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1159B -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1159B
CN110581159B CN201910841970.7A CN201910841970A CN110581159B CN 110581159 B CN110581159 B CN 110581159B CN 201910841970 A CN201910841970 A CN 201910841970A CN 110581159 B CN110581159 B CN 110581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filter
layer
light
pixe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19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1159A (zh
Inventor
赤川卓
花村雄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8419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1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1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1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2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具备包括有机发光层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上的密封层以及密封层上的滤色器层,滤色器层具有使第一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的第一滤色器和使第二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的第二滤色器,第二滤色器的面积比第一滤色器的面积小,所述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形成第一滤色器的工序;以及然后形成上述第二滤色器的工序。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 1 0016 211.9”、申请日为“2015年1月13日”、发明名称为“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有机发光装置、以及搭载有该有机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与液晶装置等非发光型显示装置相比,有机电致发光(以后称为EL)装置不需要作为光源的背光灯,因此在薄型化、轻型化方面有利,能够期待对头戴显示器、电子取景器等微型显示器的显示部的应用。并且,在头戴显示器、电子取景器的显示部中,像素的小型化、高密度化得以发展,像素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小。
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一种有机EL装置,在设置有阳极的基板之上依次层叠有发光层、透明电极(阴极)、透明保护层以及滤色器层。滤色器层按照每个像素具有规定色相的滤色器(着色层),为了抑制发光层劣化而在低温下形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6864号公报
在具有不同色相的2个以上的子像素的有机EL装置中,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颜色平衡(例如,白平衡),以及/或者为了使向规定子像素的有机EL元件的电流负载(例如电流密度)比其他子像素小,存在使子像素的发光区域的面积不同的情况。例如,存在使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区域的面积比其他子像素(例如绿色子像素)大的情况。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有机EL装置中,在使子像素的发光区域的面积不同的情况下,使与规定子像素对应的滤色器(例如,绿色的滤色器)的面积比其他滤色器(例如,蓝色的滤色器)的面积小。
若为了抑制发光层劣化而在低温下形成滤色器层,则与在高温下形成的情况相比,滤色器层的紧贴性变弱。并且,与规定子像素对应的滤色器的面积比其他滤色器的面积小,因此与规定子像素对应的滤色器的紧贴性变得越来越弱。因此,存在和与其他子像素对应的滤色器相比,与规定子像素对应的滤色器紧贴性弱从而容易剥离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实施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装置具备包括有机发光层的发光元件、上述发光元件上的密封层以及上述密封层上的滤色器层,上述滤色器层具有使第一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的第一滤色器和使第二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的第二滤色器,上述第二滤色器的面积比上述第一滤色器的面积小,所述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形成上述第一滤色器的工序;以及然后形成上述第二滤色器的工序。
第二滤色器的面积比第一滤色器的面积小,因此与第一滤色器相比,第二滤色器对密封层的紧贴性变弱。根据本应用例,在形成第一滤色器之后形成第二滤色器,因此第二滤色器不受形成第一滤色器的工序的影响。例如,能够抑制在形成第一滤色器的工序承受机械应力,从而第二滤色器剥离这样的不良状况,即能够抑制因第二滤色器的紧贴性较弱而产生的不良状况。
因此,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中,能够抑制紧贴性较弱的第二滤色器的不良状况,例如第二滤色器的剥离,从而能够稳定地制造有机发光装置。
应用例2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上述滤色器层还具有使第三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的第三滤色器,上述第三滤色器的面积与上述第二滤色器的面积相同或者比上述第二滤色器的面积大,在形成上述第二滤色器的工序之前,形成上述第三滤色器。
第二滤色器的面积与第三滤色器的面积相同或者比第三滤色器的面积小,因此与第三滤色器相比,第二滤色器对密封层的紧贴性为相同的程度或者变弱。
在本应用例中,在形成第三滤色器之后形成第二滤色器,因此第二滤色器不受形成第三滤色器的工序的影响。例如,能够抑制在形成第三滤色器的工序承受机械应力、从而第二滤色器剥离这样的不良状况,即能够抑制因第二滤色器的紧贴性较弱而产生的不良状况。
应用例3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上述发光元件具备抑制上述有机发光层发光的绝缘膜,在形成上述第一滤色器的工序之前,在上述密封层与上述滤色器层之间俯视时与上述绝缘膜重叠的部分形成透明层的工序。
设置有绝缘膜的区域是发光层发光受到抑制的区域,是形成透明层的区域。未设置绝缘膜的区域是发光层发光的区域,是形成滤色器的区域。透明层对形成滤色器的区域进行划分,例如配置于第一滤色器以及第二滤色器的边界部分。在形成透明层之后,依次形成第一滤色器以及第二滤色器,从而能够抑制例如在第一滤色器以及第二滤色器的边界部分,第二滤色器向第一滤色器侧流动,从而第一滤色器的色相发生变化这样的不良状况。
应用例4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形成上述滤色器层的过程的温度为110℃以下。
通过在110℃以下的低温形成滤色器层能够抑制有机发光层的热劣化。
应用例5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构成上述滤色器层的滤色器形成为条纹形状。
若滤色器层形成为跨多个像素的条纹形状,则与滤色器层按照每个像素形成为岛状的情况相比,滤色器层的面积变大,从而能够增强滤色器层的紧贴性。
应用例6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包括有机发光层的发光元件、上述发光元件上的密封层以及上述密封层上的滤色器层,上述滤色器层具有使第一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的第一滤色器和使第二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的第二滤色器,上述第二滤色器的面积比上述第一滤色器的面积小,在上述第一滤色器与上述第二滤色器相邻的部分,以覆盖上述第一滤色器的端部的方式,设有上述第二滤色器。
根据本应用例,第二滤色器的面积比第一滤色器的面积小,因此与第一滤色器相比,第二滤色器对密封层的紧贴性变弱。
和不与第一滤色器平面地重叠的情况相比,通过以覆盖第一滤色器的端部的方式设置第二滤色器、即通过以具有与第一滤色器平面地重叠的部的方式形成第二滤色器,能够增大第二滤色器与密封层以外的部分接触的部分的面积,从而增强第二滤色器的紧贴性。
并且,第二滤色器除具有与不同种类材料(密封层)接触的部分之外,还具有与同种材料(第一滤色器)接触的部分。在同种材料接触的部分中,第二滤色器的润湿性、亲和性(容易附着程度)提高,从而能够增强第二滤色器的紧贴性。
因此,能够抑制因第二滤色器的紧贴性较弱而导致的不良状况,例如第二滤色器的剥离。
应用例7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优选,上述滤色器层还具有使第三波长区域的光透过、且面积与上述第二滤色器相同或者比上述第二滤色器大的第三滤色器,在上述第二滤色器与上述第三滤色器相邻的部分,以覆盖上述第三滤色器的端部的方式,设有上述第二滤色器。
和不与第三滤色器平面地重叠重的情况相比,通过以覆盖第三滤色器的端部的方式设置第二滤色器、即通过以具有与第三滤色器平面地重叠的部分的方式形成第二滤色器,能够增大第二滤色器与密封层以外的部分接触的部分的面积,从而增强第二滤色器的紧贴性。
并且,第二滤色器除具有与不同种类材料(密封层)接触的部分之外,还具有与同种材料(第三滤色器)接触的部分。在同种材料接触的部分中,第二滤色器的润湿性、亲和性(容易附着程度)提高,从而能够增强第二滤色器的紧贴性。
因此,能够抑制因第二滤色器的紧贴性较弱导致的不良状况,例如第二滤色器的剥离。因此,在有机发光装置中,能够抑制因第二滤色器的剥离而导致的缺陷,从而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显示(无缺陷或缺陷较少的显示)。
应用例8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优选,在上述第一滤色器与上述第二滤色器相邻的部分,在上述密封层与上述滤色器层之间配置有透明层。
在第一滤色器与第二滤色器相邻的部分配置有透明层,从而能够抑制例如第二滤色器向第一滤色器侧流动从而第一滤色器的色相发生变化这样的不良状况。
应用例9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优选,在上述第二滤色器与上述第三滤色器相邻的部分,在上述密封层与上述滤色器层之间配置有透明层。
在第二滤色器与第三滤色器相邻的部分配置有透明层,从而能够抑制例如第二滤色器向第三滤色器侧流动从而第三滤色器的色相发生变化这样的不良状况。
应用例10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有机发光装置优选,构成上述滤色器层的滤色器为条纹形状。
以跨多个像素的方式形成的条纹形状的滤色器层与按照每个像素形成的岛状的滤色器层相比,滤色器层的面积变大,从而滤色器层的紧贴性变强。
应用例1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有机发光装置。
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有机发光装置例如能够抑制因第二滤色器的剥离而导致的缺陷,从而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显示(无缺陷或缺陷较少的显示)。因此,具备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有机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也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显示。例如,能够将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电气光学装置应用于具有头戴显示器、平视显示器、数字照相机的电子取景器、便携式信息终端、导航等显示部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梗概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电构成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示出子像素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示出沿着图3的A-A’线的有机EL装置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滤色器层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
图6是示出经过图5所示的工序流程的各工序之后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梗概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滤色器层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
图9是示出经过图8所示的工序流程的各工序之后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头戴显示器的简图。
图11是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子像素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子像素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所述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并不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使各层、各部位为能够在附图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各层、各部位的比例尺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有机EL装置的梗概”
实施方式1所涉及有机EL装置100是本发明的“有机发光装置”的一个例子,是后述的头戴显示器的显示部优选的自发光型的微型显示器。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梗概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电构成的等效电路图。
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100的梗概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100具有元件基板10和保护基板40。两基板通过后述的树脂层42(参照图4)粘合。
元件基板10具有显示区域E,该显示区域E由产生蓝光的子像素18B、产生绿光的子像素18G以及产生红光的子像素18R以矩阵状排列而成。在有机EL装置100中,由子像素18B、子像素18G以及子像素18R构成的像素19为显示单位,提供全彩色显示。
在以后的说明中,存在将子像素18B、子像素18G以及子像素18R称为子像素18的情况。
多个外部连接用端子103沿着元件基板10的第一边排列。在多个外部连接用端子103与显示区域E之间,设置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5。在和该第一边正交且相互对置的其他第二边、第三边与显示区域E之间,设置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6。
保护基板40比元件基板10小,并以外部连接用端子103露出的方式配置。保护基板40是透光性的绝缘基板,能够使用石英基板、玻璃基板等。保护基板40具有保护配置于显示区域E的后述的有机EL元件30(参照图2)不受损伤的作用,并设置得比显示区域E宽广。
以下,设沿该第一边的方向为X方向。设沿着和该第一边正交且相互对置的其他两边(第二边、第三边)的方向为Y方向。设从元件基板10朝向保护基板40的方向为Z方向。
在显示区域E设置有滤色器层36。滤色器层36由供蓝光透过的着色层36B(以下,称为“蓝色着色层36B”)、供绿光透过的着色层36G(以下,称为“绿色着色层36G”)以及供红光透过的着色层36R(以下,称为“红色着色层36R”)构成。
此外,蓝光是本发明的“第一波长区域的光”的一个例子,红光是本发明的“第二波长区域的光”的一个例子,绿光是本发明的“第三波长区域的光”的一个例子。蓝色着色层36B是本发明的“第一滤色器”的一个例子,红色着色层36R是本发明的“第二滤色器”的一个例子,绿色着色层36G是本发明的“第三滤色器”的一个例子。
蓝色着色层36B配置于多个子像素18B,并呈沿Y方向延伸的条纹形状。绿色着色层36G配置于多个子像素18G,并呈沿Y方向延伸的条纹形状。红色着色层36R配置于多个子像素18R,并呈沿Y方向延伸的条纹形状。
着色层36B、36G、36R在X方向的长度按照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红色着色层36R的顺序变小。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以及红色着色层36R在Y方向的长度分别相同。因此,着色层36B、36G、36R的面积按照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红色着色层36R的顺序变小。
如图2所示,有机EL装置100具有相互交叉的多个扫描线12与多个数据线13、和相对于多个数据线13分别并列的多个电源线14。扫描线12连接于扫描线驱动电路16,数据线13连接于数据线驱动电路15。另外,还具有和多个扫描线12与多个数据线13的各交叉部对应并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子像素18。
子像素18具有有机EL元件30和对有机EL元件30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像素电路20。
有机EL元件30具有像素电极31、后述的绝缘膜28(参照图4)、发光功能层32以及对置电极33。像素电极31作为向发光功能层32供给空穴的阳极而发挥功能。对置电极33作为向发光功能层32提供电子的阴极而发挥功能。从像素电极31供给的空穴与从对置电极33供给的电子在发光功能层32结合,从而发光功能层32发光为白色。
有机EL元件30是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
像素电路20包括开关用晶体管21、存储电容22以及驱动用晶体管23。两个晶体管21、23例如可以使用n沟道型或p沟道型晶体管构成。
开关用晶体管21的栅极连接于扫描线12。开关用晶体管21的源极或漏极中一方连接于数据线13。开关用晶体管21的源极或漏极中另一方连接于驱动用晶体管23的栅极。
驱动用晶体管23的源极或漏极中一方连接于有机EL元件30的像素电极31。驱动用晶体管23的源极或漏极中另一方连接于电源线14。在驱动用晶体管23的栅极与电源线14之间连接有存储电容22。
若驱动扫描线12且开关用晶体管21处于接通状态,则此时基于从数据线13供给的图像信号的电位经由开关用晶体管21保持于存储电容22。驱动用晶体管23的通断状态根据存储电容22的电位即驱动用晶体管23的栅极电位来决定。而且,若驱动用晶体管23处于接通状态,则从电源线14经由驱动用晶体管23而在被像素电极31与对置电极33夹着的发光功能层32流动有与栅极电位对应的量的电流。有机EL元件30根据在发光功能层32流动的电流量而发光。
“子像素的梗概”
图3是示出子像素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在图3中,图示了子像素18的构成要素中的像素电极31、绝缘膜28以及着色层36B、36G、36R,省略其他构成要素的图示。
接下来,参照图3对子像素18的结构与其平面的配置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配置有红色着色层36R的子像素18R、配置有绿色着色层36G的子像素18G、以及配置有蓝色着色层36B的子像素18B具有沿Y方向延伸的条纹形状,并沿X方向依次配置。
子像素18在X方向的长度按照子像素18B、子像素18G、子像素18R的顺序变小。子像素18在Y方向的长度在子像素18B、子像素18G以及子像素18R分别相同。因此,子像素18的面积按照子像素18B、子像素18G、子像素18R的顺序变小。
此外,子像素18在X方向的长度、以及子像素18在Y方向的长度分别比10μm小。
在子像素18配置有像素电极31。像素电极31在X方向的长度按照配置于子像素18B的像素电极31B、配置于子像素18G的像素电极31G、配置于子像素18R的像素电极31R的顺序变小。像素电极31在Y方向的长度在像素电极31B、像素电极31G以及像素电极31R分别相同。因此,像素电极31的面积按照像素电极31B、像素电极31G、像素电极31R的顺序变小。
绝缘膜28配置于像素电极31与发光功能层32之间(参照图4)。绝缘膜28以及发光功能层32大致配置于显示区域E的整个面。像素电极31岛状地配置于各多个子像素18。图中由粗虚线围起的区域是未设置绝缘膜28的区域。绝缘膜28以覆盖像素电极31的周边部的方式配置,并具有露出像素电极31的开口28CT(28BCT、28GCT、28RCT)。即,在绝缘膜28设置有露出子像素18B的像素电极31B的开口28BCT、露出子像素18G的像素电极31G的开口28GCT、以及露出子像素18R的像素电极31R的开口28RCT。并且,开口28CT的面积按照子像素18B的开口28BCT、子像素18G的开口28GCT、子像素18R的开口28RCT的顺序变小。
此外,绝缘膜28是本发明的“抑制发光的绝缘膜”的一个例子,另外,抑制在相邻的像素电极31间流动泄漏电流的情况。
在设置有开口28CT的部分中,像素电极31与发光功能层32接触,并从像素电极31向发光功能层32供给空穴,从而发光功能层32发光。即,设置有开口28CT的部分成为发光功能层32发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BCT成为产生蓝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GCT成为产生绿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RCT成为产生红光的发光区域V1。
在设置有绝缘膜28的部分,抑制空穴从像素电极31向发光功能层32的供给,从而抑制发光功能层32发光。即,设置有绝缘膜28的部分成为抑制发光功能层32发光的发光抑制区域V2。
若发光功能层32长时间发光、即在发光功能层32长时间有电流流动,则会进行由发光功能层32发出的光的亮度逐渐变低之类的发光功能层32的劣化。发光功能层32的劣化根据在发光功能层32流动的电流密度而变化,若在发光功能层32流动的电流密度变大,则发光功能层32劣化得较快。并且,发光功能层32的劣化也根据构成发光功能层32的有机发光材料而不同,与产生长波长侧的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相比,产生短波长侧的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容易劣化得较快。例如,与产生红光的有机发光材料相比,产生蓝光的有机发光材料容易劣化得较快。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产生蓝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BCT)的面积比产生红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RCT)的面积大。这是为了利用来自子像素18B、子像素18G、子像素18R的光获得所希望的颜色平衡(例如,白平衡)、以及/或者为了使发光区域V1(开口28BCT)的电流密度比发光区域V1(开口28RCT)小的结构。
详细地说,按照产生蓝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BCT)、产生绿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GCT)、产生红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RCT)的顺序缩小发光区域V1(开口28CT)的面积。
在X方向,蓝色着色层36B以夹着产生蓝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BCT)并跨在对置的发光抑制区域V2、且端部与红色着色层36R、绿色着色层36G平面地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X方向,绿色着色层36G以夹着产生绿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GCT)并跨在对置的发光抑制区域V2、且端部与蓝色着色层36B、红色着色层36R平面地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X方向,红色着色层36R以夹着产生绿光的发光区域V1(开口28RCT)并跨在对置的发光抑制区域V2、且端部与绿色着色层36G、蓝色着色层36B平面地重叠的方式配置。
“有机EL装置的剖面构造”
图4是示出沿着图3的A-A’线的有机EL装置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接下来,参照图4对有机EL装置100的剖面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有机EL装置100中,沿Z方向依次层叠有元件基板10、树脂层42以及保护基板40。
树脂层42具有粘合元件基板10与保护基板40的作用,例如能够使用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
元件基板10具有基板11、沿Z方向依次层叠于基板11的反射层25、光学距离调整层26、有机EL元件30、密封层34以及滤色器层36。
基板11是晶体管基板,该晶体管基板通过公知技术在由例如硅构成的半导体基板形成扫描线12、数据线13、电源线14、数据线驱动电路15、扫描线驱动电路16,开关用晶体管21、存储电容22以及驱动用晶体管23(参照图2)等而成。
此外,基板11的母材并不限定于硅,例如也可以是石英或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绝缘基板。
反射层25是对由发光功能层32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一对反射层中的一方反射层。反射层25由反射率高的材料形成,并以跨在多个子像素18的方式配置。作为反射层25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铝或银等。
光学距离调整层26由第一绝缘膜26a、第二绝缘膜26b以及第三绝缘膜26c构成。第一绝缘膜26a设置于反射层25之上,并配置于子像素18B、子像素18G以及子像素18R。第二绝缘膜26b设置于第一绝缘膜26a之上,并配置于子像素18G和子像素18R。第三绝缘膜26c设置于第二绝缘膜26b之上,并配置于子像素18R。其结果,光学距离调整层26的膜厚按照子像素18B、子像素18G、子像素18R的顺序变大。
有机EL元件30具有沿Z方向依次层叠的像素电极31、绝缘膜28、发光功能层32以及对置电极33。
像素电极31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透光性材料构成,并按照每个子像素18形成为岛状。
绝缘膜28例如由氧化硅构成,并以覆盖像素电极31的周边部的方式配置。如上所述,绝缘膜28具有开口28CT,设置有开口28CT的部分成为发光区域V1,设置有绝缘膜28的部分成为发光抑制区域V2。
发光功能层32具有沿Z方向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有机发光层以及电子输送层等。有机发光层产生具有红色、绿色以及蓝光成分的光。有机发光层可以由单层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层(例如,以蓝色发光的蓝色发光层、产生包括红色以及绿色的光的黄色发光层)构成。
对置电极33例如由Mg与Ag的合金等构成,并具有透光性与反光性。对置电极33是对由发光功能层32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一对反射层中的另一方反射层。
密封层34由沿Z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密封层34a、平坦化层34b、以及第二密封层34c构成,并覆盖有机EL元件30,大致设置于元件基板10的整个面。此外,在密封层34设置有使外部连接用端子103(参照图1)露出的开口(省略图示)。
第一密封层34a以及第二密封层34c例如由使用公知技术的等离子体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法等而形成的硅酸氮化物构成,并相对于水分和氧具有较高的阻挡性。
平坦化层34b例如由环氧类树脂、涂覆型无机材料(硅氧化物等)等构成。平坦化层34b对第一密封层34a的缺陷(针孔、裂缝)或异物等进行覆盖,从而形成平坦面。
滤色器层36由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以及红色着色层36R构成,并配置于显示区域E。
蓝色着色层36B在第二密封层34c之上以跨在与子像素18B的发光区域V1相邻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方式配置。
绿色着色层36G在第二密封层34c之上以跨在与子像素18G的发光区域V1相邻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方式配置。在子像素18B与子像素18G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中,绿色着色层36G以覆盖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的方式配置。
红色着色层36R在第二密封层34c之上以跨在与子像素18R的发光区域V1相邻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方式配置。在子像素18G与子像素18R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中,红色着色层36R以覆盖绿色着色层36G的端部的方式配置。在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B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中,红色着色层36R以覆盖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的方式配置。
“光共振构造”
在发光区域V1中,沿Z方向依次层叠有具有反光性的反射层25、光学距离调整层26、像素电极31、发光功能层32以及对置电极33。由发光功能层32发出的光在反射层25与对置电极33之间反复反射,从而与反射层25与对置电极33之间的光学距离对应的特定波长(共振波长)的光的强度得到放大,并作为显示光而从保护基板40沿Z方向射出。
详细地说,光学距离调整层26具有对反射层25与对置电极33之间的光学距离进行调整的作用。在子像素18B中,以共振波长(亮度最大的峰值波长)为470nm的方式来设定光学距离调整层26的膜厚。在子像素18G中,以共振波长为540nm的方式来设定光学距离调整层26的膜厚。在子像素18R中,以共振波长为610nm的方式来设定光学距离调整层26的膜厚。
其结果是,从子像素18B发出以470nm为峰值波长的蓝光,从子像素18G发出以540nm为峰值波长的绿光,从子像素18R发出以610nm为峰值波长的红光。这样,有机EL装置100具有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强度进行放大的光共振构造,从而能够提高从保护基板40沿Z方向射出的显示光的颜色纯度。
即,有机EL装置100具有光共振构造,能够提高显示光的颜色纯度,从而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显示。
“滤色器层的制造方法”
图5是表示滤色器层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图6是与图4对应的图,是示出经过图5所示的工序流程的各工序之后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以下,参照图5以及图6对滤色器层36的制造方法的梗概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滤色器层36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蓝色着色层36B的工序(步骤S1);和形成绿色着色层36G的工序(步骤S2);以及形成红色着色层36R的工序(步骤S3)。
如图6的(a)所示,涂覆包括蓝色色材(例如,颜料)的感光性抗蚀层,从而形成蓝色的感光性树脂层,并利用光刻法对其进行曝光/显影,并烧制,从而在第二密封层34c之上以跨在与子像素18B的发光区域V1相邻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方式形成蓝色着色层36B。
详细地说,通过利用旋涂法涂覆包括蓝色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并对其进行干燥而形成蓝色的感光性树脂层。蓝色的感光性树脂层例如由感光性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被光照射(被曝光)的部分不溶化。对形成蓝色着色层36B的区域照射光(曝光),例如从喷嘴排出显影液,从而除去未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接着,例如在从喷嘴排出纯水、从而将不溶化的感光性树脂层洗净之后对其进行烧制,从而使其固化,形成规定形状的蓝色着色层36B。此外,为了发光功能层32不发生热劣化,感光性树脂层在110℃或者比110℃低的温度下烧制。即,形成蓝色着色层36B的工序的过程的温度为110℃以下。
如图6的(b)所示,涂覆包括绿色色材(例如,颜料)的感光性抗蚀层,从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层,并利用光刻法对其进行曝光/显影,并烧制,从而在第二密封层34c之上以跨在与子像素18G的发光区域V1相邻的发光抑制区域V2、并在子像素18B与子像素18G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覆盖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的方式,形成绿色着色层36G。
详细地说,通过利用旋涂法涂覆包括绿色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并对其进行干燥而形成绿色的感光性树脂层。绿色的感光性树脂层例如由感光性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被光照射(被曝光)的区域不溶化。对形成绿色着色层36G的区域照射光(曝光),例如从喷嘴排出显影液,从而除去未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接着,例如在从喷嘴排出纯水、从而将不溶化的感光性树脂层洗净之后对其进行烧制,从而使其固化,形成规定形状的绿色着色层36G。形成绿色着色层36G的工序的过程的温度为110℃以下。
如图6的(c)所示,涂覆包括红色色材(例如,颜料)的感光性抗蚀层,从而形成感光性树脂层,并利用光刻法对其进行曝光/显影,并烧制,从而在第二密封层34c之上以跨在与子像素18R的发光区域V1相邻的发光抑制区域V2、并在子像素18G与子像素18R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覆盖绿色着色层36G的端部、在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覆盖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的方式,形成红色着色层36R。
详细地说,通过利用旋涂法涂覆包括红色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并对其进行干燥而形成红色的感光性树脂层。红色的感光性树脂层例如由感光性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被光照射(被曝光)的区域不溶化。对形成红色着色层36R的区域照射光(曝光),例如从喷嘴排出显影液,从而除去未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接着,例如在从喷嘴排出纯水、从而将不溶化的感光性树脂层洗净之后对其进行烧制、从而使其固化,形成规定形状的红色着色层36R。形成红色着色层36R的工序的过程的温度为110℃以下。
这样,形成滤色器层36的工序的过程温度为110℃以下,从而能够抑制发光功能层32的热劣化。由于使工序温度为110℃以下的低温,例如在着色层36B、36G、36R残留有水分,与例如在比110℃高的过程温度下形成的情况相比,着色层36B、36G、36R相对于基底膜的紧贴性变弱。即,着色层36B、36G、36R相对于基底膜的粘合强度变弱。
以后,将着色层36B、36G、36R相对于基底膜的紧贴性称为着色层36B、36G、36R的紧贴性,将着色层36B、36G、36R相对于基底膜的粘合强度称为着色层36B、36G、36R的粘合强度。
例如,通过从喷嘴排出显影液或纯水对感光性树脂层施加机械应力,因此感光性树脂层的紧贴性过弱,若如此,则存在感光性树脂层从基底膜剥离的担忧。
若基底膜与着色层36B、36G、36R的接触面积变小,则着色层36B、36G、36R的粘合强度变弱。着色层36B、36G、36R的面积按照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红色着色层36R的顺序变小,因此着色层36B、36G、36R的粘合强度按照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红色着色层36R的顺序变弱。即,红色着色层36R的粘合强度最弱,最容易剥离。
红色着色层36R除配置于子像素18R的发光区域V1之外,还配置于与子像素18R的发光区域V1相邻的发光抑制区域V2。即,红色着色层36R除配置于子像素18R之外,还配置于相邻的子像素18B、子像素18G的一部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红色着色层36R仅配置于子像素18R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能够增大红色着色层36R的配置面积(与基底膜的接触面积),并且增强红色着色层36R的粘合强度这样的效果。
红色着色层36R以在子像素18G与子像素18R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覆盖绿色着色层36G的端部、在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覆盖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的方式设置。即,红色着色层36R除具有与由不同种类材料(硅酸氮化物)构成的第二密封层34c接触的部分之外,还具有与由同种材料(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着色层36B、36G接触的部分。
与不同种类材料接触的部分相比,在同种材料接触的部分中,红色着色层36R对基底膜的润湿性、亲和性(容易附着程度)提高,从而红色着色层36R的粘合强度变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以仅覆盖第二密封层34c的方式形成红色着色层36R的情况相比,通过以覆盖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绿色着色层36G的端部的方式形成红色着色层36R,能够获得能够增强红色着色层36R的粘合强度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从面积较大的着色层开始依次形成(从粘合强度较强的着色层开始依次形成)。即,最先形成面积最大(粘合强度最强)的蓝色着色层36B,接着形成面积第二大(粘合强度第二强)的绿色着色层36G,最后形成面积最小(粘合强度最弱)的红色着色层36R。
假设,在最先形成面积最小(粘合强度最弱)的红色着色层36R的情况下,在之后要形成的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的制造工序中,例如存在红色着色层36R因从喷嘴排出的显影液、纯水的机械应力而剥离的担忧。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后形成面积最小(粘合强度最弱)的红色着色层36R,因此不会受到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的制造工序的影响。
因此,即便形成面积最小(粘合强度最弱)的红色着色层36R,也能够获得能够抑制因粘合强度最弱而导致的红色着色层36R的不良状况(例如剥离)这样的效果。
因此,能够抑制粘合强度最弱的红色着色层36R的不良状况,从而能够稳定地制造有机EL装置100。并且,在有机EL装置100中,能够抑制例如因红色着色层36R的剥离而导致的缺陷,从而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显示(无缺陷或缺陷较少的显示)。
(实施方式2)
图7是与图4对应的图,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梗概的概略剖视图。图8是表示滤色器层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图9是与图7对应的图,是示出经过图8所示的工序流程的各工序之后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装置200中,在第二密封层34c与滤色器层36之间设置有凸部37。这点是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装置200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装置100的主要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7~图9,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200的梗概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所示,凸部37由与着色层36B、36G、36R相同的主材料(不含色材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在密封层34(第二密封层34c)与滤色器层36之间配置于发光抑制区域V2。即,凸部37配置于蓝色着色层36B与绿色着色层36G相邻的部分、绿色着色层36G与红色着色层36R相邻的部分、以及红色着色层36R与蓝色着色层36B相邻的部分。
并且,着色层36B、36G、36R以覆盖凸部37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
此外,凸部37是本发明的“透明层”的一个例子。
蓝色着色层36B以覆盖配置于子像素18B与子像素18R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和配置于子像素18B与子像素18G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与凸部37的侧壁部、顶部接触。
绿色着色层36G以覆盖配置于子像素18G和子像素1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和配置于子像素18G与子像素18R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与凸部37的侧壁部、顶部接触。并且,绿色着色层36G在子像素18G与子像素1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覆盖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
红色着色层36R以覆盖配置于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和配置于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G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与凸部37的侧壁部、顶部接触。并且,红色着色层36R在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覆盖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在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G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覆盖绿色着色层36G的端部。
如图8所示,滤色器层36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凸部37的工序(步骤S10);形成蓝色着色层36B的工序(步骤S11);形成绿色着色层36G的工序(步骤S12);以及形成红色着色层36R的工序(步骤S13)。
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1与实施方式1的步骤S1(图5)相同,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2与实施方式1的步骤S2(图5)相同,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3与实施方式1的步骤S3(图5)相同。
如图9的(a)所示,涂覆透明的感光性抗蚀层,详细地说是涂覆包括增敏剂等的带色调的透光性的感光性抗蚀层,并利用光刻法对其进行曝光/显影,并烧制,从而在发光抑制区域V2形成凸部37。
详细地说,通过利用旋涂法涂覆透明的感光性抗蚀层并对其进行干燥而形成透明的感光性树脂层。透明的感光性树脂层例如由感光性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被光照射(被曝光)的区域不溶化。透明的感光性树脂层由与在形成着色层36B、36G、36R的工序所使用的感光性树脂层相同的材料构成。对形成凸部37的区域照射光(曝光),例如从喷嘴排出显影液,从而除去未曝光的感光性树脂层。接着,例如在从喷嘴排出纯水、从而洗净不溶化的感光性树脂层之后进行烧制,从而使其固化,在发光抑制区域V2形成规定的形状的凸部37。此外,感光性树脂层通过照射光(曝光),透明性增加,从而变为透明的树脂。形成凸部37的工序的过程的温度为110℃以下。
由配置于子像素18B与子像素18R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和配置于子像素18B与子像素18G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划分出形成蓝色着色层36B的区域,从而形成用于填充在后工序要使用的包括蓝色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的小隔室(cell)(凹部)。
由配置于子像素18G与子像素1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和配置于子像素18G与子像素18R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划分出形成绿色着色层36G的区域,从而形成用于填充在后工序要使用的包括绿色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的小隔室(凹部)。
由配置于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和配置于子像素18R与子像素18G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发光抑制区域V2的凸部37划分出形成红色着色层36R的区域,从而形成用于填充在后工序要使用的包括红色的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的小隔室(凹部)。
如图9的(b)所示,将包括蓝色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填充至由凸部37形成的小隔室之中,形成蓝色的感光性树脂层,并利用光刻法对其进行曝光/显影,并烧制,从而以与第二密封层34c、凸部37的侧壁部、顶部接触的方式形成蓝色着色层36B。
如图9的(c)所示,将包括绿色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填充至由凸部37形成的小隔室之中,形成绿色的感光性树脂层,并利用光刻法对其进行曝光/显影,并烧制,从而以与第二密封层34c、凸部37的侧壁部、顶部接触的方式形成绿色着色层36G。
如图9的(d)所示,将包括红色色材的感光性抗蚀层填充至由凸部37形成的小隔室之中,形成红色的感光性树脂层,并利用光刻法对其进行曝光/显影,并烧制,从而以与第二密封层34c、凸部37的侧壁部、顶部接触的方式形成红色着色层36R。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能够得到在实施方式1获得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将形成着色层36B、36G、36R的感光性抗蚀层填充至由凸部37形成的小隔室之中,因此能够提高形成着色层36B、36G、36R的感光性抗蚀层的膜厚的均匀性。
2)在凸部37,色材(例如颜料)未分散,因此与色材分散的着色层36B、36G、36R相比,能够增强凸部37的粘合强度。
3)通过以与较强的粘合强度的凸部37的侧头部、顶部接触的方式、即以与同种材料的凸部37接触的方式形成着色层36B、36G、36R能够增强着色层36B、36G、36R的粘合强度。
4)利用凸部37能够抑制例如在步骤S12中形成绿色着色层36G的感光性抗蚀层向蓝色着色层36B侧流动、在步骤S13中形成红色着色层36R的感光性抗蚀层向蓝色着色层36B、绿色着色层36G侧流动。即,利用凸部37能够抑制色材的混色。
(实施方式3)
“电子设备”
图10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头戴显示器的简图。
如图10所示,头戴显示器1000具有与左右眼对应而设置的两个显示部1001。观察者M以戴眼镜的方式将头戴显示器1000戴在头部,由此能够看到显示部1001所显示的文字和图像等。例如,若在左右的显示部1001显示考虑了视差的图像,则甚至能够欣赏到立体的影像。
在显示部1001搭载有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100、有机EL装置200中任一种。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粘合强度最弱的红色着色层36R剥离的不良状况,从而能够稳定地制造提供高品质的显示的有机EL装置100、有机EL装置200。因此,通过在显示部1001搭载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100、有机EL装置200中任一种,能够稳定地提供高品质的显示的头戴显示器1000。
此外,搭载有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100、有机EL装置200中任一种的电子设备并不限定于头戴显示器1000。例如,也可以搭载于具有平视显示器、数字照相机的电子取景器、便携式信息终端、导航等显示部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违背从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整体读取的发明要旨或思想的范围内可适当地进行变更,此外,带有此类变更的有机发光装置以及搭载有该有机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可以考虑各种变形例。以下,举出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图11是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子像素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在本变形例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子像素18B、18G、18R的面积不同。
如图11所示,子像素18B在X方向的长度与子像素18G在X方向的长度相同,子像素18R在X方向的长度比子像素18B在X方向的长度以及子像素18G在X方向的长度短。子像素18B在Y方向的长度、子像素18G在Y方向的长度以及子像素18R在Y方向的长度分别相同。因此,子像素18B的面积与子像素18G的面积相同,子像素18R的面积比子像素18B的面积以及子像素18G的面积小。
并且,设置有开口28BCT的部分的面积与设置有开口28GCT的部分的面积相同,设置有开口28RCT的部分的面积比设置有开口28BCT的部分的面积以及设置有28GCT的部分的面积小。即,子像素18B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与子像素18G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相同,子像素18R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比子像素18B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以及子像素18G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小。
并且,蓝色着色层36B的面积与绿色着色层36G的面积相同,红色着色层36R的面积比蓝色着色层36B的面积以及绿色着色层36G的面积小。因此,红色着色层36R的粘合强度最弱。
红色着色层36R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能够使粘合强度最弱的红色着色层36R难以剥离。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抑制粘合强度最弱的部分的着色层(红色着色层36R)剥离的不良状况,从而能够稳定地制造提供高品质的显示(无缺陷或缺陷较少的显示)的有机EL装置。
变形例2
图12是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子像素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相比,子像素18B、18G、18R的面积不同。
如图12所示,子像素18B在X方向的长度比子像素18G在X方向的长度以及子像素18R在X方向的长度长,子像素18G在X方向的长度与子像素18R在X方向的长度相同。子像素18B在Y方向的长度、子像素18G在Y方向的长度以及子像素18R在Y方向的长度分别相同。因此,子像素18B的面积比子像素18G的面积以及子像素18R的面积大,子像素18G的面积与子像素18R的面积相同。
并且,设置有开口28BCT的部分的面积比设置有开口28GCT的部分的面积以及设置有开口28RCT的部分的面积大,设置有开口28GCT的部分的面积与设置有开口28RCT的部分的面积相同。即,子像素18B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比子像素18G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以及子像素18R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大,子像素18G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与子像素18R的发光区域V1的面积相同。
并且,蓝色着色层36B的面积比绿色着色层36G的面积以及红色着色层36R的面积大,绿色着色层36G的面积与红色着色层36R的面积相同。因此,绿色着色层36G以及红色着色层36R的粘合强度比蓝色着色层36B的粘合强度弱。
红色着色层36R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难以剥离粘合强度较弱的红色着色层36R。
绿色着色层36G除具有与不同种类材料(第二密封层34c(硅酸氮化物))接触的部分之外,还具有与同种材料(蓝色着色层36B(丙烯酸系树脂))接触的部分,通过设置与同种材料接触的部分,绿色着色层36G的粘合强度变强。因此,能够使粘合强度较弱的绿色着色层36G也与红色着色层36R同样地难以剥离。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即便形成粘合强度较弱的着色层(绿色着色层36G、红色着色层36R),也能够抑制粘合强度较弱的着色层(绿色着色层36G、红色着色层36R)剥离的不良状况,从而能够稳定地制造提供高品质的显示(无缺陷或缺陷较少的显示)的有机EL装置。
变形例3
面积最小的着色层并不限定于红色着色层36R,例如也可以是绿色着色层36G。即,可以是蓝色着色层36B的面积最大(粘合强度最强)、红色着色层36R的面积第二大(粘合强度第二强)、绿色着色层36G的面积最小(粘合强度最弱)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重要之处在于从面积较大的着色层(粘合强度较强的着色层)开始依次形成。即,最先形成面积最大的蓝色着色层36B,接着形成面积第二大的红色着色层36R,最后形成面积最小的绿色着色层36G是重要的。
并且,优选面积最小的绿色着色层36G以覆盖面积最大的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以及面积第二大的红色着色层36R的端部的方式形成,面积第二大的红色着色层36R以覆盖面积最大的蓝色着色层36B的端部的方式形成。
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子像素18在Y方向的长度以子像素18B、子像素18G以及子像素18R分别相同的方式构成,但也可以不同,至少子像素18的面积的关系为上述那样即可。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像素电极31的面积不同,但像素电极31B、像素电极31G以及像素电极31R的面积也可以相同。只要设置有开口28BCT的部分的面积、设置有开口28GCT的部分的面积以及设置有开口28RCT的部分的面积的关系为上述那样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10…元件基板;11…基板;12…扫描线;13…数据线;14…电源线;15…数据线驱动电路;16…扫描线驱动电路;18、18B、18G、18R…子像素;19…像素;20…像素电路;21…开关用晶体管;22…存储电容;23…驱动用晶体管;25…反射层;26…光学距离调整层;26a…第一绝缘膜;26b…第二绝缘膜;26c…第三绝缘膜;28…绝缘膜;28BCT、28GCT、28RCT…开口;30…有机EL元件;31、31B、31G、31R…像素电极;32…发光功能层;33…对置电极;34…密封层;34a…第一密封层;34b…平坦化层;34c…第二密封层;36…滤色器层;36B…蓝色着色层;36G…绿色着色层;36R…红色着色层;E…显示区域;V1…发光区域;V2…发光抑制区域;S1、S11…形成蓝色着色层的工序;S2、S12…形成绿色着色层的工序;S3、S13…形成红色着色层的工序;S10…形成凸部的工序。

Claims (6)

1.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具备:
第一像素;
第二像素,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和
第三像素,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像素相邻,
所述第一像素具有:
第一发光元件,其包含第一像素电极;和
第一滤色器,
所述第二像素具有:
第二发光元件,其包含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不同的第二像素电极;和
第二滤色器,其面积比所述第一滤色器小,
所述第三像素具有:
第三发光元件,其包含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不同的第三像素电极;和
第三滤色器,其面积比所述第一滤色器以及所述第二滤色器大,
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及所述第三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滤色器、所述第二滤色器及所述第三滤色器之间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进行密封,
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面积比所述第一滤色器小的所述第二滤色器与所述第一滤色器的端部直接接触且覆盖所述第一滤色器的端部,
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滤色器与所述第三滤色器的端部直接接触且覆盖所述第三滤色器的端部,
所述第一滤色器、所述第二滤色器及所述第三滤色器与所述密封层粘合,
所述第二滤色器与所述密封层粘合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滤色器与所述密封层粘合的面积以及所述第三滤色器与所述密封层粘合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还具备形成于所述密封层之上的凸部,
所述凸部具有:
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配置为,在俯视时,与所述第二滤色器对所述第一滤色器的端部进行覆盖的区域重叠;和
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配置为,在俯视时,与所述第二滤色器对所述第三滤色器的端部进行覆盖的区域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透明,
所述凸部由与所述第一滤色器、所述第二滤色器及所述第三滤色器相同的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面积小,
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三像素电极的面积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是发出绿色光的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滤色器是绿色的着色层,
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是发出红色光的发光元件,
所述第二滤色器是红色的着色层,
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是发出蓝色光的发光元件,
所述第三滤色器是蓝色的着色层。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CN201910841970.7A 2014-02-14 2015-01-13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581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1970.7A CN110581159B (zh) 2014-02-14 2015-01-13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6322A JP6318676B2 (ja) 2014-02-14 2014-02-14 有機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4-026322 2014-02-14
CN201510016211.9A CN104851983A (zh) 2014-02-14 2015-01-13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1910841970.7A CN110581159B (zh) 2014-02-14 2015-01-13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6211.9A Division CN104851983A (zh) 2014-02-14 2015-01-13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159A CN110581159A (zh) 2019-12-17
CN110581159B true CN110581159B (zh) 2023-08-25

Family

ID=5379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1970.7A Active CN110581159B (zh) 2014-02-14 2015-01-13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1510016211.9A Pending CN104851983A (zh) 2014-02-14 2015-01-13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6211.9A Pending CN104851983A (zh) 2014-02-14 2015-01-13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50236074A1 (zh)
JP (1) JP6318676B2 (zh)
CN (2) CN110581159B (zh)
TW (1) TWI655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19185A (ja) * 2014-12-19 2016-06-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画像表示装置
JP6686497B2 (ja) * 2016-02-12 2020-04-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969681B2 (en) * 2016-08-29 2021-04-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forming color filter arr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JP6299845B1 (ja) * 2016-11-15 2018-03-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18081799A (ja) 2016-11-15 2018-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6648737B2 (ja) * 2017-06-30 2020-0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491605B1 (ko) * 2017-12-27 2023-0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조명 장치
JP6642604B2 (ja) * 2018-03-01 2020-0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WO2019180877A1 (ja) * 2018-03-22 2019-09-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7418949B2 (ja) 2018-04-03 2024-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撮像装置
JP7130411B2 (ja) * 2018-04-03 202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9184816A (ja) * 2018-04-10 2019-10-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WO2020003056A1 (ja) * 2018-06-29 2021-08-0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入出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KR20210113181A (ko) * 2019-01-08 2021-09-15 소니 세미컨덕터 솔루션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표시 장치
US20200266389A1 (en) * 2019-02-19 2020-08-20 Int Tech Co., Ltd. Light emitting panel
JP7047811B2 (ja) 2019-05-09 2022-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06654B2 (ja) 2019-05-09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151616B2 (ja) 2019-05-09 2022-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06653B2 (ja) 2019-05-09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21035550A1 (zh) * 2019-08-27 2021-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层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JP2021179494A (ja) * 2020-05-12 2021-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21179495A (ja) * 2020-05-12 2021-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21179491A (ja) * 2020-05-12 2021-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21179492A (ja) * 2020-05-12 2021-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210149271A (ko) * 2020-06-01 2021-1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3053973B (zh) * 2021-03-11 2023-04-07 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97417B (zh) * 2021-03-30 2023-04-18 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Oled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269A (zh) * 2001-12-06 2003-06-25 索尼公司 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040067986A (ko) * 2003-01-21 2004-07-30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센스 표시 장치
JP2005293983A (ja) * 2004-03-31 2005-10-20 Tdk Corp 自発光型表示装置
JP2008165108A (ja) * 2007-01-04 2008-07-17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リブ機能を併せ持つ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リブ機能を併せ持つ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カラー有機el素子、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3073884A (ja) * 2011-09-29 2013-04-22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8533B2 (ja) * 1998-09-16 2004-08-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670923B2 (ja) * 1999-02-26 2005-07-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カラー有機el表示装置
US6552488B1 (en) 1999-08-24 2003-04-22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494447B (en) * 2000-02-01 2002-07-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023021B2 (en) * 2000-02-22 2006-04-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855283B2 (en) * 2002-07-25 2005-02-15 Patent Holdings Company Method for forming a sheet, fiber and resin composite
TW594343B (en) * 2003-05-23 2004-06-21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Color filt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KR100579549B1 (ko) * 2003-12-31 2006-05-1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듀얼 플레이트 타입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04258B1 (ko) * 2004-06-02 2007-04-06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el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2006059775A (ja) * 2004-08-24 2006-03-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有機el表示装置
KR100656496B1 (ko) * 2004-09-21 2006-12-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풀 칼라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699053B2 (ja) * 2005-03-10 2011-06-08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2006251417A (ja) * 2005-03-11 2006-09-21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42372B1 (ko) * 2005-11-29 2007-07-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4529988B2 (ja) * 2007-03-08 2010-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8288012A (ja) * 2007-05-17 2008-11-27 Seiko Epson Corp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65512A (ja) * 2008-04-28 2009-11-12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27265A (ja) * 2008-07-16 2010-02-04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5024220B2 (ja) * 2008-07-24 2012-09-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5577613B2 (ja) 2009-03-31 2014-08-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KR101276749B1 (ko) * 2009-08-03 2013-06-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144270B2 (en) * 2009-09-02 2012-03-27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Color fil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5326999B2 (ja) * 2009-11-04 2013-10-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5445364B2 (ja) * 2010-07-09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5459142B2 (ja) * 2010-08-11 2014-04-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20120127140A1 (en) * 2010-11-19 2012-05-24 John Ryan Multi-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uxiliary non-display components
JP5741274B2 (ja) * 2011-07-22 2015-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130049728A (ko) * 2011-11-04 2013-05-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모듈 및 발광 장치
JP6186698B2 (ja) * 2012-10-29 2017-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電子機器
JP6186697B2 (ja) * 2012-10-29 2017-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el装置、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269A (zh) * 2001-12-06 2003-06-25 索尼公司 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040067986A (ko) * 2003-01-21 2004-07-30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센스 표시 장치
JP2005293983A (ja) * 2004-03-31 2005-10-20 Tdk Corp 自発光型表示装置
JP2008165108A (ja) * 2007-01-04 2008-07-17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リブ機能を併せ持つ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リブ機能を併せ持つ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カラー有機el素子、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3073884A (ja) * 2011-09-29 2013-04-22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5764B (zh) 2019-04-01
US20150236074A1 (en) 2015-08-20
CN110581159A (zh) 2019-12-17
US10468462B2 (en) 2019-11-05
JP6318676B2 (ja) 2018-05-09
CN104851983A (zh) 2015-08-19
TW201532268A (zh) 2015-08-16
JP2015153607A (ja) 2015-08-24
US20170236876A1 (en) 2017-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1159B (zh)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机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TWI630718B (zh) 有機el裝置及電子機器
CN106328674B (zh) 有机el装置、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US10153330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n evaluation pattern
US11031441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6571379B (zh) 有机el装置、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JP6187051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688513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2014035799A (ja) 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US20170236880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5011855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6337581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010279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2016143605A (ja)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5005386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519799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