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1448A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卷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11448A CN109311448A CN201780034316.4A CN201780034316A CN109311448A CN 109311448 A CN109311448 A CN 109311448A CN 201780034316 A CN201780034316 A CN 201780034316A CN 109311448 A CN109311448 A CN 1093114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ing parts
- limiting unit
- rotary part
- axial
- cylind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2/4633—Linear actuators, e.g. comprising a piston moving along reel axis and rotating along its own axi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7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omprising energy-absorbing means operating between belt reel and retractor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022/4642—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the gas directly propelling a flexible driving means, e.g. a plurality of successive masses, in a tubular cham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022/4685—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with means to adjust or regulate the tensioning force in relation to external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在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若在移动部件(64)刺入或者陷入有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的状态下旋转部件(28)向卷取方向旋转,则移动部件(64)被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按压。由此,移动部件(64)向盖板(50)内的第一变形允许部(66)以及第二变形允许部(74)内膨胀,该移动部件(64)的膨胀部分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面亦即第一限制部(68)以及盖板(50)的第二限制部(76)对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过移动部件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从而使带轴向卷取方向旋转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以下安全带卷取装置:若在车辆紧急情况时向轴向前端侧移动的移动部件与旋转部件卡合,由此使旋转部件旋转,则带轴向卷取方向旋转而安全带卷取于带轴(作为一个例子,参照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0336538号说明书)。
在这种安全带卷取装置中,若在移动部件与旋转部件卡合的状态下从带轴将向与卷取方向相反的拉出方向的旋转力向旋转部件传递,则旋转部件使移动部件向轴向基端侧移动。
发明内容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状况,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有效地限制由于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而引起的移动部件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带轴,其通过向卷取方向旋转而卷取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通过上述安全带被拉伸而被赋予向与卷取方向相反的拉出方向的旋转力;旋转部件,其通过向一侧的旋转而使上述带轴向卷取方向旋转,并且通过上述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而向另一侧旋转;移动部件,其在车辆紧急情况时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从而与上述旋转部件卡合使上述旋转部件向一侧旋转,并且能够向与上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变形;以及限制部,其供上述移动部件的变形部分卡合而对上述移动部件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根据第一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当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了的移动部件被旋转部件的卡合部按压而欲向轴向基端侧返回时,移动部件与限制部卡合,由此限制移动部件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由此,在移动部件与旋转部件卡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旋转部件的向另一侧的旋转,从而能够抑制带轴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还具备筒状部件,上述筒状部件在内侧配置上述移动部件并且一端在上述旋转部件的侧方开口,上述移动部件基于供给到另一端侧的流体的压力而使上述移动部件向上述轴向前端侧移动,从上述筒状部件的一端向外部移动而与上述旋转部件卡合。上述旋转部件具有与上述移动部件卡合的卡合部,上述卡合部通过伴随着上述移动部件向上述轴向前端侧的移动而带来的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来使上述卡合部与上述移动部件的卡合范围增减。上述限制部设置于上述旋转部件的上述卡合部和上述移动部件的卡合范围成为最大的上述卡合部的旋转位置、与上述筒状部件的一端之间。
根据第二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当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了的移动部件被旋转部件的卡合部按压而欲向轴向基端侧返回时,移动部件与限制部卡合,由此限制移动部件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由此,在移动部件与旋转部件卡合的状态下,能够抑制旋转部件的向另一侧的旋转,能够抑制带轴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
此处,对于第二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限制部设置于旋转部件的卡合部和移动部件的卡合范围成为最大的卡合部的旋转位置、与筒状部件的一端之间。由此,能够使被旋转部件按压而欲向轴向基端侧返回的移动部件的变形部分有效地与限制部卡合。
对于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在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还具备引导部,上述引导部对在车辆紧急情况时移动了的上述移动部件进行引导,在上述引导部,在比上述限制部靠上述移动部件的轴向前端侧的位置设置有允许上述移动部件的变形的变形允许部。
根据第三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移动部件在车辆紧急情况时被引导部引导而移动。此处,在引导部的比限制部靠移动部件的轴向前端侧的位置设置有变形允许部,由于从旋转部件受到载荷而向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变形了的移动部件能够在引导部的变形允许部变形。通过变形了的移动部件的变形部分与限制部卡合,从而能够限制移动部件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对于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在第三方式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上述限制部设置于上述引导部。
对于第四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在引导移动部件的引导部设置有限制部。因此,在移动部件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被限制部限制时能够由引导部承受限制部从移动部件受到的力。
对于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在第二方式或者第三方式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上述限制部设置于上述筒状部件的一端部。
对于第五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限制部设置于筒状部件的一端部,因此在移动部件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被限制部限制时能够由筒状部件承受限制部从移动部件受到的力。
对于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在第五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上述限制部为上述筒状部件的一端面,上述移动部件能够在上述筒状部件的一端面的外侧向上述筒状部件的径向外侧变形。
对于第六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移动部件能够在筒状部件的一端面的外侧向筒状部件的径向外侧变形。因此,这样变形的移动部件能够在作为限制部的筒状部件的一端面的较广的范围卡合。由此,能够通过限制部而有效地限制移动部件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以上,如说明的那样,对于本公开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在车辆紧急情况时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了的移动部件中,能够有效地限制由带轴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而引起的移动部件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盖板的内侧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车辆前侧观察盖板、缸体、移动部件、旋转部件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移动部件的轴向前端与旋转部件的第二卡合齿抵接了的状态的与图3对应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移动部件刺入旋转部件的第一卡合齿、第二卡合齿的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移动部件的轴向前端与第二铆钉的移动限制部抵接了的状态的与图5对应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一变形允许部以及第二变形允许部移动部件膨胀了的状态的与图6对应的剖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缸体的轴向前端部以及移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缸体的轴向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缸体的轴向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缸体的轴向前端部以及移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缸体的轴向前端部及其附近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缸体的轴向前端部及其附近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第八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缸体的轴向前端部及其附近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图14的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各图中箭头FR表示应用了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车辆的前侧,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侧。另外,在对以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关于与比说明的实施方式靠前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
如图1所示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备框架12。框架12固定于作为车身的中立柱(省略图示)的车辆下侧部分。另外,框架12具备脚板14、16,脚板14和脚板16大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置。
另外,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备带轴18。带轴18以大致圆筒形状形成,并配置于框架12的脚板14与脚板16之间。带轴18的中心轴线方向沿着脚板14与脚板16的对置方向(即,大致车辆前后方向),带轴18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
在带轴18卡止有长条带状的安全带20的长边方向基端部,若带轴18向卷取方向(图1等的箭头A方向)旋转,则安全带20从长边方向基端侧向带轴18卷取。另外,安全带20的长边方向前端侧从带轴18向车辆上侧延伸,安全带20的长边方向前端侧在框架12的车辆上侧穿过在被中立柱支承的贯穿式锚固件(省略图示)形成的狭缝孔而向车辆下侧折回。
另外,安全带20的长边方向前端部卡止于锚固板(省略图示)。锚固板由铁等金属板材形成,固定于车辆的地板部(省略图示)或者与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对应的座椅(省略图示)的骨架部件等。
另外,应用了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车辆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具备带扣装置(省略图示)。带扣装置设置于应用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座椅的车宽方向内侧。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坐者的身体挂绕有安全带20的状态下,设置于安全带20的锁舌(省略图示)卡合于带扣装置,由此将安全带20佩戴于乘坐者的身体。
另一方面,在带轴18的车辆后侧,轴部(省略图示)在相对于带轴18的同轴上与带轴18一体设置,该轴部穿过形成于框架12的脚板14的孔(省略图示)而向框架12的车辆后侧延伸。
另外,如图1所示那样,在框架12的脚板14的车辆后侧设置有弹簧壳体22。在弹簧壳体22的内侧设置有盘簧等带轴施力单元(省略图示)。带轴施力单元经由上述的轴部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卡合于带轴18,通过带轴施力单元的作用力将带轴18向卷取方向(图1的箭头A方向)施力。
并且,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备:构成限力机构的扭杆24。扭杆24形成为大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棒状。扭杆24的车辆后侧部分配置于带轴18的内侧,在相对于带轴18的相对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与带轴18相连。相对于此,扭杆24的车辆前侧部分穿过形成于框架12的脚板16的孔而向框架12的外侧(车辆前侧)延伸。
在框架12的脚板16的车辆前侧设置有预紧器26的旋转部件28。旋转部件28具备第一旋转部30。旋转部件28的第一旋转部30配置在相对于带轴18的同轴上,在第一旋转部30连结有扭杆24的车辆前侧部分。因此,旋转部件28相对于扭杆24的车辆前侧部分的相对旋转被限制,由此,旋转部件28经由扭杆24而间接地被限制相对于带轴18的相对旋转。
另外,旋转部件28的第一旋转部30具备第一凸缘32。第一凸缘32成为圆板状,在第一凸缘32的车辆前侧配置有作为卡合部的多个第一卡合齿34。上述第一卡合齿34绕第一凸缘32的中心轴线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第一卡合齿34的车辆后侧端与第一凸缘32一体相连。第一卡合齿34的沿着旋转部件28的旋转周向的尺寸朝向旋转部件28的径向外侧变短。
并且,在旋转部件28的第一旋转部30的车辆前侧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部30一起构成旋转部件28的第二旋转部36。第二旋转部36具备第二凸缘38。第二凸缘38成为圆板状,在第二凸缘38的车辆后侧配置有作为卡合部的多个第二卡合齿40。上述第二卡合齿40绕第二凸缘38的中心轴线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绕第二旋转部36的中心轴线相邻的第二卡合齿40的间隔与绕上述的旋转部件28的第一旋转部30的中心轴线相邻的第一卡合齿34的间隔相同。
另外,在从旋转部件28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二旋转部36的第二卡合齿40分别配置于绕第一旋转部30的中心轴线相邻的第一旋转部30的第一卡合齿34之间的大致中央。在该状态下,第二旋转部36连结于第一旋转部30,第二旋转部36包括相对于第一旋转部30的相对旋转在内的相对于第一旋转部30的相对移动被限制。
并且,旋转部件28的第二旋转部36中比第二凸缘38靠车辆前侧部分成为锁定机构42的锁定基座44。锁定基座44具备爪销46。爪销46的轴向为车辆前后方向,爪销46的车辆后侧端部被支承于锁定基座44(即,旋转部件28)。另外,在锁定基座44设置有锁定爪48。锁定爪48的基端部以能够绕爪销46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爪销46。
与该锁定基座44的锁定爪48对应地,在框架12的脚板16的车辆前侧固定有构成锁定机构42以及预紧器26双方的作为引导部的盖板50。盖板50向车辆后侧开口,盖板50的底板52以从框架12的脚板16向车辆前侧离开的状态与脚板16对置。
在盖板50的底板52形成有棘轮孔54,在棘轮孔54的内周部形成有棘轮齿。锁定基座44的锁定爪48在转动径向上与盖板50的底板52的棘轮孔54的内周部对置,若锁定爪48向绕爪销46的一方转动,则锁定爪48的前端部向棘轮孔54的内周部接近,锁定爪48的前端部与棘轮孔54的棘轮齿啮合。由此,锁定基座44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带轴18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间接限制。
另外,在盖板50的车辆前侧设置有锁定机构42的传感器支架56。传感器支架56向车辆后侧开口,直接或者经由盖板50而间接地固定于框架12的脚板16。在传感器支架56的内侧收容有构成对车辆的紧急情况状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机构的各部件,若在车辆紧急情况时传感器支架56内的传感器机构工作,则锁定爪48与锁定机构42的锁定基座44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连动地向绕爪销46的一方转动。
另一方面,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备:构成预紧器26的作为筒状部件的缸体58。缸体58以圆筒形状形成,缸体58的中心轴向基端部配置于框架12的车辆后上侧。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基端部,作为流体压力产生单元而插入有构成载荷产生单元的微型气体发生器60。微型气体发生器60经由作为控制部的ECU而与设置于车辆的碰撞检测传感器(均省略图示)电连接,若由碰撞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则通过ECU使微型气体发生器60工作,作为所产生的流体的一方式的气体向缸体58的内侧供给。
在预紧器26的缸体58的内侧配置有作为活塞的密封球62。密封球62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未对密封球62赋予载荷的状态下的密封球62的形状大致成为球形状。缸体58的内部空间被密封球62分隔为比密封球62靠中心轴向基端侧和比密封球62靠中心轴向前端侧。微型气体发生器60工作,所产生的气体供给于缸体58,由此,若在微型气体发生器60与密封球62之间内压上升,则密封球62向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侧移动并且沿缸体58的中心轴向被压缩而变形。
另外,在缸体58的内侧配置有移动部件64。移动部件64通过合成树脂材料而以圆柱形状形成,通过承受外力而能够变形。移动部件64配置于比密封球62靠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侧的位置,若密封球62向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侧移动,则移动部件64被密封球62按压而向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侧移动。
另一方面,缸体58在中心轴向中间部弯曲,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配置于框架12的脚板16的车辆前上侧,被盖板50与框架12的脚板16夹着而保持。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在大致车辆下侧,向相对于车辆下侧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方向侧开口,若到达了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的移动部件64被密封球62进一步按压而移动,则移动部件64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向车辆下侧突出。
并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面成为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正交的平面,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面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处的缸体58的内周面相互正交,而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面与缸体58的外周面也相互正交。
在盖板50的内侧且在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靠大致车辆下侧的位置,相对于车辆下侧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方向侧所定位的部分成为第一变形允许部66。如图3所示的那样,对于第一变形允许部66而言,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靠大致车辆下侧的空间向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处的外周缘靠缸体58的中心轴正交方向外侧扩张。因此,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向车辆下侧突出的移动部件64能够以向移动部件64的轴正交方向外侧膨胀的方式变形。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成为作为限制部的第一限制部68。若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向车辆下侧突出的移动部件64在第一变形允许部66向移动部件64的轴正交方向外侧膨胀,则该移动部件64的膨胀部分在缸体58的前端部的中心轴向上与第一限制部68对置。因此,若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靠车辆下侧突出的移动部件64欲向缸体58返回,则向移动部件64的轴正交方向外侧膨胀部分向第一限制部68(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抵接。
另外,在盖板50的内侧且在比第一变形允许部66靠大致车辆下侧的位置配置有上述的旋转部件28。被密封球62按压的移动部件64若向比盖板50的第一变形允许部66靠大致车辆下侧移动,则进入到旋转部件28的第一旋转部30的第一凸缘32与第二旋转部36的第二凸缘38之间,与第一旋转部30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旋转部36的第二卡合齿40抵接,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被移动部件64向车辆下侧按压。
由此,旋转部件28向卷取方向(图3等的箭头A方向)旋转,移动部件64由于来自密封球62的压力而进一步向车辆下侧移动。这样,移动部件64向车辆下侧移动,旋转部件28向卷取方向旋转,由此第一卡合齿34以及第二卡合齿40刺入移动部件64,在该状态下,移动部件64进一步向车辆下侧移动,由此旋转部件28进一步向卷取方向旋转。
另外,在比盖板50的第一变形允许部66靠车辆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引导部70。引导部70是作为盖板50的壁部的侧壁72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的一部分,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对于引导部70而言,侧壁72向盖板50的内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变形。如图3所示那样,引导部70的车辆下侧部分处的侧壁72的内侧面配置在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处的内周面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向下方延伸的点划线C上。另外,引导部70的车辆下侧端部配置于在与缸体58的前端部的中心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从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点划线D上。
另外,引导部70的车辆下侧成为第二变形允许部74。对于第二变形允许部74而言,盖板50的侧壁72的内侧面配置于比引导部70的内侧面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在第二变形允许部74中移动部件64能够向车宽方向内侧膨胀。
此处,引导部70的车辆下侧面成为第二限制部76。第二限制部76成为与缸体58的前端部的中心轴向正交的平面,若移动部件64在第二变形允许部74向车宽方向内侧膨胀,则该移动部件64的膨胀部分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上与第二限制部76对置。因此,若移动部件64欲向轴向基端侧移动,则膨胀部分向第二限制部76抵接。
另外,盖板50的侧壁72的比第二变形允许部74靠车辆下侧部分成为弯曲部78。弯曲部78以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侧作为曲率中心而弯曲。弯曲部78朝向卷取方向侧而距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变大,对于弯曲部78的卷取方向侧端78A而言,距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以及第二卡合齿40的齿顶圆的半径尺寸、与移动部件64的直径尺寸的和以上。因此,移动部件64追随着弯曲部78而弯曲,由此对于弯曲部78的卷取方向侧端78A而言,能够远离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
此处,将通过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与弯曲部78的卷取方向侧端78A的点划线E与相对于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正交且从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通过车宽方向内侧的点划线D所成的角度θ设定为不足180度,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角度θ设定为90度。
并且,在盖板50的侧壁72的比弯曲部78靠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位置形成有作为角落部的第一角落部80,侧壁72的隔着第一角落部80的与弯曲部78相反的一侧从第一角落部80向相对于车辆上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方向延伸。该盖板50的侧壁72中从第一角落部80向车辆上侧延伸的部分以从上述的点划线E远离的方式相对于点划线E倾斜。相对于此,盖板50的侧壁72的第一角落部80以盖板50的内侧作为曲率中心而弯曲,第一角落部80的曲率半径小于盖板50的侧壁72的弯曲部78的曲率半径。
另外,在盖板50的侧壁72的比第一角落部80靠车辆上侧部分的位置形成有作为角落部的第二角落部82,侧壁72的隔着第二角落部82的与第一角落部80相反的一侧从第二角落部82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第二角落部82将盖板50的内侧作为曲率中心而弯曲,第二角落部82的曲率半径为弯曲部78的曲率半径以下。从第二角落部82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部分在缸体58的侧方追随着缸体58而弯曲。
这样的盖板50通过图1所示的多个第一铆钉84以及一个第二铆钉86而固定于框架12的脚板16。凸缘部88从盖板50的侧壁72向盖板50的外侧延出,第一铆钉84在从盖板50侧贯通了盖板50的凸缘部88、与框架12的脚板16的状态下将第一铆钉84的前端部(车辆后侧端部)铆接。
另一方面,第二铆钉86设置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且旋转部件28的车辆上侧。第二铆钉86在从盖板50侧贯通了盖板50的底板52和框架12的脚板16的状态下将第二铆钉86的前端部(车辆后侧端部)铆接。第二铆钉86的中间部成为移动限制部90,移动部件64的轴向前端与第二铆钉86的移动限制部90抵接,由此限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前端侧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移动部件64的轴向前端与第二铆钉86的移动限制部90抵接的状态下,在缸体58内移动部件64的轴向基端不会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脱离的方式,来设定移动部件64的轴向长度。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对于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而言,在作为车辆紧急情况时的一方式的车辆碰撞时,锁定机构42的传感器机构工作。在锁定机构42的传感器机构的工作状态下,与锁定机构42的锁定基座44向拉出方向(图1等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连动地,使锁定基座44的锁定爪48向绕爪销46的一方转动。由此,锁定爪48的前端部向盖板50的底板52的棘轮孔54的内周部接近,锁定爪48的前端部与棘轮孔54的棘轮齿啮合,锁定基座44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
锁定基座44形成于旋转部件28的第二旋转部36,对旋转部件28的第一旋转部30而言,相对于第二旋转部36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并且供扭杆24的车辆前侧连接。对第一旋转部30以及带轴18而言,相对于扭杆24的相对旋转均被限制,因此旋转部件28的向拉出方向(图1等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被限制,由此带轴18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由此,安全带20从带轴18的拉出被限制,能够通过安全带20来约束乘坐者的身体。
另外,在锁定基座44的向拉出方向(图1等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若乘坐者欲向车辆前侧惯性移动,则从乘坐者的身体向安全带20赋予拉伸力,基于该拉伸力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经由带轴18而赋予扭杆24的车辆后侧部分。若被赋予到扭杆24的车辆后侧部分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高于扭杆24的机械强度,则扭杆24的车辆后侧部分以相对于车辆前侧部分向拉出方向旋转的方式扭转变形。
若将带轴18以该扭杆24的扭转变形的量向拉出方向(图1等的箭头B方向)旋转,则将与该带轴18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量对应的长度的安全带20从带轴18拉出。乘坐者能够以该安全带20的从带轴18的拉出长度的量向车辆前侧惯性移动,并且乘坐者赋予给安全带20的拉伸力的一部分供于扭杆24的扭转变形而被吸收。
另外,对于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而言,在作为车辆紧急情况时的一方式的车辆碰撞时,若通过ECU而使预紧器26的微型气体发生器60工作,则高压的气体瞬时朝向缸体58的内侧供给。若通过该气体的压力而使密封球62向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侧移动,则移动部件64被密封球62按压而向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侧移动。
通过移动部件64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从而移动部件64的轴向前端部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向车辆下侧(图3等的箭头F方向)脱离,而且移动部件64的轴向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与在盖板50的侧壁72设置的引导部70处的盖板50的内侧面抵接。在该状态下,若移动部件64进一步向轴向前端侧移动,则如图4所示那样,移动部件64进入到旋转部件28的第一凸缘32与第二凸缘38之间,若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被移动部件64的轴向前端向车辆下侧(图4等的箭头F方向)按压,则旋转部件28向卷取方向(图4等的箭头A方向)旋转。
并且,对于旋转部件28的多个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中的、被移动部件64的轴向前端按压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比第二卡合齿40靠拉出方向侧(图4等的箭头B方向侧)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而言,如图5所示那样,通过旋转部件28的向卷取方向的旋转而从移动部件64的外周面向移动部件64的径向中央侧陷入或者刺入。
这样,通过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所陷入或者刺入的移动部件64向车辆下侧(图5等的箭头F方向)移动,从而旋转部件28进一步向卷取方向(图5等的箭头A方向)旋转。旋转部件28的向卷取方向的旋转经由扭杆24而向带轴18传递,带轴18向卷取方向旋转。由此,安全带20卷取于带轴18,安全带20对乘坐者的约束力增加。
另外,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在比图3的点划线D的位置靠车辆上侧陷入或者刺入移动部件64。若从该状态,通过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前端侧的移动而使旋转部件28向卷取方向(图3等的箭头A方向)旋转,则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即,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卡合范围)增加。
若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的前端或者第二卡合齿40的前端配置在图3的点划线D上,则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即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卡合范围最大。
另外,盖板50的引导部70的车辆下侧端配置于比图3的点划线D靠车辆下侧的位置。对于引导部70的比图3的点划线D靠车辆下侧部分而言,从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至引导部70处的盖板50的内侧面的长度大于图3的点划线D上的从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至引导部70处的盖板50的内侧面的长度。
由此,在移动部件64与盖板50的引导部70处的盖板50的内侧面抵接的状态下,移动部件64进一步向轴向前端侧移动,由此若移动部件64在图3的点划线D的位置通过,则移动部件64从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离开。因此,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即,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卡合范围)变小(参照图6)。
若从该状态使移动部件64进一步向轴向前端侧移动,则移动部件64以旋转部件28侧作为曲率中心而弯曲变形。像这样通过移动部件64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从而移动部件64的轴向前端与第二铆钉86的中间部的移动限制部90抵接,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前端侧的移动被限制。
在该状态下,若乘坐者的身体向车辆前侧惯性移动,由此,旋转部件28向拉出方向(图6等的箭头B方向)旋转,则移动部件64中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所陷入或者刺入的部分从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受到向拉出方向(图6等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力,由此,移动部件64中比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所陷入或者刺入的部分靠移动部件64的轴向基端侧部分在轴向上被压缩。这样被压缩的移动部件64欲向轴正交方向膨胀。
此处,对于盖板50的第二变形允许部74而言,盖板50的侧壁72的内侧面配置于比引导部70处的盖板50的侧壁72的内侧面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如上述那样被压缩的移动部件64能够以填埋第二变形允许部74的空间的方式向移动部件64的轴正交方向变形。这样,移动部件64中向第二变形允许部74内膨胀的部分在缸体58的前端部的中心轴向上与第二限制部76对置。因此,若移动部件64欲向轴向基端侧移动,则移动部件64的向第二变形允许部74内的膨胀部分向第二限制部76抵接,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盖板50内的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的车辆下侧成为第一变形允许部66,因此如上述那样被压缩的移动部件64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的车辆下侧能够在轴正交方向上膨胀。这样,移动部件64中在第一变形允许部66内膨胀的部分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即第一限制部68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上对置。因此,若移动部件64欲向轴向基端侧移动,则移动部件64的在第一变形允许部66内的膨胀部分向第一限制部68抵接,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被限制。
如以上那样,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被限制,由此能够限制旋转部件28的向拉出方向(图6等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锁定机构42的锁定爪48的前端部与盖板50的底板52的棘轮孔54的棘轮齿啮合,而能够成为与锁定基座44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因此,通过预紧器26工作而能够限制带轴18向拉出方向的旋转。由此,能够限制安全带20从带轴18的拉出,能够通过安全带20而有效地约束乘坐者的身体。
另外,如上述那样,能够限制旋转部件28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因此基于从乘坐者的身体赋予给安全带20的拉伸力而经由带轴18赋予给扭杆24的车辆后侧部分的向拉出方向(图1等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力超过扭杆24的机械强度,由此能够使扭杆24产生扭转变形。
并且,在预紧器26的工作中,即使在通过乘坐者的身体以超过旋转部件28的旋转力的拉伸力来拉伸安全带20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另外,第一限制部68成为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即,第一限制部68配置于比图3的点划线D的位置靠移动部件64的轴向基端侧,该图3的点划线D的位置是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即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卡合范围为最大的位置。在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为最大的状态下,移动部件64从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受到的拉出方向(图9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力成为最大。在比这样的位置靠轴向基端侧,移动部件64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被缸体58的第一限制部64限制,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移动部件64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并且,在缸体58的第一限制部68的车辆下侧的第一变形允许部66中,移动部件64能够朝轴正交方向呈放射状膨胀。因此,第一限制部68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的整个区域供移动部件64的膨胀部分抵接。由此,能够通过缸体58的第一限制部64有效地限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另外,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成为最大,从而即使基于旋转部件28的拉出方向(图9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而使移动部件64断裂,由于该移动部件64的薄断裂部位靠轴向基端侧部分向缸体58的第一限制部64抵接,所以也能够限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板50的侧壁72的引导部70的车辆下侧面成为第二限制部76,第二限制部76的车辆下侧的空间成为第二变形允许部74。此处,引导部70的车辆下侧端部配置在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处的中心轴向正交且从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通过车宽方向内侧的点划线D上。在该点划线D上,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即,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卡合范围)成为最大。
因此,在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陷入或者刺入移动部件64的状态下,对旋转部件28赋予向拉出方向(图8等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力时的移动部件64的变形量在点划线D的附近变大。因此,在盖板50的第二变形允许部74内能够使移动部件64充分变形,使移动部件64与盖板50的第二限制部76抵接而能够有效地限制移动部件64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另外,第二限制部76成为盖板50的引导部70的车辆下侧面,并通过盖板50的侧壁72向盖板50的内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变形而形成。因此,对于第二限制部76(即,引导部70)而言,与盖板50的侧壁72的其他部分相比而剖面系数变大。由此,对于第二限制部76(即,引导部70)而言,盖板50的侧壁72的机械强度比其他部分高,移动部件64的膨胀部分与第二限制部76抵接,由此能够有效地限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形允许部66、第二变形允许部74、第二限制部76由盖板50构成。因此,即使设置第一变形允许部66、第二变形允许部74、第二限制部76也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68成为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因此,即使设置第一限制部68也不会使部件数量增加。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那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筒状部件的缸体58的轴向前端部的内径尺寸以及外径尺寸朝向轴向前端侧变小。因此,向轴向前端侧移动的移动部件64在缸体58的轴向前端部通过时以向轴正交方向内侧被压缩的方式变形。
这样变形的移动部件64向缸体58的轴向前端的车辆下侧移动,由此以向轴正交方向外侧膨胀的方式恢复变形。这样恢复变形后的移动部件64被欲向拉出方向(图6等的箭头B方向)旋转的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按压而使移动部件64进一步向轴正交方向膨胀,由此移动部件64与第一限制部68的对置范围变大。由此,能够使欲向轴向基端侧移动的移动部件64有效地与第一限制部68抵接,能够有效地抑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第三、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9所示那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筒状部件的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亦即第一限制部68在缸体58的周向上以规定间隔为单位向缸体68的轴向基端侧凹陷。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那样,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筒状部件的缸体58的轴向前端部亦即作为限制部的第一限制部68在隔着缸体58的中心的2个位置向缸体58的中心轴向基端侧凹陷。
这样,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的周向一部分向中心轴向基端侧凹陷,由此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亦即第一限制部68的面积变大。由此,通过移动部件64(图9、图10中省略图示)中向轴正交方向变形的部分与缸体58的第一限制部68抵接,从而能够有效地限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那样,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筒状部件的缸体58的轴向前端部的外径尺寸朝向轴向前端侧变小,缸体58的轴向前端亦即作为限制部的第一限制部68处的缸体58的轴正交方向的尺寸比缸体58的壁厚薄,优选成为厚度极薄的刃状。因此,若移动部件64中向轴正交方向外侧膨胀的部分与缸体58的第一限制部68抵接,则第一限制部68陷入或者刺入移动部件64的膨胀部分。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第六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那样,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引导部的盖板50的作为壁部的侧壁72形成有变形部94。变形部94设置于作为限制部的第一限制部68亦即作为筒状部件的缸体58的轴向前端、与设置于盖板50的侧壁72的作为限制部的第二限制部76之间,对于变形部94而言,盖板50的侧壁72的一部分向车宽方向外侧变形。
变形部94的车辆下侧端部配置在移动部件64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了时的第一限制部68与第二限制部76之间的移动轨迹上。因此,若移动部件64在第一限制部68与第二限制部76之间向轴向前端侧移动,则移动部件64与盖板50的侧壁72的变形部分的车辆下侧端部抵接,并以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方式变形。
并且,变形部94的车辆下侧端是作为限制部的第三限制部96。第三限制部96配置于相比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处的中心轴向正交且从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通过车宽方向内侧的点划线D靠车辆上侧的位置。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即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卡合范围成为最大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的旋转位置靠车辆上侧,且比第一限制部68靠车辆下侧的位置,配置有第三限制部96。
第三限制部96成为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处的中心轴向正交的平面,若基于盖板50的侧壁72的变形部94而变形的移动部件64在变形部94的车辆下侧恢复变形,则移动部件64中的比变形部94靠车辆下侧部分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上与第三限制部96对置。
因此,若移动部件64欲向轴向基端侧移动,则移动部件64在第一限制部68与第二限制部76之间向第三限制部96抵接,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限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第七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那样,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比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成为最大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的旋转位置靠车辆上侧且比第一限制部68靠车辆下侧的位置,配置有第三限制部96。
另外,第三限制部96是在盖板50的侧壁72形成的变形部94的车辆下侧端部,且配置于第一限制部68亦即作为筒状部件的缸体58的轴向前端与第二限制部76之间的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前端侧的移动轨迹的外侧。
另外,盖板50的内侧的第三限制部96的车辆下侧部分成为第三变形允许部98,在轴向上被压缩的移动部件64能够以填埋第三变形允许部98的空间的方式向移动部件64的轴正交方向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欲向拉出方向(图14的箭头B方向)旋转的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按压而压缩的移动部件64能够以填埋第三变形允许部98的空间的方式向移动部件64的轴正交方向变形。这样,移动部件64中向第三变形允许部98内膨胀的部分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处的中心轴向上与第三限制部96对置。因此,若移动部件64欲向轴向基端侧移动,则移动部件64的向第三变形允许部98内的膨胀部分向第三限制部96抵接。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限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变形部94设置于移动部件64的移动轨迹的外侧,因此能够抑制在移动部件64向轴向前端侧移动时移动部件64从变形部94受到阻力。由此,移动部件64能够顺利地向轴向前端侧移动。
<第八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的那样,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盖板50的侧壁72的作为限制部的第二限制部76配置于比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部处的中心轴向正交且从旋转部件28的旋转中心通过车宽方向内侧的点划线D靠车辆上侧的位置。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成为最大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的旋转位置靠车辆上侧,且比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亦即作为限制部的第一限制部68靠车辆下侧的位置,配置有第二限制部76。即使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具备第一变形允许部66以及第一限制部68、和第二变形允许部74以及第二限制部76。然而,也可以构成为仅具备第一变形允许部66以及第一限制部68,也可以构成为仅具备第二变形允许部74以及第二限制部76。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作为限制部的第一限制部68是作为筒状部件的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筒状部件的一端面),作为限制部的第二限制部76设置于作为引导部的盖板50。然而,例如,限制部也可以设置于框架12的脚板16等,也可以与筒状部件或者引导部分开设置。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作为变形允许部的第一变形允许部66以及第二变形允许部74设置于作为引导部的盖板50。然而,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配置于盖板50的外侧,在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与盖板50之间移动部件64能够向轴正交方向膨胀,通过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与盖板50之间的移动部件64的向轴正交方向的膨胀部分抵接于缸体58的中心轴向前端,从而抑制移动部件64的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
并且,在一部分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限制部的第二限制部76以及作为变形允许部的第二变形允许部74设定于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成为最大的位置的附近。然而,限制部的设置位置、变形允许部的设置位置也可以设定于旋转部件28的第一卡合齿34或者第二卡合齿40相对于移动部件64的陷入量或者刺入量成为最大的位置的附近以外的部位。
日本申请2016-115674的公开内容的整体通过参照而引入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与具体且分别记载有各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标准通过参照并入的情况相同地,通过参照而并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6)
1.一种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具备:
带轴,其通过向卷取方向旋转而卷取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通过所述安全带被拉伸而被赋予向与卷取方向相反的拉出方向的旋转力;
旋转部件,其通过向一侧的旋转而使所述带轴向卷取方向旋转,并且通过所述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而向另一侧旋转;
移动部件,其在车辆紧急情况时向轴向前端侧移动从而与所述旋转部件卡合使所述旋转部件向一侧旋转,并且能够向与所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变形;以及
限制部,其供所述移动部件的变形部分卡合而对所述移动部件向轴向基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还具备筒状部件,所述筒状部件在内侧配置所述移动部件并且一端在所述旋转部件的侧方开口,
所述移动部件基于供给到另一端侧的流体的压力而使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轴向前端侧移动,从所述筒状部件的一端向外部移动而与所述旋转部件卡合,
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与所述移动部件卡合的卡合部,通过伴随着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轴向前端侧的移动而带来的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来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移动部件的卡合范围增减,
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移动部件的卡合范围成为最大的所述卡合部的旋转位置、与所述筒状部件的一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还具备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对在车辆紧急情况时移动了的所述移动部件进行引导,在所述引导部,在比所述限制部靠所述移动部件的轴向前端侧的位置设置有允许所述移动部件的变形的变形允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引导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筒状部件的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为所述筒状部件的一端面,所述移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筒状部件的一端面的外侧向所述筒状部件的径向外侧变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15674 | 2016-06-09 | ||
JP2016115674 | 2016-06-09 | ||
PCT/JP2017/021183 WO2017213187A1 (ja) | 2016-06-09 | 2017-06-07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11448A true CN109311448A (zh) | 2019-02-05 |
CN109311448B CN109311448B (zh) | 2021-04-23 |
Family
ID=6057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34316.4A Active CN109311448B (zh) | 2016-06-09 | 2017-06-07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19488B2 (zh) |
JP (1) | JP6827043B2 (zh) |
CN (1) | CN109311448B (zh) |
DE (1) | DE112017002911T5 (zh) |
WO (1) | WO2017213187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4580A (zh) * | 2019-11-01 | 2022-04-15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CN114987384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CN115461252A (zh) * | 2020-05-13 | 2022-12-09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收卷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97424B (zh) * | 2017-08-03 | 2022-06-14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收卷装置 |
JP2021519727A (ja) * | 2018-03-30 | 2021-08-12 | ジョイソン セイフティ システムズ アクイジション エルエルシー |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
JP2023090294A (ja) * | 2021-12-17 | 2023-06-29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5072A (ja) * | 1998-03-09 | 1999-09-21 | Nippon Seiko Kk | リトラクタ用プリテンショナ |
JP2001163182A (ja) * | 1999-12-13 | 2001-06-19 | Takata Corp | プリテンショナ |
JP2001301566A (ja) * | 2000-04-19 | 2001-10-31 | Takata Corp |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り装置 |
CN101638082A (zh) * | 2008-08-01 | 2010-02-03 | 高田株式会社 | 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
CN102092360A (zh) * | 2009-12-15 | 2011-06-15 | 高田株式会社 |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包括它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
CN102555981A (zh) * | 2010-12-13 | 2012-07-11 | 高田株式会社 | 预紧器、具有其的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其的安全带装置 |
CN102656057A (zh) * | 2009-12-15 | 2012-09-05 | 高田株式会社 | 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
CN103661241A (zh) * | 2013-12-11 | 2014-03-26 | 天合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带预紧器装置 |
WO2015037485A1 (ja) * | 2013-09-13 | 2015-03-19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WO2016047338A1 (ja) * | 2014-09-22 | 2016-03-31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016153A1 (de) * | 2011-04-05 | 2012-10-11 | Trw Automotive Gmbh | Gurtaufroller |
DE102013218691B4 (de) * | 2013-09-18 | 2015-02-26 | Takata AG | Strafferantrieb für einen Gurtaufroller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
DE102013222903B4 (de) * | 2013-11-11 | 2017-03-30 | Takata AG | Strafferantrieb |
US9475455B2 (en) | 2014-05-23 | 2016-10-25 | Autoliv Asp, Inc. | Retractor pretensioner assembly |
JP2016088439A (ja) * | 2014-11-10 | 2016-05-23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US10176977B2 (en) | 2014-12-12 | 2019-01-08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Ion source for soft electron ionization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US9744940B1 (en) * | 2016-04-13 | 2017-08-29 | Autoliv Asp, Inc. | Seatbelt pretensioning retractor assembly |
JP6775361B2 (ja) * | 2016-09-07 | 2020-10-28 |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JP6894233B2 (ja) * | 2016-12-28 | 2021-06-30 |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及びプリテンショナの製造方法 |
US10369963B2 (en) * | 2017-03-17 | 2019-08-06 | Autoliv Asp, Inc. | Seatbelt pretensioning retractor assembly including a gas release opening |
US10328895B2 (en) * | 2017-03-17 | 2019-06-25 | Autoliv Asp, Inc. | Seatbelt pretensioning retractor assembly including a pretensioner rod |
-
2017
- 2017-06-07 JP JP2018521761A patent/JP6827043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6-07 DE DE112017002911.2T patent/DE112017002911T5/de active Pending
- 2017-06-07 US US16/305,615 patent/US1091948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6-07 CN CN201780034316.4A patent/CN109311448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07 WO PCT/JP2017/021183 patent/WO201721318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5072A (ja) * | 1998-03-09 | 1999-09-21 | Nippon Seiko Kk | リトラクタ用プリテンショナ |
JP2001163182A (ja) * | 1999-12-13 | 2001-06-19 | Takata Corp | プリテンショナ |
JP2001301566A (ja) * | 2000-04-19 | 2001-10-31 | Takata Corp |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り装置 |
CN101638082A (zh) * | 2008-08-01 | 2010-02-03 | 高田株式会社 | 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
CN102092360A (zh) * | 2009-12-15 | 2011-06-15 | 高田株式会社 |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包括它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
CN102656057A (zh) * | 2009-12-15 | 2012-09-05 | 高田株式会社 | 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
CN102555981A (zh) * | 2010-12-13 | 2012-07-11 | 高田株式会社 | 预紧器、具有其的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其的安全带装置 |
WO2015037485A1 (ja) * | 2013-09-13 | 2015-03-19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CN103661241A (zh) * | 2013-12-11 | 2014-03-26 | 天合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带预紧器装置 |
WO2016047338A1 (ja) * | 2014-09-22 | 2016-03-31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4580A (zh) * | 2019-11-01 | 2022-04-15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CN115461252A (zh) * | 2020-05-13 | 2022-12-09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收卷装置 |
CN115461252B (zh) * | 2020-05-13 | 2023-11-24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收卷装置 |
CN114987384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CN114987384B (zh) * | 2021-03-01 | 2024-06-25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11448B (zh) | 2021-04-23 |
US20200282948A1 (en) | 2020-09-10 |
DE112017002911T5 (de) | 2019-03-07 |
JPWO2017213187A1 (ja) | 2019-03-28 |
US10919488B2 (en) | 2021-02-16 |
WO2017213187A1 (ja) | 2017-12-14 |
JP6827043B2 (ja) | 2021-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11448A (zh)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
US11007975B2 (en) | Webbing retractor | |
EP3088261B1 (en) |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 |
JPWO2019026426A1 (ja)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US10744975B2 (en) | Webbing take-up device | |
EP3293060A1 (en) | Pretensioner,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 |
JP6894233B2 (ja) |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及びプリテンショナの製造方法 | |
US10899313B2 (en) | Webbing take-up device | |
JP2019026217A (ja)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CN108688614A (zh) | 用于车辆的安全带的预张紧器 | |
WO2021153022A1 (ja) |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
JP2009248955A (ja) |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シート装置およびチャイルドシート装置 | |
JP2023525699A (ja) | リトラクタプリテンショナアセンブリ | |
CN114364580A (zh)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
JP6694766B2 (ja)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US20230192028A1 (en) | Webbing take-up device | |
KR101766841B1 (ko) | 프리텐셔너 장치 | |
CN110114247A (zh)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
EP3366527A1 (en) | Webbing winding device | |
JP6764698B2 (ja)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US20180297552A1 (en) | Webbing take-up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6103209B (zh) | 能量吸收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 | |
US11904798B2 (en) | Webbing take-up device | |
WO2022064793A1 (ja)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JP6894227B2 (ja) | 駆動輪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