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566A - 放射线照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照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566A
CN107708566A CN201680038024.3A CN201680038024A CN107708566A CN 107708566 A CN107708566 A CN 107708566A CN 201680038024 A CN201680038024 A CN 201680038024A CN 107708566 A CN107708566 A CN 10770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radiation detector
detector
radiation device
tabular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80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566B (zh
Inventor
尾登则之
高田健治
野泽泰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024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02215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70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apparatus being movable or portable, e.g. handheld or mounted on a trolle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8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a detector unit being housed in a casset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hygiene or sterilis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5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able to mov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5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or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attached to robotic a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botic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线照射装置,在该放射线照射装置中能够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同时进行敏捷的拍摄。为此,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腿部;射线源部;支撑射线源部的臂部;以及作为支撑臂部的臂支撑部的主体部(20)。并且具备支架(25),其支撑检测放射线且具有矩形平板形状的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并且以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20),所述第1位置是沿着主体部(20)的平坦面(21a)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在远离主体部(20)的位置保持至少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的位置。

Description

放射线照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获取被检体的放射线图像时向被检体照射放射线的放射线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例如,如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了仅搭载放射线源和电路等用于放射线照射的最小限度的构成要件,且能够由操作者手握操作的便携式(Portable)放射线照射装置。这种便携式放射线照射装置有利于使其重量轻化到能够由操作者手握操作的程度并且从各个方向拍摄被检体。
通过这种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拍摄被检体的放射线图像时,通常使用通过透射了被检体的放射线的照射而记录表示被检体的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检测器(所谓的“平板检测器(F1at Panel Detector)”)。作为这种放射线检测器,众所周知的是在框体内容纳有图像检测部、驱动用电池以及与驱动相关的电路等的控制装置而成的盒式放射线检测器。而且,将这种放射线检测器配置在将被检体置于之间并与放射线照射装置相对置的位置上,若在该状态下驱动放射线照射装置,则透射了被检体的放射线照射到放射线检测器,从而获取由透射了被检体的放射线表示的放射线图像。
上述便携式放射线照射装置能够由操作者手握操作,而为了防止手抖动进而防止对操作者的手等的辐射,提出了具备用于支撑具有放射线源的射线源部的支撑装置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上述非专利文献1中还示出这种支撑装置的一例,尤其还示出在支撑腿的下部设置车轮部而能够行走的支撑装置。
具备这种支撑装置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基本上具备:腿部,通过车轮而能够行走;主体部,容纳由放射线源驱动用电池以及与放射线源的驱动相关的电路构成的控制装置并保持在腿部上;以及臂部,与主体部连结,并且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通过在臂部的末端安装射线源部而构成。
在使用这种放射线照射装置时,首先,将放射线照射装置移动到患者的床附近。接着,将射线源部移动到期望的位置,并且将放射线检测器移动到被检体背后的期望的位置。而且,在该状态下将射线源部移动到被检体的上方的期望的位置,驱动射线源部而向被检体照射放射线,并通过放射线检测器检测透射了被检体的放射线,从而获取被检体的放射线图像。
另一方面,由于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需要放射线检测器,因此当操作者移动放射线照射装置时需要携带放射线检测器。因此,提出了能够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容纳多个放射线检测器且具备能够对放射线检测器进行充电的保管容器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并且,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具备保持部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所述保持部在保持矩形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且开放其他三个边缘部的状态下进行水平保持。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装置设置有通过紫外线向放射线检测器发电的发电部以及蓄积所发出的电力的蓄电部,由于装置中设置有紫外线照射部,因此成为能够通过向放射线检测器照射紫外线来同时进行放射线检测器的充电和杀菌的结构。并且,由于放射线检测器的三个边缘部被开放,因此能够将用于防止放射线检测器脏污的防污袋轻松地安装到放射线检测器上。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29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024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5105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OSHIBA MEDICAL SUPPLY CO.,LTD.,X射线摄影装置IPF-21、[在线(online)]、[2015年4月3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www.toshiba-medical.co.jp/tmd/products/xray/mobile/ipf21/index.html>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装置能够容纳多个放射线检测器,因此保管容器的尺寸变大。并且,如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装置那样当水平保持放射线检测器时,保持部的尺寸变大。这样,若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部分的尺寸大,则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尺寸增大,因此很难进行敏捷的拍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放射线照射装置中能够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同时进行敏捷的拍摄。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腿部,能够在装置载置面上行走;
射线源部,产生放射线;
臂部,安装有射线源部;
主体部,连结有臂部,在与连结有臂部侧相反一侧具有平坦面,并且被腿部保持;以及
检测器保持部,支撑检测放射线且具有矩形平板形状的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并且以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所述第1位置是沿着主体部的平坦面保持放射线检测器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在远离主体部的位置上保持至少与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的位置。
“平坦面”是表示在主体部中的与连结有臂部侧相反的一侧上位于最外侧的表面。
“矩形平板形状”是表示根据放射线检测器中的矩形检测区域的形状,通过四个直线状边缘部以相互正交的方式相交而构成平板的形状。然而,本发明中,或者在一个边缘部形成有把手,或者在一个边缘部形成有缺口或凸部,即使一个边缘部不是直线,只要其他三个边缘部以大致相互正交的方式相交,则设为包含于矩形平板形状中。
“分开的位置”是表示至少与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比第1位置更远离主体部,并且从放射线检测器的上述相反一侧的边缘部到放射线检测器被支撑的一个边缘部附近为止以能够盖上防污袋的程度分开的位置。
“沿着主体部的平坦面保持放射线检测器”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与平坦面保持为大致平行的状态。在放射线检测器被保持的状态下,放射线检测器的主体部侧的表面可以比主体部中的平坦面更靠外侧,也可以比平坦面更靠主体部的内侧,也可以与平坦面一致。并且,与放射线检测器的主体部侧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可以比主体部中的平坦面更靠内侧,也可以与平坦面一致。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检测器保持部也可以设为,以使一个边缘部成为铅垂方向下侧,且相反一侧的边缘部成为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保持放射线检测器。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主体部也可以设为,与平坦面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比与平坦面平行的方向的长度短。
“与平坦面平行的方向”表示与平坦面平行的任意方向。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将检测器保持部设为,在第1位置上将放射线检测器保持在比平坦面靠至少内侧的位置。
“至少内侧”不仅包括放射线检测器的局部容纳于比平坦面的表面更靠内侧的状态,而且还包括与放射线检测器的主体部侧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容纳于比平坦面的表面更靠内侧的状态以及与放射线检测器的主体部侧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与平坦面的表面一致的状态。此外,“至少内侧”中的“内侧”只要是平坦面的内侧,则可以是构成主体部的框体的外侧和内侧中的任一者。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将检测器保持部设为,以能够围绕与一个边缘部延伸的方向平行的转动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将检测器保持部设为,以能够在与一个边缘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将检测器保持部设为,具备为了对放射线检测器进行充电而与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的连接器。
该情况下,连接器也可以设为,至少在第1位置与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并至少在第2位置解除与放射线检测器的电连接。
“至少在第1位置与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不仅包含在第1位置与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的情况,而且还包含在第1位置以外的位置也与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的情况。
“至少在第2位置解除与放射线检测器的电连接”不仅包含在第2位置解除与放射线检测器的电连接的情况,而且还包含在第2位置以外的位置解除与放射线检测器的电连接的情况。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将检测器保持部设为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将检测器保持部设为被实施抗菌加工。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设为平坦面向连结有臂部的一侧倾斜。
“平坦面向连结有臂部侧倾斜”是表示随着平坦面从腿部侧朝向与腿部相反的一侧,以靠近连结有臂部侧的方式倾斜。更详细而言,当在主体部的与连结有臂部侧相反的一侧设定有从腿部侧向与腿部相反一侧垂直延伸的垂线时,随着平坦面从腿部侧朝向与腿部相反的一侧,以远离垂线的方式倾斜。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固定部,当检测器保持部位于第1位置时,所述固定部将放射线检测器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固定在平坦面。
在此,固定部可以是使放射线检测器与平坦面紧贴而固定,也可以在远离平坦面的位置上固定。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将固定部设为,以能够在平坦面上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平坦面。
“上下方向”是表示将平坦面的腿部侧设为下侧、将与平坦面的腿部相反一侧设为上侧时的上下方向。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锁定部,所述锁定部为了禁止固定部的移动而锁定固定部。
“禁止固定部的移动”是表示使固定部不会从锁定位置线性移动或旋转移动,从而使固定在平坦面的放射线检测器不会脱离固定部。在此,当固定部能够沿着平坦面的上下方向移动时,在固定部将放射线检测器固定在平坦面的状态下,通过禁止固定部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固定在平坦面的放射线检测器不会脱离固定部。此外,可以通过键锁定,可以通过密码锁定,也可以通过指纹或虹膜等生物认证等来锁定。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设为在平坦面的与放射线检测器相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缓冲件。
该情况下,缓冲件也可以设为在与放射线检测器的周围的至少局部相对置的位置设置。
并且,缓冲件也可以设为设置在与所使用的放射线检测器的尺寸对应的多个位置。
缓冲件只要是具有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和振动且不易传递到放射线检测器的功能的材料,能够使用任意材料。例如,能够将橡胶、发泡聚笨乙烯以及冲击吸收凝胶等用作缓冲件。
并且,“周围的至少局部”是表示在放射线检测器中刚性最高,且构成放射线检测器的周边部的框的至少局部。并且,与至少局部相对置的位置可以是与放射线检测器的所有周边部相对置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是与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部相对置的位置、与放射线检测器的四个角中的至少一个相对置的位置或与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以及四个角中的至少一个相对置的位置。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施力部,所述施力部将被检测器保持部保持的放射线检测器向沿着平坦面与一个边缘部正交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施力。
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具备多个与多个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对应的施力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检测器保持部支撑具有矩形平板形状的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并且以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所述第1位置是沿着主体部的平坦面保持放射线检测器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在远离主体部的位置保持至少与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的位置。因此,将检测器保持部移动到第2位置时,能够在检测器保持部支撑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之后,若将检测器保持部移动到第1位置,则放射线检测器沿着主体部的平坦面被保持。因此,能够一体保持主体部与放射线检测器,由此,能够防止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同时使装置的尺寸变大。因此,能够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同时进行敏捷的拍摄。
并且,在将检测器保持部移动到第2位置的状态下,放射线检测器处于只有其一个边缘部被支撑的状态。因此,放射线检测器的被检测器保持部支撑的一个边缘部以外的三个边缘部处于开放状态。因此,在将检测器保持部移动到第2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用于防止放射线检测器的脏污的防污袋轻松地安装在放射线检测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时的状态的图。
图3是图2的A方向向视图。
图4是表示升降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轴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4的I-I线剖视图。
图7是从放射线检测器的放射线的检测面侧即前表面进行观察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表示能够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能够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能够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时的状态的图。
图13是图12的B方向向视图。
图14是从其上表面观察支架的图。
图15是支架的图14中的I-I线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挡块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17是挡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未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时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此外,以下,例如在医疗机构的床等的装置载置面上载置有放射线照射装置的状态下,将铅垂方向上侧、下侧分别称为“上”、“下”,并且,在相同状态下,将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水平”方向。并且,以下设定将铅垂方向设为z方向、将图2中的左右方向设为y方向、将图2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设为x方向的坐标系。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具备腿部10、主体部20、臂部30和射线源部40。
腿部10能够在装置载置面2上行走,并且具有板状的底座11以及安装在底座11的下表面的四个角的四个车轮部12。车轮部12由橡胶轮胎等构成,以上下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在水平面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底座11。由此,腿部10能够在装置载置面2上向任意方向行走。并且,为了如后述那样对放射线检测器80以及装置1进行充电,在腿部10的下表面安装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器13。
主体部20立设腿部10,并且具备框体21。框体21内容纳有控制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驱动的控制装置以及电池(以下简称为控制装置22)。
控制装置22是用于进行如下控制的装置,即,射线源部40中的管电流、照射时间以及管电压等与放射线的产生和照射相关的控制,以及对通过放射线检测器80获取的放射线图像进行的图像处理等与放射线图像的获取相关的控制。控制装置22例如由安装有用于控制的程序的计算机、专用硬件或两者的组合构成。
并且,在框体21的上表面安装有显示器23。并且,在框体21的上部,通过接合器27安装有用于推动或拉动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把手26。并且,在主体部20的两个侧面安装有用于拍摄装置1的所有方位的图像的全方位摄像机28。此外,在图1、图2中,仅显示一个全方位摄像机28。
并且,主体部20构成为能够在与安装有臂部30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容纳后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对于能够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结构,在之后进行说明。
显示器23由液晶面板等构成,并显示通过被检体H的拍摄获取的放射线图像以及控制装置1所需的各种信息。并且,显示器23具备触摸面板式的输入部24,并接收装置1的操作所需的各种命令的输入。具体而言,接收用于设定拍摄条件的输入以及摄影即用于射出放射线的输入。此外,显示器23对应于显示单元。此外,显示器23以能够改变倾斜度和旋转位置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20的上表面。并且,也可以设为具备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按钮等作为输入部24,以代替触摸面板式的输入部24。
臂部30被主体部20支撑。详细而言,臂部30被与主体部20的把手26相反一侧的表面支撑,即被图2中的右侧表面支撑。此外,臂部30通过升降机构50而能够相对主体部20升降。臂部30具备第1臂31、第2臂32、第1转动部33、第2转动部34以及安装部35。在第1臂31的末端通过安装部35连结有射线源部40。此外,在之后的说明中,将第1臂31中的射线源部40侧的端部设为上端部,将第2臂32侧的端部设为下端部。并且,将第2臂32中的第1臂31侧的端部设为上端部,将主体部20侧的端部设为下端部。
第1臂31和第2臂32通过第1转动部33并围绕转动轴AX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转动轴AX1是向x方向延伸的轴。第1臂31以转动轴AX1为中心进行转动,以改变其与第2臂32所形成的角度。此外,第1转动部33以使第1臂31相对第2臂32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两者。因此,第1臂31能够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施加强大的外力而转动,如果不施加外力则不转动,维持与第2臂32的相对角度。
第2臂32相对于安装在升降机构50的上端部的接合器51,经由第2转动部34并围绕转动轴AX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转动轴AX2是向x方向延伸的轴。第2臂32以转动轴AX2为中心进行转动,以改变其与主体部20中的臂部30被支撑一侧的表面所形成的角度。此外,第2转动部34以使第2臂32相对主体部20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两者。因此,第2转动部34能够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施加强大的外力而转动,如果不施加外力则不转动,维持与主体部20的相对角度。
图3是图2的箭头A方向向视图。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20的图2中右侧表面上形成有槽29,该槽29在由升降机构50进行升降工作时能够使接合器51通过。此外,图3中,为了说明而省略了显示器23以及臂部30。
安装部35呈U字形状,且安装在第1臂31的末端。射线源部40相对第1臂31的末端,经由安装部35并围绕转动轴AX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转动轴AX3是向x方向延伸的轴。射线源部40以转动轴AX3为中心进行转动,以改变其与第1臂31所形成的角度。此外,安装部35以使射线源部40相对第1臂31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两者。因此,射线源部40能够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施加强大的外力而转动,如果不施加外力则不转动,维持与第1臂31的相对角度。
此外,关于第1臂31、第2臂32以及射线源部40之间的转动,设为经由摩擦机构来进行,但也可以设为通过公知的锁定机构来固定转动位置。该情况下,通过解除锁定机构,能够进行第1臂31、第2臂32以及射线源部40之间的转动。而且,通过在期望的转动位置锁定锁定机构,能够固定转动位置。
在此,在未使用图1所示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时,臂部30位于升降机构50中的最低位置。并且,臂部30的转动位置位于初始转动位置。
初始转动位置是指设为折叠了第1臂31和第2臂32的状态的情况下的臂部30的转动位置。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初始转动位置设为将第1臂31和第2臂32折叠至无法再转动的极限状态的情况下的臂部30的转动位置。此外,在初始转动位置中,第2臂32以使第1转动部33位于第2转动部34的上方的方式进行转动。
此外,在初始转动位置中,第1臂31与第2臂32通过连结带36连结。连结带36例如一端部安装于第2臂32,且在另一端部安装有表面扣件。在图1中的与第1臂31相反一侧的表面安装有与连结带36的表面扣件对应的表面扣件。而且,使连结带36从图1中的第1臂31的右侧表面转向相反一侧的表面,并连接连结带36的表面扣件与安装在第1臂31的表面扣件。由此,在初始转动位置中,第1臂31变得无法相对第2臂32转动。
射线源部40在框体41内容纳有放射线源以及用于缩小放射线的照射范围的准直器等而构成。放射线源例如由X射线球管、升压电路以及冷却X射线球管的冷却单元等构成。通过由操作者从显示器23中的输入部24输入的命令来从射线源部40的放射线源射出放射线。
图4是表示升降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构成升降机构的轴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图4的I-I线剖视图。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50具备安装在主体部20的内部的外筒52;与外筒52嵌合的轴53;以及安装在轴53的上端部的接合器51。此外,在接合器51中成为第2转动部34的转动轴AX2的位置上形成有孔56。
轴53能够相对外筒52向上下方向移动,通过未图示的锁定机构,能够在期望的位置固定相对轴53的外筒5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外筒52上形成有键槽54,轴53上形成有与键槽54卡合的键55。键55自轴53的上端形成预先设定的长度。在此,键55具有如下长度,即,在轴53到达最高的最高位置的状态下键55的下端位于外筒52的上端的上方的长度。因此,由于在轴53到达最高位置之前键55与键槽54卡合,因此轴53不相对围绕其中心轴的外筒52旋转。然而,若轴53到达最高位置,则键55会脱离键槽54,因此轴53能够相对围绕其中心轴的外筒52旋转。由此,安装在升降机构50的臂部30能够相对主体部20旋转。此外,旋转表示围绕轴53的轴即作为与装置载置面2铅垂的轴的z轴的旋转。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拍摄被检体时,通过在仰卧在床3的被检体H的下方配置放射线检测器80,并使从射线源部40射出的放射线(例如,X射线)通过被检体H而照射到放射线检测器80来进行。此外,放射线检测器80以及放射线照射装置1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由此,通过放射线检测器80获取的被检体H的放射线图像被直接输入至装置1中。
在此,参考图7对放射线检测器80进行简单说明。图7是从放射线的检测面侧即前表面观察放射线检测器的外观立体图。如图所示,放射线检测器80具有矩形平板形状,为具备容纳图像检测部81的框体82的盒式放射线检测器。众所周知,图像检测部81具备将所入射的放射线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体(荧光体)以及TFT(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有源矩阵基板。在TFT有源矩阵基板上形成矩形形状的摄像区域,该区域中排列有积蓄与来自闪烁体的可见光对应的电荷的多个像素。
框体82具备四个角进行了R倒角的金属制框,其内部除了图像检测部81以外还内置有拍摄控制部等,该拍摄控制部具备:栅极驱动器,向TFT的栅极施加栅极脉冲以切换TFT;以及信号处理电路,将积蓄在像素中的电荷转换为表示X射线图像的模拟电信号而输出;等。并且,框体82例如为与胶片暗盒或IP(成像板(Imaging Plate))暗盒或CR(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暗盒大致相同的依照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4090:2001的大小。
在框体82的前表面安装有使放射线透射的透射板83。透射板83为与放射线检测器80中的放射线的检测区域大致一致的尺寸,重量轻且刚性高,并且由放射线透射性高的碳材料形成。此外,检测区域的形状为与框体82的前表面的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并且,在放射线检测器80的厚度方向上,框体82的框部分比透射板83突出。因此,透射板83成为不易被划伤的部分。
在框体82的前表面的四个角赋有表示用于识别放射线检测器80的识别信息的标记84A~84D。本实施方式中,标记84A~84D由分别正交的两个条形码构成。
并且,在框体82的标记84C、84D侧的侧面安装有用于对放射线检测器80进行充电的连接器85。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时,操作者通过升降机构50而使臂部30从图1所示的臂部30的初始位置相对主体部20上升。而且,使第2臂32从初始转动状态向图示逆时针旋转方向围绕转动轴AX2转动,此外,如图2所示,通过解开连结带36而使第1臂31围绕转动轴AX1转动,从而将射线源部40移动至被检体H正上方的目标位置。而且,在将射线源部40移动至目标位置之后,通过从输入部24输入的命令来驱动射线源部40,向被检体H照射放射线,并通过放射线检测器80检测透射了被检体H的放射线,从而能够获取被检体H的放射线图像。
接着,对能够容纳主体部20中的放射线检测器8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能够容纳放射线检测器80的结构的图。此外,图8为框体21在x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切断的yz平面上的剖面。如图8所示,框体21在与安装有臂部30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平坦面21a。在平坦面21a上形成有矩形凹部21b。凹部21b为放射线检测器80能够容纳在凹部21b内的程度的大小。在凹部21b的下部,通过沿x方向延伸的铰链25b,相对框体2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的支架25。由此,支架25以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框体21上,所述第1位置是收纳了图8所示的放射线检测器80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用于相对支架25安装或取下图9所示的放射线检测器80的位置。此外,支架25对应于检测器保持部。
此外,关于主体部20,与平坦面21a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即图2中的y方向的长度比与平坦面21a平行的任意方向尤其x方向和y方向的长度短且薄型地构成。
并且,支架25的表面例如像日本特开2015-27416号公报中所记载进行了亲水加工,并且支架25的材料包含抗菌剂。抗菌剂的种类并没有特别制限,能够使用公知的抗菌剂。例如可举出无机类抗菌剂或有机类抗菌剂(优选水溶性有机类抗菌剂)。此外,作为抗菌剂,可优选使用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代表的病原菌类发挥杀菌效果的抗菌剂。
在支架25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插入放射线检测器80的插入口25a。插入口25a具有放射线检测器80可嵌合的尺寸的细长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放射线检测器80的连接器85侧的一个边缘部插入于插入口25a中,由此,该一个边缘部被支架25支撑,从而放射线检测器80被支架25保持。此时,放射线检测器80的前表面朝向平坦面21c侧。若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被支架25支撑,则成为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位于铅垂方向下侧,与该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位于铅垂方向上侧。此外,插入口25a的深度形成为放射线检测器80的长度即与插入于插入口25a的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正交的两个边缘部的长度的1/4~1/3左右。当支架25位于第1位置时,放射线检测器80以如下方式被支架25保持,即,沿着框体21的平坦面21a,并且通过凹部21b,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主体部20侧的表面80a容纳于比平坦面21a更靠框体21的内侧。
此外,图8中,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主体部20侧相反一侧的表面80b位于比平坦面21a更靠外侧,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主体部20侧的表面80a位于比平坦面21a更靠框体21的内侧。但是,也可以使支架25构成为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主体部20侧相反一侧的表面80b容纳于比平坦面21a更靠框体21的内侧。并且,也可以使支架25构成为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主体部20侧相反一侧的表面80b与平坦面21a一致。并且,可以使支架25构成为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主体部20侧的表面80a容纳于比平坦面21a更靠外侧,也可以使支架25构成为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主体部20侧的表面80a与平坦面21a一致。
当支架25位于第2位置时,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与被支架25支撑的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保持在远离框体21的位置。当支架25位于第2位置时,放射线检测器80的被支架25支撑的一个边缘部以外的三个边缘部处于开放状态。因此,如图9所示,能够将用于防止放射线检测器80的脏污的防污袋60轻松地安装在放射线检测器80上。
另一方面,在支架25的插入口25a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器61。当放射线检测器80被支架25保持时,连接器61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连接器85电连接。在支架25位于第1位置时支架25的与框体21接触的表面上安装有与连接器61电连接的连接器62A。在支架25位于第1位置时框体21的与连接器62A相对置的位置上安装有与控制装置22电连接的连接器62B。连接器62A、62B的相互对置的表面呈平坦面。而且,当支架25位于第1位置时,连接器62A与连接器62B电连接,当支架25位于第1位置以外的位置时,连接器62A与连接器62B分开。由此,当支架25位于第1位置时,通过使安装在腿部10的连接器13与电源连接,能够经由控制装置22而对放射线检测器80进行充电。此时,还能够对装置1本身进行充电。并且,如果使支架25从第1位置移动,则连接器62A与连接器62B分开而解除电连接,因此能够解除放射线检测器80的充电。
此外,连接器62A与连接器62B的电连接并不限定于支架25移动至第1位置的情况,也可以在支架25移动到至少第1位置时使连接器62A与连接器62B电连接。并且,连接器62A与连接器62B的电连接的解除并不限定于支架25移动到第1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也可以在支架25移动到至少第2位置时解除连接器62A与连接器62B的电连接。
在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输入部24输入的命令,能够改变放射线检测器80的充电模式。例如,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切换普通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所述普通充电模式是用于随着时间经过而充满放射线检测器80的电池的模式,所述快速充电模式虽然不是完全充满电,然而是以短时间进行充电的模式。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支架25支撑具有矩形平板形状的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并且以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20,所述第1位置是沿着主体部20的平坦面21a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从远离主体部20的位置保持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的位置。因此,当将支架25移动到第2位置时,能够使支架25支撑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之后,若将支架25移动到第1位置,则沿着主体部20的平坦面21a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因此,能够一体保持主体部20与放射线检测器80。由此,能够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80的同时防止装置1的尺寸变大。因此,能够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80的同时进行敏捷的拍摄。
此外,也可以将支架25设为能够从框体21取下。由此,能够更换成为了保持17×17尺寸、17×14尺寸以及微型尺寸等各种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而适当的尺寸的支架。此外,放射线检测器80的尺寸的数值单位为英寸。并且,只要在支架25变脏时取下支架25,就能够轻松地清洗支架25。
并且,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设为,通过铰链25b将支架25安装在框体21上,从而能够使支架25移动至第1位置和第2位置,但也可以使支架25向与框体21的平坦面21a正交的方向移动。即,如图10所示,在支架25安装导轨64,且在框体21的与支架25对应的位置上安装导轨65。在导轨65的末端安装有滚轮66。导轨65与导轨64嵌合并能够相对导轨64滑动。此外,安装有未图示的挡块,以免导轨65轻松地脱离导轨64。
由此,支架25以能够在沿着框体21的平坦面21a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的第1位置、与在远离框体21的位置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一个边缘部以及与该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边缘部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框体21上。这样,通过在框体21上安装支架25,也能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80的同时防止装置的尺寸变大,其结果,能够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80的同时进行敏捷的拍摄。并且,在将支架25移动到第2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预防感染用防污袋轻松地安装在放射线检测器80上。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未使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时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3是图12的B方向向视图。此外,在图11至图13中,对于与图1和图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考号,并省略详细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01中,主体部20的框体21在与安装有臂部30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具有向臂部30侧倾斜的平坦面21c,并且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具备与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25结构不同的支架125。在此,平坦面21c倾斜成平坦面21c越从腿部10向z方向分开,越靠近框体21的连结有臂部30侧。详细而言,在图12中规定了从框体21的平坦面21c侧的与腿部10的连接部分沿z方向延伸的垂线时,倾斜成平坦面21c越从腿部10向z方向分开,越远离该垂线。
此外,第2实施方式中,平坦面21c上未形成如第1实施方式那种凹部21b,其结果,放射线检测器80以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主体部20侧的表面位于框体21的平坦面21c的外侧的方式被支架125保持。并且,图11和图12中省略了全方位摄像机28。并且,平坦面21c的倾斜角度优选相对z轴为5~10度左右。
并且,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01中,当支架125位于上述第1位置时具备固定部70,用于将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上侧的边缘部固定在平坦面21c。固定部70具有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上侧的边缘部卡合的键型形状。并且,固定部70以能够在平坦面21c上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平坦面21c上。具体而言,平坦面21c上形成有沿其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孔71,固定部70以与该导孔71摩擦卡合的方式安装在平坦面21c。因此,固定部70能够在沿导孔71的任意位置上停止。因此,能够将固定部70移动到各种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上侧边缘部的位置,从而将放射线检测器80固定在平坦面21c。
并且,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01中,为了禁止固定部70的移动而具备锁定固定部70的锁定部72。锁定部72禁止固定部70通过键而沿导孔71移动,由此锁定固定部70。此外,锁定部72可以通过键进行锁定,可以通过密码进行锁定,也可以通过指纹或虹膜等生物认证等来进行锁定。由此,在固定部70将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上述相反一侧的边缘部固定在平坦面21c的状态下锁定固定部70,由此固定在平坦面21c的放射线检测器80不会从固定部70脱离。因此,能够防止被支架125保持的放射线检测器80丢失。
并且,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01中,在平坦面21c上的4处位置上设置有缓冲件73a、73b、73c、73d。缓冲件73a、73b、73c、73d例如由橡胶、发泡聚笨乙烯以及冲击吸收凝胶等构成,设置在平坦面21c上的与放射线检测器80相对置的位置。更具体而言,缓冲件73a在图13所示的平坦面21c的左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平坦面21c。在此,第2实施方式中,放射线检测器80将其前表面即放射线的检测面朝向平坦面21c被支架125保持。并且,如后述,被支架125保持的放射线检测器80朝向图13所示的箭头C方向施力。因此,通过支架125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时,无论放射线检测器80的尺寸如何,放射线检测器80的前表面的图13中的左端附近部分与缓冲件73a抵接。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上下左右设为表示从图13所示的方向观察平坦面21c时的方向。并且,将17×17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A保持在支架125上时,缓冲件73b设置在与放射线检测器80A的前表面右上角部相对置的位置。并且,将17×14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B保持在支架125时,缓冲件73c设置在与放射线检测器80B的前表面右上角部相对置的位置。并且,将微型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C保持在支架125时,缓冲件73d设置在与放射线检测器80C的前表面右上角部相对置的位置。此外,图13中用虚线表示放射线检测器80A、80B、80C。并且,在之后的说明中,有时将放射线检测器80A、80B、80C统称为放射线检测器80。
在此,放射线检测器80的框体82具有金属制的框,并且在放射线检测器80的前表面,框体82的框的部分比透射板83突出。因此,将放射线检测器80容纳在支架125并向第1位置移动时,放射线检测器80的金属制框的部分与缓冲件73a、73b、73c、73d抵接。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支架12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从其上表面观察支架的图,图15是支架的图14中的I-I线剖视图。此外,图14中上侧成为框体21的平坦面21c侧。如图14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的支架125上,三个滚轮121A、121B、121C以能够围绕沿着图14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轴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插入口125a的平坦面21c侧。
将所有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保持在支架125时,滚轮121A安装在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前表面的左端附近部分抵接的位置。将微型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C保持在支架125时,滚轮121B安装在与放射线检测器80C的前表面的右端附近部分抵接的位置。将17×17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A以及17×14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B保持在支架125时,滚轮121C安装在与放射线检测器80A、80B的前表面的右端附近部分抵接的位置。放射线检测器80A、80B、80C的左端和右端与框体82的框的部分对应。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滚轮121A、121B、121C安装在插入口125a,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80的透射板83与支架125抵接。
并且,在支架125的底部的左端附近安装有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连接器85电连接的连接器122。当放射线检测器80位于支架125的最左侧时,连接器122安装在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连接器85相对置的位置。
并且,在支架125的底部,在与保持有微型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C时的放射线检测器80C的右下角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挡块123。并且,在支架125的底部,在与保持有17×17尺寸以及17×14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A、80B时的放射线检测器80A、80B的右下角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挡块124。挡块123、124向图15所示的箭头C方向施力。因此,当通过支架125保持微型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C时,放射线检测器80C的右下角部与挡块123抵接,并进一步向箭头C方向施力。并且,通过支架125保持17×17尺寸以及17×14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A、80B时,放射线检测器80A、80B的右下角部与挡块124抵接,并进一步向箭头C方向施力。此外,挡块123、124与施力部对应。
图16是表示挡块123的详细结构的图。此外,图16是从图15的箭头D方向进行观察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6所示,挡块123安装在形成于支架125的壁部127的凹部128。壁部127在支架125中位于与平坦面21c的对置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侧。挡块123的局部安装在存在于凹部128的底座130上。通过沿图15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131,相对壁部127摆动自如地安装有底座130。
底座130上形成有沿图16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132,长孔132中插入有从挡块123的底座130侧的表面突出的凸部126。在底座130上,在长孔132的图16中的右端形成有向凹部128侧突出的凸部133。在凸部126与凸部133之间安装有弹簧134。并且,如图17所示,在挡块123的周围形成有平滑地连接的锥形表面123A、上表面123B以及侧面123C。此外,在与挡块123的底座130相反一侧的表面、与锥形表面123A、上表面123B以及侧面123C交叉的边部123D实施了R倒角。
而且,若向支架125的插入口125a插入放射线检测器80C,则放射线检测器80C的右下角部与挡块123的锥形表面123A抵接。由于放射线检测器80C的右下角部实施了R倒角,因此若放射线检测器80C朝向底部移动,则挡块123向右侧即图17的箭头E方向移动。此外,若放射线检测器80C到达支架125的底部,则放射线检测器80C的右侧面与挡块123的侧面123C抵接,并且放射线检测器80C通过挡块123向左侧即箭头C方向施力。
此外,除了将底座设为摆动自如的结构以外,挡块124的结构与挡块123的结构相同。即,若向支架125的插入口125a插入放射线检测器80A、80B,则放射线检测器80A、80B的右下角部与挡块124的锥形表面124A抵接。由于放射线检测器80A、80B的右下角部实施了R倒角,因此若放射线检测器80A、80B朝向底部移动,则挡块124向右侧即图17的箭头E方向移动。而且,若放射线检测器80A、80B到达支架125的底部,则放射线检测器80A、80B的右侧面与挡块124的侧面124C抵接,并且放射线检测器80A、80B通过挡块124向左侧即箭头C方向施力。
由此,放射线检测器80的连接器85与支架125的连接器122电连接,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地放射线检测器80的充电。并且,放射线检测器80通过弹簧134的作用力而被挡块123、124与支架125的左端夹持。因此,在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而移动装置100时,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80的晃动。并且,放射线检测器80的前表面的左端附近部分与缓冲件73a抵接,放射线检测器80的前表面的右上角部与缓冲件73b、73c、73d抵接。因此,即使放射线检测器80与平坦面21c碰撞,也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80的透射板83与平坦面21c抵接。
并且,在底座130的凹部128侧的表面与凹部128的图16中的下侧的表面之间安装有弹簧135。此外,底座130通过弹簧135向图16的顺时针方向施力,但由于底座130的左侧端部与形成于壁部127的突出部127A抵接,因此底座130不会从壁部127向外侧突出。在此,挡块123安装在与微型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C的右下角部抵接的位置,因此将17×17尺寸或17×14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80A、80B插入支架125时,挡块123成为阻碍。然而,若放射线检测器80A、80B的边缘部与挡块123抵接,则放射线检测器80A、80B的下边与挡块123的上表面123B抵接。在此,由于在挡块123的边部123D实施了R倒角,因此,若放射线检测器80A、80B在支架125内进一步向下移动,则底座130以轴部131为中心而摆动,挡块123被推入壁部127的凹部128内。因此,放射线检测器80A、80B在支架125保持时,挡块123将不会成为阻碍。此外,如果从支架125取下放射线检测器80A、80B,则底座130通过弹簧135的作用力而返回图16所示的位置。
在此,为了在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的状态下容易盖上防污袋,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架25和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架125成为仅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的局部的结构。这样,在仅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的局部的情况下移动放射线照射装置101时,导致放射线检测器80晃动。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使框体21的平坦面21c向连结有臂部30侧倾斜,因此在支架125上保持放射线检测器80而移动放射线照射装置101时,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80的晃动。并且,将支架125移动到第2位置时,能够将平坦面21c与放射线检测器80之间的间隙设为较大,因此能够将防污袋更轻松地安装在放射线检测器80上。
并且,当支架125位于第1位置时,还具备使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上边缘部相对平坦面21c固定的固定部70,因此将放射线检测器80保持在支架125上而移动放射线照射装置101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放射线检测器80的晃动。
并且,如本实施方式,当设为放射线检测器80仅保持在支架125的局部时,可能导致放射线检测器80丢失。因此,通过具备锁定固定部70的锁定部72,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80丢失。
并且,由于将固定部70以能够在平坦面21c上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平坦面21c,因此即使在将尺寸不同的放射线检测器80保持在支架125时,也能够使放射线检测器80的上边缘部相对平坦面21c固定。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放射线检测器80设为具有矩形平板形状,但基本上具有矩形平板形状即可。例如,或者在一个边缘部形成有把手,或者在一个边缘部形成有缺口或凸部,即使一个边缘部不是直线,只要其他三个边缘部大致相互正交即可。该情况下,通过使不是直线的一个边缘部位于上侧,使其他三个边缘部侧位于下侧,能够在其他三个边缘部侧将放射线检测器80保持在支架25上。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支架25、125上保持一个放射线检测器80,但也可以使支架25、125构成为根据主体部20的厚度来保持多个放射线检测器80。该情况下,在支架25、125上形成有与所保持的放射线检测器80的数量对应的数量的插入口25a、125a即可。
并且,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设为使挡块123、124具有锥形表面的形状,但也可以将锥形表面设为曲面。并且,也可以设为具有上侧成为凸出的任意形状。
并且,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与放射线检测器的尺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两个挡块123、124,但在只有一个放射线检测器的尺寸时,在与放射线检测器的尺寸对应的位置上只安装一个挡块即可。并且,当进一步使用不同的多个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时,在与放射线检测器的尺寸对应的多个位置上安装挡块即可。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通过将检测器保持部设为以使一个边缘部成为铅垂方向下侧,使相反一侧的边缘部成为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保持放射线检测器,从而能够从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朝向相反一侧的边缘部轻松地安装防污袋。
并且,通过将主体部设为与平坦面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比与平坦面平行的方向的长度短,从而能够使主体部构成为在与平坦面正交的方向上变薄。由此,检测器保持部移动到第1位置而能够与主体部一体紧凑地保持放射线检测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同时使装置的尺寸变大,从而能够在容纳放射线检测器的同时进行敏捷的拍摄。
并且,通过在第1位置使放射线检测器保持在比平坦面的表面更靠至少内侧,从而将检测器保持部移动到第1位置而能够使容纳有放射线检测器的状态的主体部更紧凑。
并且,检测器保持部为了对放射线检测器进行充电而具备与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的连接器,通过该设定,能够在将放射线检测器容纳于主体部的状态下对放射线检测器进行充电。
并且,使连接器至少在第1位置与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并至少在第2位置解除与放射线检测器的电连接,通过该设定,只进行使检测器保持部从第1位置移动至第2位置这种从主体部取出放射线检测器的操作,就能够解除放射线检测器的充电。
并且,放射线检测器上可能附着有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检测器保持部上也可能附着有这些,但通过将检测器保持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从而在检测器保持部脏污时能够从主体取下检测器保持部而轻松地进行清洗。并且,更换容纳不同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的检测器保持部也变得容易。
并且,如上所述,在检测器保持部可能附着有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但通过对检测器保持部实施抗菌加工,能够防止检测器保持部受细菌侵袭。
并且,通过将平坦面设为朝向连结有臂部侧倾斜,从而在将放射线检测器保持在检测器保持部而移动放射线照射装置时,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的晃动。并且,将检测器保持部移动到第2位置时,能够将平坦面与放射线检测器之间的间隙设为较大,因此能够将防污袋更加轻松地安装在放射线检测器。
并且,当检测器保持部位于第1位置时,还具备使放射线检测器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相对平坦面固定的固定部,通过该设定,在将放射线检测器保持在检测器保持部而移动放射线照射装置时,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的晃动。
并且,通过将固定部以能够在平坦面上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平坦面上,从而即使将尺寸不同的放射线检测器保持在检测器保持部时,也能够使放射线检测器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相对平坦面固定。
并且,通过还具备锁定固定部的锁定部,从而无法从固定部轻松地取下放射线检测器,因此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丢失。
并且,通过在平坦面上的与放射线检测器相对置的位置上设置缓冲件,从而即使放射线检测器与平坦面碰撞,也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的损伤。
并且,通过将缓冲件设置在与所使用的放射线检测器的尺寸对应的多个位置,从而即使在保持各种尺寸的放射线检测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的损伤。
并且,通过还具备使被检测器保持部保持的放射线检测器向沿着平坦面与一个边缘部正交的至少一个方向施力的施力部,能够在使放射线检测器向至少一个方向施力的状态下保持在检测器保持部,因此将放射线检测器保持在检测器保持部而移动放射线照射装置时,能够防止放射线检测器的晃动。
符号说明
1-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2-装置载置面,3-床,10-腿部,11-底座,12-车轮部,20-主体部,21-框体,21a、21c-平坦面,22-控制装置,23-显示器,25、125-支架,25b-铰链,30-臂部,31-第1臂,32-第2臂,33-第1转动部,34-第2转动部,35-安装部,40-射线源部,50-升降机构,60-防污袋,62A、62B-连接器,70-固定部,71-导孔,72-锁定部,73a、73b、73c、73d-缓冲件,80-放射线检测器,123、124-挡块。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放射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腿部,能够在装置载置面上行走;
射线源部,产生放射线;
臂部,安装有所述射线源部;
主体部,连结有该臂部,且在与连结有该臂部侧相反一侧具有平坦面,并且被所述腿部保持;以及
检测器保持部,支撑检测所述放射线且具有矩形平板形状的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并且以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所述第1位置是沿着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平坦面保持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位置保持至少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该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的位置,
所述平坦面向连结有所述臂部的一侧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以使所述一个边缘部成为铅垂方向下侧、且所述相反一侧的边缘部成为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保持所述放射线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部中,与所述平坦面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比与所述平坦面平行的方向的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在所述第1位置将所述放射线检测器保持在比所述平坦面的表面靠至少内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以能够围绕与所述一个边缘部延伸的方向平行的转动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以能够在与所述一个边缘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具备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为了对所述放射线检测器进行充电而与该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器至少在所述第1位置上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并至少在所述第2位置上解除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被实施抗菌加工。
11.(删除)
1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还具备固定部,当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固定部将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所述相反一侧的边缘部固定在所述平坦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以能够在所述平坦面上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平坦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还具备锁定部,所述锁定部为了禁止所述固定部的移动而锁定该固定部。
1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在所述平坦面上的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相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缓冲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缓冲件设置在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周围的至少局部相对置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缓冲件设置在与所使用的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尺寸对应的多个位置。
18.(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还具备施力部,所述施力部使被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保持的所述放射线检测器向沿着所述平坦面与所述一个边缘部正交的至少一个方向施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多个与多个尺寸的所述放射线检测器对应的所述施力部。

Claims (19)

1.一种放射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腿部,能够在装置载置面上行走;
射线源部,产生放射线;
臂部,安装有所述射线源部;
主体部,连结有该臂部,且在与连结有该臂部侧相反一侧具有平坦面,并且被所述腿部保持;以及
检测器保持部,支撑检测所述放射线且具有矩形平板形状的放射线检测器的一个边缘部,并且以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所述第1位置是沿着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平坦面保持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位置保持至少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该一个边缘部相对置的相反一侧的边缘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以使所述一个边缘部成为铅垂方向下侧、且所述相反一侧的边缘部成为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保持所述放射线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部中,与所述平坦面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比与所述平坦面平行的方向的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在所述第1位置将所述放射线检测器保持在比所述平坦面的表面靠至少内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以能够围绕与所述一个边缘部延伸的方向平行的转动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以能够在与所述一个边缘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具备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为了对所述放射线检测器进行充电而与该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器至少在所述第1位置上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电连接,并至少在所述第2位置上解除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器保持部被实施抗菌加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平坦面向连结有所述臂部的一侧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还具备固定部,当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固定部将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所述相反一侧的边缘部固定在所述平坦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以能够在所述平坦面上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平坦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还具备锁定部,所述锁定部为了禁止所述固定部的移动而锁定该固定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在所述平坦面上的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相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缓冲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缓冲件设置在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周围的至少局部相对置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缓冲件设置在与所使用的所述放射线检测器的尺寸对应的多个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还具备施力部,所述施力部使被所述检测器保持部保持的所述放射线检测器向沿着所述平坦面与所述一个边缘部正交的至少一个方向施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多个与多个尺寸的所述放射线检测器对应的所述施力部。
CN201680038024.3A 2015-07-31 2016-05-23 放射线照射装置 Active CN107708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1641 2015-07-31
JP2015151641 2015-07-31
JP2015226204A JP6134992B2 (ja) 2015-07-31 2015-11-19 放射線照射装置
JP2015-226204 2015-11-19
PCT/JP2016/002487 WO2017022153A1 (ja) 2015-07-31 2016-05-23 放射線照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566A true CN107708566A (zh) 2018-02-16
CN107708566B CN107708566B (zh) 2020-10-30

Family

ID=5798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8024.3A Active CN107708566B (zh) 2015-07-31 2016-05-23 放射线照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6821B2 (zh)
EP (1) EP3329850B1 (zh)
JP (1) JP6134992B2 (zh)
CN (1) CN1077085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5899B2 (ja) * 2015-07-16 2017-06-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DE102016013315A1 (de) * 2016-11-08 2018-05-09 RayScan Technologies GmbH Mes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esssystems
JP7160937B2 (ja) * 2018-09-27 2022-10-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
EP3858242A1 (en) * 2020-02-03 2021-08-0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leaning and charging portable x-ray detector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6676A (ja) * 2005-04-19 2006-11-02 Shimadzu Corp 回診用x線装置
JP2011160913A (ja) * 2010-02-08 2011-08-25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移動型放射線撮影装置
CN102283660A (zh) * 2010-05-24 2011-12-21 通用电气公司 便携放射成像系统
CN202589542U (zh) * 2011-02-22 2012-12-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保持机构和移动式放射线照射装置
CN103705257A (zh) * 2012-10-09 2014-04-09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运输x射线检测器和检测器控制装置的系统
JP2014147465A (ja) * 2013-01-31 2014-08-21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1835B2 (ja) * 2002-10-04 2007-10-1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回診用x線撮影装置
US7016467B2 (en) * 2004-08-13 2006-03-21 Jack Jerome Brooks Mobile digital radiography x-ray apparatus and system
US7866163B2 (en) * 2004-10-04 2011-01-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adiographic detector docking station with dynamic environmental control
DE102004061506A1 (de) * 2004-11-25 2006-06-01 Siemens Ag Stativ für eine Röntgenanlage
CN101470340B (zh) * 2007-12-28 2013-08-07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暗盒托盘和x-射线成像装置
US8292504B2 (en) * 2008-03-18 2012-10-23 Fujifilm Corporation Cassette accommodating device, and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
JP5377007B2 (ja) * 2008-03-18 2013-12-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セッテ収容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KR101085196B1 (ko) * 2008-05-30 2011-11-21 이종인 디지털 엑스선 촬영 장치
JP5538694B2 (ja) * 2008-08-28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852985B2 (en) * 2009-03-13 2010-12-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gital image detector with removable battery
US8324585B2 (en) * 2009-05-11 2012-12-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gital image detector
JP5528012B2 (ja) * 2009-06-01 2014-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5489613B2 (ja) * 2009-09-25 2014-05-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US8961011B2 (en) * 2010-04-13 2015-02-24 Carestream Health, Inc. Mobile radiography unit having multiple monitors
JP5570869B2 (ja) * 2010-05-12 2014-08-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可搬型放射線撮影装置
US8174358B2 (en) * 2010-05-24 2012-05-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andheld X-ray system interface with tracking feature
US8840304B2 (en) * 2010-06-14 2014-09-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sitioner for ultra-portable imaging system
US8364241B2 (en) * 2010-06-14 2013-01-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iring a wireless device with a system through a charge cradle
US8678649B2 (en) * 2010-06-25 2014-03-25 Varian Medical Systems, Inc. Conversion of existing portable or mobile analog radiographic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igital radiographic applications
US8319506B2 (en) * 2010-06-28 2012-11-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tector sta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a portable detector including same
JP5665405B2 (ja) 2010-07-30 2015-02-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US8622614B2 (en) * 2010-08-23 2014-01-07 Carestream Health, Inc. Locking device for mobile X-ray system
JP5517855B2 (ja) * 2010-09-17 2014-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撮影装置
JP5650509B2 (ja) * 2010-11-29 2015-0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用カセッテキャリア及び可搬型放射線撮影装置
US9125611B2 (en) * 2010-12-13 2015-09-08 Orthoscan, Inc. Mobile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
JP5265713B2 (ja) * 2011-01-27 2013-08-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カセッテ用充電器
JP5438714B2 (ja) * 2011-03-31 2014-03-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
US8721176B2 (en) * 2011-05-06 2014-05-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chargeable image detector system and method
JP2012254220A (ja) * 2011-06-09 2012-12-27 Canon Inc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CN104244835B (zh) * 2011-09-12 2017-03-01 卡尔斯特里姆保健公司 用于存储在移动射线照相成像装置处的电子网格保持器和检测器的充电器和使用所述充电器的方法
DE102011082607B4 (de) * 2011-09-13 2017-08-03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ein kabellos betreib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insbesondere einen Flachdetektor eines Röntgengerätes, und mobiles Röntgengerät
EP2762077B1 (en) * 2011-09-29 2017-12-20 Fujifilm Corporation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radiograph detection equipment
US8956045B2 (en) * 2011-09-30 2015-02-17 Fujifilm Corporation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US9101316B2 (en) * 2011-11-30 2015-08-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rtable radiation detector and system
US8975868B2 (en) * 2011-11-30 2015-03-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harg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X-ray detectors
JP5619039B2 (ja) * 2012-01-12 2014-11-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US9078597B2 (en) * 2012-04-05 2015-07-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bile x-ray unit with integrated x-ray shield
US9855017B2 (en) * 2012-04-13 2018-01-02 Carestream Health, Inc. Modular accessory sleeve for portable radiographic detectors
US9788810B2 (en) * 2015-06-25 2017-10-17 Portavision Medic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X-ray imaging alignment
KR20150013573A (ko) * 2012-04-24 2015-02-05 포터비전 메디컬 엘엘씨 모바일 영상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861678B2 (en) * 2012-05-11 2014-10-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etween a digital X-ray detector and an X-ray imaging system
US8891733B2 (en) * 2012-05-11 2014-11-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etween a digital X-ray detector and an X-ray imaging system
JP6000787B2 (ja) * 2012-09-28 2016-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38611B2 (ja) * 2012-09-28 2017-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型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222960B2 (ja) * 2012-11-12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発生用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影装置
US9649080B2 (en) * 2012-12-05 2017-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4155620A (ja) * 2013-02-15 2014-08-28 Canon Inc 移動型x線発生装置
JP6242060B2 (ja) * 2013-02-19 2017-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型x線撮影装置
JP6065248B2 (ja) * 2013-02-27 2017-01-2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撮影装置
US9456799B2 (en) * 2013-03-08 2016-10-04 Virtual Imaging, Inc. Modality with multicomputer system and powering sequence therefor
JP6224901B2 (ja) * 2013-03-14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型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移動型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4204823A (ja) * 2013-04-12 2014-10-30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移動型x線装置
JP6200202B2 (ja) * 2013-04-26 2017-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型放射線発生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US9402592B2 (en) * 2013-06-05 2016-08-02 Cmt Medical Technologies Ltd. Wireless X-ray system
KR102105853B1 (ko) * 2013-07-26 2020-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 선 스티칭 지그
WO2015073105A1 (en) * 2013-09-03 2015-05-21 Thomas Welsh Articulating display for a mobile radiographic machine
JP6312388B2 (ja) 2013-09-05 2018-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型x線撮影装置
JP6324009B2 (ja) * 2013-09-12 2018-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発生用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影装置
JP6127850B2 (ja) * 2013-09-13 2017-05-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可搬型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6050206B2 (ja) * 2013-09-17 2016-12-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環境制御装置
JP6039593B2 (ja) * 2013-09-17 2016-12-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可搬型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可搬型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6113093B2 (ja) * 2013-09-17 2017-04-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可搬型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可搬型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KR20150052769A (ko) * 2013-11-06 2015-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선 디텍터, 엑스선 촬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878267B1 (en) * 2013-11-28 2018-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878264B1 (en) * 2013-11-29 2017-11-15 Agfa HealthCare N.V. Mobile x-ray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 x-ray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bagging an x-ray detector into a hygiene protective cover
EP2910189B1 (en) * 2014-02-21 2016-09-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X-ray grid structure and x-r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6170863B2 (ja) * 2014-03-28 2017-07-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カセッテ
JP6501758B2 (ja) * 2014-04-03 2019-04-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型x線撮影装置
WO2015156224A1 (ja) * 2014-04-07 2015-10-15 株式会社 日立メディコ 移動型x線装置、移動型x線装置の充電方法
JP2015217112A (ja) * 2014-05-16 2015-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型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移動型放射線発生用装置
JP6548451B2 (ja) * 2014-07-07 2019-07-2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JP6405769B2 (ja) * 2014-07-25 2018-10-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WO2016018064A1 (en) * 2014-07-30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X-ray apparatus
US10433805B2 (en) * 2014-09-03 2019-10-08 Shimadzu Corporatio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for rounds
JP6305890B2 (ja) * 2014-09-22 2018-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カセッ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カセッテ
JP6155240B2 (ja) * 2014-09-22 2017-06-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カセッテおよび電子カセッテシステム
JP6259382B2 (ja) * 2014-09-22 2018-0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カセッテ
KR102089370B1 (ko) * 2014-09-23 2020-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엑스선 촬영기기
JP6251147B2 (ja) * 2014-09-29 2017-12-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カセッテおよび電子カセッテの作動方法
WO2016060490A1 (en) * 2014-10-17 2016-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X-ray imag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x-ray imaging system
KR20160063074A (ko) * 2014-11-26 2016-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선 장치 및 엑스선 디텍터
EP3025647B1 (en) * 2014-11-28 2019-0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X-ray detector and x-ray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368823B2 (en) * 2015-01-30 2019-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ographing apparatus,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072100B2 (ja) * 2015-01-30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5650B2 (ja) * 2015-03-23 2018-09-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X線撮影装置
JP6438333B2 (ja) * 2015-03-23 2018-1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型x線撮影装置
US9931089B2 (en) * 2015-03-31 2018-04-03 Fujifilm Corporation Radiation irradiation apparatus
JP6367149B2 (ja) * 2015-05-29 2018-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セッテ
WO2016208154A1 (ja) * 2015-06-22 2016-12-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EP3320842B1 (en) * 2015-07-07 2020-02-12 Fujifilm Corporation Radiography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adiography apparatus and program
KR20170011340A (ko) * 2015-07-22 201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선 디텍터 및 엑스선 촬영장치
WO2017043041A1 (ja) * 2015-09-08 2017-03-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装置のモニタ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放射線照射装置
JP2017064360A (ja) * 2015-09-29 2017-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装置
US10271805B2 (en) * 2015-10-26 2019-04-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ccommodation apparatus of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ccommodation system and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6676A (ja) * 2005-04-19 2006-11-02 Shimadzu Corp 回診用x線装置
JP2011160913A (ja) * 2010-02-08 2011-08-25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移動型放射線撮影装置
CN102283660A (zh) * 2010-05-24 2011-12-21 通用电气公司 便携放射成像系统
CN202589542U (zh) * 2011-02-22 2012-12-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保持机构和移动式放射线照射装置
CN103705257A (zh) * 2012-10-09 2014-04-09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运输x射线检测器和检测器控制装置的系统
JP2014147465A (ja) * 2013-01-31 2014-08-21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34992B2 (ja) 2017-05-31
JP2017029680A (ja) 2017-02-09
EP3329850B1 (en) 2019-12-04
EP3329850A4 (en) 2018-10-03
US20180116615A1 (en) 2018-05-03
US10856821B2 (en) 2020-12-08
EP3329850A1 (en) 2018-06-06
CN107708566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8566A (zh) 放射线照射装置
US9693746B2 (en) Mobile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517561B2 (en) Self-calibrating technique for x-ray imaging scanners
JP6145899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JP2010057546A (ja) X線撮影装置
JP2012176122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CN107949329A (zh) 放射线照射装置的辅助搬送方法、辅助搬送装置以及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JP6627238B2 (ja) 撮影台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591784B1 (ko) 길이조절이 가능한 검출기 암 및 이를 구비한 레일시스템
EP2878264B1 (en) Mobile x-ray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 x-ray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bagging an x-ray detector into a hygiene protective cover
US10674977B2 (en) Radi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CN107920791B (zh) 放射线照射装置
WO2017022153A1 (ja) 放射線照射装置
JP6262515B2 (ja) カセッテホルダースタンド
JP6791487B2 (ja) X線検査システム及びx線照射装置
KR102627758B1 (ko) 방사선 촬영 보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방사선 촬영 장치
JP6830402B2 (ja) X線検査システム及びx線照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