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627C -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627C
CN1184627C CNB001296396A CN00129639A CN1184627C CN 1184627 C CN1184627 C CN 1184627C CN B001296396 A CNB001296396 A CN B001296396A CN 00129639 A CN00129639 A CN 00129639A CN 1184627 C CN1184627 C CN 11846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board
mentioned
pigment
peristome
recor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296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2548A (zh
Inventor
宇佐美由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87387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11009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87352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11010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92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46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6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02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Control of the thickness of a coating by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the coated surface
    • B05C11/08Spread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y manipulating the work, e.g. ti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002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he substrate being rotated
    • B05D1/005Spin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4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 B05D3/04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the gas being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在主板(202)上,具有可记录信息的记录层(204),在使形成有色素记录层(204)的主板(202)高速旋转的同时,使空气流过,进行干燥的场合,在使上述主板(202)高速旋转的装置顶部的开口部(422)上,设置在中心部具有圆形的开口部(512)的盖(504),用于使清洁的空气进入的进气口变窄。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主板上,具有可记录信息的记录层的信息记录媒体和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可通过激光,记录限于1次的信息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光盘),包括有擦写(原文为“追记型”)CD型(所谓的CD-R)或DVD-R等,与过去的CD(光盘)的制造相比较,具有价格适合,可以快速地向市场供给少量的CD的优点,随着最近的个人计算机等的普及,其需求量也增加。
CD-R型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代表性结构是在厚度约为1.2mm的透明的圆盘状的主板上,依次叠置由有机色素形成的记录层,由金等的金属形成的光反射层,以及树脂形成的保护层(参照比如,JP特开平6-150371号文献)。
另外,DVD-R型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按照各信息记录面在内侧相对的方式,将两块圆盘状主板(厚度约为0.6mm)贴合,其具有记录信息量较多的优点。
此外,朝向这些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写入(记录)通过下述方式进行,该方式为:照射近红外区域的激光(对于CD-R,通常在780nm附近,对于DVD-R,在635nm附近的波长的激光),色素记录层的照射部分吸收上述光,局部位置温度上升,产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比如,产生凹坑),通过改变光学的特性,记录信息。
信息的读取(再生)也通常通过照射与记录用的激光相同的波长的激光实现,通过检测色素记录层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的部位(凹坑的产生的记录部分)与未发生变化的部位(未记录部分)的反射率的差别,再生记录。
一般,作为通过光束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生的圆盘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称为光盘的再生专用型的光盘,可仅仅进行1次记录的擦写型(原文为“追记型”)光盘,以及不仅可进行再生,而且可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与删除的可记录型的光盘。
这些光盘的主板的材料一般采用聚碳酸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从生产性方面来说,其采用注塑成形法或注塑挤压成形法来制造。另外,在进行了成形处理之后,对主板进行冷却,将该主板传送给色素记录层形成步骤。
但是,在上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中,在主板上,形成由有机色素形成的记录层的场合,在使主板旋转的同时,在主板上涂敷色素溶液,在涂敷色素溶液之后,在使主板高速旋转的同时,使清洁的空气流过记录层,从而对记录层进行干燥。
在此场合,如果用于使清洁的空气进入的进气口较大,则流过外周部的清洁的空气多于记录层的内周部。由此,由于与内周部相比较,外周部在不吹散剩余的色素溶液的情况下充分地实现干燥,故产生外周部与内周部的膜厚不均匀,记录特性下降的问题。
再有,为了提高信息记录媒体的总处理能力,通过提高使记录层干燥的环境温度或主板本身的温度,或通过使色素溶液的浓度增加,使主板以更高的速度旋转,或者增加干燥时的风速的情况,从而缩短记录层的干燥时间。但是,上述的方法具有运行成本上涨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中,相对形成主板的1台成形机,设置两台形成色素记录层的色素涂敷机构。即,在设置2台主板成形机的场合,设置4台色素涂敷机构,通过多个制造生产线,进行色素记录层的成形。由此,各设备的维护费用很高,每个制造生产线的质量控制复杂,制造设备的体积较大,设置空间扩大。具有随之所制造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价格增加,产品合格率降低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其可缩短记录层的干燥时间,并且可使记录层的膜厚保持均匀,成本较低,可提高信息记录媒体的总处理能力。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当以m表示形成上述主板的成形机的台数,以n表示形成色素记录层的色素涂敷机构的台数时,满足n/m<2的关系的方式,可使制造生产线简化,质量控制容易,并且使维护费用削减,使制造设备的体积减小,缩小设置空间,可使随之制造的信息记录媒体的价格降低,使产品合格率提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其在主板上,具有可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式,对上述记录层进行干燥,该方式为:使上述主板高速旋转,从变窄而形成的进气口,使清洁的空气流过而形成于上述主板上的上述记录层。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该信息记录媒体在主板上,具有可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下述方式,对上述记录层进行干燥的场合,使上述进气口变窄,该方式为:使上述主板高速旋转,使清洁的空气流过形成于上述主板上的上述记录层。
在上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下述方式,使上述进气口变窄,该方式为:在用于使上述清洁的空气进入的进气口上,设置至少在其中心部具有开口部的盖。另外,上述开口部可为楔形,也可基本上为棱形。
此外,上述盖在中心部具有较大直径的第1开口部,并且按照中心角大于10°的间距,朝向外周方向,具有直径减小的多个第2开口部。
还有,上述盖基本上呈圆锥状,朝向下方,其直径连续地减小,在中心部,具有开口部,此外,上述盖在底面,按照中心角大于10°的间距,形成多个翅片。
由此,由于可基本上均匀地使清洁的空气流过记录层的整个表面,故可按照与记录层的平面方向和膜厚方向相关的方式,均匀地对记录层进行干燥,可制造记录特性良好的信息记录媒体。
由于在不进行下述动作的情况下,缩短记录层的干燥时间,由此可显著抑制运行成本的增加,并且可使信息记录媒体的总处理能力提高,该下述动作指提高使记录层干燥的环境温度或主板本身的温度,或通过使色素溶液的浓度增加,使主板以更高的速度旋转,或增加干燥时的风速。
还有,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其在主板上,具有可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其特征在于当以m表示形成上述主板的成形机的台数,以n表示形成色素记录层的色素涂敷机构的台数时,制造生产线按照满足n/m<2的关系的方式构成。
再有,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该信息记录媒体在主板上,具有可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其特征在于当以m表示形成上述主板的成形机的台数,以n表示形成色素记录层的色素涂敷机构的台数时,制造生产线按照满足n/m<2的关系的方式构成。在此场合,制造生产线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相对形成上述主板的1台的成形机,设置1台形成上述色素记录层的色素涂敷机构。
由此,可使制造生产线简化,每个制造生产线的质量控制容易。另外,可削减相应设备的维护费用,使制造设备体积减小,可缩小设置空间。于是,可使随之而制造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价格降低,产品合格率提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容易参照下面的附图,根据下面的描述得出,在这些附图中,通过示意性的实例,给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制造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设置于涂敷设备中的旋转镀膜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表示上述旋转镀膜装置的透视图;
图4为表示在上述旋转镀膜装置的开口部上设置有盖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
图5为表示设置于主板干燥机构中的涂敷液干燥装置的透视图;
图6A为第1实施例所采用的盖的顶视图,图6B为沿VI-VI线的剖视图;
图7A为第1变换实例的盖的顶视图,图7B为沿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A为第2变换实例的盖的顶视图,图8B为沿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A为第3变换实例的盖的顶视图,图9B为沿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A为第4变换实例的盖的顶视图,图10B为沿X-X线的剖视图;
图11A为第5变换实例的盖的顶视图,图11B为沿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A为第6变换实例的盖的顶视图,图12B为沿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为表示旋转镀膜装置中的喷嘴的俯视图;
图14为表示上述喷嘴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15为以局部省略的方式表示上述喷嘴的另一实例的放大侧视图;
图16A为表示在主板上形成槽的状态的步骤图,图16B为表示在主板上形成色素记录层的状态的步骤图,图16C为表示在主板上形成光反射层的状态的步骤图;
图17A为表示对主板的边缘部分进行清洗的状态的步骤图,图17B为表示在主板上,形成保护层的状态的步骤图;
图18为表示观察当改变盖的形状时的,干燥时间与膜厚分布率的实验实例的结果的图表;
图19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制造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图20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制造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图21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制造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图22为表示第5实施例的制造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图23为表示第6实施例的制造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图24为表示第7实施例的制造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图25为表示第8实施例的制造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A包括两个成形设备(第1和第2成形设备)12A和12B,其通过比如,注塑成形,挤压成形,或注塑挤压成形,制作主板;涂敷设备14,其通过在主板的一个主表面上,涂敷色素溶液,使其干燥,在该主板上,形成色素记录层;后处理设备16,其在主板的色素记录层上,通过比如,溅射法形成光反射层,此后,在光反射层上,涂敷UV硬化液,然后,照射UV,在上述光反射层上,形成保护层。
该第1和第2成形设备12A和12B包括成形机20,该成形机20对聚碳酸酯等的树脂材料进行注塑成形,挤压成形或注塑挤压成形,制作在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有寻迹(tracking)用槽或表示地址信号等的信息的凹凸部(槽)的主板;冷却部22,其对从成形机20取出的主板进行冷却;该累积部26(存储棘爪旋转台),其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以层装方式,对经冷却的主板进行保管的存储棘爪24。
涂敷设备14由3个处理部30,32和34构成,在第1处理部30中,具有存储棘爪接纳部40,其用于接纳从上述第1和第2成形设备12A和12B传送来的存储棘爪24;第1传送机构42,其逐块地从接纳于该存储棘爪接纳部40中的存储棘爪24,取出主板,将其传送下一步骤;静电吹风机构44,其去除通过上述第1传送机构42传送的1块主板上的静电。
第2处理部32包括第2传送机构46,该机构46将在第1处理部30中进行了静电吹风处理的主板依次传送给下一步骤;色素涂敷机构48,其对通过第2传送机构46传送的多个主板,分别涂敷色素溶液;主板干燥机构500,其使进行了色素涂敷处理的主板干燥;第3传送机构50,其逐块地将进行了干燥处理的主板传送给下一步骤。色素涂敷机构48包括6个旋转镀膜装置52。另外,主板干燥机构500包括6个涂敷液干燥装置502,该涂敷液干燥装置502与上述旋转镀膜装置52成对地设置。
第3处理部34包括里面清洗机构54,该54对通过第3传送机构50传送的1块主板的里面进行清洗;第4传送机构56,其将进行了内面清洗的主板传送给下一步骤;编号机构58,其对通过第4传送机构56传送的主板,刻印批号等;第5传送机构60,其进行了批号等的刻印处理的主板传送给下一步骤;检查机构62,其对通过第5传送机构60传送的主板的缺陷,以及色素记录层的膜厚进行检查;分选机构68,其根据通过检查机构62的检查结果,将主板分选给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64,或非正常品NG用的存储棘爪66。
在第1处理部30与第2处理部32之间,设置有第1分隔板70,在第2处理部32与第3处理部34之间,也同样设置有第2分隔板72。在第1分隔板70的底部,形成有不将第2传送机构46的主板的传送通路堵塞的开口(图中未示出),在第2分隔板72的底部,形成有不将第3传送机构50的主板的传送通路堵塞的开口(图中未示出)。
后处理设备16包括存储棘爪接纳部80,该存储棘爪接纳部80用于接纳从涂敷设备14传送来的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64;第6传送机构82,其从接纳于该存储棘爪接纳部80中的存储棘爪64,逐块地取出主板,将其传送给下一步骤;第1静电吹风机构84,其去除通过第6传送机构82传送的1块主板上的静电;第7传送机构86,其将进行了上述静电吹风处理的主板依次传送给下一步骤;溅射机构88,其通过溅射方式在通过该第7传送机构86传送的主板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光反射层;第8传送机构90,其依次将进行了光反射层的溅射处理的主板传送给下一步骤;外缘清洗机构92,其对通过该第8传送机构90传送的主板的周缘(外缘部分)进行清洗。
另外,该后处理设备16包括第2静电吹风机构94,该机构将进行了外缘清洗处理的主板上的静电去除;UV硬化液涂敷机构96,其在进行了静电吹风处理的主板的一个主表面上涂敷UV硬化液;旋转机构98,其使进行了UV硬化液的涂敷处理的主板高速旋转,使主板上UV的硬化液的涂敷厚度保持均匀;UV照射机构100,其通过对进行了UV硬化液的涂敷和旋转处理的主板,照射紫外线,使UV硬化液硬化,在主板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第9传送机构102,其将上述主板分别传送给第2静电吹风机构94,UV硬化液涂敷机构96,旋转机构98和UV照射机构100;第10传送机构104,其将进行了UV照射的主板传送给下一步骤;缺陷检查机构106,其用于相对通过该第10传送机构104传送的主板,检查涂敷面和保护层面的缺陷;特性检查机构108,其用于检查形成于主板上的槽的信号特性;分选机构114,其用于根据缺陷检查机构106和特性检查机构108的检查结果,将主板分选给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110或NG用的存储棘爪112。
下面参照图2~6B,对1个旋转镀膜装置52和1个涂敷液干燥装置502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2和3所示,该旋转镀膜装置52包括涂敷液供给器400,旋转头402和飞散防止壁404。该涂敷液供给器400包括填充有色素溶液的加压罐(图中未示出),从该加压罐,延伸到喷嘴406的管(图中未示出),用于对从该喷嘴406排出的色素溶液的量进行调整的排出量调整阀408,从而色素溶液通过该喷嘴406,以规定量滴落到主板202的表面上。
该涂敷液供给器40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该供给器可通过操纵机构414,从等待位置,旋转运动到主板202的上方位置,该操纵机构414具有将喷嘴406朝向下方支承的支承板410和使该支承板410沿水平方向旋转的马达412。
上述旋转头402设置于上述涂敷液供给器400的下方,其通过可拆卸的固定件420,沿水平方向保持主板202,该旋转头402的轴可通过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旋转。
在于通过旋转头402沿水平保持的状态下旋转的主板202上,从上述涂敷液供给器400中的喷嘴406滴落的色素溶液在主板202的表面上,朝向外周侧流动延伸。此外,剩余的色素溶液,在主板202的外周缘部被甩下,朝向其外侧排出。
在上述旋转头402的周围,设置由于飞散防止壁404,该壁用于防止从主板202的外周缘部朝向外侧排出的剩余的色素溶液朝向周边飞散,在顶部,形成有开口部422。通过上述飞散防止壁404而汇集的剩余的色素溶液可通过排放管,实现回收。
在将来自喷嘴406的色素溶液涂敷于主板202上之后,开始进行色素溶液的干燥处理。
如图4所示,涂敷干燥装置502按照下述方式工作,该方式为:在设置于上述飞散防止壁404的顶部上的开口部422上,设置圆盘状的盖504,在该盖的中心部,开设有开口部512。由于设置上述圆盘状的盖504,从与上述开口部422相比较,开口面积较小的上述开口部512,送入清洁的空气。
具体来说,如图4和5所示,上述涂敷液干燥装置502包括4个吸附垫506a~506d,该垫用于通过真空吸附方式保持用于设置于上述开口部422上的上述圆盘状的盖504上;支承部件526,其上安装有上述吸附垫506a~506d;臂508,在其前端部,安装有该支承部件526;驱动马达510,使上述臂508沿水平方向旋转。
随着上述马达510驱动,上述臂508旋转,将通过上述吸附垫506a~506d保持的上述盖504从等待位置,运动到上述开口部422的上方位置,设置于该开口部422上。
如图6A,6B所示,上述盖504为中心部具有圆形的开口部512的不锈钢制的圆盘。通过将上述盖504设置于上述开口部422上,从图中未示出的空调系统,通过HEPA过滤器而送入的清洁空气,借助上述圆形的开口部512,进入于上述旋转头402内部。
由于上述圆形的开口部512的开口面积小于上述开口部422,故可使清洁的空气基本上均匀地流过形成于上述主板202上的整个记录层表面。由此,可在使该记录层的膜厚保持均匀的情况下实现干燥,可制造记录特性良好的信息记录媒体。
在过去,必须提高使记录层干燥的环境温度或主板本身的温度,或通过提高色素溶液的浓度,使主板以更高的速度旋转,或者必须增加干燥时的风速,但是在第1实施例中,可在不必进行上述动作的情况下,缩短记录层的干燥时间。其结果是,可显著地抑制运行成本的上升,同时可使信息记录媒体的总处理能力提高。
在这里,参照图7A~12B,对第1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盖504的变换实例进行描述。
如图7A,7B所示,第1变换实例的盖504具有楔形的开口部514。
如图8A,8B所示,第2变换实例的盖504具有基本上呈菱形的开口部516。
如图9A,9B所示,第3变换实例的盖504在中心部,具有较大直径的第1开口部518,并且具有按照中心角为90°的间隔,朝向外周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多个第2开口部。
如图10A,10B所示,第4变换实例的盖504在中心部,具有较大直径的第1开口部520,并且具有按照中心角为360°,朝向外周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多个第2开口部。
如图11A,11B所示,第5变换实例的盖504基本呈圆锥形状,朝向向下方向,其直径连续地减小,并且该盖504在中心部具有开口部522。
如图12A,12B所示,第6变换实例的盖504在中心部具有圆形的开口部524,在其底面,按照中心角为90°的间隔,形成有多个翅片。
对于这些第1~第6实施例,均可使记录膜的膜厚保持均匀,可制造记录特性良好的信息记录媒体。
第2处理部32(参照图1)中的各旋转镀膜装置52的局部的排出气体按照下述方式实现,该方式为:使从设置于设在形成于上述飞散防止壁404的上方的开口部422上的盖504上的,圆形开口部512进入的清洁空气在主板202的表面上流过,之后将其通过安装于各旋转头402下方的排气管426排出。
如图13和14所示,涂敷液供给器400中的喷嘴406包括长条状的圆筒状的喷嘴主体432,其沿轴向,形成有通孔430;安装部434,其用于将该喷嘴主体432固定于支承板410(参照图3)上。在该喷嘴主体432中,前端面440和相对该前端面440,在1mm以上的范围内的内壁,外壁,或这两者的壁面442和444具有由氟化合物形成的表面。作为该氟化合物,比如,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或者含有聚四氟乙烯的物质。
作为该实施例所采用的优选的喷嘴406的实例,比如,如图14所示,具体可为按照喷嘴主体432的前端面和相对其前端面,在1mm以上的范围内采用氟化合物的方式形成的喷嘴406,或如图15所示,具体可为下述喷嘴406,在该喷嘴406中,喷嘴主体432的前端面440和相对该前端面440,在1mm以上的范围内的内壁,外壁,或这两者的壁面442和444为氟化合物覆盖。
在通过氟化合物形成喷嘴主体432的前端面和相对该前端面440,在1mm以上的范围的场合,如果考虑强度等因素,实际上,比如,喷嘴主体432,最好由不锈钢制成,喷嘴主体432的前端面440和相对该前端面440,最大为5mm的范围内,由氟化合物形成。
另外,如图15所示,在通过氟化合物覆盖喷嘴主体432的前端面440和相对该前端面440,在1mm以上的范围内的内壁,外壁,或这两者的壁面442和444的场合,通过氟化合物,最好覆盖相对喷嘴主体的前端面440,在10mm以上,特别是最好覆盖喷嘴主体432的整个区域。在覆盖的场合,其厚度不受特别限制,但是该厚度适合在5~500μm的范围内。还有,作为喷嘴主体432的材质,按照上述方式,最好采用不锈钢。形成于喷嘴主体432中的通孔430的直径一般在0.5~1.0mm的范围内。
下面参照图16A~17B的步骤图,对通过制造系统10A制造光盘的过程进行描述。
首先,在第1和第2成形设备12A和12B的成形机20中,对聚碳酸酯等的树脂材料进行注塑成形,挤压成形或注塑挤压成形,如图16所示,制作在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有寻迹  (tracking)用槽或表示地址信号等的信息的凹凸(槽)200的主板202。
作为该主板202的材料,可列举有比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的氯乙烯系树脂,环氧树脂,非晶质聚烯烃和聚酯等,还可根据需要,同时采用这些成分。在上述材料中,从耐湿性,尺寸稳定性和价格等方面来说,最好采用聚碳酸酯。再有,槽200的深度最好在0.01~0.3μm的范围内,其一半的宽度最好在0.2~0.9μm的范围内。
将从成形机20取出的主板202在后续节段的冷却部22中进行冷却,之后使其一个主表面朝向底侧,将该主板叠置于存储棘爪24上。在将规定数量的主板202叠置于该存储棘爪24上的阶段,将该存储棘爪24从该成形设备12A和12B中取出,将其传送给下面的涂敷设备14,使其接纳于涂敷设备14中的存储棘爪接纳部40中。上述传送即可通过台车进行,也可通过自行式的自动传送装置进行。
在存储棘爪24接纳子存储棘爪接纳部40的阶段,第1传送机构42动作,从存储棘爪24,逐块地取出主板202,将其传送给后续节段的静电吹风机构44。在静电吹风机构44中,去除传送给静电吹风机构44的主板202上的静电,之后,将该主板202通过第2传送机构46,传送给下面的色素涂敷机构48,将其放入到6个旋转镀膜装置52中的,任何1个旋转镀膜装置52中。在放入到该旋转镀膜装置52中的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上涂敷色素溶液,之后使该主板202高速旋转。
此时,将盖504设置于形成于构成旋转头402的飞散防止壁404的顶部上的开口部422上,之后通过与上述旋转镀膜装置52成对设置的涂敷液干燥装置502,使主板202高速旋转。
在此场合,由于可使清洁的空气,从设置于盖504上的圆形的开口部512,基本上均匀地流过主板上的色素溶液,故按照色素溶液的厚度保持均匀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由此,如图16B所示,在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色素记录层204。
即,放入到旋转镀膜装置52中的主板202安装于图2所示的旋转头402上,通过固定件420,保持在水平状态。接着,通过排出量调整阀408,将由加压式罐供给的色素溶液调整到规定量,该溶液通过喷嘴406,朝向主板202上的内周侧滴落。
如上所述,由于在该喷嘴406中,喷嘴主体432的前端面440和相对该前端面440,在1mm以上的范围内的内壁,外壁,或这两者的壁面442和444具有由氟化合物形成的表面,故其难于附着色素溶液,另外,在色素溶液干燥后,难于产生色素的析出或其沉积物,于是,不会伴随有缺陷等的危害,可顺利地形成镀膜。
此外,作为色素溶液,采用在适合的溶剂中溶解有色素的溶液。色素的溶液中的色素的浓度一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在0.01~15%的范围内,最好在0.1~10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0.5~5%的范围内,其中以在0.5~3%的范围内为最优。
在色素溶液的滴落结束的同时,通过驱动马达,使保持在旋转头402上的主板202高速旋转。由此,滴落到主板202上的色素溶液沿外周方向,在主板202的表面上流动延伸,在形成镀膜的同时,到达主板202的外缘部。到达外缘的剩余的色素溶液进一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下,飞散到主板202的缘部周边。飞散的剩余的色素沿冲撞到飞散防止壁404上,接着汇集于设置于其下方的托盘中,然后通过排放管424实现回收。
在主板202高速旋转的同时,通过构成涂敷供给器400的操纵机构414,使喷嘴406从主板202的上方位置,旋转到等待位置。在该操纵机构414使上述喷嘴406旋转到等待位置的同时,开始驱动构成涂敷液干燥装置502的驱动马达510。由此,使臂508旋转到开口部422的上方位置,使通过吸附垫506a~506d保持于该臂508的前端部上的盖504设置于该开口部422上。
在从涂敷过程到干燥过程的期间,从图中未示出的空调系统,通过HEPA过滤器吹送的清洁空气从设置于上述盖504的中心部的圆形的开口部512,进入到旋转头402内部。此时,最好,吹送的清洁空气的风速设定在0.1m/s,另外通过排气管426而排出的风速设定在0.5~1.0m/s的范围内。
在对上述开口部422与上述圆形的开口部512进行比较的场合,由于该圆形的开口部512的开口面积较小,故可通过从该圆形的开口部512获取清洁的空气,从而可使该清洁的空气,基本上均匀地流过形成于上述主板202上的记录层的整个表面。由此,可在记录层的膜厚保持均匀的情况下,对该层进行干燥,可制造记录特性良好的信息记录媒体。
还有,由于可在不进行下述动作的情况下,缩短记录层的干燥时间,故可显著抑制运行成本的上涨,并且可使信息记录媒体的总处理能力提高,该下述动作指提高使记录层干燥的环境温度或主板本身的温度,或通过使色素溶液的浓度增加,使主板以更高的速度旋转,或增加干燥时的风速。
一般,镀膜(色素记录层204)的厚度在20~500nm的范围内,最好在50~300nm的范围内。
在这里,色素记录层204所采用的色素不受特别限制。作为可使用的色素的实例,可列举有黄青系色素,酞菁系色素,咪唑(imidazo)喹喔啉基(quinoxaline)系色素,吡喃翁系thiopyrylium系色素,天蓝(azurenium)系色素,角鲨烯(squalylium)系色素,Ni,Cr等的金属络盐系色素,α-萘醌系色素,蒽醌系色素,靛酚系色素,靛苯胺系色素,三苯甲烷系色素,部花青系色素,羟基化环己醇(oxonol)系色素,铵系·二亚胺(diimonium)系色素和亚硝基化合物。在这些色素中,最好采用黄青系色素,酞菁系色素,天蓝  (azurenium)系色素,角鲨烯(squalylium)系色素,羟基化环己醇(oxonnol)系色素和咪唑(imidazo)喹喔啉基(quinoxaline)系色素。
作为用于形成色素记录层204的涂敷剂的溶剂的实例,可列举有醋酸丁酯,乙二醇-乙醚乙酸酯等的酯;甲基-乙基甲酮,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等的酮;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等的氯化碳氢化合物;二甲基甲酰胺等的酰胺;环己烷等的碳氢化合物;四氢呋喃,乙醚,二氧杂环等的醚;乙醇,n-丙醇,异丙醇,n-丁醇,甲基戊酮醇等的醇;2,2,3,3-四氟-1-丙醇等的氟系溶剂;乙二醇一甲醚,乙二醇一乙醚,丙二醇一甲醚等的乙二醇酯类等。
考虑到所采用的色素的溶解性,上述溶剂可适当地单独使用,或同时采用两种以上。最好,采用2,2,3,3-四氟-1-丙醇等的氟系溶剂。另外,在色素溶液中,也可根据需要,添加退色防止剂或粘结剂,根据使用目的,还可添加氧化防止剂,UV吸收剂,增塑剂,润滑剂等的各种添加剂。
作为退色防止剂的代表实例,可列举有亚硝基化合物,金属络盐,二亚胺(diimonium)盐,铵盐。JP特开平2-300288号文献,JP特开平3-224793号文献,以及JP特开平4-146189号等文献中给出了这些实例。
作为粘结剂的实例,可列举有动物胶,纤维素衍生物,葡聚糖,松香,橡胶等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异丁烯等的碳氢化合物系树脂,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叉,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共聚物等的乙烯树脂,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氯化聚乙烯,环氧树脂,丁缩醛,橡胶衍生物,酚醛·甲醛树脂等的热硬化树脂的初始缩合物等的合成有机高分子。
在采用粘结剂的场合,粘结剂的使用量相对色素100重量份,一般为20重量份,最好小于10重量份,特别是最好小于5重量份。
另外,在设置有色素记录层204的一侧的主板202的表面上,也可设置底涂层,以便改善平面度,提高粘接力和防止色素记录层204的变质。
作为底涂层的材料,可列举有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醇,N-羟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氯磺化聚乙烯,硝酸纤维素,聚氯乙烯,氯化聚烯烃,聚酯,聚酰亚胺,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的高分子物质,以及硅烷偶联剂等的表面改性剂。
上述底涂层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在将上述物质溶解或分散于适合的溶剂中,对色素溶液进行调整之后,采用旋转镀膜,浸渍涂敷,挤压镀膜等的涂敷法,将该色素溶液涂敷于主板202的表面上。底涂层的厚度一般在0.005~20μm的范围内,最好在0.01~10μm的范围内。
通过第3传送机构50,将形成有色素记录层204的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内面清洗机构54,对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的相对侧的表面(内面)进行清洗。之后,通过第4传送机构56,将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编号机构58,对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或内面进行批号等的刻印。
然后,通过第5传送机构60,将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检查机构62,对主板202上的缺陷的有无或色素记录层204的膜厚进行检查。该检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该方式为:从主板202的内面照射光,在比如,CCD照相机中,对该光的状态进行图象处理。将该检查机构62的检查结果传送给下面的分选机构68。
根据检查结果,通过分选机构68,将进行了上述检查处理的主板202以传送方式分选给正常品的存储棘爪64或NG用存储棘爪66。
在该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64上叠置有规定张主板202的阶段,从上述涂敷设备14,取出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64,将其传送给下面的后处理设备16,该主板202接纳于该后处理设备16中的存储棘爪接纳部80中。上述传送即可通过台车进行,也可通过自行式的自动传送装置进行。
在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64接纳于存储棘爪接纳部80中的阶段,第6传送机构82动作,从存储棘爪64,逐块地取出主板202,将其传送给后续节段的第1静电吹风机构84。在该第1静电吹风机构84中,将传送给第1静电吹风机构84的主板202上的静电去除,之后通过第7传送机构86,将其传送给下一溅射机构88。
如图16A-16C所示,通过溅射方式,放入溅射机构88的主板202的主表面中,除了周缘部分(边缘部分)206以外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光反射层208,
作为该光反射层208的材料的光反射性物质为相对激光的反射率较高的物质,作为其实例,可列举有Mg,Se,Y,Ti,Zr,Hf,V,Nb,Ta,Cr,Mo,W,Mn,Re,Fe,Co,Ni,Ru,Rh,Pd,Ir,Pt,Cu,Ag,Au,Zn,Cd,Al,Ga,In,Si,Ge,Te,Pb,Po,Sn,Bi等的金属和半金属,或者不锈钢。
在这些物质中,最好采用Cr,Ni,Pt,Cu,Ag,Au,Al和不锈钢。这些物质可单独采用,也可将两种以上的物质组合而使用,或作为合金来使用。特别是最好采用Ag或其合金。
上述光反射层208可通过比如,蒸镀,溅射或离子电镀方式,形成于色素记录层204上。反射层的厚度一般在10~800nm的范围内,最好在20~500nm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50~300nm的范围内。
通过第8传送机构90,将形成有光反射层208的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边缘清洗机构92,如图17A所示,对主板202中的一个主表面中的,边缘部分206进行清洗,将形成于该边缘部分206上的色素记录层204去除。之后,通过第9传送机构102,将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第2静电吹风机构94,将其上的静电去除。
然后,同样通过该第9传送机构102,将主板202传送给UV硬化液涂敷机构96,UV硬化液滴落到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的一部分上。然后,同样通过该第9传送机构102,将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旋转机构98,通过使其高速旋转,滴落到主板202上的UV硬化液的涂敷厚度在整个主板表面上保持均匀。
在该第1实施例中,从上述光反射层208的成膜后,到上述UV硬化液的涂敷的时间按照在大于2秒,小于5分钟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时间控制。
此后,同样通过第9传送机构102,将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UV照射机构100,对主板202上的UV硬化液,照射紫外线。由此,如图17B所示,按照覆盖形成于主板202上的一个主表面上的色素记录层204与光反射层208,通过UV硬化性树脂形成保护层210,由此构成光盘D。
保护层210设置于光反射层208上,以便从物理和化学方面,对色素记录层204等进行保护。该保护层210还可设置于主板202中的未形成色素记录层204的一侧,以便提高损伤抵抗性,耐湿性。作为保护层210所采用的材料可列举有比如,SiO,SiO2,MgF2,SnO2,Si3N4等的无机物质,以及热塑树脂,热硬化树脂,UV硬化树脂等的有机物质。
保护层210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比如,通过粘接剂,将对塑料进行挤压加固而获得的膜叠置于光反射层208上和/或主板202上。或也可通过真空镀膜,溅射,涂敷等的方法设置上述保护层210。还有,在热塑性树脂,热硬化树脂的场合,在将它们溶解于适合的溶剂中,对色素溶液进行调整之后,还可通过涂敷色素溶液,对其进行干燥,实现成形。
在UV硬化树脂的场合,按照上述方式,也可在于此状态,或溶解于适合的溶剂中,调整色素溶液之后,涂敷该色素溶液,UV照射光,使该溶液硬化,实现成形。还可根据需要,在这些色素溶液中,添加带电防止剂,氧化防止剂,UV吸收剂等的各种添加剂。保护膜210的厚度一般在0.1~100μm的范围内。
此后,通过第10传送机构104,将光盘D传送给下面的缺陷检查机构106和特性检查机构108,对色素记录层204的表面与保护层210的表面上的缺陷的有无或形成于光盘D的主板202上的槽200的信号特性进行检查。这些检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该方式为:分别对光盘D的两个表面照射光,在比如,CCD照相机中,对该反射光进行图象处理。将该缺陷检查机构106和特性检查机构108中的各检查结果传送给下面的分选机构114。
根据相应的检查结果,通过分选机构114,将进行了上述的缺陷检查处理和特性检查处理的光盘D以传送方式分选给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110或NG用的存储棘爪112。
在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110上叠置规定张的光盘D的阶段,从后处理设备16中,取出该存储棘爪110,将其放入图中未示出的标签印刷步骤。
按照上述方式,在第1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A中,在对形成于主板202上的色素记录层204干燥的场合,使涂敷有色素的主板202高速旋转,并且通过使用于获取清洁空气的进气口变窄,可使该清洁的空气基本上均匀地流过形成于上述主板202上的色素记录层204的整个表面。由此,可使记录层的膜厚保持均匀,可制造记录特性良好的信息记录媒体。
另外,由于可在不进行下述动作的情况下,缩短色素记录层204的干燥时间,故可显著抑制运行成本的上涨,并且可使信息记录媒体的总处理能力提高,该下述动作指使色素记录层204干燥的环境温度或主板202本身的温度提高,或通过提高色素溶液的浓度而使主板以更高的速度旋转,或者增加干燥时的风速。
在这里,对1个实验实例进行描述。在该实验实例中,配备第1,2实施例和第1,2比较实例的相应样品。另外,通过图1所示的制造系统10A,制造光盘D,在涂敷有色素溶液的主板202的干燥处理中,针对每个样品,观察对下述开口部设置盖504的场合,与不设置该盖的场合进行比较时的干燥时间和内外周部的膜厚分布率,上述开口部422形成于构成旋转头402的飞散防止壁404的顶部上。
在这里,第1实施例表示下述场合,即在色素溶液滴落结束之后,设置在中心部,开设有50mm的开口部的圆盘状的盖504,第2实施例表示下述场合,即在色素溶液滴落结束之后,设置开设有楔形的开口部的圆盘状的盖504。
第1比较实例表示下述场合,即在色素溶液滴落结束之后,未设置盖,第2比较实例表示下述场合,即在色素溶液滴落结束之后,设置没有开口部的圆盘状的盖。
色素记录层204的形成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将由下述的一般式(1)表示的花青色素化合物2.65g和由下述一般式(2)表示的退色防止剂0.265g组合,将它们溶解于由下述的一般式(3)表示的2,2,3,3-四氟-1-丙醇100cc中,调整记录层形成用的色素溶液。
Figure C0012963900171
此后,在表面上通过注塑成形方式而形成有螺旋状的槽200(道间距1.6μm,槽宽度:0.4μm,槽的深度:0.16μm)的聚碳酸酯主板(直径:120mm,厚度:1.2mm)中的槽侧的表面上,在使旋转次数在300~4000rpm的范围内变化的同时,通过旋转镀膜,涂敷上述色素溶液,形成色素记录层204(槽内的厚度:约200nm)。
图18表示实验结果。从图18可知道,在第1,2实施例中,由于在色素溶液干燥时,设置具有开口部的盖,故色素记录层204的干燥时间缩短,并且可使内外周面的膜厚基本保持均匀。
另外,在第1,2实施例中,由于可在不进行下述动作的情况下,缩短色素记录层204的干燥时间,故可显著抑制运行成本的上涨,并且可使信息记录媒体的总处理能力提高,该下述动作指使色素记录层204干燥的环境温度或主板202本身的温度提高,或通过提高色素溶液的浓度而使主板以更高的速度旋转,或者增加干燥时的风速。
下面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B进行描述。在该第2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B中,与第1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A中的结构部件相同的结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故省略对其的描述,对于后面的实施例,也是同样进行这样的省略。
如图19所示,第2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B包括成形机20,该成形机20制作主板202;冷却部14;制造部600,其采用冷却处理后的上述主板202,制造光盘D。
借助传送机构602,将通过上述成形机20制作的上述主板202传送给冷却部22。通过上述冷却部22冷却的上述主板202以层装方式保管于设置在累积部26(存储棘爪旋转台)上的多个存储棘爪24上。
制造部600由3个处理部604,606和608构成,第1处理部604包括色素涂敷机构46,该机构46通过在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上涂敷色素溶液,使其干燥,从而在该主板202上形成色素记录层204(参照图13);检查机构62,其在涂敷色素溶液之后,检查色素记录层204的缺陷的有无和膜厚;分选机构68,其根据该检查机构62的检查结果,将主板202分选给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64或NG用的存储棘爪66。
另外,在第1处理部604,设置有臂机构610,其逐块地取出累积于上述存储棘爪24上的主板202,将其传送给色素涂敷机构48,并且将通过该色素涂敷机构48涂敷了色素溶液的上述主板202,传送给该检查机构62。
第2处理部606包括主板干燥机构500,该机构500对上述主板202进行干燥,以便使形成于主板202上的色素记录层204的光反射率保持稳定;第11传送机构612,其将主板202,从正常品用存储棘爪64,传送给主板干燥机构500;第12传送机构614,其将进行了色素记录层204的光反射率的稳定化处理的主板202,从上述主板干燥机构500,依次传送给下一步骤。
第3处理部608包括溅射机构88,其通过溅射方式,在通过第12传送机构614传送的主板202的色素记录层204上,形成光反射层;边缘清洗机构92,其对进行了光反射层的溅射处理的主板202的周缘(边缘部分)进行清洗;UV硬化液涂敷机构96,其在进行了边缘清洗处理的主板202的色素记录层上,涂敷UV硬化液;旋转机构98,其使涂敷有UV硬化液的主板202高速旋转,使主板202上的UV硬化液的涂敷厚度保持均匀;UV照射机构100,其通过对进行了UV硬化液的涂敷和旋转处理的主板202,照射紫外线,使UV硬化液硬化,在主板202的光反射层上,形成保护层;缺陷检查机构106,其用于检查进行了UV照射的主板202上的涂敷面和保护层面上的缺陷;特性检查机构108,其用于检查形成于主板202上的槽的信号特性;分选机构114,其根据上述缺陷检查机构106和特性检查机构108的检查结果,将主板202分选给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110,或NG用的存储棘爪112。
还有,在第3处理部608中,设置有旋转型传送机构616,该机构616逐块地将主板202,依次传送给溅射机构88,边缘清洗机构92,UV硬化液涂敷机构96,旋转机构98,UV照射机构100,缺陷检查机构106和特性检查机构108的相应机构。
上述旋转型传送机构616在中心部具有圆盘状的旋转部,在该旋转部,按照等间距设置有8个臂。在这8个臂中的相应前端部,设置有用于保持主板202的吸附垫,通过使上述旋转部旋转,将通过分别设置于8个臂上的吸附垫保持的主板202,依次传送给构成第3处理部608的相应机构88,92,96,98,100和106。
下面对通过第2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B,制造光盘的过程进行描述。
首先,在成形机20中,对聚碳酸酯等的树脂材料进行注塑成形,挤压成形,或注塑挤压成形,如图16A所示,制作下述主板,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有寻迹(tracking)用槽或表示地址信号等的信息的凹凸(槽)200。
通过传送机构602,将从成形机20中取出的主板202传送给冷却部22,在该冷却部22中对其进行冷却,之后按照使其一个装表面朝向底侧的方式,将其叠置于存储棘爪24上。通过臂机构610,将叠置于存储棘爪24上的主板202,依次逐块地传送给色素涂敷机构48。
在对传送给色素涂敷机构48的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涂敷色素溶液之后,通过使该主板202高速旋转,使涂敷液的厚度保持均匀,然后,进行干燥处理。由此,如图16B所示,在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色素记录层204。
通过臂机构610,将形成有色素记录层204的主板202传送给检查机构62,对主板202的缺陷的有无或色素记录层204的膜厚进行检查。
根据该检查结果,通过分选机构68,将进行了上述检查处理的主板202以传送方式分选给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64或NG用的存储棘爪66。
在于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64上叠置主板202的同时,第11的传送机构612动作,该机构612从上述存储棘爪64,逐块地取出主板202,将其传送给主板干燥机构500。通过在上述主板干燥机构500中,对传送给上述主板干燥机构500的主板202进行干燥,形成于该主板202上的色素记录层204的光反射率保持稳定,之后通过第12传送机构614,将该主板传送给下面的溅射机构88。
在第2实施例中,主板干燥机构500的主板202的干燥处理条件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温度为80℃,时间为20分钟。
如图16C所示,通过溅射方式,在放入溅射机构88中的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中的,除了周缘部分(边缘部分)206以外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光反射层208。
通过旋转型传送机构616,将形成有光反射层的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边缘清洗机构92,如图17A所示,对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中的边缘部分206进行清洗,去除形成于该边缘部分206上的色素记录层204。
然后,通过上述旋转型传送机构616,将主板202传送给UV硬化液涂敷机构96,使UV硬化液滴落于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的一部分上。之后,再次通过上述旋转型传送机构616,将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旋转机构98,通过使该主板高速旋转,使滴落于主板202上的UV硬化液的涂敷厚度在主板202的整个表面上保持均匀。
接着,同样通过上述旋转型传送机构616,将主板202传送给下面的UV照射机构100,对主板202上的UV硬化液,照射紫外线。由此,如图17B所示,按照覆盖形成于主板202的一个主表面上的色素记录层204和光反射层208的方式,通过UV硬化树脂,形成保护层210,由此形成光盘D。
然后,通过旋转型传送机构616,将光盘D传送给下面的缺陷检查机构106和特性检查机构108,检查色素记录层204的表面与保护层210的表面上的缺陷的有无或形成于光盘D的主板202上的槽200的信号特性。
根据各检查结果,通过分选机构114,将进行了上述缺陷检查和特性检查处理的光盘D以传送方式分选给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110或NG用的存储棘爪112。
在于正常品用的存储棘爪110上叠置规定张数的光盘D的阶段,从第3处理部608取出该存储棘爪110,将其送给图中未示出的标签印刷步骤。
另外,如图20所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C包括2台成形机20A和20B,2台色素涂敷机构48A和48B,1台溅射机构88。
如图21所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D包括3台成形机20A,20B和20C,4台色素涂敷机构48A,48B,48C和48D,1台溅射机构88。
如图22所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E包括3台成形机20A,20B和20C,3台色素涂敷机构48A,48B和48C,1台溅射机构88。
如图23所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F包括4台成形机20A,20B,20C和20D,4台色素涂敷机构48A,48B,48C和48D,2台溅射机构88A和88B。
如图24所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G包括4台成形机20A,20B,20C和20D,6台色素涂敷机构48A,48B,48C,48D,48E和48F,2台溅射机构88A和88B。
如图25所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H包括2台成形机20A和20B,3台色素涂敷机构48A,48B和48C,1台溅射机构88。
按照上述方式,第2~8实施例的制造系统10B~10H中,由于当以m表示成形机20的台数,以n表示形成色素记录层204的色素涂敷机构48的台数时,制造生产线按照满足n/m<2的关系的方式构成,故可使制造生产线简化,质量管理容易,并且可削减维护费用,可使制造设备的体积减小,缩小设置空间,可使随之所制造的信息记录媒体的成本降低,使产品合格率提高。
还有,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显然可采用各种结构。

Claims (2)

1、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其在主板(202)上,具有可记录信息的记录层(204),其特征在于:
通过下述方式,对上述记录层(204)进行干燥,该方式为:使上述主板(202)高速旋转,从变窄而形成的进气口(422)使清洁的空气流过于形成上述主板(202)上的上述干燥的记录层(204),上述进气口变窄的方式为:在用于使上述清洁的空气进入的进气口(422)上,设置至少在其中心部具有开口部(512)的盖(504),
所述盖上的开口部(514)为楔形;
或者所述开口部(516)为菱形;
或者使所述盖上在中心部具有较大直径的第1开口部(518),并且按照中心角大于10°的间距,朝向外周方向,直径减小的多个第2开口部;
或者所述盖呈圆锥状,其中朝向下方,其直径连续地减小,在中心部,具有开口部(522);
或者所述盖(504)的中心部,具有开口部(524),在其底面,按照中心角大于10°的间距,形成多个翅片。
2、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该信息记录媒体在主板(202)上具有可记录信息的记录层(204),通过下述方式使上述进气口(422)变窄,该方式为:在用于使上述清洁空气进入的进气口(422)上,设置至少在其中心部具有开口部(512)的盖(504);
所述盖上的开口部(514)为楔形;
或者所述开口部(516)为菱形;
或者使所述盖上在中心部具有较大直径的第1开口部(518),并且按照中心角大于10°的间距,朝向外周方向,直径减小的多个第2开口部;
或者所述盖呈圆锥状,其中朝向下方,其直径连续地减小,在中心部,具有开口部(522);
或者所述盖(504)的中心部,具有开口部(524),在其底面,按照中心角大于10°的间距,形成多个翅片。
CNB001296396A 1999-10-07 2000-10-08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46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7352/1999 1999-10-07
JP28735/1999 1999-10-07
JP28738799A JP2001110095A (ja) 1999-10-07 1999-10-07 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8735299A JP2001110100A (ja) 1999-10-07 1999-10-07 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87387/1999 1999-10-07
JP28738/1999 1999-10-0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73442A Division CN1297976C (zh) 1999-10-07 2000-10-08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2548A CN1292548A (zh) 2001-04-25
CN1184627C true CN1184627C (zh) 2005-01-12

Family

ID=2655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734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7976C (zh) 1999-10-07 2000-10-08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CNB0012963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4627C (zh) 1999-10-07 2000-10-08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734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7976C (zh) 1999-10-07 2000-10-08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6821459B1 (zh)
EP (1) EP1091354A3 (zh)
CN (2) CN1297976C (zh)
TW (1) TW5384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7726B (en) * 2005-03-11 2010-07-21 Origin Electric Optical disk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4639906B2 (ja) * 2005-03-30 2011-02-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7694643B1 (en) * 2005-07-15 2010-04-13 Dongguan Anwell Digital Machinery Co., Ltd. (CN) Sandwiched structure for optical discs
US7958650B2 (en) * 2006-01-23 2011-06-14 Turatti S.R.L. Apparatus for drying foodstuff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8231A (ja) * 1987-11-13 1989-05-19 Nec Corp 磁気記録媒体の配向装置
US4954380A (en) * 1987-11-27 1990-09-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2786895B2 (ja) * 1988-08-19 1998-08-1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装置
JPH07783B2 (ja) 1989-05-16 1995-01-11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ニトロソジフェニルアミン誘導体からなる光安定化剤及びその利用物
JP2699120B2 (ja) 1989-12-22 1998-01-1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情報記録方法
JPH04102245A (ja) * 1990-08-21 1992-04-03 Mitsubishi Kasei Corp 光学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3026358B2 (ja) 1990-10-09 2000-03-2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JPH06150371A (ja) 1992-11-10 1994-05-31 Pioneer Electron Corp 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US5705223A (en) * 1994-07-26 1998-0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ating a semiconductor wafer
US5585063A (en) * 1994-09-12 1996-12-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ling hot disk-shaped objects
JP3703571B2 (ja) * 1996-07-11 2005-10-05 株式会社カワタ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物の冷却装置
JPH10188365A (ja) * 1996-12-20 1998-07-21 Pioneer Electron Corp 貼り合わせ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
EP0927995A4 (en) * 1997-03-31 2002-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U9097298A (en) * 1997-09-12 1999-04-05 Odme International B.V. Sealed enclosure for shipping, storing and recording an optical disc master
JP3097628B2 (ja) * 1997-11-11 2000-10-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US6126761A (en) 1998-06-10 2000-10-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 of controlling grain growth in metal films
TW452794B (en) * 1998-06-30 2001-09-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recording medium
JP3685368B2 (ja) * 1998-08-18 2005-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
US6309728B1 (en) * 1999-01-27 2001-10-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recording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53753A1 (en) 2005-03-10
EP1091354A2 (en) 2001-04-11
CN1591627A (zh) 2005-03-09
CN1297976C (zh) 2007-01-31
CN1292548A (zh) 2001-04-25
TW538412B (en) 2003-06-21
US6821459B1 (en) 2004-11-23
US20040126534A1 (en) 2004-07-01
EP1091354A3 (en) 2005-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5644C (zh) 光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检查方法
EP0968769B1 (en) Optical information-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906681A (zh) 光记录介质
CN1184627C (zh)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US7303633B2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495743A (zh) 光记录介质
US6495234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697051A (zh) 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再循环方法、装置及利用该再循环方法制备光记录介质的方法
CN101065802A (zh) 光学信息媒体
CN1892851A (zh)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再生方法和信息记录方法
JP2001184732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3903087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3924134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3698919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色素系光ディスクの色素塗布方法
JP3987651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0146855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欠陥検査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欠陥サイズ決定方法
JP3735474B2 (ja) 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1110100A (ja) 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1110095A (ja) 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0331387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CN1795499A (zh) 光记录介质
JP2000040255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65115A (ja) 光ディスク製造用スピンコート装置
JP2007035182A (ja) 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色素含有液の再利用方法
JP2000315337A (ja) 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6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6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