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62C - 具有针进给机构的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针进给机构的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62C
CN1150362C CNB011032057A CN01103205A CN1150362C CN 1150362 C CN1150362 C CN 1150362C CN B011032057 A CNB011032057 A CN B011032057A CN 01103205 A CN01103205 A CN 01103205A CN 1150362 C CN1150362 C CN 11503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pin
feeding
sewing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32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7146A (zh
Inventor
田川v二
田川祐二
原田幸一
山口稔
赤羽浩一
井上和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07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7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20Work-feeding means constituted by sewing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1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making piped open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04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spects
    • D05B19/1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combinations of stitch or pattern data from memory ; Handling data in order to control stitch format, e.g. size, direction, mirror imag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1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machine
    • D05B19/14Control of needle movement, e.g. varying amplitude or period of needle move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22Work-fee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setting length of sti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在缝纫程序编制的控制中选择缝纫程序编码(S10)之后,确定在缝纫起始端无散边线迹缝纫时是否执行针进给(S13),给定在缝纫起始端无散边线迹的缝纫长度(S14),和给定线迹长度(S15)。确定在锁式线迹缝纫时是否执行针进给(S16),给定锁式线迹的针进给量(S17),和给定锁式线迹的布料进给量(S18)。确定在缝纫终止端无散边线迹缝纫时是否执行针进给(S19),给定在缝纫终止端无散边线迹的缝纫长度(S20),和给定在缝纫终止端无散边线迹长度(S21)。

Description

具有针进给机构的缝纫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针进给机构的缝纫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缝纫机,其中每种缝纫方法的针进给量给定值储存在数据存储装置中,在缝纫时从该存储装置中读出,针进给机构是由根据针进给量的起动器起动。
背景技术
按常规,滚边缝纫机装设两根针,通过送进由三角滑架进料器保持的贴边和底布料,对放在底布料上折叠的贴边进行滚边。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某些类型的布料放在上面的贴边进给量少于放在下面的底布料的进给量,有可能发生在贴边和底布料之间的滑动。
为了防止上下布料之间的滑动,一般的锁式线迹缝纫机装设与布料进给机构同步的,在针插入到各缝料时在布料进给方向移动针的针进给机构。采用机械驱动类型的机构作为针进给机构,它与布料进给机构相联系,将针送进一特定的量,布料进给机构在布料进给定时内,机械地将要缝纫的布料送进。在布料进给方向送进该针在这个说明书中定义为“针的进给”。
当通过上述机械驱动的针进给机构送进布料时,很难匹配由布料进给机构送进的布料量(以下称为布料进给量)和由针进给机构送进的针进给量(以下称为针进给量)。如果布料的进给量和针的进给量不相等,通常造成布料损坏,得到很差的成品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对缝纫系列的每种缝纫方法给出针进给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简化针进给量的给定。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漂亮地完成无散边线迹。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简化针进给的给定。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提供一种具有垂直移动的针和在布料进给方向送进要缝纫布料的布料进给装置的缝纫机,包括:
在布料进给方向送进针的针进给机构;
起动针进给机构的针进给起动器;
存储与许多缝纫方法中的每一种相对应的针进给量的数据存储装置,和
从数据存储装置中读出针进给量和根据针进给量控制针进给起动器的针进给控制器;
其中针进给机构包括:
在其底部有针的针杆;
针杆摆动轴,它是与机器主轴平行放置的并对支持针杆的针杆支架摆动;
垂直固定在针杆摆动轴一端的摆动连杆;和
偏心凸轮,它与摆动连杆摆动部分的从动表面接触,并由针进给起动器驱动;
所述许多缝纫方法包括第一缝纫方法,第二缝纫方法和第三缝纫方法中的至少两个,其中第一缝纫方法中执行的缝纫操作是由布料进给装置实现布料进给同时停止由针进给机构执行的针进给,第二缝纫方法中执行的缝纫操作是由布料进给装置实现布料进给,同时在针插入到各缝料中时与布料进给同步由针进给机构执行针进给,第三缝纫方法中执行的缝纫操作是在针从各缝料出来对由针进给机构执行针进给,同时停止由布料进给装置执行的布料进给。
通过输入装置输入每种缝纫方法相对应的针进给量,并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针进给控制器从数据存储装置读出针进给量和根据针进给量控制针进给起动器。结果,当针进给起动器驱动针进给机构时,在进给的定时内在布料的进给方向进给针。因此,依照缝纫的方法,有或没有针插入到缝料中都可以实现针的进给。所以能容易地调节针的进给量。
在所述的缝纫机中,许多的缝纫方法可以包括至少或者在布料缝纫的开始端或者在缝纫的终止端形成无散边的线迹。在无散边线迹缝合时,停止用布料进给装置送进布料,在布料进给方向送进针,同时针在布料的上面。结果,在用无散边线迹将许多布料缝纫在一起时,在各缝料之间没有滑动和获得精细的缝纫结果。
在所述的缝纫机中,许多缝纫方法包括锁式线迹缝纫,在锁式线迹缝纫时在布料进给方向送进针是与布料进给装置送进的布料同步。因此在有很大布料进给量的锁式线迹缝纫时,用针插入到布料中实现针的进给。结果在布料之间没有滑动并获得精细的缝纫结果。
在所述缝纫机中,布料进给装置做成能送进由夹紧的底布料和贴边组成的缝料,缝纫机是用两根针将贴边缝到底布料上的滚边缝纫机。因此,当用夹紧的布料和贴边进行滚边缝纫时,在布料和贴边之间没有滑动和给予精细的缝纫结果。
在所述的缝纫机中,布料进给装置的结构是在布料进给方向通过送布牙送进布料。因此,即使是通过送布牙送进布料的常规的锁式线迹缝纫机,通过使用针的进给可以防止布料之间的滑动。
偏心凸轮的转动使针杆摆动轴通过摆动连杆直接摆动。因此,由于可以简化针进给机构的结构,从而使缝纫机可以缩小尺寸。另外,也可应用低速类型的步进马达作为针进给32的步进马达。步进马达可以缩小尺寸,从而有降低成本的优点。
至少或者在缝纫起始端或者在终止端形成无散边线迹时,控制器根据预先给定的无散边线迹数据控制针进给起动器(32),以便在针从各缝料中出来和布料进给装置停止时执行针进给。因针进给机构由针进给起动器驱动,所以在进给定时内在布料方向送进针。因此,仅有针进给执行无散边的线迹缝纫,以致在无散边线迹缝合时各缝料之间没有滑动,获得精细的缝纫结果。
通过选择装置选择有上述三种缝纫方法中至少二种的一个缝纫方法,根据选择的缝纫方法由控制装置控制布料进给装置和针进给起动器。因此,对所选择的缝纫方法最适合的进给操作能够获得精细的缝纫结果。
附图简介
本发明将参考它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和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有:
图1是本发明滚边缝纫机筒化的透视图;
图2是该滚边缝纫机简化的侧视图;
图3是沿着从前面观看的图1中的III-III线取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说明机器主体内部工作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沿图4的V-V线取的纵向剖面图;
图6是滚边缝纫机的控制方框图;
图7是缝纫程序编制控制过程的简要的程序方框图;
图8描述给定值存储器的数据结构;
图9是自动滚边缝纫控制过程的简要的程序方框图;和
图10说明在缝纫开始端无散边线迹时针的运动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之描述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案是将本发明应用到有针进给机构的滚边缝纫机的实例。
如图1和2中所示,滚边缝纫机1包括机器主体2,机器台板3,夹紧装置4,布料进给机构5,针进给机构6,滚边器18。夹紧装置4和布料进给机构5的作用是布料的进给装置。
机器主体2是放在机器台板3上,包括有线环收线器(未表示)的底板部分10,立在底板部分10右边的标准部分11,从标准部分11上部伸出的臂部分12以便面向底板部分10。
如图1中所示,夹紧装置4是放置在机器台板3上,以便可以从由双点划线指示的准备位置,位于针29的很远前面,移动到接近针29的缝纫位置。如图3中所示,夹紧装置4包括一对三角滑架进料器15,它可上下移动以便将底布料W1压持在台板3上,一对折边板16,它可以侧向打开和闭合从两侧将贴边W2折合放到底布料W1上并将贴边W2保持在底布料W1上,一对折翼加压器17,它可上下移动,如果需要的话将放在贴边W2上的折翼条W3保持在折边板16上。
如图2中所示,夹紧装置4由布料进给机构5操纵前后运动(在图2中向左和向右),进给机构使用布置在机器台板3的下表面上的布料进给马达57作为驱动源。
滚边器18连接到可转动地安装在臂部分12上的支持部件18a,以便在机器台板3上,上下移动。滚边器18的横截面形状象倒转的T字。滚边器18以夹紧装置4的准备位置伸展到缝纫位置。在将贴边W2放到底布料W1之后,在由折边板16进行弯曲之前,滚边器18下到贴边W2上以便将贴边W2压持在底布料W1上。
接着,将参考附图描述机器主体2。
如图1中所示,在标准部分11的前面装设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20和操作面板21。执行后面描述的缝纫程序所需的各种数值可以使用在操作面板21上的十个键基座通过输入屏幕输入显示在显示器20上。如图4中所示,缝纫机主轴22放置在臂部分12的内部从一侧到另一侧,它是由机器框架F可转动地支撑和由缝纫机马达23使其转动。针杆曲柄24固定在缝纫机主轴22的左边。正好在针杆曲柄24的左边,针杆支架28支持针杆27,以便使其上下运动。
曲柄杆25在一端与针杆曲柄24相连,在另一端连接到固定在针杆27上的针杆夹26。当机器马达23在转动方向运转时,通过机器主轴22,针杆曲柄24和典柄杆25,使针杆27上下运动。两根针29连接在针杆27的底部。将夹紧装置4移到图1的准备位置,三角滑架进料器15,折边板16,折翼加压器17和滚边器18互相配合,将底布料W1贴边W2,和如果需要还有折翼条W3压持到机器台板3上,如图3中所示。
当用压持的各缝料开始缝纫时,通过布料进给机构5将夹紧装置4向后移动。因此,在机器进给方向D从准备位置向缝纫位置送进所有的缝料W1到W3,针29和线环收线器互相操作使得在缝料W1到W3上连续完成在缝纫起始端无散边线迹,锁式线迹,在缝纫终止端无散边线迹。
接着将参考图4和5描述针进给机构6,它通过在布料进给方向D摆动针杆27,使连接在针杆27底部的针29运动。
在针杆支架28的右端,整体形成摆动支持部件28a。布置在机器主轴22下面并与其平行的针杆摆动轴30,在其左端固定到摆动支持部件28a。针杆摆动轴30的右边与垂直放置(与针杆摆动轴30垂直)的摆动连杆31的顶端连接。在摆动连杆31的底部形成从动框架31a,它基本上成矩形。在标准部分11的底部,安装针进给用的步进马达32,使它的轴朝向左边。步进马达32的驱动轴32a与机器主轴22平行放置并由机器框架F可转动地支持。
偏心凸轮33固定在驱动轴32a纵向上的某个中间点,它与从动框架31a内侧表面上的从动表面31b接触。在图5中,当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仅在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角度时,偏心凸轮33同时转动和向前移动,使得从动框架31a只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因此,针杆摆动轴30逆时针转动,通过针杆支架28针杆27逆时针方向摆动,针29的尖只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当针保持插入在布料中时,针29在布料进给方向D(从机器主体看向前或向后)上移动,在这个说明书被称为针进给。
当针进给32的步进马达仅在顺时针方向转动一角度,那么偏心凸轮33,摆动连杆31,针杆摆动轴30和针杆支架28,每个都操作在与上述相反的方向,针29的尖只向后移动一定的距离。在图5中,由实线指示的针29的位置被看作是参考位置29(k);由双点划线指示在参考位置29(k)前面的针29的位置被看作是向前移动位置29(F);由双点划线指示的在参考位置29(K)后面的针29的位置被看作是向后移动位置29(B)。
向前移动位置29(F)可以参考位置29(K)最大向前移动约4mm。向后移动位置29(B)可从参考位置29(B)最大向后移动约4mm。当针的进给量给定为“0”时,针29在参考位置29(k)上下移动。
然后,将描述滚边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如图6中所示,控制装置40包括输入接口41,CPU 42,ROM 43,RAM 44,输出接口45,驱动电路46到49,显示控制器50,公共总线51作为数据总线将它们互相连接。
输入接口41连接到折边开始开关52,它给予夹紧装置4折边操作和夹紧操作的指令,连接到折边取消开关53,它给予取消折边操作的指令,连接到开/停开关54指令自动滚边缝纫的开和关,连接到操作面板21和定时信号发生器55,发生器通过阅读画在盘13上的径向细线,盘13固定在机器主轴22上,检测机器主轴22一系列的转动相角。
驱动电路46连接到机器马达23,驱动电路47连接到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驱动电路48连接到装设在夹紧装置4中的许多空气气缸56,驱动电路49连接到布料进给马达57,该马达使布料进给机构5在布料进给方向D进给。ROM 43存储各种控制程序,例如驱动控制程序,缝纫控制程序,前者用于控制马达23、32、57,和空气气缸56的运动,控制程序是编制缝纫程序所需要的,缝纫控制程序包括针进给控制程序。
在RAM 44的程序编码存储器44a中,存储所选的缝纫程序编码。在给定值存储器44b中,存储每个缝纫程序确定的给定值。在缝纫数据存储器44c中,存储滚边缝纫的缝纫数据。在RAM 44中还装设其他必需的存储器。
现在将根据图7的流程图描述在控制装置40中执行的缝纫程序编制控制的过程。在程序框图中,Si(i=10,11,12…)代表过程的步骤。
当送电之后,有许多选择项的菜单屏幕出现在液晶显示器20上,通过操作面板21从菜单屏幕中选择“编制缝纫程序”的项目,执行缝纫程序编制控制的过程。当过程开始时,选择用于选择程序编码的选择过程,例如送No.1(S10)。
然后给定值屏幕显示在液晶显示器(20)上(S11),在该屏幕中确定每个缝纫方法的各项数据所需的各种给定值。首先,给定总的滚边缝纫长度例如为“150mm”(S12)。
接着,确定在缝纫起始端无散边线迹时是否执行针进给(S13)。例如,针进给的状态给定为“ON”以便执行针进给。当针进给给定在“ON”时,停止由马达57执行的布料进给操作,只执行针进给。
给定在缝纫起始端无散边线迹的缝纫长度例如为2mm(S14)。
接着给定在缝纫起始端无散边线迹长度例如为0.5mm(S15)。
确定在锁式线迹时是否执行针进给(S16)。例如,针进料的状态给定为“ON”。
当在锁式线迹中执行针进给时,给定针进给量例如为“1mm”(S17)。在执行锁式线迹时由马达57产生的布料进给量例如给定为“2mm”(S18)。在锁式线迹时,布料进给量是线迹长度。
确定在缝纫终止端无散边线迹时是否执行针进给(S19)。例如,针进给的状态给定为“OFF”。当针进给给定为“OFF”时,针进给停止和只执行由马达57产生的布料进给操作。
在缝纫终止端无散边线迹的缝纫长度给定为例如2mm(S20)。在缝纫终止端给定无散边线迹长度例如为0.5mm(S21)。
如上述确定的各给定值存储在给定值存储器44b中各相应的缝纫项目里,如在缝纫起始端的无散边线迹,锁式线迹,在缝纫终止端的无散边线迹(S22)。根据各给定值计算滚边的缝纫数据并存储在缝纫数据存储器44C中(S23)。该流程完成了缝纫程序编制控制。当上述的各值确定时,它们存储在给定值存储器44b中以便与缝纫方法的各项数据对应,如图8中所示。
现在将参考图9的程序框图描述,当从菜单中选择执行“滚边缝纫”时自动滚边缝纫控制的过程。
当自动滚边缝纫控制过程开始时,在液晶显示器20上显示缝纫程序编码选择屏幕。选择所需的缝纫程序编码(S30)。当操作折边开始开关52时(S31:是),起动三角滑架进料器15,折边板16,折翼加压器17,滚边器18和其他部件,执行折边将底布料W1,贴边W2,如果需要还有折翼W3加压并保持在机器台板3上(S32)。
当操作开/停开关54时(S33),将夹紧装置4从准备位置移动到缝纫位置(S34)。如图10中所示,根据在缝纫起始端在纱线位移线迹的缝纫长度(2mm)使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逆时针转动一角度,将针29放在位置P0,针29的尖端向前移动+2mm从参考位置29(κ)移到向前移动位置29(F)(S35)。驱动机器马达23(S36),针29在位置Q0落入到布料中,该位置在参考位置(κ)向前+2mm。当进行布料进给定时时,在缝纫起始端执行无散边线迹(S38),布料进给定时是在针29从布料中出来的周期内根据定时信号发生器55发出的信号预先确定的(S37:是)
在上述情况中,三角滑架进料器15保持不动和针29移动-0.5mm,也就是说,针29在布料进给方向D向后移动节距0.5mm,针29到达位置P1并在Q1点落入到布料中。当无散边线迹的数目没有达到起始端指示的数目(S39:不),重复S37到S39的步骤。当无散边线迹的数目达到指定的数目(S39:是),完成了无散边线迹并执行锁式线迹(S40)。在上述情况中,在起始端无散边线迹的缝纫长度给定为2mm,线迹的针进给量在无纱线移线迹时给定为0.5mm。因此,如图10中表示的那样,当针29从位置P1移动到位置P4时,在起始端做了4个无纱线位移线迹从点Q1到Q4
在锁式线迹时(S40),通过从总的缝纫长度减去在缝纫起始和终止两端的无散边线迹可以求出锁式线迹的缝纫长度。锁式线迹的缝纫长度被布料的进给量除,可求出锁式线迹时线迹的数目。执行锁式线迹已求出的线迹数。在图7中,缝纫长度是150mm,在缝纫起始端无散边缝纫长度是2mm,在缝纫终止端无散边缝纫长度是2mm,在锁式线迹时布料进给量是2mm。因此线迹数是(150-(2+2))/2=73。在锁式线迹时,每次针插入到底布料W1和贴边W2中针29移动1mm,在针29插入到各缝料时提供特定的布料进给定时,使之与移动2mm的三角滑架进料器15同步。
布料进给量给定是2mm,和针进给量给定是1mm。这是因为在这种缝纫机中缝纫速度很快,在2mm的布料进给完成之前针29可能从布料中出来。按照缝纫速度,布料进给量,布料进给定时,和其他因素,凭经验将针进给量给定在最佳值。例如,重复下述的过程。在针29落下到点Q4(29(κ))位置之后,在针29插入到各缝料的时间内,将针29往后送1mm。然后,在从各缝料出来之后,针29回到29(κ)位置和再落入到各缝料的Q4点。在这过程中,各缝料连续向后进给2mm。如果针进给是给定在OFF,在锁式线迹期间在提供的布料进给定时内由布料进给机构5送进的布料是在针29从各缝料中出来时进行的。不用说,针29在布料进给方向D上不移动。
在完成锁式线迹之后,在针29从各缝料中出来时提供进给定时的情况下(S41:是),在缝纫终止端执行无散边线迹(S42)。
在缝纫终止端执行无散边线迹时,将无散边线迹的缝纫长度除以线迹长度求出无散边的线迹数,按求出的线迹数执行无散边线迹缝合。在图8中,无散边线迹的缝纫长度是2mm,线迹长度是0.5mm。因此2被0.5除,得到4求出无散边的线迹数。在终止端无散边线迹缝纫时,不执行针进给,三角滑架进料器15在布料进给方向D上移动的节距是0.5mm。如果没有达到在终止端的无散边的线迹数(S43:不),重复S41到S43的步骤。当达到无散边线迹数时(S43:是),机器马达23停止(S44),由刀机构61(表示在图2中)操作角刀60,切除缝在一起的底布料W1和贴边W2的毛边(S45)。这样完成了自动滚边缝纫控制的过程。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案中有三个缝纫方法:第一缝纫方法是停止针进给和由布料进给机构5进给进行缝纫;第二缝纫方法是用针29插入到各缝料中执行针进给,并与针进给同步由布料进给机构5进给进行缝纫;和第三缝纫方法是停止布料进给机构5使其不进给并且针29在缝料的上面执行针进给进行缝纫。按照S14,S18和S21各步骤给定的状态,可以用各种缝纫方法进行缝纫。
给定值存储器44b与数据存储装置相对应。CPU 42和给定值存储器44b执行缝纫程序编制的控制过程,除了S23这一步,其作用如输入和给定装置。CPU 42执行缝纫程序编制的控制和自动的滚边缝纫控制过程的步骤23,其作用如针进给的控制装置。CPU 42执行S14,S18,S20和S21,其作用如选择装置。
这样,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驱动针进给机构6。通过操作面板21输入各个数值缝纫程序编制的控制能够在缝纫起始端无散边线迹缝合时给定针进给量,在锁式线迹缝合时给定针进给量,在终止端无散边线迹缝纫时给定针进给量,和类似的情况。各数值存储在给定值存储器44b中。在缝纫时,根据各数值控制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特别是在无散边线迹缝合时,停止由布料进给机构5送进布料,当针29从底布料W1和贴边W2中出来时摆动针杆27。当针29在各缝料上面时无散边线迹只能通过针进给完成。因此,当底布料W1和贴边W2用无散边线迹缝纫时它们之间没有滑动,得到精细的缝纫结果。
提供的各种缝纫方法有,停止针进给和由布料进给机构5送进布料进行缝纫;用针29插入到各缝料中执行针进给,同时与针进给同步地由布料进给机构5进给进行缝纫;停止布料进给机构5送进布料并用针29在各缝料上面执行针进给进行缝纫。从上述的方法中可以很容易地选择所需的缝纫方法,和该缝纫方法的各项数据可以用数值给定。因此,按照该缝纫方法,可以在两种情况下,有或没有针29插入到各缝料中执行针进给。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调节针进给量。
在针进给机构6中,针杆摆动连杆30摆动支持针杆27的针杆支架28,摆动连杆30与机器主轴22平行放置,摆动连杆31垂直地固定在针杆摆动连杆30的右边,偏心凸轮33与摆动连杆31的从动框架31a的从动表面31b接触,该凸轮由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驱动。偏心凸轮33的转动通过摆动连杆31使针杆摆动轴30产生直接摆动。因此,由于针进给机构6的结构可以简化,从而使滚边缝纫机1的机器主体2可以缩小尺寸。另外,也可以使用低速类型的步进马达作为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步进马达也可缩小尺寸,从而有降低成本的优点。
现在将描述上述实施方案的各个修正方案。
滚边缝纫可以包括锁式线迹和或者在缝纫起始端或者在缝纫终止端的无散边线迹。
代替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可以使用各种电子起动器,例如线性电磁线圈。
针进给的步进马达32的驱动轴可以形成偏心凸轮的形状,以便有省略偏心凸轮33。
对每个线迹通过将针29前后移动可以形成无散边线迹。
应该理解本发明并没有把它的应用局限在附图中说明的结构细节和各部件的布置。根据现有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对熟悉该技术的人们来说,本发明可以是其他的实施方案,可以用各种方式实践或实现而不会背离它的技术概念。本发明可以应用到所有类型的缝纫机,如锁式线迹缝纫机,这些缝纫机包括能在布料进给方向D使用进给轧头送进布料的布料进给装置。

Claims (6)

1.一种具有垂直移动的针(29)和在布料进给方向(D)送进要缝纫布料(W1,W2)的布料进给装置(4,5)的缝纫机(1),包括:
在布料进给方向(D)送进针(29)的针进给机构(6);
起动针进给机构(6)的针进给起动器(32);
存储与许多缝纫方法中的每一种相对应的针进给量的数据存储装置(44b),和
从数据存储装置(44b)中读出针进给量和根据针进给量控制针进给起动器(32)的针进给控制器(42);
其中针进给机构(6)包括:
在其底部有针(29)的针杆(27);
针杆摆动轴(30),它是与机器主轴(22)平行放置的并对支持针杆(27)的针杆支架(28)摆动;
垂直固定在针杆摆动轴(30)一端的摆动连杆(31);和
偏心凸轮(33),它与摆动连杆(31)摆动部分的从动表面接触,并由针进给起动器(32)驱动;
所述许多缝纫方法包括第一缝纫方法,第二缝纫方法和第三缝纫方法中的至少两个,其中第一缝纫方法中执行的缝纫操作是由布料进给装置(4,5)实现布料进给同时停止由针进给机构(6)执行的针进给,第二缝纫方法中执行的缝纫操作是由布料进给装置(4,5)实现布料进给,同时在针(29)插入到各缝料(W1,W2)中时与布料进给同步由针进给机构(6)执行针进给,第三缝纫方法中执行的缝纫操作是在针(29)从各缝料(W1,W2)出来对由针进给机构(6)执行针进给,同时停止由布料进给装置(4,5)执行的布料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1),还包括输入装置(21),它将与许多缝纫方法中的每一种相对应的针进给量输入到数据存储装置(44b)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1),其中许多的缝纫方法包括至少或者在布料(W1,W2)缝纫的开始端或者在缝纫的终止端形成无散边的线迹,在无散边线迹缝合时,停止用布料进给装置(4,5)送进布料,在布料进给方向(D)送进针(29),同时针(29)在布料(W1,W2)的上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1),其中许多缝纫方法包括锁式线迹缝纫,在锁式线迹缝纫时,在布料进给方向(D)送进针(29)是与布料进给装置(4,5)送进的布料同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1),其中布料进给装置(4,5)做成能送进由夹紧的底布料(W1)和贴边(W2)组成的布料(W1,W2),缝纫机(1)是用两根针(29)将贴边(W2)缝到底布料(W1)上的滚边缝纫机(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1),其中布料进给装置(4,5)做成在布料进给方向(D)通过送布牙送进布料(W1,W2)。
CNB011032057A 2000-02-02 2001-02-02 具有针进给机构的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3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567/2000 2000-02-02
JP2000025567A JP2001212386A (ja) 2000-02-02 2000-02-02 針揺動機能を有する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7146A CN1307146A (zh) 2001-08-08
CN1150362C true CN1150362C (zh) 2004-05-19

Family

ID=18551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32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362C (zh) 2000-02-02 2001-02-02 具有针进给机构的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1212386A (zh)
KR (1) KR100782631B1 (zh)
CN (1) CN1150362C (zh)
DE (1) DE1010421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1447B1 (ko) * 2001-11-09 2004-03-09 썬스타 특수정밀 주식회사 자수기의 실끊김 방지 방법
KR100419891B1 (ko) * 2001-11-27 2004-02-26 썬스타 산업봉제기계 주식회사 전자식 지그재그 재봉기에서 사용자패턴 등록 방법 및 그장치
JP4573658B2 (ja) 2005-01-28 2010-11-04 Juki株式会社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4769534B2 (ja) * 2005-10-03 2011-09-07 Juki株式会社 玉縁縫いミシンの大押さえ装置
JP4960008B2 (ja) * 2006-05-01 2012-06-27 Juki株式会社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5468222B2 (ja) * 2007-09-12 2014-04-09 Juki株式会社 玉縁縫いミシン
KR101257750B1 (ko) 2011-04-21 2013-04-24 주식회사 스페이스솔루션 자수기 및 그 교정 방법
US9255352B2 (en) * 2013-07-31 2016-02-09 Inteva Products, Llc Apparatus for stitching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s
DE102017216725A1 (de) * 2017-09-21 2019-03-21 Dü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Nähmaschine sowie Nähmaschin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13279154B (zh) * 2021-05-11 2023-06-30 深圳市星火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缝纫设备的指令执行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26426C2 (de) * 1978-06-16 1982-12-30 Dürkoppwerke GmbH, 4800 Bielefeld Nähmaschine mit einer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das Nähgut und einer auf- und abbewegten Nadelstange
JPS60860Y2 (ja) * 1982-04-22 1985-01-11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針棒支持機構
JPS59141988A (ja) * 1983-02-03 1984-08-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縫目押えミシン
DE3516713C1 (de) 1985-05-09 1986-04-24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6750 Kaiserslautern Naehmaschine mit einer in einer Schwinge gelagerten Nadelstange
JPH0771595B2 (ja) * 1985-08-29 1995-08-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S62139694A (ja) * 1985-12-16 1987-06-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パルスモ−タを備えた布送り装置
JPS63194694A (ja) * 1987-02-06 1988-08-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H07102262B2 (ja) * 1989-05-17 1995-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操作装置
JPH03254785A (ja) 1990-03-02 1991-1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ミシンおよびミシンの縫製方法
JPH0438988A (ja) * 1990-06-04 1992-02-10 Brother Ind Ltd 電子制御式ジグザグミシン
JP2890959B2 (ja) * 1992-02-26 1999-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玉縁縫い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JP3769304B2 (ja) * 1992-12-28 2006-04-26 Juki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H101984A (ja) * 1996-06-15 1998-01-06 Inax Corp 混合水栓の設置構造
JP3276891B2 (ja) * 1997-06-27 2002-04-22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IT1320073B1 (it) 1999-05-07 2003-11-12 Juki Kk Macchina per cucire con ago mobile lungo la direzione di avanzamentodel tessuto.
JP2001025591A (ja) * 1999-05-07 2001-01-30 Juki Corp 針送りミシ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7146A (zh) 2001-08-08
DE10104218A1 (de) 2001-08-09
JP2001212386A (ja) 2001-08-07
KR20010082036A (ko) 2001-08-29
DE10104218B4 (de) 2018-07-26
KR100782631B1 (ko) 2007-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362C (zh) 具有针进给机构的缝纫机
US9150991B1 (en) Sewing machine feed device
CN1944754A (zh) 缝纫机的控制装置
JP2008295742A (ja)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CN106245239A (zh) 夹紧机构及具备该夹紧机构的缝纫机
CN101041923A (zh) 锁眼缝纫机
CN1095893C (zh) 扣件缝纫机
JP2010075382A (ja) ループ材供給装置
JPH09135978A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CN101445999B (zh) 圆头锁眼缝纫机
JP2015066355A (ja)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CN1432682A (zh) 钮扣供给装置
CN1873079A (zh) 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77219A (zh) 带环缝制缝纫机
CN1542191A (zh) 绕根钉扣缝纫机
JPH09135980A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CN107227561A (zh) 压布装置和具有压布装置的缝纫机
JP2005131255A (ja) 縫製装置
CN1113996C (zh) 电子锯齿形锁缝缝纫机和制作针摆数据的装置
JP4790456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13179993A (ja) ミシン
JP2850519B2 (ja) ミシンの送り量修正装置
CN111945310B (zh) 针进给缝纫机
JP4377282B2 (ja) 畳用縫着装置
CN1542189A (zh) 电子式锯齿线迹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