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7152B - 介质支承结构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支承结构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7152B
CN111747152B CN202010224242.4A CN202010224242A CN111747152B CN 111747152 B CN111747152 B CN 111747152B CN 202010224242 A CN202010224242 A CN 202010224242A CN 111747152 B CN111747152 B CN 111747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frame
medium
ribs
suppor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42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7152A (zh
Inventor
武次英治
姫野刚
竹内敦彦
石原研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47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7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7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7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2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on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65H2402/32Sliding suppor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6Bottom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geometry
    • B65H2405/11164Rear portion extensible in parallel to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2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on edge
    • B65H2405/2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212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end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介质支承结构及具备该介质支承结构的记录装置,能确保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化。供给托盘(32)具备:第一部件(100),相对于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的主体经由收容部件(50)被支承;以及第二部件(150),具有能够支承介质的第二支承面(153),以将介质的输送方向作为移动方向而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第一部件(100),第二部件(150)具有形成第二部件(150)的外周部的第二框体(151)和架设于第二框体(151)并形成第二支承面(153)的多个第二肋(152)。

Description

介质支承结构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承介质的介质支承结构及具备该介质支承结构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通过向纸张等的介质表面喷出墨水,在该介质的表面记录图像等的记录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记录装置,通过对从设在记录装置的背面侧上部的供给托盘向设于记录装置的前表面侧下部的排出托盘输送的介质喷出墨水来进行记录。
另外,专利文献1中作为供给托盘中的介质支承结构,公开了构成为能够收容、拉出具有能够支承介质的支承面的多段部件的嵌套状介质支承结构。这种介质支承结构构成为通过拉出各段部件能够支承各种尺寸的介质。此外,这种介质支承结构也能够适用于排出托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00806号公报
在如专利文献1的介质支承结构中,作为一个目的,例如记录装置的小型化,需要减小垂直于支承面的方向即厚度方向的厚度的薄型化。通过能够支承介质的部件的薄型化来实现这种介质支承结构的薄型化。但是,当实现了能够支承介质的部件的薄型化后,有可能过度降低该部件的机械强度,进而降低作为介质支承结构整体的机械强度。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部件,被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的主体支承;以及第二部件,具有能够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以将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作为移动方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一部件,并且具有:形成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周部的框体;以及架设于所述框体并形成所述支承面的多个肋。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给托盘;排出托盘;以及记录装置的主体,连结所述供给托盘和所述排出托盘,在从所述供给托盘向所述排出托盘输送介质的过程中在所述介质进行记录,在所述供给托盘以及所述排出托盘中的至少一方的介质支承结构具备:第一部件,被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的主体支承;以及第二部件,具有能够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以将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作为移动方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一部件,并且具有形成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周部的框体;以及架设于所述框体并形成所述支承面的多个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具有介质支承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供给托盘展开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图3是省略一部分的部件示出供给托盘的收容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收容部件的正面立体图。
图5是示出收容部件的正面壁中的背面侧的正面壁后视图。
图6是示出第一部件的主视图。
图7是与收容部件的正面壁一起示出图6的7-7线的第一部件的截面的截面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由双点划线8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示出第二部件的卡止部分的背面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第二部件位于第二展开位置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图6的11-11线的中心部分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示出第一部件中的第二部件的移动空间的图。
图13是图7中由双点划线13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第一部件的卡止部分的背面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第二部件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0的16-16线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6中由双点划线17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8是示意性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供给托盘和比较供给托盘的厚度的差异的图。
图19是示出在变形例中排出托盘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在变形例中排出侧第一部件的后视图。
图21是示出在变形例中排出侧第一部件的肋引导部和排出侧第二部件的肋之间的卡合部分的俯视图。
图22是示出在变形例中在图19中的由双点划线22包围的部分中排出侧第一部件的第一外侧框和排出侧第二部件的排出侧第二框体的卡合部分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在变形例中排出侧第二部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M…介质;30…记录装置;31…主体;31A…上表面;32…供给托盘;33…供给口;35…排出口;36…排出托盘;37…盖;38…操作面板;39…操作部;40…显示部;41…记录头;42…滑架;50…收容部件;51…装置侧支承面;53…第一支承面;59…操作口;60…正面壁;61…背面壁;62…侧面壁;63…侧面壁;64…顶面壁;65…底面壁;66…收容口;67…收容部;68…铰接部;69…第一框体引导部;70…正面突部;71…背面突部;73…第一肋引导部;74…正面侧内表面;75…第一部件卡止部;76…第一部件卡止凹部;100…第一部件;101…第一框体;102…第一肋;103…第一支承面;104…第一突出部;105…第一卡合肋;106…第一低摩擦部件;107…第一卡合部;108…第二肋引导部;109…第一操作口;110…第一上框;111…第一下框;112…第一侧框;113…第一侧框;115…第一上框凹部;116…第一中心线;117…第一下框凹部;118…下段操作口配置部;120…第二框体引导部;121…卡合通路;122…第二部件卡止部;123…第二部件卡止凹部;125…第一肋主体;126…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8…第二框体移动空间;129…第二肋移动空间;130…中段引导避让部;131…第一安装部;133…第一薄型肋;150…第二部件;151…第二框体;152…第二肋;153…第二支承面;154…第二突出部;155…第二卡合肋;156…第二低摩擦部件;157…第二卡合部;159…操作部;160…第二上框;161…第二下框;162…第二侧框;163…第二侧框;167…第二下框凹部;168…第二肋主体;169…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72…第二中心线;173…第二安装部;180…比较供给托盘;181…第一托盘;182…第二托盘;183…第三托盘;200…排出侧第一部件;201…排出侧第一框体;202…排出侧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3…第一外侧框;204…第一外侧框;205…第一背面框;206…第一主体卡合突出部;207…第二主体卡合突出部;208…排出侧第一支承面;209…排出托盘操作口;210…后表面;211…肋引导部;212…框体引导部;250…排出侧第二部件;251…排出侧第二框体;252…排出侧肋;254…第二正面框;255…第二背面框;256…第二外侧框;257…第二外侧框;258…肋主体;259…第二支承面形成部;260…排出侧第二支承面;261…排出托盘操作部;262…突出部;263…卡合肋;264…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介质支承结构及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30是串行印刷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如图1所示,记录装置30具备长方体状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在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上表面设有能够让用户放置记录前的纸张等介质M的供给托盘32。将放置于供给托盘32的介质M通过供给口33供给到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内。
另外,在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前部设有排出记录装置30所记录的介质M的排出口35,以及装载从排出口35排出的记录后介质M的排出托盘36。此外,在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前表面下部设有开关式盖37,收容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内的排出托盘36由闭合的盖37覆盖。
另外,如图1所示,在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上表面31A设有操作面板38。操作面板38具备电源按钮等操作部39和由液晶显示器等形成的显示部40。在显示部40显示菜单和各种消息等。记录装置30与主机(未示出)可通信地连接,从主机接收记录数据后进行以下记录动作:通过供给机构(未示出)供给放置于供给托盘32的介质M,在供给到的介质M上进行基于记录数据的图像记录。
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内以能够沿与介质M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扫描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设有滑架42,该滑架42具有向介质M喷出墨水等液体的记录头41。滑架42沿扫描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交替执行记录头41喷出液滴进行1路径量记录的记录动作和将介质M输送到下一个记录位置的输送动作,由此在介质M上记录图像或文档。
在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内的前部设有安装部(均未示出),该安装部在隔着排出托盘36的两侧部分中的一方或两方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收容用于记录的墨水等液体的墨盒等液体收容体。此外,该例子中,液体收容体是配置在与滑架42不同位置的离架式,但也可以是液体收容体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搭载于滑架42的架上式。另外,记录装置30不限于串行记录方式,也可以是遍及介质M的最大宽度的整个区域配置记录头41的长条状线式头,能够向介质M宽度的整个区域同时喷出液滴的行式记录方式。
供给托盘32具有由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构成的三段结构的介质支承结构。供给托盘32具有收容状态和展开状态,该收容状态是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收容于收容部件50的状态,该展开状态是通过用户的操作从收容部件50拉出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并且能够由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支承介质M的状态。
供给托盘32以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连结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供给托盘32通过在处于收容状态时配置于关闭位置来保持供给口33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上表面31A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位于关闭位置的供给托盘32。供给托盘32通过配置在打开位置来保持供给口33处于打开状态。打开位置是能够进行从收容状态向展开状态的操作以及从展开状态向收容状态的操作的位置之一。
排出托盘36是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进行记录后的介质M所配置的部位。排出托盘36具有由排出侧第一部件200和排出侧第二部件250构成的两段结构的介质支承结构。
排出托盘36具有收容状态和展开状态,该收容状态是排出侧第二部件250收容于排出侧第一部件200的状态,该展开状态是通过从排出侧第一部件200拉出排出侧第二部件250并能够由排出侧第一部件200和排出侧第二部件250支承介质M的状态。排出托盘36以收容状态收容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排出侧第一部件200以能够向装置的前侧拉出的方式连结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当在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形成的排出口35处于打开状态时,排出托盘36通过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拉出排出侧第一部件200和排出侧第二部件250而转移到展开状态。
供给托盘32的整体构成
参考图2~图17对供给托盘32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2和图3说明供给托盘32的概略构成。图2中描述的X轴、Y轴和Z轴是设定在供给托盘32的互相正交的三个轴。表示X轴、Y轴和Z轴的箭头所指向的方向分别表示沿X轴、Y轴和Z轴的正方向。沿X轴、Y轴和Z轴的正方向分别表示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与表示X轴、Y轴和Z轴的箭头所指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是沿X轴、Y轴和Z轴的负方向。沿X轴、Y轴和Z轴的负方向分别表示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在沿X轴、Y轴和Z轴的方向上与正负无关的方向分别称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
X方向是对应于供给托盘32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且与记录头41的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X方向是朝向供给托盘32的一端的方向,-X方向是朝向供给托盘32的另一端的方向。Y方向是对应于供给托盘32的厚度方向的方向。+Y方向是朝向供给托盘32的正面的方向,-Y方向是朝向供给托盘32的背面的方向。Z方向是对应于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Z方向对应于拉出方向,该拉出方向是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从收容部件50拉出时的移动方向。-Z方向对应于供给托盘32上介质M的输送方向,并且对应于收容方向,该收容方向是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收容于收容部件50时的移动方向。图3~图17中描述的XYZ轴对应于图2的XYZ轴。
如图2和图3所示,收容部件50作为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连结的第三部件发挥功能。收容部件50以能够以沿X方向的轴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连结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收容部件50形成为按X方向、Z方向、Y方向的顺序尺寸值依次变小的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型。收容部件50是能够容纳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部件。收容部件50在+Y方向上具有能够支承介质M的平面状的装置侧支承面51,该装置侧支承面51是包含X方向和Z方向的面。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部件100以能够沿Z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经由收容部件50支承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
第一部件100具有第一框体101和多个第一肋102。第一框体101形成第一部件100的外周部。第一肋102一体地连结于第一框体101。多个第一肋102在Z方向上架设于第一框体101,并以规定间隔排列在X方向上。第一肋102具有比第一框体101更向+Y方向突出的部位。在第一部件100中,由多个第一肋102的比第一框体101更向+Y方向突出的部位形成平面状第一支承面103,该第一支承面103是包含X方向和Z方向的面并且能够支承介质M。第一支承面103至少在第一部件100从收容部件50拉出的状态下支承介质M。此外,第一支承面103是能够支承介质M的面即可,也可以具有相对于X方向和Z方向倾斜的部分或弯曲的部分。另外,在图2中,对于各第一肋102中构成第一支承面103的部分施加了阴影线。
第一框体101具有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中的一个位于第一框体101的+X方向端部,并且朝向第一框体101的外侧向+X方向突出。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一框体101的-X方向端部,并且朝向第一框体101的外侧向-X方向突出。一对第一突出部104分别与收容部件50卡合。通过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与收容部件50卡合来限制第一部件100向Y方向的位移。
多个第一肋102具有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一个位于第一部件100的+X方向,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一部件100的-X方向。一对第一卡合肋105分别是与收容部件50卡合的第一肋102。通过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与收容部件50卡合,引导第一部件100向Z方向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
在一对第一卡合肋105分别安装有第一低摩擦部件106。第一低摩擦部件106对应于介于收容部件50和第一部件100之间的低摩擦部件。第一低摩擦部件106构成为第一部件100向Z方向移动时能够在X方向上与收容部件50接触。
第一部件100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相对位置的第一收容位置和第一展开位置之间沿Z方向移动。
第一收容位置是第一部件100收容于收容部件50并且在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装置侧支承面51的-Y方向上配置第一支承面103的位置。从Y方向观察时,第一收容位置是第一支承面103与收容部件50重叠的位置。
第一展开位置是在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Z方向上配置第一支承面103的位置。第一展开位置是第一支承面103在+Z方向上与收容部件50相邻的位置处能够支承介质M的位置。换言之,第一展开位置是相对于收容部件50向+Z方向拉出第一部件100并且第一支承面103能够支承介质M的位置。
第一部件100具有将第一部件100卡止于第一展开位置的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中的一个位于第一部件100的+X方向端部中的-Z方向端部。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一部件100的-X方向端部中沿-Z方向的端部。通过在第一部件100向第一展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一对第一卡合部107分别与收容部件50扣合,第一部件100卡止在第一展开位置。
多个第一肋102具有一对第二肋引导部108。一对第二肋引导部108分别由在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肋102构成。一对第二肋引导部108中的一个位于第一部件100的+X方向,一对第二肋引导部108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一部件100的-X方向。第二肋引导部108引导第二部件15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第二肋引导部108的一侧第一肋102设定第一卡合肋105。第二肋引导部108对应于本申请的“肋引导部”。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部件150以能够沿Z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于第一部件100,经由第一部件100和收容部件50支承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
第二部件150具有第二框体151和多个第二肋152。第二框体151形成第二部件150的外周部。第二肋152一体地连结于第二框体151。第二肋152在Z方向上架设于第二框体151,并以规定间隔排列在X方向上。从+Y方向向-Y方向俯视观察时,第二肋152位于在X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肋102之间。第二肋152具有比第二框体151更向+Y方向突出的部位。在第二部件150由多个第二肋152中比第二框体151更向+Y方向突出的部位形成平面状第二支承面153,该平面状第二支承面153是包含X方向和Z方向的面并且能够支承介质M。第二支承面153至少在从第一部件100拉出第二部件150的状态下支承介质M。此外,第二支承面153只要是能够支承介质M的面即可,也可以具有相对于X方向和Z方向倾斜的部分或弯曲的部分。另外,在图2中,对于各第二肋152中构成第二支承面153的部分施加了阴影线。另外,第二支承面153相对于第一支承面103位于-Y方向。在X方向上,在多个第二肋152之间形成有缝隙。缝隙是向Z方向延伸的矩形状贯通孔,该Z方向是第二支承面153上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
第二框体151具有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中的一个朝向X方向上的第二框体151的外侧向+X方向突出。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中的另一个朝向X方向上的第二框体151的外侧向-X方向突出。一对第二突出部154分别与第一部件100卡合。通过一对第二突出部154分别与第一部件100卡合,限制第二部件150向Y方向的位移。此外,一对第二突出部154对应于本申请的“突出部”。
多个第二肋152具有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一个位于第二部件150的+X方向,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部件150的-X方向。第二卡合肋155是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卡合的第二肋152。通过第二卡合肋155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卡合,引导第二部件150向Z方向的移动并且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
一对第二卡合肋155分别安装有第二低摩擦部件156。第二低摩擦部件156对应于介于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之间的低摩擦部件。第二低摩擦部件156构成为第二部件150向Z方向上移动时能够在X方向上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接触。
第二部件150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相对位置的第二收容位置和第二展开位置之间沿Z方向移动。
第二收容位置是在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一支承面103的-Y方向上配置第二支承面153的位置。第二收容位置是从Y方向观察时第二支承面153与第一部件100重叠的位置。如上所述,由于第二支承面153相对于第一支承面103位于-Y方向,因而在第二收容位置中第二支承面153不支承介质M。此外,当第一部件100位于第一收容位置且第二部件150位于第二收容位置时,第二部件150收容于收容部件50。
第二展开位置是在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Z方向上配置第二支承面153的位置。第二展开位置是第二支承面153在+Z方向上与第一部件100相邻的位置处能够支承介质M的位置。换言之,第二展开位置是相对于第一部件100向+Z方向拉出第二部件150并且第二支承面153能够支承介质M的位置。
即,第二部件150具有能够支承介质M的第二支承面153,在第二支承面153上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Z方向)上以能够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第一部件100。
第二部件150具有一对第二卡合部157。一对第二卡合部157中的一个位于第二部件150的+X方向端部中的-Z方向端部。一对第二卡合部157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部件150的-X方向端部中的-Z方向端部。通过在第二部件150向第二展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一对第二卡合部157分别与第一部件100扣合,第二部件150卡止在第二展开位置。
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的中心部分的+Z方向端部具有操作部159。操作部159由朝向-Y方向的凹部构成,该凹部形成于多个第二肋152中位于X方向的中心部分的一部分第二肋152。另外,第一部件100具有第一操作口109,该第一操作口109在处于收容状态的供给托盘32中使第二部件150的操作部159向+Y方向露出。另外,收容部件50具有操作口59,该操作口59在处于收容状态的供给托盘32中使第二部件150的操作部159向+Y方向露出。处于收容状态的供给托盘32位于打开位置时,通过将第二部件150的操作部159向+Z方向操作,从收容部件50依次拉出第二部件150和第一部件100,从而转移为展开状态。
收容部件50
参考图4和图5进一步详细说明收容部件50的构成。
如图4所示,收容部件50形成为在+Z方向上具有开口的箱型。收容部件50具有正面壁60、背面壁61、侧面壁62、侧面壁63、顶面壁64和底面壁65。通过组装例如由ABS树脂等成型的多个树脂的成型品来制造收容部件50。
正面壁60和背面壁61是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壁。正面壁60位于+Y方向,背面壁61位于-Y方向。侧面壁62和侧面壁63是包括Y方向和Z方向的壁。侧面壁62位于+X方向,侧面壁63位于-X方向。顶面壁64和底面壁65是包括X方向和Y方向的壁。顶面壁64位于+Z方向,底面壁65位于-Z方向。
收容部件50在+Z方向上具有收容口66。收容口66通过顶面壁64封住由正面壁60、背面壁61、侧面壁62和侧面壁63形成的+Z方向开口中的-Y方向侧的领域而形成。收容口66是由正面壁60中的+Z方向端部、侧面壁62和侧面壁63中的+Z方向端部、以及顶面壁64中的+Y方向端部包围的开口。收容口66形成为在第二部件150位于第二收容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能够在Z方向上通过的形状。即,供给托盘32构成为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能够通过收容口66收容、拉出于收容部67,该收容部67是收容部件50的内部空间。
收容部件50在正面壁60具有装置侧支承面51。装置侧支承面51是正面壁60中位于+Y方向的面,构成为能够支承装载于供给托盘32的介质M。
收容部件50在正面壁60具有操作口59。操作口59是X方向上的正面壁60的中心部分,形成为+Z方向上的正面壁60的端部。从+Y方向观察,操作口59是从+Z方向端部向-Z方向切掉正面壁60的一部分的矩形状凹部。在处于收容状态的供给托盘32中,操作口59能够使形成在第二部件150的操作部159向+Y方向露出。
收容部件50具有一对铰接部68。一对铰接部68中的一个从侧面壁62的-Z方向端部和+Y方向端部所形成的角部向+X方向突出。一对铰接部68中的另一个从侧面壁63的-Z方向端部和+Y方向端部所形成的角部向-X方向突出。通过铰接部68轴支承在形成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未图示的轴支承部,收容部件50以能够以沿X方向的轴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
收容部件50具有一对第一框体引导部69。一对第一框体引导部69中的一个位于收容部件50的+X方向,一对第一框体引导部69中的另一个位于收容部件50的-X方向。一对第一框体引导部69分别由正面突部70和背面突部71构成。正面突部70从正面壁60向-Y方向突出,从正面壁60的-Z方向端部到+Z方向端部向Z方向延伸。背面突部71从背面壁61向+Y方向突出。背面突部71一体地连结于背面壁61的+Z方向端部和顶面壁64的X方向端部。背面突部71比顶面壁64稍微更向+Y方向突出。通过正面突部70和背面突部71在Y方向夹持第一突出部104,第一框体引导部69形成在第一部件100移动时第一突出部104通过的通路。第一框体引导部69通过与第一突出部104卡合限制第一部件100向Y方向的位移。
如图5所示,收容部件50具有一对第一肋引导部73。一对第一肋引导部73与正面壁60中位于-Y方向的正面侧内表面74一体形成。一对第一肋引导部73中的一个位于正面侧内表面74的+X方向,一对第一肋引导部73中的另一个位于正面侧内表面74的-X方向。第一肋引导部73由从-Z方向端部到收容口66附近向Z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部构成。
收容部件50具有一对第一部件卡止部75。一对第一部件卡止部75与正面壁60的正面侧内表面74一体形成。一对第一部件卡止部75中的一个位于正面侧内表面74的+X方向端部和+Z方向端部所成的角部。一对第一部件卡止部75中的另一个位于正面侧内表面74的-X方向端部和+Z方向端部所成的角部。
如图7所示,通过经由第一低摩擦部件106在X方向上夹持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卡合肋105,第一肋引导部73引导第一部件10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
如图14所示,第一部件卡止部75具有向+Y方向凹陷的第一部件卡止凹部76。伴随第一部件100相对于收容部件50向+Z方向移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卡合部107从-Y方向与第一部件卡止凹部76扣合,由此第一部件卡止部75将第一部件100卡止在第一展开位置。
第一部件100
参考图6~图14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部件100的构成。
如图6所示,第一部件100通过例如使用ABS树脂等树脂材料的各种成型法来制造。第一部件100具有第一框体101和多个第一肋102。第一框体101形成第一部件100的外周部。第一肋102一体地连结于第一框体101。
第一框体101具有第一上框110、第一下框111、第一侧框112和第一侧框113。第一上框110位于第一框体101的+Z方向,第一下框111位于第一框体101的-X方向。第一侧框112位于第一框体101的+X方向,第一侧框113位于第一框体101的-X方向。
第一上框110在第一框体101的+Z方向端部向X方向延伸。第一上框110具有在X方向的中心部分形成第一操作口109的第一上框凹部115。第一上框凹部115是使X方向上的第一上框110的中心部分向-Z方向凹陷的凹部。第一上框凹部115形成为具有多个弯曲部的弯曲形状。第一上框凹部115形成为在X方向上横跨第一中心线116,该第一中心线116是表示X方向上的第一部件100的中心的假想线。当第一部件100位于第一收容位置时,第一上框凹部115配置在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正面壁60的-Y方向。换言之,当第一部件100位于第一收容位置时,从+Y方向向-Y方向俯视观察时,第一上框凹部115被收容部件50的正面壁60覆盖。
具有这种弯曲形状的第一上框凹部115中,能够有效地分散作用于第一框体101的负荷。因此,通过第一上框凹部115设于第一框体101,能够提高第一框体101本身的机械强度。
第一下框111在第一框体101的-Z方向端部向X方向延伸。不管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第一部件100的相对位置如何,第一下框111配置在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正面壁60的-Y方向。换言之,从+Y方向向-Y方向俯视观察时,第一下框111总是被正面壁60覆盖。第一下框111具有朝向+Z方向凹陷的一对第一下框凹部117。一对第一下框凹部117中的一个位于比第一上框110的第一上框凹部115靠近+X方向的位置。一对第一下框凹部117中的另一个位于比第一上框110的第一上框凹部115靠近-X方向的位置。第一下框凹部117形成为具有多个弯曲部的弯曲形状。在这种一对第一下框凹部117中,能够有效地分散作用于第一框体101的负荷。因此,通过一对第一下框凹部117设于第一框体101能够提高第一框体101本身的机械强度。另外,通过维持正面壁60覆盖一对第一下框凹部117的状态,能够改善供给托盘32的外观并且提高第一框体101本身的机械强度。此外,在第一部件100中,与由一对第一下框凹部117在X方向夹持的部分对应的多个第一肋102是下段操作口配置部118,该下段操作口配置部118配置为第一部件100位于第一展开位置时从-Y方向覆盖形成于收容部件50的操作口59。
第一侧框112在第一框体101的+X方向上向Z方向延伸,并一体地连结+X方向上的第一上框110的端部和第一下框111的端部。第一侧框113在第一框体101的-X方向上向Z方向延伸,并一体地连结-X方向上的第一上框110的端部和第一下框111的端部。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框体101具有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中的一个形成在第一侧框112。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中的一个从第一侧框112朝向X方向上的第一框体101的外侧向+X方向突出。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中的另一个形成在第一侧框113。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中的另一个从第一侧框112朝向X方向上的第一框体101的外侧向-X方向突出。一对第一突出部104通过在X方向上的第一框体101的端面形成凸部来构成X方向上的第一部件100的端部。第一部件100相对于收容部件50移动时,第一突出部104与形成在收容部件50的第一框体引导部69接触的同时向Z方向移动。具体地,第一突出部104移动的位置如下:在Y方向上夹在收容部件50的正面突部70和背面突部71之间的位置,并且在X方向上与收容部件50的侧面壁62、63分离的位置。通过第一突出部104与正面突部70或背面突部71接触,第一部件100被X方向端部限制向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Y方向的位移。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框体101具有一对第二框体引导部120。第二框体引导部120是配设为在第二部件150的第二框体151形成的第二突出部154能够在Z方向上移动的通路。一对第二框体引导部120中的一个形成在位于+X方向的第一侧框112。一对第二框体引导部120中的一个形成为-X方向开放的向Z方向延伸的槽状。一对第二框体引导部120中的另一个形成在位于-X方向的第一侧框113。一对第二框体引导部120中的另一个形成为+X方向开放的向Z方向延伸的槽状。第二框体引导部120构成为+Z方向开放并且能够从+Z方向向-Z方向插入第二部件150的第二突出部154。第二框体引导部120通过在Y方向夹持第二突出部154,引导第二部件15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二部件150在Y方向上的位移。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框体101具有一对卡合通路121。卡合通路121是配设为在第二部件150形成的第二卡合部157能够在Z方向上移动的通路。一对卡合通路121中的一个形成在位于+X方向的第一侧框112中相对于第二框体引导部120的-Y方向。一对卡合通路121中的另一个形成在位于-X方向的第一侧框113中相对于第二框体引导部120的-Y方向。一对卡合通路121中的一个形成为-X方向开放的向Z方向延伸的槽状。一对卡合通路121中的另一个形成为+X方向开放的向Z方向延伸的槽状。卡合通路121构成为+Z方向开放并且能够从+Z方向向-Z方向插入第二卡合部157。
如图9和图10所示,卡合通路121在+Z方向端部具有第二部件卡止部122。第二部件卡止部122具有向X方向上的第一框体101的外侧凹陷的第二部件卡止凹部123。伴随第二部件150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向+Z方向的移动第二部件150的第二卡合部157从第一框体101的内侧与第二部件卡止凹部123扣合,由此第二部件卡止部122将第二部件150卡止在第二展开位置。换言之,第二部件150的第二卡合部157与第二部件卡止凹部123卡合的位置也可以称为第二展开位置。此外,卡合通路121是仅在扣合时与第二卡合部157接触的构成即可。
如图6所示,第一肋102架设于第一上框110和第一下框111。第一肋102的长度方向是从-Y方向向+Y方向俯视观察时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并且向Z方向延伸,该Z方向是第一部件100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移动方向。多个第一肋102通过以规定间隔排列在X方向上来构成第一肋组。
如图7和图11所示,第一肋102具有第一肋主体125和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第一肋主体125具有将Y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延伸的横截面并形成为向Z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第一肋主体125的-Y方向端部位于比第一下框111的-Y方向端部靠近+Y方向的位置。第一肋主体125的沿Y方向的长度短于第一肋主体125的沿Z方向的长度。
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一体地连结于第一肋主体125的+Y方向端部。在与第一肋102延伸的Z方向正交的截面即第一肋102的横截面中,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形成为X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肋主体125的宽度。换言之,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形成为从第一肋主体125的+Y方向端部朝向+X方向和-X方向的至少一方突出的形状。第一肋102形成为其横截面中+Y方向端部的宽度较宽的形状。在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中,由位于比第一框体101靠近+Y方向的部位形成第一支承面103。第一肋102在+Z方向端部中,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的+Y方向端部一体地连结于第一上框110。图1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第一上框110。另外,第一肋102在-Z方向端部中,第一肋主体125和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两者都一体地连结于第一下框111。
换言之,将与第一支承面103上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Z方向)正交的面作为横截面时,俯视观察该横截面,沿第一支承面103与输送方向(Z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X方向)上的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的长度大于正交方向(X方向)上的第一肋主体125的长度。
如图12所示,相对于第一下框111的+Z方向的空间中,位于比第一肋主体125靠近-Y方向的空间是第二框体151在Z方向上移动的第二框体移动空间128。相对于第一下框111的+Z方向的空间中,在X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肋主体125所夹的空间构成第二部件150的第二肋152在Z方向上移动的第二肋移动空间129。此外,在图12中,对于第二框体移动空间128和第二肋移动空间129施加了相互不同的阴影线。
如图6和图7所示,多个第一肋102包括形成于收容部件50的与一对第一肋引导部73卡合的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一个位于以下位置:方向是比表示X方向上的第一部件100中心的第一中心线116靠近+X方向且比第一侧框112靠近第一中心线116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一个位于第一下框凹部117的-X方向且比第一上框凹部115靠近+X方向的位置,以便在X方向上与第一上框凹部115和第一下框凹部117相邻。
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另一个位于以下位置:方向是比表示X方向上的第一部件100中心的第一中心线116靠近-X方向且比第一侧框113靠近第一中心线116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一下框凹部117的+X方向且比第一上框凹部115靠近-X方向的位置,以便在X方向上与第一上框凹部115和第一下框凹部117相邻。
通过第一肋引导部73在X方向上夹持第一卡合肋105,由第一肋引导部73引导第一部件10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
此外,“靠近第一中心线116的位置”是指从第一中心线116到第一卡合肋105的距离L11是从第一中心线116到第一突出部104的距离L12的1/2以下的距离。由于距离L11是距离L12的1/2以下的距离,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此外,由于距离L11是距离L12的1/3以下的距离,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
另外,如图11所示,第一下框111在X方向上夹持第一卡合肋105的位置形成有避免与收容部件50的第一肋引导部73干涉的中段引导避让部130。
如图13所示,第一卡合肋105安装有第一低摩擦部件106。第一低摩擦部件106是具有摩擦系数比第一肋引导部73的表面和第一卡合肋105的表面低的表面的低摩擦部件。第一低摩擦部件106例如用聚缩醛树脂树脂(POM)或LUBMER(注册商标)制造。
第一卡合肋105具有安装有第一低摩擦部件106的第一安装部131。第一安装部131设于第一卡合肋105的-Z方向端部。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部131沿Z方向延伸,以与相对于第一安装部131位于+Z方向上的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连续。在第一卡合肋105的横截面中,第一安装部131是X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肋主体125且小于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的部位。
第一低摩擦部件106具有向Z方向延伸的槽状形状。第一低摩擦部件106在安装于第一安装部131的状态下从+Y方向覆盖第一安装部131的周面,并与在Z方向上形成于第一肋主体125和第一安装部131之间的台阶卡合。即,通过第一低摩擦部件106卡止于在Z方向上形成于第一肋主体125和第一安装部131之间的台阶,限制第一低摩擦部件106向Z方向的移动。
如图6~图8以及图10所示,多个第一肋102具有第一薄型肋133。第一薄型肋133是不具有第一肋主体125而仅由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构成的第一肋102。第一薄型肋133是第一框体101中位于X方向端部的第一肋102。第一薄型肋133位于比第一下框111的第一下框凹部117靠近X方向的外侧。
如图6~图8以及图10所示,第一部件100具有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中的一个位于+X方向端部中的-Z方向端部。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中的一个一体地连结于位于+X方向最末端的第一薄型肋133和第一侧框112。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中的一个在位于+X方向最末端的第一薄型肋133和第一侧框112之间向-Z方向延伸。
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中的另一个位于-X方向端部上的-Z方向端部。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中的另一个一体地连结于位于-X方向最末端的第一薄型肋133和第一侧框113。一对第一卡合部107中的另一个在位于-X方向最末端的第一薄型肋133和第一侧框113之间向-Z方向延伸。
如图14所示,在第一部件100朝向第一展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卡合部107被第一部件卡止部75按压而向-Y方向弹性变形,然后恢复并与第一部件卡止部75扣合。通过第一卡合部107与第一部件卡止部75卡合,第一部件100卡止于第一展开位置。
第二部件150
参考图15~图17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二部件150。
如图15所示,第二部件150例如通过使用ABS树脂等树脂材料的各种成型法来制造。第二部件150的制造中可以使用具有与第一部件100不同颜色的树脂材料。第二部件150具有第二框体151和多个第二肋152。第二框体151形成第二部件150的外周部。第二肋152与第二框体151一体地连结。第二框体151具有第二上框160、第二下框161、第二侧框162和第二侧框163。第二上框160位于第二框体151的+Z方向,第二下框161位于第二框体151的-X方向。第二侧框162位于第二框体151的+X方向,第二侧框163位于第二框体151的-X方向。
如图3和图6所示,当第二部件150位于第二收容位置时,第二上框160位于相对于第一上框110的-Y方向。第二下框161位于相对于第一下框111的+Z方向。第二侧框162位于相对于第一侧框112的-X方向。第二侧框163位于相对于第一侧框113的+X方向。
第二上框160在第二框体151的+Z方向端部向X方向延伸。第二上框160在比第一上框110靠近-Y方向侧向Z方向移动。当第二部件150位于第二收容位置时,第二上框160配置于从-Y方向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一上框110中除第一上框凹部115以外的部分重叠的位置。
第二下框161在第二框体151的-Z方向端部中向X方向延伸。第二下框161配置于图12所示的第二框体移动空间128。当第二部件150位于第二收容位置时,第二下框161形成为在相对于第一框体101的第一下框111的+Z方向上模仿第一下框111的形状。第二下框161具有向+Z方向凹陷的一对第二下框凹部167。一对第二下框凹部167中的一个位于比图2和图3所示的操作部159靠近+X方向的位置。一对第二下框凹部167中的另一个位于比图2和图3所示的操作部159靠近-X方向的位置。一对第二下框凹部167分别形成为具有多个弯曲部的弯曲形状。这种一对第二下框凹部167中,有效地分散作用于第二框体151的负荷。因此,通过一对第二下框凹部167设于第二框体151,能够提高第二框体151本身的机械强度。
第二侧框162在第二框体151的+X方向上沿Z方向延伸并一体地连结+X方向上的第二上框160的端部和第二下框161的端部。第二侧框162从第二下框161的连结部分向-Z方向延伸。
第二侧框163在第二框体151的-X方向上沿Z方向延伸并一体地连结-X方向上的第二上框160的端部和第二下框161的端部。第二侧框163从第二下框161的连结部分向-Z方向延伸。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二框体151具有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中的一个形成在第二侧框162。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中的一个朝向X方向上的第二框体151的外侧从第二侧框162向+X方向突出。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中的另一个形成在第二侧框163。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中的另一个朝向X方向上的第二框体151的外侧从第二侧框162向-X方向突出。一对第二突出部154通过在X方向的第二框体151的端面形成凸部来构成X方向的第二部件150的端部。当第二部件150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移动时,第二突出部154在形成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框体引导部120移动。具体地,第二突出部154在以下位置移动:其在Y方向上夹持于第二框体引导部120的位置,并且在X方向上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一侧框112、113分离的位置。通过第二突出部154与第二框体引导部120接触,第二部件150向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Y方向的位移被X方向端部限制。
如图9、图10和图15所示,第二框体151具有一对第二卡合部157。一对第二卡合部157中的一个形成在第二框体151的第二侧框162。一对第二卡合部157中的另一个形成在第二框体151的第二侧框163。第二卡合部157位于比第二突出部154靠近-Y方向的位置,并且形成为从第二侧框162、163和第二下框161的连结部分向-Z方向延伸的悬臂状。在第二部件150向第二展开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二卡合部157通过被第二部件卡止部122按压而向X方向上的第二框体151的内侧弹性变形,然后恢复并与第二部件卡止部122扣合。通过第二卡合部157与第二部件卡止部122卡合,第二部件150卡止在第二展开位置。
如图3、图10和图15所示,第二肋152架设于第二上框160和第二下框161之间。第二肋152沿Z方向延伸,该Z方向是从-Y方向向+Y方向俯视观察时介质M的输送方向且第二部件150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移动方向。第二肋152通过以规定间隔排列在X方向上来构成第二肋组。第二肋152配置于在X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肋主体125之间的空间,即图12所示的第二肋移动空间129。从+Y方向向-Y方向俯视观察时,第二肋152和第一肋102交替排列成彼此填充X方向上的间隙。
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肋152具有第二肋主体168和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第二肋主体168形成为向Z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该平板形状具有将Y方向上设定为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一体地连结于第二肋主体168中的+Y方向端部。在第二肋152的横截面中,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形成为在X方向上宽度大于第二肋主体168的宽度,该第二肋152的横截面是第二肋152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换言之,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形成为从第二肋主体168的+Y方向端部朝向+X方向和-X方向中的至少一方突出的形状。即,向Z方向延伸的第二肋152在其横截面中形成为+Y方向端部的宽度较宽的形状。在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中,由位于比第二框体151靠近+Y方向的部位形成第二支承面153。
换言之,将与第二支承面153上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Z方向)正交的面作为横截面时,俯视观察该横截面,沿第二支承面153与输送方向(Z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X方向)上的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的长度大于正交方向(X方向)上的第二肋主体168的长度。
如图3、图15和图16所示,多个第二肋152具有与第一部件100所有的一对第二肋引导部108卡合的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一个位于以下位置:方向是比表示X方向上的第二部件150中心的第二中心线172靠近+X方向且比第二侧框162靠近第二中心线172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一个位于以下位置:方向是第一上框110的第一上框凹部115的+X方向,并且第一下框凹部117的-X方向的位置。从+Y方向向-Y方向俯视观察时,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一个位于相对于第一卡合肋105的-X方向且位于与第一卡合肋105相邻的位置。
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另一个位于以下位置:比表示X方向上的第二部件150中心的第二中心线172靠近-X方向的位置,并且比第二侧框162靠近第二中心线172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另一个位于以下位置:方向是第一上框110的第一上框凹部115的-X方向且第一下框凹部117的+X方向的位置。从+Y方向向-Y方向俯视观察时,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另一个位于相对于第一卡合肋105的+X方向且位于与第一卡合肋105相邻的位置。
通过在X方向上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夹持第二卡合肋155,由第二肋引导部108引导第二部件150在Z方向上的移动并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
此外,“靠近第二中心线172的位置”是指从第二中心线172到第二卡合肋155的距离L21是从第二中心线172到第二突出部154的距离L22的1/2以下的距离。由于距离L21是距离L22的1/2以下的距离,能够有效地抑制X方向上的第二部件150的位移。由于距离L21是距离L22的1/3以下的距离,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第二卡合肋155安装有第二低摩擦部件156。第二低摩擦部件156是具有摩擦系数比构成第二肋引导部108的第一肋102的表面和第二卡合肋155的表面低的表面的低摩擦部件。第二低摩擦部件156例如与第一低摩擦部件106相同用聚缩醛树脂树脂(POM)或LUBMER(注册商标)制造。
第二卡合肋155具有安装有第二低摩擦部件156的第二安装部173。第二安装部173设于第二卡合肋155的-Z方向端部。第二安装部173在图12所示的第二肋移动空间129向Z方向延伸,以与第二肋主体168连续。在第二卡合肋155的横截面中,第二安装部173是X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肋主体16且小于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的部位。
第二低摩擦部件156具有向Z方向延伸的槽状形状。第二低摩擦部件156在安装于第二安装部173的状态下,从-Y方向覆盖第二安装部173的周面的同时在Z方向上与形成于第二肋主体168和第二安装部173之间的台阶卡合。即,通过第二低摩擦部件156卡止于在Z方向上形成于第二肋主体168和第二安装部173之间的台阶,限制第二低摩擦部件156向Z方向的移动。
供给托盘32的组装方法
接着,对具有上述三段结构的介质支承结构的供给托盘32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通过将第一部件100拼接到收容部件50以及将第二部件150拼接到第一部件100来组装供给托盘32。
对将第一部件100拼接到收容部件50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外,第一部件100可以拼接到由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轴支承后的收容部件50,也可以拼接到由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轴支承前的收容部件50。
在将第一部件100拼接到收容部件50时,第一低摩擦部件106安装到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卡合肋105之后立即调整第一部件100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位置。在第一部件100的位置调整中,调整第一部件100以使第一支承面103与调整收容部件50的装置侧支承面51平行。另外,在维持装置侧支承面51与第一支承面103平行状态下调整第一部件100的位置,以使第一卡合肋105位于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第一肋引导部73的+Z方向,并且使第一突出部104位于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第一框体引导部69的+Z方向。此时,第一卡合部107位于收容部件50的第一部件卡止部75的+Z方向。另外,第一部件100位于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收容口66的+Z方向。
调整位置后,第一部件100向-Z方向插入收容部件50的收容口66。由此第一卡合肋105与第一肋引导部73卡合的同时第一突出部104与第一框体引导部69卡合。并且,插入第一部件100直至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卡合部107位于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第一部件卡止部75的-Z方向,则结束第一部件100与收容部件50的拼接。
拼接于收容部件50的第一部件100构成为能够在第一收容位置和第一展开位置之间沿Z方向移动,其中,该第一收容位置是第一支承面103位于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装置侧支承面51的-Y方向,该第一展开位置是第一支承面103位于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Z方向。在从第一收容位置向第一展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部件100通过第一卡合部107与形成在收容部件50的第一部件卡止部75卡合,卡止于第一展开位置。
对将第二部件150拼接到第一部件100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外,第二部件150可以拼接到与收容部件50拼接后的第一部件100,也可以拼接到与收容部件50拼接前的第一部件100。
在将第二部件150拼接到第一部件100时,第二低摩擦部件156安装到第二部件150的第二卡合肋155之后立即调整第二部件150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位置。在第二部件150的调整位置后,调整第二部件150的位置以使第二支承面153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一支承面103平行。另外,在维持第一支承面103与第二支承面153平行状态下调整第二部件150的位置,以使第二卡合肋155位于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的+Z方向,并且使第二突出部154位于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框体引导部120的+Z方向。
此时,第二卡合部157位于第一部件100的卡合通路121的+Z方向。第二下框161位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框体移动空间128的+Z方向。第二肋152位于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移动空间129的+Z方向。
调整位置后,第二部件150向-Z方向插入第一部件100。由此,第二卡合肋155与第二肋引导部108卡合的同时第二突出部154进入第二框体引导部120。并且,插入第二部件150直至第二部件150的第二卡合部157位于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部件卡止部122的-Z方向,则结束第二部件150与第一部件100的拼接。
拼接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部件150构成为能够在第二收容位置和第二展开位置之间沿Z方向移动,其中,该第二收容位置是第二支承面153位于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一支承面103的-Y方向,该第二展开位置是第二支承面153位于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Z方向。在从第二收容位置向第二展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卡合部157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部件卡止部122卡合,第二部件150卡止于第二展开位置。
这样组装的供给托盘32在收容状态下,通过向+Z方向操作第二部件150的操作部159从收容部件50依次拉出第二部件150和第一部件100,转移到展开状态。另外,供给托盘32在展开状态下,通过向-Z方向操作第二部件150将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收容于收容部件50,从而转移到收容状态。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1)连结于收容部件50的第一部件100具有形成第一部件100的外周部的第一框体101以及架设于第一框体101并形成第一支承面103的多个第一肋102。另外,连结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部件150具有形成第二部件150的外周部的第二框体151以及架设于第二框体151并形成第二支承面153的多个第二肋152。
根据这种构成,如图18所示,供给托盘32在确保与比较供给托盘180相同的机械强度的同时能够实现薄型化,其中该比较供给托盘180具有作为第一部件的平板形状第一托盘181、作为第二部件的平板形状第二托盘182以及作为第三部件的箱型第三托盘183。在供给托盘32中,第二部件150由第二框体151和第二肋152构成,由此即使比第二托盘182更薄也能够得到与第二托盘182相同的机械强度。另外,第一部件100由第一框体101和第一肋102构成,由此即使比第一托盘181更薄也能够得到与第一托盘181相同的机械强度。因此,能够使收容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收容部件50比第三托盘183更薄。
即,由于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分别由框体101、151和多个肋102、152构成,框体101、151的内侧部分由多个肋102、152加强,多个肋102、152的两端部分由框体101、151加强。通过这种框体和多个肋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确保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各自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由此,能够实现收容第二部件150的第一部件100的薄型化以及收容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收容部件50的薄型化。其结果,能够确保由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构成的三段结构供给托盘32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另外,能够实现基于这种薄型化和轻量化的记录装置30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对于仅由平板形状部件构成的供给托盘32的外观的差别化。
(2)第一部件100的第一肋102具有第一肋主体125和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该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在第一肋102的横截面中X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肋主体125的宽度。另外,第二部件150的第二肋152具有第二肋主体168和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该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在第二肋152的横截面中X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肋主体168的宽度。
根据这种构成,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分别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各肋102、152的机械强度。其结果,能够有效提高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各自的机械强度。另外,由于支承面形成部126、169比肋主体125、168宽,在提高各肋102、152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增大支承面103、153。进而,在供给托盘32的主视图中,肋主体125、168位于支承面形成部126、169的背面侧,从而能够改善展开状态下的供给托盘32的外观。
(3)第一肋102和第二肋152向Z方向延伸,该Z方向是供给托盘32上介质M的输送方向。根据这种构成,在向供给托盘32配置介质M时或由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输送介质M时,能够使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均难以干扰介质M和肋102、152。
(4)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向Z方向移动,该Z方向是供给托盘32上介质M的输送方向。根据这种构成,通过使供给托盘32转移到展开状态,能够在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增大支承介质M的领域。其结果,能够提高供给托盘32能够支承介质M的自由度。
(5)收容部件50具有第一肋引导部73,该第一肋引导部73通过与第一肋102之一的第一卡合肋105卡合,引导第一部件100在Z方向上的移动,并且限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即,收容部件50利用第一肋102引导第一部件10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
第一部件100具有第二肋引导部108,该第二肋引导部108通过与作为第二肋152的第二卡合肋155卡合,引导第二部件15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即,第一部件100利用第二肋152引导第二部件150在Z方向上的移动并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
根据这种构成,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无需分别单独设置与Z方向上的引导相关的部位和与限制X方向上的位移相关的部位。其结果,能简化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构成。
另外,在X方向上第一肋102和第二肋152重叠,因此第一部件100能够利用第二部件150的占用空间提高机械强度,第二部件150能够利用第一部件100的占用空间提高机械强度。由此,能够确保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各自的机械强度的同时有效地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
(6)第一低摩擦部件106介于第一肋引导部73和第一卡合肋105之间。另外,第二低摩擦部件156介于第二肋引导部108和第二卡合肋155之间。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降低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分别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其结果,能够顺畅地进行第一部件100相对于收容部件50的移动和第二部件150相对于第一部件100的移动。
(7)收容部件50具有分别引导一对第一卡合肋105的第一肋引导部73,该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位于在X方向上夹着第一部件100的第一中心线116的位置。另外,第一部件100具有分别引导一对第二卡合肋155的第二肋引导部108,该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位于在X方向上夹着第二部件150的第二中心线172的位置。根据这种构成,对于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每一个,能够在多个部位进行Z方向上的引导和在X方向上的位移的限制,并且能够有效地限制晃动如以Y方向为轴旋转。
(8)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一个位于比第一中心线116靠近+X方向的位置且比第一侧框112靠近第一中心线116的位置。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另一个位于比第一中心线116靠近-X方向的位置且比第一侧框113靠近第一中心线116的位置。根据这种构成,对于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每一个,能够有效地抑制在X方向上的位移,并且能够有效地限制晃动如以Y方向为轴旋转。
(9)通过从第一框体101向X方向的外侧突出的一对第一突出部104与收容部件50的第一框体引导部69的卡合,限制第一部件100在Y方向上的位移。通过从第二框体151向X方向的外侧突出的一对第二突出部154与在第一部件100的第一框体101形成的第二框体引导部120卡合,限制第二部件150在Y方向上的位移。根据这种构成,通过朝向X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04、154限制Y方向上的位移,从而对于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每一个,能够减小用于限制Y方向上的位移部位对薄型化造成的影响。
(10)供给托盘32构成为能够由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支承介质。根据这种构成,伴随收容部件50和第一部件100支承介质M而产生的负荷分散到收容部件50和第一部件100双方。另外,伴随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支承介质M而产生的负荷分散到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双方。由此,能够分散作用于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中的各种卡合部分的负荷。
(11)由于第一肋102和第二肋152具有不同颜色,所以易于通过目视确认第二部件150相对于第一部件100拉出不良。另外,能够改善供给托盘32的外观。
(12)供给托盘32具有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收容于箱型收容部件50的收容状态。根据这种构成,通过使供给托盘32处于收容状态能够抑制异物进入各种卡合部分。
(13)第一框体101和第二框体151利用各种凹部形成为具有向框体的内侧和外侧弯曲的多个弯曲部的多边形状。根据这种构成,由于作用于框体的负荷有效地分散于弯曲部,所以对于第一框体101和第二框体151,能够确保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
(14)第一部件100的第一卡合肋105在X方向上与第一下框凹部117相邻的位置向Z方向延伸。即,第一卡合肋105在X方向上与第一下框凹部117的弯曲部相邻的位置向Z方向延伸,该弯曲部是第一部件100中机械强度高的部分。根据这种构成,即使伴随限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而产生的负荷作用于第一卡合肋105,其负荷分散于机械强度高的第一下框凹部117的弯曲部,因此能够抑制作用于第一卡合肋105的负荷。由此,能够提高对于第一卡合肋105形状的自由度,具体地能够提高对于第一低摩擦部件106的安装部分的自由度。
(15)第一低摩擦部件106与第一肋主体125和第一安装部131的台阶卡合。由此,第一低摩擦部件106难以从第一卡合肋105脱落。
(16)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由在X方向上与第一上框凹部115相邻的位置向Z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肋102构成。即,第二肋引导部108由在X方向上与第一上框凹部115的弯曲部相邻的位置向Z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肋102构成,该弯曲部是第一部件100中机械强度高的部分。根据这种构成,第二部件150位于第二展开位置时,即使伴随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而产生的负荷作用于第二肋引导部108,其负荷分散于机械强度高的第一上框凹部115的弯曲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作用于第二肋引导部108的负荷。
(17)构成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的第一肋102之一是上述第一卡合肋105。因此,即使伴随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而产生的负荷作用于构成第二肋引导部108的第一肋102,也能够抑制作用于该第一肋102的负荷。
(18)第一薄型肋133架设于第一框体101的X方向端部中的第一上框110和第一下框111。即,第一薄型肋133是架设于第一框体101的角部,换言之是架设于第一框体101中机械强度高的部分的第一肋102。因此,作用于第一薄型肋133的负荷有效地分散于第一框体101。另外,由于第一薄型肋133不直接参与限制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位移,所以第一薄型肋133所需的机械强度小于其他第一肋102。因此,即使第一薄型肋133不具有第一肋主体125而仅由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构成,也难以产生机械强度方面的问题。通过设定第一薄型肋133,能够实现第一部件100的轻量化,进而供给托盘32的轻量化。另外,在成型第二框体引导部120或卡合通路121基础上也能够降低其难度。
(19)第二部件150的第二卡合肋155在X方向上与第二下框凹部167相邻的位置向Z方向延伸。即,第二卡合肋155在X方向上与第二下框凹部167的弯曲部相邻的位置向Z方向延伸,该弯曲部是第二部件150中机械强度高的部分。根据这种构成,即使伴随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而产生的负荷作用于第二卡合肋155,由于其负荷分散于机械强度高的第二下框凹部167的弯曲部,所以能够抑制作用于第二卡合肋155的负荷。由此,能够提高对于第二卡合肋155形状的自由度,具体地能够提高对于第二低摩擦部件156的安装部分的自由度。
(20)第二低摩擦部件156与第二肋主体168和第二安装部173的台阶卡合。由此,第二低摩擦部件156难以从第二卡合肋155脱落。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变更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和以下变更例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组合实施。
·由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构成的三段结构的介质支承结构可以适用于排出托盘36。
·具有三段结构的介质支承结构的供给托盘32中,收容部件50可以不支承介质M。
·介质支承结构不限于由收容部件50、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构成的三段结构。例如,介质支承结构可以是由收容部件50和第一部件100构成的两段结构。另外,例如介质支承结构可以是通过第一部件100直接连结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由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构成的两段结构,即由具有框体和肋的部件构成的两段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件100可以是以能够以沿X方向的轴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连结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构成,可以不支承介质M。
·介质支承结构可以是3段以上的多段结构,该3段以上的多段结构包括能够收容由收容部件50和第一部件100构成的两段结构部的第二收容部件。
·介质支承结构可以是3段以上的多段结构,该3段以上的多段结构包括能够收容由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构成的两段结构部的部件,该部件是具有形成外周部的框体和架设于框体的向Z方向延伸的多个肋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件100的第一肋102、第二部件150的第二肋152和该部件的肋可以周期性地排列在X方向上。例如,将该部件的肋作为第三肋时,第一肋102、第二肋152和第三肋在+X方向上可以以第三肋、第一肋102、第二肋152、第一肋102的顺序周期性地排列,在+X方向上也可以以第三肋、第一肋102、第二肋152的顺序周期性地排列。
·第一肋102和第二肋152可以由相同颜色形成。
·第二肋152不限于具有第二肋主体168和比第二肋主体168宽的第二支承面形成部169。例如,第二肋152可以由第二肋主体168和比第二肋主体168窄的第二支承面形成部构成。另外,第二肋15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凸多边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形状。
·第一肋102不限于具有第一肋主体125和比第一肋主体125宽的第一支承面形成部126。例如,第一肋102可以由第一肋主体125和比第一肋主体125窄的第一支承面形成部构成。另外,第一肋10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多边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形状。
·第一部件100不限于具有第一框体101和第一肋102的构成。例如,第一部件100可以形成为具有收容部件50的正面壁60等的各种卡合部分的平板形状。
·第一部件100具有在X方向的第一框体101的端面形成凸部的第一突出部104。不限于此,第一部件100也可以具有在X方向的第一框体101的端面形成凹部的第一突出部104。在这种构成中,形成于收容部件50的第一框体引导部69由朝向X方向的内侧突出的凸部构成。
·第二部件150具有在X方向的第二框体151的端面形成凸部的第二突出部154。不限于此,第二部件150也可以具有在X方向的第二框体151的端面形成凹部的第二突出部154。在这种构成中,形成于第一部件100的第二框体引导部120由朝向X方向的内侧突出的凸部构成。
·在第一部件100中,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一个位于第一部件100中的+X方向即可,也可以位于远离第一中心线116的位置。一对第一卡合肋105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一部件100中的-X方向即可,也可以位于远离第一中心线116的位置。
·在第二部件150中,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一个位于第二部件150中的+X方向即可,也可以位于远离第二中心线172的位置。一对第二卡合肋155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部件150中的-X方向即可,也可以位于远离第二中心线172的位置。
·收容部件50的第一肋引导部73只要是通过与第一肋102卡合来引导第一部件100的移动的构成即可。因此,第一肋引导部73可以是通过在X方向上夹持第一肋102来引导第一部件100的构成,也可以是通过在X方向上夹持于一对第一肋102来引导第一部件100的构成。另外,第一肋引导部73可以是在一个部位引导第一肋102的构成,也可以是在三个部位引导第一肋102的构成。
·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只要是通过与第一肋102和第二肋152卡合来引导第二部件150的移动的构成即可。因此,第二肋引导部108可以是在一个部位引导第二肋152的构成,也可以是在三个部位引导第二肋152的构成。
·收容部件50的第一肋引导部73可以构成为能够与第一肋102直接接触。
·第一部件100的第二肋引导部108可以构成为能够与第二肋152直接接触。
·收容部件50可以是如下构成:在不使用第一肋102的情况下,进行第一部件100在Z方向上的移动以及限制第一部件100在X方向上的位移。例如,收容部件50可以是如下构成:通过在第一框体引导部69形成从X方向的外侧与第一部件100的第一突出部104接触的部位,限制第一部件在X方向上的位移。
·第一部件100可以是如下构成:在不使用第二肋152的情况下,进行第二部件150在Z方向上的移动以及限制第二部件150在X方向上的位移。例如,第一部件100可以是如下构成:通过在第二框体引导部120形成从X方向的外侧与第二部件150的第二突出部154接触的部位,限制第二部件在X方向上的位移。
·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150的移动方向可以设定在与介质M的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
·第一肋102可以向与第一支承面103上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第二肋152可以向与第二支承面153上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介质支承结构可以是例如第一部件100以能够以沿X方向的轴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收容部件50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收容部件50构成为具有收容第一部件100的收容凹部的形状而不是箱型。收容凹部例如通过以开口置换相当于收容部件50的装置侧支承面51的部分来实现。
·参考图19~图23,对具有两段结构的介质支承结构的排出托盘36进行说明。
图19是排出托盘36的正面立体图。图19中描述的X轴、Y轴和Z轴是设定在排出托盘36的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表示X轴、Y轴和Z轴的箭头所指向的方向分别是沿X轴、Y轴和Z轴的正方向。沿X轴、Y轴和Z轴的正方向分别表示为+X方向、+Y方向、+Z方向。与表示X轴、Y轴、和Z轴的箭头所指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是沿X轴、Y轴、Z轴的负方向。沿X轴、Y轴和Z轴的负方向分别表示为-X方向、-Y方向、-Z方向。在沿X轴、Y轴和Z轴的方向上与正负无关的方向分别称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
X方向是对应于排出托盘36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且与记录头41的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X方向是朝向排出托盘36的一端的方向,-X方向是朝向排出托盘36的另一端的方向。Y方向是对应于排出托盘36的厚度方向的方向。+Y方向是朝向排出托盘36的正面的方向,-Y方向是朝向排出托盘36的背面的方向。Z方向是对应于排出侧第一部件200和排出侧第二部件25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Z方向是表示排出托盘36上介质M的输送方向,对应于拉出方向,该拉出方向是排出侧第一部件200和排出侧第二部件250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拉出时的移动方向。-Z方向对应于收容方向,该收容方向是排出侧第一部件200和排出侧第二部件250收容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时的移动方向。图19~图23中描述的XYZ轴对应于图19的XYZ轴。此外,下面排出侧第一部件200简称为第一部件200,排出侧第二部件250简称为第二部件250。
如图19所示,排出托盘36具有由第一部件200和第二部件250构成的两段结构的介质支承结构。排出托盘36具有第二部件250收容于第一部件200的收容状态,以及通过用户的操作从第一部件200拉出第二部件250并由第一部件200和第二部件250能够支承介质M的展开状态。排出托盘36构成为排出口35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进行从收容状态向展开状态的操作。
第一部件200以能够在Z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连结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第一部件200是能够收容第二部件250的收容部件。第一部件200具有排出侧第一框体201和排出侧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第二部件250以能够在Z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连结于第一部件200。第二部件250通过第一部件200支承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第二部件250具有排出侧第二框体251和向Z方向延伸的多个排出侧肋252。此外下面,排出侧第一框体201简称为第一框体201,排出侧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简称为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排出侧第二框体251简称为第二框体251,排出侧肋252简称为肋252。
如图19所示,第一框体201呈+Z方向打开的框状。第一框体201具有第一背面框205,该第一背面框205连结向Z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外侧框203、204和第一外侧框203、204的-Z方向端部。
如图19和图20所示,第一框体201在第一外侧框203、204分别具有向Y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第一主体卡合突出部206和第二主体卡合突出部207。第一主体卡合突出部206位于第一外侧框203、204的-Z方向端部。第二主体卡合突出部207位于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的-Z方向端部所连结的部分的-Y方向。第一主体卡合突出部206和第二主体卡合突出部207与在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形成的向Z方向延伸的引导槽(未示出)卡合。第一部件200通过引导第一主体卡合突出部206和第二主体卡合突出部207到其引导槽来以能够沿Z方向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第一部件200构成为能够在作为相对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相对位置的收容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收容位置是第一部件200收容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位置。使用位置是第一部件200从记录装置30的主体31的排出口35向+Z方向突出的位置。
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呈包含X方向和Z方向的平板形状。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架设于第一框体201的+Z方向侧的部分中的第一外侧框203、204,并与第一外侧框203、204各自的+Y方向端部一体地连结。第一部件200在+Y方向具有排出侧第一支承面208,该排出侧第一支承面208是包含X方向和Z方向的面且能够支承介质M的平面形状。第一部件200构成为能够在由第一框体201和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包围的空间收容第二部件250。另外,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在+Z方向端部的X方向的中心部分具有排出托盘操作口209,该排出托盘操作口209在收容状态下使形成于第二部件250的排出托盘操作部261在+Y方向露出。
如图20和图21所示,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在位于排出侧第一支承面208的相反侧的后表面210具有肋引导部211。肋引导部211由从后表面210向-Y方向突出的突条部构成。肋引导部211在后表面210的X方向的中心从-Z方向端部向+Z方向端部附近向Z方向延伸。当第二部件250与第一部件200拼接后,肋引导部211配置于由在X方向上相邻的一对肋252在X方向上夹持的位置。由此,肋引导部211引导第一部件20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一部件200在X方向上的位移。此外,在图21中,对于第一支承面形成部202的后表面210施加了阴影线。
如图22所示,第一框体201在第一外侧框203、204分别具有框体引导部212。框体引导部212是配设为能够使在X方向上的第二框体251的两端部形成的突出部262在Z方向上移动的通路。框体引导部212形成为X方向内侧打开的向Z方向延伸的槽状。框体引导部212在第一外侧框203、204的+Z方向端面中打开。框体引导部212通过在Y方向夹持第二框体251的突出部262,引导第二部件25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二部件250在Y方向上的位移。
如图23所示,第二框体251形成第二部件250的外周部。第二框体251具有第二正面框254、第二背面框255、第二外侧框256和第二外侧框257。第二正面框254位于第二框体251的+Z方向并向X方向延伸。第二背面框255位于第二框体251的-Z方向并向X方向延伸。第二外侧框256位于第二框体251的+X方向,一体地连结于+X方向上的第二正面框254的端部和第二背面框255的端部。第二外侧框257位于第二框体251的-X方向,一体地连结于-X方向上的第二正面框254的端部和第二背面框255的端部一体地连结。第二外侧框256、257具有在Z方向上的第二正面框254侧的部位中相对于Z方向倾斜的部位,以使第二正面框254位于与第二背面框255相比稍微靠近+Z方向侧的位置。
肋252一体地连结于第二框体251。肋252一体地连结于第二正面框254和第二背面框255。肋252具有在Z方向上的第二正面框254侧的部位中相对于Z方向倾斜的部位,以模仿一对第二外侧框256、257,并且在Z方向上架设于第二框体251。肋252以规定间隔排列在X方向上。
如图22和图23所示,肋252具有肋主体258和第二支承面形成部259。肋主体258在肋252的横截面中形成为长度方向设定在Y方向的向Z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该肋252的横截面是与肋25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第二支承面形成部259一体地连结于肋主体258的+Y方向端部。在肋252的横截面中,第二支承面形成部259形成为X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肋主体258的宽度。换言之,第二支承面形成部259形成为从肋主体258的+Y方向端部向+X方向和-X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突出的形状。肋252在其横截面中形成为+Y方向端部的宽度较宽的形状。在第二支承面形成部259中,由位于+Y方向的部位形成排出侧第二支承面260。此外,在图23中,对于各肋252,对于构成排出侧第二支承面260的部分施加了阴影线。另外,第二部件250在X方向的中心部分的+Z方向端部具有排出托盘操作部261。排出托盘操作部261由在位于X方向的中心部分的一部分第二肋152形成的向-Y方向的凹部构成。
如图22和图23所示,第二框体251具有一对突出部262。一对突出部262中的一个位于第二框体251中的+X方向端部,朝向第二框体251的外侧向+X方向突出。一对突出部262中的一个与在第一部件200的第一外侧框203形成的框体引导部212卡合。一对突出部262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框体251中的-X方向端部,朝向第二框体251的外侧向-X方向突出。一对突出部262中的另一个与在第一部件200的第一外侧框204形成的框体引导部212卡合。通过突出部262与框体引导部212卡合,引导第二部件250相对于第一部件20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二部件250在Y方向上的位移。
如图23所示,多个肋252中在X方向的中心相邻的一对肋252是与第一部件200的肋引导部211卡合的卡合肋263。通过卡合肋263与肋引导部211卡合,引导第二部件250相对于第一部件200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二部件250在X方向上的位移。此外,第二框体251在X方向的中心部分的+Z方向端部形成有第一部件200的肋引导部211能够从-Z方向向+Z方向插入的插口264。
第二部件250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第一部件200的相对位置的收容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收容位置是第二部件250收容于第一部件200并且在相对于第一部件200的排出侧第一支承面208的-Y方向配置排出侧第二支承面260的位置。展开位置是在相对于第一部件200的+Z方向配置排出侧第二支承面260的位置。
这种构成的排出托盘36在进行第二部件250相对于第一部件200的位置调整之后立即通过将第二部件250从+Z方向向-Z方向插入第一部件200来组装。
·记录装置30也可以是具备能够以层叠状态收容供给前的介质M的盒而不具备供给托盘的构成。这样的盒式供给方式的记录装置30中,可以在排出托盘36适用介质支承结构。
·记录装置30也可以是多功能一体机。多功能一体机具有扫描单元、向扫描单元供给原稿的自动原稿供给装置、以及能够放置应供给到自动原稿供给装置的原稿的原稿供给托盘,可以在该原稿供给托盘适用介质支承结构。
·记录装置30可以是喷射或喷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记录装置。作为从记录装置成为微小液滴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滴状、拉尾线状。在此所谓的液体只要能够从记录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即可,包括如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液态金属和金属熔液的流状体。液体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体制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的液体。作为液体的典型例子,可列举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其中,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组成物。作为记录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有一种喷射液体的装置,该液体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包含用于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以及彩色滤光片的制造等的电极材料或色料等材料。记录装置可以是喷射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物的装置、用作精密移液管并喷射成为试样的液体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记录装置可以是精确地向手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装置,以及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装置。记录装置可以是为了刻蚀基板等喷射酸或碱等刻蚀液的装置。
描述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更例导出的内容。
介质支承结构具备:第一部件,被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的主体支承;以及第二部件,具有能够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以将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作为移动方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一部件,并且具有形成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周部的框体;以及架设于所述框体并形成所述支承面的多个肋。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第二部件形成为由框体和多个肋构成的结构体,用多个肋加强框体的内侧部分,由框体加强多个肋的两端部分。通过这种框体和多个肋的相互作用,能够确保第二部件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第二部件的薄型化。其结果,作为介质支承结构整体能够确保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化。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多个肋分别具有肋主体和一体地连结于所述肋主体而形成所述支承面的支承面形成部,当将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作为横截面时,俯视观察该横截面,沿所述支承面与相对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支承面形成部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肋主体的长度。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有效地提高多个肋各自的机械强度,进而提高第二部件的机械强度。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多个肋可以向在所述支承面上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构成,肋向在支承面上介质的输送方向延伸,介质和肋难以干扰。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具有肋引导部,该肋引导部与所述肋卡合而引导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所述第二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该宽度方向是俯视观察所述支承面时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部件使用沿第二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肋引导第二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二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由此,在第二部件无需分别单独设置在移动方向上引导移动的部位和宽度方向上的限制位移的部位,因此能够简化第二部件的构成。
上述介质支承结构具备低摩擦部件,该低摩擦部件具有比所述肋引导部和所述肋低的摩擦系数,并介于所述肋引导部和所述肋之间。
根据上述构成,第二部件移动时作用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因而能够使第二部件顺畅地移动。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具有一端侧肋引导部和另一端侧肋引导部,该一端侧肋引导部与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侧的肋卡合,该另一端侧肋引导部与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端侧的肋卡合。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在多个部位进行第二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的引导和第二部件在宽度方向的位移的限制。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二部件的晃动如以沿与支承面正交的厚度方向的轴为旋转轴旋转。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一端侧肋引导部与比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靠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件的中心位置的肋卡合,所述另一端侧肋引导部与比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件的中心位置的肋卡合。
根据上述构成,一端侧肋引导部引导位于比宽度方向上的第二部件的一端靠近第二部件的中心位置的肋。另一端侧肋引导部引导位于比宽度方向上的第二部件的另一端靠近第二部件的中心位置的肋。根据这种构成,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二部件的晃动如以沿与支承面正交的厚度方向的轴为旋转轴旋转。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框体设有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框体引导部,该框体引导部与所述突出部卡合而引导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所述第二部件在于所述支承面正交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移。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部件使用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引导第二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第二部件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移。由此,能够减小限制第二部件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移的构成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薄型化造成的影响。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支承面是第二支承面,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一支承面,该第一支承面是能够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部件能够支承介质,因而伴随支承介质而产生的负荷分散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由此,能够有效地分散作用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卡合部分的负荷。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框体是第二框体,所述肋是第二肋,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形成所述第一部件外周部的第一框体、以及沿所述第二部件的移动方向架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并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面的多个第一肋,所述第二肋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肋之间。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第一部件由第一框体和多个第一肋构成并且肋引导部由第一肋构成,所以能够确保第一部件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第一部件的薄型化。另外,由于第二肋位于第一肋之间,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一部件的占用领域,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介质支承结构的进一步薄型化。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肋引导部可以由所述第一肋构成。
通过如上述构成利用第一肋引导第二部件,无需分别单独设置引导第二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的部位和限制第二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的部位,因此能够简化第一部件的构成。
在上述介质支承机构中,所述肋主体是第二肋主体,所述支承面形成部是第二支承面形成部,所述多个第一肋分别具有第一肋主体、以及一体地连结于所述第一肋主体并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面的第一支承面形成部,当将与所述第一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作为横截面时,俯视观察该横截面,沿所述第一支承面与相对于所述第一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支承面形成部的长度可以大于该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肋主体的长度。
根据上述构成,在实现第一部件的薄型化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多个第一肋各自的机械强度,进而提高第一部件的机械强度。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颜色。
根据上述构成,易于通过目视确认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的拉出不良。
上述介质支承结构具备与所述记录装置的主体连结的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构成为能够收容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可以以如下方式与所述第三部件连结:以所述第一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作为移动方向,在与能够相对支承于所述第三部件的位置之间沿所述移动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构成为能够由第三部件收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以能够通过在第三部件收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来抑制异物进入各种卡合部。
在上述介质支承结构中,所述第三部件可以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一支承面和所述第二支承面一起支承所述介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构成为能够由第三部件支承介质,所以能够实现扩大支承介质的领域,并且能够实现在第三部件收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收容状态下的介质支承结构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上述构成,伴随支承介质而产生的负荷分散于第三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由此,能够有效地分散作用于各卡合部分的负荷。
一种记录装置,具备:供给托盘;排出托盘;记录装置的主体,连结所述供给托盘和所述排出托盘,在从所述供给托盘向所述排出托盘输送介质的过程中在所述介质进行记录,所述供给托盘以及所述排出托盘的至少一方具有上述介质支承结构。根据这种构成,能够得到与上述介质支承结构相同的效果。

Claims (16)

1.一种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部件,被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的主体支承并具有能够支承所述介质的第一支承面;以及
第二部件,具有能够支承所述介质的第二支承面,以将所述第二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作为移动方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一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
形成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的第一框体;以及
多个第一肋,沿所述第二部件的移动方向架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并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面,
所述第二部件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一部件,并且具有:
形成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周部的第二框体;以及
架设于所述第二框体并形成所述第二支承面的多个第二肋,
所述第一肋隔开贯通正交于宽度方向和所述移动方向的厚度方向的间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所述宽度方向是正交于所述移动方向的方向,
所述第二肋隔开贯通所述厚度方向的间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
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被构成为能够在交替排列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彼此填充所述间隙的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移动。
2.一种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部件,被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的主体支承;以及
第二部件,具有能够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以将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作为移动方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一部件,
所述第二部件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一部件,并且具有:
形成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周部的框体;以及
架设于所述框体并形成所述支承面的多个肋,
所述多个肋分别具有:
肋主体;以及
支承面形成部,与所述肋主体一体地连结并形成所述支承面,
当将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作为横截面时,俯视观察所述横截面,
所述支承面形成部在沿所述支承面与相对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肋主体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肋向在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肋引导部,所述肋引导部与所述肋卡合而引导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所述第二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所述宽度方向是俯视观察所述支承面时与所述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支承结构具备低摩擦部件,所述低摩擦部件具有低于所述肋引导部以及所述肋的摩擦系数,并且介于所述肋引导部和所述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
一端侧肋引导部,与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侧的肋卡合;以及
另一端侧肋引导部,与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端侧的肋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端侧肋引导部与位于比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肋卡合,
所述另一端侧肋引导部与位于比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肋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框体设有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框体引导部,所述框体引导部与所述突出部卡合而引导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的同时,限制所述第二部件在与所述支承面正交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面是第二支承面,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作为能够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的第一支承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是第二框体,
所述肋是第二肋,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
形成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的第一框体;以及
多个第一肋,沿所述第二部件的移动方向架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并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面,
所述第二肋位于所述第一肋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引导部由所述第一肋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主体是第二肋主体,
所述支承面形成部是第二支承面形成部,
所述多个第一肋分别具有:
第一肋主体;
第一支承面形成部,与所述第一肋主体一体地连结并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面,
当将与所述第一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作为横截面时,俯视观察所述横截面,
所述第一支承面形成部在沿所述第一支承面与相对于所述第一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肋主体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具有相互不同的颜色。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支承结构具备连结于所述记录装置的所述主体的第三部件,
所述第三部件构成为能够收容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以将所述第一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作为移动方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三部件。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部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一支承面以及所述第二支承面一起支承所述介质。
16.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给托盘;
排出托盘;以及
记录装置的主体,连结所述供给托盘和所述排出托盘,在从所述供给托盘向所述排出托盘输送介质的过程中在所述介质进行记录,
所述供给托盘以及所述排出托盘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支承结构。
CN202010224242.4A 2019-03-29 2020-03-26 介质支承结构及记录装置 Active CN111747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6609A JP7331417B2 (ja) 2019-03-29 2019-03-29 メディア支持構造及び記録装置
JP2019-066609 2019-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7152A CN111747152A (zh) 2020-10-09
CN111747152B true CN111747152B (zh) 2023-11-14

Family

ID=72607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4242.4A Active CN111747152B (zh) 2019-03-29 2020-03-26 介质支承结构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2391B2 (zh)
JP (1) JP7331417B2 (zh)
CN (1) CN1117471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4572B2 (ja) * 2019-04-10 2023-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451919B2 (ja) * 2019-09-30 202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8037U (zh) * 1987-07-22 1989-01-30
JPH1025051A (ja) * 1996-07-09 1998-01-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シート積載トレイ
JP2011093656A (ja) * 2009-10-29 2011-05-12 Seiko Epson Corp スタック構造及び記録装置
CN102910465A (zh) * 2011-08-05 2013-02-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堆叠装置
CN114258376A (zh) * 2019-08-15 2022-03-29 贝维诺普拉斯塔公共有限责任公司 运输托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1655U (zh) * 1986-07-25 1988-02-13
JPH04179631A (ja) * 1990-11-12 1992-06-26 Ricoh Co Ltd 原稿自動循環給送装置
JPH0891672A (ja) * 1994-09-27 1996-04-09 Canon Inc シート排出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DK0958821T3 (da) 1996-08-07 2005-01-03 Kyowa Hakko Kogyo Kk Fedtemulsion, der indeholder xanthinderivat
JPH10236710A (ja) * 1997-03-04 1998-09-08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スタック装置
JP3491725B2 (ja) * 1997-03-18 2004-01-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給紙カセット
JPH11278739A (ja) * 1998-03-30 1999-10-12 Canon Inc 排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6287032B1 (en) * 2000-01-05 2001-09-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dia tray support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4487786B2 (ja) * 2004-07-20 2010-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給送装置
US7413183B2 (en) * 2004-09-15 2008-08-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678480B2 (ja) 2004-09-15 2011-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に適用する給紙トレイ
JP2008023838A (ja) 2006-07-20 2008-02-07 Seiko Epson Corp 媒体供給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と記録装置
JP2008100806A (ja) 2006-10-18 2008-05-01 Seiko Epson Corp 媒体支持構造及び媒体供給装置と記録装置
US8020849B2 (en) * 2007-02-28 2011-09-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716058B2 (ja) 2009-01-30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US8272637B2 (en) * 2008-01-31 2012-09-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ay unit with three tray portions and tray stopper,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omprising said sheet tray unit
US7728631B2 (en) * 2008-05-15 2010-06-0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Phase frequency detector with pulse width control circuitry
TW201302491A (zh) * 2011-07-07 2013-01-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出紙裝置
JP5649561B2 (ja) * 2011-12-27 2015-01-0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媒体載置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98810B2 (ja) 2012-09-28 2016-09-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受け装置
JP6119399B2 (ja) * 2013-04-24 2017-04-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123456B2 (ja) * 2013-04-24 2017-05-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10377601B2 (en) * 2015-01-07 2019-08-1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Sheet stacking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JP2016132543A (ja) 2015-01-21 2016-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606968B2 (ja) 2015-10-23 2019-1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6932982B2 (ja) * 2017-04-28 2021-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8037U (zh) * 1987-07-22 1989-01-30
JPH1025051A (ja) * 1996-07-09 1998-01-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シート積載トレイ
JP2011093656A (ja) * 2009-10-29 2011-05-12 Seiko Epson Corp スタック構造及び記録装置
CN102910465A (zh) * 2011-08-05 2013-02-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堆叠装置
CN114258376A (zh) * 2019-08-15 2022-03-29 贝维诺普拉斯塔公共有限责任公司 运输托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31417B2 (ja) 2023-08-23
US20200307263A1 (en) 2020-10-01
CN111747152A (zh) 2020-10-09
JP2020164297A (ja) 2020-10-08
US11192391B2 (en)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999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CN111747152B (zh) 介质支承结构及记录装置
US812334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therefor
EP2886350A2 (en) Liquid supply unit
KR20160074441A (ko) 액체 수용 용기 및 액체 분사 장치
JP2017056706A (ja) 端子接続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US9090422B2 (en) Recording device with paper roll compartments
CN106915159B (zh) 液体供给单元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11483231B (zh)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JP2016049772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592795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装置
JP2023004665A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7056686A (ja) 端子接続部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WO2017090374A1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028338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6409947B2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US20130229470A1 (en) Cartridge
EP3960472B1 (en) Liquid cartridge
EP3960471B1 (en) Liquid cartridge
US20230398783A1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system
JP6161868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TWI647121B (zh) Liquid supply unit
JP2017056705A (ja) 端子接続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03418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