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1415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1415B
TWI701415B TW108115019A TW108115019A TWI701415B TW I701415 B TWI701415 B TW I701415B TW 108115019 A TW108115019 A TW 108115019A TW 108115019 A TW108115019 A TW 108115019A TW I701415 B TWI701415 B TW I7014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refrigerator
refrigerating
temperature
supercoo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5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1168A (zh
Inventor
山村毅
清家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1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1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1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141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冰箱係包括:隔熱箱體,係在內部形成冷藏室及冷凍室,該冷藏室係具有被設定於冷藏溫度帶之室、與被設置於該室之上側並被設定於比冷藏溫度帶更低之過冷卻溫度的過冷卻保存室,該冷凍室係被設置於冷藏室之上側並被設定於冷凍溫度帶;及間壁,係被設置於冷藏室與冷凍室之間,並在內部具有冷藏室之回風風路及第一加熱裝置;在冷藏室的前側,係形成將該冷藏室內之空氣導引至回風風路的回風風路入口;在冷藏室的進深側,係形成吹出冷卻風的吹出口;第一加熱裝置係被配置成在平面圖上與回風風路不重疊。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將被冷卻物設定成過冷卻狀態之功能的冰箱。
在冰箱,在仍舊維持品質之狀態下保存食品等之被冷卻物時,係一般維持被冷卻物不結凍的溫度,且儘量低之溫度較佳。作為實現這種保存者,提議一種在過冷卻狀態保存被冷卻物之方法。此處,過冷卻狀態係意指即使被冷卻物達到結凍點以下,亦不會開始結凍,而是非結凍狀態。可是,在結凍點以下(例如0℃以下)保存被冷卻物的情況,因撞擊或某種要因,過冷卻狀態被解除,而具有在被冷卻物產生冰結晶的可能性。而且,在過冷卻狀態仍舊被解除下放置不管時,被冷卻物之結凍進展,因結凍所造成之細胞損害而被冷卻物的品質就降低。
為了避免這種問題,揭示一種重複地進行低溫步驟與升溫步驟的冰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低溫步驟係冰箱內設定溫度被設定於比被冷卻物之結凍點更低的溫度,該升溫步驟係冰箱內設定溫度被設定於比結凍點更高的溫度。在專利文獻1之冰箱,係即使是在低溫步驟被冷卻物之過冷卻狀態被解除,在被冷卻物產生冰結晶而開始結凍的情況,亦藉由在預定之時序使升溫步驟開始,可使在解除過冷卻時所產生之冰結晶融化。而以後,藉由再執行低溫步驟,實現過冷卻狀態,而可穩定地維持被冷卻物之過冷卻狀態。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84723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可是,專利文獻1之冰箱係因為在過冷卻保存室的下方有冷凍室,所以為了過冷卻保存室不會因導熱而變成太冷,將在邊界壁中所埋入之是加熱裝置的加熱器構成為覆蓋外殼整體的大小。因此,具有加熱器之費用增大的課題。
又,冰箱之回風風路(過冷卻保存室之回風風路)係被配置於冷藏室之進深側且冷藏室之底面側,並成為與向冷藏室供給冷卻風之吹出口平行的位置關係。因此,冷卻風之吹出口的一部分與回風風路入口位於接近的位置,冷卻風之一部分走近路,而具有無法高效率地冷卻被冷卻物的課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以上所示之課題而開發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冰箱,該冰箱係可高效率地冷卻被冷卻物,且可抑制加熱裝置之費用。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冰箱係包括:隔熱箱體,係在內部形成冷藏室及冷凍室,該冷藏室係具有被設定於冷藏溫度帶之室、與被設置於該室之上側並被設定於比冷藏溫度帶更低之過冷卻溫度的過冷卻保存室,該冷凍室係被設置於該冷藏室之上側並被設定於冷凍溫度帶;及間壁,係被設置於該冷藏室與該冷凍室之間,並在內部具有該冷藏室之回風風路及第一加熱裝置;在該冷藏室的前側,係形成將該冷藏室內之空氣導引至該回風風路的回風風路入口;在該冷藏室的進深側,係形成吹出冷卻風的吹出口;該第一加熱裝置係被配置成在平面圖上與該回風風路不重疊。 [發明之效果]
若依據本發明之冰箱,因為在冷藏室的前側回風風路入口,所以從在冷藏室之進深側所形成的吹出口,可高效率地吹出冷卻風。又,因為回風口之位置必定比吹出口之位置遠離回風風路入口,所以即使使冷卻風的風速變慢,亦冷卻風不會走近路,而可高效率地冷卻被冷卻物。又,因為第一加熱裝置係被配置成在平面圖上與回風風路不重疊,並構成為不覆蓋過冷卻保存室整體,所以可抑制第一加熱裝置之費用。
以下,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此外,在各圖,對相同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並適當地省略或簡化其說明。又,關於在各圖所記載之構成,其形狀、大小以及配置等係可在本發明的範圍內適當地變更。又,在專利說明書中之各構成元件的位置關係(例如上下關係等)係原則上,是將冰箱100設置成可使用之狀態時者。此處,在包含圖1之以下的圖,有各構成元件之尺寸的關係及形狀等與實際者係相異的情況。 實施形態1
圖1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100之外觀的正視圖。圖2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100內之構成的第一內部構成圖。圖3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100內之構成的第二內部構成圖。圖4係示意地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100之冷凍室2與冷藏室3之間壁7內的平面圖。圖5係示意地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100之過冷卻保存室5之截面的平面圖。 [冰箱100的構成]
如圖1所示,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係具備前面(正面)被開口並在內部形成貯藏空間的隔熱箱體1。隔熱箱體1係省略詳細的圖示,由鋼鐵製之外箱、樹脂製之內箱、以及在外箱與內箱之間所填充的隔熱材料所構成。在隔熱箱體1之內部所形成的貯藏空間係被複數個劃分構件劃分成保存被冷卻物的複數個貯藏室。例如如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係作為複數個貯藏室,包括在最上段所配置之冷凍室2、在冷凍室2之下方所配置之冷藏室3、以及在冷藏室3內之最下段所配置的蔬菜室4。此處,在冷藏室3被配置於冷凍室2之下部區域的構造,冰箱100所具備之貯藏室的種類及個數係不是被限定為這些。又,在以下,被冷卻物係當作食品來說明。
如圖2所示,在冰箱100之背面側,係作為冷卻各貯藏室內之冷卻裝置的例子,設置:壓縮機6,係壓縮冷媒並排出;冷卻器8,係作用為蒸發器,冷卻空氣;以及送風風扇9,係使在冷卻器8所產生之冷氣移動。進而,在冰箱100之背面側,係形成冷卻風路10,該冷卻風路10係冷氣所流動的風路,並設置冷卻器8及送風風扇9等。壓縮機6係冷媒排出側與凝結器(未圖示)連接,冷媒吸入側與冷卻器8連接。冷卻器8係作用為蒸發器,使通過本身之冷媒與在冷卻風路10流動之空氣進行熱交換而產生冷氣。壓縮機6及冷卻器8係與凝結器(未圖示)及膨脹手段(未圖示)一起構成冷凍循環迴路。送風風扇9係經由冷卻風路10,向冷凍室2、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供給冷氣。
冷卻風路10係從冰箱100內之上側至下側,在縱向被形成於在框體50所形成的內壁板50a(參照圖3)內。更詳細地說明之,冷卻風路10係如圖2所示,被形成於冷凍室2、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4之背面側。冷卻風路10係具有:第一風路10a,係將冷氣送風至後述之冷藏室3內的過冷卻保存室5;及第二風路10b,係將冷氣送風至冷藏室3內的室12。而且,在第一風路10a係設置第一擋板11a。又,在第二風路10b係設置第二擋板11b。第一擋板11a係改變開度,而調整通過第一風路10a之冷氣的風量。又,第二擋板11b係改變開度,而調整通過第二風路10b之冷氣的風量。
藉冷凍循環迴路的動作在冷卻器8與冷媒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的冷氣係藉送風風扇9,通過冰箱100之背面的冷卻風路10,被供給至冷凍室2、冷藏室3等的貯藏室。而且,已通過冷藏室3等之冷氣係如圖3所示,通過回風風路16後回到冷卻器8,再被冷卻後,被送至各貯藏室。
又,冰箱100係具有控制裝置200。此控制裝置200係例如由專用的硬體、或執行在記憶體所儲存之程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亦稱為中央處理裝置、處理裝置、運算裝置、微處理器、微電腦、處理器)所構成。
各貯藏室之溫度係由在各貯藏室所設置之溫度感測器(未圖示)所檢測出。控制裝置200係將冰箱100內之各種機器控制成溫度感測器所檢測出之溫度成為在各貯藏室所設定之溫度。例如,控制裝置200係控制在第一風路10a所設置之第一擋板11a及在第二風路10b所設置之第二擋板11b的開度、壓縮機6的輸出、加熱器14的輸出、以及送風風扇9的送風量等。 <冷凍室2>
冷凍室2係被設定於未滿0℃之冷凍溫度帶(例如,-18℃以下)的貯藏室。如圖2及圖3所示,冷凍室2係被設置於冷藏室3的上側,並收容冷凍之食品。在冷凍室2,係設置開閉該開口部之轉動式(例如雙開式)的第一門17a。此外,亦可冷凍室2之第一門17a係不是雙開式,而是一片式的轉動式。藉該第一門17a的開閉,進行冷凍室2與冰箱100的外部之間的開放及關閉。 <冷藏室3>
冷藏室3係具有:室12,係被設定於冷藏溫度帶(例如,約3~5℃),並收容食品的貯藏室;及過冷卻保存室5,係在是比室12更低溫之狀態的過冷卻狀態保存食品的貯藏室。此處,過冷卻保存室5之溫度係例如成為食品之結凍點(結凍溫度)以下之約0~-3℃的過冷卻溫度。在冷藏室3,係如圖2所示,設置載置食品等之棚架27等。在冷藏室3之前面所形成的開口部,係設置開閉該開口部之轉動式(例如雙開式)的第二門17b。此外,亦可冷藏室3之第二門17b係不是雙開式,而是一片式的轉動式。又,圖3所示之內壁板50a成為冷藏室3內的後壁。如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係過冷卻保存室5被設置於室12的上側,即冷藏室3的最上段。
過冷卻保存室5係如上述所示,因為是在過冷卻狀態保存食品的貯藏室,所以是適合保存例如肉、魚或這些之加工品等食品的貯藏室。在過冷卻保存室5,係設置收容容器(未圖示)與前壁13。又,在冷藏室3的前側(門側),詳細而言係過冷卻保存室5之前壁13的外側,係設置將過冷卻保存室5內之空氣導引至回風風路16的回風風路入口18。
收容容器係收容過冷卻保存室5所保存之食品的容器。收容容器係例如可沿著在過冷卻保存室5之側壁內側所設置的軌道(未圖示)在前後方向移動之拉出式的容器。此外,亦可軌道係被設置於成為過冷卻保存室5之底面的棚架27。又,亦可軌道係未必設置。使用者係從過冷卻保存室5拉出收容容器,經由收容容器之上面開口,可進行收容容器所收容之食品的出入。作為收容容器之材質,係例如與一般之冰箱的收容容器一樣,使用聚苯乙烯等。但,不是被限定為此。
前壁13係在過冷卻保存室5的前側之空間的開口部,被固定成在後述之間壁7或側面壁可轉動,藉由拉出收容容器,前壁13轉動而打開。
此處,冷藏室3之溫度調整係藉由控制裝置200控制第二擋板11b的開度而調整向冷藏室3所供給之風量所進行。進而,過冷卻保存室5之溫度調整係藉由控制裝置200控制第一擋板11a的開度而調整向過冷卻保存室5所供給之風量,及藉由調整後述之加熱器14(亦稱為第一加熱裝置)的輸出所進行。 <蔬菜室4>
蔬菜室4係設定溫度比冷藏室3更高之冷藏溫度帶(例如約3~7℃)的貯藏室。蔬菜室4係具有用以收容食品的空間,並適合冷藏食品中尤其蔬菜的貯藏室。如圖2及圖3所示,蔬菜室4係被設置於冷藏室3內的最下段。 <間壁7>
如圖2所示,間壁7係在冷凍室2與冷藏室3之間所設置的壁。間壁7係將冷凍室2與冷藏室3隔開,尤其將冷凍室2與冷藏室3之最上段的過冷卻保存室5隔開。如圖3所示,在間壁7,係為了防止從冷凍室2往過冷卻保存室5之導熱冷卻而含有隔熱材料15。又,間壁7係具有回風風路16,並具有來自冷藏室3內之冷氣被吸入回風風路16的回風風路入口18。回風風路入口18係被形成於成為冷藏室3之前側的部分。另一方面,如圖4所示,在間壁7內所設置之回風風路16係被形成於間壁7內的隔熱材料15之中,並被設置成與後述之加熱器14係在平面圖上不重疊。又,如圖3所示,在間壁7之進深側(後側),係形成使來自冷藏室3之空氣流入冷卻風路10的回風口28。 <加熱器14>
如圖2及圖3所示,在過冷卻保存室5的上面將過冷卻保存室5與冷凍室2隔開的間壁7內,係設置加熱器14。加熱器14係對過冷卻保存室5內之食品加熱而令升溫之溫度調整用的加熱裝置。加熱器14係用以對食品加熱,並在過冷卻保存處理之升溫步驟所使用。在過冷卻保存處理,係需要防止因過度冷卻食品而令結凍。因此,為了對過度冷卻的食品加熱而使用加熱器14來加熱。藉由將加熱器14設置於過冷卻保存室5的上面,可對過冷卻保存室5內之食品加熱。 (關於過冷卻狀態之維持)
在此處,係說明將過冷卻保存室5內之食品維持於過冷卻狀態的溫度環境。為了水變成冰,需要冰結晶成長的場合,那是在小分子位準之冰核。認為在過冷卻液中,係因搖晃,而重複分子之集合分散,產生各種大小之分子集合(cluster)。cluster很小時,內部之分子係處於冰之結合狀態,但是亦可能表面之分子係無法具有結合而不穩定,從cluster脫離。
只要cluster不超過某臨界半徑,就無法穩定地存在,而不會成為冰結晶。因此,即使達到凝固點以下,亦cluster係不開始結凍。此狀態係過冷卻狀態。臨界半徑以上之cluster只要有一個產生時,它就成為核,而產生冰結晶,而過冷卻狀態係消失。溫度變低時過冷卻狀態消失的機率係變高。又,因物理性撞擊等之擾亂,亦液體中之搖晃變大,產生臨界半徑以上之cluster,而過冷卻狀態係消失。
此處,因為食品係物質之混合物,所以常將那些物質作為核來產生冰結晶。在結凍點以下(例如0℃以下)保存食品的情況,因撞擊等某種要因而過冷卻狀態被解除,具有在食品產生冰結晶的可能性。而且,在過冷卻狀態仍舊被解除下放置不管時,食品之結凍進展,因結凍所造成之細胞損害而食品的品質就降低。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係控制將冰箱內設定溫度設定於比食品之結凍點更低之溫度的低溫步驟、與設定於比食品之結凍點更高之溫度的升溫步驟。而且,使是食品的保存空間之過冷卻保存室5內的溫度環境完善,藉由在不給與急速之溫度降低等之刺激下冷卻,將食品維持於過冷卻狀態。具體而言,在維持過冷卻狀態時,過冷卻保存室5之「溫度範圍」係-4~0「℃」的範圍較佳。又,在維持過冷卻狀態時,使過冷卻保存室5之「溫度分布」成為均勻較佳。 [關於冷氣的流動]
其次,使用圖2及圖3,說明在冷卻器8所產生之冷氣的流動。圖2及圖3中之箭號係表示冷氣的流動。在冷卻器8所產生之冷氣係通過送風風扇9,被分成往冷凍室2之冷氣與往冷藏室3之冷氣。而,往冷藏室3之冷氣係通過冷卻風路10後,藉第一擋板11a及第二擋板11b,被分成往冷藏室3內之過冷卻保存室5的冷氣與往冷藏室3內之室12的冷氣。而,往冷藏室3之冷氣係通過棚架27上,在冷藏室3的前側從下方往上方緩慢地上升,而往回風風路16。
如圖2及圖5所示,往過冷卻保存室5的冷氣係從與第一擋板11a連通的吹出口19被吹出。從吹出口19所吹出之冷氣的一部分係從前壁13與棚架27的間隙,往過冷卻保存室5之前側的空間溜出。溜出至前側之空間的冷氣係在該空間與往冷藏室3之上方過來之已冷卻冷藏室3之過冷卻保存室5以外的空間之冷氣匯流,再往回風風路入口18流入,通過回風風路16內後,從回風口28回到冷卻風路10。
以上,本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係包括:隔熱箱體1,係在內部形成冷藏室3及冷凍室2,該冷藏室3係具有被設定於冷藏溫度帶之室12、與被設置於室12之上側並被設定於比冷藏溫度帶更低之過冷卻溫度的過冷卻保存室5,該冷凍室2係被設置於冷藏室3之上側並被設定於冷凍溫度帶;及間壁7,係被設置於冷藏室3與冷凍室2之間,並在內部具有冷藏室3之回風風路16及第一加熱裝置;在冷藏室3的前側,係形成將冷藏室3內之空氣導引至回風風路16的回風風路入口18,而在冷藏室3的進深側,係形成吹出冷卻風的吹出口19,第一加熱裝置係被配置成在平面圖上與回風風路16不重疊。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因為在冷藏室3的前側形成回風風路入口18,所以從在冷藏室3之進深側所形成的吹出口19,可高效率地吹出冷卻風。又,因為回風風路16之位置與吹出口19之位置遠離,所以即使使冷卻風之風速變慢,亦冷卻風不會走近路,而可高效率地冷卻被冷卻物。
另一方面,在以往之回風風路位置,係若不確保某程度之冷卻風的風速,至回風口28走近路之可能性高,為了避免走近路而必須確保定速以上之風速。可是,在本實施形態1,係因為對冷卻風的風速無特別地限制,所以可在不會使被冷卻物馬上結凍下,以適合過冷卻保存之稍慢的冷卻風冷卻。
又,因為第一加熱裝置係被配置成在平面圖上與回風風路16不重疊,並構成為不覆蓋過冷卻保存室5整體,所以可縮小加熱區域,而可抑制第一加熱裝置之費用。又,提高發熱密度,因為可提高第一加熱裝置之升溫性,所以可抑制第一加熱裝置之通電率,而可高效率地進行過冷卻保存。
又,在將回風風路16設置於冷藏室3之下側的情況,在冷藏室3的前側有回風風路入口時,肉汁等之食品汁及食品沈澱物等灑落,因為具有因而回風風路16阻塞的可能性,所以前側的回風風路16係為了保持冰箱100的品質,而實現是困難。因此,回風風路16的位置係基本上被配置於進深側,但是在本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係在冷藏室3的上部形成回風風路16,因為即使肉汁等之食品汁及食品沈澱物等灑落亦無回風風路16阻塞的擔心,所以可在冷藏室3的前側形成回風風路16。
又,本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係在間壁7內填充隔熱材料15。若依據本實施形態1之冰箱100,因為在間壁7內填充隔熱材料15,所以可防止從冷凍室2往過冷卻保存室5之導熱冷卻。 實施形態2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對與實施形態1重複者係省略說明,並對與實施形態1相同的部分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
圖6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冰箱100之構成的內部構成圖。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形態2之冰箱100,在是過冷卻保存室5的上面之間壁7的下側設置導熱構件20。藉由在間壁7的下側設置導熱構件20,因為可更高效率地傳導來自已提高發熱密度之加熱器14的熱,所以可更確實地防止食品之結凍,且可縮短加熱器14之通電時間。
此處,在習知構造,係因為加熱器係被設置於過冷卻保存室的下面,所以難在過冷卻保存室之下部區域設置導熱構件20。因為,考慮食品之收容時,在過冷卻保存室之下部區域設置導熱構件20的情況,難放置食品。即使可將導熱構件20平坦地配置於過冷卻保存室的底面,但是因而導熱面積無法取得比實施形態2更大,而無法發揮充分之效果。
因此,如本實施形態2所示,藉由在是過冷卻保存室5的上面之間壁7的下部設置導熱構件20,食品不會難放置,並可更高效率地傳導來自已提高發熱密度之加熱器14的熱。
此外,導熱構件20係導熱率高的物質佳,例如鋁等之金屬物質較佳。又,為了可取得儘量大的導熱面積,導熱構件20係具備凹凸的形狀較佳。
以上,本實施形態2之冰箱100係在過冷卻保存室5之上部設置導熱構件20。若依據本實施形態2之冰箱100,因為在過冷卻保存室5之上部設置導熱構件20,所以可更確實地防止食品之結凍,且可縮短加熱器14之通電時間。
又,本實施形態2之冰箱100係導熱構件20是金屬物質。若依據本實施形態2之冰箱100,因為導熱構件20是金屬物質,所以可提高導熱構件20之導熱率,而可更高效率地傳導來自已提高發熱密度之加熱器14的熱。 實施形態3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對與實施形態1及2重複者係省略說明,並對與實施形態1及2相同的部分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 [關於積層棚架21]
圖7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冰箱100之構成的內部構成圖。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冰箱100所具有之積層棚架21之構成的縱向剖面模式圖。圖9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冰箱100所具有之積層棚架21的平面圖。 以下,使用圖7~圖9,說明本實施形態3之積層棚架21的構成。
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形態3之冰箱100,係在過冷卻保存室5的下面設置積層棚架21。如圖8所示,積層棚架21係構成為經由間隙將由例如玻璃、樹脂等所構成之複數片板狀的棚架構件22積層。又,在鄰接的棚架構件22之間係封入空氣,該空氣係即使在積層棚架21之熱的變動亦抑制對流等,發揮維持靜止狀態之作用。因此,積層棚架21係具有高之隔熱性能。以下,將鄰接的棚架構件22之間之封入空氣的部分當作靜止空氣層23。
此外,亦可在棚架構件22之間的各間隙未封入空氣。例如,亦可將保持棚架構件22之間的間隔並維持耐久性的間隔片(未圖示)設置於棚架構件22之間的各間隙或一部分的間隙。又,亦可替代在鄰接的棚架構件22之間封入空氣。而封入透明之其他的氣體。
如圖9所示,在棚架構件22的外周,安裝用以對冰箱100內組裝積層棚架21的樹脂機框24。此外,積層棚架21係在經由間隙將複數片棚架構件22積層後,以橡膠或矽構件覆蓋並封閉其外周,確保密封性,藉此,成為來自外部之空氣不流入靜止空氣層23的構成。此處,亦可作成進行在靜止空氣層23所封入之空氣的除濕,而在靜止空氣層23封入已使含水量變少的空氣。此外,只要具有外部空氣不流入靜止空氣層23之密閉性,亦可不以橡膠或矽構件覆蓋並封閉棚架構件22的外周,而採用將樹脂機框24直接安裝於棚架構件22之構造。
靜止空氣層23的厚度T2係3mm以下較佳。這是由於靜止空氣層23的厚度成為3mm以上時,空氣易流動,而藉空氣靜止之隔熱性能降低。關於棚架構件22的厚度T1,係無特別地限制。但,在考慮實際之使用的情況,棚架構件22太厚時,因為積層棚架21的重量就增加,所以棚架構件22的厚度T1係例如3mm以下較佳。
此處,在圖8,係表示使用3片棚架構件22,而靜止空氣層23成為2層的構成,但是不限定為此。例如,棚架構件22係2片或4片以上都可,靜止空氣層23係1層或3層以上都可。
如以上之方式構成積層棚架21,並在過冷卻保存室5的下面設置積層棚架21,藉此,因為可將積層棚架21之隔熱性能作成比以往之棚架更高的隔熱性能,所以可比實施形態1更確實地進行過冷卻保存室5之冷卻及溫度調整。又,因為積層棚架21之隔熱性能提高,所以可減輕過冷卻保存室5之對下段之貯藏室的冷卻影響,且藉由使過冷卻保存室5之高度方向變大,可擴大過冷卻保存室5之內容積。
基本上,過冷卻保存室5內之溫度分布係需要在水平方向與高度方向保持均勻性。主要,在水平方向之溫度分布特性係根據向過冷卻保存室5供給冷氣之吹出口19的流量平衡而定。另一方面,在高度方向之溫度分布特性係根據過冷卻保存室5之隔熱性能而定。這係由於,一般因為冷氣易滯留於下方,所以本實施形態3之冰箱100,係熱量易從是過冷卻保存室5之下面的積層棚架21側侵入。
例如,在以往之冰箱,係有將位於冷藏室內之急冷室分成上段急冷室與下段急冷室,並將下段急冷室作為過冷卻保存室之構造。這是為了防止過冷卻保存室與溫度比過冷卻保存室更高之冷藏室直接鄰接之構造。
熱量係基本上從高側往低側傳導,以保持熱量的平衡。即,熱通量往低側集中。因此,熱之傳導係成為溫度欲成為均勻的流動。過冷卻保存室與冷藏室上下地鄰接時,冷藏室側的熱量傳導至過冷卻保存室側,而有過冷卻保存室之下部區域的溫度上升的傾向。因此,在過冷卻保存室之下部區域與上部區域之間產生溫差,而難保持在高度方向之溫度分布均勻性。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3之冰箱100,係如圖7所示,藉由強化是過冷卻保存室5的下面之積層棚架21的隔熱性能,作成妨礙來自冷藏室3側之熱通量的侵入,而可抑制在過冷卻保存室5之下部區域的溫升。因此,不必如以往之冰箱般在冷藏室與過冷卻保存室之間設置成為中間溫度域的上部急冷室。因此,例如藉由將是上部急冷室之部分的空間容積分配給冷藏室或過冷卻保存室的內容積等,可擴大過冷卻保存室5的內容積。因此,可對更多的食品進行過冷卻保存,而便利性提高。
以上,本實施形態3之冰箱100,係在過冷卻保存室5的下面設置積層棚架21,而積層棚架21係構成為經由間隙將複數片板狀之棚架構件22積層,且在該間隙封入氣體。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3之冰箱100,係在過冷卻保存室5的下面設置積層棚架21,並強化隔熱性能,藉此,作成妨礙來自冷藏室3側之熱通量的侵入,而可抑制在過冷卻保存室5之下部區域的溫升。 實施形態4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對與實施形態1~3重複者係省略說明,並對與實施形態1~3相同的部分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的冰箱100所具有之積層棚架21之構成的縱向剖面模式圖。 以下,使用圖10,說明本實施形態4之積層棚架21的構成。
如圖10所示,本實施形態4之積層棚架21係在棚架構件22之間的靜止空氣層23,設置在平面圖上成為格柵狀的肋構件26。雖無特別地限定,本實施形態4之肋構件26係為了確保穩定性,採用是縱向截面成為倒U字的形狀。而且,在肋構件26之中,收容線加熱器25(亦稱為第二加熱裝置)。線加熱器25係與加熱器14一樣,成為對過冷卻保存室5內之食品加熱而使溫度上升之溫度調整用的加熱裝置。依此方式,藉由在肋構件26之中收容線加熱器25,使在積層棚架21內之加熱器發熱密度上升而可提高升溫性能。
線加熱器25係採用直徑φ是約2~3mm者。而且,肋構件26整體的厚度係約5~7mm較佳。又,在圖10,係僅在最上段之靜止空氣層23的肋構件26設置線加熱器25,但是亦可設置線加熱器25之靜止空氣層23係不僅1層。
依此方式,藉由將線加熱器25裝入積層棚架21,作為加熱器14之輔助性能,可對過冷卻保存室5之食品進行在升溫步驟的熱量供給。因此,可確實地防止過對冷卻保存室5的高度方向之食品的結凍,且在積層棚架21之內部,可防止棚架構件22結露。
此處,在實施形態1~4,係說明控制裝置200藉由控制第一擋板11a、加熱器14以及線加熱器25,進行過冷卻保存室5的溫度調整,但是不限定為此。例如,亦可控制裝置200係不控制第一擋板11a,而僅控制線加熱器25,藉此,進行過冷卻保存室5的溫度調整。
又,說明是過冷卻保存室5的下面之積層棚架21內的加熱裝置是線加熱器25的例子,但是不限定為此。只要是肋構件26之內部,亦可將例如熱交換器、珀耳帖(Peltier)元件等用作加熱裝置。
以上,本實施形態4之冰箱100係在積層棚架21之內部設置第二加熱裝置。若依據本實施形態4之冰箱100,因為將第二加熱裝置裝入積層棚架21,所以作為第一加熱裝置之輔助性能,可對過冷卻保存室5之食品進行在升溫步驟的熱量供給。 實施形態5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5,對與實施形態1~4重複者係省略說明,並對與實施形態1~4相同的部分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
本實施形態5之過冷卻保存室5係可切換成室內的溫度被設定於約-3℃之負溫度帶的局部室、與室內的溫度約1℃之正溫度帶的急冷室。藉由作成依此方式,可選擇適合所保存之食品的溫度帶,而可設法提高使用者之便利性。
又,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之冰箱100的過冷卻保存室5,變成過冷卻狀態之被冷卻物係不是被限定為僅食品。例如,亦可是如不是食用之小動物的生肉等從自然界所採集者。又,亦可如複製動物等,是實驗用之動物的生肉等。即,包含可在過冷卻狀態被保存之全部的被冷卻物。
1‧‧‧隔熱箱體 2‧‧‧冷凍室 3‧‧‧冷藏室 4‧‧‧蔬菜室 5‧‧‧過冷卻保存室 6‧‧‧壓縮機 7‧‧‧間壁 8‧‧‧冷卻器 9‧‧‧送風風扇 10‧‧‧冷卻風路 10a‧‧‧第一風路 10b‧‧‧第二風路 11a‧‧‧第一擋板 11b‧‧‧第二擋板 12‧‧‧室 13‧‧‧前壁 14‧‧‧加熱器 15‧‧‧隔熱材料 16‧‧‧回風風路 17a‧‧‧第一門 17b‧‧‧第二門 18‧‧‧回風風路入口 19‧‧‧吹出口 20‧‧‧導熱構件 21‧‧‧積層棚架 22‧‧‧棚架構件 23‧‧‧靜止空氣層 24‧‧‧樹脂機框 25‧‧‧線加熱器 26‧‧‧肋構件 27‧‧‧棚架 28‧‧‧回風口 50‧‧‧框體 50a‧‧‧內壁板 100‧‧‧冰箱 200‧‧‧控制裝置
[圖1]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之外觀的正視圖。 [圖2]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內之構成的第一內部構成圖。 [圖3]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內之構成的第二內部構成圖。 [圖4]係示意地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之冷凍室與冷藏室之間壁內的平面圖。 [圖5]係示意地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冰箱之過冷卻保存室之截面的平面圖。 [圖6]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冰箱之構成的內部構成圖。 [圖7]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冰箱之構成的內部構成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冰箱所具有之積層棚架之構成的縱向剖面模式圖。 [圖9]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冰箱所具有之積層棚架的平面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的冰箱所具有之積層棚架之構成的縱向剖面模式圖。
1‧‧‧隔熱箱體
2‧‧‧冷凍室
3‧‧‧冷藏室
4‧‧‧蔬菜室
5‧‧‧過冷卻保存室
6‧‧‧壓縮機
7‧‧‧間壁
8‧‧‧冷卻器
9‧‧‧送風風扇
10‧‧‧冷卻風路
10a‧‧‧第一風路
10b‧‧‧第二風路
11a‧‧‧第一擋板
11b‧‧‧第二擋板
12‧‧‧室
13‧‧‧前壁
14‧‧‧加熱器
17a‧‧‧第一門
17b‧‧‧第二門
19‧‧‧吹出口
27‧‧‧棚架
50‧‧‧框體
100‧‧‧冰箱
200‧‧‧控制裝置

Claims (9)

  1. 一種冰箱,其係: 包括: 隔熱箱體,係在內部形成冷藏室及冷凍室,該冷藏室係具有被設定於冷藏溫度帶之室、與被設置於該室之上側並被設定於比冷藏溫度帶更低之過冷卻溫度的過冷卻保存室,該冷凍室係被設置於該冷藏室之上側並被設定於冷凍溫度帶;及 間壁,係被設置於該冷藏室與該冷凍室之間,並在內部具有該冷藏室之回風風路及第一加熱裝置; 在該冷藏室的前側,係形成將該冷藏室內之空氣導引至該回風風路的回風風路入口; 在該冷藏室的進深側,係形成吹出冷卻風的吹出口; 該第一加熱裝置係被配置成在平面圖上與該回風風路不重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冰箱,其中在該間壁內係填充隔熱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冰箱,其中該回風風路入口係被形成於該冷藏室的上部,並將該冷藏室之該過冷卻保存室內的空氣及該室內的空氣導引至該回風風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冰箱,其中該過冷卻保存室係可切換成比過冷卻溫度低約-3℃之負溫度帶的室、與比過冷卻溫度室高約1℃之正溫度帶的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冰箱,其中在該過冷卻保存室之上部設置導熱構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冰箱,其中該導熱構件係金屬物質。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冰箱,其中 在該過冷卻保存室之下面係設置積層棚架; 該積層棚架係構成為經由間隙將複數片板狀之棚架構件積層,且在該間隙封入氣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冰箱,其中在該積層棚架之內部設置第二加熱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冰箱,其中該第二加熱裝置係線加熱器。
TW108115019A 2018-06-06 2019-04-30 冰箱 TWI701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1702 WO2019234848A1 (ja) 2018-06-06 2018-06-06 冷蔵庫
WOPCT/JP2018/021702 2018-06-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1168A TW202001168A (zh) 2020-01-01
TWI701415B true TWI701415B (zh) 2020-08-11

Family

ID=6876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019A TWI701415B (zh) 2018-06-06 2019-04-30 冰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6932256B2 (zh)
CN (1) CN112219077B (zh)
AU (1) AU2018426820B2 (zh)
MY (1) MY193389A (zh)
SG (1) SG11202010597QA (zh)
TW (1) TWI701415B (zh)
WO (1) WO20192348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2308B (zh) * 2022-09-06 2023-11-11 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8919A1 (ja) * 2022-02-04 2023-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3377A (ja) * 1984-10-15 1986-05-12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H0452475A (ja) * 1990-06-20 1992-02-2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解凍室付冷蔵庫
JPH0473583A (ja) * 1990-07-10 1992-03-0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温調理装置
JP2004125219A (ja) * 2002-09-30 2004-04-2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2005299936A (ja) * 2004-04-06 2005-10-27 Sharp Corp 冷蔵庫
TWI350364B (en) * 2007-07-30 2011-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JP6193377B2 (ja) 2013-08-08 2017-09-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動機システムおよび磁気軸受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1855A (ja) * 1985-02-20 1986-08-26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S61205766A (ja) * 1985-03-11 1986-09-11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3197589B2 (ja) * 1991-11-27 2001-08-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冷蔵室温度制御装置
KR0117183Y1 (ko) * 1994-01-26 1998-06-15 김광호 김치실용 냉기순환구조를 구비한 냉장고
JP2002119224A (ja) * 2000-10-12 2002-04-23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温度変動調理方法と冷凍冷蔵庫
JP3933659B2 (ja) * 2004-11-18 2007-06-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8145027A (ja) * 2006-12-08 2008-06-2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6080700B2 (ja) * 2013-06-10 2017-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
WO2018033966A1 (ja) * 2016-08-17 2018-0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3377A (ja) * 1984-10-15 1986-05-12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H0452475A (ja) * 1990-06-20 1992-02-2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解凍室付冷蔵庫
JPH0473583A (ja) * 1990-07-10 1992-03-0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温調理装置
JP2004125219A (ja) * 2002-09-30 2004-04-2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2005299936A (ja) * 2004-04-06 2005-10-27 Sharp Corp 冷蔵庫
TWI350364B (en) * 2007-07-30 2011-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JP6193377B2 (ja) 2013-08-08 2017-09-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動機システムおよび磁気軸受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2308B (zh) * 2022-09-06 2023-11-11 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426820B2 (en) 2021-11-18
JP6932256B2 (ja) 2021-09-08
CN112219077A (zh) 2021-01-12
MY193389A (en) 2022-10-11
JPWO2019234848A1 (ja) 2021-04-01
WO2019234848A1 (ja) 2019-12-12
CN112219077B (zh) 2022-03-29
SG11202010597QA (en) 2020-11-27
AU2018426820A1 (en) 2020-11-05
TW202001168A (zh) 202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4404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冷蔵庫
JP6344895B2 (ja) 冷蔵庫
TWI654402B (zh) refrigerator
JP2012037073A (ja) 冷蔵庫
WO2015176581A1 (zh) 冰箱
TWI650521B (zh) 冰箱
WO2013084460A1 (ja) 冷蔵庫
TWI701415B (zh) 冰箱
WO2018064866A1 (zh) 冰箱
JP5966145B2 (ja) 冷蔵庫
JP2012255615A (ja) 冷蔵庫
JP6422513B2 (ja) 冷凍冷蔵庫
JP2014167361A (ja) 冷蔵庫
JP6326617B2 (ja) 冷蔵庫
JP6454866B2 (ja) 冷蔵庫
JP7454458B2 (ja) 冷蔵庫
JP6383936B2 (ja) 冷蔵庫
JP2013190124A (ja) 冷蔵庫
WO2023286121A1 (ja) 冷蔵庫
JP2001349668A (ja) 冷蔵庫
JP6709348B2 (ja) 冷蔵庫
JP5532079B2 (ja) 冷蔵庫
JP2011208834A (ja) 冷蔵庫
JP2004232893A (ja) 冷蔵庫
JP2006200774A (ja) 冷蔵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