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1440A -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1440A
CN111051440A CN201880055359.5A CN201880055359A CN111051440A CN 111051440 A CN111051440 A CN 111051440A CN 201880055359 A CN201880055359 A CN 201880055359A CN 111051440 A CN111051440 A CN 111051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ink
polymer
compound
speci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53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1440B (zh
Inventor
小山一郎
铃木昭太
佐藤宪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51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1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1I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curing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with UV-curing following the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23Emulsion 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所述油墨组合物含有水和粒子,该粒子包含聚合性单体和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

Description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墨组合物的领域,已知有利用了封端异氰酸酯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适合用于制造稳定性、分散稳定性优异的、耐溶剂性提高了的喷墨油墨的着色微粒子分散体,公开了一种将色料与树脂混合并使其分散于水中而成的着色微粒子分散体,其中,着色微粒子具有交联结构,该交联结构通过封端异氰酸酯的反应而形成。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喷墨油墨,其是包含着色微粒子分散体的水性油墨。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用于印刷到非吸收性介质上的热固化形的喷墨印刷用油墨,公开了一种包含热固化性树脂、颜料、分散剂及溶剂的喷墨印刷用油墨,其中,热固化性树脂包含具有羟基的丙烯酸树脂和低温离解封端型异氰酸酯,溶剂以乙二醇醚系溶剂为主要成分,包含选自乙醇系溶剂、乙酸酯系溶剂及芳香族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印刷稳定性、喷出稳定性、保存稳定性、洗涤坚牢性优异的喷墨印染用颜料油墨,公开了一种至少包含由树脂覆盖的颜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封端异氰酸酯以及水的喷墨印染用颜料油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98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38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68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可是,一般来说,在使用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中,与使用含有聚合性单体和/或有机溶剂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相比,具有难以从图像中去除液体成分的倾向。因此,使用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有时耐刮擦性差。
因此,对于使用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而形成的图像,有时要求提高耐刮擦性。
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耐刮擦性优异的图像的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油墨组合物的图像形成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油墨组合物,其含有:
水;以及
粒子,其包含聚合性单体和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
<2>根据<1>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为120℃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是封端剂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产物,
封端剂为选自由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巯基吡啶、2-羟基吡啶、2,2,6,6-四甲基哌啶、4-甲基咪唑、咪唑、二乙基丙二酸、2-甲基咪唑啉、苯并咪唑、1,1,3,3-四甲基胍、叔丁基乙胺、叔丁基苄胺、3,5-二甲基吡唑、二异丙基胺、二环己基胺、2,6-二甲基哌啶、甲基乙基酮肟、ε-己内酰胺、2-羟甲基吡啶、及N-异丙基环己胺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封端剂为选自由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巯基吡啶、2-羟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聚合物为链状聚合物,
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配置在链状聚合物的主链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聚合物为氨基甲酸酯聚合物、脲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还含有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含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为2.0质量%~30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聚合性单体为光聚合性单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被用作喷墨油墨。
<11>一种制造<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通过将包含有机溶剂、聚合物及聚合性单体的油相成分与包含水的水相成分混合,并使其乳化,形成粒子。
<12>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通过在基材上赋予<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来形成油墨膜;以及
对油墨膜进行加热。
<13>根据<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基材具有活性氢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形成耐刮擦性优异的图像的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油墨组合物的图像形成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评价实施例中的图像的精细度的文字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的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对于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量,在组合物中存在多种相当于各成分的物质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是指组合物中存在的该多种物质的总量。
在本说明书中分段记载的数值范围中,在某数值范围中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其他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另外,也可以替换为实施例中所示的值。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工序”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而且即使在不能明确地与其他工序区分的情况下,只要能实现该工序的预期目的,也包含在本术语中。
在本说明书中,化学式中的“*”表示键合位置。
在本说明书中,“图像”表示由油墨形成的整体的膜。“图像”的概念中不仅包含图案图像(例如,文字、记号或图形),也包含实心图像。
在本说明书中,“光”是包含γ射线、β射线、电子束、紫外线、可见光等活性能量射线的概念。
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紫外线称为“UV(Ultra Violet)光”。
在本说明书,有时将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产生的光称为“LED光”。
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包含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两者的概念,“(甲基)丙烯酸酯”是包含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两者的概念,“(甲基)丙烯酰基”是包含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两者的概念。
在本说明书中,醚基、聚氧化亚烷基、酯基、酰胺基、脲基及氨酯基分别表示醚键、聚氧化亚烷基键、酯键、酰胺键、脲键及氨酯键。
〔油墨组合物〕
本公开的油墨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油墨”)含有水和粒子(以下,也称为“特定粒子”),所述粒子包含聚合性单体和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
如上所述,一般来自,在使用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中,与使用含有聚合性单体和/或有机溶剂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相比,具有难以从图像中去除液体成分的倾向。因此,使用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有时耐刮擦性差。
关于上述方面,根据本公开的油墨,能够形成耐刮擦性优异的图像。
关于起到该效果的理由,推测如下,但本公开的油墨不限定于以下理由。
在将本公开的油墨赋予到基材上形成油墨膜的情况下,在所形成的油墨膜中含有特定粒子,该特定粒子是油墨中的成分,包括聚合性单体和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在此,封端异氰酸酯基是异氰酸酯基团与封端剂的反应产物。
可认为通过对上述油墨膜进行加热,从特定粒子中的封端异氰酸酯基中再生异氰酸酯基团。可认为再生的两个异氰酸酯基团通过残留在油墨膜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脲键。其结果,可认为在油墨膜中,特定粒子彼此通过脲键而键合,由此,油墨膜增稠。
可认为通过聚合性单体的作用使增稠的油墨膜固化,从而形成耐刮擦性优异的图像。
对于本公开的油墨,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油墨中,通过使用封端异氰酸酯作为原料,并使封端异氰酸酯发生反应,形成了着色微粒子的交联结构。即,在所形成的着色微粒子的交联结构中,可认为早已没有残留封端异氰酸酯。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油墨中,可认为无法获得本公开的油墨带来的、图像的耐刮擦性提高的效果。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油墨不是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而是含有有机溶剂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可认为未设想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所特有的课题、即图像的耐刮擦性提高这样的课题。
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油墨是以提高印刷稳定性、喷出稳定性、保存稳定性及洗涤坚牢性为目的的喷墨印染用颜料油墨。因此,在专利文献3中,可认为未设想图像的耐刮擦性这样的课题。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油墨未设想使特定粒子中含有聚合性单体,而且,不限定于包含特定粒子(即,包含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的粒子)的方式,因此,可认为无法获得本公开的油墨带来的、图像的耐刮擦性提高的效果。
另外,一般来说,在使用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中,与使用含有聚合性单体和/或有机溶剂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相比,具有图像的精细度差的倾向。其理由可考虑是因为,在使用含有水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形成的图像中,难以从图像中去除液体成分,因此有时会引起基材上的不希望的油墨滴的合一。
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公开的油墨,能够形成精细度优异的图像。
起到该效果的理由可以认为是因为,通过上述的油墨膜的增稠,可抑制基材上的、不希望的油墨滴的合一。
此外,在此所说的油墨滴是油墨膜的一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油墨中可包含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特定粒子>
特定粒子包含至少一种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聚合物”)。
(特定聚合物)
-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
特定聚合物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
特定聚合物所具有的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可以仅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是指为了从封端异氰酸酯基中再生异氰酸酯基团所需的温度中的最低值。
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通过以下方法测定。
将包含具有封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的液体(溶液或分散物)涂布在硅片上,在将得到的涂膜加热到各种温度的状态下,进行涂膜的红外线吸收光谱(IR)测定。根据IR测定结果,求出为了从封端异氰酸酯基中再生异氰酸酯基团所需的温度中的最低值,将得到的最低值作为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
从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优选为60℃以上。
从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的观点考虑,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小于100℃,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下。
用于形成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封端剂选自具有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在本说明书中,活性氢基是指羟基、伯氨基、仲氨基或硫醇基。
作为封端剂,可列举选自由下述物质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2-甲基咪唑(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70℃)、
2-乙基咪唑(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70℃)、
2-巯基吡啶(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70℃)、
2-羟基吡啶(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80℃)、
2,2,6,6-四甲基哌啶(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80℃)、
4-甲基咪唑(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00℃)、
咪唑(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00℃)、
二乙基丙二酸(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00℃)、
2-甲基咪唑啉(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10℃)、
苯并咪唑(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20℃)、
1,1,3,3-四甲基胍(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20℃)、
叔丁基乙胺(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20℃)、
叔丁基苄胺(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20℃)、
3,5-二甲基吡唑(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20℃)、
二异丙基胺(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30℃)、
二环己基胺(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30℃)、
2,6-二甲基哌啶(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30℃)、
甲基乙基酮肟(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30℃)、
ε-己内酰胺(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30℃)、
2-羟甲基吡啶(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40℃)、及
N-异丙基环己胺(对应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140℃)。
从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的观点考虑,作为封端剂,特别优选选自由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巯基吡啶、2-羟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特定聚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
特定聚合物优选为氨基甲酸酯聚合物、脲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本说明书中,氨基甲酸酯聚合物是指包含氨酯基的聚合物(其中,相当于后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物除外)。
在本说明书中,脲聚合物是指包含脲基的聚合物(其中,相当于前述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或后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物除外)。
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单独重合体、两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或一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与一种以上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
氨基甲酸酯聚合物的概念中也包括包含氨酯基和脲基两者的聚合物(所谓的聚氨酯脲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概念中也包括包含氨酯基及脲基中的至少一者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作为特定聚合物,既可以是没有交联结构的链状的聚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链状聚合物”),也可以是具有交联结构(例如,三维交联结构)的聚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交联聚合物”)。
特定链状聚合物也可以在主链中包含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杂环等环状结构。
关于特定交联聚合物可具有的三维交联结构,可以参见国际公开第2016/052053号中记载的三维交联结构。
特定聚合物的优选方式为如下方式:特定聚合物为特定链状聚合物,而且,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配置在特定链状聚合物的主链的末端。
根据该优选方式,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进一步提高。
其理由可考虑是因为有助于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的上述封端异氰酸酯基配置在热反应性高且运动性高的部位、即链状聚合物的主链的末端。
-特定链状聚合物-
特定链状聚合物优选为反应生成物A2或反应生成物B2,
所述反应生成物A2为反应生成物A1与封端剂的反应生成物,该反应生成物A1为选自由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与选自由具有两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及水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
所述反应生成物B2为反应生成物B1与封端剂的反应生成物,该反应生成物B1为选自由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由具有两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及水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及其他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B1。
作为具有两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可列举二醇化合物、二胺化合物及二硫醇化合物。
例如,通过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二醇化合物的反应而形成氨酯基。
另外,通过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二胺化合物的反应而形成脲基。
另外,通过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水的反应而形成脲基。
另外,作为上述其他化合物,可列举:
后述的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的、仅包含一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后述的导入有聚合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仅包含一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
后述的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的、仅包含一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后述的导入有亲水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仅包含一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等。
作为用于形成特定链状聚合物的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以下化合物(1-1)~(1-20)。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101
作为用于形成特定链状聚合物的、分子中具有两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可列举以下化合物(2-1)~(2-24)。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111
另外,作为用于形成特定链状聚合物的、分子中具有两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也可列举:后述的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的包含两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后述的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的包含两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等。
-特定交联聚合物-
特定交联聚合物优选为反应生成物C2或反应生成物D2,
所述反应生成物C2为反应生成物C1与封端剂的反应生成物,该反应生成物C1为选自由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与选自由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的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及水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
所述反应生成物D2为反应生成物D1与封端剂的反应生成物,该反应生成物D1为选自由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选自由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的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及水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及其他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
作为上述的其他化合物,可列举:
后述的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的、仅包含一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后述的导入有聚合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在的、仅包含一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含む化合物、
后述的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的、仅包含一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后述的导入有亲水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仅包含一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等。
在特定粒子包含特定交联聚合物的情况下,优选特定粒子包含微胶囊(以下,“MC”),该微胶囊包含由特定交联聚合物构成的壳及核。
作为用于形成特定交联聚合物的、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与上述的用于形成特定链状聚合物的、分子中具有两个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同样,可列举:二醇化合物、二胺化合物及二硫醇化合物。
另外,作为用于形成特定交联聚合物的、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也可列举: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化合物、三官能以上的多元胺化合物及三官能以上的聚硫醇化合物。
优选用于形成特定交联聚合物的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为选自由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与选自由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例如,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化合物、三官能以上的多元胺化合物、及三官能以上的聚硫醇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
相对于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中的活性氢基的摩尔数(活性氢基的当量数),与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的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分子数)优选0.6倍以上,更优选0.6倍~5倍,进一步优选0.6倍~3倍,进一步优选0.8倍~2倍。
作为用于形成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与上述的用于形成特定链状聚合物的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相同的物质。
作为用于形成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可列举由下述(H-1)~(H-13)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结构中,n表示选自1~100的整数。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141
作为用于形成特定交联聚合物的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加成型的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异氰脲酸酯型的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缩二脲型的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加成型的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市售品,可列举:Takenate(注册商标)D-102、D-103、D-103H、D-103M2、P49-75S、D-110N、D-120N、D-140N、D-160N(以上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Desmodur(注册商标)L75、UL57SP(住化拜耳聚氨酯株式会社制)、Coronate(注册商标)HL、HX、L(日本Urethane Polymer株式会社制)、P301-75E(旭化成株式会社制)等。
作为异氰脲酸酯型的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市售品,可列举:Takenate(注册商标)D-127N、D-170N、D-170HN、D-172N、D-177N(以上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Sumijur N3300、Desmodur(注册商标)N3600、N3900、Z4470BA(以上为住化拜耳聚氨酯株式会社制)、Coronate(注册商标)HX、HK(以上为日本Urethane Polymer株式会社制)、Duranate(注册商标)TPA-100、TKA-100、TSA-100、TSS-100、TLA-100、TSE-100(以上为旭化成株式会社制)等。
作为缩二脲型的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市售品,可列举:Takenate(注册商标)D-165N、NP1100(以上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Desmodur(注册商标)N3200(住化拜耳聚氨酯株式会社制)、Duranate(注册商标)24A-100(旭化成株式会社制)等。
另外,在特定粒子包含含有由特定交联聚合物构成的壳和核的MC(即,微胶囊)的情况下,特定粒子可以含有前述特定链状聚合物中的具有亲水性基团的方式的特定链状聚合物作为对MC的分散剂。在该方式的油墨中,能够形成作为分散剂的特定链状聚合物覆盖着MC的壳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在该方式中,MC的壳所具有的氨酯基和/或脲基与分散剂(特定链状聚合物)所具有的氨酯基和/或脲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分散剂的亲水性基团产生的分散作用相结合,特定粒子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在该方式中,作为分散剂的量相对于MC的固体成分总量的比(以下,也称为质量比〔分散剂/MC固体成分〕),优选为0.005~1.000,更优选为0.05~0.7。
若质量比〔分散剂/MC固体成分〕为0.005以上,则特定粒子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若质量比〔分散剂/MC固体成分〕为1.000以下,则图像的硬度进一步提高。
-特定聚合物的优选重均分子量(Mw)-
作为特定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从油墨的分散稳定性(即,特定粒子的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000以上,更优选为7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00以上。
特定聚合物的Mw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特定聚合物的Mw的上限,例如,可列举:150000、100000、70000、50000。
在本说明书中,重均分子量(Mw)表示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值。其中,关于由于分子量较小而无法利用GPC测定准确的Mw的化合物,采用根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求出的分子量作为该化合物的Mw。
在本说明书中,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进行的测定可使用HLC(注册商标)-8020GPC(东曹株式会社)作为测定装置,使用三根TSKgel(注册商标)Super Multipore HZ-H(4.6mmID×15cm、东曹株式会社)作为色谱柱,使用THF(四氢呋喃)作为洗脱液。另外,作为测定条件,将试样浓度设为0.45质量%、流速设为0.35ml/min、进样量设为10μl、及测定温度设为40℃,使用差示折射率(RI)检测器进行测定。
校准曲线由东曹株式会社的“标准试样TSK standard,polystyrene”:“F-40”、“F-20”、“F-4”、“F-1”、“A-5000”、“A-2500”、“A-1000”、及“n-丙基苯”这八个样品制成。
特定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
若特定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为10质量%以上,则油墨的分散稳定性(即,特定粒子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特定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也有可能会成为100质量%,但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以下。
-聚合性基团-
特定聚合物优选具有至少一种聚合性基团。
在特定聚合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的情况下,使图像固化时的固化性更为提高,因此图像的耐刮擦性更为提高。
作为聚合性基团,优选光聚合性基团或热聚合性基团。
作为光聚合性基团,优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更优选具有烯类双键的基团,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苯乙烯基或乙烯基。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基团,从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及所形成的膜的硬度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酰基。
作为热聚合性基团,优选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吖丙啶基、氮杂环丁烷基、酮基、醛基、或嵌段异氰酸酯基。
特定聚合物可以仅含有一种聚合性基团,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
特定聚合物具有聚合性基团这一点能够通过例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FT-IR)分析来确认。
-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
在特定聚合物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情况下,能够使用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来向特定聚合物导入聚合性基团。
作为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能够使用具有聚合性基团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作为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优选使用具有一个以上聚合性基团及两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向特定聚合物导入聚合性基团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特别优选下述方法:在合成特定聚合物时,使选自由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选自由水、二醇化合物、二胺化合物及二硫醇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及根据需要,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反应。
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例如,也能够使用国际公开第2016/052053号的段落0075~0089中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优选由下述式(ma)表示的化合物。
L1LcmZn(ma)
式(ma)中,L1表示m+n价的连接基团,m及n分别独立地为选自1~100中的整数,Lc表示一价的乙烯性不饱和基团,Z表示活性氢基。
L1优选为二价以上的脂肪族基团、二价以上的芳香族基团、二价以上的杂环基、-O-、-S-、-NH-、-N<、-CO-、-SO-、-SO2-或它们的组合。
m及n分别独立地优选为1~50,更优选为2~20,进一步优选为3~10,特别优选为3~5。
作为Lc表示的一价的乙烯性不饱和基团,可列举:烯丙基、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等。
Z所表示的活性氢基更优选为羟基或伯氨基,进一步优选为羟基。
以下示出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的例子,但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化合物(a-3)及(a-14)中的n例如表示选自1~90中的整数。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191
-导入有聚合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在特定聚合物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导入有聚合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向特定聚合物导入聚合性基团。
作为导入有聚合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
上述的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的至少一种与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
上述的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的至少一种与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
上述的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的至少一种、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及选自由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化合物、三官能以上的多元胺化合物及三官能以上的聚硫醇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等。
-亲水性基团-
特定粒子也可以具有至少一种亲水性基团。
在特定粒子具有亲水性基团的情况下,油墨的分散稳定性(例如,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等)提高。
作为亲水性基团,优选阴离子基团或非离子基团,从提高分散稳定性的效果优异方面考虑,优选阴离子基团。
例如,在比较相同分子量的阴离子基团和非离子基团的情况下,阴离子基团提高分散稳定性的效果更为优异。即,阴离子基团(特别优选选自由羧基及羧基的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即使在其分子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发挥提高分散稳定性的效果。
作为非离子基团,可列举具有聚醚结构的基团,优选包含聚亚烷氧基的一价的基团。
作为阴离子基团,可以为未被中和的阴离子基团,也可以为被中和后的阴离子基团。
作为未被中和的阴离子基团,可列举:羧基、磺基、硫酸基、磺酸基、磷酸基等。
作为被中和后的阴离子基团,可列举:羧基的盐、磺基的盐、硫酸基的盐、磺酸基的盐、磷酸基的盐等。
在本说明书中,“羧基被中和”是指,作为阴离子基团的羧基形成“盐”的形式(例如,“-COONa”)。对于作为阴离子基团的磺基、硫酸基、磺酸基及磷酸基也是同样的。
例如,能够使用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有机胺(例如,三乙基胺等)来进行中和。
作为特定聚合物所能够具有的阴离子基团,从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选自由羧基、羧基的盐、磺基、磺基的盐、硫酸基、硫酸基的盐、磺酸基、磺酸基的盐、磷酸基及磷酸基的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选自由羧基及羧基的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的羧基的盐、磺基的盐、硫酸基的盐、磺酸基的盐及磷酸基的盐中的“盐”,优选碱金属盐或有机胺盐,更优选碱金属盐。
作为碱金属盐中的碱金属,优选K或Na。
特定聚合物具有被中和后的阴离子基团的情况下的、特定聚合物所具有的阴离子基团(例如羧基)的中和度优选为50%~100%。
在本说明书中,“阴离子基团的中和度”是指,特定聚合物所具有的全部阴离子基团中的、被中和后的阴离子基团的摩尔数相对于被中和后的阴离子基团的摩尔数与未被中和的阴离子基团的摩尔数的总和的比例〔被中和后的酸基的摩尔数/(被中和后的酸基的摩尔数+未被中和的酸基的摩尔数)〕。
若阴离子基团的中和度为50%以上,则特定粒子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阴离子基团的中和度优选为50%~95%,更优选为80%~95%,进一步优选为90%~95%。
被中和后的阴离子基团(即,作为盐的形式的阴离子基团)显示碱性。若阴离子基团的中和度为95%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抑制特定聚合物可具有的氨酯基和/或脲基的水解。
中和度能够通过中和滴定来求得。
另外,在特定聚合物包含阴离子基团(例如,选自由羧基及羧基的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亲水性基团的情况下,在将特定聚合物1g中的阴离子基团的毫摩尔数(例如,羧基及羧基的盐的合计毫摩尔数)设为特定聚合物的酸值时,从特定粒子的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特定聚合物的酸值优选为0.10mmol/g~2.00mmol/g,更优选为0.30mmol/g~1.50mmol/g。
-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
在特定粒子中的特定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基团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来向特定聚合物导入亲水性基团。
作为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能够使用具有亲水性基团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作为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优选使用具有一个以上亲水性基团及两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在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作为阴离子基团导入用化合物,可列举:α-氨基酸(具体而言,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
作为阴离子基团导入用化合物,除上述α-氨基酸以外,还可列举以下具体例。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231
阴离子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无机碱;三乙基胺等有机碱;等,也可以中和阴离子基团的至少一部分来使用。
在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中,作为非离子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优选具有聚醚结构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聚氧化亚烷基的化合物。
-导入有亲水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在特定粒子中的特定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基团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导入有亲水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向特定聚合物导入亲水性基团。
作为导入有亲水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
上述的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的至少一种与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
上述的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的至少一种与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
上述的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的至少一种、二官能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及选自由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化合物、三官能以上的多元胺化合物及三官能以上的聚硫醇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反应生成物等。
作为导入有亲水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三羟甲基丙烷(TMP)、间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及聚乙二醇单甲醚(EO)的加成物(例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Takenate(注册商标)D-116N)。
(聚合性单体)
特定粒子包含聚合性单体。
由此,由于对油墨赋予固化性(即,能够使通过油墨形成的图像固化),因此图像的耐刮擦性提高。
特定粒子中所含的聚合性单体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特定粒子中可包含的聚合性单体,也可以使用国际公开第2016/052053号的段落0097~0105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特定粒子中包含的聚合性单体,优选光聚合性单体或热聚合性单体。
光聚合性单体具有通过光(即,活性能量线)照射而聚合的性质。
热聚合性单体具有通过加热或红外线照射而聚合的性质。作为光聚合性单体,优选具有能够自由基聚合的烯类双键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特定粒子包含光聚合性单体的方式的油墨称为“光固化性油墨”,有时将特定粒子包含热聚合性单体的方式的油墨称为“热固化性油墨”。
作为通过本公开的油墨形成的油墨膜的固化,在本公开的油墨为光固化性油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油墨膜实施光照射来进行(参见后述的固化工序A),在本公开的油墨为热固化性油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油墨膜实施加热或红外线照射来进行(参见后述的加热工序或固化工序B)。
光固化性油墨的优选方式为特定粒子包含光聚合性单体、而且特定聚合物具有光聚合性基团的方式。
由此,由活性能量线的照射带来的图像的固化性进一步提高,因此图像的耐刮擦性进一步提高。
在特定粒子包含光聚合性单体作为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优选特定粒子进一步包含后述的光聚合引发剂。
另外,在特定粒子包含热聚合性单体作为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特定粒子也可以进一步包含后述的光热转换剂、热固化促进剂、或光热转换剂及热固化促进剂。
从提高膜的固化灵敏度及膜的硬度的观点考虑,特定粒子中包含的聚合性单体的含量(在包含两种以上的情况下,为合计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10质量%~90质量%,更优选2.0质量%~80质量%,进一步优选30质量%~70质量%。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在特定粒子不包含溶剂的情况下,是指特定粒子的总量,在特定粒子包含溶剂的情况下,是指从特定粒子中除去溶剂后的总量。
作为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优选为100~4000,进一步优选为100~2000,进一步优选为100~1000,进一步优选为100~900,进一步优选为100~800,特别优选为150~750。
需要说明的是,聚合性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来测定。GPC的测定条件如前文所述。其中,在由于分子量较低而无法通过GPC准确地测定重均分子量的情况下,采用由聚合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求得的分子量作为聚合性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
-光聚合性单体-
作为光聚合性单体,可从具有能够自由基聚合的乙烯性不饱和键的聚合性单体(即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及具有能够阳离子聚合的阳离子聚合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即阳离子聚合性单体)中选择。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例子,可列举: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苯乙烯化合物、乙烯基萘化合物、N-乙烯基杂环化合物、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醚、不饱和聚酰胺、及不饱和氨基甲酸酯。
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优选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
在特定粒子包含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特定粒子可以仅包含一种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也可包含两种以上。
作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十三烷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PEA)、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低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环氧酯、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丙烯酸双环戊烯酯、双环戊烯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双环戊酯、环状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十二烷酯、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4-叔丁基环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十八烷酯、异戊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十八烷酯、2-乙基己基二甘醇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丁酯、2-丙烯酰基氧基乙基氢化邻苯二甲酸、乙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乙烯基醚丙烯酸酯、2-丙烯酰基氧基乙基琥珀酸、2-丙烯酰基氧基邻苯二甲酸、2-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乙基邻苯二甲酸、内酯改性丙烯酸酯、丙烯酰基吗啉、丙烯酰胺、取代丙烯酰胺(例如,N-羟甲基丙烯酰胺、及二丙酮丙烯酰胺)等单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NDDA)、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DDDA)、3-甲基戊二醇二丙烯酸酯(3MPDDA)、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乙烷(E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丙烷(P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羟基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基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基化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基化环己酮二甲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基化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噁烷二醇二丙烯酸酯、环己酮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新戊二醇环氧丙烷加成物二丙烯酸酯等二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ε-己内酯改性三-(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等三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甲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苯乙烯化合物,可列举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p-甲氧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p-甲基-β-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p-甲氧基-β-甲基苯乙烯等。
作为乙烯基萘化合物,可列举1-乙烯基萘、甲基-1-乙烯基萘、β-甲基-1-乙烯基萘、4-甲基-1-乙烯基萘、4-甲氧基-1-乙烯基萘等。
作为N-乙烯基杂环化合物,可列举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乙基乙酰胺、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吩噻嗪、N-乙烯基乙酰苯胺、N-乙烯基乙基乙酰胺、N-乙烯基琥珀酸酰亚胺、N-乙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咪唑等。
作为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列举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偏苯三酸三烯丙酯、N-乙烯基甲酰胺等N-乙烯基酰胺。
在这些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中,作为二官能以下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优选选自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NDDA)、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DDDA)、3-甲基戊二醇二丙烯酸酯(3MPDDA)、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环己酮二甲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基化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另外,作为三官能以上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优选选自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及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特定粒子可以包含二官能以下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与三官能以上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组合。在该情况下,二官能以下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有助于图像与基材的密合性,三官能以上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有助于图像的硬度提高。
作为二官能以下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与三官能以上的自由基聚合性的单体的组合,可列举:二官能的丙烯酸酯化合物与三官能的丙烯酸酯化合物的组合、二官能的丙烯酸酯化合物与五官能的丙烯酸酯化合物的组合、单官能的丙烯酸酯化合物与四官能的丙烯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等。
从进一步提高图像与基材的密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特定粒子中可包含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至少一种为具有环状结构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以下,也称为“环状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作为环状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列举: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双环戊烯酯、双环戊烯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双环戊酯、乙氧基化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ε-己内酯改性三-(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
另外,也可列举以下说明的、二官能以上的环状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从进一步提高图像与基材的密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特定粒子中可包含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至少一种为在一分子中包含一个以上的环状结构和两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性单体(以下,也称为“二官能以上的环状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作为二官能以上的环状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列举:
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双酚A环氧乙烷(EO)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
双酚A环氧丙烷(PO)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
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
烷氧基化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
烷氧基化环己酮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环己酮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在特定粒子包含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二官能以上的环状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占该聚合性单体整体的比例优选为10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30质量%~100质量%,特别优选为40质量%~100质量%。
除上述列举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外,还可使用:山下晋三编著的“交联剂手册”(1981年大成社);加藤清视编著的“UV·EB固化手册(原料篇)”(1985年、高分子刊行会);RadTech研究会编著的“UV·EB固化技术的应用及市场”第79页(1989年、CMC);泷山荣一郎著作的“聚酯树脂手册”(1988年、日刊工业新闻社)等中记载的市售品、以及业界公知的自由基聚合性及交联性的单体。
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单体的例子,可列举环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及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单体,优选为具有至少一个烯烃、硫醚、乙缩醛、噻噁烷、硫杂环丁烷、氮丙啶、N杂环、O杂环、S杂环、P杂环、醛、内酰胺、或环状酯基的化合物。
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单体,也可以使用:J.V.Crivello等的“Advances in PolymerScience”,62,pages 1to 47(1984)、Lee等的“Handbook of Epoxy Resins”,McGraw HillBook Company,New York(1967)、及P.F.Bruins等的“Epoxy Resin Technology”(1968)中记载的化合物。
另外,作为光聚合性单体,已知有日本特开平7-159983号公报、日本特公平7-3139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2249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86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34011号公报、日本特表2004-514014号公报等各公报中记载的用于光聚合性组合物的光固性聚合性单体,这些化合物也可作为特定粒子中可包含的聚合性单体来应用。
作为光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已上市的市售品。
作为光聚合性单体的市售品的例子,可列举:AH-600(二官能)、AT-600(二官能)、UA-306H(6官能)、UA-306T(6官能)、UA-306I(6官能)、UA-510H(10官能)、UF-8001G(二官能)、DAUA-167(二官能)、LIGHT ACRYLATE NPA(二官能)、LIGHT ACRYLATE 3EG-A(二官能)(以上为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SR339A(PEA、单官能)、SR506(IBOA、单官能)、CD262(二官能)、SR238(HDDA、二官能)、SR341(3MPDDA、二官能)、SR508(二官能)、SR306H(二官能)、CD560(二官能)、SR833S(二官能)、SR444(三官能)、SR454(三官能)、SR492(三官能)、SR499(三官能)、CD501(三官能)、SR502(三官能)、SR9020(三官能)、CD9021(三官能)、SR9035(三官能)、SR494(4官能)、SR399E(5官能)(以上为Sartomer公司制)、A-NOD-N(NDDA、二官能)、A-DOD-N(DDDA、二官能)、A-200(二官能)、APG-400(二官能)、A-BPE-10(二官能)、A-BPE-20(二官能)、A-9300(三官能)、A-9300-1CL(三官能)、A-TMPT(三官能)、A-TMM-3L(三官能)、A-TMMT(4官能)、AD-TMP(4官能)(以上为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UV-7510B(三官能)(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KAYARAD DPCA-30(6官能)、KAYARAD DPEA-12(6官能)(以上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等。
此外,作为聚合性单体,可优选使用NPGPODA(新戊二醇环氧丙烷加成物二丙烯酸酯)、SR531、SR285、SR256(以上为Sartomer公司制)、A-DHP(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ARONIX(注册商标)M-156(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V-CAP(BASF公司制)、VISCOAT#192(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等市售品。
在这些市售品中,优选作为特别是具有环状结构的光聚合性单体的、SR506、SR833S、A-9300或A-9300-CL,特别优选SR833S。
-热聚合性单体-
热聚合性单体可从能够通过加热或红外线照射而聚合的聚合性单体组中选择。作为热聚合性单体,例如,可列举: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氮杂环丁烷化合物、酮化合物、醛化合物、嵌段异氰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环氧化合物,可列举: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3-(双(环氧丙氧基甲基)甲氧基)-1,2-丙二醇、柠檬烯氧化物、2-联苯缩水甘油醚、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源于环氧氯丙烷-双酚S的环氧化物、环氧化苯乙烯、源于环氧氯丙烷-双酚F的环氧化物、源于环氧氯丙烷-双酚A的环氧化物、环氧化酚醛清漆、脂环式二环氧化物等二官能以下的环氧化合物;
多元酸的聚缩水甘油基酯、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聚氧化亚烷基二醇的聚缩水甘油醚、芳香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基酯、氨基甲酸酯聚环氧化合物、聚环氧聚丁二烯等三官能以上的环氧化合物等。
作为环氧化合物的市售品,可列举EPICLON(注册商标)840(DIC公司)。
作为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可列举:3-乙基-3-羟基甲基-1-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双([1-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3-乙基-3-[(2-乙基己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3-二甲基-2-(对甲氧基苯基)-氧杂环丁烷等。
作为嵌段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用嵌段化剂(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将异氰酸酯化合物钝化而成的化合物。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优选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物、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AKENATE(注册商标;三井化学公司制)、DURANATE(注册商标;旭化成公司制)、Bayhydur(注册商标;Bayer AG公司制)等市售的异氰酸酯、或使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组合而成的二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
作为嵌段化剂,可列举:内酰胺[例如ε-己内酰胺、δ-戊内酰胺、γ-丁内酰胺等]、肟[例如丙酮肟、甲基乙基酮肟(MEK肟)、甲基异丁基酮肟(MIBK肟)、环己酮肟等]、胺[例如脂肪族胺(二甲基胺、二异丙基胺、二正丙基胺、二异丁基胺等)、脂环式胺(甲基己基胺、二环己基胺等)、芳香族胺(苯胺、二苯基胺等)]、脂肪族醇[例如甲醇、乙醇、2-丙醇、正丁醇等]、苯酚及烷基酚[例如苯酚、甲酚、乙基苯酚、正丙基苯酚、异丙基苯酚、正丁基苯酚、辛基苯酚、壬基苯酚、二甲酚、二异丙基苯酚、二叔丁基苯酚等]、咪唑[例如咪唑、2-甲基咪唑等]、吡唑[例如吡唑、3-甲基吡唑、3,5-二甲基吡唑等]、亚胺[例如亚乙基亚胺、聚亚乙基亚胺等]、活性亚甲基[例如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丙二酸二异丙酯、乙酰丙酮、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等]、日本特开2002-30921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8-239890号公报中记载的嵌段化剂、以及这些嵌段化剂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作为嵌段化剂,优选为肟、内酰胺、吡唑、活性亚甲基或胺。
作为嵌段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已上市的市售品,例如,可优选使用:Trixene(注册商标)BI7982、BI7641、BI7642、BI7950、BI7960、BI7991等(Baxenden Chemicals LTD制)、以及Bayhydur(注册商标;Bayer AG公司制)。另外,还优选使用国际公开第2015/158654号的段落0064中记载的化合物组。
作为包含上述特定聚合物及上述聚合性单体的特定粒子,例如能够通过使将包含特定链状聚合物及聚合性单体的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乳化来制造。
(光聚合引发剂)
特定粒子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光聚合引发剂。
在特定粒子包含光聚合性单体(进一步优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优选特定粒子包含至少一种光聚合引发剂。
在特定粒子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对于光(即,活性能量射线)的灵敏度变高、硬度更加优异、而且与基材的密合性也更优异的图像。
详细而言,在特定粒子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一个特定粒子具有光聚合性单体和光聚合引发剂这两者。因此,光聚合性单体与光聚合引发剂的距离变近,因而,与使用现有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情况相比,膜的固化灵敏度(以下,也简称为“灵敏度”。)提高。其结果,形成硬度更加优异、而且与基材的密合性也更优异的膜。
另外,在特定粒子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能够使用过去虽然灵敏度高但由于对水的分散性低或溶解性低而难以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对水的溶解度在25℃时为1.0质量%以下的光聚合引发剂)。由此,所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的选择范围扩大,进而,所使用的光源的选择范围也扩大。因此,固化灵敏度能够较以往提高。
作为上述的、虽然灵敏度高但由于对水的分散性低或溶解性低而难以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可列举后述的羰基化合物及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优选酰基氧化膦化合物。
这样一来,本公开的油墨通过使对水的溶解性低的物质包含在特定粒子中,能够使作为水性组合物的本公开的油墨中含有该物质。这也是本公开的油墨的优点之一。
另外,与现有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相比,特定粒子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的方式的油墨的保存稳定性也很优异。可以认为,其理由在于,由于光聚合引发剂包含在特定粒子中,因而光聚合引发剂的凝聚或沉降受到抑制。
作为特定粒子中可包含的光聚合引发剂,可适当选择使用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是吸收光(即活性能量射线)而生成作为聚合引发种的自由基的化合物。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使用公知的化合物,但作为优选的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a)芳香族酮类等羰基化合物、(b)酰基氧化膦化合物、(c)芳香族鎓盐化合物、(d)有机过氧化物、(e)硫代化合物、(f)六芳基二咪唑化合物、(g)酮肟酯化合物、(h)硼酸盐化合物、(i)嗪鎓化合物、(j)茂金属化合物、(k)活性酯化合物、(l)具有碳卤键的化合物、(m)烷基胺化合物等。
作为这些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上述(a)~(m)的化合物,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a)羰基化合物、(b)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及(e)硫代化合物的优选例,可列举“RADIATIONCURINGIN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J.P.FOUA SSIER,J.F.RABEK(1993)、pp.77~117中记载的具有二苯甲酮骨架或噻吨酮骨架的化合物等。
作为更优选的例子,可列举:日本特公昭47-6416号公报记载的α-硫代二苯甲酮化合物、日本特公昭47-3981号公报记载的苯偶姻醚化合物、日本特公昭47-22326号公报记载的α-取代苯偶姻化合物、日本特公昭47-23664号公报记载的苯偶姻衍生物、日本特开昭57-30704号公报记载的芳酰膦酸酯、日本特公昭60-26483号公报记载的二烷氧基二苯甲酮、日本特公昭60-2640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81345号公报记载的苯偶姻醚类、日本特公平1-34242号公报、美国专利第4,318,791号小册子、欧洲专利0284561A1号公报中记载的α-氨基二苯甲酮类、日本特开平2-211452号公报记载的对二(二甲基氨基苯甲酰基)苯、日本特开昭61-194062号公报记载的硫基取代芳香族酮、日本特公平2-9597号公报记载的酰基膦硫化物、日本特公平2-9596号公报记载的酰基膦、日本特公昭63-61950号公报记载的噻吨酮类、日本特公昭59-42864号公报记载的香豆素类等。
另外,还优选日本特开2008-105379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9-114290号公报中记载的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市售品的例子,可列举:IRGACURE(注册商标)184、369、500、651、819、907、1000、1300、1700、1870、DAROCUR(注册商标)1173、2959、4265、ITX、LUCIRIN(注册商标)TPO〔以上全部为BASF公司制〕、ESACURE(注册商标)KTO37、KTO46、KIP150、EDB〔以上全部为Lamberti公司制〕、H-Nu(注册商标)470、470X〔以上全部为Spectra GroupLimited公司制〕、Omnipol TX、9210〔以上全部为IGM Resins B.V.公司制〕、SPEEDCURE7005、7010、7040〔以上为LAMBSON公司制〕等。
在这些光聚合引发剂中,更优选(a)羰基化合物或(b)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例如,BASF公司制造的IRGACURE(注册商标)819)、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2-苄基-1-丁酮(例如,BASF公司制造的IRGACURE(注册商标)369)、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例如,BASF公司制作的IRGACURE(注册商标)907)、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例如,BASF公司制造的IRGACURE(注册商标)184)、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例如,DAROCUR(注册商标)TPO、LUCIRIN(注册商标)TPO(均为BASF公司制造))等。
其中,从提高灵敏度的观点及对LED光的适应性的观点等考虑,作为内含光聚合引发剂,优选(b)酰基氧化膦化合物,更优选单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特别优选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或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特别优选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
作为LED光的波长,优选355nm、365nm、385nm、395nm或405nm。
另外,从抑制迁移的观点来看,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也优选高分子型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高分子型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前述的OmnipolTX、9210;SPEEDCURE7005、7010、7040。
作为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的特定粒子,例如能够通过使将包含特定聚合物、光聚合性单体及光聚合引发剂的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乳化来制造。
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为0.1质量%~25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15质量%。
(增感剂)
特定粒子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增感剂。
在特定粒子包含至少一种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优选特定粒子包含至少一种增感剂。
若特定粒子含有增感剂,则能够进一步促进通过照射光(即,活性能量射线)而产生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分解。
增感剂是吸收特定的活性能量射线而形成电子激发状态的物质。形成电子激发状态的增感剂与光聚合引发剂接触,从而产生電子转移、能量转移、发热等作用。由此,促进光聚合引发剂的化学变化,即分解、自由基、酸或碱的生成等。
作为增感剂,例如,可列举:二苯甲酮、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蒽醌、3-酰基香豆素衍生物、三联苯、苯乙烯基酮、3-(芳酰基亚甲基)噻唑啉、樟脑醌、伊红、罗丹明、赤藓红等。
另外,作为增感剂,也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10-24276号公报中记载的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或日本特开平6-107718号公报中记载的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
在上述中,作为增感剂,从对LED光的适应性及与光聚合引发剂的反应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选自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及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选自噻吨酮及异丙基噻吨酮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异丙基噻吨酮。
在特定粒子包含增感剂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包含一种增感剂,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
在特定粒子包含增感剂的情况下,增感剂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为0.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2质量%~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10质量%。
作为包含光聚合引发剂及增感剂的特定粒子,例如能够通过使将包含特定聚合物、光聚合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及增感剂的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乳化来制造。
(光热转换剂)
在特定粒子作为聚合性单体包含热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特定粒子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光热转换剂。
光热转换剂是吸收红外线等而发热,使热聚合性单体聚合固化的化合物。作为光热转换剂,可使用公知的化合物。
作为光热转换剂,优选为红外线吸收剂。作为红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聚甲基吲哚鎓、吲哚菁绿、聚甲炔色素、克酮酸菁(Croconium)色素、花菁色素、部花菁色素、角鲨烯鎓(Squalirium)色素、硫属吡喃芳基啶(chalcogenopyryloarylidine)色素、金属硫醇盐络合物色素、双(硫属吡喃)聚甲炔(bis(chalcogenopyrylo)polymethine)聚甲炔色素、氧吲哚嗪色素、双氨基烯丙基聚甲炔色素、吲哚嗪色素、吡喃鎓色素、醌型色素、醌色素、酞菁色素、萘菁色素、偶氮色素、偶氮甲川色素、碳黑等。
作为包含光热转换剂的特定粒子,例如能够通过使将包含特定聚合物、热聚合性单体及光热转换剂的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乳化来制造。
光热转换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光热转换剂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为0.1质量%~25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15质量%。
(热固化促进剂)
在特定粒子作为聚合性单体包含热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特定粒子也可以包含至少一种热固化促进剂。
热固化促进剂是催化促进热聚合性单体的热固化反应的化合物。
作为热固化促进剂,可使用公知的化合物。作为热固化促进剂,优选为酸或碱、或者通过加热产生酸或碱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羧酸、磺酸、磷酸、脂肪族醇、苯酚、脂肪族胺、芳香族胺、咪唑(例如,苯基咪唑、2-甲基咪唑)、吡唑等。
作为包含热固化促进剂的特定粒子,例如能够通过使将包含特定聚合物、热聚合性单体及热固化促进剂的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乳化来制造。
热固化促进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热固化促进剂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为0.1质量%~25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15质量%。
在本公开的油墨中,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相对于油墨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质量%以上。
由此,分散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而且,图像与基材的密合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公开的油墨中,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相对于油墨的总量优选为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30质量%。
若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相对于油墨的总量为1质量%以上,则图像与基材的密合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若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相对于油墨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下,则油墨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特定粒子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从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01μm~10.0μm,更优选为0.01μm~5μm,进一步优选为0.05μm~1μm,进一步优选为0.05μm~0.5μm,进一步优选为0.05μm~0.3μm。
在本说明书中,“体积平均分散粒径”是指通过光散射法而测定的值。利用光散射法的特定粒子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的测定使用例如LA-960(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来进行。
<水>
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水。
水是对特定粒子(分散质)的分散介质。
本公开的油墨中的水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水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量优选为10质量%~99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9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90质量%,特别优选为50质量%~90质量%。
<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本公开的油墨进一步优选含有至少一种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在油墨膜中,从特定聚合物的封端异氰酸酯基再生的异氰酸酯基团与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更有效地对油墨膜进行增稠。其结果,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进一步提高。
在油墨含有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优选含于特定粒子的外部(即,特定粒子不包含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中的活性氢基的种类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在活性氢基的种类为两种以上的情况下,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只要合计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即可。
作为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具有三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例如,甘油、己三醇、二季戊四醇、三乙醇胺、季戊四醇等);
合计具有三个以上伯氨基及仲氨基的化合物(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聚亚乙基亚胺、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等);等。
作为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具有三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
从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的观点考虑,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为0.5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40质量%,特别优选为2.0质量%~30质量%。
<色料>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为含有至少一种色料的油墨(所谓的“着色油墨”),也可以为不含有色料的油墨(所谓的“透明油墨”)。
在油墨含有色料的情况下,优选色料含于特定粒子的外部(即,特定粒子不包含色料)。
作为色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从颜料、水溶性染料、分散染料等公知的色料中任意选择使用。其中,从耐候性优异、色彩再现性丰富方面考虑,更优选含有颜料。
作为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列举公知的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等,另外,也可列举用染料染色的树脂粒子、市售的颜料分散体或经表面处理的颜料(例如,使颜料分散在作为分散介质的水、液状化合物或不溶性树脂等中而成的物质及通过树脂或颜料衍生物等对颜料表面进行处理而成的物质等)。
作为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例如可列举黄色颜料、红色颜料、品红颜料、蓝色颜料、青色颜料、绿色颜料、橙色颜料、紫色颜料、褐色颜料、黑色颜料、白色颜料等。
在使用颜料作为色料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以使用颜料分散剂。
另外,在使用颜料作为色料的情况下,作为颜料,可以使用在颜料粒子表面具有亲水性基团的自分散颜料。
关于色料及颜料分散剂,可适当参考日本特开2014-040529号公报的段落0180~0200、国际公开第2016/052053号的段落0122~0129。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色料的情况下,色料的含量相对于油墨总量优选为0.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10质量%,特别优选为0.5质量%~5质量%。
<其他成分>
对于本公开的油墨,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前文说明的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
其他成分可以包含在特定粒子中,也可以不包含在特定粒子中。
(有机溶剂)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有机溶剂。
若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有机溶剂,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与基材的密合性。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有机溶剂的情况下,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量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5质量%。
有机溶剂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醇类(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戊醇、己醇、环己醇、苄基醇等)
·多元醇类(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戊二醇、硫代二甘醇、2-甲基丙二醇等)
·多元醇醚类(例如: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三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三乙二醇单甲基醚、三乙二醇单乙基醚、三乙二醇单丁基醚、乙二醇单苯基醚、丙二醇单苯基醚等)
·胺类(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吗啉、N-乙基吗啉、乙二胺、二乙二胺、四甲基丙二胺等)
·酰胺类(例如: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
·杂环类(例如: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基吡咯烷酮、2-噁唑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γ-丁内酯等)
·亚砜类(例如:二甲基亚砜等)
·砜类(例如:环丁砜等)
·其他(尿素、乙腈、丙酮等)
(表面活性剂)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
若本公开的油墨含有表面活性剂,则油墨对基材的润湿性提高。
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高级脂肪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酯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磺基琥珀酸盐、萘磺酸盐、烷基磷酸盐、聚氧化烯烷基醚磷酸盐、聚氧化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醇、甘油酯、山梨醇酐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酰胺、胺氧化物等。
其中,作为表面活性剂,优选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及烷基苯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特别优选烷基硫酸盐。
作为表面活性剂,从特定粒子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烷基链长为8~18的烷基硫酸盐,更优选为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烷基链长:12)及十六烷基硫酸钠(SCS、烷基链长:16)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以外的其他表面活性剂,也可列举日本特开昭62-173463号及日本特开昭62-183457号各公报中记载的物质。例如,作为其他表面活性剂,可列举: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聚氧乙烯烷基烯丙基醚类、炔二醇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类、硅氧烷类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另外,作为表面活性剂,还可列举有机氟化合物。
有机氟化合物优选为疏水性。作为有机氟化合物,包含氟类表面活性剂、油态氟类化合物(例如,氟油)及固态氟化合物树脂(例如,四氟乙烯树脂),可列举日本特公昭57-9053号(第8栏~第17栏)及日本特开昭62-135826号各公报中记载的有机氟化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油墨也可实质上不含有表面活性剂(例如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在此,“实质上不含有”是指,相对于油墨的总量,含量小于1质量%(优选小于0.1质量%)。
油墨实质上不含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方式具有能够抑制油墨起泡这样的优点、能够提高图像的耐水性这样的优点、能够抑制形成图像后因渗出而导致的白化这样的优点等。另外,特别是在油墨的制备中使用具有阴离子性分散性基团的颜料分散物的情况下,还具有能够抑制由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导致体系中的离子浓度上升、阴离子性颜料分散剂的电离度降低、以及颜料的分散性降低这样的优点。
(阻聚剂)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阻聚剂。
若本公开的油墨含有阻聚剂,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墨的保存稳定性。
作为阻聚剂,可列举:对甲氧基苯酚、醌类(例如,氢醌、苯醌、甲氧基苯醌等)、吩噻嗪、邻苯二酚类、烷基酚类(例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等)、烷基双酚类、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水杨酸铜、硫代二丙酸酯类、巯基苯并咪唑、亚磷酸酯类、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TEMPO)、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基(TEMPOL)、铜铁试剂Al、三(N-亚硝基-N-苯基羟基胺)铝盐等。
其中,优选为选自对甲氧基苯酚、邻苯二酚类、醌类、烷基酚类、TEMPO、TEMPOL、铜铁试剂Al、及三(N-亚硝基-N-苯基羟基胺)铝盐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选自对甲氧基苯酚、氢醌、苯醌、BHT、TEMPO、TEMPOL、铜铁试剂Al、及三(N-亚硝基-N-苯基羟基胺)铝盐中的至少一种。
(紫外线吸收剂)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若本公开的油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耐候性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列举公知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苯并噁唑系化合物等。
另外,对于本公开的油墨而言,从图像的硬度、图像与基材的密合性、及油墨的喷出稳定性控制的观点考虑,根据需要,特定粒子的外部可以含有聚合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树脂等。
这些成分优选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
在此,“水溶性”是指使其在105℃下干燥2小时时相对于25℃的蒸馏水100g的溶解量超过1g的性质。
另外,“水分散性”是指不溶于水且分散于水中的性质。在此,“不溶于水”是指使其在105℃下干燥2小时时相对于25℃的蒸馏水100g的溶解量为1g以下的性质。
另外,“油墨在特定粒子的外部含有聚合性单体”是指,油墨含有未包含在特定粒子中的聚合性单体。在特定粒子的外部含有光聚合引发剂、水溶性树脂、水分散性树脂等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作为特定粒子的外部可含有的聚合性单体,可列举国际公开第2016/052053号的段落0148~0156中记载的聚合性单体。
作为特定粒子的外部可含有的聚合性单体,可列举: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丙烯腈、苯乙烯、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醚、不饱和聚酰胺、不饱和氨基甲酸酯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其中,作为特定粒子的外部可含有的聚合性单体,优选为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从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作为特定粒子的外部可含有的聚合性单体,优选为具有选自由酰胺结构、聚乙二醇结构、聚丙二醇结构、羧基、及羧基的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
从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作为特定粒子的外部可含有的聚合性单体,例如,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钾、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吗啉丙烯酰胺、N-2-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三(3-丙烯酰基氨基丙氧基亚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二醇双(3-丙烯酰基氨基丙基)醚、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下述通式(a)~通式(d)表示的化合物、及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例如,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9035)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N-2-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三(3-丙烯酰基氨基丙氧基亚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二醇双(3-丙烯酰基氨基丙基)醚、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下述通式(a)~通式(d)表示的化合物、及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例如,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9035)中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451
通式(a)中,多个R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环基,多个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多个L1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接基团。
通式(b)中,多个R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多个L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多个k及p分别独立地表示0或1,多个m分别独立地表示0~8的整数,其中,k及p中的至少一个为1。
通式(c)中,多个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多个n分别独立地表示1~8的整数,l表示0或1的整数。
通式(d)中,Z1表示从多元醇的羟基中去掉了q个氢原子后的残基,q表示3~6的整数,多个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多个L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
作为通式(a)~通式(d)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下述AM-1~AM-4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461
上述的AM-1~AM-4可通过日本专利第5591858号中记载的方法来合成。
关于特定粒子的外部可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及树脂,可适当参考国际公开第2016/052053号的段落0139~0147及0157。
<油墨的优选物性>
对于本公开的油墨而言,在将油墨设为25℃~50℃时,粘度优选为3mPa·s~15mPa·s,更优选为3mPa·s~13mPa·s。对于本公开的油墨而言,特别优选将油墨设为25℃时的粘度为50mPa·s以下。若油墨的粘度为上述范围,则能够实现更高的喷出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油墨的粘度是使用粘度计(VISCOMETERTV-22、东机产业株式会社制)测定的值。
本公开的油墨能够用于基于涂布法、浸渍法、凹印法、柔印法、喷墨法等的图像形成。
本公开的油墨特别优选用于基于喷墨法的图像形成(即,用作喷墨油墨)。
作为本公开的油墨的具体形态,可列举以下形态1~4。
<形态1>
形态1是光固化性油墨(即,包含光聚合性单体的油墨),是特定聚合物为特定链状聚合物的形态。
在形态1中,优选特定链状聚合物的Mw为5000以上。关于特定链状聚合物的Mw的更优选的范围,可参照前述的特定聚合物的分子量的优选范围。
在形态1中,优选光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为100~4000。关于光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的更优选的范围,可参照前述的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的更优选的范围。
<形态2>
形态2是光固化性油墨(即,包含光聚合性单体的油墨),是特定聚合物为特定交联聚合物的形态。
作为形态2,优选特定粒子为包含由具有三维交联结构的特定交联聚合物构成的壳和包含光聚合性单体的核的微胶囊。
在形态2中,优选光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为100~4000。关于光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的更优选的范围,可参照前述的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的更优选的范围。
<形态3>
形态3是热固化性油墨(即,包含热聚合性单体的油墨),是特定聚合物为特定链状聚合物的形态。
在形态3中,优选特定链状聚合物的Mw为5000以上。关于特定链状聚合物的Mw的更优选的范围,可参照前述的特定聚合物的分子量的优选范围。
在形态3中,优选热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为100~4000。关于热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的更优选的范围,可参照前述的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的更优选的范围。
<形态4>
形态4是热固化性油墨(即,包含热聚合性单体的油墨),是特定聚合物为特定交联聚合物的形态。
作为形态4,优选特定粒子为包含由具有三维交联结构的特定交联聚合物构成的壳和包含热聚合性单体的核的微胶囊。
在形态4中,优选热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为100~4000。关于热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的更优选的范围,可参照前述的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的更优选的范围。
〔油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制法A)〕
制造本公开的油墨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可列举以下一例(制法A)。
制法A具有下述工序:使包含有机溶剂、特定聚合物及聚合性单体的油相成分与包含水的水相成分混合并乳化,从而形成特定粒子。
在制法A中,在使用特定链状聚合物作为特定聚合物的情况下,制造含有包含特定链状聚合物的特定粒子的形态的油墨。
在制法A中,在使用特定交联聚合物作为特定聚合物的情况下,制造含有包含特定交联聚合物的特定粒子的形态的油墨。
在形成特定粒子的工序中,将上述的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混合,并使得到的混合物乳化,从而形成特定粒子。所形成的特定粒子在制造的油墨中作为分散质发挥作用。
水相成分中的水作为制造的油墨中的分散介质发挥作用。
作为油相成分中所含的有机溶剂,例如,可列举: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等。
优选在特定粒子的形成过程中及形成特定粒子后去除有机溶剂的至少一部分。
除上述各成分以外,油相成分能够包含例如光聚合引发剂、增感剂、聚合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优选具有聚合性基团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导入有聚合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导入有亲水性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等。
除包含水以外,水相成分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仅为水。
水相成分也可以包含除水以外的成分。
例如,水相成分可以包含亲水性基团导入用化合物(优选具有亲水性基团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另外,水相成分可以含有碱性化合物作为针对未被中和的阴离子基团(羧基、磺基、磷酸基、磺酸基、硫酸基等)的中和剂。由此,在特定粒子的形成过程中,能够形成被中和后的阴离子基团(即,作为盐的形式的阴离子基团;例如,羧基的盐、磺基的盐、磷酸基的盐、磺酸基的盐、硫酸基的盐等)。
在使用上述碱性化合物(中和剂)的情况下,优选上述碱性化合物(中和剂)至少含于水相成分中。
作为碱性化合物,可列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无机碱、三乙基胺等有机碱等。其中,作为碱性化合物,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无机碱。
另外,就作为盐的形式的阴离子基团中的盐而言,可列举:钠盐、钾盐等碱金属盐;三乙基胺盐等有机胺盐等。其中,就作为盐的形式的阴离子基团中的盐而言,优选钠盐、钾盐等碱金属盐。
制法A中的、从油相成分及水相成分中除去有机溶剂及水后的总量与所制造的油墨中的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相对应。
关于能够用于制法A的各成分的用量的优选范围,能够参考已述的“油墨”一项。在该参考时,已述的“油墨”一项中的“含量”及“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分别替换为“用量”及“从油相成分及水相成分中除去有机溶剂及水后的总量”。
在形成特定粒子的工序中,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的混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通过搅拌进行混合。
在形成特定粒子的工序中,乳化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利用均质机等乳化装置(例如,分散机等)进行乳化。
乳化时分散机的转速例如为5000rpm~20000rpm,优选为10000rpm~15000rpm。
乳化时的旋转时间例如为1分钟~120分钟,优选为3分钟~60分钟,更优选为3分钟~3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分钟~15分钟。
形成特定粒子的工序中的乳化也可以在加热下进行。
通过在加热下进行乳化,能够更高效地形成特定粒子。
另外,通过在加热下进行乳化,容易从混合物中除去油相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有机溶剂。
作为在加热下进行乳化时的加热温度,优选35℃~70℃,更优选40℃~60℃。
另外,形成特定粒子的工序可以包含使混合物(例如在低于35℃的温度下)乳化的乳化阶段、和对通过乳化阶段得到的乳化物(例如在35℃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的加热阶段。
在包含乳化阶段和加热阶段的方式中,特别是在加热阶段,能够更高效地形成特定粒子。
另外,在包含乳化阶段和加热阶段的方式中,特别是在加热阶段,容易从混合物中除去油相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有机溶剂。
作为加热阶段的加热温度,优选35℃~70℃,更优选40℃~60℃。
加热阶段的加热时间优选6小时~50小时,更优选12小时~40小时,进一步优选15小时~35小时。
另外,制法A根据需要可以具有形成特定粒子的工序以外的其他工序。
作为其他工序,可列举在形成特定粒子的工序之后添加其他成分(颜料等)的工序。
对于所添加的其他成分(颜料等),如之前作为油墨中可含有的其他成分进行的说明。
〔油墨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制法B)〕
作为制造含有包含特定交联聚合物的特定粒子的形态的油墨的方法,也优选以下所示的制法B。
制法B具有如下工序:将包含有机溶剂、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及聚合性单体的油相成分与包含水的水相成分混合,使其在存在有封端剂的情况下乳化,由此形成特定粒子。
除在油相成分中使用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而不是使用特定聚合物这一点、以及使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的混合物在存在有封端剂的情况下乳化这一点以外,制法B的优选方式与制法A的优选方式相同。
制法B的更优选方式是使用包含水及封端剂的水相成分作为水相成分、并使油相成分与水相成分的混合物在存在有含于水相成分的封端剂的情况下乳化的方式。
〔图像形成方法〕
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具有通过向基材上赋予上述的本公开的油墨而形成油墨膜的工序(以下,也称为“赋予工序”)和对上述油墨膜进行加热的工序(以下,也称为“加热工序”)。
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根据需要也可以具有其他工序。
根据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在基材上形成耐刮擦性优异的图像。
(赋予工序)
赋予工序是通过向基材上赋予本公开的油墨而形成油墨膜的工序。
作为向基材上赋予油墨的方式,可以采用利用涂布法、浸渍法、喷墨法等公知方法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在能够对于各种基材(包括记录介质)形成膜(例如图像)这一方面,优选喷墨法。
作为基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适当地选择使用作为支撑体及记录介质所提供的公知的基材。
作为基材,例如,可列举:纸、塑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层压而成的纸、金属板(例如:铝、锌、铜等金属板)、塑料膜(例如:聚氯乙烯(PVC:PolyvinylChloride)树脂、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乙烯(PE:Polyethylene)、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乙烯醇缩乙醛、丙烯酸类树脂等的膜)、层压或蒸镀有上述金属的纸、层压或蒸镀有上述金属的塑料膜等。
另外,作为基材,也可列举纺织品基材。
作为纺织品基材的材料,例如可列举棉、丝、麻、羊毛等天然纤维;粘胶人造丝、莱赛尔等化学纤维;聚酯、聚酰胺、丙烯酸等合成纤维;选自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合成纤维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等。作为纺织品基材,可以使用国际公开第2015/158592号的段落0039~0042中记载的纺织品基材。
作为基材,优选为聚氯乙烯(PVC)基材、聚苯乙烯(PS)基材、聚碳酸酯(PC)基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聚丙烯(PP)基材、丙烯酸类树脂基材等塑料基材。
从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的观点考虑,作为基材,优选具有活性氢基的基材。由此,从封端异氰酸酯基再生的异氰酸酯基团也与基材的活性氢基发生反应,因此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具有活性氢基的基材,优选具有羟基作为活性氢基的基材。
作为具有活性氢基的基材,例如可列举纸、纤维素膜、棉布、麻布等。
利用喷墨法进行的油墨的赋予可使用公知的喷墨记录装置来进行。
作为喷墨记录装置,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任意选择使用可实现目标分辨率的公知的喷墨记录装置。
作为喷墨记录装置,例如可列举包括油墨供给系统、温度传感器、加热机构的装置。
油墨供给系统例如由包含本公开的油墨的原始箱、供给管路、位于喷墨头紧前的油墨供给箱、过滤器、压电型喷墨头构成。压电型喷墨头能够按照能够以优选320dpi(dotperinch)×320dpi~4000dpi×4000dpi、更优选400dpi×400dpi~1600dpi×1600dpi、进一步优选720dpi×720dpi的分辨率喷射优选1pl~100pl、更优选8pl~30pl的多尺寸点的方式进行驱动。需要说明的是,dpi表示每2.54cm(1inch)的点数。
另外,在赋予工序中,也可以对经预先加热后的基材赋予油墨。
在赋予工序中,在对经预先加热后的基材赋予了油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经加热的基材来实施以下加热工序(即,能够通过经加热的基材来对油墨膜进行加热)。
赋予油墨前的基材的加热例如能够通过将在后述的加热工序中示例的加热方法来进行。
(加热工序)
加热工序是对形成在基材上的油墨膜进行加热的工序。
如上所述,通过在加热工序中对油墨膜进行加热,引起油墨膜的增稠,其结果,能够得到耐刮擦性优异的图像。
在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使用前述热固化性油墨作为本公开的油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加热工序中的加热来进行油墨膜的固化(即,通过热聚合性单体产生的热聚合)。换言之,在使用前述热固化性油墨作为本公开的油墨的情况下,加热工序可以兼作后述的固化工序B。
作为加热工序中的加热的方式,可列举通过加热方法对赋予基材上的油墨进行加热的方式。
另外,如上所述,在赋予工序中,在对经预先加热后的基材赋予了油墨的情况下,作为加热工序中的加热的方式,也可列举通过经加热的基材来对油墨进行加热的方式。
作为加热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加热鼓、暖风、红外线灯、红外线LED、红外线加热器、热烤箱、加热板、红外线激光器、红外线烘干机等。其中,在能够高效地加热并固化油墨方面,优选在波长0.8μm~1.5μm或2.0μm~3.5μm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且在近红外线~远红外线中具有发光波长的发光激光器(LED)、发射近红外线~远红外线的加热器、在近红外线~远红外线中具有振荡波长的激光器、或发射近红外线~远红外线的烘干机。
从更有效地使油墨膜增稠的观点考虑,加热时的加热温度优选40℃以上,更优选40℃~200℃,进一步优选45℃~100℃,进一步优选50℃~80℃,进一步优选55℃~70℃。
加热温度是指基材上的油墨的温度,可通过使用了红外线热成像装置H2640(日本AVIONICS株式会社制造)的温度记录器来测定。
加热时间能够考虑到加热温度、油墨的组成、印刷速度等适当地设定。加热时间优选5秒以上,更优选为5秒~5分钟,更优选10秒~1分钟,进一步优选20秒~1分钟。
(固化工序)
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能够具有使通过加热工序加热后的油墨膜固化的固化工序。
通过该固化工序,在油墨膜中,使聚合性单体的聚合反应(即交联反应)进行。因而,在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具有固化工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的硬度,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耐刮擦性。
在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使用光固化性油墨的情况下,作为固化工序,能够设置通过对由加热工序加热后的油墨膜照射光(即,活性能量射线)来使油墨膜光固化的固化工序(以下,称为“固化工序A”)。
在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使用热固化性油墨的情况下,作为固化工序,能够设置通过对由加热工序加热后的油墨膜实施加热或红外线照射来使油墨膜热固化的固化工序(以下,称为“固化工序B”)。
其中,在使用热固化性油墨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该固化工序B(即,与前述的加热工序不同的固化工序B),而通过前述的加热工序来进行油墨膜的增稠及热固化。
即,在本公开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在使用热固化性油墨的情况下,可以单独设置进行油墨膜的胶凝化的加热工序和进行油墨膜的热固化的固化工序B,也可以设置同时进行油墨膜的增稠及热固化的一次加热工序。
-固化工序A-
固化工序A是通过对由加热工序加热后的油墨膜照射活性能量线而使油墨膜固化的工序。
在固化工序A中,通过对由加热工序加热后的油墨膜照射活性能量线,使油墨膜中的特定粒子的光交联反应(即,光重合反应)进行,由此能够提高油墨膜强度。
作为可在固化工序A中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可列举:紫外线(UV光)、可见光线、电子束等,其中,优选为UV光。
活性能量射线(光)的峰波长优选为200nm~405nm,更优选为220nm~390nm,进一步优选为220nm~385nm。
另外,也优选为200nm~310nm,也优选为200nm~280nm。
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光)时的曝光面照度例如为10mW/cm2~2000mW/cm2,优选为20mW/cm2~1000mW/cm2
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光)时的曝光能量例如为10mJ/cm2~2000mJ/cm2,优选为20mJ/cm2~1000mJ/cm2
作为用于产生活性能量射线(光)的光源,广泛已知有汞灯、金属卤化物灯、UV荧光灯、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等。
另外,将上述中示例的光源替换成半导体紫外发光器件无论在工业方面还是在环境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半导体紫外发光器件中,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及LD(Laser Diode)为小型、高寿命、高效率及低成本,可期待作为光源。
作为光源,优选金属卤化物灯、超高压汞灯、高压汞灯、中压汞灯、低压汞灯、LED、或蓝紫色激光器。
其中,在并用增感剂和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更优选能够照射波长365nm、405nm或436nm的光的超高压汞灯、能够照射波长365nm、405nm或436nm的光的高压汞灯或能够照射波长355nm、365nm、385nm、395nm或405nm的光的LED,最优选能够照射波长355nm、365nm、385nm、395nm或405nm的光的LED。
在固化工序A中,对赋予到基材上的油墨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时间例如为0.01秒~120秒、优选为0.1秒~90秒。
对于照射条件及基本照射方法,可同样地适用日本特开昭60-132767号公报中公开的照射条件及照射方法。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方式,具体而言,优选为:在包括油墨的喷出装置的喷头单元的两侧设置光源,以所谓的往复方式对喷头单元和光源进行扫描的方式;或通过不伴随驱动的另一光源来进行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的方式。
优选在使油墨着落并加热干燥后,间隔一定时间(例如0.01秒~120秒,优选0.01秒~60秒)进行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
-固化工序B-
固化工序B是通过对由加热工序加热后的油墨膜实施加热或红外线照射而使油墨膜热固化的工序。
在固化工序B中,通过对由加热工序加热后的油墨膜实施加热或红外线照射,使油墨中的特定粒子的热交联反应(即,热聚合反应)进行,由此能够提高油墨膜的强度。
固化工序B的优选方式与加热工序的优选方式相同。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份”就表示质量份。
另外,化学式中的“*”表示键合位置。
<特定链状聚合物的合成>
(聚合物1的合成)
根据下述反应方案,合成下述聚合物1作为特定链状聚合物。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561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HMDI)(82.5g)、二羟甲基丙酸(DMPA)(16.9g)、三环癸烷二甲醇(化合物(2-5))(2.9g)、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化合物(a-21))(77.0g)及乙酸乙酯(102.3g),加热至70℃。向其中添加0.2gNEOSTANN U-600(日东化成株式会社制造、无机铋催化剂;以下,也称为“U-600”),在70℃下搅拌5小时。
接着,向其中添加作为封端剂的2-甲基咪唑(2MI)(0.3g)及乙酸乙酯(190g),在70℃下搅拌3小时。搅拌3小时后,将反应液放冷至室温,接下来,用乙酸乙酯进行浓度调节,从而得到聚合物1的30质量%溶液(溶剂为乙酸乙酯)。
聚合物1的重均分子量(Mw)为8000,酸值为0.70mmol/g。
聚合物1是在主链的末端具有以2-甲基咪唑为封端剂的封端异氰酸酯基(以下,也称为“封端NCO基”)的链状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
封端NCO基的离解温度如表1所示。
聚合物1具有丙烯酰基作为光聚合性基团。
(聚合物2~10及比较聚合物A的合成)
除如表1所示变更封端剂的种类以外,与聚合物1的合成同样地分别合成均为链状聚合物的聚合物2~10及比较聚合物A。
聚合物2~10及比较聚合物A是在主链末端具有封端NCO基的链状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
聚合物2~10及比较聚合物A中的封端NCO基的离解温度分别如表1所示。
聚合物2~10及比较聚合物A均具有丙烯酰基作为光聚合性基团。
聚合物2~10及比较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Mw)均为8000,而且,酸值均为0.70mmol/g。
(聚合物11)
作为特定链状聚合物,合成在侧链的末端具有封端NCO基的链状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即聚合物11。聚合物11中的封端NCO基是作为封端剂的3,5-二甲基吡唑与NCO基的反应产物。
以下示出详细内容。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乙酸乙酯(PGME)(37.5g),在20mL/min的氮气流下及75℃下搅拌30分钟。以1mL/min的速度向其滴下甲基丙烯酸(MAA)(3.01g)、昭和电工公司制的“Karenz MOI-BP”(注册商标)(8.79g)、甲基丙烯酸甲酯(30.00g)、甲基丙烯酸烯丙酯(8.19g)及乙酸乙酯(37.5g)混合液。滴下结束后,在75℃下加热2小时。
将反应液放冷至室温,接下来,用乙酸乙酯进行浓度调节,从而得到聚合物11的30质量%溶液(溶剂为乙酸乙酯)。
聚合物11的重均分子量(Mw)为14000,酸值为0.70mmol/g。
在此,“Karenz MOI-BP”是具有作为封端剂的3,5-二甲基吡唑与NCO基的反应产物、即封端NCO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具体而言,为2-[(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
(聚合物101的合成)
按照下述反应方案,作为特定链状聚合物,合成在主链的末端具有封端NCO基的链状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即下述聚合物101。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581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HMDI)(41.2g)、二羟甲基丙酸(DMPA)(6.4g)、三环癸烷二甲醇(化合物(2-5))(20.2g)及乙酸乙酯(67.7g),加热到70℃。向其添加0.14g的U-600,在70℃下搅拌5小时。
接着,向其添加作为封端剂的2-甲基咪唑(2MI)(0.2g)和乙酸乙酯(42.9g),在70℃下搅拌3小时。搅拌3小时之后,将反应液放冷至室温,接下来,用乙酸乙酯进行浓度调节,从而得到聚合物的30质量%溶液(溶剂为乙酸乙酯)。
聚合物101的重均分子量(Mw)为8000,酸值为0.70mmol/g。
(聚合物102~104及比较聚合物B的合成)
除如表2所示变更封端剂的种类以外,与聚合物101的合成同样地分别合成作为特定链状聚合物的聚合物102~104、及作为比较用的链状聚合物的比较聚合物B。
聚合物102~104及比较聚合物B是在主链的末端具有封端NCO基的链状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
聚合物102~104及比较聚合物B中的封端NCO基的离解温度分别如表2所示。
聚合物102~104及比较聚合物B的重均分子量(Mw)均为8000,而且,酸值均为0.70mmol/g。
(聚合物105)
作为特定链状聚合物,合成在侧链的末端具有封端NCO基的链状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即聚合物105。聚合物105中的封端NCO基是作为封端剂的3,5-二甲基吡唑与NCO基的反应产物。
以下示出详细内容。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乙酸乙酯(PGME)(37.5g),在20mL/min的氮气流下及75℃下搅拌30分钟。以1mL/min的速度向其滴下甲基丙烯酸(MAA)(3.01g)、前述的“Karenz MOI-BP”(8.79g)、甲基丙烯酸甲酯(38.19g)及乙酸乙酯(37.5g)混合液。在滴下结束后,在75℃下加热2小时。
将反应液放冷至室温,接下来,用乙酸乙酯进行浓度调节,从而得到聚合物105的30质量%溶液(溶剂为乙酸乙酯)。
聚合物105的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酸值为0.70mmol/g。
〔实施例1〕(光固化性油墨)
<水分散物的制备>
-油相成分的制备-
将乙酸乙酯、
聚合物1的30质量%溶液(作为聚合物1的量为53份)、
Sartomer公司制造的光聚合性单体SR833S(44份;以下,也称为“S833”)、
BASF公司制造的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注册商标)819(2.5份;以下,也称为“IRG819”)、
作为增感剂的东京化成工业公司制造的2-异丙基噻吨酮(0.5份;以下,也称为“ITX”)、
作为特定疏水性化合物的1-二十醇(1.5质量份)
混合,并搅拌15分钟,从而得到44g固体成分为36质量%的油相成分。
S833是具有环状结构的二官能的光聚合性单体,具体而言,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分子量304)。
IRG819是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是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
-水相成分的制备-
将蒸馏水(45g)和作为中和剂的氢氧化钠混合,并搅拌15分钟,从而制备水相成分。
调节作为中和剂的氢氧化钠的用量,以使得在所制造的粒子中,中和度达到90%。
氢氧化钠的具体量利用以下算式求得。
氢氧化钠的量(g)=油相成分的总量(g)×(油相成分的固体成分浓度(质量%)/100)×(特定链状聚合物相对于油相成分的固体成分总量的含量(质量%)/100)×特定链状聚合物的酸值(mmol/g)×0.9×氢氧化钠的分子量(g/mol)/1000
将上述油相成分与上述水相成分混合,使用均质机在25℃下以18000rpm使得到的混合物乳化10分钟,得到乳化物。将得到的乳化物添加到蒸馏水(25g)中,在室温下将得到的液体搅拌30分钟。接着,将该液体加热到50℃,在50℃下搅拌6小时,由此从上述液体中蒸馏除去乙酸乙酯。
进一步在50℃下将蒸馏除去了乙酸乙酯的液体搅拌24小时,从而在液体中形成特定粒子。
接着,利用蒸馏水稀释包含该特定粒子的液体,以使固体成分含量达到2.0质量%,从而得到特定粒子的水分散物。
<光固化性油墨的制备>
将下述组成1的各成分混合,制作光固化性油墨。
-光固化性油墨的组成1-
·上述水分散物…82份
·颜料分散液(Pro-jet Cyan APD1000(FUJIFILM Imaging Colorants公司制造)、颜料浓度14质量%)…13份
·氟类表面活性剂(DuPont公司制造、Capstone FS-31、固体成分25质量%)…0.3份
·2-甲基丙二醇…4.7份
<评价>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光固化性油墨,进行以下评价。
将结果示于表1。
(固化膜的耐刮擦性)
将制备后在室温下保管1天以内的上述光固化性油墨涂布在基材上,从而在上述基材上形成厚12μm的涂膜。
作为基材,使用作为DUROplastic公司制造的聚丙烯(PP)基板的CORREX。
另外,上述涂布使用RK PRINT COATINSTRUMENTS公司制造的K手动涂布机的No.2棒来进行。
接着,在60℃下加热上述涂膜3分钟使其干燥。
通过对干燥后的涂膜照射紫外线(UV),使涂膜固化,得到固化膜。
在照射紫外线(UV)时,使用了作为曝光光源搭载无臭氧氧金属卤化物灯MAN250L、将输送速度设定为35m/分钟、曝光强度设定为1.0W/cm2的实验用UV迷你输送装置CSOT(GSYuasa Power Supply Co.,Ltd.制)。该UV的照射以1000mJ/cm2的曝光能量来进行。
对上述所形成的固化膜实施以下条件下的刮擦试验。
-刮擦试验的条件-
·装置…HEIDON公司制造的往复磨耗试验机“TYPE30S”
·刮擦针…尖端的曲率半径为1.0mm的SUS(不锈钢)制的刮擦针
·配重…100g及200g两个条件
·刮擦速度…3000mm/min.
·刮擦次数…5次往复及30次往复两个条件
实施刮擦试验后,通过目测观察固化膜的表面,根据下述评价基准,评价固化膜的耐刮擦性。
在下述评价基准中,固化膜的耐刮擦性最优异的是A。
-固化膜的耐刮擦性的评价标准-
AA:在30次往复后,即使在负荷100g及负荷200g的任一条件下,固化膜上均未见刮擦痕迹。
A:在30次往复后,在负荷100g及负荷200g的任一条件下,固化膜上均未见刮擦痕迹(其中,除去相当于AA的情况)。
B:在5次往复后,在负荷100g的条件下,固化膜上未见刮擦痕迹,但在负荷200g的条件下,固化膜上微微可见刮擦痕迹。
C:在5次往复后,在负荷100g的条件下,固化膜上微微可见刮擦痕迹。
D:在5次往复后,在负荷100g的条件下,固化膜上清晰可见刮擦痕迹。
(图像的精细度)
通过打印机加热器将上述基材加热至60℃,从上述喷墨打印机的喷头向经加热的基材喷出上述光固化性油墨,按照3个点、5个点、7个点及10个点的各个尺寸形成图1所示的文字图像。
利用倍率为10倍的放大镜(ETSUMI公司制造)观察所形成的各个尺寸的图1所示的文字图像。基于观察到的结果,按照下述评价标准评价图像的精细度。在下述评价标准中,图像的精细度最优异的为AA。
-图像的精细度的评价标准-
AA:无变形及模糊地形成了3个点的尺寸的图1所示的文字图像。
A:无变形及模糊地形成了5个点的尺寸的图1所示的文字图像(其中,除去相当于AA的情况)。
B:无变形及模糊地形成了7个点的尺寸的图1所示的文字图像(其中,除去相当于AA或A的情况)。
C:无变形及模糊地形成了10个点的尺寸的图1所示的文字图像(其中,除去相当于AA、A或B的情况)。
D:产生了变形或模糊地形成了10个点的尺寸的图1所示的文字图像。
〔实施例2〕(光固化性油墨)
如表1所示变更光聚合性单体的种类及量,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1。
在此,S399是没有环状结构的五官能的光聚合性单体,具体而言,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分子量525)。
〔实施例3~11及19〕(光固化性油墨)
如表1所示变更聚合物1,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2~17〕(光固化性油墨)
将光固化性油墨的组成变更为组成2~7,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1。
在此,组成2~7作为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是包含甘油(以下,也称为“GL”)或二季戊四醇(以下,也称为“DPE”)的组成,详细情况分别如下所述。
-光固化性油墨的组成2-
·上述水分散物…82份
·颜料分散液(Pro-jetCyanAPD1000(FUJIFILMImagingColorants公司制)、颜料浓度14质量%)…13份
·氟类表面活性剂(DuPont公司制、CapstoneFS-31、固体成分25质量%)…0.3份
·2-甲基丙二醇…2.7份
·甘油(GL)〔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2.0份(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的质量%如表1所示)
-光固化性油墨的组成3~6-
不变更2-甲基丙二醇和GL的合计量,而且,如表1所示变更GL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的质量%,除此以外,组成3~5分别与组成2相同。
在将2-甲基丙二醇的总量替换为GL并设为GL4.7份的基础上,进一步变更上述水分散物(82份)与GL(4.7份)的量比,从而如表1所示变更GL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的质量%,除此以外,组成6与组成2相同。
-光固化性油墨的组成7-
·上述水分散物…82份
·颜料分散液(Pro-jetCyanAPD1000(FUJIFILMImagingColorants公司制)、颜料浓度14质量%)…13份
·氟类表面活性剂(DuPont公司制、CapstoneFS-31、固体成分25质量%)…0.3份
·2-甲基丙二醇…3.7份
·二季戊四醇(DPE)…1.0份(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的质量%如表1所示)
〔实施例18〕(光固化性油墨)
将用于评价的基材变更为FUTAMURA化学公司制的纤维素(以下,也称为“CE”)膜“PL#500”,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1。
纤维素膜是具有羟基作为活性氢基的基材。
〔比较例1〕(光固化性油墨)
将聚合物1变更为表1所示的聚合物(即,封端NCO基的离解温度超过150℃的比较聚合物A),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651
如表1所示,使用含有水和包含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NCO基的聚合物的粒子(即,特定粒子)的光固化性油墨的实施例1~19与使用含有水和包含具有离解温度超过150℃的封端NCO基的聚合物的粒子的光固化性油墨的比较例1相比,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优异。
根据实施例1~11的结果可知,在封端NCO基的离解温度为120℃以下的情况下(实施例1~10),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更优异。
而且,根据实施例1~10的结果可知,在封端剂为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巯基吡啶、2-羟基吡啶、或2,2,6,6-四甲基哌啶的情况下(实施例1~6),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更优异。
根据实施例1及12的结果可知,在油墨含有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实施例12),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更优异。
根据实施例12~17的结果可知,在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为2.0质量%~30质量%的情况下(实施例12、14、15、及17),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更优异。
根据实施例1及18的结果可知,在基材具有活性氢基的情况下(实施例18),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更优异。
使用上述的实施例1~19各自的特定粒子的水分散物,测定特定粒子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
其结果,在全部例子中,特定粒子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均在0.15μm~0.25μm的范围内。
〔实施例101〕(热固化性油墨)
<热固化性油墨的制备>
在油墨的制备中,将S833、IRG819及ITX变更为在60℃、2.67kPa(20torr)的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了丙二醇单甲基醚后的TrixeneTMBI7982(热聚合性单体;封端异氰酸酯;BaxendenChemicals公司)(以下,也称为“BI7982”;量如表2所示;分子量793),而且,将聚合物1变更为相同量的聚合物10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热固化性油墨。
<评价>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热固化性油墨,进行以下评价。
将结果示于表2。
(固化膜的耐刮擦性)
将在60℃下加热涂膜3分钟使其乾燥、并对干燥后的涂膜照射紫外线(UV)的操作变更为利用120℃的烤箱加热涂膜5分钟的操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中的固化膜的耐刮擦性评价同样地实施了固化膜的耐刮擦性评价。
(图像的精细度)
与实施例1中的图像的精细度评价同样地实施了图像的精细度评价。
〔实施例102、104、105及108〕(热固化性油墨)
将聚合物101变更为表2所示的聚合物,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03〕(热固化性油墨)
将BI7982变更为作为具有环氧基的热聚合性单体的EPICLONTM840(DIC公司;以下,也称为“EP840”;量如表2所示;分子量340)及作为热固化促进剂的2-甲基咪唑(以下,也称为“2MI”;量如表2所示),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06〕(热固化性油墨)
将热固化性油墨的组成变更为前述的组成2,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07〕(热固化性油墨)
将用于评价的基材变更为前述的纤维素(CE)膜,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01〕(热固化性油墨)
将聚合物1变更为表2所示的聚合物(即,封端NCO基的离解温度超过150℃的比较聚合物B),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2。
[表2]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681
如表2所示,在与热固化性油墨有关的实施例101~108中,也能够得到和与光固化性油墨有关的实施例1~19同样的结果。
使用上述实施例101~108各自中的特定粒子的水分散物,测定特定粒子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
其结果,在任一例子中,特定粒子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均在0.15μm~0.25μm的范围内。
〔实施例201〕(包含MC的光固化性油墨)
<微胶囊(MC)的水分散物的制备>
如下操作,制备微胶囊(MC)的水分散物,该微胶囊(MC)包含由作为具有三维交联结构的特定交联聚合物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构成的壳和包含光聚合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及增感剂的核。
在该例子中,微胶囊(MC)相当于特定粒子。
-油相成分的制备-
将乙酸乙酯、
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Takenate(注册商标)D-110N(作为固体成分的三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量为43份;以下,将该固体成分也称为“D110”)、
下述NCO1的溶液(作为固体成分的NCO1的量为10份)、
作为光聚合性单体的前述S833(42.5份)、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前述的IRG819(2.5份)、
作为增感剂的前述的ITX(0.5份)、
混合,并搅拌15分钟,从而得到45.7g固体成分30质量%的油相成分。
TakenateD-110N是三羟甲基丙烷(TMP)与间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的加成物(作为三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D110”)的75质量%乙酸乙酯溶液。
NCO1是导入有羧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具体而言,是2,2-双(羟甲基)丁酸(DMBA)与IPDI的加成物(DMPA/IPDI=1/3(摩尔比))。NCO1的酸值为1.2mmol/g。
上述的NCO1的溶液是NCO1的35质量%乙酸乙酯溶液。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18g 2,2-双(羟甲基)丁酸(DMBA)、82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及186g乙酸乙酯(AcOEt),加热至50℃,向其中添加0.3g NEOSTANN U-600,并使其发生反应3小时,从而制备NCO1的溶液。
-水相成分的制备-
将蒸馏水(43.1g)、作为中和剂的氢氧化钠以及作为封端剂的2-甲基咪唑混合,并搅拌15分钟,从而制备水相成分。
在此,2-甲基咪唑的量相对于前述的43份的D110设为1.5份。
另外,调节作为中和剂的氢氧化钠的用量,以使得在所制造的MC中,中和度达到90%。
氢氧化钠的具体量由以下算式求得。
氢氧化钠的量(g)=油相成分的总量(g)×(油相成分的固体成分浓度(质量%)/100)×(NCO1相对于油相成分的固体成分总量的含量(质量%)/100)×NCO1的酸值(mmol/g)×0.9×氢氧化钠的分子量(g/mol)/1000
将上述油相成分和上述水相成分混合,使用均质机在室温下以12000rpm(roundper minute)使得到的混合物乳化10分钟,得到乳化物。将得到的乳化物添加到蒸馏水(15.3g)中,将得到的液体加热至50℃,并在50℃下搅拌5小时,由此从上述液体中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利用蒸馏水稀释剩余的液体,以使固体成分含量达到2.0质量%,从而得到微胶囊的水分散物。
作为该微胶囊的壳的聚合物是通过作为三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D110与作为导入有羧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NCO1的反应而形成的、具有三维交联结构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该氨基甲酸酯聚合物的末端被作为封端剂的2-甲基咪唑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产物、即封端NCO基密封。
作为该微胶囊的壳的聚合物具有:
NCO1中原本包含的氨酯基、
D110中原本包含的氨酯基、以及
通过D110中或NCO1中的异氰酸酯基、D110中或NCO1中的异氰酸酯基及水的反应而形成的脲基。
<光固化性油墨的制备>
将下述组成的各成分混合,制作光固化性油墨。
-光固化性油墨的组成1-
·上述水分散物…82份
·颜料分散液(Pro-jet Cyan APD1000(FUJIFILM Imaging Colorants公司制造)、颜料浓度14质量%)…13份
·氟类表面活性剂(DuPont公司制造、Capstone FS-31、固体成分25质量%)…0.3份
·2-甲基丙二醇…4.7份
<评价>
使用得到的光固化性油墨,进行与实施例1中实施的评价同样的评价。
将结果示于表3。
[表3]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711
如表3所示,在与含有MC作为特定粒子的光固化性油墨有关的实施例201中,也确认到具有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优异的效果。
通过该实施例201(表3)与前述的实施例1(表1)的对比可知,在包含在主链的末端配置有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结构的链状聚合物(聚合物1)作为特定聚合物的实施例1中,与包含作为MC的壳的三维交联聚合物作为特定聚合物的实施例201相比,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更优异。
当使用上述实施例201中的MC的水分散物测定MC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时,MC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在0.15μm~0.25μm的范围内。
〔实施例301〕(含有MC的热固化性油墨)
<热固化性油墨的制备>
如下操作,制备微胶囊(MC)的水分散物,该微胶囊(MC)包含由作为具有三维交联结构的特定交联聚合物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构成的壳和包含热聚合性单体的核。
在该例子中,微胶囊(MC)相当于特定粒子。
详细而言,将S833、IRG819及ITX变更为BI7982(量如表4所示),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1中的光固化性油墨的制备同样地制备热固化性油墨。
<评价>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热固化性油墨,进行和与热固化性油墨有关的实施例101同样的评价。
将结果示于表4。
[表4]
Figure BDA0002392175830000721
如表4所示,在有关含有MC的热固化性油墨的实施例301中,也得到了与有关含有MC的光固化性油墨的实施例201同样的结果。
通过该实施例301(表4)与前述的实施例101(表2)的对比可知,在包含在主链的末端配置有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结构的链状聚合物(聚合物101)作为特定聚合物的实施例101中,与包含作为MC的壳的三维交联聚合物作为特定聚合物的实施例301相比,图像的耐刮擦性及图像的精细度更优异。
当使用上述实施例301中的MC的水分散物测定MC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时,MC的体积平均分散粒径均在0.15μm~0.25μm的范围内。
2017年8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64674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考而被引入本说明书中。
关于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以与对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通过参考被引入的方式进行具体且分别地记载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考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3)

1.一种油墨组合物,其含有:
水;以及
粒子,其包含聚合性单体和具有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所述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离解温度为12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所述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是封端剂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产物,
所述封端剂为选自由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巯基吡啶、2-羟基吡啶、2,2,6,6-四甲基哌啶、4-甲基咪唑、咪唑、二乙基丙二酸、2-甲基咪唑啉、苯并咪唑、1,1,3,3-四甲基胍、叔丁基乙胺、叔丁基苄胺、3,5-二甲基吡唑、二异丙基胺、二环己基胺、2,6-二甲基哌啶、甲基乙基酮肟、ε-己内酰胺、2-羟甲基吡啶、及N-异丙基环己胺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所述封端剂为选自由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巯基吡啶、2-羟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合物为链状聚合物,
所述离解温度为150℃以下的封端异氰酸酯基配置在所述链状聚合物的主链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合物为氨基甲酸酯聚合物、脲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还含有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所述具有三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粒子的固体成分总量为2.0质量%~30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
所述聚合性单体为光聚合性单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油墨组合物被用作喷墨油墨。
11.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通过将包含有机溶剂、所述聚合物及所述聚合性单体的油相成分与包含水的水相成分混合,并使其乳化,形成所述粒子。
12.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通过在基材上赋予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来形成油墨膜;以及
对所述油墨膜进行加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基材具有活性氢基。
CN201880055359.5A 2017-08-29 2018-08-15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110514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4674 2017-08-29
JP2017-164674 2017-08-29
PCT/JP2018/030379 WO2019044511A1 (ja) 2017-08-29 2018-08-15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1440A true CN111051440A (zh) 2020-04-21
CN111051440B CN111051440B (zh) 2022-09-06

Family

ID=65525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5359.5A Active CN111051440B (zh) 2017-08-29 2018-08-15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1120B2 (zh)
EP (1) EP3677650B1 (zh)
JP (1) JP6820429B2 (zh)
CN (1) CN111051440B (zh)
WO (1) WO2019044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8663B2 (ja) * 2017-12-22 2022-10-24 明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繊維または皮革用架橋剤、処理剤、および構造物
JP2021529228A (ja) * 2018-06-27 2021-10-2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イメージング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International Imaging Materials, Inc. 布地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インク
WO2020059837A1 (ja) * 2018-09-20 2020-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水性インクの製造方法
JP7379040B2 (ja) * 2018-09-20 2023-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水性インクの製造方法
JP7379903B2 (ja) * 2019-07-25 2023-1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16209580A (zh) * 2020-09-29 2023-06-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油墨及喷墨记录方法
US20220186058A1 (en) * 2020-12-14 2022-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queous ink,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KR102480995B1 (ko) * 2021-05-12 2022-12-22 한국화학연구원 저온경화반응 제어형 자동차용 일액형 클리어코트 조성물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8026A (ja) * 1995-02-17 1996-08-27 Toyo Ink Mfg Co Ltd 水性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JP2003313268A (ja) * 2002-04-19 2003-11-06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水分散性ブロック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組成物、および当該組成物を含有する水性硬化性組成物
US20040116596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Kent Vincent Latex particles having incorporated image stabilizers
US20040176498A1 (en) * 2003-03-05 2004-09-0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Water-based ink containing colored microparticle dispersion
CN101522745A (zh) * 2006-09-29 2009-09-02 西巴控股有限公司 以封闭异氰酸酯为基础的体系的光潜碱
CN101649036A (zh) * 2009-08-20 2010-02-17 广州市合工大实力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及制备方法
US20120306976A1 (en) * 2011-06-02 2012-12-06 Matsui Shikiso Chemical Co., Ltd. Inkjet printing ink
CN102876113A (zh) * 2011-07-14 2013-01-16 纪州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用油墨以及印刷方法
CN104204112A (zh) * 2012-03-30 2014-12-10 太阳控股株式会社 光固化性热固化性组合物、其固化物的制造方法、固化物以及具有其的印刷电路板
CN104231180A (zh) * 2014-09-15 2014-12-24 宝鸡文理学院 一种水性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8411A (zh) * 2013-03-13 2015-10-28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含封闭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含有该聚合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US9403357B1 (en) * 2014-06-24 2016-08-02 Sawgrass Technologies Substrate UV light resistant printing process
CN106029727A (zh) * 2014-03-17 2016-10-12 科捷化成品公司 聚氨酯低聚物和含有它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6459633A (zh) * 2014-04-15 2017-02-22 爱克发印艺公司 水性树脂基喷墨油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366028A1 (es) 1968-04-16 1971-02-16 Bayer Ag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on de masas moldeables y de revestimiento.
DE1769576A1 (de) 1968-06-11 1971-09-30 Bayer Ag Durch UV-Bestrahlen haertbare Polyester-Form- und UEberzugsmassen
DE1769854C3 (de) 1968-07-26 1982-08-19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Photoinitiatoren und Verfahren zur Photopolymerisation
CS151522B2 (zh) 1968-07-26 1973-10-19
CH575965A5 (en) 1972-07-28 1976-05-31 Ciba Geigy Ag Aromatic 1,2-diketone monoacetals - useful as photoinitiators and cross-linking agents
DE2722264C2 (de) 1977-05-17 1984-06-28 Merck Patent Gmbh, 6100 Darmstadt Verwendung von substituierten Oxyalkylphenonen als Photosensibilisatoren
EP0003002B1 (de) 1977-12-22 1984-06-13 Ciba-Geigy Ag Verwendung von aromatisch-aliphatischen Ketonen als Photoinitiatoren, photopolymerisierbare Systeme enthaltend solche Ketone und neue aromatisch-aliphatische Ketone
JPS5494319A (en) 1978-01-09 1979-07-26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Silver halide photographic material
JPS5942864B2 (ja) 1979-04-13 1984-10-1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投影用原稿の作成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静電写真用転写フイルム
DE3023486A1 (de) 1980-06-24 1982-01-07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Photopolymerisierbare mischungen mit aroylphosphonsaeureestern als photoinitiatoren
JPS57163377A (en) 1981-03-16 1982-10-07 Nippon Kayaku Co Ltd Dialkylthioxanthone compound, its preparation, and curing of photopolymerizable resin composition using it
JPS60132767A (ja) 1983-12-21 1985-07-15 Seikosha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プリンタ
JPH0731399B2 (ja) 1984-12-21 1995-04-1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
DE3505998A1 (de) 1985-02-21 1986-08-21 Merck Patent Gmbh, 6100 Darmstadt Verwendung thiosubstituierter ketone als photoinitiatoren
JPS6237143A (ja) 1985-08-12 1987-02-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フイルタエレメント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DE3534645A1 (de) 1985-09-28 1987-04-02 Merck Patent Gmbh Copolymerisierbare fotoinitiatoren
JPS62135826A (ja) 1985-12-09 1987-06-18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熱現像感光材料
JPS62173463A (ja) 1986-01-28 1987-07-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JPS62183457A (ja) 1986-02-07 1987-08-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ES2054861T3 (es) 1987-03-26 1994-08-16 Ciba Geigy Ag Nuevas alfa-aminoacetofenonas como fotoiniciadores.
JPS6434242A (en) 1987-07-30 1989-02-03 Idemitsu Kosan Co Material for preserving freshness of food
JPH029596A (ja) 1988-03-07 1990-01-12 Tokyo Electron Ltd 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JPH029597A (ja) 1988-06-27 1990-01-12 Toshiba Corp マニピュレータの先端構造
EP0372778A1 (en) 1988-12-01 1990-06-13 Polychrome Corporation Photoinitiator
JP3084870B2 (ja) * 1991-12-11 2000-09-04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インキ用バインダー及び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JP2860737B2 (ja) 1992-09-29 1999-02-24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
JP3223222B2 (ja) 1993-12-03 2001-10-2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印刷版
JPH08224982A (ja) 1995-02-22 1996-09-03 Konica Corp 転写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dカード
JP3847381B2 (ja) 1995-09-08 2006-11-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感光性平版印刷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3498279B2 (ja) 1996-06-12 2004-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した画像要素
CN1484680B (zh) 2000-11-09 2011-09-07 3M创新有限公司 特别适合户外用途的耐候性可辐照固化可喷墨的液体组合物
JP4320971B2 (ja) 2001-04-13 2009-08-26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接着剤及びその利用
WO2003006561A2 (en) * 2001-07-13 2003-01-23 Ucb, S.A. Energy curable polymeric ink compositions
JP2003064236A (ja) * 2001-08-28 2003-03-05 Canon Inc 着色樹脂組成物とこ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とその製造方法、該カラーフィルタ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JP2003268271A (ja) 2002-03-14 2003-09-2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顔料インク
JP2004269823A (ja) 2003-03-12 2004-09-30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着色微粒子分散体とそれを含有する水性インク
EP1604375A1 (en) * 2003-03-18 2005-12-14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A conductiv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20070166460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nting dielectric patterns
EP1832632A1 (en) * 2006-03-07 2007-09-12 DSM IP Assets B.V. Conductive ink
EP2058374B1 (en) * 2006-08-29 2013-03-27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Pearlescent pigment
JP4907414B2 (ja) 2006-09-29 2012-03-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48798B2 (ja) 2007-03-28 2013-07-31 株式会社Adek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有してなる自動車構造用接着剤
JP5137437B2 (ja) * 2007-03-29 2013-02-06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塗装金属板及びこれから成るキャップ
JP2009114290A (ja) 2007-11-05 2009-05-28 Fujifilm Corp 光硬化性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579966B2 (ja) * 2007-12-20 2010-11-10 株式会社松井色素化学工業所 着色用組成物
JP2010077381A (ja) * 2008-03-03 2010-04-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物
JP5258428B2 (ja) 2008-07-16 2013-08-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140144684A1 (en) * 2011-07-22 2014-05-29 Dic Corporation Conductive patter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591858B2 (ja) 2012-03-22 2014-09-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メタ)アクリルアミド化合物前駆体
EP2832756A4 (en) * 2012-03-29 2015-12-30 Ube Industries AQUEOUS DISPERSION OF POLYURETHANE RESIN
JP2014040529A (ja) 2012-08-22 2014-03-06 Fujifilm Corp インク組成物、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画物
EP2757118A1 (en) 2013-01-17 2014-07-23 Allnex Belgium, S.A. Radiation curable aqueous compositions with reversible drying.
PL2933374T3 (pl) 2014-04-15 2017-08-31 Agfa Graphics Nv Sposoby wytwarzania zadrukowanych materiałów włókienniczych
EP3202808B1 (en) 2014-09-29 2023-03-01 FUJIFILM Corporation Gel particles, ink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429192B2 (ja) 2015-01-29 2018-11-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インク
EP3081607B1 (en) * 2015-04-15 2017-12-27 Agfa Nv Aqueous resin based inkjet inks
CN108603024B (zh) 2016-02-05 2021-06-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水分散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17164674A (ja) 2016-03-15 2017-09-21 株式会社松浦機械製作所 金属加工品洗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8026A (ja) * 1995-02-17 1996-08-27 Toyo Ink Mfg Co Ltd 水性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JP2003313268A (ja) * 2002-04-19 2003-11-06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水分散性ブロック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組成物、および当該組成物を含有する水性硬化性組成物
US20040116596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Kent Vincent Latex particles having incorporated image stabilizers
US20040176498A1 (en) * 2003-03-05 2004-09-0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Water-based ink containing colored microparticle dispersion
CN101522745A (zh) * 2006-09-29 2009-09-02 西巴控股有限公司 以封闭异氰酸酯为基础的体系的光潜碱
CN101649036A (zh) * 2009-08-20 2010-02-17 广州市合工大实力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及制备方法
US20120306976A1 (en) * 2011-06-02 2012-12-06 Matsui Shikiso Chemical Co., Ltd. Inkjet printing ink
CN102876113A (zh) * 2011-07-14 2013-01-16 纪州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用油墨以及印刷方法
CN104204112A (zh) * 2012-03-30 2014-12-10 太阳控股株式会社 光固化性热固化性组合物、其固化物的制造方法、固化物以及具有其的印刷电路板
CN105008411A (zh) * 2013-03-13 2015-10-28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含封闭异氰酸酯基的聚合物、含有该聚合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029727A (zh) * 2014-03-17 2016-10-12 科捷化成品公司 聚氨酯低聚物和含有它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6459633A (zh) * 2014-04-15 2017-02-22 爱克发印艺公司 水性树脂基喷墨油墨
US9403357B1 (en) * 2014-06-24 2016-08-02 Sawgrass Technologies Substrate UV light resistant printing process
CN104231180A (zh) * 2014-09-15 2014-12-24 宝鸡文理学院 一种水性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7650A4 (en) 2020-09-02
US11421120B2 (en) 2022-08-23
WO2019044511A1 (ja) 2019-03-07
EP3677650B1 (en) 2022-09-28
EP3677650A1 (en) 2020-07-08
JP6820429B2 (ja) 2021-01-27
US20200190344A1 (en) 2020-06-18
JPWO2019044511A1 (ja) 2020-05-28
CN111051440B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1440B (zh)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10934445B2 (en)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11032794B (zh)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689615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WO2017135087A1 (ja)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水分散物、水分散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938652B2 (ja)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CN110475830B (zh)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10475829B (zh) 油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7254947B2 (ja) 粒子、水分散物、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膜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102420B2 (ja)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90046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