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3473A - 输运设施 - Google Patents

输运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3473A
CN107743473A CN201680019929.6A CN201680019929A CN107743473A CN 107743473 A CN107743473 A CN 107743473A CN 201680019929 A CN201680019929 A CN 201680019929A CN 107743473 A CN107743473 A CN 107743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facility
lifting
loa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99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比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s Kuntz Ltd
HANS KUNZ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ans Kuntz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s Kuntz Ltd filed Critical Hans Kuntz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43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34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66C19/007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for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minimising or preventing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e swinging of lo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8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02Driving gear
    • B66D1/12Driving gear incorporating 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36Guiding, or otherwise ensuring winding in an orderly manner, of ropes, cables, or ch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And Safety Of Cranes (AREA)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输运设施(1),用于输运至少一集装箱(31)或者其它的负载,其中该输运设施(1)具有至少一吊车小车(2)和至少一负载接收设备(3)和至少八个升降绳索(20‑27),并且所述负载接收设备(3)具有用于固定集装箱(31)或其它负载的连接设施(14)并且利用升降绳索(20‑27)可升降地悬挂在吊车小车(2)上,其中所述升降绳索(20‑27)可以卷绕在可旋转地支承在吊车小车(2)上的绳索卷筒(4)上,其中,每个升降绳索(20‑27)可以卷绕在自身的绳索卷筒(4)上和/或至少部分地卷绕,并且在所有绳索卷筒(4)中可以分别单独地调整转数和/或转向。

Description

输运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运设施,用于输运至少一集装箱或者其它的负载,其中该输运设施具有至少一吊车小车和至少一负载接收设备和至少八个升降绳索,并且所述负载接收设备具有用于固定集装箱或其它负载的连接设施并且利用升降绳索可升降地悬挂在吊车小车上,其中所述升降绳索可以卷绕在可旋转地支承在吊车小车上的绳索卷筒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输运至少一集装箱或者其它负载的方法,和具有至少一输运设施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利用至少一起重机输运集装箱时使用上述形式的输运设施。除了升降、即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以外,大多也需要在至少一水平方向上调整集装箱或其它负载,用于放置集装箱或其它负载在给定的位置上,转移到载重汽车上,上下叠摞等等。在此吊车小车、也称为起重机小车大多在吊车主梁上沿着移动并且能够使输运设施在第一水平方向上运动,而吊车作为整体在吊车轨道上大多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移动。因此也能够实现以集装箱或其它负载为基准的输运设施或负载接收设备的全球定位。
为了快速转运集装箱,除了行驶速度以外负载接收设备主要是在集装箱接收位置上和预计的集装箱放置位置上的快速且也非常准确的定位性(精细定位)也是有利的。
在DE 20 2006 000 490 U1中示出上述形式的输运设施,其中负载接收设备分别由两个纵向绳索副和两个横向绳索副支承。两个横向绳索副共同地由马达驱动。两个纵向绳索副也利用公共的马达驱动。为了精细定位负载接收设备在绳索副锚接点部位里面在负载接收设备上设有活塞-气缸单元,它们能够使负载接收设备相对于绳索副的绳索作用点移动。为了控制活塞气缸单元在负载接收设备上必需相应的液压设备、电器件、传感器等,它们增加了负载接收设备的自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个上述形式的输运设施供使用,其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轻负载接收设备的自重。
按照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实现。
因此换言之,在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中规定,每个升降绳索可以卷绕在自身的绳索卷筒上和/或至少部分地卷绕,并且在所有绳索卷筒中可以分别独立地以不同的转数和/或以不同的转向驱动。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每个绳索卷筒为了卷绕和退卷其升降绳索可以独立地以瞬时所期望的转数和/或转向驱动,用于影响负载接收设备或集装箱的整体运动。所述转数也可以称为转速。通过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能够通过独立地卷绕和退卷每个单个的升降绳索实现悬挂在吊车小车上的负载接收设备(它也称为顶部卡锁)的精细定位。然后分别通过独立控制的绳索卷筒或升降绳索的共同作用得到负载接收设备的整体运动。可以省去用于精细定位负载接收设备的附加的驱动单元、例如由现有技术公知的活塞气缸单元以及其供能和控制机构。由此明显降低负载接收设备的自重。
对于实现负载接收设备仅仅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有利地规定,可以同步地驱动所述绳索卷筒,即,所述绳索卷筒对于同一时刻可以以相应的、尤其相同的转数或者以同一转向驱动。这一点可以通过以相应地相互协调的给定值相应地独立控制绳索卷筒实现。
在本发明意义上的绳索卷筒也可以称为绞盘并且用于卷绕和退卷升降绳索。通过绳索卷筒的旋转卷绕或退卷升降绳索或者升降绳索的端部段。因此所述绳索卷筒的数量等于升降绳索的数量。
在这个文献中将绳索称为升降绳索,它有助于提升集装箱或其它负载,并且连续地在卷绕在各自的绳索卷筒上的升降绳索端部与从绳索卷筒退卷的端部之间延伸,该升降绳索锚接在构件上。关于绳索或升降绳索的定义除了绳索本身以外也包括带或链。升降绳索的整体形成所谓的绳索井(也称为绳索塔),它在吊车小车与负载接收设备之间延伸。所述绳索井是那个承载机构,它承载负载接收设备和尤其固定在其上的集装箱或其他负载。所述绳索井的几何形状取决于负载接收设备基于吊车小车的相对位置。
在至少八个升降绳索中的一个升降绳索故障时,例如由于升降绳索断裂,所述输运设施仍然可以以保留的升降绳索可靠运行,基本不会降低绳索井的稳定性和输运设施的安全性。
最好规定,所述负载接收设备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纵向侧和两个正交于纵向侧的、相互对置的端侧,其中在每个端侧和纵向侧上嵌接至少两个升降绳索,并且嵌接在同一端侧上的升降绳索在平行于纵向侧的方向上看去分别形成至少一交叉点和/或嵌接在同一纵向侧上的升降绳索在平行于端侧的方向上看去分别形成至少一交叉点。
通过每两个嵌接在负载接收设备的同一纵向侧或端侧上的升降绳索的交叉布置可以提高绳索井或者说输运设施的稳定性。尽管升降绳索基本上只能承受升降绳索移动方向上的力,但是通过上述的两个升降绳索的交叉布置可以减少由于动态过程(加速度过程、风等)引起的负载接收设备的摆动。
有利地规定,至少一升降绳索、最好每个升降绳索在负载接收设备上利用转向辊偏转并且背离绳索卷筒的升降绳索端部锚接在吊车小车上。通过升降绳索的偏转可以减小在升降绳索中的有效绳索力,因为实现一种滑轮组形式。绳索在转向辊上的偏转也可以称为升降绳索的穿绳或者说升降绳索的双向导引。由于降低的绳索力能够选择更小的绳索直径。此外也可以有利地实现更小的绳索卷筒直径。由于更小的绳索力也使用于驱动各个绳索卷筒的必需扭矩更小。背离绳索卷筒的升降绳索端部有利地利用绳索连接器锚接或固定在吊车小车上。早就公知这种绳索连接器。
特别优选地规定,所述输运设施、最好对于每个升降绳索具有至少一用于获得作用于一个升降绳索里面、最好作用于各个升降绳索里面的绳索力的测量设施。牵引在升降绳索上那个力称为绳索力,即,以这个力使绳索张紧并且它作用于绳索纵向。绳索力是变化的并且取决于静态的边缘条件(负载接收设备的自重、绳索的自重、集装箱或其它负载的自重)和动态的边缘条件,例如负载接收设备的瞬时加速度、作用的风力等。
升降绳索的寿命主要取决于产生的绳索力。借助于利用测量设施测量绳索力可以获得各个升降绳索的瞬时负荷。在优选的实施变体中可以使用关于作用于各个升降绳索里面的绳索力的信息,用于控制和/或调节输运设施或负载接收设备的整体运动。可以直接确定升降绳索的危险的过负荷,例如,如果集装箱或负载接收设备与其它障碍物相碰,并且通过相应地控制绳索卷筒防止。
有利地规定,每个绳索卷筒单独地由自身的马达、最好是电动机驱动。利用“公共的电轴”可以同步地驱动各个绳索卷筒,如同例如在负载接收设备在提升方向上(=垂直方向)提升时必需的那样。为此所述马达具有有利的传感器,例如增量编码器或者分解器,它们检测各自的马达轴的角位。通过相应地控制或调节可以实现所有马达的马达轴的角位控制旋转。各个马达也可以如同通过电动机特别有利地实现的那样相互独立地控制。
在替代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想并且能够,至少两个绳索卷筒由公共的马达驱动,其中设有相应的可控制或调节的变速器,用于个性化地调整各个绳索卷筒的转数和方向。
优选地规定,所述测量设施为了测量绳索力布置在变速器的扭矩支架上,其中所述变速器作用于绳索卷筒与马达之间。所述驱动扭矩或者说旋转运动由马达产生并且通过变速器传递到各个绳索卷筒上。所述扭矩支架用于支承变速器外壳在吊车的吊车小车上并且防止变速器外壳在运行中旋转。为此扭矩支架通常具有杠杆,它例如利用销轴与吊车小车连接。通过测量在吊车小车支承结构中导入的扭矩支架的支承力可以获得在驱动链中的有效扭矩或者说在各个升降绳索中有效的绳索力。布置在扭矩支架上的测量设施例如可以具有力测量销轴或者称重传感器。也可以设想并能够使用其它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力或扭矩测量设施。
在所述测量设施的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所述测量设施为了检测绳索力布置在背离绳索卷筒的升降绳索的端部上。
本发明也涉及吊车、最好是龙门吊,具有至少一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所述输运设施的吊车小车可以有利地通过移动轮在吊车的主梁(=吊车梁)的移动轨道上移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利用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输运至少一集装箱或其它负载的方法,其中最好在六个自由度上仅仅通过输运设施的升降绳索在各自的绳索卷筒上的相应地卷绕和退卷实现至少一悬挂在负载接收设备上的集装箱或其它负载的平移和/或旋转运动,并且为此相应地驱动所述绳索卷筒。
因此除了平移移动以外也能够有利地实现主要是围绕假想的垂直的但是也围绕假想的水平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用于精细定位负载接收设备或者集装箱或其它负载。这种旋转运动在专业语言中也称为歪斜、调整和倾斜(Skew、Trim和List)运动。通过各个绳索卷筒的转向和/或转数的相应的相互配合可以有利地仅仅通过个性化地驱动绳索卷筒实现集装箱的所有六个自由度。所述六个自由度涉及在三个相互独立的方向上的运动(=平移)和在相互独立的平面中的旋转(=转动)。
在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用于利用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输运至少一集装箱或其它负载的方法中规定,为了避免过负荷测量至少一升降绳索、最好每个升降绳索的绳索力,并且相应地相互独立地或者说单独驱动所述绳索卷筒。尤其可以规定,根据需要以不同的或者也可以是相同的角加速度和/或转数和/或扭矩驱动各个绳索卷筒。
有利地在集装箱或者其它负载自由悬挂的测量位置获得绳索力。然后由获得的绳索力可以选择用于最大允许的角加速度的给定值和/或用于最大允许的各个绳索卷筒转数的给定值。可以有利地规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测量的绳索力在最大行驶速度和/或最大加速度方面限制其它吊车驱动装置,用于全球定位集装箱或者其它负载。
附加或替代地可以在另一方法中规定,监控在集装箱或其它负载的整个运动期间的升降绳索的瞬时绳索力,并且根据瞬时绳索力控制绳索卷筒。由此例如能够,检测突然出现的动态力并且通过相应的反应减小或者说平衡这个力,用于由此避免在升降绳索中或者说在所有升降绳索中的过负荷。
在另一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中也可以设想并且能够,这样选择集装箱基于吊车小车的位置或取向,使得可以相互平衡各个升降绳索的绳索力值。尤其对于不均衡的重集装箱(其重心偏离中心)由此也能够,使负载更好地分布在不同的升降绳索上,相应地选择吊车的移动速度并且延长升降绳索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不同方法当然也可以相互组合。
附图说明
利用在附图中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和按照本发明的吊车的实施例解释本发明的优选扩展结构的其它优点和细节。附图示出:
图1 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的立体图;
图2 按照图1的输运设施在集装箱纵向侧上看去的视图;
图3 按照图1的输运设施在集装箱端侧上看去的视图;
图4 按照图1的输运设施的俯视图;
图5 按照图1的输运设施从下面看去的立体图;
图6 按照图5的细节图A;
图7 具有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的龙门吊,具有提升的负载接收设备;和
图8 按照图7的龙门吊,具有下降的负载接收设备。
为了更加清晰,在所有的附图中不是所有的构件都配有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输运设施1具有吊车小车2和负载接收设备3。负载接收设备3用于固定集装箱31,并且为此具有许多公知的连接设施14。这些连接设施也称为“搬料器(Flipper)”。负载接收设备3通过八个升降绳索20-27悬挂在吊车小车2上,并且可以通过延长或缩短各个升降绳索20-27的自由长度相对于吊车小车2运动。
升降绳索20-27可以单独地卷绕或者退卷在可旋转地支承在吊车小车2上的绳索卷筒4上。绳索卷筒4的数量也对应于升降绳索20-27的数量。所有绳索卷筒4可以单独地或者说相互独立地以不同的或者相同的转数和/或以不同的或者相同的转向驱动。每个绳索卷筒4在本实施例中由自身的马达5驱动。有利地规定,至少两个绳索卷筒4具有相互平行取向的旋转轴线17。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线17分别由四个绳索卷筒4相互平行地对准。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5构造为电动机并且分别与变速器6组合。这种组合也称为变速电动机。马达5可以相互独立地控制,即,不同的马达5对于同一时刻可以具有不同或相同的转数和/或不同或相同的转向。也能够以不同的、由各自的马达5产生的扭矩加载绳索卷筒4。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升降绳索20-27在负载接收设备3上利用转向辊12偏转。背离绳索卷筒4的每个升降绳索20-27端部利用绳索连接器16锚接在吊车小车2上。在转向辊12上偏转的升降绳索20-27绳索段在转向辊12与吊车小车2之间基本在同一方向上延伸。在此术语“基本”指的是,偏转的绳索段的角度偏差最多30°、最好小于20°。
通过每个升降绳索20-27的双向导引(=穿绳)使作用于各个升降绳索20-27里面的绳索力与单一导引相比减半,因此可以更小地选择升降绳索20-27的直径。用于旋转绳索卷筒4所需的扭矩也更小,由此可以使用较小的马达5或变速器6。由此也能够选择较小直径的绳索卷筒4。
负载接收设备3在平面图中看去具有基本矩形的轮廓,即,它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纵向侧7,8和正交于纵向侧7,8取向的、相互对置的端侧9,10。纵向侧7,8和端侧9,10有利地平行于固定在负载接收设备3上的集装箱31的纵向侧34和端侧35取向。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布置两个转向辊12在纵向侧78和端侧9,10上,并且相对于负载接收设备3可旋转地支承。两个升降绳索20-27分别通过各自的转向辊12嵌接在那个端侧9,10和纵向侧7,8上。
在本实施例中嵌接在同一端侧9,10上的升降绳索20,21以及22,23在平行于纵向侧7,8的方向上看去形成四个交叉点11,参见图3。嵌接在同一纵向侧7,8上的升降绳索24,25以及26,27在平行于端侧9,10的方向上看去形成四个交叉点11。通过分别嵌接在同一纵向侧7,8或端侧9,10上的升降绳索20-27的交叉可以实现由升降绳索20-27形成的输运设施1的绳索井的高度稳定性。因为绳索主要传递在绳索纵向上的力,因此升降绳索20-27的这种交叉布置是有利的。此外能够通过输运设施1行走相对较窄的集装箱通道,参见图8。如果省去转向辊12并且只逐一地导引每个升降绳索20-27,则代替四个交叉点对于两个交叉的升降绳索分别只得到一个交叉点。
为了在垂直方向上提升和下降集装箱31或负载接收设备3由马达5同步地驱动绳索卷筒4,尤其除了按照本发明可能实现的精细调整。由此防止集装箱31或负载接收设备3在提升和下降运动期间倾翻。利用相应的传感器检测各个马达5的转数并且与其它马达5比较。多个独立马达5的这种同步运行也称为“公共的电轴”。
除了绳索卷筒4的同步运行以外,按照本发明也能够实现绳索卷筒4的相互独立地驱动,由此除了提升和下降运动或者在期间也能够以更宽的自由度精细定位负载接收设备3。
在图2中标出负载接收设备3以集装箱31的纵向侧34的视图为基准的可能的运动方向。对于负载接收设备3或集装箱31在第一方向40(提升方向)上的运动至少基本同步地控制所有绳索卷筒4,如同已经解释过的那样,并且基本同步地在各自的绳索卷筒4上卷绕各自的升降绳索20-27。
为了在第二方向41上运动单独地驱动绳索卷筒4。在各自的升降绳索24,26的纵向段从相应的绳索卷筒4退卷并且各自的升降绳索25,27的纵向段卷绕在相应的绳索卷筒4上期间,负载接收设备3或集装箱31在第二方向41上运动。升降绳索21至23相应地按照比例卷绕或退卷,用于避免各个升降绳索过负荷或者下垂。
除了在第一方向40和第二方向41上的平移以外,可以设想并实现这些方向的各种组合。当然,负载接收设备3也可以在与第一方向40和第二方向41相反方向上运动。绳索卷筒4的转向可以相应地反向。
附加地在本实施例中规定,负载接收设备3以及集装箱可以在转向42上摆动(=旋转运动)。通过相应地相互配合绳索卷筒4的运动可以实现在转向42上的运动。升降绳索20,21部分地从各自的绳索卷筒4退卷,而升降绳索22,23部分地卷绕在相应的绳索卷筒4上。升降绳索22,26和25,27相应地卷绕或退卷,用于没有相应的升降绳索松弛以及过负荷地执行旋转运动。同样能够实现在转向42相反方向上的旋转运动。也可以将在转向42上或相反方向上的旋转运动以任意的方式和方法叠加到在第一方向40和第二方向41上的平移运动。
与利用图2对于集装箱31的纵向侧34视图所解释的类似,也可以实现负载接收设备3以集装箱31端侧35的视图或者以负载接收设备3端侧9的视图为基准的运动可能性,参见图3。在这里通过有目的地驱动升降绳索20-27的各自绳索卷筒4也能够实现在第一方向40或相反方向上和/或与第三方向43相反方向上的平移运动和在转向44或相反转向上围绕集装箱31或者负载接收设备3的轴线的旋转运动(=旋转运动)。
相应地可以实现负载接收设备3围绕输运设施1的垂直轴线在转向45或相反方向上的摆动,参见图4。
由此负载接收设备3以及集装箱31可以有利地在六个自由度上任意运动,如同在本实施例中规定的那样。因为负载接收设备3的精细定位可以通过升降绳索20-27实现,因此可以省去中间框架和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附加的用于精细定位的驱动装置。由此总体上能够有利地实现,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负载接收设备相比节省三分之一的负载接收设备3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各自的测量设施13测量作用于各自的升降绳索20-27里面的绳索力。测量设施13分别布置在变速器马达的变速器6的扭矩支架上。变速器6作用于各自的绳索卷筒4与各自的马达5之间。在图6中变速器6的扭矩支架被绳索卷筒4遮盖。扭矩支架用于支承变速器6或者变速马达的外壳在吊车小车2上。通过扭矩支架将变速器的主动端与从动端产生的扭矩差引入到吊车小车2的支承结构里面,并由此防止变速器6在运行中旋转。通过布置测量设施13的力测量销轴在扭矩支架上、在扭矩支架与吊车小车2之间可以获得瞬时的作用力以及扭矩,并由此追溯到直接有效地在升降绳索20-27里面的绳索力。早就公知这种测量设施13。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测量设施13也可以具有布置在扭矩支架上的称重传感器或者压力测量计,它能够推断扭矩差以及有效的绳索力。
替代或附加地也能够,在背离绳索卷筒4的各个升降绳索20-27端部上布置用于测量绳索力的测量设施13。这种测量设施13如同在本实施例中规定的那样可以布置在绳索连接器16部位里面,参见图6。
在升降绳索20-27里面的有效绳索力可以在输运设施1的测量位置里面获得,其中自由悬挂负载接收设备3。对于不对称的负载,即尤其对于不均衡承载的集装箱31可能在升降绳索20-27里面产生非常不同的绳索力。为了避免在输运集装箱31时各个升降绳索20-27过负荷,有利地根据在测量位置测得的绳索力限制集装箱的最大加速度和/或最大移动速度。通过相互独立驱动的绳索卷筒4也能够,补偿在升降绳索20-27里面有效的绳索力,其方法是通过精细定位负载接收设备使负荷相应地分布在嵌接的升降绳索20-27上。
在本实施例中还规定,负载接收设备3或集装箱31在其取向上可以利用相互独立驱动的绳索卷筒4位移,用于进一步均衡尤其在不均衡承载的集装箱31时在升降绳索20-27里面的不同绳索力或者分布负荷在升降绳索20-27上。
有利地在集装箱31或负载接收设备3的整个移动运动期间调整在升降绳索20-27里面的绳索力。各个升降绳索20-27的动态产生的负荷,例如由于突然作用于集装箱31或负载接收设备3上的风力可以通过调整绳索力补偿。
通过使用至少八个升降绳索20-27还能够,在升降绳索20-27中的一个升降绳索断裂时保留的七个升降绳索承受集装箱31负荷,并因此达到高度的输运设施1故障可靠性,不会显著降低绳索井的稳定性。
在按照图7和8的实施例中输运设施1应用在构造为龙门吊的吊车30上。输运设施1的吊车小车2可以沿着吊车30的主梁33运动。为此吊车小车2具有移动轮15,它们在未详细示出的主梁33的移动轨道上滚动。整个吊车30可以在吊车轨道32上在吊车轨道32纵向上运动。在吊车轨道32方向上和沿着主梁33的运动用于输运设施1的全球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规定,各个升降绳索在转向辊12上偏转。也可以设想并能够,利用绳索连接固定地锚接各个升降绳索在负载接收设备3上。在锚接升降绳索在负载接收设备上时嵌接在负载接收设备的同一纵向侧或端侧上的升降绳索有利地交叉,其中嵌接在同一纵向侧或端侧上的升降绳索形成唯一的交叉点。
负载接收设备3在某些实施例中附加地可以具有旋转单元,用于能够使集装箱以更大的角度、例如90°或更大的角度转动。
与所示实施例不同地可以设想并且能够,每至少两个绳索卷筒由公共的马达驱动。通过可变的分配变速器可以单独地以不同的转向和/或以不同的转数驱动绳索卷筒。
按照本发明的输运设施也可以匹配于其它负载。它不局限于集装箱的输运。
输运设施1在其它实施变体中也可以应用于桥式吊车或其它吊车。
附图标记清单
1 输运设施
2 吊车小车
3 负载接收设备
4 绳索卷筒
5 马达
6 变速器
7 纵向侧
8 纵向侧
9 端侧
10 端侧
11 交叉点
12 转向辊
13 测量设施
14 连接设施
15 行走轮
16 绳索连接
17 旋转轴线
20 升降绳索
21 升降绳索
22 升降绳索
23 升降绳索
24 升降绳索
25 升降绳索
26 升降绳索
27 升降绳索
30 吊车
31 集装箱
32 吊车轨道
33 主梁
34 纵向侧
35 端侧
40 第一方向
41 第二方向
42 转向
43 第三方向
44 转向
45 转向

Claims (10)

1.一种输运设施(1),用于输运至少一集装箱(31)或者其它的负载,其中该输运设施(1)具有至少一吊车小车(2)和至少一负载接收设备(3)和至少八个升降绳索(20-27),并且所述负载接收设备(3)具有用于固定集装箱(31)或其它负载的连接设施(14)并且利用升降绳索(20-27)可升降地悬挂在吊车小车(2)上,其中所述升降绳索(20-27)可以卷绕在可旋转地支承在吊车小车(2)上的绳索卷筒(4)上,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绳索(20-27)可以卷绕在自身的绳索卷筒(4)上和/或至少部分地卷绕,并且在所有绳索卷筒(4)中可以分别单独地调整转数和/或转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运设施(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接收设备(3)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纵向侧(7,8)和两个正交于纵向侧(7,8)的相互对置的端侧(9,10),其中在每个端侧(9,10)和纵向侧(7,8)上嵌接至少两个升降绳索(20-27),并且嵌接在同一端侧(9,10)上的升降绳索(20,21;22,23)在平行于纵向侧(7,8)的方向上看去分别形成至少一交叉点(11)和/或嵌接在同一纵向侧(7,8)上的升降绳索(24,25;26,27)在平行于端侧(9,10)的方向上看去分别形成至少一交叉点(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运设施(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升降绳索(20-27)、最好每个升降绳索(20-27)在负载接收设备(3)上利用转向辊(12)偏转并且背离绳索卷筒(4)的升降绳索(20-27)端部锚接在吊车小车(2)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运设施(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设施(1)、最好对于每个升降绳索(20-27)具有至少一用于获得作用于一个升降绳索(20-27)里面、最好作用于各个升降绳索(20—27)里面的绳索力的测量设施(13)。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运设施(1),其特征在于,每个绳索卷筒(4)单独地由自身的马达(5)、最好是电动机驱动。
6.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输运设施(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施(13)布置在变速器(6)的扭矩支架上,其中所述变速器(6)作用于绳索卷筒(4)与马达(5)之间。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运设施(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施(13)为了检测绳索力布置在背离绳索卷筒(4)的升降绳索(20-27)的端部上。
8.一种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运设施(1)输运至少一集装箱(31)或其它负载的方法,其中最好在六个自由度上仅仅通过输运设施(1)的升降绳索(20-27)在各自的绳索卷筒(4)上的相应地卷绕和退卷实现至少一悬挂在负载接收设备(3)上的集装箱(31)或其它负载的平移和/或旋转运动,并且为此相应地驱动所述绳索卷筒(4)。
9.一种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运设施(1)输运至少一集装箱(31)或其它负载的方法,其中为了避免过负荷测量至少一升降绳索(20-27)、最好每个升降绳索(20-27)的绳索力,并且相应地相互独立地单独驱动所述绳索卷筒(4)。
10.一种吊车(30),最好是龙门吊具有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运设施(1)。
CN201680019929.6A 2015-04-08 2016-03-11 输运设施 Pending CN1077434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211/2015 2015-04-08
ATA211/2015A AT516981B1 (de) 2015-04-08 2015-04-08 Transporteinrichtung
PCT/AT2016/000026 WO2016161470A1 (de) 2015-04-08 2016-03-11 Transport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3473A true CN107743473A (zh) 2018-02-27

Family

ID=55646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9929.6A Pending CN107743473A (zh) 2015-04-08 2016-03-11 输运设施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7837B2 (zh)
EP (1) EP3280674B1 (zh)
JP (1) JP6756732B2 (zh)
KR (1) KR102456484B1 (zh)
CN (1) CN107743473A (zh)
AT (1) AT516981B1 (zh)
AU (1) AU2016245321B2 (zh)
BR (1) BR112017021446B1 (zh)
CA (1) CA2977991C (zh)
ES (1) ES2747429T3 (zh)
HK (1) HK1245225A1 (zh)
HU (1) HUE046707T2 (zh)
MA (1) MA41896B1 (zh)
MX (1) MX2017012920A (zh)
MY (1) MY184738A (zh)
PL (1) PL3280674T3 (zh)
PT (1) PT3280674T (zh)
RU (1) RU2702366C2 (zh)
UA (1) UA120387C2 (zh)
WO (1) WO201616147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366A (zh) * 2018-10-24 2019-02-01 湖北汉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悬挂系统
CN112520570A (zh) * 2020-11-26 2021-03-19 山东大学 吊装机构
CN113213363A (zh) * 2021-06-04 2021-08-06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起升系统和起重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2829B (zh) * 2016-12-15 2018-06-19 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废汽车拆解举升和翻转两用机
US11142442B2 (en) * 2017-02-10 2021-10-12 Arrow Acquisitio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the stability of an industrial vehicle
DK3612487T3 (da) * 2017-04-18 2021-04-26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Fremgangsmåde til montering eller afmontering af en komponent af en vindmølle
EP3453669A1 (de) 2017-09-08 2019-03-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hebezeu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EP3461782B1 (de) * 2017-09-28 2020-06-03 Mohr Lizenz Verwaltungs GmbH Hubvorrichtung zum heben und senken schwerer gegenstände
US20200346906A1 (en) * 2017-09-28 2020-11-05 Mohr Lizenz Verwaltungs Gmbh Lifting apparatu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heavy objects
CN108147282B (zh) * 2017-12-08 2019-10-25 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构件吊装的六自由度起重机
AT520763B1 (de) 2017-12-21 2022-09-15 Hans Kuenz Gmbh Kransteuerung
US11286046B2 (en) * 2018-03-26 2022-03-29 Michael J. Capek Payload lift and positioning system for airships
EP3590881A1 (de) 2018-07-02 2020-01-08 Hans Künz GmbH Transporteinrichtung
WO2020070345A1 (es) * 2018-10-01 2020-04-09 Soluciones Tecnicas Intermodales, S.L. Dispositivo de alimentación eléctrica para transporte de contenedores tales como contenedores frigoríficos
KR102473986B1 (ko) * 2020-12-22 2022-12-06 주식회사 부명 리프팅 장치들을 포함하는 시스템
CN113003387A (zh) * 2021-04-07 2021-06-22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一种沉箱吊装用的双层吊具及其吊装方法
US11608252B1 (en) * 2022-02-15 2023-03-21 Innovative Minds, LLC Damper systems for suspended loads
CN117185106B (zh) * 2023-09-22 2024-02-09 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钢砼叠合梁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141817A1 (de) * 1978-06-22 1980-05-21 Horst Schroeder Einrichtung zur pendel-und verdrehungsarmen lastfuehrung
DE20013621U1 (de) * 2000-08-08 2001-01-18 Siemens Ag Containerstapelkran
DE102004040663A1 (de) * 2004-08-20 2006-03-02 Gottwald Port Technology Gmbh Hubwerk, insbesondere dessen Seilanordnung
DE202006000490U1 (de) * 2006-01-12 2006-04-27 Hans Künz GmbH Hebeeinrichtung
CN102838038A (zh) * 2012-09-05 2012-12-26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小车及起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1817C (zh)
NL7011527A (zh) * 1970-08-04 1972-02-08
NL7101224A (zh) * 1971-01-29 1972-08-01
FI54789C (fi) 1972-03-15 1979-03-12 Kone Oy Anordning vid en kran
SU701916A1 (ru) * 1977-10-28 1979-12-0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7255 Грузова подвеска дл крана мостового типа
JPS62200694A (ja) 1986-02-27 1987-09-04 有限会社 山本商事 静電気除去用携帯器具
JPH0449195A (ja) 1990-06-18 1992-02-18 Nkk Corp クレーン用ワイヤロープ診断装置
JP2770221B2 (ja) 1995-04-27 1998-06-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天井走行車
KR100314143B1 (ko) * 1995-08-30 2001-12-28 튜보 린타마키, 타피오 하카카리 크레인의 로드와 로딩부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DE10257108B4 (de) 2002-12-05 2008-05-21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 Kg Fahrbare Hubvorrichtung
AT501098A1 (de) * 2004-11-02 2006-06-15 Ehrenleitner Franz Lasthebe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141817A1 (de) * 1978-06-22 1980-05-21 Horst Schroeder Einrichtung zur pendel-und verdrehungsarmen lastfuehrung
DE20013621U1 (de) * 2000-08-08 2001-01-18 Siemens Ag Containerstapelkran
DE102004040663A1 (de) * 2004-08-20 2006-03-02 Gottwald Port Technology Gmbh Hubwerk, insbesondere dessen Seilanordnung
DE202006000490U1 (de) * 2006-01-12 2006-04-27 Hans Künz GmbH Hebeeinrichtung
CN102838038A (zh) * 2012-09-05 2012-12-26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小车及起重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会雄、明仁雄主编: "《液压与气压传动》", 31 March 2008, 国防工业出版社 *
胡永彪: "《工程机械导论》", 30 September 2013,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366A (zh) * 2018-10-24 2019-02-01 湖北汉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悬挂系统
CN112520570A (zh) * 2020-11-26 2021-03-19 山东大学 吊装机构
CN113213363A (zh) * 2021-06-04 2021-08-06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起升系统和起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80674B1 (de) 2019-07-17
WO2016161470A1 (de) 2016-10-13
MA41896A (fr) 2018-02-14
RU2702366C2 (ru) 2019-10-08
CA2977991C (en) 2023-05-09
ES2747429T3 (es) 2020-03-10
AU2016245321B2 (en) 2020-10-29
EP3280674A1 (de) 2018-02-14
UA120387C2 (uk) 2019-11-25
CA2977991A1 (en) 2016-10-13
AU2016245321A1 (en) 2017-09-28
PT3280674T (pt) 2019-09-23
HUE046707T2 (hu) 2020-03-30
HK1245225A1 (zh) 2018-08-24
US10807837B2 (en) 2020-10-20
MY184738A (en) 2021-04-20
RU2017134128A (ru) 2019-04-04
JP6756732B2 (ja) 2020-09-16
US20180029849A1 (en) 2018-02-01
JP2018513818A (ja) 2018-05-31
MA41896B1 (fr) 2019-12-31
AT516981A1 (de) 2016-10-15
BR112017021446B1 (pt) 2022-04-12
RU2017134128A3 (zh) 2019-08-01
AT516981B1 (de) 2017-02-15
BR112017021446A2 (pt) 2018-07-03
KR102456484B1 (ko) 2022-10-18
PL3280674T3 (pl) 2020-01-31
KR20170134410A (ko) 2017-12-06
MX2017012920A (es) 2018-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3473A (zh) 输运设施
US9016486B2 (en) Traveling crane having traveler and hoisting winch
US20180265339A1 (en) Eccentric loading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parallel suspension platform
CN107399676A (zh) 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
CN106517003A (zh) 建筑机械和用于上升元件的上下移动的方法
CN104355253A (zh) 一种卷扬钢丝绳的排绳装置及排绳方法
CN110902620B (zh) 一种翻身设备及薄板分段的翻身方法
KR101682482B1 (ko) 크레인용 권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트롤리시스템
CN203451104U (zh) 轮胎门式起重机
EP2961681B1 (en) Hoisting rope arrangement in crane trolley
CN106365058A (zh) 一种用于重100t以上电机装配的门式起重机
CN102887442B (zh) 一种岸边起重臂的俯仰传动系统
KR20100097863A (ko) 부재의 방향조정이 가능한 타워크레인
CN202912592U (zh) 一种岸边起重臂的俯仰传动系统
KR20120057292A (ko) 균등하중 분배 구조를 갖는 리프팅 장치
CN202912600U (zh) 一种用于起重臂的钢丝绳防断装置
CN105829233B (zh) 转向滑轮适配器
CN218201881U (zh) 一种组塔用自平衡摇臂抱杆
EP3724120B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lif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horizontal orientation and/or position of components
CN113307149B (zh) 起吊装置及拖缆滑车起吊方法
BR112020011545B1 (pt) Dispositivo de elevação, sistema e método para elevação e controle da orientação horizontal e/ou posição de componentes, e, uso de um dispositivo de elevação
WO2021100139A1 (ja) 電柱試験装置
JP2020158236A (ja) クレーンおよびクレーンの制御方法
US9745033B1 (en) Boat storage stacker with rotatable and offset mast
KR20130055934A (ko) 가변형 기중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52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