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6539B -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6539B
CN109906539B CN201780065740.5A CN201780065740A CN109906539B CN 109906539 B CN109906539 B CN 109906539B CN 201780065740 A CN201780065740 A CN 201780065740A CN 109906539 B CN109906539 B CN 109906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core
hole
back yoke
divided co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57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6539A (zh
Inventor
中田智
桥本昭
山添一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06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6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6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6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4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8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4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for insulating the magnetic circuit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7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inn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alient poles or claw-shaped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friction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电枢具备: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分割铁芯的环状的电枢铁芯和设置成跨越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彼此的树脂制的成形体。各分割铁芯具有:设置有第一贯通孔的后磁轭部和从后磁轭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部。成形体具有设置在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一端面上的第一成形部、设置在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上的第二成形部及设置于第一贯通孔并设置于第一成形部与第二成形部之间的连结部。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排列成环状的多个分割铁芯的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作为电枢的定子配置在环状的转子的内侧的外转子型旋转电机。在外转子型旋转电机中,在从电枢铁芯的后磁轭向径向外侧分别突出的多个齿上单独地设置有线圈。
以往,为了使将线圈的导线卷绕在齿上时的匝数增加,提出了如下电枢铁芯:不一体地形成电枢铁芯,而是单独地制造具有齿的多个分割铁芯并将各分割铁芯连结成环状而成。在各分割铁芯上设置有凹部及凸部。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彼此在使一方的分割铁芯的凹部与另一方的分割铁芯的凸部嵌合的状态下连结。在这样的以往的电枢铁芯中,能够在各分割铁芯相互分离的状态下在齿上卷绕线圈的导线,能够实现线圈的匝数的增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91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旋转电机中,必须在各分割铁芯的齿上设置线圈后通过压入使凹部和凸部嵌合而将各分割铁芯连结,导致电枢铁芯的组装作业较花费劳力和时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容易地制造的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具备:环状的电枢铁芯,所述环状的电枢铁芯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分割铁芯;以及树脂制的成形体,所述树脂制的成形体设置成跨越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彼此,各分割铁芯具有后磁轭部和从后磁轭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部,在各后磁轭部设置有第一贯通孔,成形体具有设置在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一端面上的第一成形部、设置在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上的第二成形部及设置于第一贯通孔并设置于第一成形部与第二成形部之间的连结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能够利用成形体抑制各分割铁芯彼此分离。因此,能够减轻将多个分割铁芯彼此连接的作业的劳力和时间。另外,仅通过从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的单侧注入树脂,就能够使树脂通过第一贯通孔而到达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两侧。由此,能够在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一端面及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中的每一个上容易地设置成形体。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及电梯用曳引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曳引机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电枢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电枢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电枢铁芯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在图5的分割铁芯连结体上设置线圈时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曳引机的电枢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曳引机的电枢的主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电枢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曳引机的电枢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电枢的后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1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1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1的电枢铁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曳引机的剖视图。另外,图2是示出图1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在图中,电梯用曳引机1具有作为旋转电机的马达2和设置于马达2的滑轮3。在滑轮3的外周部,卷挂有吊挂轿厢及对重的多根绳索。另外,在滑轮3的外周部,沿着滑轮3的周向设置有供绳索嵌入的多个槽。
马达2具有:作为定子的筒状的电枢4、能够相对于电枢4旋转的筒状的转子5、支承电枢4及转子5的壳体6、设置于壳体6并向转子5提供制动力的制动器7以及检测转子5相对于电枢4的旋转位置的旋转检测器8。
壳体6具有:与马达2的轴线同轴地配置的主轴6a、包围主轴6a的周围的筒状的外筒部6b及配置于主轴6a与外筒部6b之间的筒状的内筒部6c。外筒部6b及内筒部6c与主轴6a同轴地配置。
电枢4配置在外筒部6b与内筒部6c之间的空间中。电枢4的内周面与内筒部6c的外周面嵌合。电枢4利用多根螺栓10固定于壳体6。在该例子中,作为螺栓10,使用内六角螺栓。
转子5具有经由轴承9旋转自如地安装于主轴6a的转子主体51和固定于转子主体51的多个永久磁铁52。
转子主体51具有筒状的小径部51a、具有比小径部51a大的外径的筒状的大径部51b及将小径部51a与大径部51b连接的连接部51c。
轴承9嵌在主轴6a与小径部51a之间。因此,轴承9的内圈与主轴6a的外周面嵌合,轴承9的外圈与转子主体51的小径部51a的内周面嵌合。滑轮3在与小径部51a的外周面嵌合的状态下固定于转子主体51。滑轮3以主轴6a的轴线为中心与转子主体51一体地旋转。
大径部51b配置在外筒部6b与电枢4之间的空间中。多个永久磁铁52在周向上排列并固定于大径部51b的内周面。由此,多个永久磁铁52配置在比电枢4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另外,多个永久磁铁52与电枢4隔着间隙地配置。
制动器7配置在比转子主体51的大径部51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另外,制动器7具有未图示的制动块,所述制动块是与大径部51b的外周面接触或从大径部51b的外周面离开的制动构件。通过制动块与大径部51b的外周面接触而向转子5及滑轮3赋予对转子5及滑轮3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力。另外,向转子5及滑轮3赋予的制动力通过制动块从大径部51b的外周面离开而消失。
旋转检测器8具有安装于主轴6a的检测器用定子81和安装于转子主体51的小径部51a的环状的检测器用转子82。检测器用定子81配置在检测器用转子82的内侧。另外,检测器用定子81检测检测器用转子82的旋转位置作为转子5的旋转位置。转子5的旋转位置的信息从旋转检测器8发送给例如控制电梯的运转的控制装置。
图3是示出图1的电枢4的立体图。另外,图4是示出图1的电枢4的主视图。而且,图5是示出图4的电枢铁芯41的主视图。此外,图2是沿着图4的II-II线的剖视图。电枢4具有:环状的电枢铁芯41、设置于电枢铁芯41的多个线圈42及在比多个线圈4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设置于电枢铁芯41的树脂制的成形体43。
电枢铁芯41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分割铁芯45。在该例子中,如图5所示,通过将6个分割铁芯45连结,从而构成分割铁芯连结体44,通过将3个分割铁芯连结体44连结成环状,从而构成环状的电枢铁芯41。因此,在该例子中,在一个电枢铁芯41中包含有18个分割铁芯45。
各分割铁芯45具有扁平的后磁轭部46和从后磁轭部46的中间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部47。多个分割铁芯45在使后磁轭部46彼此依次连结的状态下排列成环状。电枢铁芯41的内周面利用各分割铁芯45的后磁轭部46形成。
在各齿部47分别设置有线圈42。各线圈42在线圈42的导线卷绕于齿部47的状态下设置于齿部47。
如图2及图3所示,各分割铁芯45具有在主轴6a的轴线方向上层叠的多块板状的铁芯片45a。各分割铁芯45的后磁轭部46中的各铁芯片45a的周向两端部成为连结用端部。在电枢铁芯41中,如图3所示,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45各自的后磁轭部46中的、一方的后磁轭部46的铁芯片45a的连结用端部和另一方的后磁轭部46的铁芯片45a的连结用端部在轴线方向上交替地重叠,且相互重叠的连结用端部彼此以连结轴101的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连结。即,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45以沿着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的连结轴101的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连结。在该例子中,利用贯通多个铁芯片45a的交替地重叠的连结用端部的连结轴101,将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45各自的后磁轭部46相互连结。
如图5所示,在各分割铁芯45的后磁轭部46中的每一个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103和与第一贯通孔103不同的第二贯通孔102。第一贯通孔103及第二贯通孔102沿着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贯通后磁轭部46。在该例子中,第一贯通孔103与第二贯通孔102分离。另外,在该例子中,第一贯通孔103的内径比第二贯通孔102的内径小。而且,在该例子中,第二贯通孔102位于比第一贯通孔103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多个第二贯通孔102中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成为螺栓通孔。固定于壳体6的螺栓10通过作为螺栓通孔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在该例子中,如图3及图4所示,逐个设置于各分割铁芯45的18个第二贯通孔102中的6个第二贯通孔102成为螺栓通孔。
如图3所示,在多个分割铁芯45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后磁轭部46,沿着多个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设置有将多个铁芯片45a彼此固定的多个焊接部48。各焊接部48设置在电枢铁芯41的内周面。在该例子中,与成为螺栓通孔的6个第二贯通孔102的周向位置相匹配地,在电枢铁芯41上设置有6个焊接部48。
成形体43通过模制成形设置于电枢铁芯41。即,成形体43是与电枢铁芯41成为一体的模制成形体。如图4所示,沿着电枢4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的成形体43的形状成为沿着电枢铁芯41的周向连续的环状。另外,成形体43设置成跨越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45彼此。由此,成形体43将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45彼此连接。另外,如图2所示,成形体43具有:设置在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一端面上的第一成形部43a、设置在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上的第二成形部43b以及设置于第一贯通孔103并设置于第一成形部43a与第二成形部43b之间的连结部43c。
第一成形部43a及第二成形部43b各自的形状成为沿着电枢铁芯41的周向连续的环状。连结部43c填充于各第一贯通孔103中的每一个。由此,连结部43c将第一成形部43a及第二成形部43b相互连接。填充于各第一贯通孔103中的每一个的多个连结部43c分别与共同的第一成形部43a及共同的第二成形部43b连接。
成形体43避开第二贯通孔102地设置于各分割铁芯45的后磁轭部46。由此,成形体43配置在比线圈4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在该例子中,如图4所示,在沿着电枢4的轴线方向观察时,成形体43仅配置在通过各线圈42与各第二贯通孔103之间的环状的区域中。由此,在电枢4固定于壳体6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各后磁轭部46的表面的一部分与壳体6接触,各后磁轭部46的与壳体6接触的面不由成形体43覆盖而作为壳体安装面向外部露出。另外,在各分割铁芯45中,齿部47的径向外侧的端面也不由成形体43覆盖而向外部露出。
接着,说明电枢4的制造方法。首先,通过用模具冲裁钢板,从而制造多个铁芯片45a。在形成各铁芯片45a时,在铁芯片45a的连结用端部设置有突起及凹坑。之后,将多个排列6个铁芯片45a而成的铁芯片排列层重叠地层叠。此时,以各铁芯片45a的连结用端部在层叠方向上交替地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铁芯片排列层。之后,用连结轴101将交替地重叠的连结用端部彼此能够转动地连结。即,通过使相互重叠的连结用端部中的一方的连结用端部的突起与另一方的连结用端部的凹坑相互嵌合,从而将突起作为连结轴101,将连结用端部彼此能够转动地连结。由此,完成将6个分割铁芯45连结而成的分割铁芯连结体44。
之后,在分割铁芯连结体44中的各分割铁芯45的齿部47设置线圈42。
图6是示出在图5的分割铁芯连结体44上设置线圈42时的状态的结构图。在分割铁芯连结体44的各齿部47设置线圈42时,使分割铁芯45以连结轴101的轴线为中心,向相互相邻的齿部47之间的空间变宽的方向转动,使分割铁芯连结体44展开。之后,一边使绕线机104的绕线管口移动一边将线圈42的导线卷绕于齿部47。这样,在各齿部47单独地设置线圈42。
之后,将在全部齿部47设置线圈42而成的三个分割铁芯连结体44排列成环状的状态下,用连结轴101将分割铁芯连结体44彼此能够转动地连结。由此,完成设置有18个线圈42的环状的电枢铁芯41。
之后,与成为螺栓通孔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的周向位置相匹配地,沿着多个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对电枢铁芯41的内周面进行焊接。由此,在电枢铁芯41的内周面上设置多个焊接部48。
之后,对电枢铁芯41进行利用树脂的模制成形。此时,仅从电枢铁芯41的轴线方向一端面及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中的一侧向电枢铁芯41注入树脂。从电枢铁芯41的一侧注入的树脂通过各第一贯通孔103,向电枢铁芯41的另一侧即注入侧的相反侧露出。由此,在电枢铁芯41的轴线方向一端面及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中的每一个上设置成形体43。即,将成形体43与电枢铁芯41一体模制成形。这样,在设置有18个线圈42的电枢铁芯41上一体地设置树脂制的成形体43,从而完成电枢4。
之后,将电枢4与壳体6的内筒部6c的外周面嵌合后,将通过作为螺栓通孔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的多根螺栓10安装于壳体6。由此,电枢4固定于壳体6。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当进行向各线圈42的供电时,在电枢4中产生旋转磁场。由此,转子5及滑轮3以主轴6a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当滑轮3旋转时,轿厢及对重根据滑轮3的旋转而向上下方向移动。
当滑轮3及转子5以主轴6a的轴线为中心旋转时,根据滑轮3及转子5的旋转,检测器用转子82相对于检测器用定子81旋转。由此,利用检测器用定子81检测检测器用转子82的旋转位置作为滑轮3及转子5的旋转位置,从检测器用定子81向控制装置发送滑轮3及转子5的旋转位置的信息。基于从检测器用定子81向控制装置发送的滑轮3及转子5的旋转位置的信息控制电梯的运转。
在这样的旋转电机的电枢4中,由于树脂制的成形体43设置成跨越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45彼此,所以能够利用成形体43抑制各分割铁芯45彼此分离。因此,由于通过压入使凹部和凸部嵌合的作业消失,所以能够去除高精度地加工凹部及凸部的作业,并且也能够减轻将多个分割铁芯45彼此连接的作业的劳力和时间。另外,由于在各分割铁芯45的后磁轭部46设置有第一贯通孔103,并在第一贯通孔103设置有成形体43的连结部43c,所以仅通过从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的单侧注入树脂,就能够使树脂通过第一贯通孔103而到达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的两侧。由此,能够在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一端面及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中的每一个上容易地设置成形体43。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电枢4。
另外,由于第一成形部43a与第二成形部43b经由设置于第一贯通孔103的连结部43c连接,所以能够使各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的强度增加。由此,能够抑制分割铁芯45在轴线方向上收缩,能够抑制将电枢4固定于壳体6的螺栓10松动。
即,在分割铁芯45中,由于层叠有多个铁芯片45a,所以在各铁芯片45a之间产生数μm~数十μm的层叠间隙。因此,通常,分割铁芯45由于螺栓10的紧固力而在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上收缩,并且随着时间的经过而进一步收缩。当分割铁芯45在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上收缩时,螺栓10容易松动,各铁芯片45a彼此容易振动。由此,电枢4的耐振动性减弱。
在本发明的电枢4中,各分割铁芯45的强度由于树脂制的成形体43而变高,所以能够抑制分割铁芯45在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上收缩,能够抑制螺栓10的松动。由此,能够使各铁芯片45a彼此难以振动,能够使电枢4的耐振动性增强。
另外,由于成形体43是与电枢铁芯41成为一体的模制成形体,所以能够通过模制成形在电枢铁芯41上设置成形体43,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电枢4的制造。
另外,由于在多个分割铁芯45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后磁轭部46,沿着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设置有固定多个铁芯片45a彼此的焊接部48,所以能够利用焊接部48使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上的分割铁芯45的强度进一步增加。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上的分割铁芯45的收缩,能够抑制通过第二贯通孔102的螺栓10松动而使得分割铁芯45容易振动的情形。另外,由于焊接部48设置于电枢铁芯41的内周面,所以能够减小由焊接部48导致的分割铁芯45的应变给马达2的效率带来的影响。
另外,由于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45各自的后磁轭部46中的、一方的后磁轭部46的连结用端部和另一方的后磁轭部46的连结用端部在轴线方向上交替地重叠,且相互重叠的连结用端部彼此以连结轴101的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连结,所以能够将多个分割铁芯45彼此能够转动地连结。由此,能够在将线圈42的导线卷绕于各分割铁芯45的齿部47时,使分割铁芯45彼此向齿部47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方向转动。由此,能够使设置于各齿部47的线圈42的匝数增加。另外,由于能够在将线圈42设置于齿部47之间将多个分割铁芯45彼此预先连结,所以能够使组装电枢铁芯41的作业变容易。
另外,由于各齿部47的径向外侧的端面不由成形体43覆盖而向外部露出,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转子5的各永久磁铁52与电枢4之间的间隙尺寸。由此,能够抑制电枢4与转子5之间的组装精度变严格,能够更容易地进行马达2的制造。
另外,由于各后磁轭部46的表面的一部分作为壳体安装面而向外部露出,所以在将电枢4固定于壳体6的状态下,能够不使成形体43介于电枢铁芯41与壳体6之间地使电枢铁芯41与壳体6接触。
在此,在马达2驱动的状态下,由于由在线圈42中流动的电流导致的铜损及由在电枢铁芯41中流动的磁通导致的铁损,电枢4会发热。当电枢4成为高温时,马达2有可能损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使电枢铁芯41与壳体6接触,所以能够使在电枢4产生的热有效地向壳体6扩散,能够抑制马达2成为高温。
另外,由于各分割铁芯45的齿部47从后磁轭部46向径向外侧突出,所以能够设为将电枢4配置在环状的转子5的内侧而成的外转子型马达2。由此,能够将向转子5提供制动力的制动器7配置在比转子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能够使保养人员进行制动器7的维护作业时容易接触到制动器7。
在此,作为电梯的保养对象部件,例如可列举滑轮3及制动器7。作为制动器的种类,有配置在比转子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外接式制动器和配置在比转子5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的内扩式制动器。由于在内扩式制动器中制动器配置在转子5的内侧,所以需要从反方向保养制动器和滑轮3,所以针对制动器的维护作业的负担变大。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马达2中,由于使用配置在比转子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外接式制动器7,所以能够从相同方向进行针对滑轮3及制动器7的维护作业,能够减轻针对马达2的维护作业的劳力和时间。
另外,在不设置机械室并将薄型的曳引机设置于轿厢与升降路径壁之间的间隙的无机械室电梯中,在方便建筑物内的布局的方面,曳引机的薄型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
在将外接式制动器7应用于在环状的电枢的内侧配置转子而成的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为了用制动器7从径向外侧推压转子的外周面,需要使转子从电枢向轴线方向突出直到转子的外周面从电枢的端面露出。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电梯用曳引机1中,由于使用将电枢4配置在环状的转子5的内侧而成的外转子型马达2,所以无需为了设置制动器7而使转子5从电枢4的端面向轴线方向突出。由此,在本发明的电梯用曳引机1中,能够减小电梯用曳引机1整体的轴线方向的尺寸,能够实现电梯用曳引机1的薄型化。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成形体43的形状成为沿着电枢铁芯41的周向连续的环状,但也可以在电枢铁芯41的周向上将成形体43分割为多个分割部分。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将成形体43分割为按两个分割铁芯45设置的多个分割部分。
实施方式2.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曳引机的电枢的主视图。另外,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而且,图10是示出图9的电枢4的剖视图。各线圈42由第一成形部43a及第二成形部43a覆盖。在该例子中,沿着电枢4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的第一成形部43a及第二成形部43b中的任一个的形状均成为沿着电枢铁芯41的周向连续的环状。由此,第一成形部43a及第二成形部43b不仅经由各第一贯通孔103内的连结部43c连接,也经由介于各齿部47间及各线圈42间的各个间隙的成形体43的部分连接。
第一成形部43a避开第二贯通孔102地设置于各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一端面。第二成形部43b避开第二贯通孔102地设置于各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由此,在各分割铁芯45中,如图10所示,齿部47的径向外侧的端面41c和后磁轭部46的径向内侧的部分不由成形体43覆盖而向外部露出。在电枢4固定于壳体6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后磁轭部46的径向内侧的部分中的、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一端面的部分41a和后磁轭部46的径向内侧的端面的部分41b作为壳体安装面与壳体6接触。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电枢4中,由于各线圈42由第一成形部43a及第二成形部43b覆盖,所以能够利用成形体43保护各线圈42。由此,即使电枢铁芯41振动,也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各线圈42损伤。
另外,虽然通过用第一成形部43a及第二成形部43b覆盖各线圈42,从而抑制从各线圈42向外部直接散热,但由于各分割铁芯45的表面的一部分作为壳体安装面与壳体6接触,所以能够使在电枢4产生的热从电枢铁芯41向壳体6有效地扩散,能够抑制电枢4成为高温。
实施方式3.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曳引机的电枢的主视图。另外,图12是示出图11的电枢的后视图。而且,图13是沿着图11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图14是沿着图11的XIV-XIV线的剖视图。另外,图15是示出图11的电枢铁芯的主视图。在各分割铁芯45中,第一贯通孔103与第二贯通孔102连接。在该例子中,第一贯通孔103成为沿着电枢铁芯41的径向的长孔。由此,第一贯通孔103与第二贯通孔102连接而成的孔的剖面形状成为缝隙从圆形向径向外侧延伸而成的形状即不倒翁孔形状。
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各线圈42由第一成形部43a及第二成形部43b覆盖。另外,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各后磁轭部46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及各齿部47的径向外侧的端面不由成形体43覆盖而向外部露出。
如图12所示,第一成形部43a避开连结轴101及第二贯通孔102地设置于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一端面。由此,在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一端面中,仅后磁轭部46的径向内侧的部分不由第一成形部43a覆盖而向外部露出。
如图11所示,第二成形部43b在覆盖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的整体的状态下设置。在第二成形部43b上,设置有仅使多个第二贯通孔102中的成为螺栓通孔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向外部露出的多个露出用孔431。各露出用孔431沿着电枢4的轴线方向贯通第二成形部43b。成为螺栓通孔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通过露出用孔431向外部露出。在该例子中,6个露出用孔431与成为螺栓通孔的6个第二贯通孔102的位置相匹配地分别设置于第二成形部43b。
电枢4利用通过特定的各第二贯通孔102的6根螺栓10固定于壳体6。螺栓10通过露出用孔431并插入到第二贯通孔102。在电枢4固定于壳体6的状态下,如图13及图14所示,后磁轭部46的径向内侧的部分中的、分割铁芯45的轴线方向一端面的部分和后磁轭部46的径向内侧的端面的部分作为壳体安装面与壳体6接触。
第一成形部43a与第二成形部43b经由填充于各第一贯通孔103的多个连结部43c相互连接。由于在成为螺栓通孔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中插入螺栓10,所以如图13所示,没有填充成形体43的连结部43c。另一方面,由于在螺栓通孔以外的第二贯通孔102中没有插入螺栓10,所以如图14所示,设置成填充成形体43的连结部43c。即,设置于与螺栓通孔以外的第二贯通孔102连接的第一贯通孔103的连结部43c也到达第二贯通孔102。因此,连结部43c遍及整体地填充于由螺栓通孔以外的第二贯通孔102和第一贯通孔103构成的孔中。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在这样的电枢4中,由于第一贯通孔103与第二贯通孔102连接,所以能够抑制马达2的效率的降低,并且进一步提高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上的分割铁芯45的强度。
即,当为了利用成形体43提高分割铁芯45的强度而单纯地增大第一贯通孔102的内径时,通过齿部47附近的后磁轭部46的磁路变窄,马达2的效率降低。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枢4中,通过将第一贯通孔103与第二贯通孔102连接,从而不用使第一贯通孔103扩大到通过齿部47附近的后磁轭部46的磁路的范围内,就能够增大第一贯通孔103内的空间的体积。由此,不用缩窄通过齿部47附近的后磁轭部46的磁路,就能够增大填充于第一贯通孔103的连结部43c的体积,能够减少将第一成形部43a与第二成形部43b连结的力不够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马达2的效率的降低,并且进一步提高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上的分割铁芯45的强度,能够使电枢4相对于振动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由于各第二贯通孔102中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成为螺栓通孔,设置于第一贯通孔103的连结部43c也设置于螺栓通孔以外的第二贯通孔102,所以不用使第一贯通孔103扩大,就能够增大连结部43c的体积。由此,不用缩窄后磁轭部46的磁路,就能够减少将第一成形部43a与第二成形部43b连结的力不够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马达2的效率的降低,并且进一步提高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上的分割铁芯45的强度,能够使电枢4相对于振动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在各分割铁芯45中,第一贯通孔103与第二贯通孔102连接,但与实施方式1及2同样地,第一贯通孔103也可以与第二贯通孔102分离。在该情况下,在成为螺栓通孔的特定的第二贯通孔102中不填充连结部43c,在螺栓通孔以外的第二贯通孔102中填充连结部43c。
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贯通多个铁芯片45a的交替地重叠的连结用端部的连结轴101将各分割铁芯45的后磁轭部46相互连结,但也可以通过在交替地重叠的多个铁芯片45a各自的连结用端部设置向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突出的突起和向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凹陷的凹坑,并使突起及凹坑相互嵌合,从而将各分割铁芯45的后磁轭部46相互连结。在该情况下,突起及凹坑形成在沿着铁芯片45a的层叠方向的假想的连结轴的轴线上。由此,各分割铁芯45的后磁轭部46以假想的连结轴的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连结。
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相互相邻的分割铁芯45各自的后磁轭部46以连结轴101的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连结,但也可以是,各分割铁芯45仅用成形体43相互连接,而不是用连结轴101将各分割铁芯45能够转动地连结。即使这样,也能够利用成形体43将各分割铁芯45连接,能够减轻制造电枢4时的劳力和时间。
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作为马达2使用,但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作为发电机使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电梯用曳引机,2马达(旋转电机),3滑轮,4电枢,5转子,6壳体,7制动器,9轴承,41电枢铁芯,42线圈,43成形体,43a第一成形部,43b第二成形部,43c连结部,45分割铁芯,45a铁芯片,46后磁轭部,47齿部,48焊接部,51永久磁铁,101连结轴,102第二贯通孔,103第一贯通孔。

Claims (13)

1.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枢具备:
环状的电枢铁芯,所述环状的电枢铁芯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分割铁芯;以及
树脂制的成形体,所述树脂制的成形体设置成跨越相互相邻的所述分割铁芯彼此,
各所述分割铁芯具有后磁轭部和从所述后磁轭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部,
在各所述后磁轭部设置有第一贯通孔,
所述成形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一端面上的第一成形部、设置在所述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上的第二成形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内部并将所述第一成形部与所述第二成形部互相连结的连结部,
各所述分割铁芯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铁芯片,
相互相邻的所述分割铁芯各自的所述后磁轭部中的、一方的所述后磁轭部的所述铁芯片的连结用端部与另一方的所述后磁轭部的所述铁芯片的连结用端部在轴线方向上交替地重叠,且相互重叠的所述连结用端部彼此以连结轴的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连结,
所述连结轴设置于比所述第一贯通孔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2.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枢具备:
环状的电枢铁芯,所述环状的电枢铁芯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分割铁芯;以及
树脂制的成形体,所述树脂制的成形体设置成跨越相互相邻的所述分割铁芯彼此,
各所述分割铁芯具有后磁轭部和从所述后磁轭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部,
在各所述后磁轭部设置有第一贯通孔,
所述成形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一端面上的第一成形部、设置在所述分割铁芯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上的第二成形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内部并将所述第一成形部与所述第二成形部互相连结的连结部,
在各所述后磁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不同的第二贯通孔,
各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连接,
各所述第二贯通孔中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贯通孔成为螺栓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所述成形体是与所述电枢铁芯成为一体的模制成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各所述分割铁芯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铁芯片,
在所述多个分割铁芯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所述后磁轭部,沿着所述多个铁芯片的层叠方向设置有将所述多个铁芯片彼此固定的焊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枢具备设置于各所述齿部的多个线圈,
所述多个线圈由所述第一成形部及所述第二成形部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各所述齿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面向外部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各所述后磁轭部的表面的一部分作为壳体安装面向外部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在各所述后磁轭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不同的第二贯通孔,
各所述第二贯通孔中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贯通孔成为螺栓通孔,
在所述螺栓通孔以外的所述第二贯通孔设置有所述连结部。
9.一种旋转电机,其中,所述旋转电机具备:
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枢;
转子,所述转子具有与所述电枢隔着间隙地配置在所述电枢的径向外侧的多个磁铁,并相对于所述电枢旋转;
壳体,所述壳体固定有所述电枢,且经由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转子;以及
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对所述转子提供制动力。
10.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中,所述电梯用曳引机具备:
马达,所述马达是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以及
滑轮,所述滑轮固定于所述转子。
11.一种电枢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枢的制造方法制造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与所述电枢铁芯一体地将所述成形体模制成形。
12.一种电枢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枢的制造方法制造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各所述分割铁芯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铁芯片,
通过沿着所述多个铁芯片的层叠方向焊接,从而形成将所述多个铁芯片彼此固定的焊接部。
13.一种电枢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枢的制造方法制造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其中,
各所述分割铁芯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铁芯片,
相互相邻的所述分割铁芯各自的所述后磁轭部中的、一方的所述后磁轭部的所述铁芯片的连结用端部与另一方的所述后磁轭部的所述铁芯片的连结用端部在轴线方向上交替地重叠,且相互重叠的所述连结用端部彼此以连结轴的轴线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连结,
通过将形成所述铁芯片时设置的突起及凹坑相互嵌合,从而将所述突起作为所述连结轴将所述连结用端部彼此连结。
CN201780065740.5A 2016-11-14 2017-11-09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9065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1372 2016-11-14
JP2016221372 2016-11-14
PCT/JP2017/040463 WO2018088489A1 (ja) 2016-11-14 2017-11-09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回転電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6539A CN109906539A (zh) 2019-06-18
CN109906539B true CN109906539B (zh) 2021-08-27

Family

ID=6210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5740.5A Active CN109906539B (zh) 2016-11-14 2017-11-09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49411B2 (zh)
KR (1) KR102213322B1 (zh)
CN (1) CN109906539B (zh)
DE (1) DE112017005717T5 (zh)
WO (1) WO20180884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61330A1 (ja) * 2019-06-24 2020-12-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巻上機
JP7146100B2 (ja) * 2019-08-20 2022-10-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と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8844A (ja) * 1997-12-03 1999-06-22 Toshiba Corp 電動機鉄心および電動機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13141412A (ja) * 2013-04-24 2013-07-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2015159648A (ja) * 2014-02-21 2015-09-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6182015A (ja) * 2015-03-25 2016-10-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埋込磁石型電動機、及びこの埋込磁石型電動機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この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及びこの埋込磁石型電動機を用いた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2944A (ja) * 1997-05-19 1998-12-04 Minebea Co Ltd モータ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23702B2 (ja) * 1999-09-28 2005-02-23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JP4552267B2 (ja) * 2000-04-14 2010-09-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3704029B2 (ja) * 2000-07-24 2005-10-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始動用電動機の固定子
JP3839269B2 (ja) * 2001-03-27 2006-11-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ア装置
JP2003052138A (ja) * 2001-08-06 2003-02-21 Mitsui High Tec Inc 積層ヨーク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03299271A (ja) * 2002-04-01 2003-10-17 Nissan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ピース支持構造
JP4071048B2 (ja) * 2002-06-17 2008-04-02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4477892B2 (ja) * 2004-02-12 2010-06-09 日本電産シバウラ株式会社 固定子コア及び固定子
JP4286829B2 (ja) 2005-03-24 2009-07-01 株式会社一宮電機 回転機の製造方法
US7595578B2 (en) * 2005-05-06 2009-09-29 Mistuba Corporation Mot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its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tator
KR20120134505A (ko) * 2011-06-02 2012-12-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스위치드 릴럭턴스 모터
WO2014024988A1 (ja) * 2012-08-08 2014-02-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ウターロータ型回転電機
JP5889157B2 (ja) * 2012-10-04 2016-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5988915B2 (ja) * 2013-05-21 2016-09-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および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WO2014192076A1 (ja) * 2013-05-28 2014-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鉄心
KR101892405B1 (ko) * 2014-10-22 2018-08-27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압축기 및 압축기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8844A (ja) * 1997-12-03 1999-06-22 Toshiba Corp 電動機鉄心および電動機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13141412A (ja) * 2013-04-24 2013-07-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2015159648A (ja) * 2014-02-21 2015-09-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6182015A (ja) * 2015-03-25 2016-10-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埋込磁石型電動機、及びこの埋込磁石型電動機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この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及びこの埋込磁石型電動機を用いた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88489A1 (ja) 2018-05-17
JPWO2018088489A1 (ja) 2019-03-14
JP6749411B2 (ja) 2020-09-02
DE112017005717T5 (de) 2019-08-29
CN109906539A (zh) 2019-06-18
KR102213322B1 (ko) 2021-02-05
KR20190060827A (ko) 201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51545B2 (ja) モータ
JP5434962B2 (ja) 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を備えた装置
JP5483828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モータ
JP7190533B2 (ja) ステータ
EP3525320B1 (en) Axial-gap type motor
CN109906539B (zh)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JP6877242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798008A (zh) 马达
CN210577969U (zh) 定子芯片及旋转电机
JP5621608B2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のモータ
US11569699B2 (en) Holder, rotor,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JP2014050274A (ja) 表面磁石貼付型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6169247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2018125993A (ja) 回転電機
CN110537313B (zh) 具有铸造定子的外转子电动机
JP2016182015A (ja) 埋込磁石型電動機、及びこの埋込磁石型電動機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この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及びこの埋込磁石型電動機を用いた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装置
JP2014190531A (ja) ブレーキ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22931B2 (ja) 電動機
CN112186922B (zh) 外转型表面磁铁旋转电机
JP2012029426A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14807A (ja) コイルエンド押さえ具
CN118830173A (zh) 旋转电机、车辆以及集电环
CN104300711A (zh) 轮辐式电动机以及使用轮辐式电动机的电梯用卷扬机
JP5683296B2 (ja) 回転電機
TWM630650U (zh) 轉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