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78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178A CN1120178A CN95108323A CN95108323A CN1120178A CN 1120178 A CN1120178 A CN 1120178A CN 95108323 A CN95108323 A CN 95108323A CN 95108323 A CN95108323 A CN 95108323A CN 1120178 A CN1120178 A CN 11201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mentioned
- crystal indicator
- crystal panel
- photoma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6—Combining plural substrates to produce large-area displays, e.g. ti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是使装有黑底层的多个液晶面板配置在大型基板的同一平面上。黑底层由固吸收光而呈现黑色的光吸收膜所形成。在各个液晶面板的几乎整个内表面上沿彼此的偏振光轴垂直的方向设置偏振光片。从而提供电功耗降低、显示性能优良且液晶面板间的接缝不引人注目的多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在声象(AV)系统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
近年来对作为AV系统使用的家用电视机、用于OA系统上的显示装置正在要求轻量化、薄型化、低耗电量化、高精密化和画面大型化。因此,在CRT、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装置(PDP)、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发光显示(LED)装置等显示装置中都正在向大画面化的开发和向实用化方面迈进。
其中,因为液晶显示装置同其它的显示装置相比,具有厚度可以做得特别薄、耗电低、容易实现彩色化等优点,所以近年来正在用在各个领域中,并且对画面大型化的期待也很大。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液晶显示装置一实现画面的大型化,则由制造工艺中的信号线的断线、象线缺陷等引起的不合格率便急剧增加,此外还会引起液晶显示装置的价格上升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多个液晶显示装置对接成为一体,整体作为一台多种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从而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实现画面的大型化。
但是,作为上述多种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只是将液晶面板简单地对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中,由于从各个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会使背面光漏过,所以使液晶的接缝容易被明显看出。
因此,为了获得自然的大画面的图象,必需使显示画面间的接缝处不能明显地看出。具体地说已有如下所述的多种显示方式的方案。
(已有的例子A)
日本国的特开平1-213621号公报和日本国的特开平5-127605号公报等公开了直视式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5所示,在上述特开平5-127605号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101中,在聚合物分散型的液晶层102上配置透明电极103…、滤色器104…和玻璃基板105。另外,把由薄膜晶体管(TFT)106(由源极107、漏极108、栅极109和多晶硅110组成)和象素部分111组成的阵列制作在栅极绝缘膜112和玻璃基板113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114…。由这些显示元件114…构成显示装置。使这些液晶显示元件114在玻璃增强板115上的同一平面上排列、连接,以便实现画面的大型化。
(已有的例子B)
如图16所示,在日本国的实用新型公开平6-17178号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对多个液晶面板121连接时在增强基板123上产生的间隙中配置遮盖层122…,而遮盖住液晶面板121的接缝,从而实现画面的大型化。
(已有的例子C)
图17表示了日本国的特开平5-188340号公报和日本国的特开平5-341310号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子。也就是说,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30中,在多个液晶面板131…上设置作为照射手段的光源132…。还设置作为图象放大手段或图象平行移动手段的折射率分布透镜组133…、匪涅耳透镜134…和屏幕135。使显示图象投射在屏幕135上而对接成一体。借此实现不能明显看出接缝的背面投射式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
(已有的例子D)
图18表示出了日本国的特开平5-19346号公报和日本国的特开平5-19347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子。也就是说,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40中,采用了由具有可变光阑141的投影透镜142、液晶光阀143、场效应透镜144、凹面反射镜145和光源灯146组成的投射式图象显示组件147…和屏幕148,投射式图象显示组件147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多个并列配置。借此,实现了构成一个大画面的前面投射式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40中,通过上下反向设定上下两段的各投影式图象显示组件147…的视角和调整各投射式图象显示组件147…的辉度而获得接缝不易明显看出的图象。
可是,已有的例子C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即,因为基本是一种使图象投影在屏幕背面的背面投射式的显示装置(背面投影器),所以必需利用显示散射和半透性的屏幕。因此存在不可否认的对比度低的问题。
另外,因为使用图象放大手段和平行移动手段这样的光学系统,而使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因此要求高亮度的照射手段。从而又产生电功率消耗增大的问题。
另外,由于透镜光学系统的存在,除了使成本增加外,还存在装置的厚度(深度)比直视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大的问题。
另外,已有的例子D的方式是一种把图象投影到屏幕148前面的投影式显示装置(前面投影器),因此必需利用显示散射性和反射性的屏幕。因此,该方式同上述C方式一样,存在不可否认的对比度低的问题和因为必需高亮度投影灯而使电功率消耗增大的问题。
与此相反,上述已有的例子A和B的方式是直视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就是说,冷阴极管等的背面光位于液晶面板的后面。然而,通过按照图象信息使液晶面板调制背面光,观察者可以观察到输入到液晶面板上的图象信息。然而,它们与上述的已有例子C和D方式那样的背面投影式或前面投射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它们不需要利用显示散射性、半透性或反射性的屏幕。因此可以防止对比度降低。
此外,由于不需要图象放大手段和平行移动手段这样的透镜光学系统,从而防止了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因此不再需要高亮度照射手段。借此,防止了电功耗的增加。另外,由于不需要透镜光学系统,所以除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防止装置厚度(深度)的增加。
但是,利用象上述的已有例子A和B的已有多种显示方式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分别存在下述问题。
在已有例子A方式中,在形成TFT106的玻璃基板113…的接缝部分处,由玻璃基板113的凸凹度和玻璃厚度的偏差的影响而产生5-10μm左右的差。由此,在封入液晶面板内的液晶层102的厚度上产生偏差。
在通常采用TFT-LCD等的旋转向列(TN)液晶显示模式下,当液晶层厚度存在这种程度的偏差时,就会对显示产生不良影响,使显示质量变低。
因此,在已有例子A方式中上述特开平5-127605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方式中,采用的是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模式,提出了用此种方式防止对显示的不良影响的方案。但是由于直视型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模式是通过透射/散射的转换进行显示的,所以引起对比度下降。另外,由于聚合物的存在使驱动电压升高,而引起电功率消耗增大问题,因此这种方案不能算作有效的决策。
在已有的例子B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连接多个液晶面板121时,为了防止从间隙中漏光,而在增强基板123上设置接缝遮盖层122…。可是,由于构成液晶面板121和玻璃基板的厚度通常为1.1mm或0.7mm,所以当从倾斜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时,在显示图象的液晶层和接缝遮盖层122…上会产生对应玻璃厚度的视差。因此,存在从倾斜方向能明显看到接缝遮盖层122…和使液晶面板121…的接缝明显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这些多种显示方式中的问题,并提供功耗小、显示性能优良和不能明显看出液晶面板接缝的液晶显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1)基本上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整个表面上并具有第一偏振光轴的第一偏振器元件,
(2)基本上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整个内表面上并具有同上述第一偏振光轴相垂直的第二偏振光轴的第二偏振光元件。
因此,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可能漏光的部位由于处在这两个偏振光元件的正交尼科尔状态而呈现黑色,因此不能明显看出这些液晶面板的接缝。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以确定的线宽覆盖上述图象电极部分周围的矩阵状的第一遮光膜。借此,可以遮断图象电极部分以外区域不需要的光。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以确定的宽度沿长的方向覆盖住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的第二遮光膜。借此,在观察者从倾斜方向观看显示图象时,甚至通过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从外面观看时,利用这个第二遮光膜也能限制相应于上述偏振光元件的视角特性的漏光现象的发生。因此,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可能漏光的部位由于这两个偏振光元件的正交尼科尔状态而呈现黑色,与此同时,可以使从液晶面板的象素电极部分以外的漏光和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漏光不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并可以在全方位消除该漏光现象,从而可以进一步获得不能明显看出接缝的自然图象。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遮光膜最好由通过吸收光而呈现黑色的光吸收膜构成。借此,由于第一遮光膜的表面不具有反射能力,而使液晶面板的接缝进一步不能明显看出。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a)以确定的线宽覆盖多个液晶面板的象素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的第一遮光膜,
(b)设置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上并埋住在该连接部分中产生的间隙的第三遮光膜。
因此,通过第一遮光膜遮断象素电极部分以外区域不需要的光。另外,通过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第三遮光膜可以完全遮断透过在液晶面板连接部分中产生的间隙的光,从而完全消除了从液晶面板连接部分的漏光现象。由于消除了从液晶面板的图象电极部分以外的漏光现象,同时又完全消除了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漏光现象,从而可以进一步获得不能明显看出接缝的自然图象。
上述的第三遮光膜最好是由具有弹性的光吸收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端面上产生的凹凸、弯曲和应力等可以被第三遮光膜的弹性力所吸收。借此,使产生在液晶面板连接部分的间隙很容易被第三遮光膜沿液晶面板连接部分端面形状所充满,所以完全充满了液晶面板连接部分中的间隙。因此,完全消除了从液晶面板连接部分的漏光现象,从而又进一步使液晶面板的接缝不能看到。另外为了容易并完全充满在上述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最好采用弹性系数的杨氏模量为104-108N/m2的光吸收材料例如硅橡胶等作为具有弹性的光吸收材料。
通过以下的描述可以使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参照附图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设置在上述的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面板构成的斜视图。
图3(a)和(b)是表示将上述液晶面板配置在一块大型基板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可以看到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接缝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视角特性的剖视图。
图8(a)和(b)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内的液晶面板连接部分图,其中,图8(a)是剖视图,图8(b)是说明图象显示光的透过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比较用的液晶显示装置视角特性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另外构成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和其它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制造图1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艺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已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已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已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已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是直视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1是把有源矩阵式的液晶面板2…配置在一块大型基板3的同一平面上,并在液晶面板2…的背面(图中下侧)上备有冷阴极管等的背面光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体上设置后述的偏振光片8·8(偏振光元件)。在图中省略了控制图象信号的驱动器和上述的背面光。这些液晶面板2根据图象信息调制上述的背面光,借此可以使观察者观察到输入给液晶面板2…的图象信息。
该液晶面板2的结构如图2所示,采取的是利用公知的矩阵型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结构。也就是说,为了防止在简单矩阵中产生的扫描电极间的交调失真,在各象素中设置在非选择时间内能完全切断无关信号的开关。把这些开关称为有源元件。把这种方式称为有源矩阵模式。可以采用二端元件(二极管)或三端元件(晶体管)作为有源元件。
在玻璃基板10(面板)上制作扫描电极(栅极)14、数据电极(源极)13、和配置在这两个电极交点上的薄膜晶体管(TFT)16…、象素电极15…。TFT16…是采用非晶形硅(a-Si:H)或多晶硅(P-Si)等半导体薄膜的场效应型晶体管,它用于控制向象素电极供给图象信号。象素电极15在作为透射型显示装置使用时是由ITO(氧化铟锡)等的透明导电膜制成,而在作为反射型的显示装置使用时是由Al等反射性导电膜制成。
在玻璃基板11(面板)上制作有公用电极12。在进行彩色显示的情况下,在玻璃基板11上制作与各象素电极相对应的R(红)、G(绿)和B(兰)的滤色器4…,和进行各象素分离的黑底层5(第一遮光膜)。此外,黑底层5不限于在玻璃基板11的侧面上,也可以设置在玻璃基板10的侧面上。
上述黑底层5应按照能覆盖住各个图象电极15的周围的要求制作。即,设置黑底层5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遮散象素电极15…间的间隙和遮蔽光向TFT区域入射。相反,如果在象素电极15…以外区域有光透过,则将使黑显示状态的性能下降,并使对比度降低。此外,如果有光入射到TFT16…上,则会产生由光在TFT通道内激励的环路电流,而引起显示性能降低。黑底层5就是用于防止发生上述现象的。
在本实施例中,黑底层5是由能吸收光而呈黑色的材料制作的吸收光薄膜所形成。可以用例如使碳微粒或氧化钛微粒的颜料和半导体微粒子分散在树脂中的有机材料或以硅、碳、锗、锡等第IV族半导体材料为主要成分的非晶形薄膜和氧化铬(CrOx)等无机材料作为光吸收膜的材料。
如果利用上述黑色有机材料,则不需使用真空装置,可以通过印刷及旋涂工艺涂覆有机材料而形成光吸收膜,这种光吸收膜具有能够容易形成黑底层和成本低的优点。
为了用第IV族半导体材料形成非晶质薄膜需要使用CVD(化学气相沉积)等真空装置,这样具有形成的黑底层5的吸收系数比有机材料大的材料。
例如同在树脂中使碳微粒分散的黑色有机材料的典型的吸光系数是104(cm-1)这种情况相对比,利用Si和Ge的非晶质薄膜(a-SiGe:H)的吸光系数是105(cm-1),二者都是对波长为650nm的光的吸收系数。
上述液晶面板2的形成过程如下:使上述玻璃基板10和11按照象素电极15与公共电极12相对排列的方式通过图1所示的密封材料6胶粘在一起,然后在上述玻璃基板10、11之间封入液晶7。
这里,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附近的密封材料6必须十分精确地布置在象素最近傍。可是,如果在该密封材料6中使用环氧树脂等垫固型树脂,则热固化时在密封材料6的热塌边的影响下会在密封附近数百μm范围内发生液晶的取向不良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作为密封材料6,所谓在此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例如是丙烯系或环氧系的树脂,通过紫外线照射使聚合引发剂活化并固化的树脂,因此,不发生热塌边。因此可以在象素最近傍布置密封材料。
图3(a)、(b)是将按上述方法获得的液晶面板2配置在一块大型基板3(图中未示出)上时的液晶面板2、2的配置图。如图3(a)所示,将每个液晶面板2按下述方式贴附在大型基板3上:使1个边沿图象显示区域端部附近的切断线17、17切断,再使每个上述的切断部分对接合在一起。
如图3(b)所示,连接使液晶面板2对接合在一起时产生的间隙(连接部分)的宽度b,以便使该宽度b比每个象素所必需的黑底层5的线宽a还要窄。如果上述间隙的宽度b比黑底层5的线宽a还要宽,则使画面的所有象素间距在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上失去原形,成为使观察者感到不舒服的原因。
然而,在液晶面板2切断时的高精度位置精度和切断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是高的。如果液晶面板2的切断线17、17产生弯曲或在液晶面板2的切断面上存在数百μm的凹凸,则在使液晶面板2对接在一起时会产生超过数百μm以上的间隙。可是用一般的划线对液晶面板2进行切断的方法是不能防止分断面数百μm的弯曲的。为了获得高精度的位置精度和切断面的加工精度,利用刻模装置进行切断方法合适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刻模装置进行切断的方法可以控制切断位置精度误差在50μm以下,切断面的加工精度误差在5μm以下。从而可以夹住液晶面板2的对接缝。这样,由于使上述间隙的宽度b变为黑底层5的线宽a以下,而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1的全体象素间距均匀一致。
如图1所示,在使液晶面板2对接合在一起时,将折射率调整材料充填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中。因为在本实施例中是把折射率为1.53的玻璃基板(科宁7059)用作为玻璃基板10和玻璃基板11,所以必须使用折射率为1.53的材料作为折射率调整材料9。对于折射率调整材料9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丙烯系、盐/硫化等双链合的部位、旦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双链断开后再进行聚合的紫外线固化树脂,而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53的树脂。此外,也可以使用折射率为1.53的硅油等的折射率调整液。
另外,折射率调整材料9即使作为使液晶面板2贴合在大型基板3上时的粘接剂使用也可以。
在这样对接一起的液晶面板2…几个整个内表面上沿彼此偏振光轴垂直的方向设置偏振光片8、8,便可以构成显示装置1。
作为通常的多种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只将使用TFT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简单地对接在一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从各个液晶面板的连接部位上产生的间隙中漏光,而使液晶面板的接缝引人注目。
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在将多个液晶面板2…对接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几乎整个面上设置偏振光片,并且沿彼此的偏振光轴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1的内表面上。因此,如图4所示,从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漏出的光18因处在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状态下而呈现黑色。因此,对从位于液显示装置1的正面附近的观察者来说,可以通过使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的接缝处在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状态下而而实现完全黑色状态,因此液晶面板2的接缝不引人注目。
此外,如果把铬和这样的金属制的遮光材料使用在黑底层5上时,则通过黑底层5的表面反射状态与液晶在面板2后连接部分的黑色状态(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状态)间的对比,可以降低接缝不引人注目的效果。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的黑底层由黑色材料组成,由于使用吸收光的光吸收膜而使来自黑底层5的反射光19因吸收光而呈现黑色。即,可以使黑底层5上的表面反射降低。为此,使从在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上产生的间隙中漏出的背面光18和黑底层5中的反射光19一起变为黑色状态而不能识别。借此,可以使液晶面板2…的接缝进一步变得不引人注目。
另外,一般来讲,在使多个液晶面板对接一起时,由于液晶面板的玻璃厚度的偏差和应力的影响,而使对接在一起时不出现阶梯差是非常困难的。对液晶面板进一步加工时,会在液晶面板的边缘上引起塌边等缺陷。如果这样的液晶面板的对接部分有阶梯差或液晶面板边缘有缺陷,则由于在该处发生光散射而使接缝引人注目。
而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如图1所示由于是将多个液晶面板2…贴合在一块大型基板3上,所以当观察者从大型基板3的侧面观察图象时,在液晶显示装置1的表面上,不能看到由于液晶面板2…的玻璃厚度的偏差和应力等影响引起的阶梯差和缺陷。因此可以获得接缝进一步变得不明显的自然图象。
另外,上述的大型基板3由于在使多个液晶面板2对接一起、使液晶显示装置大面积化时还起加强板的作用,所以可以增加液晶显示装置1的耐冲击性能。借此,可以进一步获得接缝不能引人注目的自然图象。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封入液晶面板2中的液晶层的厚度不产生偏差,所以即使采用旋转向列(TN)液晶显示模式也不会对显示产生不良影响,借此,可以防止显示性能的降低。
同时,由于没有必要采用直视式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模式,所以不会引起对比度下降。又由于可以使驱动电压降低,所以可以抑制电功耗的增加。
此外,如前所述,如果利用第1V族半导体材料和氧化铬(CrOx)形成黑底层5,则同采用有机材料形成黑底层5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黑底层5的吸收系数,因而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黑底层5的表面反射能力。借此,可以进一步使液晶面板2…的接缝不引人注目。
此外,如上所述,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中,由于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热固型兼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作为密封材料6,所以不会产生热塌边,可以使密封材料配置在象素的最近傍。借此,可以获得接缝更不易看出的自然图象。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液晶面板2…的间隙宽度b比黑底层5的线宽a窄(见图3),所以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1所有的象素间距均一。借此,可以获得接缝进一步不能看出的自然图象。
另外,如前所述,由于将与构成液晶面板2的基板即玻璃基板10和玻璃基板11的折射率几乎相同的折射率调整材料9充填到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中,所以防止了由于在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的基板端面的凹凸引起的光的折射和散射。借此可以进一步获得接缝不能明显看出的自然图象。
另外,如上所述,虽然可以把折射率调整材料9作为在使液晶面板2贴合在大型基板3上时的粘接剂使用,但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基板3同玻璃基板11的界面上引起光反射而使显示和对比度降低,所以最好使用与玻璃基板11和大型基板3的折射率相同的树脂。借此,可以获得接缝更不易看出的自然图象。
此外,如上所述,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利用TFT16…的有源矩阵液晶面板作为液晶面板2,但是利用与其不同的二极管(MIM,金属—绝缘物—金属)的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作为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也是有效的。另外采用功率驱动型的液晶面板作为非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也是有效的。但是从交调失真少和能获得比较高质量图象的观点上看,最好采用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图1和图5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了方便起见,凡与在上述实施例的图面中所示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符号标出,并省略其说明。在后面的其它各实施例中也同样处理。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中,液晶面板2…被两块大型基板即大型基板3(基板)和大型基板21(基板)夹持。所用的液晶面板2…与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构造。在图中省去了控制图象信号的驱动器和背部光。
液晶显示装置20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不同在于:在把液晶面板2贴附在大型基板3的同一平面上之后,再把大型基板21贴附在液晶面板2上。在贴大型基板21时,可以利用在使液晶面板2对接在一起时使用的折射率调整材料9。
在上述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见图1)中,在用折射率调整材料9即树脂将多个液晶面板2…贴附在大型基板3的同一平面上的作业过程中,由于树脂从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溢出在基板10上而形成阶梯差和凹凸,这个阶梯差和凹凸是引起光散射和原因。由于通过它们的光发生散射而改变偏振光的状态,因此,不能保持因偏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而呈观的黑色状态。因此,必需除去上述溢出的树脂。
可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20中,如图5所示,因为大型基板21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20的内表面上(背光侧)即玻璃基板10侧上,所以树脂不能从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溢出。因此可以完全消除在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的树脂面同液晶面板2的玻璃基板10侧面上的阶梯差和凹凸等引起的光散射。
因此,由于抑制通过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的光散射而可以防止偏振光状态发生变化,所以可以良好地保持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呈现的黑色状态。借此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相比,可容易获得更加看不出接缝和更自然的图象显示。
另外,由于使对接在一起的液晶面板2…被两块基板(大型基板3和大型基板21)夹持住,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20的强度。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20是在二十型以上的大画面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非常容易进行处理。
通过大型基板21可以进一步防止由于在液晶显示装置20的内表面(背光侧)产生的液晶面板2…的玻璃厚度的偏差和应力等影响而引起的阶梯差以及液晶面板2…的边缘塌边等缺陷的出现。由于进一步抑制了通过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的光散射,并进一步防止了偏振光状态的变化,从而可以进一步保持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呈现的黑色状态。这样可以容易获得接缝进一步不能明显看出和比较自然的图象显示。
[实施例3]
下面结合图6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与上述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不同之处是配置有沿长度方向以确定的宽度覆盖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侧端面(玻璃基板1的端面)的第二遮光膜31。第二遮光膜31与黑底层5垂直,并沿液晶面板2…的表面方向延伸设置而且具有确定的宽度。第二遮光膜31、31可以利用使颜料和半导微颗粒(例如碳微颗粒和氧化钛微颗粒)在树脂中分散过的黑色树脂。
如上所述,在上述所述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和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20中,由于从在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中漏出的背面光在偏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状态下而呈现黑色,所以不能识别同黑底层5的黑色。借此,使液晶面板2的接缝不易看出。液晶显示装置1和液晶显示装置20具有这样的特征。
上述的特征也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所具有。如图7所示,对于大致位于液晶显示装置30正面的观察者A观察时,由于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接缝在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状态下呈现全黑状态(图中用○表示),而使液晶面板2…的接缝不能明显出现。
可是,在一般情况下,偏振光片存在视角特性,即,相对于对着偏振光片斜入射的光来说,就是在正交尼科尔状态下也不能完全呈现黑色。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当位于液晶显示装置1的正面附近的观察者A观察时,由于在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状态下而使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呈现完全黑的状态(图中用○表示),所以使液晶面板2…的接缝不引入注目。可是,对于位于液晶显示装置1的斜方向的观察者B来说,由于存在偏振光片8、8的视角特性,在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上产生的背照光的漏过(图中用X表示)使接缝变得能隐约看出。
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中,如图7所示,当位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斜方向的观察者B观察时,由于在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上产生的上述漏光被第二遮光膜31所遮住,所以与观察者A观察时情形相同,呈现完全黑的状态(在图中用○表示),这样可以使液晶显示面板2…的接缝不能明显看出。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在宽广的视角范围内,不管观察者的视角如何,都可以使液晶面板2的接缝不引入注目。
下面参照图8(a)说明把黑底层(第一遮光膜)5的玻璃基板11端部的线宽作为C并把第二遮光膜31的宽度作为d时,两者的最适合的位置关系。
首先说明第二遮光膜31的宽度d的必要条件。对于第二遮光膜31的宽度符合下述要求:如图8(a)所示,在将黑底层5设置在玻璃基板11侧上时,从玻璃基板11的连接部分侧端部沿着玻璃基板11的端面到玻璃基板11的表面方向的距离为d,而在将黑底层5设置在玻璃基板10上时,从玻璃基板10的连接部分侧端部沿着玻璃基板10的端部到玻璃基板10的表面方向距离为d。
如果上述第二遮光膜31的宽度d变宽,则有遮住通过滤光器4的图象显示光的危险,这导致液晶显示装置30的视角变小。因此,有必要将第二遮光膜31的宽度d设计在不限制液晶显示装置30视角的范围内。
下面结合图8(a)、(b)说明图象显示光(来自背面的入射光)透过液晶显示装置30的状态。为了说明方便,在图8(b)中示出了液晶显示装置30工作时的光路图。
如图8(a)所示,从液晶显示装置30的背面侧入射的图象显示光以角度θ1入射到玻璃基板10上,在玻璃基板10内以角度θ2偏折,以这个角度θ2透过液晶7、滤色片4和玻璃基板11,再从玻璃基板11中又以角度θ1偏折射出。即,如图8(b)所示,从液晶显示装置30的背面侧以入射角θ1入射的图象显示光在液晶显示装置30内以角度θ2透过、又以角度θ1射到液晶显示装置30的外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液晶7、滤色片4的厚度(~μm)比上述玻璃基板10、11的厚度薄得多,所以几乎可以略去液晶7、滤色片4的折射率的影响。
设构成液晶显示装置30的玻璃基板10、11的折射率为n、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根据斯内尔定律,上述θ1、θ2满足下式
Sinθ1=nsinθ2 ………(1)
一般由于n>1,把θ1=90°代入上述(1)式则可求出上这θ2的临界角θ2′。
即临界角θ2′满足下式
1=nsinθ2′ ………(2)
因为上述θ2的临界角θ2′是表示以所有角度入射的图象显示光(来自背部光的入射光)在液晶显示装置30内以小于临界角θ2′完全透过的角度,所以第二遮光膜31的宽度d也可以考虑设计该临界角θ2′。即如图8(a)所示,为了使通过滤色片4并射向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的图象显示光不被第二透光膜31所遮蔽,透过液晶显示装置30内部的必要的光应满足下式
tanθ2′≤(c/|d|) ………(3)
利用上述(2)式变换求解(3)式,便可以获得下式
|d|≤c/tan(sin-1(1/n))………(4)
这样一来,通过设计第二遮光膜31的宽度d,以便满足上述(4)式,可以使通过滤光片4的图象显示光不被第二遮光膜31所遮蔽而全部透过,从而可以确实保证液晶显示装置30的视角。
此外,通过第二遮光膜31可以遮断从液晶面板2的图象电极部分侧(滤色片4侧)射向液晶面板2连接部分的不必要的光。因此,当观察者从斜方向观察显示图象时,即使通过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从外部观察时,借助第二遮光膜31也可以抑制对应于上述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偏振光片8、8的视角特性的漏光的发生。
因此,从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产生漏光的部位由于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状态而呈现黑色,同时使从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光的漏出与观察者的视角无关,并且可以在全方位消除漏光现象。借此,可以进一步获得接缝不能明显看出的自然图象。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如图8(a)所示,虽然第二遮光膜31是仅在玻璃基板11端部以宽度d形成的,但是,如果按照满足上述(4)式进行设计,也可以在玻璃基板10的端部形成宽度d,还可以模跨玻璃基板10、11的两端部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形成液晶显示装置30的玻璃基板10、11是用折射率n=1.53的玻璃基板(科宁7059)制作的,所以根据上述(2)式求出临界角θ2′=40.8°。而如果设在黑底层5的玻璃基板11的端部的线宽C=150μm,则由上述(4)式可求出|d|≤174μm。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二遮光膜31从玻璃基板11的连接部分侧端部的位置沿着玻璃基板11的连接侧端部的长边方向形成宽度|d|≤174μm的膜。
另外,第二遮光膜31的形成位置和形状不限于图6至图8所示的位置和形状,只要不使液晶显示装置30的视角变小,当位于液晶显示装置30的斜方向的观察者观察时,只要遮断液晶面板2的连接部分的漏光就可以。
[实施例4]
下面结合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所表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由黑色的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等形成的膜作为黑底层5,通过抑制从黑底层5上的光反射使液晶面板2的接缝难于看到。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使用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的黑底层5同使用金属膜的黑底层相比,其遮光性低,所以为了获得足够的遮光性,厚度必需大于1μm。可是如果使厚度大于1μm,则可能使液晶面板2…的单元间隙的均匀性变差。
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0中,如图10所示,通过使光吸收膜41和金属膜42重叠而形成黑底层5(第一遮光膜),可以用铬、铝等作金属膜。
利用该金属膜42优良的遮光性能,甚至将黑底层5的厚度限制在0.5μm以下也能增加黑底层5的遮光性。从而可以使液晶面板2的单元间隙的均匀性提高。
此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象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20那样,制成具有二块大型基板3和21并且采用黑底层5的液晶显示装置45。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可以使液晶面板2…单元间隙的均匀性提高。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把通过吸光膜41和金属膜42形成的黑底层5设置在玻璃基板11侧,但是也可以将上述黑底层5设置在玻璃基板10侧。另外,也可以制成只将金属膜42设置在玻璃基板10侧而代替上述黑底层5的结构,或制成只将光吸收膜41设置在玻璃板11侧代替上述黑底层5的结构。
[实施例5]
下面结合附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至4中,虽然在使多个液晶面板2对接在一起时是把一块或两块基板(大型基板3和21)作为增强用基板使用,但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不限于这种设计的结构,也可以制成省去这些增强用基板的结构。
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50中,没有使用增强用基板而使液晶面板2…对接在一起。在这种场合下,使用由1-2mm左右厚度的丙烯板制成的偏振光片作为偏振光片8、8,由于偏振光片8、8起增强板的作用,所以可以保证液晶显示装置50的强度。从而可以获得看不出液晶面板2接缝的自然图象。
[实施例6]
下面结合附图13和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表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偏振光片8、8沿两者的偏光轴垂直方向配置在使多个液晶面板2…对接在一起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内表面侧的几乎整个表面上。因此,从液晶面板2、2的接缝部分漏光的部位由于上述偏振光片8、8的正交尼科尔状态而呈黑色。从而使液晶面板2、2的接缝变得难于看出。
另外,通过把折射率调整材料9填充到上述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的间隙中,可以使液晶面板2、2的接缝变得更难于看出。
可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果折射率调整材料9是其折射率为各向异性(双折射性)的材料时,来自被偏振光片8、8决定的背面光的透射光被折射率调整材料9所调制,即使使偏振光片8、8调整在正交尼科尔状态下,也会在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中产生分光漏出,而导致出现颜色的麻烦。
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60中,如图13所示,设置有沿长边方向充满在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产生的间隙的第三遮光膜61。借此,可以遮断透过液晶面板2、2连接部分的光,从而可以使该连接部分的光完全不能漏出,最后,可以获得接缝更看不出的自然图象。
上述第三遮光膜61设置在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侧端面的中央附近,同时使覆盖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侧的各个端面的宽度比液晶面板2的端面全范围小。这是显示装置60的视角没有变小的原因,这样,当从斜方向看液晶显示装置60时,不会遮住与第三遮光膜61相邻接的象素显示,即透过滤色片4的光。
因此第三遮光膜61必需设计在不使液晶显示装置60的视角受到限制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第三遮光膜61必需按与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第二遮光膜31的形成条件相同的条件形成。
这样,通过形成第三遮光膜61,以便使其沿长边方向充满在液晶面板2、2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中,从而在使得即使充填到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和其附近的折射率调整材料9的折射率具有各向异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液晶面板2、2的接缝难于看出。也就是说,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第三遮光膜61遮住从液晶面板2、2的连接分漏过的光,从而遮蔽住面板的接缝。
下面结合图14说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60的制造方法。
如图14(a)所示,首先沿对接在一起的液晶面板2…的连接侧端面的长边方向在中央附近形成确定宽度的遮光部件61a。
如图14(b)所示,接着使液晶面板2…按照使遮光部件61a…之间紧密连接的方式连接起来。通过使遮光部件61a…之间紧密连接而变成遮光膜61。
如图14(c)所示,接着,在液晶面板2…通过第三遮光膜67连接的状态下,通过折射率调整部件9使大型基板3贴合在液晶面板2、2上。这样,便获得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60。
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虽然是把各个遮光部件61a形成在对接在一起的液晶面板2的连接侧端面上,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把遮光部件61a只形成在一个液晶面板2的端面上。
通常在使多个液晶面板对接在一起时,由于在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端产生的凹凸、弯曲和应力等的影响而使遮光膜完全充满在各个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是困难的,因此存在发生部分漏光的危险。因此,使用具有弹性的吸光材料作为第三遮光膜61。这就是为什么可以使液晶面板彼此间连接部分的间隙的所定位置容易并且完全被充满的原因,因为如果使用具有弹性的吸光材料制作第三遮光膜,液晶面板连接部分侧端面的凹凸、弯曲和应力等可以被第三遮光膜的弹性所吸收。另外,最好是用弹性系数(杨氏模量)为1014-108N/m2的吸光材料作为第三遮光膜。
特别是最好利用以硅系橡胶(硅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光吸收材料作为具有弹性的吸收光材料用在第三遮光膜61上。其理由如下:所谓硅系橡胶是以硅氧烷重复结合(-Si-O-)n作为主链,且具有作为侧基的烷基、芳基或它们的诱导基的聚合体,而且具有半无机半有机的分子结构。通常,硅系橡胶在涂敷时边流动边成胶状,由于通过与空气的接触,室温或稍加热或用紫外线照射进行调整,以便使其硬化成为橡胶状,所以可以保证第三遮光膜61的涂敷宽度和厚度都能很精确,且其处理也是容易的。另外硬化后的橡胶在宽的温度范围内是稳定的,耐药性和耐老化性也是优良的,即使放置在同第三遮光膜61与折射率调整部件9相接触的状态下也可以获得稳定的遮光特性。此外,除了硅橡胶以外,还可以使用丁二烷系橡胶、丁基橡胶、氯丁二烯橡胶、天然橡胶及它们的各种链状高分子材料作为具有弹性的吸光部件。
另外,为了使第三遮光膜61的遮光性提高,把黑色的颜料或染料、色素等掺入具有上述弹性的材料中也是有效的。例如通过把适量碳黑颜料混入硅系橡胶中,可以在不损失弹性的条件下制成遮光性优良的第三遮光膜61。
另外,作为第三遮光膜61的形成方法,可以是用屏蔽带覆盖液晶面板2的连接侧端面的所定位置上然后涂敷硅系橡胶的方法、利用涂敷装置进行涂敷的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或胶版印刷进行涂敷的方法等。
另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形成第三遮光膜61的装置外,不限于在上述的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是象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那样的结构,从而获得相应的不同结构的各自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60没有象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设置偏振光片8、8,利用其正交尼科尔状态而防止从液晶面板2、2的连接部分的漏光,而是通过形成在液晶面板2、2连接部分上的第三遮光膜来防止漏光。
因此,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60也可以适用于不使用偏振光片8、8的液晶显示模式,例如利用高分子分散型液晶(PDLC)、采用二色性色素的宾主效应(GH)型液晶的显示模式等。
更进一步地说,也可以适用于不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以外的偏振光片元件的显示面板,例如连接多个等离子显示(PDP)、电致发生显示(ELD)等的多面板显示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显示装置设有按照使多个液晶面板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在该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几乎整个表面和几乎整个内表面上设置在其偏振光轴彼此垂直的偏振光元件。
按照上述的结构,使偏振光元件设置在将多个液晶面板邻近连接而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几乎整个内表面上,而且由于彼此的偏振光轴是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因此,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漏光的部位由于这个偏振光元件的正交尼科尔状态而呈黑色,从而可以使液晶面板的接缝难于看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二液晶显示装置是在第一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面板上设置以确定的线宽覆盖该液晶面板的各个象素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
按照上述结构,加上第一液晶显示装置的作用,由于在液晶面板上设置以确定的线宽覆盖液晶面板的各个象素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所以可以遮断象素电极部分以外区域的不需要的光。由于可以降低从液晶面板连接部分的漏光,所以可以使液晶面板的接缝进一步不引入注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三液晶显示装置设有使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体,在该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几乎整个表面和几乎整个内表面上设置偏振光轴彼此垂直的偏振光元件,同时在上述液晶面板上设置以确定的线宽覆盖该液晶面板的各个象素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和以确定的线宽沿长边方向覆盖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的第二遮光膜。
按照上述结构,在使多个液晶面板邻近连接而构成的液晶显示本体的几乎整个内表面上设置偏振光元件,由于相互的偏振光轴是沿垂直方向设置的,所以使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漏光的部位由于这个偏振光元件的正交尼科尔状态而呈现黑色,从而可以使液晶板的接缝更难于看见。
另外,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形成以确定的线宽覆盖这些液晶面板的各个象素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可以遮断象素电极部分以外区域的不需要的光。另外通过在液晶面板上设置以确定的线宽沿长边方向覆盖这些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的第二遮光膜,可以遮断从这些液晶面板的象素电极部分侧射向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不需要的光。借此,当观察者从斜方向观察显示图象时,即使从外部通过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观察时,由于第二遮光膜的作用,可以抑制相应于上述偏振光元件的视角特性的光漏过的发生。
因此,使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漏光的部位在偏振光元件的正交尼科尔状态下而呈现黑色,同时不依存观察者的视角而在全方位上不存在从液晶面板的象素电极部分以外的漏光和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漏光。从而可以获得进一步不能看见接缝的自然图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四液晶显示装置设有使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举列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体,在该晶面板上设有以确定的线宽覆盖该液晶面板的各个象素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同时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上设有充满在该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中的第三遮光膜。
按照上述结构,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形成以确定的线宽覆盖该液晶面板的各个图象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可以遮断象素电极部分以外区域不需要的光。
另外,通过在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上设置充满在该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中的第三遮光膜,可以完全遮断透过液晶面板连接部分上产生的间隙的光,从而完全消除了从液晶面板连接部分的漏光。
因此,在消除从液晶面板的图象电极部分以外区域的漏光的同时,还可以完全消除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漏光,从而可以获得接缝不能看见的自然图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五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如下:在第三或第四液晶显示装置中,把第二遮光膜或第三遮光膜的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的上述第一遮光膜形成位置的端部作为起点时的朝向液晶面板表面方向的宽度设为d,把在第一遮光膜的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部上的线宽设为C,把上述液晶面板的构成基板的折射率设为n时,则第二遮光膜或第三遮光膜的宽度d满足|d|≤c/tan[sin-1(1/n)]。
按照上述的结构,加上第三或第四液晶显示装置的作用,通过使第二或第三遮光膜的宽度d满足|d|≤c/tan[sin-1(1/n)],在可以通过第二遮光膜或第三遮光膜遮断从液晶面板的象素电极部分侧射向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不需要的光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二遮光膜或第三遮光膜使从液晶面板的背面侧通过象素电极向液晶面板连接部分透过的必要的光不被遮断而全部透过。借此,在消除从液晶面板的图象电极部分以外区域漏光的同时,还可以完全消除从液晶连接部分的漏光,同时还确保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从而可以获得接缝更难于看见的自然图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六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一、第三或第四液晶显示装置中,使与构成该液晶面板的面板基板的折射率几乎相同的折射率调整部件充填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内。
按照上述的结构,使折射率与面板基板几乎相同的折射率材料充填在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
一般在使多个液晶面板对接在一起时,如果面板基板的端面同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例如空气等)接触时,在那里会产生光的折射。另外,如果面板基板的端面加工时被弄粗糙,在那里会产生光的折射、散射。这些便构成使接缝能明显看见的原因。
但是,在第六液晶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由于在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中充填有折射率几乎与面板基板的折射率相同的材料,所以消除了在液晶面板端面的光折射、散射。从而获得接缝更不能明显看到的自然图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七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一、第三、第四或第六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液晶面板设有矩阵状的有源元件。
按照上述的构成,可以在液晶面板上使用例如采用所谓薄膜晶体管或二极管的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因此使交调降低,借此,可以获显示性能高的图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八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一、第三、第四或第六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液晶面板装有一个通过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九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一,第三,第四或第六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液晶面板装有一个借助利用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在第八和第九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作为密封材料。
一般,必须使液晶面板连接部分附近的密封材料非常精确地配置在象素的最近附近。可是,如果使用环氧树脂等的热固型树脂作为这种密封材料时,由于热固化时,密封材料的热塌边的影响会在密封材料附近的数百μm区域上产向液晶的取向不良的缺陷。
然而,在第八和第九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作为上述的密封材料而不会发生热塌边。因此可以在图象最近傍配置密封材料。从而可以防止液晶产生不良的取向。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一、第三或第四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一块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按照上述的结构,将多个液晶面板贴合在一块基板上。
一般在使多个液晶面板对接在一起时,由于液晶面板的玻璃厚度的偏差和应力等影响,使设有阶梯差的对接变得非常困难。此外,在加工液晶面板时会在液晶面板的边缘上引起凹痕等缺陷。这样,如果在液晶面板上存在附梯差或缺陷,由于在该处发生光的散射,所以变成液晶面板的接缝能被明显看见的原因。
然而,在第十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按上述的方法将多个液晶面板贴合在一块基板上,所以当观察者从上述基板侧观察图象时,因液晶面板的玻璃厚度的偏差和应力影响产生的阶梯差以及液晶面板的边缘上的凹痕等缺陷不能露出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表面上。从而可以获得接缝不能看见的自然图象。
另外,由于上述基板在使多个液晶面板对接在一起而实现液晶显示装置大面积积时还起加强板的作用,所以可以增加液晶显示装置的耐冲击性能。借此,可以获得进一步看不见接缝的自然图象。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封入在液晶面板内的液晶层的厚度不产生偏差,所以即使使用旋转向列型(TN)液晶显示模式也不会对显示产生严重影响。借此防止了显示性能的降低。
与此同时,因为没有必要利用直视型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模式,所以不会使对比度降低,且可以使驱动电压降低,从而可以降低功率消耗。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一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一,第三或第四液晶显示装置中,使多个液晶面板按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二块基板间的同一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液晶显示装置中,把多个液晶面板设置在二块基板之间来构成液晶显示装置。因此,不仅由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表面上(观察图象侧)产生的液晶面板的玻璃厚度的偏差和应力等影响引起的阶梯差和液晶面板边缘上的凹痕等缺陷、而且液晶显示装置的内表面(背面光侧)上产生的上述阶梯差和缺陷也不能露出。
因此,通过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光不发生散射,并且偏振光状态不发生变化,所以可以获得良好保持因偏振光元件的正交尼科尔引起的黑色状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借此,可以获得更不能明显看见接缝和更自然的图象。
另外,由于是在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表面(观察者侧)和内表面(背光侧)的整个面上设置上述基板,所以在使连接液晶面板的部件(粘接剂)起作用时,上述粘接剂不能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溢出。因此使上述粘着剂的面和液晶面板面上的阶梯差和凹凸等使光散射的因素完全消除。
因此,与上述相同,由于通过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光不发生散射,且偏振光状态不发生变化,所以可以获得能良好保持因偏振光元件的正交尼科尔引起的黑色状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借此,可以获得接缝更不易看见、比较自然的图象。
另外,由于把接合在一起的液晶面板由两块基板所夹持,从而可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强度。因此,在制造(例如20型以上等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非常容易地对其进行处理。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二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二、第三或第四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宽度比上述第一遮光膜的线宽窄。
按照上述的结构,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宽度比第一遮光膜的线宽窄。
一般如果在使多个液晶面板对接在一起时需要的连接部分的宽度同各液晶面板内的象素间距相比有大的不同,则仅接合部分变成象素间距不同的显示装置,在显示图象中产生不谐调的感觉而使接缝能明显看出。
然而,在第十二液晶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由于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宽度是按照比第一遮光膜的线宽窄的要求构成的,所以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的所有象素的间距均匀。从而可以进一步获得接缝不能明显看见的自然图象。
本发明的第十三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二、第三、第四、第十或第十一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遮光膜是由吸收光的光吸收膜构成的。
按照上述的结构,使用由光吸收膜形成的第一遮光膜。
如果使用由铬或钼这样的金属制的遮光材料形成的膜作为第一遮光膜,通过第一遮光膜的表面反射状态同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黑色状态(偏振光元件的正交尼科尔状态)的对比,降低了使接缝不引人注目的效果。
但是在第十三液晶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由于使用光吸收膜作第一遮光膜,所以可以消除第一遮光膜表面的表面反射,因此可以使液晶面板的接缝更难看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四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二、第三、第四、第十或第十一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遮光膜是由金属膜和吸收光的光吸收膜重叠成的叠层膜形成的。
按照上述的结构,例如可以使用由通过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等形成的光吸收膜同金属膜的叠层膜形成的第一遮光膜。
一般在用上述的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形成上述第一遮光膜时,由于比用金属膜形成的情况下的遮光性低,所以为了获得足够的遮光性必需用厚度大于1μm的厚膜。
然而,在第十四液晶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由于使用光吸收膜与金属膜的叠层膜作为第一遮光膜,所以例如用0.5μm左右的薄膜就可以保证足够的遮光性,从而可以使接缝难于明显看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五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十三或第十四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光吸收膜是由使微粒子分散在树脂中的有机材料形成的。
按照上述的结构,由使微粒子分散在树脂中的有机材料形成上述第一遮光膜中的光吸收膜。因此,不需要使用真空装置,可以利用印刷或旋转喷涂等方法涂覆有机材料而形成光吸收膜。从而可以容易和低成本地形成上述第一遮光膜。
此外,作为上述的微粒子,可以举出碳微粒子和氧化钛微粒子这样的颜料以及半导体微粒子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六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十三或第十四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光吸收膜由含有第IV族半导体元素的无机材料形成。
按照上述的结构,上述第一遮光膜中的光吸收膜由含有第IV族半导体元素的无机材料形成。因此,虽然必需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真空装置,但是可以形成比有机材料的吸收系数还大的第一遮光膜。从而可以获得足够大的遮光性,使液晶面板的接缝更不容易看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七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四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三遮光膜是由具有弹性的光吸收材料所形成。
按照上述构成,除了具有第四液晶显示装置的效果外,通过由具有弹性的光吸收材料形成第三遮光膜,可以通过第三遮光膜的弹力吸收发生在液晶面板连接部分端面上的凹凸、凹痕、应力等。由于利用第三遮光膜沿液晶面板的连接部端面形状容易充满在液晶面板连接部分上产生的间隙,所以可以完全充满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上的间隙。
因此,可以完全消除从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漏光,从而可以使液晶面板的接缝更不容易看到。另外,为了容易且完全充满在上述连接部分上产生的间隙,最好使用作为弹性系数的杨氏系数为104-108N/m2的光吸收材料,例如硅系橡胶等作为具有弹性的光吸收材料。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八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十七液晶显示装置中光吸收材料是由以硅系橡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所形成。
按照上述结构,除了具有第十七液晶显示装置的效果外,通过用以硅系橡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组成光吸收材料可以使第三遮光膜具有硅系橡胶的特性即在宽的温度范围具有稳定和良好的耐药性能。因此使第三遮光膜即使处在同其它部件相接触的状态下也能维持稳定的遮光性能。另外硅系橡胶在涂敷时具有流动性或成膏状,由于在室温、稍加热或用紫外线照射就可以固化而变成橡胶状,所以可以使第三遮光膜以极高精度的涂敷宽度和厚度等涂敷在液晶面板的连接端面上,也使处理变得容易,可以使第三遮光膜的形成精度高、且操作容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九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第十七或十八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述的光吸收材料中加入碳黑颜料。
按照上述的结构,除了具有第十七或第十八液晶显示装置的效果外,通过在光吸收材料中加入碳黑颜料可以在不损害光吸收材料的弹性情况下提高遮光性。
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第一至第十九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可以提供多个液晶面板的接缝不能清楚看见的多种显示方式的直视式液晶显示装置。借此,可以容易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型化。
显然,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所构成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只是为了公开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狭义地解释为只是对上述具体例子的限定,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记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更和改型。
Claims (47)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分别具有象素电极部分的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体;
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几乎整个表面上并具有第一偏振光轴的第一偏振光元件;
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几乎整个表面上并具有与第一偏振光轴垂直的第二偏振光轴的第二偏振光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确定的线宽覆盖上述图象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确定的线宽沿长边方向覆盖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的第二遮光膜。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分别具有象素电极部分的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体;
以确定的线宽覆盖上述象素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
设置在上述液晶面板连接部分上并充满在该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中的第三遮光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遮光膜的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上的上述第一遮光膜形成位置的端部作为起点时的朝向液晶面板表面方向的宽度设为d,把在第一遮光膜的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部上的线宽设为C,把上述液晶面板的构成基板的折射率设为n时,则第二遮光膜的宽度d满足
|d|≤c/tan(Sin-1(1/n))。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把上述第三遮光膜的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上的第一遮光膜形成位置的端部作为起点时的朝向液晶面板表面方向的宽度设为d,把在第一遮光膜的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部上的线宽设为C,把上述液晶面板的构成基板的折射率设为n,则第三遮光膜的宽度d满足
|d|≤c/tan(Sin-1(1/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填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内并具有与构成该液晶面板的面板基板的折射率几乎相同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调整材料。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填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内并具有与构成该液晶面板的面板基板的折射率几乎相同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调整部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填在上述液晶面板连接部分内并具有与构成该液晶面板的面板基板的折射率几乎相同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调整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由矩阵状的有源元件构成。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面板由矩阵状的有源元件构成。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面板由矩阵状的有源元件构成。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面板由矩阵状的有源元件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紫外线固化的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板。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2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2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2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一块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2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一块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2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一块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二块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2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二块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2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二块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3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宽度比上述第一遮光膜的线宽窄。
3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宽度比上述第一遮光膜的线宽窄。
3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宽度比上述第一遮光膜的线宽窄。
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吸收光的光吸收膜形成。
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吸收光的光吸收膜形成。
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吸收光的光吸收膜形成。
3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金属膜同吸收光的光吸收膜重叠的叠层膜形成。
3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金属膜同吸收光的光吸收膜重叠的叠层膜形成。
3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金属膜同吸收光的光吸收膜重叠的叠层膜形成。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膜由使微粒子在树脂中分散的有机材料形成。
40.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膜由使微粒子在树脂中分散的有机材料形成。
41.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膜由含第IV族半导体元素的无机材料形成。
42.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膜由含第IV族半导体元素的无机材料形成。
4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遮光膜由具有弹性的光吸收材料形成。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材料由以硅系橡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材料的弹性系数(杨氏模量)为104-108N/m2。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材料中混入碳黑颜料。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材料中混入碳黑颜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10216/94 | 1994-09-02 | ||
JP21021694 | 1994-09-02 | ||
JP07029395A JP3131354B2 (ja) | 1994-09-02 | 1995-02-17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9395/95 | 1995-02-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178A true CN1120178A (zh) | 1996-04-10 |
CN1087437C CN1087437C (zh) | 2002-07-10 |
Family
ID=2636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083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437C (zh) | 1994-09-02 | 1995-06-06 | 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5812226A (zh) |
JP (1) | JP3131354B2 (zh) |
KR (1) | KR0177050B1 (zh) |
CN (1) | CN1087437C (zh) |
TW (1) | TW35437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01729B2 (en) | 2002-03-28 | 2006-09-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djoining substrates |
CN109884814A (zh) * | 2018-11-13 | 2019-06-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超窄边拼接液晶显示屏及制作方法 |
CN113178139A (zh) * | 2021-04-27 | 2021-07-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装置 |
CN113540325A (zh) * | 2020-04-22 | 2021-10-22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79936A (en) * | 1989-03-31 | 1992-01-14 | Folger Adam Company | High security cylinder lock |
JP3483670B2 (ja) | 1995-04-14 | 2004-01-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US6380994B1 (en) * | 1995-07-28 | 2002-04-30 | Fujitsu Limited | Fresnel len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3437886B2 (ja) * | 1995-10-11 | 2003-08-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シール形成方法 |
JPH09159985A (ja) * | 1995-12-08 | 1997-06-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
US5867236A (en) * | 1996-05-21 | 1999-02-02 | Rainbow Displays, Inc. | Construction and sealing of tiled, flat-panel displays |
JP3460914B2 (ja) * | 1996-10-28 | 2003-10-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JPH10186397A (ja) * | 1996-10-29 | 1998-07-14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10186315A (ja) | 1996-12-27 | 1998-07-14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3361947B2 (ja) * | 1997-01-30 | 2003-01-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10268332A (ja) * | 1997-03-24 | 1998-10-09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0277309B1 (ko) * | 1997-06-13 | 2001-01-15 | 마찌다 가쯔히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US6104457A (en) * | 1997-06-13 | 2000-08-1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ealed multi-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JP3321029B2 (ja) | 1997-06-18 | 2002-09-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251512B1 (ko) | 1997-07-12 | 2000-04-15 | 구본준 |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
JP3494859B2 (ja) * | 1997-10-02 | 2004-02-0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428397B2 (ja) * | 1997-10-14 | 2003-07-2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GB9721804D0 (en) | 1997-10-15 | 1997-12-17 | Gec Marconi Avionics Holdings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TW382682B (en) * | 1997-10-15 | 2000-02-21 | Gec Marconi Avionics Holdings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JP3441047B2 (ja) | 1997-10-24 | 2003-08-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476783B2 (en) * | 1998-02-17 | 2002-11-05 | Sarnoff Corporation | Contrast enhanc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device by using a black matrix and lens array on outer surface of display |
US6552850B1 (en) * | 1998-06-30 | 2003-04-22 | Citicorp Development Center, Inc. |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of display for controlled viewing |
KR100320416B1 (ko) * | 1998-08-26 | 2002-09-17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횡전계방식액정표시소자 |
KR100561907B1 (ko) * | 1999-01-19 | 2006-03-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타일드 액정표시장치 |
US6476886B2 (en) * | 1999-02-15 | 2002-11-05 | Rainbow Displays, Inc. |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tiled, flat-panel microdisplay array |
US6567138B1 (en) * | 1999-02-15 | 2003-05-20 | Rainbow Displays, Inc. |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tiled, flat-panel microdisplay array having imperceptible seams |
US6204906B1 (en) | 1999-03-22 | 2001-03-20 | Lawrence E. Tannas, Jr. | Methods of customizing the physical size and shape of commercial off-the-shelf (COTS) electronic displays |
US6657698B1 (en) * | 1999-08-06 | 2003-12-02 | Rainbow Displays, Inc. | Design features optimized for tiled flat-panel displays |
JP3489674B2 (ja) | 2000-02-28 | 2004-01-26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20020081757A (ko) * | 2001-04-19 | 2002-10-30 | 김현희 | 멀티 평판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백라이트 |
KR100399787B1 (ko) * | 2001-05-04 | 2003-09-2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기판과 이 기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 기판을 가지는 플라즈마표시장치 |
JP3946547B2 (ja) * | 2001-06-05 | 2007-07-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ならびに検出装置 |
KR100491143B1 (ko) | 2001-12-26 | 2005-05-2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블랙매트릭스를 구비한 평판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TW584758B (en) * | 2002-05-03 | 2004-04-2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Assembling type liquid crystal panel |
US6849935B2 (en) | 2002-05-10 | 2005-02-01 | Sarnoff Corporation | Low-cost circuit board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for area arra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over a large area between a device and the circuit board |
USRE41914E1 (en) | 2002-05-10 | 2010-11-09 | Ponnusamy Palanisamy | Thermal management in electronic displays |
JP2004333610A (ja) * | 2003-05-01 | 2004-11-25 | Sankyo Kk | 平面型表示装置 |
JP4059153B2 (ja) * | 2003-06-23 | 2008-03-1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CA2528837A1 (en) * | 2003-07-07 | 2005-01-13 | Ifire Technology Corp. | Seal and sealing process for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
JP2005049831A (ja) * | 2003-07-15 | 2005-02-24 |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 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20050055358A (ko) * | 2003-12-08 | 2005-06-13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대형 디스플레이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033462B1 (ko) * | 2003-12-30 | 2011-05-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타일링된 대면적 액정표시장치 |
US7938051B2 (en) | 2004-05-21 | 2011-05-10 | Tannas Lawrence E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utting electronic displays during resizing |
US7780492B2 (en) | 2004-09-02 | 2010-08-24 | Tannas Jr Lawrence E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sizing electronic displays |
CN101398505A (zh) * | 2004-11-11 | 2009-04-0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组合型光学薄膜、层叠组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
JP4843953B2 (ja) * | 2005-01-31 | 2011-12-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
JP2006261240A (ja) * | 2005-03-15 | 2006-09-28 | Seiko Epson Corp | 電子デバイス用基板、電子デバイス用基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KR100703700B1 (ko) * | 2005-04-06 | 2007-04-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수의 마이크로 영상을 표시하고 선택하여 확대하는 방법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휴대용 단말 장치 |
JP2006330513A (ja) * | 2005-05-27 | 2006-12-07 | Asahi Glass Co Ltd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
EP2023188A4 (en) * | 2006-05-31 | 2011-06-29 | Sharp Kk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1405645B (zh) * | 2006-05-31 | 2011-04-06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系统 |
JP4413935B2 (ja) * | 2007-02-13 | 2010-02-10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551882B1 (ko) | 2008-11-07 | 2015-09-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7763841B1 (en) | 2009-05-27 | 2010-07-2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Optical component for a depth sensor |
CN102369479B (zh) * | 2010-02-03 | 2015-05-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子纸及其制造方法 |
US8259282B2 (en) | 2010-05-17 | 2012-09-04 | Tannas Jr Lawrence E | Method of repairing short or potential short circuits during resizing of an electronic flat panel display |
US8804090B2 (en) | 2010-12-02 | 2014-08-12 | Lawrence E. Tannas, Jr. | Methods for creating a minimally visible seal along the edge of a flat panel display |
WO2013067473A1 (en) | 2011-11-04 | 2013-05-10 | Tannas Lawrence E Jr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sealing resized electronic displays |
US8885138B2 (en) | 2012-04-03 | 2014-11-11 | Lawrence E. Tannas, Jr.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sizing electronic displays |
JP2015194515A (ja) * | 2014-03-31 | 2015-11-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WO2019074278A1 (ko) * | 2017-10-12 | 2019-04-18 | 주식회사 루멘스 | 디스플레이용 엘이디 모듈 조립체 |
JP6411685B1 (ja) * | 2017-10-12 | 2018-10-24 | ルーメン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ディスプレイ用ledモジュール組立体 |
KR20190051205A (ko) | 2017-11-06 | 2019-05-15 | 주식회사 루멘스 | 엘이디 패키지 |
CN117423689A (zh) * | 2019-05-24 | 2024-01-19 |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封装体与显示模块 |
KR20220082987A (ko) | 2020-12-10 | 2022-06-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21014A (en) * | 1980-02-28 | 1981-09-22 | Sharp Corp |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S599639A (ja) * | 1982-07-07 | 1984-01-19 | Canon Inc | 液晶表示素子 |
US4515440A (en) * | 1983-04-28 | 1985-05-07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ultip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JPH0750381B2 (ja) * | 1984-12-20 | 1995-05-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
US4906071A (en) * | 1987-03-31 | 1990-03-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video projector incorporating same with particular driving circuit connection scheme |
JPH01213621A (ja) * | 1988-02-22 | 1989-08-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複合化液晶デイ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
US5164853A (en) * | 1989-04-06 | 1992-11-17 | Ricoh Company,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plural substrates |
JP2765140B2 (ja) * | 1989-12-22 | 1998-06-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H03256025A (ja) * | 1990-03-06 | 1991-11-14 | Toshiba Corp | 液晶パネル |
JP2954714B2 (ja) * | 1991-01-21 | 1999-09-27 | 株式会社東芝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05127605A (ja) * | 1991-04-23 | 1993-05-25 | Hitachi Ltd | 大画面液晶表示装置 |
JPH0519346A (ja) * | 1991-06-18 | 1993-01-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
JP2973594B2 (ja) * | 1991-06-18 | 1999-11-0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
JP2865499B2 (ja) * | 1991-09-26 | 1999-03-08 | 健 増本 | 超塑性アルミニウム基合金材料及び超塑性合金材料の製造方法 |
JP2810572B2 (ja) * | 1992-01-09 | 1998-10-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投写型表示装置 |
JPH05341310A (ja) * | 1992-06-10 | 1993-12-24 | Fujitsu Ltd | 投写型表示装置 |
JP2008112003A (ja) * | 2006-10-31 | 2008-05-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
-
1995
- 1995-02-17 JP JP07029395A patent/JP313135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06-01 TW TW084105564A patent/TW35437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6-05 KR KR1019950015104A patent/KR017705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6-06 CN CN95108323A patent/CN108743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
- 1997-06-03 US US08/868,481 patent/US5812226A/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0
- 2000-09-21 US US09/667,427 patent/USRE39910E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01729B2 (en) | 2002-03-28 | 2006-09-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djoining substrates |
CN100339939C (zh) * | 2002-03-28 | 2007-09-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半导体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和电子机器 |
CN109884814A (zh) * | 2018-11-13 | 2019-06-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超窄边拼接液晶显示屏及制作方法 |
CN113540325A (zh) * | 2020-04-22 | 2021-10-22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3540325B (zh) * | 2020-04-22 | 2023-11-03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3178139A (zh) * | 2021-04-27 | 2021-07-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装置 |
CN113178139B (zh) * | 2021-04-27 | 2023-08-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RE39910E1 (en) | 2007-11-06 |
US5812226A (en) | 1998-09-22 |
JP3131354B2 (ja) | 2001-01-31 |
CN1087437C (zh) | 2002-07-10 |
TW354379B (en) | 1999-03-11 |
KR960011486A (ko) | 1996-04-20 |
JPH08122769A (ja) | 1996-05-17 |
KR0177050B1 (ko) | 1999-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437C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2582024Y (zh) | 半透射反射式液晶装置和使用它的电子设备 | |
CN2665749Y (zh) |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207613C (zh) | 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293406C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162744C (zh) | 电光装置 | |
CN1231798C (zh) | 液晶装置用基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287213C (zh) | 电光学装置 | |
CN1196088C (zh) | 电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 |
CN1232869C (zh) | 电光装置和电子仪器 | |
CN1229668C (zh) | 基板装置、它的检测方法、电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54012C (zh) | 电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机器 | |
CN1227639C (zh) | 矩阵基底和用该基底的液晶装置及用该装置的显示设备 | |
CN2657045Y (zh) |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93259C (zh) |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 |
CN1099607C (zh) | 液晶显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591145A (zh) |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326180A (zh) |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 |
CN1991537A (zh) | 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1445735A (zh) | 电光装置,电子机器以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 |
CN1725069A (zh) |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82655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841140A (zh) |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624498A (zh) | 滤色片基板、液晶显示板、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法 | |
CN1797129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