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8082A - 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8082A
CN101638082A CN200910160256A CN200910160256A CN101638082A CN 101638082 A CN101638082 A CN 101638082A CN 200910160256 A CN200910160256 A CN 200910160256A CN 200910160256 A CN200910160256 A CN 200910160256A CN 101638082 A CN101638082 A CN 101638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device
ball
pipeline
force transferring
r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0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8082B (zh
Inventor
富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sheng Security Systems Japan Contract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38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8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8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8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022/4642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the gas directly propelling a flexible driving means, e.g. a plurality of successive masses, in a tubular cha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有效地将多个传力部件的按压力传递至环形齿轮,使安装操作性良好,并且能小型紧凑且价格低廉地形成。紧急时刻利用来自气体发生器(14)的气压按压管道(10)内的多个球(12a)。由于第一球(12a)按压杆(17),并且第一球(12a)之后的球(12a)依次按压其后的杆(18),因而环形齿轮(16)旋转的同时向右侧移动。环形齿轮(16)的内齿(16a)与安装在卷轴侧旋转轴(19)上的小齿轮(20)的外齿(20a)啮合。因此,小齿轮(20)旋转以使卷轴卷绕安全带。第一球(12a)与管道(10)的球止动部(10d)抵接而使各球(12a)的移动停止,各球(12a)的几乎全部位于圆弧形的移动通路内。

Description

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在卷绕安全带的安全带卷收器上设置的利用多个球的预张紧装置的技术领域、安全带卷收器的技术领域以及车辆的安全带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上装备的安全带装置中,开发出各种具有预张紧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该预张紧装置,在车辆碰撞时等在车辆上施加有比普通减速度大的减速度的紧急时刻的初期,通过由气体发生器产生的反应气体使安全带卷收器的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利用该卷轴卷绕安全带。由此,可迅速除去安全带的松弛,并且赋予安全带张力,以提高乘员的约束力。
作为以往预张紧装置的一例公知有下述预张紧装置:在管道内收容由球构成的多个传力部件,所述传力部件在紧急时刻受到反应气体的气压后沿着管道内移动而按压环形齿轮的多个被按压部,利用该环形齿轮使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并且还公知有下述预张紧装置:在管道内收容由球构成的多个传力部件,所述传力部件在紧急时刻受到反应气体的气压后沿着管道内移动而按压环形齿轮的1个被按压部,利用该环形齿轮使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31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061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英国专利公开第2323016号公报(GB2323016A)
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预张紧装置中,环形齿轮的旋转驱动结束后该旋转驱动力实际上消失了的球,从管道的切口部脱离且从环形齿轮分离,收容到设在预张紧装置上的专用的球收容室内。由于如此设有球收容室时,预张紧装置变大,因而必然导致安全带卷收器也变大。
并且,由于球被收容到球收容室内,球的数量变多,因而价格高的管道的长度变长。从而以往的预张紧装置的成本相应变高。并且,由于需要使管道的长度长到一定程度,因而必须要将气体发生器配置于安全带卷收器的下方,气体发生器的安装作业变复杂。要将气体发生器强行配置于安全带卷收器上方时,管道的配管布置变难,导致安全带卷收器变大。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预张紧装置中,多个球沿着设在环形齿轮的外周附近的移动通路按压被按压部的同时移动,通过环形齿轮的旋转,多个球在该移动通路内停止。由此,可以不设置专用的球收容室。
因此,考虑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预张紧装置中,通过适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预张紧装置而省略专用的球收容室。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预张紧装置中,由于多个球按压着的环形齿轮的被按压部只有1个,因而存在多个球的按压力不能有效地传递到环形齿轮的问题。因此,预张紧装置工作时难以有效地卷绕安全带。并且,由于环形齿轮具有外齿且该外齿与小齿轮啮合,因而不能将预张紧装置工作时的环形齿轮的旋转量设定得较大。另外,由于利用外齿啮合环形齿轮和小齿轮,因而不能在环形齿轮的外周设置多个被按压部。因此,不能将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预张紧装置适用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预张紧装置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有效地将多个传力部件的按压力传递至环形齿轮,使安装操作性良好且能小型紧凑且价格低廉地形成的预张紧装置、具有该预张紧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以及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包括:管道;多个传力部件,可移动地设在上述管道内,并且传递用于使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的力;气体产生器,紧急时刻产生气体;环形齿轮,至少可旋转地设置,并且在内周具有多个内齿且在外周具有多个被按压部;和小齿轮,设在卷轴侧部件上,并且具有与上述内齿啮合的外齿且使上述卷轴旋转,上述预张紧装置在紧急时刻,通过由设在上述管道上的传力部上述传力部件按压上述环形齿轮的被按压部,使上述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通路,其与上述小齿轮的旋转中心同心或大致同心的以圆弧形设置且可使上述传力部件移动,在动作结束时上述传力部件位于可移动的圆弧形移动通路内。
并且,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传力部件止动部,通过上述多个传力部件中的最初的传力部件与上述传力部件止动部抵接,可使上述传力部件的移动停止。
并且,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力部件止动部为上述预张紧装置的构成元件。
并且,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张紧装置的构成元件为上述传力部附近的上述管道的一部分。
并且,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外壳,上述预张紧装置的构成元件为设在上述外壳上的突起部。
并且,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轴侧部件和上述小齿轮由单一部件一体地形成。
并且,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安全带、卷绕上述安全带的卷轴、和紧急时刻使上述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的预张紧装置,所述预张紧装置为上述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卷绕上述安全带的安全带卷收器、可滑动地支撑在安全带上的舌片、和设在车体上且可拆装地卡定上述舌片的带扣,上述安全带卷收器为上述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器。
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和安全带卷收器,通过使设在卷轴侧部件上的小齿轮的外齿和环形齿轮的内齿啮合,并且利用依次在管道内移动的传力部件按压设在环形齿轮上的多个被按压部以使环形齿轮旋转,使卷轴旋转而卷绕安全带,并且将使环形齿轮旋转的力消失了的传力部件收容到与小齿轮同心圆的圆弧形移动通路内,从而可以不设置如以往预张紧装置一样的传力部件收容室。因此,能有效地利用多个传力部件的环形齿轮的旋转力,能小型紧凑地形成预张紧装置。
并且,通过使最初的传力部件与由预张紧装置的构成元件构成的传力部件止动部抵接,可使多个传力部件有效地停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传力部件止动部由预张紧装置的构成元件来构成,不必设置专用的传力部件止动部,能降低成本。
特别是,通过将传力部件止动部设在管道的传力部附近部分上,能使环形齿轮大致旋转1次。由此,能将基于卷轴的安全带的卷绕量设定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适当设定环形齿轮的内齿和小齿轮的外齿的齿轮比,通过环形齿轮的大致1次旋转就能有效地卷绕安全带。
并且,由于使环形齿轮大致旋转1次,因而能减少传力部件的数量。由此,能缩短价格较高的管道的长度,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由于能减少管道的长度,可将管道的配管布置设定成如下:管道的前端部位于最下侧位置,并且从该前端部向上方以直线形延伸设置,并且在框架的底座部的大致上端以大致直角弯曲而向车室外侧以直线形且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并且在底座部的大致车辆前后端以大致直角弯曲而向车室内侧相对于水平稍微向上地延伸设置。因此,可将压力容器的开口端和气体发生器在车室内侧稍微向上地进行设定。由此,能使传力部件向管道内的插入作业和气体发生器向压力容器的安装作业变得更加简单。并且,在这种管道的配管布置中,能使具有预张紧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整体上更有效地紧凑。
还可将卷轴侧部件和小齿轮由单一部件一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小齿轮通过锻造来形成得更小。因此,能相应地将环形齿轮和小齿轮之间的齿轮比设定得更大,即使如上所述地减少传力部件的数量,也能将基于预张紧装置的卷轴的旋转量设定得更大。由此,能缩短管道的长度,并且能更有效地增加安全带的卷绕量。
并且,根据具有本发明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由于能更紧凑地形成安全带卷收器,因而能减少安全带卷收器对车体的设置空间。因此,能增加安全带卷收器对车体的设置自由度。由此,由于能在车体上灵活地安装安全带卷收器,因而可提高安全带装置1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实施方式一例的安全带装置的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实施方式一例,图2(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的图,图2(b)是左侧视图,图2(c)是右侧视图,图2(d)是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例子中安全带卷收器的预张紧装置的罩盖的左侧视图。
图4(a)是沿着图3中IVA-IVA线的部分剖视图,图4(b)是表示变形例的与图4(a)相同的部分剖视图,图4(c)是表示另一变形例的与图4(a)相同的部分剖视图。
图5表示预张紧装置的罩盖,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主视图,图5(c)仰视图。
图6说明预张紧装置的动作,图6(a)是表示被动作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刚开始动作后的图,图6(c)是表示动作结束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器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安全带装置的图。
如图1所示,该例的安全带装置1基本上等同于以往公知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图中,标号1为安全带装置,标号2为车辆座椅,标号3为配置于车辆座椅2附近的安全带卷收器,标号4为能拉出地卷绕在安全带卷收器3上且前端的安全带固定器4a固定在车体底部或车辆座椅2上的安全带,标号5为将从安全带卷收器3拉出的安全带4向乘员的肩部侧引导的引导固定器5,标号6为可滑动地支撑在从该引导固定器5引导的安全带4上的舌片6,标号7为固定在车体底部或车辆座椅上且可拆装地插入扣合舌片6的带扣7。
该安装带装置1中的安全带4的安装操作和安装解除操作也与以往公知的安全带装置相同。
本例的安全带卷收器3为以往公知的紧急锁定式安全带卷收器(ELR)或以往公知的自动锁定式安全带卷收器(ALR)。该安全带卷收器3具有预张紧装置。该预张紧装置与以往公知的预张紧装置相同地,在车辆碰撞时等的、在车辆上施加有远大于通常行驶时减速度的减速度时工作,使安全带卷收器3的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卷绕安全带4规定量以提高乘员的约束力。
图2(a)至图2(d)以及图3是表示具有本例的预张紧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图。
如图2(a)至图2(d)所示,本例的预张紧装置8支撑在安全带卷收器3的框架9上。框架9由将安全带卷收器3安装到车体上时位于车室内侧的支架9a和位于车室外侧的コ字形的底座部9b构成。支架9a可拆装地安装在车体上,并且底座部9b可拆装地安装在支架9a上。并且在底座部9b上安装有卷轴、锁定机构等安全带卷收器3的构成部件。如此,通过将框架9由支架9a和底座部9b分割构成,与安全带卷收器3的种类无关地将支架9a共用化,仅将底座部与安全带卷收器3的种类对应地发生变化。由此,能灵活地安装与车型对应种类的安全带卷收器3。
如图3所示,预张紧装置8具有管道10,该管道10的前端部10a由密封栓11封闭。所述管道10的前端部10a和密封栓11通过螺钉等固定件24固定在管道安装部9d上,所述管道安装部9d设在底座部9b的侧壁9c上。
在管道10内可移动且相互接触而配置有多个传力部件12,所述传力部件12由用铁或铝等金属制成的多个球12a和受到气体压力而按压球12a的未图示的活塞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本例的预张紧装置8中,球12a的数量设定为少于以往的预张紧装置(例如,相对于以往预张紧装置的球的个数为16个,本例预张紧装置8的球的个数如后述的图6(c)所示设定为13个)。并且,在管道10的基端部10b上连接有管道状的压力容器13。在该压力容器13中设有气体发生器14。
预张紧装置8具有外壳8a,该外壳8a安装在侧壁9c上。并且在外壳8a内,可旋转且可在图3向右侧移动地配置有环形齿轮16。该环形齿轮16具有形成于内周面上的多个内齿16a。环形齿轮16的一部分可从管道10前端部的切口部10c进入管道10内。
在该环形齿轮16的外周面上,突起设置有通常时刻(预张紧装置8不工作时)与最初的第一球12a抵接的1个杆(相当于本发明的被按压部)和多个(图示例中为6个)杆18(相当于本发明的被按压部)。这种情况下,最初的杆17和与其相邻的杆18之间的圆周方向间隔被设定为能收容1个球12a的一部分的大小。并且,多个杆18中,相互相邻的2个杆18、18之间的圆周方向间隔被设定为能收容如后文所述地相互接触的2个球12a的各一部分的大小。
在安全带卷收器3的锁定底座的旋转轴19(相当于本发明的卷轴侧部件)上,可与该旋转轴19一体旋转地安装有小齿轮20(其中虽然未图示,小齿轮20可一体旋转地安装在卷轴的旋转轴上)。其中,锁定底座设在以往公知的ELR、ALR上,通常时刻与卷绕安全带4的安全带卷收器3的卷轴一体地旋转,在车辆碰撞时等车辆上时间有较大减速度的紧急时刻通过锁定该旋转来使锁定机构工作,以阻止卷轴向安全带拉出方向的旋转。作为具有利用多个球的预张紧装置和锁定底座的ELR,例如有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ELR,由于参照该专利文献1就能理解锁定底座的工作,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小齿轮20具有多个外齿20a。在该小齿轮20的外齿20a上能啮合环形齿轮16的内齿16a。在这种情况下,在本例的预张紧装置8中,小齿轮20的齿顶圆的直径被设定为小于以往的预张紧装置(例如,相对于以往的预张紧装置小齿轮的齿顶直径为φ24.6mm,本例的预张紧装置8小齿轮20的齿顶直径被设定为φ19mm)。在预张紧装置8工作时,各球12a向从管道10的切口部10c进入管道10内的各杆17、18施加环形齿轮16的旋转驱动力,并且对环形齿轮16朝向小齿轮20侧施加直向前进移动力。因此,管道10的切口部10c构成基于球12a的传力部12向环形齿轮16传递旋转驱动力和直向前进移动力的传力部。
在本例的预张紧装置8中,管道10的配管的配置(管道系统的布置)如下:在预张紧装置8安装在车体上的状态下,其前端部10a位于最下侧位置,从前端部10a向上方以直线形延伸设置,使切口部10c的传力部成为小齿轮20(即卷轴)旋转点中心的大致水平方向。由此,各球12a将力沿着环形齿轮16的大致切线方向朝向安全带卷绕方向传递到环形齿轮16。其结果,各球12a将力最有效地传递到环形齿轮16。
并且,管道10在框架9的底座部9b的大致上端以大致直角弯曲而朝向车室外侧以直线形且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并且在底座部9b的与支架9a相反一侧的端部附近以大致直角弯曲而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以直线形且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并且在底座部9b的车辆前后方向端部附近以大致直角弯曲而朝向车室内侧以直线形且相对于水平方向稍微向上倾斜地延伸设置。因此,压力容器13和气体发生器14在底座部9b的上方朝向车室内侧稍微向上地进行配置。
在外壳8a上形成有对球12a进行引导的引导槽21。该引导槽21形成环形齿轮16在图3中向右侧移动而使环形齿轮16的内齿16a与小齿轮20的外齿20a啮合的状态下的与环形齿轮16的中心同心的圆的圆弧。并且,在引导槽21和管道10之间的连接部上,密封栓11的管道内侧端成为将球12a从管道10向引导槽21圆滑地引导的圆弧形的引导面11a。在这种情况下,引导面11a的圆弧直径被设定为与引导槽21的外径侧直径大致相同的大小。
并且如图4(a)所示,在外壳8a上,位于引导槽21的终端侧(在图3中为上端侧)而形成有剖面呈梯形的突起部8b。
该外壳8a的一部分被罩盖覆盖。如图5(a)至图5(c)所示,该罩盖22具有分别安装在外壳8a的2个罩盖安装部8c、8d上的安装部22a、22b,并且具有与侧壁9c的管道安装部9d卡定的卡定部22c。并且,通过图5(c)所示的接合面22d与外壳8a的接合面8f(图3中图示)一致的同时卡定部22c与管道安装部9d卡定而被定为的状态下,螺钉分别插入安装部22a、22b的螺钉通孔而拧入罩盖安装部8c、8d的内螺纹,罩盖22安装在外壳8a上。在罩盖22安装在外壳8a上的状态下,在外壳8a和罩盖22之间形成有使球12a移动的移动通路。该圆弧形的移动通路以与小齿轮20同心圆的圆弧形形状。
如图5(c)所示,该罩盖22具有较大的圆弧形凹部23。球12a可在该凹部23内移动。凹部23以大致半圆形成,并且其外周侧的内周壁面23a成为对球12a进行引导以使其沿着凹部23移动的引导面。并且如图5(a)及图5(c)所示,在凹部23的终端侧(在图5(a)中为凹部23的上端侧)上设有圆弧形的引导槽24。在罩盖22安装在外壳8a上的状态下,如图4(a)所示,该引导槽24与外壳8a的突起部8b相对。引导槽24延伸设置至管道10的附近位置。
由此,在外壳8a和罩盖22之间形成的球12a的移动通路,越过突起部8b而延伸设置至管道10的附近位置为止。在管道10内移动的球12a被密封栓11的引导面11a引导而从管道10的切口部10c进入外壳8a和罩盖22之间的移动通路内,并且可沿着该移动通路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该移动通路内移动的球12a被引导槽21、凹部23的内周壁面23a、凹部23的底面23b(外壳8a的相对面)、突起部8b和引导槽24引导的同时移动。并且如后文所述,通过最初的第一球12a与切口部10c附近的管道10抵接,各球12a的移动停止。因此,管道10的球抵接部构成球止动部10d。
对如此构成的本例的预张紧装置8的动作进行说明。
本例的预张紧装置8的动作基本上直到车辆碰撞时等在车辆上施加大减速度的紧急时刻工作而使安全带卷收器3的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为止,与以往的利用多个球的预张紧装置的动作相同。
即,如图6(a)所示,在预张紧装置8不工作时,最初的第一球12a保持与杆17抵接的状态,并且此后的球12a依次处于相互相邻的球12a彼此抵接的状态。此时,气体发生器14不产生气体,球12a实际上不按压杆17。因此,环形齿轮16保持其内齿16a不与小齿轮20的外齿20a啮合的状态。
在上述的紧急时刻,气体发生器14工作而产生气体,通过所产生的气体对球12a施加较大的按压力。这样一来,在图6(a)中环形齿轮16因利用第一球12a的按压力向右侧移动的同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如图6(b)所示,环形齿轮16的内齿16a与小齿轮20的外齿20a啮合,小齿轮20开始向与环形齿轮16相同的方向旋转。由此,旋转轴19即卷轴开始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开始卷绕安装在乘员身上的安全带4。
第一球12a收容在杆17、18之间,并且下一个第二球12a与在顺时针方向和杆17相邻的杆18抵接时,因利用该第二球12a的朝向杆18的按压力,环形齿轮16和小齿轮20一起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此时,利用该第二球12a的朝向杆17的按压力实际上减少。在杆18和沿顺时针方向与该杆18相邻的下一个杆18之间收容有2个第二及第三球12a,并且第三球12a下一个的第四球12a与下一个杆18抵接时,因利用该第四球12a的朝向下一个杆18的按压力,环形齿轮16和小齿轮20一起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此时,利用第二及第三球12a的朝向杆18的按压力实际上减少。
至此为止的预张紧装置8的动作与以往预张紧装置的动作实际上相同。在以往预张紧装置中,向杆的按压力实际上减少的球,从管道的切口部脱离并从杆分离,收容到设在预张紧装置上的球收容室内。另一方面,在本例预张紧装置8中,不设有球收容室,向杆17、18的按压力实际上减少的第一至第三球12a,被密封栓11的圆弧形引导面11a引导而从管道10的切口部10c脱离,在形成于外壳8a和罩盖22之间的圆弧形移动通路内移动。
因利用第四以后的球12a朝向依次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杆18的按压力,环形齿轮16和小齿轮20一起继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6(c)所示,在移动通路内移动且按压力实际上减少的球12a由环形齿轮16的杆17、18,与环形齿轮16的旋转一起沿着移动通路移动。如图4(a)所示球12a到达突起部8b时,球12a被该突起部8b向罩盖22侧按压。此时,由于在罩盖22上相对于突起部8b设有引导槽24,因而被突起部8b按压的球12a在该引导槽24内移动而通过突起部8b。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突起部8b形成梯形,因而球12a通过梯形的侧壁斜面顺畅地移动。然后如图4(a)及图6(c)所示,通过突起部8b的第一球12a与管道10的球止动部10d抵接时,第一球12a停止,从而环形齿轮6的旋转停止。由此,小齿轮20也停止旋转,结束卷轴的安全带4的卷绕。通过由该预张紧装置8执行的安全带4的卷绕,提高基于安全带4的乘员的约束力。
由于环形齿轮6的旋转停止,第二以后的球12a的移动也停止。此时,在管道10内产生的气体的气压成为低压。如此,在各球12a停止的状态下,各球12a几乎都位于外壳8a和罩盖22之间的移动通路内。即,预张紧装置8的动作结束时几乎全部的球12a位于该移动通路内。
本例预张紧装置8的其他动作实际上与以往利用多个球的预张紧装置的动作相同。并且,本例的安全带卷收器3的其他动作实际上与以往的ELR或ALR的动作相同。
根据本例的预张紧装置8,通过依次用球12a按压设在环形齿轮16上的多个杆16而使杆16旋转,使卷轴旋转卷绕安全带4,并且将使环形齿轮16旋转的力减少了的球12a收容到预张紧装置8的外壳8a和罩盖22之间的圆弧形移动通路内,从而不必设置如以往预张紧装置一样的球收容室。因此,能有效地利用多个球12a对环形齿轮16的旋转力,能小型紧凑地形成预张紧装置8。
并且,通过使最初的球12a与作为预张紧装置8的构成元件的由管道10构成的传力部件止动部抵接,能使多个球12a有效地停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预张紧装置8的构成元件构成传力部件止动部,不必设置专用的传力部件止动部,能降低成本。
并且,由于通过管道10的切口部10c中的设在传力部附近的球止动部10d停止第一球12a的移动,因而能使环形齿轮16大致旋转1次。由此,能更多地设定基于卷轴的安全带的卷绕量。特别是,通过适当设定环形齿轮16的内齿16a和小齿轮20的外齿20a的齿轮比,通过环形齿轮16的大致1次旋转就能有效地卷绕安全带。
并且,由于将环形齿轮16大致旋转1次即可,因而能减少球12a的数量。由此,能有效地减少比较高价格的管道10的长度,能有效降低成本。
由于能减少管道10的长度,可将管道10的配管布置设定成如下:管道10的前端部10a位于最下侧位置,并且从该前端部10a向上方以直线形延伸设置,并且在框架9的底座部9b的大致上端以大致直角弯曲而向车室外侧以直线形且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并且在底座部9b的大致车辆前后端以大致直角弯曲而向车室内侧相对于水平稍微向上地延伸设置。因此,可将压力容器13的开口端和气体发生器14在车室内侧稍微向上地进行设定。由此,能使球12a向管道10内的插入作业和气体发生器14向压力容器13的安装作业变得更加简单。并且,在这种管道10的配管布置中,能使具有预张紧装置8的安全带卷收器3整体上更有效地紧凑。
并且,根据具有本例安全带卷收器3的安全带装置1,由于能更紧凑地形成安全带卷收器3,因而能减少安全带卷收器3对车体的设置空间。因此,能增加安全带卷收器3对车体的设置自由度。由此,由于能在车体上灵活地安装安全带卷收器3,因而可提高安全带装置1的方便性。
图4(b)及图4(c)是表示球止动部的变形例的图。
在上述的例子中,将球止动部10d设在管道10的切口部10c的传力部附近,但也可以如图4(b)所示地利用作为预张紧装置8的构成元件的外壳8a的突起部8b,用该突起部8b构成该球止动部。并且,也可以如图4(c)所示地用设在外壳8a上的专用的突起8e构成该球止动部。
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器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将小齿轮20与锁定底座的旋转轴19分开形成而可一体旋转地安装在该旋转轴19上,但也可以将小齿轮20通过锻造来形成得更小。因此,能相应地将环形齿轮16和小齿轮20之间的齿轮比设定得更大,即使如上所述地减少球12a的数量,也能将基于预张紧装置的卷轴的旋转量设定得更大。由此,能缩短管道10的长度,并且能更有效地增加安全带4的卷绕量。
此外,本发明在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各项范围内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本发明的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可适用于卷绕安全带的安全带卷收器上设置并利用多个球的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以及车辆的安全带装置中。

Claims (9)

1.一种预张紧装置,包括:管道;多个传力部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管道内,并且传递用于使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的力;气体产生器,紧急时刻产生气体;环形齿轮,至少可旋转地设置,并且在内周具有多个内齿且在外周具有多个被按压部;和小齿轮,设在卷轴侧部件上,并且具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外齿且使所述卷轴旋转,所述预张紧装置在紧急时刻,通过在设于所述管道上的传力部使所述传力部件按压所述环形齿轮的被按压部,使所述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其特征在于,
包括移动通路,其与所述小齿轮的旋转中心同心或大致同心的以圆弧形设置且能使所述传力部件移动,在动作结束时所述传力部件位于可移动的圆弧形移动通路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传力部件止动部,通过所述多个传力部件中的最初的传力部件与所述传力部件止动部抵接,使所述传力部件的移动停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部件止动部为所述预张紧装置的构成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张紧装置的构成元件为所述传力部附近的所述管道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外壳,所述预张紧装置的构成元件为设在所述外壳上的突起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侧部件和所述小齿轮由单一部件一体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安装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框架上,所述管道设定成所述管道的前端部位于最下侧位置,并且从该前端部向上方以直线形延伸设置,在所述框架底部的大致上端以大致直角弯曲而向车室外侧以直线形且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并且在所述底部的大致车室外侧端以大致直角弯曲而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在所述底部的大致车辆前后端以大致直角弯曲而向车室内侧延伸设置。
8.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安全带、卷绕所述安全带的卷轴、和紧急时刻使所述卷轴向安全带卷绕方向旋转的预张紧装置,
所述预张紧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张紧装置。
9.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卷绕所述安全带的安全带卷收器、可滑动地支撑在安全带上的舌片、和设在车体上且可拆装地卡定所述舌片的带扣,
所述安全带卷收器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CN200910160256.8A 2008-08-01 2009-07-31 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Active CN101638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9753 2008-08-01
JP2008-199753 2008-08-01
JP2008199753A JP5270248B2 (ja) 2008-08-01 2008-08-01 プリテンショナー、これを有する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8082A true CN101638082A (zh) 2010-02-03
CN101638082B CN101638082B (zh) 2015-08-12

Family

ID=4125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0256.8A Active CN101638082B (zh) 2008-08-01 2009-07-31 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25977A1 (zh)
EP (1) EP2149481B1 (zh)
JP (1) JP5270248B2 (zh)
CN (1) CN10163808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3559A (zh) * 2013-05-08 2013-07-24 黄绍勇 一种预紧汽车安全带
CN107428311A (zh) * 2014-03-11 2017-12-01 智得·戴维·冯 安全带预紧器
CN109311448A (zh) * 2016-06-09 2019-02-05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09311447A (zh) * 2016-04-13 2019-02-05 奥托立夫Asp公司 安全带预张紧牵引器组件
CN114889549A (zh) * 2022-06-30 2022-08-1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碰撞应急保护系统
CN114919524A (zh) * 2022-06-30 2022-08-1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头部包裹式安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6440B2 (en) * 2008-04-29 2010-10-05 Autoliv Asp, Inc. Dual spool retractor in belt-in-seat
JP5317946B2 (ja) 2009-12-15 2013-10-1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460375B2 (ja) * 2010-02-22 2014-04-02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653739B2 (ja) 2010-12-13 2015-01-1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ー、これを有する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591736B2 (ja) * 2011-02-21 2014-09-1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ー、これを有する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914721B2 (ja) * 2017-05-10 2021-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0261A1 (en) * 2000-11-17 2002-05-23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retractor
DE10229571B3 (de) * 2002-07-02 2004-02-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Rotationsstraffer mit Kugelantrieb
WO2005080150A1 (de) * 2004-02-17 2005-09-0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Rotationsstraffer mit antriebsstopp
CN1890137A (zh) * 2003-12-02 2007-01-03 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安全带自动伸缩器-拉紧器组合装置
CN101070061A (zh) * 2006-05-10 2007-11-14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
US20080018085A1 (en) * 2006-07-19 2008-01-24 Autoliv Asp, Inc. Belt integrated pelvis airbag with pretensioner
DE102006047669A1 (de) * 2006-10-09 2008-04-10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31164A1 (de) * 1979-08-01 1981-02-19 Dynamit Nobel Ag Rotationskraftelement
US5881962A (en) * 1994-04-11 1999-03-1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Mass-body drive for a rotary tightening device
US5924640A (en) * 1995-02-16 1999-07-20 Royal Ordnance Public Limited Company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GB2323016A (en) 1997-03-10 1998-09-16 Autoliv Dev Safety belt pre-tensioner
JPH11208415A (ja) * 1998-01-22 1999-08-03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用プリテンショナ
JPH11255073A (ja) * 1998-03-09 1999-09-21 Nippon Seiko Kk リトラクタ用プリテンショナ
JP2001063519A (ja) * 1999-08-25 2001-03-13 Takata Corp プリテンショナ
JP3886687B2 (ja) * 1999-12-21 2007-02-28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JP4514271B2 (ja) * 2000-02-23 2010-07-2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JP4654489B2 (ja) * 2000-06-16 2011-03-23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装置
JP4666445B2 (ja) * 2001-08-09 2011-04-0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CA2489804C (en) * 2002-06-19 2008-03-25 Medical Instill Technologies, Inc. Sterile filling machine having needle filling station within e-beam chamber
DE10331516A1 (de) * 2003-07-11 2005-02-03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Gurtstrafferantrieb
DE102004002425A1 (de) * 2004-01-16 2005-08-11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Gurtspule, insbesondere für Gurtaufroller mit Gurtstraffer
JP4308072B2 (ja) 2004-04-19 2009-08-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り装置
DE202006004748U1 (de) * 2005-12-13 2007-04-26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0261A1 (en) * 2000-11-17 2002-05-23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retractor
DE10229571B3 (de) * 2002-07-02 2004-02-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Rotationsstraffer mit Kugelantrieb
CN1890137A (zh) * 2003-12-02 2007-01-03 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安全带自动伸缩器-拉紧器组合装置
WO2005080150A1 (de) * 2004-02-17 2005-09-0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Rotationsstraffer mit antriebsstopp
CN101070061A (zh) * 2006-05-10 2007-11-14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
US20080018085A1 (en) * 2006-07-19 2008-01-24 Autoliv Asp, Inc. Belt integrated pelvis airbag with pretensioner
DE102006047669A1 (de) * 2006-10-09 2008-04-10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3559A (zh) * 2013-05-08 2013-07-24 黄绍勇 一种预紧汽车安全带
CN107428311A (zh) * 2014-03-11 2017-12-01 智得·戴维·冯 安全带预紧器
CN109311447A (zh) * 2016-04-13 2019-02-05 奥托立夫Asp公司 安全带预张紧牵引器组件
CN109311447B (zh) * 2016-04-13 2021-06-22 奥托立夫Asp公司 安全带预张紧牵引器组件
CN109311448A (zh) * 2016-06-09 2019-02-05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09311448B (zh) * 2016-06-09 2021-04-23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14889549A (zh) * 2022-06-30 2022-08-1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碰撞应急保护系统
CN114919524A (zh) * 2022-06-30 2022-08-1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头部包裹式安全装置
CN114889549B (zh) * 2022-06-30 2023-04-1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碰撞应急保护系统
CN114919524B (zh) * 2022-06-30 2023-06-13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头部包裹式安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25977A1 (en) 2010-02-04
CN101638082B (zh) 2015-08-12
EP2149481B1 (en) 2012-09-12
JP5270248B2 (ja) 2013-08-21
EP2149481A1 (en) 2010-02-03
JP2010036651A (ja) 201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8082A (zh) 预张紧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CN102555981B (zh) 预紧器、具有其的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其的安全带装置
CN102712291B (zh) 预张紧器、具有其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其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US8678509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2514642B1 (e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JP5317946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637763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テンショナの組立方法
CN101932480A (zh) 座椅安全带用收卷装置
CN103562019B (zh) 安全带收缩器
KR20120030327A (ko) 웨빙 권취 장치
CN102271974A (zh) 安全带卷收器
EP1675759B1 (en) A web spool tightener
JP5242444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ー、これを有する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akata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3

Address after: Shiga

Patentee after: Junsheng Security Systems Japan Contrac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