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1500Y -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1500Y
CN201061500Y CNU2006201344002U CN200620134400U CN201061500Y CN 201061500 Y CN201061500 Y CN 201061500Y CN U2006201344002 U CNU2006201344002 U CN U2006201344002U CN 200620134400 U CN200620134400 U CN 200620134400U CN 201061500 Y CN201061500 Y CN 20106150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bending
level
rising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344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冲田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NIGHT JAPAN KK
Original Assignee
KNIGHT JAPA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NIGHT JAPAN KK filed Critical KNIGHT JAPAN KK
Priority to CNU2006201344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150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150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150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楼梯或厕所内的人体扶手,其形状一般是起伏状的。通常以倾斜状态安装在墙上,形成其垂直和水平的部分交替地组合,一般分别位于上述台阶的踏板和上升部的上方。一般,扶手的位于垂直和水平状态的部分被用户抓握时,用户上下台阶不必弯腰或向前伸胳膊。这种配置能够使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体力弱的人们容易握住扶手,不会因为手偶尔打滑而脱离扶手。

Description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即使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容易握住,手不容易打滑的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并且,涉及即使不伸胳膊也能够对站起或坐下动作进行辅助的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近几年的建筑物内,在以台阶和斜坡为主的浴室或厕所、门厅等,从无障碍的观点出发,在需要支承人体的地方设有扶手。过去的扶手一般是直线形状(在浴室或厕所、门厅等处设置的扶手也有把直线状的加以组合而形成L字状的扶手)。
但是,过去已有的、例如设置在台阶上的直线状的扶手,存在以下问题。
台阶的扶手沿着台阶的倾斜倾斜地设置。通常,扶手利用人体的腋下或稍前方的部分,在弯曲手腕使手掌沿着扶手的上面的状态下握住。但是,这种抓握方法不容易用力。因此,对于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来说不能充分握住,具有手打滑摔倒的危险。
并且,例如,设置在浴室或厕所、门厅等处的直线状的扶手,存在以下问题。
设置在浴室或厕所、门厅等的扶手,具有大体上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握住这一部分站起来或坐下。这样,例如在坐下时,握住扶手并弯腰向斜后方蹲下。但是,胳膊随着蹲下慢慢变成伸展状态而不能支承,存在以手脱离开的势头使臀部猛撞到地板等的危险。并且,在站起时,与坐下的顺序相反,伸开胳膊握住扶手,在这样的状态下把身体拉近,但是,用伸开状态的胳膊很难将身体拉近。
而且,由于把直线状的扶手倾斜地设置,所以,在站起或坐下时,也可以不伸直胳膊。但在此情况下,因为抓握方法和上述设置在台阶上的扶手一样,所以,不能够用力握紧,更加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容易握住、手不容易打滑的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即使不伸胳膊、也能够对站起或坐下的动作进行辅助的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手段如下。
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实质上形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的部分。
在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沿着倾斜部分设置时具有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该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交替设置在长度方向上。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的角度呈钝角。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实质上水平的部分的宽度形成得比上升的部分宽。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弯曲的部分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直线部。
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浴室、厕所、门厅或洗脸间等进行站起或蹲下的地方,在蹲下时握住扶手的上部侧的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一边使手握的部分从上部侧逐渐向下部侧移动,一边向斜后方蹲下;在站起时握住位于不伸胳膊就容易握住的位置的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将身体拉近站起来,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容易握住,手不打滑;
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当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时,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上弯曲的部分,形成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上述水平的部分位于上部侧、下部侧、以及上部侧和下部侧之间的三个部位,上升的部分位于上述水平的部分之间。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弯曲部分之间具有直线部。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将棒体或者管体弯曲而形成。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防滑机构。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凸字部。
一种扶手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上述扶手。
一种车辆中的扶手的安装结构,是乘客能够以站立在车内的状态乘车的车辆中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各结构的扶手,在车内上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以便站立状态的乘客握住。
在上述车辆的扶手的安装结构中,其特征在于,从扶手的期望位置向下设置有吊环。
一种连结高处和低处的通道上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各结构的扶手,沿台阶、或斜坡的倾斜设置。
一种对高处和低处进行连结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各结构的扶手,沿台阶的倾斜设置,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位于踩踏面的上方。
一种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浴室、厕所、门厅或洗脸间等进行站起或蹲下的地方,在蹲下时握住扶手上部侧的上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一边使手握的部分从上部侧逐渐向下部侧移动,一边向斜后方蹲下;在站起时握住位于不伸胳膊就容易握住的位置的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将身体拉近而站起来,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容易握住,手不打滑;
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以及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为90°~130°,当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时,由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上弯曲的部分形成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上述水平的部分位于上部侧、下部侧、上部侧和下部侧之间的三个部位,上升的部分位于上述水平的部分之间;
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以便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谓的“实质上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这一术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作为还包括与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相近似的波形的术语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谓“实质上的水平”这一术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水平,而是也包括接近水平的倾斜在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扶手”这一术语,作为如下概念使用,即,不仅限于设置在台阶、斜坡、浴室、厕所、门厅等处的扶手,还包括例如在电车和公共汽车等车辆中,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车内上部,为防止摔倒而握住用的扶手和栏杆。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谓“台阶”这一术语,其概念也包括电车和公共汽车等上下车门口的台阶(踏板)。
(作用)
下面以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设置在台阶上时为例进行说明。
若采用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则由于沿着台阶的倾斜设置,所以,由实质上形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的部分(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以及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的弯曲的部分),形成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也包括水平方向和在比水平方向稍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也包括垂直方向和在比垂直方向稍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在上台阶时,通常,使用扶手的上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扶手中的上升的部分在上台阶时与过去的握住直线性扶手时不同,因为倾斜度很陡,所以在身体稍稍靠前方的部分几乎不弯曲手腕以自然的状态握住。并且,扶手中实质上的水平方向,因为倾斜度比过去的直线性扶手平缓,所以,在身体的腋下部分以放上手掌的状态握住扶手。
所以,在上台阶时若握住该上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那么,即使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已用力的状态下抓住扶手,手不易从扶手上滑脱。
在下台阶时,主要使用扶手的实质上水平的部分。扶手中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在下台阶时与过去的握住直线性扶手时不同,因为倾斜坡度平缓,所以,在身体腋下的部分放上手掌,几乎不弯曲手腕,以自然的状态握住。
所以,在下台阶时,如果主要是抓住该本质性的水平的部分,那么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已用上力的状态下握住,手不易从扶手上滑脱。
以将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倾斜地设置在厕所的壁面时为例进行说明。
若采用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则由于沿着厕所的壁面倾斜设置,所以,由实质上形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的部分(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以及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也包括水平方向和在比水平方向稍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也包括垂直方向和在比垂直方向稍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在坐到坐便上时,首先,抓住扶手的上部侧的上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然后,一边使抓住的部分从上部侧逐渐向下部侧移动,一边向斜后方蹲下。这样,一边改变扶手的抓住位置,一边向下蹲,因此,在蹲下时胳膊不伸开,手不易从扶手上脱离。
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时,握住位于不伸胳膊就容易握住的位置的上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将身体拉近即可。这样,能够很容易站起来。
并且,在抓握的手打滑沿扶手移动时,弯曲的部分产生阻力,能够停住手。
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的角度如果做成钝角,那么,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以平缓的状态连续。这样,能够使手在扶手上滑动,而不离开扶手。
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形成得比上升的部分宽,例如在把该扶手设置在台阶上时,可以把胳膊肘放到宽的水平的部分上来支承体重,以该胳膊肘等为支承点上下台阶。这样一来,抓不住扶手或者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也能够上下台阶。
在弯曲的部分的至少一方的端部有直线部的扶手,例如将扶手设置在厕所使直线部配置为坐便的大致水平时,能够抓住直线部而蹲下坐到坐便上。并且,通过握住直线部伸开胳膊,能够将身体向上推来站起。
在弯曲的部分之间有直线部的扶手,例如在将扶手设置在台阶上的情况下,在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形成不弯曲的直线状的部分。因为直线状的部分比弯曲的部分容易握住,所以,通过握住直线部,手更不易滑动。
具有防滑机构的扶手,通过握住设有防滑机构的部分,手不容易从扶手上滑脱。
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凸字部的扶手,盲人等握住设有凸字部的部分,能够读出由该凸字部表示的信息,因此,能够向上述盲人等传递信息。
将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车辆的车内上部的安装结构,例如,设置扶手形成向上方和下方弯曲的部分,能够很简单地形成抓握部的高度不同的扶手。并且,即使手滑动沿扶手移动,弯曲的部分也形成阻力而停住手。
从扶手的所需位置垂下设置有吊环的扶手,例如设置扶手,形成向上方和下方弯曲的部分,在弯曲的各个顶部设置皮绳长度相同的吊环,这样能够很简单地形成抓握部的高度不同的吊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a)例如在台阶和斜坡等处,沿倾斜设置了扶手的情况下,能够在很容易握住扶手的状态下进行上下,所以,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用力的状态下握住,手不容易从扶手上滑脱。这样,减少手打滑摔倒等危险。并且,扶手容易握住,所以能够使老年人和残疾人有放心感。
(b)例如,在浴室或厕所、门厅等处在倾斜地设置了扶手的情况下,握住扶手的上部侧的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使抓握部分从上部侧开始逐渐地往下部侧移动,改变扶手的抓握的位置,一边向斜后方弯腰(蹲下),由此,在弯腰时不伸胳膊,手不容易脱离扶手。
从而,在蹲下时手脱离扶手而冲撞臀部等的危险减少。
并且,在站起时,不伸胳膊握住位于容易握住的位置的上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将身体拉近即可,所以也容易站立起来。
再者,即使抓握的手打滑,如滑动的手沿扶手移动,则弯曲部分形成阻力容易停住手。
(c)上升的部分和本质的水平的部分的角度形成为钝角的扶手,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以平缓的状态相连续。这样,例如在将扶手安装在台阶或斜坡上时,能够使手不脱离扶手地在扶手上滑行移动。从而,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本身容易消除手脱离扶手的不安全感。
(d)实质上水平的部分比上升的部分形成的宽度大,例如将该扶手设置在台阶上时,能够把胳膊肘等放到宽大的水平的部分支承体重,以该胳膊肘等为支承来上下台阶。这样一来,即使不能够握住扶手或者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上下台阶。
(e)在弯曲的部分的端部具有直线部的扶手,例如在将扶手设置在厕所内使直线部配置为坐便的大致水平的情况下,能够在握住直线部的状态下弯下腰坐到坐便上。并且,握住直线部伸开胳膊,即可把身体向上推而站起来。
(f)在弯曲部分之间具有直线部的扶手,例如在将扶手设置在台阶上时,在几乎不弯曲手腕而能够以自然状态握住的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形成比弯曲部分容易握住的直线状部分。所以,若握住该直线部,则手更不容易滑动。
(g)具有防滑机构的扶手,通过握住设有防滑机构的部分,即手不易从扶手上滑脱。
(h)在用手握的部分具有凸字部的扶手,盲人等握住设置有凸字部的部分可以读取由该凸字部表示的信息,所以能够向上述盲人等传递信息。
(i)将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在车辆的车内上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安装结构,例如将扶手设置成形成向上方和下方弯曲的部分,从而能够很简便地形成抓握部分的高度不同的扶手。这样一来,例如个子高的人和低的人能够分别握住自己容易握住的高度的部分。并且,即使握住扶手的手打滑,如果滑动的手沿着扶手移动,则弯曲部分形成阻力而容易停住手。
(j)从扶手的规定位置垂下设置吊环的扶手,例如将扶手设置成形成向上和下方弯曲的部分,在弯曲的各个顶部设置皮绳长度相同的的吊环,所以能够很简便地形成抓握部高度不同的吊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1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2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将图4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3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将图7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4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5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将图12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6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7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0是省略了图19所示的一部分的A-A断面图。
图21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8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9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10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装在电车内上方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1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符号T1表示扶手。扶手T1具有扶手主体1、设置在3个部位的安装紧固件2、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1的两端的帽盖体3。
扶手主体1将具有所需直径的圆棒状体(实心体)形成为从平面看为直线状、如图1所示从正面看弯曲成实质上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
关于扶手主体1的形状,进一步详细说明。
扶手主体1是将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弯曲部10、和向与该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11交替地连续形成了所谓上侧和下侧弯曲的波形状。在由该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夹持的中间设置有具有所需长度的直线部12。而且,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边界,以点划线表示,该点划线与从通过轴心的轴线的曲线状变成直线状的位置垂直。(图1至后述的图23)。
并且,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设置成直线的轴线①(③)和直线的轴线②(④)位于同一轴线上,上述直线的轴线①(③)从表示弯曲部10的边界的点划线上的轴心位置起,在与上述点划线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上述直线的轴线②(④)夹持直线部12延伸,从表示弯曲部11的边界的点划线上的轴心位置起,在与上述点划线相垂直的方向延伸。
再者,该轴线①、②和相邻的轴线③、④,以钝角的张开角度13交叉(参见图1)。而且,轴线①、②、③、④用点划线表示(图1至后述的图23)。扶手主体1由硬质合成树脂来形成。
在扶手主体1的两端和形成在大致中央位置的横向的直线部12设置有安装紧固件2。安装紧固件2具有:承受部20,安装成承受扶手主体1的下侧;安装部21,安装在壁面;以及托架部22,形成了L字形状,设置在承受部20和安装部21之间。安装紧固件2使用由金属制成的,但也可以使用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
帽盖体3形成为内径比扶手主体1的外径稍大的有底筒状。帽盖体3由具有稍许柔软性的合成树脂来形成。但是,形成帽盖体的材料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例如由金属来制成。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1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为34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00mm。直线部12的长度约为93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00°。从端到端按直线测量时的总长约为1500mm。
图3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符号K1表示具有扶手T1的台阶结构。台阶结构K1具有利用安装紧固件2安装在壁面5的扶手T1。扶手T1沿台阶4的倾斜安装,由弯曲部10、弯曲部11和直线部12来构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水平的部分)和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上升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T1设置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位于台阶的踩踏面40的上方,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大致上位于踩踏面40和踩踏面40之间的踩踏竖板面(蹴込面)的上方。并且,扶手T1安装在位于步行者的腰部附近的高度。
(作用)
以下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首先,说明使用扶手T1来上台阶的情况。
如上述那样,在沿台阶4的倾斜安装的扶手T1上,由弯曲部10、弯曲部11和直线部12来构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其中,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在上台阶时,与过去的握住直线式扶手的情况不同,因为倾斜度陡,所以,在身体的稍前方的部分几乎不弯曲手腕,以自然的状态握住。
并且,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因为与过去的直线式扶手相比倾斜度比较平缓,所以,在身体腋下的部分,以放上手掌的状态抓住。
所以,在上台阶时,如果抓住这个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或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那么,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用力的状态下握住,手不容易从扶手滑脱。并且,如果握住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那么也可以拉近身体上台阶;如果抓住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那么也可以将身体推上去上台阶。
以下说明下台阶的情况。
通过安装在台阶上而构成的、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在下台阶时使用。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在下台阶时与过去的握住直线式扶手的情况不同,因为倾斜度平缓,所以,在身体腋下的部分放上手掌,几乎不弯曲手腕以自然的状态握住。
因此,在下台阶时若主要抓住这个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那么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用力的状态下握住,手不容易从扶手上滑脱。
并且,在由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夹持的中间具有直线部12。直线部12比弯曲部分容易握住。所以,在上台阶时,抓住位于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和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的直线部12;下台阶时,主要抓住位于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的直线部12,这样,手更不容易滑脱。
轴线方向①、②和轴线方向③、④以钝角的张开角度13(约100°)进行交叉,所以,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以平缓的状态连续。这样,在上下台阶时,手也能够在扶手T1上滑行移动而不会从扶手上脱离。
扶手T1设置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位于台阶的踩踏面40的上方,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大致位于踩踏面40和踩踏面40之间的踩踏竖板面的上方,所以,无论站在哪个踩踏面40上时,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配置在预定的位置,都容易使用。
图4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2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而且,在图4至图6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的扶手相同或者同等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与上述所示的部位相重复的说明。
符号T2表示扶手。扶手T2具有扶手主体1a、设置在6个部位的安装紧固件2、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1a的两端的帽盖体3。在扶手主体1a的两端和将扶手主体1a大致上按等间隔划分成5个的直线部12设置有安装紧固件2。并且,符号K2表示具有扶手T2的台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1a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为34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00mm。直线部12的长度约为13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05°。从端到端按直线测量时的总长度约为4000mm。
台阶结构K2的作用与上述台阶结构K1大致上相同,所以其说明从略。
而且,在台阶结构K1、K2中,扶手T1、T2设置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位于台阶的踩踏面40的上方;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大致上位于踩踏面40和踩踏面40之间的踩踏竖板面的上方。扶手T1、T2的安装位置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成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位于踩踏面40的上方。并且,如果扶手T1、T2设置成沿台阶的倾斜的状态,那么也可设置成上述部分不位于踩踏面40或踩踏竖板面的上方,即不与台阶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T1、T2设置在台阶上,但设置扶手T1、T2的地方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扶手T1、T2也可以设置在斜坡等上。上述扶手T1、T2主要适用于步行的地方。
并且,扶手T1、T2利用安装紧固件安装在壁面上,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垂吊的支柱,安装在该支柱的上部侧。
图7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3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而且,在图7和图8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6所示的相同或者同等的部位标注同一符号表示。并且,在以上的说明中,关于结构与上述所示的部位重复的说明从略。
符号T3表示扶手,扶手T3具有:扶手主体1b、设置在两端的安装紧固件2b、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1b的两端的帽盖体3。扶手主体1b不具有在上述扶手T1、T2中所示的直线部。
安装紧固件2b具有安装在扶手主体1b的侧部的承受部20b、安装在壁面5的安装部21b、以及形成I字形状并设置在承受部20b和安装部21b之间的托架部22b。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扶手主体1b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为34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0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95°。从端到端按直线测量时的总长约为600mm。
图9是表示将图7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符号K3表示具有扶手T3的厕所结构。厕所结构K3具有利用安装紧固件2b安装在厕所的壁面5的扶手T3。扶手T3安装成长度方向倾斜。在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中,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设置成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且,扶手T3安装在使用者坐到马桶坐便上的状态下手够到的位置。
(作用)
参见图7至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1、K2共同的结构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扶手T3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或者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使用。
例如,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扶手T3的上部侧的横向上延伸的部分或者纵向上延伸的部分。并且,一边使握住的部分从上部侧逐渐向下部侧移动,一边向斜后方蹲下。这样,由于一边改变扶手的抓握位置,一边蹲下,所以在蹲下时不伸胳膊,手不易从扶手上脱离。因此,没有因手离开而使臀部等受冲撞的危险。
再者,当从坐便上站起时,握住位于不伸胳膊就容易握住的位置的横向延伸的部分或者纵向延伸的部分,将身体拉近即可,所以能够容易站起来。
再者,扶手T3在握住的手打滑沿扶手T3移动的情况下,弯曲的部分形成阻力而能够停住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T3安装在壁面5,使长度方向倾斜。但安装扶手T3的状态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安装成长度方向成为横向,或者成为纵向。
图10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4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而且,在图10和图11中,对与上述图1至图9所示的扶手相同或同等的地方标注同一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与上述所示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4表示扶手。扶手T4具有扶手主体1c、设置在两端的安装紧固件2c、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1c的直线部15c(后述)的安装紧固件2。在扶手主体1c的弯曲部10、11之间不具有在上述扶手T1、T2中表示的直线部。
在扶手主体1c的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0延伸而设有直线部14c;在另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1延伸而设有直线部15c。直线部14c和直线部15c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平行。安装紧固件2设置在直线部15c的靠近弯曲部11的部位。
安装紧固件2c具有对扶手主体1c的端部进行遮盖的帽盖,具有形成为L字形状的托架部20c、以及安装在壁面的安装部21c。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1c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为32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10mm。直线部14c的长度约为100mm。直线部15c的长度约为30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10°。
图12是表示将图10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符号K4表示具有扶手T4的厕所结构。厕所结构K4具有利用安装紧固件2、2c安装在厕所壁面5的扶手T4。扶手T4设置成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中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以及直线部14c、15c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且,扶手T4安装成在使用者坐在坐便上的状态下直线部15c配置为大致水平。
(作用)
参照图10至图1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对于由与上述的台阶结构K1、K2、厕所结构K3共同的结构部分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扶手T4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或者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使用。扶手T4设置成直线部15c配置在坐便的大致水平上,所以能够在握住直线部15c的状态下弯下腰坐到坐便上。
并且,也能够握住直线部15c伸直胳膊,将身体拉近站起来。
图13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5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而且,在图13和图14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12所示的扶手相同或同等的地方标注同一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与上述所示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5表示扶手,扶手T5具有扶手主体1d、设置在两端的安装紧固件2c、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1d的直线部15d(后述)的安装紧固件2。在扶手主体1d的弯曲部10、11之间不具有在上述扶手T1、T2中表示的直线部。
在扶手主体1d的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1延伸设有直线部14d;在另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1延伸设有直线部15d。直线部14d和直线部15d形成为大致上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相垂直。直线部14d和直线部15d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1d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32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10mm。直线部14d和直线部15d的长度均约为30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10°。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符号K5表示具有扶手T5的厕所结构。厕所结构K5具有利用安装紧固件2、2c安装在厕所壁面5的扶手T5。扶手T5设置成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中、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和直线部15d大致上形成水平状态。并且,在使用者坐在坐便上的状态下扶手T5的直线部15d配置成大致上水平。
(作用)
参照图13至图1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与上述台阶结构K1、K2、厕所结构K3共同的结构部分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扶手T5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或者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使用。扶手T5设置成直线部14d配置于坐便的稍前方,所以能够在握住直线部14d开始坐下,这样,开始使用时的感觉和过去的L字形状的扶手相同地被使用。因此,如果使用过上述扶手,那么在第一次使用扶手T5时也有安全感。
图16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6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而且,在图16和图17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15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地方标注同一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与上述所示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6表示扶手。扶手T6具有扶手主体1e、和安装紧固件2e、在扶手主体1e的弯曲部10、11之间不具有上述扶手T1、T2所示的直线部。
在扶手主体1e的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0延伸设有直线部14e。另外设置有从直线部14e的端部通过弯曲部160向下方延伸的支柱部16。并且,在扶手主体1e的另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1延伸设置有直线部15e。直线部14e和直线部15e形成为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设置有从直线部15e的端部通过弯曲部170向下方延伸的支柱部17。
安装紧固件2e中插入支柱部16、17,安装在稍许离开下端的上部位置,使下端向下方突出来。安装紧固件2e具有圆管状的插穿部20e、以及安装在地板面上的安装部21e。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1e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34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1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10°。直线部14d的长度约为150mm。直线部15d的长度约为300mm。支柱部16的长度约为800mm。支柱部17的长度约为600mm。弯曲部160和弯曲部170的曲率半径约为35mm。
图18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符号K6表示具有扶手T6的厕所结构。厕所结构K6具有将扶手主体1e的下端插入厕所的地板面6中、用安装紧固件2e进行安装的扶手T6。扶手T6设置成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中、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和直线部14e、15e大致上成为水平状态。并且,扶手T6安装成在使用者坐在坐便上的状态下直线部15e配置为大致水平。
(作用)
参照图16至图18,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此外,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1、K2、厕所结构K3、K4、K5共同的结构部分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点。
扶手T6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或者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使用。扶手T6设置成将支柱部16、17插入到厕所的地板面6中设置,所以对于在握住直线部15e的状态下蹲下、或者握住直线部15e将身体推上去站起来时的施加在垂直方向的力具有高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表示扶手T3、T4、T5、T6设置在厕所内的情况,但设置扶手T3、T4、T5、T6的地方并非仅限于此。扶手T3、T4、T5、T6例如也可以设置在门厅、浴室、洗脸间等处,主要适用于站起或蹲下的地方。
图19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7实施方式,表示该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0是省略了图19所示的一部分的A-A断面图。
而且,在图19和图20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6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地方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与上述所示的部位相重复的说明。
符号T7表示扶手,符号K7表示具有扶手T7的台阶结构。扶手T7在扶手主体1f上设置防滑部18的扶手。扶手主体1f除了防滑部18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扶手主体1大致相同的形状。在扶手主体1f的上面侧的表面,将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180在宽度方向(圆周方向)上设置所需的间隔形成多个来设置防滑部18。(通过形成凹部180在凹部180之间相对地形成凸部)。防滑部18设置在扶手主体1f的大致全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示的防滑部18通过在扶手主体1f的表面上形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180来设置。但防滑部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既可以在扶手主体的表面上形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凸部;也可以在扶手主体的表面上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或凸部。并且,也可以在扶手主体的表面上,将具有防滑效果的凹部或凸部形成点状、线状、隆起状等任意形状,或者在扶手主体的表面安装防滑部件(利用形状来产生防滑效果的,或者材料本身具有防滑效果的等)进行设置。
(作用)
参照图19和图20,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1、K2共同的结构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点。
在握住台阶结构K7中表示的扶手T7的情况下,在抓握的手和扶手T7之间能够产生比没有设置防滑部时高的磨擦阻力。因此,手很难从扶手T7上滑脱,能够提高扶手T7的安全性。
图21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8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而且,在图21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6所示相同或者同等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与上述所示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8表示扶手。符号K8表示具有扶手T8的台阶结构。扶手T8在扶手主体1g设置有凸字部件190a、190b、191a、191b。扶手主体1g除了凸字部件190a、190b、191a、191b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扶手主体1大致相同的形状。凸字部件190a、190b、191a、191b使长方形状的薄金属板沿着扶手的表面形状在横向上进行弯曲,在表面上形成有从里面按压形成的凸部所产生的凸字部。
凸字部件190a、190b安装在靠近弯曲部10的直线部12上。详细情况是,凸字部件190a安装在纵向延伸的部分B的靠近弯曲部10的所有部位。并且,凸字部件190b安装在横向延伸的部分A的靠近弯曲部10的所有部位。
凸字部件191a安装在扶手T8的下端侧(帽盖体3的附近)。凸字部件191b安装在扶手T8的上端侧(帽盖体3的附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纵向延伸的部分B的凸字部件190a,能够利用凸字来提供“后边有多少个台阶能够上完”的信息;并且,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的凸字部件190b上能够提供“后边有多少个台阶能下完”的信息。再者,在凸字部件190a上能够提供“从这里开始有多少个向上的台阶”的信息;在凸字部件190b上能够提供“从这里开始有多少个向下的台阶”的信息。
(作用)
参照图2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此外,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1、K2共同的结构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点。
例如,对盲人使用扶手T8来上台阶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盲人通常如用手杖等确认台阶时,则为了上该台阶要寻找扶手。并且,当找到扶手时,从端侧握住并沿着该扶手开始上台阶。
这样,盲人在确认了台阶时,为了上台阶寻找扶手T8,所以能够触摸设置在端部的凸字部件191a,可以获得“从这里开始有多少个向上的台阶”的信息。
并且,通过沿着扶手T8上台阶,握住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依次触摸凸字部件190a。这样一来,盲人在每当上台阶时,能够获得“后边有多少个台阶能够上完”的信息。
以下说明盲人利用扶手T8下台阶的情况。
盲人在下台阶时也如以上所述握住扶手,沿着该扶手下台阶。
因此,在扶手T8中通过凸字部件190b能够传递“从这里开始有多少个向下的台阶”的信息。
并且,通过沿着扶手T8下台阶,所以握住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能够依次触摸凸字部件191b。这样一来,盲人每当下1个台阶时,能够获得“后边有多少个台阶能下完”的信息。
如上所述,在扶手T8中用凸字能够向盲人传递有关台阶的信息,所以盲人能够安心地上下台阶。
而且,用凸字部件传递的信息并不仅限于上述内容。也可以传递例如“上去台阶后的地方情况如何”“下去台阶后的地方情况如何”等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字部件安装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的所有部位上,但安装凸字部件的位置并受限制,例如可以仅安装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上,也可以仅安装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并且,也还可以不在所有的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安装,而是设置所需的间隔来安装。再者,也可以安装在弯曲部10或弯曲部1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凸字部件是由金属板形成的,但凸字部件并非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合成树脂、陶瓷、木材形成。并且,也可以不安装凸字部件,而是在扶手主体1g成形时设置构成凸字的凸部。
图22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9实施方式,表示将该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而且,在图22中,对于与在上述图1~图6所示的部分相同或者同等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所示的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9表示扶手,符号K9表示具有扶手T9的台阶结构。扶手T9具有扶手主体1h。扶手T9沿着台阶4的倾斜安装。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比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宽,形成为截面具有大致椭圆形状。在图22中扶手T9的宽度大的部分用符号7来表示。
本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扶手主体1h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的外径约为34mm,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的外径横向宽度约为50mm,纵向厚度约为30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1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10°。
(作用)
以下参照图22,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1、K2共同的结构所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其说明从略,仅说明不同点。
若利用扶手T9,则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形成较宽,因此,例如能够把胳膊肘等放到宽大部7上支承体重,以该胳膊肘为支承上下台阶。这样一来,不能够握住扶手或者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也能够上下台阶。
图23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10实施方式,表示将该扶手安装在电车的车内上方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而且,在图23中,对于与在上述图1~图6所示的部分相同或者同等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所示的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K10表示具有扶手T10的车辆结构。车辆结构K10具有一种扶手T10,该扶手T10利用从车顶板向下垂设的固定部件8安装成长度方向大致水平。扶手T10具有扶手主体1i、以及从扶手主体1i的弯曲部10的顶部和弯曲部11的顶部下垂设置的吊环9。扶手主体1i设置成弯曲部10向上方鼓起、弯曲部11向下方鼓起。
设置在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吊环9具有所需长度的皮绳91、以及设置在皮绳91的下端部的抓握部90。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皮绳91到抓握部90为止的长度相同。所以,在相邻的吊环9中,抓握部90的高度不同。在扶手主体1i的弯曲部10、11之间不具有上述扶手T1、T2所示那样的直线部。扶手T10安装在乘客向上方伸胳膊能够握住的程度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1i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为34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35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30°。
(作用)
以下参照图23,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作用。
若采用扶手T10,将扶手主体1i设置成弯曲部10向上方鼓出,弯曲部11向下方鼓出,形成了抓握部的高度不同的扶手。并且,在握住扶手主体1i时,手打滑沿着扶手T10移动,弯曲部分也形成阻力可以停住手。
若采用扶手T10,通过将相同长度的吊环9设置在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顶部,所以,能够很简便地形成抓握部90的高度不同的吊环9。扶手主体1i或设置在弯曲部10的吊环9适合于个子高的人抓握;设置在弯曲部11上的吊环9适合于个子低的人抓握。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扶手主体1、1a、1b、1c、1d、1e、1f、1g、1h(1h的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除外)、1i具有稍细的外径,以便手能够握紧,但是,扶手主体的外径并不受特别限制,能够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点适当设定。例如,如是台阶用的扶手,则希望设定在30~50mm之间。再好一些的是30~40mm,最好的是33~35mm。并且,如果是使用于门厅和厕所等的扶手,则希望设定在30~50mm之间。更好一些的是30~40mm,最好的是32~35mm。再者,如是设置在车辆内具有吊环的扶手,则希望设定在30~50mm之间,更好一点的是30~40mm,最好的是34~35mm。
扶手主体1、1a、1b、1c、1d、1e、1f、1g、1h(1h的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除外)、1i的形状也并非仅限于圆棒状,例如也可以形成大致平板状且在上表面有波形状部的、大致三角棒状、大致四角棒状、大致五角棒状、大致六角棒状、六角以上的多角棒状、大致椭圆棒状、大致三角管状、大致四角管状、大致五角管状、大致六角管状、六角以上的多角管状、大致圆管状、大致椭圆管状。
弯曲部之间的直线部12的长度也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长度,能够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适当设定。例如,若是台阶用的扶手,则可以设定在300m以下,更好的是200mm以下,最好是150mm以下。但是,也可根据情况设成不具有直线部12。
并且,在弯曲部之间不具有直线部的扶手,也可以具有直线部。例如,如果是用于门厅和厕所等的扶手,则可以在200mm以下之间设定,更好些的是150mm以下,最好是100mm以下。若是设置在车辆内的扶手,则可以优选设定为250mm以下之间。更好的是200mm以下,最好是150mm以下。
对直线部14c、14d、14e、15c、15d、15e和支承部16、17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而适当设定。
并且,对张开角度13也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角度,而是可以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适当设定。而且,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是全都具有钝角的角度,但也并非仅限于此,例如既可以采用直角,也可以采用稍许的锐角。例如,若是台阶用的扶手,则可以设定为90°~150°之间,更好的是100°~130°,最好是105°~120°。并且,如是用于门厅和厕所等的扶手,则可以设定在70°~150°之间,更好的是80°~140°,最好是90°~130°。再者,如是设置在车辆内的扶手,则可以设置在100°~170°之间,更好的是120°~160°,最好是130°~150°。
按直线测量时的总长也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而是可以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适当设定。并且,扶手也可以是将具有所需长度的扶手主体按所需数量连接而形成。
扶手T9的横向上延伸的部分也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情况,而是可以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适当设定。例如,横宽可以设定为35~100mm之间,厚度可以设定为20~50mm之间。但并非仅限于此。
并且,扶手T9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并非仅限于断面大致的椭圆形状,而是也可以采用例如断面为大致长方形状、和断面为大致T字状等,至少上面侧形成得宽度大即可。
对形成扶手主体1、1a、1b、1c、1d、1e、1f、1g、1h、1i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由合成树脂、木材、金属、陶瓷等来形成。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表现,归根到底是为了进行说明,并无任何限定之意,对于和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特征及其一部分等效的术语和表现无意排除在外。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产生各种变形方式。

Claims (21)

1.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沿着倾斜部设置时具有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该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交替地设置在长度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的角度呈钝角。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水平的部分形成为宽度比上升的部分宽。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弯曲的部分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直线部。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弯曲的部分之间具有直线部。
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将棒体或者管体弯曲而形成。
9.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防滑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凸字部。
11.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浴室、厕所、门厅或洗脸间等进行站起或蹲下的地方,在上部侧具有上升的部分或水平的部分;
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当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时,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上述水平的部分位于上部侧、下部侧、上部侧和下部侧之间的三个部位,上升的部分位于上述水平的部分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弯曲的部分之间具有直线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将棒体或者管体弯曲而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防滑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凸字部。
16.一种扶手的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
17.一种扶手的安装结构,是乘客能够以站立在车内的状态乘车的车辆中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在车内上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以便站立状态的乘客握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扶手的所需位置下垂设置有吊环。
19.一种扶手的安装结构,该扶手的安装结构连结高处和低处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沿台阶或斜坡的倾斜设置。
20.一种扶手的安装结构,该扶手的安装结构连结高处和低处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沿台阶的倾斜设置,并且,水平的部分位于踩踏面的上方。
21.一种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浴室、厕所、门厅或洗脸间等进行站起或蹲下的地方,在上部侧具有上升的部分或水平的部分;
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为90°~130°,当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时,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上述水平的部分位于上部侧、下部侧、上部侧和下部侧之间的三个部位,上升的部分位于和上述水平的部分之间;
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从而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
CNU2006201344002U 2006-08-17 2006-08-17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150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344002U CN201061500Y (zh) 2006-08-17 2006-08-17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344002U CN201061500Y (zh) 2006-08-17 2006-08-17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1500Y true CN201061500Y (zh) 2008-05-21

Family

ID=39449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3440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1500Y (zh) 2006-08-17 2006-08-17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1500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8596A (zh) * 2013-08-07 2013-12-18 吴静 公交扶手
CN103448595A (zh) * 2013-08-07 2013-12-18 吴静 一种公交扶手
CN105498106A (zh) * 2016-01-12 2016-04-20 胡士龙 一种盲人易用楼梯扶手
CN105984788A (zh) * 2015-02-03 2016-10-0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扶手
CN111055743A (zh) * 2018-10-17 2020-04-24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8596A (zh) * 2013-08-07 2013-12-18 吴静 公交扶手
CN103448595A (zh) * 2013-08-07 2013-12-18 吴静 一种公交扶手
CN105984788A (zh) * 2015-02-03 2016-10-0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扶手
CN105498106A (zh) * 2016-01-12 2016-04-20 胡士龙 一种盲人易用楼梯扶手
CN105498106B (zh) * 2016-01-12 2018-09-18 胡士龙 一种盲人易用楼梯扶手
CN111055743A (zh) * 2018-10-17 2020-04-24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CN111055743B (zh) * 2018-10-17 2022-08-23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持把手的适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1500Y (zh) 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
JP2002201784A (ja) 手すり及び手すりの取付構造
CN1317956A (zh) 步行辅助车
KR20100095853A (ko) 자전거의 스탠딩장치
JP2006240437A (ja) 車両用スタンションポール
JP2004156437A (ja) 手すり及び手すり構造体
JP5214699B2 (ja) 車両用スタンションポール
JP2011056977A (ja) 乗物用握り棒
CN201712648U (zh) 方便上下楼的滑行童车
KR200435926Y1 (ko) 난간 및 난간의 설치 구조
KR200435215Y1 (ko) 난간 및 난간의 설치 구조
JP3069757U (ja) 階段用手摺
CN2315213Y (zh) 双层自行车停放装置
KR20160073468A (ko) 바퀴 이동기구를 위한 계단 대피 보조장치
KR200308583Y1 (ko) 계단용 경사구
TWM321048U (en) Handrail, structural body thereof an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handrail
CN204500482U (zh) 浴室老年人扶手
CN204775401U (zh) 儿童推车
CA2360861C (en) Ergonomic handrail
CN220695110U (zh) 一种浴缸扶梯
CN108556788A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
CN116209508A (zh) 模块化滑梯装置和系统
CN204050083U (zh) 一种康复锻炼多功能轮椅
CN218970758U (zh) 一体化公交候车亭
JP2013189205A (ja) 乗物用握り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8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