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5743A -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5743A
CN111055743A CN201910987215.XA CN201910987215A CN111055743A CN 111055743 A CN111055743 A CN 111055743A CN 201910987215 A CN201910987215 A CN 201910987215A CN 111055743 A CN111055743 A CN 111055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retaining
holding
motor vehicle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72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5743B (zh
Inventor
S.施泰尼希克
M.哈布罗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kswagen AG
Original Assignee
Volkswag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kswagen AG filed Critical Volkswagen AG
Publication of CN111055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5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5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5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3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x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该适配器带有用于将适配器固定在车辆白车身处的固定部分并且带有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在适配器的装配状态下从固定部分出发沿车辆内部空间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区域,在该区域处能固定保持把手,其特征在于,保持部分在固定部分和其处能固定保持把手的区域之间具有一个塑性成型部或多个塑性成型部,从而在构造第一理论折弯线的情况下保持部分沿适配器典型地在事故情形下受负载所在的第一方向上的抗弯强度相比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抗弯强度是被降低的。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该适配器带有用于将适配器固定在车辆白车身(或称为车辆原结构,即Fahrzeugrohbau)处的固定部分并且带有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在适配器的装配状态下从固定部分出发沿车辆内部空间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一区域,在该区域处能固定保持把手。这样的适配器通常被用来将保持把手安置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这样的保持把手在许多机动车中布置在门用裁切口(或称为门框,即Türausschnitt)的上方。把手则可以由使用者用作为在上车时或在下车时的辅助件。使用者因此在上车或下车时具有对其运动更大的控制。由于使用者的重心在使用把手期间竖直地移位,在此通常拉力向下作用到保持把手上并且由此也作用到适配器上。因此,适配器必须稳定得足以克服这样的拉力负载而没有残余变形。
背景技术
另一方面对机动车存在如下要求:即使在事故情况下也确保高的主动和被动安全性。在事故期间车辆乘客的身体可能不受控制地运动,所述运动虽然可以通过安全带以及通过一个或多个气囊来明显地限制,然而不能总是完全地受控制。由于上身的摇摆运动可能可发生使用者的头部撞击到保持把手上,这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头部受伤。因此,对事故安全性的一个要求是将保持把手或适配器如此设计,使得其在压力负载时能变形,该压力负载例如通过在事故期间的头部碰撞可出现,从而减小对于使用者而言的受伤风险。为此,由现有技术已知不同的可行方案。
由DE 10 2006 053 783 B4已知一种多件式的适配器装置,该适配器装置具有变形元件,该变形元件与保持元件搭接并且与该保持元件构造大约W形的外形(或称为轮廓、型材,即Profil)。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的拉力负载通过保持元件吸收,并且在车辆事故时的压力负载通过变形元件吸收。
DE 10 2008 025 740 A1描述一种用于机动车中的保持把手的保持板材,该保持板材具有至少一个U形区段,该U形区段的彼此相对置的边部通过支柱相互连接。该支柱如此设计,使得该支柱在压力负载时屈服并且变形,从而U形区段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边部可以彼此靠近。与此相对,在拉力负载时,使支柱稳定该保持板材,其方式为,该支柱防止,两个边部相互远离超过支柱的长度。
DE 10 2009 048 338 A1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用于保持把手的固定设备,该固定设备要么多件式地实施并且由此能实现将拉力负载和压力负载分配到不同构件上,要么该固定设备具有大约盒形的外形,该外形通过拉力负载或压力负载而不同强度地变形。
发明内容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解决方案在结构上相对耗费并且经常需要相对大的结构空间。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之前描述类型的适配器,该适配器能被简单地制造并且满足对在拉力负载和压力负载时的变形特性的不同要求。
所述任务通过这种类型的适配器来解决,在该适配器中,保持部分在固定部分和其处能固定保持把手的区域之间具有一个塑性成型部或多个塑性成型部,从而在构造第一理论折弯线的情况下保持部分沿适配装置典型地在事故情形下受负载所在的第一方向上的抗弯强度相比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抗弯强度是被降低的。此外,所述任务通过一种带有这样的适配器的机动车来解决。
在此,塑性成型部尤其理解为如下形状,该形状具有三维的拱弯部并且由此沿多个方向同时改变适配器的抗弯强度。换言之,这样的塑性成型部可以在成型部的表面处具有至少三个点,所述三个点的法向向量彼此间歪斜。就此而言,塑性成型部与简单的弯曲的或折弯的板材的区别在于,所述塑性成型部正好不能通过简单的弯曲或折弯过程制造,而是通过改变适配器沿至少两个相互不同的方向的表面拓扑(Oberflächentopographie)而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器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塑性成型部的精巧设计使构件在拉力负载时和在压力负载时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独立于彼此调整。此外,相比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多件式的解决方案产生更简单的结构以及材料节省和由此还有重量节省。
在一个适宜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固定部分和保持部分相互形成在40°与120°之间、优选在70°与100°之间的角度。为了确定固定部分和保持部分相互形成的角度,观察如下假想的平面,该平面近似地描述相应的元件的走向。换言之,观察在两个分别伸延通过固定部分和保持部分的平衡平面之间的角度。适配器则匹配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典型的使用区域和通常的给定条件。所给出的构造方案促使:固定部分可以在车门上方被安置在至车辆顶部的过渡区域中,并且保持部分基本上水平地延伸到车辆内部空间中,从而保持把手对于使用者而言能被良好地够到和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保持部分扁平地设计。换言之,保持部分沿横向于保持部分延伸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的延展部显著地小于沿该平面(该平面在装入在车辆中的状态下基本上与水平线相一致)的方向上的延展部。
所述固定部分同样可以扁平地或甚至基本上平面地设计。所述固定部分则特别扁平地贴靠在车辆的车身白车身处并且不伸入到车辆内部空间中去。
在一个特别适用于固定手柄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持部分多件式地设计。保持部分尤其可以两件式地设计。在此,在这两个区段或第一保持部分与第二保持部分之间的间距适宜地大致如此大,使得在保持把手被装配时在这两个保持部分之间对于使用者的手保留有足够的空间。所述间距可以例如为15-20c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成,一个保持部分或多个保持部分舌形地设计并且具有在三个侧处环绕的凸缘。塑性成型部则可以布置在所提到的凸缘的区域中。换言之,改变凸缘轮廓并且例如产生凸状地向外指向的外翻部。该凸缘可以向上指向,从而总体上出现向上敞开的、盆状的结构。
有利地,在一个保持部分或多个保持部分处不仅可以在装入在机动车中的状态下看沿机动车的通常的行驶方向前方的这侧处而且在沿机动车的通常的行驶方向上看后方的这侧处布置有塑性成形部。在前方的这侧处的塑性成型部与后方的这侧处的塑性成型部之间的区域中,保持部分则基本上平面地设计。即塑性成型部分别仅位于一个保持部分或多个保持部分的边缘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该塑性成型部三维地设计并且凸状地朝着车辆内部空间拱弯。塑性成型部的这样的造型促使,保持部分在压力负载时相对自愿地变形,因为凸状的部分能够压缩或“叠合”。与此相对,相对于拉力负载该保持元件更形状稳定,因为为此将需要材料的延展或伸展并且没有预设的变形路径是可用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一个保持部件或多个保持部件具有在塑性成型部之间的至少一个缝口形的缺口部。该缺口部可以被用来将用于属于车辆的电气装置或电子装置的线缆的保持件固定在适配器处和/或固定在车辆白车身处。此外,该缺口部使保持元件在压力负载时的抗弯强度减小。塑性成型部可以与缺口部一起形成第一理论折弯线。相应地,则该至少一个缝口形的缺口部处于第一理论折弯线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保持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具有如下侧壁,该侧壁不仅基本上垂直于固定部分而且基本上垂直于保持部分取向。当保持部分如之前所描述的那样具有凸缘时,则该凸缘可以模制到固定元件上并且流畅地过渡到该固定元件中。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突出之处在于,固定部分在一个保持部分或多个保持部分的附近在装入在机动车中的状态下分别沿机动车的通常的行驶方向看在一个保持部分或多个保持部分之前和在一个保持部分或多个保持部分之后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促使,该固定部分在压力负载作用到一个保持部分或多个保持部分上时同样可以变形。一个保持部分或多个保持部分则可以与固定部分的处于所述缺口部之间的部分共同实施围绕第二理论折弯线的转动运动。在此,固定部分可以在缺口部之间的区域中从车辆内部壁(该固定部分通常面状地贴靠在车辆内部壁处)至少部分地脱开,并且离开该车辆内部壁。所述缺口部可以垂直于沿固定部分的最大的延展部的方向上伸延的纵向方向伸延并且例如构成固定部分横向于其纵向方向的延展部的30%至50%的长度。该纵向方向在装入在车辆中的状态下通常相当于车辆的通常的行驶方向。
尤其可以设置成,所述缺口部或所述分离切口布置在固定点(在这些固定点该固定部分与车辆车身连接)与保持元件之间。固定点可以例如是螺旋接合或焊接点。在这些点处,固定部分与车身白车身固定连接。在固定点之间,固定部分虽然齐平地且面状地贴靠在车辆的内部空间壁处,但是不与该内部空间壁连接。由此在例如通过头部碰撞引起的压力负载的情况下,尤其是与所述缺口部相组合地实现,固定元件的处于固定点之间的区域至少部分地与车辆内部空间壁脱开并且实施围绕在保持元件的上区域中平行于内部空间壁伸延的第二理论折弯线的转动或摆动运动。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和随后的描述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以从斜上方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器的第一实施例,
图2以另一个视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以及
图3示出了在装入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器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标记列表
2 适配器
4 固定部分
6 第一保持部分
8 第二保持部分
10 中间区段
12 外部区段
14 固定点
16 缺口部
18 缺口部
20 成型部
22 容纳裁切口
24 线缆承载件裁切口
26 模制区域
28 拉力负载
30 碰撞负载
32 第一理论折弯线
34 第二理论折弯线
36 线缆承载件
37 线缆
38 保持把手
40 可运动的把手部分
42 不可运动的把手部分
44 摆动轴线
46 保持夹
48 头部气囊
50 保持部分的第一基面
52 保持部分的第二基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从斜上方的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器2的第一实施例。适配器2具有固定部分4,利用该固定部分可以将适配器固定在机动车的未示出的车身结构处。此外,适配器2具有第一保持部分4和第二保持部分6,它们被模制到固定部分4处并且从该固定部分在约90°的角度下出发朝着车辆内部空间延伸。固定部分4具有伸长的、平坦的板材的形状。尤其是布置在第一保持部分4与第二保持部分6之间的中间区段10以及两个外部区段12基本上平面地伸延。
固定区段4在固定点14处与车身白车身连接。为此,可以建立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或其它常用的连接。
保持部分4,6如已经描述的那样延伸到车辆内部空间的容积中。保持部分相应地设计为伸入到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舌状部,舌状部具有平坦的基面并且在三个侧处环绕地具有基本上垂直地伸延的侧壁。保持部分4,6的朝着车辆内部空间指向的拐角倒圆地设计。在平坦的基面与侧壁之间的过渡区域同样倒圆地设计。保持部分6,8分别具有容纳裁切口22,本来的、在图中未示出的保持把手可以固定在该容纳裁切口处。
保持部分4,6具有成型部20,所述成型部从保持部分4,6的刚刚描述的基本结构出发是向外朝着车辆内部空间凸出的拱出部。成型部20处于第一理论折弯线32上,该第一理论折弯线通过成型部20产生。在向上作用的超过临界大小的压力负载的情况下,保持部分8的在图中看处于第一理论折弯线32右方的部分实施围绕第一理论折弯线32的转动运动。该转动运动通过箭头30表明。在此,产生第二保持部分8的塑性变形。类似内容当然适用于第一保持部分6。与此相对,在如通过箭头28表明的向下的拉力负载的情况下,最大地产生第二保持部分8的短期的弹性变形。
保持部分6,8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具有线缆承载件裁切口24,所述线缆承载件裁切口处于第一理论折弯线32的区域中。线缆承载件裁切口24一方面可以被用来固定线缆保持件或线缆承载件并且由此将适配器不仅用于保持所述保持把手,而且用于电气装置或电子的接线。此外,保持部分6,8的抗弯强度通过线缆承载件裁切口被进一步削弱,从而除了成型部20以外得出另外的调整参数,借助该另外的调整参数可以调整适配器2在事故情形下的特性。
整个适配器2一件式地设计。在此,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尖锐的拐角和棱边。在固定部分4与保持部分6,8之间的过渡部中模制区域26也倒圆地设计。
在固定部分4中布置有缺口部16和18。这些缺口部也可以被称为分离切口并且将固定部分4分别部分地从下方起贯通切割。分离切口16,18分别布置在固定点14与保持元件6,8或模制区域26之间。由此,在从下方作用的压力的情况下,固定部分4可围绕第二理论折弯线34扭曲。在此,固定部分4的中间区段10以及外部区段12的最大部分与内部空间壁保持在接触中。然而,分别在分离切口16和18之一之间的区域(该区域分别包含保持部分4,6之一)部分地与车辆内部壁脱开并且然后共同与相应的保持部分6,8实施围绕第二理论折弯线34的转动运动。
由此,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实现两个在原理上单独的机构,利用所述机构可以实现在事故情形下适配器2的受控制的变形。
图2从一个大致垂直于固定部分4的平面的透视视角示出适配器2的另一个视图。在该图示中,所有四个所示出的固定点14以及分离切口16和18可特别良好地看出。变得清楚的是,分离切口16和18虽然在固定点14附近,然而与固定点14相比稍微更靠近保持元件6,8地布置。在此,分离切口16,18布置在固定部分4的下区域中,并且将固定元件4在稍微小于其竖直延展部的一半上进行贯通切割。与此相对,固定点14布置在固定部分4的上区域中并且由此与分离切口16,18相对布置。
此外,可良好地看出塑性成型部20的设计方案。可看出,塑性成型部20在侧壁的轮廓方面通过外翻部向外可见。在此,该外翻部在适配器2的装入状态下伸入到车辆内部空间中去。
图3示出在装入在车辆中的状态下的适配器2,其中,为了一目了然起见未示出车辆的大部分。由可围绕摆动轴线44摆动的可运动的把手部分40以及不可运动部分42组成的保持把手38借助于保持夹46固定在保持部分6,8处。箭头28又表明在使用保持把手38时通过拉力引起的负载,而箭头30说明第二保持部分8的在压力作用到该第二保持部分上时围绕第一理论折弯线32且围绕第二理论折弯线34的变形。
在之前描述的线缆承载件裁切口中使用线缆承载件36,所述线缆承载件被用于保持线缆37。此外,在该背景下,可看到由保持夹保持的头部气囊48。同样再一次变得清楚的是保持部分6,8的盆状的形状。所述保持部分分别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基面50,52以及与所述基面邻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从基面50,52出发与这些基面经由带有相对小的半径的弯曲部连接。塑性成型部20是这些侧壁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向外指向的拱起部的形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38)的适配器(2),所述适配器带有用于将所述适配器(2)固定在车辆白车身处的固定部分(4)并且带有保持部分(6,8),所述保持部分在所述适配器(2)的装配状态下从所述固定部分(4)出发沿车辆内部空间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区域(22),在所述区域(22)处能固定保持把手(3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分(6,8)在所述固定部分(4)和其处能固定保持把手(38)的所述区域(22)之间具有一个塑性成型部(20)或多个塑性成型部(20),从而在构造第一理论折弯线(32)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分(6,8)沿所述适配器(2)典型地在事故情形下受负载所在的第一方向(30)上的抗弯强度相比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30)相反的第二方向(28)上的抗弯强度是被降低的。
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4)和所述保持部分(6,8)相互形成在40°与120°之间、优选在70°与100°之间的角度。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4)基本上平面地设计。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保持部分(6,8)处或在多个所述保持部分(6,8)处不仅在装入在机动车中的状态下看沿机动车的通常的行驶方向前方的这侧处而且在沿机动车的通常的行驶方向后方的这侧处布置有塑性成型部(2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成型部(20)三维地设计并且朝着所述机动车内部空间凸出地拱弯。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保持部分(6,8)或多个所述保持部分(6,8)具有在所述塑性成型部(20)之间的至少一个缝口形的缺口部(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口形的缺口部(24)能够被用于将电线缆(37)固定在所述适配器(2)处和/或固定在所述机动车白车身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4)在一个所述保持部分(6,8)或多个所述保持部分(6,8)的附近在装入在机动车中的状态下分别沿所述机动车的通常的行驶方向看在一个所述保持部分(6,8)或多个所述保持部分(6,8)之前和之后具有缺口部(16,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16,18)促使形成第二理论折弯线(34)。
10.一种机动车,其带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2)。
CN201910987215.XA 2018-10-17 2019-10-17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Active CN111055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17800.3A DE102018217800A1 (de) 2018-10-17 2018-10-17 Adapter für einen Haltegriff im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8217800.3 2018-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5743A true CN111055743A (zh) 2020-04-24
CN111055743B CN111055743B (zh) 2022-08-23

Family

ID=7028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7215.XA Active CN111055743B (zh) 2018-10-17 2019-10-17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1183B2 (zh)
CN (1) CN111055743B (zh)
DE (1) DE1020182178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16492A1 (de) * 2019-06-18 2020-12-24 Hero Gmbh Dachhaltegriff
DE102019116491A1 (de) * 2019-06-18 2020-12-24 Hero Gmbh Dachhaltegriff für Fahrzeuge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8992A (ja) * 1998-11-24 2000-06-13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KR20020031937A (ko) * 2000-10-24 2002-05-03 이계안 자동차의 보조 핸들
DE10140338A1 (de) * 2001-08-16 2003-02-27 Volkswagen Ag Adapter zur Anbringung eines Haltegriffs oder dergleichen
DE10340321B3 (de) * 2003-08-29 2005-03-10 Daimler Chrysler Ag Adapter zum Befestigen von Gegenständen an Fahrzeugsitzen
CN101109404A (zh) * 2006-07-19 2008-01-2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拆卸方法
CN101143577A (zh) * 2006-09-13 2008-03-19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吸收机动车撞击的辅助手柄安装托架结构
DE102006053783A1 (de) * 2006-11-15 2008-05-21 Dr.Ing.H.C. F. Porsche Ag Adapt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Haltegriff
CN101181883A (zh) * 2006-11-15 2008-05-21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用于挟持把柄的转接器装置
CN201061500Y (zh) * 2006-08-17 2008-05-21 株式会社酷耐特日本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KR20090050306A (ko) * 2007-11-15 2009-05-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어시스트 핸들 설치용 브래킷
KR20090112439A (ko) * 2008-04-24 2009-10-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어시스트핸들 설치용브래킷
KR20100060370A (ko) * 2008-11-27 2010-06-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어시스트 핸들브라켓의 장착어셈블리
US20110025083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Honda Motor Co., Ltd Grab handle bracket
CN202378744U (zh) * 2011-12-21 2012-08-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室内扶手安装支架
DE102011015543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Haltevorrichtung
CN102753388A (zh) * 2010-02-16 2012-10-2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快速紧固夹
US20120280095A1 (en) * 2009-12-10 2012-11-08 Bodo Specht Device for retaining a functional part, in particular a roof handle, in a vehicle
US8632117B1 (en) * 2012-07-26 2014-01-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rmrest assemblies for vehicle doors
CA2832051A1 (en) * 2012-10-31 2014-04-30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Mounting structure of assist grip
CN104742973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后盖、用于这种后盖的把手模块以及对此的车辆
CN206107040U (zh) * 2016-10-17 2017-04-1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扶手支架及扶手总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914A1 (de) 1970-04-29 1971-11-18 Konrad Grebe Wandernder Strebausbau unter Verwendung von zweiteiligen Rahmen
DE8137175U1 (de) 1981-12-21 1982-10-07 Gebr. Happich Gmbh, 5600 Wuppertal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anbauteils an einem fahrzeugkarosserieteil
DE29806080U1 (de) 1998-04-02 1998-08-06 Trw Repa Gmbh Haltegriffkonsole
DE10007361A1 (de) 2000-02-18 2001-08-23 Volkswagen Ag Adapter für einen Dachhaltegriff eines Kfz
DE10022111A1 (de) 2000-05-06 2001-11-15 Daimler Chrysler Ag Haltegriff für einen Fahrgastraum eines Fahrzeuges
DE20209141U1 (de) * 2002-06-13 2003-10-23 Karmann Gmbh W Griff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JP4144362B2 (ja) * 2003-01-20 2008-09-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ブラケット取付構造
DE102005053647B4 (de) * 2005-11-10 2012-01-26 Audi A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DE102008025740A1 (de) 2008-05-29 2009-12-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Halteblech und Halteblechanordnung für einen Haltegriff in einem Kraftfahrzeug
DE102009048338A1 (de) 2009-10-06 2011-04-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eines Haltegriffs an einem in Fahrtrichtung verlaufenden Dachholm eines Kraftfahrzeuges
JP5659124B2 (ja) * 2011-10-31 2015-01-28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取付構造
DE102015209151A1 (de) 2015-05-19 2016-12-0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Türinnenverkleidu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6206323A1 (de) 2015-05-20 2016-11-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Türinnenverkleidung für ein Fahrzeug
GB2538734B (en) 2015-05-26 2019-01-16 Jaguar Land Rover Ltd Bracke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8992A (ja) * 1998-11-24 2000-06-13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KR20020031937A (ko) * 2000-10-24 2002-05-03 이계안 자동차의 보조 핸들
DE10140338A1 (de) * 2001-08-16 2003-02-27 Volkswagen Ag Adapter zur Anbringung eines Haltegriffs oder dergleichen
DE10340321B3 (de) * 2003-08-29 2005-03-10 Daimler Chrysler Ag Adapter zum Befestigen von Gegenständen an Fahrzeugsitzen
CN101109404A (zh) * 2006-07-19 2008-01-2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拆卸方法
CN201061500Y (zh) * 2006-08-17 2008-05-21 株式会社酷耐特日本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CN101143577A (zh) * 2006-09-13 2008-03-19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吸收机动车撞击的辅助手柄安装托架结构
US20080079287A1 (en) * 2006-09-13 2008-04-03 Yong Chae Kim Structure of an assist handle mounting bracket for absorbing impact of vehicles
DE102006053783A1 (de) * 2006-11-15 2008-05-21 Dr.Ing.H.C. F. Porsche Ag Adapt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Haltegriff
CN101181883A (zh) * 2006-11-15 2008-05-21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用于挟持把柄的转接器装置
KR20090050306A (ko) * 2007-11-15 2009-05-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어시스트 핸들 설치용 브래킷
KR20090112439A (ko) * 2008-04-24 2009-10-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어시스트핸들 설치용브래킷
KR20100060370A (ko) * 2008-11-27 2010-06-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어시스트 핸들브라켓의 장착어셈블리
US20110025083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Honda Motor Co., Ltd Grab handle bracket
US20120280095A1 (en) * 2009-12-10 2012-11-08 Bodo Specht Device for retaining a functional part, in particular a roof handle, in a vehicle
CN102753388A (zh) * 2010-02-16 2012-10-2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快速紧固夹
DE102011015543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Haltevorrichtung
CN202378744U (zh) * 2011-12-21 2012-08-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室内扶手安装支架
US8632117B1 (en) * 2012-07-26 2014-01-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rmrest assemblies for vehicle doors
CA2832051A1 (en) * 2012-10-31 2014-04-30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Mounting structure of assist grip
CN104742973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后盖、用于这种后盖的把手模块以及对此的车辆
CN206107040U (zh) * 2016-10-17 2017-04-1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扶手支架及扶手总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大鹏等: "汽车顶棚概论与设计", 《汽车实用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22620A1 (en) 2020-04-23
CN111055743B (zh) 2022-08-23
DE102018217800A1 (de) 2020-04-23
US11001183B2 (en)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4748B2 (en) Pillar garnish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a head-protecting air bag apparatus
US20180001859A1 (en) Side air bag device
US6877766B2 (en) Holder for vehicle upholstery
US8444177B2 (en) Assembly with an instrument panel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a knee airbag
CN111055743B (zh)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GB2292913A (en) Vehicle door trim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US20080030009A1 (en) Airbag cover, instrument panel, and airbag apparatus
JPWO2009063715A1 (ja) エアバッグ用クリップ
JP5576307B2 (ja) 固定用クリップ
US10077019B2 (en) Vehicle airbag device
JP2007309420A (ja) 自動車の内装部材と車体パネルとの連結構造
US8979119B2 (en) Vehicle side door
US20140232090A1 (en)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JP6158870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EP4011705B1 (en) Drawer type storage box
CN109747562B (zh) 用于安装内饰部件的安装结构
JP2007001356A (ja) エアバッグ取付部構造
JP5568452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854761B2 (en) Airba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08012946A (ja) 車室材構造
JP6778531B2 (ja) クリップ及び自動車車両
US6799775B2 (en) Airbag housing
JP2013039860A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550142B1 (ko) 자동차용 커튼에어백 고정구조
JP6552220B2 (ja) インスツルメント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