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1298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1298A
CN107031298A CN201610877472.4A CN201610877472A CN107031298A CN 107031298 A CN107031298 A CN 107031298A CN 201610877472 A CN201610877472 A CN 201610877472A CN 107031298 A CN107031298 A CN 107031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portion
center land
outer side
tire
t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74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1298B (zh
Inventor
竹本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31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1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兼顾湿路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该充气轮胎具有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胎面部。胎面部(2)具有外侧胎面端(Teo)、内侧胎面端(Tei)、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在安装于正规轮辋并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线的子午线截面中,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分别具有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踏面。外侧中心陆部(6)的踏面的曲率半径(R1)比内侧中心陆部(7)的踏面的曲率半径(R2)大。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兼顾湿路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轮胎赤道线的各侧设置有中心陆部,并且各中心陆部的踏面的轮廓是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的充气轮胎。这样的中心陆部期待有如下效果:在湿路行驶时,将路面上的水膜顺畅地引导至主槽侧并接地,进而抑制滑水现象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在安装于车辆上时,位于比轮胎赤道线靠车辆外侧的位置的陆部的接地压力容易变化,尤其是,在转弯时,作用有大的接地压力。由于专利文献1的轮胎构成为各中心陆部的踏面的轮廓彼此相等,因此,在安装于车辆上时,位于车辆外侧的中心陆部的接地性恶化,此外,在转弯时,相对较大地变形,甚至操纵稳定性有下降的倾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75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以改善陆部的踏面的形状为本而兼顾湿路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胎面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具有:在安装于车辆上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在安装于车辆上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设置于轮胎赤道线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外侧中心陆部;以及设置于轮胎赤道线与所述内侧胎面端之间的内侧中心陆部,在安装于正规轮辋并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线在内的子午线截面中,所述外侧中心陆部以及所述内侧中心陆部分别具有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踏面,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所述踏面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所述踏面的曲率半径大。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子午线截面中,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所述踏面从第1假想直线突出的最大突出量与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所述踏面从第2假想直线突出的最大突出量相等,其中,该第1假想直线在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轮胎轴向两侧的端缘之间延伸,该第2假想直线在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轮胎轴向两侧的端缘之间延伸。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外侧中心陆部和所述内侧中心陆部上都未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槽,但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个刀槽。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刀槽包含设置于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多个外侧中心刀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多个内侧中心刀槽,所述多个外侧中心刀槽的合计长度比所述多个内侧中心刀槽的合计长度大。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各所述内侧中心刀槽横贯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整个宽度,所述外侧中心刀槽包含:横贯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整个宽度的多个第1刀槽;第2刀槽,其一端与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轮胎赤道线侧的端缘相连,并且另一端在所述外侧中心陆部内终止;以及第3刀槽,其一端与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所述外侧胎面端侧的端缘相连,并且另一端在所述外侧中心陆部内终止,所述外侧中心陆部包含:被所述第1刀槽划分出并且设置有所述第2刀槽的第1部分;以及被所述第1刀槽划分出并且设置有所述第3刀槽的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在轮胎周向上交替设置。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外侧中心陆部以及内侧中心陆部在安装于正规轮辋并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线在内的子午线截面中,分别具有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踏面。这样的外侧中心陆部以及内侧中心陆部在湿路行驶时,能够将路面上的水膜顺畅地引导至主槽侧并接地,进而提高湿路性能。
外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曲率半径比内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曲率半径大。由此,能够提高外侧中心陆部的接地性并且抑制转弯时的较大变形,进而得到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外侧中心陆部以及内侧中心陆部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2的外侧中心陆部以及内侧中心陆部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的内侧中心刀槽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内侧胎肩陆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1的外侧胎肩陆部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2:胎面部;6:外侧中心陆部;7:内侧中心陆部;Teo:外侧胎面端;Tei:内侧胎面端;R1:外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曲率半径;R2:内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曲率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仅称为“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例如优选作为乘用车用而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具有向车辆安装的方向被指定的胎面图案。向车辆安装的方向例如在胎侧部等由文字或标记表示(省略图示)。
如图1所示,胎面部2具有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Teo以及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Tei。
外侧胎面端Teo以及内侧胎面端Tei分别被确定为使正规状态的轮胎1承受正规载荷而以外倾角0°与平面接触时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
“正规状态”是指将轮胎组装到正规轮辋(图示省略)上并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以下,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充气轮胎1的各部分的尺寸等是在该正规状态下测定的值。
“正规轮辋”是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按照该规格而确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是“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是“Design Rim”,如果是ETRTO,则是“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按照各规格而确定的空气压,如果是JATMA,则是“最高气压”,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 LOAD LIMITS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INFLATIONPRESSURE”。
“正规载荷”是指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按照各规格而确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是“最大负载能力”,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 LOAD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LOAD CAPACITY”。
在胎面部2上例如设置有在最外侧胎面端Teo侧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外侧胎肩主槽3以及在最内侧胎面端Tei侧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内侧胎肩主槽4。在外侧胎肩主槽3与内侧胎肩主槽4之间例如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中心主槽5。
外侧胎肩主槽3以及内侧胎肩主槽4例如是沿着轮胎周向的直线状。外侧胎肩主槽3以及内侧胎肩主槽4例如可以是波状或者锯齿状。
中心主槽5例如是沿着轮胎周向的直线状。本实施方式的中心主槽5由1个构成,设置于轮胎赤道线C上。作为期望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中心主槽5的槽中心线比轮胎赤道线C向内侧胎面端Tei侧偏移。但是,中心主槽5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在轮胎赤道线C的两侧各设置1个。
外侧胎肩主槽3的槽宽W1、内侧胎肩主槽4的槽宽W2以及中心主槽5的槽宽W3分别例如期望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6.5%~9.5%。胎面接地宽度TW是所述正规状态的轮胎1的外侧胎面端Teo与内侧胎面端Tei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
外侧胎肩主槽3的槽宽W1例如期望比内侧胎肩主槽4的槽宽W2小。这样的外侧胎肩主槽3有助于提高操纵稳定性。
中心主槽5的槽宽W3例如期望比外侧胎肩主槽3的槽宽W1以及内侧胎肩主槽4的槽宽W2大。这样的中心主槽5有助于提高湿路性能。
胎面部2通过设置有上述主槽,从而具有设置于轮胎赤道线C与外侧胎面端Teo之间的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设置于轮胎赤道线C与内侧胎面端Tei之间的内侧中心陆部7。
在图2中示出了图1的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侧中心陆部6例如在外侧胎肩主槽3与中心主槽5之间被划分出。本实施方式的内侧中心陆部7例如在内侧胎肩主槽4与中心主槽5之间被划分出。
外侧中心陆部6的踏面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4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的踏面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5例如期望为胎面接地宽度TW(图1所示)的0.10倍~0.20倍。这样的各陆部6、7能够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和湿路性能。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相当于各陆部6、7的正规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线在内的子午线截面。为了有助于发明的理解,在图3中,稍微强调地描绘了各陆部6、7的踏面的特征。如图3所示,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分别具有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踏面。这样的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在湿路行驶时将路面上的水膜切断而顺畅地向其两侧的主槽引导并接地,进而能够提高湿路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中心陆部6的踏面13的曲率半径R1构成为比内侧中心陆部7的踏面14的曲率半径R2大。由此,外侧中心陆部6的接地压力在踏面的整个区域内均匀化,其接地性提高,并且抑制了转弯时的较大的横向变形,进而得到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与湿路性能相比,为了相对地提高操纵稳定性,所述曲率半径R1与所述曲率半径R2之比R1/R2优选为1.02以上,更优选为1.03以上,优选为1.05以下,更优选为1.04以下。在所述比R1/R2小于1.02的情况下,有时存在上述效果较小的情况。在所述比R1/R2大于1.05的情况下,外侧中心陆部6的踏面13过度平坦,湿路性能可能下降。
作为期望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各陆部6、7的踏面13、14分别由单一的曲率半径构成。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方式,各陆部6、7的踏面13、14也可以分别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多个圆弧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曲率半径R1以及R2意味着包含位于陆部的踏面的轮胎半径方向最外侧的点在内的圆弧的曲率半径。
本实施方式的各陆部6、7分别期望陆部的轮胎轴向的中心最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突出。这样的各陆部6、7能够有效地抑制偏磨损。
在本实施方式这样的乘用车用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外侧中心陆部6的踏面13的曲率半径R1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的踏面14的曲率半径R2分别优选为200mm以上,更优选为220mm以上,优选为270mm以下,更优选为250mm以下。在所述曲率半径R1以及R2比200mm小的情况,各陆部的刚性变小,进而操纵稳定性可能下降。在所述曲率半径R1以及R2比270mm大的情况下,湿路性能可能变小。
作为进一步期望的方式,外侧中心陆部6的踏面13从第1假想直线11突出的最大突出量P1例如期望与内侧中心陆部7的踏面14从第2假想直线12突出的最大突出量P2相等。由此,能够使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的磨损的进度变得均匀。另外,第1假想直线11以及第2假想直线12分别是在各陆部的轮胎轴向两侧的端缘19、19之间延伸的假想直线。
所述最大突出量P1优选为外侧中心陆部6的踏面的轮胎轴向宽度W4的0.4%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优选为0.8%以下,更优选为0.7%以下。同样地,所述最大突出量P2期望为内侧中心陆部7的踏面的轮胎轴向宽度W5的0.4%~0.8%。由此,维持了噪声性能,并且发挥了优异的湿路性能。
以下,对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中的无论哪一个上都未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槽,但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个刀槽15。这样的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能够维持刚性并且抑制接地表面的变形,得到优异的耐磨损性。
在内侧中心陆部7上设置有多个内侧中心刀槽16。本实施方式的各内侧中心刀槽16例如期望横贯内侧中心陆部7的整个宽度。这样的内侧中心刀槽16能够进一步抑制内侧中心陆部7的接地表面的变形。
作为进一步期望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各内侧中心刀槽16例如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的一方侧(在图2中是下方)凸出的圆弧状。这样的内侧中心刀槽16在互相面对的刀槽壁彼此接触时,提高内侧中心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刚性,进而得到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在外侧中心陆部6上设置有多个外侧中心刀槽20。本实施方式的外侧中心刀槽20例如包含形状互相不同的多个第1刀槽21、第2刀槽22以及第3刀槽23。
第1刀槽21例如期望横贯外侧中心陆部6的整个宽度。这样的第1刀槽21能够抑制外侧中心陆部6的接地表面的变形,而且,通过边缘提高了湿路路面上的摩擦力。
第1刀槽21例如期望弯曲成朝向与内侧中心刀槽16相反的方向(在图2中是上方)凸出的圆弧状。由此,外侧中心陆部6以及内侧中心陆部7接地时的击打音被白噪化,进而得到优异的噪声性能。
对于第2刀槽22,例如,一端与外侧中心陆部6的轮胎赤道线C侧的端缘相连,并且另一端在外侧中心陆部6内终止。对于第3刀槽23,例如,一端与外侧中心陆部6的外侧胎面端Teo(图1所示)侧的端缘相连,并且另一端在外侧中心陆部6内终止。这样的第2刀槽22以及第3刀槽23维持了外侧中心陆部6的刚性并且使边缘分量增加,进而能够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和湿路性能。
为了进一步发挥上述效果,第2刀槽22的轮胎轴向长度L4以及第3刀槽23的轮胎轴向长度L5优选为外侧中心陆部6的踏面的轮胎轴向宽度W4的0.50倍~0.70倍。
本实施方式的外侧中心陆部6例如包含被第1刀槽21划分出并且设置有第2刀槽22的第1部分17以及被第1刀槽21划分出并且设置有第3刀槽23的第2部分18。本实施方式的第1部分17和第2部分18例如期望在轮胎周向上交替设置。这样的刀槽的配置能够有效抑制外侧中心陆部6的偏磨损。
设置于外侧中心陆部6的多个外侧中心刀槽20的合计长度ΣL1期望比设置于内侧中心陆部7的多个内侧中心刀槽16的合计长度ΣL2大。具体而言,所述合计长度ΣL1期望是所述合计长度ΣL2的1.50倍~1.70倍。由此,外侧中心陆部6与内侧中心陆部7的刚性差适当化,得到了优异的操纵稳定性以及耐磨损性。
在图4中,示出了沿图2的内侧中心刀槽16的B-B线的剖视图,作为用于说明各刀槽15的结构的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刀槽15例如具有刀槽主体25和倒角部26。
刀槽主体25的宽度W6例如期望小于1mm。当在陆部上作用有接地压力时,这样的刀槽主体25的刀槽壁彼此容易接触,能够提高陆部的表观刚性。
为了维持陆部的刚性,并且提高湿路性能,从陆部的踏面至刀槽主体25的底部为止的刀槽深d1优选为中心主槽5(图2所示)的槽深的0.30倍以上,更优选为0.40倍以上,优选为0.80倍以下,更优选为0.70倍以下。
倒角部26设置于刀槽主体25的轮胎径向外侧,具有比刀槽主体25大的宽度。倒角部26的宽度W7例如是1.0mm以上且小于2.0mm。倒角部26的深度d2例如是0.5mm~2.0mm。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例如包含外侧胎肩主槽3与外侧胎面端Teo之间的外侧胎肩陆部8以及内侧胎肩主槽4与内侧胎面端Tei之间的内侧胎肩陆部9。
在图5中示出了图1的内侧胎肩陆部9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在内侧胎肩陆部9上期望设置有例如多个内侧胎肩横槽28以及多个内侧胎肩刀槽29。
内侧胎肩横槽28例如期望从内侧胎面端Tei朝向轮胎赤道线C侧延伸并且在内侧胎肩陆部9内终止。这样的内侧胎肩横槽28能够减小接地时的泵浦声并且维持内侧胎肩陆部9的刚性而提高操纵稳定性。
例如,期望内侧胎肩横槽28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省略图示)朝向内侧胎面端Tei侧而逐渐减小。作为进一步期望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胎肩横槽28的所述角度θ1在内侧胎面端Tei为0°~5°。这样的内侧胎肩横槽28抑制了内侧胎面端Tei附近处的内侧胎肩陆部9的变形,尤其有助于提高急转弯时的操纵的响应性。
内侧胎肩刀槽29例如期望具有与上述刀槽15(图4所示)同样的截面形状。内侧胎肩刀槽29例如从内侧胎面端Tei延伸至内侧胎肩主槽4。内侧胎肩刀槽29例如弯曲成向轮胎周向的一方侧(在图5中是朝下)凸出的圆弧状。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胎肩刀槽29例如弯曲成朝向与内侧中心刀槽16(图2所示)相同的方向凸出的圆弧状。
在图6中示出了图1的外侧胎肩陆部8的放大图。如图6所示,期望在外侧胎肩陆部8上例如设置有多个外侧胎肩横槽30以及多个外侧胎肩刀槽31。
外侧胎肩横槽30例如期望从外侧胎面端Teo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并且在外侧胎肩陆部8内终止。这样的外侧胎肩横槽30能够使接地时的泵浦声变小并且维持外侧胎肩陆部8的刚性而提高操纵稳定性。
例如,期望外侧胎肩横槽30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2(省略图示)朝向外侧胎面端Teo侧而逐渐减小。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胎肩横槽30的所述角度θ2在外侧胎面端Teo是0°~5°。这样的外侧胎肩横槽30有助于发挥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如图1所示,外侧胎肩横槽30与外侧胎面端Teo的交叉部分33期望相对于内侧胎肩横槽28与内侧胎面端Tei的交叉部分32在轮胎周向上错位。由此,各横槽的泵浦声被白噪化,得到了优异的噪声性能。
如图6所示,外侧胎肩刀槽31期望具有与上述刀槽15(图4所示)同样的截面形状。外侧胎肩刀槽31例如期望从外侧胎肩主槽3朝向外侧胎面端Teo侧延伸并且在外侧胎肩陆部8内终止。这样的外侧胎肩刀槽31能够提高外侧胎肩陆部8的外侧胎面端Teo侧的刚性,进而提高急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
为了均衡地提高湿路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外侧胎肩刀槽31的轮胎轴向长度L6优选为外侧胎肩陆部8的轮胎轴向宽度W8的0.35倍以上,更优选为0.40倍以上,优选为0.50倍以下,更优选为0.45倍以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而实施。
【实施例】
具有图1的基本胎面图案的尺寸195/65R15的充气轮胎是根据表1的规格而试制的。实施例的轮胎的外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曲率半径R1比内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曲率半径R2大。作为比较例,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图案并且所述曲率半径R1与所述曲率半径R2彼此相等的充气轮胎。对各测试轮胎的湿路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进行测试。各测试轮胎的共同规格和测试方法如下。
轮辋:15×6.0J
轮胎内压:230kPa
测试车辆:排气量2500cc、前轮驱动车
轮胎安装位置:全部轮
内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曲率半径R2:230.8mm
外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宽度W4:21.4mm
内侧中心陆部的踏面的宽度W5:21.3mm
<湿路性能>
使用内侧滚筒试验机测定各测试轮胎在下述的条件下在水深5.0mm的滚筒面上行驶时的滑水现象的产生速度。结果是以比较例为100的指数,数值越大,表示所述产生速度越高,湿路性能越优异。
打滑角:1.0°
纵向载荷:4.2kN
<操纵稳定性>
上述测试车辆在干燥路面的测试道路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通过驾驶员的感官来评价。结果是以比较例作为100的评分,数值越大,表示操纵稳定性越优异。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的结果是,确认了实施例的充气轮胎兼顾了湿路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

Claims (5)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胎面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在安装于车辆上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在安装于车辆上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设置于轮胎赤道线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的外侧中心陆部;以及设置于轮胎赤道线与所述内侧胎面端之间的内侧中心陆部,
在安装于正规轮辋并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线在内的子午线截面中,
所述外侧中心陆部以及所述内侧中心陆部分别具有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踏面,
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所述踏面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所述踏面的曲率半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子午线截面中,
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所述踏面从第1假想直线突出的最大突出量与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所述踏面从第2假想直线突出的最大突出量相等,其中,该第1假想直线在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轮胎轴向两侧的端缘之间延伸,该第2假想直线在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轮胎轴向两侧的端缘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外侧中心陆部和所述内侧中心陆部上都未设置宽度为2mm以上的槽,但设置有宽度小于2mm的多个刀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刀槽包含设置于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多个外侧中心刀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多个内侧中心刀槽,
所述多个外侧中心刀槽的合计长度比所述多个内侧中心刀槽的合计长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各所述内侧中心刀槽横贯所述内侧中心陆部的整个宽度,
所述外侧中心刀槽包含:
横贯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整个宽度的多个第1刀槽;
第2刀槽,其一端与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轮胎赤道线侧的端缘相连,并且另一端在所述外侧中心陆部内终止;以及
第3刀槽,其一端与所述外侧中心陆部的所述外侧胎面端侧的端缘相连,并且另一端在所述外侧中心陆部内终止,
所述外侧中心陆部包含:
被所述第1刀槽划分出并且设置有所述第2刀槽的第1部分;以及
被所述第1刀槽划分出并且设置有所述第3刀槽的第2部分,
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在轮胎周向上交替设置。
CN201610877472.4A 2015-12-10 2016-10-08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7031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1444 2015-12-10
JP2015241444A JP6786794B2 (ja) 2015-12-10 2015-12-10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298A true CN107031298A (zh) 2017-08-11
CN107031298B CN107031298B (zh) 2020-08-14

Family

ID=57460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7472.4A Active CN107031298B (zh) 2015-12-10 2016-10-08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4491B2 (zh)
EP (1) EP3178668B1 (zh)
JP (1) JP6786794B2 (zh)
CN (1) CN10703129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1435A (zh) * 2017-08-30 2019-03-0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10091672A (zh) * 2018-01-31 2019-08-0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805159A (zh) * 2018-11-01 2021-05-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015633A (zh) * 2018-11-21 2021-06-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412202A (zh) * 2019-02-14 2021-09-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89038B1 (en) * 2017-11-27 2020-04-1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Tyre
JP7006183B2 (ja) * 2017-11-27 2022-01-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52318B2 (ja) * 2017-11-27 2022-04-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19131079A (ja) 2018-01-31 2019-08-08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131080A (ja) 2018-01-31 2019-08-08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890897B2 (en) 2018-03-26 2024-02-0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10422015B (zh) * 2018-05-01 2022-10-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7070180B2 (ja) * 2018-07-12 2022-05-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123734B2 (ja) * 2018-10-22 2022-08-23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44279B2 (ja) * 2018-10-22 2022-09-29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05242B2 (ja) * 2019-01-16 2023-01-1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225824B2 (ja) * 2019-01-22 2023-02-2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275781B2 (ja) * 2019-04-03 2023-05-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183961B2 (ja) * 2019-06-04 2022-12-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07240B2 (ja) * 2019-09-03 2023-01-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グリー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6888707B1 (ja) * 2020-03-04 2021-06-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
WO2022208244A1 (en) * 2021-04-01 2022-10-06 Pirelli Tyre S.P.A. High-performance tyr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748A (en) * 1985-06-21 1990-03-0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JPH05139119A (ja) * 1991-09-20 1993-06-0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712377A1 (en) * 2004-01-16 2006-10-1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CN101096171A (zh) * 2006-06-26 2008-01-02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限定弯曲刀槽花纹的轮胎和胎面
EP2048005B1 (de) * 2007-10-11 2010-07-0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US20140090759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WO2014129647A1 (ja) * 2013-02-25 2014-08-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147545A (ja) * 2014-02-07 2015-08-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1303A (ja) * 1985-06-21 1987-04-25 Bridgestone Corp 重車両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569387B2 (ja) * 1996-05-14 2004-09-2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非対称プロフィルに非対称トレッドパターンを具えた偏平ラジアルタイヤ
ITMI20050671A1 (it) 2005-04-15 2006-10-16 Balestrini Renzo Spa Centro di lavoro a una o piu'unita'operatrici con manipolatori dei pezzi
JP2009083524A (ja) * 2007-09-27 2009-04-23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126288A (ja) * 2007-11-21 2009-06-1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13189137A (ja) * 2012-03-14 2013-09-2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46681B2 (ja) * 2012-12-19 2015-07-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20547B2 (ja) * 2014-01-27 2018-11-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26402B2 (ja) * 2014-10-27 2019-06-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748A (en) * 1985-06-21 1990-03-0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JPH05139119A (ja) * 1991-09-20 1993-06-0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712377A1 (en) * 2004-01-16 2006-10-1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CN101096171A (zh) * 2006-06-26 2008-01-02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限定弯曲刀槽花纹的轮胎和胎面
EP2048005B1 (de) * 2007-10-11 2010-07-0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US20140090759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WO2014129647A1 (ja) * 2013-02-25 2014-08-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147545A (ja) * 2014-02-07 2015-08-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1435A (zh) * 2017-08-30 2019-03-0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09421435B (zh) * 2017-08-30 2022-04-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10091672A (zh) * 2018-01-31 2019-08-0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0091672B (zh) * 2018-01-31 2021-03-2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805159A (zh) * 2018-11-01 2021-05-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805159B (zh) * 2018-11-01 2023-06-30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015633A (zh) * 2018-11-21 2021-06-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015633B (zh) * 2018-11-21 2023-02-2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3412202A (zh) * 2019-02-14 2021-09-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13412202B (zh) * 2019-02-14 2023-12-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US11945261B2 (en) 2019-02-14 2024-04-0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78668A1 (en) 2017-06-14
JP6786794B2 (ja) 2020-11-18
JP2017105361A (ja) 2017-06-15
US20170166014A1 (en) 2017-06-15
EP3178668B1 (en) 2020-04-15
US10384491B2 (en) 2019-08-20
CN107031298B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298A (zh) 充气轮胎
CN105564160B (zh) 充气轮胎
JP608419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42786B (zh) 充气轮胎
JP643485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6761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AU2013211447B2 (en) Pneumatic tyre
CN107813661A (zh) 充气轮胎
JP669927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7525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639975A (zh) 轮胎
JP598190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94007A (ja) タイヤ
JP2020196286A (ja) タイヤ
JP201707484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0218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51862A (ja) タイヤ
JP649620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8332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400429B2 (ja) タイヤ
JP637499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12826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515069A (zh) 轮胎
JP2019094009A (ja) タイヤ
CN109515068B (zh) 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