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20A - 圆盘记录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圆盘记录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720A CN1120720A CN94116730.5A CN94116730A CN1120720A CN 1120720 A CN1120720 A CN 1120720A CN 94116730 A CN94116730 A CN 94116730A CN 1120720 A CN1120720 A CN 11207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k
- record
- pallet
- main base
- dis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00 radioactive trac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54854 POU1F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2 antagno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5—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adapted for discs of different size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7—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both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and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它有主底座和托盘,主底座设有能与圆盘的转动被驱动部结合并由电机驱动而旋转的转盘及记录再现用的磁头,托盘在第1位置时可载置圆盘单体或收容于圆盘盒内的圆盘,当托盘移向或移至第2位置时使载置其上的圆盘的转动被驱动部与主底座上的转盘结合,以进行记录再现。因此,记录圆盘单体和收容于圆盘盒内的圆盘,都能在同一台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上且在同一位置进行记录或再现。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使用光盘等高密度记录圆盘的记录再现装置的机构结构。如再详而言之,涉及具有如下装置的设备,该装置能装入收容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并记录或再现信号,或者能装入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记录圆盘单体及收容于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并能记录或再现信号。
光盘具有记录密度高,能以非接触形式记录再现因而媒体使用寿命长,与磁带等媒体相比,随机存取格外迅速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广泛用于例如再现专用的小型CD以及能记录再现的图像外存储器,数据外存储器、文件外储器等用途。
在上述使用光盘的记录/再现装置中,用来安装圆盘的装载机构的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如图25所示,其动作如侧面剖视图26(a)~(c)所示。
主底座53上装有磁头13、线性电动机用磁性支架54和圆盘电动机56,该磁头13上装有线性电动机用的线圈13a,由导向轴55导向,它能沿Y1,Y2方向滑动。
在圆盘电动机56的轴上装有转盘58。这转盘58上有与记录圆盘1的中心孔1a结合用的中心锥体58a。
主底座53的一端部53a上设有转动支点用的孔53b,这孔53b内穿插有转动支轴51。同样在夹紧臂47的一端部47a上设有转动支点用的孔47b。这孔47b也被转动支轴51穿插。转动支轴51固定在筐体42内的突起部52上。托盘41装在筐体42内部,通过装在其背面的齿条41a与装有减速用的齿轮头57a的装载电动机57的输出齿轮57b的啮合驱动,托盘41能随着装载电动机57的旋转而沿Y1、Y2方向平行移动(参照图26(a))。在托盘51上形成能安置并保持记录圆盘1的碟形凹处46。
凸轮50与主底座53及夹紧臂47的后部47a结合在一起。主底座53及夹紧臂47的后部47a通过图中未示的弹簧等分别与凸轮50经常保持压接,这凸轮50由齿轮电动机49驱动转动。主底座53和夹紧臂47相互接近或者分离取决于凸轮50的转动位置。
装载电动机57和齿轮电动机49的动作由通常的微型计算机等控制按序动作。由各自电动机驱动的托盘41或凸轮50的位置检测,通常由微动开关等来完成。它们是历来使用的装置,其详情图中未表示,说明也省略了。
在图26(a)~(c)中示出了在此前已说明了其构成的现有的一种装载机构的动作。在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中使用记录圆盘1的情况下,如按压推出/装入开关60,由于微型计算机的控制,首先凸轮50通过齿轮电动机49而转动,夹紧臂47和主底座53以转动支轴51为中心,分别转动为上下分离的位置。在装载电动机57的驱动下,托盘41沿Y2方向移动,向筐体42的外部伸出,成图26(a)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把记录盘1安装在托盘41的凹处46上,再按压推出/装入开关60,由于装载电动机57的驱动,托盘41平行移送入筐体42内,成图26(b)的状态。接着,凸轮50通过齿轮电动机49而转动,夹紧臂47和主底座53如图26(c)所示,以转动支轴51为中心,相互接近。于是记录圆盘1被夹紧器48与圆盘电动机56的转盘58所夹持,就能与转盘58的中心锥体58a结合在一起而转动。在这种状态下,来自记录圆盘1的信息的再现或向其输送的信息的记录由磁头13完成。
把记录圆盘1从装置中取出时,所作动作与上述装载动作完全相反。
然而虽然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使用于不放入保护用记录圆盘盒中的CD,CD—ROM等的再现专用记录圆盘的再现装置中,但由于既能再现又能记录的记录圆盘一般必需保护用圆盘盒,所以它们不能装入图示的装置中,而必需其它装置,存在在一台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中,不能既使用记录圆盘单体又使用收容于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的问题。
而且总的来说,还存在收容于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只能用于各自的专用记录再现装置的问题。
此外,以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结构,在图25中,由于要进行主底座53的转动动作,主底座用转动支轴52与主底座53的转动支点用的孔53b之间必需留有间隙,所以主底座53对于筐体42产生咯嗒作响等不必要的振动就不可避免。由于这种咯嗒作响的振动,在信号记录再现过程中,因圆盘电动机56的旋转及磁头13的动作的原因,在主底座52上发生的特定的振动会增大,就会容易发生频率较低的共振现象。
而且,必须使磁头13高速动作,大多采用线性电动机,而当线性电动机等电源被切断时往往无位置保持力,在图26(a)所示的倾斜的状态下,在装置的电源被切断并移动设置场所等的时候,如在该图所示状态进行杂乱的操作,磁头13就会在导向轴55上向左右大幅摆动,强烈碰撞限定位置的构件,使磁头等容易产生故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装上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中的任一个,并能记录或再现信号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主底座不会因松动而咯嗒作响,并能稳定地转动,而且在电源切断的状态下,对磁头能进行有效保护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
本发明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对应于第1目的的第1解决方案,其构成具备主底座及托盘。主底座设有由圆盘驱动电动机驱动而作旋转、并与记录再现媒体的转动被驱动部结合用的转盘,以及在上述记录再现媒体上进行记录或此后再现的磁头,并拥有与上述记录再现媒体不结合的第1位置,以及与记录再现媒体结合的第2位置。托盘在第1位置可直接或通过辅助部件载置记录再现媒体,而在第2位置,并在上述主底座的第2位置,使上述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被驱动部与上述主底座上的转盘结合。
此外,作为第2解决方案,其构成具备主底座及圆盘盒保持装置,主底座设有由圆盘驱动电动机驱动而作旋转、并与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被驱动部结合用的转盘,以及在上述记录再现媒体上记录或此后再现用的磁头,而且在第1位置上,在上述转盘上装上作为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并与圆盘单体的旋转被驱动部结合,在第2位置上记录或再现上述第1记录再现媒体上的信息。
为了使用作用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圆盘盒保持装置在上述主底座的第1位置收容作为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在上述主底座从第1位置到第2位置之间的移动过程中,使收容于上述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内的圆盘的旋转被驱动部与上述转盘结合,在上述主底座的第2位置使上述第2记录再现媒体进行记录再现。
另外,作为第3解决方案,其结构为,在第1解决方案的构成中加上夹持器,夹持器把1种至数种第1记录再现媒体即圆盘单体同心地配置,并把直径越大的安置在越高的位置上,而把在1种至数种第2记录再现媒体即圆盘盒中较小的圆盘盒与上述圆盘单体同心配置,把大圆盘盒的中心向托盘移动方向偏置,并载置在高的位置上,并且,夹持器能在上述托盘移动方向上大致倾斜地上下移动,在上述托盘的第1位置上,夹紧器在上述托盘内取低的位置,安置第1或第2记录再现媒体中的任一方。在向上述托盘的第2位置移动过程中,在除了上述中心位置不同的媒体以外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夹持器在上述托盘内向斜上方即向消除与上述中心偏置的大圆盘盒的中心差的方向移动,使所有记录媒体的旋转中心一致,而且使记录再现时的圆盘高度处于同一状态。
此外,作为对应第2目的构成,可在上述主底座和筐体之间固定支承构件,当主底座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间移动时,该支承构件由于扭转弹性,只能沿以一轴为中心的转动方向作转动,而对于以其它轴方向为中心的转动具有刚性,例如可以把具有L型载面形状的板簧固定在上述主底座与筐体之间。或者,把用来吸收衰减来自筐体及外部的振动的粘弹性体置于上述支承构件和主底座的连接部、上述支承构件和筐体的连接部以及上述主底座与其它机构部分的连接部之间。
还有,关于在电源未接通状态对磁头的保护,在结构上它具备置于磁头下方的、例如由粘弹性体组成的固定构件。上述固定构件在上述主底座转至第1位置时,与磁头的一部分相接。
本发明通过上述构成,以第1解决方案,能把作为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及作为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收容于圆盘盒中的圆盘的任一方都安置在托盘上。上述主底座在其第1位置,不妨碍上述托盘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送。上述主底座在其第2位置时,上述转盘与收容于圆盘盒中的圆盘的转动被驱动部结合。此时,上述转盘的位置使收容于上述托盘上的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内的圆盘在圆盘盒内与圆盘盒内壁保持有间隙。在用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取代圆盘盒的情况下,上述转盘在同样的转盘位置,与跟上述托盘或辅助部件保持间隙的圆盘及其转动被驱动部结合。
根据第2解决方案,在主底座的第1位置上,相对于主底座上的转盘,安置记录圆盘单体,并向第2位置移送,进行记录圆盘单体的记录或再现,在使用内部收容有记录圆盘的圆盘盒的情况下,在主底座的第1位置上,用圆盘盒保持装置保持圆盘盒,并向第2位置移送,与此同时按压圆盘盒,把圆盘盒内的圆盘固定在转盘上后,向装置内移送,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而由于限制装置的作用,在第1位置上,磁头被限制在筐体内,就能防止发生使用者直接接触磁头,损害精密磁头的事故于未然。
根据第3解决方案,在1台记录再现装置中,在托盘上的夹持器上能安置收容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或者安置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记录圆盘单体及收容于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通过辅助托盘的前后方向的移动,消除大小各异的记录圆盘单位及其内部收容有记录圆盘的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的中心位置的差,而通过辅助托盘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消除各个记录圆盘的高度差,就能装上收容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现,或者,装上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现。
此外,在用来达到本发明第2目的的构成中,由于使用截面形状为L型的板簧等作为主底座的支承构件,只有在所需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弹性,在此外的轴方向上能确保刚性,能获得既能保持主底座转动动作的功能,主底座对于筐体又不会产生咯嗒声响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而且由于在转动方向上有弹性,利用弹力作为反作用力来平衡加在主底座上的重力,因此这种构成还具有减轻加在装载机构驱动用电动机上的负荷的效果。
还由于用固定构件的磁头作适当强度的位置限定,因此在切断电源的状态下,磁头不会有多余的动作,操作也就变得十分容易。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第1解决方案的第1实施例中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圆盘盒的构成立体图;
图3(a)(c)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4(a)~(c)是示出本发明的图3的装置中的圆盘盒装上时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利用本发明第1解决方案的第2实施例中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概略构成立体图;
图6是利用本发明第2解决方案的第3实施例中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装置装上圆盘盒时的概略构成立体图;
图8(a)(c)是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的概略构成及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9(a)~(c)是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圆盘盒安装时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第4实施例的装载机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立体图;
图13(a)、(b)是示出图12中的弹性体安装部的侧面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及装载机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及装载机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16是利用本发明的第3解决方案的第7实施例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概略构成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在图16所示装置中,在把记录媒体安置在夹持器上时的位置关系的侧面剖视图;
图18(a)~(d)是示出在图16所示装置中,安装大型圆盘盒时的装载机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19(a)示出在图16所示装置中,在安装大型圆盘盒时的装载机构内的高度关系的剖视图;
(b)是示出在图16所示装置中,在安装小型圆盘盒时的装载机构内的高度关系的剖视图;
图20(a)~(d)是示出在图16所示装置中,在安装小型圆盘盒时的装载机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21(a)~(d)是示出在图16所示装置中,在安装大型圆盘时的装载机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22(a)~(d)示出图16所示装置中,在安装小型圆盘时的装载机构动作的侧面部剖视图;
图23是示出图16中夹持器相对托盘移动用的其它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4是示出图16中夹持器相对托盘垂直移动用的其它实施例动作的侧视图;
图25是现有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概略构成立体图;
图26(a)~(c)是示出图25所示装置在安装圆盘时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既可使用放入盒内的记录再现圆盘又可使用单体记录再现圆盘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第1解决方案的第1实施例中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在此图中,在构成及动作与上述图25、图26所示的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符号。即磁头13、筐体42,夹紧臂47,齿轮电动机49、凸轮50、转动支轴51、主底座53、导向轴55、圆盘电动机56、装载电动机57、转盘58、中心锥体58a等与现有技术标号一样。这些构件的相关控制动作由微型计算机控制进行,由各自的电动机驱动的凸轮50或托盘41的位置检测,用通常的微动开关等来完成,这与现有技术一样,其详情就省略了。
托盘61与现有技术的图25中的托盘41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记录圆盘保持装置安装有夹持器43。在夹持器43上形成有用来保持记录圆盘的凹处43a。轴44向图中箭头E方向转动自由地枢支着夹持器43,夹持器43由弹簧45受到箭头E方向的作用力。另外在托盘61的外围形成有比图2所示的圆盘盒62的外形稍大一点的导向部分61a,形成当载置有圆盘盒62时,能保持圆盘盒62并限定其位置的形状。
用图3(a)(b)(c)至图4(a)(b)(c)来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圆盘记录再生装置是如何动作的。如按压位于筐体42前面的推出/装入开关60,首先凸轮50由齿轮电动机驱动而转动,于是夹紧臂47和主底座53以转动支轴51为中心,分别上下分离而成图示的位置。这时处于第1位置的主底座53的向下的转角,由于有夹持器43的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很小即可。其次托盘61由装载电动机57驱动,沿Y2方向移动,向筐体42的外部伸出,来到托盘61的第1位置。图3(a)示出了这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因夹持器43由于弹簧45的作用而受到沿箭头E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即使如图所示把记录圆盘1安置在夹持器的凹处43a上,也保持角度F程度的倾斜状态。而且受在端部形成的档块部43b的限定,夹持器43向箭头E方向的倾斜角度不会超过F。托盘61由装载电动机57驱动,从这种状态向装置内部移送而成图3(b)的第2位置的状态。因主底座53向下方稍许转动,使中心锥体58a仅稍许向下退,但这时,因安置在夹持器43上的记录圆盘1向上倾斜了角度F,所以不会与中心锥体58a抵接。这样由于减小了主底座53向下的转角,所以设计时就可把整个装置的高度降低。接着,凸轮50由齿轮电动机49驱动而转动,夹紧臂47和主底座53如图3(c)所示,以转动支轴51为中心,相互接近。记录圆盘1就被夹在夹紧器48与圆盘电动机56的转盘58之间,就能与转盘58的中心锥体58a结合在一起而转动。主底座53在此处于第2位置。在这种状态下,来自记录圆盘1的信息的再现或向其输送的信息的记录由磁头13进行。把记录圆盘从装置中取出时,进行与以上装载动作完全相反的动作。
以下用图4(a)、(b)、(c)对使用容纳于圆盘盒62内的记录圆盘63的情况进行说明。同使用单个记录圆盘1时一样,如按压位于筐体42前面的推出/装入开关60,托盘61即由装载电动机57驱动,沿Y2方向移动,向筐体42的外部伸出。于是把圆盘盒安置在处于这种状态的托盘61上,使其收入导向部61a。图4a示出了该状态。在该状态,由于圆盘盒62的重量,夹持器43几乎处于水平状态。托盘61由装载电动机57驱动从该状态向装置内部移送而成图4(b)的状态。这时,由于安置在托盘上的圆盘盒63是放在夹持器43上的,所以比用圆盘单体时高出其厚度,不会与转盘58的中心锥体58a抵接。接着,凸轮50由齿轮电动机49驱动而转动,夹紧臂47和主底座53如图4(c)所示,以转动支轴51为中心,相互接近,圆盘盒62内的记录圆盘63就被夹在夹紧器48与圆盘电动机56的转盘58之间,就能与中心锥体58a结合而转动。这时的圆盘盒62内部的记录圆盘63的位置,因中心锥体58a而被上抬,以从圆盘盒62的内壁向上浮起的状态转动。在该状态下,记录圆盘63内的信息的再现或记录由磁头13进行。把圆盘盒62从装置中取出时,进行与以上动作完全相反的动作。在具有用来关闭上述圆盘盒62上的开口窗门的情况下,可以追加该窗门用的开闭机构,它能利用向Y1方向的驱动力,使开闭用的爪向窗门开闭方向移动。
再接着进行说明,不用说,图3中没收入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1,在转动时,也被上举到与有圆盘盒时同样的高度。即,由于图1的夹持器43的形状,当初在夹持器43上,记录圆盘1被保持在比圆盘盒62的底面低的位置。由于对于这记录圆盘1,如上所述为了使其在从圆盘盒62的内壁浮起的状态下转动,而把圆盘盒62内部的记录圆盘63上推的中心锥体58a的位置,与用未收入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1时的中心锥体58a的位置也应是一样的,所以这时未收入圆盘盒内的记录圆盘1被从夹持器43a的凹面上举,不会与夹持器43a接触。
以下参照图5,对具有与上述实施例大体相同构造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5中,在托盘61a上设有A检测开关39a,B检测开关39b,A定位销40a,B定位销40b。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与托盘61a成为一体。此外的构成与图1的构成相同,标上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A检测开关39a是判断圆盘盒是否安置于托盘上的开关,它是为了改变圆盘盒型圆盘的激光强度及光头控制系统、圆盘电动机转动控制系统控制方式等的记录再现条件而被使用的。B检测开关39b是为了检测设置在圆盘盒上的表示禁止记录及圆盘种类等的编码孔、实现所希望的记录再现动作而被利用的。检测开关A、B的位置及数目不限于本例所示。A、B定位销40a、40b在图2的圆盘盒形状中虽未示出与之嵌合的缺口,但对于圆盘盒,为了能使其正确定位,一般设有定位用缺口25个或4个,A、B定位销就是用来与这些缺口嵌合的。通过采用该图5所示的构成,在装载时,必须使圆盘电动机的转盘58比图1所示例子更从圆盘面向下降,但结构能更简单。
上述两例可进一步组合,在图1的实施例中,也可追加检测开关及定位销,而在图5的第2实施例中,同样也可如图1所示,设置受到作用力的夹持器43。
以下对用第2解决方案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图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概略构成立体图。1是与上述一样以单体使用的记录圆盘。2是形成装置外廓的筐体。3是主底座。它搭载安装了转盘19的圆盘电动机34及磁头13。4是齿条,在主底座3的下部形成,它与装在筐体2内的装载电动机11的输出轴上的齿轮11a啮合。5是装在主底座前部的盖子构件。6是推出/装入开关。7是在主底座上侧面上形成的大致呈圆形的凹部,设置它以使当记录圆盘1被安置在转盘19上时,记录圆盘1不被接触。8是夹紧机构,装在转盘19上。夹紧机构8的详情以后讲述。9是保持圆盘盒的圆盘盒夹持器,通过轴18在主底座8的轴承部分3a处可转动在枢支着其一端,并由于弹簧17而受到沿箭头B方向的作用力。10是与在主底座3的侧面形成的槽14配合、引导主底座8的导轨,它装在筐体2的内部的两侧面上。在圆盘盒夹持器9上形成有堤坝状的导向部16及由箭头A方向插入圆盘盒时用来导向的导向构件15。图中未图示的底面为开口状。
图7是示出把圆盘盒62从图6的箭头A的方向插入了圆盘盒夹持器9中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在这种状态下,圆盘盒夹持器9如图所示,因圆盘盒62的重量而与主底座3接触,几乎处于水平状态。接触构件21在圆盘盒夹持器9的上面由轴承25可转动地支承,而且存在通过圆盘盒夹持器9的上部的孔22能与圆盘盒62内部的记录圆盘63的中心孔63a的内周部接触的位置关系。弹簧24使接触构件21受到箭头B方向的作用力。在接触构件21上形成有凸轮状部23,并存在与装在筐体2的内部上面的斜面凸轮27接触的位置关系。此外,在筐体2的内部设有限制构件26,它位于能与磁头13接触的位置,当主底座3向筐体2的外部移送时,起着阻止磁头向筐体2的外部露出的作用。
图8(a)、(b)、(c)是夹紧机构8的构成说明图,以下对夹紧机构的详情进行说明。夹紧机构8在转盘19上构成。8a是具有大致为圆柱状外形的罩,其内部保持有3个至4个球35。(图8示出截面,所以图中只示出2个)。由于罩8a,这些球被保持得不向外部偏移。32是锥体状构件,由圆盘电动机34的轴36导向,能沿Z1、Z2方向滑动。因弹簧33受到向前头Z1方向的作用力,结果使球35因外周的斜面32而受到向箭头C方向的作用力。如图8(b)所示,一旦记录圆盘1被安置在转盘19上,球35就会抵抗弹簧力,向箭头C2方向移动,如记录圆盘进一步被向下压,压向箭头Z2方向,就成图8(C)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球35受到向箭头C方向的作用力,使记录圆盘被压在转盘19上。这时球35由于锥体状构件32而受到作用力,因此被分别均等地压向箭头C方。结果记录圆盘1相对轴36来说,被精密地基本同轴固定,偏心量也被控制得很小。
由装载电动机11移送的主底座3的位置检测,用通常的微动开关等来进行。使用者通过操作推出/装入开关6,所谓的由微型计算机进行的顺序控制就可进行。由于它是历来使用的技术,其详情说明也就省略了。
以下用图9来说明用以上结构的装置是如何进行动作的。首先对使用收容于圆盘盒62中的记录圆盘63的情况进行说明。图9(a)、(b)、(c)是这实施例的动作的说明图。如把圆盘盒62插入位于图6状态的装置的第1位置的主底座3上的圆盘盒夹持器9,就成为如上所示图7的状态。图9a是这种状态的说明图。在这种状态下,圆盘盒62内的记录圆盘62只是安置在图示的夹持机构8的上部,还没有完全定位。磁头13受到限制构件26的限制,被限定在筐体内,不向筐体外露出。(在图6中,为了说明,图中示出了假设磁头13露出到筐体2外部的状态)。然后,主底座3被沿箭头Y1方向向筐体2内部移送,接触构件21的凸轮状部23与装在筐体2的内部上面的斜面凸轮27接触,接触构件21被压向箭头B2方向。由此位于圆盘盒62内部的记录圆盘63被推入转盘19的夹紧机构8中。图8(b)表示这种状态。若主底座3继续被沿箭头Y1方向移送,就变成图8(c)的状态。主底座3处于完全被收入筐体2内的第2位置的状态。同时接触构件21的凸轮状部23与斜面凸轮27处于不接触状态,接触构件21与记录圆盘处于不接触状态。此外,由于限制构件26位于筐体2的开口部2a的近旁。所以在此图示的状态下,不会与磁头13接触。在这种状态下,转盘19上的记录圆盘63由记录圆盘电动机驱动而转动,通过磁头13,就能进行信号的记录再现。以上示出了用限制构件26阻止磁头13向筐体2的外部露出的实施例。但也可以容易地想到如下的实施图,例如通过用线性电动机用的线圈的驱动力把磁头13保持在箭头Y1方向上,使磁头13不向筐体2的外部露出,用这种结构来作为限制装置。
以下说明使用不放入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单体1的情况。这时如使用者首先按推出/装入开关6,主底座3就被移送到筐体2的外部,成为图6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因为在弹簧17施加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圆盘盒夹持器9如图6所示处于向上倾斜的状态,使转盘19上出现空间,所以使用者就能容易地使记录圆盘1的中心孔1a与夹紧机构8的中心一致地载放在转盘19上。如果使用者把记录圆盘载放并按压在转盘19上,由于上述夹紧机构8的作用,记录圆盘就被定位,固定在转盘19上。如接着按推出/装入开关6,主底座3就被移送到筐体2的内部,成为与上述同样能进行记录再现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第1解决方案中,在载置圆盘的托盘上设有单体圆盘用的夹持器,并使其受到向垂直取出方向的作用力。而安置圆盘盒时,夹持器因圆盘盒的自重而下沉,变成大致水平的状态。或者也可使用省略夹持器的结构。
根据第2解决方案,使圆盘盒夹持器受到垂直取出方向的作用力,把收入圆盘盒的圆盘安装在圆盘夹持器上,而把单体圆盘直接载置、按压在转盘上,通过这样简单的附加结构,单体圆盘及放入圆盘盒中的圆盘就都能在一台装置上操作,在扩大应有范围方面能收到非常大的效果。
在实施例中对使用光盘已作了说明,而对光记录再现以外的方式,例如对磁记录再现方式的媒体也能应用,这是不言自明的,此外,虽然媒体驱动用结构有若干不同,但也可以作为利用片状记录媒体的机器的装载机构应用。
为了避免因主底座用的转动支轴与主底座的转动支点用的孔之间的间隙而产生的对筐体的咯嗒作响等的不必要的振动,以及为了在主底座处于倾斜的状态下,切断装置的电源并移动设置场所时,仍保持拾音器(磁头)的稳定,以下参照图10、11对有关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第4实施例结构的概略立体图。101是筐体。其内部设有两根用来安装截面形状为L型的板簧105的两端的支柱101a。102是转盘。与记录圆盘114的中心孔114a结合在一起,决定该记录圆盘114的位置。103是圆盘电动机,通过与它的轴直接连接的转盘102,使记录圆盘114旋转。104是主底板。载面形状为L型的板簧105装在它上面。而且通过这板簧105,主底座104装在筐体101的支柱101a上。106,107是用来使拾音器108在记录圆盘114的半径方向上移动的导轨,装在主底座104上。拾音器108具有在记录圆盘114上记录信号的功能,同时具有再现记录于该记录圆盘114上的信号的功能,在拾音器108上设有与导轨106,107嵌合、并滑动自由地支承该拾音器的轴承108a,能沿图中箭头Y1,Y2方向直线移动。109是线性电动机用的磁性电路,装在主底座104上。110是线性电动机用的线圈,装在拾音器108上。通过流经线圈110的电流,拾音器108被沿着箭头Y1、Y2方向驱动。111是齿轮电动机,其输出轴上带有小齿轮111a。112是正齿轮,在偏心位置上有突起轴112a。小齿轮111a与正齿轮112啮合。突起轴112a与设置在主底座104端部的突起104c结合在一起。
截面形状为L型的板簧105,如图11(c)所示,其构造对于箭头Z1、Z2方向及箭头Y1、Y2方向的弯曲力,刚性强而坚实,而对箭头R1、R2方向的扭转力就比较弱。而且具有在一定的旋转量、扭转力以下、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弹性。因此在结构上主底座104对于箭头Z1、Z2方向及箭头Y1、Y2方向的力、刚性强而牢固,不会产生位置偏离,能以板簧105的位置为中心,沿箭头S1、S2方向转动。
用图11(a)、(b)、(c)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1是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如从筐体101的插入口101b把放入保护用的圆盘盒箱115的记录圆盘114插入,并一直插到深处,它就碰到设在筐体101内部的定位板101c,并在记录圆盘114的中心孔114a与转盘102的中心大致一致的位置上被大致固定。在图11(a)、(b)的状态下,主底座104处于如图所示,向箭头S2方向倾斜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图11(b)可知,位于转盘102中央的凸部定心环102a从圆盘盒箱115的位置向箭头S2方向退让,圆盘盒箱115就能自由地沿箭头S2方向移动。齿轮电动机111从图11(b)的状态起动作,通过小齿轮111a,使正齿轮112转动,使与突起轴112结合在一起的主底座104的突起104c箭头S1方向移动。一旦主底座104来到与记录圆盘114平行的位置,记录圆盘114的中心孔111a就与定心环102a结合在一起,记录圆盘114就被定位在转盘102上。记录圆盘114的中心孔114a的周围装有磁性体的金属制衬套114b,而且在转盘102上埋入有磁铁104。记录圆盘114被这磁铁102b的磁力吸附,固定在转盘102上。在这种状态下,使圆盘电动机103旋转,使拾音器沿箭头Y1、Y2方向扫描,就能在记录圆盘114上记录信号或再现记录圆盘114上的记录信号。当把装有记录圆盘114的圆盘盒箱115从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取出时,使齿轮电动机111逆转,使主底座104的突起104c向箭头S2方向移动。一旦成图11(b)的状态,使装有记录圆盘114的圆盘箱115向箭头Y2方向移动,就能把其从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取出。
图12是示出在图10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中装入吸收振动用的粘弹性体的实施例的构成概要的立体图。此外图13(a)、(b)是粘弹性体安装部的截面图。116及117是橡胶、树脂等制成的粘弹性体,能吸收减弱从筐体101及外部传到主底座104的振动。此外,通过用有抑制振动功能的钢板制造如载面形状为L型的板簧105所例示的支持体,板簧105自身也能吸收减弱从筐体及外部传到主底座104的振动。另外,作为粘弹性体除了上述材料外,如是将纤维质物质用粘接融合材料等粘接成形的,或是与橡胶、树脂组合等,具有吸收振动性能的构件,并且有适当强度的就都有效。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是搭载1个拾音器的单面用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但在搭载2个拾音器的双面用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中也能使用。
作为支持构件,以L型板簧105作了说明。但只要构件形状,材料性质只在扭转方向有弹性就行,例如可以是一定厚度的平板、T型板簧、U型板簧、X型板簧,以及在图25的现有技术的构造中,用环型弹簧使转轴轴承受到作用力,以减轻咯嗒作响的振动的结构。
其次参照图面对第5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4(a)、(b)、(c)是剖视图,示出在图11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在筐体内装有记录圆盘推出时的拾音器108的固定用构件的实施例的构成概要及动作。121是固定构件。在图14(a)、(b)的状态下,主底座104如图所示,处于向箭头S2方向倾斜的状态。由图14可知,在这种状态下,拾音器108与装入筐体内的固定构件121的一部分接触,向箭头Y1,Y2方向的动作受适当强度的固定。在图14(c)的状态下,主底座104与记录圆盘114平行,拾音器108与固定构件(2)的接触解除,就能向前头Y1,Y2方向动作。
图15是示出在图11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在筐体内装有记录圆盘推出时的拾音器固定用构件的第6实施例的构成概要及动作的侧面剖视图。119是固定板,120是固定构件。固定板119装在筐体101内的固定板支持突起101e上,以固定板支点101f为支点,能沿箭头S1,S2方向转动。在图15(a)、(b)的状态下,固定板119借助自身的弹簧力,始终欲向箭头S1方向靠。固定构件120装在固定板119上。在图15(a)、(b)的状态下,主底座104处于如图所示,向箭头S2方向倾斜的状态,如该图所示,由于在这种状态下,主底座104压着固定板顶端部119a,固定板119就向箭头S2方向倾斜,固定构件120的一部分与拾音器108接触,固定拾音器108向箭头Y1、Y2方向的动作。在图15(c)的状态下,主底座104与记录圆盘114平行,来自靠在固定板顶端部119a上的主底座104的作用力失去,固定板119也由于自身的弹簧力而沿箭头S1方向转动。拾音器108与固定构件120的接触解除,就能沿Y1、Y2方向动作。此外,在接触解除时,为了不引起固定板119自由运动,在筐体101与固定板119之间插入永久磁铁等的吸引构件,在固定板支点101f的近旁,在119a侧插入适度的弹簧,对其施加作用力也是有效的。
作为第5、第6实施例中的固定构件,有橡胶及树脂的粘弹性体。此外,将纤维质物质用粘接融合材料等粘接成形的构件,与橡胶和树脂组合等的构件以及由许多直立的树脂等细纤维制成的刷子也是有效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利用记录圆盘的光盘装置作了说明,但在磁性圆盘装置中,也是有效的。此外,在利用片状记录媒体的装置中,在插入媒体时必须避免主底座与媒体接触的情况下,也只有圆盘电动机部分的构成不同,因此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
还有在上述第4至第6实施例中,在记录圆盘放入圆盘盒的情况下,对记录圆盘向着转盘102的固定采用了磁力吸附。这当然也适用于如图1所示,对于记录圆盘单体及放入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的任一方都能使用的构成,而且还适用于图1所示,用夹紧机构来固定的构成,这点也是无需说明的。
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第3解决方案进行说明。这第3解决方案提供如下的装置,该装置能装上收容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并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现,或者,该装置既能装上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记录圆盘单体,又能装上收容于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并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现。图16是根据第3解决方案的第7实施例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概略构成分解立体图。
首先对以筐体201为中心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6中,在筐体201的内部设有2个固定扭转薄板203用的凸起部201a。扭转薄板203安装在主底座202上,其截面形状为L型,通过其两端的孔203a,用螺丝及其它固定装置将其固定。由于这凸起部201a的上侧面朝开口201d方向稍微向下倾斜,所以当固定有扭转薄板203时,主底座202的顶端部202a始终有向箭头D方向靠的趋势。此外,在筐体201的内部还设有1个保持轴201c的凸起部201b,而轴201c用于可转动地枢支主杆204。受到箭头D方向作用力的主底座202还受到如下的作用力,即,由于受到未图示的、例如带减速装置的电动机等驱动装置的驱动,主杆204沿箭头R1方向转动时,由于扭转薄板203的弹性作用力,主底座202顺着主杆204的斜面204a,从水平位置向箭头D方向倾斜。
以下对以托盘205为中心的结构进行说明。托盘205的侧壁205a的下端面205b在设置于筐体201的两内侧面的两根导向筋201e上滑动,而且封闭筐体201的上面的盖207引导侧壁205a的上端面205c并与之留有稍许间隙,使托盘205能沿箭头Y1-Y2方向自由移动地保持着托盘205。在筐体201的前方设有托盘205出入用的开口201d。虽在此托盘205未图示其驱动装置,但它是例如能由驱使实施例1中的图1中的夹持器43在箭头Y1-Y2方向移动那样的动力装置驱动而自由出入开口201d的。在这开口201d处,也可设置虽未图示但可按需设置的、随托盘205向箭头Y2方向移动而相应向外开的挡板。托盘205的滑动保持装置不局限于上述的装置,也可用上下两根筋夹住托盘205的侧壁205a,此外还可以在托盘205的侧面预先开槽,并在筐体201侧设置1根与其相嵌合的筋。
此外,通过改变圆盘盒表里前后的形状,能防止圆盘盒前后/表里逆向插入。即在圆盘盒载置面上,在与圆盘单体的载置面不重复的部分上设置突起等,并在记录圆盘盒侧相应地设置避让的凹部,从而,只有当载置于正确位置上时才能不受这突起的干扰地装上去。
以下对夹持器206相对托盘205的移动结构进行说明。
托盘205上有4个Z状导向孔205g,使夹持器206的4根销206a与其配合,把夹持器206保持在夹持器保持部205f内。
托盘205上有活塞205e,由活塞弹簧205d施加作用力而向托盘205的夹持器保持部205f内突出,使保持在夹持器保持部205f内的夹持器206受到向箭头Y2方向的作用力。因此沿着Z状的导向孔205g的斜面,也受到箭头Z方向的作用力,结果夹持器206就向斜上方移动。在此对导向孔205g开成Z状进行了说明,这是考虑到为了保持两端高度上的稳定而如此设计的,但即使开成直线倾斜的导向孔也无妨碍。
以下对夹持器206的结构进行说明。为了能载置多种其内部收容记录圆盘的圆盘盒及多种记录圆盘单体,夹持器206的上侧面做成复杂的形状。在此例举能载置大型圆盘盒A和小型圆盘盒B以及大型记录圆盘C和小型圆盘D的场合进行说明。载置面206b是载置大型圆盘盒A的面,用筋206j来作进深的定位。也可以在周围设置从四周保持圆盘盒A的筋以限定位置,但在在图上未示出。载置面206c比载置面206b低一层。用它的面和边缘206d来保持大型圆盘C,而且用载置面206C和4处作成限位形状的L型边缘206e来保持小型圆盘盒B,用载置面206f和边缘206g来保持小型圆盘D。
圆盘盒A用的206j和托盘205的侧壁来限位,圆盘盒B用4处L型边缘206e来限位。
直立于主底座202上的两根圆盘盒导向销210穿过托盘205的孔205j和夹持器206的长孔206h与后述的圆盘盒A的定位孔嵌合,进行定位。这圆盘盒导向销210设于托盘205上也行。设置在夹持器206后部2处的卡合销206i从托盘205的长孔205h向下方伸出,卡合销206j的位置是如下决定的:当托盘205从筐体201的开口201d向外伸出时,其能与位于开口201d近旁的筐体201的卡合销201f卡合。
接着对配置在主底座202上的功能部件进行详细说明。在主底座202上具有把转盘208与其转轴结合的圆盘电动机209,由2根导向轴211引导能沿Y1、Y2方向滑动的磁头(拾音器)212。它们与第1至第6实施例中详述的部件一样,其详细说明省略。
转盘208与记录圆盘单体或收容于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的结合,可以如实施例1至3所示,采用用夹紧臂夹紧在转盘208中的方式,也可以如实施例4至6所例示,采用在记录圆盘侧设磁性金属衬套,在转盘208侧设磁铁,通过磁铁吸附金属衬套来保持记录圆盘的方式,只要在各自采用的方式中,附加上各自必要的机构就行。
结构如上所述,然后说明动作。各部动作如上述各实施例一样,由微型计算机控制按序进行。若按压筐体201前面的推出/装入开关213,在推出托盘205之前主杆204即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而向箭头R2方向转动。于是主底座202沿着与主底座202的缺口202b接触的主杆204的斜面204a的接触部的下降,在扭转薄板203的弹性推动力的作用下,产生欲从水平位置向箭头D方向倾斜的趋势。然后转盘208下降,下降到托盘205的底面之下,变成主底座202的第1位置。接着托盘205通过未图示的动力装置,由设在筐体201的内侧面的两根导向筋201e及盖207引导,从开口201d推出。在这动作的终端附近,托盘205上的夹持器206的后部的两根卡合销206i与设置在筐体201内侧面的两根卡合销201f卡合。于是夹持器206相对于被推出的托盘205,被相对地拉回后方。于是,由于夹持器206侧面的4根销206a与托盘205的4个Z型导向孔205a是相结合着的,所以夹持器206相对托盘205,在Y1方向抵抗活塞205e的推压而滑动,同时,相对托盘205,相对地沿Z2方向下降。
在这托盘205的第1位置的状态下,把圆盘盒或圆盘载置在夹持器206上。图17是示出这种状态的概略侧面剖视图。在实施例中,例示了能载置大型圆盘盒A221和小型圆盘盒B222及大型圆盘C223和小型圆盘D224四种媒体的情况。
图16中的载置面206c比载置大型圆盘盒A的载置面206b下降一层。用这个面和边缘206d来保持大型圆盘C223,而且用载置面206c和4处L型边缘206e来保持小型圆盘盒B222,用载置面206f和边缘206g来保持小型圆盘D224。由于边缘206d和边缘206g成同心圆状,这中心与4个L型边缘206e的中心一致,所以在分别把圆盘盒A221以外的圆盘C223,圆盘D224、圆盘B222载置在夹持器206上时,圆盘盒A221以外的圆盘或圆盘盒B222内的圆盘的中心位置是一致的,只是由于载置场所的差别而有高度差异而已。对此,圆盘盒A221中的圆盘的中心如图17所示,在开口201d方向只偏移t。
在图16中,夹持器206上载置的圆盘盒或圆盘的平面有高低3层,能载置4种圆盘盒和圆盘,这已作了说明。如图17,图19(a)、(b)所示,若做成高低4层也无任何妨碍。
以下并用图18至图22,对把圆盘盒A221、圆盘盒B222、圆盘C223及圆盘D224分别载置在夹持器206上,装入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内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8(a)中,把大型圆盘盒A221载置在托盘205上的夹持器206上。装入时,如按压推出/装入开关213,托盘205由动力装置驱动,从开口201d被收入筐体201的内部(图18(b))。在移动了距离L时,因为在推出之际相卡合着的图16中的卡合销201f和206i的卡合已被解除,所以虽然夹持器206在托盘205内部受到由活塞弹簧205d推压的活塞205的推压而受到向箭头Y2方向的力,但因而大型圆盘盒A221被载置于夹持器206的最高位置上,上升受盖207的限制,而且圆盘盒A221的尺寸也在筋206i和托盘前部之中占满,所以夹持器206不能相对托盘移动,托盘205和夹持器206就这样原封不动地被收入于深处(图18(c))。图19(a)示出从开口201d方向看到的这时的状态的截面图。接着主杆204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向箭头R1方向运动,主底座202抵抗扭转薄板203的弹力被上推到大致水平位置,圆盘盒导向销210与位于圆盘盒A221底面的未图示的定位孔卡合,从而保证圆盘盒A221相对于主底座202的高度,确保包含圆盘盒和内部的记录媒体旋转时的端面摆动等所需的间隙(图18(d))。这种状态是主底座202的第2位置,而且是托盘205的第2位置。圆盘盒A221的装载结束后,圆盘电动机209就旋转,磁头212由移送机构移向规定位置,进行记录及再现动作。
在图20的小型圆盘盒B222的情况下,如图20(a)所示,把圆盘盒B222载置在托盘205上的夹持器206上,如图20(b)所示,当托盘205从开口201d被收入到内部之际,在移动了距离L时,图16中的卡合销201f和206a的卡合已被解除,夹持器206在托盘205内部,受到由活塞弹簧205d推动的活塞205e的推压而受到向箭头Y2方向的力,夹持器206的4根销206a顺着Z状导向孔205g,相对托盘205向Y2方向相对移动,而且也向箭头Z1方向相对移动,结果是,相对托盘205,向Y2方向相对移动t,向Z1发向相对移动d。由此,对于图17中装载时的大型圆盘盒A221的中心偏移t就被消除,大型圆盘盒A221和小型圆盘盒B222的各自内部媒体的中心对托盘205保持一致。此外,由于高度方向的移动d,大型圆盘盒A221和小型圆盘盒B222的各自内部的媒体的高度如图19(b)所示保持一致。把托盘205收入到规定位置(图20(c)),对载置于夹持器206的载置面206C上的圆盘盒B222,例如用弹簧从其上部推压,保证相对于主底座202的圆盘盒的高度,确保包含圆盘盒和内部记录媒体施转时端面振动等所需的间隙,即使这样做,由于销206a位于Z状导向孔205g的直线部上,所以即使受到来自上方的按压,夹持器206也不会下降。然后通过主底座202的上升,如图18一样,可驱动媒体(图20(d))。
在图21,图22的圆盘C,圆盘D的场合,也把圆盘载置在托盘206的各自规定的位置上,按压推出/装入开关213,与图20的情况一样,夹持器206相对托盘205,在Y1,Z方向上分别相对移动t,d。如上所述由于小型圆盘盒B222与圆盘C223和圆盘D224的中心是相同的,所以在图21(d),图22(d)各个情况下,圆盘的高度就成问题。但由于图16中小型圆盘盒B222的载置面206C与磁盘C的载置面是相同的,通过转盘208,小型圆盘盒B222的媒体被保持在比载置面206C高的位置上,所以磁盘C223也被保持在比载置面206C高的地方,圆盘C223不会与载置面206C接触。同样地,载置于更低载置面206f上的圆盘D224与磁盘C223是以同一个面用转盘208来保持的,所以,当然不会与载置面206f接触。
记录再现结束,退出记录媒体时,按压推出/装入开关213,按与记录媒体装入时完全相反的顺序,首先主底座202下降,接着托盘205被推出。这时大型圆盘盒A的高度不变,而圆盘盒B222,圆盘C223及圆盘D224被降到夹持器206的原来载置部位,在这种状态下被推出。
以下对停电时的对策进行说明。为了驱动媒体,通过主杆204向箭头R1方向的转动,当主底座202上升到或即将上升到水平位置时,转盘208被插入记录再现媒体中,在这种状态下,如发生停电,主杆204不再动,所以就不能把托盘205即记录媒体取出。为防止这种情况,从设在筐体201前面的孔201g,把强制推出销214向箭头Y1方向推压,通过其顶端使主杆204向箭头R2方向转动,从而使主底座202向箭头D方向下降,使记录再现媒体与转盘208分离,就能以手动把托盘205拉出。
此外,虽没特别例示,但也可以在夹持器206、托盘205或主底座202的任一方设置检测装置,用来捡测当圆盘盒A221、B222载置在夹持器206上时,圆盘盒的种类及是否禁止记录等。作为一例例如有第2实施例的图5中的检测开关A39a及检测开关B39b。尤其圆盘盒A221可利用夹持器206在托盘205内不动这一点,能测出已装有大型圆盘盒这一情况。
还有,相对于托盘205的夹持器206向Y1-Y2方向及Z1-Z2方向的移动,不局限于图16的机构,如图23所示,用联杆机构也能完成,这一点应容易理解。
这样,据本实施例,在托盘205中,由活塞弹簧205d推动的活塞205e沿箭头Y2方向,向托盘205的夹持器保持部205f的内部突出,在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状态下,一边把使4根销206a与托盘205的4个Z状导向孔205g结合的夹持器206保持在夹持器保持部205f内,一边向其施加箭头Y2方向的作用力。而且沿着Z状导向孔205g,向箭头Z1方向也施加作用力,通过采用这一斜向上升装置,能使数种各别的圆盘盒和单体圆盘的记录媒体的中心位置和高度变为相同。
因此,能提供能装入收容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并记录或再现信号的装置,或者,提供能装入数种大小各异的记录圆盘单体及收容于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并记录或再现信号的装置。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4是第8实施例的简略侧面剖视图。由于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托盘及夹持器的结构,因此其它部分以图16的第7实施例中使用的部件进行说明。在托盘205的侧壁205a上,设置4个垂直的导向孔205i来取代图16的Z状导向孔205g,夹持器206的4个销206a与其结合。具有斜面部215a的滑块215被夹在夹持器206与托盘205之间,由弹簧217施加向箭头Y1方向的作用力。在本实施例的场合,要使所有载置在夹持器206上的圆盘盒及圆盘的中心相一致。
当内装了载置有圆盘盒或圆盘的夹持器206的托盘205从筐体201的开口201d移到记录再现位置时,在即将到达其最终点处,设在筐体201上的卡合弹簧216与滑块215未端的卡合部215a卡合,夹持器206的4根销206a与滑块215的斜面部215a配合,销206a被向箭头Z1方向上推,即夹持器206也向Z1方向上升。
在这种场合,对于如圆盘盒A221那样没必要上升的结构,例如已用盖207制止上升,因此,利用卡合弹簧216的弹性来吸收作用力,以避免卡合部215受到过大作用力。在这种场合,在托盘205中,不使用如第7实施例那样的由活塞弹簧205d施加作用力的活塞205e也行。
还有在垂直上升的场合,不局限于这一例,用其它方法也无妨碍。此外同第7实施例一样,能设置判别圆盘盒形状的装置。
这样,据本实施例,把使4根销206a与托盘205的4个垂直导向孔205i结合的夹持器206保持在夹持器保持部205f中,在两者之间挟持有因弹簧217而受到箭头Y1方向作用力,并具有斜面部215a的滑块215,因此,通过采用当记录媒体即将到达记录再现位置之时,与固定在筐体201上的卡合弹簧216卡合,再利用滑块215的斜面部215a的上升装置,就能使数种各别的圆盘盒与单体圆盘的记录媒体的中心位置和高度调整为相同。
因此就能提供能将收容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装上并记录或再现信号的装置,或者提供能将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记录单体及收容于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装上并记录或再现信号的装置。
在以上第1、第2、第7及第8的实施例中,装有磁头和保持记录媒体的转盘的主底座,借助转动装置,朝着载有记录媒体的托盘上升,但这不局限于转动上升,即使是垂直上升,其功能也不变。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在第1解决方案中,通过使用既能载置记录再现圆盘单体又能载置收容了记录再现圆盘的圆盘盒、在记录再现位置和记录媒体载置位置之间移动的托盘,或者通过在托盘上设置受到垂直取出方向的作用力、既能载置记录再现圆盘单体又能载置收容了记录再现圆盘的圆盘盒的夹持器,或者,在第2解决方案中,在记录再现位置和记录媒体载置位置之间移动的底座上附加了载置圆盘盒用的夹持器的结构中,通过按收容了记录再现圆盘的圆盘盒的高度来设定由圆盘电动机驱动的转盘,就能用一个装置,记录或再现记录圆盘单体或收容于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
此外,根据在上述第1解决方案的构成中作了添加的第3解决方案,通过在托盘上设置能在托盘上斜向或垂直上下移动的夹持器,修正圆盘盒及圆盘的中心位置的差和圆盘的高度差,即能“装入贮存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能记录或再现信号或装入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记录圆盘单体及贮存于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磁盘盒中的记录圆盘,能记录或再现信号”,即,能装上数种大小各异的记录圆盘单体,并记录或再现信号或能装入收容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并记录或再现信号。还有能装入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记录圆盘单体及收容于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两者中的任一方,并记录或再现信号。
此外,在主底座的转动中,使用利用扭转弹性的构件,进而通过并用吸收振动用粘弹性体,防止来自筐体及外部的振动,还有,用粘弹性体等固定构件,防止不使用时的磁头的意外移动及损伤,以及操作容易等特点,其实用效果就非常大。
还有上述各实施例能分别组合,而且各实施例中的构成要素能替换使用这是当然的。
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在此所示的实施例及图示的情况,可在发明精神的范围内作各种改变。
Claims (29)
1.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主底座,其具有由圆盘驱动电动机驱动而旋转,并与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被驱动部结合用的转盘,以及在所述记录再现媒体上记录或此后再现用的磁头,并拥有与所述记录再现媒体不结合的第1位置以及与记录再现媒体结合的第2位置,
一托盘,在其第1位置可直接或通过辅助部件载置记录再现媒体,在其第2位置上,在所述主底座的第2位置,使所述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被驱动部与所述主底座上的转盘结合,
在所述托盘上能载置作为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及收容于作为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中的圆盘的任一方,所述主底座在其第1位置时,不妨碍所述托盘从其第1位置向其第2位置移送,所述主底座在其第2位置时,所述转盘以其能使收容于所述托盘上的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内的圆盘在圆盘盒内与圆盘盒内壁保持间隙的位置,与收容于圆盘盒中的圆盘的回转被驱动部结合,在用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取代圆盘合的情况下,以同样的转盘位置与跟所述托盘或辅助部件保持间隙的圆盘单体在其旋转被驱动部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具有载置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的平面,以此平面为上缘,载置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的圆弧状凹部,以及用来避开主底座上的转盘及磁头用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件是夹持器,具有载置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的平面,以此平面为上缘、载置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的圆弧状凹部,以及避开主底座上的转盘的磁头用的开口,在托盘的第1位置,当载置着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时,为避开主底座上的转盘,该夹持器受到推离所述转盘方向的力,在托盘的第2位置上,该夹持器抵抗所述推动而取与所述托盘相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记录再次装置,其特征在于,托盘或作为辅助部件的夹持器具有:载置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的平面,以此平面为上缘、载置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的圆弧状凹部,以这凹部的平面为上缘、载置更小的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的圆弧状凹部,以及避开主底座上的转盘及磁头用的开口。
5.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主底座,其具有由圆盘驱动电动机驱动而旋转、并与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被驱动部结合的转盘,以及在所述记录再现媒体上记录或此后再现用的磁头,在其第1位置,在所述转盘上载置作为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并与圆盘单体的旋转被驱动部结合,在其第2位置记录再现所述第1记录媒体,
一圆盘盒保持装置,为了使用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在所述主底座的第1位置,其收容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在到所述主底座的第2位置之间,用所述转盘,与收容于所述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中的圆盘的旋转被驱动部结合,在所述主底座的第2位置,使所述第2记录再现媒体进行记录或再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相对转盘接压记录圆盘的接压装置,转盘设有引导上述记录圆盘中心孔的导向构件及数个球,这些球被安装成受到指向圆盘电动机轴的半径外侧方向作用力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主底座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送的过程中,限制磁头追随移送活动的限制装置。
8.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记录再现圆盘上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磁头,
圆盘驱动电动机,被安装在该圆盘驱动电动机的转轴上固定记录圆盘用的转盘,该转盘设有引导所述记录圆盘中心孔的导向构件,以及,被安装成相对所述圆盘驱动电动机的轴具有向半径外侧方向移动趋势状态的数个球,按压上述记录再现圆盘的接压装置。
9.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主底座,设有由圆盘驱动电动机驱动面旋转、并与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被驱动部结合的转盘,以及,在所述记录再现媒体上记录或此后再现用的磁头,并拥有与所述记录再现媒体不结合的第1位置,以及与记录再现媒体结合的第2位置,
一托盘,在第1位置通过夹持器载置记录再现媒体,在第2位置,在所述主底座的第2位置,该托盘使所述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被驱动部与所述主底座上的转盘结合,
在所述托盘上的夹持器上可载置收容于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或者,可载置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记录圆盘单体,以及收容于1种至数种大小各异的圆盘盒中的记录圆盘,所述主底座在其第1位置时不妨碍所述托盘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送,所述主底座在其第2位置时,所述转盘以如下位置,即,使收容于载置在所述托盘上的夹持器上的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盒中的磁盘,在圆盘盒内与圆盘盒内壁保持间隙的位置,与收容于圆盘盒中的圆盘的旋转被驱动部结合,在用第1记录再现媒体的圆盘单体取代圆盘盒的情况下,在同样的转盘位置,与跟上述托盘或辅助部件保持间隙的圆盘单体以其回转被驱动部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把1种至数种第1记录再现媒体即圆盘单体同心地配置,并把直径越大的载置在越高的位置,把1种至数种第2记录再现媒体即圆盘盒中的较小的圆盘盒与所述圆盘单体同心地配置,而把大的圆盘盒的中心向着托盘移动方向偏置,并安置在高的位置上,所述夹持器可在所述托盘移动方向上大致倾斜地上下移动,在所述托盘的第1位置,夹持器在所述托盘内取低位,载置第1或第2记录再现媒体中的任一方,在向所述托盘的第2位置移动过程中,在除了所述中心位置偏置的媒体以外的情况下,所述夹持器通过在上述托盘内向着斜上方、向着消除与所述中心偏置的大圆盘盒的中心之差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有记录媒体的旋转中心一致,而且使记录再现时的圆盘高度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把数种第2记录再现媒体即圆盘盒中的大的圆盘盒的中心相对小的圆盘盒向托盘移动方向偏置地载置在高的位置上,并能在所述托盘移动方向上大致倾斜地上下移动,在所述托盘的第1位置,夹持器在所述托盘内取低位,并载置第2记录再现媒体中的任一方,在所述托盘向其第2位置移动过程中,在除了所述中心位置不同的媒体以外的情况下,上述夹持器通过在所述托盘内向着斜上方,向着消除与所述中心偏置的大圆盘盒的中心之差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数个第2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中心一致,且使记录再现时的圆盘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把1种至数种第1记录再现媒体即圆盘单体同心地配置,并把直径越大的载置在越高的位置上,把1种至数种第2记录再现媒体即圆盘盒也与所述圆盘单体同心配置,并把越大的圆盘盒载置在越高的位置上,所述夹持器可在所述托盘内垂直上下移动,在所述托盘的第1位置上,所述夹持器在所述托盘内取低位,载置第1或第2记录再现媒体中的任一方,在所述托盘向第2位置的移动过程中,除了大的圆盘盒被载置于高的位置的情况之外,所述夹持器通过在所述托盘内移动以取得高的位置,从而使所有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中心一致,且使记录再现时的圆盘高度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把数种第2记录再现媒体即圆盘盒中越大的圆盘盒配置在越高的位置上,所述夹持器在所述托盘内能上下移动,在所述托盘的第1位置,在所述托盘内取低位并载置第2记录再现媒体中的任一个,在所述托盘向第2位置移动过程中,除了大的圆盘盒、被载置于高的位置的情况之外,所述夹持器通过在所述托盘内的移动以取得高位,从而使数个记录再现媒体的旋转中心一致,且使记录再现的圆盘高度处于一致。
14.根据权利要求1、5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器的圆盘盒载置面上,在与圆盘单体的载置面不重复部分设置突起等,通过其与圆盘盒表面的凹部的嵌合,使得只有在前后/表里被正确载置时才能载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5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间的移动是以一轴为中心的回转实现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间的移动,通过在上述主底座与筐体间固定支持构件来进行,该支持构件仅在因扭转弹性而以一轴为中心的回转方向可作回转,而对以其它轴方向为中心的回转具有刚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是主底座的支持构件是有L型截面形状的板簧。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持构件和主底座的连接部、所述支持构件与筐体的连接部及所述主底座和其它机构部分的连接部中夹装有用来吸收、衰减来自筐体及外部的振动的粘弹性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头的下方设有固定构件,当所述主底座向第1位置回转时,所述固定构件与磁头的一部分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头的下方设有由粘弹性体构成的固定构件,当所述主底座向第1位置回转时,所述固定构件与磁头的一部分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以支点为中心摆动性地保持着的固定板上粘接固定构件,在主底座面向第1位置时,如与所述固定构件的一部分接触,就把所述支点的相反部分上举,所述固定构件就与磁头的一部分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底座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的移动是垂直移动形成的动作。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或作为辅助部件的夹持器设有当托盘向第2位置移送时,避开主底座上的转盘用的缺口。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为了在转盘上固定记录再现圆盘而夹持所述记录再现圆盘,把与所述转盘轴同心的夹紧器按压在所述转盘上的结合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为了在转盘上固定记录再现圆盘而用设置在转盘上的磁铁来吸引设置在所述记录再现圆盘中心孔周围的磁性体的金属衬套的结合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转盘上固定记录再现圆盘,还具备:以相对转盘轴,具有半径方向向外趋势的状态被安装的数个球,引导所述记录再现圆盘中心孔的导向构件,以及把所述记录再现圆盘向着所述转盘按压的按压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1、5及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或作为辅助部件的夹持器上,设有限定圆盘盒的装入位置的限位构件。
28.根据权利要求1、5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上,设有通过设在托盘或作为辅助部件的夹持器上的孔,来限定圆盘盒的装入位置的限位构件。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或作为其辅助部件的夹持器通过与磁盘盒外形的外周的一部分或全部接触的限制形状来限定圆盘盒的载置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245993 | 1993-09-29 | ||
JP242459/93 | 1993-09-29 | ||
JP05254074 | 1993-10-12 | ||
JP254074/93 | 1993-10-12 | ||
JP224705/94 | 1994-09-20 | ||
JP06224705A JP3106874B2 (ja) | 1993-09-29 | 1994-09-20 | 円盤記録再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720A true CN1120720A (zh) | 1996-04-17 |
CN1091294C CN1091294C (zh) | 2002-09-18 |
Family
ID=27330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167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294C (zh) | 1993-09-29 | 1994-09-29 | 圆盘记录再现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812511A (zh) |
EP (1) | EP0645768B1 (zh) |
JP (1) | JP3106874B2 (zh) |
CN (1) | CN1091294C (zh) |
CA (1) | CA2133293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50C (zh) * | 1997-06-16 | 2003-07-02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容纳在盒中的盘的记录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HU219864B (hu) | 1994-08-09 | 2001-08-28 | Eisai Co., Ltd. | cGMP-PDE inhibitor kondenzált piridazinszármazékok és alkalmazásuk |
JPH0877671A (ja) * | 1994-08-31 | 1996-03-22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2898886B2 (ja) * | 1994-09-20 | 1999-06-0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6091573A (en) * | 1995-06-07 | 2000-07-18 | Pisano; Jerry A. | Deployable drive for protruding rotatable data storage media |
JP2882321B2 (ja) * | 1995-09-20 | 1999-04-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記録再生装置 |
JP3039768B2 (ja) * | 1995-12-11 | 2000-05-08 |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情報処理装置 |
JPH09167419A (ja) * | 1995-12-15 | 1997-06-24 | Fujitsu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696675B2 (ja) * | 1995-12-15 | 2005-09-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696674B2 (ja) * | 1995-12-15 | 2005-09-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媒体キャリアおよび媒体ターンテーブル |
US6114122A (en) | 1996-03-26 | 2000-09-05 | Affymetrix, Inc. | Fluidics station with a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
TW396334B (en) * | 1996-07-12 | 2000-07-01 | Sony Corp | Disk tray and tray allocation box |
JP3760515B2 (ja) * | 1996-07-26 | 2006-03-2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KR100230265B1 (ko) * | 1996-12-10 | 1999-11-15 | 윤종용 | 디스크 플레이어 |
JP3114636B2 (ja) * | 1996-12-25 | 2000-12-04 |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US5933400A (en) * | 1996-12-25 | 1999-08-03 | Teac Corporation | Disk apparatus having a disk tray adapted for two different types of optical disk |
JP3699230B2 (ja) * | 1997-01-23 | 2005-09-28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3694381B2 (ja) | 1997-01-23 | 2005-09-14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H10293959A (ja) * | 1997-04-21 | 1998-11-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記録再生装置 |
JP3228947B2 (ja) * | 1997-05-08 | 2001-11-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のアダプタ |
US6262961B1 (en) * | 1997-11-18 | 2001-07-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k loading device and disk cartridge |
KR100268276B1 (ko) * | 1997-12-02 | 2000-10-16 | 윤종용 | 광 디스크 기록재생용 카트리지의 셔터 오픈장치 |
US6195324B1 (en) * | 1998-03-20 | 2001-02-27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 Disk player |
US6388974B1 (en) * | 1998-10-07 | 2002-05-14 | Alpine Electronics, Inc. |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
EP0992990A3 (en) | 1998-10-08 | 2000-10-25 | Pioneer Corporation | Front-loading disc player |
KR100354062B1 (ko) * | 1998-11-09 | 2002-12-1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광디스크구동장치및그방법 |
US6782543B2 (en) | 1998-11-10 | 2004-08-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for driving an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thereof |
EP1018729B1 (en) * | 1998-12-23 | 2006-09-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various sizes and types of recording/reproducing mediums therein |
JP2001143427A (ja) * | 1999-11-12 | 2001-05-25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置 |
JP2001143356A (ja) | 1999-11-12 | 2001-05-25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置 |
JP3749179B2 (ja) * | 1999-12-17 | 2006-02-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パチブルディスク装置 |
US6422249B1 (en) | 2000-08-10 | 2002-07-23 | Affymetrix Inc. | Cartridge washing system and methods |
JP2002216455A (ja) * | 2001-01-17 | 2002-08-02 | Sharp Corp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
JP2003067920A (ja) * | 2001-08-28 | 2003-03-07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式記録再生装置 |
US20030048732A1 (en) * | 2001-09-13 | 2003-03-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k drive |
JP2003091917A (ja) * | 2001-09-18 | 2003-03-28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JP2003157605A (ja) * | 2001-11-20 | 2003-05-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ディスク装置 |
DE60330114D1 (de) * | 2002-01-10 | 2009-12-31 | Panasonic Corp | Plattenvorrichtung |
JP4085690B2 (ja) * | 2002-05-15 | 2008-05-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
US7463609B2 (en) | 2005-07-29 | 2008-12-09 | Tensorcomm, Inc |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in wireless transceivers |
US7787572B2 (en) | 2005-04-07 | 2010-08-31 | Rambus Inc. | Advanced signal processor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baseband receivers |
JP4160346B2 (ja) * | 2002-09-20 | 2008-10-01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再生記録装置 |
JP2004111003A (ja) * | 2002-09-20 | 2004-04-08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再生記録装置 |
US20040120861A1 (en) * | 2002-10-11 | 2004-06-24 | Affymetrix,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throughput processing of biological probe arrays |
US7606190B2 (en) | 2002-10-18 | 2009-10-20 | Kineto Wireless, Inc. | Apparatus and messages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unlicensed access network and GPRS network for data services |
US7953423B2 (en) | 2002-10-18 | 2011-05-31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ssaging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471655B2 (en) | 2003-10-17 | 2008-12-30 | Kineto Wireless, Inc. | Channel activation messaging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565145B2 (en) * | 2002-10-18 | 2009-07-21 | Kineto Wireless, Inc. | Handover messaging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349698B2 (en) | 2002-10-18 | 2008-03-25 | Kineto Wireless, Inc. | Registration messaging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100480642B1 (ko) * | 2003-01-27 | 2005-03-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슬림형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
JP2006526238A (ja) * | 2003-05-12 | 2006-11-16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 ローディング機構を有する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
CN1609980A (zh) * | 2003-10-22 | 2005-04-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盘传送装置及具有其的盘装置 |
KR20050075124A (ko) * | 2004-01-15 | 2005-07-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크 카트리지를 탑재하는 디스크 드라이브[ |
US7940746B2 (en) | 2004-08-24 | 2011-05-10 | Comcast Cable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device connected to a network |
US20060047421A1 (en) * | 2004-08-25 | 2006-03-0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puting point-to-point shortest paths from external memory |
WO2006028127A1 (ja) * | 2004-09-07 | 2006-03-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ディスク装置 |
US7362564B2 (en) * | 2005-02-22 | 2008-04-22 | Infocus Corporation | Docking assembly for coupling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
US7933598B1 (en) | 2005-03-14 | 2011-04-26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ffecting handover in integrated wireless systems |
US20060246576A1 (en) * | 2005-04-06 | 2006-11-02 | Affymetrix, Inc. | Fluid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biological microarrays in personal instrumentation |
US8033731B2 (en) | 2007-10-17 | 2011-10-11 | Seagate Technology Llc | 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 having molded plastic |
TWM344721U (en) * | 2008-06-02 | 2008-11-11 | rui-shu Huang | Hard-disk clamp apparatus |
US9786315B1 (en) | 2016-03-25 | 2017-10-1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Disc device |
CN111766202B (zh) * | 2020-08-17 | 2021-10-01 | 吉林大学 | 一种考虑温度影响的多试件粘接接头拉压疲劳试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60735U (ja) * | 1982-10-08 | 1984-04-20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磁気デイスク |
US4736358A (en) * | 1985-07-22 | 1988-04-05 |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medium clamping apparatus |
US5105414A (en) * | 1987-11-06 | 1992-04-14 | Tadashi Funabashi | Information recording disk playback apparatus |
US5166918A (en) * | 1989-05-15 | 1992-11-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oading mechanism for disk cartridges with vibration reducing mechanism |
US5181197A (en) * | 1990-01-31 | 1993-01-19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Optical disk driver and operatio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such optical disk driver |
JPH04247361A (ja) * | 1991-02-04 | 1992-09-03 | Toshiba Corp | カセット装填装置 |
JP2897457B2 (ja) * | 1991-06-10 | 1999-05-3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3381277B2 (ja) * | 1992-06-23 | 2003-02-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
JP2974868B2 (ja) * | 1993-03-19 | 1999-1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
-
1994
- 1994-09-20 JP JP06224705A patent/JP310687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9-28 EP EP94115282A patent/EP064576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9-29 CN CN94116730A patent/CN109129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9-29 CA CA002133293A patent/CA2133293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
- 1996-11-19 US US08/751,956 patent/US5812511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50C (zh) * | 1997-06-16 | 2003-07-02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容纳在盒中的盘的记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106874B2 (ja) | 2000-11-06 |
CN1091294C (zh) | 2002-09-18 |
US5812511A (en) | 1998-09-22 |
CA2133293A1 (en) | 1995-03-30 |
CA2133293C (en) | 2004-04-06 |
EP0645768A2 (en) | 1995-03-29 |
EP0645768A3 (en) | 1995-05-24 |
JPH07161112A (ja) | 1995-06-23 |
EP0645768B1 (en) | 2001-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294C (zh) | 圆盘记录再现装置 | |
CN1122268C (zh) | 记录再现装置 | |
CN1707657A (zh) | 盘记录和/或复制设备 | |
CN1125461C (zh) | 盘形录制媒体的磁头装置和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 |
JP2004296090A (ja) |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用トレー | |
CN1135548C (zh) | 记录光盘的重放系统 | |
US7900219B2 (en) | Disc device having improved suppression of disc movement | |
CN1317711C (zh) | 盘盒 | |
CN1239572A (zh) | 盘形记录介质的盘盒 | |
KR20030027718A (ko) | 디스크장치 | |
CN1135555C (zh) | 磁盘盒 | |
CN1871649A (zh) | 盘装置 | |
CN1871651A (zh) | 盘装置 | |
JP4068014B2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CN1159244A (zh) |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 |
CN1692439A (zh) | 记录再生装置 | |
CN1254810C (zh) |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US10388318B2 (en) | Disc drive having disc positioning structure | |
EP2348506A2 (en) | Optical disc drive | |
CN1860541A (zh) | 盘片驱动装置 | |
CN1806286A (zh) | 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CN113272899A (zh) | 光盘装置 | |
JP2006252632A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振動低減機構 | |
CN1832012A (zh) | 盘片盒保护件及盘片盒 | |
CN1254921A (zh) | 磁头装置和盘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