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5036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5036A
CN107425036A CN201710347671.9A CN201710347671A CN107425036A CN 107425036 A CN107425036 A CN 107425036A CN 201710347671 A CN201710347671 A CN 201710347671A CN 107425036 A CN107425036 A CN 107425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ection
area
display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76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允瑄
李相祚
朴容在
尹美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25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5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其中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其中定位有焊盘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位于显示区域中,第一弯曲部以第一曲率半径弯曲,第二弯曲部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第二弯曲部以小于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二曲率半径弯曲。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于2016年5月23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并且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的第10-2016-0062766号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衬底上布置各种层和各种元件来制造。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其中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其中定位有焊盘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位于显示区域中,第一弯曲部以第一曲率半径弯曲,第二弯曲部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域中,第二弯曲部以小于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二曲率半径弯曲。
第二弯曲部可位于第一弯曲部与焊盘部之间。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之间。第一区域可以以大于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三曲率半径弯曲。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之间。第一区域可部分地位于显示区域中并且部分地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域中。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在第一非显示区域中位于第二弯曲部的外侧。第二区域可以以大于第三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弯曲或者可为基本上平坦的。
焊盘部可位于第二区域中。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附接至焊盘部。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驱动电路芯片,驱动电路芯片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驱动电路芯片,驱动电路芯片安装在第二区域上。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主区域,主区域是基本上平坦的。第二弯曲部可在与主区域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处于与第一弯曲部或主区域重叠的关系。
第二区域可定位成使得其边缘朝向主区域。
第一弯曲部可具有等于或大于约1mm的曲率半径。
第二弯曲部可具有小于约1mm的曲率半径。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支承件,支承件位于由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限制的弯曲间隙中。
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可附接至支承件。
支承件可包括支承层和分别位于支承层的相对表面上的粘合层。
支承层可包括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和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支承件,支承件包括容纳第二弯曲部的凹部。
支承件可包括按压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平坦的底部。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二非显示区域。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三弯曲部和第四弯曲部,第三弯曲部位于显示区域中并且基于在与第一弯曲部的弯曲轴线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弯曲轴线以第三曲率半径弯曲,第四弯曲部位于第二非显示区域中并且以小于第三曲率半径的第四曲率半径弯曲。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三区域位于第三弯曲部与第四弯曲部之间,第四区域在第二非显示区域中位于第四弯曲部的外侧。显示面板还可包括主区域,主区域是基本上平坦的。第四区域可定位成使得其边缘朝向主区域。
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三非显示区域。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五弯曲部和第六弯曲部,第五弯曲部位于显示区域中并且基于在与第一弯曲部的弯曲轴线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弯曲轴线以第五曲率半径弯曲,第六弯曲部位于第三非显示区域中并且以小于第五曲率半径的第六曲率半径弯曲。
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位于显示区域的边缘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弯曲部,并且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弯曲部。显示区域显示从显示面板的前侧可视的图像。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被弯曲成使得非显示区域被第一弯曲部遮挡为不能从显示面板的前侧可视。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之间。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之间的边界可定位在第一区域中。第一弯曲部可在远离显示面板的前侧的方向上以第一曲率半径弯曲。第一区域可不被弯曲或以大于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三曲率半径弯曲。第二弯曲部可从第一区域在朝向显示面板的后侧的方向上以小于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二曲率半径弯曲。
非显示区域还可包括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在第二弯曲部的端部处在朝向显示面板的后侧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区域连接至柔性印刷电路板或驱动芯片。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支承件,支承件位于由第一弯曲部、第一区域、第二弯曲部、第二区域和显示面板的后侧中与第一弯曲部相邻的部分限定的内部空间中。
支承件可粘合地附接至第一弯曲部、第一区域、第二弯曲部、第二区域和显示面板的后侧中与第一弯曲部相邻的部分中的至少两个。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特征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示意性地描绘处于显示装置被弯曲之前状态的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一次之后以及显示装置被弯曲两次之后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两次之后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一个像素区域的布局图。
图7示出了沿着图1的线VII-VII'取得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示意性地描绘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图8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之后沿着线IX-IX'取得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件的立体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所示的支承件的堆叠结构。
图12示出了图10中所示的支承件被设置在图4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和图14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件的剖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件被设置在图4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然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记载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示例性实现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地示出,层和区域的尺寸可能被放大。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
在下文中,示例性地描述了作为显示装置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但本文中所描述的各方面可以是可应用于其它显示装置的。
图1示出了示意性地描绘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并且图2为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10和连接至显示面板10的柔性印刷电路板(PCB)20和30。
显示面板10可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A,其中显示区域DA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NA中布置有用于生成和/或传输施加到显示区域DA的各种信号的元件和/或布线,非显示区域NA布置在显示区域DA的外部。在图1中,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A的边界L用虚线指示。在图1中位于虚线上方的显示面板10的宽的区域对应于显示区域DA,并且在图1中位于虚线下方的显示面板10的窄的区域对应于非显示区域NA。在图1中,显示面板10的仅下部区域被示出为包括非显示区域NA,但是应理解,显示面板10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和/或显示面板10的上部边缘可包括非显示区域NA。
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DA中布置有多个像素PX,例如以矩阵形式布置有多个像素PX。显示区域DA中可布置有信号线,例如,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和多个驱动电压线。多个栅极线可基本上在第一方向D1(例如,行方向)上延伸,并且多个数据线和多个驱动电压线可在与第一方向D1相交的第二方向D2(例如,列方向)上延伸。每个像素PX可与栅极线、数据线和驱动电压线连接以经由它们来接收栅极信号、数据信号和驱动电压。
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NA中可布置有用于接收来自显示面板10的信号的焊盘部PP(参见图1),并且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一端可连接至焊盘部PP。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另一端可连接至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30。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30可连接至外部装置(诸如,例如外部印刷电路板)以传输如图像数据的信号。
非显示区域NA中可布置有驱动器,或者连接至焊盘部PP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中可布置有驱动器,其中驱动器生成和/或处理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的各种信号。驱动器可包括向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向栅极线施加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器以及控制数据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的信号控制器。
如图1中所示,数据驱动器可作为集成电路芯片400安装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上,并且可作为带载封装(TCP)连接至焊盘部PP。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据驱动器可安装在显示区域DA和焊盘部PP之间的非显示区域NA上。栅极驱动器可为集成电路芯片。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栅极驱动器可被集成在显示面板10的左边缘/右边缘的非显示区域NA中。信号控制器可包括在包括数据驱动器的集成电路芯片400中或者可被提供为独立的集成电路芯片。当集成电路芯片400安装在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NA上时,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可被省略,并且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30可被附接至焊盘部PP。
显示面板10可包括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第一弯曲部B1可在显示区域DA中布置得靠近非显示区域NA,并且第二弯曲部B2可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显示面板10可在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处被弯曲。位于显示面板10的第一弯曲部B1的上侧处的主区域M可以不弯曲,而是可基本上保持平坦状态。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之间可布置有第一区域C1,并且第二弯曲部B2的外侧处可布置有第二区域C2。焊盘部PP可布置在第二区域C2处。
已经参照示出了显示面板10被弯曲之前的状态的图1和图2示意性地描述了显示装置的整体配置。在下文中,关于显示面板10的弯曲,将参照图3和图4对作为完整产品的处于弯曲状态的显示面板10进行详细描述。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一次之后以及被弯曲两次之后的侧视图。
显示面板10可在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中被弯曲。例如,显示面板10可被弯曲两次。参照图3,显示面板10可在第一弯曲部B1中被弯曲。第一弯曲部B1中的弯曲程度可取决于第一弯曲部B1的物理特性,诸如厚度、柔性和杨氏模量。此外,由于第一弯曲部B1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所以弯曲可被执行到使得显示区域DA中的各种布线和元件不被损坏的程度。
第一弯曲部B1可基于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第一弯曲轴线X1以第一曲率半径R1弯曲。第一曲率半径R1可被定义为从第一弯曲轴线X1至第一弯曲部B1的最短距离。第一曲率半径R1可例如等于或大于约1mm。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曲率半径R1可为约2mm至6mm。当显示面板10的第一弯曲部B1被弯曲时,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NA可布置为与第三方向D3相反,其中第三方向D3与显示区域DA的后侧,例如,与显示面板10的前表面(其上显示图像的表面)相对应。相应地,死区可在与第二方向D2平行的方向上移除,其中,死区在显示区域DA如图2中所示被弯曲之前非显示区域NA布置在与显示区域DA相同的平面中时存在。随着第一曲率半径R1变小,第一弯曲部B1在整个显示面板10中占据的面积可减小。
参照图4,显示面板10可在第二弯曲部B2处被弯曲。显示面板10可基本上在第一弯曲部B1处和第二弯曲部B2处被弯曲,以处于如图4中所示的状态。第二弯曲部B2可布置在第一弯曲部B1与焊盘部PP之间。第二弯曲部B2的弯曲程度可取决于第二弯曲部B2的物理特性。当第二弯曲部B2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时,弯曲可被执行到使得非显示区域NA中的各种布线不被损坏的程度。
第二弯曲部B2可基于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第二弯曲轴线X2以第二曲率半径R2弯曲。第二曲率半径R2可被定义为从第二弯曲轴线X2至第二弯曲部B2的最短距离。第二曲率半径R2可小于第一曲率半径R1。例如,第二曲率半径R2可小于约1mm,或者例如约0.1mm至约0.4mm。当显示面板10在第二弯曲部B2中以第二曲率半径R2弯曲时,显示面板10可在与其厚度方向对应的第三方向D3上变厚,从而减小与第三方向D3平行的方向上的死区。
第二弯曲部B2可被显示面板10的第一弯曲部B1或主区域M覆盖。相应地,第二弯曲部B2可从显示面板10的前侧不可视。例如,第二弯曲部B2可处于在与主区域M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第三方向D3)上与第一弯曲部B1或与主区域M重叠的关系。
布置在第一弯曲部B1与第二弯曲部B2之间的第一区域C1可包括显示区域DA与非显示区域NA之间的边界L。相应地,第一区域C1可部分地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并且部分地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当从其前侧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区域C1可形成显示面板10的一个边缘。例如,第一区域C1的在与第二方向D2平行的方向上突出最多的部分与显示面板10的边缘相对应。第一区域C1的与显示区域DA对应的部分可布置为从显示面板10的前侧可视,但是第一区域C1的与非显示区域NA对应的部分可布置为从显示面板10的前侧不可视。
当第一区域C1布置在第一弯曲部B1与第二弯曲部B2之间时,第一区域C1可以以预定曲率半径弯曲。例如,第一区域C1可以以与第一曲率半径R1基本上相同的曲率半径弯曲。第一区域C1可基于第一弯曲轴线X1弯曲。
当第一区域C1中的一部分和第一弯曲部B1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时,第一区域C1中的一部分和第一弯曲部B1可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屏幕。然而,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弯曲部B1被弯曲时,如果旨在仅在显示面板10的平坦部分上(例如,仅在主区域M上)显示图像,则第一弯曲部B1中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区域C1可被边框等覆盖以不可视。
非显示区域NA可包括位于第二弯曲部B2的外侧处的第二区域C2。焊盘部PP可布置在第二区域C2中,并且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可附接至焊盘部PP。在第二区域C2中,例如在第二弯曲部B2与焊盘部PP之间可安装有驱动电路芯片。在显示面板10被弯曲时,第二区域C2可不被弯曲,而是可保持基本上平坦。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区域C2可被稍微弯曲。例如,第二区域C2可以以大于第三曲率半径R3的曲率半径弯曲。
当第二弯曲部B2以较小的第二曲率半径R2弯曲时,第二区域C2可布置为不与显示面板10的非弯曲的主区域M基本上平行,并且使其端部(与图1中的显示面板10的下端部相对应)面对主区域M。相应地,当安装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上的集成电路芯片400(例如,驱动电路芯片)和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布置在由显示面板10的主区域M和第二弯曲部B2限制在第三方向D3(厚度方向)上的空间内时,死区可被最小化。
关于图3和图4,描述了第一弯曲部B1首先被弯曲,并且第二弯曲部B2随后被弯曲。这样的描述不旨在限制弯曲部B1和B2的弯曲顺序。例如,第二弯曲部B2可被弯曲,并且随后,第一弯曲部B1可被弯曲,或者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可基本上同时被弯曲。尽管描述了第一区域C1具有与第一弯曲部B1的第一曲率半径R1基本上相同的曲率半径,但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区域C1可具有与第一弯曲部B1的第一曲率半径R1不同的曲率半径。
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三次之后的侧视图。
显示面板10可在布置于显示区域DA中的第一弯曲部B1处基于第一弯曲轴线X1以第一曲率半径R1弯曲,并且可在布置于非显示区域NA中的第二弯曲部B2处基于第二弯曲轴线X2以第二曲率半径R2弯曲。布置在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之间并且包括显示区域DA与非显示区域NA之间的边界L的第一区域C1可基于第三弯曲轴线X3以第三曲率半径R3弯曲。第三曲率半径R3可被定义为从第三弯曲轴线X3至第一区域C1的最短距离。第三曲率半径R3可大于第一曲率半径R1。由此,当第一区域C1的第三曲率半径R3大时,当从显示面板10的前方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区域C1的突出程度(例如,主区域M与第一区域C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可小于图4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突出程度。相应地,当旨在仅在显示面板10的平坦区域上显示图像时,相比于图4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被边框等覆盖的区域可被进一步减小,并且死区也可被进一步减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C1可以不弯曲。
现在,显示面板10的堆叠结构将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PX一起基于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来描述。
图6示出了布置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一个像素区域的布局图,并且图7示出了沿着图1的线VII-VII'取得的剖视图。
参照图6,显示装置可包括多个信号线121、171和172以及连接至多个信号线121、171和172的多个像素PX。
信号线121、171和172可包括传输栅极信号的多个栅极线121、传输数据信号的多个数据线171和传输驱动电压的多个驱动电压线172。像素PX可包括开关晶体管Qs、驱动晶体管Qd、存储电容器和发光器件。
开关晶体管Qs的控制端子可连接至栅极线121,开关晶体管Qs的输入端子可连接至数据线171,并且开关晶体管Qs的输出端子可连接至驱动晶体管Qd。开关晶体管Qs可响应于施加到栅极线121的栅极信号来将施加到数据线171的数据信号传输到驱动晶体管Qd。
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子可连接至开关晶体管Qs,输入端子可连接至驱动电压线172,并且驱动晶体管Qd的输出端子可连接至发光器件。驱动晶体管Qd可允许输出电流流过,其中,输出电流的量根据施加在控制端子与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而变化。
存储电容器可连接在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子与输入端子之间。存储电容器可通过施加到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子的数据信号来充电。即使在开关晶体管Qs关断之后,存储电容器也可保持所充的电荷。
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器件可包括连接至驱动晶体管Qd的输出端子的阳极和连接至公共电压的阴极。发光器件可根据驱动晶体管Qd的输出电流通过发出具有可变强度的光来显示图像。
开关晶体管Qs和驱动晶体管Qd可为n沟道或p沟道电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晶体管Qs、驱动晶体管Qd、存储电容器和发光器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连接。
参照图7,显示面板10可包括衬底110和布置在衬底110上的多个层。虽然多个像素PX可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但是为了简化图7的视图,将示出并描述仅一个像素PX和仅一个驱动晶体管Qd。
第一弯曲部B1可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相应地,第一弯曲部B1可具有其中布置有像素PX的显示区域DA的堆叠结构。第二弯曲部B2可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相应地,第二弯曲部B2可具有与第一弯曲部B1不同的堆叠结构。例如,第二弯曲部B2可具有能够以小于约1mm的小曲率半径有效地弯曲的堆叠结构。在下文中,在主要参照图6和图7描述其中布置有第一弯曲部B1的显示区域DA时,其中布置有第二弯曲部B2的非显示区域NA将以与非显示区域NA和显示区域DA的差异相关联的方式进行描述。
衬底110可为由透明聚合物膜制成的柔性衬底。例如,衬底110可由诸如聚酰亚胺、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醚酮、聚碳酸酯、聚乙烯磺酸酯、聚芳酯等的塑料制成。
缓冲层111可布置在衬底110上以防止可能导致半导体特性劣化的杂质扩散和水分渗透。缓冲层111可包括诸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氧化铝(Al2O3)、氧化铪(HfO3)、氧化钇(Y2O3)等的无机材料。缓冲层111可横跨衬底110的整个表面形成。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缓冲层111可从第二弯曲部B2省略。
第一半导体154a和第二半导体154b可布置在缓冲层111上。第一半导体154a可包括沟道区,并且还可包括通过掺杂形成的源区和漏区,源区和漏区可布置在沟道区的相反侧处。第二半导体154b可包括沟道区152b,并且还可包括通过掺杂形成的源区153b和漏区155b,源区153b和漏区155b可布置在沟道区152b的相反侧处。第一半导体154a和第二半导体154b可包括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或非晶硅。
第一半导体154a和第二半导体154b上可布置有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等的无机材料的栅极绝缘层14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栅极绝缘层140可布置在第二弯曲部B2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栅极绝缘层140可不布置在第二弯曲部B2处。
栅极绝缘层140上可布置有包括栅极线121、第一栅电极124a、第二栅电极124b、第一布线127和第二布线129的栅极导体。栅极导体可包括诸如钼(Mo)、铜(Cu)、铝(Al)、银(Ag)、铬(Cr)、钽(Ta)或钛(Ti)的金属或其金属合金。例如,栅极导体可由诸如钼或钼合金的钼基金属制成。第一栅电极124a可与第一半导体154a的沟道区重叠,并且第二栅电极124b可与第二半导体154b的沟道区152b重叠。第一布线127可为布线(例如,驱动电压供给线、公共电压供给线或数据线)中的布置在第二区域C2中的一部分,并且第二布线129可为布线中的布置在第一区域C1中的一部分。
栅极绝缘层140和栅极导体上可布置有层间绝缘层160。层间绝缘层160和栅极绝缘层140中可形成有与第一半导体154a的源区重叠的接触孔183a、与第一半导体154a的漏区重叠的接触孔185a、与第二半导体154b的源区153b重叠的接触孔183b以及与第二半导体154b的漏区155b重叠的接触孔185b。层间绝缘层160中可形成有与第一布线127重叠的接触孔187和与第二布线129重叠的接触孔189。层间绝缘层160可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SiON)和氟氧化硅(SiOF)的无机材料。层间绝缘层160可从第二弯曲部B2省略。
层间绝缘层160上可布置有包括数据线171、驱动电压线172、第一源电极173a、第二源电极173b、第一漏电极175a、第二漏电极175b和连接线179的数据导体。在第二弯曲部B2中,在衬底110与连接线179之间可布置有钝化层(保护层)165。钝化层165可在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中与栅极绝缘层140重叠,并且还可与层间绝缘层160重叠。钝化层165可包括有机材料。
第一源电极173a和第一漏电极175a可分别经由接触孔183a和185a连接至第一半导体154a的源区和漏区。第一漏电极175a可经由接触孔184连接至第二栅电极124b。第二源电极173b和第二漏电极175b可分别经由接触孔183b和185b连接至第二半导体154b的源区153b和漏区155b。连接线179可经由形成在层间绝缘层160中的接触孔187和189连接布置在第二区域C2中的第一布线127和布置在第一区域C1中的第二布线129。
例如,数据导体可包括诸如铜(Cu)、铝(Al)、银(Ag)、钼(Mo)、铬(Cr)、金(Au)、铂(Pt)、钯(Pd)、钽(Ta)、钨(W)、钛(Ti)和镍(Ni)的金属或其金属合金。数据导体可由例如具有低杨氏模量的铝基金属(例如,铝或铝合金)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当布置在第二弯曲部B2处的连接线179相对于应变具有小的应力时,即使连接线179以例如几百微米的小曲率半径弯曲,连接线179也可不被切割或可不被劣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据导体可形成有多层结构,例如,钛/铝/钛的三层结构。
第一栅电极124a、第一源电极173a和第一漏电极175a可与第一半导体154a一起形成开关晶体管Qs,并且第二栅电极124b、第二源电极173b和第二漏电极175b可与第二半导体154b一起形成驱动晶体管Qd。当晶体管(Qs和Qd)的栅电极124a和124b布置在半导体154a和154b上方时,晶体管可被称为顶栅晶体管。开关晶体管Qs和驱动晶体管Qd的结构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例如,晶体管(Qs和Qd)可为栅电极布置在半导体下方的底栅晶体管。
数据导体上可布置有钝化层180。与绝缘层相对应的钝化层180可具有平坦表面,以用于提高待布置在钝化层180上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钝化层180可包括有机材料。钝化层180中可形成有与第二漏电极175b重叠的接触孔185c。钝化层180可在第二弯曲部B2中布置在连接线179上。连接线179可夹在钝化层165与钝化层180之间。当钝化层165和钝化层180形成为有机材料层时,可避免当第二弯曲部B2被弯曲时对连接线179的损坏。
钝化层180上可布置有像素电极191。每个像素的像素电极191可经由钝化层180的接触孔185c连接至第二漏电极175b。像素电极191可由反射导电材料或半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像素电极191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钝化层180上可布置有像素限定层360,而像素限定层360具有用于暴露像素电极191的多个开口。像素限定层360的用于暴露像素电极191的开口可限定每个像素区域。在第二弯曲部B2中,像素限定层360可布置在与连接线179重叠的钝化层180上。
像素限定层360和像素电极191上可布置有发光构件370。发光构件370可包括顺序地堆叠的第一有机公共层371、发光层373和第二有机公共层375。
第一有机公共层371可包括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个。当包括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两者时,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可被顺序地堆叠。第一有机公共层371可横跨其中布置有像素的显示区域DA的整个表面来布置。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有机公共层371可仅布置在相应的像素区域上。
发光层373可布置在相对应的像素的像素电极191上。发光层373可由用于固有地显示原色(例如,红色、绿色和蓝色)光的有机材料制成。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光层373可具有其中堆叠有用于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的多个有机材料层的结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光层373可包括用于显示白色的白色发光层。
第二有机公共层375可包括例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当包括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两者时,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可被顺序地堆叠。
发光构件370上可布置有用于传输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270。公共电极270可由诸如ITO或IZO的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或者可通过薄地堆叠诸如钙(Ca)、钡(Ba)、镁(Mg)、铝(Al)或银(Ag)的金属而形成,以具有透光性。每个像素的像素电极191、发光构件370和公共电极270形成发光器件。
封装层390可布置在公共电极270上。封装层390可封装发光构件370和公共电极270,以防止外部水分或氧的渗透。封装层390可包括包含无机材料的至少一个层,并且还可包括包含有机材料的至少一个层。封装层390可从第二弯曲部B2省略。封装层390上可布置有防止外部光反射的偏振层。
保护膜500可布置在衬底110下方。保护膜500可通过诸如PSA(压敏粘合剂)或OCA(光学透明粘合剂)的粘合层附接至衬底110。保护膜500可为聚合物膜。保护膜500可由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和聚乙烯的塑料制成。保护膜500可从第二弯曲部B2省略。
作为绝缘层,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第一弯曲部B1可包括包含无机材料的层(下文中称为无机材料层)(例如,111、140、160和390)以及包含有机材料的层(下文中称为有机材料层)(180和360)。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的第二弯曲部B2可包括有机材料层(165、180和360),但是可不包括无机材料层,因为无机材料层可能在弯曲时容易破裂,由此使得布线可能由于破裂而损坏。当第二弯曲部B2不包括无机材料层时,第二弯曲部B2可以以小的曲率半径(例如,约几百微米)弯曲而不损坏或劣化。此外,当保护膜500在第二弯曲部B2中未附接至衬底110的下部时,第二弯曲部B2可更容易以小的曲率半径弯曲。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8和图9对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进行描述。
图8示出了示意性地描绘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并且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图8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被弯曲之后沿着线IX-IX'取得的剖视图。
参照图8,显示面板10可包括显示区域DA和位于显示区域DA外部的非显示区域NA1、NA2和NA3。在显示面板10被弯曲之前,非显示区域NA1可布置在显示区域DA的下侧处,非显示区域NA2可布置在显示区域DA的左侧处,并且非显示区域NA3可布置在显示区域DA的右侧处。显示区域DA与非显示区域NA1、NA2和NA3的边界L1、L2和L3由虚线指示,虚线的内侧区域与显示区域DA相对应。与显示面板10的仅下侧区域被弯曲的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以及其下侧区域可被弯曲。在显示区域DA的周边中,显示面板10可包括位于其下侧处的第一弯曲部B11和第二弯曲部B12、位于其左侧处的第一弯曲部B21和第二弯曲部B22以及位于其右侧处的第一弯曲部B31和第二弯曲部B32。作为显示区域DA的第一弯曲部B11、B21和B31内的大致矩形区域的主区域M不被弯曲,而是可保持为基本上平坦的。
与如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一样,显示面板10的下侧区域中可布置有第一弯曲部B11和第二弯曲部B12。例如,第一弯曲部B11可在显示区域DA中布置得靠近非显示区域NA1,并且第二弯曲部B12可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1中。第一弯曲部B11和第二弯曲部B12之间可布置有第一区域C11,并且第二弯曲部B12的外侧可布置有第二区域C12。第二区域C12中可布置有焊盘部PP,并且焊盘部PP上可附接有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30。与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同,第二区域C12上可安装有与驱动器相对应的集成电路芯片400。集成电路芯片400可作为带载封装(TCP)安装在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30上。
显示面板10的左侧区域中,可通过与显示面板10的下侧区域中的第一弯曲部B11和第二弯曲部B12相似的方式布置第一弯曲部B21和第二弯曲部B22。例如,第一弯曲部B21可在显示区域DA中布置得靠近非显示区域NA2,并且第二弯曲部B22可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2中。第一弯曲部B21和第二弯曲部B22之间可布置有第一区域C21,并且第二弯曲部B22的外侧可布置有第二区域C22。第一区域C21可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A2的边界L2。第二区域C22中可集成有栅极驱动器。
显示面板10的右侧区域中,可通过与显示面板10的左侧区域中的第一弯曲部B21和第二弯曲部B22相同的方式布置第一弯曲部B31和第二弯曲部B32。例如,第一弯曲部B31可在显示区域DA中布置得靠近非显示区域NA3,并且第二弯曲部B32可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A3中。第一弯曲部B31和第二弯曲部B32之间可布置有第一区域C31,并且第二弯曲部B32的外侧可布置有第二区域C32。第一区域C31可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A3的边界L3。第二区域C32中可集成有栅极驱动器。
在显示面板10的下侧区域中,第一弯曲部B11和第二弯曲部B12可分别与如图4中所示相同地基于不同的弯曲轴线(例如,X1和X2)弯曲,并且与图4相关联地进行的上述描述可相同地应用于此。
在显示面板10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中,第一和第二弯曲部(B21、B22、B31和B32)可如图9中所示地被弯曲,并且可通过与下侧区域的第一弯曲部B11和第二弯曲部B12相同的方式弯曲。
参照图9,在显示面板10的左侧区域中,第一弯曲部B21和第二弯曲部B22可基于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的不同的弯曲轴线弯曲。第二弯曲部B22可以以比第一弯曲部B21的曲率半径小的曲率半径弯曲。在显示面板10的右侧区域中,第一弯曲部B31和第二弯曲部B32可基于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的不同的弯曲轴线弯曲。第二弯曲部B32可以以比第一弯曲部B31的曲率半径小的曲率半径弯曲。左侧区域的第一弯曲部B21的曲率半径和右侧区域的第一弯曲部B31的曲率半径可相等或不同。左侧区域的第二弯曲部B22的曲率半径和右侧区域的第二弯曲部B32的曲率半径可相等或不同。第一弯曲部B21和B31的曲率半径例如可等于或大于约1mm,或者例如约2mm至约6mm。第二弯曲部B22和B32的曲率半径例如可小于约1mm,或者例如约0.1mm至约0.4mm。
当从其前侧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区域C21和C31可分别形成显示面板10的一个边缘(例如,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第二区域C22和C32可不与主区域M基本上平行,其中主区域M与显示面板10不被弯曲的区域相对应。第二区域C22和C32可指向主区域M。第二弯曲部B22和B32可被第一弯曲部B21和B31或主区域M覆盖,使得第二弯曲部B22和B32从显示面板10的前侧不可视。
由此,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弯曲部(B21、B22、B31和B32)中分别弯曲显示面板10的左侧和右侧两次,可在与第一方向D1平行的方向上去除或最小化死区。第一弯曲部B21和B31可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并且第一区域C21和C31中的一部分可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因此,显示区域DA可从主区域M扩大到第一区域C21和C31。此外,当区域(B21、B31、C21和C22)形成弯曲表面时,显示装置的侧表面可被设计为弯曲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弯曲部可布置在显示面板1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仅一个处,并且另一个可不弯曲。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0至图15对用于保持显示面板10的弯曲状态的支承件进行描述。
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件的立体图,图11示出了图10中所示的支承件的堆叠结构,并且图12示出了图10中所示的支承件被设置在图4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3和图14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件的剖视图。图1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件被设置在图4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2,支承件50可布置在由显示面板10的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以及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限制的弯曲间隙中。例如,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以及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可被弯曲以包裹围绕支承件50的大部分。支承件50可为薄且长的,并且可包括第一表面50a、第二表面50b和第三表面50c,第一表面50a和第二表面50b在长度方向上平坦以适配在弯曲间隙中,第三表面50c为弯曲表面。支承件50的第一表面50a可与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C2相对应,第二表面50b可与主区域M相对应,第三表面50c可与第一弯曲部B1和第一区域C1相对应。第一表面50a和第三表面50c的边界附近可以与第二弯曲部B2相对应。
支承件50的第二表面50b可附接至显示面板10的主区域M,并且第一表面50a可附接至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C2。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支承件50的第三表面50c可附接至显示面板10的第一弯曲部B1和/或第一区域C1。相应地,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的回弹力被抑制,因此可保持弯曲曲率,从而保持显示面板10的预定弯曲状态。此外,即使外力将被施加到弯曲部,由于支承件50位于弯曲间隙中以支承弯曲部,因此能够防止弯曲部例如在与第三方向D3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被挤压或变形,从而防止元件或布线被损坏。支承件50可通过与图12中所示相同的方式布置在图9中所示的显示面板10的左侧弯曲间隙和右侧弯曲间隙中。
参照图11,支承件50可包括支承层51和粘合层52和53,其中粘合层52和53分别布置在支承层51的相对表面上。支承层51可例如由诸如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或聚烯烃的塑料制成。粘合层52和53可设置为将显示面板10附接至支承件50。作为示例,丙烯酸基树脂、环氧基树脂等可用作粘合层52和53。粘合层52和53中的每个可包括多个层。例如,粘合层52和53可包括位于粘合层之间的垫层。粘合层可包括例如丙烯酸基粘合材料,并且垫层可包括例如聚烯烃。
除了图12中所示的形状之外,支承件50可形成为具有各种形状。参照图13,支承件50可包括在长度方向上与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C2相对应的第一表面50a、与主区域M相对应的平坦的第二表面50b以及与第一弯曲部B1和第一区域C1相对应的弯曲的第三表面50c。显示面板10的主区域M可附接至平坦的第二表面50b,并且第一弯曲部B1和第一区域C1可附接至弯曲的第三表面50c。支承件50的第一表面50a可包括彼此相交的两个表面,例如,与第二表面50b基本上平行的表面和与第二表面50b基本上垂直的表面。相应地,可不需要将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C2附接至支承件50的第一表面50a,并且第二区域C2的位置可为自由的。
参照图14,支承件50可包括在长度方向上与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C2相对应的第一表面50a、与主区域M相对应的第二表面50b以及与第一弯曲部B1和第一区域C1相对应的第三表面50c。第一表面50a、第二表面50b和第三表面50c中的全部可为平坦的,并且显示面板10的主区域M和第二区域C2可附接至第二表面50b和第一表面50a。显示面板10的第一弯曲部B1和第一区域C1可不与第三表面50c紧密地接触,而是可与第三表面50c间隔开。第一表面50a与第三表面50c之间的边缘可被倒圆角以与第二弯曲部B2的曲率半径相对应。
参照图15,支撑件50'可布置在弯曲间隙以外的外部空间中以支承弯曲部。支承件50'可包括布置在支承件50'的下部处的凹部50'a,并且第二弯曲部B2和第一区域C11和第二区域C12中的至少一些可布置在凹部50'a中。支承件50'的下部处未形成有凹部50'a的平坦的底表面50'b可按压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因此,可抑制第二弯曲部B2的回弹力。支承件50'的平坦的底表面50'b上可形成有与安装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上的驱动电路芯片400相对应的凹槽50'c。凹槽50'c可容纳驱动电路芯片400。相应地,平坦的底表面50'b可在不被驱动电路芯片400干扰的情况下按压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当支承件50'例如被固定成不在显示装置的壳体内移动时,弯曲区域和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0可被支承件50'的凹部50'a和平坦的底表面50'b支承,从而保持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的弯曲状态。
除了图12至图15中所示的支承件(50和50')之外的用于保持弯曲状态并支承弯曲部的各种支承件可布置在弯曲间隙或外部空间中。
通过总结和回顾,玻璃可用作显示装置的衬底。然而,由玻璃制成的衬底重且可能容易损坏。此外,由于玻璃衬底是刚性的,因此可能难以改变显示装置。最近,已经开发出了使用柔性衬底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是轻的且具有耐冲击性且易于改变。
相比于使用刚性衬底的显示装置,使用柔性衬底的显示装置可被设计为使得显示面板的设置有焊盘部的边缘可被弯曲,从而减小死区,其中焊盘部上附接有用于传输信号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然而,由于弯曲部是通常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因此弯曲部和与其相邻的区域变成死区。通过减小死区,可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并且可增强显示装置的内部空间利用。相应地,可期待紧凑地设计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涉及死区能够被最小化的显示装置。根据实施方式,随着死区减小,能够减小边框宽度,并且能够确保用于布置其它元件的额外空间。相应地,能够确保预定的显示区域,并且能够进一步通过不同的方式设计显示装置。此外,能够增大设计余量。
本文中已公开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它们仅以一般和描述性意义使用和解释,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如在提交本申请时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除非另有明确指示,否则结合特定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单独使用或者与结合其它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相应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28)

1.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其中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其中定位有焊盘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弯曲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一弯曲部以第一曲率半径弯曲;以及
第二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二弯曲部以小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二曲率半径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焊盘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的第一区域,并且
所述第一区域以大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三曲率半径弯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的第一区域,并且
所述第一区域部分地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且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并且以大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三曲率半径弯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弯曲部外侧的第二区域,并且
所述第二区域以大于所述第三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弯曲或者是平坦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焊盘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柔性印刷电路板,附接至所述焊盘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驱动电路芯片,安装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驱动电路芯片,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的主区域,并且
所述第二弯曲部在与所述主区域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弯曲部或与所述主区域重叠的关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被定位成使得其边缘朝向所述主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具有等于或大于1mm的曲率半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弯曲部具有小于1mm的曲率半径。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承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限制的弯曲间隙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附接至所述支承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支承层和分别位于所述支承层的相对表面上的粘合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和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层包括聚丙烯。
1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承件,包括容纳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凹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件包括按压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平坦的底部。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非显示区域,以及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弯曲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并且基于在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弯曲轴线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弯曲轴线以第三曲率半径弯曲;以及第四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中并且以小于所述第三曲率半径的第四曲率半径弯曲。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弯曲部与所述第四弯曲部之间的第三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域中位于所述第四弯曲部外侧的第四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的主区域,以及
所述第四区域定位成使其边缘朝向所述主区域。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非显示区域,以及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五弯曲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并且基于在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弯曲轴线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弯曲轴线以第五曲率半径弯曲;以及第六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域中并且以小于所述第五曲率半径的第六曲率半径弯曲。
24.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边缘处,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弯曲部,并且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弯曲部,其中,
所述显示区域显示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侧可视的图像,以及
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被弯曲成使得所述非显示区域被所述第一弯曲部遮挡为不能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侧可视。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的第一区域,以及其中:
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非显示区域之间的边界定位在所述第一区域中,
所述第一弯曲部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前侧的方向上以第一曲率半径弯曲,
所述第一区域不被弯曲或以大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三曲率半径弯曲,以及
所述第二弯曲部从所述第一区域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后侧的方向上以小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二曲率半径弯曲。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域还包括:
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端部处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后侧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区域连接至柔性印刷电路板或驱动芯片。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承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后侧中与所述第一弯曲部相邻的部分限定的内部空间中。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件粘合地附接至所述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后侧中与所述第一弯曲部相邻的所述部分中的至少两个。
CN201710347671.9A 2016-05-23 2017-05-17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7425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62766A KR102596956B1 (ko) 2016-05-23 2016-05-23 표시 장치
KR10-2016-0062766 2016-05-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5036A true CN107425036A (zh) 2017-12-01

Family

ID=6033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7671.9A Pending CN107425036A (zh) 2016-05-23 2017-05-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367050B2 (zh)
KR (1) KR102596956B1 (zh)
CN (1) CN107425036A (zh)
TW (1) TWI735577B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5730A (zh) * 2019-03-28 2019-06-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976009A (zh) * 2019-04-15 2019-07-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芯片及柔性电路板
CN110491926A (zh) * 2019-08-30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治具及利用其制备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10610662A (zh) * 2019-08-30 2019-12-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26363A (zh) * 2019-10-14 2020-0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27709A (zh) * 2019-11-26 2020-02-21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1128030A (zh) * 2020-01-02 2020-05-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145640A (zh) * 2018-11-02 2020-05-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1199688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419883A (zh) * 2019-08-22 2021-02-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424678A (zh) * 2018-07-16 2021-02-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较高屏占比的显示装置
CN112466206A (zh) * 2019-09-06 2021-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687187A (zh) * 2019-10-18 2021-04-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2785920A (zh) * 2019-11-07 2021-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951890A (zh) * 2021-02-10 2021-06-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53948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3066364A (zh) * 2021-03-15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6513A (zh) * 2021-06-17 2021-10-1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95708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2193699A1 (zh) * 2021-03-17 2022-09-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71539A (zh) * 2022-08-12 2022-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331564A (zh) * 2018-07-17 2022-11-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96956B1 (ko) * 2016-05-23 2023-11-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180040638A1 (en) * 2016-08-05 2018-02-08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6847871B (zh) * 2017-03-22 2020-06-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7293570B (zh) * 2017-05-12 2019-10-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104133B (zh) * 2017-06-30 2019-1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819614B (zh) * 2018-03-09 2022-03-0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11081660B2 (en) 2018-05-03 2021-08-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support film structure for display device
KR102457059B1 (ko) 2018-05-11 2022-10-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945985B1 (ko) * 2018-06-28 2019-02-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15116B1 (ko) * 2018-10-10 2023-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541834B (zh) * 2018-12-29 2021-11-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008221A (ko) * 2019-07-11 2021-01-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619816A (zh) * 2019-08-19 2019-12-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634402A (zh) * 2019-08-28 2019-12-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折弯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634408B (zh) * 2019-09-27 2021-08-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TWI728577B (zh) * 2019-11-28 2021-05-2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模組
KR20210073662A (ko) * 2019-12-10 2021-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128542A (ko) 2020-04-16 2021-10-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1624797B (zh) * 2020-06-17 2022-08-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KR20220021945A (ko) * 2020-08-13 2022-0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220030483A (ko) * 2020-09-02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33642A (ko) 2020-09-09 2022-03-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927628B (zh) * 2021-01-28 2023-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110407A (ko) * 2021-01-29 2022-08-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3053249B (zh) * 2021-03-19 2023-01-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4038338B (zh) * 2021-12-09 2024-03-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293437B1 (ja) 2022-03-11 2023-06-19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ディスプレイ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2572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Jin Dong-U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20130002583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Jin Dong-U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20130342429A1 (en) * 2012-06-26 2013-12-26 Sang-Hyun CHOI Flexibl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panel
US20140217382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40099174A (ko) * 2013-02-01 2014-08-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20150162392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Lg Display Co., Ltd.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20150173212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50382484A1 (en) * 2014-06-26 2015-12-3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16031499A (ja) * 2014-07-30 2016-03-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20160087013A1 (en) * 2014-09-22 2016-03-2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20160093644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divided power lin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4194B (zh) * 2007-07-20 2014-01-21 Ind Tech Res Inst 電子元件、顯示器及其製作方法
US9526277B2 (en) 2009-11-25 2016-12-27 Louis Garneau Sports Inc. Seat pad for cycling garment
JP2013182128A (ja) * 2012-03-01 2013-09-1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KR101935552B1 (ko) * 2012-06-27 2019-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916416B1 (ko) * 2012-07-30 2018-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KR101212172B1 (ko) * 2012-07-31 2012-12-13 한국기계연구원 표시 장치
US9601557B2 (en) * 2012-11-16 2017-03-21 Apple Inc. Flexible display
KR102009670B1 (ko) * 2013-02-28 2019-08-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10049B1 (ko) 2013-04-26 2018-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077525B1 (ko) * 2013-07-30 2020-0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176719B1 (ko) * 2013-10-14 2020-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201516797A (zh) * 2013-10-31 2015-05-01 Acer Inc 觸控板模組
KR102117265B1 (ko) 2013-11-28 2020-06-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벤딩 장치
KR102222400B1 (ko) * 2014-09-02 2021-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9490312B2 (en) * 2014-12-22 2016-11-0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ilm
JP6404158B2 (ja) * 2015-03-30 2018-10-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404370B1 (ko) * 2015-10-02 2022-06-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596956B1 (ko) * 2016-05-23 2023-11-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03654B1 (ko) * 2016-08-24 2023-1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2572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Jin Dong-U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20130002583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Jin Dong-U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20130342429A1 (en) * 2012-06-26 2013-12-26 Sang-Hyun CHOI Flexibl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panel
US20140217382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40099174A (ko) * 2013-02-01 2014-08-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5009188A (zh) * 2013-02-01 2015-10-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162392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Lg Display Co., Ltd.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20150173212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50382484A1 (en) * 2014-06-26 2015-12-3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16031499A (ja) * 2014-07-30 2016-03-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20160087013A1 (en) * 2014-09-22 2016-03-2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20160093644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divided power lin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ited B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4678A (zh) * 2018-07-16 2021-02-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较高屏占比的显示装置
US11940837B2 (en) 2018-07-16 2024-03-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higher screen-to-body ratio
CN115331564B (zh) * 2018-07-17 2024-05-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331564A (zh) * 2018-07-17 2022-11-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145640A (zh) * 2018-11-02 2020-05-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1199688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935730A (zh) * 2019-03-28 2019-06-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387309B2 (en) 2019-03-28 2022-07-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976009A (zh) * 2019-04-15 2019-07-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芯片及柔性电路板
CN109976009B (zh) * 2019-04-15 2024-04-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芯片及柔性电路板
CN112419883B (zh) * 2019-08-22 2022-10-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455913B2 (en) 2019-08-22 2022-09-27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2419883A (zh) * 2019-08-22 2021-02-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610662B (zh) * 2019-08-30 2021-08-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91926B (zh) * 2019-08-30 2021-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治具及利用其制备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10491926A (zh) * 2019-08-30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治具及利用其制备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10610662A (zh) * 2019-08-30 2019-12-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36296A1 (zh) * 2019-08-30 2021-03-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335217B2 (en) 2019-08-30 2022-05-17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2466206A (zh) * 2019-09-06 2021-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391636B2 (en) 2019-10-14 2022-07-1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CN110726363B (zh) * 2019-10-14 2021-11-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26363A (zh) * 2019-10-14 2020-0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87187A (zh) * 2019-10-18 2021-04-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2687187B (zh) * 2019-10-18 2022-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2785920B (zh) * 2019-11-07 2023-01-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785920A (zh) * 2019-11-07 2021-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827709A (zh) * 2019-11-26 2020-02-21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US11972704B2 (en) 2019-12-27 2024-04-30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3053948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128030A (zh) * 2020-01-02 2020-05-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128030B (zh) * 2020-01-02 2021-1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495708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951890A (zh) * 2021-02-10 2021-06-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66364A (zh) * 2021-03-15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93699A1 (zh) * 2021-03-17 2022-09-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06513A (zh) * 2021-06-17 2021-10-1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71539B (zh) * 2022-08-12 2024-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71539A (zh) * 2022-08-12 2022-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5911A (zh) 2018-02-16
KR20170132382A (ko) 2017-12-04
KR102596956B1 (ko) 2023-11-01
US20170338294A1 (en) 2017-11-23
US11233112B2 (en) 2022-01-25
US10367050B2 (en) 2019-07-30
US20190333982A1 (en) 2019-10-31
TWI735577B (zh) 202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5036A (zh) 显示装置
US11342361B2 (en) Display device
JP7338016B2 (ja) 表示装置
US11871631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US9886063B2 (en) Backplane substrate and flexible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8962917B (zh) 显示装置
US20210064088A1 (en) Foldable display
CN112447104B (zh) 折叠框架和可折叠显示器
US10580835B2 (en) Display panel
KR20220000446A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157928A (ko) 표시 장치
WO2019102670A1 (ja) 表示装置
CN111383572A (zh) 具有由四个子像素构成的单位像素的显示装置
JP7246534B2 (ja) アレイ基板
CN116896924A (zh) 显示设备
CN117479697A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