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127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1272A
CN108241272A CN201711389276.3A CN201711389276A CN108241272A CN 108241272 A CN108241272 A CN 108241272A CN 201711389276 A CN201711389276 A CN 201711389276A CN 108241272 A CN108241272 A CN 108241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grille
main body
push rod
mask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92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1272B (zh
Inventor
阮单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241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1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1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1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9Structural door desig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主体壳体和配置在内部空间并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主体壳体具有前面罩、上面罩以及联动机构。前面罩通过以配置在前面罩的下端侧的第一支点部为支点向前方开放,使内部空间的一部分露出于主体壳体的外部。上面罩连接于前面罩的上端部,通过以配置在上面罩的后端侧的第二支点部为支点向上方开放,使内部空间的一部分露出于主体壳体的外部。联动机构从上面罩及前面罩关闭的状态起,与前面罩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将上面罩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联动机构从上面罩关闭且前面罩开放的状态起至前面罩被关闭的期间,保持上面罩被关闭的状态。据此,能够伴随前面罩的开放而让用户认识到上面罩可开放。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前面罩和上面罩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已知有具备可开闭的罩的装置。尤其己知具备配置在装置主体的前面部的前面罩和配置在装置主体的上面部的上面罩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上面罩以配置在后端侧的轴部为支点向上方转动。此外,前面罩以配置在下端侧的轴部为支点向前方转动。通过上面罩以及前面罩转动,装置主体的内部空间向外部开放,能够将组件安装到内部空间。
在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用户普遍知道前面罩的开放但不知道上面罩的转动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用户在只将前面罩开放的状态下试着将各组件安装到内部空间。其结果,存在对组件施加过大的负荷、或因装置主体与组件的干扰而组件的一部分损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伴随前面罩的开放而让用户认识到上面罩可开放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主体壳体,具有内部空间;以及图像形成部,被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所述主体壳体包括前面罩、上面罩及联动机构。前面罩划定所述主体壳体的前面部,通过以配置在该前面罩的下端侧的第一支点部为支点向前方开放,从而使所述内部空间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主体壳体的外部。上面罩划定所述主体壳体的上面部,且连接于所述前面罩的上端部,通过以配置在该上面罩的后端侧的第二支点部为支点向上方开放,从而使所述内部空间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主体壳体的外部。联动机构从所述上面罩及所述前面罩关闭的状态起,与所述前面罩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将所述上面罩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联动机构在所述上面罩关闭且所述前面罩开放的状态起至所述前面罩被关闭的期间,保持所述上面罩被关闭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伴随前面罩的开放而让用户认识到上面罩可开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以及上面罩被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5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配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的内部的内部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配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推压弹簧的周边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向上推杆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向上推杆被安装在前面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向上推杆被安装于前面罩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向上推杆以及锁定部件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壁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被开放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被开放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被开放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被开放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被关闭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被关闭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罩被关闭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罩12以及盖顶罩13被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端部的剖视图。图4是放大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端部的立体图。图6是放大图5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表示所谓的黑白打印机,但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为黑白复印机、彩色复印机、彩色打印机、传真装置或者具备它们的功能的复合机。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体壳体10。在主体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内部空间10A(图2)。在内部空间10A配置有图像形成部10B(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部10B基于公知的电子照片技术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在图2中示出了构成图像形成部10B的调色剂容器15。调色剂容器15可由用户来安装于内部空间10A或卸下。此外,图像形成部10B包含公知的感光鼓、显影装置、带电装置、曝光装置以及转印装置等。
另外,图像形成部10B的图像形成方法可为喷墨方式等其它方式。此外,主体壳体10包括供纸盒11(图1)。在供纸盒11收容有用于形成图像的所述的薄片体。另外,在主体壳体10的上面部配置有排纸部14。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体被排出到排纸部14。
主体壳体10还包括前罩12(前面罩)和盖顶罩13(上面罩)。
前罩12是划定主体壳体10的前面部的罩。前罩12包括支点部12J(第一支点部)(图3)。支点部12J是配置在前罩12的下端侧的支点部,能够转动地被支撑在主体壳体10。前罩12通过以支点部12J为支点向前方开放,从而使内部空间10A的一部分露出于主体壳体10的外部(图2)。
此外,前罩12包括前罩顶板12T(图2、图4)。前罩顶板12T被配置在前罩12的上面部,且与盖顶罩13处于同一平面。
而且,前罩12包括内部组件12A。图7是配置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罩12的内部的内部组件12A的立体图。内部组件12A在前罩12的内部沿左右方向延伸而被配置。内部组件12A包括罩壁部120、锁定解除按钮121、联动部122(脱离机构)以及一对锁定部件127。罩壁部120是内部组件12A的主体部分,是沿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另外,罩壁部120沿前后方向具有规定的厚度。
锁定解除按钮121是在前罩12的开放动作时,由用户按压的按钮。另外,在图7中,示出了锁定解除按钮121呈矩形形状的形态,但锁定解除按钮121也可呈图1所示的圆形等其它形状。
锁定部件127被配置在罩壁部120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锁定部件127可沿左右方向进出。锁定部件127可卡合于后述的壳体侧部组件10S的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图2)(锁定卡合部)。
联动部122与锁定解除按钮121被用户按压的动作联动,使锁定部件127从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脱离。联动部122包括垂直片123、螺旋弹簧124、第一联动部件125、第二联动部件126、锁定片推压弹簧125T(施力部件)以及连杆部件122S。
垂直片123是从锁定解除按钮121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圆柱部件。螺旋弹簧124是在罩壁部120与锁定解除按钮121之间外嵌于垂直片123的弹簧。螺旋弹簧124对锁定解除按钮121向上方施力。第一联动部件125是沿罩壁部120的下端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部件。在第一联动部件125的远端部(右端部)固定有其中之一锁定部件127。第一联动部件125被锁定片推压弹簧125T施加向右方的力。另外,锁定片推压弹簧125T的一端抵接于第一联动部件125,锁定片推压弹簧125T的另一端抵接于罩壁部120。此外,第二联动部件126是在罩壁部120的下端部沿第一联动部件12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部件。第一联动部件125及第二联动部件126互相通过连杆部件122S而连接。连杆部件122S包括分别被插入于在第一联动部件125及第二联动部件126开口的未图示的孔部的一对突起。在该一对突起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支点,该支点能够转动地被支撑在罩壁部120。此外,在第二联动部件126的远端部(左端部)固定有另一锁定部件127。在第一联动部件125及第二联动部件126所具备的锁定部件127进入主体壳体10的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从而前罩12被锁定于主体壳体10。锁定片推压弹簧125T对第一联动部件125及第二联动部件126施力,以使锁定部件127卡合于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
如果锁定解除按钮121被用户按压,垂直片123抗拒螺旋弹簧124的作用力而压向下方。结果,垂直片123的下端部抵接于形成在第一联动部件125的倾斜部125S,使第一联动部件125向左方滑动移动。结果,图7的右侧的锁定部件127从主体壳体10的右侧的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退避。此外,如果第一联动部件125向左方滑动移动,连杆部件122S绕支点转动,第二联动部件126向右方滑动移动。结果,图7的左侧的锁定部件127从主体壳体10的左侧的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退避。由此,通过锁定解除按钮121的按压动作,前罩12对主体壳体10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可让前罩12开放。
图8是配置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的推压弹簧12S周边的剖视图。主体壳体10包括推压弹簧12S、壳体壁部102以及第一卡合部103。此外,前罩12包括第二卡合部128。壳体壁部102是被配置在主体壳体10的内部的壁部。推压弹簧12S是被配置在壳体壁部102的第一卡合部103与前罩12的第二卡合部128之间的弹簧部件。在所述的一对锁定部件127(图7)分别被插入于一对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图2)的情况下,推压弹簧12S在第一卡合部103与第二卡合部128之间被压缩变形。并且,如果锁定解除按钮121被按压,一对锁定部件127从一对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退避,则推压弹簧12S对前罩12施加图8的箭头D81方向的力,以让前罩12开放到规定的待机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待机位置相当于前罩12的前面部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1.0度的位置。因此,如果用户按压锁定解除按钮121,则前罩12成为稍向前方开放的状态,用户可进行前罩12的开放动作。
盖顶罩13是划定主体壳体10的上面部的前端侧的罩。如图1及图2所示,盖顶罩13构成排纸部14的一部分。此外,盖顶罩13连接于前罩12的上端部。盖顶罩13包括一对臂130(第二支点部)。一对臂130是被配置在盖顶罩13的后端侧的圆弧状的部件。一对臂130能够转动地分别被支撑在主体壳体10。盖顶罩13以一对臂130为支点向上方开放,从而使内部空间10A的一部分露出于主体壳体10的外部(图2)。
此外,盖顶罩13包括一对锁定片131。一对锁定片131是从盖顶罩13的前端部且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突片。锁定片131可卡合于后述的壳体侧部组件10S的顶罩用锁定卡合部101(图2)。
而且,主体壳体10包括壳体侧部组件10S(内壁部)(参照图2、图13)。壳体侧部组件10S是构成主体壳体10的一部分的组件,与前罩12及盖顶罩13相向而被配置。另外,在图1中,壳体侧部组件10S被前罩12及盖顶罩13覆盖。此外,与图2的壳体侧部组件10S一样的部件还配置在主体壳体10的左侧。
进一步,主体壳体10包括联动机构5(图4)。联动机构5具备如下功能:从盖顶罩13及前罩12关闭的状态,与由用户开放前罩12的开放动作联动,将盖顶罩13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动机构5与前罩12比所述待机位置进一步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将盖顶罩13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距离。此外,联动机构5具备如下功能:从盖顶罩13关闭且前罩12开放的状态起至由用户关闭前罩12为止的期间,保持盖顶罩13关闭的状态。
联动机构5包括孔部12T3(轴支撑部)、向上推杆50、杆施力弹簧50S以及引导部60。图9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向上推杆50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9的向上推杆50已被安装在前罩1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图9的向上推杆50被安装于前罩12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向上推杆50及所述的锁定部件127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罩12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1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侧部组件10S的立体图。
参照图9及图10,向上推杆50是可转动地被前罩12支撑的杆部件,具备伴随前罩12的开放动作,将盖顶罩13的前端侧向上推的功能。向上推杆50包括杆主体500、向上推部501(远端部)、轴部502、弹簧卡止部503以及卡合突起504(图10)。
杆主体500是向上推杆50的主体部分,由长细形状的板状部件形成。向上推部501是配置在杆主体500的一端部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区域。向上推部501具备抵接于盖顶罩13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前罩12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向上推杆50的向上推部501将盖顶罩13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轴部502是配置在杆主体500中与向上推部501相反的一侧的圆柱状的突起。轴部502以贯穿杆主体500的方式从杆主体500的两侧面突出。弹簧卡止部503是在向上推部501与轴部502之间形成在杆主体500的突片。弹簧卡止部503具备卡止杆施力弹簧50S的一端部50S1的功能。卡合突起504是从弹簧卡止部503的相反侧的杆主体500的侧面突出设置的圆柱状的突起。如果向上推杆50被安装于前罩12,卡合突起504朝壳体侧部组件10S而突出设置,可抵接于引导部60的后述的上引导面60A及下引导面60B。
杆施力弹簧50S具备以使向上推杆50的向上推部501从盖顶罩13的前端侧向下方离开的方式对向上推杆50施加绕孔部12T3的力的功能。杆施力弹簧50S包括一端部50S1和另一端部50S2(图9)。一端部50S1卡止于弹簧卡止部503(图9)。另一端部50S2卡止于后述的顶板卡止部12T1(图1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上推杆50及杆施力弹簧50S构成一个单元(副单元)。
此外,参照图10及图11,前罩12包括顶板卡止部12T1、突起片12T2、所述的孔部12T3以及槽部12T4(图11)。顶板卡止部12T1被配置在前罩顶板12T的下面,如图10所示,具备固定杆施力弹簧50S的一部分的功能。突起片12T2是与顶板卡止部12T1隔开间隔而从前罩顶板12T的下面突出设置的板状的突片。孔部12T3在突起片12T2开口。槽部12T4是形成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突部的槽,该突部在突起片12T2的左方隔开间隔而从前罩顶板12T的下面突出设置。
参照图11,向上推杆50的轴部502的基端部(右端部)被插入到孔部12T3,并且,轴部502的轴部远端502S被插入到槽部12T4。结果,向上推杆50以能够绕孔部12T3以及槽部12T4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图10),成为向盖顶罩13的前端侧延伸的姿势(图4、图12)。
参照图13,壳体侧部组件10S包括左侧面10S1。左侧面10S1是划定壳体侧部组件10S的左侧侧部的侧面。左侧面10S1划定所述的内部空间10A。所述的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以及顶罩用锁定卡合部101是形成在左侧面10S1的凹部。此外,引导部60被配置在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与顶罩用锁定卡合部101之间。
引导部60是从左侧面10S1向左方突出的突起部。引导部60在左右方向上具备规定的宽度。在图13中,如果从左侧方观察引导部60,则引导部60的外观呈大致平行四边形形状。引导部60包括上引导面60A和下引导面60B(图14)。上引导面60A由引导部60的上面部形成,由互相交叉(以不同的角度延伸且以规定的棱线为界互相连接)的两个面形成。同样,下引导面60B由引导部60的下面部形成,由互相交叉的两个面形成。
另外,在主体壳体10的左侧所具备的未图示的壳体侧部组件也具备与壳体侧部组件10S一样的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以及顶罩用锁定卡合部101。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60只具备在右侧的壳体侧部组件10S。
下面,说明伴随前罩12的开闭动作的联动机构5的功能。图14至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罩12被开放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从图14向图17示出了前罩12逐渐被开放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更换被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的调色剂容器15的作业等中,有时用户接触主体壳体10的内部空间10A。此时,如果用户按压锁定解除按钮121,则一对锁定部件127分别从主体壳体10的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离开。并且,前罩12利用推压弹簧12S(图8)的作用力,绕支点部12J(图3)转动至规定的待机位置。通过该前罩12向前方突出,用户认识到前罩12可开放,一边把持形成在前罩12的把持部12H(图1),一边将前罩12进一步开放。
在前罩12被配置在所述的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盖顶罩13的锁定片131(图14)还卡合于顶罩用锁定卡合部101。如果用户从待机位置开始前罩12的开放,则如图14至图17所示,与前罩12被开放的开放动作(图14的箭头D141)联动,向上推杆50的卡合突起504沿引导部60的上引导面60A移动。此时,向上推部501抵接于盖顶罩13的被向上推部132,从而杆施力弹簧50S(图9)弹性变形,并且,卡合突起504进入被向上推部132与上引导面60A之间(图14)。因此,抑制卡合突起504误进入到下引导面60B的下方。
然后,由上引导面60A限制向上推杆50的下限位置,并且,向上推杆50的向上推部501将盖顶罩13的前端侧(被向上推部132)向上推规定的距离(图14的箭头D142)(弹出功能)。另外,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盖顶罩13的上面部和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向上推角度)相当于2.9度。此外,在图15所示的状态下,盖顶罩13的上面部和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当于4.5度。而且,在图16所示的状态下,向上推杆50的向上推部501通过了盖顶罩13的被向上推部132,但卡合突起504抵接于引导部60的上引导面60A。此外,在图14至图16的状态下,由于上引导面60A推压向上推杆50的卡合突起504,因此,杆施力弹簧50S(图9)弹性变形。此外,如图17所示,如果卡合突起504离开上引导面60A,则利用杆施力弹簧50S的弹性力,向上推杆50返回到下方(图12)。
另外,如果盖顶罩13的前端侧向上方被向上推,则锁定片131上到顶罩用锁定卡合部101的上端部,盖顶罩13以稍开放的状态被保持。
另一方面,图18至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罩12被关闭的情况的放大剖视图。如果内部空间10A中的规定的作业(调色剂容器15的装拆等)结束,首先,通过作业人员从上方按压盖顶罩13,从而盖顶罩13关闭主体壳体10。此时,盖顶罩13的一对锁定片131卡合于主体壳体10的一对顶罩用锁定卡合部101。由此,在从盖顶罩13关闭且前罩12开放的状态起前罩12被关闭时(图18所示的箭头D181),如图18所示,向上推杆50的卡合突起504沿引导部60的下引导面60B移动。此时,利用杆施力弹簧50S的作用力,向上推杆50绕轴部502转动到下方,因此,卡合突起504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引导部60的下方。此外,当前罩12被关闭时(图19的箭头D19),向上推杆50的上限位置被下引导面60B限制,向上推杆50的向上推部501与盖顶罩13的前端侧(被向上推部132)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通过下方(图19、图20)。因此,盖顶罩13不会被向上推杆50向上推,盖顶罩13保持被关闭的状态。
另外,如果前罩12完全被关闭,前罩12的一对锁定部件127(图7)卡合于主体壳体10的一对前罩用锁定卡合部100(图2),前罩12被锁定。此时,如图20所示,向上推杆50的向上推部501相对于盖顶罩13的被向上推部132位于上方。因此,当前罩12再次被开放时,向上推部501可向上推被向上推部132。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前罩12及盖顶罩13被开放,可进行对内部空间10A的部件或组件的装拆。联动机构5从盖顶罩13及前罩12被关闭的状态起,与前罩12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将盖顶罩13的前端部(被向上推部132)向上推规定的距离。因此,伴随前罩12的开放,能够让用户认识到盖顶罩13可开放。结果,防止在盖顶罩13被关闭的状态下用户硬接触内部空间10A的情况或不用将各组件插入于内部空间10A而防止组件或盖顶罩13破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前罩12的前面部和铅垂方向所成的角度达到1.2度以上,则向上推杆50向上推盖顶罩13的前端侧。
此外,联动机构5从盖顶罩13被关闭且前罩12被开放的状态起至前罩12被关闭为止的期间,保持盖顶罩13被关闭的状态。因此,在盖顶罩13先被关闭的状态下关闭前罩12时,抑制误将盖顶罩13向上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锁定解除按钮121被按压,前罩12自动地被开放至规定的待机位置。并且,当用户进一步开放前罩12时,联动机构5将盖顶罩13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因此,在用户操作前罩12时,由于盖顶罩13被向上推(弹出),因此,能够让用户认识到盖顶罩13可开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从前罩12突出设置的向上推杆50的转动,能够将盖顶罩13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此时,由于向上推杆50可绕轴部502转动,因此,防止对盖顶罩13施加过剩的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引导部60具备上引导面60A及下引导面60B,因此,在前罩12的开放动作时,能够可靠地向上推盖顶罩13的前端侧。此外,在前罩12的关闭动作时,抑制向上推杆50向上推盖顶罩13的前端侧。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可采用例如以下的变形实施方式。
(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前罩12具备一个向上推杆50的情况,但也可将多个向上推杆50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即,前罩12具有至少一个向上推杆50即可。另外,能够利用多个向上推杆50可靠地向上推盖顶罩13的前端侧。
(2)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前罩12被配置在待机位置后伴随前罩12的开放动作而盖顶罩13被向上推的情况,但也可采用与锁定解除按钮121被按压而前罩12被开放的初期动作联动,向上推杆50向上推盖顶罩13的结构。即,可同时进行前罩12的开放和盖顶罩13的向上推。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壳体,具有内部空间;以及
图像形成部,被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其中,
所述主体壳体包括:
前面罩,用于划定所述主体壳体的前面部,通过以配置在该前面罩的下端侧的第一支点部为支点向前方开放,从而使所述内部空间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主体壳体的外部;
上面罩,用于划定所述主体壳体的上面部,且连接于所述前面罩的上端部,通过以配置在该上面罩的后端侧的第二支点部为支点向上方开放,从而使所述内部空间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主体壳体的外部;以及
联动机构,从所述上面罩及所述前面罩关闭的状态起,与所述前面罩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将所述上面罩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并在所述上面罩关闭且所述前面罩开放的状态起至所述前面罩被关闭的期间,保持所述上面罩被关闭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体还包括:
推压弹簧,对所述前面罩施力,以使所述前面罩开放至规定的待机位置;以及
内壁部,与所述前面罩及所述上面罩相向而被配置,且具有锁定卡合部,其中,
所述前面罩包括:
锁定解除按钮;
锁定部件,可卡合于所述内壁部的所述锁定卡合部;
施力部件,向所述锁定部件施力,以使所述锁定部件卡合于所述锁定卡合部;以及
脱离机构,与所述锁定解除按钮被按压的动作联动,使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卡合部脱离,其中,
如果所述锁定解除按钮被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卡合部脱离,利用所述推压弹簧的作用力,所述前面罩被开放至所述待机位置,
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前面罩比所述待机位置进一步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将所述上面罩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轴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前面罩;以及
至少一个向上推杆,可绕所述轴支撑部转动地被支撑,并向所述上面罩的前端侧延伸,其中,
与所述前面罩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的远端部将所述上面罩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
杆施力弹簧,对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施加绕所述轴支撑部的力,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的所述远端部离开所述上面罩的前端侧;以及
引导部,被固定在所述内壁部,且包含上引导面和下引导面,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具备向所述内壁部突出设置,并可抵接于所述上引导面及所述下引导面的卡合突起,
与所述前面罩被开放的开放动作联动,所述杆施力弹簧弹性变形,且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的所述卡合突起沿所述引导部的所述上引导面移动,从而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的下限位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的所述远端部将所述上面罩的前端侧向上推规定的距离,
当从所述上面罩关闭且所述前面罩开放的状态起所述前面罩被关闭时,受所述杆施力弹簧的作用力的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的所述卡合突起沿所述引导部的所述下引导面移动,从而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的上限位置被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的所述远端部相对于所述上面罩的前端侧隔开规定的间隔通过下方,从而保持所述上面罩被关闭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向上推杆是指多个所述向上推杆。
CN201711389276.3A 2016-12-26 2017-12-20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82412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0347A JP6631497B2 (ja) 2016-12-26 2016-12-26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250347 2016-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1272A true CN108241272A (zh) 2018-07-03
CN108241272B CN108241272B (zh) 2020-12-01

Family

ID=62625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9276.3A Active CN108241272B (zh) 2016-12-26 2017-12-20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8797B2 (zh)
JP (1) JP6631497B2 (zh)
CN (1) CN1082412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68037S (zh) * 2016-09-29 2017-01-30
JP1568319S (zh) * 2016-09-29 2017-01-30
JP2020160247A (ja) * 2019-03-26 2020-10-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52588A (ja) * 2020-03-24 2021-09-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32A (ja) * 1997-07-03 1999-01-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636756A (zh) * 2003-12-26 2005-07-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US7349648B2 (en) * 2005-09-21 2008-03-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ecur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module
JP4239568B2 (ja) * 2002-11-22 2009-03-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開閉支持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開閉ユニット並びに開閉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処理装置
CN102314108A (zh) * 2010-06-29 2012-01-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盖开闭机构和图像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8061B2 (ja) * 1998-07-23 2003-04-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503114B2 (ja) * 1999-11-26 2004-03-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ロック機構
JP3341113B2 (ja) * 1999-11-26 2002-11-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ロック機構
JP2002187324A (ja) * 2000-10-11 2002-07-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開閉部スイッチ機構
JP3943840B2 (ja) * 2001-02-07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本体
JP2004359441A (ja) * 2003-06-06 2004-12-24 Seiko Epson Corp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85924B1 (ko) * 2005-06-27 2011-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US7386252B2 (en) * 2005-11-23 2008-06-1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oor panel interlocks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7156166A (ja) * 2005-12-06 2007-06-21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223210B2 (ja) * 2007-03-09 2013-06-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42782B2 (ja) * 2008-01-08 2013-11-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25479B1 (ko) * 2008-08-19 2015-06-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4352351B2 (ja) * 2008-10-14 2009-10-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76817B2 (ja) * 2009-06-26 2014-04-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82237B2 (ja) * 2010-01-28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768339B2 (ja) * 2010-07-14 2015-08-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ターロック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02381A (ja) * 2012-11-20 2014-06-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9250608B2 (en) * 2013-08-13 2016-02-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753427B2 (en) * 2015-04-06 2017-09-05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pening/closing detection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927763B2 (en) * 2016-04-22 2018-03-2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wo door interlock mechanism for an imag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32A (ja) * 1997-07-03 1999-01-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239568B2 (ja) * 2002-11-22 2009-03-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開閉支持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開閉ユニット並びに開閉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処理装置
CN1636756A (zh) * 2003-12-26 2005-07-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US7349648B2 (en) * 2005-09-21 2008-03-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ecur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module
CN102314108A (zh) * 2010-06-29 2012-01-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盖开闭机构和图像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88797B2 (en) 2018-10-02
US20180181053A1 (en) 2018-06-28
JP2018103410A (ja) 2018-07-05
CN108241272B (zh) 2020-12-01
JP6631497B2 (ja) 202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1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458152B2 (ja) 現像剤収容装置及びこの現像剤収容装置が着脱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153B2 (ja) 現像剤収容装置及びこの現像剤収容装置が着脱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653362B2 (en) Cove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959434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locking cartridge tray
JP47636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合機器
JP4396867B1 (ja) 像形成剤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027576A (zh) 自动安装设备以及具有该自动安装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EP0699972B1 (en) Printer with toner loader door
JP3580673B2 (ja) 電池蓋のロック機構
JP3320038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63721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8301B2 (ja) 記録媒体収納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6376Y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343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1698602U (zh) 处理盒
JP5031648B2 (ja) 手差しトレイ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2972A (ja)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カード挿入スロットの開閉蓋構造
JPH042672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88051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ove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JP6972631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位置規制部材
JP2009122545A (ja) 現像剤収容装置及び現像剤収容装置の生産方法
JP20172076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138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2340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