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327B - 遮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遮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4327B
CN110494327B CN201880023337.0A CN201880023337A CN110494327B CN 110494327 B CN110494327 B CN 110494327B CN 201880023337 A CN201880023337 A CN 201880023337A CN 110494327 B CN110494327 B CN 110494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neau cover
handle
sheet
handle member
light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33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4327A (zh
Inventor
浅井宽晃
土居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yashi Telemp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yashi Telemp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yashi Telemp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Hayashi Telemp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94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4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B60R5/04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 B60R5/045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uggage covering means, e.g. parcel shelves collapsible or transform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折叠的遮光构件。线材(12)能够弯曲变形,以包围大致矩形状的片状构件(11)的外周部的方式安装于片状构件(11)。把手构件(14)及(15)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一边的两端部,并固定于线材(12)。

Description

遮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光构件,特别是,涉及车辆的行李厢用遮光构件。
背景技术
掀背式汽车通常在后部设有行李厢,有时为了防止行李厢内的行李等从车外被视觉辨认,在行李厢上方安装有被称为车厢盖布的薄片状遮光构件。在安装有车厢盖布的状态下,难以对行李厢进行行李的取放,因此,车厢盖布通常能够由使用者安装及拆卸。另外,还已知一种为了收纳拆下的车厢盖布而能够折叠得很小的车厢盖布。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车辆用车厢盖布。为了折叠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厢盖布,使用者首先握持车厢盖布长边方向的两端,以使其两端部靠近的方式使车厢盖布从两侧弯曲,将夹在所握持两端中的部分向规定方向扭转并折叠。由此,能够将车厢盖布折叠为三层的环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2916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折叠车厢盖布时,在握持车厢盖布长边方向的两端并使车厢盖布弯曲后,需要进一步使车厢盖布向规定方向扭转等的复杂动作,从而不易折叠。特别是,很难知晓握持车厢盖布的部位、使车厢盖布扭转的方向,从而对于使用者而言成为负担。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折叠的遮光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遮光构件包括:大致矩形状的片状构件;线材,其以包围所述片状构件的外周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片状构件,且能够弯曲变形;以及把手构件,其安装于所述片状构件的一边的两端部,并相对于所述线材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折叠遮光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行李厢的后方观察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构件的车厢盖布的汽车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车厢盖布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一个把手构件的表面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一个把手构件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另一把手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安装于片状构件的状态的把手构件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卡定部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卡定部的另一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安装把手构件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11是示出半分割体的背面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折叠车厢盖布的动作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折叠车厢盖布的动作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折叠车厢盖布的动作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基于卡定部的车厢盖布的卡定方法的图。
图16是示出汽车的侧壁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7是将图16的区域D放大的放大图。
图18是示出载置于架部的状态的车厢盖布的立体图。
图19是从下侧观察载置于架部的状态的车厢盖布的把手构件附近的立体图。
图20是从水平方向观察载置于架部的车厢盖布的把手构件附近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安装于片状构件的状态的把手构件的俯视图。
图22是示出一个把手构件的表面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一个把手构件的侧面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钩状突起部的更详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基于卡定槽及钩状突起部的车厢盖布的卡定方法的图。
图26是示出钩状突起部的其他形状的图。
图27是示出钩状突起部的其他形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存在对各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后方观察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遮光构件的车厢盖布的汽车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汽车100是所谓的掀背式汽车,但只要是安装车厢盖布的汽车即可,不限于掀背式汽车。汽车100在后部座席110的后方具备用于收容行李的行李厢120。行李厢120由以下部分划分:后部座席110的椅背、由底板上的内装件构成的行李厢底板130、能够沿上下方向开闭的后门140以及由行李箱衬里这样的内装件构成的侧壁15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示出了后门140打开的状态的汽车100。
在行李厢120的上方,沿大致水平方向安装有作为片状遮光构件的车厢盖布1。车厢盖布1构成为,通过覆盖行李厢120,能够遮蔽行李厢120的上部。车厢盖布1具有大致矩形状,以长边方向与汽车100的宽度方向即车辆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在打开后门140进行行李取放时,若车厢盖布1遮蔽着行李厢120的上部,则难以取放行李,因此车厢盖布1构成为能够由使用者安装及拆卸。
图2是示出车厢盖布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车厢盖布1具有大致矩形状的片状构件11和在片状构件11的外周部安装的线材12。片状构件11通过覆盖行李厢120而使收纳在行李厢120内的行李等难以从车外视觉辨认。片状构件11是具有伸缩性的构件,例如由尼龙或聚酯纤维这样的平纹织布等形成。
线材12是具有能够弯曲变形的弹性的构件,形成为环状(闭合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12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位于大致矩形状的线材12的四角的角部由带有圆弧的圆角形成。线材12以包围片状构件11的外周部的方式安装于片状构件11,由此使片状构件11以大致矩形状展开。
将线材12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修边构件13以袋状缝制在片状构件11的外周部,线材12配设在修边构件13的内部,从而安装于片状构件11。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由多个可连结的构件构成线材12,将各构件插通于预先缝制于片状构件11的修边构件13的内部,然后连结多个构件,由此将环状的线材12安装于片状构件11。另外,也可以对预先形成为环状的线材12和片状构件11进行对位,然后缝制修边构件13,由此将线材12安装于片状构件11。
修边构件13与片状构件11同样是具有伸缩性的构件,例如由尼龙或聚酯纤维这样的平纹织布等形成。片状构件11及修边构件13可以由相同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设置修边构件13,例如,使用粘接剂等将线材12直接安装于片状构件11。
另外,在片状构件11的四边中的一边的两端部,即片状构件11的位于四角的角部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角部分别安装有用于供使用者握持车厢盖布1的把手构件14及15。把手构件14及15优选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一个长边的两端部,如图2中所示,进一步优选安装于在车厢盖布1如图1所示那样安装于汽车100的状态下配置于车辆的后方侧(图1的后门140侧)的长边的两端部。
把手构件14及15构成为,在折叠车厢盖布1时由使用者握持,通过使用者以握持把手构件14及15的状态使线材12弯曲,能够折叠车厢盖布1。因此,以使用者能够经由把手构件14及15对线材12施力的方式,使把手构件14及15与线材12彼此固定。把手构件14及15的材料及成形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但把手构件14及15例如使用聚丙烯这样的热塑性树脂通过注塑成型法等成形。
图4~图7是示出把手构件14及15的更详细结构的图。具体来说,图4是示出把手构件14的表面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把手构件14的背面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把手构件15的立体图。另外,图7是示出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状态的把手构件14及15的俯视图,图7的(a)示出从车厢盖布1的表面观察的把手构件14及15,图7的(b)示出从车厢盖布1的背面观察的把手构件14及15。需要说明的是,车厢盖布1及把手构件14及15的表面是在车厢盖布1安装于汽车100时朝向上侧的面,背面是在车厢盖布1安装于汽车100时朝向下侧的面。
如图4及图7的(a)所示,在把手构件14的表面形成有一般面20和比一般面20低的台阶部即凹部21。此处的低是表示从把手构件14的表面朝向背面凹陷。凹部21指示在使用者握持把手构件14时,放置规定手指(以下是指大拇指)的位置。另外,在凹部21中设有突起部22,该突起部22为确定使用者的大拇指位置的手指定位部。凹部21及突起部22优选形成为,在使用者以大拇指的前端部与突起部22接触的方式握持把手构件14的情况下,将大拇指与把手构件14的接触限定在凹部21内。突起部22在图例中由平行排列的三个线状突起形成,但形成突起部22的突起的形状及个数不限定于本例。另外,手指定位部不限于突起部22,例如也可以是凹陷部或突起部与凹陷部的组合等。
另外,在把手构件14的表面具有在将车厢盖布1折叠后能够与把手构件15(具体来说是后述的卡定部26)卡定的卡定部23。图8是示出卡定部23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8所示的卡定部23是凸部,其包括从把手构件14的表面14a延伸的圆柱状基部23a,和在基部23a的顶端形成且宽度(半径)比基部23a宽的头部23b。卡定部23所设置的位置只要能够与把手构件15(卡定部26)卡定即可,并无限定,但优选以在使用者握持把手构件14时不会造成妨碍的方式形成于一般面20。另外,从卡定的容易性出发,优选卡定部23如图7的(a)所示那样形成在片状构件11的短边11a附近。
如图5及图7的(b)所示,在把手构件14的背面设有作为手指定位部的突起部24,其在使用者握持车厢盖布1时,确定使用者放置与大拇指不同的手指(以下是指食指)的位置。突起部24以在大拇指放置在把手构件14的表面的凹部21处时使食指能够钩挂于突起部24的方式配置在凹部21的背侧。另外,在把手构件14的背面,作为用于将把手构件14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卡合部,形成有供螺钉30插通的螺纹孔25。螺纹孔25的数量及位置并无特别限定,但在图例中,螺纹孔25有三个,并分别配置于不同的位置。
如图4~7所示,把手构件15具有大致使把手构件14镜像反转(左右反转)得到的结构,并且在以下方面与把手构件14不同。也就是说,在把手构件15的表面未形成有在把手构件14的表面形成的卡定部23,在把手构件15的背面形成有在把手构件14的背面未形成的卡定部26。卡定部26能够在将车厢盖布1折叠后与把手构件14的卡定部23卡定。
图9是示出卡定部26的结构例的图。图9所示的卡定部26具有基座部26a,该基座部26a为从把手构件15的背面15a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凸部。在基座部26a的内部具有在使卡定部23与卡定部26卡定时收纳卡定部23的头部23b的空间26b。另外,基座部26a的侧面,形成有与空间26b连结并用于将头部23b向空间26b捅入的入口26c。此外,在基座部26a的顶部具有与入口26c连通的开口部26d。开口部26d从把手构件15的背面15a侧观察形成为钥匙孔状,宽度比卡定部23的头部23b窄但比卡定部23的基部23a宽。因此,在卡定部23的头部23b被收纳在空间26b的状态下,与头部23b连接的基部23a能够从开口部26d伸出到空间26b的外部。卡定部26所设置的位置只要能够与把手构件14的卡定部23卡定即可,并无限定,但从卡定的容易性出发,优选如图7的(b)所示那样形成在片状构件11的短边11a附近。另外,入口26c优选朝向短边1 1a侧。
图10及图11是用于说明将把手构件14及15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安装方法的图。需要说明的是,把手构件14及15的安装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以把手构件15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把手构件15由相互能够卡合的一对(两个)卡合构件即半分割体15b及15c构成,半分割体15b及15c夹着片状构件11卡合,从而把手构件15被安装于片状构件11。半分割体15b具有把手构件15的表面,在车厢盖布1被安装于汽车100时配置在片状构件11的上侧,半分割体15c具有把手构件15的背面,在车厢盖布1被安装于汽车100时配置在片状构件11的下侧。
图11的(a)示出半分割体15b的背面,图11的(b)示出半分割体15c的背面。半分割体15b及15c的背面是将把手构件15安装于片状构件11时与片状构件11对置的面。
如图11的(a)所示,在半分割体15b的背面形成有:包围半分割体15b的外周部的壁部31、作为在将半分割体15b与半分割体15c卡合时彼此定位的卡合定位部的凸部32、以及用于与半分割体15c卡合的卡合部33。在图例中,凸部32有两个,分别形成为十字型,且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卡合部33是顶部具有供螺钉30插入的螺纹孔33a的凸部。在图例中,卡合部33有三个,且配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在螺纹孔33a的内侧形成有与螺钉30嵌合的槽(未图示)。另外,螺纹孔33a未贯通,因此在半分割体15b的表面(把手部15的表面)没有形成螺纹孔。
另外,在半分割体15b的背面形成有沿半分割体15b的外周部延伸的线状凸部34。凸部34配置为,在半分割体15b及15c夹着片状构件11卡合时,将线材12夹入凸部34与壁部31之间。在图例中,凸部34有三个,分别沿着壁部31配置。
另一方面,如图11的(b)所示,在半分割体15c的背面形成有包围半分割体15c的外周部的壁部35、作为半分割体15c与半分割体15b卡合时彼此定位的卡合定位部的凸部36以及螺纹孔25。凸部36在顶部具有圆状或椭圆状的孔部36a。在图例中,凸部36有两个,分别以在将半分割体15c与半分割体15b卡合时使得半分割体15b的凸部32插入凸部36的孔部36a的方式配置及形成。另外,在半分割体15c的背面形成有沿半分割体15b的外周部延伸的线状的凸部37。凸部37配置为,在半分割体15b及15c夹着片状构件11而卡合时,将线材12夹入凸部37与壁部35之间。在图例中,凸部37有三个,分别沿着壁部35配置。
在将把手构件15安装于片状构件11时,例如,首先如图10所示,将把手构件15的半分割体15b载置于片状构件11的角部,然后使半分割体15c与半分割体15b对置。此时,使在半分割体15c的背面形成的凸部36的孔部36a与在半分割体15b的背面形成的凸部32夹着片状构件11而彼此对置。然后,将螺钉30从在半分割体15c形成的螺纹孔25插入到在半分割体15b的背面设置的卡合部33的螺纹孔33a,使螺钉30与螺纹孔33a嵌合。由此,半分割体15b及15c夹着片状构件11而彼此卡合,从而把手构件15被安装于片状构件11。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是,在片状构件11预先开设供螺钉30、凸部32穿过的孔。
图12~图14是用于说明折叠车厢盖布1的动作的图。在折叠车厢盖布1时,使用者首先如图12的(a)所示,用两手握持车厢盖布1的把手构件14及15。此时,如图12的(b)所示,使用者将大拇指200放置在把手构件14及15的凹部21处,使食指201钩挂于突起部24。然后如图12的(c)所示,使用者以合书的方式,向将把手构件14及15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手部。
图12的(d)是从图12的(c)的B方向观察的车厢盖布1的侧视图。在使用者如图12的(c)所示那样向将把手构件14及15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手部时,如图12的(d)所示,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与安装有把手构件14及15的长边11b对置的长边11c的线材12自然挠曲。进而,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短边11a的线材12也自然挠曲,从而如图12的(d)的箭头所示,将长边11c拉向片状构件11的内侧(长边11b侧)。此时,对于安装于长边11b的线材12也以被拉向片状构件11的内侧(长边11c侧)的方式受力,但由于长边11b被使用者握持,因此安装于长边11b的线材12不移动。因此,若使用者继续使把手构件14及15相互靠近,则长边11c被拉向长边11b侧,进而如图13的(a)所示那样,长边11c比长边11b更被拉向使用者侧。
然后,使用者从图13的(a)所示的状态以合书的方式移动双手。也就是说,使用者一边使手掌翻转一边使两手靠近,以使双手的手背向上。由此,车厢盖布1如图13的(b)所示那样被折叠。若使用者进一步从该状态以同样的方式使双手移动,则车厢盖布1如图13的(c)所示那样形成三个圈。
并且,若使用者移动双手直至手掌的朝向旋转180度而使双手的手背向上,则车厢盖布1如图14的(a)所示那样以将圈三层重叠的方式折叠。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如图14的(b)所示那样使分别形成于把手构件14及15的卡定部23及26相互卡定。由此,即使如图14的(c)所示那样,使用者使双手从车厢盖布1离开,也能够抑制车厢盖布1返回到原状态。
图15是用于说明基于卡定部23及26的车厢盖布1的卡定方法的图。若使用者如图13的(c)所示折叠车厢盖布1,则如图15的(a)所示,把手构件14的表面14a与把手构件15的背面15a对置。因此,卡定部23及26成为彼此对置状态。
在图15的(a)所示的状态下,通过横向的滑动动作使图9所示的卡定部23的头部23b从图10中所示的卡定部26的入口26c进入空间26b。由此,头部23b收纳于空间26b,与头部23b连接的基部23a从卡定部26的开口部26d延伸至空间26b的外部。由此,如图15的(b)所示,卡定部23及26相互卡定。此时,车厢盖布1虽然因线材12的弹性而沿解除折叠状态的方向,即以图15的(b)的箭头C所示的方向(纵向)受力,但由于卡定部26的开口部26d的宽度比卡定部23的头部23b的宽度窄,因此头部23b无法穿过开口部26d,卡定部23及26的卡定不会脱离。因此,能够抑制向纵向即车厢盖布打开方向的力,减少折叠状态在不希望的时机被解除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固定于线材12的把手构件14及15,因此,能够握持把手部14及15并仅通过以合书的方式移动就将车厢盖布1折叠。因此,在折叠车厢盖布1时,容易知晓握持车厢盖布1的部位,另外,由于不需要使车厢盖布1扭转的动作,因此能够容易折叠车厢盖布1。另外,由于在把手构件14及15设有指示放置手指的位置的凹部21、突起部22、24,把手构件14及15的握持方式也能够容易理解,因而能够更加容易地折叠车厢盖布1。另外,把手构件14及15还具有能够对车厢盖布1赋予高级感的优点。
接下来,说明具有车厢盖布1和将车厢盖布1安装于汽车100的安装机构的遮光结构。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划分汽车100的行李厢120的两个侧壁150中的一个侧壁150a的立体图,图17是将图16的区域D放大的放大图。图16及17所示的侧壁150a具有用于安装车厢盖布1的架部50。架部50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延伸。架部50的长度及宽度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形成为,在将车厢盖布1载置于架部50时,车厢盖布不会因汽车100的摆动等而落下。另外,在图例中,架部50由连续的一个架形成,但也可以由彼此独立的多个架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侧壁150的另一个侧壁虽未图示,但具有如图16所示的侧壁150a镜像反转得到的结构。
图18是示出安装于架部50的状态的车厢盖布1的立体图。片状构件11的短边11a分别载置于侧壁150的两个架部50,由此车厢盖布1从一个侧壁150a架设至另一侧壁。此时,车厢盖布1以片状构件11的两个长边11b及11c中的设有把手构件14及15的长边11b配置在车辆后方侧的方式架设。
图19是从下侧观察载置于架部50的车厢盖布1的把手构件15附近的立体图,图20是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载置于架部50的车厢盖布1的把手构件15附近的俯视图。
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把手构件15的背面形成的卡定部26与架部50的一个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辆后方侧的端部)51抵接,兼作为对车厢盖布1在架部50上的位置进行确定的架定位部。这样一来,不在车厢盖布1设置架定位部专用的构件也可以,因此能够实现车厢盖布1的结构的简化。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把手构件14及15的另一方式。
图21~图23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把手构件14及15的结构的图。具体来说,图21是示出安装于片状构件11的状态的把手构件14及15的俯视图,图21的(a)示出从车厢盖布1的表面观察的把手构件14及15,图21的(b)示出从车厢盖布1的背面观察的把手构件14及15。图22是示出把手构件14的表面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把手构件14的侧面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构件15具有使把手构件14镜像反转得到的结构,因此适当省略把手构件15的说明。
如图21~图23所示,把手构件14的表面由平坦的面形成。另外,在把手构件14的侧面具有作为与把手构件15(具体来说是后述的钩状突起部63)卡定的卡定部的卡定槽61,和用于将车厢盖布1架设于汽车100的行李厢120的突起部62。
卡定槽61是凹部或孔部,其在车厢盖布1折叠后供钩状突起部63插入,从而与钩状突起部63卡定。在图例中,卡定槽61设置在把手构件14的与片状构件11的设有把手构件14的角部对置的侧面61a。
突起部62从把手构件14的沿着片状构件11的短边的侧面61b,沿长边方向朝向片状构件11的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62具有圆柱形状,但可以具有棱柱形状等其他形状。
分别设置于把手构件14及15的突起部62载置于在汽车100的行李厢120的侧壁150a设置的架部50的规定位置,由此将车厢盖布1架设于汽车100的行李厢12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架部50的规定位置设置用于载置突起部62的凹部(未图示)等。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片状构件11的设有把手构件14及15的长边11b配置在车辆后方侧的方式架设车厢盖布1,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片状构件11的长边11b配置在车辆前方侧的方式架设车厢盖布1。
另外,在把手构件15的背面形成有供螺钉30插通的螺纹孔25和作为卡定部的钩状突起部63。在图例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螺纹孔25有三个,并分别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图24是示出钩状突起部63的更详细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4所示,钩状突起部63具有大致L字状,包括:基部63a,其与把手构件15的背面15a连接,并从背面15a延伸;以及头部63b,其与基部63a的顶端连接,并沿顺着背面15a(片状构件11)的方向延伸。
图25是用于说明基于卡定槽61及钩状突起部63的车厢盖布的卡定方法的图。若使用者如图13的(c)所示折叠车厢盖布1,则把手构件15的钩状突起部62的头部63b与把手构件14的卡定槽61对置。在该状态下,如图25所示,把手构件15的钩状突起部62的头部63b插入把手构件14的卡定槽61中,由此能够与把手构件14的卡定槽61卡定。此时,折叠车厢盖布1并使把手构件14及15彼此靠近的接近方向S与将钩状突起部62插入卡定槽61的插入方向T大致正交。因此能够使卡定槽61与钩状突起部62的卡定不易被解除。
钩状突起部63的形状不限于图24所示的形状。图26及图27是示出钩状突起部63的其他形状的图。
图26的(a)是钩状突起部63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26的(b)是钩状突起部63的另一例的侧视图。在图25的例子中,在钩状突起部63的头部63b的顶端部63c设有沿与背面15a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凸部63d。凸部63d沿着顶端部63c设置。
在本例中,在钩状突起部62的头部63b插入到卡定槽61中时,凸部63d将卡定槽61的内壁(未图示)在上下方向(与背面15a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按压,由此能够使钩状突起部62与卡定槽61更强力地卡定。
图27的(a)是钩状突起部63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27的(b)是钩状突起部63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在图27的例子中,设有从钩状突起部63的头部63b的顶端部63c的两端沿顺着背面15a的方向延伸的凸部63e。
在本例中,在钩状突起部62的头部63b插入卡定槽61中时,凸部63e将卡定槽61的内壁在左右方向(沿着背面15a的方向)上按压,能够使钩状突起部62与卡定槽61更强力地卡定。
另外,也可以在钩状突起部63的头部63b的顶端部63c如图27所示那样设有切口部63f。由此,由于能够使钩状突起部62的头部63b易于挠曲,因此能够使钩状突起部62的头部63b易于插入卡定槽61中。需要说明的是,切口部63f在图例中形成有两个,但也可以仅形成有一个,或形成有三个以上。另外,切口部63f也可以设置于图24、图26中示出的钩状突起部63。
需要说明的是,钩状突起部62也可以是具有凸部63d及63e两者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凸部63d将卡定槽61的内壁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上按压,由此能够使钩状突起部62和卡定槽61更强力地卡定。另外,能够抑制钩状突起部62与卡定槽61之间的松动,其结果是,在将车厢盖布1以折叠状态装载于车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车辆振动而产生的异常声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定槽61设置在把手构件14及15的侧面,但只要能够与钩状突起部63卡定,也可以设置于表面等侧面以外的部位。但是,从美观性的观点出发,卡定槽61优选设置于把手构件14及15的侧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在把手构件14及15设置卡定槽61和钩状突起部63这两者,但也可以在把手构件14及15中的一方设置卡定槽61,在另一方设置钩状突起部63。
在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图示的结构仅是一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结构。
例如,作为遮光构件,以车厢盖布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遮光构件不限于车厢盖布1,能够应用于一般的遮光构件。
另外,以车厢盖布1折叠后的状态卡定的卡定机构不限于图8及图9等中示出的例子,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卡定机构设置在把手构件14及15中的一方的片状构件11的第一面侧和把手构件14及15中的另一方的片状构件11的位于第一面的背侧的第二面侧,只要具有彼此卡定的卡定部即可。因此,也可以在把手部14的表面设置卡定部26,在把手部15的背面设置卡定部23。
另外,卡定机构也可以在把手构件14及15附近缝制带纽扣的线绳,在将车厢盖布1折叠后安装彼此的纽扣而固定。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通常时将纽扣固定于把手构件14及15从而能够抑制线绳的晃荡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厢盖布
11 片状构件
12 线材
13 修边构件
14、15 把手构件
20 一般面
21 凹部
22、24 突起部
23、26 卡定部
25 螺纹孔
30 螺钉
50 架部
51 端部
61 卡定槽
62 突起部
63 钩状突起部
100 汽车
110 后部座席
120 行李厢
130 行李厢底板
140 后门
150 侧壁。

Claims (4)

1.一种遮光结构,包括:
遮光构件;以及
载置所述遮光构件的架部,
其中,所述遮光构件包括:
大致矩形状的片状构件;
线材,其以包围所述片状构件的外周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片状构件,且能够弯曲变形;
把手构件,其安装于所述片状构件的一边的两端部,并相对于所述线材固定;以及
卡定部,其设置在安装于所述两端部的把手构件的一方的把手构件的所述片状构件的第一面侧、和所述把手构件的另一方的把手构件的所述片状构件的位于所述第一面侧的背侧的第二面侧,并彼此卡定,
所述卡定部兼作架定位部,所述架定位部与所述架部的一个端部抵接而确定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架部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结构,其中,
所述把手构件具有夹入所述片状构件及所述线材而彼此卡合的两个卡合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光结构,其中,
在所述把手构件形成有指示使用者握持时的规定手指的位置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结构,其中,
在所述把手构件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面的背侧的面形成有指示所述使用者握持时的另一手指的位置的突起部。
CN201880023337.0A 2017-04-03 2018-03-28 遮光结构 Active CN1104943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3591 2017-04-03
JP2017-073591 2017-04-03
PCT/JP2018/012919 WO2018186266A1 (ja) 2017-04-03 2018-03-28 遮光部材および遮光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327A CN110494327A (zh) 2019-11-22
CN110494327B true CN110494327B (zh) 2023-05-12

Family

ID=63712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3337.0A Active CN110494327B (zh) 2017-04-03 2018-03-28 遮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1013B2 (zh)
JP (1) JPWO2018186266A1 (zh)
CN (1) CN110494327B (zh)
WO (1) WO20181862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36182B1 (ko) * 2019-10-07 2021-04-06 주식회사 서연이화 경량 커버링 쉘프
JP7377681B2 (ja) 2019-11-20 2023-11-10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遮蔽部材
WO2022185960A1 (ja) * 2021-03-02 2022-09-09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荷室の遮蔽構造
CN114604176A (zh) * 2022-03-14 2022-06-10 昆山誉球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箱遮物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3339A (en) * 1972-12-12 1975-12-02 Goodyear Aerospace Corp Quick attached transparent armor windows
US4708388A (en) * 1987-01-16 1987-11-24 Walter Zacharczuk Dashboard cover
JPH0526549U (ja) * 1991-09-21 1993-04-06 エムエイシイサンコー株式会社 日除け具
JPH0532695U (ja) * 1991-09-30 1993-04-30 三郎 松本 窓用取付日除け具
JPH0655934A (ja) * 1992-06-25 1994-03-01 Auto Shade Inc 自動車用折り畳み式日除けおよび窓をカバーする方法
US5570921A (en) * 1994-06-20 1996-11-05 Brooker; Gregory A. Foldaway plastic corrugated motor vehicle carrying tote
US5547187A (en) * 1994-08-24 1996-08-20 Prince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cover
JP3291647B2 (ja) 1997-10-31 2002-06-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トノカバー
WO2001023204A1 (en) * 1999-09-27 2001-04-05 Jeremy Hoenack Ballistically deployed vehicle and utility covers
JP2001158298A (ja) 1999-12-03 2001-06-12 Kasai Kogyo Co Ltd ラゲージルーム用カバー
JP2001191854A (ja) * 2000-01-12 2001-07-17 Suzuki Motor Corp トノカバーの配設構造
US7066524B2 (en) * 2000-08-14 2006-06-27 Agri-Cover, Inc. Tonneau cover with turn knob for rear bar locks
US6406085B1 (en) * 2001-01-12 2002-06-18 Nifty Products, Inc. Removable bi-section cargo cover system
JP3954413B2 (ja) * 2002-03-07 2007-08-08 モリ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に軟質樹脂を取り付ける方法
US6644716B1 (en) * 2002-07-10 2003-11-11 Mcnabb James David Portable external c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50083776A1 (en) * 2003-10-20 2005-04-21 Shoemaker Johnny B. Portable mixing sheet with handles
US7960673B2 (en) * 2005-01-29 2011-06-14 Li George T C Portable electric grill
JP4639127B2 (ja) 2005-08-31 2011-02-23 株式会社オプナス 受信機
EP2164786B1 (en) * 2007-07-16 2013-12-25 Formetco, Inc. Cable tens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a sheet to a frame
JP5004235B2 (ja) 2007-11-29 2012-08-22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トノカバー装置
JP5916210B2 (ja) 2012-03-19 2016-05-11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眉描き補助具
JP6193560B2 (ja) * 2012-11-30 2017-09-06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車両用トノカバー
US9802548B2 (en) * 2013-08-14 2017-10-31 Jeff A. Wilson Truck bed storage system
US9186961B2 (en) * 2013-09-18 2015-11-17 Creative & Cooperative International, INC. Sunshade holding structure
JP5796055B2 (ja) 2013-10-23 2015-10-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荷室構造
US9315156B1 (en) * 2014-10-03 2016-04-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nd load floor for a vehicle
US9925855B2 (en) * 2015-01-14 2018-03-27 Raymond Anthony Joao C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ehicle windows and/or other vehicle components
US9499030B1 (en) * 2015-05-27 2016-11-22 Creative & Cooperative International, INC. Vehicle sunshade apparatus
TWM511963U (zh) * 2015-07-28 2015-11-11 Macauto Ind Co Ltd 遮物簾拉把
US10315581B2 (en) * 2016-05-25 2019-06-11 Touching Design LLC Flexible cargo cover
US10160381B1 (en) * 2017-08-11 2018-12-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cargo canopy with hazard warning sign
US20190168585A1 (en) * 2017-09-05 2019-06-06 Maria Callaghan Automobile window screen
US10850884B1 (en) * 2017-10-20 2020-12-01 Nir B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bris collection and hauling
US11254467B2 (en) * 2018-05-17 2022-02-22 A-Z Ez Caddy Llc A-Z EZ caddy
US11352205B2 (en) * 2018-11-04 2022-06-07 Phelan Sharkey Debris collection and portage system
US20200353848A1 (en) * 2019-05-08 2020-11-12 William C. Knaust Vehicle trench covers
JP7377681B2 (ja) * 2019-11-20 2023-11-10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遮蔽部材
DE102021200418A1 (de) * 2020-08-14 2022-02-17 Bos Gmbh & Co. Kg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86266A1 (ja) 2018-10-11
US20200391663A1 (en) 2020-12-17
US11661013B2 (en) 2023-05-30
JPWO2018186266A1 (ja) 2020-02-06
CN110494327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4327B (zh) 遮光结构
EP2740633B1 (en) Door trim
JP4810500B2 (ja) ラゲージボード
KR102195056B1 (ko) 차량의 내부 트림 상에 물체를 장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차량
JP5168531B2 (ja) ドアトリム
JP4716418B2 (ja) 表皮付き内装材
WO2016084813A1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車両用内装パネル、及び車両用複合内装部品
KR20120090949A (ko) 차량용 커버 장치
JP647318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
KR20120007874A (ko) 차량의 포브 키
JP4379714B2 (ja) 車両用トノカバー装置
KR0130801Y1 (ko) 자동차의 케이블 고정구
JP5796055B2 (ja) 車両用荷室構造
JP3561484B2 (ja) 車両のリヤゲート構造
KR100946142B1 (ko) 차량의 글로브 박스 잠금장치
JP2002114110A (ja)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5127529B2 (ja) 開閉蓋構造
JP6714843B2 (ja)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JP6714842B2 (ja)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JP2020120540A (ja) グロメット
JP5487005B2 (ja) 車両用バスケット
CN218316487U (zh) 手套箱总成及车辆
KR102250752B1 (ko) 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7231473B2 (ja) 内装部材
KR101892175B1 (ko) 자동차용 로드 플로어 매트의 스트랩 고정용 고정 브래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