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9019A - 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9019A
CN105759019A CN201610127592.2A CN201610127592A CN105759019A CN 105759019 A CN105759019 A CN 105759019A CN 201610127592 A CN201610127592 A CN 201610127592A CN 105759019 A CN105759019 A CN 105759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container
reagent
resettlement section
borer
suction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75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9019B (zh
Inventor
长井孝明
浜田雄
浜田雄一
喜多川信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50666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575901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59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9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9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9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9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comprising robots or similar manipul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79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with means for piercing stoppers or sept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2Identification, exchange or storage of information
    • B01L2300/021Identification, e.g. bar c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B01L2300/044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pierceable, e.g. films, membra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86Counting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01N2035/0067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of re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12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6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blocks or racks of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obo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收容试剂的试剂容器用于对作为样本的血液或尿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该试剂容器具有:吸引管进入部,所述吸引管进入部设置在前端附近,所述分析装置的吸引管能够进入所述吸引管进入部;以及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吸引管进入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前端附近,并从所述试剂容器的外部上面突出。

Description

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组件
本申请是名称为“分析装置以及试剂容器”、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2月15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3102、国家申请号为201180010866.5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试剂容器吸引试剂,对样本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使用的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组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血液、尿等样本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已知例如生化学分析装置、血球计数装置以及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等分析装置。
生化学分析装置中用于样本分析的试剂的种类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若试剂的设置场所按照每个试剂的种类决定,则用户有必要一一确认试剂的种类和设置场所的对应情况后进行设置,所以,试剂的设置作业烦杂。
因此,具有例如像专利文献1记载的生化学分析装置那样,用户能够将试剂任意地设定在试剂库的空的位置的生化学分析装置。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生化学分析装置被构成为通过使试剂库旋转,将用户设定在任意的位置的规定的种类的试剂容器配置在吸引管能够将试剂分注的分注位置,使吸引管能够从规定的种类的试剂容器分注试剂。
另一方面,在血球计数装置、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这样的粒子分析装置中,测定项目数没有生化学分析装置那么多,使用的试剂的种类也少。另外,作为试剂,使用用于将特定的种类的粒子(细胞)特殊地染色的染色液,但是,在这样的染色液有多种类的情况下,若使用共用的吸引管进行分注,则存在产生携带污染的可能性。因此,构成为与试剂的种类相应地预先决定试剂容器的设置场所,各个试剂容器与分析装置的规定的部位流体性地连接。作为收容在这样的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有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的扁平的袋状的试剂容器。这样的试剂容器例如由柔性的软管与分析装置的规定的部位流体性地连接而被使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21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9/104598号手册
但是,用户若欲将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的试剂容器设定在分析装置,则需要将袋状的试剂容器的盖摘下,将与分析装置连接的软管向试剂容器的内部插入,伴随有烦杂的手工作业。
因此,该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的粒子分析用的分析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试剂容器收容试剂,所述试剂容器用于对作为样本的血液或尿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吸引管进入部,所述吸引管进入部设置在前端附近,所述分析装置的吸引管能够进入所述吸引管进入部;以及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吸引管进入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前端附近,并从所述试剂容器的外部上面突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是通过将在前端附近具有吸引管能够进入的吸引管进入部的试剂容器从装置的侧面向装置的内部插入,来设定试剂容器的粒子分析用的分析装置,具备:保持从吸引管进入部侧插入的试剂容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用于从上方进入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的吸引管进入部,吸引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的吸引管,试剂容器保持部包括对从吸引管进入部侧插入的试剂容器向试剂容器保持部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
在基于该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如上所述,因为通过设置保持从前端附近的吸引管进入部侧插入的试剂容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和从上方进入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的吸引管进入部的吸引管,且在试剂容器保持部设置对从吸引管进入部侧插入的试剂容器向试剂容器保持部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使用者仅通过把持试剂容器,从前端附近的吸引管进入部侧插入试剂容器保持部,即可设定试剂容器,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因为能够在吸引管进入部被插入的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进深侧进行吸引管向试剂容器的进入以及从试剂容器的退避,所以,能够避免使用者在设定试剂容器时,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吸引管。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试剂容器收容染色液。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也考虑了染色液附着在吸引管的情况,所以,在设定收容了染色液的试剂容器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吸引管,且能够防止附着在吸引管的染色液附着在使用者的手指。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具备多个试剂容器保持部,具备与每个试剂容器保持部分别对应的吸引管。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与由一根吸引管从多个试剂容器吸引试剂那样的结构相比,各吸引管与各试剂容器分别对应,所以,能够防止试剂的携带污染。另外,由于在试剂为染色液的情况下,即使清洗,吸引管的污垢也难以下落,所以,更为优选。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分析装置是流式细胞仪。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收容了基于流式细胞术法的粒子分析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在设定试剂容器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吸引管。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分析装置是血球计数装置或者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能够得到在设定试剂容器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吸引管的血球计数装置或者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具备在吸引管与吸引管进入部抵接的状态下,将吸引管进入部堵塞的盖部。由于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仅使吸引管进入试剂容器内部,就由盖部将吸引管进入部堵塞,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且以简单的结构防止试剂的干燥、异物的混入。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引导部件具有至少与试剂容器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尺寸,被构成为能够对试剂容器的从下端到上端分别进行导向。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引导部件在大的范围对试剂容器进行导向,所以,在使用者从试剂容器的吸引管进入部侧向试剂容器保持部插入时,能够更容易且切实地设定试剂容器。另外,因为引导部件对试剂容器的从下端到上端进行导向,所以,能够遍及试剂容器的从上端到下端,避免使用者的手指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进深侧,其结果为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引导部件具有能够反映试剂容器的形状的形状。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试剂容器沿具有反映了试剂容器的形状的形状的引导部件被导向,所以,能够更切实地设定试剂容器。另外,在设定试剂容器时,能够切实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指从试剂容器和引导部件之间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进深侧。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还具备:进行吸引管向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进入的吸引管的下降以及吸引管从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退避的吸引管的上升的吸引管移动机构、能够向允许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取出试剂容器的取出位置和防止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取出试剂容器的取出防止位置移动的取出防止部件,吸引管移动机构被构成为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吸引管移动,被构成为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时,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外退避。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在为了设定试剂容器,而将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时,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外退避,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吸引管。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取出防止部件由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在取出位置开放,在取出防止位置封闭的罩构成。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由吸引管移动机构进行的吸引管的移动与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开放以及封闭的罩联动。据此,使用者若使罩开放,则能够就这样设定试剂容器。另外,因为在为了设定试剂容器而将罩开放时,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外退避,所以,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还具备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开放以及封闭的罩,罩包括用于识别试剂容器的识别标识,被构成为在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封闭的状态下,能够目视设置在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上的识别标识。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在即使在将罩封闭的状态下,使用者也能够从罩的识别标识和设置在试剂容器上的识别标识确认正确的试剂容器是否被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是否设定了错误种类的试剂(容器))。其结果为,没有必要为了确认试剂,而将试剂容器从试剂容器保持部拆下,再次重新设定。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试剂容器保持部还包括支撑试剂容器的支撑部、使支撑部向将试剂容器载置在支撑部的第一位置以及将支撑部上的试剂容器配置在吸引管能够进入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移动的支撑部移动机构。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在以支撑部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设置试剂容器时,能够仅通过由支撑部移动机构使支撑部向第二位置移动,就能够将试剂容器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所以,能够轻易地将试剂容器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另外,使用者没有必要使手指(手)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进深侧。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还具备能够向允许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取出试剂容器的取出位置和防止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取出试剂容器的取出防止位置移动的取出防止部件,支撑部移动机构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以便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时,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防止位置时,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和支撑部的移动联动,所以,使用者在将试剂容器设置在支撑部后,仅通过使取出防止部件向取出防止位置移动,就能够将试剂容器配置在吸引管能够进入的第二位置。据此,因为使用者没有必要为了将试剂容器配置在吸引管能够进入的第二位置而接触试剂容器,所以,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另外,能够简便地进行试剂容器的设置或者取出。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支撑部移动机构包括以支撑部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式进行弹压的第一弹压部件。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支撑部轻易地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还具备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限制以及允许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的限制部。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例如通过限制支撑部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的状态下向第二位置的移动,能够防止支撑部错误地移动,所以,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限制部包括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辊和与支撑部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抵接部件,被构成为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辊和抵接部件抵接,限制以及允许抵接部件的移动,据此,限制以及允许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能够使用辊和抵接部件,轻易地使对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的限制以及允许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取出防止部件包括配置在取出防止部件的前面侧的把持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能够拿住配置在取出防止部件的前面侧的把持部,进行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据此,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另外,能够轻易地进行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取出防止部件由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在取出位置开放,在取出防止位置封闭的罩构成。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由支撑部移动机构进行的支撑部的移动与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开放以及封闭的罩联动。据此,因为仅在罩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封闭时,试剂容器被设定在吸引管能够进入的第二位置,所以,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具备进行吸引管向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进入的吸引管的下降以及吸引管从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退避的吸引管的上升的吸引管移动机构,吸引管移动机构被构成为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吸引管移动,被构成为由吸引管移动机构进行的吸引管的移动和由支撑部移动机构进行的支撑部的移动两者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并行地进行。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能够在将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并将试剂容器设置在支撑部后,仅通过使取出防止部件向取出防止位置移动,就能够进行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和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内的进入。这里,因为在例如在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后,使吸引管移动的情况下,有必要增大取出防止部件从取出位置到取出防止位置的移动距离,所以,装置大型化。对此,因为通过构成为吸引管的移动和支撑部的移动这两者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并行地进行,能够缩小取出防止部件从取出位置到取出防止位置的移动距离,所以,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
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还具备保持吸引管,并能够移动地构成的吸引管保持部,吸引管保持部被构成为,通过在吸引管进入试剂容器时,与吸引管进入部抵接,使吸引管的进入停止,且在与吸引管进入部抵接后,伴随着向试剂容器侧的移动,能够相对于吸引管保持部在使吸引管从试剂容器退避的方向相对地移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即使在吸引管保持部与试剂容器的上面抵接后,吸引管移动机构进一步向吸引管进入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吸引管保持部维持着吸引管保持部与试剂容器的上面抵接的状态相对于吸引管移动机构相对地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吸引管进一步进入试剂容器内部。据此,不必为了进行吸引管移动机构的定位而另行设置传感器等,能够总是将吸引管的前端配置在试剂容器内的一定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还具备在相对于吸引管保持部使吸引管进入试剂容器的方向弹压吸引管保持部的第二弹压部件。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第二弹压部件在使吸引管进入的方向弹压吸引管保持部,所以,在使吸引管保持部与试剂容器的上面抵接后,使吸引管移动机构在使吸引管进入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二弹压部件的弹压力维持吸引管保持部和试剂容器的上面的抵接状态。据此,能够由第二弹压部件将吸引管的前端切实地保持在试剂容器内的一定的位置。
该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是通过将试剂容器从装置的侧面向装置的内部插入而被设定在分析装置上的试剂容器,在向分析装置插入的方向的前端附近具有分析装置的吸引管能够从上方进入的吸引管进入部。
在基于该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如上所述,通过在向分析装置插入的方向的前端附近设置分析装置的吸引管能够从上方进入的吸引管进入部,能够使分析装置的吸引管从上方经被插入到分析装置的进深侧的吸引管进入部进入试剂容器的内部。因此,因为使用者仅通过把持试剂容器,从前端的吸引管进入部侧插入分析装置内部,就能够设定试剂容器,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因为能够在分析装置内的试剂容器插入方向的进深侧进行吸引管向试剂容器的进入以及从试剂容器的退避,所以,能够避免使用者在设定试剂容器时,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分析装置包括对从吸引管进入部侧插入的试剂容器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试剂容器具有被引导部件引导的侧面。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试剂容器的侧面沿引导部件导向分析装置内部,所以,在使用者从试剂容器的吸引管进入部侧插入分析装置内部时,能够轻易地设定试剂容器。另外,因为试剂容器的侧面由引导部件导向,所以,在设定试剂容器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从试剂容器和引导部件之间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进深侧。据此,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分析装置是粒子分析装置,试剂容器收容粒子分析装置用试剂。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收容了用于粒子分析装置的试剂的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能够在设定试剂容器时,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粒子分析装置是血球计数装置或者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能够得到在向血球计数装置或者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设定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的试剂容器。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试剂容器收容染色液。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也考虑了染色液附着在吸引管的情况,所以,在设定收容了染色液的试剂容器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吸引管接触,且还能够防止附着在吸引管上的染色液附着在使用者的手指。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试剂容器被构成为不使外部的光透过。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防止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因来自外部的光而劣化。因为在试剂为染色液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因光而造成的劣化,所以,尤其优选这点。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试剂容器为黑色。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轻易地得到不使来自外部的光透过的试剂容器。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试剂容器的内部底面与试剂容器的外部上面不平行,构成为内部底面和外部上面的距离随着接近吸引管进入部而变大。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在将试剂容器设定成外部上面为水平时,吸引管进入部的正下方的内部底面的位置在试剂容器内为最低。据此,能够减少吸引管不能吸引而残留在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的量。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吸引管进入部被突出地设置在试剂容器的上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轻易地将收容了试剂的试剂容器的吸引管进入部密闭。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还具备将吸引管进入部密闭且能够穿刺的密封材。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通过由吸引管将吸引管进入部的密封材穿刺而将试剂容器开封。据此,因为不需要使用者保持密封材,将试剂容器开封的动作,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更加简洁化。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还具备被设置在与向分析装置插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前端附近,并从试剂容器的外部上面突出的突出部。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在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将试剂容器取出时,能够将手指钩挂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外部上面的突出部,所以,使用者能够轻易地进行从分析装置取出试剂容器。
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试剂容器中,优选具备具有吸引管进入部的第一收容部和与上述第一收容部连续,且宽度比第一收容部的宽度大的第二收容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不必增大第一收容部的宽度,而能够轻易地使所收容的试剂的量增加。
该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分析装置具备用于保持试剂容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用于从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吸引试剂的吸引管、进行吸引管向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内的进入以及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外的退避的吸引管移动机构、能够向允许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取出试剂容器的取出位置和防止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取出试剂容器的取出防止位置移动的取出防止部件,吸引管移动机构被构成为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吸引管移动,被构成为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防止位置时,吸引管进入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内,且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时,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外退避。
在基于该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分析装置中,如上所述,构成为设置能够向允许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取出试剂容器的取出位置和向防止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取出试剂容器的取出防止位置移动的取出防止部件,且使吸引管移动机构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吸引管移动,且构成为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防止位置时,吸引管进入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的试剂容器内,且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时,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外退避,据此,使用者仅通过使取出防止部件向取出位置移动,就能够成为使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外退避,且使试剂容器能够从试剂容器保持部出入的状态。另外,在将试剂容器设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后,使用者仅通过使取出防止部件向取出防止位置移动,就能够禁止试剂容器从试剂容器保持部的出入,且能够使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内进入。其结果为,因为使用者通过进行取出防止部件向取出位置的移动、试剂容器的设置和取出防止部件向取出防止位置的移动的作业,能够从试剂容器内吸引试剂,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
在基于上述第三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试剂容器保持部还包括支撑试剂容器的支撑部、使支撑部向将试剂容器载置在支撑部的第一位置以及将支撑部上的试剂容器配置在吸引管能够进入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移动的支撑部移动机构。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在支撑部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设置试剂容器时,仅通过由支撑部移动机构使支撑部向第二位置移动,就能够将试剂容器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所以,能够轻易地将试剂容器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支撑部移动机构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以便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时,支撑部位于第一位置,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防止位置时,支撑部位于第二位置。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和支撑部的移动联动,所以,使用者在将试剂容器设置在支撑部后,仅通过使取出防止部件向取出防止位置移动,就能够将试剂容器配置在吸引管能够进入的第二位置。据此,因为使用者没有必要为了将试剂容器配置在吸引管能够进入的第二位置而接触试剂容器,所以,能够简便地进行试剂容器的设置或者取出。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支撑部移动机构包括以支撑部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式进行弹压的第一弹压部件。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轻易地使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还具备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限制以及允许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的限制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例如通过限制支撑部在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的状态下向第二位置的移动,能够防止支撑部错误地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限制部包括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辊和与支撑部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抵接部件,被构成为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辊和抵接部件抵接,限制以及允许抵接部件的移动,据此,限制以及允许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用辊和抵接部件,轻易地使对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的限制以及允许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取出防止部件包括配置在取出防止部件的前面侧的把持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能够拿住配置在取出防止部件的前面侧的把持部,进行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据此,能够轻易地进行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
在与上述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的结构中,优选吸引管移动机构被构成为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吸引管移动,被构成为由吸引管移动机构进行的吸引管的移动和由支撑部移动机构进行的支撑部的移动这两者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并行地进行。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能够在将取出防止部件移动到取出位置并将试剂容器设置在支撑部后,仅通过使取出防止部件向取出防止位置移动,就能够进行支撑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和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内的进入。这里,因为在例如在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支撑部移动后,使吸引管移动的情况下,有必要增大取出防止部件从取出位置到取出防止位置的移动距离,所以,装置大型化。对此,因为通过构成为吸引管的移动和支撑部的移动这两者与取出防止部件的移动联动地并行地进行,能够缩小取出防止部件从取出位置到取出防止位置的移动距离,所以,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
在基于上述第三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还具备保持吸引管并能够通过吸引管移动机构移动地构成的吸引管保持部,吸引管移动机构被构成为使吸引管经吸引管保持部移动,吸引管保持部被构成为,在吸引管进入试剂容器内时,通过与试剂容器的上面抵接,而使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内的进入停止,且在与试剂容器的上面抵接后,伴随着吸引管移动机构向试剂容器侧的移动,能够相对于吸引管移动机构在使吸引管从试剂容器外退避的方向相对地移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即使在吸引管保持部与试剂容器的上面抵接后,吸引管移动机构进一步向吸引管进入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吸引管保持部维持着吸引管保持部与试剂容器的上面抵接的状态相对于吸引管移动机构相对地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吸引管进一步进入试剂容器内部。据此,不必为了进行吸引管移动机构的定位而另行设置传感器等,能够总是将吸引管的前端配置在试剂容器内的一定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还具备在相对于吸引管移动机构使吸引管进入试剂容器内的方向弹压吸引管保持部的第二弹压部件。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第二弹压部件在使吸引管进入的方向弹压吸引管保持部,所以,在使吸引管保持部与试剂容器的上面抵接后,使吸引管移动机构在使吸引管进入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二弹压部件的弹压力维持吸引管保持部和试剂容器的上面的抵接状态。据此,能够由第二弹压部件将吸引管的前端切实地保持在试剂容器内的一定的位置。
在基于上述第三方面的分析装置中,优选取出防止部件由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在取出位置开放,在取出防止位置封闭的罩构成。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由吸引管移动机构进行的吸引管的移动与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开放以及封闭的罩联动。据此,能够在为了设定试剂容器而将罩开放时,使吸引管向试剂容器外退避,设定(或更换)试剂,在设定试剂容器后,仅通过将罩封闭,就能够使吸引管进入试剂容器内。其结果为,因为使用者在将罩打开,设置了试剂容器后,仅通过将罩关闭,就能够从试剂容器内吸引试剂,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简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测定单元以及第二测定单元的血液分析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具备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测定单元以及第二测定单元的血液分析系统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测定单元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测定单元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正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部载置了试剂容器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8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部载置了试剂容器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9是模式地表示图4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图9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纵剖视图中,试剂容器的设定状态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图10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纵剖视图中,使罩下降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大型的试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大型的试剂容器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大型的试剂容器的纵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小型的试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小型的试剂容器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小型的试剂容器的纵剖视图。
图18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小型的试剂容器中的沿图17的400-400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模式地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测定单元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罩被开放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0是模式地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测定单元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罩被封闭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测定单元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钻孔器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图22是从上方看图21的钻孔器升降机构的平面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在图19的剖视图中,试剂容器保持器的支撑部被配置在设定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在图19的剖视图中,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罩的开闭动作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在图19的剖视图中,试剂容器保持器的钻孔器被配置在下降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测定单元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图26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大型的试剂容器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的模式图。
图28是表示图26所示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小型的试剂容器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图18,就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系统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在作为分析装置的一例的血液分析系统(血球计数装置)的测定单元的情况进行说明。而且,作为本发明的试剂容器的一例,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测定单元中使用的试剂容器的情况进行说明。
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系统1如图1所示,具备配置在箭头X2方向侧的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配置在箭头X1方向侧的第二测定单元2这两个测定单元、配置在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的前面侧(箭头Y1方向侧)的样本运送装置(采样器)4、由与第一测定单元3、第二测定单元2以及样本运送装置4电气性地连接的PC(个人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5。另外,血液分析系统1通过控制装置5与主计算机6(参见图2)连接。
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是实质上相同种类的测定单元,被相互相邻地配置。具体地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测定单元2使用与第一测定单元3相同的测定原理,针对同一测定项目测定样本。再有,第二测定单元2还针对第一测定单元3没有分析的测定项目进行测定。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测定单元2以及第一测定单元3分别包括从标本容器(试验管)100吸引作为样本的血液的样本吸引部21以及31、从由样本吸引部21以及31吸引的血液调制检测用试料的试料调制部22以及32、从由试料调制部22以及32调制的检测用试料检测血液的血球的检测部23以及33。
另外,第二测定单元2以及第一测定单元3如图2所示,分别还包括将样本吸引部21以及31、试料调制部22以及32等收容在内部的单元罩24以及34、将标本容器100装入单元罩24以及34的内部,并将标本容器100运送到由样本吸引部21以及31进行吸引的吸引位置600以及700的标本容器运送部25以及35、在吸引位置600以及700固定保持标本容器100的固定保持部26以及36。另外,如上所述,因为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是实质上相同种类的测定单元,所以,下面对第二测定单元2进行说明,针对第一测定单元3,省略其说明。
样本吸引部21如图3所示,包括作为试剂在内部通过的吸引管的钻孔器21a以及定量部21b。钻孔器21a被形成为前端能够将标本容器100的后述的密闭盖100a贯通(穿刺)。另外,钻孔器21a被构成为通过未图示出的钻孔器驱动部在竖直方向(Z方向)移动,且能够移动到后述的反应腔22a。定量部21b由注射器泵等构成,具有从标本容器100经钻孔器21a吸引规定量的样本,并排出的功能。据此,被构成为从标本容器100吸引样本测定所需要的规定量的样本,将被吸引的样本向反应腔22a供给。
如图2所示,检测部23包括通过鞘流DC检测法进行RBC检测(红血球的检测)以及PLT检测(血小板的检测),且通过SLS-血红蛋白法进行HGB检测(血液中的血色素的检测)的测定部(未图示出)。另外,检测部23如图3所示,包括通过使用了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术法进行WBC检测(白血球的检测)的FCM测定部23a。另外,由检测部23得到的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测定数据(测定结果)被传输到控制装置5。
如图3所示,第二测定单元2的试料调制部22包括反应腔22a、与反应腔22a连接的试剂供给部22b。反应腔22a被构成为使由样本吸引部21吸引的样本(血液)和从试剂供给部22b供给的试剂混合以及反应。反应腔22a与测定类别相应地设置多个。向各反应腔22a供给与测定项目相应的多个种类的试剂(染色液等),经样本和试剂的混合以及反应过程,调制与各种测定项目相应的检查用试料。而且,构成为被调制的检查用试料向FCM测定部23a供给。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试剂供给部22b被设置在单元罩24的内部,保持收容了规定量的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200(参见图7)或者300(参见图8)。试剂供给部22b包括具有吸引试剂容器200(或者300)内的试剂的钻孔器64的试剂容器保持器60、由注射器泵以及隔膜泵等构成的定量部22c、进行将被吸引的试剂向定量部22c以及反应腔22a移送时的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d以及22e。另外,试剂供给部22b除包括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器60的试剂容器200(或者300)外,还包括用于从配置在测定单元的外部的大容量试剂容器110移送试剂(溶血剂等)的定量部22f和电磁阀22g以及22h。另外,针对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单元罩24的前面侧设置能够开闭的前面罩24a。试剂容器保持器60被配置在第二测定单元2的前面上部,通过将前面罩24a开放而露出于外部。据此,使用者能够轻易地更换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另外,在第一测定单元3的单元罩34的前面侧也设置能够开闭的前面罩34a。同样,试剂容器保持器60被配置在第一测定单元3的前面上部,通过将前面罩34a开放而露出于外部。
如图4以及图5所示,试剂容器保持器60包括五个保持器部60a、60b、60c、60d以及60e,被构成为保持合计五个(五种)试剂容器200(或者300)。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器60的试剂容器200(或者300)收容用于由FCM测定部23a测定多个测定项目的种类分别不同的试剂(染色液)。试剂容器的颜色为黑色。虽然试剂容器与试剂的种类相应地使用大型(约100mL)的试剂容器200(参见图12)和小型(约20mL)的试剂容器300(参见图15),但是,各保持器部60a~60e被构成为能够保持试剂容器200或者300的任意一个。因此,五个保持器部60a~60e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例如,在三个保持器部60a~60c设定大型的试剂容器200,且在两个保持器部60d以及60e设定小型的试剂容器300(在图4以及图5中未图示出)。保持器部60a~60e分别包括底架61、试剂容器保持部62、用于开闭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罩63、上述的钻孔器64、钻孔器升降机构65。
试剂容器保持部62被设置在底架61的下部(参见图5)。试剂容器保持部62如图6所示,高度为H(参见图5),包括具有宽度W11的第一接收部621、与第一接收部621连续,且从第一接收部621以规定角度θ2扩开的中间接收部622、与中间接收部622连续的第二接收部623。第一接收部621如图7以及图8所示,具有能够接收试剂容器200(300)的后述的第一收容部210(310),且禁止使用者的手指进入的宽度(宽度W11)。另外,手指表示具有平均的粗度的成人的手指,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宽度W11为10mm。另外,第二接收部623具有比宽度W11大的宽度W12。如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一接收部621被配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最进深侧(箭头Y2方向侧)。试剂容器200(300)从第一收容部210(310)的后述的进入部212(312)侧向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插入。因此,试剂容器保持部62被构成为以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被插入成最进深侧(箭头Y2方向侧)的状态,保持试剂容器200(300)。
另外,如图6~图8所示,试剂容器保持部62包括对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进行导向,向第一接收部621引导的一对引导部件627。引导部件627具有将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向第一接收部621引导的第一引导部627a、与中间接收部622对应的中间引导部627b、将试剂容器200(300)的后述的第二收容部220(320)向第二接收部623引导的第二引导部627c。另外,引导部件627由底架61的一部分(两内侧面)形成。上述的第一接收部621、中间接收部622以及第二接收部623分别由对应的一对第一引导部627a之间的空间、一对中间引导部627b之间的空间以及一对第二引导部627c之间的空间形成。因此,第一接收部621的宽度W11与一对第一引导部627a之间的宽度相等,第二接收部623的宽度W12与一对第二引导部627c之间的宽度相等。
一对引导部件627具有与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高度H1(参见图14以及图17)大致相等的高度H(参见图5),被构成为遍及从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下端到上端能够分别导向。再有,一对引导部件627具有反映了第一收容部210(310)的外形形状的形状,被构成为能够对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整体进行导向。另外,中间引导部627b和第二引导部627c具有反映了大型的试剂容器200的外形形状的形状,被构成为能够对第二收容部220的前端侧(第一收容部210侧)的一半的两侧面进行导向。该大型的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具有比第一收容部210的宽度W21大的宽度W22,第一引导部627a以比第二收容部220的宽度W22小的宽度W11被设置。
另外,如图9所示,试剂容器保持部62包括支撑试剂容器200(300)的支撑部624、可转动地支撑支撑部624的转动机构625。支撑部624是一体地具有与试剂容器200(300)的前面(第一收容部210(310)的前端面,参见图7以及图8)抵接的前侧部624a和与试剂容器200(300)的下面抵接的下侧部624b的板状部件。即、支撑部624被形成为具有与试剂容器200(30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转动机构625被构成为通过将被设置在支撑部624的突起部624c插入,在设置在底架61的内侧面的环状的轴承625a,能够使支撑部624以突起部624c(轴承625a)的位置为转动中心转动。
另外,在底架61的内部,设置通过与支撑部624的前侧部624a抵接,而将转动的支撑部624卡定的卡定部626。在卡定部626设置磁铁,被构成为在与支撑部624的前侧部624a抵接的状态下,卡定部626保持前侧部624a(支撑部624)。据此,支撑部624被构成为向下侧部624b为水平(试剂容器200(300)的下面水平)的载置位置P1(参见图9)和前侧部624a为垂直的设定位置Q1(参见图10)移动。如图10所示,被构成为在被配置在该设定位置Q1的状态下,试剂容器200(300)的后述的进入部212(312)(参见图7以及图8)成为水平(与钻孔器64正交)。
罩63如图9所示,被配置成从保持器部60a~60e(底架61)的每一个向近前侧(箭头Y1方向侧)突出,被安装在钻孔器升降机构65上。罩63被构成为能够通过该钻孔器升降机构65向将试剂容器保持部62开放的上升位置P2(参见图10)和将试剂容器保持部62覆盖(封闭)的下降位置Q2(参见图11)移动。因此,罩63被构成为在上升位置P2允许试剂容器200(300)的出入,且在下降位置Q2禁止试剂容器200(300)出入。
另外,如图5所示,在罩63的规定位置设置由开口构成的窗部631。如图11所示,被构成为在罩63位于将试剂容器保持部62覆盖(封闭)的下降位置Q2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通过该窗部631目视被粘贴在试剂容器200(300)上的标签250(350,参见图15)。在标签250(350)的能够通过窗部631目视的位置印刷识别试剂容器200(300)的种类(试剂的种类)的标识。另外,在罩63上粘贴印刷了识别被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试剂容器200(300)的种类(试剂的种类)的标识的标签632。即、因为在五个保持器部60a~60e分别设定收容了被确定的种类的试剂的试剂容器200(300),所以,与之对应地在各保持器部60a~60e的罩63粘贴识别应被设定的试剂的种类的标签632。据此,被构成为在将试剂容器200(300)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状态(将罩63下降到下降位置Q2的状态)下,能够从罩63上的标签632和通过窗部631目视的标签250(350)确认正确的试剂是否被设定在各保持器部60a~60e上。
如图6以及图10所示,钻孔器64被配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第一接收部621的最进深部(箭头Y2方向侧)的上方位置,被构成为通过保持钻孔器64的钻孔器升降机构65在竖直方向(Z方向)移动。据此,钻孔器64被构成为经被插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的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进入第一收容部210(310),能够吸引试剂容器200(300)内部的试剂。另外,钻孔器64被形成为前端能够将用于对形成在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的开口部212a(312a)(参见图7以及图8)进行密闭的密封材213(313)贯通(穿刺)。另外,如图3所示,钻孔器64的上端与到达定量部22c以及反应腔22a的流路(在图9~11省略图示)连接。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钻孔器升降机构65被构成为保持钻孔器64和罩63。另外,钻孔器升降机构65可在竖直方向(Z方向)移动地与设置在底架61上的槽部611以及612卡合。据此,钻孔器升降机构65被构成为与罩63的开闭(升降移动)联动地使钻孔器64在竖直方向(Z方向)一体地移动。而且,如图10所示,在罩63被配置在上升位置P2的状态下,钻孔器64被配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上方(试剂容器200(300)以及第一接收部621的外部)的上升位置P3。另外,如图11所示,被构成为在罩63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2的状态下,钻孔器64被配置在与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正下方的内底部接近的下降位置Q3。
如图3所示,定量部22c被构成为在将钻孔器64在试剂容器200(300)内部配置在下降位置Q3的状态(参见图11)下,通过将电磁阀22d开放,且将电磁阀22e封闭,能够经钻孔器64将试剂容器200(300)内的规定量的试剂向定量部22c内部吸引。据此,检查用试料的调制所必要的规定量的试剂被定量。另外,定量部22c被构成为通过将电磁阀22d封闭,且将电磁阀22e开放,能够向反应腔22a移送在定量部22c内部定量了的试剂。
另外,与被配置在外部的大容量试剂容器110连接的定量部22f、电磁阀22g以及22h也是同样,被构成为通过控制这些各部的动作,向反应腔22a内移送各种试剂。另外,在第二测定单元2内部设置用于将测定完(调制完)的试料废弃的废液腔27,被构成为通过电磁阀27a的开闭,进行测定完(调制完)试料的废弃。
如图2所示,标本容器运送部25被构成为能够在竖直方向(箭头Z1以及Z2方向)直线移动。标本容器运送部25具有能够把持标本容器100的手柄部25a、使标本容器100在箭头Y1以及Y2方向水平移动的标本容器移送部25b、条型码读取部25c。
手柄部25a被配置在样本运送装置4运送的挂架101的运送路的上方。另外,手柄部25a被构成为若由样本运送装置4将标本容器100运送到规定的装入位置43b,则在向下方(箭头Z2方向)移动后,把持被收容在挂架101的标本容器100。
另外,手柄部25a能够对所把持的标本容器100内的血液进行搅拌。另外,手柄部25a被构成为搅拌结束后,将标本容器100设定在通过标本容器移送部25b而移动到样本设定位置610的样本设定部25d。另外,如图2所示,俯视时,第二装入位置43b和样本设定位置610被重叠地配置。
标本容器移送部25b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具有样本设定部25d,能够使样本设定部25d向与测定处理的动作相应的规定的位置移动。具体地说,标本容器移送部25b能够将样本设定部25d配置在图2所示的吸引位置600和样本设定位置610。另外,标本容器移送部25b如图1所示,被构成为能够移动到单元罩24的外部的规定位置,以便在进行紧急样本的测定的情况下、不使用样本运送装置4的情况下,使用者用手动设定标本容器100。
条型码读取部25c被构成为对被粘贴在各标本容器100上的条型码(未图示出)进行读取。另外,各标本容器100的条型码(未图示出)是各样本原本带有的部件,用于各样本的分析结果的管理等。
固定保持部26被构成为对被移送到吸引位置600的标本容器100进行固定保持。具体地说,固定保持部26如图2所示,具有一对卡盘部26a,被构成为一对卡盘部26a相互接近移动,夹持标本容器100。
接着,对用于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测定单元2以及第一测定单元3,被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器60的试剂容器200以及300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2以及图15所示,构成为大型(容量约100mL)的试剂容器200和小型(容量约20mL)的试剂容器300与被收容的试剂的种类对应地被使用。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分别一体地包括在上部设有钻孔器64能够进入的进入部212(312)的第一收容部210(310)、与第一收容部210(310)连续的第二收容部220(320)。第一收容部210(310)如图7以及图8所示,被构成为在试剂容器200(300)被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状态下,被配置在第一接收部621的内部。第二收容部220(320)如图7以及图8所示,被构成为在试剂容器200(300)被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状态下,被配置在第一接收部621的外部。另外,如图14以及图17所示,在各自的第一收容部210(310)内部设置第一试剂收容空间211(311),在各自的第二收容部220(320)内部设置与第一试剂收容空间211(311)连续的第二试剂收容空间221(321)。
第一收容部210(310)是具有长度L11的部分,它们的形状由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大致共用。由于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大致共用第一收容部210以及310的形状,所以,能够相对于具有同一形状的保持器部60a~60e的试剂容器保持部62(第一接收部621)分别设定。
具体地说,如图7以及图8所示,各自的第一收容部210(310)具有比第一接收部621的宽度W11稍小的一定的宽度W21。另外,在第一收容部210(310),分别在前侧(第一收容部210(310)被插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方向,图7以及图8的箭头Y2方向)的端部设置进入部212(312)。因此,试剂容器200(300)被构成为从第一收容部210(310)的进入部212(312)侧向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被插入。该进入部212(312)如图14以及图17所示,被设置成从外部上面200b(300b)向上方突出。在突出的进入部212(312)上,如图12以及图15所示,形成与第一收容部210(310)内部连通的开口部212a(312a)。另外,构成为在进入部212(312)设置由铝箔等构成的密封材213(313),以便将开口部212a(312a)堵塞,试剂容器200(300)被密闭。另外,进入部212(312)的外径与第一收容部210(310)的宽度W21相等,进入部212(312)被形成为从第一收容部210(310)的前侧表面连续地(齐平面)突出。
另外,如图14以及图17所示,试剂容器200(300)被分别构成为内部底面200a(300a)与外部上面200b(300b)非平行,且内部底面200a(300a)和外部上面200b(300b)的距离随着接近进入部212(312)而变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内部底面200a(300a)成为相对于外部上面200b(300b)倾斜了角度θ1(约10度)的倾斜面。另外,在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的正下方的底面部存在与外部上面200b(300b)大致平行的底部200c(300c),倾斜面200d(300d)从底部200c(300c)的端部开始。据此,试剂容器200(300)被构成为在被设定在图10所示的设定位置Q1的状态下,进入部212(312)位于最上方,且进入部212(312)的正下方的底部200c(300c)位于最下方。
另外,在试剂容器200(300)的外部上面200b(300b)分别设置向上方(相对于外部上面200b(300b)垂直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30(330)。突出部230(330)分别被形成为具有在试剂容器200(30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度L1的板状形状,且为与进入部212(312)大致相等的突出量(突出高度)。突出部230(330)被设置在各自的第二收容部220(320)的后侧(图7以及图8的箭头Y1方向侧)端部附近的位置,具有作为把手部的功能,以便能够轻易进行由使用者进行的试剂容器200(300)的设定作业或者拆下作业。
另一方面,第二收容部220(320)的形状在试剂容器200和试剂容器300不同。
如图13所示,大型的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一体地包括与第一收容部210连续,且宽度随着从第一收容部210离开而变大的第一部222、具有比宽度W21大的一定的宽度W22的第二部223。因此,如图14所示,在试剂容器200中,第二收容部220内部的第二试剂收容空间221是遍及第一部222和第二部223这两者连续被设置的试剂收容空间。
如图13所示,第一部222使第一收容部210的宽度以角度θ2(约60度)扩大而与第二部223连续,将第一收容部210和第二部223连接。另外,被构成为通过第二部223具有比宽度W21大的宽度W22,能够将第二试剂收容空间221的容量确保约100mL的量。
另外,如图6以及图7所示,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中间接收部622和与中间接收部622连续并具有宽度W12的第二接收部623分别具有与该第一部222以及具有宽度W22的第二部223对应的形状。
如图16所示,小型的试剂容器300的第二收容部320具有一定且与第一收容部310的宽度W21相同的宽度W21。也就是说,在小型的试剂容器300中,被形成为第一收容部310以及第二收容部320连续地直线状延伸。另外,该第二收容部320的长度L22比大型的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的长度L21小。小型的试剂容器300被构成为通过包括具有比大型的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小的宽度W21以及长度L22的第二收容部320,而具有整体约20mL的试剂容量。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收容部310的长度L11为了被设定在第一接收部621,而由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共用。因此,如图8所示,就第一收容部310以及第二收容部320以相同的宽度W21连续的小型的试剂容器300而言,被收容在该第一接收部621的区域是第一收容部310,被配置在第一接收部621外的区域是第二收容部320。
另外,小型的试剂容器300与大型的试剂容器200不同,在外部底面的倾斜面300d设置沿试剂容器300的长边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凹部340。由于在通过该凹部340将倾斜面300d设置在水平面上的情况下,凹部340的外周部分成为与水平面相切的切点,所以,即使是具有小的宽度W21的试剂容器300,也能够稳定地使之直立。
另外,如图12以及图15所示,在各试剂容器200(300)分别粘贴印刷了所收容的试剂的名称、试剂的批号、使用期限以及识别用条型码等的标签250(350)。该标签250(350)遍及各试剂容器200(300)的后侧表面和至少一个横侧面被粘贴。另外,在标签250(350)的一部分(与各试剂容器200(300)的后侧表面相当的部分)或者全部带有表示所收容的试剂的种类的色彩,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显示在标签250(350)上的颜色识别试剂的种类。能够通过该标签250(350)和被粘贴在试剂容器保持器60的罩63上的标签632(参见图5)的各自的颜色是否一致,来确认试剂容器200(300)是否被设定在正确的保持器部60a~60e上。
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样本运送装置4包括能够对收容了对进行分析前的样本进行收容的标本容器100的多个挂架101进行保持的分析前挂架保持部41、能够对收容了对进行分析后的样本进行收容的标本容器100的多个挂架101进行保持的分析后挂架保持部42、将挂架101在箭头X1以及X2方向水平地直线移动的挂架运送部43、条型码读取部44、探测标本容器100的有无的有无探测传感器45、向分析后挂架保持部42内移动挂架101的挂架送出部46。
分析前挂架保持部41被构成为具有挂架送入部411,通过挂架送入部411在箭头Y2方向移动,而将被保持在分析前挂架保持部41的挂架101一个个地向挂架运送部43上推出。
挂架运送部43如图2所示,被构成为通过运送挂架101,而将被保持在挂架上的规定的标本容器100配置在第一测定单元3将样本装入的装入位置43a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将样本装入的装入位置43b。另外,挂架运送部43被构成为能够将标本容器100向有无探测传感器45确认标本容器100的有无的样本有无探测位置43c和条型码读取部44读取标本容器100的条型码(未图示出)(参见图4)的读取位置43d运送。
挂架送出部46被配置成隔着挂架运送部43与分析后挂架保持部42相向,被构成为在箭头Y1方向水平地移动。另外,挂架送出部46被构成为通过在箭头Y1方向水平移动,而将被配置在由挂架运送部43的分析后挂架保持部42和挂架送出部46夹着的位置的挂架101向分析后挂架保持部42侧推出。
控制装置5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由个人计算机(PC)等构成,主要由包括CPU、ROM、RAM等的控制部51(参见图2)、显示部52、输入设备53构成。另外,显示部52是为了显示对从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传输的数字信号的数据进行分析所得到的分析结果等而设置的。
另外,控制部51具备CPU、ROM、RAM、硬盘、输入输出接口以及通信接口等,通过CPU执行应用程序,计算机作为控制装置5发挥功能。据此,被构成为由控制部51控制第一测定单元3、第二测定单元2以及样本运送装置4的各部的动作。另外,还在控制部51的硬盘装载测定结果数据库。
控制部51被构成为使用从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传输的测定结果,对分析对象的成分进行剖析,且获取分析结果(红血球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白血球数等)。
接着,参见图7、图9~图11以及图14,对试剂容器200向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的试剂容器保持器60(保持器部60a)的设定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因为设定动作在试剂容器200以及300相同,所以,仅对试剂容器200的设定动作进行说明,省略试剂容器300的设定动作。同样,这里仅对试剂容器200向保持器部60a的设定动作进行说明,省略向其它的保持器部60b~60e的设定动作。
首先,使用者将前面罩24a(参见图1)开放,将罩63配置在上升位置P2(参见图9),将试剂容器保持部62开放。而且,使用者将保持器部60a的支撑部624配置在下侧部624b为水平的载置位置P1(参见图9)。另外,钻孔器64伴随着罩63被配置在上升位置P2,而被配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外部(上方)的上升位置P3。
接着,使用者将试剂容器200载置在支撑部624。试剂容器200的倾斜部(倾斜面200d的部分)被水平地载置在下侧部624b上。此时,进入部212(开口部212a)被配置在试剂容器200中最上方(箭头Z1方向)的位置(参见图9)。
而且,如图9所示,使用者使第一收容部210进入第一接收部621,直至第一收容部210的前侧(箭头Y2方向侧)表面与支撑部624的前侧部624a抵接。此时,第一收容部210的两侧面214整体沿反映第一收容部210的形状的一对第一引导部627a被导向,同时,第一收容部210被插入第一接收部621。另外,第二收容部220被第二引导部627c导向。因此,在插入试剂容器200时,使用者的手指从试剂容器200(第一收容部210以及第二收容部220的各侧面)和引导部件627(第一引导部627a以及第二引导部627c)之间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的情况被阻止。据此,防止使用者的手指接触被配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外部(上方)的上升位置P3的钻孔器64。
接着,使用者将支撑部624的下侧部624b向上方上推,使支撑部624转动,直至前侧部624a与卡定部626抵接。如图10所示,若前侧部624a与卡定部626抵接,则由卡定部626的磁铁,将支撑部624保持在前侧部624a为垂直的设定位置Q1。此时,如图7以及图10所示,试剂容器保持部62内的试剂容器200在进入部212(开口部212a)以及外部上面200b为水平的状态被保持。
此后,如图11所示,使用者使保持器部60a的罩63从上升位置P2向下降位置Q2移动(下降)。与此相伴,由于钻孔器64也下降,所以,钻孔器64将对试剂容器200的开口部212a(进入部212)进行密闭的密封材213贯通,且经开口部212a(进入部212)进入试剂容器200内部。若由使用者将罩63配置在下降位置Q2,则钻孔器64被配置在试剂容器200内的底部200c(参见图14)附近的下降位置Q3。据此,能够经钻孔器64吸引试剂容器200内的试剂。
另外,在该状态下,由于使用者能够从罩63的窗部631目视试剂容器200的标签250,所以,使用者能够通过被粘贴在罩63上的标签632和试剂容器200的标签250,确认是否设定了正确的试剂容器200。
通过上述动作,试剂容器200向试剂容器保持器60(保持器部60a)的设定动作结束。
接着,参见图2以及图3,说明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系统1的测定处理动作。另外,因为在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中,分别同样地测定分析对象的成分,所以,下面对由第二测定单元2测定分析对象的成分的情况进行说明,省略由第一测定单元3进行的测定处理动作的说明。该第二测定单元2的测定处理动作控制由控制装置5进行。
首先,如图3所示,由样本吸引部21从被运送到吸引位置600(参见图2)的标本容器100进行样本的吸引,且向试料调制部22的反应腔22a分别供给被定量的样本。而且,由试料调制部22从吸引的样本调制检测用试料。具体地说,通过定量部22c以及电磁阀22d(22e)的动作,将被收容在被设定于试剂容器保持器60上的五个(五种)试剂容器200(或者300)的试剂分别向与测定项目相应的规定的反应腔22a供给。进而,通过定量部22f以及电磁阀22g(22h)的动作,将被收容在外部的大容量试剂容器110的试剂(溶血剂等)向规定的反应腔22a供给。而且,在反应腔22a内,样本和试剂混合,经过反应过程,调制检测用试料。
接着,由检测部23从检测用试料检测分析对象的成分。使用被收容在上述五个(五种)试剂容器200(或者300)的试剂调制出的检测用试料被供给到FCM测定部23a,进行基于流式细胞术法的各种测定项目的测定。测定结束后,反应腔22a内的测定完的检测用试料经电磁阀27a向废液腔27废弃。而且,测定数据从第二测定单元2向控制装置5传输。此后,由控制部51根据从第二测定单元2传输的测定结果,剖析分析对象的成分。据此,样本的分析完成,动作结束。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对从前端附近的进入部212(312)侧插入的试剂容器200(300)进行保持的试剂容器保持部62、从上方进入被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的钻孔器64,且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设置对从进入部212(312)侧插入的试剂容器200(300)向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627,据此,能够使钻孔器64经被插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的进入部212(312)进入试剂容器200(300)内部。因此,使用者仅通过把持试剂容器200(300),从前端附近的进入部212(312)侧向试剂容器保持部62插入,就能够设定试剂容器200(300)。据此,能够使试剂容器200(300)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因为能够在插入有进入部212(312)的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进行钻孔器64向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以及从试剂容器200(300)的退避,所以,在设定试剂容器200(300)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钻孔器64。另外,因为试剂容器200(300)沿引导部件627被导向试剂容器保持部62,所以,在设定试剂容器200(300)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从试剂容器200(300)和引导部件627之间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据此,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钻孔器6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引导部件627具有至少与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高度H1大致相同的高度尺寸H,被构成为能够对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从下端到上端分别进行导向。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引导部件627能够对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从下端到上端进行导向,所以,能够遍及从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上端到下端,避免使用者的手指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据此,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钻孔器6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引导部件627(第一引导部627a)具有反映了试剂容器200(300)的至少第一收容部210(310)的形状的形状,被构成为能够对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整体进行导向。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整体沿具有反映了第一收容部210(310)的形状的形状的引导部件627(第一引导部627a)被导向,所以,在设定试剂容器200(300)时,能够切实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指从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的每一个和引导部件627之间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引导部件627包括对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进行导向,将第一收容部210(310)向第一接收部621引导的第一引导部627a、将第二收容部220向第二接收部623引导的第二引导部627c。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试剂容器200以及300的第一收容部210以及310和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分别沿引导部件627的第一引导部627a和第二引导部627c被导向,所以,不仅仅通过引导部件627的第一引导部627a,还能够通过第二引导部627c,避免使用者的手指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收容部220具有比第一收容部210的宽度W21大的宽度W22,第一引导部627a以比第二收容部220的宽度W22小的宽度W11设置。由于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被插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的第一收容部210以及对第一收容部210进行导向的第一引导部627a均为比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小的宽度,所以,使用者的手指难以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据此,在设定试剂容器200时,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钻孔器6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收容部220具有比第一收容部210的宽度W21大的宽度W22,第一引导部627a以比第二收容部220的宽度W22小的宽度W11被设置。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即使第一引导部627a为使用者的手指难以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的宽度,也能够增大能够收容在试剂容器的试剂的容量。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接收部621具有禁止使用者的手指进入的宽度W11。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的手指向接收钻孔器64进入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第一接收部621的进入被禁止,所以,在设定试剂容器200(300)时,能够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钻孔器6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试剂容器保持部62包括支撑试剂容器200(300)的支撑部624、使支撑部624向将试剂容器200(300)载置在支撑部624的载置位置P1以及将支撑部上的试剂容器200(300)配置在钻孔器64能够进入的位置的设定位置Q1移动的转动机构625。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在支撑部624处于载置位置P1的状态下设置试剂容器200(300)时,仅通过由转动机构625使支撑部624向设定位置Q1移动,就能够将试剂容器200(300)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所以,能够轻易地将试剂容器200(300)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且使用者不需要使手指(手)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钻孔器升降机构65被构成为与罩63的开闭联动地使钻孔器64移动,被构成为在罩63被配置在将试剂容器保持部62开放的上升位置P2时,钻孔器64向第一接收部621的外部(上方)退避。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在为了设定试剂容器200(300)而将罩63移动到上升位置P2时,钻孔器64向第一收容部210(310)外退避,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200(300)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在设定试剂容器200(300)时,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钻孔器6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罩63被构成为与由钻孔器升降机构65进行的钻孔器64的移动联动地开放以及封闭试剂容器保持部62。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由钻孔器升降机构65进行的钻孔器64的移动与开放以及封闭试剂容器保持部62本身的罩63联动。据此,因为在为了设定试剂容器200(300)而将罩63开放时,钻孔器64向试剂容器200(300)外退避,所以,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钻孔器6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在向第一测定单元3(第二测定单元2)插入的方向的前端附近,能够从上方进入地设置第一测定单元3(第二测定单元2)的钻孔器64。据此,能够使第一测定单元3(第二测定单元2)的钻孔器64经被插入第一测定单元3(第二测定单元2)的进深侧的进入部212(312)从上方进入试剂容器200(300)的内部。因此,因为使用者仅通过把持试剂容器200(300),从前端的进入部212(312)侧插入第一测定单元3(第二测定单元2)内部,就能够设定试剂容器200(300),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200(300)的设置作业简洁化。另外,因为钻孔器64向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以及从试剂容器200(300)的退避能够在第一测定单元3(第二测定单元2)内的插入方向的进深侧进行,所以,在设定试剂容器200(300)时,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钻孔器6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构成为试剂容器200(300)的内部底面200a(300a)被形成为与外部上面200b(300b)非平行,且内部底面200a(300a)和外部上面200b(300b)的距离随着接近进入部212(312)而变大。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在以外部上面200b(300b)为水平的方式将试剂容器200(300)设定在设定位置Q1时,进入部212(312)正下方的内部底面200a(300a)的位置在试剂容器200(300)内为最低。据此,能够减少不能由钻孔器64吸引而残留在试剂容器200(300)内的试剂的量。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被设置在向试剂容器保持部62插入第一收容部210(310)的方向(图7以及图8的箭头Y2方向)上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端部。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在将试剂容器200(300)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情况下,进入部212(312)被配置在第一接收部621的进深,所以,能够与进入部212(312)的位置对应地将钻孔器64也配置在第一接收部621的进深。据此,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与钻孔器6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由与第一收容部210连续且宽度随着离开第一收容部210而变大的第一部222和与第一部222连续,且具有一定的宽度W22的第二部223构成。因为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在以进入部212侧的内部底面200a(底部200c)的位置在试剂容器200内变低的方式将试剂容器200配置在设定位置Q1的情况下,被收容在第二部223侧的试剂经第一部222汇集在进入部212侧,所以,不存在试剂容器200内的试剂在第二收容部220侧残留的情况。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钻孔器升降机构65构成为与罩63的开闭联动地使钻孔器64移动。而且,在罩63移动到将试剂容器保持部62开放的上升位置P2时,允许试剂容器200(300)从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出入,在罩63移动到将试剂容器保持部62封闭的下降位置Q2时,禁止试剂容器200(300)从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出入。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仅通过使罩63移动到上升位置P2,就能够使钻孔器64向试剂容器200(300)外退避,且使试剂容器200(300)成为能够从试剂容器保持部62出入的状态。另外,在将试剂容器200(300)设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后,使用者仅通过使罩63向下降位置Q2移动,就能够禁止试剂容器200(300)从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出入,且使钻孔器64进入试剂容器200(300)内。其结果为,使用者仅通过进行罩63向上升位置P2的移动、试剂容器200(300)的设置和罩63向下降位置Q2的移动的作业,就能够从试剂容器200(300)内吸引试剂。据此,不必使装置结构复杂化,能够使试剂容器200(300)的设置作业简洁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试剂容器200(或者300)收容染色液,也考虑了染色液附着在钻孔器64的情况。因此,通过像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构成为手指不接触钻孔器64,能够防止染色液附着在使用者的手指上。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试剂容器保持器60包括五个保持器部60a、60b、60c、60d以及60e,被构成为保持合计五个(五种)试剂容器200(或者300)。据此,因为与一根吸引管从多个试剂容器吸引试剂那样的结构相比,各钻孔器64与各试剂容器200(300)对应,所以,能够防止试剂的携带污染。由于在试剂为染色液的情况下,即使清洗,钻孔器64的污垢也难以下落,所以尤其优选这点。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试剂容器200(300)的颜色为黑色。据此,能够防止试剂容器200(300)内的试剂因来自外部的光而劣化。由于在试剂为染色液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因光造成的劣化,所以尤其优选这点。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见图1、图6以及图19~图2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与被构成为使钻孔器升降机构65与罩63的开闭联动,且通过手动使支撑部624移动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被构成为使钻孔器升降机构850以及转动机构825这两者与罩830的开闭联动。另外,因为试剂容器保持器800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试剂容器200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器800的例子进行说明,省略有关设定试剂容器300的情况的说明。
如图19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试剂容器保持器800的保持器部800a~800e分别主要包括底架810、试剂容器保持部820、用于开闭试剂容器保持部820的罩830、钻孔器840、钻孔器升降机构850。
试剂容器保持部820包括图6所示的第一接收部621、中间接收部622、第二接收部623。因为这些第一接收部621、中间接收部622以及第二接收部623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使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同样,试剂容器保持部820包括对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两侧面214(314)进行导向,向第一接收部621引导的一对引导部件627。一对引导部件627分别具有将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向第一接收部621引导的第一引导部627a、与中间接收部622对应的中间引导部627b、将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二收容部220(320)向第二接收部623引导的第二引导部627c。因为该引导部件627(第一引导部627a、中间引导部627b以及第二引导部627c)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使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另外,如图19所示,试剂容器保持部820包括支撑试剂容器200的支撑部821、可转动地支撑支撑部821的转动机构825。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支撑部821由一体地具有与试剂容器200的前面抵接的前侧部822、与试剂容器200的下面抵接的下侧部823、抵接部824、后侧部823a的板状部件构成。支撑部821的前侧部822和下侧部823被形成为具有与试剂容器20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另外,后侧部823a是板状部件(支撑部821)在下侧部823的后端向上方折曲的部分。容易由该后侧部823a将试剂容器200设置在支撑部821(下侧部823)上的一定位置。
支撑部821的抵接部824是从前侧部822的上端延伸地被设置的部位,在两个部位的屈折部824a以及824b被折曲。抵接部824具有与后述的辊856抵接,限制或者允许支撑部821从载置位置P11向设定位置Q11(参见图20)移动的功能。另外,抵接部824被形成为在屈折部824a以角度θ3折曲,且在屈折部824b以比角度θ3大的角度θ4折曲。另外,抵接部824的屈折部824a和屈折部824b之间的部分以及与屈折部824b相比为前端侧(箭头Y2方向侧)的部分被形成为直线状(平面状)。
转动机构825被构成为通过将设置在支撑部821上的突起部821a插入设置在底架810的内侧面的环状的轴承826,而能够使支撑部821以突起部821a(轴承826)的位置为转动中心转动。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825具有将支撑部821以向设定位置Q11移动的方式弹压的弹簧部件827。弹簧部件827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被设置成下端被固定在设于底架810的下部的弹簧设置部811上,且上端与支撑部821的下侧部823的下面抵接。弹簧部件827被设置成在支撑部821被配置在载置位置P11的状态下为被压缩的状态。以通过利用该弹簧部件827的反弹力(弹压力)上推下侧部823,支撑部821向设定位置Q11移动(转动)的方式被弹压。
这里,如图1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被构成为由转动机构825进行的支撑部821的移动与罩830的开闭(上升位置P12和下降位置Q12(参见图20)的移动)联动地进行。即、在罩830被开放的情况(位于上升位置P12的情况)下,通过抵接部824和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辊856抵接,抵接部824的移动受到限制,限制由转动机构825进行的支撑部821向设定位置Q11的移动。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在罩830被封闭的情况(位于下降位置Q12的情况)下,通过解除抵接部824和辊856的抵接,允许支撑部821向设定位置Q11的移动。
另外,在底架810的内部设置通过与支撑部821的前侧部822抵接而将转动的支撑部821卡定的卡定部812。因此,在支撑部821向设定位置Q11的移动被允许的状态(罩830位于下降位置Q12的情况)下,利用弹簧部件827的弹压力将前侧部822推压在卡定部812,支撑部821被保持在设定位置Q11。因此,如图23所示,在罩830从上升位置P12下降的情况下,在罩830达到下降位置Q12前,在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辊856在屈折部824a通过了的时刻,支撑部821被配置在设定位置Q11。而且,在支撑部821被配置在设定位置Q11的时刻,钻孔器840被配置在与设定于支撑部821上的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紧挨(附近)的位置。
罩830如图19所示,被安装在钻孔器升降机构850,且被构成为能够由该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向将试剂容器保持部820开放的上升位置P12和将试剂容器保持部820覆盖(封闭)的下降位置Q12(参见图20)移动。罩830被构成为在上升位置P12允许试剂容器200(300)的出入,且在下降位置Q12禁止试剂容器200(300)的出入。另外,如图20所示,罩830被构成为在罩830位于下降位置Q12的状态,使用者能够通过窗部831目视被粘贴在试剂容器200上的标签250。另外,在罩830粘贴印刷了对被设定在试剂容器保持部820的试剂容器200的种类(试剂的种类)进行识别的标识的标签832。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罩830的前面侧(箭头Y1方向侧)向前方(箭头Y1方向)突出地设置罩把持部833。据此,使用者能够把持罩把持部833,进行罩830的开闭(向上升位置P12或者下降位置Q12的移动)。
如图6以及图19所示,钻孔器840被配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820的第一接收部621的最进深部(箭头Y2方向侧)的上方位置,被构成为通过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在竖直方向(Z方向)移动。据此,钻孔器840被构成为能够经被插入到试剂容器保持部820的进深侧的试剂容器200(300)的进入部212(312)进入第一收容部210(310),吸引试剂容器200(300)内部的试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钻孔器840以被固定在筒状的钻孔器保持部841的轴中心(参见图22)的状态被保持。
钻孔器保持部841一体地包括圆柱状的轴部842、被形成为在轴部842的下端将外径扩开的法兰部843。钻孔器保持部841被构成为在钻孔器840经进入部212(开口部212a)进入试剂容器200内时,通过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和钻孔器保持部841(法兰部843)的下面843a抵接,来使钻孔器840向试剂容器200内的进入停止。据此,钻孔器84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3。此时,通过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和钻孔器保持部841(法兰部843)的下面843a抵接,开口部212a被盖住。
另外,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钻孔器保持部841通过由系紧件844(参见图22)卡定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安装部851向上方(箭头Z1方向)突出的轴部842的上端部,而以垂下的方式被安装在安装部851。据此,钻孔器保持部841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安装部851向钻孔器840从试剂容器200退避的上方向(Z1方向)相对地移动。
另外,在钻孔器保持部841的轴部842的外周设置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弹簧部件845。弹簧部件845被设置成下端与法兰部843的上面抵接,上端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安装部851的下面抵接。因此,弹簧部件845被构成为相对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安装部851向钻孔器840进入试剂容器200的下方向(Z2方向)弹压钻孔器保持部841。另外,图19所示,弹簧部件845在非压缩状态下具有弹簧长L3。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被构成为保持罩830,且通过被安装在安装部851的钻孔器保持部841保持钻孔器840。另外,如图19所示,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包括具有V字状的槽(参见图22)的三个导向辊852、853以及854。导向辊852以及853能够上下方向移动地卡合在底架810的近前侧(箭头Y1方向侧)的导向部813。另外,导向辊854能够上下方向移动地卡合在底架810的进深侧(箭头Y2方向侧)的导向部814。据此,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被构成为与罩830的开闭(升降)联动地使钻孔器840在竖直方向(Z方向)一体地移动。
这里,导向辊854经板弹簧855被安装在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在由板弹簧855弹压在前方侧(箭头Y1方向侧)的状态下与导向部814卡合。另外,在导向部814的下部形成具有第一倾斜部814a以及第二倾斜部814b的凸状部。经板弹簧855被弹压在前方侧(箭头Y1方向侧)的导向辊854以在下降时跨过第一倾斜部814a的方式移动。因此,在使用者将罩830关闭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感觉跨过第一倾斜部814a时的阻力,切实地识别将罩830下推至下降位置Q12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为使罩830上升,而有必要使导向辊854跨过第二倾斜部814b,所以,第二倾斜部814b具有在罩83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2的情况下,将罩830(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位置固定在下降位置Q12的功能。
另外,如图25所示,在罩830到达下降位置Q12前,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和钻孔器保持部841的法兰部843的下面843a抵接,钻孔器84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3。因此,在从钻孔器84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3到罩830到达下降位置Q12(参见图20)的期间,安装部851伴随着罩830(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下降而下降,据此,进行动作,使钻孔器保持部841的弹簧部件845压缩。因此,在罩83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2的状态下,钻孔器保持部841的弹簧部件845被压缩为弹簧长L4。据此,被构成为弹簧部件845经安装部851将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导向辊854向第二倾斜部814b按压,且弹簧部件845经法兰部843将钻孔器保持部841向试剂容器200按压。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使以制造误差等为起因,罩830的下降位置Q12(第二倾斜部814b的位置)略微向上方或者下方错开,也能够利用钻孔器保持部841的弹簧部件845的反弹力,使钻孔器保持部841和试剂容器200切实地抵接,防止钻孔器840相对于试剂容器200的位置在每个保持器部(800a~800e)不一致。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进深侧(箭头Y2方向侧)的下部设置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罩830)一体地上下移动的辊856。如图19所示,在罩830位于上升位置P12的情况下,辊856与支撑部821的抵接部824抵接。据此,辊856被构成为限制由弹簧部件827以向设定位置Q11移动的方式弹压的抵接部824(支撑部821)的移动。另外,如图20所示,辊856被构成为在罩830位于下降位置Q12的情况下,允许支撑部821向设定位置Q11移动。据此,第二实施方式被构成为由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进行的钻孔器840的移动和由转动机构825(弹簧部件827)进行的支撑部821的移动这两者与罩830的开闭(升降)联动地并行地进行。
另外,在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进深侧(箭头Y2方向侧)的上部设置检测片857。该检测片857如图20所示,被构成为对设置在底架810上的光学式的传感器(光斩波器)815遮光,检测罩83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2(钻孔器840在下降位置Q13)的情况。另外,在安装部851的上方配置以钻孔器840将开口部贯通的方式设置的钻孔器限制部858。钻孔器限制部858具有限制以钻孔器840(钻孔器保持部841)绕安装部851转动的方式运动的功能。另外,图22用单点划线图示了钻孔器限制部858。
另外,在底架810的外部的第一接收部621附近的位置设置用于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天线部816(参见单点划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试剂容器200的第一收容部210的外侧面粘贴RFID签条860。在该RFID签条860上记录例如被收容在试剂容器200的试剂的种类、批号以及使用期限等试剂信息。而且,被构成为若试剂容器200被设定在支撑部821,则通过试剂容器200的RFID签条860和RFID天线部816(参见单点划线)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将试剂信息读出。被读出的试剂信息由控制装置5(参见图1)获取,在设置了错位的试剂(试剂容器200)的情况下等,错误信息被显示在显示部52(参见图1)。
接着,参见图1、图6以及图19~图25,对试剂容器200向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测定单元3以及第二测定单元2(参见图1)的试剂容器保持器800(保持器部800a)的设定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因为设定动作在试剂容器200以及300相同,所以,仅对试剂容器200的设定动作进行说明,省略有关试剂容器300的设定动作。同样,这里仅对有关试剂容器200向保持器部800a的设定动作进行说明,省略有关向其它的保持器部800b~800e的设定动作的说明。
首先,使用者将前面罩24a(参见图1)开放,把持罩把持部833,使罩830向上升位置P12(参见图19)移动(将罩830开放)。此时,如图23所示,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钻孔器840和辊856伴随着罩830向上方的移动而向上方移动,辊856在屈折部824a与抵接部824抵接。此时,钻孔器840向试剂容器200的外部(上方)退避。这里,因为具有抵接部824的支撑部821被弹簧部件827弹压,所以,辊856将抵接部824向箭头Y1方向侧推开并上升。据此,在钻孔器840与罩830的上升联动地向上升位置P13上升的同时,支撑部821并行地向箭头Y1方向侧转动,开始向载置位置P11的移动。
若罩830的上升继续,则如图24所示,辊856在屈折部824b与抵接部824抵接。由于屈折部824b的角度θ4比屈折部824a的角度θ3大,所以,在该屈折部824b以后,与罩830(辊856)的上升相伴的支撑部821的移动量(转动角度)增大,且为使罩830(辊856)上升,必要的上推力增大。这样,通过将屈折部824a以及824b设置在两个部位,在屈折部824a(角度θ3)使角度比屈折部824b(角度θ4)小,能够在使用者上推罩830时,抑制必要的上推力(即、使用者受到的阻力)急剧增大。而且,因为通过在屈折部824b(角度θ4)使角度变大,能够抑制为了使支撑部821的移动量(转动角度)增大,将支撑部821向设定位置Q11和载置位置P11移动(转动),而使必要的罩830(辊856)整体的移动量增大的情况,所以,能够抑制试剂容器保持器800大型化。
若超过屈折部824b继续上升,则如图19所示,罩830被配置在上升位置P12,且试剂容器保持部820被开放,同时钻孔器840被配置在上升位置P13。另外,通过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辊856与抵接部824的前端部抵接,限制因弹簧部件827而产生的支撑部821向箭头Y2方向侧的转动,支撑部821被保持在载置位置P11。
接着,使用者将试剂容器200载置在支撑部821(更换为新的试剂容器200)。此时,经设置在底架810的外部的RFID天线部816(参见单点划线)将记录在被粘贴在试剂容器200上的RFID签条860的试剂信息读入控制装置5(参见图1)。在设置了错误的试剂(试剂容器200)的情况下,在显示部52(参见图1)显示错误信息,将是错误的试剂的情况通知使用者。
另外,因为第一接收部621以及引导部件627(参见图6)的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通过沿反映第一收容部210的形状的一对第一引导部627a对第一收容部210的两侧面214整体进行导向,阻止在插入试剂容器200时,使用者的手指从试剂容器200(第一收容部210以及第二收容部220的各侧面)和引导部件627(第一引导部627a以及第二引导部627c)之间进入试剂容器保持部62的进深侧。据此,防止使用者的手指接触钻孔器840。
接着,如图19所示,使用者把持罩把持部833,使罩830从上升位置P12向下降位置Q12(参见图20)移动(下降)(将罩830关闭)。与此相伴,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钻孔器840和辊856下降。由于支撑部821被弹簧部件827向箭头Y2方向侧弹压,所以,支撑部821在辊856和抵接部824抵接的状态下,伴随着辊856的下降逐渐向箭头Y2方向侧转动。而且,如图23所示,若辊856下降到屈折部824a,则支撑部821的前侧部822与卡定部812抵接。据此,支撑部821被配置在设定位置Q11,且支撑部821的转动因卡定部812而停止。此时,钻孔器840被配置在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开口部212a)上方,且是进入部212(开口部212a)附近的位置(进入部212(开口部212a)跟前的位置)。因为若支撑部821被配置在设定位置Q11,则前侧部822与卡定部812抵接并被卡定,所以,在辊856超过屈折部824a后,仅钻孔器840伴随着罩830的下降而移动。
若使用者继续使罩830下降,则钻孔器840将密闭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开口部212a)的密封材213贯通,且经进入部212(开口部212a)进入试剂容器200内部。另外,在罩830到达下降位置Q12期间,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导向辊854跨过第一倾斜部814a。使用者在导向辊854跨过第一倾斜部814a时,感到阻力,能够切实地识别将罩830下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
另外,如图25所示,在导向辊854位于第一倾斜部814a和第二倾斜部814b之间的状态下,钻孔器保持部841的下面和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的上端面抵接,钻孔器840的下降停止。因此,在该时刻,钻孔器84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3。若在钻孔器84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3后,罩830(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进一步下降,则钻孔器保持部841相对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相对地向上方(钻孔器840退避的方向)移动。即、钻孔器保持部841相对于罩830(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下降从安装部851向上方突出,并保持其位置。因此,在钻孔器840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3后,在支撑部821以及钻孔器840停止的状态下,仅罩830(钻孔器升降机构850)下降。
若导向辊854在第二倾斜部814b通过,则钻孔器保持部841的弹簧部件845伴随着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安装部851)的下降被压缩。通过弹压力利用该弹簧部件845的反弹力相对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作用于上方(箭头Z1方向),导向辊854在与第二倾斜部814b啮合的位置停止。据此,如图20所示,在弹簧部件845被压缩至弹簧长L4的状态下,罩830被保持在下降位置Q12。另外,此时,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检测片857对传感器815进行遮光,检测罩830被关闭的情况(被配置在下降位置Q12的情况)。能够根据该检测结果,经钻孔器840吸引试剂容器200内的试剂。
另外,因为在该状态下,使用者能够从罩830的窗部831目视试剂容器200的标签250,所以,使用者能够从被粘贴在罩830上的标签832和试剂容器200的标签250确认是否设定了正确的试剂容器200,以及在更换试剂时准备随附了哪个标签250的试剂(试剂容器200)好。
通过上述工作,结束试剂容器200向试剂容器保持器800(保持器部800a)的设定动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转动机构825被构成为使支撑部821与罩830的移动联动地移动,以便在使罩830移动到上升位置P12时,支撑部821位于载置位置P11,在使罩830移动到下降位置Q12时,支撑部821位于设定位置Q11。因为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罩830的移动和支撑部821的移动联动,所以,使用者在将试剂容器200设置在支撑部821后,仅通过使罩830向下降位置Q12移动,就能够将试剂容器200配置在钻孔器840能够进入的设定位置Q11。据此,不使装置结构复杂化,就能够简单地进行试剂容器200的设置或者取出。另外,因为使用者没有必要为了将试剂容器200配置在钻孔器840能够进入的设定位置Q11而接触试剂容器200,所以,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钻孔器840。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以支撑部821向设定位置Q11移动的方式进行弹压的弹簧部件827,能够使支撑部821从载置位置P11轻易地向设定位置Q11移动。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因为通过设置抵接部824和辊856,能够防止支撑部821错误地被移动,所以,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钻孔器840。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与罩830的开闭联动地移动的辊856和与支撑部821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抵接部824,通过辊856和抵接部824抵接并限制以及允许抵接部824的移动,限制以及允许支撑部821从载置位置P11向设定位置Q11的移动。据此,能够使用辊856和抵接部824,轻易地使对支撑部821从载置位置P11向设定位置Q11的移动的限制以及允许与罩830的开闭联动。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在罩830的前面侧(箭头Y1方向侧)设置罩把持部833,使用者能够拿住配置在罩830的前面侧的罩把持部833进行罩830的移动。据此,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接触钻孔器840,且能够轻易地进行罩830的移动。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被构成为使钻孔器840与罩830的移动(开闭)联动地移动,且由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进行的钻孔器840的移动和由转动机构825进行的支撑部821的移动这两者与罩830的移动(开闭)联动地并行进行。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使用者在使罩830向上升位置P12移动,将试剂容器200设置在支撑部821后,仅通过将罩830关闭,就能够进行支撑部821从载置位置P11向设定位置Q11的移动和钻孔器840向试剂容器200内的进入(钻孔器840从上升位置P13向下降位置Q13的移动)。这里,例如是在使支撑部821与罩830的移动联动地移动后,使钻孔器840移动的情况下,有必要增大罩830从上升位置P12到下降位置Q12的移动距离,因此,装置大型化。对此,因为通过被构成为钻孔器840的移动和支撑部821的移动这两者与罩830的移动(开闭)联动地并行地进行,能够缩小罩830从上升位置P12到下降位置Q12的移动距离,所以,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钻孔器保持部841被构成为在钻孔器840经进入部212进入试剂容器200内时,通过与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抵接,使钻孔器840向试剂容器200内的进入停止。进而,钻孔器保持部841被构成能够在与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抵接后,伴随着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向试剂容器200侧的移动,相对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安装部851)在使钻孔器840向试剂容器200外退避的上方向(箭头Z1方向)相对地移动。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即使是在钻孔器保持部841与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的上端面抵接后,使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进一步向使钻孔器840进入的方向(箭头Z2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是以钻孔器保持部841与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的上端面抵接着的状态,钻孔器保持部841相对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相对地移动。因此,能够防止钻孔器840进一步进入试剂容器200内部。据此,不必为了进行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定位而另行设置传感器等,就能够总是将钻孔器840的前端配置在试剂容器200内的一定的位置。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相对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安装部851)向使钻孔器840进入试剂容器200内的下方向(箭头Z2方向)弹压钻孔器保持部841的弹簧部件845。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弹簧部件845向使钻孔器840进入的下方向(箭头Z2方向)弹压钻孔器保持部841。因此,即使是在钻孔器保持部841与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的上端面抵接后,钻孔器升降机构850向钻孔器840进入的方向(箭头Z2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弹簧部件845的弹压力维持钻孔器保持部841和进入部212的上端面的抵接状态。据此,能够由弹簧部件845将钻孔器840的前端切实地保持在试剂容器200内的一定的位置。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罩830被构成为在允许取出试剂容器200的上升位置P12将试剂容器保持部820开放,在防止从试剂容器保持部820取出试剂容器200的下降位置Q12将试剂容器保持部820封闭。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则能够使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进行的钻孔器840的移动与将试剂容器保持部820开放以及封闭的罩830联动。据此,在为了设定试剂容器200而将罩830开放时,钻孔器840向试剂容器200外退避,能够设定(或者更换)试剂,在设定试剂容器200后,仅通过将罩830封闭,就能够使钻孔器840进入试剂容器200内。其结果为,因为使用者在打开罩830,设置了试剂容器200后,仅通过将罩830关闭,就能够从试剂容器200内吸引试剂,所以,能够使试剂容器200的设置作业简洁化。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试剂容器200的进入部212和钻孔器保持部841(法兰部843)的下面843a抵接,开口部212a被盖住。据此,在若一次设定试剂容器200,则到下一次更换试剂为止,钻孔器840为下降的状态,为保持着试剂容器200被设定的这样的分析装置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试剂的干燥、异物的混入。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见图17、图19以及图26~图28,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与被构成为大型的试剂容器200以及小型的试剂容器300由共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62(820)保持的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大型的试剂容器200和小型的试剂容器300分别设置专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20和930。另外,因为就试剂容器保持部920以及930以外的结构而言,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或者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的哪种结构均可,所以,省略说明。
如图26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试剂容器保持器900包括设置了大型的试剂容器200专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20的两个保持器部900a以及900b和设置了小型的试剂容器300专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30的三个保持器部900c、900d以及900e。
如图26以及图27所示,大型的试剂容器200专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20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保持部62(820)相同,高度为H,包括具有宽度W11的第一接收部621、中间接收部622、第二接收部623。同样,试剂容器保持部920包括对试剂容器200的第一收容部210的两侧面214进行导向,向第一接收部621引导的一对引导部件627。引导部件627具有第一引导部627a、中间引导部627b、第二引导部627c。一对引导部件627(第一接收部621、中间接收部622以及第二接收部623)被构成为分别具有反映了试剂容器200的外形形状的形状,能够对试剂容器200的第一收容部210的两侧面214整体和第二收容部220的前端侧(箭头Y2方向)一半的两侧面进行导向。
另外,如图27所示,试剂容器保持部920包括支撑试剂容器200的支撑部921和可转动地支撑支撑部921的转动机构922。支撑部921是一体地具有与试剂容器200的前面(第一收容部210的前端面)抵接的前侧部921a、与试剂容器200的下面抵接的下侧部921b、从下侧部921b向近前侧(第二收容部220的后端侧、箭头Y1方向)延伸的延长部921c、设置在延长部921c的端部的后端部921d的板状部件。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支撑部921上,像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部821(参见图19)那样设置抵接部,抵接部和辊抵接,限制或者允许支撑部921的移动。
如图26所示,从下侧部921b延伸的延长部921c被形成在支撑部921的偏向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箭头X1方向侧)的位置,被形成为在箭头Y1方向直线状地延伸。而且,后端部921d是板状部件(支撑部921)在延长部921c的前端(箭头Y1方向侧的端部)向上方被折曲的部分。如图27所示,被构成为延长部921c的Y方向的长度与试剂容器20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对应,在将试剂容器200设定在支撑部921时,后端部921d作为试剂容器200的定位部发挥功能。据此,使用者容易将试剂容器200设置在支撑部921(下侧部921b)上的一定位置。另外,在设置试剂容器200时,使用者以在上下方向夹着试剂容器200的后端部(第二收容部220)的方式进行把持的情况下,由于延长部921c偏向支撑部921的一方侧(箭头X1方向侧)被配置,所以,不存在延长部921c以及后端部921d妨碍试剂容器200的设置的情况。
另外,因为试剂容器保持部920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保持部62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保持部820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如图26以及图28所示,小型的试剂容器300专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30高度为H,包括具有宽度W11的第一接收部931。第一接收部931具有能够接收试剂容器300的第一收容部310,且禁止使用者的手指的进入的宽度(宽度W11,例如10mm)。第一接收部931被配置在试剂容器保持部930的最进深侧(箭头Y2方向侧),试剂容器300从第一收容部310的进入部312侧向试剂容器保持部930的进深侧被插入。因此,试剂容器保持部930被构成为以试剂容器300的进入部312为最进深侧的方式被插入的状态保持试剂容器300。
另外,试剂容器保持部930包括对试剂容器300的第一收容部310的两侧面314进行导向,向第一接收部931引导的一对引导部件932。一对引导部件932分别具有将试剂容器300的第一收容部310向第一接收部931引导的第一引导部932a。另外,一对引导部件932由设置了试剂容器保持部930的保持器部900c(900d以及900e)的底架901的一部分(两内侧面)形成,上述第一接收部931由一对第一引导部932a之间的空间形成。另外,在引导部件932(底架901)的近前侧(箭头Y1方向侧)端部形成向试剂容器保持部930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外侧扩开的屈曲部901a。
如图26以及图28所示,一对引导部件932分别具有与试剂容器300的第一收容部310的两侧面314的高度H1(参见图17)大致相等的高度H,被构成为能够遍及试剂容器300的第一收容部310的两侧面314从下端到上端进行导向。再有,一对引导部件932分别具有反映了第一收容部310的外形形状的平坦形状,被构成为能够对试剂容器300的第一收容部310的两侧面314整体进行导向。因此,第一接收部931的宽度W11与第一引导部932a之间的宽度相等。
另外,如图28所示,试剂容器保持部930包括支撑试剂容器300的支撑部933、可转动地支撑支撑部933的转动机构934。支撑部933是一体地具有与试剂容器300的前面(第一收容部310的前端面)抵接的前侧部933a、与试剂容器300的下面抵接的下侧部933b、设置在下侧部933b的近前侧(第二收容部320的后端侧、箭头Y1方向)的端部的后端部933c以及设置在下侧部933b的近前侧端部的两侧部的一对直立部933d的板状部件。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支撑部933上像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部821(参见图19)那样设置抵接部,抵接部和辊抵接,限制或者允许支撑部933的移动。
如图26所示,后端部933c是板状部件(支撑部933)在下侧部933b的前端(箭头Y1方向侧的端部)向上方被折曲的部分。下侧部933b的Y方向的长度与试剂容器30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对应,被构成为在将试剂容器300设定在支撑部933时,后端部933c作为试剂容器300的定位部发挥功能。据此,使用者容易将试剂容器300设置在支撑部933(下侧部933b)上的一定位置。
一对直立部933d是板状部件(支撑部933)在下侧部933b的近前侧端部的两侧部向上方被折曲的部分。如图28所示,被构成为一对直立部933d之间的间隔与一对引导部件932(第一引导部932a)之间的间隔(第一接收部931的宽度W11)大致相等,一对直立部933d能够支撑试剂容器300的第二收容部320的后端部的两侧面。即、小型的试剂容器300由于第二收容部320的宽度W21比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的宽度W22小,所以,与大型的试剂容器200相比,横方向(X方向)的稳定性不足。因此,通过由一对引导部件932(第一引导部932a)支撑试剂容器300的第一收容部310的两侧面314,由一对直立部933d支撑试剂容器300的第二收容部320侧,能够在试剂容器保持部930内稳定地保持试剂容器300。
另外,如图26所示,由于在试剂容器保持部930,在引导部件932(底架901)的近前侧(箭头Y1方向侧)端部形成向外侧扩开的屈曲部901a,所以,与相邻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20彼此接近的宽度宽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20不同,与相邻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30(试剂容器300)的间隔(X方向的间隔)大。因此,在设置试剂容器300时,使用者若以将试剂容器300的后端部(第二收容部320)在左右方向夹着的方式进行把持来设置,则不存在后端部933c以及直立部933d妨碍试剂容器300的设置的情况。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大型的试剂容器200专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20和小型的试剂容器300专用的试剂容器保持部930,试剂容器保持部920和试剂容器保持部930分别具有反映了试剂容器200和试剂容器300的形状的形状。据此,能够谋求设置形状不同的试剂容器200以及试剂容器300的容易化,且将试剂容器200以及试剂容器300分别稳定地保持在试剂容器保持部920以及930。
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都被认为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再有,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分析装置的一例表示了设置第一测定单元以及第二测定单元两个测定单元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测定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具备两个测定单元、样本运送装置、控制装置的血液分析系统,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构成上述那样的分析系统,而是将测定单元单体应用于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试剂容器保持器设置了五个试剂容器保持部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试剂容器保持部也可以设置一~四个,还可以设置六个以上。试剂容器保持部只要设置与分析装置使用的试剂的种类等相应的数量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钻孔器升降机构65构成为使钻孔器64和罩63联动地移动(升降)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钻孔器升降机构也可以不使钻孔器与罩联动,而是仅向试剂容器的内部以及外部移动。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使由钻孔器升降机构850进行的钻孔器840的移动(升降)和由转动机构825进行的支撑部821的移动这两者与罩830的开闭(升降)联动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钻孔器840的移动(升降)和支撑部821的移动的任意一个与罩830的开闭(升降)联动。例如,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使由转动机构(支撑部移动机构)进行的支撑部的移动和罩的开闭联动,由钻孔器升降机构进行的钻孔器的移动不与罩的开闭联动。此时,也可以是仅在罩被关闭的状态(支撑部被配置在设定位置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由钻孔器升降机构进行的钻孔器的移动。
另外,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各保持器部60a(800a)~60e(800e)设置用于开闭试剂容器保持部62(820)的罩63(830)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置不是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完全地封闭(覆盖),而是能够向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开放的取出位置和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局部覆盖,禁止试剂容器出入的取出防止位置移动的取出防止部件。因此,作为取出防止部件,例如可以是能够将试剂容器保持部局部覆盖的栅状部件、柱状部件等,也可以是不将试剂容器保持部覆盖,而是与试剂容器卡合,允许或者禁止试剂容器的出入的卡合部件等。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由一个罩将多个试剂容器保持部一并开闭。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试剂容器保持部62(820、920以及930)设置了一对引导部件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是设置一对引导部件,而是设置对试剂容器的第一收容部的两侧面进行引导的单一的引导部件。另外,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部件构成引导部件。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由底架的一部分(两内侧面)形成试剂容器保持部的引导部件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由不同于底架的部件设置引导部件。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试剂容器200(300)分别构成为内部底面200a(300a)与外部上面200b(300b)非平行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使试剂容器的内部底面和外部上面平行。另外,也可以不在试剂容器200(300)的外部底面设置倾斜面200d(300d)。即、形成为使试剂容器的外部底面和外部上面平行,且试剂容器的内部底面形成为与试剂容器的外部上面非平行(仅内面倾斜)。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了试剂容器200的第二收容部220由宽度随着从第一收容部210离开变大的第一部222和具有一定的宽度W22的第二部223构成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仅由第一部构成第二收容部,构成为宽度随着从第一收容部离开而至后端部连续地变大。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具有约100mL的容量的大型的试剂容器200和具有约20mL的容量的小型的试剂容器300这两种试剂容器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试剂容器也可以是一种,还可以是三种以上。另外,试剂容器的容量也不限于100mL以及20mL,可以为与使用的试剂的量、频度等相应的容量。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抵接部824形成为在屈折部824a以及屈折部824b这两个部位被折曲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抵接部也可以是圆滑的曲线形状。另外,也可以在抵接部将屈折部设置在一个部位或者三个部位以上。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抵接部824以从支撑部821的前侧部822的上端延伸的方式一体地形成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与支撑部(前侧部)分体地设置抵接部。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只要构成为在抵接部与支撑部分体地设置的情况下,抵接部也与支撑部联动地移动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抵接部824和辊856与罩830的开闭联动,限制以及允许支撑部821从载置位置P11向设定位置Q11移动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置抵接部以及辊以外的限制部。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设置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弹簧部件827,支撑部821以向设定位置Q11移动的方式被弹压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扭转螺旋弹簧(扭力弹簧)、板弹簧等,据此,支撑部821被弹压,而向设定位置Q11移动。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向钻孔器840进入试剂容器200的下方向(Z2方向)设置弹压钻孔器保持部841的弹簧部件845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设置弹簧部件845。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设置保持钻孔器840的钻孔器保持部841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设置钻孔器保持部841,而将钻孔器840直接固定在钻孔器升降机构850的安装部851。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作为使用者的手指难以进入的宽度的宽度W11的宽度为10mm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宽度W11的宽度只要为5mm~20mm左右即可,优选8mm~18mm。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试剂容器保持部设置对第一收容部的两侧面进行导向的引导部件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设置引导部件。另外,可以构成为引导部件仅对第一收容部的一方侧面进行导向,还可以构成为引导部件对试剂容器的第一收容部以外的部分进行导向。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引导部件627(932)具有至少反映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形状的形状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引导部件也可以不反映试剂容器的第一收容部的形状。因此,也可以构成为引导部件不是对第一收容部的两侧面整体进行引导,而是仅对第一收容部的两侧面的一部分进行引导。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引导部件627(932)以与试剂容器200(300)的第一收容部210(310)的高度H1大致相等的高度H被设置的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引导部件也可以以与试剂容器的第一收容部的高度不同的高度尺寸设置。因此,也可以构成为引导部件不是遍及第一收容部的两侧面的从上端到下端进行引导,而是例如仅对第一收容部的两侧面的中央部(高度方向的中央部)进行引导。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进行流式细胞术法的血球计数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进行流式细胞术法的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在这些进行流式细胞术法的分析装置中,使用将红血球等细胞染色的染色液,对粒子进行分类计数。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试剂容器的颜色是黑,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只要防止来自外部的光进入试剂容器内即可。例如,试剂容器的颜色也可以是茶色。另外,为了防止来自外部的光进入试剂容器内,也可以通过不使光透过的原料对试剂容器进行表面加工。

Claims (19)

1.一种试剂容器,收容试剂,所述试剂容器用于对作为样本的血液或尿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吸引管进入部,所述吸引管进入部设置在前端附近,所述分析装置的吸引管能够进入所述吸引管进入部;以及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吸引管进入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前端附近,并从所述试剂容器的外部上面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具有所述吸引管进入部;以及
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二收容部与所述第一收容部连续,且宽度比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宽度大,
所述第一收容部具有恒定的宽度,
所述第二收容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收容部连续且宽度随着离开所述第一收容部而变大的第一部、以及具有恒定的宽度的第二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使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宽度以规定角度扩大而与所述第二部连续,将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的内部底面与所述试剂容器的外部上面不平行,所述内部底面和所述外部上面的距离构成为随着接近所述吸引管进入部而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的外部底面具有相对于所述外部上面倾斜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管进入部突出地设置在所述试剂容器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管进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所述试剂容器还具有将所述开口部密闭并且能够穿刺的密封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粘贴有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至少被粘贴在所述试剂容器的后侧表面,
在所述标签中的、与所述试剂容器的后侧表面相当的部分或者全部,附有表示所述试剂容器收容的试剂的种类的色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印刷有收容的试剂的名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印刷有收容的试剂的批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印刷有收容的试剂的使用期限。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遍及所述试剂容器的后侧表面和至少一个横侧面被粘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的颜色是茶色或黑色。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装置是血球计数装置或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是染色液。
17.一种试剂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容器;以及
小型的试剂容器,所述小型的试剂容器具有第三收容部和第四收容部,所述第三收容部具有与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第一收容部大致相同的形状,所述第四收容部具有与所述第三收容部的宽度相同的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试剂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型的试剂容器形成为所述第三收容部和所述第四收容部连续地呈直线状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试剂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型的试剂容器的所述第四收容部的长度比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第二收容部的长度小。
CN201610127592.2A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组件 Active CN105759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1330 2010-02-26
JP2010-041330 2010-02-26
JP2010145879 2010-06-28
JP2010-145879 2010-06-28
JP2010214572 2010-09-24
JP2010-214572 2010-09-24
CN201180010866.5A CN102770768B (zh) 2010-02-26 2011-02-15 分析装置以及试剂容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0866.5A Division CN102770768B (zh) 2010-02-26 2011-02-15 分析装置以及试剂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9019A true CN105759019A (zh) 2016-07-13
CN105759019B CN105759019B (zh) 2019-05-31

Family

ID=4450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0110.XA Active CN104678120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
CN201610127386.1A Active CN105699672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组件
CN201610127734.5A Active CN105785059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
CN201180010866.5A Active CN102770768B (zh) 2010-02-26 2011-02-15 分析装置以及试剂容器
CN201610127592.2A Active CN105759019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组件
CN201510100108.2A Active CN104634985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
CN201610127594.1A Active CN105785058B (zh) 2010-02-26 2011-02-15 粒子分析装置以及试剂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0110.XA Active CN104678120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
CN201610127386.1A Active CN105699672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以及试剂容器组件
CN201610127734.5A Active CN105785059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
CN201180010866.5A Active CN102770768B (zh) 2010-02-26 2011-02-15 分析装置以及试剂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0108.2A Active CN104634985B (zh) 2010-02-26 2011-02-15 试剂容器
CN201610127594.1A Active CN105785058B (zh) 2010-02-26 2011-02-15 粒子分析装置以及试剂容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377477B2 (zh)
EP (2) EP2541255B1 (zh)
JP (5) JP5723868B2 (zh)
KR (1) KR101543062B1 (zh)
CN (7) CN104678120B (zh)
WO (1) WO20111052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1964B2 (ja) * 2013-03-29 2017-03-08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5086741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Roche Diagnostics Gmbh Reagent vessel holder for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reagent supply system for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and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JP6130320B2 (ja) * 2014-03-28 2017-05-1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および試薬容器
ES2727086T3 (es) * 2014-06-12 2019-10-14 Sikeliup S R L Recipiente para la determinación de analitos y/o parámetros fisicoquímicos, así como para la determinación del sedimento urinario en la orina, y procedimiento de análisis completo de orina utilizando este recipiente
KR101653173B1 (ko) * 2015-02-03 2016-09-02 (주) 씨엠테크 과산화수소수 공급장치
JP6788965B2 (ja) 2015-12-17 2020-11-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方法
JP6837362B2 (ja) * 2017-03-17 2021-03-0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CN108279299A (zh) * 2018-02-23 2018-07-13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
EP3779468B1 (en) * 2018-04-12 2023-08-16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Electrolyte analyzing device
JP7068462B2 (ja) * 2018-07-27 2022-05-1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CN114450595A (zh) * 2019-09-30 2022-05-06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试剂管理方法
JP7408385B2 (ja) 2019-12-27 2024-01-0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薬容器
US20230166262A1 (en) * 2020-05-29 2023-06-01 Leica Biosystems Nussloch Gmbh Reagent container and tissue processor
CN114252316A (zh) * 2021-12-21 2022-03-29 达科为(深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瓶智能识别方法、系统及脱水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604A (zh) * 1996-07-03 1999-07-21 贝克曼考尔特公司 试剂储存盒
CN1407341A (zh) * 2001-09-06 2003-04-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自动试样分析器及其部件
CN1526074A (zh) * 2001-05-09 2004-09-01 ������˹-ϣ���¹�˾ 检测系统
US20050047964A1 (en) * 2003-07-25 2005-03-03 Masaharu Nishida Automatic analyzer
CN1624485A (zh) * 2003-12-05 2005-06-0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试剂容器
CN101173955A (zh) * 2006-10-31 2008-05-07 基立福有限公司 用于装载用于临床分析仪的试剂卡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42333A1 (de) * 1980-11-10 1982-06-09 Eppendorf Gerätebau Netheler + Hinz GmbH, 2000 Hamburg Vorrichtung zur darbietung von reagenzien in gefaessen
EP0252632B1 (en) * 1986-07-11 1994-08-31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Reagent cartridge
US5075082A (en) 1986-07-11 1991-12-24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Reagent cartridge
US4970053A (en) 1986-07-11 1990-11-13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Reagent cartridge
US4948563A (en) * 1987-05-08 1990-08-14 Abbott Laboratories Waste container insert for washing automated immunoassay apparatus probe
JPH0198970A (ja) * 1987-10-13 1989-04-17 Konica Corp 試料液点着装置の点着ガイド
GB8914456D0 (en) * 1989-06-23 1989-08-09 Radiometer As Apparatus for analysis of samples of fluids
DE3938559A1 (de) 1989-11-21 1991-05-23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Reagenzbevorratungssystem fuer ein medizinisches analysegeraet
JPH0726133Y2 (ja) * 1989-12-15 1995-06-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機用インク容器の収納装置
JP2867619B2 (ja) * 1990-05-31 1999-03-0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試薬分注装置
FR2723735B1 (fr) * 1994-08-18 1996-10-31 Abx Sa Boitier a branchement automatique pour distribution de reactifs dans un appareil notamment un analyseur hematologique.
US5609822A (en) 1995-07-07 1997-03-11 Ciba Corning Diagnostics Corp. Reagent handling system and reagent pack for use therein
US6066300A (en) 1995-07-07 2000-05-23 Bayer Corporation Reagent handling system and configurable vial carrier for use therein
AT406913B (de) * 1995-07-14 2000-10-25 Avl Verbrennungskraft Messtech In einen probenanalysator einsetzbare reagenzienflaschen
JPH1010105A (ja) 1996-06-21 1998-01-16 Sekisui Chem Co Ltd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試薬容器
JP3314629B2 (ja) 1996-09-24 2002-08-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JP3577917B2 (ja) * 1997-10-31 2004-10-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AU4214599A (en) * 1998-07-13 2000-02-01 Biogenex Laboratories Reagent vial for automated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0321283A (ja) 1999-05-13 2000-11-24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3697146B2 (ja) * 2000-08-09 2005-09-21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試薬容器の設置装置
EP1225450A1 (en) * 2001-01-02 2002-07-24 Randox Laboratories Ltd. Reagent dispensing or filling apparatus and holder
EP1291659A3 (en) * 2001-09-06 2008-05-21 Sysmex Corporation Automatic sample analyzer and its components
JP4658411B2 (ja) * 2001-09-11 2011-03-2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流路接続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試薬ホルダ
JP4751544B2 (ja) * 2001-09-07 2011-08-1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自動血液分析装置とその装置に用いるピペット駆動装置
JP3741691B2 (ja) * 2002-04-12 2006-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0511B2 (ja) * 2002-09-20 2009-06-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63319A (ja) * 2002-11-14 2004-06-10 Sysmex Corp 液体容器ユニットおよび接続機構
US7427376B2 (en) * 2002-11-18 2008-09-23 Sysmex Corporation Sample analyzer and its components
JP2004226274A (ja) 2003-01-23 2004-08-12 Olympus Corp 試薬容器
JP2004226314A (ja) * 2003-01-24 2004-08-12 Sekisui Chem Co Ltd 試薬容器
NZ542397A (en) * 2003-03-28 2008-03-28 Alza Corp Static diffusion cell for diffusion sampling systems
JP2004317269A (ja) * 2003-04-16 2004-11-1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DE102004020591A1 (de) * 2004-04-27 2005-11-17 Carl Zeiss Jena Gmbh Meßvorrichtung
EP1930730B1 (en) * 2005-03-10 2019-08-14 Gen-Probe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erform assays for detecting or quantifying analytes
US8615368B2 (en) * 2005-03-10 2013-12-24 Gen-Probe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an analyte in a sample
US7687034B2 (en) * 2005-03-23 2010-03-30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Valve sealing system for a reagent package
DE102005057191B4 (de) 2005-11-29 2011-12-08 Leica Biosystems Nussloch Gmbh Gewebeprozessor
JP4805709B2 (ja) * 2006-03-30 2011-11-0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尿分析装置
JP4922682B2 (ja) * 2006-06-29 2012-04-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JP4861787B2 (ja) * 2006-10-10 2012-01-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薬収容具および試薬容器保持具
DE202006017454U1 (de) * 2006-11-14 2007-05-16 Diasys Technologies S.A.R.L. Reagenzienbehälter und Reagenzienkarussell
JP2008224382A (ja) 2007-03-12 2008-09-25 Olympus Corp 試薬容器
JP5179890B2 (ja) * 2007-03-30 2013-04-10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装置
US7945050B2 (en) 2007-09-28 2011-05-17 Intel Corporation Suppressing power supply noise using data scrambling in double data rate memory systems
BRPI0908250B1 (pt) 2008-02-18 2021-11-09 Sysmex Corporation Conjunto de reagentes para medição de plaquetas sanguíneas e seus métodos
JP5280882B2 (ja) * 2008-06-30 2013-09-0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DE202008006338U1 (de) * 2008-05-12 2009-03-26 Matthias, Torsten, Dr. Analysegerä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604A (zh) * 1996-07-03 1999-07-21 贝克曼考尔特公司 试剂储存盒
CN1526074A (zh) * 2001-05-09 2004-09-01 ������˹-ϣ���¹�˾ 检测系统
CN1407341A (zh) * 2001-09-06 2003-04-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自动试样分析器及其部件
US20050047964A1 (en) * 2003-07-25 2005-03-03 Masaharu Nishida Automatic analyzer
CN1624485A (zh) * 2003-12-05 2005-06-0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试剂容器
CN101173955A (zh) * 2006-10-31 2008-05-07 基立福有限公司 用于装载用于临床分析仪的试剂卡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77477B2 (en) 2016-06-28
CN105785059A (zh) 2016-07-20
JP5810233B2 (ja) 2015-11-11
EP2541255A1 (en) 2013-01-02
US20120321513A1 (en) 2012-12-20
US20160266161A1 (en) 2016-09-15
JP5810245B1 (ja) 2015-11-11
CN104678120B (zh) 2016-07-06
CN105785058B (zh) 2018-09-04
CN105699672B (zh) 2018-06-01
CN104634985B (zh) 2016-07-06
JP2015111146A (ja) 2015-06-18
CN105699672A (zh) 2016-06-22
EP3783368A1 (en) 2021-02-24
EP2541255A4 (en) 2018-03-07
JP2015200670A (ja) 2015-11-12
JP2015111145A (ja) 2015-06-18
KR101543062B1 (ko) 2015-08-07
CN105785059B (zh) 2018-06-01
CN102770768B (zh) 2016-03-30
CN105759019B (zh) 2019-05-31
JP5909292B2 (ja) 2016-04-26
JPWO2011105247A1 (ja) 2013-06-20
WO2011105247A1 (ja) 2011-09-01
CN105785058A (zh) 2016-07-20
CN104634985A (zh) 2015-05-20
KR20120107524A (ko) 2012-10-02
EP2541255B1 (en) 2020-10-14
JP5723868B2 (ja) 2015-05-27
JP2015222265A (ja) 2015-12-10
CN104678120A (zh) 2015-06-03
JP5951859B2 (ja) 2016-07-13
CN102770768A (zh) 2012-11-07
US10031151B2 (en)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8120B (zh) 试剂容器
US5632399A (en) Self-sealing reagent container and reagent container system
US10928406B2 (en) Cartridge assembly tray for immunoassay tests
JP4950182B2 (ja) 自動試験システム用の試薬およびサンプル処理装置
US20150300931A1 (en) Slide transport system
US8501094B2 (en) Analyzer and liquid container
WO2010147896A2 (en) System for managing inventory of bulk liquids
CN102235965A (zh) 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由该装置进行的对用户的通知方法
JP6918531B2 (ja) 自動分析器における誤測定結果の可能性を警告する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