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9980A - 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9980A
CN115279980A CN202180021874.3A CN202180021874A CN115279980A CN 115279980 A CN115279980 A CN 115279980A CN 202180021874 A CN202180021874 A CN 202180021874A CN 115279980 A CN115279980 A CN 115279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terial
base
plate
support member
base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18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淳二
本间秀映
明石繁
国分利秀
梅津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j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j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j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ji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79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9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0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 E04F13/0803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6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elements which are identical or not, e.g. carried by a common web, support plate or gri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1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of metal or with an outer layer of metal or enameled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1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of organic plastics with or without reinforcements or filling materials or with an outer layer of organic plastics with or without reinforcements or filling materials; plastic t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0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 E04F13/0803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 E04F13/08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with additional fastening elements between furring elements and covering elements
    • E04F13/082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with additional fastening elements between furring elements and covering elements the additional fastening elements located in-between two adjacent covering elements
    • E04F13/0825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with additional fastening elements between furring elements and covering elements the additional fastening elements located in-between two adjacent covering elements engaging side holes preformed into the cover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装饰结构具备:多个基底材料,它们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设置;以及多个板材,它们分别安装于多个基底材料中的沿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多个基底材料分别具备沿第二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多个板材分别具备:主体部,其具有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以及四个腿部,它们沿外缘部的四边分别设置并且从外缘部起沿与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四个腿部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四个腿部中,分别设置有能够供突起部插通的插通孔,通过使两个基底材料中的一方的基底材料的突起部插通于在四个腿部中的一个腿部设置的插通孔,由此安装板材。

Description

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有在建造物的外墙施工板材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安装于墙面的基底材料上安装板材的外部装修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38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外部装修结构中,在基底材料上沿上下方向以预定间距设置面板卡止用螺栓,将设置于板材的侧面上的钩状的切口卡挂于面板卡止用螺栓,由此来安装板材。因而,对板材进行施工的朝向是固定的。在本技术领域中,期望使板材的施工朝向能自如变更。
本公开对能够变更板材的施工朝向的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装饰结构具备:多个基底材料,它们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设置;以及多个板材,它们分别安装于多个基底材料中的沿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多个基底材料分别具备沿第二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多个板材分别具备:主体部,其具有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以及四个腿部,它们沿外缘部的四边分别设置并且从外缘部起沿与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四个腿部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四个腿部中分别设置有能够供突起部插通的插通孔。通过使两个基底材料中的一方的基底材料的突起部插通于在四个腿部中的一个腿部设置的插通孔,由此安装板材。
在该装饰结构中,通过使沿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中的一方的基底材料的突起部插通于在板材的四个腿部中的一个腿部设置的插通孔,由此安装板材。四个腿部沿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的四边设置,并且从外缘部起沿与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板材的四个腿部以主体部的中心点为轴,呈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旋转对称。因而,即使以主体部的中心点为轴而旋转刚好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中的任一角度,也能够将板材安装于基底材料。其结果是,能够变更板材的施工朝向。
上述装饰结构可以还具备对多个基底材料进行支承的长条的多个支承构件。多个支承构件可以分别具备沿该支承构件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沿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突出的突出片。多个基底材料可以由突出片定位。在该情况下,多个基底材料由支承构件的突出片定位。因而,在对装饰结构进行施工之时,能够使基底材料的安装作业简易化。
多个基底材料可以包括多个基底材料中的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第一基底材料。多个支承构件可以包括对第一基底材料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构件。第一支承构件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从第三方向观察而与第一基底材料重叠。在第一基底材料中,可以设置有与第一支承构件的突出片嵌合的槽。在该情况下,通过在第一基底材料的槽嵌合第一支承构件的突出片,能够使第一基底材料定位。因而,在对装饰结构进行施工之时,能够使第一基底材料的安装作业简易化。
多个基底材料可以还包括多个基底材料中的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的第二基底材料。多个支承构件可以还包括对第二基底材料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构件。
第二支承构件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从第三方向观察而与第二基底材料重叠。
第二基底材料可以还具备与第二支承构件的突出片在第二方向上抵接的突出部。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第二基底材料的突出部在第二方向上抵接于第二支承构件的突出片,由此将第二基底材料在第二方向上定位。因而,在对装饰结构进行施工之时,能够使第二基底材料的安装作业简易化。
多个基底材料可以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基底材料和第二基底材料之间的第三基底材料。多个支承构件可以还包括对第三基底材料进行支承的多个第三支承构件。多个第三支承构件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多个第三支承构件的突出片,可以设置有与第三基底材料嵌合的缺口部。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第三基底材料与在多个第三支承构件的突出片设置的缺口部嵌合,能够使第三基底材料定位。因而,在对装饰结构进行施工之时,能够使第三基底材料的安装作业简易化。
本公开的其他方面所涉及的板材具备:主体部,其具有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以及四个腿部,它们沿外缘部的四边分别设置并且从外缘部起沿与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四个腿部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四个腿部分别设置能够供基底材料所具有的突起部插通的插通孔。
在该板材中,四个腿部沿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的四边设置,并且从外缘部起沿与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板材的四个腿部以主体部的中心点为轴,呈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旋转对称。因而,即使以主体部的中心点为轴而旋转刚好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中的任一角度,也能够将板材安装于基底材料。其结果是,能够变更板材的施工朝向。
本公开的进一步地其他方面所涉及的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具备:将多个基底材料安装为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排列的工序;以及将板材安装于多个基底材料中的沿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的工序。多个基底材料分别具备沿第二方向突出的突起部。板材具备:主体部,其具有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以及四个腿部,它们沿外缘部的四边分别设置并且从外缘部起沿与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四个腿部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四个腿部中分别设置有能够供突起部插通的插通孔。在安装板材的工序中,通过使两个基底材料中的一方的基底材料的突起部插通于在四个腿部中的任一个腿部设置的插通孔,由此安装板材。
在该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中,通过使沿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中的一方的基底材料的突起部插通于在板材的四个腿部中的任一个腿部设置的插通孔,由此安装板材。四个腿部沿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的四边设置,并且从外缘部起沿与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板材的四个腿部以主体部的中心点为轴,呈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旋转对称。因而,即使以主体部的中心点为轴而旋转刚好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中的任一角度,也能够将板材安装于基底材料。其结果是,能够变更板材的施工朝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以及各实施方式,能够变更板材的施工朝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饰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装饰结构的支承构件以及基底材料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板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板材的腿部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支承构件的立体图。
图6的(a)是沿图5的VIa-VIa线的剖视图。图6的(b)是沿图5的VIb-VIb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基底材料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周缘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工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放线工序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安装工序的图。
图13是沿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基底材料的安装工序的图。
图15是沿图14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14的XVI-XVI线的剖视图。
图17是放大表示图14的一部分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周缘的安装工序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板材的安装工序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板材的安装工序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上周缘的安装工序的图。
图22是表示外墙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3是表示板材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示出了横向D1(第一方向)、纵向D2(第二方向)、以及方向D3(第三方向)。纵向D2是与横向D1以及方向D3交叉(在此为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方向D3是与横向D1以及纵向D2交叉(在此为正交)的方向。纵向D2作为一个例子是铅垂方向,横向D1以及方向D3作为一个例子是水平方向。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饰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装饰结构的支承构件以及基底材料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装饰结构1用于装饰建筑物。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结构1被施工到外墙2上。作为外墙2的例子,可以列举由金属墙板面板构成的外墙、RC(Reinforced Concrete,钢筋混凝土)造的外墙、由陶瓷业类外部装修材料构成的外墙、以及ALC(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蒸压轻质混凝土)造的外墙。
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外墙2通过横向铺展多个墙板面板5而构成。墙板面板5是长条的金属墙板。墙板面板5具备阳端部51、阴端部52、固定部53。阳端部51设置于墙板面板5的短边方向上的一端,沿墙板面板5的长度方向遍及墙板面板5的全长地延伸。阴端部52设置于墙板面板5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端,沿墙板面板5的长度方向遍及墙板面板5的全长地延伸。阳端部51和阴端部52构成为能够彼此嵌合。具体地,阳端部51具有沿短边方向突出的凸形状。阴端部52具有沿短边方向凹陷的凹形状。
固定部53是用于将墙板面板5固定于板条4的部分。固定部53在墙板面板5的短边方向上的一端,设置于比阳端部51靠背面侧的位置,沿墙板面板5的长度方向遍及墙板面板5的全长地延伸。通过将钉子等固定构件54(参照图13)打入固定部53,墙板面板5被固定于板条4。墙板面板5在阴端部52处未固定于板条4。因此,即使因地震等而向外墙2施加有外力,外墙2也会根据外力而变形。也就是说,能获得对由地震等引起的外力的追随性。
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各墙板面板5配置为沿横向D1延伸。多个墙板面板5沿纵向D2排列。也就是说,墙板面板5在沿纵向D2延伸的板条4上横向铺展。具体地,各墙板面板5配置为阳端部51以及固定部53在上,阴端部52在下。通过使位于上方的墙板面板5的阴端部52和位于下方的墙板面板5的阳端部51彼此嵌合,由此使沿纵向D2彼此相邻的两个墙板面板5连结。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装饰结构1具备多个板材10、多个支承构件20、多个基底材料30、多个周缘40。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结构1具备九个板材10、五个支承构件20、四个基底材料30、四个周缘40。
板材10是装饰用的构件。各板材10安装于多个基底材料30中的沿纵向D2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30。板材10构成为能够沿四个朝向施工。具体地,板材10除了后述的主体部11的正面11a外,以主体部11的中心轴CX为轴,呈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旋转对称。因而,板材10能安装为以主体部11的中心轴CX为轴而刚好旋转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中的任一角度后的朝向。板材10的材质例如是铝以及钛等金属、或者塑料以及氯乙烯等树脂。板材10例如是通过对一张金属板施加冲裁加工,进一步地施加弯折加工而制作的。
进一步地参照图3以及图4,对板材10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板材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板材的腿部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板材10具备主体部11、四个腿部12。
主体部11是在俯视下呈正方形形状的板状的部分。主体部11具有在外部露出的正面11a。正面11a是施加了装饰的面。正面11a具有相对于中心轴CX而非对称的形状的装饰在。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正面11a的装饰具有朝向外部隆起的形状。主体部11具有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11b。
四个腿部12是用于将板材10安装于基底材料30的板状的部分。四个腿部12沿主体部11的外缘部11b的四边分别设置,并且从外缘部11b起向与主体部11(正面11a)交叉的方向突出。各腿部12沿外缘部11b延伸。四个腿部12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此外,仅在四个腿部12中的一个腿部12A,带有刻印M。也就是说,腿部12A除了刻印M外与其他腿部12相同。
如图4所示,在各腿部12设置有贯通孔12a、12b、插通孔12c、12d、贯通孔12e、凹陷12f。
贯通孔12a、12b设置于腿部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以腿部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Lc为对称轴,贯通孔12a和贯通孔12b彼此线对称。贯通孔12a、12b用于将最上层的板材10固定于最上层的基底材料30(基底材料30A)。贯通孔12a、12b具有能够供螺丝等固定构件65(参照图20)的轴部插通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12a、12b是圆孔。
插通孔12c在腿部1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比贯通孔12a靠近中心线Lc的位置。插通孔12d在腿部1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比贯通孔12b靠近中心线Lc的位置。以中心线Lc为对称轴,插通孔12c和插通孔12d彼此线对称。插通孔12c、12d是沿腿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具有能够供基底材料30的突起部34(参照图7)插通的形状。插通孔12c、12d为了使突起部34容易插通而比突起部34的外形稍大。在插通孔12c、12d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附近,为了减轻突起部34的晃动而分别设置有狭窄部12g、12h。在插通孔12c、12d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R角。插通孔12c、12d在板材10被安装于最上层以外的基底材料30之时,供基底材料30的突起部34插通。
贯通孔12e在腿部1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比插通孔12d靠近中心线Lc的位置。贯通孔12e具有能够供固定构件65(参照图19)的轴部插通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12e是沿腿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贯通孔12e用于将最上层以外的板材10固定于基底材料30。凹陷12f在腿部1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比插通孔12c靠近中心线Lc的位置。贯通孔12e和凹陷12f设置于以中心线Lc为对称轴而彼此线对称的位置。凹陷12f用于避免将设置有该凹陷12f的板材10的下一层的板材10固定于基底材料30的固定构件65的头部和腿部12两者的干扰。也就是说,在凹陷12f,插入有固定构件65的头部。
在图4中示出的是腿部12A,因此还设置有刻印M。刻印M用于使板材10的朝向的识别性提高。
支承构件20是对基底材料30进行支承的长条的构件。支承构件20的形成材料例如是铝。支承构件20例如通过挤出成形制作。支承构件20规定安装装饰结构1的位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6的(a)、以及图6的(b),对支承构件20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支承构件的立体图。图6的(a)是沿图5的VIa-VIa线的剖视图。图6的(b)是沿图5的VIb-VIb线的剖视图。如图5、图6的(a)、以及图6的(b)所示,支承构件20具备上板21、侧板22、23、底板24、突出片25。
上板21是载置基底材料30的板状的部分。上板21沿支承构件20的长度方向遍及支承构件20的全长地设置。上板21具有用于载置基底材料30的载置面21a。侧板22、23是对上板21进行支承的板状的部分。侧板22、23沿支承构件20的长度方向遍及支承构件20的全长地设置。侧板22、23设置为隔着上板2而彼此相面对,沿与上板21交叉的方向延伸。侧板22的一端与上板21的短边方向上的一端相连。侧板23的一端与上板21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端相连。上板21、侧板22、以及侧板23构成用于载置基底材料30的载置台。在与支承构件2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载置台具有U字状的截面形状。
底板24是用于将支承构件20固定于外墙2的部分。底板24沿支承构件20的长度方向遍及支承构件20的全长地设置。底板24的一端与侧板22的另一端相连。底板24沿从侧板22的另一端远离上板21的方向,与上板21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底板24,设置有用于对螺丝等固定构件61、62(参照图12)进行定位的槽24a。槽24a沿底板24的长度方向延伸,遍及底板24的全长地设置。通过使固定构件61、62的前端对准底板24的槽24a,并打入固定构件61、62,由此将支承构件20固定于外墙2。
突出片25连接于侧板23的一端,从上板21的载置面21a突出。突出片25沿支承构件20的长度方向而遍及支承构件20的全长地设置,在支承构件20的长度方向上局部形成缺口。也就是说,在突出片25,设置有几个缺口部25a。缺口部25a具有能够嵌合基底材料30的形状。缺口部25a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后述的基体31(参照图7)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配置有五个支承构件20。在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设置为将上部的支承构件20、下部的支承构件20、左部的支承构件20、右部的支承构件20、正中间的支承构件20分别称为支承构件20A(第二支承构件)、支承构件20B(第一支承构件)、支承构件20C(第三支承构件)、支承构件20D(第三支承构件)、以及支承构件20E(第三支承构件)(参照图12等)。
支承构件20A~20D配置为沿装饰结构1的外周形成矩形形状。支承构件20A、20B配置为沿横向D1延伸,并且彼此平行。支承构件20C、20D配置为沿纵向D2延伸,并且彼此平行。支承构件20A~20D分别配置为使得载置面21a朝向与外墙2相反的一侧,并且底板24位于内侧。支承构件20E配置于支承构件20C、20D之间,沿板条4延伸。也就是说,支承构件20C~20E设置为沿纵向D2延伸,并且沿横向D1彼此平行。
基底材料30是用于安装板材10的构件。基底材料30是长条状的构件。基底材料30的形成材料例如是铝。基底材料30例如通过挤出成形制作。
进一步地参照图7、以及图8,对基底材料30进行详细说明。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基底材料的立体图。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如图7以及图8所示,基底材料30具备基体31、安装板32、连结部33、突起部34、突出部35、凸部36。
基体31是载置于支承构件20的上板21并固定于支承构件20的板状的部分。基体31沿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遍及基底材料30的全长地设置。基体31具有面31a、以及与面31a相反的一侧的面31b。面31b与支承构件20的载置面21a接触。在基体31的面31a,设置有用于对螺丝等固定构件63(参照图14)进行定位的两条槽31c。槽31c沿基体31的长度方向延伸,遍及基体31的全长地设置。在基体31,在与安装板32相反的一侧的端面设置有从面31a延伸至面31b的槽31d。基体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距该一端最近的槽31d两者的距离,与上板21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幅宽)大致相等。
安装板32是用于将板材10安装于基底材料30的板状的部分。安装板32沿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而遍及基底材料30的全长地设置。安装板32设置为相对于基体31而成直角。安装板32具有面32a、以及与面32a相反的一侧的面32b。面32a是朝向基体31侧的面。
在面32a,设置有多个突起部34。各突起部34沿面32a的法线方向突出,沿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延伸。突起部34为了容易插通于插通孔12c、12d,而具有随着去往前端而变细的锥形形状。也就是说,在与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突起部34具有五边形的截面形状。多个突起部34沿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设置。彼此相邻的两个突起部34的间隔大致等于腿部12的插通孔12c与插通孔12d的间隔。在突起部34的根基部分,设置有收腰34a。突起部34的突出方向上的收腰34a的长度与一个腿部12的厚度基本相同。
在安装板32,设置有贯通安装板32的贯通孔32c、32d、32e。贯通孔32c、32d、32e从面32a朝向面32b贯通安装板32。贯通孔32c、32d用于将最上层的板材10固定于最上层的基底材料30(基底材料30A)。贯通孔32c、32d具有能够供固定构件65(参照图20)的轴部插通的形状。贯通孔32c、32d是沿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贯通孔32c、32d设置为在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上隔着突起部34。
贯通孔32e用于将最上层以外的板材10固定于基底材料30。贯通孔32e具有能够供固定构件65(参照图19)的轴部插通的形状。贯通孔32e是圆孔。贯通孔32e设置为在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上与贯通孔32d相邻。在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列有贯通孔32c、突起部34、贯通孔32d、以及贯通孔32e。在安装板32,以一定的间隔设置有由贯通孔32c、突起部34、贯通孔32d、以及贯通孔32e构成的组。
连结部33是将基体31和安装板32连结的部分。连结部33沿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而遍及基底材料30的全长地设置。连结部33以使基体31和安装板32成直角的方式将基体31和安装板32连结。连结部33的一端与基体31的面31a连接,连结部33的另一端与安装板32的面32a连接。在面31b和连结部33之间形成有台阶部。
突出部35以及凸部36是用于将基底材料30卡止于支承构件20的部分。突出部35设置于连结部33的形成台阶部的面,遍及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地延伸。突出部35突出至与基体31的面31b为同一平面。由突出部35、基体31和连结部33划分出槽37。凸部36设置于面32b,遍及基底材料30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地延伸。凸部36和突出部35形成直角,由凸部36和突出部35划分出凹部38。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四个基底材料30设置为沿横向D1延伸,并且沿纵向D2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在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位于纵向D2上的一端(上端)的基底材料30称为基底材料30A(第二基底材料),将位于纵向D2上的另一端(下端)的基底材料30称为基底材料30B(第一基底材料),将位于基底材料30A和基底材料30B之间的基底材料30从上侧起依次称为基底材料30C(第三基底材料)、以及基底材料30D(第三基底材料)(参照图14等)。
基底材料30A配置为使得面31b与载置面21a相面对,并且突起部34朝向下方突出,除此以外的基底材料30B、30C、30D配置为使得面31b与载置面21a相面对,并且突起部34朝向上方突出。从方向D3观察,基底材料30A与支承构件20A重叠。从方向D3观察,基底材料30B与支承构件20B重叠。基底材料30C、30D设置为与支承构件20C、20E、20D交叉。关于支承构件20和基底材料30之间的卡止结构,在装饰结构1的施工方法的说明中进行详述。
周缘40是用于隐藏小口的构件。周缘40的形成材料例如是铝、以及钛等金属。周缘40例如通过挤出成形制作。通过周缘40来覆盖并隐藏板材10的腿部12、支承构件20、以及基底材料30。
进一步地参照图9来对周缘40进行详细说明。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周缘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周缘40具备上板41、侧板42、43、底板44、卡止片45。
上板41是覆盖小口的板状的部分。上板41沿周缘40的长度方向遍及周缘40的全长地设置。侧板42、43是对上板41进行支承的板状的部分。侧板42、43沿周缘40的长度方向遍及周缘40的全长地设置。侧板42、43设置为隔着上板41而彼此相面对,沿与上板41交叉的方向延伸。侧板42的一端与上板41的短边方向上的一端相连。侧板43的一端与上板41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端相连。
底板44是用于将周缘40固定于支承构件20的部分。底板44沿周缘40的长度方向遍及周缘40的全长地设置。底板44的一端与侧板42的另一端相连,底板44沿从侧板42的另一端起远离上板41的方向,与上板41大致平行地延伸。通过在底板44打入螺丝等固定构件64(参照图18以及图21),由此将周缘40固定于支承构件20的侧板23。卡止片45连接于侧板23的另一端,从侧板23的另一端朝向内侧突出。卡止片45沿周缘40的长度方向遍及周缘40的全长地设置。卡止片45与板材10的腿部12抵接。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四个周缘40分别位于装饰结构1的上端、下端、以及左右两端,形成装饰结构1的框。在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分别将上部的周缘40、下部的周缘40、左部的周缘40、以及右部的周缘40称为周缘40A、周缘40B、周缘40C、以及周缘40D(参照图18以及图21等)。周缘40A~40D配置为使得底板44分别载置于支承构件20A~20D的侧板23,卡止片45与腿部12抵接。
此外,固定构件61~65的材质例如是不锈钢。在固定构件61~65,可以施加有高耐蚀表面处理加工。为了防止雨水的渗入,作为固定构件61~65,可以使用带密封件的固定构件。密封件例如由EPDM(三元乙丙橡胶)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10~图21,对装饰结构1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工序图。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放线工序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安装工序的图。图13是沿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图14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基底材料的安装工序的图。图15是沿图14的XV-XV线的剖视图。图16是沿图14的XVI-XVI线的剖视图。图17是放大表示图14的一部分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周缘的安装工序的图。图19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板材的安装工序的图。图20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板材的安装工序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上周缘的安装工序的图。
如图10所示,首先进行放线工序S1。在放线工序S1中,在外墙2上,在安装装饰结构1的位置绘制虚线L1。安装装饰结构1的位置例如是装饰结构1的外周。装饰结构1的外周根据沿横向D1以及纵向D2施工的板材10的数量来决定。在放线工序S1中,在外墙2上,进一步地绘制表示板条4的位置的虚线L2。
接下来,进行支承构件20的安装工序S2。在支承构件20的安装工序S2中,支承构件20A~20D沿虚线L1配置于外墙2上。具体地,支承构件20A~20D配置为使得底板24朝向被虚线L1包围的框的中心,突出片25向外侧(与外墙2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侧板23的另一端沿着虚线L1。进一步地,支承构件20E沿虚线L2配置于外墙2上。具体地,支承构件20E配置为使得突出片25向外侧(与外墙2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底板24的前端沿着虚线L2。
然后,通过固定构件61以及固定构件62将各支承构件20固定于外墙2。各支承构件20例如在沿着长度方向的三处被固定构件61或者固定构件62固定。在位于板条4上的底板24使用固定构件61,在不位于板条4上的底板24使用比固定构件61短的固定构件62。此外,在使固定构件61、62的前端对准槽24a的状态下,打入固定构件61、62。由此,固定构件61贯通底板24、墙板面板5、以及板条4,固定构件62贯通底板24并扎入墙板面板5。
支承构件20A、20B配置为跨在沿横向D1彼此相邻的两个板条4上。支承构件20A、20B被固定构件61固定在两个板条4上,且在右端被固定构件62固定。支承构件20C~20E配置为跨越沿纵向D2彼此相邻的两个墙板面板5。支承构件20C、20E在纵向D2上的两端和中央附近,被固定构件61固定。支承构件20D在纵向D2上的两端和中央附近,被固定构件62固定。此时,在支承构件20C~20E的中央,为不妨碍对外墙2的追随性,在墙板面板5的阳端部51附近打入固定构件61、62。
接下来,进行基底材料30的安装工序S3。在基底材料30的安装工序S3中,将多个基底材料30安装为分别沿横向D1延伸并且沿纵向D2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排列。具体地,将基底材料30A安装于支承构件20A。若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15所示,以使突起部34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将基底材料30A的基体31与支承构件20A的上板21重叠地载置。此时,基底材料30A的突出部35被从下方向支承构件20A的突出片25按压,支承构件20A的突出片25被嵌合于基底材料30A的凹部38。然后,基底材料30A例如在沿长度方向的三处被固定构件63固定于支承构件20A的上板21。
基底材料30B被安装于支承构件20B。若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16所示,以使突起部34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将基底材料30B的基体31载置于支承构件20B的上板21上。此时,一边在基底材料30B的槽37中插入支承构件20B的突出片25,一边将基底材料30B的基体31在支承构件20B的上板21上重叠地载置。然后,基底材料30B例如在沿长度方向的三处被固定构件63固定于支承构件20B的上板21。
将基底材料30C、30D在支承构件20C~20E上跨越地安装。若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17所示,以使突起部34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将基底材料30C、30D的基体31在支承构件20C~20E的上板21上跨越地载置。此时,将基底材料30C、30D的基体31以及突出部35嵌入支承构件20C~20E的缺口部25a,并且将基底材料30C、30D的槽31d以与由支承构件20C的上板21和侧板22形成的角重叠的方式校准基底材料30C、30D的横向D1上的位置。然后,将基底材料30C、30D在支承构件20C~20E的上板21上,通过固定构件63固定于各支承构件20的上板21。
此外,在使固定构件63的前端对准槽31c的状态下,打入固定构件63。由此,固定构件63贯通基体31以及上板21。
接下来,进行周缘40(周缘40B~40D)的安装工序S4。在周缘40的安装工序S4中,对周缘40B~40D进行安装。具体地,以将底板44重叠于支承构件20B、20C、20D的侧板23,周缘40B~40D的卡止片45形成U字状的方式,分别配置周缘40B~40D。然后,通过固定构件64将周缘40B~40D在各周缘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附近分别固定于支承构件20B、20C、20D的侧板23。固定构件64将底板44以及侧板23贯通。
接下来,进行板材10的安装工序S5。在板材10的安装工序S5中,在多个基底材料30中的在纵向D2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30上安装各板材10。各板材10通过使基底材料30的突起部34插通于在四个腿部12中的至少任一个腿部12设置的插通孔12c、12d,由此安装于基底材料30。例如,在作业指示书中,由刻印M的方向(上下左右)表示板材10的施工朝向。作业者例如在刻印M表示下的情况下,以使腿部12A位于下方的方式,校准板材10的施工朝向。
若具体地说明,则如图19所示,首先将左下的板材10安装于基底材料30D以及基底材料30B。具体地,使基底材料30B的从左端起第一个以及第二个突起部34插通于四个腿部12中的位于下方的腿部12的插通孔12c、12d,并且使基底材料30D的从左端起第一个以及第二个突起部34插通于四个腿部12中的位于上方的腿部12的插通孔12c、12d。由此,位于上方的腿部12的贯通孔12e和基底材料30D的从左端起第一个贯通孔32e在纵向D2上重合,因此将固定构件65从贯通孔12e插通,并与贯通孔32e螺合。
在此,基底材料30B的安装板32的面32a和基底材料30D的安装板32的面32a在纵向D2上的距离比板材10的彼此相面对的腿部12的距离大一个腿部12的厚度的量左右。在该构成中,位于上方的腿部12嵌入至基底材料30D的突起部34的收腰34a。在收腰34a处,突起部34和插通孔12c、12d的周缘之间产生极小空间,但通过固定构件65将腿部12固定。另一方面,位于下方的腿部12不会嵌入至基底材料30B的突起部34的收腰34a,而位于收腰34a的上方。在该位置,在突起部34和插通孔12c、12d的周缘之间基本上不会产生空间,进一步地通过狭窄部12g、12h而抑制腿部12移动。因而,即使位于下方的腿部12未被固定构件固定于基底材料30B,也使得其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降低。
插通孔12c、12d的横向D1上的长度大于突起部34的横向D1上的长度,贯通孔12e是沿横向D1延伸的长孔。因而,在将位于上方的腿部12固定于基底材料30B之前,能够对板材10的横向D1上的位置进行微调。在此,通过使板材10的左端抵接于周缘40C(的卡止片45),由此对板材10进行定位。接下来,在已安装的板材10的右侧通过同样的步骤依次安装板材10。
进一步地,将下数第二层的板材10安装于基底材料30C以及基底材料30D。在基底材料30C以及基底材料30D也同样地,从左端起依次安装板材10。具体地,使基底材料30D的从左端起第一个以及第二个突起部34插通于四个腿部12中的位于下方的腿部12的插通孔12c、12d,并且使基底材料30C的从左端起第一个以及第二个突起部34插通于四个腿部12中的位于上方的腿部12的插通孔12c、12d。此时,用于固定下层的板材10的固定构件65的头部被插入至位于下方的腿部12的凹陷12f。由此,位于上方的腿部12的贯通孔12e和基底材料30C的从左端起第一个贯通孔32e在纵向D2上重合,因此固定构件65从贯通孔12e插通,并与贯通孔32e螺合。
在此,基底材料30C的安装板32的面32a和基底材料30D的安装板32的面32a在纵向D2上的距离比板材10的彼此相面对的腿部12的距离大一个腿部12的厚度的量左右。在该构成中,位于上方的腿部12嵌入至基底材料30C的突起部34的收腰34a。另一方面,由于下层的板材10的腿部12已经嵌入至基底材料30D的突起部34的收腰34a,因此位于下方的腿部12不会嵌入至基底材料30D的突起部34的收腰34a,而位于收腰34a的上方。在该位置,在突起部34和插通孔12c、12d的周缘之间基本上不会产生空间,进一步地通过狭窄部12g、12h而抑制腿部12移动。因而,即使位于下方的腿部12未被固定构件固定于基底材料30D,也使得其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降低。
然后,通过在周缘40C(的卡止片45)抵接板材10的左端,由此对板材10进行定位。接下来,在已安装的板材10的右侧通过同样的步骤依次安装板材10。
进一步地,将最上层的板材10安装于基底材料30A以及基底材料30C。在基底材料30A以及基底材料30C也从左端起依次安装板材10。具体地,使基底材料30C的从左端起第一个以及第二个突起部34插通至四个腿部12中的位于下方的腿部12的插通孔12c、12d,并且将四个腿部12中的位于上方的腿部12载置于基底材料30A的安装板32的面32b。此时,用于固定下层的板材10的固定构件65的头部被插入至位于下方的腿部12的凹陷12f。由此,位于上方的腿部12的贯通孔12a和基底材料30A的从左端起第一个贯通孔32d在纵向D2上重合,位于上方的腿部12的贯通孔12b和基底材料30A的从左侧起第二个贯通孔32c在纵向D2上重合。因而,固定构件65分别从贯通孔12a、12b插通,并与贯通孔32d、32c螺合。
在此,基底材料30A的安装板32的面32b和基底材料30C的安装板32的面32a在纵向D2上的距离比板材10的彼此相面对的腿部12的距离大一个腿部12的厚度的量左右。由于在基底材料30C的突起部34的收腰34a已经嵌入有下层的板材10的腿部12,因此位于下方的腿部12不会嵌入至基底材料30C的突起部34的收腰34a,而位于收腰34a的上方。在该位置,在突起部34和插通孔12c、12d的周缘之间基本上不会产生空间,进一步地通过狭窄部12g、12h而抑制腿部12移动。因而,即使位于下方的腿部12未被固定构件固定于基底材料30C,也使得其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降低。
贯通孔32c、32d是沿横向D1延伸的长孔。因而,在位于上方的腿部12被固定于基底材料30A之前,能够对板材10的横向D1上的位置进行微调。在此,通过使板材10的左端抵接于周缘40C(的卡止片45),由此对板材10进行定位。接下来,在已安装的板材10的右侧通过同样的步骤依次安装板材10。
此外,为了使在纵向D2上相邻的板材10的横向D1上的位置平齐,对各板材10的横向D1上的位置进行微调。
接下来,进行周缘40A的安装工序S6。在周缘40A的安装工序S6中,与周缘40的安装工序S4同样地,以使底板44与支承构件20A的侧板23重叠,使卡止片45与最上层的板材10的腿部12抵接的方式,配置周缘40A。然后,周缘40A在周缘40A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附近,被固定构件64固定于支承构件20A的侧板23。
通过以上方式,将装饰结构1施工到外墙2上。
在以上所说明的装饰结构1、板材10、以及装饰结构1的施工方法中,通过使沿纵向D2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30中的一方的基底材料30的突起部34插通至在板材10的四个腿部12中的至少任一个腿部12设置的插通孔12c、12d,由此将板材10安装。四个腿部12沿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11b的四边设置,并且从外缘部11b沿与主体部11交叉(正交)的方向延伸,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板材10除了正面11a外,以主体部11的中心轴CX为轴,呈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旋转对称。换言之,板材10的四个腿部12以主体部11的中心轴CX为轴,呈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旋转对称。因而,即使以主体部11的中心轴CX为轴而刚好旋转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中的任一角度,也能够将板材10安装于基底材料30。其结果是,能够变更板材10的施工朝向。
板材10的正面11a具有相对于中心轴CX而非对称的形状的装饰。因此,通过将各板材10以每一板材10为单位以90度、180度、270度、以及360度中的任一旋转角度而任意安装,能够使装饰结构1产生各种各样的表情。因而,能够提高装饰结构1的设计性。
多个支承构件20分别具备沿该支承构件20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沿方向D3突出的突出片25。由于各基底材料30被支承构件20的突出片25定位,因此能够使基底材料30的安装作业简易化,并且能够使基底材料30的施工精度提高。
若具体地说明,则多个支承构件20包括对基底材料30A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20A、对基底材料30B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20B、以及对基底材料30C、30D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20C~20E。在使基底材料30A的突出部35在纵向D2上抵接于支承构件20A的突出片25的状态下,将基底材料30A安装于支承构件20A。通过该抵接来使基底材料30A的纵向D2上的位置定位,因此能够省去作业者调整基底材料30A的纵向D2上的位置的作业。因而,能够使基底材料30A的安装作业简易化。
在使支承构件20B的突出片25彼此嵌合在设置于基底材料30B的槽37的状态下,将基底材料30B安装在支承构件20B。由于通过该嵌合结构来使基底材料30B的纵向D2上的位置定位,因此能够省去作业者调整基底材料30B的纵向D2上的位置的作业。因而,能够使基底材料30B的安装作业简易化。
在将基底材料30C、30D嵌合于在支承构件20C、20D、20E的突出片25设置的缺口部25a的状态下,将基底材料30C、30D安装于支承构件20C、20D、20E。由于通过该嵌合结构来使基底材料30C、30D的纵向D2上的位置定位,因此能够省去作业者调整基底材料30C、30D的纵向D2上的位置的作业。因而,能够使基底材料30C、30D的安装作业简易化。
这样,能够系统化地将基底材料30安装于支承构件20。
在板材10的腿部12A,带有刻印M。因此,在作业指示书中,能够通过刻印M的方向(上下左右)表示板材10的施工朝向。因而,由于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判断板材10的施工朝向,因此能够使板材10的施工性提高。
支承构件20A~20E被安装于外墙2上,基底材料30A~30D被安装于支承构件20A~20E上。进一步地,将多个板材10安装于基底材料30A~30D。因而,能够在不被外墙2的形状影响的前提下,对板材10进行施工。
支承构件20C~20E沿与墙板面板5的延伸方向(横向D1)正交的纵向D2配置,在沿纵向D2彼此相邻的两个墙板面板5上跨越地安装。通过该构成,能够使上侧的墙板面板5的阴端部52和下侧的墙板面板5的阳端部51两者的嵌合难以松脱。其结果是,能够使外墙2的耐风压性能提高。
左端的板材10通过使板材10的左端抵接于周缘40C(的卡止片45)而被定位。左端以外的板材10通过使该板材10的左端抵接于位于该板材10的左侧的板材10的右端而被定位。通过该构成,能够缩小在横向D1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板材10间的间隙(接缝)。
基底材料30C、30D的突起部34被插通于在下层的板材10的腿部12设置的插通孔12c、12d、在上层的板材10的腿部12设置的插通孔12c、12d,在纵向D2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板材10的腿部12被安装于基底材料30C、30D。通过该构成,能够缩小在纵向D2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板材10间的间隙(接缝)。
此外,本公开所涉及的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施工装饰结构1的外墙2由使多个墙板面板5横向铺展而构成,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如图22所示,供施工装饰结构1的外墙2也可以通过使多个墙板面板5纵向铺展而构成。在该情况下,装饰结构1可以设置为顺时针旋转90度。装饰结构1不限于外墙,还可以施工在内墙。
作为正面11a的装饰的形状,能够采用任意的形状。例如,如图23所示,正面11a的装饰的形状也可以是从外缘部11b的彼此相面对的一组边中的一方的边朝向另一方的边倾斜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装饰结构1具备九个板材10,但板材10的数量能够根据所希望的装饰结构1的大小变更。根据横向D1上的板材10的数量,对支承构件20A、20B、基底材料30A~30D、以及周缘40A、40B的长度进行调整。根据纵向D2上的板材10的数量,对支承构件20C~20E、以及周缘40C、40D的长度、及基底材料30的数量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20A~20E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但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同样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底材料30A~30D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但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基底材料30A只要具备与支承构件20A的突出片25在纵向D2上抵接的突出部35即可,可以不设置槽37。在基底材料30B,只要设置与支承构件20B的突出片25嵌合的槽37即可,基底材料30B可以不具备凸部36。基底材料30C、30D只要具有与设置在支承构件20C~20E的缺口部25a嵌合的形状即可,可以不设置槽3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周缘40A~40D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但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1:装饰结构;2:外墙;4:板条;5:墙板面板;10:板材;11:主体部;11a:正面;11b:外缘部;12:腿部;12a:贯通孔;12b:贯通孔;12c:插通孔;12d:插通孔;12e:贯通孔;20:支承构件;20A:支承构件(第二支承构件);20B:支承构件(第一支承构件);20C、20D、20E:支承构件(第三支承构件);21:上板;21a:载置面;22:侧板;23:侧板;24:底板;24a:槽;25:突出片;25a:缺口部;30:基底材料;30A:基底材料(第二基底材料);30B:基底材料(第一基底材料);30C、30D:基底材料(第三基底材料);31:基体;31a:面;31b:面;31c:槽;31d:槽;32:安装板;32a:面;32b:面;32c:贯通孔;32d:贯通孔;32e:贯通孔;33:连结部;34:突起部;34a:收腰;35:突出部;36:凸部;37:槽;38:凹部;40、40A、40B、40C、40D:周缘;41:上板;42:侧板;43:侧板;44:底板;45:卡止片;51:阳端部;52:阴端部;53:固定部;54、61~65:固定构件;CX:中心轴;D1:横向(第一方向);D2:纵向(第二方向);D3:方向(第三方向);L1:虚线;L2:虚线;Lc:中心线;M:刻印。

Claims (7)

1.一种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装饰结构具备:
多个基底材料,它们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设置;以及
多个板材,它们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基底材料中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
所述多个基底材料分别具备沿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多个板材分别具备:主体部,其具有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以及四个腿部,它们沿所述外缘部的四边分别设置并且从所述外缘部起沿与所述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四个腿部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在所述四个腿部中,分别设置有能够供所述突起部插通的插通孔,
通过使所述两个基底材料中的一方的基底材料的所述突起部插通于在所述四个腿部中的一个腿部设置的所述插通孔,由此安装所述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装饰结构还具备对所述多个基底材料进行支承的长条的多个支承构件,
所述多个支承构件分别具备沿该支承构件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突出的突出片,
所述多个基底材料由所述突出片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基底材料包括所述多个基底材料中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第一基底材料,
所述多个支承构件包括对所述第一基底材料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构件,
所述第一支承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而与所述第一基底材料重叠,
在所述第一基底材料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的所述突出片嵌合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基底材料还包括所述多个基底材料中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的第二基底材料,
所述多个支承构件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基底材料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构件,
所述第二支承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而与所述第二基底材料重叠,
所述第二基底材料还具备与所述第二支承构件的所述突出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抵接的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基底材料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基底材料和所述第二基底材料之间的第三基底材料,
所述多个支承构件还包括对所述第三基底材料进行支承的多个第三支承构件,
所述多个第三支承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
在所述多个第三支承构件的所述突出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基底材料嵌合的缺口部。
6.一种板材,其中,
所述板材具备:
主体部,其具有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以及
四个腿部,它们沿所述外缘部的四边分别设置并且从所述外缘部起沿与所述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四个腿部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在所述四个腿部分别设置有能够供基底材料所具有的突起部插通的插通孔。
7.一种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
所述施工方法具备:
将多个基底材料安装为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排列的工序;以及
将板材安装于所述多个基底材料中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基底材料的工序,
所述多个基底材料分别具备沿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板材具备:主体部,其具有在俯视下呈正方形的形状的外缘部;以及四个腿部,它们分别沿所述外缘部的四边设置并且从所述外缘部起沿与所述主体部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四个腿部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在所述四个腿部中,分别设置有能够供所述突起部插通的插通孔,
在安装所述板材的工序中,通过使所述两个基底材料中的一方的基底材料的所述突起部插通于在所述四个腿部中的任一个腿部设置的所述插通孔,由此安装所述板材。
CN202180021874.3A 2020-05-27 2021-05-07 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2799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2166 2020-05-27
JP2020-092166 2020-05-27
PCT/JP2021/017522 WO2021241168A1 (ja) 2020-05-27 2021-05-07 装飾構造、パネル材、及び装飾構造の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9980A true CN115279980A (zh) 2022-11-01

Family

ID=78745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1874.3A Pending CN115279980A (zh) 2020-05-27 2021-05-07 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5519A1 (zh)
EP (1) EP4159951A1 (zh)
JP (1) JP7345651B2 (zh)
CN (1) CN115279980A (zh)
WO (1) WO2021241168A1 (zh)

Citation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71221A (en) * 1939-03-30 1939-08-29 Roesch Porcelain Constructio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porcelain enameled pans
JPH04161649A (ja) * 1990-10-25 1992-06-05 Furukawa Alum Co Ltd 化粧パネル及び構造物化粧面
JPH0622442U (ja) * 1992-08-27 1994-03-25 株式会社ツヅキ カバーパネル
JPH0632564U (ja) * 1992-10-06 1994-04-28 株式会社ツヅキ カバーパネル
JPH0651361U (ja) * 1992-12-24 1994-07-12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平板状パネルユニット
JPH06299676A (ja) * 1993-04-15 1994-10-25 Kawachi Bankin Kogyo Kk 壁面パネルおよび壁面
JPH09228491A (ja) * 1995-12-21 1997-09-02 Inax Corp 水切装置
JPH1088770A (ja) * 1996-09-10 1998-04-07 Chuo Co Ltd 外壁構造
JPH1136463A (ja) * 1997-07-14 1999-02-09 Nisshin Steel Co Ltd 壁構造
JPH11172887A (ja) * 1997-12-08 1999-06-29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外装材取付金具
KR200174254Y1 (ko) * 1999-09-30 2000-03-15 우기주 건축물의 외장재
JP2000226922A (ja) * 1999-02-08 2000-08-15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外装材の取付金具及び取付構造
JP2002038693A (ja) * 2000-05-18 2002-02-06 Imabesu:Kk パネル式外装材
JP2003253847A (ja) * 2002-03-05 2003-09-10 Nippon Kentetsu Co Ltd 建物外装用パネ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04019392A (ja) * 2002-06-20 2004-01-22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内装化粧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04620A (zh) * 2002-12-02 2004-06-16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暗插式吸音板
US20050115299A1 (en) * 2002-02-14 2005-06-02 Seppo Jaaskelainen Sheetmetal forming method
JP2006089991A (ja) * 2004-09-22 2006-04-06 Inayama Kenchiku Sekkei Jimusho:Kk 耐力壁
JP2006090003A (ja) * 2004-09-22 2006-04-06 Sekisui Chem Co Ltd 壁部支持構造
JP2006144380A (ja) * 2004-11-19 2006-06-08 Asahi Kasei Homes Kk 接続部材及び下地の施工方法
KR20070050122A (ko) * 2005-11-10 2007-05-15 주식회사 대경에스앤씨티 건축물 외장용 석재 판넬의 시공구조
JP2009030245A (ja) * 2007-07-24 2009-02-12 Asahi Kasei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表装材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使用される支持具
US20130111840A1 (en) * 2011-11-09 2013-05-09 Robert B. Bordener Kit and assembly for compensating for coefficients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decorative mounted panels
KR101353096B1 (ko) * 2012-11-09 2014-01-20 주식회사 에스와이테크 건축용 폴리스톤 패널 구조체
US20140157701A1 (en) * 2012-08-03 2014-06-12 Hunter Douglas Chile S.A. Nonplanar pane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140202112A1 (en) * 2013-01-22 2014-07-24 Henry H. Bilg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unting Wall Panels to a Wall
US20140260061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Rustique Enterprises, Inc. Interlocking Cladding Panel and Methods of Use
CN204095615U (zh) * 2014-09-25 2015-01-14 重庆麦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多功能盒装置与扶手架连接结构
US20150176287A1 (en) * 2013-01-22 2015-06-25 Henry H. Bilge System for Mounting Wall Panels to a Wall Structure and Wall Panels Therefor
KR20150101282A (ko) * 2014-02-26 2015-09-03 신용활 파스너를 이용한 벽체와 구조물 고정 구조
KR20150120203A (ko) * 2014-04-17 2015-10-27 김도윤 건축 내외장재 설치용 고정구의 제작방법 및 그 제품
KR101625501B1 (ko) * 2015-08-26 2016-05-30 맹윤섭 알루미늄복합재를 이용한 벽체 시공방법
KR20170004446A (ko) * 2015-07-02 2017-01-11 (주) 나무들 목재 사이딩 끼움식 고정 클립
JP2017057670A (ja) * 2015-09-18 2017-03-23 アイジー工業株式会社 壁構造
JP2017141619A (ja) * 2016-02-12 2017-08-17 株式会社内藤ハウス 外壁パネル支持構造
CN107419870A (zh) * 2017-08-28 2017-12-01 广州市名晋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板干挂系统的施工方法及装饰板干挂系统
JP2018059293A (ja) * 2016-10-03 2018-04-12 宮崎県 木材の接合構造及び接合金具
KR20180058591A (ko) * 2016-11-24 2018-06-01 장선옥 건축용 패널
WO2018235760A1 (ja) * 2017-06-21 2018-12-27 ニチハ株式会社 建物の壁構造、取付装置及び板材の施工方法
EP3540145A1 (de) * 2018-03-16 2019-09-18 3A Composites GmbH Verkleidungselement und verkleidungssystem für eine wand
CN110409738A (zh) * 2019-06-20 2019-11-05 温州华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瓷砖墙面及其施工方法
JP2023075379A (ja) * 2021-11-19 2023-05-31 アイジー工業株式会社 装飾板下地材及び装飾板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828Y2 (ja) * 1989-05-22 1995-05-01 株式会社ダイエツ 化粧板の取付け構造
JP2529033Y2 (ja) * 1990-06-13 1997-03-12 東急建設株式会社 外壁パネルの張付け用胴縁金物
FR2759104B1 (fr) * 1997-02-05 1999-04-30 Archidee Ensembl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e facade de batiment au moyen de panneaux et de verrous de fixation
JPH11336289A (ja) * 1998-05-25 1999-12-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化粧パネル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り形成される壁面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71221A (en) * 1939-03-30 1939-08-29 Roesch Porcelain Constructio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porcelain enameled pans
JPH04161649A (ja) * 1990-10-25 1992-06-05 Furukawa Alum Co Ltd 化粧パネル及び構造物化粧面
JPH0622442U (ja) * 1992-08-27 1994-03-25 株式会社ツヅキ カバーパネル
JPH0632564U (ja) * 1992-10-06 1994-04-28 株式会社ツヅキ カバーパネル
JPH0651361U (ja) * 1992-12-24 1994-07-12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平板状パネルユニット
JPH06299676A (ja) * 1993-04-15 1994-10-25 Kawachi Bankin Kogyo Kk 壁面パネルおよび壁面
JPH09228491A (ja) * 1995-12-21 1997-09-02 Inax Corp 水切装置
JPH1088770A (ja) * 1996-09-10 1998-04-07 Chuo Co Ltd 外壁構造
JPH1136463A (ja) * 1997-07-14 1999-02-09 Nisshin Steel Co Ltd 壁構造
JPH11172887A (ja) * 1997-12-08 1999-06-29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外装材取付金具
JP2000226922A (ja) * 1999-02-08 2000-08-15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外装材の取付金具及び取付構造
KR200174254Y1 (ko) * 1999-09-30 2000-03-15 우기주 건축물의 외장재
JP2002038693A (ja) * 2000-05-18 2002-02-06 Imabesu:Kk パネル式外装材
US20050115299A1 (en) * 2002-02-14 2005-06-02 Seppo Jaaskelainen Sheetmetal forming method
JP2003253847A (ja) * 2002-03-05 2003-09-10 Nippon Kentetsu Co Ltd 建物外装用パネ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04019392A (ja) * 2002-06-20 2004-01-22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内装化粧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04620A (zh) * 2002-12-02 2004-06-16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暗插式吸音板
JP2006089991A (ja) * 2004-09-22 2006-04-06 Inayama Kenchiku Sekkei Jimusho:Kk 耐力壁
JP2006090003A (ja) * 2004-09-22 2006-04-06 Sekisui Chem Co Ltd 壁部支持構造
JP2006144380A (ja) * 2004-11-19 2006-06-08 Asahi Kasei Homes Kk 接続部材及び下地の施工方法
KR20070050122A (ko) * 2005-11-10 2007-05-15 주식회사 대경에스앤씨티 건축물 외장용 석재 판넬의 시공구조
JP2009030245A (ja) * 2007-07-24 2009-02-12 Asahi Kasei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表装材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使用される支持具
US20130111840A1 (en) * 2011-11-09 2013-05-09 Robert B. Bordener Kit and assembly for compensating for coefficients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decorative mounted panels
US20140157701A1 (en) * 2012-08-03 2014-06-12 Hunter Douglas Chile S.A. Nonplanar pane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KR101353096B1 (ko) * 2012-11-09 2014-01-20 주식회사 에스와이테크 건축용 폴리스톤 패널 구조체
US20140202112A1 (en) * 2013-01-22 2014-07-24 Henry H. Bilg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unting Wall Panels to a Wall
US20150176287A1 (en) * 2013-01-22 2015-06-25 Henry H. Bilge System for Mounting Wall Panels to a Wall Structure and Wall Panels Therefor
US20140260061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Rustique Enterprises, Inc. Interlocking Cladding Panel and Methods of Use
KR20150101282A (ko) * 2014-02-26 2015-09-03 신용활 파스너를 이용한 벽체와 구조물 고정 구조
KR20150120203A (ko) * 2014-04-17 2015-10-27 김도윤 건축 내외장재 설치용 고정구의 제작방법 및 그 제품
CN204095615U (zh) * 2014-09-25 2015-01-14 重庆麦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多功能盒装置与扶手架连接结构
KR20170004446A (ko) * 2015-07-02 2017-01-11 (주) 나무들 목재 사이딩 끼움식 고정 클립
KR101625501B1 (ko) * 2015-08-26 2016-05-30 맹윤섭 알루미늄복합재를 이용한 벽체 시공방법
JP2017057670A (ja) * 2015-09-18 2017-03-23 アイジー工業株式会社 壁構造
JP2017141619A (ja) * 2016-02-12 2017-08-17 株式会社内藤ハウス 外壁パネル支持構造
JP2018059293A (ja) * 2016-10-03 2018-04-12 宮崎県 木材の接合構造及び接合金具
KR20180058591A (ko) * 2016-11-24 2018-06-01 장선옥 건축용 패널
WO2018235760A1 (ja) * 2017-06-21 2018-12-27 ニチハ株式会社 建物の壁構造、取付装置及び板材の施工方法
CN107419870A (zh) * 2017-08-28 2017-12-01 广州市名晋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板干挂系统的施工方法及装饰板干挂系统
EP3540145A1 (de) * 2018-03-16 2019-09-18 3A Composites GmbH Verkleidungselement und verkleidungssystem für eine wand
CN110409738A (zh) * 2019-06-20 2019-11-05 温州华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瓷砖墙面及其施工方法
JP2023075379A (ja) * 2021-11-19 2023-05-31 アイジー工業株式会社 装飾板下地材及び装飾板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241168A1 (zh) 2021-12-02
WO2021241168A1 (ja) 2021-12-02
EP4159951A1 (en) 2023-04-05
JP7345651B2 (ja) 2023-09-15
US20230105519A1 (en)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35309A1 (en) Panel veneer systems
JP7319150B2 (ja) 建築用ブラケット、建物壁構造、および板材施工方法
CN110392760B (zh) 安装配件以及建筑物的壁结构
CN115279980A (zh) 装饰结构、板材、以及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JP4119856B2 (ja) 屋外の床形成用デッキ
KR101099038B1 (ko) 보강 벽체타일 및 이를 구비한 벽체
KR101247837B1 (ko) 철근 배근이 용이한 건설공사용 거푸집
JP7475629B2 (ja) 連結金具および天井下地
JP6541379B2 (ja) 仕上げ材の取付構造
KR200213267Y1 (ko) 각도 조절이 가능한 거푸집
JP4988635B2 (ja) 簡易敷設型デッキ構造体用框材
JP4288271B2 (ja) 自在間仕切り構造
JPH04272347A (ja) タイルパネル外壁
JP6839740B2 (ja) 仕上げ材の取付構造
JP2019143476A (ja) 仕上げ材の取付構造に用いる押出成形セメント板
JP2020193561A (ja) 押出成形セメント板
JP2020193560A (ja) 押出成形セメント板
JP2006249830A (ja) 外壁板用の留め付け金具および該留め付け金具を用いた外壁施工構造と外壁施工方法
JP5074776B2 (ja) パネル体における天井用固定具
JP4413683B2 (ja) 部材の位置決め具
JP4717660B2 (ja) 格子面状体システム
JP3067345U (ja) 壁板張り用厚板
KR200332022Y1 (ko) 파티션 패널커버의 고정용 부재 조립구조 및 그 구조에사용되는 고정용 부재
JPS61266767A (ja) 建物の外装壁
KR200437076Y1 (ko) 건물용 바닥판재의 줄눈 마감용 조이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