从而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为了获得稳定的电源,各个门厅终端的通信中继系统和电源是单独设置的。
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然而需要指出,用来表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具体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这种详细说明显然还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实现各种变更和修改。
参照以下仅仅为了解释本发明而并非构成限制的附图可以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一个框图,表示按照现有技术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
图2是一个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
图3是图2中的主通信单元的详细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通信单元的示意性框图,用来确定其配对的通信单元是否有故障;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通信单元的示意性框图,用来确定其配对的通信单元是否有故障并且使其复位;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通信单元的示意性框图,用来确定从通信单元是否有故障;
图7是从通信单元的一个示意性框图,用来确定是否要与主通信单元进行通信;
图8是从通信单元的一个示意性框图,用来确定是否要与门厅终端进行通信;
图9是按照本发明用来实现通信中继系统的硬件示意图;
图10是一个软件流程图,用来解释按照本发明的主通信单元的各种操作;
图11是一个软件流程图,用来解释按照本发明的从通信单元的各种操作;以及
图12是一个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
图2是一个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如图中所示,这一通信装置包括:一个群管理控制器12,用于总体控制多个电梯轿厢的各种操作;多个轿厢控制器11A-11N,用于接收群管理控制器12的输出数据,并且控制电梯轿厢的各种操作;设置在各个楼层的各个门厅按钮单元处的多个门厅终端14A  14N,  15A-15N,用于接收/发送供它们处理的轿厢运行数据;设置在各个楼层上的多个门厅网络HNW1-HNWk,用于将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相互并联地连接到各个呼叫按钮列(列1-列k);分别连接到多个门厅网络HNW1-HNWk的一个通信中继系统23,用于接收/发送来自/到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数据,并且通过一个群控网络GNW接收/发送来自/到轿厢控制器11A11N和群管理控制器12的操作数据;一个电源26用来为通信中继系统23和各个门厅终端14A-14N,15A-15N提供电源。
此处的群控网络GNW和门厅网络HNW1-HNWk都是公共串行传输线。
通信中继系统23包括:多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用于分别连接到多个门厅网络HNW1-HNWk并接收/发送来自/到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数据;一个主通信单元23A用来通过群控网络GNW接收/发送来自/到轿厢控制器11A-11N和群管理控制器12的操作数据,并且通过一个内部网络INW接收/发送来自/到多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的数据;一个监控装置23C用于在从通信单元23D1-23Dk和主通信单元23A发生故障时输出一个复位信号RESET;以及一个电源转换器23B用来从电源26接收电能,并且向需要的部分提供一定量的电能。此处的内部网络INW是一种公共串行传输线。
以下要说明按照本发明如此构成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的工作方式。
主通信单元23A接收轿厢控制器11A-11N和群管理控制器12通过群控网络GNW发送给门厅的数据,分别搜集(compile)关于楼层,呼叫按钮单元传送的数据,并且通过内部网络INW向对应的一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输出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内部网络INW由从通信单元23D1-23Dk接收到的数据是根据楼层和呼叫按钮单元列来区别的,以便将结果的值发送给轿厢控制器11A-11N和群管理控制器12。
各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通过各个门厅网络HNW1-HNWk将通过内部网络INW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门厅终端14A-14N,15A-15N。也就是说,从通信单元23D1通过门厅网络HNW1向门厅终端14A-14N输出数据,而从通信单元23Dk通过门厅网络HNWk向门厅终端15A-15N输出数据。
此外,各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将通过门厅网络HNW1-HNWk提供给它的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数据发送给主通信单元23A。
电源26从各个轿厢控制器11A-11N接收大楼的主电源,并且通过动力线PW为通信中继系统23的操作提供所需的电源(AC或DC)。通信中继系统23中的电源转换器23B从电源26接收电源,并且为通信中继系统23的各个部分提供其所需的驱动电压VCC。
监控装置23C接收电源转换器23B的驱动电压VCC,如果在驱动电压VCC中出现问题,就相应地控制主控制器23A和从通信单元23D1-23Dk,以免错误的数据被加载到任何串行通信线路GNW,HNW1-HNWk上。
此外,监控装置23C根据从主通信单元23A接收到的故障信号OUT1-OUT3,OUT5-OUT7向主控制器23A,或是从通信单元23D1-23Dk或是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输出复位信号RESET,这样就能提高通过各个网络GNW,HNW1-HNWk的数据的可靠性。
主通信单元23A使用下述的方法根据楼层和门厅按钮单元列来分离从通信单元23D1-23Dk接收到的数据。同时,各个门厅终端14A-14N,15A-15N按照对应的楼层来存储识别号码ID。
在内部存储器中设置一个地址图,地址图的各个地址是用数据存储的,这些数据表示由各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所控制的门厅按钮单元列。
存储在各个地址中的数据格式是由识别号码构成的,这些号码对应着各个楼层和各个门厅按钮单元列。
在上述状态下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按照第一种方法,当多个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输出某种数据及其识别号码时,从通信单元23D1-23Dk就通过门厅网络HNW1-HNWk将输出的数据输出到主通信单元23A。
主通信单元23A将输入的数据中所包括的识别号码与存储在自己的地址图中的数据相比较,从而确定所提供的数据是从哪个门厅按钮单元列或是哪个门厅终端接收的。
这样,主通信单元23A就可以按照各个门厅按钮单元列和楼层来搜集从从通信单元23D1-23Dk接收的数据。
作为第二种方法,存储在内部地址图中的数据被输出到各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后者又将提供给它的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如果从门厅终端14A-14N,15A-15N接收到数据,就将它自己的数据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给主通信单元23A。
提供给主通信单元23A的数据包括各个门厅终端14A-14N,15A-15N和对应列的各个识别号码,从而将提供给它的数据发送给群控网络GNW,不需要进一步搜集数据。
同样,各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是按照门厅按钮单元列来连接的,并且不需要用识别号码来识别连接到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门厅按钮单元列,这样就不再需要后来的结构,而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结构也可以进一步简化。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主通信单元23A具有相同功能的双重系统,以下要解释其工作方式。
图3是主通信单元23A的详细框图。如图3所示,主通信单元23A包括分别用于执行主通信单元23A的特定操作的第一和第二通信单元300A,300B,以及一个开关单元300C,用来有选择地将第一通信单元300A或是第二通信单元300B连接到从通信单元23D1-23Dk。
第一通信单元300A输出四个故障信号OUT1-OUT4,而第二通信单元300B输出四个故障信号OUT4-OUT7。
故障信号OUT1是代表第二通信单元300B故障状态的信号,并且被输出到监控装置23C。故障信号OUT2是代表第二通信单元300B没有复位的信号,并且被输出到监控装置23C。故障信号OUT3是代表从通信单元23D1-23Dk故障状态的信号,并且被输出到监控装置23C。故障信号OUT4是代表自身故障信号的信号,并且被输出到配对的通信单元。
第二通信单元300B输出故障信号OUT4-OUT7;其中的故障信号OUT5对应故障信号OUT1,故障信号OUT6对应故障信号OUT2,而故障信号OUT7对应故障信号OUT3。
由此提供的结构是按照以下三种方式来执行操作的。
首先,各个通信单元300A,300B各自采用故障信号OUT4的形式向其配对的通信单元输出故障状态。根据故障信号OUT4,如果确定了配对的通信单元发生了故障,就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1,OUT5,由监控装置23C接着输出使配对的通信单元复位的复位信号RESET。在此处需要的其他结构如图4所示。
其次,除了第一种结构之外,如果监控装置的复位信号RESET未能使配对的通信单元复位,也就是说,如果故障状态没有解除,通信单元300A,300B就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2,OUT6,由监控装置23C接着向开关单元300C输出开关信号CNTL,由开关单元来移动内部网络INW的连接。在此处需要的其他结构如图5所示。
第三,各个通信单元300A,300B各自采用故障信号OUT3,OUT7的形式向监控装置23C输出从通信单元23D1-23Dk的故障状态。由监控装置23C相应地使从通信单元23D1-23Dk复位。在此处需要的其他结构如图6所示。
以下要按照图10来说明上述的三种操作方式。
图10是一个软件流程图,用来解释按照本发明的主通信单元23A的操作。
图10中的步骤SA1是按照图4的结构实现的。
如图所示,第一通信单元300A或第二通信单元300B包括:一个操作状态发生器310用来区分每个预定周期的前、后步骤中的各个输出值,显示出自己的操作状态是否有故障,并且输出结果的值;一个接收状态存储单元320用于存储与从配对的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故障信号OUT4相对应的数据值;以及一个确定单元330用于在接收状态存储单元320中存储对应故障信号OUT4的数据值,将存储的数据值与先前存储在接收状态存储单元320中的数据值相比较,确定配对的通信单元是否处在正常状态,并且在配对的通信单元出现不正常状态时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1,OUT5。
以下要说明主通信单元23A的操作。此处为了方便而假设第一通信单元300A的操作是由第二通信单元300B来监控的。
第一通信单元300A的操作状态发生器310交替地输出数据值“0”和“1”。为了便于说明,假设此时输出的数据值是“0”。
第一通信单元300A中的确定单元330向配对的通信单元300B输出作为故障信号OUT4的数据值“0”,而接收到这一故障信号OUT4的第二通信单元300B中的确定单元330将故障信号“0”存储在接收状态存储单元320中。
在下一步骤中,操作状态发生器310输出一个与数据值“0”相反的数据值“1”,而接收到与数据值“1”对应的故障信号OUT4的第二通信单元300B中的确定单元330将数据信号“1”与先前存储的数据信号“0”相比较。由于两个值是不同的,第二通信单元300B中的确定单元330就确定第一通信单元300A是正常操作。
如果两个值是相同的,该确定单元330就确定第一通信单元300A处在异常状态。第一通信单元300A的这种异常状态是第一通信单元300A中的操作状态确定单元310不能交替地输出数据值“0”和“1”,或是第一通信单元300A中的确定单元330不能正常地输出数据值。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通信单元300B中的确定单元330就可以根据故障信号OUT4确定第一通信单元300A中发生了故障,从而以故障信号OUT5的形式输出结果值,监控装置23C在接到故障信号OUT5时向第一通信单元300A输出一个复位信号RESET。此时,如果没有任何故障状态,第一通信单元300A就可以复位。
同时,系统结构也可以改变成其他形式,由确定单元330向外部显示装置(未示出)输出故障信号OUT1,OUT5,这种结构可以让大楼的管理人员能直接去检查某一通信单元中是否有故障。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通信单元300A或是第二通信单元300B的示意性结构框图,用来确定其配对的通信单元是否有故障并且使其复位,与图4的结构相比增加了复位频率计数存储单元340和复位频率计数器350,并且其中的步骤SA2,SA3是相应地执行的。
复位频率计数存储单元340中预先存储了复位频率值。此处的复位频率代表一个确定配对的通信单元使配对的通信单元复位多少次的次数。为了使配对的通信单元复位,确定单元330响应故障信号OUT1,OUT5的输出频率数,并且本发明中的输出频率数被设定为“3”。复位频率计数器350对目前已输出的故障信号OUT1,OUT5的次数计数,从而使计数器通信单元复位。
确定单元330确定配对的通信单元中是否存在故障,以便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1,OUT5。然后在复位频率计数器350中存入数值“1”。该数值“1”表示输出了一次故障信号(OUT5或OUT1)。
如果该通信单元由于监控装置23C输出的复位信号RESET没有恢复而发生了故障,就可以从没有恢复的那个通信单元的确定单元再次接收到故障信号OUT4。
确定单元330根据故障信号OUT4确定配对的通信单元是否存在故障,如果经过确定检测到一个故障,就在复位频率计数器350中存入数值“1”,并且与存储在复位频率存储单元340中的频率数“3”相互比较。
如果比较的结果不相等,就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5或OUT1),并且在复位频率计数器350中存入数值“2”。到此为止已经输出了两次故障信号(OUT5或OUT1)。
如果确定单元330输出了三次故障信号(OUT5或OUT1),存储在复位频率计数器350中的数值就是“3”。此后,如果确定了配对的通信单元中存在故障,确定单元330就将存储在复位频率计数器350中的数值“3”与存储在复位频率存储单元340中的数值“3”进行比较。
同样,如果比较的两个数值是相同的,确定单元330就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6或OUT2)。在输入了故障信号(OUT6或OUT2)时,监控装置23C就向开关单元300C输出开关信号CNTL。由开关单元300C相应地改变内部网络INW的连接。这样,原先连接到发生故障的那个通信单元的内部网络INW就可以连接到另一个通信单元。这样,确定单元330就能使监控装置23C连续三次向发生故障的通信单元输出复位信号RESET。如果在上述程序之后故障仍没有恢复,就确定监控装置23C的复位操作不能完成复位,此时就需要转换通信单元的连接。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通信单元300A或第二通信单元300B的示意性框图,用来确定从通信单元23D1-23Dk是否有故障,在其中相应地执行图10中的步骤SA9-SA11。
接收状态存储单元320′存储的数据对应着通过内部网络HNW1-HNWk由从通信单元23D1-23Dk接收到的故障信号。在复位频率存储单元340′中存储复位频率数。此处的复位频率数代表确定应该按顺序使从通信单元23D1-23Dk复位的次数,它对应着确定单元330输出故障信号OUT3,OUT7的频率数;本发明中的频率数被设定为“3”。复位频率计数器350′对目前已输出的故障信号OUT3,OUT7的次数计数,以便使从通信单元23D1-23Dk复位。
确定单元330′确定从通信单元23D1-23Dk中是否存在故障,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3或OUT5),并且在复位频率计数器350′中存入数值“1”。该数值“1”表示输出了一次用于复位的故障信号(OUT5或OUT1)。
以下要说明图6的工作原理。
从通信单元23D1-23Dk交替地输出数据值“0”,“1”,并且将输出的数据值存储在接收状态存储单元320′中。如果从通信单元23D1-23Dk再次输出这一数据,确定单元330′就将该数据与先前存储在接收状态存储单元320′中的数据相比较。如果这两个值不同,就确定从通信单元23D1-23Dk在正常工作,如果这两个值相同,就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3或OUT7),然后在复位频率计数器350中存入数值“1”。
监控装置23C向从通信单元23D1-23Dk输出复位信号RESET。
当从通信单元23D1-23Dk被反复地复位三次之后,存储在复位频率计数器350′中的值“3”就与存储在复位频率存储单元340′中的值彼此相同了。此时,确定单元330′就确定不可能与从通信单元23D1-23Dk进行通信,从而中断与对应的一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的通信。
到目前为止所说的都是关于主通信单元23A和按照主通信单元23A的双重系统的监控装置23C的操作。接下来要参照图11来说明用于提高通信可靠性的从通信单元23D1-23Dk的操作,图11表示了按照本发明的从通信单元23D1-23Dk的操作步骤。
在执行数据通信之前,各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要确定它是否能与连接到内部网络INW的主通信单元23A进行通信,并且要确定是否能与连接到门厅网络HNW1-NHWk的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进行通信。
开始,参照图7来说明从通信单元23D1-23Dk是如何确定它能否与主通信单元23A进行通信的,这种确定方式对应着图11中的步骤SB1。
每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包括:一个确认信号发生器231用于区别每个预定周期的前一步和后一步中的各个输出值,并且输出结果的值;一个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用于存储对应着从主通信单元23A接收到的确认信号的一个数据值;以及一个确定单元233用于在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中存入对应着从主通信单元23A接收到的确认信号的数据值,将存储的数据值与原先存储在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中的数据值相比较,并且确定是否有可能与主通信单元23A进行通信。
以下要说明从通信单元23D1-23Dk的操作方式。
确认信号发生器231输出数值“0”或是“1”,由确定单元233将数据转换成确认信号,将转换的信号输出到主通信单元23A,并且将结果值存入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主通信单元23A输出另一个确认信号,其数据值与前一个确认信号相同。确定单元233将主通信单元23A输出的确认信号值与存储在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中的确认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值相同,就知道从通信单元23D1-23Dk可以与主通信单元23A进行通信。如果这两个值彼此不同,从通信单元23D1-23Dk就暂停与主通信单元23A的通信。
接下来要参照图8解释用来确定从通信单元23D1-23Dk是否可能与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进行通信的方法,这种操作相当于图11中的步骤SB5。
图8中所示的确认信号发生器231′对应图7中的确认信号发生器231,门厅终端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对应图7中的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而确定单元233′对应图7中的确定单元233。
确认信号发生器231′输出数值“0”或是“1”,由确定单元233′将输出的值转换成确认信号,将转换的值输出到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然后将结果值存入门厅终端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门厅终端14A-14N,15A-15N各自输出一个确认信号,该信号与先前的确认信号相同。确定单元233将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输出的确认信号值与存储在门厅终端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中的确认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值相同,就表示门厅终端14A-14N,15A-15N可以和主通信单元23A进行通信。如果通信不正常,比较的两个值就会彼此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从通信单元23D1-23Dk就停止与门厅终端14A-14N,15A-15N的通信。
图9是按照本发明用来实现通信中继系统23A的硬件示意性框图。如图中所示,第一通信单元300A和第二通信单元300B各自包括:CPU 301A,301B;内部存有程序的ROM 303A,303B;作为执行程序的工作空间的RAM304A,304B;并行接口单元305A,305B;以及分别将CPU 301A,301B连接到群控网络GNW的接收/发送单元302A,302B。
CPU 301A,301B执行确定单元330,330′的功能。ROM 303A,303B执行操作状态发生器310和复位频率存储单元340,340′的功能。RAM 304A,304B执行接收状态存储单元320,320′和复位频率计数器350,350′的功能。
并行接口单元350A按照来自CPU 301A的处理结果向第二通信单元300B中的并行接口单元305B输出故障信号OUT4,并且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1-OUT3。同样,并行接口单元305B按照来自CPU 301B的处理结果向并行接口单元305B输出故障信号OUT4,并且向监控装置23C输出故障信号OUT5-OUT7。
每个从通信单元23D1-23Dk包括:CPU 307A,307B;内部存有程序的ROM 308A,308B;作为执行程序的工作空间的DPRAM(双端口RAM)309A,309B,用于与主通信单元23A进行通信;以及分别将CPU 307A,307B连接到门厅网络HNW1-HNWk的接收/发送单元310A,310B。
CPU 307A,307B执行确定单元233,233′的功能。ROM 308A,308B执行确认信号发生器231的功能。DPRAM 309A,309B执行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和门厅终端确认信号存储单元232′的功能。
图12是一个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在其中没有象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那样采用群管理控制器12,而是将轿厢控制器11A-11N中间最有效的一个选作主轿厢控制器,用来执行群管理控制。
按照本发明的电梯控制系统通信装置采用了这样一种技术,在其中通过群控网络GNW来接收和处理多个轿厢控制器11A-11N或是群管理控制器12输出的数据信号,并且将经过处理的信号发送给门厅终端14A一14N,15A-15N。与此相反,从门厅终端14A-14N,15A-15N输出的数据值是通过群控网络GNW发送的。因此,究竟是由群管理控制器12来执行群管理功能还是由多个轿厢控制器11A-11N之一来执行群管理功能并不是重要问题。因此,本发明可以用于包括轿厢控制器11A-11N和群管理控制器12的电梯系统,也可以用于仅仅包括轿厢控制器11A-11N的电梯系统。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电梯控制系统的通信装置具有一种双重系统,它包括同样工作在一个通信中继系统中的第一和第二通信单元。该装置还包括设在各个门厅按钮单元列中的从通信单元,并且将多个门厅终端和从通信单元连接到一条作为门厅网络的公共串行传输线,从而独立地控制门厅终端。
另外,用来确定门厅终端的各个识别号码的简化方法改进了通信的可靠性。
不仅如此,用于中继系统和各个门厅终端的电源和用于轿厢控制器的另一个电源在系统中是分开提供的,从而稳定了电源机构。
由于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基本特点的条件下用多种形式来体现,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上述说明中除特意说明之外的任何细节,而是应该被概括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因此,属于权利要求书范围之内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或是等效的方案都应该被包含在权利要求书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梯控制系统的通信装置包括:用来控制多个电梯轿厢的各种操作的多个轿厢控制器;多个门厅终端,用于控制与设在大楼的各个楼层上的电梯轿厢的当前运行显示单元,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和到达指示单元有关的输入/输出操作,并且对应着门厅按钮单元的数量设置在大楼的所述各个楼层上;一个通信中继系统用于多个轿厢控制器和多个门厅终端之间的中继通信;以及用于在通信中继系统和轿厢控制器之间接收/发送数据的第一公共串行通信线,
电梯控制系统的所述通信装置包含:
所述通信中继系统包括:
多个从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来自/到属于多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列中对应的一列中的多个门厅终端的数据;
一个主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来自/到多个轿厢控制器和多个从通信单元的数据;以及
用于连接主通信单元和多个从通信单元的第二公共串行通信线;以及
多个第三公共串行通信线,用于分别将多个门厅终端中对应的一个连接到设在对应的一个门厅呼叫按钮单元列中的对应的从通信单元。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每个门厅终端包括与对应的楼层有关的数据,在主通信单元中存储关于门厅按钮单元列的数据,用于控制各个从通信单元,将存储的数据与从通信单元输出的门厅终端数据相比较,并且确定该门厅终端数据是从哪个门厅终端接收的。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每个门厅终端包括与对应的楼层有关的数据,由主通信单元向从通信单元输出关于门厅按钮单元列的数据,用于控制各个从通信单元,每个从通信单元再向主通信单元输出关于用于门厅按钮单元列的数据,控制各个从通信单元。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主通信单元包含第一和第二通信单元,它们各自包括:
一个操作状态发生器,用来区分每个预定周期的前、后步骤中的各个输出值,由此显示出其操作状态是否有故障,并且输出一个故障信号OUT4;
一个接收状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从配对的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故障信号OUT4相对应的数据值;以及
一个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状态存储单元中存储对应故障信号OUT4的数据值,将存储的数据值与先前存储在接收状态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值相比较,确定配对的通信单元是否处在正常状态,并且在配对的通信单元出现不正常状态时输出故障信号OUT1,OUT5。
5.按照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中,通信中继系统包括一个监控装置,用于接收从确定单元输出的故障信号OUT1,OUT5,并且输出复位信号RESET,从而使第一和第二通信单元各自复位。
6.按照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通信单元包括一个复位频率存储单元,用于在其内存储先前的复位频率数,一个复位频率计数器,用于对监控装置的复位频率数计数;当存储在复位频率存储单元中的频率数等于存储在复位频率计数器中的数时,就向监控装置输出新的故障信号OUT2,OUT6,由监控装置相应地输出一个开关信号CNTL;并且主通信单元包括一个开关单元,用于按照开关信号CNTL来切换该通信单元与第二公共串行通信线之间的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主通信单元包含第一和第二通信单元,它们各自包括:
一个接收状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对应着从从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故障信号的数据信号;
一个复位频率存储单元,在其内存储先前的复位频率数;
一个复位频率计数器,用于对复位频率计数;以及
一个确定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接收状态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信号与对应着从从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故障信号的数据信号相比较,确定配对的通信单元是否有故障,并且相应地输出故障信号OUT3,OUT7。
8.按照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通信中继系统包括一个监控装置,用于接收从确定单元输出的故障信号OUT3,OUT7,并且输出一个复位信号RESET,从而使各个从通信单元复位。
9.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每个从通信单元包括:
一个确认信号发生器,用于区别每个预定周期的前一步和后一步中的各个输出值,并且向主通信单元输出结果的值;
一个确认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对应着从主通信单元接收到的确认信号的一个数据值;以及
一个确定单元,用于在确认信号存储单元中存入对应着从主通信单元接收到的确认信号的数据值,将存储的数据值与原先存储在确认信号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值相比较,并且确定是否与主通信单元进行通信。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每个从通信单元包括:
一个确认信号发生器,用于区别每个预定周期的前一步和后一步中的各个输出值,并且向门厅终端输出结果的值;
一个确认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对应着从门厅终端接收到的确认信号的一个数据值;以及
一个确定单元,用于在确认信号存储单元中存入对应着从门厅终端接收到的确认信号的数据值,将存储的数据值与原先存储在确认信号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值相比较,并且确定是否与门厅终端进行通信。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限定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个电源,用于接收大楼的主电源,并且为门厅终端的各种操作提供所需的电源;以及
一个电源转换器,从电源接收电源,并且为通信中继系统中的有关部分提供其所需的操作电源。
CN97120900A 1996-12-17 1997-12-17 电梯控制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0797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60066645A KR100202716B1 (ko) 1996-12-17 1996-12-17 엘리베이터의 신호 전송장치
KR66645/96 1996-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455A true CN1187455A (zh) 1998-07-15
CN1079777C CN1079777C (zh) 2002-02-27

Family

ID=1948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090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79777C (zh) 1996-12-17 1997-12-17 电梯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936211A (zh)
JP (1) JP2882783B2 (zh)
KR (1) KR100202716B1 (zh)
CN (1) CN1079777C (zh)
ID (1) ID19140A (zh)
MY (1) MY115476A (zh)
SG (1) SG7277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568B (zh) * 2005-05-26 2011-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09110600A (zh) * 2017-06-26 2019-01-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出入口联动系统和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9896371A (zh) * 2017-12-11 2019-06-18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中的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4647B2 (ja) 1999-11-26 2007-01-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6961363B1 (en) * 1999-12-02 2005-1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requency look-ahead and link state history based scheduling in indoor wireless pico-cellular networks
JP2001206652A (ja) * 2000-01-28 2001-07-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JP4476413B2 (ja) * 2000-02-21 2010-06-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用通信装置
JP4657557B2 (ja) * 2000-03-28 2011-03-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BR0109529A (pt) * 2000-03-29 2003-06-10 Inventio Ag Controle de chamada de destino para elevadores
US6471011B1 (en) * 2000-03-30 2002-10-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353669A (zh) * 2000-03-30 2002-06-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通信装置
US6848010B1 (en) 2000-03-31 2005-01-25 Intel Corporation Data collision detection in networks
EP1195345B1 (en) * 2000-04-12 2014-01-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for elevator system
JP4803865B2 (ja) * 2000-05-29 2011-10-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2003108A (ja) * 2000-06-20 2002-01-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FR2813297B1 (fr) * 2000-08-24 2002-12-27 Otis Elevator Co Installation d'ascenseur avec acces prioritaire pour certains usagers a une des cabines d'ascenseur et procede d'isolation de cabine d'ascenseur correspondant
JP4727062B2 (ja) * 2001-05-01 2011-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通信制御装置
KR20030001046A (ko) * 2001-06-28 2003-01-06 (주)동광알파 승강기 모니터링 및 호출 시스템
JP4854882B2 (ja) * 2001-08-07 2012-0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US7110919B2 (en) * 2003-06-19 2006-09-19 Siemens Building Technologies, Inc. Field panel trending on event in a building control system
JP4509522B2 (ja) * 2003-10-02 2010-07-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監視システム
CN100486881C (zh) * 2003-11-19 2009-05-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JP4726587B2 (ja) * 2005-09-21 2011-07-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US7814756B2 (en) 2006-09-20 2010-10-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8964779B2 (en) * 2007-11-30 2015-02-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controlling
KR101010211B1 (ko) * 2010-06-08 2011-01-21 유재혁 가변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1212404A (zh) * 2020-01-10 2020-05-29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机器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730A (en) * 1976-09-07 1978-09-19 Reliance Electric Company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individual programmable vehicle processors
JPS5556968A (en) * 1978-10-19 1980-04-26 Hitachi Lt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levator rescue operation
DE2926292A1 (de) * 1979-06-29 1981-01-08 Harnischfeger Gmbh Insbesondere mobiler teleskopauslegerkran
US4567560A (en) * 1983-09-09 1986-01-2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ultiprocessor supervisory control for an elevator system
US4497391A (en) * 1983-10-27 1985-02-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dular operational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DE239662T1 (de) * 1986-04-03 1988-04-28 Otis Elevator Co., Farmington, Conn., Us Zweirichtungsringverbindungssystem fuer aufzugsgruppensteuerung.
GB2208731B (en) * 1987-08-12 1991-10-16 Hitachi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in elevator equipment
JP2563963B2 (ja) * 1988-03-31 1996-12-18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735231B2 (ja) * 1988-08-05 1995-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US5058115A (en) * 1989-03-10 1991-1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ault tolerant computer memory systems and components employing dual level error correction and detection with lock-up feature
EP0440967B1 (de) * 1990-02-05 1994-03-16 Inventio Ag Gruppensteuerung für Aufzüge mit vom Rufeingabeort auf einem Stockwerk abhängiger Sofortzuteilung von Zielrufen
JP2509359B2 (ja) * 1990-03-01 1996-06-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JPH0449181A (ja) * 1990-06-15 1992-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568B (zh) * 2005-05-26 2011-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09110600A (zh) * 2017-06-26 2019-01-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出入口联动系统和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9110600B (zh) * 2017-06-26 2020-08-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出入口联动系统和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9896371A (zh) * 2017-12-11 2019-06-18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中的通信系统
CN109896371B (zh) * 2017-12-11 2021-08-27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中的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936211A (en) 1999-08-10
CN1079777C (zh) 2002-02-27
JP2882783B2 (ja) 1999-04-12
KR19980048104A (ko) 1998-09-15
SG72774A1 (en) 2000-05-23
KR100202716B1 (ko) 1999-06-15
MY115476A (en) 2003-06-30
ID19140A (id) 1998-06-18
JPH10182023A (ja) 1998-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77C (zh) 电梯控制系统
CN1091741C (zh) 电梯控制系统
CN1248943C (zh) 电梯系统
CN1074231C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4276465B (zh) 电梯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装置
CN1209276C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系统
CN1085612C (zh) 电梯站台机器参数设定装置
KR100186363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신호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79367C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5584909A (zh) 电梯群控方法和系统
CN1198754C (zh) 电梯的局部设备网络及其发送控制方法
CN1084286C (zh) 电梯设备
JP684026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JP317053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ユーアル方法
JPH02117571A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ュアル方法
CN1084287C (zh) 有效地管理多个电梯的装置
JPS59124666A (ja)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3452279B2 (ja) 多重伝送マルチ伝送システム
JPH0735231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JPS6047786B2 (ja) 特番交換網方式
KR960003013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정보전송장치
JPH0459578A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14763231A (zh) 电梯通信系统和方法、存储介质
KR19980027770A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관리신호 전송 제어장치
KR20050022140A (ko) 원격지 로컬장치의 마이크로 컨트롤러 개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G.OTIS LIF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GENESI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107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10723

Applicant after: LG OTIS Elevator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LG electric Societ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2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