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3079A - 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3079A
CN1873079A CNA2005101381567A CN200510138156A CN1873079A CN 1873079 A CN1873079 A CN 1873079A CN A2005101381567 A CNA2005101381567 A CN A2005101381567A CN 200510138156 A CN200510138156 A CN 200510138156A CN 1873079 A CN1873079 A CN 1873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
linear slit
sewed
feed dog
se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381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佩瑞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i Complett SpA
Original Assignee
Conti Complett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94010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87307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 Complett SpA filed Critical Conti Complett SpA
Publication of CN187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3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1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machine
    • D05B19/16Control of workpiece movement, e.g. modulation of travel of feed do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2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single-thread seams
    • D05B1/04Running-stitch s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要点在于该线缝由进行至少两层重叠的针脚(2、3、4、5)、至少转换一次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方向而开始或结束。该方法较佳地通过使用如下一种装置来实施,在缝纫过程中,该装置根据预设的程序变换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方向,并可选择地改变针脚的长度。

Description

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绗缝(running stitch)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缝纫机是采用所谓的绗缝形成一种缝线的机器,即用一根预定长度的线(被称为出线(draw))形成的线缝,该线缝由在被缝纫的对象的两边都可以看到的针脚组成。
这种类型的机器在例如US-4122787中有所揭示,并基本上由具有基本为垂直的轴、并在其尖端处设置有开口眼的针组成,且该针的方向为其轴基本与放置所缝纫的物料的支承面垂直。
该针可由往复运动机构沿其自身的轴驱动,从而循环地通过放置在支承面上的物料,在用于线缝的出线线环的每一个支承面上方的部分和每一个支承面下方的部分移动。出线的一端被预先夹在所要缝纫的物料的支承面的上方,而出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在支承面的下方是用于卷取线的轮盘,该轮盘被放置在与针轴基本平行的平面上,且定向为使其轴与针轴基本垂直。所述的轮盘由一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组成,该固定部分中有一梭库以提供线,该旋转部分可绕其自身的轴转动。轮盘的固定部分同轴地安装在相应的驱动轴上,该轴可由旋转机构绕其轴与针的运动同步地驱动,并在外围设置有钩圈装置(或下钩圈装置),该钩圈装置是轮盘的旋转装置的旋转和针的运动的产物,该针与在支承面下方由针携带的线环接合并将从下钩圈装置向线的出线的自由端行进的那部分线提起,使其在轮盘固定部分的梭库中通过。
该机器包括:线处理元件,该元件被布置在支承面的下方;以及另一个钩圈装置(或上钩圈装置),该装置布置在支承面上方,相对于针的侧向,并被设计成与在支承面的上方由针携带的线相接合、并在得到下钩圈装置供应时将其保持住。
在这种缝纫机中,被缝纫的物料通常通过两个送布牙而前进:一下送布牙,该下送布牙支承在所要缝纫的物料的支承面的下方;以及一上送布牙,该上送布牙被布置在所要缝纫的物料的支承面上方并面对下送布牙,上、下送布牙同步运动。
下送布牙由传动系统驱动,该传动系统产生其沿所缝纫的物料的移动方向的往复运动,并使它只在前行或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在支承面的上方引出,从而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使送布牙与物料接合,且在其回复或向后运动(即沿反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使送布牙保持在支承面下方。
基本上,该机器用一线源出线工作,该线源一端被夹紧。在工作循环的第一步,在被夹紧端附近、缠绕着线的针通过所缝纫的物料,在支承面的下方形成一线环。
作为轮盘的旋转部分的旋转产物,该线环与下钩圈装置接合,且该出线所有剩余的线被装载到位于轮盘的固定部分的梭库中,并与针脱离接合,该针退回到支承面以上。
在将所缝纫的物料向前移动一步以后,针又下降,其针眼位于支承面的下方并与线接合,在后面的回复步骤中,将线环带到所缝纫的物料上方。该线环与上钩圈装置接合,在物料又向前移动一步后,该针再次通过该物料,将线环带到支承面下方。该线环与下钩圈装置接合并与针脱离接合。下钩圈装置继续旋转,将从针眼来的那部分线补充到出线的自由端,将其退出并重新装载到轮盘的固定部分的梭库中。这样,机器就制成了一根线的线缝,该线缝由可在所缝纫的物料的正面侧以及反面侧看到的针脚组成,即所谓的绗缝线缝。
由于可模仿手工线缝而需要的绗缝线缝具有容易被拆开的缺点,因为绗缝不是对线接结而形成的,而是如上所述由线与物料的前行交替地通过所述物料而形成的。事实上,要将绗缝线缝拆开只要将线或出线拉出就足够了。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在制造绗缝线缝的结尾时通常进行一种设计用来锁定平针脚线缝的叫做缝端加固或接结的附加操作。
第一种缝端加固技术包括在尾缝端处旋转所缝纫的物料,并用同一台缝纫机制造附加的线缝部分,该线缝部分与线缝的最终部分重叠。这一技术的缺点在于会造成从美观上来讲不完全令人满意,因为不太可能使线缝的附加部分的针脚完全与先前形成的线缝的针脚重合。
另一种缝端加固的技术包括将留在由带有针眼的普通针完成的线缝端部的那部分线穿过针眼,并手工形成一些与机器形成的最终一个或多个针脚重合的针脚。该技术可以达到比上述技术要好的效果,但其缺点在于需要更多的时间,且其最终效果要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
在重合一个针脚的情况下,用“接结”更确切,而在重复由多个针脚组成的线缝部分时,用“缝端加固”更确切。
这些缝端加固或接结技术都还有需要更长的完成时间以及要求完成线缝的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技能等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一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可用绗缝缝纫机在所述线缝的始缝端或尾缝端处自动完成加固或接结。
在该目标中,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用绗缝缝纫机来得到从美观角度完全令人满意的对线缝的缝端加固或接结,而不必考虑操作人员的技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明显减少缝端加固或接结线缝的时间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绗缝缝纫机上设置一种可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
通过一种用绗缝缝纫机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可达到将在以下变得明显的这一目标和这些及其它目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该线缝由进行至少两层重叠的针脚、至少转换一次所缝纫的物料的前行方向而开始或结束。
较佳地,可通过用于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的加固或接结的装置来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该装置设有可移动所缝纫的物料、并可转换送料方向的组件,该组件的类型为包括主驱动轴,该主驱动轴与用来喂送所缝纫的物料并置于基本水平的缝纫机支承面上的下送布牙连接,所述下送布牙可沿基本与所述支承面垂直第一方向运动,从而可从所述的支承面向上突起并移动到所述支承面的下方,并可沿基本与前行方向平行的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将运动传给所缝纫的物料,所述主轴通过第一传动系统和第二传动系统与所述送布牙连接,该第一传动系统适于将所述主轴绕自身的轴的旋转转换成所述下送布牙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往复运动,而该第二传动系统适于将所述主轴绕自身的轴的旋转转换成所述下送布牙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往复运动,设置有一调节件,可驱动该调节件而至少将所述第二传动系统的传动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系统偏移,从而转换由于所述下送布牙的动作而引起的所缝纫的物料的前行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由运动受控的启动器启动,该启动器可由一电子控制单元启动,可对该电子控制单元编程,从而在缝纫过程中根据预设的程序变换所缝纫的物料的前行方向。
附图说明
从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选但非排他的实施例以及实行该方法的装置的优选但非排他的实施例的说明中,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方法和装置两者都由附图通过非限定性的例子示出,其中:
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用绗缝所形成的线缝的始缝端处所进行的接结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用绗缝所形成的线缝的尾缝端处所进行的接结的示意图;
图2a到2h详细示出了图2所示接结部分的步骤;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绗缝形成的线缝的始缝端处所进行的缝端加固;
图4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绗缝形成的线缝的尾缝端处所进行的缝端加固的示意图;
图5是装备有用于实行根据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绗缝缝纫机的下送布牙驱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第二传动系统的正视图;
图7是沿线VII-VII截取的图6的截面图;
图8a到8d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传动系统沿一个方向馈送所缝纫的物料的操作步骤;
图9a到9d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传动系统沿与图8a到8d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馈送所缝纫的物料的操作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到4,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通过用缝纫机完成至少两个针脚来开始或结束线缝,这两个针脚通过至少一次转换所缝纫的物料(用标号1表示)的前行方向而重叠。
较佳地,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在由一个针脚占据的位置中生成多个重叠的针脚,重复多次形成针脚并在每一次中转换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方向。
图1示出了形成在始缝端处的两个重叠的针脚2、3,该形成过程如下。针20通过所缝纫的物料1(形成针脚2的部分2a),将线21移到所述物料1下方,并然后从物料1中退出,松开线21。将物料1向后馈送(实际上形成针脚2的部分2b),且针20随后再次通过物料1以将线21拾起。在将线21抽出到物料1上方(形成针脚2的部分2c)以后,将物料1向前送料(实际上形成针脚2的部分2d),且针20将线21送回物料1下方(形成针脚3的部分3a)。在针20退出到物料1上方以后,在针20再次穿过物料1之前,所述物料1再次被向后馈送(实际上形成针脚3的部分3b),针20再次穿过物料1将线21带回物料1上方(形成针脚3的部分3c)。此时,物料1向前馈送,实际上形成针脚3的部分3d,这就构成实际线缝的起始点,该线缝由实际上公知的方式继续,在每一次中向前馈送物料1。
图2示出在实际线缝的结尾处的两个重叠针脚4、5的情况。图2a到2h按顺序细化了针脚5的形成过程,以重叠先前的针脚4。针脚5的形成如下。在针20结束了针脚4的形成(形成针脚4的部分4d)后,该针再次通过物料1,将线21带回物料1的下方(形成针脚5的部分5a),如图2a所示。在针20退出到物料1上方后(图2b),将物料1如图2c所示向后馈送(实际上形成针脚5的部分5b),且针20再次如图2d和2e所示的那样从一个方向和相反方向通过物料1将线21带回物料1上方(形成针脚5的部分5c)。然后将物料1向前馈送(实际上形成针脚5的部分5d),如图2f所示的那样,然后线21由针20再次带回所缝纫的物料1的下方,如图2g和2h所示的那样。此时,针脚5的形成就结束了。可选择将物料1再次向后馈送,且可使线21回到物料1的上方,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构。
当然,根据需要,通过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将上述步骤重复数次可以增加重叠针脚的数量。
应该注意的是,图1和2以及图2a到2h中,为了将重叠的针脚相互区分,将针脚显示为略微互相间隔开。事实上,较佳地,如将在下面变得更明显的那样,通过精确地调整所缝纫的物料1向前或向后馈送的长度,可以使重叠的针脚完全重叠,从而至少在所缝纫的物料要暴露在外面的一侧(附图的上方一侧),可以看到的是绗缝线缝的最初或最终的单个针脚。
图3和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它们包括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完成线缝包括多个重叠在先前形成的针脚上的连续针脚的一部分。
图3示出了在始缝端处的缝端加固,它通过形成一些针脚6并使所缝纫的物料1向后馈送(如箭头7所示、即与在实际缝纫时的正常前行方向相反的方向)来形成。一旦形成了一定数量(可根据需要而不同)的针脚6,所缝纫的物料1向后馈送,形成实际线缝。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在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端和相反端上用具有不同长度的针脚来形成线缝,那么在每一次中物料1向后馈送的长度会将这个要求考虑在内,从而在形成向后的针脚时缝纫线21在一点处移到物料1上方,该点与线21将在使物料1向前馈送的后续缝纫步骤中移到物料1的下方的点一样,反之亦然。这样,在所缝纫的物料1要暴露在外面的一侧上,用来提供缝端加固的针脚6实际上是看不到的。
图4示出了在尾缝端处的缝端加固,它通过设置由多个连续针脚8组成的线缝的附加部分、通过使使所缝纫的物料1向后馈送(如箭头9所示、即相对于正常前行方向相反的方向)来形成,从而使线缝的附加部分的针脚8相对于形成实际线缝时所形成的针脚重叠。同样,在此情况下,如果在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端和相反端上用具有不同长度的针脚来形成线缝,那么在每一次中物料1向后馈送的长度会将这个要求考虑在内,从而在形成向后的针脚8时,缝纫线21在一点处移到物料1上方,该点与线21在使物料1向前馈送的先前缝纫步骤中移到物料1的下方的点一样,反之亦然。这样,在所缝纫的物料1要暴露在外面的一侧上,用来提供缝端加固的针脚8实际上是看不到的。
图5到9示出了用于实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
基本上,这是一种可使所缝纫的物料转换馈送方向并可精确改变沿两个方向上的馈送长度的装置。
结合附图,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是要用于设置有以馈送组件的绗缝缝纫机,该馈送组件由:上送布牙(为已知类型,且为了简化考虑而未示出),该上送布牙支承在布置所缝纫的物料1的支承面30或缝纫面上方;以及下送布牙31,该下送布牙支承在支承面30下方并在向下的区域处面对上送布牙。上送布牙和下送布牙31可循环地接合所缝纫的物料1以将之馈送,形成该物料在支承面30上沿向前方向地前行。
下送布牙31由驱动组件驱动,该驱动组件使其产生沿两个主要方向或运动分量的往复运动:第一基本垂直的方向A,以循环产生地其引出到支承面30上方或收回到支承面30下方;以及第二方向B,该方向基本水平并与所缝纫的物料1必须前行的方向平行。
为了形成所缝纫的物料1沿正常前行方向的前行,当下送布牙31从支承面30向上突起时,下送布牙31沿第二方向B的运动与物料1的正常前行方向一致,且当下送布牙31收回到支承面30下方时则相反。
为了产生所缝纫的物料1沿与正常前行方向相反方向的前行,当下送布牙31收回到支承面30下方时,下送布牙31沿第二方向B的运动与物料1的正常前行方向一致,且当下送布牙31从支承面30向上突起时则相反。
参见图5,用于驱动下送布牙31的组件包括主轴32,该主轴可绕其自身的轴32a与缝纫针20的运动同步地旋转。主轴32通过第一传动系统33和第二传动系统34与下送布牙31连接,该第一传动系统适于将轴32绕自身的轴32a的旋转转换成下送布牙31沿第一方向A的往复运动,而该第二传动系统适于将轴32绕自身的轴32a的旋转转换成下送布牙31沿第二方向B的往复运动。
第一传动系统33基本上包括上升-下降连杆35,该上升-下降连杆在其一端可绕偏心枢轴36枢转,该偏心枢轴与主轴32刚性连接并由绕轴32a的连续旋转驱动。上升-下降连杆35的另一端与支承件37枢接,在该支承件上安装有下送布牙31,且该支承件的运动类似于一连杆。
第二传动系统34包括连杆38,该连杆可在其一端绕偏心枢轴39枢转,该偏心枢轴与主轴32刚性连接并与驱动轴40连接,驱动轴40的轴40a与主轴32的轴32a平行。驱动轴40设置有臂41,该臂与支承件37通过连杆42连接。
在实践中,第二传动系统34将主轴32的连续旋转转换成驱动轴40绕其轴40a的摆动,且所述的摆动通过连杆42产生下送布牙31沿第二方向B的运动。
连杆38通过调节件43连接于驱动轴40,可驱动该调节件,用以至少使第二传动系统34的传动相对于第一传动系统33偏移,从而转换由于下送布牙31的动作而引起的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方向。
调节件43较佳地由一已知类型的元件组成,该元件通常称为连接组件。所述组件基本上由支承块44组成,该支承块基本上呈C形并支承多个互相枢接的连杆。具体参见图6和7,更具体地说,所述组件包括第一对连杆45a、45b,它们在其一端可通过枢轴46绕同一根轴46a与支承块44枢接。这一第一对连杆45a、45b的另一端通过枢轴48绕同一根轴48a与第二对连杆47a、47b枢接。第二对连杆47a、47b的另一端通过枢轴49绕同一根轴49a与杆子50的端部枢接,该杆子固定于驱动轴40。
支承块44固定在支承轴51上,支承轴51的轴51a与枢轴46、48、49的轴46a、48a、49a平行,这些枢轴将该对连杆互相连接并与支承块44连接。支承轴51可绕其自身的轴51a旋转以绕轴51a改变支承块的位置,从而改变连杆对相对于主轴32和驱动轴40的轴32a、40a的枢转轴的位置。通过改变连杆对的枢转轴的位置,主轴32的旋转和驱动轴40的摆动之间的偏移改变,从而使从主轴32到驱动轴40的运动传动比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改变下送布牙31沿第一方向A的运动和下送布牙31沿第二方向B的运动之间的偏移,就有可能转换所缝纫的物料1的馈送方向,并改变馈送的长度,从而改变针脚的长度。
图8a到8d所示的步骤示出了主轴32绕其轴32a的整个旋转对杆子41所产生的效果,即在支承块44处于第一位置时对下送布牙31沿第二方向B的运动的影响。如图所示,从图8a所示的开始,主轴32的旋转形成杆子41向图8b所示的位置的顺时针旋转。从这个位置到图8d所示的位置,主轴32的旋转形成杆子41的逆时针旋转,然后在其后由图8d所示位置过渡到图8a所示位置的过程中再次产生顺时针旋转。偏心枢轴36和39在主轴32上绕轴32a的旋转位置为:在从图8b所示的位置向图8d所示的位置的过渡中,下送布牙31伸出到支承面30或缝纫面之上,从而下送布牙31沿图8c中的箭头60所示方向馈送所缝纫的物料1,而在从图8d所示位置向图8b所示位置的过渡中,下送布牙31下降到支承面30以下,从而不与所缝纫的物料1接合。
图9a到9d所示的步骤示出了主轴32绕其轴32a的整个旋转对杆子41所产生的效果,即在支承块44处于第二位置时对下送布牙31沿第二方向B的运动的影响,该位置可通过绕轴51a相对于第一位置旋转而得到。如图所示,从图9a所示的开始,主轴32的旋转形成杆子41向图9b所示的位置的逆时针旋转。从这个位置到图9d所示的位置,主轴32的旋转形成杆子41的顺时针旋转,然后在其后由图9d所示位置过渡到图9a所示位置的过程中,再次形成逆时针旋转。如上所述,由于偏心枢轴36和39在主轴32上绕轴32a的旋转位置为:在从图9b所示的位置向图9d所示的位置的过渡中,下送布牙31伸出到支承面30或缝纫面之上,在从图9b所述位置向图9d所示位置的过渡中,下送布牙31沿图9c中的箭头61所示方向馈送所缝纫的物料1,而在从图9d所示位置向图9b所示位置的过渡中,下送布牙31下降到支承面30以下,从而不与所缝纫的物料1接合。这样,当支承块44在第二位置处时,所缝纫的物料1沿与支承块44位于第一位置时的馈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馈送。
当将支承块44布置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或“中立”位置时,第二传动系统34不会将主轴32的运动传送给驱动轴40,而在中间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或在中间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时,驱动轴40获得小于图8a-8d、9a-9d中所示的角度的偏心角,且因此可在一个方向或相反方向上馈送较少的所缝纫的物料1。
支承块44的位置变化通过由运动控制启动器转动支承轴51而实现,该启动器较佳地由转速受控的电动机组成,比如无电刷电动机或步进电动机52,该电动机通过其输出轴借助一对齿轮53、54而与支承轴51连接。
或者,为了改变支承块44的位置而进行的支承轴51的旋转还可通过另一种类型的启动器来实现,比如已知类型的受控平移运动的直线启动器,该启动器与支承轴51的一个臂连接,从而形成所述支承轴44大约一个或多个预定的角度的旋转。
步进电动机52或其它类型的启动器与可编程的电子控制单元55连接,该电子控制单元适用于通过启动步进电动机52或其它启动器、从而通过改变支承块44的位置来转换所缝纫的物料1的馈送方向及所述馈送长度。
基本上,电子控制单元55是可编程的,从而可在形成线缝的开始或结尾处介入,从而形成所缝纫的物料1在一个方向和相反方向上的循环前行,以完成如图1和2所示的接结,或者形成所缝纫的物料1沿相对于正常缝纫时的前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数个针脚的前行,从而完成图3和4所示的缝端加固,并形成具有相同或不同针脚长度、并具有根据产品需要的顺序的所述线缝。
当针20在下死点、即完成了向下通过所缝纫的物料1的动作时,支承块44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不影响绗缝线缝的正确形成。
应该注意的是,在向前和向后馈送所缝纫的物料1时所得到的高精确度可使形成完全重叠的针脚成为可能,因此就可完全满足美观的要求。
在实践中发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完全可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因为它可用绗缝缝纫机在所述线缝的始缝端或尾缝端处自动完成缝端加固或接结,因此就可完全令人满意而不需要考虑操作人员技能。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所有这些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所有的细节都可以用其它等效技术元素来替代。
在实践中,所用的材料及其尺寸可根据要求和技术现状而任意选择。

Claims (9)

1、一种绗缝缝纫机中在线缝的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线缝由进行至少两层重叠的针脚(2、3、4、5)、至少转换一次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方向而开始或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缝的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在通常由一个针脚所占据的位置中,通过将形成针脚的步骤重复数次、以及通过每次转换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方向来形成多重重叠针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始缝端处形成线缝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由通过使所缝纫的物料(1)沿相对于通常的前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多个连续针脚组成;随后通过使所缝纫的物料(1)沿通常的前行方向前进而继续该线缝,并形成其初始部分由与先前形成的所述线缝第一部分上的针脚重叠的针脚组成的线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缝的结尾处形成线缝的附加部分,该附加部分由通过使所缝纫的物料(1)沿相对于通常的前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多个连续针脚组成,从而将所述附加部分的针脚重叠在较早形成的针脚上。
5、一种绗缝缝纫机中在线缝的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可馈送所缝纫的物料(1)、并可转换运动方向的组件,该组件的类型为包括主驱动轴(32),该主驱动轴与用来馈送所缝纫的物料(1)、置于基本水平的缝纫机支承面(30)上的下送布牙(31)连接,所述下送布牙(31)可沿基本与所述支承面(30)垂直的第一方向(A)运动,从而可从所述的支承面向上突起并移动到所述支承面(30)的下方,并可沿基本与前行方向平行的第二方向(B)移动,从而将运动传给所缝纫的物料(1),所述主轴(32)通过第一传动系统(33)和第二传动系统(34)与所述送布牙(31)连接,而该第一传动系统(34)适于将所述主轴(32)绕自身的轴(32a)的旋转转换成所述下送布牙(31)沿所述第一方向(A)的往复运动,该第二传动系统适于将所述主轴(32)绕自身的轴(32a)的旋转转换成所述下送布牙(31)沿所述第二方向(B)的往复运动,设置有一调节件(43),可驱动该调节件而至少将所述第二传动系统(34)的传动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系统(33)偏移,从而转换由于所述下送布牙(31)的动作而引起的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3)由运动受控的启动器(52)启动,该启动器可由一电子控制单元(55)启动,可对该电子控制单元编程,从而在缝纫过程中根据预设的程序变换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器由转速受控的电动机(52)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受控的电动机(52)由一步进电动机或一无电刷电动机构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器(52)由一平移受控的直线启动器组成。
9、如以上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3)适用于改变所述第二传动系统(34)的传送比,从而在缝纫过程中改变由于下送布牙(31)的动作而产生的所缝纫的物料(1)的前行长度。
CNA2005101381567A 2005-06-03 2005-12-27 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8730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I20051038 ITMI20051038A1 (it) 2005-06-03 2005-06-03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l'affrancatura o la fermatura di inizio o di fine cucitura in macchine cucitrici con punto a filza
ITMI2005A001038 2005-06-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3079A true CN1873079A (zh) 2006-12-06

Family

ID=3694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381567A Pending CN1873079A (zh) 2005-06-03 2005-12-27 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728910A1 (zh)
JP (1) JP2006334393A (zh)
CN (1) CN1873079A (zh)
IT (1) ITMI200510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09274D0 (en) * 2010-06-03 2010-07-21 Rue De Int Ltd Security element, security document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ITVI20120044A1 (it) * 2012-02-27 2013-08-28 Conti Complett Spa Metodo per l'unione rapida fra due agugliate in macchine cucitrici con punto a filza
IT201800009909A1 (it) 2018-10-30 2020-04-30 Mori Srl Macchina cucitrice con punto a filza
IT201800009903A1 (it) 2018-10-30 2020-04-30 Mori Srl Macchina cucitrice con punto a filza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6054A (en) * 1965-04-20 1967-12-05 L & L Mfg Inc Apparatus for back tacking loose ends of sewing machine stitching, and the like
US3695198A (en) * 1970-07-09 1972-10-03 Aisin Seiki Sewing machine for automatic backtacking
DE2107351A1 (de) * 1971-02-16 1972-08-31 Union Special Maschinenfab einrichtung zum Abtasten der Nähgutkante und automatischem Auslösen eines Steuerimpulses zum gezielten Einschalten einer Einrichtung bei einer Nähmaschine für manuell gesteuerten Arbeitsablauf
IT1042317B (it) 1975-09-05 1980-01-30 Conti R Metodo per la formazione meccanica del punto a filza e macchina da cucire con ago speciale per la ese cuzione di detto metodo
US4147119A (en) * 1978-02-28 1979-04-03 The Singer Company Sewing machine dual mode backtack control
JP2002191879A (ja) * 2000-12-27 2002-07-10 Brother Ind Ltd 縫製方法及び模様被加工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28910A1 (en) 2006-12-06
ITMI20051038A1 (it) 2006-12-04
JP2006334393A (ja) 200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87751B1 (en) Embroidery sewing machine
US9150991B1 (en) Sewing machine feed device
CN1752321A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1873079A (zh) 绗缝缝纫机中在始缝端或尾缝端处加固或接结的方法和装置
JP5925603B2 (ja) ミシン
US8925474B2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sewing, embroidering, quilting and/or the like
JP2017184983A (ja) ミシン
CN1144906C (zh) 缝纫机送布装置
CN107841831B (zh) 缝纫机及缝制系统
WO2021184646A1 (zh) 一种抬牙轴组件和具有该抬牙轴组件的缝纫机
EP2391757B1 (en) Machine for sewing, embroidering, quilting and/or the like employing curved sewing needles with corresponding movement of needle bars
CN204959246U (zh) 一种缝纫机的倒缝结构
TWI296294B (en) Sewing machine
CN1095893C (zh) 扣件缝纫机
JP2013240574A (ja) ミシン
CN210287727U (zh) 一种程序控制单线链式花样缝纫机
WO2021135199A1 (zh) 缝纫机送料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缝纫机
CN1948584A (zh)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US202400030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ornamental decorative stitching
CN211005878U (zh) 一种双针头缝纫机
CN108625048A (zh) 缝纫机的抬牙送料驱动机构及缝纫机
WO2022111510A1 (zh) 一种分离式缝纫机的送布牙组件
CN211947505U (zh) 一种缝纫机自动倒缝结构
CN210826679U (zh) 电脑绣花机叠片绣装置的推送机构
WO2021128842A1 (zh) 缝纫机送料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