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6975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6975A
CN105856975A CN201610008629.XA CN201610008629A CN105856975A CN 105856975 A CN105856975 A CN 105856975A CN 201610008629 A CN201610008629 A CN 201610008629A CN 105856975 A CN105856975 A CN 105856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rse furrow
pattern block
tire
drain
tap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86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56975B (zh
Inventor
松山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56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6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56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6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冰雪路上具有优良的行驶性能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2)至少设置有:第一主沟(6)以及第二主沟(7),它们相互使相位一致地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副沟(4),其在第一主沟(6)与第二主沟(7)之间以锯齿状延伸;第一横沟(18),其将第一陆地部(15)划分为多个V字状的第一花纹块(21);以及第二横沟(19),其将第二陆地部(16)划分为多个V字状的第二花纹块(22)。各第一横沟(18)设置为在副沟(4)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各第二横沟(19)错位。至少一条第二横沟(19)具有比第一横沟(18)小的沟宽度。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冰雪路上的优良的行驶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为了抑制雪路上的横滑而在胎面部设置有多个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花纹块的充气轮胎。具体而言,上述花纹块包括在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延伸的副沟的一方侧被第一横沟划分的第一花纹块、以及在副沟的另一方侧被第二横沟划分的第二花纹块,它们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
然而,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设置为第一横沟与第二横沟经由副沟而在一条直线上相连。并且,上述第一横沟与第二横沟具有相同的沟宽度。
这样的第一横沟以及第二横沟在雪上行驶时难以在沟的长度方向上对沟内的雪进行压缩,从而存在难以生成硬雪柱的趋势。并且,这样的第一横沟以及第二横沟容易在接地时开口,例如存在冰路上的行驶性能低的趋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12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设置有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花纹块的充气轮胎中,以改善横沟的配置等为基本,在冰雪路上具有优良的行驶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胎面部至少设置有:第一主沟,其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第二主沟,其使相位与上述第一主沟一致地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副沟,其以比上述第一主沟以及上述第二主沟的沟宽度小的沟宽度,在上述第一主沟与上述第二主沟之间使相位与上述第一主沟一致地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第一横沟,其将上述第一主沟与上述副沟之间的第一陆地部划分为多个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第一花纹块;以及第二横沟,其将上述第二主沟与上述副沟之间的第二陆地部划分为多个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第二花纹块,各上述第一横沟设置为在上述副沟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各上述第二横沟产生错位,至少一条上述第二横沟具有比上述第一横沟小的沟宽度。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各上述第一横沟优选设置为在上述副沟的长度方向上不与各上述第二横沟相互重叠。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上述副沟中,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倾斜部、以及与上述第一倾斜部反向地倾斜的第二倾斜部,在上述第一倾斜部配置有由具有第一沟宽度的上述第一横沟以及具有第一沟宽度的上述第二横沟构成的第一横沟对,在上述第二倾斜部配置有由具有比上述第一沟宽度小的第二沟宽度的第一横沟、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二沟宽度小的第三沟宽度的第二横沟构成的第二横沟对。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横沟对的上述第一横沟与上述第二横沟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上述第一花纹块中,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有大型第一花纹块、以及轮胎周向的长度比上述大型第一花纹块小的小型第一花纹块,在上述第二花纹块中,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有大型第二花纹块、以及轮胎周向的长度比上述大型第二花纹块小的小型第二花纹块,上述大型第一花纹块与上述小型第二花纹块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上述小型第一花纹块与上述大型第二花纹块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主沟设置于轮胎赤道侧,上述第二主沟设置于胎面接地端侧。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第一主沟,其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第二主沟,其使相位与第一主沟一致地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以及副沟,其以比第一主沟以及第二主沟的沟宽度小的沟宽度,在第一主沟与上述第二主沟之间使相位与第一主沟一致地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这样的各主沟以及副沟在雪上行驶时能够在轮胎周向以及轮胎轴向均衡地发挥雪柱剪切力。
并且,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至少设置有:第一横沟,其将划分在第一主沟与副沟之间的第一陆地部划分为多个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第一花纹块;以及第二横沟,其将划分在第二主沟与副沟之间的第二陆地部划分为多个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第二花纹块。
对于这样的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第一花纹块以及第二花纹块而言,例如在雪路上转弯时轮胎滑动的情况下,花纹块的前端部推开雪而发挥高的反作用力。
各第一横沟设置为在副沟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各第二横沟错位。由此,捕获于各横沟内的雪被横沟的沟壁与副沟的沟壁包围三方,从而不仅在横沟的沟宽度方向上,在横沟的长度方向上也被强烈地压缩。因此,生成硬雪柱,进而提高雪路上的行驶性能。
并且,至少一条上述第二横沟具有比上述第一横沟小的沟宽度。由此,提高第二陆地部的陆地比,例如即使在冰路上也发挥优良的行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中央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大型第一花纹块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胎肩花纹块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7是比较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胎面部;4...副沟;6...第一主沟;7...第二主沟;15...第一陆地部;16...第二陆地部;18...第一横沟;19...第二横沟;21...第一花纹块;22...第二花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1例如适合作为冬季用的重载荷用轮胎来加以利用,更优选用于轮式装载机等工程车辆。但是,本发明的轮胎1并不限定于这种使用方式。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3以及副沟4、以及被主沟3以及副沟4划分的陆地部5。
主沟3例如包括第一主沟6与第二主沟7。
第一主沟6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延伸。第一主沟6例如设置于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的中央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主沟6形成为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有斜着横切轮胎赤道C的第一部分8a、以及与第一部分8a反向地斜着横切轮胎赤道C的第二部分9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8a以及第二部分9a分别形成为直线状。
第二主沟7例如在轮胎赤道C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第二主沟7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延伸。具体而言,第二主沟7例如形成为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有向与第一主沟6的第一部分8a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8b、以及向与第一主沟6的第二部分9a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9b。
第二主沟7与第一主沟6的锯齿状的相位一致。“相位一致”例如除了包含第一主沟6与第二主沟7的锯齿状的相位的偏差完全不存在的情况之外,还包含第一主沟6与第二主沟7的锯齿状的相位的偏差在一个间距的1/4以下的情况。
各主沟6、7的沟宽度W1例如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5.0%~10.0%。各主沟6、7的沟深度(省略图示)例如优选为10~25mm。
胎面接地宽度TW是指组装于正规轮辋(未图示)且填充有正规内压并且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的轮胎1的胎面接地端Te、Te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
“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下按照每个轮胎确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在JATMA的情况下为“标准轮辋”,在TRA的情况下为“Design Rim”,在ETRTO的情况下为“MeasuringRim”。
“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下按照每个轮胎确定各规格的空气压,在JATMA的情况下为“最高空气压”,在TRA的情况下为表格“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在ETRTO的情况下为“INFLATION PRESSURE”。
“胎面接地端Te”是对上述正规状态下的轮胎1加载正规载荷而使其以0°的外倾角接地于平面时的最靠轮胎轴向外侧的接地位置。
“正规载荷”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下按照每个轮胎确定各规格的载荷,在JATMA的情况下为“最大负载能力”,在TRA的情况下为表格“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在ETRTO的情况下为“LOAD CAPACITY”。
副沟4设置在第一主沟6与第二主沟7之间。副沟4使相位与第一主沟6一致,并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延伸。本实施方式的副沟4例如交替地配置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部11、以及与第一倾斜部11反向地倾斜的第二倾斜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11与第二倾斜部12形成为直线状。
副沟4具有比第一主沟6以及第二主沟7的沟宽度W1小的沟宽度W2。副沟4的沟宽度W2例如优选为主沟6、7的沟宽度W1的0.10~0.25倍。
上述陆地部5例如包括第一主沟6与第二主沟7之间的中央陆地部13、以及第二主沟7的轮胎轴向外侧的胎肩陆地部14。
在图2中示出了图1的左侧的中央陆地部13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中央陆地部13包括:第一主沟6与副沟4之间的第一陆地部15;以及第二主沟7与副沟4之间的第二陆地部1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陆地部15设置于轮胎赤道C侧,第二陆地部16设置于胎面接地端Te(如图1所示,以下相同。)侧。
各陆地部15、16被横沟划分为多个花纹块。
具体而言,第一陆地部15被将第一主沟6与副沟4之间连通的多个第一横沟18划分为多个第一花纹块21。第一花纹块21呈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
第二陆地部16被将副沟4与第二主沟7之间连通的多个第二横沟19划分为多个第二花纹块22。第二花纹块22呈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
作为优选的方式,在各陆地部15、16中,各花纹块配置为凸出的朝向沿轮胎周向交替。
对于这样的朝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第一花纹块21以及第二花纹块22而言,例如在雪路上转弯时轮胎滑动的情况下,花纹块的末端部推开雪而发挥高的反作用力。此外,在后面对第一花纹块21以及第二花纹块22的详细的结构进行叙述。
沟宽度不同的第一横沟18例如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有具有第一沟宽度W3的大型第一横沟18A、以及具有第二沟宽度W4的小型第一横沟18B。由此,大型第一横沟18A在雪上行驶时,生成大的雪柱而提高牵引性能。小型第一横沟18B维持陆地部的陆地比,提高冰路上的操纵稳定性。并且,这样的各第一横沟18例如将抽吸声白噪声化,也有助于提高噪声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沟宽度W3例如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如图1所示,以下相同。)的5.9%~6.5%。第二沟宽度W4例如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3.5%~4.5%。由此,均衡地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与冰雪路上的行驶性能。
大型第一横沟18A例如与副沟4的第一倾斜部11连通。大型第一横沟18A例如与第一倾斜部11反向地倾斜。
小型第一横沟18B例如与副沟4的第二倾斜部12连通。小型第一横沟18B与第二倾斜部12反向地倾斜。小型第一横沟18B还相对于大型第一横沟18A反向地倾斜。
作为优选的方式,大型第一横沟18A以及小型第一横沟18B例如与副沟4呈直角地连通。由此,在雪上行驶时,各横沟内的雪在横沟的长度方向上被副沟的沟壁强烈地压缩,从而生成硬雪柱。
各第一横沟18设置为在副沟4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各第二横沟19错位。由此,捕获于各横沟内的雪被横沟的沟壁与副沟4的沟壁包围三方,因此不仅在横沟的沟宽度方向上,在横沟的长度方向上也被强烈地压缩。因此,生成硬雪柱,进而提高雪路上的行驶性能。
作为优选的方式,各第一横沟18设置为在副沟4的长度方向上不与各第二横沟19相互重叠。其中,“设置为不相互重叠”是指将一方的横沟沿长度方向延长的假想沟24不与另一方的横沟相交。
沟宽度不同的第二横沟19例如沿着轮胎周向间隔设置。
至少一条第二横沟19具有比第一横沟18小的沟宽度。由此,提高第二陆地部16的陆地比,例如即使在冰路上也发挥优良的行驶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主沟6设置于轮胎赤道C侧,使第二主沟7设置于胎面接地端Te侧,从而使第二陆地部16设置于比第一陆地部15更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提高轮胎轴向外侧的第二陆地部16的陆地比,尤其有效地提高冰路上的转弯性能。
并且,由于第一横沟18以及第二横沟19的沟宽度不同,从而使横沟产生的抽吸声白噪声化,由此提高噪声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横沟19例如包括具有上述第一沟宽度W3的大型第二横沟19A、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二沟宽度W4小的第三沟宽度W5的小型第二横沟19B。第三沟宽度W5例如是胎面接地宽度TW的2.7%~3.5%。
大型第二横沟19A例如与副沟4的第一倾斜部11连通。大型第二横沟19A例如向与大型第一横沟18A相同的方向倾斜。由此,在副沟4的第一倾斜部11配置有由大型第一横沟18A与大型第二横沟19A构成的第一横沟对25。
第一横沟对25的大型第一横沟18A与大型第二横沟19A优选为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由此,在雪上行驶时,横向排列地生成硬雪柱,从而提高雪上的牵引性能。
大型第二横沟19A与大型第一横沟18A的沿着副沟4的错位长度L1优选为至少在1.0mm以上。上述错位长度L1优选为5.0mm以上,更优选为7.5mm以上,并且优选为15.0mm以下,更优选为12.5mm以下。这样的大型第二横沟19A以及大型第一横沟18A,即使在胎面部作用有接地压而使花纹块以及横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小型第二横沟19B例如与副沟4的第二倾斜部12连通。小型第二横沟19B例如向与小型第一横沟18B相同的方向倾斜。由此,在副沟4的第二倾斜部12配置有由小型第一横沟18B与小型第二横沟19B构成的第二横沟对26。
小型第二横沟19B与小型第一横沟18B的沿着副沟4的错位长度L2优选为至少在1.0mm以上。上述错位长度L2优选为18.0mm以上,更优选为21.0mm以上,并且优选为27.0mm以下,更优选为24.0mm以下。由此,使第一横沟对25以及第二横沟对26的抽吸声白噪声化,从而提高噪声性能。并且,抑制雪朝向小型第二横沟19B与小型第一横沟18B之间的副沟4内的堵塞,从而发挥优良的雪上性能。
第一横沟对25与第二横沟对26例如优选为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由此,有效地抑制各花纹块的偏磨损。
以下,对第一花纹块21以及第二花纹块22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一花纹块21例如包括大型第一花纹块21A与小型第一花纹块21B。
大型第一花纹块21A例如呈向胎面接地端Te侧凸出的V字状。大型第一花纹块21A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3例如是胎面接地宽度TW的0.20~0.25倍。
小型第一花纹块21B例如呈与大型第一花纹块21A反向地凸出的V字状。
小型第一花纹块21B例如具有比大型第一花纹块21A小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4。小型第一花纹块21B的上述长度L4例如是胎面接地宽度TW的0.18~0.22倍。
大型第一花纹块21A与小型第一花纹块21B优选为例如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由此,抑制各花纹块的偏磨损,并且有效地抑制轮胎的侧滑。
第二花纹块22例如包括大型第二花纹块22A与小型第二花纹块22B。
大型第二花纹块22A例如呈向轮胎赤道C侧凸出的V字状。大型第二花纹块22A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5例如是胎面接地宽度TW的0.20~0.25倍。
小型第二花纹块22B例如呈与大型第二花纹块22A反向地凸出的V字状。
小型第二花纹块22B例如具有比大型第二花纹块22A小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6。小型第二花纹块22B的上述长度L6例如是胎面接地宽度TW的0.18~0.22倍。
大型第二花纹块22A与小型第二花纹块22B例如优选为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由此,抑制各花纹块的偏磨损,并且有效地抑制轮胎的侧滑。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大型第一花纹块21A与小型第二花纹块22B沿轮胎轴向经由副沟4而横向排列地配置,从而形成朝外花纹块对28。另外,通过使小型第一花纹块21B与大型第二花纹块22A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从而形成朝内花纹块对29。这样的各花纹块对28、29例如在急转弯时使横向排列地配置的各花纹块相互接触,从而抑制花纹块的过度的变形。因此,发挥优良的操纵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方式,朝外花纹块对28与朝内花纹块对29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由此,各花纹块均匀地磨损,从而提高耐磨损性能。
在图3中,作为用于对各花纹块20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大型第一花纹块21A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花纹块20例如由包含向轮胎轴向的一方侧或者另一方侧凸出的顶点33的主体片30、与主体片30相连的第一倾斜片31以及第二倾斜片32形成。
主体片30例如具有四边形状的踏面。第一倾斜片31例如从主体片30斜着延伸,并具有四边形状的踏面。第二倾斜片32例如从主体片30向与第一倾斜片31相反的方向斜着延伸,并具有四边形状的踏面。
花纹块20具有:从顶点33斜着延伸的第一端缘36;以及从顶点33向与第一端缘36相反的方向斜着延伸的第二端缘37。第一端缘36以及第二端缘37分别以直线状延伸,并延伸至花纹块20的轮胎周向的外端35。
第一端缘36与第二端缘37之间的角度θ1(以下,存在称为花纹块的顶点的角度θ1的情况。)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并且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95°以下。由此,顶点33容易刺穿冰路、雪路,从而提高冰雪路上的行驶性能。
花纹块20例如具有设置于顶点33的相反侧并向顶点33侧凹陷的内角部40。内角部40例如由斜着延伸的第三端缘41、以及向与第三端缘41相反的方向斜着延伸的第四端缘42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端缘41以及第四端缘42分别以直线状延伸。具体而言,第三端缘41沿第一端缘36延伸,更优选为与第一端缘36平行地延伸。第四端缘42沿第二端缘37延伸,更优选为与第二端缘37平行地延伸。
这样的内角部40在雪上行驶时,有效地捕捉雪,从而有助于生成大的雪柱。
在图4中示出了胎肩陆地部14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胎肩陆地部14是沿轮胎周向设置有被多个胎肩横沟45划分的多个胎肩花纹块46的花纹块列。
胎肩横沟45例如从第二主沟7延伸至胎面接地端Te。本实施方式的胎肩横沟45例如沿轮胎轴向延伸。
在图5中示出了胎肩花纹块46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胎肩花纹块46例如包括外侧部47与内侧部48。
外侧部47例如设置于胎面接地端Te侧,并以恒定的宽度沿轮胎轴向延伸。作为优选的方式,外侧部47的轮胎周向的宽度W6例如比胎肩横沟45的沟宽度W8(如图4所示)小,且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0.15~0.25倍。
内侧部48例如与外侧部47的轮胎轴向内侧相邻,并且至少包括向轮胎轴向内侧凸出的顶点49。这样的内侧部48使顶点49刺穿雪路、冰路,从而能够提高冰雪路上的行驶性能。
在胎肩花纹块46例如设置有胎肩横纹沟50与多个凹部55。
胎肩横纹沟50例如从胎面接地端Te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并在胎肩花纹块46内形成终端。本实施方式的胎肩横纹沟50沿轮胎轴向延伸,并在外侧部47内形成终端。这样的胎肩横纹沟50在雪上行驶时,发挥优良的偏驶性能。
凹部55例如包括设置于内侧部48的第一凹部51以及第二凹部52、以及跨越外侧部47以及内侧部48的第三凹部53。
第一凹部51例如通过内侧部48的沿着第二主沟7(如图4所示)的花纹块壁56凹陷而形成,并且在胎面俯视观察时呈“コ”字形。这样的第一凹部51在雪上行驶时能够生成硬雪柱。
如图4所示,第一凹部51例如优选为经由第二主沟7而与第二横沟19相向。这样的第一凹部51在雪上行驶时与第二横沟19协作而生成更大的雪柱,从而发挥优良的雪上性能。
如图5所示,第一凹部51的宽度W7例如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1.5%~2.5%。这样的第一凹部51既抑制胎肩花纹块46的偏磨损,又发挥上述效果。
第二凹部52例如设置于比第一凹部51更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第二凹部52例如通过花纹块壁呈V字状地凹陷而形成。第二凹部52的第一面52a与第二面52b之间的角度θ2(以下,存在称为第二凹部的角度θ2的情况。)例如是80~100°。
第三凹部53例如包括沿着轮胎轴向延伸的轴向面53a、以及斜着延伸的倾斜面53b。轴向面53a与倾斜面53b之间的角度θ3(以下,存在称为第三凹部的角度θ3的情况。)例如是120~150°。
这样的第二凹部52以及第三凹部53在雪上行驶时生成硬雪柱,从而有助于提高雪上的牵引性能以及制动性能。
在图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在图6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通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花纹块20呈具有向轮胎轴向凸出的顶点33的L字状。具体而言,花纹块20的一方侧的第一倾斜片31的沿着主沟3的长度比另一方侧的第二倾斜片32的沿着主沟3的长度大。由此,第一倾斜片31容易变形,因此抑制沟内的雪的堵塞,进而提高雪上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横纹沟50从胎面接地端Te向轮胎轴向延伸,并在中途弯曲。这样的胎肩横纹沟50能够进一步提高雪上的偏驶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花纹的尺寸15.5/60-18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作为比较例,如图7所示,试制了第一横沟以及第二横沟不错位而相互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轮胎。对各测试轮胎的雪上的转弯性能以及牵引性能、还有耐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各测试轮胎的通用规格、测试方法如下。
安装轮辋:18×W13
轮胎内压:220KPa
测试车辆:小型轮式装载机(3.5t)
轮胎安装位置:所有车轮
<转弯性能>
对使上述测试车辆在由压实雪路面构成的半径为5m的环形跑道环绕一定圈数时的时间进行了测定。结果是以比较例为100的指数表示,数值越小表示转弯性能越优良。
<牵引性能>
用GPS对使上述测试车辆在压实雪路面上从5km/h加速至20km/h时的距离进行了测定。结果是以比较例为100的指数表示,数值越小表示雪上的牵引性能越优良。
<耐磨损性能>
对使上述测试车辆在沥青路面上行驶一定距离时的花纹块的磨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是以比较例为100的指数表示,数值越小表示耐磨损性能越优良。
测试结果示于表1。
表1
测试的结果是,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在冰雪路上发挥了优良的行驶性能。并且,也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维持了耐磨损性能。

Claims (6)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面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至少设置有:
第一主沟,其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
第二主沟,其使相位与所述第一主沟一致地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
副沟,其以比所述第一主沟以及所述第二主沟的沟宽度小的沟宽度,在所述第一主沟与所述第二主沟之间使相位与所述第一主沟一致地沿轮胎周向以锯齿状连续地延伸;
第一横沟,其将所述第一主沟与所述副沟之间的第一陆地部划分为多个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第一花纹块;以及
第二横沟,其将所述第二主沟与所述副沟之间的第二陆地部划分为多个向轮胎轴向凸出的V字状的第二花纹块,
各所述第一横沟设置为在所述副沟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各所述第二横沟错位,
至少一条所述第二横沟具有比所述第一横沟小的沟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各所述第一横沟设置为在所述副沟的长度方向上不与各所述第二横沟相互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副沟中,交替地配置有第一倾斜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倾斜部反向地倾斜的第二倾斜部,
在所述第一倾斜部配置有由具有第一沟宽度的所述第一横沟以及具有第一沟宽度的所述第二横沟构成的第一横沟对,
在所述第二倾斜部配置有由具有比所述第一沟宽度小的第二沟宽度的第一横沟、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二沟宽度小的第三沟宽度的第二横沟构成的第二横沟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横沟对的所述第一横沟与所述第二横沟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第一花纹块中,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有大型第一花纹块、以及轮胎周向的长度比所述大型第一花纹块小的小型第一花纹块,
在所述第二花纹块中,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有大型第二花纹块、以及轮胎周向的长度比所述大型第二花纹块小的小型第二花纹块,
所述大型第一花纹块与所述小型第二花纹块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
所述小型第一花纹块与所述大型第二花纹块沿轮胎轴向横向排列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主沟设置于轮胎赤道侧,
所述第二主沟设置于胎面接地端侧。
CN201610008629.XA 2015-02-09 2016-01-07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58569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3345A JP6445886B2 (ja) 2015-02-09 2015-02-09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023345 2015-0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6975A true CN105856975A (zh) 2016-08-17
CN105856975B CN105856975B (zh) 2019-03-29

Family

ID=5662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8629.XA Active CN105856975B (zh) 2015-02-09 2016-01-07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45886B2 (zh)
CN (1) CN10585697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596A (zh) * 2017-07-17 2017-12-01 正新(漳州)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08099506A (zh) * 2017-12-27 2018-06-01 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10708949A (zh) * 2017-07-12 2020-01-17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
CN111688415A (zh) * 2019-03-13 2020-09-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崎岖地形行驶用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9816B2 (ja) * 2017-07-12 2021-12-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CN107972415A (zh) * 2017-12-27 2018-05-01 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雪地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JP6964042B2 (ja) * 2018-05-15 2021-11-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二輪車用タイヤ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2567A (en) * 1967-01-02 1970-05-19 Gen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Ra Treads for snow tires
FR2586621A1 (fr) * 1985-08-27 1987-03-06 Uniroyal Englebert Gmbh Sculpture de bande de roulement pour pneumatique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JPS62157812A (ja) * 1985-12-30 1987-07-1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2155809A (ja) * 1988-12-06 1990-06-1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氷雪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3132404A (ja) * 1989-10-19 1991-06-05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6321253A (ja) * 2005-05-17 2006-11-30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511107A2 (en) * 2011-04-12 2012-10-1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5711342A (zh) * 2014-12-17 2016-06-2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9405A (ja) * 1989-08-21 1991-04-04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9469160B2 (en) * 2009-01-26 2016-10-1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with tread having blocks having cutout portion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2567A (en) * 1967-01-02 1970-05-19 Gen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Ra Treads for snow tires
FR2586621A1 (fr) * 1985-08-27 1987-03-06 Uniroyal Englebert Gmbh Sculpture de bande de roulement pour pneumatique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JPS62157812A (ja) * 1985-12-30 1987-07-1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2155809A (ja) * 1988-12-06 1990-06-1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氷雪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3132404A (ja) * 1989-10-19 1991-06-05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6321253A (ja) * 2005-05-17 2006-11-30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511107A2 (en) * 2011-04-12 2012-10-1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5711342A (zh) * 2014-12-17 2016-06-2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8949A (zh) * 2017-07-12 2020-01-17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
CN107415596A (zh) * 2017-07-17 2017-12-01 正新(漳州)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07415596B (zh) * 2017-07-17 2023-03-07 正新(漳州)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08099506A (zh) * 2017-12-27 2018-06-01 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11688415A (zh) * 2019-03-13 2020-09-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崎岖地形行驶用轮胎
CN111688415B (zh) * 2019-03-13 2024-02-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崎岖地形行驶用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6975B (zh) 2019-03-29
JP6445886B2 (ja) 2018-12-26
JP2016145008A (ja) 2016-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6975A (zh) 充气轮胎
US10994575B2 (en) Tire
CN106080046B (zh) 充气轮胎
CN101600586B (zh) 充气轮胎
US9731555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3963570B (zh) 充气轮胎
CN105711342B (zh) 充气轮胎
CN104325844B (zh) 充气轮胎
JP642070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42780A (zh) 充气轮胎
JP2018083543A (ja) タイヤ
CN108725098A (zh) 轮胎
CN107031303A (zh) 充气轮胎
CN107554197A (zh) 充气轮胎
CN104044407B (zh) 充气轮胎
US9604506B2 (en) Tire
CN105764710A (zh) 充气轮胎
CN107984978A (zh) 轮胎
CN108688411A (zh) 充气轮胎
CN104972844A (zh) 充气轮胎
CN105172480A (zh) 充气轮胎
CN105764708B (zh) 冬用轮胎
CN108859613A (zh) 轮胎
CN108725100A (zh) 轮胎
JP2019094007A (ja) 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