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4012A -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4012A
CN114194012A CN202111554493.XA CN202111554493A CN114194012A CN 114194012 A CN114194012 A CN 114194012A CN 202111554493 A CN202111554493 A CN 202111554493A CN 114194012 A CN114194012 A CN 114194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ongitudinal beam
suspension
suppor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44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吉政
武琢钰
李小超
马文波
刘权
陶小龙
张鑫
孙玉海
刘浩
易小力
刘汉超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Xiangyang Touring C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Xiangyang Touring C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Xiangyang Touring C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44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4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4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4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包括左车架纵梁、右车架纵梁和位于左车架纵梁和右车架纵梁之间的驱动电机和变速箱,驱动电机的底部通过前悬置软垫与U形支架相连接,U形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左车架纵梁和右车架纵梁固定连接;变速箱的一侧依次通过第一悬置软垫、左侧后悬置支架与左车架纵梁相连接,变速箱的另一侧依次通过第二悬置软垫、右侧后悬置支架与右车架纵梁相连接,变速箱的后部设置有圆管梁,圆管梁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后悬置支架、右侧后悬置支架固定连接。本设计不仅满足高强度条件且高度集成、安装便捷、占用空间小,同时便于纵梁内侧高低压线束、水管、气管的布置。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具体适用于提高新能源汽车悬置支架的强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特殊工况下需要爬升较高坡度,同时为追求更高的电机效率,变速箱结构一般连接与直驱电机的后部。对于这种结构的动力总成,其悬置结构与传统的燃油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存在区别。
现有的悬置系统中,通常采用左右两个支架对变速箱进行限位,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电机、变速箱运行过程中扭动,容易造成两侧的悬置支架变形;同时,现有的主流悬置系统中,悬置支架通常固定于左、右纵梁的外侧,悬置支架需要从纵梁的外侧绕经纵梁下方再延伸到动力总成下方,造成悬置系统体积大、占据空间大并且笨重,而若将悬置支架通常固定于左、右纵梁的内侧,又会造成无法为纵梁内侧高低压线束、水管、气管预留充足的布置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造成悬置系统体积大且笨重,悬置支架发生扭转变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包括左车架纵梁、右车架纵梁和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位于左车架纵梁和右车架纵梁之间,动力总成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于驱动电机后部的变速箱,所述驱动电机悬置结构还包括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所述前悬置总成包括U形支架和前悬置软垫,所述U形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左车架纵梁和右车架纵梁固定连接,所述U形支架通过前悬置软垫与驱动电机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后悬置总成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后悬置支架和右侧后悬置支架,所述左侧后悬置支架的上部与左车架纵梁固定连接,左侧后悬置支架的下部通过第一悬置软垫与变速箱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右侧后悬置支架的上部与右车架纵梁固定连接,右侧后悬置支架的下部通过第二悬置软垫与变速箱的另一侧相连接;
所述变速箱的后部设置有圆管梁,所述圆管梁的一端与左侧后悬置支架固定连接,圆管梁的另一端与右侧后悬置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前悬置软垫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悬置软垫和第四悬置软垫,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左电机支架和右电机支架,所述左电机支架与右电机支架对称设置,左电机支架通过第三悬置软垫与U形支架相连接,右电机支架通过第四悬置软垫与U形支架相连接。
所述U形支架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竖梁、左斜梁、横梁、右斜梁、右竖梁,所述左竖梁的顶部与左车架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左竖梁的底部依次通过左斜梁、横梁、右斜梁与右竖梁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右竖梁的顶部与右车架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左竖梁与右竖梁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斜梁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右斜梁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左斜梁通过第三悬置软垫与左电机支架相连接,右斜梁通过第四悬置软垫与右电机支架相连接。
所述左侧后悬置支架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竖直支架和左斜支架,所述左竖直支架与左车架纵梁固定连接,左竖直支架的底部与左斜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左斜支架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左斜支架通过第一悬置软垫与左变速箱支架相连接,所述左变速箱支架固定设置于变速箱的一侧;
所述右侧后悬置支架包括一体结构的右竖直支架和右斜支架,所述右竖直支架与右车架纵梁固定连接,右竖直支架的底部与右斜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斜支架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所述右斜支架通过第二悬置软垫与右变速箱支架相连接,所述右变速箱支架固定设置于变速箱的另一侧。
所述U形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左车架纵梁的底部,U形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右车架纵梁的底部。
所述后悬置总成还包括左扣板支架和右扣板支架,所述左扣板支架包括一体结构的左侧上横板、左侧下横板、左侧外竖板、左侧内竖板,所述左侧上横板与左侧下横板相对设置,所述左侧外竖板的顶部与左侧上横板的一端相连接,左侧上横板的另一端与左侧内竖板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侧内竖板的底部与左侧下横板相连接,所述左侧外竖板、左侧下横板均通过螺栓与左车架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内竖板通过螺栓与左侧后悬置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右扣板支架包括一体结构的右侧上横板、右侧下横板、右侧外竖板、右侧内竖板,所述右侧上横板与右侧下横板相对设置,所述右侧外竖板的顶部与右侧上横板的一端相连接,右侧上横板的另一端与右侧内竖板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右侧内竖板的底部与右侧下横板相连接,所述右侧外竖板、右侧下横板均通过螺栓与右车架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内竖板通过螺栓与右侧后悬置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左车架纵梁、右车架纵梁为相对设置的槽型梁,所述左车架纵梁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纵梁上板、左纵梁下板和左纵梁侧板,所述左纵梁侧板的上部与左纵梁上板垂直连接,左纵梁侧板的下部与左纵梁下板垂直连接,所述左纵梁上板的底面与左侧上横板的顶面压紧配合,所述左侧外竖板通过螺栓与左纵梁侧板相连接,所述左纵梁下板通过螺栓与左侧下横板相连接;
所述右车架纵梁包括一体结构的右纵梁上板、右纵梁下板和右纵梁侧板,所述右纵梁侧板的上部与右纵梁上板垂直连接,右纵梁侧板的下部与右纵梁下板垂直连接,所述右纵梁上板的底面与右侧上横板的顶面压紧配合,所述右纵梁侧板通过螺栓与右侧外竖板相连接,所述右侧下横板通过螺栓与右纵梁下板相连接。
所述后悬置总成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包括一体结构的竖直加强板和水平加强板,所述竖直加强板的底部与水平加强板的侧部垂直连接;
所述竖直加强板位于左侧外竖板与左纵梁侧板之间,所述左侧外竖板通过竖直加强板与左纵梁侧板压紧配合;所述水平加强板设置于左侧下横板与左纵梁下板2之间,所述左侧下横板通过水平加强板与左纵梁下板压紧配合。
所述右纵梁侧板与右侧内竖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左纵梁侧板与左侧内竖板之间的间距。
所述后悬置总成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的顶部与右侧上横板固定连接,加强筋58的底部与右侧下横板固定连接,加强筋的侧部与右侧内竖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中前悬置总成中包含有U形支架,驱动电机的底部通过前悬置软垫与U形支架的中部相连接,变速箱的两侧各通过一个悬置软垫与后悬置支架相连接,这样使壳体体积较大的电机的固定点设置于其底部,壳体较小的变速箱的固定点设置于其两侧,可解决由于电机壳体、变速箱壳体的外形不同而造成的悬置点的高度和角度不一致的问题,并且减震效果好;同时相比于同类悬置支架,本发明满足高强度条件下的高度集成、安装便捷,大幅提高装配时间、轻量化的同时提降低成本。因此,本设计中,前悬置总成中通过U形支架承托驱动电机底部,后悬置总成通过分别设置于变速箱两侧的左、右侧后悬置支架从侧部固定变速箱,解决了由于电机壳体、变速箱壳体的外形不同而造成的悬置点的高度和角度不一致的问题且减震效果好;同时本设计结构高度集成,轻量化的同时安装便捷。
2、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中的后悬置总成中的左侧后悬置支架与右侧后悬置支架之间通过圆管梁相连接,在动力总成发生扭动时,避免后悬置支架变形,进而加强了车架的扭转强度;同时,在安装时可以预先将左、右侧后悬置支架与圆管梁焊接为一体后,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安装于左、右车架纵梁内,避免安装过程中左、右后悬置支架不对称而导致软垫无法安装。因此,本设计中左侧后悬置支架与右侧后悬置支架之间通过圆管梁相连接,加强车架扭转强度的同时避免安装过程中左、右后悬置支架错位。
3、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中的U形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左车架纵梁和右车架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便于自驱动电机底部将其固定的同时避免影响车架纵梁凹槽内的高低压线束、水气管路的布置;同时左侧后悬置支架通过左扣板支架连接在左车架纵梁的内侧,在左车架纵梁的凹槽内,左扣板支架的左侧上横板、左侧下横板之间形成通道,便于高低压线束、水气管路通过;同样的,右扣板支架在右车架纵梁的凹槽内也能形成相应的通道,便于线束及管路的布置。因此,本设计中U形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左车架纵梁和右车架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左侧后悬置支架、右侧后悬置支架分别通过左扣板支架、右扣板支架连接于车架纵梁的内侧,便于线束及管路的布置。
4、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中的左车架纵梁的内壁与左扣板支架之间设置有L形的左加强板,右扣板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由于变速箱的结构限制,变速箱的中心线并不在左侧纵梁与右侧纵梁的正中间,因此将左扣板支架与右扣板支架的大小差异设置,右扣板支架的上、下横板比较长;因此在左扣板处设置左加强板以增强车架纵梁的局部强度,避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扭动而造成车架的变形,在右扣板支架处设置加强筋,以避免右扣板支架种的右侧上横板、右侧下横板弯曲,以保证整个悬置结构的强度。因此,本设计中左扣板处设置左加强板,右扣板处设置加强筋,保证整个悬置结构的强度。
5、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中U形支架由槽钢弯折而成,U形支架中的左斜梁与右斜梁对称的倾斜设置,因此设置于左斜梁上的第三悬置软垫、设置于右斜梁上的第四悬置软垫自两侧对驱动电机给与竖直向上方向的支撑外,对驱动电机的两侧进行一定的限位,能同时限制驱动电机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实现对动力总成的保护。因此本设计中通过倾斜设计的左斜梁与右斜梁对驱动电机进行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实现对动力总成多方位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7是左扣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右扣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车架纵梁1、左纵梁上板11、左纵梁下板12、左纵梁侧板13、右车架纵梁2、右纵梁上板21、右纵梁下板22、右纵梁侧板23、动力总成3、驱动电机31、变速箱32、前悬置总成4、U形支架41、左竖梁411、左斜梁412、横梁413、右斜梁414、右竖梁415、前悬置软垫42、第三悬置软垫421、第四悬置软垫422、左电机支架43、右电机支架44、后悬置总成5、左侧后悬置支架51、左竖直支架511、左斜支架512、右侧后悬置支架52、右竖直支架521、右斜支架522、第一悬置软垫53、第二悬置软垫54、左扣板支架55、左侧上横板551、左侧下横板552、左侧外竖板553、左侧内竖板554、右扣板支架56、右侧上横板561、右侧下横板562、右侧外竖板563、右侧内竖板564、加强板57、加强筋58、圆管梁6、左变速箱支架71、右变速箱支架7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8,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包括左车架纵梁1、右车架纵梁2和动力总成3,所述动力总成3位于左车架纵梁1和右车架纵梁2之间,动力总成3包括驱动电机31和连接于驱动电机31后部的变速箱32;
所述驱动电机悬置结构还包括前悬置总成4和后悬置总成5,所述前悬置总成4包括U形支架41和前悬置软垫42;
所述U形支架41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竖梁411、左斜梁412、横梁413、右斜梁414、右竖梁415,所述左竖梁411的顶部与左车架纵梁1的底部固定连接,左竖梁411的底部依次通过左斜梁412、横梁413、右斜梁414与右竖梁41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右竖梁415的顶部与右车架纵梁2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前悬置软垫4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悬置软垫421和第四悬置软垫422,所述左斜梁412通过第三悬置软垫421与左电机支架43相连接,右斜梁414通过第四悬置软垫422与右电机支架44相连接,所述左电机支架43和右电机支架44分别固定设置于驱动电机31的底部两侧。
所述左竖梁411与右竖梁41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斜梁412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左斜梁412的倾斜角度可以是45°,所述右斜梁414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右斜梁414的倾斜角度可以是45°,由于左竖梁411与右竖梁415的倾斜设置,左竖梁411、右竖梁415通过软垫给与驱动电机31向上承托力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限制驱动电机31左右扭动,悬置结构整体更稳定。
所述后悬置总成5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后悬置支架51和右侧后悬置支架52,所述左侧后悬置支架51的上部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左侧后悬置支架51的下部通过第一悬置软垫53与变速箱32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右侧后悬置支架52的上部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右侧后悬置支架52的下部通过第二悬置软垫54与变速箱32的另一侧相连接;
所述变速箱32的后部设置有圆管梁6,所述圆管梁6的一端与左侧后悬置支架51固定连接,圆管梁6的另一端与右侧后悬置支架52固定连接。圆管梁6防止左侧后悬置支架51和右侧后悬置支架52因电机震动而变形,同时增强车架的扭转强度。
所述左侧后悬置支架51包括左竖直支架511和左斜支架512,所述左竖直支架511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左竖直支架511的底部与左斜支架5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左斜支架512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左斜支架512通过第一悬置软垫53与左变速箱支架71相连接,所述左变速箱支架71固定设置于变速箱32的一侧;左斜支架512的倾斜角度可以是45°。
所述右侧后悬置支架52包括右竖直支架521和右斜支架522,所述右竖直支架521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右竖直支架521的底部与右斜支架5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斜支架522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所述右斜支架522通过第二悬置软垫54与右变速箱支架72相连接,所述右变速箱支架72固定设置于变速箱32的另一侧;右斜支架522的倾斜角度可以是45°。左斜支架512和右斜支架522相配合使变速箱32固定于左斜支架512和右斜支架522之间,同时第一悬置软垫53和第二悬置软垫54可在起减震作用的同时变速箱32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所述U形支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左车架纵梁1的底部,U形支架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右车架纵梁2的底部,在不占用多余空间的同时不影响车架纵梁的凹槽内高低压线束、水气管道的布置。
所述后悬置总成5还包括左扣板支架55和右扣板支架56,所述左扣板支架55包括一体结构的左侧上横板551、左侧下横板552、左侧外竖板553、左侧内竖板554,所述左侧上横板551与左侧下横板552相对设置,所述左侧外竖板553的顶部与左侧上横板551的一端相连接,左侧上横板551的另一端与左侧内竖板554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侧内竖板554的底部与左侧下横板552相连接,所述左侧外竖板553、左侧下横板552均通过螺栓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内竖板554通过螺栓与左侧后悬置支架51固定连接;左扣板支架55的内部,即左侧上横板551、左侧下横板552、左侧外竖板553、左侧内竖板554所围成的空间内形成了一个前后相通的空腔,便于车辆的各类线束、管路的通过。
所述右扣板支架56包括一体结构的右侧上横板561、右侧下横板562、右侧外竖板563、右侧内竖板564,所述右侧上横板561与右侧下横板562相对设置,所述右侧外竖板563的顶部与右侧上横板561的一端相连接,右侧上横板561的另一端与右侧内竖板564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右侧内竖板564的底部与右侧下横板562相连接,所述右侧外竖板563、右侧下横板562均通过螺栓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内竖板564通过螺栓与右侧后悬置支架52固定连接;右扣板支架56内部也留有一定前后相通的空间,便于管线布置。
所述左车架纵梁1、右车架纵梁2为相对设置的槽型梁,所述左车架纵梁1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纵梁上板11、左纵梁下板12和左纵梁侧板13,所述左纵梁侧板13的上部与左纵梁上板11垂直连接,左纵梁侧板13的下部与左纵梁下板12垂直连接,所述左纵梁上板11的底面与左侧上横板551的顶面压紧配合,所述左侧外竖板553通过螺栓与左纵梁侧板13相连接,所述左纵梁下板12通过螺栓与左侧下横板552相连接;
所述右车架纵梁2包括一体结构的右纵梁上板21、右纵梁下板22和右纵梁侧板23,所述右纵梁侧板23的上部与右纵梁上板21垂直连接,右纵梁侧板23的下部与右纵梁下板22垂直连接,所述右纵梁上板21的底面与右侧上横板561的顶面压紧配合,所述右纵梁侧板23通过螺栓与右侧外竖板563相连接,所述右侧下横板562通过螺栓与右纵梁下板22相连接。
所述后悬置总成5还包括加强板57,加强板57包括一体结构的竖直加强板571和水平加强板572,所述竖直加强板571的底部与水平加强板572的侧部垂直连接;所述竖直加强板571位于左侧外竖板553与左纵梁侧板13之间,所述左侧外竖板553通过竖直加强板571与左纵梁侧板13压紧配合;所述水平加强板572设置于左侧下横板552与左纵梁下板12之间,所述左侧下横板552通过水平加强板572与左纵梁下板1压紧配合。L形的加强板57可增强左车架纵梁1与左扣板支架55连接处的局部强度。
由于齿轮箱的外形限制,齿轮箱的位置并不位于左车架纵梁1和右车架纵梁2的正中间,因此,右纵梁侧板23与右侧内竖板564之间的间距大于左纵梁侧板13与左侧内竖板554之间的间距设置,同时在右扣板支架56处设置加强筋58,所述加强筋58的顶部与右侧上横板561固定连接,加强筋58的底部与右侧下横板562固定连接,加强筋58的侧部与右侧内竖板564固定连接,以增加右扣板支架56的强度,避免右扣板支架56变形。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安装前悬置总成4时,U形支架41的两端各焊接一块角钢,再使用高强度螺栓将角钢固定于左、右车架纵梁的底部。
安装后悬置总成5时,先通过二保焊将左侧后悬置支架51和右侧后悬置支架52对称的焊接于圆管梁6的两端,再将焊接为一体的左侧后悬置支架51、右侧后悬置支架52和圆管梁6通过螺栓固定于左扣板支架55和右扣板支架56上,保证左侧后悬置支架51和右侧后悬置支架52能对称安装,提高安装精度,避免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左扣板支架55和右扣板支架56而造成安装不对称,进而导致第一悬置软垫53、第二悬置软垫54安装困难。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包括左车架纵梁1、右车架纵梁2和动力总成3,所述动力总成3位于左车架纵梁1和右车架纵梁2之间,动力总成3包括驱动电机31和连接于驱动电机31后部的变速箱32,所述驱动电机悬置结构还包括前悬置总成4和后悬置总成5,所述前悬置总成4包括U形支架41和前悬置软垫42,所述U形支架41的两端分别与左车架纵梁1和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所述U形支架41通过前悬置软垫42与驱动电机3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后悬置总成5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后悬置支架51和右侧后悬置支架52,所述左侧后悬置支架51的上部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左侧后悬置支架51的下部通过第一悬置软垫53与变速箱32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右侧后悬置支架52的上部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右侧后悬置支架52的下部通过第二悬置软垫54与变速箱32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变速箱32的后部设置有圆管梁6,所述圆管梁6的一端与左侧后悬置支架51固定连接,圆管梁6的另一端与右侧后悬置支架52固定连接;所述前悬置软垫4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悬置软垫421和第四悬置软垫422,所述驱动电机31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左电机支架43和右电机支架44,所述左电机支架43与右电机支架44对称设置,左电机支架43通过第三悬置软垫421与U形支架41相连接,右电机支架44通过第四悬置软垫422与U形支架41相连接;所述U形支架41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竖梁411、左斜梁412、横梁413、右斜梁414、右竖梁415,所述左竖梁411的顶部与左车架纵梁1的底部固定连接,左竖梁411的底部依次通过左斜梁412、横梁413、右斜梁414与右竖梁41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右竖梁415的顶部与右车架纵梁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411与右竖梁41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斜梁412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右斜梁414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左斜梁412通过第三悬置软垫421与左电机支架43相连接,右斜梁414通过第四悬置软垫422与右电机支架44相连接;所述左侧后悬置支架51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竖直支架511和左斜支架512,所述左竖直支架511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左竖直支架511的底部与左斜支架5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左斜支架512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左斜支架512通过第一悬置软垫53与左变速箱支架71相连接,所述左变速箱支架71固定设置于变速箱32的一侧;所述右侧后悬置支架52包括一体结构的右竖直支架521和右斜支架522,所述右竖直支架521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右竖直支架521的底部与右斜支架5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斜支架522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所述右斜支架522通过第二悬置软垫54与右变速箱支架72相连接,所述右变速箱支架72固定设置于变速箱32的另一侧;所述左斜梁4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右斜梁414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左斜支架5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右斜支架52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U形支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左车架纵梁1的底部,U形支架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右车架纵梁2的底部;所述后悬置总成5还包括左扣板支架55和右扣板支架56,所述左扣板支架55包括一体结构的左侧上横板551、左侧下横板552、左侧外竖板553、左侧内竖板554,所述左侧上横板551与左侧下横板552相对设置,所述左侧外竖板553的顶部与左侧上横板551的一端相连接,左侧上横板551的另一端与左侧内竖板554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侧内竖板554的底部与左侧下横板552相连接,所述左侧外竖板553、左侧下横板552均通过螺栓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内竖板554通过螺栓与左侧后悬置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右扣板支架56包括一体结构的右侧上横板561、右侧下横板562、右侧外竖板563、右侧内竖板564,所述右侧上横板561与右侧下横板562相对设置,所述右侧外竖板563的顶部与右侧上横板561的一端相连接,右侧上横板561的另一端与右侧内竖板564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右侧内竖板564的底部与右侧下横板562相连接,所述右侧外竖板563、右侧下横板562均通过螺栓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内竖板564通过螺栓与右侧后悬置支架52固定连接;所述左车架纵梁1、右车架纵梁2为相对设置的槽型梁,所述左车架纵梁1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纵梁上板11、左纵梁下板12和左纵梁侧板13,所述左纵梁侧板13的上部与左纵梁上板11垂直连接,左纵梁侧板13的下部与左纵梁下板12垂直连接,所述左纵梁上板11的底面与左侧上横板551的顶面压紧配合,所述左侧外竖板553通过螺栓与左纵梁侧板13相连接,所述左纵梁下板12通过螺栓与左侧下横板552相连接;所述右车架纵梁2包括一体结构的右纵梁上板21、右纵梁下板22和右纵梁侧板23,所述右纵梁侧板23的上部与右纵梁上板21垂直连接,右纵梁侧板23的下部与右纵梁下板22垂直连接,所述右纵梁上板21的底面与右侧上横板561的顶面压紧配合,所述右纵梁侧板23通过螺栓与右侧外竖板563相连接,所述右侧下横板562通过螺栓与右纵梁下板22相连接。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后悬置总成5还包括加强板57,加强板57包括一体结构的竖直加强板571和水平加强板572,所述竖直加强板571的底部与水平加强板572的侧部垂直连接;所述竖直加强板571位于左侧外竖板553与左纵梁侧板13之间,所述左侧外竖板553通过竖直加强板571与左纵梁侧板13压紧配合;所述水平加强板572设置于左侧下横板552与左纵梁下板12之间,所述左侧下横板552通过水平加强板572与左纵梁下板1压紧配合;所述右纵梁侧板23与右侧内竖板564之间的间距大于左纵梁侧板13与左侧内竖板554之间的间距;所述后悬置总成5还包括加强筋58,加强筋58的顶部与右侧上横板561固定连接,加强筋58的底部与右侧下横板562固定连接,加强筋58的侧部与右侧内竖板564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包括左车架纵梁(1)、右车架纵梁(2)和动力总成(3),所述动力总成(3)位于左车架纵梁(1)和右车架纵梁(2)之间,动力总成(3)包括驱动电机(31)和连接于驱动电机(31)后部的变速箱(32),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悬置结构还包括前悬置总成(4)和后悬置总成(5),所述前悬置总成(4)包括U形支架(41)和前悬置软垫(42),所述U形支架(41)通过前悬置软垫(42)与驱动电机(31)的底部相连接, U形支架(41)的两端分别与左车架纵梁(1)和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
所述后悬置总成(5)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后悬置支架(51)和右侧后悬置支架(52),所述左侧后悬置支架(51)的上部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左侧后悬置支架(51)的下部通过第一悬置软垫(53)与变速箱(32)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右侧后悬置支架(52)的上部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右侧后悬置支架(52)的下部通过第二悬置软垫(54)与变速箱(32)的另一侧相连接;
所述变速箱(32)的后部设置有圆管梁(6),所述圆管梁(6)的一端与左侧后悬置支架(51)固定连接,圆管梁(6)的另一端与右侧后悬置支架(5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悬置软垫(4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悬置软垫(421)和第四悬置软垫(422),所述驱动电机(31)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左电机支架(43)和右电机支架(44),所述左电机支架(43)与右电机支架(44)对称设置,左电机支架(43)通过第三悬置软垫(421)与U形支架(41)相连接,右电机支架(44)通过第四悬置软垫(422)与U形支架(4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支架(41)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竖梁(411)、左斜梁(412)、横梁(413)、右斜梁(414)、右竖梁(415),所述左竖梁(411)的顶部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左竖梁(411)的底部依次通过左斜梁(412)、横梁(413)、右斜梁(414)与右竖梁(41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右竖梁(415)的顶部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
所述左竖梁(411)与右竖梁(41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斜梁(412)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左斜梁(412)通过第三悬置软垫(421)与左电机支架(43)相连接,所述右斜梁(414)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右斜梁(414)通过第四悬置软垫(422)与右电机支架(4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后悬置支架(51)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竖直支架(511)和左斜支架(512),所述左竖直支架(511)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左竖直支架(511)的底部与左斜支架(5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左斜支架(512)左高右低的倾斜设置,所述左斜支架(512)通过第一悬置软垫(53)与左变速箱支架(71)相连接,所述左变速箱支架(71)固定设置于变速箱(32)的一侧;
所述右侧后悬置支架(52)包括一体结构的右竖直支架(521)和右斜支架(522),所述右竖直支架(521)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右竖直支架(521)的底部与右斜支架(5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斜支架(522)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所述右斜支架(522)通过第二悬置软垫(54)与右变速箱支架(72)相连接,所述右变速箱支架(72)固定设置于变速箱(32)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支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左车架纵梁(1)的底部,U形支架(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右车架纵梁(2)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悬置总成(5)还包括左扣板支架(55)和右扣板支架(56),所述左扣板支架(55)包括一体结构的左侧上横板(551)、左侧下横板(552)、左侧外竖板(553)、左侧内竖板(554),所述左侧上横板(551)与左侧下横板(552)相对设置,所述左侧外竖板(553)的顶部与左侧上横板(551)的一端相连接,左侧上横板(551)的另一端与左侧内竖板(554)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侧内竖板(554)的底部与左侧下横板(552)相连接,所述左侧外竖板(553)、左侧下横板(552)均通过螺栓与左车架纵梁(1)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内竖板(554)通过螺栓与左侧后悬置支架(51)固定连接;
所述右扣板支架(56)包括一体结构的右侧上横板(561)、右侧下横板(562)、右侧外竖板(563)、右侧内竖板(564),所述右侧上横板(561)与右侧下横板(562)相对设置,所述右侧外竖板(563)的顶部与右侧上横板(561)的一端相连接,右侧上横板(561)的另一端与右侧内竖板(564)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右侧内竖板(564)的底部与右侧下横板(562)相连接,所述右侧外竖板(563)、右侧下横板(562)均通过螺栓与右车架纵梁(2)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内竖板(564)通过螺栓与右侧后悬置支架(5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车架纵梁(1)、右车架纵梁(2)为相对设置的槽型梁,所述左车架纵梁(1)包括一体结构的左纵梁上板(11)、左纵梁下板(12)和左纵梁侧板(13),所述左纵梁侧板(13)的上部与左纵梁上板(11)垂直连接,左纵梁侧板(13)的下部与左纵梁下板(12)垂直连接,所述左纵梁上板(11)的底面与左侧上横板(551)的顶面压紧配合,所述左侧外竖板(553)通过螺栓与左纵梁侧板(13)相连接,所述左纵梁下板(12)通过螺栓与左侧下横板(552)相连接;
所述右车架纵梁(2)包括一体结构的右纵梁上板(21)、右纵梁下板(22)和右纵梁侧板(23),所述右纵梁侧板(23)的上部与右纵梁上板(21)垂直连接,右纵梁侧板(23)的下部与右纵梁下板(22)垂直连接,所述右纵梁上板(21)的底面与右侧上横板(561)的顶面压紧配合,所述右纵梁侧板(23)通过螺栓与右侧外竖板(563)相连接,所述右侧下横板(562)通过螺栓与右纵梁下板(2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悬置总成(5)还包括加强板(57),加强板(57)包括一体结构的竖直加强板(571)和水平加强板(572),所述竖直加强板(571)的底部与水平加强板(572)的侧部垂直连接;
所述竖直加强板(571)位于左侧外竖板(553)与左纵梁侧板(13)之间,所述左侧外竖板(553)通过竖直加强板(571)与左纵梁侧板(13)压紧配合;所述水平加强板(572)设置于左侧下横板(552)与左纵梁下板(12)之间,所述左侧下横板(552)通过水平加强板(572)与左纵梁下板(12)压紧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纵梁侧板(23)与右侧内竖板(564)之间的间距大于左纵梁侧板(13)与左侧内竖板(554)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悬置总成(5)还包括加强筋(58),加强筋(58)的顶部与右侧上横板(561)固定连接,加强筋(58)的底部与右侧下横板(562)固定连接,加强筋(58)的侧部与右侧内竖板(564)固定连接。
CN202111554493.XA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Pending CN114194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4493.XA CN114194012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4493.XA CN114194012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4012A true CN114194012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5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4493.XA Pending CN114194012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4012A (zh)

Citation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4169A (zh) * 2009-12-30 2010-06-16 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 车用纯电动动力总成集成系统
CN102358348A (zh) * 2011-08-15 2012-02-22 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 兼有副车架功能的自卸汽车车架
CN202686478U (zh) * 2012-05-22 2013-01-23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车架元宝梁安装机构
CN202952822U (zh) * 2012-11-07 2013-05-29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用车变速箱悬置装置
CN103465761A (zh) * 2013-09-04 2013-12-25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电动环卫车底盘及应用其的电动环卫车
CN103723025A (zh) * 2014-01-24 2014-04-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3611723U (zh) * 2013-12-19 2014-05-28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03681239U (zh) * 2014-01-24 2014-07-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3713514U (zh) * 2014-02-19 2014-07-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前悬置
CN203752871U (zh) * 2014-01-22 2014-08-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横梁式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04109768U (zh) * 2014-09-19 2015-01-21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CN204161078U (zh) * 2014-10-31 2015-02-1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4367864U (zh) * 2015-01-06 2015-06-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横梁总成
CN104816620A (zh) * 2015-04-16 2015-08-05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CN204821114U (zh) * 2015-08-05 2015-12-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前悬置
CN105109323A (zh) * 2015-09-24 2015-12-0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105346381A (zh) * 2015-11-10 2016-0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
CN105946541A (zh) * 2016-06-01 2016-09-2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货车动力总成的悬置总成
CN205674843U (zh) * 2016-06-12 2016-11-0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置支架总成
CN106494210A (zh) * 2016-11-25 2017-03-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货车动力总成悬置
CN206456232U (zh) * 2016-11-15 2017-09-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货车动力悬置总成
CN107344489A (zh) * 2017-07-13 2017-11-1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CN206938428U (zh) * 2017-07-13 2018-01-3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机悬置装置
CN206938431U (zh) * 2017-06-23 2018-01-3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车发动机前悬置托架总成结构
CN107856517A (zh) * 2017-10-17 2018-03-3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CN207670172U (zh) * 2017-11-30 2018-07-31 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强度高的汽车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CN207859924U (zh) * 2017-12-27 2018-09-14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
CN109080704A (zh) * 2018-08-08 2018-12-25 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悬置结构
CN109094347A (zh) * 2018-08-30 2018-12-28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电动商用车电机悬置系统
CN109334426A (zh) * 2018-10-25 2019-02-1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
CN209776132U (zh) * 2019-05-16 2019-12-13 湖北三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0734292U (zh) * 2019-09-10 2020-06-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
CN112721602A (zh) * 2021-02-22 2021-04-3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4169A (zh) * 2009-12-30 2010-06-16 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 车用纯电动动力总成集成系统
CN102358348A (zh) * 2011-08-15 2012-02-22 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 兼有副车架功能的自卸汽车车架
CN202686478U (zh) * 2012-05-22 2013-01-23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车架元宝梁安装机构
CN202952822U (zh) * 2012-11-07 2013-05-29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用车变速箱悬置装置
CN103465761A (zh) * 2013-09-04 2013-12-25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电动环卫车底盘及应用其的电动环卫车
CN203611723U (zh) * 2013-12-19 2014-05-28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03752871U (zh) * 2014-01-22 2014-08-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横梁式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103723025A (zh) * 2014-01-24 2014-04-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3681239U (zh) * 2014-01-24 2014-07-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3713514U (zh) * 2014-02-19 2014-07-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前悬置
CN204109768U (zh) * 2014-09-19 2015-01-21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CN204161078U (zh) * 2014-10-31 2015-02-1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4367864U (zh) * 2015-01-06 2015-06-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横梁总成
CN104816620A (zh) * 2015-04-16 2015-08-05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CN204821114U (zh) * 2015-08-05 2015-12-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前悬置
CN105109323A (zh) * 2015-09-24 2015-12-0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105346381A (zh) * 2015-11-10 2016-0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
CN105946541A (zh) * 2016-06-01 2016-09-2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货车动力总成的悬置总成
CN205674843U (zh) * 2016-06-12 2016-11-0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置支架总成
CN206456232U (zh) * 2016-11-15 2017-09-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货车动力悬置总成
CN106494210A (zh) * 2016-11-25 2017-03-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货车动力总成悬置
CN206938431U (zh) * 2017-06-23 2018-01-3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车发动机前悬置托架总成结构
CN107344489A (zh) * 2017-07-13 2017-11-1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CN206938428U (zh) * 2017-07-13 2018-01-3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机悬置装置
CN107856517A (zh) * 2017-10-17 2018-03-3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CN207670172U (zh) * 2017-11-30 2018-07-31 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强度高的汽车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CN207859924U (zh) * 2017-12-27 2018-09-14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
CN109080704A (zh) * 2018-08-08 2018-12-25 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悬置结构
CN109094347A (zh) * 2018-08-30 2018-12-28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电动商用车电机悬置系统
CN109334426A (zh) * 2018-10-25 2019-02-1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
CN209776132U (zh) * 2019-05-16 2019-12-13 湖北三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0734292U (zh) * 2019-09-10 2020-06-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
CN112721602A (zh) * 2021-02-22 2021-04-3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07611U (zh) 一种前置前驱电动汽车框型前副车架
CN11419401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悬置结构
CN206394707U (zh) 汽车后纵梁结构总成
CN106004280B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01703440U (zh) 一种多功能挡泥板支撑装置
CN206106856U (zh) 一种上摆臂安装总成
CN11187377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后置后驱系统
CN102029970B (zh) 一种前排安全带锁扣安装支架
CN111038588B (zh) 后副车架总成
CN201305087Y (zh) 骑式摩托车车架发动机悬挂结构
CN206813104U (zh) 一种防撞装置及包含其的机动车
CN210258554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
CN21460771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机舱上层安装支架
CN216805697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车车架
JP4479473B2 (ja) 自動車車体の後部構造
CN219295125U (zh) 一种中型载货车用轻量化前牵引横梁总成
CN209814183U (zh) 越野摩托车车架
CN214565659U (zh) 一种快慢充插座安装支架总成
CN216943394U (zh) 一种电动车内挡风稳固加强结构
CN217574770U (zh) 一种新型的减震叉结构
CN203127062U (zh) 管板组合式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13619597U (zh) 车辆显示器安装结构
CN213862425U (zh) 车身后部减震器结构及汽车
CN218287993U (zh) 一种两轮机动踏板摩托车车架
CN219544888U (zh) 一种车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Jinfeng Road, Dongfeng Automobile Avenue,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FENG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100 No. 7, Dongfeng Automobile Avenue North, Fancheng District,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FENG XIANGYANG TOURING CAR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