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9630A - 车门 - Google Patents

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9630A
CN109849630A CN201811442626.2A CN201811442626A CN109849630A CN 109849630 A CN109849630 A CN 109849630A CN 201811442626 A CN201811442626 A CN 201811442626A CN 109849630 A CN109849630 A CN 109849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outside
car door
inner pane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26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垣阳平
大西贵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49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9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12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13Inner panel, e.g. characterised by carrying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12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15Outer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23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26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the elements being arranged at the belt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5Panel typ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8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 B60J5/0469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for door panels, e.g. hem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门,其利用简单的结构确保车门的强度,同时减轻车门的重量并减少车门的成本。车门(100)包括构成外部设计表面的树脂外板(500)和安装于树脂外板(500)的车辆内侧并且构成内部设计表面的树脂内板(200)。树脂内板(200)包括构成内部设计表面的树脂主体构件(300)和配置于车辆外侧且位于树脂主体构件(300)的周部的树脂加强构件(400)。

Description

车门
技术领域
这里说明的本公开涉及车门。
背景技术
已知包括构成门外表面的金属板和构成门内表面的树脂装饰件的车门。已知树脂材料被用于构成门外表面的部件以减轻车门的重量。这种技术记载于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62-23874。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门外板固定到作为如下车辆主体部件的门内板。螺丝护孔环(Screw grommet)安装到由钢板制成的门内板,并且螺钉插入孔形成于由合成树脂形成的门外板。自攻螺钉插入通过门外板的螺钉插入孔并且旋入螺丝护孔环,使得门外板在多个部分处固定到门内板。
在以上技术中,由树脂制成的门外板安装于由钢板制成的门内板以减轻重量并保持强度。然而,为了减轻重量,优选不使用钢板部件。不使用任何钢板部件的车门能够在重量上减轻但是可能不具有有效的强度。
发明内容
在这里说明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该车门利用简单的结构确保车门的强度同时减轻车门的重量并减少车门的成本。
根据这里说明的技术,车门包括:树脂外板;和树脂内板,其安装于树脂外板的车辆内侧,并且树脂内板包括构成车门的内部设计表面的树脂主体构件和配置于树脂主体构件的车辆外侧且与树脂主体构件的周部相对的树脂加强构件。
根据这种技术,门的外构件和内构件由树脂制成,因而门在重量上减轻。作为内构件的树脂内板包括作为车辆内部的设计表面的树脂主体构件并且在树脂主体构件的外部外周部处包括树脂加强构件以增强门的外周部。因而,利用简单构造和低成本确保了门的有效刚性。特别地,树脂内板由两个部件形成,该两个部件包括作为设计部件的主体构件和作为加强部件的加强构件。这种构造提供了相当新的车门。通过利用粘接剂将框架形状的加强构件结合到主体构件的外部外周面而简单地制造内板并且将所获得的内板安装于外板而制造了车门。
配置于车辆外侧并且与树脂主体构件的周部相对的树脂加强构件包括以下构造。加强构件可以沿着树脂主体构件的整个周缘设置或可以局部地设置于树脂主体构件的周部的任何部分,或者加强构件可以沿着主体构件的周部的上侧部分或下侧部分设置或可以从上侧部分向侧部分延伸或可以沿着主体构件的周缘局部地设置。
在该技术中,树脂加强构件可以包括由朝向树脂外板突出的板构件形成的弯曲部分,并且弯曲部分和树脂主体构件之间可以具有空间。
根据这种技术,由板构件形成的弯曲部分与树脂主体构件之间的空间确保了高刚性。因此,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外板和由树脂制成的内板的车门能够具有有效的刚性。特别地,该空间形成于树脂内板的树脂主体构件与树脂外板之间。因此,在树脂内板的树脂主体构件与树脂外板之间不存在部件,并且在该空间内能够提供大的空间区域且能够容易地获得高刚性。关于车辆内外方向,至少通过弯曲部分和树脂主体构件限定该空间。
在该技术中,树脂主体构件可以包括上板部分和下板部分,上板部分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长并且可以随着上板部分相对于竖直方向从上板部分的中间部分朝向上板部分的上部分延伸而朝向车辆外侧弯曲。下板部分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长并且可以随着下板部分相对于竖直方向从下板部分的中间部分朝向下板部分的下部分延伸而朝向车辆外侧弯曲。弯曲部分可以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弯曲部分和下弯曲部分,并且空间可以包括存在于上弯曲部分与上板部分的车辆外表面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存在于下弯曲部分与下板部分的车辆外表面之间的第二空间。
根据这种构造,车门的上部在通过上板部分和上弯曲部分限定的第一空间处具有高刚性,并且车门的下部在通过下板部分和下弯曲部分限定的第二空间处具有高刚性。因此,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外板和由树脂制成的内板的车门能够具有有效的刚性。
在该技术中,树脂加强构件可以沿着树脂主体构件的周部形成为环形形状。根据这种技术,内板(也就是说最终地车门100)能够具有较高刚性。
在该技术中,树脂主体构件可以包括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分,并且突出部分可以包括为车门提供功能的功能性部件。
车门需要在供功能性部件安装的部分处具有刚性。在以上构造中,突出部分具有比树脂主体构件的其它平坦部分高的刚性。功能性部件安装于具有较高刚性的突出部分,因此,即使功能性部件安装于树脂内板,也不容易引起关于刚性的问题。
在该技术中,车门还可以包括外加强构件,外加强构件由树脂或者树脂和纤维材料的组合物形成,并且外加强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配置于相对于外板的上部分的车辆内侧。根据这种技术,树脂外板能够具有有效的强度。
在该技术中,车门还可以包括:板构件,其布置于树脂外板与树脂内板之间以便上升和下降并且构成门窗;和缓冲构件,其安装于树脂加强构件的上部分的车辆外表面以封闭上部分的车辆外表面与板构件之间的空间并且允许板构件上升和下降。
根据这种技术,在不额外包括用于安装缓冲构件的另外的安装构件的情况下,窗附近的空间被封闭并且板构件能够上升和下降。在包括弯曲部分的树脂加强构件的构造中,能够通过调节弯曲部分的角度自由地改变缓冲构件的位置和角度。结果,能够适当地调节缓冲构件与板构件之间的摩擦。
在该技术中,车门还可以包括防撞梁,防撞梁安装于树脂外板的下部分的车辆内侧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吸收来自车辆外侧的冲击。树脂加强构件可以包括相对于车辆内外方向与防撞梁重叠的弯曲部分并且由弯曲以朝向树脂外板突出的板构件形成,并且弯曲部分和树脂主体构件之间可以具有空间。
根据这种技术,能够通过包括防撞梁以及与防撞梁重叠的第二空间的两个部件吸收来自车辆外侧的撞击。因此,包括树脂外板和树脂内板的车门能够适当地保护乘员免受冲击。
在该技术中,树脂主体构件可以具有开口,树脂内板可以在树脂内板的下部分处具有孔,孔在树脂主体构件与树脂加强构件之间并且与开口相对,并且树脂加强构件可以包括从树脂主体构件的车辆外侧覆盖孔的盖构件。
根据这种技术,能够通过开口从车辆内侧将小行李放入门袋。树脂加强构件与主体构件之间的孔从车辆外侧覆盖有盖构件,由此设置门袋。在这种构造中,不需要任何额外的部件来形成门袋,成本被降低。
在该技术中,树脂加强构件可以具有框架形状,框架形状包括后壁和上壁,并且后壁可以从树脂加强构件的车辆后部分朝向树脂内板延伸,上壁可以从树脂加强构件的上部分朝向树脂内板延伸。后壁可以具有锁定机构安装部,在锁定机构安装部安装用于使车门与车辆主体锁定的锁定机构,并且锁定机构安装部可以比上壁厚。
当门被锁定时,要求门的与车辆主体锁定并且包括锁定机构的锁定部分具有比门的其它部分相对高的强度。根据以上构造,树脂加强构件在后壁处包括锁定机构并且锁定机构安装部被构造为比上壁厚,使得确保了锁定部的强度。
根据这里说明的本技术,能够提供车门,该车门利用简单的结构确保车门的强度同时减轻车门的重量并减少车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平面图。
图2是典型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包括安装于彼此的外板和内板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正视图。
图6是沿着图1(图3)中的线C-C截取的并且示出外板和内板的安装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沿着图1(图3)中的线D-D截取的并且示出外板和内板的安装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包括彼此配合的止动件的外板和内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包括要安装于内板以及要从内板分离的外板的车门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内板的加强构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线M-M截取的示出包括在加强构件中的锁定机构的截面图。
图12是沿着线E-E截取的并且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肘靠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13是沿着线F-F截取的并且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密封条附近的部分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14是沿着线G-G截取的并且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开关附近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15是沿着线H-H截取的并且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镜控制器附近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16是沿着线I-I截取的并且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锁定机构附近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17是沿着线J-J截取的并且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铰接部附近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18是沿着线K-K截取的并且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铰接部附近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19是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中的加强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图18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部分中,作为车辆的汽车的前门将被说明为车门。在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侧,箭头RR表示车辆后侧,箭头L表示车辆左侧并且箭头R表示车辆右侧。
如图1至图4所示,车门100包括安装于彼此的外板500和内板200。外板500是形成车辆的外观的车辆的最外板。外板500是由树脂制成的树脂外板。内板200是作为形成车辆的内貌(内部设计表面)的内部部件的板。内板200是由树脂制成的树脂内板。
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包括外板500和内板200的车门100中,仅内板200利用铰接部110在内板200的前部分处连接到车辆主体700(参照图17和图18)。根据这种构造,车门100能够利用摆动被打开和关闭。在外板500与内板200之间不存在任何其它板部件。彼此相对的外板500和内板200构成车门100。
如图4所示,外板500具有根据车辆的外观(外观设计表面)被形成为凹凸表面的外部表面。由树脂制成的外板500能够利用深拉成型并且外观结构能够被自由地设计。内板200包括门袋10的袋开口11、车辆乘员能够放手臂的肘靠12、供手指放入以打开和关闭门的手柄部13以及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车窗的操作开关的开关14。这些部件被包括于车门内板200的内部表面并且内部表面构成内部设计表面。
如图2至图4所示,内板200包括构成车门100的内部设计表面的主体构件(树脂主体构件)300和框架形状的加强构件(树脂加强构件、环状加强构件)400。加强构件400布置于主体构件300的外部表面307(外周面)的外周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加强构件400具有框架形状。然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加强构件可以分别布置于上侧和下侧。
用于外板500的树脂的示例可以包括纤维加强树脂(通过混合玻璃纤维、碳纤维、聚芳基酰胺纤维、聚乙烯纤维与诸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或酚醛树脂的热固性树脂获得)、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超高分子量聚烯烃(聚乙烯)。
用于内板200的主体构件300的树脂的示例可以包括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和通过使天然纤维与以上树脂混合而获得的树脂。用于内板200的加强构件400的树脂的示例可以包括纤维加强树脂(通过使玻璃纤维、碳纤维、聚芳基酰胺纤维、聚乙烯纤维与诸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或酚醛树脂的热固性树脂混合获得)、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超高分子量聚烯烃(聚乙烯)。
内板200的加强构件400包括分别在上部分401和下部分404处的上弯曲部分403和下弯曲部分407。由朝向外板500突出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构件形成弯曲部分403、407。上弯曲部分403和下弯曲部分407弯曲,使得通过相应的弯曲部分403、407和主体构件300形成第一空间425A和第二空间425B。第一和第二空间425在相应的上下弯曲部分403、407与主体构件300之间,其中相应的上下弯曲部分403、407与主体构件300在车辆内外方向上相对。
内板200的主体构件300是板状板构件并且包括位于上侧的上板部分301和位于下侧的下板部分302。上板部分30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随着从它的中间部分331相对于竖直方向朝向它的上部分332延伸而朝向外侧弯曲。即,上板部分301弯曲成在其上部分处朝向车辆内侧突出。下板30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随着从它的中间部分333相对于竖直方向朝向它的下部分334延伸而朝向外侧弯曲。即,下板部分302弯曲成在其下部分处朝向车辆内侧突出。因此,加强构件400的上弯曲部分403与上板部分301的外表面307之间形成第一空间425A。加强构件400的下弯曲部分407与下板部分302的外表面307之间形成第二空间425B。
主体构件300和加强构件400在主体构件300与加强构件400的接触表面处利用粘接剂结合。具体地,上板部分301的外表面307在上第一结合部163和上第二结合部164处结合到上弯曲部分403。下板部分302的外表面307在下第一结合部168和下第二结合部169处结合到下弯曲部分407。除了结合,主体构件300和加强构件400可以利用超声嵌塞(ultrasonic caulking)或螺钉紧固而固定于彼此。
内板200的主体构件300包括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分311。如图14所示,突出部分311构成肘靠12并且包括开关基部32。开关基部32包括为车门100提供窗功能的开关14。突出部分311还包括位于上表面的向下凹陷的凹部并且凹部构成供使用者的手放入(也就是说被使用者的手保持)以打开和关闭门的手柄部13。手柄部13以使主体构件300的一部分朝向主体构件300的外表面凹陷(从主体构件300的外表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手柄部13不是通过将另外的部件安装到主体构件300而构成。因此,如图12所示,用于手柄部13的独立部件不必固定到突出部分311并且构成手柄部13的突出部分311不必利用位于突出部分311的外侧49(外侧空间中的)的螺钉固定到另外的部件。
外加强构件22相对于外板500的上部安装于车辆内侧。外加强构件22由树脂或者树脂和纤维材料形成。外加强构件22关于车辆内外方向与上板部分301和上弯曲部分403(包括第一空间425A)重叠。即,外加强构件22与上板部分301和上弯曲部分403位于大致相同高度。外加强构件22包括两个板构件并且两个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弯曲成向外(向外侧)突出。两个板构件关于内外方向层叠在一起并且在两个板构件之间形成空间228。
包括在车窗中的窗玻璃(板构件)30以上下可移动的方式位于外板500与内板200之间。窗玻璃30是具有车窗功能的功能性部件。为了实现窗玻璃30的上升/下降,如图13所示,加强构件400在其上部分401的上端部处包括安装座部402。安装座部402朝向外侧突出。密封条(缓冲构件)35安装于安装座部402的外侧表面以封闭窗玻璃30与安装座部402的外侧表面之间的空间并且允许窗玻璃30上升和下降。安装座部510布置于外板500的上端部501并且密封条35安装于安装座部510的车辆内侧表面。安装于相应安装座部402、510的密封条35彼此相对并且窗玻璃30可以在密封条35之间移动。
防撞梁(impact beam)21安装于外板500的下部分处的车辆内侧。防撞梁2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吸收来自外侧的冲击。关于车辆内外方向,防撞梁21与加强构件400的下弯曲部分407重叠并且相对。下弯曲部分407(防撞梁相对弯曲部分)由弯曲成朝向外板500突出的板构件形成。根据这种构造,第二空间425B关于车辆内外方向被下弯曲部分407(防撞梁相对弯曲部分)和主体构件300包围,并且第二空间425B是防撞梁重叠空间。彼此重叠的第二空间425B、下弯曲部分407(防撞梁相对弯曲部分)、主体构件300和防撞梁21的这种构造适当地吸收来自外侧的作用于乘员的冲击。
包括在内板200中的主体构件300的下板部分302具有袋开口11。如图4所示,主体构件300的突出部分311的下边缘和加强构件400的下部分404的内边缘之间具有袋孔15。盖构件40被布置为相对于主体构件300和加强构件400从外侧覆盖袋孔15。相对于袋开口11位于外侧并且被盖构件40和主体构件300的在袋开口11下方的下部分包围的空间是车门袋10的内空间。车门袋10在车门100的内部设计表面处开口。
如图10所示,内板200的加强构件400包括后壁445和上壁446。后壁445关于车辆前后方向从加强构件400的后部的内表面延伸到主体构件300的外表面。上壁446从加强构件400的上边缘部的内表面延伸到主体构件300的外表面。如图11所示,后壁445包括用于将车门100与车辆主体700(参照图16、图17、图18)锁定的锁定机构460。锁定机构460具有包括在车门100中的键止动件(key stopper)467、供包括键止动件467的锁定机构安装的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和锁定机构壳体部461、形成于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的孔447以及形成于锁定机构壳体部461的孔466。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是后壁445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包括于车辆主体700中的键构件插入通过孔447、466并且与包括在车门100中的键止动件467锁定。
在所述锁定机构460中,键止动件467安装于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和锁定机构壳体部461,并且车门100在安装于锁定机构460的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和锁定机构壳体部461的键止动件467处与车辆主体700锁定。因此,要求锁定机构460的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和锁定机构壳体部461具有高刚性。在该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460的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和锁定机构壳体部461比作为延伸端部的后壁445的常规部分442和上壁446厚。因而,锁定机构460和后壁445的在锁定机构460附近的部分的刚性增加。
根据该实施方式,包括主体构件300和加强构件400的内板200由树脂制成,因此,内板200的厚度能够在不同部分处容易地改变,并且内板200的刚性能够在不同部分处容易地改变。外板500也由树脂制成,因此,外板500的厚度能够在不同部分处容易地改变并且刚性也能够在不同部分处容易地改变。锁定机构460被构造为将树脂成型部件锁定到加强构件400或者可以被构造为与加强构件400一体成型。
将在以下说明外板500和内板200的安装机构。图5是示出车门100的平面图,其中车门100的一部分是透明的以示出外板500和内板200的安装机构。如图5所示,外板500和内板200利用在车门的周缘部分处包括的止动件50安装于彼此。布置于车门100的下部分的止动件50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并且布置于车门100的前部分的止动件50竖直方向地配置。所有的止动件50配置于不同的高度处。具体地,止动件50包括从外板500的内表面突出的外侧止动件53、63以及从内板200的外表面突出的内侧止动件56、66。使外侧止动件53、63和内侧止动件56、66连接,使得外板500和内板200接合。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连接到外板500的内板200经由铰接部110安装到车辆主体700。因此,车门100利用摆动相对于车辆主体700移动以被关闭和打开。能够通过使外板500相对于内板200滑动而使外板500从安装于车辆主体700的内板200分离。具体地,如图9所示,连接到内板200的外板500从铰接部110滑离,并且通过铰接部110的相反侧(后侧)从内板200拉动并移除外板500(参照图9中面向右侧的箭头)。作为独立部件的外板500从铰接部110的相反侧(后侧)放入内板200并且滑动以靠近铰接部110直到外板500和内板200彼此重叠(参照图9中面向左侧的箭头)。因而,外板500和内板200安装于彼此。
包括于外板500的外侧止动件中的一个外侧止动件是相对靠近铰接部110的第一外侧止动件53。如图6所示,第一外侧止动件53包括从外板500的内表面(内侧板表面)509突出的第一外侧突出部51和从第一外侧突出部51的末端向下突出的第二外侧突出部52。包括于外板500的外侧止动件中的另一个外侧止动件是相对远离铰接部110的第二外侧止动件63。如图7所示,第二外侧止动件63包括从外板500的内表面(内侧板表面)509突出的第三外侧突出部61和从第三外侧突出部61的末端向上突出的第四外侧突出部62。
包括于内板200的内侧止动件中的一个内侧止动件是相对靠近铰接部110的第一内侧止动件56。如图6所示,第一内侧止动件56包括从内板200的外表面(外侧板表面)209突出的第一内侧突出部54和从第一内侧突出部54的末端向上突出的第二内侧突出部55。包括于内板200的内侧止动件中的另一个内侧止动件是相对远离铰接部110的第二内侧止动件66。如图7所示,第二内侧止动件66包括从内板200的外表面(外侧板表面)209突出的第三内侧突出部64和从第三内侧突出部64的末端向下突出的第四内侧突出部65。
相对靠近铰接部110的止动件50包括第一外侧止动件53和第一内侧止动件56。第一外侧止动件53和第一内侧止动件56如下地彼此配合。如图6所示,第一外侧突出部51相对于第一内侧突出部54位于上侧。第二外侧突出部52和第二内侧突出部55关于车辆内外方向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并且第二外侧突出部52比第二内侧突出部55位于车辆内侧。相对远离铰接部110的止动件50包括第二外侧止动件63和第二内侧止动件66。第二外侧止动件63和第二内侧止动件66如下地彼此配合。如图7所示,第三外侧突出部61相对于第三内侧突出部64位于下侧。第四外侧突出部62和第四内侧突出部65关于车辆内外方向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并且第四外侧突出部62比第四内侧突出部65位于车辆内侧。
如图8所示,止动件50中包括的第一外侧止动件53(第一外侧突出部51、第二外侧突出部52)、第二外侧止动件63(第三外侧突出部61、第四外侧突出部62)、第一内侧止动件56(第一内侧突出部54、第二内侧突出部55)以及第二内侧止动件66(第三内侧突出部64、第四内侧突出部65)均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伸长特定长度的悬臂突出件。将参照图8说明各止动件50的构造。
第一外侧止动件53包括被外板500以及第一外侧突出部51和第二外侧突出部52的车辆后边缘侧包围的板构件的外侧后部71。第一外侧止动件53还包括外侧第一插入孔72,外侧第一插入孔72与外侧后部71相反,并且外侧第一插入孔72位于第一外侧突出部51和第二外侧突出部52的车辆前边缘处。第一外侧止动件53还包括在第二外侧突出部52和外侧后部71的下边缘处的外侧第二插入孔73。第一外侧止动件53还包括用于加强突出部的加强肋58。加强肋58从第一外侧突出部51的外侧第一插入孔72侧边缘延伸并且从外板500延伸。第一外侧止动件53具有引导表面57,引导表面57位于第一外侧止动件53的在外侧第一插入孔72附近的边缘表面以利用滑动平滑地配合突出部。引导表面57倾斜以增加外侧第一插入孔72的开口尺寸。供第二内侧突出部55插入通过的外侧第一插入孔72包括于第一外侧止动件53的在铰接部110附近的边缘处。
第一内侧止动件56包括被内板200以及第一内侧突出部54和第二内侧突出部55的车辆前边缘侧包围的板构件的内侧前部74。第一内侧止动件56还包括与内侧前部74相反并且在第一内侧突出部54和第二内侧突出部55的车辆后边缘处的内侧第一插入孔75。第一内侧止动件56还包括在第二内侧突出部55和内侧前部74的上边缘处的内侧第二插入孔76。第一内侧止动件56还包括用于加强突出部的加强肋59。加强肋59从第一内侧突出部54的内侧第一插入孔75侧边缘延伸并且从内板200延伸。第一内侧止动件56具有引导表面57,引导表面57位于第一内侧止动件56的在内侧第一插入孔75附近的边缘表面以利用滑动平滑地配合突出部。引导表面57倾斜以增加内侧第一插入孔75的开口尺寸。供第二外侧突出部52插入通过的内侧第一插入孔75包括于第一外侧止动件53的远离铰接部110的边缘。
根据这种构造,第一外侧止动件53和第一内侧止动件56关于竖直方向和车辆内外方向重叠且止动,并且第二外侧止动件63和第二内侧止动件66关于竖直方向和车辆内外方向重叠且止动。沿着车门100的外边缘设置这种止动件结构,使得外板500和内板200彼此连接。根据这种构造,外板500和内板200安装于彼此,同时关于竖直方向和车辆内外方向定位。
如图5所示,止动件50在远离铰接部110的方向上配置,以使内板200和外板500可以沿着板表面在相对横向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且分离地移动。即,止动件50被配置为在外板500利用滑动从内板200分离或安装于内板200时使得止动件不接触并且阻碍滑动。在将外板500安装到内板200时,外板500从内板200的车辆后侧配合到内板200中并且利用滑动横向地移动。此时,第二内侧突出部55插入通过外侧第一插入孔72到第一外侧止动件53的内部空间,并且第二外侧突出部与第二内侧突出部55相对于车辆内外方向重叠。第一外侧止动件53的前边缘与内侧前部74接触或者第一内侧止动件56的后边缘与外侧后部71接触,以使外板500不必朝向车辆前侧进一步插入。
第一外侧止动件53比第二外侧止动件63靠近铰接部110,并且第一内侧止动件56比第二内侧止动件66靠近铰接部110。当外板500沿着板表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以从内板200分离或安装于内板200时,第二内侧止动件66布置于不与第一外侧止动件53接触的高度。根据这种构造,止动件在滑动中不接触,并且外板500从内板200平滑地分离或者平滑地安装于内板200。即,外侧止动件53、63和内侧止动件56、66以外侧止动件53、63的相应高度与内侧止动件56、66的相应高度不同的方式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的外侧止动件53、63在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滑动方向)的方向(竖直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高度,并且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内侧止动件56、66在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滑动方向)的方向(竖直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高度。
外侧止动件53、63均包括加强肋58,并且内侧止动件56、66均包括用于加强突出部的加强肋59。如图8所示,各止动件均在其开口端处具有引导表面57用于实现平滑的滑动。
如图4所示,根据该实施方式,窗玻璃30(窗部件、功能性部件)包括在车门100中。包括窗玻璃30的门100具有窗的功能。如前所述,窗玻璃30在外板500与内板200之间。如图14所示,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在外板500与内板200之间,具体地,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于内板200的主体构件300。作为驱动部件的窗调节器31驱动作为功能性部件的窗玻璃30以使窗玻璃30上移和下移。开关14配置于内板200的设计表面以操作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以使窗玻璃30竖直地上升或下降。
如图14所示,开关基部32布置于内板200的主体构件300的突出部分311的上表面312。开关基部32包括开关14,开关14从上表面312朝向内部设计表面侧露出。开关基部32包括从突出部311的上表面露出的开关14、从上表面向下延伸的基部33以及从基部33朝向外侧延伸的安装座34。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于安装座34。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相对于内板200(主体构件300)配置于外表面侧,具体地,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于安装座34,其中安装座34包括于具有开关14的开关基部32并且朝向外侧延伸。根据这种构造,开关14与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之间的布线容易且简单。
如图15所示,门镜132作为不同于窗玻璃(窗部件)30的功能性部件包括车门中,并且用于驱动门镜132的镜控制器ECU 131安装于内板200(主体构件300)。具体地,镜控制器ECU 131相对于覆盖袋孔15的盖构件40布置于外表面侧。镜控制器ECU 131安装于朝向车辆外侧延伸的安装座130。信号线从镜控制器ECU 131延伸到开关14,并且通过操作开关14调节门镜132打开或关闭以及门镜132的角度。
如果以使车门100的一部分与如图16所示的车辆主体700重叠的方式关闭的车门100绕着铰接部110移动并且打开,则车门100的后侧表面(后壁表面)363向后露出。车门100由树脂制成的外板500和树脂制成的内板200组合而形成。后侧表面363由树脂制成的主体构件300形成并且当车门打开时可以由人从后侧观察到。后侧表面363可以利用树脂成型(诸如压花)并且可以被加工为具有改善的设计的压花表面。
将参照图17和图18说明铰接部110的构造,其中车门100利用铰接部110打开和关闭。
如前所述,车门100包括内板200和外板500,并且内板200经由铰接部110连接到车辆主体700。当车门打开和关闭时力集中于铰接部110,因此铰接部110必须以大的连接强度安装于内板200。在该实施方式中,利用铰接部110紧固外加强构件22以及包括在内板200中的主体构件300和加强构件400。具体地,如图17和图18所示,外加强构件22和包括主体构件300和加强构件400的内板200被铰接板800从外侧支撑并且利用螺钉830从内侧紧固,同时在铰接板800与螺钉830之间具有铰接部110的一个铰接支架810。即,利用螺钉830紧固内板200、外加强构件22、铰接板800和铰接支架810。如图17所示,另一铰接支架820经由转动中心850被车辆主体700支撑,并且根据这种构造,车门100(内板200)利用摆动而移动并且相对于车辆主体700打开和关闭。如图17和图18所示,外板500安装于内板200以从外侧覆盖铰接部110和内板200并且相对于内板200横向滑动以从内板200分离和安装到内板200。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100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外板500和相对于外板500位于车辆内侧的由树脂制成且安装到外板500的内板200。内板200包括由树脂制成且构成车门100的内部设计表面的主体构件300以及由树脂制成并且被布置为相对于主体构件300位于外侧且与主体构件300的外周部相对的加强构件400。车门的外构件和内构件由树脂制成,因而车门重量减轻。作为内构件的树脂内板200包括作为车辆内部设计表面的树脂主体构件300并且包括用于增强门的外周部的在树脂主体构件300的外部外周部处的树脂加强构件400。因而,利用简单的构造和低成本确保了车门的有效刚性。尤其是,树脂内板200由两个部件形成,两个部件包括作为设计部件的主体构件300和作为加强部件的加强构件400。这种构造提供了相当新的车门。通过将框架形状的加强构件400利用粘接剂结合到主体构件300的外部外周面而简单地制造内板200并且将所获得的内板200安装于外板500而制造车门100。
树脂加强构件400包括作为弯曲且朝向外板500突出的板构件的上弯曲部分403和下弯曲部分407,并且第一空间425A和第二空间425B关于车辆内外方向形成于相应的上下弯曲部分403、407与树脂主体构件300之间。根据这种构造,在相应的弯曲部分403、407与树脂主体构件300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空间425A、425B确保了高刚性。因此,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外板500和内板200的车门100能够具有有效的刚性。特别地,第一空间425A和第二空间425B形成于树脂外板500与树脂内板200的树脂主体构件300之间。因此,在树脂外板500与树脂内板200的树脂主体构件300之间不存在部件,并且在相应的空间425A、425B内能够提供大的空间区域且能够容易地获得高刚性。
树脂主体构件300包括位于上侧的上板部分301和位于下侧的下板部分302。上板部分30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随着上板部分301关于竖直方向从中间部分331朝向上部分332延伸而朝向车辆外侧弯曲。下板部分30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随着下板部分302关于竖直方向从中间部分333朝向下部分334延伸而朝向车辆外侧弯曲。树脂加强构件400包括上弯曲部分403和下弯曲部分407,其中上弯曲部分403与上板部分30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空间425A,下弯曲部分407与下板部分302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空间425B。根据这种构造,车门100的上部在上板部分301与上弯曲部分403之间的第一空间425A处具有高刚性,并且车门100的下部在下板部分302与下弯曲部分407之间的第二空间425B处具有高刚性。因此,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外板500和内板200的车门100能够具有有效的刚性。
树脂加强构件400被形成为沿着树脂主体构件300的周部的环状。根据这样的构造,内板200(也就是说最终地车门100)能够具有较高刚性。
树脂主体构件300包括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分311。作为为车门100提供功能的功能性部件的开关14或开关基部32安装于突出部分311。车门100需要在安装有功能性部件的部分处具有刚性。在以上构造中,突出部分311具有比树脂主体构件300的其它平坦部高的刚性。作为功能性部件的开关14和开关基部32安装于具有较高刚性的突出部分311,因此,即使功能性部件安装于树脂内板200,也不容易引起关于刚性的问题。
由树脂或者由树脂和纤维材料的组合形成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外加强构件22被配置为相对于树脂外板500位于车辆内侧且与树脂外板500的上部分相对。根据这种构造,树脂外板500能够具有有效的强度。
由门窗的板构件形成的窗玻璃30以可以向上和向下移动的方式位于树脂外板500与树脂内板200之间。密封条(缓冲构件)35安装于树脂加强构件400的上部分401的外侧表面(安装座部402的外侧表面)以封闭上部分401的外侧表面与由板构件形成的窗玻璃30之间的空间,并且允许窗玻璃30上升和下降。根据这种构造,在不需要额外包括用于安装密封条(缓冲构件)35的另外的安装构件的情况下,窗附近的空间被封闭并且窗玻璃30能够上升和下降。在该实施方式中,树脂加强构件400包括由树脂形成的上弯曲部分403并且能够容易地调节上弯曲部分403的角度。因此,能够通过调节上弯曲部分403的角度而自由地改变密封条(缓冲构件)35的位置和角度。结果,能够适当地调节密封条(缓冲构件)35与窗玻璃30(板构件)之间的摩擦。
防撞梁21在树脂外板500的下部分处安装于树脂外板500的车辆内侧。防撞梁2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吸收来自车辆外侧的冲击。树脂加强构件400包括关于车辆内外方向与防撞梁21重叠且相对的下弯曲部分407(防撞梁相对弯曲部分)。下弯曲部分407(防撞梁相对弯曲部分)由弯曲成朝向树脂外板500突出的板构件形成。根据这种构造,第二空间425B(防撞梁重叠空间)由下弯曲部分407(防撞梁相对弯曲部分)和树脂主体构件300围绕。根据这种构造,来自车辆外侧的碰撞能够由包括防撞梁21以及与防撞梁21重叠的第二空间425B(防撞梁重叠空间)的两个部件吸收。因此,包括树脂外板500和树脂内板200的车门100能够适当地保护乘客免受冲击。
树脂主体构件300具有袋开口11(开口、孔)。主体构件300的突出部分311的下边缘和加强构件400的下部分404的内边缘之间具有袋孔15。盖构件40被布置为相对于主体构件300和加强构件400从外侧覆盖袋孔15。因而,门袋10具有由盖构件40和主体构件300的在袋开口11下方的下部包围的内空间。根据这种构造,小行李能够通过袋开口11(开口、孔)从车辆内侧放入门袋10。利用盖构件40从车辆外侧覆盖在树脂加强构件400与主体构件300之间的袋孔15由此设置了门袋10。在这种构造中,不需要任何额外的部件来形成门袋10并且成本被降低。
树脂加强构件400包括关于车辆前后方向从加强构件400的后部的内表面延伸到主体构件300的外表面的后壁445以及从加强构件400的上部的内表面延伸到主体构件300的外表面的上壁446。后壁445包括用于将车门100与车辆主体锁定的锁定机构460,并且锁定机构460的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和锁定机构壳体部461被构造为具有比上壁446的大的厚度。当门被锁定时,要求门的与车辆主体锁定并且包括锁定机构460的锁定部具有比门的其它部分相对大的强度。根据以上构造,树脂加强构件400在后壁445处包括锁定机构460,并且锁定机构460的锁定机构安装部445A和锁定机构壳体部461被构造为比其它部分(该实施方式中的上壁)厚,使得确保了锁定部的强度。
外板500包括第一外侧止动件53和第二外侧止动件63。第一外侧止动件53包括从外板500的内侧板表面509突出的第一外侧突出部51和从第一外侧突出部51向下突出的第二外侧突出部52。第二外侧止动件63包括从外板500的内侧板表面509突出的第三外侧突出部61和从第三外侧突出部61向上突出的第四外侧突出部62。内板200包括第一内侧止动件56和第二内侧止动件66。第一内侧止动件56包括从内板200的外侧板表面209突出的第一内侧突出部54和从第一内侧突出部54向上突出的第二内侧突出部55。第二内侧止动件66包括从内板200的外侧板表面209突出的第三内侧突出部64和从第三内侧突出部64向下突出的第四内侧突出部65。
第一外侧止动件53和第一内侧止动件56如下地配合于彼此。第一外侧突出部51相对于第一内侧突出部54位于上侧。第二外侧突出部52和第二内侧突出部55关于车辆内外方向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并且第二外侧突出部52比第二内侧突出部55位于车辆内侧。第二外侧止动件63和第二内侧止动件66如下地配合于彼此。第三外侧突出部61相对于第三内侧突出部64位于下侧。第四外侧突出部62和第四内侧突出部65关于车辆内外方向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并且第四外侧突出部62比第四内侧突出部65位于车辆内侧。
根据这种构造,通过使外板500和内板200在作为安装方向的横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滑动而使外板500和内板200安装于彼此。能够通过使外板500和内板200在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滑动而使外板500和内板200彼此分离。因而,在车门100中,外板500和内板200容易地配合于彼此并且容易地彼此分离,并且不需要诸如螺钉的用于配合或分离的任何额外部件。
第一外侧突出部51、第二外侧突出部52、第三外侧突出部61、第四外侧突出部62、第一内侧突出部54、第二内侧突出部55、第三内侧突出部64和第四内侧突出部65均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突出件。根据这种构造,外板500和内板200利用重叠的突出部竖直方向和横向地彼此支撑。
在外板500和内板200中,仅内板200经由铰接部110固定于车辆主体700,以使车门利用摆动打开和关闭。外板500未连接到车辆主体700。因此,通过使外板500横向滑动以远离铰接部110而使外板500从连接到车辆主体700的内板200容易地移除。在将外板500安装于内板200时,通过使外板500从远离铰接部110的部分滑动到内板200中,外板500能够容易地安装于利用铰接部110连接到车辆主体700的内板200。
第一外侧止动件53和第二内侧止动件66配置于不同的高度以便在内板200和外板500的相对滑动中不彼此接触。第二外侧止动件63和第一内侧止动件56配置于不同的高度以便在内板200和外板500的相对滑动中不彼此接触。因此,内板200和外板500能够通过使它们横向地相对滑动而平滑地安装或移除。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内侧止动件56配合于第一外侧止动件53,并且第二内侧止动件66配合于第二外侧止动件63。如果第一外侧止动件53在外板500的滑动操作中接触第二内侧止动件66,则不能进行用于安装和移除外板500和内板200的外板500和内板200的相对横向滑动。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位置关系使得在滑动操作中第一外侧止动件53不与第二内侧止动件66接触或者第二外侧止动件63不与第一内侧止动件56接触。即,外侧止动件与内侧止动件配置于不同的高度。因此,通过外板500和内板200的横向滑动操作而平滑地安装和移除外板500和内板200。
特别地在该实施方式中,仅内板200经由铰接部110连接到车辆主体700,以使车门利用摆动而打开和关闭。即,外板500未固定到车辆主体700。第一外侧止动件53比第二外侧止动件63靠近铰接部110,并且第一内侧止动件56比第二内侧止动件66靠近铰接部110。此外,第二内侧止动件66包括在内板200中,以便当外板500相对于内板200横向移动(滑动)以安装于内板200或从内板200移除时不与第一外侧止动件53接触。即,第一外侧止动件53和第二内侧止动件66配置于不同的高度并且第一内侧止动件56和第二外侧止动件63配置于不同的高度。根据这种构造,当外板500相对于内板200横向移动和滑动时,内侧止动件不与任何外侧止动件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外板500安装于内板200时,第一内侧止动件56配合到第一外侧止动件53并且第二内侧止动件66配合到第二外侧止动件63。如果位置关系使得在外板500的滑动操作中外侧止动件接触内侧止动件,则不能进行用于安装和移除外板500和内板200的外板500和内板200的在横向上的相对滑动。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外侧止动件和内侧止动件配置于不同的高度。因此,在滑动操作中,较靠近铰接部110且在滑动插入时首先被插入的第一外侧止动件53不与配置于车辆后侧的第二内侧止动件66接触。因此,较靠近铰接部110的第一外侧止动件53不与第二内侧止动件66接触,并且通过外板500和内板200的横向滑动操作平滑地安装和移除外板500和内板200。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车门100包括作为为车门100提供功能的功能性部件的窗玻璃30(窗部件)、作为用于驱动窗玻璃30的驱动部件的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以及用于操作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以实施窗玻璃30的功能的开关14。开关14配置于内板200的车辆内表面侧,并且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配置于内板200的车辆外表面侧。在门的外板500和内板200中,开关14配置于形成车辆内部设计表面的内板200的内表面侧并且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配置于内板200的外表面侧。因此,开关14和窗调节器31的配置构造简单并且用于开关14和窗调节器31的空间可以较小。在包括外板500和构成内部设计表面的内板200的门中,未设置用于安装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的另外的板。然而,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于包括开关14的内板200以使门的构造简单。
安装座34以从内板200的外表面朝向外侧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内板200。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于安装座34。因而,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经由朝向外侧延伸的安装座34安装于内板200。因此,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能够配置于内板200与外板500之间的适当位置。
作为驱动部件的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于由树脂制成的主体构件300。在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外板500和内板200的车门100中,车门100的刚性能够由树脂制成的加强构件400确保。此外,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于树脂制成的主体构件300并且在主体构件300的安装部处刚性增加。作为驱动部件的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安装于利用铰接部110固定到车辆主体700的内板200的主体构件300。利用这种构造,在从内板200移除外板500时,不必移除窗玻璃30(功能性部件)、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驱动部件)以及开关14之间的布线。
内板200(主体构件300)包括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分311。开关14包括在配置于内板200(主体构件300)的突出部分311的上表面312的开关基部32中。开关基部32包括在突出部分311的上表面露出的开关14、从上表面向下延伸的基部33以及从基部33朝向外侧延伸且供窗调节器31安装的安装座34。在门的外板500和内板200中,开关14配置于内板200的形成内部设计表面的内表面侧,并且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31配置于内板200的外表面侧。因此,开关14和窗调节器31的配置构造简单并且用于开关14和窗调节器31的空间可以较小。特别地,开关基部32安装于内板200(主体构件300)的突出部分311并且包括从突出部分31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基部33以及从基部33朝向外侧延伸且供窗调节器31安装的安装座34。
接下来,将参照图19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的构造。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400,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包括具有图19中示出的构造的加强构件4000。具体地,加强构件4000一体地包括从加强构件4000的下端pf向上延伸的盖构件40。盖构件40的上端(末端)接触主体构件300的突出部分311的下边缘并且在门袋10内形成壳体空间。锁定机构460还与加强构件4000一体地成型。其它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相同并且将不被说明。
本技术不限于参照附图如上所述的说明。例如,本技术可以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汽车被说明为车辆的示例。除此之外,本技术的车门还可以应用于诸如火车或游乐园交通工具的地上车辆、诸如飞机或直升机的飞行器以及诸如船或潜水艇的海上交通工具或海下交通工具。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这里说明的技术的车门的构造可以应用于前门。然而,这里说明的技术的车门的构造可以应用于后门。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加强构件400、4000被形成为框架形状。然而,加强构件400、4000必须布置于主体构件300的外侧周部以构成加强结构。例如,加强构件400、4000可以被如下地构造以加强主体构件并增加内板200的刚性。一个或多个加强构件可以局部地设置于主体构件的周部的任何部分,或者加强构件可以沿着主体构件的周部的上侧部分(或下侧部分)或可以从上侧部分向侧部分延伸地设置或者可以沿着主体构件的周缘局部地设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空间425A、425B在外侧沿主体构件300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空间425主要具有加强结构的功能。
附图标记说明
14:开关,30:窗玻璃(功能性部件),31:具有马达的窗调节器(驱动部件),32:开关基部,51:第一外侧突出部,52:第二外侧突出部,53:第一外侧止动件,54:第一内侧突出部,55:第二内侧突出部,56:第一内侧止动件,61:第三外侧突出部,62:第四外侧突出部,63:第二外侧止动件,64:第三内侧突出部,65:第四内侧突出部,66:第二内侧止动件,100:车门,110:铰接部,200:内板(树脂内板),300:主体构件(树脂主体构件),307:外表面,311:突出部分,400:加强构件(树脂加强构件),403:上弯曲部分,407:下弯曲部分,425A:第一空间,425B:第二空间,500:外板(树脂外板),700:车辆主体(车辆主体构件)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其包括:
树脂外板;和
树脂内板,其安装于所述树脂外板的车辆内侧,所述树脂内板包括构成所述车门的内部设计表面的树脂主体构件和配置于所述树脂主体构件的车辆外侧且与所述树脂主体构件的周部相对的树脂加强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加强构件包括由朝向所述树脂外板突出的板构件形成的弯曲部分,并且
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树脂主体构件之间具有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主体构件包括上板部分和下板部分,
所述上板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长并且随着所述上板部分关于竖直方向从所述上板部分的中间部分朝向所述上板部分的上部分延伸而朝向车辆外侧弯曲,
所述下板部分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长并且随着所述下板部分关于所述竖直方向从所述下板部分的中间部分朝向所述下板部分的下部分延伸而朝向所述车辆外侧弯曲,并且
所述弯曲部分包括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弯曲部分和下弯曲部分,并且所述空间包括存在于所述上弯曲部分与所述上板部分的车辆外侧表面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存在于所述下弯曲部分与所述下板部分的车辆外侧表面之间的第二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加强构件沿着所述树脂主体构件的周部形成为环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主体构件包括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分,并且
所述突出部分包括为所述车门提供功能的功能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外加强构件,所述外加强构件由树脂或者树脂和纤维材料的组合物形成,并且所述外加强构件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相对于所述外板的上部分配置于所述车辆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
板构件,其布置于所述树脂外板与所述树脂内板之间以便上升和下降并且构成车门的窗;和
缓冲构件,其安装于所述树脂加强构件的上部分的车辆外侧表面以封闭所述上部分的车辆外侧表面与所述板构件之间的空间并且允许所述板构件上升和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还包括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安装于所述树脂外板的下部分的车辆内侧且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防撞梁吸收来自所述车辆外侧的冲击,其中
所述树脂加强构件包括关于车辆内外方向与所述防撞梁重叠并且由弯曲成朝向所述树脂外板突出的板构件形成的弯曲部分,并且
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树脂主体构件之间具有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主体构件具有开口,
所述树脂内板在所述树脂内板的下部分处具有孔,所述孔在所述树脂主体构件与所述树脂加强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开口相对,并且
所述树脂加强构件包括从所述树脂主体构件的车辆外侧覆盖所述孔的盖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加强构件具有框架形状,所述框架形状包括后壁和上壁,并且所述后壁从所述树脂加强构件的车辆后部分朝向所述树脂内板延伸,所述上壁从所述树脂加强构件的上部分朝向所述树脂内板延伸,
所述后壁具有锁定机构安装部,在所述锁定机构安装部安装用于使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辆主体锁定的锁定机构,并且
所述锁定机构安装部比所述上壁厚。
CN201811442626.2A 2017-11-30 2018-11-29 车门 Pending CN1098496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0934A JP7047351B2 (ja) 2017-11-30 2017-11-30 乗物用ドア
JP2017-230934 2017-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9630A true CN109849630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548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2626.2A Pending CN109849630A (zh) 2017-11-30 2018-11-29 车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4802B2 (zh)
JP (1) JP7047351B2 (zh)
CN (1) CN109849630A (zh)
DE (1) DE1020181303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0529B2 (ja) * 2016-02-04 2019-07-1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部品
JP7047351B2 (ja) * 2017-11-30 2022-04-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ドア
KR20200101569A (ko) * 2019-02-19 2020-08-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
CN114194009A (zh) * 2021-12-03 2022-03-18 芜湖莱特思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车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54318A (en) * 1980-04-28 1981-11-28 Nissan Motor Co Ltd Car door
US4306381A (en) * 1980-02-11 1981-12-22 The Budd Company Plastic door for an automobile
DE3443714A1 (de) * 1984-11-30 1986-06-12 Audi AG, 8070 Ingolstadt Fahrzeugtuere
US4769951A (en) * 1984-06-04 1988-09-13 Kaaden Hans Heinrich Door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for motor vehicles
JPH04122216U (ja) * 1991-04-18 1992-11-0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ドアの構造
US6015182A (en) * 1998-02-27 2000-01-18 Porsche Engineering Services Vehicle door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hydroformed elements and processes for assembling such elements
JP2001247063A (ja) * 2000-03-06 2001-09-1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ドアの製造方法及び車両のドア構造
US20030189357A1 (en) * 2002-04-09 2003-10-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i-intrusion beam for a vehicle door assembly
US20070013206A1 (en) * 2005-07-13 2007-01-18 Honda Motor Co., Ltd. Occupant safety device
US20090015035A1 (en) * 2007-07-13 2009-01-1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 Vehicle Door
CN101641231A (zh) * 2007-03-30 2010-02-03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强化侧面碰撞性能的汽车用门
US20130076060A1 (en) * 2011-09-22 2013-03-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door
US8863367B2 (en) * 2011-05-25 2014-10-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trim panel having beverage retainer and method
US20160144803A1 (en) * 2014-11-25 2016-05-26 Hyundai Motor Company Structure of door trim and door inner belt f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39178A1 (de) * 1977-08-31 1979-03-08 Volkswagenwerk Ag Tuer fuer ein fahrzeug
JPS61502454A (ja) * 1984-06-04 1986-10-30 シユテユツベ ゲゼルシヤフト ミツト ベシユ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自動車用のプラスチツクより成るドア
JPH057056Y2 (zh) * 1985-06-25 1993-02-23
JPS6223874A (ja) 1985-07-25 1987-01-3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樹脂製外板パネ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US5603548A (en) * 1995-10-16 1997-02-1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ush-out vehicle side door
DE19746724C1 (de) * 1997-10-14 1999-05-12 Wagon Automotive Gmbh Kraftfahrzeugtür mit einer lösbar befestigten Türaußenwandung
JP4640127B2 (ja) * 2005-11-15 2011-03-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ドアウエスト部構造
JP4575901B2 (ja) * 2006-03-09 2010-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構造
DE102010014510A1 (de) * 2010-04-10 2011-10-13 Daimler Ag Tür für einen Kraftwag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5974398B2 (ja) * 2012-11-14 2016-08-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JP6156291B2 (ja) * 2014-09-01 2017-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6713737B2 (ja) * 2015-08-07 2020-06-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6525201B2 (ja) * 2015-09-18 2019-06-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ドアトリム及び車両用ドア
US9656614B2 (en) * 2015-10-20 2017-05-2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Trim assemblies for mounting working subassemblies
JP6551160B2 (ja) * 2015-10-30 2019-07-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DE102016000606A1 (de) * 2016-01-21 2017-07-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ahrzeugtür
JP6720784B2 (ja) * 2016-09-05 2020-07-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材
US10427623B2 (en) * 2017-05-02 2019-10-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door trim panel with storage and energy absorption functionality
JP2019098889A (ja) * 2017-11-30 2019-06-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ドア
JP7047351B2 (ja) * 2017-11-30 2022-04-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ドア
JP7124302B2 (ja) * 2017-11-30 2022-08-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ドア
KR102474378B1 (ko) * 2017-12-13 2022-12-0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6381A (en) * 1980-02-11 1981-12-22 The Budd Company Plastic door for an automobile
JPS56154318A (en) * 1980-04-28 1981-11-28 Nissan Motor Co Ltd Car door
US4769951A (en) * 1984-06-04 1988-09-13 Kaaden Hans Heinrich Door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for motor vehicles
DE3443714A1 (de) * 1984-11-30 1986-06-12 Audi AG, 8070 Ingolstadt Fahrzeugtuere
JPH04122216U (ja) * 1991-04-18 1992-11-0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ドアの構造
US6015182A (en) * 1998-02-27 2000-01-18 Porsche Engineering Services Vehicle door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hydroformed elements and processes for assembling such elements
JP2001247063A (ja) * 2000-03-06 2001-09-1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ドアの製造方法及び車両のドア構造
US20030189357A1 (en) * 2002-04-09 2003-10-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i-intrusion beam for a vehicle door assembly
US20070013206A1 (en) * 2005-07-13 2007-01-18 Honda Motor Co., Ltd. Occupant safety device
CN101641231A (zh) * 2007-03-30 2010-02-03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强化侧面碰撞性能的汽车用门
US20090015035A1 (en) * 2007-07-13 2009-01-1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 Vehicle Door
US8863367B2 (en) * 2011-05-25 2014-10-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trim panel having beverage retainer and method
US20130076060A1 (en) * 2011-09-22 2013-03-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door
US20160144803A1 (en) * 2014-11-25 2016-05-26 Hyundai Motor Company Structure of door trim and door inner belt f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61026A1 (en) 2019-05-30
US10814802B2 (en) 2020-10-27
JP7047351B2 (ja) 2022-04-05
JP2019098887A (ja) 2019-06-24
DE102018130366A1 (de) 2019-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9630A (zh) 车门
CN109849629A (zh) 车门
US8887445B2 (en) Door glass over-closing
CN109849628A (zh) 车门
JP2012153224A (ja) 車両用ドア
CN211335541U (zh) 车门及其门护板、车辆
US6830277B2 (en) Arrangement for holding beverage cans or similar receptacles in the interior of vehicles
US6979055B2 (en) Sunroof for vehicle
JP6323429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2010188910A (ja) プルポ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CN208359893U (zh) 一种集成式全景天窗支架及具有其的汽车
US7665692B2 (en) Baggage bin door and baggage bin
CN108312933A (zh) 车辆背门
BR102018005897A2 (pt) estrutura de montagem de fecho de assento de veículo do tipo para montar
CN101342878B (zh) 车辆驾驶室内的可移动靠背和具有所述靠背的驾驶室
JP4265441B2 (ja) 車室内用照明装置
JP5115700B2 (ja) 車両のスライドドア駆動装置
CN216443511U (zh) 车门及车辆
KR102663948B1 (ko) 암레스트 받침장치가 구비된 자동차용 무빙 콘솔박스
CA2627681C (en) Luggage bin door and luggage bin
JP2006240442A (ja) ドア構造
JP6732847B2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US20210276403A1 (en) Top for a convertible vehicle comprising a front bow and a headliner
JPS5873455A (ja) コンソ−ルボツクス
JP4225090B2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