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2157B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2157B
CN110352157B CN201880015335.7A CN201880015335A CN110352157B CN 110352157 B CN110352157 B CN 110352157B CN 201880015335 A CN201880015335 A CN 201880015335A CN 110352157 B CN110352157 B CN 110352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vehicle width
vehicle body
cross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53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2157A (zh
Inventor
松田大和
中山伸之
村冈修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52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2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2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2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3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transverse members providing body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包括底板、一对纵梁、电池、左右一对下边梁、横梁、冲击吸收构件及加强构件。冲击吸收构件在底板的下表面侧以在纵梁与下边梁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与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而且,冲击吸收构件与纵梁及下边梁结合。加强构件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横梁中在车宽方向上与左右一对纵梁对应的部分彼此之间的范围。

Description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在具备作为驱动车辆的驱动源的电动机和储存供应给电动机的电力的电池的电动汽车等车辆中,在搭载大型且大重量的电池的情况下,在形成车厢的地板面的底板的下方且在左右一对纵梁之间设置电池,所述一对纵梁在底板的下表面侧在车宽方向上离开间隔地设置。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结构:车辆中,在底板下方且纵梁之间设置有电池,并且具备支撑设置在底板下方的电池的电池架和设置在该电池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能量吸收构件,而且使电池架与能量吸收构件的相向面平行地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709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为了提高车辆安全而有如下的要求:针对在底板下方且纵梁之间设置有电池的电动汽车等车辆,在发生与电线杆等的侧面碰撞(电线杆侧撞)且碰撞负荷从车宽方向外侧作用于下边梁时,抑制电池的破损等,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保护性能。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在底板下方设置有电池的车辆,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生侧面碰撞时的电池保护性能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包括:底板,形成车厢的地板面;左右一对纵梁,在车宽方向上离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电池,在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纵梁之间;左右一对下边梁,与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结合,并且相对于所述左右一对纵梁而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横梁,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侧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下边梁之间;冲击吸收构件,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以在所述纵梁和所述下边梁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与所述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纵梁及所述下边梁结合,以吸收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以及加强构件,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横梁中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左右一对纵梁对应的部分之间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时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时的俯视图。
图3是从下方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时的底视图。
图4是在去除了电池及电池架的状态下从下方侧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时的底视图。
图5是表示图2中的V-V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2中的VI-VI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2中的VII-VII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的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设置于横梁的加强构件的图。
图10是表示图8中的X-X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设于横梁的别的配管设置部的图。
图12是表示图3中的XII-XII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冲击吸收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Up”表示车身上方侧,“Lo”表示车身下方侧,“Fr”表示车身前方侧,“Re”表示车身后方侧,“Le”表示车身左侧,“Ri”表示车身右侧,“In”表示车内侧,“Out”表示车外侧。
图1是从斜上方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时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侧观察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时的俯视图,图3是从下方侧观察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时的底视图,图4是在去除了电池及电池架的状态下从下方侧表示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时的底视图,图5是表示图2中的V-V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2中的VI-VI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2中的VII-VII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放大表示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的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应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的车身1是具备作为驱动车辆的驱动源的电动机、及储存供应给电动机的电力的电池的电动汽车等的车身,如图1至图8所示,在车身下部,具备:底板2,形成车厢的地板面;左右一对下边梁3,分别结合于底板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多个横梁,具体而言为第1横梁4及第2横梁5,在底板2的上表面侧,架设在左右一对下边梁3间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底板2上形成有底板隧道部10,该底板隧道部10在车宽方向中央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朝车身上方侧隆起。底板隧道部10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被第1横梁4分割,包括设置在第1横梁4的车身前方侧的前侧隧道部11和设置在第1横梁4的车身后方侧的后侧隧道部12。
前侧隧道部11具备上表面部11a、两侧的侧面部11b及两侧的第1凸缘部11c而形成为剖面大致帽状,两侧的第1凸缘部11c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底板2。在前侧隧道部11的后端部,设有从上表面部11a朝车身后方侧延伸的第2凸缘部11d和从两侧的侧面部11b分别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两侧的第3凸缘部11e,第2凸缘部11d与两侧的第3凸缘部11e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1横梁4的车身前方侧。
此外,后侧隧道部12也具备上表面部12a、两侧的侧面部12b及两侧的第1凸缘部12c而形成为剖面大致帽状,两侧的第1凸缘部12c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底板2。在后侧隧道部12的前端部,设有从上表面部12a朝车身前方侧延伸的第2凸缘部12d和从两侧的侧面部12b分别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两侧的第3凸缘部12e,第2凸缘部12d和两侧的第3凸缘部12e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1横梁4的车身后方侧。
如图5及图6所示,左右的下边梁3分别具备构成下边梁3的车身内侧的下边梁内件21、构成下边梁3的车身外侧的下边梁外件22、及设置在下边梁内件21与下边梁外件22之间的下边梁增强件23。另外,图1至图4中,仅示出了下边梁3的下边梁内件21。
下边梁内件21具备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面部21a、从纵面部21a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朝车外侧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上表面部21b以及下表面部21c,以朝车内侧隆起的方式形成为剖面大致帽状,下边梁增强件23及下边梁外件22以朝车外侧隆起的方式形成为剖面大致帽状。下边梁内件21、下边梁增强件23与下边梁外件22在车身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分别重合并通过焊接等接合,下边梁3形成为闭合剖面状。
第1横梁4及第2横梁5以与底板隧道部10交叉的方式,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底板2的上表面侧。第1横梁4和第2横梁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地设置,第1横梁4设置在第2横梁5的车身前方侧。
本实施方式中,第1横梁4在车宽方向上未被分割,而在左右的下边梁3之间的范围沿车宽方向延伸。如图7所示,第1横梁4具备上表面部4a、从上表面部4a的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的端部分别朝车身下方侧延伸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以及从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的下端部分别朝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前侧凸缘部4d及后侧凸缘部4e而形成为剖面大致帽状,前侧凸缘部4d及后侧凸缘部4e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底板2。
第1横梁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通过焊接等接合于下边梁3,在车宽方向中央侧的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分别结合有前侧隧道部11的后端部及后侧隧道部12的前端部。如图2所示,前侧隧道部11的第2凸缘部11d及两侧的第3凸缘部11e分别沿着第1横梁4的车身前方侧的上表面部4a及前表面部4b而接合于上表面部4a及前表面部4b,后侧隧道部12的第2凸缘部12d及两侧的第3凸缘部12e分别沿着第1横梁4的车身后方侧的上表面部4a及后表面部4c而接合于上表面部4a及后表面部4c。
此外,在第1横梁4中,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具备横梁侧脆弱部4f,该横梁侧脆弱部4f在冲击负荷从车宽方向外侧作用时相对于冲击负荷而比第1横梁4的其他部分脆弱。横梁侧脆弱部4f由分别设在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的凹部4f所形成,凹部4f沿着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在车身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以向第1横梁4的内侧呈剖面圆弧状凹陷的方式设置。
分别设在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的凹部4f在车宽方向上设置于相同位置,在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的各者上,而且在它们的车宽方向两侧分别设有2个在车宽方向上离开间隔的凹部4f。如图6所示,第1横梁4的凹部4f以相对于后述的纵梁40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设置。
图9是表示设置于横梁的加强构件的图,图9中,以双点画线表示了第1横梁。如图9所示,在第1横梁4中,设置有加强构件,具体而言,设置有第1加强构件31及第2加强构件32,第1加强构件31及第2加强构件32沿第1横梁4的轴向亦即车宽方向延伸,且车宽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第1横梁4短。
如图7所示,第1加强构件31具备与第1横梁4的上表面部4a大致平行地设置的上表面部31a、以及大致沿着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设置并从上表面部31a的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的端部分别朝车身下方侧延伸的前表面部31b及后表面部31c,而形成为剖面大致U字状。在第1加强构件31的上表面部31a上,且在车身前后方向中央侧形成有朝车身下方侧呈剖面大致三角状凹陷的突条部31d。
第2加强构件32设置在第1加强构件31的车身下方侧,具备与第1横梁4的上表面部4a大致平行地设置的上表面部32a、与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e离开间隔且与之大致平行地设置并从上表面部32a的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的端部分别朝车身下方侧延伸的前表面部32b及后表面部32c、以及从前表面部32b及后表面部32c的下端部分别朝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前侧凸缘部32d及后侧凸缘部32e,而形成为剖面大致帽状。第2加强构件32的前侧凸缘部32d及后侧凸缘部32e分别与第1横梁4的前侧凸缘部4d及后侧凸缘部4e一同接合于底板2。
第1加强构件31和第2加强构件32设置在第1横梁4的内部中在车宽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如图9所示,在第1加强构件31和第2加强构件3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设有连结第1加强构件31和第2加强构件32的连结构件33。
连结构件33具备:分隔面部33a,以在车宽方向上分隔第1横梁4内部的方式,沿与第1横梁4的轴向亦即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第1凸缘部33b,从分隔面部33a的上端部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两侧的第2凸缘部33c,从分隔面部33a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两端部的车身上侧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两侧的第3凸缘部33d,从分隔面部33a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两端部的车身下侧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而且,第1凸缘部33b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1加强构件31的上表面部31a,两侧的第2凸缘部33c分别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1加强构件31的前表面部31b及后表面部31c,两侧的第3凸缘部33d分别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2加强构件32的前表面部32b及后表面部32c。第1加强构件31和第2加强构件32通过连结构件33连结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设置在车宽方向上与左右的纵梁40对应的部分之间的范围,即,设置在车宽方向上从与一方的纵梁40重叠的位置至与另一方的纵梁40重叠的位置之间的范围。
图10是表示图8中的X-X线剖面处的下部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第1横梁4还在将底板隧道部10分割为前侧隧道部11和后侧隧道部12的部分亦即与底板隧道部10结合的结合部,具备设置配管6的配管设置部,该配管6在底板隧道部10的车身下方侧以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在第1横梁4中,且在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分别形成有作为配管设置部的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4g。图10中,表示了第1横梁4的后表面部4c上所形成的开口部4g,但在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上也形成有与后表面部4c同样的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4g。
形成在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的开口部4g以使前侧隧道部11内部与后侧隧道部12内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通的方式而设,并且以使电缆用配管或刹车配管用等的配管6穿过前侧隧道部11内部、第1横梁4内部及后侧隧道部12内部而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方式形成。
在第1横梁4中形成作为配管设置部的开口部4g的情况下,在与第1横梁4的开口部4g相对的位置设置第1加强构件31或第2加强构件32时,在第1加强构件31或第2加强构件32上,也能够与第1横梁4的开口部4g对应地形成作为配管设置部的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另外,作为配管设置部,也可取代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而形成圆形等其他形状的开口部。
图11是表示设于横梁的别的配管设置部的图。如图11所示,作为设于第1横梁4的配管设置部,在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的各者上也能够分别形成从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各自的下端部朝上方侧呈大致矩形状凹陷的凹部4g1
此情况下,分别形成在第1横梁4的前表面部4b及后表面部4c的凹部4g1也能够以使前侧隧道部11内部与后侧隧道部12内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通的方式而设,并且以使电缆用配管或刹车配管用等的配管6穿过前侧隧道部11内部、第1横梁4内部及后侧隧道部12内部而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方式形成。
对于在第1横梁4中形成作为配管设置部的凹部4g1的情况下,在与第1横梁4的凹部4g1相对的位置设置第1加强构件31或第2加强构件32时,在第1加强构件31或第2加强构件32上,也能够与第1横梁4的凹部4g1对应地形成作为配管设置部的大致矩形状的凹部。另外,作为配管设置部,也可取代大致矩形状的凹部而形成半圆形等其他形状的凹部。
如图1及图2所示,第2横梁5具备上表面部5a、从上表面部5a的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的端部分别朝车身下方侧延伸的前表面部5b及后表面部5c、以及从前表面部5b及后表面部5c的下端部分别朝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前侧凸缘部5d及后侧凸缘部5e,而形成为剖面大致帽状,前侧凸缘部5d及后侧凸缘部5e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底板2。
第2横梁5在车宽方向上被底板隧道部10分割,在车宽方向上被分割的第2横梁5的各者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通过焊接等接合于下边梁3,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底板隧道部10具体而言为后侧隧道部12。
此外,在车宽方向上被分割的第2横梁5分别在第2横梁5的上表面部5a中的第2横梁5的车宽方向外侧及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用于分别安装座椅导轨(未图示)的座椅导轨安装构件7、8。
座椅导轨安装构件7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第2横梁5,并且接合于下边梁3。座椅导轨安装构件8设置于车宽方向内侧,接合于第2横梁5,并且接合于底板隧道部10具体而言为后侧隧道部12。
车身1中,第1横梁4及第2横梁5与设置在底板2下方的电池9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地设置。
如图3及图4所示,车身1还在车身下部具备:左右一对纵梁40,在车宽方向上离开间隔地设置在底板2的下表面侧,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电池9,在底板2的下方设置在左右一对纵梁40之间;以及电池架50,支撑电池9。
纵梁40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底板隧道部10和下边梁3之间。如图6所示,纵梁40具备下表面部40a、从下表面部40a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朝上方侧延伸的两侧的侧面部40b、以及从两侧的侧面部40b分别朝外侧延伸的两侧的凸缘部40c,而形成为剖面大致帽状,两侧的凸缘部40c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底板2的下表面侧而形成为闭合剖面状。
电池9从第1横梁4的车身前方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至第2横梁5的车身后方侧,并安装于电池托盘60的上表面侧。如图6所示,电池托盘60具备安装电池9的基部61、从基部61的周缘部朝上方侧延伸的纵壁部62、及从该纵壁部62的上端部朝外侧延伸的凸缘部63,凸缘部63被安装于电池架50。
如图3所示,电池架50具备设置于车身前方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梁51、设置于车身后方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梁52、以及分别连接前梁51的车宽方向两侧和后梁52的车宽方向两侧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侧的侧梁53,两侧的侧梁53分别设置在左右的纵梁40的车身下方侧并被安装于纵梁40。
图12是沿着图3中的XII-XII线的车身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前梁51、后梁52及两侧的侧梁53分别包含构成电池架50的车身上侧的上梁55和构成电池架50的车身下侧的下梁56。
上梁55具备沿与车身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上侧面部55a和设置在车内侧并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内侧面部55b,而形成为剖面大致L字状,并且具备从上侧面部55a及内侧面部55b分别朝大致垂直方向及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凸缘部55c、55d。
另一方面,下梁56具备沿与车身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下侧面部56a和设置在车外侧并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外侧面部56b,而形成为剖面大致L字状,并且具备从下侧面部56a及外侧面部56b分别朝大致水平方向及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凸缘部56c、56d。
电池架50在上梁55的凸缘部55c、55d与下梁56的凸缘部56d、56c重合在一起的情况下通过焊接等将它们接合,从而具备沿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凸缘部50a和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凸缘部50b,并形成为闭合剖面状。
在电池架50上还形成有在上梁55的上侧面部55a的车宽方向内侧向车身下侧凹下的台阶部55e。电池托盘60的凸缘部63安装于电池架50的台阶部55e,电池9被电池架50支撑。
电池架50具体而言为侧梁53大致沿着纵梁40而设置,并连接于纵梁40。如图12所示,在连接电池架50与纵梁40的梁架连接部58处,在纵梁40中,在下表面部40a上形成有螺栓插孔40d,并且与螺栓插孔40d对应地在下表面部40a的上表面侧通过焊接等而固接有螺母N。
另一方面,在电池架50上具体而言为在侧梁53上,在上梁55的上侧面部55a形成有螺栓插孔55f,并且在下梁56的下侧面部56a形成有螺栓插孔56e,形成为圆筒状并且被螺栓穿通的筒状构件57通过焊接等被固接于上梁55的上侧面部55a的下表面侧。
而且,在电池架50的上梁55的上侧面部55a被设置在纵梁40的下表面部40a的下方的状态下,从电池架50的下方侧将螺栓B螺合于螺母N,以连接电池架50与纵梁40。梁架连接部58在侧梁53的车身前后方向上设有多个,它们在车身1中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第1横梁4的车身前方侧、第1和第2横梁4、5之间、以及第2横梁5的车身后方侧。
如图3及图4所示,车身1还在车身下部具有多个在底板2的下表面侧以在纵梁40和下边梁3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冲击吸收构件70、80。冲击吸收构件70、80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吸收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它们结合于纵梁40及下边梁3。
在车身1中,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地设置有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和第2冲击吸收构件80,第1冲击吸收构件70设置在第2冲击吸收构件80的车身前方侧。第1冲击吸收构件70设置在与第1横梁4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第2冲击吸收构件80设置在与第2横梁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和第2冲击吸收构件80分别设置在车身1的车宽方向两侧。
图13是表示冲击吸收构件的立体图,表示了设置在车身左侧的第1冲击吸收构件。如图13所示,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具备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且大致平行地设置并且沿与车身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两侧的侧面部71、72、以及连结两侧的侧面部71、72的车身下方侧的端部并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面部73,而形成为剖面大致U字状。
两侧的侧面部71及72形成为大致同一形状,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对应于下边梁3具体而言为对应于下边梁内件21的纵面部21a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对应于纵梁40的侧面部40b而形成,而且形成为从车宽方向内侧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而远端越细的呈大致梯形状的形状。
位于车身前方侧的侧面部71具备:外侧凸缘部71a,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并朝车身前方侧延伸;内侧凸缘部71b,设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并朝车身前方侧延伸;以及上侧凸缘部71c,设在车身上方侧的端部并朝车身前方侧延伸。
位于车身后方侧的侧面部72同样地具备:外侧凸缘部72a,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并朝车身后方侧延伸;内侧凸缘部72b,设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并朝车身后方侧延伸;以及上侧凸缘部72c,设在车身上方侧的端部并朝车身后方侧延伸。
此外,底面部73具备:外侧凸缘部73a,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并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内侧凸缘部73b,设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并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基于两侧的侧面部71、72形成为从车宽方向内侧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而远端越细的形状,并且基于底面部73将两侧的侧面部71、72的车身下方侧的端部连结,而形成为从车宽方向内侧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而远端越细的形状。
第1冲击吸收构件70还在两侧的侧面部71、72具备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71d、72d,该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71d、72d在受到来自车宽方向外侧的冲击负荷的作用时,相对于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而比第1冲击吸收构件70的其他部分脆弱。
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71d、72d由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侧面部71、72上的凹部71d、72d形成,凹部71d、72d分别以在车身上下方向上沿着侧面部71、72延伸并且向第1冲击吸收构件70的内侧呈剖面大致梯形状凹陷的方式设置。
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侧面部71、72上的凹部71d、72d在车宽方向上设置在相同位置,而且如图6所示,较为理想的是,凹部71d、72d设置在如下位置:在第1冲击吸收构件70设置在下边梁3和纵梁40之间的状态下与设于第1横梁4的作为横梁侧脆弱部4f的凹部4f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第1冲击吸收构件70中,设置在两侧的侧面部71、72上的上侧凸缘部71c、72c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底板2的下表面侧,设置在两侧的侧面部71、72上的外侧凸缘部71a、72a及设置在底面部73上的外侧凸缘部73a通过焊接等接合于下边梁3,设置在两侧的侧面部71、72上的内侧凸缘部71b、72b及设置在底面部73上的内侧凸缘部73b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纵梁40,由此,第1冲击吸收构件70接合于底板2、下边梁3及纵梁40。
具体而言,设置在两侧的侧面部71、72上的外侧凸缘部71a、72a接合于下边梁内件21的纵面部21a,设置在底面部73上的外侧凸缘部73a接合于下边梁内件21的下表面部21c,设置在两侧的侧面部71、72上的内侧凸缘部71b、72b接合于纵梁40的侧面部40b,设置在底面部73上的内侧凸缘部73b接合于纵梁40的下表面部40a。
第2冲击吸收构件80在两侧的侧面部未设置作为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的凹部,除此以外,与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同样地形成。第2冲击吸收构件80设置在与第2横梁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在底板2的下表面侧设置在下边梁3和纵梁40之间,并接合于底板2、下边梁3及纵梁40。
另外,如图5所示,在冲击吸收构件70、80与纵梁40结合的部分处,电池架50的凸缘部50a相应地被切去,以避免该凸缘部50a与冲击吸收构件70、80干涉。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车身1中,在发生侧面碰撞(电线杆侧撞)并且冲击负荷从车宽方向外侧作用于下边梁3时,输入至下边梁3的冲击负荷被传递至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及第1横梁4,由设置在纵梁40的车外侧的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及第1横梁4来吸收冲击负荷。
此外,由于加强构件31、32设置在第1横梁4中在车宽方向上与左右纵梁40对应的部分之间的范围,因此,能够抑制第1横梁4在车宽方向上的纵梁40间的变形。
而且,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和第1横梁4设置于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因此,当冲击负荷作用于下边梁3时,通过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及第1横梁4来有效抑制车宽方向上的纵梁40间的车身1的变形。
本实施方式中,第2横梁5以在车宽方向上被底板隧道部10分割的方式设置,但其也可以与第1横梁4同样的方式形成,该第1横梁4在车宽方向上未被分割,而是将底板隧道部10分割并且在左右的下边梁3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
此情况下,在第2横梁5中设置与第1横梁4同样的第1加强构件31及第2加强构件32,并且设置连结第1加强构件31与第2加强构件32的连结构件33。
而且,第2冲击吸收构件80以与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同样的方式形成,该第1冲击吸收构件70在两侧的侧面部设有作为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的凹部,设置在第2冲击吸收构件80上的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较为理想的是设置在与设于第2横梁5的横梁侧脆弱部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2个加强构件31、32设置在第1横梁4中在车宽方向上与左右的纵梁40对应的部分之间的范围,但也可以仅将2个加强构件31、32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1横梁4中。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在底板2的下方且在纵梁40之间设置有电池9,该结构具备:左右的下边梁3,相对于纵梁40而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横梁4,在底板2的上表面侧设置在下边梁3之间;冲击吸收构件70,在底板2的下表面侧,且在纵梁40和下边梁3之间设置在与横梁4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以及加强构件31、32,设置在横梁4中在车宽方向上与左右的纵梁40对应的部分之间的范围。
由此,在发生与电线杆等的侧面碰撞(电线杆侧撞)并且冲击负荷作用于下边梁3时,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70来吸收从下边梁3输入至冲击吸收构件70的冲击负荷,以保护电池9。此外,通过加强构件31、32,能够提高车宽方向上的纵梁40间的横梁4的刚性,能够将从下边梁3输入至横梁4的冲击负荷传递至相反侧的车身各部,抑制横梁4在车宽方向上的纵梁40间的变形,以保护电池9。而且,冲击吸收构件70和横梁4设置于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因此,在冲击负荷作用于下边梁3时,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70及横梁4来有效抑制车宽方向上的纵梁40间的车身变形,以保护电池9。因此,对于在底板下方设置有电池的车辆,能够提高发生侧面碰撞时的电池的保护性能。
此外,冲击吸收构件70形成为从车宽方向内侧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而远端越细的形状。由此,在发生侧面碰撞而冲击负荷作用于下边梁3时,能够将从下边梁3输入的冲击负荷通过冲击吸收构件70而从车宽方向外侧分散至车宽方向内侧,以传递至纵梁40。
此外,冲击吸收构件70具备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71d、72d,横梁4具备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纵梁40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横梁侧脆弱部4f。由此,在冲击负荷从下边梁3分别输入至冲击吸收构件70及横梁4时,冲击吸收构件70及横梁4能够分别以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71d、72d及横梁侧脆弱部4f为起点而发生溃缩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
此外,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71d、72d和横梁侧脆弱部4f设置于在车宽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冲击吸收构件70及横梁4在车宽方向的相同位置发生溃缩变形,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
此外,具备多个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与电池9重叠地设置的横梁4、5,而且多个冲击吸收构件70、80在与多个横梁4、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纵梁40与下边梁3之间,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电池9的保护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在下边梁3内未设置加强构件,但也可以在横梁4、5与下边梁3的结合部处,在下边梁3内,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与横梁4、5重叠的位置,设置分隔下边梁3内部的加强构件。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良及设计上的变更。
[本发明的总结]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包括:底板,形成车厢的地板面;左右一对纵梁,在车宽方向上离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电池,在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纵梁之间;左右一对下边梁,与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结合,并且相对于所述左右一对纵梁而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横梁,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侧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下边梁之间;冲击吸收构件,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以在所述纵梁和所述下边梁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与所述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纵梁及所述下边梁结合,以吸收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以及加强构件,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横梁中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左右一对纵梁对应的部分之间的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在发生与电线杆等的侧面碰撞(电线杆侧撞)并且冲击负荷作用于下边梁时,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来吸收从下边梁输入到冲击吸收构件的冲击负荷,以保护电池。
此外,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通过加强构件能够提高车宽方向上的纵梁间的横梁的刚性,能够将从下边梁输入到横梁的冲击负荷传递到相反侧的车身各部,抑制横梁在车宽方向上的纵梁间的变形,以保护电池。
而且,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冲击吸收构件和横梁设置于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因此,在冲击负荷作用于下边梁时,能够通过冲击吸收构件及横梁来有效抑制车宽方向上的纵梁间的车身变形,以保护电池。因此,对于在底板下方设置有电池的车辆,能够提高发生侧面碰撞时的电池的保护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形成为从车宽方向内侧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而远端越细的形状。
该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基于冲击吸收构件形成为从车宽方向内侧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而远端越细的形状,在发生侧面碰撞并且冲击负荷作用于下边梁时,能够将从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负荷通过冲击吸收构件而从车宽方向外侧分散至车宽方向内侧,以传递至纵梁,从而能够有效地获得所述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包括相对于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而脆弱的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所述横梁包括相对于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而脆弱的横梁侧脆弱部,该横梁侧脆弱部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纵梁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
该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冲击吸收构件具备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横梁具备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纵梁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横梁侧脆弱部,由此,在冲击负荷从下边梁分别输入到冲击吸收构件及横梁时,冲击吸收构件及横梁能够分别以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及横梁侧脆弱部为起点而发生溃缩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和所述横梁侧脆弱部设置于在车宽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
该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和横梁侧脆弱部设置于在车宽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冲击吸收构件及横梁在车宽方向的相同位置发生溃缩变形,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所述横梁在所述上表面侧设置有多个,该多个所述横梁与所述电池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并且该多个所述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彼此离开间隔,所述冲击吸收构件设置有多个,该多个所述冲击吸收构件设置在与所述多个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该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中,具备多个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与电池重叠地设置的横梁,而且多个冲击吸收构件在与多个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以在纵梁和下边梁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电池的保护性能。
以上的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对于在底板下方设置有电池的车辆,能够提高发生侧面碰撞时的电池的保护性能。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形成车厢的地板面;
左右一对纵梁,在车宽方向上离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电池,在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纵梁之间;
左右一对下边梁,与所述底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结合,并且相对于所述左右一对纵梁而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而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横梁,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侧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下边梁之间;
冲击吸收构件,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以在所述纵梁和所述下边梁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与所述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纵梁及所述下边梁结合,以吸收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以及
加强构件,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横梁中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左右一对纵梁对应的部分之间的范围,
所述一对纵梁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侧接合而形成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状,
所述加强构件的设置范围是,从该加强构件的车宽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与一方的所述纵梁的底面的车宽方向中间部位重叠的位置,至该加强构件的车宽方向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纵梁的底面的车宽方向中间部位重叠的位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设于所述横梁的内部,并且车宽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所述横梁短,所述加强构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表面部和从该上表面部分别向下方延伸的前表面部及后表面部,
在所述加强构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设有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具备多个凸缘部,所述多个凸缘部通过焊接分别与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上表面部、所述前表面部和所述后表面部连结,以在车宽方向上分隔所述横梁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包括相对于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而脆弱的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
所述横梁包括相对于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负荷而脆弱的横梁侧脆弱部,该横梁侧脆弱部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纵梁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侧脆弱部和所述横梁侧脆弱部设置于在车宽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在所述上表面侧设置有多个,该多个所述横梁与所述电池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并且该多个所述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彼此离开间隔,
所述冲击吸收构件设置有多个,该多个所述冲击吸收构件设置在与所述多个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CN201880015335.7A 2017-03-10 2018-02-21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Active CN110352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5617 2017-03-10
JP2017-045617 2017-03-10
PCT/JP2018/006123 WO2018163815A1 (ja) 2017-03-10 2018-02-21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2157A CN110352157A (zh) 2019-10-18
CN110352157B true CN110352157B (zh) 2022-03-25

Family

ID=63448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5335.7A Active CN110352157B (zh) 2017-03-10 2018-02-21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7881B2 (zh)
EP (1) EP3578444A4 (zh)
JP (1) JP6889419B2 (zh)
CN (1) CN110352157B (zh)
WO (1) WO20181638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8305A1 (en) * 2015-12-09 2017-06-15 Arcelormittal Vehicle underbody structure comprising a transversal beam of varying resistance to plastic deformation
JP6555235B2 (ja) * 2016-11-30 2019-08-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WO2018216614A1 (ja) * 2017-05-22 2018-11-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DE102017011994B3 (de) * 2017-12-22 2019-01-10 Daimler Ag Energiespeicher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Befestigungsanordnung einer solchen Energiespeichereinheit an einem Aufbau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Energiespeichereinheit
JP6724061B2 (ja) * 2018-04-18 2020-07-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
US10864944B2 (en) * 2018-05-14 2020-12-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frame
JP6662953B2 (ja) * 2018-05-25 2020-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6915592B2 (ja) * 2018-06-15 2021-08-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下部車体構造
JP6881404B2 (ja) * 2018-08-13 2021-06-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下部車体構造
JP6683777B2 (ja) * 2018-08-28 2020-04-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ケースの固定構造
WO2020085381A1 (ja) * 2018-10-24 2020-04-30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自動車骨格部材および電気自動車
FR3088031B1 (fr) * 2018-11-07 2021-01-15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ne batterie d'alimentation de puissance d'un vehicule
JP7124649B2 (ja) * 2018-11-08 2022-08-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7256445B2 (ja) * 2019-03-06 2023-04-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7223325B2 (ja) * 2019-03-06 2023-02-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US11091016B2 (en) * 2019-03-06 2021-08-17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7331448B2 (ja) * 2019-05-15 2023-08-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7275836B2 (ja) * 2019-05-15 2023-05-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1942480B (zh) * 2019-05-15 2022-11-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JP7172887B2 (ja) * 2019-07-02 2022-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7316513B2 (ja) * 2019-09-11 2023-07-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21041817A (ja) * 2019-09-11 2021-03-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US11607962B2 (en) 2019-12-12 2023-03-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igh voltage battery structural member end stabilizer
DE102020102199A1 (de) 2020-01-30 2021-08-0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JP7216037B2 (ja) * 2020-03-16 2023-01-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KR102453341B1 (ko) * 2020-06-15 2022-10-1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배터리 마운트 구조
JP7284131B2 (ja) * 2020-09-03 2023-05-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FR3117947A1 (fr) 2020-12-23 2022-06-24 Psa Automobiles Sa Structure de soubassement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JP7252995B2 (ja) * 2021-02-15 2023-04-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FR3121118A1 (fr) * 2021-03-25 2022-09-30 Psa Automobiles Sa Système de renfort pour plancher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JP7325475B2 (ja) * 2021-05-07 2023-08-1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電気自動車用の車体構造
FR3137647A1 (fr) * 2022-07-07 2024-01-12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contre les chocs latéraux, pour une structure d’un véhicule terrestre
WO2024014482A1 (ja) * 2022-07-14 2024-01-1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3393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JP2013103635A (ja) * 2011-11-15 2013-05-30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下部構造
CN103129632A (zh) * 2011-11-24 2013-06-05 铃木株式会社 车体的地板下部结构
JP2015074239A (ja) * 2013-10-04 2015-04-20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床部構造
CN205273630U (zh) * 2015-12-30 2016-06-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后部吸能结构
CN106143646A (zh) * 2016-07-29 2016-11-23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身下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0095B2 (ja) 2007-07-06 2012-03-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フロア構造
JP5842567B2 (ja) * 2011-11-21 2016-01-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電装品配設構造
JP5870992B2 (ja) 2013-12-25 2016-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US10029734B2 (en) * 2016-01-22 2018-07-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ocker insert formed by connected tubular membe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3393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JP2013103635A (ja) * 2011-11-15 2013-05-30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下部構造
CN103129632A (zh) * 2011-11-24 2013-06-05 铃木株式会社 车体的地板下部结构
JP2015074239A (ja) * 2013-10-04 2015-04-20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床部構造
CN205273630U (zh) * 2015-12-30 2016-06-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后部吸能结构
CN106143646A (zh) * 2016-07-29 2016-11-23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身下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8444A1 (en) 2019-12-11
JP6889419B2 (ja) 2021-06-18
WO2018163815A1 (ja) 2018-09-13
US11077881B2 (en) 2021-08-03
JPWO2018163815A1 (ja) 2020-01-09
CN110352157A (zh) 2019-10-18
US20200031399A1 (en) 2020-01-30
EP3578444A4 (en) 202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2157B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US9487236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JP6631472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JP6489140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US9517687B2 (en) Battery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US8813888B2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JP5557929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4478654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20180022389A1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JP655729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9421806B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2019202747A (ja) 車体下部構造体
WO2013054565A1 (ja) 車体後部のフロア構造
JP2008230460A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KR102371245B1 (ko) 차량의 센터 필러 구조
KR102440606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2019006312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9018724A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KR20190040792A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WO2019043770A1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2012166740A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7067334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5320371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WO2020059249A1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2020142589A (ja) 車両下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