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259C -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259C
CN1193259C CNB011228024A CN01122802A CN1193259C CN 1193259 C CN1193259 C CN 1193259C CN B011228024 A CNB011228024 A CN B011228024A CN 01122802 A CN01122802 A CN 01122802A CN 1193259 C CN1193259 C CN 119325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bstrate
wiring
driver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28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8268A (zh
Inventor
花川学
日向章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Technology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8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8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32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2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4Reinforcing the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244Finish plating of conductors, especially of copper conductors, e.g. for pads or lands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降低安装用的布线电阻。利用密封剂110使基板200、300保持规定的间隙贴合,同时将液晶160封入该间隙中,构成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基板200的相向面上形成透明的公用电极214,而在基板300的相向面上形成段电极314。其中,公用电极214经过掺入密封剂110中的导电性粒子114,连接在基板300上形成的布线350上,但该布线350由层叠膜形成,该层叠膜由与段电极314为同一导电层构成的透明导电膜354以及电阻比它低的铬等低阻材料构成的低阻导电膜352构成。但是,低阻导电膜352避开导电性粒子114连接的部分形成。

Description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期求降低布线电阻的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及将该液晶装置用于显示部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液晶显示装置与使用CRT(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相比,在重量和功耗方面均优,所以被广泛地用作尤其是要求便携式的电子装置的显示部。
这里,一般说来,使两片基板的电极形成面互相相向并保持一定的间隙后贴合起来,同时将液晶夹在该间隙中构成液晶显示装置,但如果按照驱动方式大致区分,则能大致地分为:用开关元件驱动液晶的有源矩阵型和不用开关元件驱动液晶的无源矩阵型这样两种类型。另外,前一种有源矩阵型按照所使用的开关元件,又能分为:使用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的三端型元件的类型和使用薄膜二极管(TFD:Thin Film Diode)等的两端型元件的类型。
这里,在有源矩阵型中将TFD元件用作开关元件的类型和仅仅是无源矩阵型中,在一片基板上形成扫描线(公用电极),而在另一片基板上形成数据线(段电极)。因此,在这些类型中,必须对两片基板分别逐一地将FPC基板键合起来,分别供给扫描信号(公用信号)及数据信号(段信号),所以引起键合工序的复杂化和高成本等问题。因此,在这些类型中,通过导通材料将另一片基板上所形成的布线或电极连接到一片基板上所形成的布线上,即,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将在另一片基板上所形成的全部布线或电极集中在这一片基板上,将一片FPC基板只连接在该片基板上。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上述技术中,在一片基板上所形成的布线使用了与在该片基板中将电压加在液晶上用的透明电极为同一种材料。这里,这种透明电极的材料一般使用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但是该透明导电材料的面电阻率比一般的金属高。因此,如果将这样的透明导电材料用作显示区域以外的连接布线,则其电阻必然增高,存在对显示品位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为了降低液晶面板和FPC基板的连接点数目,往往将驱动扫描线(公用电极)和数据线(段电极)用的驱动器IC安装在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将各种控制信号和时钟信号供给该驱动器IC,但如果从FPC基板到该驱动器IC的布线使用上述透明导电材料,则布线电阻增高,其时间常数变大,其结果发生波形钝化和振幅减少等现象,以及工作容限变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在基板上形成的布线电阻的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将该液晶装置用于显示部的电子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液晶装置,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透明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布线;以及连接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和上述第一布线的导通材料,上述第一布线包括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上述导电膜避开与上述导通材料的连接部分而形成;上述第一布线设置在上述连接部分和上述连接部分的外侧区域上。如果采用该结构,则由于第一布线由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膜和电阻值虽然比它低、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导电膜的层叠膜构成,所以与由任一单独层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前者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及稳定性。
这里,导通材料由塑料等非导电性粒子的表面上被覆金(Au)等金属的材料构成,但与该被覆金属的附着性一般说来以金属氧化物膜为好。因此,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布线中的上述导电膜最好避开与上述导通材料的连接部分而形成。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最好还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驱动上述液晶用的驱动器IC,上述驱动器IC包括供给信号的输出一侧凸点,上述输出一侧凸点连接在上述第一布线上,上述导电膜避开与上述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形成。这样,如果将驱动液晶的驱动器IC通过第一布线、导通材料及第一透明电极安装在第二基板上,则能减少与外部的连接点的数目。另外,在将驱动器IC键合在布线上时,虽然采用将导电性粒子分散在粘结剂中的材料,但该导电性粒子与上述导通材料一样,由塑料等非导电性粒子的表面上被覆金(Au)等金属的材料构成。因此,如果避开与驱动器IC的接触部分而形成导电膜,则金属氧化物膜和导通材料的被覆金属相接触,提高了附着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最好还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包括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的第二布线,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驱动上述液晶用的驱动器IC,上述驱动器IC包括输入信号的输入一侧凸点,上述输入一侧凸点连接在上述第二布线上,上述第二布线中包括的导电膜避开与上述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而形成。如果这样做,则由于第二布线由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膜和电阻值虽然比它低、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导电膜的层叠膜构成,所以与由任一单独层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前者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因此,由于信号经过电阻低的第二布线被供给驱动液晶的驱动器IC,所以能将电压下降等的影响抑制得很小。另外,在与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如果避开电阻低的导电膜作成金属氧化物膜,则能提高与导通材料的被覆金属的附着性。
这里,在有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布线及IC驱动器的液晶装置中,最好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的一边附近,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一突出区域;以及在上述第二基板上、设置在与上述一边交叉的另一边附近,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二突出区域,上述驱动器IC设置在上述第一突出区域中,上述第二布线经过上述第一突出区域及第二突出区域双方设置。
另外,在该形态中,最好还有利用上述第二突出区域连接在上述第二布线上的外部电路基板,上述第二布线中包括的导电膜避开与上述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而形成。如果这样做,则在IC驱动器中能从外部电路基板通过低电阻化了的第二布线供给信号。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最好包括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连接在上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驱动器IC。如果这样做,则第二透明电极能利用驱动器IC供给信号。
这里,在包括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及IC驱动器的液晶装置中,最好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包括金属氧化物膜和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连接在上述驱动器IC上的第二布线;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的一边附近、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一突出区域;以及在上述第二基板上、设置在与上述一边交叉的另一边附近,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二突出区域,上述驱动器IC包括从上述第二布线输入信号的输入一侧凸点,而且设置在上述第一突出区域中的上述第二布线经过上述第一突出区域及第二突出区域双方设置。在该形态中,由于第二布线由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膜和电阻值虽然比它低、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导电膜的层叠膜构成,所以与由任一单独层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前者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及稳定性。因此,由于信号经过电阻低的第二布线被供给驱动液晶的驱动器IC,所以能将电压下降等的影响抑制得很小。
另外,在该形态中,最好上述第二布线中包括的导电膜避开与上述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而形成。在与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如果避开电阻低的导电膜作成金属氧化物膜,则能提高与导通材料的被覆金属的附着性。
而且,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电子装置,由于备有上述液晶装置,所以降低布线电阻的结果,能防止对显示品位产生不良影响,并能防止驱动电路的工作容限变窄。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液晶装置,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该液晶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布线;连接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和上述第一布线的导通材料;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连接在上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第二布线,上述第一或第二布线两者中的至少一方包括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如果采用该结构,则由于第一及第二布线都集中在第二基板上,所以与外部的连接变得容易了。另外,由于第一或第二布线两者中的至少一方包括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虽然比它低、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导电膜的层叠膜构成,所以与由任一单独层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前者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及稳定性。
在该结构中,最好还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驱动上述液晶用的驱动器IC,上述驱动器IC包括供给信号的输出一侧凸点,上述输出一侧凸点连接在上述第一或第二布线上。这样,如果将连接在第一或第二布线上的驱动器IC安装在第二基板上,则能减少与外部的连接点的数目。
另外,在该结构中,最好还有分别向上述第一或第二布线供给信号的外部电路基板。如果这样做,则由于信号从外部电路基板分别供给上述第一及第二布线,所以没有必要将IC驱动器安装在第二基板上。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液晶装置,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该液晶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的一边附近,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一突出区域;在上述第二基板上、设置在与上述一边交叉的另一边附近,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二突出区域,以及经过上述第一突出区域及第二突出区域两者设置的布线,上述布线包括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如果采用该结构,则由于布线由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膜和电阻值比它低的导电膜的层叠膜构成,所以即使在经过第一及第二突出区域两者设置的情况下,也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液晶装置,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该液晶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透明电极;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非导通地设置在相邻的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的导电性的遮光膜;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连接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上的布线,上述布线包括实际上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相同的层和实际上与上述遮光膜相同的层。在该结构中,由于在第一基板中被用作遮光膜的层在层叠的布线中兼作电阻低的导电层,所以不用增加特别的工序,就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液晶装置,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该液晶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透明电极;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非导通地设置在相邻的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的导电性的遮光膜;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布线;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连接上述布线和第二透明电极的导通材料,上述布线包括实际上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相同的层和实际上与上述遮光膜相同的层。在该结构中,由于在第一基板中被用作遮光膜的层在层叠的布线中兼作电阻低的导电层,所以不用增加特别的工序,就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另外,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利用导通材料连接在第一基板上设置的布线上。因此,只将第一基板与外部连接起来即可。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是该液晶装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的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液晶装置备有将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工序;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布线;以及连接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和上述第一布线的导通材料,上述第一布线包括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如果采用该方法,则由于第一布线由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膜和电阻值比它低的导电膜的层叠膜构成,所以与由任一单独层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前者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是该液晶装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的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液晶装置备有将多个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工序;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非导通地将导电性的遮光膜设置在相邻的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的工序;以及将连接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上的布线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工序,所形成的上述布线包括实际上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相同的层和实际上与上述遮光膜相同的层。在该方法中,由于在第一基板中被用作遮光膜的层在层叠的布线中兼作电阻低的导电层,所以不用增加特别的工序,就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是该液晶装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的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液晶装置备有将多个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工序;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非导通地将导电性的遮光膜设置在相邻的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的工序;以及用导通材料连接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布线和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透明电极的工序,所形成的上述布线包括实际上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相同的层和实际上与上述遮光膜相同的层。在该方法中,不用增加特别的工序,就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另外,只将第一基板与外部连接起来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总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沿X方向将液晶面板剖断后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像素结构及密封剂附近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5(a)、(b)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驱动器IC的安装区域附近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背面一侧的基板上驱动器IC的安装区域附近的局部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观察一侧基板的制造工艺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观察一侧基板的制造工艺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观察一侧基板的制造工艺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变例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另一变例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另一变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应用例的观察一侧基板局部放大的斜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总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沿X方向将液晶面板剖断后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沿Y方向将液晶面板剖断后的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像素结构及密封剂附近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驱动器IC的安装区域附近的局部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背面一侧基板的制造工艺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背面一侧基板的制造工艺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中的背面一侧基板的制造工艺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变例的斜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另一变例的斜视图。
图24是表示应用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电子装置之一例的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25是表示应用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电子装置之一例的移动电话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26是表示应用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电子装置之一例的数码相机的结构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半透射半反射型的装置,在外部光充分的情况下,呈现反射型功能,而在外部光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将背光点亮,呈现透射型功能。
<总体结构>
这里,图1是表示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的斜视图。另外,在该图中,为了容易了解液晶面板的结构,对于观察者的背面一侧成为图中的表面一侧。另外,图2是沿X方向将该液晶面板剖断后的结构,是将观察一侧作为上侧示出的局部剖面图。因此,请注意图1和图2的上下关系相反。
如这些图所示,液晶面板100是利用掺入了兼作衬垫的导电性粒子114的密封剂110,将位于观察一侧的基板300和位于其背面一侧、且比观察一侧的基板300小一圈的基板200保持一定的间隙粘贴起来,同时将例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的液晶160封入该间隙中构成的。这里,虽然在任意一个基板上沿基板200的内周边缘形成密封剂110,但为了封入液晶160,其一部分开一缺口。因此,注入液晶后,用封口剂112将该缺口部分封死。
然后,在背面一侧的基板(第一基板)200上,在与观察一侧的基板300相向的面上,沿着X(行)方向延伸,形成多个公用(扫描)电极214,而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在与背面一侧的基板200相向的面上,沿着Y(列)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段(数据)电极314。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公用电极214和段电极314互相交叉的区域,利用两个电极将电压加在液晶160上,所以该交叉区域具有子像素的功能。
另外,在观察一侧的基板(第二基板)300的相向面上,在相当于从背面一侧的基板200突出的两边的区域中,如后面所述,利用COG(Chip On Glass,芯片键合在玻璃上)技术,分别安装了驱动公用电极214用的驱动器(驱动电路)IC122、以及驱动段电极314用的驱动器IC124。另外,在该两边中,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基板150键合在安装着驱动器IC124的区域的外侧。
这里,在基板200上形成的公用电极214通过掺入密封剂110中的导电性粒子114,与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的布线(第一布线)350的一端相连接。另一方面,布线350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器IC122的输出一侧凸点上。即,安装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的驱动器IC122经过布线350、导电性粒子114及公用电极214这样的路径,将公用信号供给在背面一侧的基板200上形成的公用电极214。另外,驱动器IC122的输入一侧凸点和FPC基板150之间利用布线(第二布线)360相连接。
另一方面,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的段电极314原样引出到密封剂边框以外,连接在驱动器IC124的输出一侧凸点上。即,安装在基板300上的驱动器IC124将段信号直接供给在同一基板300上形成的段电极314。
另外,驱动器IC124的输入一侧凸点和FPC基板150之间利用布线(第二布线)370相连接。即,FPC基板150将包括电源的各种信号经过布线360供给驱动器122,通过布线370供给驱动器124。
另外,在液晶面板100中,实际上如图2所示,在基板300的观察一侧设置偏振片131和延迟片133,而在基板200的背面一侧(与观察者一侧相反的一侧)设置偏振片121和延迟片123等,但在图1中将它们省略了。另外,在基板200的背面一侧虽然设置有在外部光少的情况下作为透射型用的背光,但在图1及图2中也将其省略了。
<显示区域>
其次,说明液晶面板100中显示区域的细节。首先,说明观察一侧的基板300细节。如图2所示,在基板300的外表面上粘贴延迟片133及偏振片131。而在基板300的内表面上沿Y方向(图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延伸呈带状地形成多个由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段电极314。
另外,在段电极314的表面上形成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取向膜308。另外,在与背面一侧的基板200贴合之前,对该取向膜308沿规定方向进行摩擦处理。另外,由于在显示区域以外没有需要,所以在密封剂110区域附近及其外侧不设置取向膜308。
接着,说明背面一侧的基板200。延迟片123及偏振片121粘贴在基板200的外表面上。而在基板200的内表面上形成起伏的散射树脂层203。该散射树脂层203是这样形成的:如后面所述,例如对在基板200的表面上已形成点状图形的光致抗蚀剂进行热处理,通过使该光致抗蚀剂的端部软化而形成散射树脂层。
其次,在散射树脂层203的起伏面上,形成由铝或银等反射性金属构成的反射膜204。可是,反映散射树脂层203的起伏,反射膜204的表面也随之起伏,所以从观察一侧入射的光被反射膜204反射时,形成适度的散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具有透射型功能,所以每一个子像素例如在反射膜204上设置两个使背光源发出的光透射用的开口部209(参照图3)。另外,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开口部209,而是通过形成厚度较薄(20nm~50nm)的例如铝等具有反射性的金属膜,使来自背面一侧的入射光的一部分透过。
另外,在反射膜204的表面上,对应于公用电极214和段电极314交叉的区域,按照规定的排列分别设置红色滤色片205R、绿色滤色片205G以及蓝色滤色片205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滤色片205R、205G、205B呈适合于数据系列显示的条形排列(参照图3),由R(红)、G(绿)、B(蓝)三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大致呈正方形的像素,但本发明的意图并不限定于此。
其次,在各色滤色片205R、205G、205B的表面上设置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平面化膜207,使该滤色片的台阶和反射膜204等的起伏平面化。然后,在被平面化膜207平面化了的面上沿X方向(图2中的纸面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多个带状的由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公用电极214。
然后,在公用电极214的表面上形成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取向膜208。另外,在该取向膜208上在与观察一侧的基板300贴合之前,沿规定的方向进行摩擦处理。另外,由于各色的滤色片205R、205G、205B、平面化膜207及取向膜208在显示区域以外没有需要,所以在密封剂110的区域附近及其外侧不予设置。
<密封剂附近>
其次,除了图2以外,参照图3及图4说明在液晶面板100中,在形成密封剂110的区域附近的情况。这里,图3是从观察一侧向背面一侧透视所看到的该区域附近的布线的详细结构的平面图,图4是其沿A-A’线的剖面图。
首先,如图2及图3所示,背面一侧的基板200上的公用电极214一直延伸到形成密封剂110的区域,而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构成布线350的透明导电膜354与公用电极214相向地延伸到形成密封剂110的区域。因此,如果将兼作衬垫的球状导电性粒子114以适当的比例分散在密封剂110中,则公用电极214和透明导电膜354经过该导电性粒子114进行电连接。
这里,如上所述,布线350是在观察一侧基板300的相向面上导电性地连接在公用电极214和驱动器IC122的输出一侧凸点之间,详细地说,它是由低阻导电膜352和透明导电膜354的层叠膜构成的。其中,低阻导电膜352是由比透明导电膜354的电阻低的电阻材料(例如铬等)构成的导电层,另外,透明导电膜354由与段电极314同一导电层构成。这里,如图4所示,低阻导电膜352及透明导电膜354两者构成形状大致相同的图形。但是,如图2或图3所示,在形成密封剂110的区域,不层叠低阻导电膜352,只设置透明导电膜354。即,避开与密封剂110中的导电性粒子114键合的区域,形成低阻导电膜352。
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图2中的导电性粒子114的直径比实际情况要大得多,因此,看起来就像沿密封剂110的宽度方向只设置一个似的,但实际上如图3所示,沿密封剂110的宽度方向配置多个导电性粒子114。
<驱动器IC的安装区域、FPC基板的键合区域附近>
接着,说明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中安装驱动器IC122、124的区域、以及键合FPC基板150的区域附近的情况。这里,图5(a)是以布线为中心,表示驱动器122及FPC基板150被键合的区域附近的剖面图,另外,图5(b)是以布线为中心,表示驱动器124被键合的区域附近的剖面图。另外,图6是其中从背面一侧向观察一侧透视所看到的驱动器IC122的安装区域的布线结构的平面图,即,是驱动器IC安装面的俯视平面图。
另外,如上所述,在观察侧的基板300上除了段电极314以外,还设置有布线350、360及370,但这里,以与驱动器IC122相关的布线350、360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将驱动器IC122产生的公用信号供给公用电极214用的布线350虽然由低阻导电膜352和透明导电膜354的层叠膜构成,但如图6所示,在安装驱动器IC122的区域,不设置低阻导电膜352,只构成透明导电膜354。换句话说,避开与驱动器IC122的键合部分形成低阻导电膜352。
另外,将从FPC基板150供给的各种信号供给驱动器IC122用的布线360,与布线350一样,是由低阻导电膜362和透明导电膜364的层叠膜构成的。其中,低阻导电膜362由与布线350中的低阻导电膜352同一导电层构成,另外,透明导电膜364由与段电极314或透明导电膜354同一导电层构成。这里,低阻导电膜362及透明导电膜354两者在图4中用括号中的符号表示,互相被构成大致同一形状的图形。但是,布线360中,在安装驱动器IC122的区域、以及在键合FPC基板150的区域中,如图5(a)及图6所示,不设置低阻导电膜362,只构成透明导电膜364。换句话说,分别避开与驱动器IC122的键合部分及与FPC基板150的键合部分,形成反射性导电膜362。
驱动器IC122对这样的布线350、360例如可进行如下的COG安装。首先,在呈长方体形状的驱动器IC122的一个面上,在其边缘部分设置多个电极,但在这样的各个电极上,要预先逐一形成例如由金(Au)等构成的凸点129a、129b,然后,与图5所示的上下关系相反,第一,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应安装驱动器IC122的区域中,设置将导电性粒子134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等粘结剂130中的薄片状各向异性导电膜,第二,用将电极形成面作为下侧的驱动器IC122和基板300夹持各向异性导电膜,第三,将驱动器IC122定位后,经过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对基板300加压并加热。
因此,在驱动器IC122中,供给公用信号的输出一侧凸点129a经过粘结剂130中的导电性粒子134导电性地连接在构成布线350的透明导电膜354上,另外,输入来自FPC基板150的信号的输入一侧凸点129b经过粘结剂130中的导电性粒子134导电性地连接在构成布线360的透明导电膜364上。这时,粘结剂130兼作密封剂,用以保护驱动器IC122的电极形成面不受潮气、污染、应力等的影响。
另外,这里虽然以与驱动器IC122相关的布线350、36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将从FPC基板150供给的各种信号供给驱动器IC124用的布线370,也如图4中的括号符号及图5(b)所示,与布线360结构相同。即,布线370与布线360一样,由低阻导电膜372和透明导电膜374的层叠膜构成的。其中,低阻导电膜372由与布线350、360中的低阻导电膜352、362同一导电层构成,另外,透明导电膜374由与段电极314或透明导电膜354、364同一导电层构成。这里,低阻导电膜372及透明导电膜374两者,在图4中用括号中的符号表示,被构成相互大致为同一形状的图形。但是,布线370中,在安装驱动器IC124的区域、以及在键合FPC基板150的区域中,如图5(a)中的括号符号及图5(b)所示,不设置低阻导电膜372,只构成透明导电膜374。换句话说,分别避开与驱动器IC124的键合部分及与FPC基板150的键合部分,形成反射性导电膜372。
然后,驱动器IC124与驱动器IC122一样,经过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到这样的段电极314、布线370。另外,在将FPC基板150对布线360、370进行键合的情况下,也同样采用各向异性导电膜。因此,在FPC基板150中,在聚酰亚胺之类的基体材料152上形成的布线154分别经过粘结剂140中的导电性粒子144,导电性地连接到构成布线360的透明导电膜364及构成布线370的透明导电膜374上。
<制造工艺>
其次,说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首先,参照图7说明观察一侧的基板300的制造工艺。另外,这里以段电极314和布线350为中心,分密封剂边框内(显示区域)和密封剂加以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图7与图2及图5的上下关系相反。
首先,如图7(a)所示,采用溅射等方法在基板300的全部内表面上淀积比ITO等具有透明性的金属氧化物的电阻低的金属(例如铬),形成低阻金属层352’。接着,如图7(b)所示,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对低阻金属层352’进行构图,除了构成布线350的低阻导电膜352以外,形成了构成布线360、370的低阻导电膜362、372。
其次,如图7(c)所示,采用溅射法或离子镀敷法等形成ITO等透明导电层314’。此后,如图7(d)所示,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对透明导电层314’进行构图,形成段电极314以及布线350中的透明导电膜354。这时,同时经构图后形成了构成布线360、370的透明导电膜362、372。
然后,例如在涂敷或印刷聚酰亚胺后,进行坚膜,如图7(d)所示,形成取向膜308。此后,对该取向膜308进行摩擦处理。
接着,参照图8及图9说明背面一侧的基板200的制造工艺。
首先,如图8(a)所示,在基板200的全部内表面上涂敷并烘烤负型的光致抗蚀剂,形成树脂层203”。其次,使用在局部能使大量光透过的光掩模,对树脂层203”曝光并显影。因此,如图8(b)所示,在密封剂边框内,去除掉照射光的部分(感光部分),形成多个突起203a。另外,也可以用正型的光致抗蚀剂,使被光照射的部分固化,而将来被光照射的部分除去,形成该突起203a。
其次,如图8(c)所示,对形成了突起203a的基板200加热到光致抗蚀剂的热变形温度以上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该加热处理,突起203a软化,使角部分呈圆形。因此,形成具有比较光滑的凹凸的散射树脂层203。另外,在散射树脂层203上根据求得的散射特性,选定树脂层203”的材料(粘度和膜厚等)、突起203a的形状、间距等。
另外,如图8(d)所示,采用溅射等方法,使银合金或铝等的反射层204’成膜。接着,如图8(e)所示,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对反射层204’进行构图,形成反射膜204。在进行这种构图时,同时形成了开口部209。
接着,在形成了R(红)、G(绿)、B(蓝)中任意一种的着色树脂层后,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进行构图,形成一种颜色的滤色片。通过进行同样的构图,形成其他两种颜色的滤色片。因此,如图9(f)所示,在形成了开口部209的反射膜204上形成分别对应于R、G、B各色的滤色片205R、205G、205B。
其次,如图9(g)所示,涂敷或印刷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材料,将其烘干后形成平面化膜(覆盖层)207。所形成的该平面化膜207覆盖住滤色片205R、205G、205B以及反射膜204等各部分,而且不涉及形成密封剂110的区域。
接着,采用溅射或离子镀敷法等在形成了平面化膜207的基板200的全部内表面上使ITO等透明导电层成膜,此后,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对该透明导电层进行构图,形成公用电极214(参照图9(h))。
然后,例如在涂敷或印刷聚酰亚胺溶液后,进行坚膜,如图9(i)所示,形成取向膜208。此后,对该取向膜208进行摩擦处理。
图中虽然省略了以后的制造工艺,但利用适当地分散了导电性粒子114的密封剂110,将对取向膜208进行了摩擦处理的背面一侧的基板200和同样对取向膜308进行了摩擦处理的观察一侧的基板300贴合,接着,在接近于真空的状态下,使液晶160滴进密封剂110的开口部分。然后,返回常压,使液晶160浸透密封剂边框内后,用封口剂112将该开口部分封死。此后,如上所述,通过安装驱动器IC122、124及FPC基板150,构成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100。
<显示工作等>
其次,简单地说明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工作。首先,上述驱动器IC122在水平扫描期间,按照规定的顺序对各个公用电极214施加选择电压,而驱动器IC124经过对应的段电极314,分别供给与位于施加了选择电压的公用电极214处的1行子像素的显示内容对应的段信号。这时,根据公用电极214和段电极314所施加的电压差,控制每个子像素在该区域的液晶160的取向状态。
这里,在图2中,来自观察一侧的外部光经过偏振片131及延迟片133而呈规定的偏振状态,另外,经过观察一侧的基板300→段电极314→液晶160→公用电极214→滤色片205这样的路径,到达反射膜204上,在这里反射后,沿着与刚才路径相反的路径行进。因此,在反射型的装置中,由于利用公用电极214和段电极314之间施加的电压差,改变液晶160的取向状态,所以能对每个子像素控制外部光中被反射膜204反射后通过偏振片131最后能被观察者辨认的光量。
另一方面,在使位于基板200的背面一侧的背光(图中未示出)点亮的情况下,该光经过偏振片121及延迟片123后而呈规定的偏振状态,另外,经过背面一侧基板200→开口部209→滤色片205→公用电极214→液晶160→段电极314→观察一侧基板300→偏振片131这样的路径,从观察一侧出射。因此,在透射型的装置中,由于也利用公用电极214和段电极314之间施加的电压差,改变液晶160的取向状态,所以能对每个子像素控制透过了开口部209的光中通过偏振片131最后能被观察者辨认的光量。
这样,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则外部光充分时呈反射型,外部光弱时,通过使背光点亮,而主要呈透射型,所以能进行任意型的显示。
另一方面,由于布线350、360、370分别由透明导电膜354、364、374和电阻比它们低的导电层构成的低阻导电膜352、362、372层叠起来构成的,所以与由透明导电膜的单一层或低阻导电膜的单一层构成的情况相比,能期求低电阻化。特别是在从FPC基板150至驱动器IC122的输入一侧凸点的布线360中,由于包含供给公用信号的驱动器IC122的电源线,所以能施加较高的电压,而且,该布线距离比布线370长。因此,如果布线360呈高电阻,则不能忽视电压降产生的影响。与此不同,在本实施例的布线360的情况下,由于利用层叠结构期求低电阻化,所以电压降的影响减少。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背面一侧的基板200上的公用电极214经过导电性粒子114及布线350,连接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安装的驱动器IC122的输出一侧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尽管是无源矩阵型的,也能在单面上的一个地方与FPC基板150完成键合。因此,能期求简化安装工序。
另一方面,在布线350中,在包含密封剂110的区域、以及安装驱动器IC122的区域中,不设置低阻导电膜352,只构成透明导电膜354。另外,在布线360中,在安装驱动器IC122的区域、以及键合FPC基板150的区域中,不设置低阻导电膜362,只构成透明导电膜364,同样,在布线370中,在安装驱动器IC124的区域、以及键合FPC基板150的区域中,不设置低阻导电膜372,只构成透明导电膜374。
这是因为虽然掺入密封剂110中的导电性粒子114或粘结剂130、140中分散的导电性粒子134、144是将金(Au)等金属被覆在塑料等非导电性粒子的表面上而成的,但就与该被覆金属的附着性而言,透明导电膜比低阻导电膜为好,另外,下层不存在低阻导电膜者为好。即,如果使布线的低阻化优先,则最好采用将透明导电膜和低阻导电膜层叠起来的结构,但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基板之间的贴合工序和驱动器IC的安装工序、FPC基板的键合工序中,发生连接不良的可能性增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导电性粒子连接的部分不设置低阻导电膜,只作成透明导电膜。
另外,从简化结构的观点来说,虽然也考虑了将反射膜本身作为电极使用的结构,但由于下述的理由,在本实施例中没有采用这样的结构。即,由于在观察一侧的基板上形成的电极要求透明性,所以虽然使用ITO等这样的透明导电材料,但如果采用将兼作反射膜的反射性金属作为一个电极的结构,则由于用不同的金属夹持液晶而发生极性偏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将反射层作为公用电极使用,对与段电极314相同的ITO等透明性导电材料进行构图,作为公用电极214使用。
<应用>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虽然利用驱动器IC122驱动公用电极214,利用驱动器IC124驱动段电极31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10所示,例如也能适用于将两者单芯片化的类型。
在该图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背面一侧的基板200上,沿X方向延伸形成多条公用电极214,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但上半部分的公用电极214从一侧引出,下半部分的公用电极214从另一侧引出,均连接在驱动器IC126上,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这里,驱动器IC126是将第一实施例中的驱动器IC122、124设置在一个芯片上而成的,因此,也连接段电极314。而且,FPC基板150经过布线360(370),从外部电路(图中未示出)供给用来控制驱动器IC126的信号等。另外,在图10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果公用电极214的条数少,也可以只从一侧引出该公用电极214。
另外,如图11所示,也能适用于不将驱动器IC安装在液晶面板100上的类型。即,在该图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倒装芯片等技术,将驱动器IC126安装在FPC基板150上。另外,也可以用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带式自动键合)技术,利用内部引线,键合驱动器IC126,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外部引线与液晶面板100键合。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随着像素数目的增多,与FPC基板150的连接点的数目也增多了。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将低阻导电膜352、362、372分别作为透明导电膜354、364、374的下层,使两者层叠起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12所示,也可以将透明导电膜354作为低阻导电膜352的下层,使两者层叠起来。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期求布线电阻的低阻化。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虽然采用不使用开关元件驱动液晶的无源矩阵型,但也可以采用对每个子像素(或像素)设置TFD(ThinFilm Diode:薄膜二极管)元件,利用它们进行驱动的结构。例如,在采用TFD元件的情况下,观察一侧的基板300的显示区域呈图13所示的结构。即,将段电极314代之以下述结构:呈矩形的多个像素电极334排列成矩阵状,同时一列像素电极334中的每一个分别经过TFD元件320,连接在一条数据线314b上。这里,从基板300一侧看,TFD元件320由第一金属膜322/对该第一金属膜322进行阳极氧化而成的绝缘膜324/第二金属膜326形成,呈金属/绝缘体/金属这样的夹层结构,所以其电流-电压特性沿正负电压两个方向都呈非线性特性。另外,这时背面一侧的基板200上形成的公用电极214中的每一个在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素电极334的各行中呈相向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在与实施例的低阻导电膜352、362、372同一层中形成第二金属326,所以能期求与此相当的制造工艺的简化。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虽然作成了半透射半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但不设开口部209时,也可以只作成反射型。在作成反射型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从观察一侧照射光的前光,以代替背光。
另外,在实施例中,虽然作成了利用掺入密封剂110中的导电性粒子114期求使公用电极214和布线350导通的结构,但也可以作成在密封剂110的边框外另外设置的区域中期求导通的结构。
另一方面,公用电极214及段电极314由于具有互相相对的关系,所以也可以作成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公用电极,而在背面一侧的基板200上形成段电极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背面一侧的基板200上形成的段电极经过密封剂110内的导电性粒子114与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的布线350连接起来。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为了作成将驱动器IC122、124安装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的结构,而在观察一侧的基板300上设置了布线350、360、37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能适用于将驱动器IC和布线设置在背面一侧的情况。
因此,以下说明将驱动器IC和布线设置在背面一侧的基板上的第二实施例。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总体结构的斜视图。如该图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100在外观上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完全相同,但观察一侧和背面一侧正好完全相反。即,在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100中,背面一侧为基板(第一基板)300,观察一侧为基板(第二基板)200。
详细地说,图15表示沿X方向将该液晶面板剖断后的局部剖面图,图16表示沿Y方向将该液晶面板剖断后的局部剖面图,如图15及图16所示,在观察一侧的基板200上,在与背面一侧的基板300相向的面上,沿着X(行)方向延伸形成多个公用电极214,而在背面一侧的基板300上,在与观察一侧基板200相向的面上,沿着Y(列)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段电极314。
另外,在背面一侧的基板300上,在从观察一侧的基板200突出的两边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采用COG技术,分别安装了驱动公用电极214用的驱动器IC122以及驱动段电极314用的驱动器IC芯片124,另外,在该两边中,FPC基板150键合在安装驱动器IC124的区域的外侧。
这里,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观察侧的基板200上形成的公用电极214经过掺入密封剂110中的导电性粒子114,与在背面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的布线350的一端相连接。另一方面,布线350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器IC122的输出一侧凸点上。另外,利用在基板300上形成的布线360,从FPC基板150(的键合部分)迂回到驱动器IC芯片122的输入一侧凸点为止。
另一方面,在背面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的段电极314直接连接在驱动器IC124的输出一侧凸点上。这里,在段电极314中,在从密封剂110的边框外一直到驱动器IC124的输出一侧凸点之前的部分的下层上形成低阻导电膜312,成为布线310(参照图14、图16)。另外,利用在基板300上形成的布线370,从FPC基板150(的键合部分)迂回到驱动器IC芯片124的输入一侧凸点为止。
<显示区域>
其次,详细说明液晶面板100中的显示区域。首先,详细说明观察一侧的基板200。
如图15或图16所示,在基板200的外表面上粘贴有延迟片133及偏振片131。另一方面,在基板200的内表面上沿X方向(图15中沿纸面左右方向、图16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延伸呈带状地形成多个由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公用电极214。另外,在公用电极214或基板200的表面上形成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取向膜208。另外,由于在显示区域以外没有需要,所以在密封剂110区域附近及其外侧不设置取向膜208。
接着,说明背面一侧的基板300。延迟片123及偏振片121粘贴在基板300的外表面上。另一方面,在基板300的内表面上形成起伏的散射树脂层303。该散射树脂层30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散射树脂层203相同,另外,在该起伏面上形成反射膜304。
因此,反映散射树脂层303的起伏,反射膜304的表面也有起伏,所以从观察一侧入射的光被反射膜304反射时,适度地发生散射。
另外,该反射膜304与段电极大致为同一宽度进行构图,以便使铝或银等的反射性金属膜在平面上看与段电极314重叠。因此,相邻的段电极314之间经过反射膜304难以呈电容耦合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透射型功能,所以在反射膜304上构建其图形时,每一个子像素形成两个使背光透过用的开口部309(参照图17)。
接着,在反射膜304的表面上,对应于公用电极214和段电极314交叉的区域,呈条状地排列形成红色滤色片305R、绿色滤色片305G以及蓝色滤色片305B,由R(红)、G(绿)、B(蓝)三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大致呈正方形的像素。另外,并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于此的意思,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另一方面,在这些滤色片305R、305G、305B的边界以及划分显示区域的外周边缘处设有对铬等遮光性金属层进行构图而成的遮光膜302,除了防止子像素之间混色外,还具有作为规定显示区域的边框的功能。
其次,在各色的滤色片305R、305G、305B或遮光膜302的表面上设置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平面化膜307,使该滤色片或遮光膜等的起伏平面化。然后,在被平面化膜307平面化了的面上沿Y方向(图15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图16中纸面的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多个带状的由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段电极314。然后,在段电极314或平面化膜307的表面上形成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取向膜308。另外,由于在显示区域以外不需要取向膜308或其下层的平面化膜307等,所以在密封剂110的区域附近及其外侧不予设置。
<密封剂附近、驱动器IC的安装区域、FPC基板的键合区域附近>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100上,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基板200位于观察一侧,基板300位于背面一侧。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100中,从观察一侧透视在形成密封剂110的区域附近所看到的平面结构如图17所示,公用电极214及段电极314的上下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呈倒转的关系。另外,图17中沿A-A’线的剖面图中,观察一侧和背面一侧互相相反(z方向相反),如图4中括弧中的坐标轴所示。
另外,在仰视观察一侧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5)相比较,驱动器122、124的安装面的方向也相反。因此,从观察一侧向背面一侧透视所看到的驱动器IC122的安装区域的布线结构的平面图、即、俯视驱动器IC122的安装面的平面图如图6括弧中的坐标轴所示,它表示观察侧和背面侧互相相反(z方向相反)。
因此,第二实施例的布线350、360、37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但由于设置在背面一侧,所以如果使观察一侧向上,则能看到与第一实施例上下关系相反的情形。
即,布线350、360、370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低阻导电膜352。362、372和与段电极314为同一层构成的透明导电膜354、364、374呈层叠结构。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低阻导电膜352、362、372由与上述遮光膜302为同一层构成。即,在本实施例中,对铬等遮光性金属层进行构图,形成遮光膜302以及低阻导电膜352、362、372。因此,以下以背面一侧的基板300为中心,说明这样的基板300的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
为了说明的方便,以段电极314和布线350为中心,分述密封剂边框内(显示区域)、密封剂以及密封剂边框外的情形。
首先,如图19(a)所示,在基板300的全部内表面上涂敷并烘干负型的光致抗蚀剂,形成树脂层303”。其次,使用在局部能使大量光透过的光掩模,对树脂层303”曝光并显影。因此,如图19(b)所示,在密封剂边框内,去除掉照射光的部分(感光部分),形成多个突起303a。另外,也可以用正型的光致抗蚀剂,使被光照射的部分固化,而将未被光照射的部分除去,形成该突起303a。
其次,如图19(c)所示,对形成了突起303a的基板300加热到光致抗蚀剂的热变形温度以上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该加热处理,突起303a软化,使角部分呈圆形。因此,形成具有比较光滑的凹凸的散射树脂层303。另外,根据在散射树脂层303上求得的散射特性,选定树脂层303”的材料(粘度和膜厚等)、突起303a的形状、间距等。
另外,如图19(d)所示,采用溅射等方法,使银合金或铝等的反射层304’成膜。接着,如图19(e)所示,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对反射层304’进行构图,形成反射膜304。在进行这种构图时同时形成开口部309。
接着,在形成了R(红)、G(绿)、B(蓝)中任意一种着色树脂层后,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进行构图,形成一种颜色的滤色片。通过进行同样的构图,形成其他两种颜色的滤色片。因此,如图20(f)所示,在形成了开口部309的反射膜304上形成分别对应于R、G、B各色的滤色片305R、305G、305B。
其次,如图20(g)所示,采用溅射等方法在基板300的全部内表面上淀积比ITO等具有透明性的金属氧化物的电阻低的金属(例如铬),使低阻金属层302’成膜。接着,如图20(h)所示,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对低阻金属层302’进行构图,在密封剂边框内的显示区域中形成遮光膜302,另外,在密封剂边框外,除了构成布线350的低阻导电膜352以外,形成了构成布线310、360、370的低阻导电膜312、362、372。
其次,如图20(i)所示,采用涂敷或印刷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材料,将其烘干后形成平面化膜(覆盖层)307。形成的该平面化膜307覆盖住滤色片305R、305G、305B以及反射膜304等各部分,而且不涉及形成密封剂110的区域。
接着,如图21(j)所示,在形成了平面化膜307的基板300的全部内表面上,采用溅射或离子镀敷法等使ITO等透明导电层314’成膜。然后,如图21(k)所示,采用光刻技术及刻蚀技术,对该透明导电层314’进行构图,除了段电极314和构成布线350的透明导电膜354以外,还形成了构成布线360、370的透明导电膜364、374。
然后,例如在涂敷或印刷聚酰亚胺溶液后,进行坚膜,如图21(1)所示,形成取向膜308。此后,对该取向膜308进行摩擦处理。
另一方面,虽然图中省略了观察一侧的基板200的制造工艺,但可作简单说明如下。即,第一,在基板200的内部前表面上使ITO等的透明导电层成膜,第二,对该透明导电层进行构图,形成公用电极214,第三,涂敷或印刷聚酰亚胺溶液后,进行坚膜,形成取向膜208。对该取向膜208进行摩擦处理。
以下,利用适当地分散了导电性粒子114的密封剂110,将对取向膜308进行了摩擦处理的背面一侧的基板300和同样对取向膜208进行了摩擦处理的观察一侧的基板200贴合,其次,在接近于真空状态下,将液晶160滴进密封剂110的开口部分。然后,返回常压,使液晶160浸透密封剂边框内后,用封口剂112将该开口部分封死。此后,如上所述,通过安装驱动器IC122、124及FPC基板150,构成图14所示的液晶面板100。
另外,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工作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即,在反射型的情况下,来自观察一侧的外部光经过偏振片131及延迟片133而呈规定的偏振状态,另外,通过观察一侧的基板200→公用电极214→液晶160→段电极314→平面化膜307→滤色片305这样的路径,到达反射膜304上,在这里反射后,沿着与刚才路径相反的路径行进。
另一方面,在透射型的情况下,背光(图中未示出)经过偏振片121及延迟片123后而呈规定的偏振状态,另外,通过背面一侧的基板300→开口部309→滤色片305→平面化膜307→段电极314→液晶160→公用电极214→观察一侧的基板200→偏振片131这样的路径,从观察一侧出射。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管是反射型,还是透射型,都能根据加在公用电极214和段电极314之间的电位差,对每个子像素控制通过偏振片131而最后能被观察者辨认的光量。
如果采用这样的第二实施例,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外部光充分时呈反射型,外部光弱时,通过使背光点亮,而主要呈透射型,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显示。
这里,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显示区域以外的布线350、360、370分别由透明导电膜354、364、374和与遮光膜302为同一层的遮光性金属层构成的低阻导电膜352、362、372层叠起来构成的,所以与由任意的单一膜构成的情况相比,能期求低电阻化。另外,由于段电极314在密封剂边框外与低阻导电膜312层叠,所以能期求低电阻化。
而且,这些低阻导电膜312、352、362、372是对与防止子像素之间混色和规定边框的遮光膜302为同一遮光性金属层进行构图而成的,所以不需要特别增加制造工艺。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制造工序不复杂,所以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将反射膜309的外形构成带状图形,以便与段电极314的形状大致相同,所以相邻的段电极314之间经过反射膜304难以呈电容耦合的结构。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背面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的段电极314中,在从密封剂的框外至驱动器IC124的输出一侧凸点之前的部分的下层形成低阻导电膜312,(虽然距离短但)呈层叠的布线310,所以能期求与该部分相当的低电阻化。
<应用>
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能与第一实施侧同样地应用。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以利用使驱动器IC122、124单芯片化的驱动器IC126分别驱动公用电极214及段电极314。
另外,也可以不将驱动器IC安装在液晶面板100上,而是利用倒装芯片技术或TAB技术等安装在FPC基板150上。另外,图23是表示将单芯片化了的驱动器IC126安装在FPC基板150上的例子的斜视图。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虽然作成了半透射半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但也可以不设开口部309,只作成反射型的。在作成反射型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从观察一侧照射光的前光,以代替背光。
另外,在实施例中,虽然利用掺入密封剂110中的导电性粒子114,期求公用电极214和布线350的导通,但也可以作成在密封剂110的边框外另外设置的区域期求导通的结构。
另一方面,公用电极214及段电极314由于互相相对的关系,所以也可以在观察一侧的基板200上形成段电极,而在背面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公用电极。在该结构中,在观察一侧的基板200上形成的段电极经过密封剂110内的导电性粒子114与在背面一侧的基板300上形成的布线350连接起来。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也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可以对每个子像素(或像素)设置TFD元件,利用它们进行驱动。
<其他>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作为液晶虽然使用了TN型的,但也可以使用BTN(Bi-stable Twisted Nematic,双稳态扭曲向列)型和铁电型等具有存储性能的双稳态型或高分子分散型,甚至将分子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对可见光的吸收呈各向异性的染料(宾)溶解在一定分子排列的液晶(主)中而使染料分子与液晶分子平行排列的GH(宾主)型等的液晶。
另外,也可以这样构成:不加电压时液晶分子沿垂直于两个基板的方向排列,而加电压时液晶分子沿平行于两个基板的方向排列的垂直取向(垂面取向),还可以这样构成:不加电压时液晶分子沿平行于两个基板的方向排列,而加电压时液晶分子沿垂直于两个基板的方向排列的平行(水平)取向(沿面取向)。这样,在本发明中能适用于各种液晶和取向方式。
<电子装置>
其次,说明几个将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于具体的电子装置中的实例。
<其一:携带型计算机>
首先,说明将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应用于携带型计算机的例子。图24是表示该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斜视图。图中,个人计算机1100由备有键盘1102的主机部1104以及液晶显示单元1106构成。该液晶显示单元1106通过将背光(图中未示出)加在前面所述的液晶面板100的背面而构成。因此,如果有外部光,则呈反射型,如果外部光不充分,则使背光点亮而呈透射型,这两种显示都能被辨认出来。
<其二:移动电话>
其次,说明将液晶显示装置应用于移动电话的显示部的例子。图25是表示该移动电话的结构的斜视图。图中,移动电话1200除了多个操作按键1202以外,还备有受话口1204、送话口1206、以及上述的液晶面板100。另外,根据需要,在该液晶面板100的背面设有提高可视性用的背光(图中未示出)。
<其三:数码相机>
另外,说明将液晶显示装置用于取景器的数码相机。图26是表示该数码相机的结构的斜视图,但与外部机器的连接仅简单地表示出来。
通常的照相机是利用被拍摄物体的光学图像使胶片感光,与此不同,数码相机1300是利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摄像元件,对被拍摄物体的光学图像进行光电变换,生成摄像信号。这里,在数码相机1300的机壳1302的背面设有上述的液晶面板100,根据CCD产生的摄像信号,进行显示。因此,液晶面板100具有显示被拍摄物体的取景器的功能。另外,在机壳1302的前面一侧(图中为背面一侧)设有包括光学镜头和CCD等的光接收单元1304。
这里,摄影者在确认了液晶面板100上显示的被拍摄物体的像之后,如果按下快门按钮1306,则该时刻的CCD的摄像信号便被传输并存储在电路基板1308的存储器中。另外,在该数码相机1300中,在机壳1302的侧面设有视频信号输出端1312、以及数据通信用的输入输出端1314。而且,如图所示,根据需要,将电视监视器1430连接在前者视频信号输出端1312上,另外,将个人计算机1440连接在后者数据通信用的输入输出端1314上。另外,通过规定的操作,存储在电路基板1308的存储器中的摄像信号被输出给电视监视器1430和个人计算机1440。
另外,作为电子装置,除了图24中的个人计算机、图25中的移动电话、图26中的数码相机以外,还能举出:液晶电视机,取景器型、监视器直视型的录像机,导航装置,传呼机,电子笔记本,台式计算器,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POS终端,备有触摸面板的装置等。而且,作为这些各种电子装置的显示部,当然能适用上述的显示装置。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由于在基板上形成的布线由层叠膜构成,该层叠膜由与透明电极为同一层构成的透明导电膜以及比其电阻低的低阻材料构成的低阻导电膜构成,所以与由任何一种单一层构成的情况相比,能期求布线的低电阻化。

Claims (13)

1.一种液晶装置,其第一基板(200)和第二基板(300)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214);
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314);
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布线(350);以及
连接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一布线的导通材料(114),
上述第一布线包括金属氧化物膜(354)、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352);
上述导电膜避开与上述导通材料的连接部分而形成;
上述第一布线设置在上述连接部分和上述连接部分的外侧区域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驱动上述液晶用的驱动器IC(122),
上述驱动器IC包括供给信号的输出一侧的凸点(129a),
上述输出一侧的凸点连接到上述第一布线上,
上述导电膜避开与上述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包括金属氧化物膜(364)、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362)的第二布线(360);以及
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驱动上述液晶用的驱动器IC(122),
上述驱动器IC包括输入信号的输入一侧的凸点(129b)和供给信号的输出一侧的凸点(129a),
上述输入一侧的凸点连接在上述第二布线上,上述输出一侧的凸点连接在上述第一布线上,
上述第二布线中包括的导电膜(362)避开与上述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的一边,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一突出区域;以及
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与上述一边相交的另一边,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二突出区域,
上述驱动器IC(122)设置在上述第一突出区域中,
上述第二布线经过上述第一突出区域及第二突出区域两者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有在上述第二突出区域连接到上述第二布线上的外部电路基板(150),
上述第二布线中包括的导电膜避开与上述外部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而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连接到上述第二电极上的第一驱动器IC(12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包括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连接在驱动器IC(122)上的第二布线,
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的一边、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一突出区域;以及
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与上述一边相交的另一边,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二突出区域,
上述驱动器IC包括从上述第二布线输入信号的输入一侧的凸点,而且设置在上述第一突出区域中,
上述第二布线跨过上述第一突出区域及第二突出区域两者而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布线中包括的导电膜避开与上述驱动器IC(122)的连接部分而形成。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驱动上述液晶用的驱动器IC(126),
上述驱动器IC包括供给信号的输出一侧的凸点,
上述输出一侧的凸点连接到上述第一布线和第二电极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有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并对上述驱动器IC(126)供给信号的外部电路基板,
上述驱动器IC(126)包括将信号输入到输入一侧的凸点,
上述输入一侧凸点与包括金属氧化物膜,和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电阻值的导电膜的第二布线连接,
包括在上述第二布线的导电膜避开与上述驱动器IC连接部分而形成。
12.一种液晶装置,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述第一基板上设置的第一电极;
在上述第二基板上设置的第二电极;
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的一边,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一突出区域;
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与上述一边相交的另一边,不与上述第一基板重叠的第二突出区域;
跨过上述第一突出区域及第二突出区域两者而设置的布线;
将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布线的一端连接的导通材料;和
与上述布线的另一端连接的FPC基板;
上述布线包括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
上述导电膜避开与上述导通材料的连接部分而形成,
上述布线设于上述连接部分和上述连接部分的外侧的区域上。
13.一种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液晶装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向配置,液晶被封入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的间隙中,其特征在于:
包括将第一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工序;和
将第一布线和第二电极设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上的工序;
上述液晶装置具有连接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一布线的导通材料,
上述第一布线包括金属氧化物膜、以及电阻值比上述金属氧化物膜低的导电膜,
上述导电膜避开与上述导通材料连接部分而形成,
上述第一布线设置在上述连接部分和上述连接部分的外侧区域上。
CNB011228024A 2000-05-25 2001-05-25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932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54696 2000-05-25
JP154695/2000 2000-05-25
JP154696/2000 2000-05-25
JP2000154695 2000-05-25
JP103495/2001 2001-04-02
JP2001103495A JP3697173B2 (ja) 2000-05-25 2001-04-02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8268A CN1328268A (zh) 2001-12-26
CN1193259C true CN1193259C (zh) 2005-03-16

Family

ID=2734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28024A Expired - Lifetime CN1193259C (zh) 2000-05-25 2001-05-25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768533B2 (zh)
JP (1) JP3697173B2 (zh)
KR (1) KR100404259B1 (zh)
CN (1) CN1193259C (zh)
TW (1) TWI2871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7740B (zh) * 2019-01-02 2020-03-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電晶體驅動電路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6609A (ja) 2001-03-29 2002-10-09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10967B2 (ja) * 2001-07-27 2005-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JP3959253B2 (ja) * 2001-10-02 2007-08-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携帯型表示装置
KR100817127B1 (ko) * 2001-12-31 2008-03-2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사형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반사막 구조 및 제조 방법
KR100796759B1 (ko) * 2002-02-19 2008-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JP4226368B2 (ja) * 2002-06-07 2009-02-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表示装置、及び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0437251C (zh) * 2002-08-16 2008-11-26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在涂覆形成的夹层绝缘膜上具有透明导电膜的液晶显示器
KR100451773B1 (ko) * 2002-11-20 2004-10-0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디지털 저항막 방식의 터치 패널
US8125601B2 (en) * 2003-01-08 2012-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p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04247373A (ja) * 2003-02-12 2004-09-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
KR20050005881A (ko) * 2003-07-07 2005-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4270989B2 (ja) * 2003-09-11 2009-06-0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半透過反射膜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148086B2 (ja) * 2003-09-29 2008-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パネル
JP4123194B2 (ja) * 2004-06-15 2008-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DE102005059789B4 (de) * 2004-12-23 2010-07-22 Lg Display Co., Lt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US8802214B2 (en) * 2005-06-13 2014-08-12 Trillion Science, Inc. Non-random array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KR101153299B1 (ko) 2005-06-30 2012-06-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886488B2 (ja) * 2006-12-02 2012-02-29 インフォビジョン 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ホールデングズ リミティッド 液晶表示装置用の液晶パネル
KR100911422B1 (ko) 2006-12-29 2009-08-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119805B2 (ja) * 2007-08-27 2013-01-16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パネル、パネル検査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5171412B2 (ja) * 2007-10-01 2013-03-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EP2261783A4 (en) * 2008-03-31 2013-05-22 Sharp Kk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SCREEN
JP5258436B2 (ja) * 2008-07-30 2013-08-07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316810A1 (en) * 2009-02-20 2011-12-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US8563983B2 (en) * 2009-08-25 2013-10-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20319144A1 (en) * 2010-02-23 2012-12-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764415B1 (ko) * 2010-10-29 2017-08-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일체형 평판표시장치
KR101178914B1 (ko) * 2010-10-29 2012-09-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평판표시장치
JP2012098577A (ja) * 2010-11-04 2012-05-24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US9253892B2 (en) * 2012-04-13 2016-02-02 Wistron Corporation Peripheral circuit of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40000084A (ko) * 2012-06-22 2014-0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KR102307432B1 (ko) * 2013-12-09 2021-09-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586358B2 (ja) * 2015-12-04 2019-10-0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CN107343352A (zh) * 2016-05-03 2017-11-10 琦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显示介面的软性电路连接架构与其制作方法
CN105892175B (zh) * 2016-07-01 2019-11-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97561A (zh) * 2016-09-09 2017-0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US11224131B2 (en) * 2018-04-04 2022-01-1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rface mounting cable connec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3296A (en) * 1986-10-22 1989-08-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Electrode plate for color display device
US5365357A (en) * 1988-04-21 1994-11-15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color filters and light blocking layers in the periphery
JP2854875B2 (ja) 1989-03-18 1999-0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H02245736A (ja) * 1989-03-20 1990-10-01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507006Y2 (ja) 1989-07-28 1996-08-14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H087345B2 (ja) 1989-10-30 1996-01-2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電極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62933A (en) * 1990-05-16 1992-11-10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Active matrix structur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s wherein each of the gate/data lines includes at least a molybdenum-base alloy layer containing 0.5 to 10 wt. % of chromium
JPH0437146A (ja) 1990-06-01 1992-02-0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半導体チップの実装方法
WO1992004654A1 (en) * 1990-08-31 1992-03-19 Idemitsu Kosan Co., Ltd. Color filter,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olor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5402254B1 (en) * 1990-10-17 1998-09-22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fts in which pixel electrodes are formed in the same plane as the gate electrodes with anodized oxide films before the deposition of silicon
JPH04166916A (ja) 1990-10-31 1992-06-12 Ricoh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H04217229A (ja) 1990-12-19 1992-08-07 Fujitsu Ltd 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JP3000776B2 (ja) 1992-02-07 2000-01-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液晶表示装置
US5556670A (en) * 1992-10-15 1996-09-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H06222372A (ja) 1993-01-26 1994-08-12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294194B1 (ko) * 1993-02-05 2001-09-17 김순택 액정표시소자
JP3413239B2 (ja) 1993-04-06 2003-06-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950012106A (ko) * 1993-11-12 1995-05-16 윤종용 저저항 전극을 갖는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0160438B1 (ko) * 1995-05-18 1999-01-15 김광호 고효율 독립냉각 싸이클을 가지는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JPH0926589A (ja) 1995-07-11 1997-01-28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09152623A (ja) 1995-11-30 1997-06-10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188110B1 (ko) 1996-04-10 1999-06-01 김광호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268103B1 (ko) * 1996-10-11 2000-10-16 윤종용 질화크롬을사용한배선및그제조방법,이를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및그제조방법
US6433841B1 (en) * 1997-12-19 2002-08-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faces holding electro-optical material in between flattened by using concave reces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JP3119228B2 (ja) * 1998-01-20 2000-12-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04897B1 (en) * 1998-08-18 2001-03-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resistor for measuring touch position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255957B (en) * 1999-03-26 2006-06-01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7740B (zh) * 2019-01-02 2020-03-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電晶體驅動電路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049053A (ja) 2002-02-15
US20020008681A1 (en) 2002-01-24
US6768533B2 (en) 2004-07-27
US20040212772A1 (en) 2004-10-28
KR100404259B1 (ko) 2003-11-03
KR20010107768A (ko) 2001-12-07
CN1328268A (zh) 2001-12-26
TWI287160B (en) 2007-09-21
JP3697173B2 (ja) 2005-09-21
US7092050B2 (en) 2006-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3259C (zh)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88731C (zh) 液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2582024Y (zh) 半透射反射式液晶装置和使用它的电子设备
CN1229668C (zh) 基板装置、它的检测方法、电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326180A (zh) 液晶装置、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204447C (zh) 显示装置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665749Y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2054C (zh) 复合柔性布线基板及其制造方法、电光装置、电子装置
CN1204542C (zh) 电光装置、驱动用ic及电子设备
CN1199534C (zh) 电路基板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657045Y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258109C (zh) 液晶显示器
CN1725069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334478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仪器
CN1841138A (zh) 电光装置、布线基板的安装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239928C (zh) 滤色器基片与电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591145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0343744C (zh) 电光装置用基板、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721930A (zh) 电光装置、安装结构体和电子设备
CN1831613A (zh) 照明装置、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17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369732A (zh) 液晶器件、液晶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991507A (zh) 显示器件
CN1831925A (zh) 半导体电路、电光装置的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959501A (zh) 显示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12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12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