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2021A - 双面粘着片及积层体 - Google Patents

双面粘着片及积层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2021A
CN109072021A CN201780025807.2A CN201780025807A CN109072021A CN 109072021 A CN109072021 A CN 109072021A CN 201780025807 A CN201780025807 A CN 201780025807A CN 109072021 A CN109072021 A CN 109072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dhering agent
agent layer
methyl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58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2021B (zh
Inventor
伊藤万智
畑章浩
清水滋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Oji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ji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ji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Oji Pap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2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2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0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兼具阶差追踪性与耐逸气性双方的双面粘着片。本发明是双面粘着片,具有:波长370nm的透光率达50%以上的基材层、设置于基材层的一面侧且贴合后可固化的第1粘着剂层、以及设置于基材层的另一面侧且厚度5μm以上且75μm以下的第2粘着剂层。

Description

双面粘着片及积层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双面粘着片及积层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领域中广泛使用液晶显示器(LCD)等显示装置、与触控板等的显示装置组合使用的输入装置的趋势。在这些显示装置、输入装置的制造中,在贴合光学构件的用途中使用透明的双面粘着片。例如为在透明支撑体上贴合设有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透明电极膜的导电构件与盖玻璃、触控板与显示装置等2个构件,而广泛使用双面粘着片。
例如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话终端设备等等,为能隐藏机器内部的电路等而施行外框印刷。此种情况,大多在盖板(cover panel)背面周缘部设置装饰层,针对在盖板背面侧所贴合的粘着剂层要求具有能追踪装饰层阶差的性质。此外,当盖板是树脂制的情况,在盖板背面侧贴合的粘着剂层必需具备能对抗从树脂面板所产生逸气气体压力的粘着力或凝聚力。依此,针对粘着剂层会有同时要求阶差追踪性与耐逸气性双方的情况,达成这些课题的手段提案有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的后固化型粘着剂层(例如专利文献1等)。
再者,专利文献2揭示:在第1压感粘接层与第2压感粘接层之间具备透明水蒸气阻障层的双面粘着片。此处,针对借由将第1压感粘接层与第2压感粘接层的储能模量设定于既定范围内,对提供适于玻璃板贴合用的粘着片进行研究。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32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783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当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紫外线后固化型粘着剂层时,贴合用途仅限于穿透紫外线的被粘物贴合用。例如当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紫外线后固化型粘着剂层时,在粘着片双面上所设置的被粘物二者均必需使紫外线穿透,导致贴合用途受限。
再者,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粘着片,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得知,会有阶差追踪性不足、耐逸气性不足的情况。
此处本发明人等为解决此种已知技术的课题,针对目的在于提供亦能够适用于紫外线不会穿透的被粘物贴合的双面粘着片,兼具阶差追踪性与耐逸气性双方性质的双面粘着片进行研究。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深入钻研的结果,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将层积第1粘着剂层、基材层、及第2粘着剂层按照该顺序层积而成的双面粘着片中,借由提高基材层的紫外线穿透率、且将具有既定物性的第1粘着剂层与第2粘着剂层隔着基材层进行层积,便可获得兼具阶差追踪性与耐逸气性双方性质的双面粘着片。本发明人等发现此种双面粘着片亦可适用于紫外线不会穿透的被粘物的贴合,遂完成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构成。
[1]一种双面粘着片,具有:波长370nm的透光率达50%以上的基材层、设置于基材层的一面侧且贴合后可固化的第1粘着剂层、以及设置于基材层的另一面侧且厚度5μm以上且75μm以下的第2粘着剂层。
[2]如[1]所记载的双面粘着片,其中,第1粘着剂层是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
[3]如[1]或[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双面粘着片,其中,第1粘着剂层的厚度是50μm以上且250μm以下。
[4]如[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双面粘着片,其中,第1粘着剂层贴合于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
[5]如[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双面粘着片,其中,第2粘着剂层贴合于显示装置。
[6]一种积层体,具备:[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双面粘着片、在第1粘着剂层上层积的装饰基材层、以及在第2粘着剂层上层积的显示装置;其中,装饰基材层在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且具有装饰层的面与第1粘着剂层贴合。
[7]如[6]所记载的积层体,其中,更进一步具有第3粘着剂层与表面覆盖层,在装饰基材层上具有第3粘着剂层,且在第3粘着剂层上具有表面覆盖层。
[8]一种积层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使[1]~[5]中任一项所记载双面粘着片的第1粘着剂层,接触于在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的装饰层侧的面,在此状态下从第2粘着剂层侧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的步骤;以及
于第2粘着剂层上贴合显示装置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兼具阶差追踪性与耐逸气性双方性质的双面粘着片。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亦能有效使用于紫外线不会穿透的被粘物的贴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的一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贴合被粘物而构成的积层体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说明使用本发明双面粘着片贴合被粘物而构成的积层体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是根据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具体例进行的,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种实施方式。
(双面粘着片)
本发明涉及具有:波长370nm的透光率达50%以上的基材层、设置于基材层的一面侧且贴合后可固化的第1粘着剂层、以及设置于基材层的另一面侧且厚度5μm以上且75μm以下的第2粘着剂层的双面粘着片。
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因为具有上述构成,因而兼具阶差追踪性与耐逸气性双方的性质。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中,第1粘着剂层是在贴合于被粘物之后可固化的粘着剂层,在贴合前呈柔软的半固化状态。在此状态下,因为第1粘着剂层侧被贴合于具有凹凸构造的被粘物侧,因而可轻易地追踪凹凸部的阶差。然后,借由从第2粘着剂层侧施行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进行后固化(正式固化),使第1粘着剂层呈现完全固化状态,便可牢固地粘接于被粘物,且能发挥优异的耐逸气性。此外,本发明是由第1粘着剂层与第2粘着剂层隔着基材层进行层积,借由设为此种构成,即便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后,仍可利用柔软的第2粘着剂层,对被粘物发挥良好的润湿性(密接性)。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半固化状态”,是指在将粘着剂层贴合于被粘物之前,利用热或活性能量射线使其中一部分固化的状态,是指在后固化(正式固化)前的柔软状态。此外,所谓“半固化状态”是指经后固化(正式固化)后,动态粘弹性成为1.5倍以上的状态。该动态粘弹性优选为1.5倍以上且1000倍以下、更优选为2倍以上且100倍以下。本发明在半固化状态下,粘着剂层的动态粘弹性优选为1.0×106Pa以下、更加优选为8.0×105Pa以下、特别优选为5.0×105Pa以下。所谓“完全固化(正式固化)状态”是指对半固化状态的粘着剂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粘着剂层进一步固化的状态。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的一方式的概略剖视图。如图1所示,双面粘着片100具有基材层10。而且,双面粘着片100在基材层10的一面侧具有第1粘着剂层12,在基材层10的另一面侧具有第2粘着剂层14。第1粘着剂层12具有贴合于被粘物后便可固化的性质,第2粘着剂层14的厚度是5μm以上且75μm以下。
本发明双面粘着片全体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更优选为10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0μm以上。此外,双面粘着片整体的厚度优选为1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下。
本发明双面粘着片优选使用于具阶差的被粘物的贴合。此情况,第1粘着剂层被贴合于被粘物具有阶差的面上。具有阶差的被粘物例如可举出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等,第1粘着剂层被贴合于此种装饰基材层的设有装饰层的侧的面上。因为第1粘着剂层的阶差追踪性优异,因而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优选使用于此种具有阶差的被粘物贴合用途。
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可为树脂制基材层。因为本发明双面粘着片的耐逸气性优异,因而即便装饰基材层是树脂层的情况,仍可抑制贴合后发生气泡情形。
本发明双面粘着片中,第2粘着剂层优选贴合于光学构件。光学构件例如可举出显示装置等,而显示装置优选: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有机EL面板)等。
(基材层)
本发明双面粘着片包括基材层。基材层设置于第1粘着剂层与第2粘着剂层之间,具有防止粘着剂的单体成分等从第1粘着剂层移往第2粘着剂层的作用。借由依此设置基材层,便可提高双面粘着片的阶差追踪性与耐逸气性。
基材层包含树脂。基材层中所含的树脂例如可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氟系树脂、环烯烃聚合物树脂等各种合成树脂。其中,优选使用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树脂)及环烯烃聚合物树脂(COP树脂)之中选出的至少1种,特别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树脂)。
基材层的波长370nm的透光率只要达50%以上便可,优选60%以上、更优选70%以上、进一步优选80%以上。借由将基材层的波长370nm的透光率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利用从第2粘着剂层侧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便可进行第1粘着剂层的后固化,亦可在第1粘着剂层侧层积紫外线不会穿透的被粘物。
基材层的波长370nm的透光率是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型式:Solid-Spec3700、岛津制作所公司制)测定的值。
基材层的厚度优选20μm以上、更优选4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50μm以上。此外,基材层的厚度优选500μm以下、更优选4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300μm以下。
(第1粘着剂层)
第1粘着剂层是在基材层的一面侧设置的粘着剂层。第1粘着剂层具有经贴合于被粘物之后便可固化的性质。即,第1粘着剂层较优选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
再者,第1粘着剂层优选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本说明书中,具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亦可称为“双固化型粘着剂层”。此处,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是依多阶段进行固化的粘着剂层,例如由具备热固化性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双方的粘着剂组合物所形成的粘着剂层。本发明中,第1粘着剂层优选执行第1阶段的热固化,且在第2阶段利用活性能量便可固化。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中,第1粘着剂层优选在热固化后的半固化状态下进行层积,优选第1粘着剂层贴合于被粘物后才利用活性能量进行固化。即,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中,第1粘着剂层优选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能力。另外,第1粘着剂层贴合于被粘物后的固化步骤亦可为多阶段固化步骤。
第1粘着剂层的厚度优选50μm以上、更加优选7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90μm以上。此外,第1粘着剂层的厚度优选250μm以下、更加优选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150μm以下。借由将第1粘着剂层的厚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便可更有效地提高阶差追踪性。此外,可提高双面粘着片的耐逸气性。
第1粘着剂层只要具有后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便可。此种粘着剂层例如可由(a)双固化型粘着剂组合物、或(b)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形成。本发明中,除双固化型粘着剂组合物之外,即便使用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的情况,仍可获得具有后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此情况亦是借由活性能量射线照射便可施行后固化步骤。
((a)双固化型粘着剂组合物)
第1粘着剂层优选由双固化型粘着剂组合物形成。双固化型粘着剂组合物优选含有:含有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与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基单体单元(a2)的基质聚合物(A)、单体(B)、利用热便会与基质聚合物(A)产生反应的交联剂(C)、借由活性能量射线照射便使单体(B)开始进行聚合反应的聚合引发剂(D)、以及溶剂(E)。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酸酯”是指涵盖“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酯”二者,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涵盖“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二者。
<基质聚合物(A)>
基质聚合物(A)含有: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和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单元(a2)。基质聚合物优选具有不致使显示装置的可视性降低的程度的透明性。另外,本说明书中,“单元”是构成聚合体的重复单元(单体单元)。
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是由(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衍生的重复单元。(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这些可单独使用1种、亦可并用2种以上。
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中,就从提高粘着性的观点,优选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之中选择至少1种。
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单元(a2)可举出含羟基的单体单元、含胺基的单体单元、含环氧丙基的单体单元、含羧基的单体单元等。这些单体单元可为1种、亦可为2种以上。
含羟基的单体单元是由含羟基的单体所衍生的重复单元。含羟基的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单(二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单、二或聚)伸烷基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单己内酯等(甲基)丙烯酸内酯。
含胺基的单体单元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酰胺、烯丙胺等由含胺基的单体所衍生的重复单元。
含环氧丙基的单体单元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等由含环氧丙基的单体所衍生的重复单元。
含羧基的单体单元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基质聚合物(A)中的交联性丙烯酸单体单元(a2)含有量,优选0.01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若交联性丙烯酸单体单元(a2)的含有量达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便充分具有为维持半固化状态时的必要交联性,而若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便可维持必要的粘着物性。
基质聚合物(A)视需要亦可含有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及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单元(a2)以外的其他单体单元。其他的单体只要能与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进行共聚合便可,可例如:(甲基)丙烯腈、醋酸乙烯酯、苯乙烯、氯乙烯、乙烯吡咯啶酮、乙烯吡啶等。基质聚合物(A)的任意单体单元含有量优选20质量%以下。
基质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10万以上且200万以下。借由将重均分子量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便可维持第1粘着剂层的半固化状态,且可确保充分的阶差追踪性。另外,基质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是利用交联剂施行交联前的值。重均分子量是利用尺寸排除色层分析法(SEC)测定,依聚苯乙烯基准求得的值。基质聚合物(A)可使用市售物、亦可使用利用公知方法合成者。
基质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亦可利用凝胶渗透色层分析仪(GPC)进行测定。此情况,凝胶渗透色层分析仪(GPC)的测定条件如下。
溶剂:四氢呋喃(THF)
管柱:Shodex KF801、KF803L、KF800L、KF800D(由昭和电工(股)制4支连接使用)
管柱温度:40℃
试料浓度:0.5质量%
检测器:RI-2031plus(JASCO制)
泵:RI-2080plus(JASCO制)
流量(流速):0.8ml/min
注入量:10μl
校正曲线:使用由标准聚苯乙烯Shodex standard聚苯乙烯(昭和电工(股)制)Mw=1320~2,500,000的10个样品所制成校正曲线。
<单体(B)>
单体(B)优选含有至少具1个聚合性不饱和基的单官能基单体(B1)以及至少具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的多官能基单体(B2)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单体(B)优选含有单官能基单体(B1)或多官能基单体(B2)中的任一者、亦可单官能基单体(B1)及多官能基单体(B2)双方均含有。
借由含有单体(B),当使粘着剂组合物进行热固化时,热固化物的粘着剂层处于半固化状态,且可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能力。
聚合性不饱和基优选含乙烯性双键的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其中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酰基。
单官能基单体(B1)优选从(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之中选择至少1种。
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从熔点25℃以下的(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之中选择至少1种。
多官能基单体(B2)例如可举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9-壬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等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乙烯酯等。
另外,单体(B)优选不具有与丙烯酸单体单元(a2)所具有官能基呈反应性的官能基。例如单体(B)优选具有与丙烯酸单体单元(a2)相同的官能基(例如羟基)、或不具官能基。
单体(B)单独为单官能基单体(B1)或多官能基单体(B2)中之任1种、或亦可并用2种以上的单官能基单体(B1)及/或多官能基单体(B2)。
粘着剂组合物中,单体(B)含有量配合基质聚合物(A)的组成、分子量、及交联密度等再行适当选择,并无特别的限定,相对于基质聚合物(A)100质量份,较佳是5质量份以上且150质量份以下。借由将单体(B)的含有量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便可提高防止阶差追踪性出现变形、歪曲的性能,能提高加工性。
<交联剂(C)>
交联剂(C)可经考虑与基质聚合物(A)所具有的交联性官能基间的反应性后再行适当选择。例如可从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丁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等公知交联剂中选择。这些之中,就从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单元(a2)可轻易交联观点,优选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例如含有羟基作为交联性官能基的情况,就从羟基反应性的观点,更优选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
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举出:二异氰酸甲苯酯、伸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
环氧化合物可举出:乙二醇二环氧丙醚、聚乙二醇二环氧丙醚、丙二醇二环氧丙醚、聚丙二醇二环氧丙醚、甘油二环氧丙醚、新戊二醇二环氧丙醚、1,6-己二醇二环氧丙醚、四环氧丙基二甲苯二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胺基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丙烷聚环氧丙醚、二甘油聚环氧丙醚、聚甘油聚环氧丙醚、山梨糖醇聚环氧丙醚等。
粘着剂组合物中的交联剂(C)含有量配合所需粘着物性等再行适当选择,相对于基质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是0.01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聚合引发剂(D)>
聚合引发剂(D)只要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可使单体(B)开始进行聚合反应便可,可使用例如光聚合引发剂等公知物。
此处,所谓“活性能量射线”是指电磁波或带电粒子束中具有能量量子者,可例如:紫外线、电子束、可见光线、X射线、离子束等。其中,就从通用性的观点,优选紫外线或电子束、特别优选紫外线。
聚合引发剂(D)可举出:苯乙酮系引发剂、苯偶姻醚系引发剂、二苯基酮系引发剂、羟烷基苯酮系引发剂、噻吨酮系引发剂、胺系引发剂等。
苯乙酮系引发剂具体可举出:二乙氧基苯乙酮、苄基二甲基缩酮等。
苯偶姻醚系引发剂具体可举出:苯偶姻、苯偶姻甲醚等。
二苯基酮系引发剂具体可举出:二苯基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等。
羟烷基苯酮系引发剂具体可举出:1-羟-环己基-苯基-酮等。
噻吨酮系引发剂具体可举出:2-异丙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等。
胺系引发剂具体可举出:三乙醇胺、4-二甲基苯甲酸乙酯等。
粘着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D)含有量,配合单体(B)含有量、使完全固化时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量等再行适当选择。具体而言,相对于单体(B)总质量,优选0.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溶剂(E)>
溶剂(E)是为提升粘着剂组合物的涂布适性而使用。溶剂(E)例如可举出:己烷、庚烷、辛烷、甲苯、二甲苯、乙苯、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烃类;二氯甲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丙烷等卤化烃类;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二丙酮醇等醇类;二乙醚、二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等醚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酮、异佛尔酮、环己酮等酮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异丁酯、醋酸戊酯、酪酸乙酯等酯类;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等多元醇及其衍生物。
溶剂(E)优选不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且25℃蒸气压较高于单官能基单体(b1)的溶剂。不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且25℃蒸气压较高于单官能基单体(b1)的溶剂,可举出:己烷、庚烷、环己烷、苯、甲苯、乙醇、异丙醇、二异丙醚、四氢呋喃、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酮、醋酸乙酯等。
<任意成分>
粘着剂组合物可更进一步含有增塑剂。增塑剂优选无官能基丙烯酸聚合体。无官能基丙烯酸聚合体是:仅由不具有丙烯酸酯基以外的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单元所构成聚合体;或者由不具有丙烯酸酯基以外的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单元、与不具有官能基的非丙烯酸单体单元所构成聚合体。因为无官能基丙烯酸聚合体不会与基质聚合物(A)产生交联,因而可在不致对粘着物性造成影响情况下提高阶差追踪性。
粘着剂组合物在不致损及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亦可含有上述以外的其他成分。其他成分可举出作为粘着剂用添加剂的公知成分。例如:抗氧化剂、防金属腐蚀剂、赋粘剂、硅烷偶合剂、受阻胺系化合物等光安定剂等等。
((b)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
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是含有丙烯酸系聚合体作为主成分的粘着剂组合物。此处所谓“主成分”是指相对于粘着剂组合物总质量含有达50质量%以上的成分。
丙烯酸系聚合体优选使用以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为主成分,且在其中含有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单元(a2)的共聚合体。本说明书中,“单元”是构成聚合体的重复单元(单体单元)。
构成丙烯酸系聚合体的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这些视需要亦可并用2种以上。
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基单体单元(a2)可举出:(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衣康酸、反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酐等含羧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羟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酰胺、吗啉基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酸-N-叔丁胺基乙酯等含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等环氧基等。这些视需要亦可并用2种以上。
丙烯酸系聚合体视需要亦可含有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及具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单元(a2)以外的其他单体单元。其他单体只要能与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进行共聚合便可。其他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腈、醋酸乙烯酯、苯乙烯、氯乙烯、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啶等。
丙烯酸系聚合体的重均分子量优选10万以上且200万以下、更优选30万以上且150万以下。借由将重均分子量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便可确保充分的耐久性与柔软性。另外,丙烯酸系聚合体的重均分子量是利用交联剂进行交联前的值。重均分子量是利用尺寸排除色层分析法(SEC)测定,依聚苯乙烯基准求得的值。此外,丙烯酸系聚合体的重均分子量亦可利用凝胶渗透色层分析仪(GPC)测定。
在聚合丙烯酸系聚合体时,例如可适用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可举出:离子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等。此时所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举:四氢呋喃、氯仿、醋酸乙酯、甲苯、己烷、丙酮、甲乙酮等。
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含有脱氢型光聚合引发剂。脱氢型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二苯基酮、苯甲酰基苯甲酸、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基酮、羟二苯基酮、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2,4,6-三甲基二苯基酮、4-甲基二苯基酮、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莰醌、二苯并环庚酮、2-乙基蒽醌、3,3',4,4'-四(过氧化叔丁基羰基)二苯基酮、苄基、9,10-菲醌等。其中,较佳是二苯基酮、甲基二苯基酮、2,4,6-三甲基二苯基酮。
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除脱氢型光聚合引发剂之外,尚亦可含有交联剂。其他交联剂例如可举: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丁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等。
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中的脱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含有量,配合所需粘着物性等再行适当选择,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体100质量份,优选0.0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中亦可含有溶剂。溶剂例如可举: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乙酮、甲苯、正己烷、正丁醇、甲基异丁酮、甲基丁酮、乙基丁酮、环己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N-甲基-2-吡咯啶酮等。这些可单独使用1种以上、亦可混合使用2种以上。
含脱氢型交联剂的粘着剂组合物中,在不致损及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可含有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成分。其他成分可举出作为粘着剂用添加剂的公知成分。例如:抗氧化剂、防金属腐蚀剂、赋粘剂、硅烷偶合剂、受阻胺系化合物等光安定剂等等。
(第2粘着剂层)
第2粘着剂层是设置于基材层另一面侧的粘着剂层。第2粘着剂层的厚度是5μm以上且75μm以下。
第2粘着剂层的厚度只要达5μm以上便可,优选10μm以上。此外,第2粘着剂层的厚度只要在75μm以下便可,优选60μm以下、更优选50μm以下。借由将第2粘着剂层的厚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便可有效地提高耐逸气性。
第2粘着剂层优选由所含有主成分为基质聚合物的第2粘着剂组合物形成。基质聚合物优选含有从丙烯酸系聚合体、橡胶系聚合体、硅系聚合体、氨基甲酸乙酯系聚合体及聚酯系聚合体之中选择的至少1种。其中,基质聚合物优选含有从丙烯酸系聚合体、橡胶系聚合体及硅系聚合体之中选择的至少1种,更优选含有从丙烯酸系聚合体及橡胶系聚合体之中选择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含有丙烯酸系聚合体。
第2粘着剂组合物中所含的其他成分与第1粘着剂组合物中所含的其他成分同样。
第2粘着剂层的厚度优选较薄于第1粘着剂层的厚度。将第1粘着剂层的厚度设为A、将第2粘着剂层厚度设为B时,优选A>B、更优选A>1.5B、进一步优选A>2B。借由将第1粘着剂层与第2粘着剂层的厚度关系设为上述关系,可更有效地提高耐逸气性与阶差追踪性。
(具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本发明亦可关于在上述双面粘着片的至少一面上,层积着剥离片的具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剥离片层积于双面粘着片的至少一面,优选双面粘着片的双面均具有层积。
剥离片是至少单面具有脱模性的片材。剥离片可举出:具有剥离片用基材、与在剥离片用基材的单面上所设置剥离剂层的剥离性层积片;或者属于低极性基材的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烯烃膜。
剥离性层积片的剥离片用基材使用纸类、高分子膜。构成剥离剂层的剥离剂可使用例如通用加成型或缩合型硅系剥离剂、含长链烷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使用反应性较高的加成型硅系剥离剂。
硅系剥离剂具体可举出:Toray·Dow Corning Silicones公司制的BY24-4527、SD-7220等;信越化学工业(股)制的KS-3600、KS-774、X62-2600等。此外,优选亦可含有在聚硅氧系剥离剂中具有SiO2单元与(CH3)3SiO1/2单元、或CH2=CH(CH3)SiO1/2单元的有机硅化合物即聚硅氧树脂。聚硅氧树脂的具体例可举出:Toray·Dow Corning Silicones公司制的BY24-843、SD-7292、SHR-1404等;信越化学工业(股)制的KS-3800、X92-183等。
剥离片为能容易剥离,最好使其中一剥离片与另一剥离片分别具有不同的剥离性。即,若从其中一者的剥离性、与从另一者的剥离性不同,便可轻易地仅将较高剥离性的剥离片先剥离。此情况,只要配合贴合方法、贴合顺序,调整其中一剥离片与另一剥离片的剥离性便可。
若剥离片上涂布粘着剂组合物时,可使用公知涂布装置实施。涂布装置例如可举:刮刀涂布机、气刀涂布机、辊涂机、棒涂机、凹版涂布机、微凹版涂布机、棒叶涂布机(rodblade coater)、唇式涂布机、模具涂布机、淋幕涂布机等。涂膜的加热可使用例如加热炉、红外线灯等公知加热装置实施。
(双面粘着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的制造方法包括:获得经贴合后可固化的第1粘着剂层的步骤;获得厚度5μm以上且75μm以下的第2粘着剂层的步骤;在波长370nm的透光率达50%以上的基材层的一面侧,贴合第1粘着剂层的步骤;以及在基材层的另一面侧贴合第2粘着剂层的步骤。
获得第1粘着剂层的步骤最好是在第1剥离片上涂布第1粘着剂组合物的步骤。第1粘着剂组合物的涂布可使用公知涂布装置实施。涂布装置例如可举出:刮刀涂布机、气刀涂布机、辊涂机、棒涂机、凹版涂布机、微凹版涂布机、棒叶涂布机、唇式涂布机、模具涂布机、淋幕涂布机等。经涂布后最好设计有加热干燥步骤,而加热干燥步骤最好使用例如:加热炉、红外线灯等公知加热装置。
形成第1粘着剂层的步骤优选形成厚度50μm以上且250μm以下的第1粘着剂。此情况,第1粘着剂组合物的涂布量可配合粘着剂组合物的固态成分浓度与粘度再行适当决定。
获得第2粘着剂层的步骤优选是在第2剥离片上涂布第2粘着剂组合物的步骤。第2粘着剂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可举出同样如上述的涂布方法。
形成第2粘着剂层的步骤优选形成厚度5μm以上且75μm以下的第2粘着剂。
在波长370nm的透光率达50%以上的基材层的一面侧,贴合第1粘着剂层的步骤,以及在基材层的另一面侧贴合第2粘着剂层的步骤中,分别在基材层的各面上贴合第1粘着剂层与第2粘着剂层。
(双面粘着片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双面粘着片的使用方法优选在双面粘着片的第1粘着剂层呈半固化状态时便与被粘物相贴合,然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的方法。被粘物亦可具有阶差,此种被粘物例如可举出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
当将双面粘着片贴合于设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时,活性能量射线系从第2粘着剂层侧施行照射。在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之前,因为第1粘着剂层处于半固化状态,因而可追踪装饰层与装饰基材层间的阶差。经贴合双面粘着片并追踪阶差后,借由使第1粘着剂层利用活性能量射线完全固化,便提高第1粘着剂层的凝聚力,而提升对装饰基材层的粘着性。
活性能量射线可举出:紫外线、电子束、可见光线、X射线、离子束等,可配合粘着剂层中所含的聚合引发剂再行适当选择。其中,就从通用性的观点,优选紫外线或电子束,特别优选紫外线。
紫外线的光源可使用例如:高压水银灯、低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金属卤素灯、碳弧、氙弧、无电极紫外线灯等。
电子束可使用从例如柯克劳夫-沃尔吞(Cockroft-Walton)型、凡德格拉夫型(Van‐de‐Graaff type)、共振变压型、绝缘芯变压器型、直线型、高频高压(Dynamitron)型、高频型等各种电子束加速器释出的电子束。
最好在使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后,才将第2粘着剂层贴合被粘物。第2粘着剂层并不必须为具有后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即便未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仍可与被粘物贴合。即第2粘着剂层是活性能量射线非固化性的粘着剂层。
贴合于第2粘着剂层的被粘物优选是显示装置等光学构件。显示装置可举出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有机EL面板)等。
(积层体)
<第1方式>
本发明亦关于在上述双面粘着片上更进一步层积其他层的积层体。此种积层体的第1方式可举出具备上述双面粘着片、在第1粘着剂层上层积的装饰基材层、以及在第2粘着剂层上层积的显示装置的积层体。其中,装饰基材层在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而具有装饰层的面与第1粘着剂层相贴合。
图2是说明使用本发明双面粘着片贴合被粘物而形成的积层体200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第1粘着剂层12上层积着具有装饰层25的装饰基材层20,并在第2粘着剂层14上层积着被粘物30。此处,被粘物30优选是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例如可举出: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有机EL面板)等。
<装饰基材层>
本发明的装饰基材层亦可具有紫外线不会穿透的性质。本发明中,在使第1粘着剂层固化时,可从第2粘着剂层侧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所以,贴合第1粘着剂层的被粘物亦可为紫外线不会穿透者,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可使用于各种被粘物的贴合。
积层体中,装饰基材层亦可具有多层构造。当装饰基材层具有多层构造的情况,装饰基材层优选具有例如基材树脂层与机能层。
机能层例如可举出从底漆层与硬涂层之中选择的至少1层。即,装饰基材层优选包含:基材树脂层、以及从底漆层与硬涂层之中选择的至少1层。
<底漆层>
底漆层优选是基材树脂层的底涂层。借由设计底漆层,当使用溶剂型粘着剂层等时,便可将溶剂对基材树脂层造成的影响抑制于最小极限。另外,当基材层具有基材树脂层与底漆层的多层构造时,基材树脂层的厚度大于底漆层的厚度,借由设为此种厚度便可区分二者。
构成底漆层的树脂例如可举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单液固化型或双液固化型均可任意使用。此外,特别优选使用水溶性环氧树脂。水溶性环氧树脂例如可举出聚酰胺环氧树脂等。聚酰胺环氧树脂是由使例如二伸乙三胺、三伸乙四胺之类的聚伸烷多胺、与例如己二酸之类的二羧酸,进行反应而获得的聚酰胺多胺,再与表氯醇进行反应便可获得。
当形成底漆层的树脂使用水溶性环氧树脂的情况,为能更进一步提升涂布性,亦可混合例如聚乙烯醇系树脂等其他的水溶性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除部分皂化聚乙烯醇、完全皂化聚乙烯醇之外,还可为例如: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羟甲基改性聚乙烯醇、胺基改性聚乙烯醇等经改性过的聚乙烯醇系树脂。
构成底漆层的树脂优选依溶解于溶剂中的状态使用。此时所使用的溶剂优选使用水,但亦可使用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亦可使用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酮等酮类;醋酸乙酯、醋酸异丁酯等酯类;二氯甲烷、三氯乙烯、氯仿等氯化烃类;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等醇类等等一般的有机溶剂。
<硬涂层>
硬涂层优选为提高装饰印刷适性而设置的层。再者,硬涂层亦可提高积层体的强度、耐久性。
硬涂层优选含有用于赋予硬度的硬质成分。硬质成分例如可举出交联聚合体。交联聚合体系可举出单官能基单体聚合体及多官能基单体聚合体。多官能基单体聚合体优选含有三官能基以上的多官能基单体的聚合性单体的聚合体、更优选含有四官能基以上的多官能基单体的聚合性单体的聚合体。例如三官能基以上的多官能基单体与双官能基单体的混合单体的共聚合体等,亦属较优选例示。另外,此处所谓“单体”亦涵盖寡聚物。
为能获得交联聚合体而能使用的单体种类并无特别的限制,优选可例示如丙烯酸单体等。具体可举出: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600)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400)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双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聚醚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单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四官能基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的有机化合物的单体或寡聚物,可为热固化性、亦可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
硬涂层亦可含有柔软性成分。柔软性成分例如可举出:二(甲基)丙烯酸三环癸烷羟甲酯、双酚F的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异三聚氰酸的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双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烷的环氧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烷的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
再者,硬涂层亦可含有无机粒子及/或有机粒子。若含有无机粒子及/或有机粒子,就从抑制固化收缩的观点较优选。无机粒子例如可举出:二氧化硅粒子、二氧化钛粒子、氧化锆粒子、氧化铝粒子、二氧化锡粒子、五氧化锑粒子、三氧化锑粒子等无机氧化物粒子。此外,有机粒子例如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聚硅氧烷、三聚氰胺树脂、苯并胍胺树脂、聚四氟乙烯、纤维素醋酸酯、聚碳酸酯、聚酰胺等树脂粒子。
使用无机粒子的情况,亦可使用经利用偶合剂施行处理过的反应性无机氧化物粒子。使用有机粒子的情况,亦可使用经利用偶合剂施行处理过的反应性有机氧化物粒子。借由利用偶合剂施行处理,便可提高与丙烯酸系聚合体间的结合力。
偶合剂例如可举出: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铝等。这些可单独使用1种、亦可并用2种以上。
硬涂层的厚度并无特别的限制,例如优选0.5μm以上、更优选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2.0μm以上。此外,硬涂层的厚度优选100μm以下、更加优选50μm以下。
<装饰层>
在装饰基材层的一面上设置装饰层。装饰层可为利用印刷而设置的装饰印刷层。用于构成装饰印刷层的印刷方法例如可举出:凹版印刷、网版印刷等。装饰层可为外框状的电极隐藏用的装饰印刷层、亦可为具设计性的印刷图案。
用于构成装饰印刷层的涂料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使用公知涂料。涂料例如可举出:紫外线固化型油墨、氧化聚合型油墨等。
装饰层的厚度优选5μm以上、更加优选7μm以上、进一步优选10μm以上。此外,装饰层的厚度优选50μm以下、更加优选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25μm以下。另外,装饰层的厚度视需要亦可较厚于50μm。此情况,借由适当调整第1粘着剂层的厚度,便可追踪装饰层与基材层间的阶差。
<第2方式>
积层体的第2方式能够举出除第1方式的积层体之外,进一步具有第3粘着剂层与表面覆盖层的积层体。第2方式的积层体进一步具有第3粘着剂层与表面覆盖层,在装饰基材层上具有第3粘着剂层,并在第3粘着剂层上具有表面覆盖层。
图3是说明第2方式的积层体200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装饰基材层20上层积着第3粘着剂层40,并在第3粘着剂层40上层积着表面覆盖层50。
表面覆盖层50例如可举出玻璃板、树脂层。玻璃板具体可举出:钠玻璃、无碱玻璃、强化玻璃之类的无机材料构成。表面覆盖层优选是表面树脂层,此情况优选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树脂)、聚碳酸酯树脂(PC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树脂)等透明树脂构成的树脂层。这些表面树脂层亦可具有紫外线不会穿透的性质。
第3粘着剂层优选由所含有主成分为基质聚合物的第3粘着剂组合物形成。基质聚合物优选含有从丙烯酸系聚合体、橡胶系聚合体、硅系聚合体、氨基甲酸乙酯系聚合体及聚酯系聚合体之中选择的至少1种。其中,基质聚合物优选含有从丙烯酸系聚合体、橡胶系聚合体及硅系聚合体之中选择的至少1种,更优选从丙烯酸系聚合体及橡胶系聚合体之中选择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含有丙烯酸系聚合体。
第3粘着剂层的厚度系只要达5μm以上便可,优选10μm以上。此外,第3粘着剂层的厚度系只要75μm以下便可、优选60μm以下、更加优选50μm以下。
(积层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亦关于积层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积层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使上述双面粘着片的第1粘着剂层,接触于装饰基材层(其是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层侧的面,在此状态下从第2粘着剂层侧施行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而使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的步骤;以及在第2粘着剂层上贴合显示装置的步骤。在第1粘着剂层接触于装饰基材层(其是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层侧的一面的步骤中,第1粘着剂层最好呈半固化状态。
活性能量射线可举出:上述能量射线,优选紫外线或电子束,特别优选紫外线。
紫外线的照射输出优选积分光通量成为100mJ/cm2以上且10000mJ/cm2以下、更优选500mJ/cm2以上且5000mJ/cm2以下。
积层体的制造方法中,在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之前,因为双面粘着片的第1粘着剂层处于半固化状态,因而即便被粘物具有阶差部,但粘着剂层仍可追踪该凹凸。依此贴合粘着片并使追踪凹凸后,借由利用活性能量射线使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便提高第1粘着剂层的凝聚力,提升对被粘物的粘着性。
本发明中,在利用活性能量射线使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时,从第2粘着剂层侧施行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借由从第2粘着剂层侧施行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即便将第1粘着剂层贴合于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时,仍可使第1粘着剂层均匀且完全固化。借此不会发生因装饰层而出现妨碍活性能量射线照射的地方。
使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后,最好在第2粘着剂层上贴合被粘物。第2粘着剂层并无必要是具有后固化能力的粘着剂层,即便未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仍可与被粘物贴合。另外,在第2粘着剂层上贴合的被粘物优选是显示装置等光学构件。
当积层体除第1方式的积层体之外,更进一步具有第3粘着剂层与表面覆盖层时,在表面覆盖层上贴合第3粘着剂层,更进一步在第3粘着剂层上贴合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贴合时最好施行辊贴合。装饰基材层贴合在双面粘着片的第1粘着剂层侧。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与比较例,针对本发明特征进行更具体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示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顺序等,在不脱逸本发明主旨前提下可适当变更。所以,本发明范围不应解释为因以下所示具体例而受限定。
(实施例1)
在隔板A(王子F-TEX公司制、100RL-07V(10.5))的单面上,利用涂敷器涂布第1粘着剂(New Tac Kasei公司制、DC124),在100℃进行2分钟干燥,而形成厚度100μm的第1粘着剂层。粘接,在PET膜(东丽公司制、U483、厚度75μm)的一面上贴合第1粘着剂层。
在隔板B(王子F-TEX公司制、75RL-07V(6.5))的单面上,利用涂敷器涂布第2粘着剂组合物(New Tac Kasei公司制、SA151),在100℃进行2分钟干燥,而形成厚度25μm的第2粘着剂层。粘接,在贴合了第1粘着剂层的PET膜的相反侧的面上,贴合第2粘着剂层。依此获得实施例1的双面粘着片。基材膜(PET膜)的波长370nm的透光率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除将第2粘着剂组合物的SA151变更为New Tac Kasei公司制的NA021之外,其余均依照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1)
除将基材膜的PET膜变更为SRF膜之外,其余均依照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双面粘着片。基材膜的波长370nm的透光率如表1所示。
(比较例2)
将第1粘着剂组合物变更为New Tac Kasei公司制的DC126,且将厚度变更为如表1所示。除在未隔着基材膜情况下,使第1粘着剂层与第2粘着剂层相贴合之外,其余均依照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3)
使用New Tac Kasei公司制的DC126作为第1粘着剂组合物,获得单层的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4)
将第1粘着剂组合物变更为New Tac Kasei公司制的DC126,并将厚度变更如表1,且将第2粘着剂组合物变更为New Tac Kasei公司制的DC121之外,其余均依照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5)
除第1粘着剂组合物使用New Tac Kasei公司制的SA037,并将厚度变更如表1之外,其余均依照与比较例3同样地获得单层的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6)
除第1粘着剂组合物使用New Tac Kasei公司制的NA017,且将厚度变更如表1之外,其余均依照与比较例3同样地获得单层的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7)
除第1粘着剂组合物使用New Tac Kasei公司制的SA034,且将厚度变更如表1之外,其余均依照与比较例4同样地获得双面粘着片。
(评价)
(紫外线穿透率)
基材层的紫外线穿透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型式:Solidspec3700、岛津制作所公司制)测定。具体是测定波长370nm的分光透光率。
(耐发泡性(耐逸气性))
针对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PC(聚碳酸酯树脂)与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的共挤出膜(商品名:MR58),于PC侧施行网版印刷,形成装饰印刷层。装饰印制层的厚度是20μm。
其次,将实施例及比较例所获得双面粘着片裁剪为55mm×80mm大小,撕开隔板A,构成可将第1粘着剂层贴合于上述共挤出膜(MR58)的装饰印刷层侧状态。
然后,撕开隔板B,将第2粘着剂层贴合于玻璃板,于40℃、0.5MPa、30分钟条件下施行压热器脱泡处理。依此所获得积层体在85℃、相对湿度0~3%环境下放置24小时,经此种耐久试验后,从PC/PMMA的共挤出膜面侧观察积层体,依下述评价基准施行有无发生气泡的评价。
○:积层体中央处(距装饰层边缘10mm以上的区域)没有气泡。
△:虽在积层体中央处存在气泡,但属于直径未满200μm的气泡。
×:在积层体中央处发现直径达200μm以上的较大气泡。
(阶差追踪性)
依照与耐发泡性评价方法同样的方法,制作积层体,并依照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施行脱泡处理与耐久试验之后,从PC/PMMA的共挤出膜面侧观察积层体,针对外框印刷周边(包括装饰层、以及距装饰层边缘未满10mm的区域)有无发生气泡(阶差追踪性),依照下述评价基准施行评价。
○:外框印刷周边没有气泡。
△:虽在外框印刷的角落部分处发生气泡,但在长边与短边的周边处则没有发生气泡。
×:外框印刷的角落、二边的周边均出现气泡。
[表1]
得知实施例所获得双面粘着片的耐逸气性与阶差追踪性均优异。另一方面,比较例所获得双面粘着片并无法兼顾耐逸气性与阶差追踪性。
使用实施例所获得双面粘着片,亦可制作积层体。将双面粘着片的第1粘着层侧的剥离片撕开,贴合于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上,然后,撕开第2粘着剂层侧的剥离片,再施行辊贴合于显示装置上。
【符号说明】
10 基材层
12 第1粘着剂层
14 第2粘着剂层
20 装饰基材层
25 装饰层
30 被粘物
40 第3粘着剂层
50 表面覆盖层
100 双面粘着片
200 积层体。

Claims (8)

1.一种双面粘着片,具有:
基材层,波长370nm的所述基材层的透光率达50%以上;
第1粘着剂层,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面侧,且贴合后能够固化;以及
第2粘着剂层,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另一面侧,且厚度是5μm以上且75μ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中,所述第1粘着剂层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中,所述第1粘着剂层的厚度是50μm以上且250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中,所述第1粘着剂层贴合于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的装饰基材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中,所述第2粘着剂层贴合于显示装置。
6.一种积层体,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在所述第1粘着剂层上层积的装饰基材层、以及在所述第2粘着剂层上层积的显示装置,
所述装饰基材层在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且具有所述装饰层的面与所述第1粘着剂层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积层体,其更进一步具有第3粘着剂层与表面覆盖层;
在所述装饰基材层上具有所述第3粘着剂层,且在所述第3粘着剂层上具有所述表面覆盖层。
8.一种积层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使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所述第1粘着剂层接触于装饰基材层靠装饰层侧的面上,而该装饰基材层在一表面上的一部分具有装饰层,在此状态下从所述第2粘着剂层侧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所述第1粘着剂层完全固化的步骤;以及
于所述第2粘着剂层上贴合显示装置的步骤。
CN201780025807.2A 2016-04-26 2017-04-25 双面粘着片及积层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20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8056 2016-04-26
JP2016088056A JP6569587B2 (ja) 2016-04-26 2016-04-26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PCT/JP2017/016294 WO2017188223A1 (ja) 2016-04-26 2017-04-25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2021A true CN109072021A (zh) 2018-12-21
CN109072021B CN109072021B (zh) 2021-05-28

Family

ID=60160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580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2021B (zh) 2016-04-26 2017-04-25 双面粘着片及积层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69587B2 (zh)
KR (1) KR102171464B1 (zh)
CN (1) CN109072021B (zh)
TW (1) TWI732860B (zh)
WO (1) WO20171882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02442A (ko) * 2018-06-29 2020-01-08 주식회사 동진쎄미켐 고경도 적층체
KR102359283B1 (ko) * 2018-09-11 2022-02-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투명 도전체 필름의 제조방법
JP7249356B2 (ja) * 2018-09-28 2023-03-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剤層付光学積層体
WO2020067344A1 (ja) 2018-09-28 2020-04-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剤層付光学積層体
KR20220043703A (ko) * 2020-09-29 2022-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착 부재, 접착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접착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KR20220082362A (ko) * 2020-12-10 2022-06-1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학용 양면 점착 시트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7386A (ja) * 2010-07-07 2012-01-26 Dic Corp パネル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CN102667895A (zh) * 2010-09-06 2012-09-12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叠层体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
JP2013171250A (ja) * 2012-02-22 2013-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930511A (zh) * 2011-08-12 2014-07-16 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透明的双固化粘合剂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3292B2 (ja) * 1997-05-08 2000-05-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重合性組成物及び硬化型粘接着シート
JP3022796B2 (ja) * 1997-02-04 2000-03-2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型粘接着シート及び部材の接合方法
JPH10195393A (ja) * 1997-01-08 1998-07-28 Sekisui Chem Co Ltd 硬化型粘接着シート及び部材の接合方法
JP3878386B2 (ja) 2000-02-23 2007-02-07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中間膜用粘着シート及び合わせガラス積層体
JP2001311057A (ja) * 2000-04-28 2001-11-09 Bando Chem Ind Ltd 接着性シート
JP4337422B2 (ja) * 2003-06-20 2009-09-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物品登録装置、物品確認装置、及び物品登録確認装置
JP5820234B2 (ja) * 2011-10-25 2015-11-24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7386A (ja) * 2010-07-07 2012-01-26 Dic Corp パネル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CN102667895A (zh) * 2010-09-06 2012-09-12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叠层体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3930511A (zh) * 2011-08-12 2014-07-16 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透明的双固化粘合剂组合物
JP2013171250A (ja) * 2012-02-22 2013-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8223A1 (ja) 2017-11-02
TW201800528A (zh) 2018-01-01
KR20180122009A (ko) 2018-11-09
JP6569587B2 (ja) 2019-09-04
CN109072021B (zh) 2021-05-28
KR102171464B1 (ko) 2020-10-29
JP2017197623A (ja) 2017-11-02
TWI732860B (zh) 2021-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2021A (zh) 双面粘着片及积层体
JP6906560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表示体
JP5968587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104244B2 (ja) 重合性組成物、重合物、光学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95355B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TWI586777B (zh) Production method of active energy ray hardening type adhesive preparation and laminate
WO2013146015A1 (ja) 重合性組成物、重合物、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20039053A (ko) 플라스틱제 필름 또는 시트용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형 접착제 조성물
JP2012153788A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CN104797669A (zh) 粘接剂组合物、粘接片和电子设备
JP2015199339A (ja) 転写印刷のための無基材粘着転写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00447A (ja) 多層両面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TWI689567B (zh) 光反應性透明黏著薄片用組成物、光反應性透明黏著薄片、觸控面板、影像顯示裝置
JP6810123B2 (ja) 粘着シート、表示体および表示体の製造方法
JP2019144681A (ja) タッチパネルデバイス、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7197622A (ja) 加飾層付き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2017122154A (ja)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80036510A (ko) 점접착제 조성물, 점접착제, 점접착 시트 및 표시체
JP6133674B2 (ja)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WO2017204248A1 (ja) 積層粘着シート
JP5811564B2 (ja) 表示装置のエアギャップ充填剤用粘着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及び表示装置
WO2016111286A1 (ja) 加飾物品および加飾用積層体
CN107364146A (zh) 层压体的制造方法
JP2016035027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343365B2 (ja) 積層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