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6244A - 控制单元 - Google Patents

控制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6244A
CN113906244A CN202080040968.0A CN202080040968A CN113906244A CN 113906244 A CN113906244 A CN 113906244A CN 202080040968 A CN202080040968 A CN 202080040968A CN 113906244 A CN113906244 A CN 113906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board
control valve
control unit
connector
valv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09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祐辅
间宫秀行
山下胜则
汤川洋久
诹访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JAT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JAT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JAT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06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6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02Cleaning of lubricants, e.g. filters or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78Rigid circuit boards or rigid supports of circuit boards locally made bendable, e.g. by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35Pressure control for supplying lubricant; Circuits or valv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6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on insulating boards, e.g. wiring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9Non-printed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56Cables

Abstract

减少施加在连接器上的载荷。控制单元(3)具备设置有连接器(37)的配线板(8)。连接器(37)设置在配线板(8)中与控制单元(3)的主体相对的面(80a)的背侧的面(80b)上,配线板(8)具有向与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侧突出的脚部(85a、85b)。

Description

控制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收纳变速器等的壳体,在壳体的内部贮存有用于润滑、冷却及转矩传递等的自动变速器工作油(ATF,以下简称为“油”)。
在壳体的内部收纳有对油进行调压并使其在壳体内部循环的控制阀单元。在控制阀单元中设置有多个传感器、促动器等电气部件,另外设置有将用于向各个电气部件通电或发送信号的配线捆扎固定的配线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6242号公报
有时在配线板上也会设置与配线连接的连接器。
在进行变速器的维护等时,有时将控制阀单元从壳体卸下,放置在作业台或地板等平坦的面上。在此,具有柔软性的配线的耐载荷高,另一方面,连接器的耐载荷比配线低。于是,在维护等中,在将控制阀单元放置于平坦面时,要求保护连接器免受大的载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式是一种控制单元,具备设置有连接器的配线板,
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配线板中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
所述配线板具有向与所述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侧突出的脚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在使连接器为下侧而将控制阀单元放置在平坦的面上的情况下,由于脚部承受了一部分载荷,所以能够减少施加到连接器上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是从下侧观察控制阀单元的图。
图3是表示组装了配线的状态的配线板的图。
图4是表示取下了配线的状态的配线板的图。
图5A是表示脚部、连接器及螺栓的配置的示意图,是图4的A-A向视图。
图5B是表示脚部、连接器及螺栓的配置的示意图,是图4的B-B向视图。
图6A是说明控制阀单元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6B是说明控制阀单元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作为比较例,具备未设置脚部的配线板的控制阀单元的作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控制单元例如包括:用于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而设置的控制阀单元;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用电动机的控制而设置的逆变器(逆变器单元)等。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单元的一例,对设置在变速器等动力传递装置上的控制阀单元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动力传递装置构成为在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构成动力传递装置的元件。
在壳体1的上部形成有收纳构成带轮等变速机构的部件(未图示)的收纳室2。在壳体1的下部形成有阀室4。阀室4的下端开口,油盘5封闭其下端开口41。
在壳体1的内部贮存有用于收纳在收纳室2中的部件的润滑、冷却及扭矩传递等的未图示的油OL。在阀室4的下部形成有油OL滞留的储油部OP。
在阀室4中收纳有控制阀单元3。在控制阀单元3的下侧组装有过滤油OL的滤油器6,在上侧组装有吸入油OL的油泵7。在滤油器6的下部设有吸入口61,该吸入口61配置成位于储油部OP中。
在滤油器6的下部设有油OL的吸入口61。若使油泵7动作,则储油部OP的油OL从滤油器6的吸入口61被吸入到油泵7内。油泵7对所吸入的油OL进行加压而供给控制阀单元3。
控制阀单元3对供给的油OL进行调压,将调压后的油OL经由壳体内的油路(未图示)供给收纳室2内部的变速机构(未图示)。在阀室4的上端设有与收纳室2连通的上端开口43。供给到变速机构的油OL从变速机构直接落下、或者沿着收纳室2的壁面,从上端开口43再次返回到阀室4,贮存在储油部OP中。
控制阀单元3是使上部主体31和下部主体32这两个主体重合的结构。隔板33夹在上部主体31和下部主体32之间。在壳体1的阀室4内,上部主体31位于上侧,下部主体32位于下侧。
虽然省略了图示以及详细说明,但在控制阀单元3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油OL的压力的油压传感器;将油泵7的排出压力调节为规定压力的调节阀(调压阀);油OL流通的油路;切换油OL流通的油路的滑阀等。
图2是从下部主体32侧观察控制阀单元3的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下部主体32的长边方向在水平面上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将与长边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垂直方向”。
如图2所示,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形成有与设置在控制阀单元3内部的部件及油路等的形状对应的凹凸。另外,遍及下部主体32的整个表面32a,隔开间隔地配置有联接下部主体32和隔板33(参照图1)的多个螺栓34。各螺栓34的头部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向垂直方向突出。
在下部主体32的宽度方向侧的一端面32b组装有切换油路中的油OL的流动的电磁阀35。
这些电磁阀35以及设置在上述的控制阀单元3的内部的油压传感器等电气部件经由连接器37与供电线或信号传送线等配线36连接。如图2所示,在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设有连接器37的连接口32c。经由该连接口32c,连接器37与控制阀单元3内部的电气部件电连接。
在下部主体32组装有配线板8,该配线板8设置有连接器37,并将多个配线36捆扎固定。
图3是表示配线板8的图。
图4是表示安装了连接器37(37a~37d)以及配线36的状态的配线板8的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脚部、连接器37及螺栓34的配置的示意图。图5A是图4的A-A向视图,图5B是图4的B-B向视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图5A及图5B省略了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和配线板8的凹凸,作为平坦的面进行图示。图5A及图5B所示的螺栓34表示在将组装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的多个螺栓34(参照图2)中的、将后述的下部主体32朝向下侧而载置于平坦面F(参照图6A)时与平坦面F接触的螺栓34。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配线板8组装于下部主体32时与下部主体32相对的面称为“相对面80a”,将相对面80a的背侧的面称为“背面80b”。图3和图4是从背面80b侧图示配线板8的图。
如图3所示,配线板8是板状的部件。配线板8是沿着具有凹凸的下部主体32的形状而形成的形状。为了不与联接在下部主体32的螺栓34或与连接器37的连接口32c(参照图2)干涉,配线板8在各处折弯,并且形成有切口。
如图5B所示,配线板8从下部主体32的宽度方向中心附近延伸,在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上延伸到宽度方向端部32g。另外,配线板8的一部分从宽度方向端部32g进一步延伸,如图2所示,覆盖组装在下部主体32的一端面32b的电磁阀35的外周的一部分。下部主体32,除了组装有配线板8的部分以外,表面32a露出。如图5A所示,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的长边方向两端部32e、32f也露出。在将控制阀单元3收纳于壳体1(参照图1)时,配线板8设置于下部主体32与封闭壳体1的下端开口41的油盘5(参照图1)之间。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控制阀单元3的上部主体31侧也组装有配线板8。
如图3所示,在配线板8的面上设有多个配线固定部81和螺栓联接部82。配线固定部81由隔开间隔配置的矩形的贯通孔构成。螺栓联接部82由螺栓34的轴部能够插通的圆形的贯通孔构成。如图4所示,将捆带B架设在配线固定部81,使捆扎在捆带B中的多个配线36通过,从而将配线36固定在配线板8。另外,经由螺栓联接部82将配线板8联接到下部主体32。
如图3所示,在配线板8上设有多个用于设置连接器37的连接器设置部83。连接器设置部83由配线板8的折弯部、切口及贯通孔等构成。
如图4所示,设置在连接器设置部83的连接器37对应连接对象等而配置的朝向不同。例如,连接器37a、37b与控制阀单元3的外部的设备(未图示)连接。因此,连接器37a、37b的长边方向相对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呈平行,以所谓的“平放状态”配置连接器37a、37b。
另一方面,设置在配线板8的两端附近的连接器37c、37d的连接器37的长边方向相对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呈垂直。连接器37c、37d以所谓的“直立状态”配置。如图2所示,这些在垂直方向竖立的连接器37c、37d与设置在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的连接口32c连接。即,设置在连接器37c、37d的端子部的前端的连接部38(参照图4)与下部主体32相对配置。
如图5A所示,在将配线板8组装到下部主体32时,连接器37c、37d的垂直方向长度H1高于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突出的螺栓34的头部的垂直方向长度H2。另外,在此为了方便而使连接器37c、37d的垂直方向长度相同,但也可以不同。
如图3所示,在配线板8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将配线板8向与相对面80a侧垂直方向折弯而形成的台阶部84a、84b。在台阶部84a、84b分别形成有螺栓联接部82。在台阶部84a、84b的螺栓联接部82的长边方向外侧,配线板8向与背面80b侧垂直的方向弯折,弯折的部分构成脚部85a、85b。
脚部85a、85b是从长边方向观察呈大致长方形状的板状部件。如图5A所示,若将配线板8组装于下部主体32,则脚部85a、85b从比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的长边方向两端部32e、32f更向内侧偏移的位置,沿垂直方向向油盘5(参照图1)侧突出。脚部85a、85b具有相同的垂直方向长度H3。
如图5A所示,垂直方向竖立的连接器37c、37d配置在连结设置在配线板8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脚部85a、85b的线段L1上。如图5B所示,脚部85a、85b在宽度方向上也错开位置配置。在连结脚部85a、85b的线段L2上配置有连接器37c、37d。即,分别从宽度方向和长边方向观察,连接器37c、37d配置在脚部85a、85b之间。
另外,脚部85a、85b的垂直方向长度H3设定为比连接器37c、37d的垂直方向长度H1更长。因此,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突出的螺栓34的头部的垂直方向长度H2比脚部85a、85b的垂直方向长度H3短。
另外,组装在上部主体31侧的未图示的配线板8具有与下部主体32侧的配线板8相同的结构,但没有设置脚部85a、85b。
图6A和图6B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阀单元3的作用的示意图。图6A是表示将图5A以脚部85a为支点向纸面右侧反转的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将图5B反转到纸面跟前侧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作为比较例,具备未设置脚部的配线板8A的控制阀单元3的作用的图。
在动力传递装置的维护等时,维护人员等用户将从壳体1取出的控制阀单元3载置在地板等的平坦面F进行检查或修理等作业。此时,如图6A所示,通常使控制阀单元3的下部主体32侧朝向平坦面F侧、即下侧。
在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组装有配线板8,脚部85a、85b从配线板8向垂直方向突出。因此,如图6B所示,若将控制阀单元3的下部主体32侧载置于平坦面F,则突出的脚部85a、85b的前端与平坦面F接触。脚部85a、85b相对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的宽度方向中心仅设置在一宽度方向端部32g侧。因此,控制阀单元3以脚部85a、85b的两个点为支点,向另一宽度方向端部32h侧倾斜。
如上所述,在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螺栓34的头部向垂直方向突出。因此,当控制阀单元3向宽度方向端部32h侧倾斜时,配置在宽度方向端部32h的螺栓34的头部与平坦面F接触。由此,通过宽度方向端部32g侧的脚部85a、85b和宽度方向端部32h侧的螺栓34这三个点,在平坦面F上支承控制阀单元3的载荷。
配置在脚部85a、85b之间的连接器37c、37d的垂直方向长度H1比脚部85a、85b的垂直方向长度H3低(参照图5A)。因此,在将控制阀单元3以配线板8的脚部85a、85b为下侧放置时,脚部85a、85b的前端位于连接器37c、37d的顶点的下侧。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连接器37c、37d与平坦面F之间产生间隙S。由此,连接器37c、37d不与平坦面F接触。
在此,如图7的比较例所示,在不设置脚部的配线板8A的情况下,连接器37c、37d与平坦面F接触。在连接器37c、37d上施加控制阀单元3的载荷。在此,如果是平放状态的连接器37a、37b(参照图4),则由于不直接对端子部施加载荷,所以比较容易承受来自控制阀单元3的载荷。另外,由于与连接器37连接的配线36也具有柔软性,因此应对载荷比较强。
另一方面,连接器37c、37d以竖立的状态设置。在与下部主体32相对的连接器37的端子部的连接部38容易施加控制阀单元3的载荷。因此,与平放状态的连接器37a、37b相比,连接器37c、37d有减弱来自控制阀单元3的载荷的趋势。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由于设置在配线板8上的脚部85a、85b与平坦面F接触而承受控制阀单元3的载荷,因此,连接器37c、37d的顶点不与平坦面F接触,从而能够降低对连接器37c、37d施加载荷。
另外,通过将脚部85a、85b设置在配线板8,下部主体32的设置有连接器37的宽度方向端部32g侧向平坦面F的上方抬起。另一方面,宽度方向端部32h侧以脚部85a、85b的前端为支点向平坦面F侧倾斜。由此,由于下部主体32的宽度方向端部32h侧由从表面32a突出的螺栓34支承,因此,能够降低施加在连接器37上的载荷并稳定地载置在平坦面F。
另外,由于在没有设置连接器37的宽度方向端部32h侧没有设置脚部85a、85b,所以能够避免控制阀单元3的大型化和部件数量的增加。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配线板8的两个部位设置有脚部85a、85b,但通过调整脚部85a、85b的长边方向位置和宽度方向位置,能够调整向宽度方向端部32h的倾斜方向。通过调整倾斜方向,能够调整宽度方向端部32h侧的与平坦面F的接触点。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具有耐载荷性的螺栓34作为接触点,能够避免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承控制阀单元3。
脚部85a、85b还作为在维护作业时用于拿起控制阀单元3的把持部发挥作用。即,用户用手指抓住脚部85a、85b,从壳体1取出控制阀单元3进行维护。用户在维护结束后,能够用手指抓住脚部85a、85b拿起控制阀单元3设置到壳体1内。通过将脚部85a、85b设置在两处,用户容易搬运控制阀单元3。另外,如图6A所示,脚部85a、85b相对于下部主体3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32e、32f向内侧偏移设置。因此,抓住脚部85a、85b的手指不易与壳体1的内壁干涉,所以组装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配线板8不仅组装在下部主体32侧,也组装在上部主体31上,但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仅在下部主体32侧的配线板8上设置脚部85a、85b的例子。在仅在2个配线板8中的一方设置脚部85a、85b的情况下,由此,成为维护人员等用户自然地引导设置有脚部85a、85b的一方的主体侧朝下放置的技术结构,因此在这一方面也是优选的。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控制阀单元3(控制单元):
(1)具备设置有连接器37的配线板8。
连接器37设置在配线板8的背面80b,即与控制单元的主体相对的面(相对面)80a的背侧的面。
配线板8具有向背面80b侧突出的脚部85a、85b。
配线板8的脚部85a、85b与连接器37同样地设置在配线板8的背面80b侧。因此,在控制阀单元3以连接器37为下侧放置在平坦面F上的情况下,通过从背面80b突出的脚部85a、85b与平坦面F接触,脚部85a、85b能够承受从控制阀单元3作用在连接器37上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在进行控制阀单元3的维护等时,能够减少施加在连接器37上的载荷。
(2)连接器37c、37d的端子部的连接部38与下部主体32(主体)相对。
如连接器37c、37d那样,有时将端子部的连接部38朝向控制阀单元3的下部主体32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37c、37d的长边方向成为相对于控制阀单元3的表面32a向垂直方向竖立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与连接器37a、37b那样长边方向与控制阀单元3的表面32a平行的情况、即平放配置的情况相比,存在连接器37c、37d相对于来自控制阀单元3的载荷变弱的趋势。由此,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配线板8的脚部85a、85b能够承受从控制阀单元3施加到连接器37c、37d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
(3)脚部85a、85b的长度设定为,在将脚部85a、85b放置于下侧时,脚部85a、85b的前端位于比连接器37c、37d的顶点更靠下侧的位置。
通过使脚部85a、85b的前端位于比连接器37c、37d的顶点靠下侧的位置,在将控制阀单元3放置在平坦面F时,连接器37c、37d不与平坦面F接触。由于脚部85a、85b承受来自控制阀单元3的所有载荷,所以能够降低对连接器37c、37d施加大的载荷。
(4)在连结两个脚部85a、85b的线段L1、L2(直线)上设置有连接器37c、37d。
通过在配线板8上设置两个以上的脚部85a、85b,能够控制将控制阀单元3设置于平坦面F时的倾斜方向。通过在连结两个脚部85a、85b的线段L1、L2上配置连接器37c、37d,即使在以两个脚部85a、85b为支点使控制阀单元3倾斜而放置在平坦面F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连接器37c、37d与平坦面F接触。由此,能够不易对连接器37c、37d施加大的载荷。
(5)脚部85a、85b具有将配线板8的端部弯折的形状。
由于配线板8按照控制阀单元3的下部主体32的形状折弯而形成,所以,脚部85a、85b也通过折弯配线板8的端部而形成,由此,能够不增加部件数量地形成脚部85a、85b,因此优选。
(6)配线板8设置在主体与壳体1的油盘5(盖部)之间。
控制阀单元3是将在壳体1内位于上侧的上部主体31和在壳体1内位于下侧的下部主体32组装而形成。在壳体1的下部设有开口,油盘5等的盖部封闭壳体1的开口。
在维护等时,将下部主体32侧朝下地将控制阀单元3载置在平坦面F的情况较多。因此,通过在设置于下部主体32侧的配线板8上设置脚部85a、85b,能够降低施加于下部主体32侧的配线板8的连接器37的载荷。通常,当上部主体31侧的空间小于下部主体32侧的空间且设置脚部85a、85b时,动力传递装置的体型有可能变大。在这一点上,也优选将脚部85a、85b设置在下部主体32侧。
(7)在下部主体32上,在脚部85a、85b突出的方向上设置有比脚部85a、85b短的突起物即螺栓34。
通过脚部85a、85b和向相同的垂直方向突出的螺栓34的多个点,能够稳定地支承放置在平坦面F的控制阀单元3。另外,由于螺栓34与脚部85a、85b相比能够缩短垂直方向长度,因此能够将动力传递装置的体型的扩大抑制在必要最小限度。另外,突起物不限于螺栓34,例如,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将与螺栓34不同的部件的突起物组装在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
(8)突起物为螺栓34。
通过利用联接在下部主体32的螺栓34,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另外,能够利用耐载荷比较高的螺栓34稳定地支承控制阀单元3。
(9)脚部85a、85b向下部主体32的长边方向端部32e、32f(端部)的内侧偏移。
用户能够抓住脚部85a、85b而将控制阀单元3从壳体1内取出、或者设置到壳体1内。此时,通过使脚部85a、85b向主体的长边方向端部32e、32f的内侧偏移,抓住脚部85a、85b的用户的手指不易与设置有控制阀单元3的壳体1的内壁产生干涉,因此组装变得容易。
控制单元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配线板8设置两根脚部85a、85b的例子,但脚部85a、85b只要能够承受施加到连接器37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即可,设置数量可以是一根、或者也可以是三根以上。另外,说明了脚部85a、85b通过折弯配线板8而形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脚部85a、85b也可以作为与配线板8不同的部件准备,通过焊接等组装到配线板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脚部85a、85b的垂直方向长度H3比连接器37的垂直方向长度H2长的例子,但脚部85a、85b只要能够承受施加到连接器37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即可。因此,也可以将脚部85a、85b的垂直方向长度H3设为与连接器37的垂直方向长度H2相同的长度。
在配线板8上设置脚部85a、85b的位置也不限于图示的位置,可以根据设置在配线板8上的连接器37的位置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脚部85a、85b设置在下部主体32侧的配线板8的例子,但设置脚部并不限定于下部主体32侧的配线板8。例如,也可以根据将上部主体31朝向下侧载置的作业等的要求,在上部主体31侧的配线板设置脚部85a、85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单元说明了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阀单元3,但控制单元不限于控制阀单元3。控制单元也可以适用于例如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用电动机的控制而设置的逆变器单元等其他控制单元。
另外,具有上述的控制阀单元3和配线板8的变速器等的动力传递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壳体
2:收纳室
3:控制阀主体(控制单元)
31:上部主体
32:下部主体
32e、32f:长边方向端部
33:隔板
34:螺栓
36:配线
37a、37b、37c、37d:连接器
38:连接部
4:阀室
5:油盘
6:滤油器
7:油泵
8:配线板
80a:相对面(与控制单元的主体相对的面)
80b:背面(与控制单元的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
81:配线固定部
82:螺栓联接部
83:连接器设置部
85a、85b:脚部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单元,具备设置有连接器的配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配线板中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
所述配线板具有向与所述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侧突出的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的端子部的连接部与所述主体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的长度设定为,在将所述脚部放置于下侧时,所述脚部的前端位于比所述连接器的顶点更靠下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设置在连结两个所述脚部的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具有将所述配线板的端部折弯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与壳体的盖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上沿所述脚部突出的方向设置有比所述脚部短的突起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物为螺栓。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从所述主体的端部向内侧偏移。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是控制阀单元或逆变器单元。
CN202080040968.0A 2019-06-06 2020-06-02 控制单元 Pending CN1139062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6154 2019-06-06
JP2019106154 2019-06-06
PCT/JP2020/021741 WO2020246458A1 (ja) 2019-06-06 2020-06-02 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6244A true CN113906244A (zh) 2022-01-07

Family

ID=7365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0968.0A Pending CN113906244A (zh) 2019-06-06 2020-06-02 控制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8529A1 (zh)
JP (1) JP7292815B2 (zh)
CN (1) CN113906244A (zh)
WO (1) WO2020246458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1918A (ja) * 2000-03-27 2001-10-05 Unisia Jecs Corp 自動変速機の駆動装置
CN101442878A (zh) * 2007-11-21 2009-05-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挠性配线板、制造该配线板的方法以及成像装置
JP2012017828A (ja) * 2010-07-09 2012-01-26 Denso Corp 配線装置
US20130058090A1 (en) * 2008-12-12 2013-03-07 Timothy Drew Ferrie Angled light box lighting system
CN103368289A (zh) * 2012-03-31 2013-10-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模制马达的定子部以及使用该定子部的模制马达
CN103632981A (zh) * 2012-08-24 2014-03-12 索尼公司 配线板及配线板的制造方法
CN103700940A (zh) * 2012-09-27 2014-04-0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4692970U (zh) * 2015-03-03 2015-10-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变速箱用带限位板的接插件保持架
CN106211687A (zh) * 2014-10-30 2016-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CN106329433A (zh) * 2016-09-06 2017-01-1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变速箱线束布置结构
US20170138583A1 (en) * 2015-11-18 2017-05-18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am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8387141U (zh) * 2018-06-29 2019-01-15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式电子线路板的助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8280B2 (ja) * 1994-12-05 2001-06-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油圧制御バルブの配線固定装置
JPH10332018A (ja) * 1997-05-27 1998-12-15 Jatco Corp 油圧制御装置のソレノイドバルブ取付構造
JP2005253167A (ja) * 2004-03-03 2005-09-15 Hitachi Ltd 車両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4輪駆動車両
US9723709B2 (en) * 2007-10-22 2017-08-01 Todd Steigerwald Method for assigning control channels
KR101380571B1 (ko) * 2011-11-30 2014-04-01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자동 변속기 제어용 연성회로기판
JP5605455B1 (ja) * 2013-04-22 2014-10-15 Smk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6052268B2 (ja) * 2014-11-28 2016-12-2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6620447B2 (ja) * 2015-07-30 2019-12-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
JP6402942B2 (ja) * 2015-12-11 2018-10-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WO2017188053A1 (ja) * 2016-04-28 2017-11-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取付金具、コネクタ、及び接続システム
JP6765243B2 (ja) * 2016-07-14 2020-10-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WO2018116554A1 (ja) * 2016-12-20 2018-06-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基板の取り付け構造
JP6989275B2 (ja) * 2017-03-30 2022-01-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US10581184B2 (en) * 2018-01-19 2020-03-03 Molex, Llc Low-profile board-to-board connector, matin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WO2019146589A1 (ja) * 2018-01-24 2019-08-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10498058B1 (en) * 2018-05-11 2019-12-03 Molex, Llc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6859998B2 (ja) * 2018-12-28 2021-04-14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JP7273525B2 (ja) * 2019-01-29 2023-05-1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US11095059B2 (en) * 2019-04-25 2021-08-17 Molex, Llc Connector
CN111952490B (zh) * 2019-05-17 2022-12-02 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及电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1918A (ja) * 2000-03-27 2001-10-05 Unisia Jecs Corp 自動変速機の駆動装置
CN101442878A (zh) * 2007-11-21 2009-05-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挠性配线板、制造该配线板的方法以及成像装置
US20130058090A1 (en) * 2008-12-12 2013-03-07 Timothy Drew Ferrie Angled light box lighting system
JP2012017828A (ja) * 2010-07-09 2012-01-26 Denso Corp 配線装置
CN103368289A (zh) * 2012-03-31 2013-10-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模制马达的定子部以及使用该定子部的模制马达
CN103632981A (zh) * 2012-08-24 2014-03-12 索尼公司 配线板及配线板的制造方法
CN103700940A (zh) * 2012-09-27 2014-04-0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6211687A (zh) * 2014-10-30 2016-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CN204692970U (zh) * 2015-03-03 2015-10-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变速箱用带限位板的接插件保持架
US20170138583A1 (en) * 2015-11-18 2017-05-18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am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329433A (zh) * 2016-09-06 2017-01-1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变速箱线束布置结构
CN208387141U (zh) * 2018-06-29 2019-01-15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式电子线路板的助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246458A1 (zh) 2020-12-10
JP7292815B2 (ja) 2023-06-19
US20220248529A1 (en) 2022-08-04
WO2020246458A1 (ja)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20893A1 (en) Fuel supply apparatus
KR20090057403A (ko) 와이퍼 모터 하우징에 외부 케이블 가이드를 구비한 접속 시스템
EP2708751A1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for a vehicle
JP4874632B2 (ja) 電池パック
JP5105194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US8861225B2 (en) Capacitor mounting construction
CN108370640A (zh) 具有边缘连接端子的车载无传感器电机
CN1288822C (zh) 伺服驱动机构及装配伺服驱动机构的方法
US20090223786A1 (en) Universal Termination System for Power Tools
CN113906244A (zh) 控制单元
US20190263305A1 (en) Device for providing a pneumatic pressure medium by means of a pressure medium source for at least one pressure medium chamber of a vehicle seat of a motor vehicle in particular
JP2007270627A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2006245143A (ja) 電子機器
US9033715B2 (en) Inter-board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inverter and electric compressor employing the same
JP6558953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JP5370113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KR101668487B1 (ko) 조인트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2017174569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5263137B2 (ja) コネクタ
JP4420010B2 (ja) プリンタ
KR20080096908A (ko) 내진동 커넥터
CN217401140U (zh) 电动泵
CN214899273U (zh) 引线保持结构及电动致动器
EP3833167B1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CN110861602B (zh) 电力中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