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7998A - 光纤电缆、线束及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电缆、线束及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7998A
CN111867998A CN201980019005.XA CN201980019005A CN111867998A CN 111867998 A CN111867998 A CN 111867998A CN 201980019005 A CN201980019005 A CN 201980019005A CN 111867998 A CN111867998 A CN 111867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ating
layer
fiber cabl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90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7998B (zh
Inventor
森中刚
石角彰规
木原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67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7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7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7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395Glass optical fibre with a protective coating, e.g. two layer polymer coating deposited directly on a silica cladding surface during fibre manufa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48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25/50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104Coating to obtain optical fibres
    • C03C25/1065Multipl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24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 C03C2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 C03C25/2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3C25/30Poly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24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 C03C2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 C03C25/2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3C25/30Polyolefins
    • C03C25/305Polyfluoro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24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 C03C2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 C03C25/3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3C25/323Polyesters, e.g. alkyd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24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 C03C2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 C03C25/3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3C25/328Polyam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033Core or cladding made from organic material, e.g. polymeric materi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36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core or cladding comprising multiple layers
    • G02B6/03616Optical fibr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refractive index layers around the central core segment, i.e. around the innermost high index core layer, and their relative 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
    • G02B6/03622Optical fibr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refractive index layers around the central core segment, i.e. around the innermost high index core layer, and their relative 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 having 2 layer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7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 G02B6/4486Protective cov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电缆,是具有光纤、以及在上述光纤的外周以被覆内层、被覆外层的顺序形成为同心圆状的至少2层以上的被覆层的光纤电缆,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由氧透过率2.0cc·20μm/(m2·天·atm)以下的树脂材料构成,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包含选自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结构中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在将光纤的外径设为A(μm),将光纤电缆的外径设为B(μm),将被覆外层的厚度设为c(μm)时,满足下述通式(i)和(ii)。900≤A≤1100 (i) 0.40≤2×c/(B‑A)≤0.70 (ii)。

Description

光纤电缆、线束及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电缆、线束以及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在通信、传感、照明、装饰、显示等广泛的用途中使用。光纤中,与玻璃系光纤相比,具有在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透明性高的树脂的芯上,由与芯相比低折射且透明性高的树脂被覆芯的外周的结构的塑料光纤,具有实现系统整体的轻量化,加工性、柔软性优异等优点。
此外,近年来,塑料光纤伴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可传输距离和耐热性提高,在汽车、铁路和航空器内等移动体内通信用途、工厂内的OA/传感用途中正在得以使用。在上述用途中,要求即使在105℃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光纤,光纤的传输损耗也不会显著增加,即要求105℃长期耐热性优异的光纤。
通常,光纤以光纤单体来使用的情况少,为了赋予耐热性、机械特性、阻燃性、识别性等,以在光纤上被覆热塑性树脂等作为被覆层的光纤电缆的方式来使用。
在汽车、铁路等移动体内通信用途中所使用的光纤电缆在被覆层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赋予耐热性的被覆层(以下,称为“内侧被覆层”。),在该被覆层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赋予机械特性、阻燃性、识别性、此外耐热性等的被覆层(以下,称为“外侧被覆层”。)。
进一步,在汽车、铁路等移动体内配设光纤电缆的情况下,大多以将2种以上的光纤电缆捆扎而成的线束的形态或者以将光纤电缆与电线、电线电缆捆扎而成的线束的形态来敷设。
然而,存在如下课题:在将光纤电缆与被覆层包含氯乙烯系树脂的其他电缆捆扎的状态下、将光纤电缆与其他电缆利用包含氯乙烯系树脂的带进行捆扎的状态下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时,氯乙烯系树脂中的增塑剂转移至光纤电缆的被覆层,被覆层产生龟裂,或转移至光纤而损害光学特性。即,要求对于氯乙烯系树脂中的增塑剂的耐性优异的光纤电缆。作为氯乙烯系树脂中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系、己二酸系、磷酸系、偏苯三甲酸系、环氧系、脂肪族二元酸系等众多种类,作为主要的增塑剂,可举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邻苯二甲酸系的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偏苯三甲酸系的偏苯三甲酸三(2-乙基己基)酯。
此外,在汽车、铁路等移动体内所使用的光纤电缆连接于发送机的光源、接收机的受光体时,将上述外侧被覆层仅剥离必要的长度,在上述内侧被覆层的表面,利用激光熔接法、“铆接”法等方法来安装连接用的插头、套圈。
作为对光纤赋予在100~105℃的高温环境下的长期耐热性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使用包含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被覆材,将塑料光纤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被覆。
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光纤电缆,作为赋予在超过110℃的高温环境下的长期耐热性的方法,使塑料光纤具备包含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氧屏蔽层,进一步在其外侧具备外层。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光纤电缆,在光纤的外周被覆有由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形成的保护被覆层和由尼龙12形成的光阻挡被覆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7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0552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09/1574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3所提出的光纤电缆具有由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形成的被覆层,因此虽然105℃长期耐热性良好,但是对于氯乙烯系树脂的增塑剂的耐性不充分。
因此,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对于氯乙烯系树脂的增塑剂的耐性和105℃时的长期耐热性优异的光纤电缆,以及包含该光纤电缆的线束。
另外,作为本发明中成为对象的氯乙烯系树脂的增塑剂,可举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己二酸系聚酯、偏苯三甲酸三(2-乙基己基)酯(以下,简写为“氯乙烯系树脂的增塑剂”。)。
进一步,本发明人等在本发明中,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光纤电缆的一实施方式,发现了在光纤的外周以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和被覆外层的顺序将被覆层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光纤电缆。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发现在光纤电缆的外周仅被覆上述被覆内层,接着形成上述被覆中间层的情况下,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变得不充分,在为了安装连接用的插头、套圈而剥离光纤电缆的被覆外层时,被覆中间层会被剥离,无法安装连接用插头等。
因此,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在光纤的外周以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和被覆外层的顺序将被覆层形成为同心圆状,上述被覆内层与上述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优异的光纤电缆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得到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光纤电缆,其是具有光纤、以及设置于上述光纤的外周的被覆层的光纤电缆,上述被覆层包含以被覆内层、被覆外层的顺序形成为同心圆状的至少2层以上的层,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由氧透过率2.0cc·20μm/(m2·天·atm)以下的树脂材料构成,构成上述被覆外层的材料包含选自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结构中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
在将光纤的外径设为A(μm),将光纤电缆的外径设为B(μm),将上述被覆外层的厚度设为c(μm)时,满足下述通式(i)和(ii)。
900≤A≤1100 (i)
0.40≤2×c/(B-A)≤0.70 (ii)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一种线束,其是将光纤电缆(C1)与具有由包含氯乙烯系树脂的材料构成的被覆层的电缆(C2)捆扎而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提供一种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其为光纤、以及在上述光纤的外周以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和被覆外层的顺序将被覆层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为乙烯-乙烯醇系树脂,构成上述被覆中间层的材料包含聚酰胺系树脂(N),构成上述被覆外层的材料为选自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结构中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并且,所述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向压缩式的带有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的共挤出被覆装置供给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和构成上述被覆中间层的材料,将被覆内层和被覆中间层同时被覆于上述光纤的外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对于氯乙烯系树脂的增塑剂的耐性(以下,称为“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和105℃时的长期耐热性(以下,称为“105℃长期耐热性”。)优异的光纤电缆以及包含该光纤电缆的线束。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能够提供稳定地制造如下光纤电缆的方法,该光纤电缆在光纤的外周以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和被覆外层的顺序将被覆层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光纤电缆中,由包含EVOH树脂的材料形成的被覆内层与由包含尼龙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的材料形成的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优异。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在光纤电缆的末端部安装插头、套圈时的操作性优异的光纤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光纤电缆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光纤电缆中的光纤的一例的阶跃型光纤的例子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光纤电缆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带有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的被覆装置的一例的纵截面图。
图5为用于说明光纤电缆的被覆层拉拔强度的测定方法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边使用附图一边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附图。
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1种,“(甲基)丙烯酸”是指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1种。
在本发明中,“单体”是指未聚合的化合物,“重复单元”是指通过单体的聚合而形成的来源于上述单体的单元。重复单元可以是通过聚合反应直接形成的单元,也可以是通过对聚合物进行处理而使上述单元的一部分转变为其他结构的单元。
在本发明中,“质量%”表示总量100质量%中所包含的预定成分的含有比例。
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A~B”是指A以上B以下。
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在本说明书中,例如,所谓“偏氟乙烯(VDF)-四氟乙烯(TFE)-六氟丙烯(HFP)共聚物”,是指“由来源于VDF的重复单元、来源于TFE的重复单元以及来源于HFP的重复单元形成的共聚物”。
(光纤电缆)
本发明的光纤电缆具有光纤以及设置于光纤的外周的被覆层。上述被覆层在光纤的外周包含以被覆内层、被覆外层的顺序形成为同心圆状的至少2层以上的层。
作为这样的光纤电缆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举出例如,在图1(a)所示那样的光纤10的外周具有由2层构成的被覆层,即被覆内层20a、被覆外层20b的光纤电缆。
上述被覆层也能够采用在上述被覆内层与上述被覆外层之间,进一步设置被覆中间层,包含以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被覆外层的顺序形成为同心圆状的至少3层以上的层的形态。上述被覆层可举出由以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被覆外层的顺序形成为同心圆状的3层构成的实施方式。作为这样的光纤电缆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举出例如,在图1(b)所示那样的光纤10的外周具有被覆内层20a、被覆中间层20c、被覆外层20b的光纤电缆等。
本发明的光纤电缆为在后述光纤的外周,设置包含将后述被覆内层、后述被覆外层以该顺序配置从而各被覆层形成为同心圆状的至少2层以上的层的被覆层的光纤电缆。通过具有上述被覆内层,从而能够使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优异。通过具有上述被覆外层,从而能够使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优异。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举出例如,在图1(a)所示那样的光纤10的外周具有被覆内层20a、被覆外层20b的光纤电缆等。
进一步,本发明的光纤电缆在将光纤的外径设为A(μm),将光纤电缆的外径设为B(μm),将上述被覆外层的厚度设为c(μm)时,满足下述通式(i)的条件时,通过满足下述通式(ii),从而能够使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优异。
900≤A≤1100 (i)
0.40≤2×c/(B-A)≤0.70 (ii)
在汽车、铁路和航空器内等移动体内通信用途中所使用的光纤电缆的外径的上限值存在限制。因此,为了增大被覆外层的厚度,需要使被覆内层的厚度或根据需要设置的被覆中间层的厚度变小,105℃长期耐热性降低。因此,从良好地维持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的观点考虑,2×c/(B-A)的上限为0.70以下,更优选为0.65以下。另一方面,从使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2×c/(B-A)的下限为0.40以上,更优选为0.50以上。上述上限与下限能够任意地组合。具体而言,2×c/(B-A)为0.40以上0.70以下,优选为0.50以上0.70以下或0.40以上0.65以下,更优选为0.50以上0.65以下。
上述被覆层只要至少包含上述被覆内层和上述被覆外层即可,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影响本申请发明效果的程度,包含上述被覆内层和上述被覆外层以外的其他层作为上述被覆层的最外层。
进一步,本发明的光纤电缆通过在上述被覆内层与上述被覆外层之间,具有由包含聚酰胺系树脂(N)的材料构成的被覆中间层,从而能够使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更优异。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举出例如,在图1(b)所示那样的光纤10的外周具有被覆内层20a、被覆中间层20c、被覆外层20b的光纤电缆等。
以下,以被覆层(被覆内层、被覆外层、被覆中间层)、光纤、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的顺序进行详细地说明。
[被覆内层]
被覆内层是指在具有2层以上的被覆层中,从光纤来看内层侧的被覆层。
被覆内层由氧透过率2.0cc·20μm/(m2·天·atm)以下的树脂组合物(以下,简写为“低氧透过率的材料”。)来构成。
被覆内层通过由低氧透过率的材料来构成,从而光纤的105℃长期耐热性变得良好。
从光纤电缆的105℃耐热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低氧透过率的材料的氧透过率的上限为2.0cc·20μm/(m2·天·atm)以下,更优选为0.8cc·20μm/(m2·天·at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5cc·20μm/(m2·天·atm)以下,特别优选为0.1cc·20μm/(m2·天·atm)以下。
低氧透过率的材料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乙烯-乙烯醇系树脂(以下,简写为EVOH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
其中,EVOH树脂的氧阻挡性高,因此能够抑制高温环境下的光纤的氧化劣化引起的传输损耗的增大,由此优选。EVOH树脂为包含来源于乙烯的单元(以下简写为“乙烯单元”)和来源于乙烯醇的单元(以下简写为“乙烯醇单元”)的共聚物树脂。将构成共聚物树脂的“来源于单体的单元”简写为“单体单元”。低氧透过率的材料中EVOH树脂的含量只要处于可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就没有特别限制,从获得更充分的氧阻挡性方面考虑,优选处于90~100质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处于95~100质量%的范围内,低氧透过率的材料特别优选为EVOH树脂。
作为EVOH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乙烯单元与乙烯醇单元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构成上述EVOH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量100摩尔,处于乙烯单元20摩尔%以上50摩尔%以下、乙烯醇单元50摩尔%以上80摩尔%以下的范围的共聚物。相对于构成EVOH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量100摩尔,乙烯单元与乙烯醇单元的合计量优选为9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5摩尔%以上。
上述EVOH树脂中的乙烯醇单元的含有比例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机械强度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上述乙烯-乙烯醇系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量100摩尔%,优选为8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77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4摩尔%以下。乙烯醇单元的含有比例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上述乙烯-乙烯醇系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量100摩尔,优选为5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56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69摩尔%以上。
上述EVOH树脂中的乙烯单元的含有比例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105℃耐热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上述乙烯-乙烯醇系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量100摩尔%,优选为5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44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31摩尔%以下。乙烯单元的含有比例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机械强度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上述乙烯-乙烯醇系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量100摩尔,优选为2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3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6摩尔%以上。
作为上述EVOH树脂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Soarnol D、DT、DC、Soarnol E、ET、A、AT(制品名,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
EVOH树脂的熔点的上限不受特别限定,优选为195℃以下,更优选处于180℃以下的范围内,按照JIS K7210,以210℃、荷重5kgf(49N)测定得到的熔体流动指数处于25~80g/10分钟的范围内的物质从光纤电缆的成型稳定性优异方面考虑是优选的。EVOH树脂的熔点的下限不受特别限定,优选为155℃以上,更优选为165℃以上。如果熔点过低,则存在与上述被覆外层、上述被覆中间层的结晶熔化温度之差变得过大,设置功能被覆层时的成型稳定性降低的担忧。
在本说明书中,熔点设为按照ISO3146:2000,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得到的值。
[被覆外层]
所谓被覆外层,是指在具有2层以上的被覆层中,从光纤来看外层侧的被覆层。
构成上述被覆外层的材料包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E)、聚烯烃系树脂(O)和结构中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F)(以下,简称为“氟系树脂(F)”。)中的至少1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E))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E)(以下,简写为“PBT树脂(E)”)能够作为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之一来使用。
所谓PBT树脂(E),为将通过1,4-丁二醇(四亚甲基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的酯化反应、或1,4-丁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酯交换反应等而获得的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酯(BHT)、或者由其低聚物缩聚而合成的、含有下述通式(4)所示的低聚1,4-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单元作为主构成单元的聚合物。
[化1]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091
(式中的n表示正整数)
作为适于本发明的PBT树脂(E),更具体而言,优选下述弹性体树脂,其含有上述通式(4)所示的低聚1,4-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硬链段单元(晶相),且含有通过分子量处于200~5000范围内的脂肪族聚醚(例如,聚四亚甲基二醇(PTMG)等)与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对苯二甲酸二丙酯、对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至少1种的缩聚而合成的下述通式(5)所示的嵌段单元、或下述通式(6)所示的聚(ε-己内酯)(PCL)的嵌段单元、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那样的脂肪族聚酯的嵌段单元作为软链段单元(非晶相)。
[化2]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092
(式中,p表示4~12的整数,q表示2~20的整数,m表示正整数)
[化3]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093
(式中,r表示1以上的整数,l表示正整数)
上述PBT树脂中,特别是从维持高温高湿下的光纤电缆的光学性能、被覆层的拉拔强度的耐久性方面考虑,具有包含上述通式(5)所示的脂肪族聚醚单元的嵌段单元作为软链段单元的PBT树脂是适合的。特别是,作为包含下述硬链段部分(A)和软链段部分(B)的嵌段共聚物的PBT树脂在高温高湿下的光纤电缆的光学性能、被覆层的拉拔强度的耐久性优异,因此优选,所述硬链段部分(A)由低聚1,4-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式(4)所示的结构),所述软链段部分(B)由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酯与分子量处于200~600范围内的四亚甲基二醇(PTMG)的缩聚物形成(式(5)中p=4的情况下的结构)。
进一步,在上述PBT树脂中,硬链段部分(A)中所包含的1,4-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的总摩尔数(a)与软链段部分(B)中所包含的1,4-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的总摩尔数(b)之比(a/b)优选为15/85~30/70的范围。如果该比(a/b)过小,则聚合物主链中的醚键单元的数目增加,因此在高温高湿下PBT树脂易于受到由水解引起的劣化,或者软链段含有比例增大,因此材料本身柔软而易于遭受变形,由此拉拔强度降低。相反地,如果该比(a/b)过大,则硬链段的含有比例增大,因此熔点变高,被覆稳定性降低。该比(a/b)更优选为18/8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2/78以上。另一方面,该比更优选为27/7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75以下。
进一步,上述PBT树脂的熔点优选处于155℃以上230℃以下的范围内。如果熔点过低,则存在与被覆内层的密合性降低的担忧。另一方面,如果熔点过高,则存在由于设置被覆外层时的热历程的影响而光纤的光学特性降低的担忧。PBT树脂的熔点更优选为2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10℃以下。此外PBT树脂的熔点更优选为16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75℃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熔点设为按照ISO3146:2000,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得到的值。
上述那样的PBT树脂与氯乙烯树脂的增塑剂的亲和性低。因此,本发明的光纤电缆即使在与具有由氯乙烯系树脂构成的被覆层的电缆捆扎来使用的情况下,也具有防止氯乙烯树脂的增塑剂转移至构成本发明的光纤电缆的光纤中的效果,因此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和105℃长期耐热性变得良好。
作为这样的PBT树脂,例如,能够从东丽-杜邦公司制的Hytrel 8068、5547F、6037F、7237F(商品名)、Polyplastics公司制的DURANEX系列(商品名)、东洋纺公司制的Pelprene S型、P型(商品名)、三菱工程塑料公司制的Novaduran5010N6-3X(商品名)、杜邦公司制的Crastin系列(商品名)等中进行选择。
其中,从阻燃性优异方面考虑,更优选使用东丽-杜邦公司制的Hytrel7237F(商品名)或三菱工程塑料公司制的Novaduran 5010N6-3X。
在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中,PBT树脂(E)的含有比例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和增塑剂耐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100质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中的PBT树脂(E)的含有比例的上限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100质量%。
(聚烯烃系树脂(O))
聚烯烃系树脂(O)能够作为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之一来使用。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O)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从除了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和增塑剂耐性以外,阻燃性、机械强度也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在后述聚丙烯系树脂(A)中配合有适当量的后述橡胶成分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进一步优选包含后述磷系阻燃剂(P)。
此外,在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中,聚烯烃系树脂(O)的含有比例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和增塑剂耐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聚烯烃系树脂(O)的含有比例的上限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100质量%。
从光纤电缆的阻燃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构成使用了聚烯烃系树脂(O)的被覆外层的材料中的、磷系阻燃剂(P)的含有比例的下限,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O)(例如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100质量份,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43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份以上。从光纤电缆的机械特性(弯曲弹性力、弯曲性)降低的观点考虑,磷系阻燃剂(P)的含有比例的上限优选为5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3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能够作为构成包含聚烯烃系树脂(O)的被覆外层的材料之一来使用。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是指在后述聚丙烯系树脂(A)中配合有适当量的后述橡胶成分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作为聚丙烯系树脂(A),从能够提高光纤电缆的耐热性方面考虑,使用将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具体而言,可举出选自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聚丙烯与聚乙烯的掺混组合物中的至少1种。特别是,从通过适当选择各聚合物(A1、A2)的配合比,从而能够容易调整光纤电缆的耐热性和柔软性方面考虑,优选聚丙烯(A1)与聚乙烯(A2)的掺混组合物。此外,如果是将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则能够将在光纤上形成被覆层时的温度设定得比230℃低,也能够抑制被覆工序时产生的光纤的光学性能的降低。另外,所谓聚丙烯,表示等规或间规的聚丙烯,所谓聚乙烯,表示低密度、中密度或高密度的聚乙烯。
在上述聚丙烯(A1)与聚乙烯(A2)的掺混组合物中,聚丙烯(A1)与聚乙烯(A2)的比例只要根据使用光纤电缆所要求的温度进行适当选择即可,在100℃以上长期使用光纤电缆的情况下,树脂成分优选包含聚丙烯(A1)30~100质量份和聚乙烯(A2)0~70质量份的混合物,在125℃以上长期使用光纤电缆的情况下,优选包含聚丙烯(A1)50~100质量份和聚乙烯(A2)0~50质量份的混合物。如果聚乙烯(A2)过多,则存在光纤电缆在100℃以上易于热变形等,耐热性降低的倾向。聚乙烯的比例的下限不受特别限制,在使光纤电缆的耐热性变得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包含聚乙烯(A2),或者为了对光纤电缆赋予柔软性,聚乙烯(A2)的比例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份。
另一方面,作为橡胶成分,优选为选自具有乙烯和/或丙烯的单元与非共轭二烯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共聚物(B)、将该共聚物(B)氢化而成的共聚物(B’)中的至少1种聚合物。作为共聚物(B),可举出由具有乙烯和/或丙烯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聚合物嵌段(b1)和具有非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聚合物嵌段(b2)形成的嵌段共聚物(Bb);作为共聚物(B’),可举出将该嵌段共聚物(Bb)氢化而成的嵌段共聚物(Bb’)。另外,作为非共轭二烯单体,可举出亚乙基降冰片烯、1,4-己二烯、二氯戊二烯等,并不特别限定于此。特别是,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单体的三元共聚物具有如下优点:不仅能够表现作为上述橡胶成分的功能而使光纤电缆具有适度的柔软性,而且也兼具提高上述树脂成分的聚丙烯(A1)与聚乙烯(A2)的相容性的效果。
此外,所谓上述共聚物(B)或(Bb)的氢化,是指由于共聚物(B)或(Bb)在主链上包含不饱和键(碳-碳双键),耐热性、耐候性等化学稳定性差,因此通过将其不饱和键部分进行氢化,从而使其变为稳定的饱和键。存在通过氢化反应,聚合物的主链中所包含的残存双键的量越少,即氢化率越高,则被覆层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候性等越提高的倾向。
该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除了在室温下,作为具有熵弹性的橡胶成分的软质嵌段具有使光纤电缆变得柔软的效果以外,在低温时采用与硫化橡胶同样的行为,作为树脂成分的硬质嵌段具有防止其塑性变形的效果,此外在高温下,该树脂成分直至其熔点也不软化,因此具有充分的耐热性,并且柔软,且具有优异的加工性。此外,该弹性体(X)为热塑性,因此能够实现聚乙烯、聚丙烯同样的加工,被覆于光纤后,也不需要复杂的后交联处理,由于为烯烃系聚合物,因此不含官能团、向光纤中转移的低分子化合物,由此光纤电缆的耐湿热特性也良好。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的耐热性、柔软性能够根据混合树脂成分与橡胶成分的比例来调整。例如为了在汽车用途等所要求的100℃以上的耐热性,进一步要求125℃以上的耐热性的用途中应用,相对于树脂成分(将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成分(A))100质量份,优选包含配合有5~40质量份橡胶成分(例如嵌段共聚物(Bb和/或Bb’))的树脂组合物,更优选包含配合有10~30质量份橡胶成分的树脂组合物。如果橡胶成分过多,则存在光纤电缆的耐热性、在光纤上形成被覆层时的成型稳定性降低的倾向,如果过少,则存在光纤电缆的柔软性降低的倾向。
进一步,在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中,能够通过将上述共聚物(B)或(Bb)进行交联(硫化)来提高耐热性。具体而言,例如在上述共聚物(B)或(Bb)中,添加作为硫化剂(交联剂)的硫化合物、作为交联引发剂的有机过氧化物、进一步根据情况的填充剂、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助剂来进行交联处理(硫化)。将硫化剂(交联剂)、交联引发剂、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助剂、填充剂组合而成的体系称为硫化系,所使用的硫化系只要根据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品所要求的性能、制品的制造方法等进行硫化系的成分(硫化促进剂等)的种类、量的选择即可。另外,硫化温度需要为交联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温度以上。
对于作为交联剂的硫的种类,有硫华、脱酸硫、粉末硫、沉降硫、胶体硫等,特别是粉末硫是使用最多的。交联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的选择需要根据硫化方法、交联助剂的种类来选择。作为有机过氧化物的种类,例如有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枯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亚甲基环己烷、1,3-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等。作为填充剂的种类,例如,有硫酸钡、氧化锌、碳酸盐类、金属粉末、高比重金属粉末等。作为硫化促进剂的种类,例如有亚磺酰胺系化合物、秋兰姆系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丁基黄原酸锌、硫脲系化合物、噻唑系化合物、醛氨系化合物、胍系化合物;作为硫化促进助剂的种类,例如有硬脂酸、硬脂酸锌等。
对于能够作为市售品获得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例如有三井化学公司制的Milastomer(商品名)、三菱化学公司制的Olefista(商品名))等。例如如果列举能够满足汽车用途等所要求的100℃以上、进一步125℃以上的耐热性的树脂,则有三井化学公司制的商品名:Milastomer 4010NS、5020NS、5030NS、6020NS、6030NS、7030NS、8032NS、8030NS、5030BS、6030BS、7030BS、8030BS、9020BS、9020NS、9070NS、9070BKS、M2400BS、M4400BS、M3800BS、M4800BS、3555B、3655B、3755B、3855B、3981B、Z102B、5800B1、215B、Z101N、5850N、TT744N;三菱化学公司制的商品名:Olefista QU1542R等。
此外,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按照ASTMD-648测定得到的热变形温度(荷重4.6kgf(45.1N))优选为90℃以上,例如为了满足汽车用途所要求那样的高耐热性,该热变形温度更优选为1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如果热变形温度过低,则存在光纤电缆在100~105℃附近使用时,被覆层显著地变形,光纤的光学性能降低的倾向。
此外,上述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的熔体流动指数(在温度210℃、荷重5kgf(49N)的条件下从直径2mm、长度8mm的喷嘴排出10分钟的聚合物的量(g),按照JIS K7210进行测定)优选处于5~50的范围。如果熔体流动指数过低,则向光纤部被覆被覆层时,存在取向应变增大的倾向,如果为了抑制该取向应变而提高加工温度,则存在光纤产生热劣化的倾向。此外,如果熔体流动指数过高,则存在被覆层的强度变得极其弱,使用上产生不便的担忧。
可以在构成包含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等的被覆外层的材料中,根据需要含有抗氧化剂、用于防止外光入射至光纤的黑色无机颜料等(例如炭黑等)遮光剂、滑石、玻璃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碳纤维等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填料等。
(磷系阻燃剂(P))
磷系阻燃剂(P)能够作为构成包含聚烯烃系树脂(O)的被覆外层的材料之一来使用。
磷系阻燃剂(P)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举出磷酸酯系化合物(以下,简写为“磷酸酯”。)、膦酸酯系化合物(以下,简写为“膦酸酯”。)。具体而言,可以例示以下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此。这些化合物能够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一并使用。
1)不含卤素的磷酸酯:
磷酸单乙酯、磷酸单丁酯、酸式磷酸甲酯、酸式磷酸乙酯、酸式磷酸丁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三甲酯(TMP)、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三苯酯(TPP)、磷酸三甲苯酯(TCP)、磷酸三(二甲苯)酯(TXP)、磷酸甲苯基二苯酯(CDP)、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EHDP)等芳香族磷酸酯、及它们的衍生物化合物、它们的缩合物。
磷酰氯与二价的酚系化合物、和苯酚(或烷基苯酚)的反应生成物。例如间苯二酚双-磷酸二苯酯、间苯二酚双-磷酸二(二甲苯)酯、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等芳香族缩合磷酸酯、及它们的衍生物化合物、它们的缩合物。
2)含有卤素的磷酸酯:
磷酸三(氯乙基)酯、磷酸三(氯丙基)酯、磷酸三(二氯丙基)酯、磷酸三(二溴丙基)酯、磷酸双(2,3-二溴丙基)-2,3-二氯丙酯、磷酸双(氯丙基)辛酯等、及它们的衍生物化合物、它们的缩合物。
3)膦酸酯:
二甲基乙烯基膦酸酯、二乙基乙烯基膦酸酯、二苯基乙烯基膦酸酯、二苯基乙烯基氧化膦等、及它们的衍生物化合物、它们的缩合物。
作为不含卤素的磷酸酯,例如,能够使用城北化学(株)制的商品名:“JAMP-2”、“JAMP-4”、“JAMP-8”、“JAMP-12”、“JP-501”、“JP-502”、“JP-504”、“JP-504A”、“JP-506H”、“JP-508”、“JP-512”、“JP-513”、“JP-518O”、“JP-524R”、“DBP”、“LB-58”;大八化学工业(株)制的商品名:“TMP”、“TEP”、“TPP”、“TCP”、“TXP”、“CDP”、“PX-110”、“#41”、“CR-733S”、“CR-741”、“PX-200”、“DAIGUARD-580/610”;ADEKA公司制的商品名:ADK STAB“FP-600”“PFR”、“FP2100JC”、“FP-2200S”、“FP-2500S”等市售品。
作为含有卤素的磷酸酯,能够使用大八化学工业(株)制的商品名:“TMCPP”、“CRP”、“CR-900”、“CR-504L”、“CR-570”、“DAIGUARD-540”等市售品。
作为膦酸酯,例如,能够使用片山化学工业(株)制的商品名:“V系列”、丸菱油化工业(株)制的商品名:“Nonnen 73”等市售品。
在上述磷系阻燃剂(P)中,选自磷酸酯和膦酸酯中的至少1种由于使树脂成型体的阻燃性变得良好,因此优选。作为磷酸酯,具体而言,可举出含有卤素的磷酸酯。
(氟系树脂(F))
氟系树脂(F)能够作为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之一来使用。
氟系树脂(F)是结构中实质上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这里,所谓结构中实质上不含氯原子,是指没有积极地在氟系树脂的结构中导入氯原子。氟系树脂如果在结构中包含氯原子,则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降低的同时,氟系树脂与氯乙烯树脂的增塑剂的亲和性提高,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降低。
上述氟系树脂(F)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举出选自低分子量或高流动性的特氟隆(商标)系树脂、偏氟乙烯系树脂或偏氟乙烯系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这里,所谓高流动性,是指按照JIS K7210,将荷重设为5kg而测定的230℃时的熔体流动指数(g/10分钟)为5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
氟系树脂(F)与氯乙烯树脂的增塑剂的亲和性低。因此,本发明的光纤电缆即使在与具有由氯乙烯系树脂构成的被覆层的电缆捆扎来使用的情况下,也具有防止氯乙烯树脂的增塑剂转移至构成本发明的光纤电缆的光纤中的效果,因此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和105℃长期耐热性变得良好。
作为氟系树脂(F),具体而言,能够从Solvey公司制的SOLEF-1006(商标)、阿科玛公司制的KYNAR系列(商标)、中央玻璃公司制的Cefral soft G150系列(商标)、三井-杜邦氟化学公司制的特氟隆PFA340-J(商标)、大金工业公司制的VP100、VP200(商标)等中进行选择。
此外,在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中,氟系树脂(F)的含有比例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和增塑剂耐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100质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氟系树脂(F)的含有比例的上限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100质量%。
[被覆中间层]
被覆中间层是指设置于上述被覆内层与上述被覆外层之间的、由包含后述聚酰胺系树脂(N)的材料构成的被覆层。
通过将上述被覆中间层设置于上述被覆内层与上述被覆外层之间,从而光纤电缆的耐热性、机械特性、耐化学性、与套圈的激光熔接性等变得良好。上述被覆中间层可以由1层形成,也可以由至少2层以上的层形成以承担上述的2种以上的功能。
被覆中间层通过由包含聚酰胺系树脂(N)的材料构成,从而利用聚酰胺系树脂(N)所具有的耐药品、与套圈材料的亲和作用,光纤电缆的耐化学性、与套圈的激光熔接性变得良好。
作为聚酰胺系树脂(N),可举出例如,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2、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010等脂肪族聚酰胺;聚酰胺4T(1,4-丁烷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共聚物)、聚酰胺6T(1,6-己烷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共聚物)、聚酰胺MXD6(间苯二甲胺与己二酸的共聚物)、聚酰胺6I(1,6-己烷二胺与间苯二甲酸的共聚物)、聚酰胺9T(1,9-壬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共聚物)等半芳香族聚酰胺等。这些聚酰胺系树脂(N)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这些聚酰胺系树脂(N)中,从耐热性、氧阻挡性优异方面考虑,优选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2、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010、聚酰胺MXD6、聚酰胺6T、聚酰胺9T,更优选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2、聚酰胺11、聚酰胺MXD6,进一步优选为聚酰胺66、聚酰胺12、聚酰胺11。
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中的聚酰胺系树脂(N)的含有率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与套圈的激光熔接性优异方面考虑,将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设为100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聚酰胺系树脂(N)的含有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纤电缆的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优异方面考虑,将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设为100质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下。
聚酰胺系树脂(N)的熔点优选为150℃~300℃,更优选为180℃~280℃。如果聚酰胺系树脂(N)的熔点为150℃以上,则光纤电缆的耐热性优异。此外如果聚酰胺系树脂(N)的熔点为300℃以下,则加工性优异。
在本说明书中,熔点采用按照ISO3146:2000,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得到的值。
聚酰胺系树脂(N)可以为聚酰胺系树脂与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的合金树脂。
作为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可举出例如,聚烯烃树脂、聚苯醚树脂、聚酯树脂、聚缩醛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这些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中,从耐热性优异方面考虑,优选为聚烯烃树脂、聚苯醚树脂、聚酯树脂,更优选为聚烯烃树脂、聚苯醚树脂。
所谓相容,是指将聚酰胺系树脂与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进行熔融混炼时,两者均匀地分散,混杂在一起。
合金树脂中的聚酰胺系树脂的含有率在聚酰胺系树脂与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的合计100质量%中,优选为50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60质量%~80质量%。如果合金树脂中的聚酰胺系树脂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则能够使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优异。此外,如果合金树脂中的聚酰胺系树脂的含有率为90质量%以下,则能够使光纤电缆的柔软性优异。
合金树脂中的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的含有率在聚酰胺系树脂与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的合计100质量%中,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40质量%。如果合金树脂中的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的含有率为10质量%以上,则能够使光纤电缆的柔软性优异。此外,如果合金树脂中的能够和聚酰胺系树脂相容的树脂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下,则能够使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优异。
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能够使用上述聚酰胺系树脂(N)与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的混合物。
通过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包含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从而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之间获得亲和作用,能够使光纤电缆的被覆中间层与被覆内层的密合性良好。
作为上述前述被覆内层的材料,可举出被覆内层的项中所记载的EVOH树脂。
上述聚酰胺系树脂(N)与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的配合比例相对于聚酰胺系树脂(N)100质量份,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优选为10质量份~30质量份,更优选为15质量份~25质量份。如果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的含有率为10质量份以上,则能够使光纤电缆的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良好。如果构成上述被覆内层的材料的含有比例相对于聚酰胺系树脂(N)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下,则能够充分地获得由聚酰胺树脂(N)带来的效果。
进一步,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除了聚酰胺系树脂(N)以外,可以包含其他添加剂(Y)。作为其他添加剂(Y),可举出例如,阻燃剂、阻燃助剂、热稳定剂、润滑剂、熔融张力改进剂、酸受体、抗粘连剂、颜料等。这些其他添加剂(Y)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其他添加剂(Y)的含有比例只要在不损害聚酰胺系树脂(N)的本来的性能和本发明的光纤电缆的性能的范围内进行设定即可。从这样的观点考虑,构成上述被覆中间层的材料100质量份中的其他添加剂(Y)的含有率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
作为将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与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进行混合的方法,以及将其他添加剂(Y)混合至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中的方法,可举出例如,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等装置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等。
作为用于熔融混炼的装置,可举出例如,将添加材料供给进料机安装于主材料料斗与挤出机之间,将添加材料直接混入挤出机的侧边进料式双螺杆挤出机;附带有用于将挤出时的水分、残存单体等脱挥的装置的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等。
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的熔融混炼的温度优选为200℃~300℃,更优选为220℃~280℃。如果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的熔融混炼的温度为200℃以上,则能够将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充分地混炼。此外,如果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的熔融混炼的温度为300℃以下,则能够不损害聚酰胺系树脂的本来的性能而进行混炼。
被覆中间层的厚度优选为0.1mm~2.5mm,更优选为0.2mm~2mm。如果被覆中间层的厚度为0.1mm以上,则能够使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氧阻挡性优异。如果被覆中间层的厚度为2.5mm以下,则能够使光纤电缆的柔软性、操作性优异。
(光纤)
光纤只要具有作为光纤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光纤。作为光纤的种类,可举出例如,阶跃型光纤、多阶跃型光纤、渐变型光纤、多芯光纤等。在这些光纤的种类中,从耐热性优异方面考虑,优选为阶跃型光纤、多芯光纤,从能够更长距离的通信方面考虑,更优选为阶跃型光纤。
阶跃型光纤在芯与鞘的界面使光全反射,使光在芯内传播。作为阶跃型光纤,可举出例如,图2(a)所示那样的芯11和在芯11的外周具有1层鞘12的阶跃型光纤、图2(b)所示那样的芯11和在芯11的外周具有2层鞘12a、鞘12b的阶跃型光纤等。鞘可以为1层,也可以为2层以上。
(芯)
芯的材料(芯材)只要是透明性高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使用目的等进行适当选择。作为透明性高的材料,可举出例如,玻璃;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等透明树脂。
芯使用了上述透明树脂的光纤被称为塑料光纤,对于本发明的光纤电缆和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而言是特别适合的。
上述透明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在上述材料中,从波长650nm附近的透明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丙烯酸系树脂和聚碳酸酯系树脂,从105℃长期耐热性优异,适于更长距离的通信方面考虑,更优选为丙烯酸系树脂。
作为芯材所使用的丙烯酸系树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或者包含50质量%以上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共聚物等。在这些丙烯酸系树脂中,从光学特性、机械特性、耐热性、透明性优异方面考虑,更优选为包含60质量%以上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为包含70质量%以上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共聚物,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
作为芯材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等。这些芯材的制造方法中,从能够抑制杂质的混入方面考虑,优选为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
(鞘)
鞘在芯的外周形成为同心圆状。鞘可以如图2(a)所示那样为1层,也可以如图2(b)所示那样为2层,还可以为3层以上。
鞘的材料(鞘材)只要是与芯材相比折射率低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芯材的组成、使用目的等进行适当选择。在使用丙烯酸系树脂作为芯材的情况下,从能够降低传输损耗方面考虑,优选使用氟系树脂作为鞘材。特别是在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包含50质量%以上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共聚物作为芯材的情况下,从能够降低传输损耗方面考虑,优选使用氟系树脂作为鞘材。
作为氟系树脂,可举出例如,偏氟乙烯(VDF)均聚物、VDF-三氟乙烯共聚物、VDF-四氟乙烯(TFE)共聚物、VDF-六氟丙烯(HFP)共聚物、VDF-TFE-HFP共聚物、VDF-TFE-HFP-(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VDF-六氟丙酮共聚物、VDF-TFE-六氟丙酮共聚物、乙烯-VDF-TFE-HFP共聚物、乙烯-TFE-HFP共聚物、乙烯-TFE-HFP-(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这些氟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
这些氟系树脂中,从柔软性、耐冲击性、透明性、耐化学性优异、低价格方面考虑,优选为VDF-TFE共聚物、VDF-HEP共聚物、VDF-TFE-HFP共聚物、乙烯-VDF-TFE-HFP共聚物、乙烯-TFE-HFP共聚物、乙烯-TFE-HFP-(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进一步,这些氟系树脂中,从105℃长期耐热性更优异方面考虑,优选为VDF-TFE-HFP共聚物、乙烯-TFE-HFP-(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作为这样的VDF-TFE-HFP共聚物,优选为包含VDF单元10~60质量%、TFE单元20~70质量%以及HFP单元5~35质量%的共聚物。作为这样的乙烯-TFE-HFP-(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优选为包含乙烯单元10~80质量%、TFE单元18~80质量%、HFP单元1~30质量%以及(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单元1~10质量%的共聚物。
特别是在鞘为1层的情况下,从耐化学性优异方面考虑,优选为VDF-TFE共聚物、VDF-HEP共聚物、VDF-TFE-HFP共聚物、乙烯-VDF-TFE-HFP共聚物、乙烯-TFE-HFP共聚物、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从机械特性优异方面考虑,更优选为VDF-TFE共聚物、VDF-HEP共聚物、VDF-TFE-HFP共聚物、乙烯-VDF-TFE-HFP共聚物、乙烯-TFE-HFP共聚物。
此外,在鞘为2层的情况下,从将光纤弯曲时能够抑制漏光的方面考虑,第1层(内侧的层,图2(b)的情况下为鞘12a)优选为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第2层(外侧的层,图2(b)的情况下鞘12b)优选为VDF-TFE共聚物、VDF-HEP共聚物、VDF-TFE-HFP共聚物、乙烯-VDF-TFE-HFP共聚物、乙烯-TFE-HFP共聚物。
作为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13FM)、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17FM)等下述式(1)所示的长链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3FM)等下述式(2)所示的短链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化4]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221
(式(1)中,m表示1或2,n表示5~13的整数,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
[化5]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222
(式(2)中,m表示1或2,n表示1~4的整数,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
关于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从能够降低传输损耗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包含上述式(1)所示的长链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单元10~50质量%、上述式(2)所示的短链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单元20~90质量%和其他能够共聚的单体单元0~50质量%的共聚物。具体而言,优选为满足上述含有率范围的17FM-3FM-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3FM-3FM-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光纤的制造方法)
作为光纤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熔融纺丝法等。利用熔融纺丝法的阶跃型光纤、多芯光纤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将芯材和鞘材分别熔融,进行复合纺丝的方法。在温差大的环境下使用光纤电缆时,为了抑制窜动(pistoning),优选将光纤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处理条件只要根据光纤的材料进行适当设定即可。退火处理可以连续进行,也可以分批进行。
从能够降低光纤的传输损耗,光纤的操作性优异的方面考虑,光纤的直径优选为0.1~5mm,更优选为0.2~4.5mm,进一步优选为0.3~4mm。从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和耐热性的观点考虑,光纤的直径(外径)能够设定于上述式(i)(和后述的式(iii))的范围内。
从与光元件的结合效率、对于光轴偏移的容许度的观点考虑,阶跃型光纤中的芯的直径相对于阶跃型光纤的直径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芯的直径相对于阶跃型光纤的直径能够设为99.99%以下。
从与光元件的结合效率、对于光轴偏移的容许度的观点考虑,阶跃型光纤中的鞘的厚度相对于阶跃型光纤的直径,单侧一方的鞘的厚度的合计所占的比例优选为0.2~4.0%,更优选为0.5~3.0%。
在将鞘设为2层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第1层(内侧的层,图2(b)的情况下为鞘12a)与第2层(外侧的层,图2(b)的情况下为鞘12b)来自由地设定厚度的范围。在将鞘设为2层的情况下,从能够降低传输损耗的方面考虑,第1层与第2层的厚度之比(第1层:第2层),优选为1:0.5~1:5,更优选为1:1~1:4,进一步优选为1:1.2~1:3。
芯材与鞘材的折射率只要使鞘材的折射率比芯材的折射率低,就没有特别限定,从能够降低传输损耗方面考虑,优选芯材的折射率为1.45~1.55、鞘材的折射率为1.35~1.45,更优选芯材的折射率为1.46~1.53、鞘材的折射率为1.37~1.44,进一步优选芯材的折射率为1.47~1.51、鞘材的折射率为1.39~1.43。另外,折射率设为在20℃使用钠D线来测定得到的值。
(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光纤电缆能够通过在光纤的外周以被覆内层、(根据需要的被覆中间层)和被覆外层的顺序将被覆层形成为同心圆状的方式进行被覆来制造。
作为在光纤的外周将被覆层进行被覆的方法,可举出例如,使用具备有十字头模头的挤出被覆装置进行被覆的方法。特别是在作为光纤的塑料光纤上将被覆层进行被覆的情况下,从能够获得均匀的直径的光纤电缆方面考虑,优选为使用具备有十字头模头的挤出被覆装置进行被覆的方法。可以每1层依次将被覆层进行被覆,也可以同时将多个被覆层进行被覆。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制造光纤、以及在上述光纤的外周以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和被覆外层的顺序将被覆层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光纤电缆。该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向压缩式的带有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的共挤出被覆装置(以下,称为“带有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的被覆装置”。)供给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被覆内层材料)和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被覆中间层材料),在上述光纤的外周将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同时被覆,获得光纤一次电缆的工序。优选在该工序之后,在该光纤一次电缆的外周被覆构成上述被覆外层的材料(被覆外层材料)来形成被覆外层。
通过利用使用带有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的被覆装置来同时进行被覆的方法(以下,称为“共挤出法”。),从而能够提高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的密合强度。
共挤出法为将一次被覆材和二次被覆材以熔融状态层叠来进行被覆的方法,例如能够将处于熔融状态的、被覆内层材料与被覆中间层材料各自分别供给至2台螺旋型挤出机,在图4所示的带有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的被覆装置的模头(口模)内将层叠的被覆内层材料和被覆中间层材料被覆于光纤从而实施。另外,在图4中,23表示被覆内层材料的流路,24表示被覆中间层材料的流路,25表示光纤通过的通路的轴线,26表示两个流路合流的第3流路,21表示模头,21a表示前端面,22表示接头。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光纤不受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上述光纤,优选为上述塑料光纤。具体而言,能够使用具有芯和在该芯的外周形成为同心圆状的至少1层以上的鞘层,且鞘层的最外层由上述氟系树脂形成的塑料光纤,优选能够使用由含有偏氟乙烯(VDF)单元的氟系树脂形成的光纤。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优选为上述乙烯-乙烯醇系树脂(EVOH树脂)。
基于与光纤电缆的项所记载的理由相同的理由,上述EVOH树脂中的乙烯单元的含有比例优选相对于构成该EVOH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摩尔量100摩尔%为20~50摩尔%。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从上述理由(耐化学性、与套圈材料的亲和性等)来看,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优选包含上述聚酰胺系树脂(N)。此外,如上述那样,从提高被覆中间层与被覆内层的密合性的方面考虑,作为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能够使用聚酰胺树脂(N)与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的混合物。
基于与光纤电缆的项所记载的理由相同的理由(耐化学性、与套圈材料的亲和性、进一步的耐热性、氧阻挡性),聚酰胺系树脂(N)优选为相对于聚酰胺系树脂(N)的总质量,含有80质量%以上的聚酰胺66、聚酰胺11(尼龙11)或聚酰胺12(尼龙12)中的任一种,或含有80质量%以上的聚酰胺66或聚酰胺12中的任一种,优选含有80质量%以上的聚酰胺12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被覆外层材料)为包含选自上述聚烯烃系树脂、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上述结构中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优选以使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之间的30mm被覆长度时的拉拔强度成为50N以上的方式,将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同时被覆。更优选以使该拉拔强度成为60N以上的方式进行被覆,进一步优选以使该拉拔强度成为70N以上的方式进行被覆。通过以使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之间的拉拔强度成为50N以上的方式进行被覆,从而防止从本发明的光纤电缆除去被覆外层时,被覆中间层剥离,因此在安装光纤电缆末端的插头、套圈时的操作性变得良好。
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之间的拉拔强度能够通过适当地选择被覆内层所使用的材料与被覆中间层所使用的材料的组合;适当选择共挤出法的温度、被覆速度(光纤电缆的移动速度)、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所使用的模头21、接头22的形状等来进行调整。上述拉拔强度的测定方法后述。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能够包括下述工序:在光纤上将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同时被覆而获得光纤一次电缆之后,在上述光纤一次电缆的外周将被覆外层材料进行被覆的工序。通过在获得上述光纤一次电缆之后,将被覆外层材料进行被覆,从而能够控制被覆外层与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其结果是防止从本发明的光纤电缆除去被覆外层时,将被覆中间、被覆内层与被覆外层一起剥离,因此安装光纤电缆末端的插头、套圈时的操作性变得良好。具体而言,优选以使被覆外层与被覆中间层之间的30mm被覆长度时的拉拔强度成为10~30N的方式进行被覆。
被覆外层与被覆中间层之间的拉拔强度能够通过适当地选择被覆外层所使用的材料与被覆中间层所使用的材料的组合;适当选择被覆温度、被覆速度(光纤电缆的移动速度)、十字头所使用的模头、接头的形状等来进行调整。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能够在将光纤的外径设为A(μm),将光纤电缆的外径设为B(μm),将上述被覆外层的厚度设为c(μm)时,以满足下述通式(iii)和(iv)的方式进行被覆。
900≤A≤1100 (iii)
0.40≤2×c/(B-A)≤0.70 (iv)
通过在满足下述通式(iii)的条件时,以满足(iv)的方式进行被覆,从而基于与光纤电缆的项所记载的、满足上述式(i)和式(ii)的理由相同的理由,能够使所得的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优异。从良好地维持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的观点考虑,2×c/(B-A)的上限优选为0.70以下,更优选为0.65以下。另一方面,从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变得良好的观点考虑,2×c/(B-A)的下限优选为0.40以上,更优选为0.50以上。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E1中,能够包括:在将光纤电缆的末端部的被覆外层仅剥离预定长度之后,在露出被覆中间的表面的部分安装插头或套圈。
将被覆层被覆在光纤的外周时的挤出温度优选为200℃~300℃,更优选为220℃~280℃。如果将被覆层被覆在光纤的外周时的挤出温度为200℃以上,则能够获得光纤电缆的外观优异的光纤电缆。如果将被覆层被覆在光纤的外周时的挤出温度为300℃以下,则能够不损害构成被覆层的材料的本来的性能而形成被覆层。
(光纤电缆的尺寸和机械特性)
光纤电缆的直径优选为0.3mm~10mm,更优选为0.5mm~8mm。如果光纤电缆的直径为0.3mm以上,则能够获得光纤电缆的阻燃性、长期耐热性优异的光纤电缆。此外,如果光纤电缆的直径为10mm以下,则能够获得光纤电缆的柔软性、操作性优异的光纤电缆。
光纤电缆的弯曲弹性力优选为5N~20N,更优选为10N~20N。如果光纤电缆的弯曲弹性力为5N以上,则能够获得光纤电缆的柔软性优异的光纤电缆。此外,如果光纤电缆的弯曲弹性力为20N以下,则能够获得光纤电缆的弯曲性、操作性优异的光纤电缆。
在本说明书中,光纤电缆的弯曲弹性力设为按照ISO 178测定得到的值。
(光纤电缆的其他实施方式)
作为光纤电缆的其他实施方式,可举出例如,将图3所示那样的2根光纤10利用被覆内层20a和被覆外层20b进行了被覆的光纤电缆。
图3所示那样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使光纤通过具备有2芯用的模头-接头的十字头来将被覆层进行被覆的方法。
通常,在通信用途中使用光纤电缆时,需要将光纤电缆的一端与光源系统连接,将光纤电缆的另一端与受光系统连接。此时,在以双向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使用图3所示那样的具有2根光纤的光纤电缆为好。
(线束)
本发明的光纤电缆对于氯乙烯系树脂的增塑剂的耐性优异,因此能够与具有由氯乙烯系树脂构成的被覆层的、光纤电缆、电线、电线电缆捆扎,以线束的形态使用。
进一步,本发明的光纤电缆即使以线束的形态使用,105℃长期耐热性也优异,因此能够适合用于将光纤电缆暴露于高温环境下那样的、汽车、铁路、飞机、船等移动体内等中的通信用途、工厂等传感用途中。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测定方法>
(氧透过率)
按照ISO14663-2:1999(Annex C)所规定的方法,如以下那样操作,测定被覆材料的氧透过率。
将用于形成被覆内层的材料利用压缩成型机在加热下进行压缩成型,制作厚度100μm的膜状试验片,使用氧透过率测定装置(机器种类名称:OXTRAN(注册商标),美国膜康(MOCON)公司制),在温度20℃、湿度65%RH的条件下测定氧透过率[cc·20μm/(m2·天·atm)]。
(105℃长期耐热性)
对于由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的光纤电缆,使用波长650nm、入射光的NA(开口数)0.1的光,通过25m-1m的回切(cut back)法来测定初始的传输损耗以及在温度105℃、相对湿度10%以下的环境下长时间暴露后的传输损耗。
在实施例1~10、比较例1~5和参考例中,将光纤电缆在上述条件下曝露3000小时。在实施例11~16和比较例6~10中,将光纤电缆在上述条件下暴露2000小时。
利用25m-1m的回切法进行的传输损耗的测定按照IEC 60793-1-40:2001来进行。具体而言,将25m的光纤放置于测定装置,测定输出功率P2之后,将光纤切断成回切长度(距入射端为1m),测定输出功率P1,使用以下算式来算出光的传输损耗(单位:dB/km)。
[数1]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281
进一步,使用以下基准进行判定。
AA:长时间暴露后的传输损耗为160dB/km以下
A:长时间暴露后的传输损耗超过160dB/km且200dB/km以下
B:长时间暴露后的传输损耗超过200B/km且360dB/km以下
C:长时间暴露后的传输损耗超过360dB/km
(对于氯乙烯树脂的增塑剂的耐性试验)
将由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的光纤电缆切成长度30cm,将氯乙烯树脂带(商品名“Nashiji Tape”,矢崎总业公司制)螺旋状地卷绕于光纤电缆以完全覆盖被覆外层。将该光纤电缆在温度105℃、相对湿度10%以下曝露2000小时之后,除去氯乙烯树脂带,并螺旋状地卷绕于直径50mm的筒的外周,目视观察光纤电缆的被覆层的外观,按照以下判定基准来评价光纤电缆对于氯乙烯树脂的增塑剂的耐性。另外,使用市售的剥线器(VESSEL公司制,制品名“3000B”),除去被覆外层,观察被覆中间层或被覆内层。
A:光纤电缆的被覆外层、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没有变化
B:光纤电缆的被覆外层没有变化,但是被覆内层或被覆中间层产生裂缝
C:光纤电缆的被覆外层产生裂缝
(被覆中间层的拉拔强度)
作为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的指标,按照下述方法测定被覆中间层的拉拔强度。
测定使用了预先从光纤电缆除去了被覆外层的、仅具有被覆内层和被覆中间层的光纤电缆34。
如图5所示那样,将下述测定装置30安装于拉伸试验机来进行测定,所述测定装置30具备:用于保持光纤电缆34的夹具35、用于把持形成于夹具35的一端部的突起37的夹盘33a以及用于把持光纤电缆34的剥离部分32的夹盘33b。夹具35中,形成有收容光纤电缆34的被覆部分31的保持室36、以及与光纤电缆34的剥离部分32(光纤和被覆内层的外周直径(外径))相比大且与被覆部分31(被覆中间层的外周直径(外径))相比小的贯通孔38。
测定时,准备剥离了一端侧的被覆层的光纤电缆,以使光纤电缆的被覆部分31的长度成为30mm的方式切断。
接下来,在夹具35所形成的保持室36内收容光纤电缆的被覆部分31,将光纤电缆的剥离部分32从贯通孔38拔出。
接下来,将形成于夹具35的一端部的突起37用夹盘33a把持,将光纤电缆的剥离部分32用夹盘33b把持。
接下来,沿着光纤电缆34的中心轴向(图中箭头方向),以一定速度50mm/分钟使夹盘33a移动,将夹具35进行拉伸,拔出光纤电缆34的被覆部分31(比剥离部分32厚的部分)。由表示此时的拔出应力与光纤电缆34的被覆部分31(比剥离部分32厚的部分)在拔出方向上的偏差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读取拔出时的应力的峰值,设为被覆中间层的拉拔强度。
A:拉拔强度为50N以上
B:拉拔强度小于50N
(被覆外层的剥离性)
作为被覆外层与被覆中间层之间的密合性的指标,利用下述方法来评价被覆外层的剥离性。
使用市售的剥线器(VESSEL公司制,制品名“3000B”),从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制作的外径2.31mm的光纤电缆剥离被覆外层。将仅一次就将被覆外层简单地剥离的情况设为合格(表中表述为“A”),将被覆中间层与被覆外层一起被剥离的情况设为不合格(表中表述为“B”)。
剥线器的电缆剥离部的刃使用了1.7mm用的部分。这是因为,如果剥离部的刃使用1.5mm用的部分,则存在被覆外层的剥离时会损伤被覆中间层,被覆中间层易于被剥离的担忧,因此剥线器的刃需要使用与光纤电缆的被覆中间层的外周直径(外径)相比稍大的剥离刃。
(熔体流动指数(MI))
使用手动台式型熔体流动指数测试仪(立山科学工业(株)公司制,“L260”),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K7210,在230℃、荷重3.8kgf(37.3N)的条件下测定从直径2mm、长度8mm的喷嘴排出的聚合物的排出量(单位:g)。排出的聚合物的切割间隔根据聚合物的流动性设为10秒~180秒,换算成每10分钟的排出量(单位:g/10分钟),将其设为聚合物的熔体流动指数(MI)。
(原材料)
实施例和比较例所使用的化合物的缩写如以下所述。
(鞘材)
第1鞘材(B-1):氟树脂(13FM/3FM/MMA/MAA共聚物,折射率1.417)
第2鞘材(C-1):氟树脂(VDF/TFE/HFP共聚物,VDF:TFE:HFP=48:43:9(质量比),折射率1.375)
第2鞘材(C-2):氟树脂(VDF/TFE/HFP共聚物,VDF:TFE:HFP=30:57:13(质量比),折射率1.359)
第2鞘材(C-3):氟树脂(VDF/TFE共聚物,VDF:TFE=80:20(质量比),折射率1.402)
另外,“MMA”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缩写,“MAA”为甲基丙烯酸的缩写。
(被覆内层的材料)
EVOH树脂(E-1):包含29摩尔%乙烯单元的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氧透过率为0.2cc·20μm/(m2·天·atm),MI=15g/10分钟(商品名“Soarnol D2908”,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
EVOH树脂(E-2):包含44摩尔%乙烯单元的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氧透过率为1.5cc·20μm/(m2·天·atm),MI=28g/10分钟(商品名“Soarnol A4412”,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
PVDC树脂(E-3):聚偏1,1-二氯乙烯系树脂。氧透过率为3.0cc·20μm/(m2·天·atm)(商品名“IxanPVS109”,苏威特种聚合物日本(Solvay Specialty Polymers Japan)公司制)
PMMA树脂(E-4):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共聚物,MI=2.0g/10分钟(商品名“Acrypet VH”,三菱化学公司制)
(被覆中间层的材料)
聚酰胺树脂(N-1):聚酰胺12。氧透过率为580cc·20μm/(m2·天·atm)(商品名“Grilamid XE3926”,EMS-GRIVORY公司制,MI=84g/10分钟)
(被覆外层的材料)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1):聚丙烯树脂与聚乙烯树脂与硫化橡胶成分的合金树脂(商品名“Milastomer 9020NS”,三井化学(株)制)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X-2):PBT树脂(商品名“NOVADURAN5010N6-3X”,三菱工程塑料(株)制)
氟系树脂(F-1):偏氟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商品名“VP100”,大金工业公司)
聚苯醚树脂(PF-1):聚苯醚树脂与聚酰胺66的合金树脂(商品名“NorylGTX9400W”,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公司制)
(阻燃剂)
阻燃剂(P-1):不含卤素的磷酸酯(商品名“FP2500S”,ADEKA公司制)
阻燃剂(P-2):含有卤素的磷酸酯(商品名“EX-5N00121C”,日本Pigment公司制)。
(光纤的制造)
使芯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1.492),使最内层的鞘材为第1鞘材(B-2),使最外层的鞘材为第2鞘材(C-1),使用3层结构的同心圆状复合纺丝喷嘴进行纺丝,在140℃的热风加热炉中沿纤维轴向拉伸至2倍,获得了最内层的鞘的厚度为5μm,最外层的鞘的厚度为10μm的直径1.0mm的光纤。
[实施例1]
使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为EVOH树脂(E-1),使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为聚酰胺树脂(N-1),使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1)。将这些材料供给至树脂被覆用十字头型40mm电缆被覆装置((株)圣制作所制),在光纤的外周被覆被覆内层(厚度100μm)、被覆中间层(厚度155μm)、被覆外层(厚度395μm),获得了直径2.30mm的光纤电缆。将所得的光纤电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2~11、比较例1~5]
将光纤电缆的构成、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和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的至少一者如表1所示那样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纤电缆。将所得的光纤电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另外,实施例6~9中,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机器种类名称“BT-40”,(株)塑料工学研究所制),将聚酰胺树脂(N-1)80质量份和EVOH树脂(E-1)20质量份在190℃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作为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来使用。
实施例7和实施例8中,将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1)和阻燃剂(P-1或P-2)如表1所记载那样进行配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机器种类名称“BT-40”,(株)塑料工学研究所制),在220℃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作为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来使用。
比较例5中,在被覆中间层的外周形成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X-2)构成的厚度160μm的层(内层),在该层的外周形成由聚酰胺66(PA66)构成的厚度240μm的层(外层)。该由聚酰胺66(PA66)构成的外层中,由于不包含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结构中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中的任一者,因此不相当于本发明所必须的被覆外层。此外,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X-2)构成的内层的厚度(160μm)不满足式(ii)。
[表1]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341
[表2]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351
实施例1~11的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和105℃长期耐热性优异。
另一方面,对于比较例1和2的光纤电缆,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的氧透过率高,因此105℃长期耐热性不充分。
对于比较例3和4的光纤电缆,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不是选自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氟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因此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不充分。
对于比较例5的光纤电缆,由构成被覆外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X2)构成的层的厚度小至160μm,不满足式(ii),因此光纤电缆的增塑剂耐性不充分。
[实施例12]
使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为EVOH树脂(E-1),使构成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为聚酰胺树脂(N-1),使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1)。
利用下述共挤出法,制作出光纤一次电缆。
装备被覆中间层用和被覆外层用的2台挤出机,其中1台是模头结构为图4所示的压缩式的具备有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的电缆被覆装置((株)圣制作所制,φ40mm),向该电缆被覆装置供给被覆内层材料和被覆中间层材料,在上述光纤的外周被覆被覆内层(厚度50μm)和被覆中间层(厚度205μm),获得了直径1.51mm的光纤一次电缆。
另外,此时的被覆温度为210℃,第3流路26与光纤轴线25所形成的角θ为45°,模头21的厚度为3mm,模头21的孔径为1.51mm。
接着,将构成被覆外层的材料供给至设定于235℃的挤出机,利用使用了设定为275℃的十字头模头的十字头电缆被覆装置,在上述光纤一次电缆的外周形成被覆外层(厚度395μm),获得了外径2.30mm的光纤电缆。
将获得的光纤电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实施例13~17]
将光纤电缆的构成、构成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被覆外层的材料的种类或厚度如表3所示那样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纤电缆。将所得的光纤电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比较例6]
不使用被覆内层的材料,仅将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供给至被覆中间层用的挤出机中,以使被覆中间层的厚度成为255μm的方式进行被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纤电缆。将所得的光纤电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实施例18]
代替共挤出法,利用下述单层挤出法,制作光纤一次电缆。
首先,仅将被覆内层的材料供给至被覆内层用的挤出机,以使被覆内层的厚度成为30μm的方式进行被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纤一次电缆。接着,对于所得的光纤一次电缆,仅将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供给至被覆中间层用的挤出机中,以使被覆中间层的厚度成为225μm的方式进行被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纤电缆。将所得的光纤电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实施例19]
以使被覆内层的厚度成为100μm和被覆中间层的厚度成为155μm的方式进行被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纤电缆。将所得的光纤电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比较例7]
使被覆内层的材料为PMMA树脂(E-4),使被覆内层的厚度为30μm,使被覆中间层的厚度为225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纤电缆。将所得的光纤电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表3]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371
[表4]
Figure BDA0002679880250000381
实施例12~17的光纤电缆中,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和105℃长期耐热性优异。
另一方面,比较例6的光纤电缆中,被覆层中没有被覆内层,因此105℃长期耐热性不充分。
实施例18和19的光纤电缆中,105℃长期耐热性优异,但是没有将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同时被覆,因此被覆内层与被覆中间层的密合性与同时被覆的其他实施例相比差。
对于比较例7的光纤电缆,构成被覆内层的材料不是EVOH树脂那样的氧透过率低的树脂,因此105℃长期耐热性不充分。
产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柔软性优异,或者进一步阻燃性也优异,因此能够适合用于工厂等中的传感、移动介质内等的通信、设备内外的配线等用途中,特别适合于移动介质内等的通信用途中。作为移动介质,可举出汽车、铁路、飞机、船等。
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光纤电缆的105℃长期耐热性优异,并且在光纤电缆的末端部安装插头、套圈时的操作性优异,因此特别适合于汽车、铁路等移动体内等的通信用途中。
符号的说明
10 光纤
11 芯
12 鞘
12a 鞘(第1层)
12b 鞘(第2层)
20 被覆层
20a 被覆内层
20b 被覆外层
20c 被覆中间层
21 模头
21a 前端面
22 接头
23 第1流路(被覆内层材料的流路)
24 第2流路(被覆中间层材料的流路)
25 光纤通过的通路的轴线
26 第3流路
30 拉拔强度测定装置
31 被覆部分
32 剥离部分
33a 夹盘(上)
33b 夹盘(下)
34 光纤电缆
35 夹具
36 保持室
37 突起
38 贯通孔。

Claims (20)

1.一种光纤电缆,其是具有光纤、以及设置于所述光纤的外周的被覆层的光纤电缆,
所述被覆层包含以被覆内层、被覆外层的顺序形成为同心圆状的至少2层以上的层,
构成所述被覆内层的材料由氧透过率2.0cc·20μm/(m2·天·atm)以下的树脂材料构成,
构成所述被覆外层的材料包含选自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结构中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
在将光纤的外径设为A(μm),将光纤电缆的外径设为B(μm),将所述被覆外层的厚度设为c(μm)时,满足下述通式(i)和(ii),
900≤A≤1100 (i)
0.40≤2×c/(B-A)≤0.70 (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电缆,构成所述被覆内层的材料为乙烯-乙烯醇系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电缆,所述乙烯-乙烯醇系树脂中的乙烯单元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构成所述乙烯-乙烯醇系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量100摩尔为20~50摩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构成所述被覆外层的材料为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材料,该材料包含在聚丙烯系树脂(A)中配合有橡胶成分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X)、以及磷系阻燃剂(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电缆,在所述被覆外层中,相对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所述磷系阻燃剂(P)的含量为40~55质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所述被覆内层与所述被覆外层之间具有被覆中间层,
构成所述被覆中间层的材料包含聚酰胺系树脂(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电缆,构成所述被覆中间层的材料为所述聚酰胺系树脂(N)与构成所述被覆内层的材料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所述光纤为塑料光纤。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所述光纤为具有芯和在该芯的外周的1层以上的鞘的光纤,构成最外层的鞘的材料为包含偏氟乙烯单元10~60质量%、四氟乙烯单元20~70质量%和六氟丙烯单元5~35质量%的共聚物、或者包含乙烯单元10~80质量%、四氟乙烯单元18~80质量%、六氟丙烯单元1~30质量%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单元1~10质量%的共聚物中的任一种。
10.一种线束,其是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C1)与具有由包含氯乙烯系树脂的材料构成的被覆层的电缆(C2)捆扎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束,所述电缆(C2)的所述被覆层含有选自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己二酸系聚酯和偏苯三甲酸三(2-乙基己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为光纤、以及在所述光纤的外周以被覆内层、被覆中间层和被覆外层的顺序将被覆层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构成所述被覆内层的材料为乙烯-乙烯醇系树脂,
构成所述被覆中间层的材料包含聚酰胺系树脂(N),
构成所述被覆外层的材料包含选自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结构中不含氯原子的氟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并且,
所述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向压缩式的带有二层一次性被覆用十字头的共挤出被覆装置供给构成所述被覆内层的材料和构成所述被覆中间层的材料,将被覆内层和被覆中间层同时被覆于所述光纤的外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在将所述被覆内层与所述被覆中间层同时被覆于所述光纤的外周之后,将构成所述被覆外层的材料进行被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在将所述光纤的外径设为A(μm),将所述光纤电缆的外径设为B(μm),将所述被覆外层的厚度设为c(μm)时,以满足下述通式(iii)和(iv)的方式进行被覆,
900≤A≤1100 (iii)
0.40≤2×c/(B-A)≤0.70 (iv)。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聚酰胺系树脂(N)为相对于聚酰胺系树脂(N)的总质量,含有80质量%以上聚酰胺11或聚酰胺12中的任一种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或者聚酰胺系树脂(N)为聚酰胺12。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所述光纤为塑料光纤。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所述光纤具有芯以及在该芯的外周形成为同心圆状的至少1层以上的鞘层,所述鞘层的最外层包含含有偏氟乙烯单元的氟系树脂。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以使所述被覆内层与所述被覆中间层之间的30mm被覆长度时的拉拔强度成为50N以上的方式,将所述被覆内层与所述被覆中间同时被覆。
19.根据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所述乙烯-乙烯醇系树脂中的乙烯单元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构成该乙烯-乙烯醇系树脂的单体单元的总摩尔量100摩尔%为20~50摩尔%。
20.根据权利要求12~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将所述光纤电缆的末端部的被覆外层仅剥离预定长度之后,在露出所述被覆中间层的表面的部分,安装插头或套圈。
CN201980019005.XA 2018-03-14 2019-03-14 光纤电缆、线束及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867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6415 2018-03-14
JP2018-046415 2018-03-14
JP2018-061725 2018-03-28
JP2018061725 2018-03-28
PCT/JP2019/010585 WO2019177105A1 (ja) 2018-03-14 2019-03-14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7998A true CN111867998A (zh) 2020-10-30
CN111867998B CN111867998B (zh) 2022-08-30

Family

ID=6790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9005.XA Active CN111867998B (zh) 2018-03-14 2019-03-14 光纤电缆、线束及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6999B2 (zh)
EP (1) EP3766853A4 (zh)
JP (1) JP6897863B2 (zh)
CN (1) CN111867998B (zh)
WO (1) WO201917710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9359A (zh) * 2022-03-09 2023-09-19 昭和电线电缆株式会社 半导电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的末端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44126A (ja) * 2020-03-11 2021-09-2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7484297B2 (ja) * 2020-03-26 2024-05-16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US20220283393A1 (en) * 2021-03-08 2022-09-08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s for buffer tub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4528721B (zh) * 2022-04-24 2022-07-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绝缘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9743A (ja) * 1998-10-01 2000-04-18 Jsr Corp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ー被覆材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ー
JP2004219815A (ja) * 2003-01-16 2004-08-0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難燃光ファイバ用被覆材料および難燃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1203786A (zh) * 2005-05-09 2008-06-18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塑料光纤电缆
JP2010002826A (ja) * 2008-06-23 2010-01-0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2132185A (zh) * 2008-06-23 2011-07-20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塑料光纤缆及信号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5246A (ja) 2000-08-10 2002-02-20 Asahi Kasei Corp 耐熱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ユニット
JP2003261784A (ja) * 2002-03-11 2003-09-19 Toyo Ink Mfg Co Ltd 気体遮断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4498814B2 (ja) * 2004-04-30 2010-07-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被覆材、及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US7609930B2 (en) 2005-05-09 2009-10-2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lastic optical fiber cable
JP4680715B2 (ja) 2005-08-09 2011-05-1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WO2007083553A1 (ja) * 2006-01-17 2007-07-26 Fujifilm Corporation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JP5394140B2 (ja) * 2008-06-23 2014-01-22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信号伝送方法
JP2014164014A (ja) * 2013-02-22 2014-09-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及び、該光ファイバを含むハーネス
JP2015014718A (ja) * 2013-07-05 2015-01-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9743A (ja) * 1998-10-01 2000-04-18 Jsr Corp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ー被覆材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ー
JP2004219815A (ja) * 2003-01-16 2004-08-0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難燃光ファイバ用被覆材料および難燃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1203786A (zh) * 2005-05-09 2008-06-18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塑料光纤电缆
JP2010002826A (ja) * 2008-06-23 2010-01-0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2132185A (zh) * 2008-06-23 2011-07-20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塑料光纤缆及信号传输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9359A (zh) * 2022-03-09 2023-09-19 昭和电线电缆株式会社 半导电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的末端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66853A4 (en) 2021-09-01
WO2019177105A1 (ja) 2019-09-19
JP6897863B2 (ja) 2021-07-07
JPWO2019177105A1 (ja) 2020-07-27
EP3766853A1 (en) 2021-01-20
US20200408987A1 (en) 2020-12-31
US11346999B2 (en) 2022-05-31
CN111867998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7998B (zh) 光纤电缆、线束及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EP1376156B2 (de) Kunststoff-Lichtwellenleiter
US9075213B2 (en) Plastic optical fiber cable
TWI458741B (zh) 塑膠光纖及塑膠光纖軟線
EP1174746B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and optical fiber cable with plug
WO2014163084A1 (ja)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及び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1801608B (zh) 塑料光纤和塑料光纤软线
CN104903397B (zh) 耐热阻燃橡胶组合物、绝缘线和橡胶管
JP2004219815A (ja) 難燃光ファイバ用被覆材料および難燃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5583456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素線及びケーブル
JP6543910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プラグ付き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5304704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CN105940333B (zh) 光缆以及传感器
JP2004219579A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及び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3871603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プラグ付き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4104988B2 (ja) 光ファイバ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6326883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JP2011008240A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JP7484297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KR20230034438A (ko) 플라스틱 광 파이버, 플라스틱 광 파이버 케이블, 커넥터가 부착된 플라스틱 광 파이버 케이블, 광 통신 시스템, 및 플라스틱 광 파이버 센서
JP3892125B2 (ja) 難燃性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5235426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5243102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2021144126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23085865A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