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9077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9077A
CN112219077A CN201880094185.3A CN201880094185A CN112219077A CN 112219077 A CN112219077 A CN 112219077A CN 201880094185 A CN201880094185 A CN 201880094185A CN 112219077 A CN112219077 A CN 112219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supercooling
refrigerating
compartment
free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41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9077B (zh
Inventor
山村毅
清家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219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9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9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9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冰箱具备:隔热箱体,其在内部形成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冷藏室具有被设定为冷藏温度带的隔间、和设置于该隔间的上侧且被设定为比冷藏室温度带低的冻结温度以下的过冷却温度的过冷却保存室,冷冻室设置于冷藏室的上侧且被设定为冷冻温度带;以及分隔壁,其设置于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在内部具有冷藏室的返回风路和第一加热装置,在冷藏室的前侧形成有将该冷藏室内的空气向返回风路引导的返回风路入口,在冷藏室的里侧形成有排出冷却风的排出口,第一加热装置配置为在俯视观察下不与返回风路重叠。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被冷却物成为过冷却状态的功能的冰箱。
背景技术
在冰箱中,当在维持品质的状态下保存食品等被冷却物时,一般优选维持被冷却物不冻结的温度、并且是尽可能低的温度。作为实现这样的保存的方法,提出有将被冷却物在过冷却状态下进行保存的方法。这里,过冷却状态是指即使被冷却物达到冻结点以下,也不开始冻结而为非冻结状态的情况。然而,当在冻结点以下(例如,0℃以下)保存被冷却物的情况下,由于冲击或者某些因素,存在过冷却状态被解除而在被冷却物生成冰结晶的可能性。而且,若在过冷却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放置,则被冷却物的冻结进行,由于因冻结导致的细胞损伤而被冷却物的品质降低。
公开有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而反复进行将箱内设定温度设定为比被冷却物的冻结点低的温度的低温工序、和设定为比冻结点高的温度的升温工序的冰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冰箱中,即使当在低温工序中被冷却物的过冷却状态被解除,在被冷却物生成冰结晶并开始冻结的情况下,在预先决定的时机开始升温工序,由此能够使在过冷却解除时生成的冰结晶融解。在这之后,通过再次执行低温工序,从而能够实现过冷却状态,并稳定地维持被冷却物的过冷却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47235号公报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冰箱而言,冷冻室位于过冷却保冷室的下方,因此,作为在边界壁中埋入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器构成为覆盖外壳整体的大小,以使得过冷却保冷室不因导热而过冷。因此,存在加热器的成本增大的课题。
另外,冰箱的返回风路(过冷却保存室的返回风路)配置于冷藏室的里侧且位于冷藏室底面侧,成为与向冷藏室供给冷却风的排出口平行的位置关系。因此,冷却风的排出口的一部分和返回风路入口处于较近的位置,冷却风的一部分短路,从而存在不能够高效地冷却被冷却物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冷却被冷却物并且能够抑制加热装置的成本的冰箱。
本发明所涉及的冰箱具备:隔热箱体,其在内部形成有冷藏室和冷冻室,该冷藏室具有被设定为冷藏温度带的隔间、和设置于该隔间的上侧且被设定为比冷藏室温度带低的冻结温度以下的过冷却温度的过冷却保存室,该冷冻室设置于上述冷藏室的上侧且被设定为冷冻温度带;以及分隔壁,其设置于上述冷藏室与上述冷冻室之间,在内部具有上述冷藏室的返回风路和第一加热装置,在上述冷藏室的前侧形成有将该冷藏室内的空气向上述返回风路引导的返回风路入口,在上述冷藏室的里侧形成有排出冷却风的排出口,上述第一加热装置配置为在俯视观察下不与上述返回风路重叠。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冰箱,返回风路入口形成在冷藏室的前侧,因此能够从形成于冷藏室的里侧的排出口高效地排出冷却风。另外,返回口的位置相比排出口的位置必然是远离返回风路入口,因此即使减慢冷却风的风速,冷却风也能够高效地冷却被冷却物而不发生短路。另外,第一加热装置配置为在俯视观察下不与返回风路重叠,并构成为不覆盖过冷却保存室整体,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加热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内的结构的第一内部结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内的结构的第二内部结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中的冷冻室与冷藏室的分隔壁内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中的过冷却保存室的剖面的俯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的结构的内部构造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的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所具有的层叠搁板的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所具有的层叠搁板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冰箱所具有的层叠搁板的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另外,关于在各附图中记载的结构,其形状、大小以及配置等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原则上说明书中的各结构部件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是将冰箱100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这里,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结构部件的尺寸关系和形状等与实际的不同的情况。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的外观的主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内的结构的第一内部结构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内的结构的第二内部结构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中的冷冻室2和冷藏室3的分隔壁7内的俯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中的过冷却保存室5的剖面的俯视图。
[冰箱100的结构]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冰箱100具备将前表面(正面)开口并在内部形成有储藏空间的隔热箱体1。虽然省略了详细图示,但隔热箱体1由钢铁制的外箱、树脂制的内箱、以及填充在外箱与内箱之间的空间的隔热部件构成。在隔热箱体1的内部形成的储藏空间被多个划分部件划分成多个保存被冷却物的储藏室。例如如图2所示,作为多个储藏室,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具备配置于最上层的冷冻室2、配置于冷冻室2的下方的冷藏室3、以及配置于冷藏室3内的最下层的蔬菜室4。这里,在将冷藏室3配置于冷冻室2的下部区域的构造中,冰箱100具备的储藏室的种类和数量不限定于这些。另外,以下,以被冷却物为食品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作为对各储藏室内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的例子,在冰箱100的背面侧设置有:压缩机6,其压缩并排出制冷剂;冷却器8,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并冷却空气;以及送风风扇9,其使在冷却器8中生成的冷气移动。并且,在冰箱100的背面侧形成有冷却风路10,该冷却风路10是供冷气流动的风路,设置有冷却器8和送风风扇9等。对于压缩机6而言,制冷剂排出侧与冷凝器(未图示)连接,制冷剂吸入侧与冷却器8连接。冷却器8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使通过自身的制冷剂与在冷却风路10中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生成冷气。压缩机6和冷却器8与冷凝器(未图示)和膨胀单元(未图示)一起构成制冷循环回路。送风风扇9经由冷却风路10向冷冻室2、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供给冷气。
冷却风路10从冰箱100内的上侧到下侧在纵向上形成于在壳体50形成的内壁面板50a(参照图3)内。更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冷却风路10形成于冷冻室2、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的背面侧。冷却风路10具有:第一风路10a,其将冷气向后述的冷藏室3内的过冷却保存室5送风;和第二风路10b,其将冷气向冷藏室3内的隔间12送风。而且,在第一风路10a设置有第一风挡11a。另外,在第二风路10b设置有第二风挡11b。第一风挡11a使开度变化,调整通过第一风路10a的冷气的风量。另外,第二风挡11b使开度变化,调整通过第二风路10b的冷气的风量。
通过制冷循环回路的工作,在冷却器8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的冷气通过送风风扇9而经过冰箱100的背面的冷却风路10,被向冷冻室2、冷藏室3等储藏室供给。而且,如图3所示,通过了冷藏室3等的冷气经过返回风路16而返回至冷却器8而再次被冷却,并被向各储藏室输送。
另外,冰箱100具有控制装置200。该控制装置200例如由执行在专用的硬件或者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的CPU(也称为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型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处理器)构成。
各储藏室的温度通过设置于各储藏室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来检测。控制装置200控制冰箱100内的各种设备,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成为在各储藏室设定的温度。例如,控制装置200控制在第一风路10a设置的第一风挡11a和在第二风路10b设置的第二风挡11b的开度、压缩机6的输出、加热器14的输出以及送风风扇9的送风量等。
<冷冻室2>
冷冻室2是被设定为低于0℃的冷冻温度带(例如,-18℃以下)的储藏室。如图2和图3所示,冷冻室2设置于冷藏室3的上侧,收纳冷冻的食品。在冷冻室2设置有对该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旋转式(例如,对开式)的第一门17a。此外,冷冻室2的第一门17a也可以不是对开式,而是1扇式的旋转式。通过该第一门17a的开闭,进行冷冻室2与冰箱100的外部之间的敞开和隔断。
<冷藏室3>
冷藏室3具有隔间12和过冷却保存室5,隔间12被设定为冷藏温度带(例如,约3~5℃)并作为收纳食品的储藏室,过冷却保存室5是在比隔间12低温的状态即过冷却状态下对食品进行保存的储藏室。这里,过冷却保存室5的温度例如是为食品的冻结点(冻结温度)以下的、约0~-3℃的过冷却温度。如图2所示,在冷藏室3设置有载置食品等的搁板27等。在形成于冷藏室3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设置有对该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旋转式(例如,对开式)的第二门17b。此外,冷藏室3的第二门17b也可以不是对开式,而是1扇式的旋转式。另外,图3所示的内壁面板50a为冷藏室3内的后壁。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中,过冷却保存室5设置于隔间12的上侧、即冷藏室3的最上层。
如上所述,过冷却保存室5是在过冷却状态下保存食品的储藏室,因此是适合于保存例如肉、鱼或者这些的加工品等食品的储藏室。在过冷却保存室5设置有收纳容器(未图示)和前表面壁13。另外,在冷藏室3的前侧(门侧),详细而言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前表面壁13的外侧,设置有将过冷却保存室5内的空气向返回风路16引导的返回风路入口18。
收纳容器是对保存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食品进行收纳的容器。收纳容器例如是能够沿着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侧壁内侧设置的导轨(未图示)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抽屉式的容器。此外,导轨也可以设置于成为过冷却保存室5的底面的搁板27。另外,导轨也可以不是必须设置的。使用者从过冷却保存室5拉出收纳容器,经由收纳容器的上表面开口,能够对收纳在收纳容器的食品进行存取。作为收纳容器的材质,例如,与一般的冰箱的收纳容器相同地使用聚苯乙烯等。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前表面壁13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前侧的空间的开口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于后述的分隔壁7或者侧面壁,通过拉出收纳容器,前表面壁13转动并打开。
这里,冷藏室3的温度调整通过控制装置200控制第二风挡11b的开度来调整向冷藏室3供给的风量的方式进行。并且,过冷却保存室5的温度调整通过控制装置200控制第一风挡11a的开度来调整向过冷却保存室5供给的风量、以及通过进行后述的加热器14(也称为第一加热装置)的输出调整的方式来进行。
<蔬菜室4>
蔬菜室4是设定温度比冷藏室3高的冷藏温度带(例如,约3~7℃)的储藏室。蔬菜室4是具有用于收纳食品的空间并适合于对食品中的特别是蔬菜进行冷藏的储藏室。如图2和图3所示,蔬菜室4设置于冷藏室3内的最下层。
<分隔壁7>
如图2所示,分隔壁7是设置于冷冻室2与冷藏室3之间的壁。分隔壁7分隔冷冻室2和冷藏室3,特别是分隔冷冻室2和冷藏室3的最上层的过冷却保存室5。如图3所示,分隔壁7包括用于防止从冷冻室2向过冷却保存室5的导热冷却的隔热部件15。另外,分隔壁7具有返回风路16,并具有向返回风路16吸入来自冷藏室3内的冷气的返回风路入口18。返回风路入口18形成于成为冷藏室3的前侧的部分。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分隔壁7内设置的返回风路16形成于分隔壁7内的隔热部件15中,并设置为在俯视观察下不与后述的加热器14重叠。另外,如图3所示,在分隔壁7的里侧(后侧)形成有使来自冷藏室3的空气向冷却风路10流入的返回口28。
<加热器14>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位于过冷却保存室5的上表面分隔过冷却保存室5与冷冻室2的分隔壁7内设置有加热器14。加热器14是加热过冷却保存室5内的食品来使其升温的温度调节用的加热装置。加热器14用于加热食品,并用于过冷却保存处理中的升温工序。在过冷却保存处理中,需要防止过度冷却食品而使其冻结。因此,为了加热过度冷却的食品而使用加热器14进行加热。加热器14设置于过冷却保存室5的上表面,由此能够使过冷却保存室5内的食品加热。
[关于过冷却状态的维持]
这里,对将过冷却保存室5内的食品维持于过冷却状态的温度环境进行说明。水欲变为冰,则需要冰结晶生长的场所,它是较小分子等级下的冰核。可以认为在过冷却液体中因为晃动而反复进行分子的集合离散,产生有各种大小的分子集合(簇)。在簇非常小时,内部的分子处于冰的结合状态,但表面的分子无法结合而不稳定,因而也存在从簇脱离的分子。
簇只要不超过某个临界半径,就不能够稳定地存在,就不会成为冰结晶。因此,即使达到凝固点以下,簇也不开始冻结。该状态是过冷却状态。如果产生1个临界半径以上的簇,则它成为核并生成冰结晶,从而过冷却状态解除。如果温度变低,则过冷却状态解除的概率变高。另外,由于物理的冲击等干涉,液体中的晃动也会变大,则产生临界半径以上的簇,使得过冷却状态解除。
这里,食品是物质的混合物,因此以这些为核而生成冰结晶的情况较多。当在冻结点以下(例如,0℃以下)保存食品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冲击等某些因素而解除过冷却状态并在食品生成冰结晶。而且,若在过冷却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放置,则食品的冻结进行,由于因冻结导致的细胞损伤而使得食品的品质降低。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中,对将箱内设定温度设定为比食品的冻结点低的温度的低温工序、和设定为比冻结点高的温度的升温工序进行控制。而且,调整作为食品的保存空间的过冷却保存室5内的温度环境,不给予急剧的温度降低等刺激来进行冷却,由此将食品维持于过冷却状态。具体而言,在维持过冷却状态时,过冷却保存室5的“温度范围”优选为-4~0[℃]的范围。另外,在维持过冷却状态时,优选使过冷却保存室5内的“温度分布”均匀化。
[关于冷气的流动]
接下来,使用图2和图3,对由冷却器8制成的冷气的流动进行说明。这里,图2和图3中的箭头表示冷气的流动。由冷却器8制成的冷气经过送风风扇9,被分为朝向冷冻室2流动的冷气和朝向冷藏室3流动的冷气。而且,朝向冷藏室3流动的冷气经过冷却风路10,被第一风挡11a和第二风挡11b分为朝向冷藏室3内的过冷却保存室5流动的冷气、和朝向冷藏室3内的隔间12流动的冷气。而且,朝向冷藏室3流动的冷气经过搁板27上,在冷藏室3的前侧从下方向上方缓慢地上升,并朝向返回风路16流动。
如图2和图5所示,朝向过冷却保存室5流动的冷气被从与第一风挡11a连通的排出口19排出。从排出口19排出的冷气的一部分从前表面壁13与搁板27的缝隙向过冷却保存室5的前侧的空间溢出。溢出至前侧的空间的冷气在这里与朝向冷藏室3的上方而来的、对冷藏室3的过冷却保存室5以外的空间进行了冷却的冷气合流,并向返回风路入口18流入,经过返回风路16内,从返回口28向冷却风路10返回。
以上,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具备:隔热箱体1,其在内部形成有冷藏室3和冷冻室2,冷藏室3具有被设定为冷藏温度带的隔间12、和设置于该隔间12的上侧且被设定为比冷藏室温度带低的冻结温度以下的过冷却温度的过冷却保存室5,冷冻室2设置于冷藏室3的上侧且被设定为冷冻温度带;以及分隔壁7,其设置于冷藏室3与冷冻室2之间,在内部具有冷藏室3的返回风路16和第一加热装置,在冷藏室3的前侧形成有将冷藏室3内的空气向返回风路16引导的返回风路入口18,在冷藏室3的里侧形成有排出冷却风的排出口19,第一加热装置配置为在俯视观察下不与返回风路16重叠。
根据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返回风路入口18形成于冷藏室3的前侧,因此能够从形成于冷藏室3的里侧的排出口19高效地排出冷却风。另外,返回风路16的位置和排出口19的位置分离,因此即使减慢冷却风的风速,冷却风也能够高效地冷却被冷却物而不发生短路。
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返回风路的位置,如果未某种程度地确保冷却风的风速,则与返回口28短路的可能性变高,为了避免短路而不得不确保风速在一定速度以上。但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对冷却风的风速没有特别的制约,因此能够不使被冷却物立即冻结地通过适合于过冷却保存的较慢的冷却风来进行冷却。
另外,第一加热装置配置为在俯视观察下不与返回风路16重叠,且构成为不覆盖过冷却保存室5整体,因此能够缩小加热器区域,从而能够抑制第一加热装置的成本。另外,能够提高发热密度并提高第一加热装置的升温性,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加热装置的通电率,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过冷却保存。
另外,在将返回风路16设置于冷藏室3的下侧的情况下,若返回风路入口位于冷藏室3的前侧,则存在肉汁等食品汁和食品渣等流出而由此返回风路16而造成堵塞的可能性,因此,前侧的返回风路16为了保持冰箱100的品质而难以实现。因此,返回风路16的位置基本上配置于里侧,但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中,返回风路16形成于冷藏室3的上部,即使肉汁等食品汁和食品渣等流出,也无需担心其返回风路16而造成堵塞,因此能够在冷藏室3的前侧形成返回风路16。
另外,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在分隔壁7内填充有隔热部件15。根据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00,在分隔壁7内填充有隔热部件15,因此能够防止从冷冻室2向过冷却保存室5的导热冷却。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100的结构的内部构造图。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100中,在作为过冷却保存室5的上表面的分隔壁7的下侧设置有导热部件20。通过在分隔壁7的下侧设置导热部件20,能够将来自提高了发热密度的加热器14的热更高效地进行导热,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食品的冻结防止,并且能够缩短加热器14的通电时间。
这里,在现有构造中,加热器设置于过冷却保存室的下表面,因此难以在过冷却保存室的下部区域设置导热部件20。这是因为,如果考虑食品的收纳,则当在过冷却保存室的下部区域设置了导热部件20的情况下,变得难以放置食品。假设能够将导热部件20平坦地配置于过冷却保存室的底面,那么若不将导热面积形成为比实施方式2中的大,则无法发挥充分的效果。
这里,如本实施方式2那样,通过在作为过冷却保存室5的上表面的分隔壁7的下部设置导热部件20,使得不会变得难以放置食品,能够将来自提高了发热密度的加热器14的热更高效地进行导热。
此外,导热部件20最好是热传导率高的物质,例如优选铝等金属物质。另外,导热部件20优选具备形成有凹凸的形状,以便能够尽可能地将导热面积设置得较大。
以上,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100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上部设置有导热部件20。根据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100,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上部设置有导热部件20,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食品的冻结防止,并且能够缩短加热器14的通电时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100的导热部件20为金属物质。根据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100,导热部件20为金属物质,因此能够提高导热部件20的热传导率,从而能够将来自提高了发热密度的加热器14的热进一步高效地进行导热。
实施方式3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和2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和2相同的部分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关于层叠搁板21]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100的结构的内部构造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100所具有的层叠搁板21的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100所具有的层叠搁板21的俯视图。
以下,使用图7~图9,对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层叠搁板2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100中,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表面设置有层叠搁板21。如图8所示,层叠搁板21通过隔着缝隙层叠例如由玻璃、树脂等构成的多张板状的搁板部件22而构成。另外,在邻接的搁板部件22之间封入有空气,该空气发挥如下作用,即:即使在层叠搁板21中的热发生变动,也能够抑制对流等,从而维持静止状态。因此,层叠搁板21具有较高的隔热性能。以下,将邻接的搁板部件22之间的封入有空气的部分作为静止空气层23。
此外,也可以不在搁板部件22之间的各缝隙封入空气。例如,也可以在搁板部件22之间的各缝隙或者一部分的缝隙设置有保持搁板部件22之间的间隔、并维持耐久性的隔离物(未图示)。另外,也可以替代在邻接的搁板部件22之间封入空气而封入透明的其他的气体。
如图9所示,在搁板部件22的外周装配有用于向冰箱100内组装层叠搁板21的树脂框架24。此外,层叠搁板21在将多个搁板部件22隔着缝隙层叠后,通过橡胶或者硅部件包覆并密封其外周来确保密封性,由此成为不使来自外部的空气向静止空气层23流入的结构。这里,也可以进行针对封入于静止空气层23的空气的除湿,将减少了水分含量的空气封入于静止空气层23。此外,只要具有不使外部空气向静止空气层23流入的封闭性,也可以不利用橡胶或者硅部件包覆并密封搁板部件22的外周,而是形成为在搁板部件22直接装配树脂框架24的构造。
静止空气层23的厚度T2优选3mm以下。这是因为如果静止空气层23的厚度为3mm以上,则空气变得容易流动,由空气静止形成的隔热性能降低。对于搁板部件22的厚度T1,并不特别地限制。但是,在考虑到实际的使用的情况下,如果搁板部件22过厚,则层叠搁板21的重量增加,因此搁板部件22的厚度T1例如优选3mm以下。
这里,在图8中示出了使用3张搁板部件22并且静止空气层23为2层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搁板部件22可以是2张,也可以是4张以上,静止空气层23可以是1层,也可以是3层以上。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层叠搁板21,并将层叠搁板21设置于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表面,从而对于层叠搁板21的隔热性能,能够具有比以往的搁板高的隔热性能,因此能够比实施方式1更可靠地进行过冷却保存室5的冷却和温度调节。另外,层叠搁板21的隔热性能提高,因此能够减轻对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层的储藏室的冷却影响,并且增大过冷却保存室5的高度方向,由此能够扩大过冷却保存室5的内容积。
基本上,过冷却保存室5内的温度分布需要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保持一致性。主要是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特性由向过冷却保存室5供给冷气的排出口19的流量平衡来决定。另一方面,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特性由过冷却保存室5的隔热性能来决定。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冷气容易积存于下方,在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100中,热量容易从作为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表面的层叠搁板21侧侵入。
例如,在现有的冰箱中,存在将处于冷藏室内的冷却室分为上层冷却室和下层冷却室并将下层冷却室作为过冷却保存室的构造。这是用于防止过冷却保存室、和温度比过冷却保存室高的冷藏室直接邻接的构造。
热量基本上从较高的一方向较低的一方传递,以保持热量的均衡。即,热流束向较低的一方集中。因此,热的传播成为使温度变得均匀的流动。若过冷却保存室和冷藏室上下邻接,则冷藏室侧的热量向过冷却保存室侧传播,从而过冷却保存室的下部区域的温度处于上升的趋势。因此,在过冷却保存室的下部区域与上部区域之间产生温度差,从而变得难以保持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一致性。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100中,如图7所示,通过强化作为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表面的层叠搁板21的隔热性能,从而阻挡来自冷藏室3侧的热流束的侵入,能够抑制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部区域中的温度上升。因此,不需要如现有的冰箱那样在冷藏室与过冷却保存室之间设置成为中间温度区域的上部冷却室。因此,例如,通过将以前是上部冷却室的部分的空间容积分配给冷藏室或者过冷却保存室的内容积等,从而能够进行过冷却保存室5的内容积扩大。由此,能够过冷却保存更多的食品,从而便利性提高。
以上,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100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表面设置有层叠搁板21,层叠搁板21通过隔着缝隙层叠多张板状的搁板部件22并在该缝隙封入气体而构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冰箱100,在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表面设置层叠搁板21来强化隔热性能,由此阻挡来自冷藏室3侧的热流束的侵入,能够抑制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部区域中的温度上升。
实施方式4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3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部分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冰箱100所具有的层叠搁板21的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
以下,使用图10,对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层叠搁板2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层叠搁板21在搁板部件22之间的静止空气层23设置有在俯视观察下为格子状的肋部件26。虽然没有特别地限定,但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肋部件26为了确保稳定性,纵剖面是成为倒U字的形状。而且,在肋部件26中容纳有线状加热器25(也称为第二加热装置)。线状加热器25是与加热器14相同地加热过冷却保存室5内的食品而使温度上升的调节温度用的加热装置。这样,通过在肋部件26中容纳线状加热器25,从而能够使层叠搁板21内的加热器发热密度上升,从而使升温性能提高。
线状加热器25的直径
Figure BDA0002810730000000131
是2~3mm左右。而且,肋部件26整体的厚度优选为5~7mm左右。另外,在图10中,仅在最上层的静止空气层23中的肋部件26设置有线状加热器25,但设置线状加热器25的静止空气层23也可以不仅是1层。
这样,通过在层叠搁板21装入线状加热器25,从而作为加热器14的辅助能力,能够向过冷却保存室5的食品供给升温工序中的热量。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食品向过冷却保存室5的高度方向的冻结防止,并且能够防止搁板部件22在层叠搁板21的内部结露。
这里,在实施方式1~4中,对控制装置200通过控制第一风挡11a、加热器14以及线状加热器25来进行过冷却保存室5的温度调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装置200也可以不控制第一风挡11a,而仅控制线状加热器25,由此进行过冷却保存室5的温度调整。
另外,对作为过冷却保存室5的下表面的层叠搁板21内的加热装置是线状加热器2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肋部件26内部,例如也可以使用热交换器、珀尔帖元件等作为加热装置。
以上,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冰箱100在层叠搁板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根据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冰箱100,在层叠搁板21装入有第二加热装置,因此作为第一加热装置的辅助能力,能够向过冷却保存室5的食品供给升温工序中的热量。
实施方式5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4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4相同的部分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过冷却保存室5能够切换为将室内的温度设定为-3℃左右的负温度带的半冷冻室、和室内的温度是1℃左右的正温度带的冷却室。这样,能够选择适合于保存的食品的温度带,从而能够实现使用者的便利性的提高。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冰箱100的过冷却保存室5中,处于过冷却状态的被冷却物并不仅限定于食品。例如,也可以是非食用的如小动物的生肉等那样从自然界获取的物品。另外,也可以如克隆动物等那样是实验用的动物的生肉等。即,包括能够在过冷却状态下保存的所有的被冷却物。
附图标记说明
1…隔热箱体;2…冷冻室;3…冷藏室;4…蔬菜室;5…过冷却保存室;6…压缩机;7…分隔壁;8…冷却器;9…送风风扇;10…冷却风路;10a…第一风路;10b…第二风路;11a…第一风挡;11b…第二风挡;12…隔间;13…前表面壁;14…加热器;15…隔热部件;16…返回风路;17a…第一门;17b…第二门;18…返回风路入口;19…排出口;20…导热部件;21…层叠搁板;22…搁板部件;23…静止空气层;24…树脂框架;25…线状加热器;26…肋部件;27…搁板;28…返回口;50…壳体;50a…内壁面板;100…冰箱;200…控制装置。

Claims (9)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
隔热箱体,其在内部形成有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冷藏室具有被设定为冷藏温度带的隔间、和设置于该隔间的上侧且被设定为比冷藏室温度带低的冻结温度以下的过冷却温度的过冷却保存室,所述冷冻室设置于所述冷藏室的上侧且被设定为冷冻温度带;以及
分隔壁,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冻室之间,在内部具有所述冷藏室的返回风路和第一加热装置,
在所述冷藏室的前侧形成有将该冷藏室内的空气向所述返回风路引导的返回风路入口,
在所述冷藏室的里侧形成有排出冷却风的排出口,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配置为在俯视观察下不与所述返回风路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隔壁内填充有隔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返回风路入口形成于所述冷藏室的上部,将所述冷藏室的所述过冷却保存室内的空气和所述隔间内的空气向所述返回风路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冷却保存室能够切换为比过冷却温度低的负温度带的半冷冻室、和比过冷却温度高的正温度带的冷却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冷却保存室的上部设置有导热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部件为金属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冷却保存室的下表面设置有层叠搁板,
所述层叠搁板通过隔着缝隙层叠多张板状的搁板部件且在该缝隙封入气体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层叠搁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线状加热器。
CN201880094185.3A 2018-06-06 2018-06-06 冰箱 Active CN112219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1702 WO2019234848A1 (ja) 2018-06-06 2018-06-06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9077A true CN112219077A (zh) 2021-01-12
CN112219077B CN112219077B (zh) 2022-03-29

Family

ID=6876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4185.3A Active CN112219077B (zh) 2018-06-06 2018-06-06 冰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6932256B2 (zh)
CN (1) CN112219077B (zh)
AU (1) AU2018426820B2 (zh)
MY (1) MY193389A (zh)
SG (1) SG11202010597QA (zh)
TW (1) TWI701415B (zh)
WO (1) WO20192348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3148919A1 (zh) * 2022-02-04 2023-08-10
TWI822308B (zh) * 2022-09-06 2023-11-11 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3377A (ja) * 1984-10-15 1986-05-12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622762A (zh) * 2000-10-12 2005-06-01 松下冷机株式会社 调温调理方法和冰箱
JP2008145027A (ja) * 2006-12-08 2008-06-2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101358798A (zh) * 2007-07-30 2009-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203949437U (zh) * 2013-06-10 2014-1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冷藏箱
CN107763932A (zh) * 2016-08-17 2018-03-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1855A (ja) * 1985-02-20 1986-08-26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S61205766A (ja) * 1985-03-11 1986-09-11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H0452475A (ja) * 1990-06-20 1992-02-2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解凍室付冷蔵庫
JPH0473583A (ja) * 1990-07-10 1992-03-0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温調理装置
JP3197589B2 (ja) * 1991-11-27 2001-08-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冷蔵室温度制御装置
KR0117183Y1 (ko) * 1994-01-26 1998-06-15 김광호 김치실용 냉기순환구조를 구비한 냉장고
JP2004125219A (ja) * 2002-09-30 2004-04-2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2005299936A (ja) * 2004-04-06 2005-10-27 Sharp Corp 冷蔵庫
JP3933659B2 (ja) * 2004-11-18 2007-06-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193377B2 (ja) * 2013-08-08 2017-09-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動機システムおよび磁気軸受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3377A (ja) * 1984-10-15 1986-05-12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622762A (zh) * 2000-10-12 2005-06-01 松下冷机株式会社 调温调理方法和冰箱
JP2008145027A (ja) * 2006-12-08 2008-06-2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101358798A (zh) * 2007-07-30 2009-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203949437U (zh) * 2013-06-10 2014-1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冷藏箱
CN107763932A (zh) * 2016-08-17 2018-03-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34848A1 (ja) 2019-12-12
AU2018426820A1 (en) 2020-11-05
SG11202010597QA (en) 2020-11-27
TWI701415B (zh) 2020-08-11
JPWO2019234848A1 (ja) 2021-04-01
TW202001168A (zh) 2020-01-01
CN112219077B (zh) 2022-03-29
AU2018426820B2 (en) 2021-11-18
JP6932256B2 (ja) 2021-09-08
MY193389A (en)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4404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冷蔵庫
JP6719661B2 (ja) 冷蔵庫
JP6138708B2 (ja) 冷蔵庫
JP6379256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冷蔵庫
CN107763932B (zh) 冰箱
TWI564528B (zh) 冰箱
CN109564051B (zh) 冰箱
JP2015055376A (ja) 冷蔵庫
EP3524907B1 (en) Refrigerator
JP2010281511A (ja) 冷蔵庫
CN112219077B (zh) 冰箱
KR20160012411A (ko) 과냉각 냉각고
JP2007032860A (ja) 冷蔵庫
JP2014167361A (ja) 冷蔵庫
JP2013190124A (ja) 冷蔵庫
JP7454458B2 (ja) 冷蔵庫
JP2017009284A (ja) 冷蔵庫
JP2008107068A (ja) 冷却貯蔵庫
JP6709348B2 (ja) 冷蔵庫
JP2003240417A (ja) 冷却庫
JPH0989440A (ja) 冷蔵庫
JP2006200774A (ja) 冷蔵庫
JP2006200773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27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