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1649A - 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1649A
CN1871649A CNA2004800308411A CN200480030841A CN1871649A CN 1871649 A CN1871649 A CN 1871649A CN A2004800308411 A CNA2004800308411 A CN A2004800308411A CN 200480030841 A CN200480030841 A CN 200480030841A CN 1871649 A CN1871649 A CN 1871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guide member
recording medium
disc recording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08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4420C (zh
Inventor
小笠原真也
鹿毛信吾
荒木之宏
弥勒信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71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1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44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442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4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clampers
    • G11B17/0286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clampers mounted on a pivotal lev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2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 G11B33/121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ingle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本发明的盘装置中,在固定安装于固定框架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附近,可以转动地配设有盘导引件,该盘导引件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并且可以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

Description

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CD、DVD等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特别涉及盘装置的盘状记录介质的盘加载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CD、DVD等盘状记录介质(以下简称为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被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而作为携带用或车载用使用。在此种盘装置中,为了不使来自装置外部的振动直接向记录再生中的盘传递,安装了转台或主轴马达的模块形成被振动吸收构件保持于固定侧框架上的浮置构造。在此种浮置构造的模块(浮置模块)上,设有将被插入的盘向记录再生位置搬送并从记录再生位置将盘排出的盘搬送驱动机构、将记录再生位置的盘固定的盘夹持机构及用于将记录再生位置的盘记录再生的盘记录再生机构等许多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盘装置中,当将盘从盘插入口插入时,导引销栓即在盘的周缘部滑动而引导盘,并且与导引销栓连动的微型开关将盘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输出。因该盘检测信号被向控制电路输入,正逆旋转马达即被驱动,抵接在盘的表面的移送滚筒开始旋转,盘被搬送。此时,设于浮置模块上的盘夹持机构的夹板抬起,转台的上方被作为盘的搬送空间而确保。另外,此时浮置模块被与导引销栓连动的锁定机构固定于固定侧框架上而变为锁定状态。在转台上被引导的盘被因弹簧的弹力而转动的夹板夹持,并且夹持盘的浮置模块的锁定机构脱离锁合状态。其结果是,浮置框架被从锁定机构上完全地松开,浮置模块成为仅由振动吸收构件支撑的浮置状态,盘成为可以记录再生的状态。
被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盘装置是如下的狭槽加载方式,即,盘被直接插入装置内,该盘在装置内被搬送而配置于记录再生位置。此种狭槽加载方式的盘装置由于容易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因此一般被作为携带用或车载用的盘装置使用。
作为其他的方式,有在托盘上放置盘,将该托盘在装置内搬送而配置于记录再生位置的托盘加载方式。在此种托盘加载方式的盘装置中,即使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使用者还要错误地双重加装盘,由于是将托盘排出而放置盘的方式,因此2片盘不会被同时插入,另外使用者或其他的盘也不会接触到记录再生中的盘,因而是理想的方式。但是,托盘加载方式的盘装置由于是对放置了盘的托盘进行驱动控制的构成,因此在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方面不是理想的方式。
所以,作为携带用或车载用,一般来说使用能够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且便利性良好的狭槽加载方式的盘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平07-320371号公报(第4页,图12)
在被如上所述地构成的以往的狭槽加载方式的盘装置中,虽然为了作为携带用或车载用而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的各构成部件被小型地构成,然而由于是狭槽加载方式,因此需要有防止在盘已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使用者又错误地插入盘的机构。作为此种盘的双重插入防止机构,有如下地构成的以往例,即,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在盘插入口配置双重插入防止销栓。
但是,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设置双重插入防止销栓的构成使得机构变得复杂,是与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背道而驰的构成。另外,将盘直接插入盘插入口的以往的方式的情况下,记录再生位置的盘的记录面处于可以从盘插入口看到的位置,虽然在使用者要错误地将第2片盘向盘插入口插入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双重插入防止销栓防止插入,然而会有盘相互之间以边缘部分或边缘周边部分接触的情况。像这样,就有可能因盘相互之间的边缘部分或边缘周边部分的接触而使得记录面损伤,因而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本发明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1所述,具备:
被固定安装于成为装置外观的筐体上,具有盘状记录介质被插入及排出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固定框架、
被可以转动地配设于所述固定框架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附近,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并且被可以将所述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地构成的盘导引件、
在所述固定框架上被经由粘弹性构件以浮置状态配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具有进行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及/或再生的功能的浮置组件。被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实现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2所述,技术方案1的浮置组件具有盘搬送部,其具有将盘状记录介质向盘导引件推靠而自转,将该盘状记录介质向所需的位置搬送的滚臂,当所述盘搬送部将盘状记录介质搬送到了记录再生位置时,所述滚臂转动或移动,利用盘导引件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被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3所述,技术方案1的浮置组件具有盘搬送部,其具有将盘状记录介质向盘导引件推靠而自转,将该盘状记录介质向所需的位置搬送的滚臂,当所述盘搬送部将盘状记录介质搬送到了记录再生位置时,所述盘导引件的一部分向与盘状记录介质的移动轨迹交叉的方向移动,利用盘导引件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被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4所述,技术方案1的固定框架由上框架和下框架构成,盘导引件被可以转动规定角度地悬挂安装于所述上框架的内面。被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容易地构成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的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5所述,技术方案1的盘导引件具有被折曲成2段的结构,在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时就会被收容。被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6所述,在技术方案1的浮置组件的形成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位置上具有实质上以圆弧状突出的颚防护板,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盘导引件就会与所述颚防护板抵接。被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如技术方案7所述,技术方案1的盘导引件的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封闭的部分具有凹部形状。被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盘的双重插入,提供不会有盘之间相接触的情况的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外观筐体去除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向图1所示的盘装置插入盘状记录介质的途中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盘装置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上框架1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钳位部3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浮置组件10的搬送部4、盘搬送驱动部5及横切底盘6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盘记录再生驱动部7和印刷基板8及横切底盘6利用减震弹簧90保持的下框架90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盘搬送部4和盘导引件2的锁合关系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11所示的盘搬送部4的从装置前面看到的右侧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将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内面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是表示滚臂40的锁合爪40c与下框架9的凹部9a的锁合动作的局部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未安装盘101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a),及表示安装了盘101时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b)。
其中,1上框架,1a锁合孔,2盘导引件,2a突起,2b爪,2c  凹面部,2d孔,2e加强部,3钳位部,4盘搬送部,5盘搬送驱动部,6横切底盘,7盘记录再生驱动部,8印刷基板,9下框架,9a凹部,10浮置组件,11盘插入排出口,30夹板,31夹板保持部,32夹板臂,33夹板座,40滚臂,40a搬送滚筒,40b凹部,40c锁合爪,41盘检测杆,42弹出检测杆,50马达,51控制滑块,52触发杆,53齿轮列,55滚筒控制臂,61颚防护板,70转台,71主轴马达,72拾光部,73马达,81检测开关,90减震弹簧,101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盘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将成为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外观的筐体去除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向图1所示的盘装置中插入了作为盘状记录介质的盘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盘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从图1到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具有对盘状记录介质(以下简称为盘)101,例如CD、DVD等进行记录及再生的功能,盘101被沿其直径方向插入而安装于记录再生位置上,进行该盘101的记录或再生。
在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固定于成为外观的筐体上的固定侧框架被分割为上框架1和下框架9这两部分。在固定侧框架的内部设有浮置状态的浮置组件10,其被由粘弹体制成的多个减震弹簧90支撑。但是,浮置组件10的浮置状态是处于盘的记录再生状态时,而在其他的状态时,浮置组件10被锁定机构固定于固定侧框架上。对于该锁定机构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3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在浮置组件10上设有:在与转台70之间夹持着所插入的盘101的钳位部3、搬送盘101的盘搬送部4、具有作为该盘搬送部4的驱动源的马达50等的盘搬送驱动部5、将盘101配置于所需的记录再生位置的横切底盘6、将盘101旋转驱动而进行盘的记录或再生的盘记录再生驱动部7、配设于横切底盘6的背面(与盘放置面相反一侧的面)并具有对浮置组件10内的各机构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的印刷基板8。
图4是表示固定侧框架的上框架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上框架1的内面,设有被在2个部位可以转动地悬挂安装的盘导引件2。形成于盘导引件2的装置里侧的2个突起2a、2a分别与形成于上框架1上的锁合孔1a、1a锁合,盘导引件2能够相对于上框架1以该锁合部分为中心使装置前面侧转动规定角度。
盘导引件2在其两侧形成有爪2b,该爪2b在盘排出结束时(盘加载结束时),与后述的滚臂40锁合。盘导引件2的前面侧形成有凹面状的凹面部2c,在该凹面部2c的附近构成形成了多个突棱的加强部2e。另外,在盘导引件2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细长的圆弧状的孔2d,与将要被双重插入的盘101抵接而防止其进一步的插入,实现盘导引件2的轻量化。
图5是表示用于夹持记录再生位置的盘101的钳位部3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钳位部3具有推压被插入了的盘101的夹板30、将夹板30可以游动地保持的夹板保持部31、将夹板保持部31借助夹板臂32固定于横切底盘6上的夹板座33。将夹板座33和夹板保持部31机械地连接的夹板臂32由弹性构件,例如薄金属板构成,限制夹板30对盘夹持时的推压力。夹板30在其中心部分被夹板保持部31以可以旋转的锁合状态保持。
被如上所述地构成的钳位部3的夹板30在盘101被插入而搬送时,被配置于转台70的上方,即与转台70分离的位置,而与上框架1抵接。钳位部3将夹板底座33沿轴向固定于浮置组件10的横切底盘6上,利用设于该轴上的施势机构(图示略),例如弹簧或曲柄机构、凸轮机构,对夹板30总是向转台70的方向施加弹势。但是,当盘101处于记录再生位置以外时,夹板30利用锁定机构与上框架1抵接,夹板30被配置于与转台70分离的位置上。此外,当所插入的盘101被搬送到转台70上的位置(记录再生位置)上时,所述锁定机构松开,利用弹簧的弹力或曲柄机构、凸轮机构,夹板30将盘101置于其间而推压转台70。其结果是,盘101成为被可靠地配置于转台70上的可以记录再生的状态。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浮置组件10的盘搬送部4、盘搬送驱动部5及横切底盘6的立体图。
盘搬送部4具有滚臂40,其具有通过在对插入装置内的盘101向盘导引件2推压的同时自转,而将其沿装置内的规定方向搬送的搬送滚筒40a。
如上所述,滚臂40具有搬送滚筒40a,该搬送滚筒40a的形状被制成其中心部分的直径小,而越向两侧行进则直径越粗的2个圆锥形。搬送滚筒40a的与盘101的接触部分由橡胶材料构成。被如此构成的滚臂40在搬送盘时,仅盘101的外周缘与搬送滚筒40a接触,盘记录面被保护。滚臂40的搬送滚筒40a在盘101处于记录再生位置以外时,被弹簧的弹力向盘导引件2推靠,当盘搬送结束而盘101到达了记录再生位置时,搬送滚筒40a就会向下方(与上框架1分离的方向)移动。
图6所示的盘搬送驱动部5具有:在盘搬送时(盘加载时和盘卸载时)将滚臂40的搬送滚筒40a旋转驱动的所述的马达50、具有在盘插入前及盘排出结束时(盘卸载结束时)将横切底盘6固定于固定侧框架上等功能的控制滑块51、检测盘加载结束时的盘101到达记录再生位置的情况的触发杆52、将马达50的旋转向滚臂40或控制滑块51等传递的齿轮列53。而且,图6中,虽然触发杆52配置于横切底盘6内的后方位置上,然而触发杆52的一端与控制滑块51的后方端部接触,因触发杆52的移动,使得控制滑块51连动。作为触发杆52的另一端的横切底盘6内的端部在盘101到达了记录再生位置的上方时,被配置于与盘101的缘部抵接的位置。
在安装了被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盘搬送部4和盘搬送驱动部5的横切底盘6上,安装有盘记录再生驱动部7和印刷基板8。在该横切底盘6的前面,设有配置于盘插入排出口11的附近而检测盘101被插入了装置内的情况的盘检测杆41、配置于该盘检测杆41的后方而检测盘101的排出的弹出检测杆42。盘插入检测杆41和弹出检测杆42总是被弹簧的弹力向上方施加弹势,当盘101未被插入时,被配置于上方的规定位置。
如图6所示,盘检测杆41被配设于盘插入排出口11的两侧附近,具有在两侧变宽而其两端略微抬起的叶片形状。当盘101被从盘插入排出口11插入时,盘101的外缘部分将配置于两侧的盘检测杆41的任意一方或各自的检测面(图6中的上面)41a压下,形成于盘检测杆41上的突起41b推压作为微型开关的检测开关81。因该检测开关81被推压,进行正逆旋转的马达50就起动向所需的方向的旋转,借助齿轮列53将滚臂40的搬送滚筒40a旋转驱动。其结果是,所插入的盘101因滚臂40的搬送滚筒40a的旋转驱动而被向横切底盘6的记录再生位置搬送。
而且,在盘101的排出动作时,马达50沿与插入动作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利用搬送滚筒40a的旋转驱动将盘101从记录再生位置向盘插入排出口11搬送。盘101被从盘插入排出口11排出的情况由弹出检测杆42检测到。弹出检测杆42具有与盘检测杆41相同的形状,上面成为检测面42a。因该检测面42a脱离与盘101的外周面的接触,而检测到盘101的排出动作的结束。
图7是表示盘记录再生驱动部7、印刷基板8及下框架9的分解立体图。当盘101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下框架9利用减震弹簧90将浮置组件10以浮置状态保持。
如图7所示,盘记录再生驱动部7具有:放置盘101而对其旋转驱动的转台70、旋转该转台70的主轴马达71、进行盘101的记录再生的拾光部72及将拾光部72沿盘101的径向驱动的拾光驱动马达73。印刷基板8被安装于横切底盘6的背面,形成有驱动控制设于横切底盘6上的各机构的电路。
被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横切底盘6被安装于筐体上的作为固定侧框架的下框架9以具有粘弹性功能的减震弹簧90保持。在盘插入前的状态下,横切底盘6因控制滑块51和滚臂40的向盘导引件2的推靠动作,而在由上框架1和下框架9形成的框架内部处于下方位置。该状态下,当盘101被插入时,则盘101进入滚臂40和盘导引件2之间而被向记录再生位置搬送。当盘101到达记录再生位置时,横切底盘6即变为浮置状态而上升,盘101被转台70和夹板30夹持。
然后,在盘101的排出动作中,利用滚臂40的向盘导引件2的推靠动作和控制滑块51,减震弹簧90被压缩,浮置组件10下降,处于固定侧框架内部的下方位置。
如前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当盘101处于盘加载结束时,即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滚臂40的搬送滚筒40a就向远离上框架1的方向(下方)移动。当盘101被配置于记录再生装置上时,盘101的缘部推压触发杆52。当触发杆52的一端被盘101推压时,触发杆52的另一端就会使控制滑块51向装置前方滑动(参照图6)。当控制滑块51向装置前方滑动时,滚筒控制臂55就将滚臂40转动至下方的规定位置。其结果是,滚臂40的搬送滚筒40a所接触的导引平板2就变为从上框架1垂下的状态,与横切底盘6的颚防护板61抵接,将盘插入排出口11设为封闭状态。这样,当所插入的盘101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就可以可靠地禁止从盘插入排出口11中插入第2片盘101。
另外,当触发杆52的一端被盘101推压,控制滑块51向装置前方滑动时,控制滑块51即脱离推压上框架1的内面的抵接状态,将浮置组件10从锁定状态松开,形成浮置状态。当像这样将盘101配置于记录再生位置时,浮置组件10就变为浮置状态,成为可以记录再生的状态。
浮置状态的浮置组件10的上下方向(装置的宽度方向)的水平位置处于滚臂40的搬送滚筒40a将盘101向导引平板2推靠而搬送的搬送动作(加载动作)时的水平位置的上方。这是因为,设于浮置组件10上的滚臂40对设于固定侧框架(上框架1)上的导引平板2进行推靠动作。所以,浮置组件10在盘搬送时位于下方,以确保盘搬送空间,当盘被配置于记录再生位置上时,则上升而将盘可靠地夹持。
然后,当产生了对记录再生位置的盘101的排出指令时,滚臂40就与导引平板2一起被滚筒控制臂55向上方转动。此时,滚臂40的搬送滚筒40a开始向将盘101排出的方向的自转动作,在将应当排出的盘101向导引平板2推靠的同时排出。另外,此时,由于控制滑块51向装置后方滑动,因此控制滑块51与作为固定侧框架的上框架1变为抵接状态,将设置了控制滑块51的浮置组件10设为锁定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下,浮置组件10和下框架9之间的减震弹簧90成为被压缩了的状态。
在盘排出检测杆42检测到了盘101的排出后,当盘101被使用者取出时,滚臂40即因弹簧的弹力而向上框架1的方向上升,形成于与上框架1抵接的盘导引件2上的爪2b和滚臂40的锁合部40b锁合。图8是表示形成于盘导引件2上的爪2b与滚臂40的锁合部40b锁合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从装置前面看到的右侧的形成于盘导引件2上的爪2b与滚臂40的锁合部40b锁合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当盘101的排出结束时,如上所述,滚臂40因弹簧的弹力而向上框架1的方向上升,盘导引件2的爪2b与滚臂40的锁合部40b锁合,并且形成于滚臂40上的锁合爪40c与形成于固定侧框架的下框架9上的凹部9a锁合,其转动被限制。图10是将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背面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是表示滚臂40的锁合爪40c与下框架9的凹部9a的锁合动作的局部图。图10(a)表示记录再生状态时的滚臂40的锁合爪40c和下框架9的凹部9a,(b)表示排出结束时的滚臂40的锁合爪40c和下框架9的凹部9a的锁合状态。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在盘101的排出结束后,控制滑块51与上框架1变为抵接状态,并且盘导引件2的爪2b与滚臂40的锁合部40b锁合(参照图8及图9),滚臂40的锁合爪40c和下框架9的凹部9a锁合(图10的(b))。其结果是,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在盘101的排出结束后,就变为浮置组件10被可靠地固定于固定侧框架上的状态。
图11是将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盘插入排出口11的附近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11的(a)表示未安装盘101的状态的盘装置,图11的(b)表示安装了盘101时的状态。
如图11的(a)所示,当盘101未被安装时,盘导引件2为抬起了的状态,盘插入排出口11为开口状态。如图11的(b)所示,当盘101的加载结束而被安装时,盘导引件2转动,其头端下降,抵接在防护颚部61上。其结果是,盘插入排出口11的一部分被封闭,防止任何盘101的插入。而且,在实施方式1中,盘导引件2的转动角度被设定为大约3度。该转动角度因盘导引件2的形状及与上框架1的锁合位置等而不同,只要是盘导引件2可以抵接在防护颚部61上,防止盘101的双重插入的角度,就没有问题。
在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在盘导引件2的头端部分形成有凹面部2c。它是被如下地构成的构件,即,在盘101已经被安装的状态下,当使用者要插入第2片盘时,将盘插入排出口11堵塞的盘导引件2不会被使用者轻易地利用第2片盘弹起。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由于已被安装的盘101被配置于防护颚部61的内侧,因此其他的盘就无法与记录再生动作中的盘101直接接触,特别是可以完全地防止与盘101的记录面的接触。
而且,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盘导引件2虽然以用平板状的1片板材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用具有头端部分和主体部分的折曲为2段的构成,设置该头端部分可以被与主体部分重合地收容的构成的盘导引件。此种构成的盘导引件也可以被如下构成,即,在引导盘时,头端部分被收容于主体部分中,当盘被配置于记录再生位置,盘导引件转动而头端下降时,则由于此时的重力,头端部分突出,将盘插入排出口封堵。
本发明的盘装置如在实施方式1中详细说明所示,引导装置内的盘101的搬送的导引平板2被设于固定侧框架上,该导引平板2在记录再生状态下具有防止盘101的双重插入的功能,成为可靠性高的盘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由于用于盘搬送的盘导引件2被设于作为固定侧框架的上框架1上,因此与盘导引件被设于浮置组件上的情况相比,可以实现装置的薄型化及小型化。在盘导引件被设于浮置组件上的情况下,为了将浮置组件设为浮置状态,在盘导引件和固定侧框架之间就需要有保持空间。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盘导引件2被设于固定侧框架上,在其间不需要设置保持空间。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盘导引件2和浮置组件10之间的空间是用于搬送盘的搬送空间,并且成为用于将浮置组件10以浮置状态保持的保持空间。另外,在本发明的盘装置中,在盘搬送时,因滚臂40向盘导引件2进行推靠动作,从而就形成所需的大小的搬送空间,在记录再生时,因滚臂40转动,钳位部3进行夹持动作,使得浮置组件10相对于固定侧框架具有所需的保持空间,而变为浮置状态。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在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的同时,确保所需的搬送空间及保持空间。
而且,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能够进行记录及再生的盘装置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装置,在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或再生装置等盘装置中也可以适用。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对于进行CD、DVD等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或再生的小型的盘装置特别有用,可以提供能够将插入装置的盘可靠地夹持的薄型的盘装置。

Claims (7)

1.一种盘装置,其具备:
具有插入及排出盘状记录介质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固定框架;
可以转动地配设于所述固定框架的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附近,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并且被可以将所述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地构成的盘导引件、
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经由弹性构件以浮置状态配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具有进行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及/或再生的功能的浮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浮置组件具有盘搬送部,该盘搬送部具有将盘状记录介质向盘导引件推靠而自转,并将该盘状记录介质向所需的位置搬送的滚臂,当所述盘搬送部将盘状记录介质搬送到了记录再生位置时,所述滚臂转动或移动,利用盘导引件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浮置组件具有盘搬送部,该盘搬送部具有将盘状记录介质向盘导引件推靠而自转,并将该盘状记录介质向所需的位置搬送的滚臂,当所述盘搬送部将盘状记录介质搬送到了记录再生位置时,所述盘导引件的一部分向与盘状记录介质的移动轨迹交叉的方向移动,利用盘导引件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固定框架由上框架和下框架构成,盘导引件被可以转动规定角度地悬挂安装于所述上框架的内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盘导引件具有被折曲成2段的结构,在引导盘状记录介质的插入动作及排出动作时被收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在浮置组件的形成盘插入排出用开口的位置上具有实质上以圆弧状突出的颚防护板,在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盘导引件与所述颚防护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盘导引件的将盘插入排出用开口封闭的部分具有凹部形状。
CNB2004800308411A 2003-10-20 2004-10-18 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44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9881A JP4197146B2 (ja) 2003-10-20 2003-10-20 ディスク装置
JP359881/2003 2003-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1649A true CN1871649A (zh) 2006-11-29
CN100454420C CN100454420C (zh) 2009-01-21

Family

ID=34463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3084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4420C (zh) 2003-10-20 2004-10-18 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06346B2 (zh)
EP (1) EP1677296B1 (zh)
JP (1) JP4197146B2 (zh)
CN (1) CN100454420C (zh)
DE (1) DE602004030814D1 (zh)
WO (1) WO20050387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7151A (zh) * 2011-11-23 2013-06-05 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 光盘装载装置、光盘驱动器以及驱动光盘驱动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7260A (ja) * 2005-12-06 2007-06-21 Yamauchi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EP1995728B1 (en) * 2006-03-15 2013-07-17 CLARION Co., Ltd. Disc player
JP4732944B2 (ja) * 2006-04-07 2011-07-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2010009678A (ja) * 2008-06-27 2010-01-14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トレイとトレイ飾りとの取付け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26386A1 (de) 1992-08-10 1994-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kabspielgerät-Mechanik
JP3180561B2 (ja) 1994-05-25 2001-06-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H09297982A (ja) * 1996-05-02 1997-11-18 Alps Electric Co Ltd 記録再生装置
US6219325B1 (en) * 1996-06-10 2001-04-17 Teac Corporation Supporting arrangement for the insertion and ejection of a recording medium in a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H10208457A (ja) * 1997-01-24 1998-08-07 Sony Corp 電子機器
JP3792910B2 (ja) 1998-09-11 2006-07-05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JP4271346B2 (ja) * 2000-06-07 2009-06-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4657476B2 (ja) 2000-09-26 2011-03-23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3583065B2 (ja) * 2000-10-13 2004-10-27 Necパーソナ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2140850A (ja) 2000-10-31 2002-05-17 Aiwa Co Ltd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JP2002230878A (ja) 2001-01-26 2002-08-16 Tanashin Denki Co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4014371B2 (ja) * 2001-06-28 2007-11-28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音響装置
JP2003059154A (ja) 2001-08-21 2003-02-28 Tanashin Denki Co ディスク再生機の再生基板固定装置
JP3995455B2 (ja) 2001-11-30 2007-10-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TW540798U (en) * 2002-02-22 2003-07-01 Lite On It Corp Dynamic vibration-damper of CD driv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7151A (zh) * 2011-11-23 2013-06-05 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 光盘装载装置、光盘驱动器以及驱动光盘驱动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38796A1 (ja) 2005-04-28
DE602004030814D1 (de) 2011-02-10
JP4197146B2 (ja) 2008-12-17
US20070067783A1 (en) 2007-03-22
EP1677296A4 (en) 2008-09-10
CN100454420C (zh) 2009-01-21
JP2005122860A (ja) 2005-05-12
EP1677296A1 (en) 2006-07-05
EP1677296B1 (en) 2010-12-29
US7506346B2 (en) 2009-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94C (zh) 圆盘记录再现装置
CN1151590A (zh) 记录再现装置
CN1200531A (zh) 电子设备
CN1132171C (zh) 存储介质加载机构和存储介质存储和/或重放装置
CN1871649A (zh) 盘装置
CN100472628C (zh) 盘装置
CN1655276A (zh) 光盘播放器
US6751180B2 (en) Disk player
US7739704B2 (en) Disk apparatus having traverse and spindle cam memb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135545C (zh) 信息盘换盘装置
CN1135548C (zh) 记录光盘的重放系统
CN100375180C (zh) 盘装置
EP1855278B1 (en) Disc device
JP2002237123A (ja) ディスク作製システム
JPH10199093A (ja) チェンジャ−型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306511C (zh) 碟式播放机的盘误插入防止装置
US20050050558A1 (en) Disc-stopping device and disc apparatus using the device
EP1087389A1 (en) Disc unit
CN1173352C (zh) 信息记录介质再生系统
CN1871648A (zh) 盘装置
CN1085376C (zh) 盒式盘更换装置
KR0125241B1 (ko) 다중 미니 디스크 구동장치
JP2005018853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941126A (zh) 光盘信息存储器的钳位装置
CN1811963A (zh) 数据盒箱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