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9864A - 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9864A
CN105379864A CN201510797009.4A CN201510797009A CN105379864A CN 105379864 A CN105379864 A CN 105379864A CN 201510797009 A CN201510797009 A CN 201510797009A CN 105379864 A CN105379864 A CN 105379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white tea
processing
tim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70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旭东
杨秀波
鄢明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YIHUCHUN ECOLOGY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IHUCHUN ECOLOGY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IHUCHUN ECOLOGY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IHUCHUN ECOLOGY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970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9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9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9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饼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通过对白茶加工工艺中的萎凋步骤中的工艺参数和步骤进行限定,使得白茶在萎凋过程中的得到充分的氧化,降低多酚类含量,降低苦涩味;同时也避免长时间的萎凋导致的生化成分消耗较多、滋味淡薄的缺陷,另外一方面还防止了生化反应不充分,茶味淡并带有青气,以及茶叶颜色变黑的缺陷,改善了茶叶的品质,提高了白茶的营养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饼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传统的做法是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而得名。其外形素雅,毫心肥壮,叶张呈波纹隆起,叶缘垂卷,芽叶连枝,色泽灰绿或翠绿,内质毫香明显,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醇厚,叶底匀嫩。传统的白茶品质形成主要在萎凋工序。白茶萎凋时间长,萎凋环境条件多变,理化变化复杂,随着萎凋过程失水,外形与内含物都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白茶特有的品质。萎凋的目的是蒸发水分,促进叶片内含物发生缓慢水解、氧化等化学变化,形成白茶外形内质特征。可见,对于白茶萎凋过程中的湿度条件,温度条件以及萎凋时间的长短均会影响白茶的品质,使得白茶的滋味淡薄、营养较差等。除此之外,对于传统的采用白茶茶叶制备白茶茶饼,其由于白茶茶叶的品质较差,进而影响制备的白茶茶饼的品质,使得制备的白茶茶饼的口感较差,营养较差,尤其是获得的白茶茶饼的香气较差,使得白茶的保健和解毒功效减弱,降低了白茶的药用价值。
并且,传统的茶饼一般都是圆形的,并且,为了使得茶饼能够方便食用,也会在茶饼表面采取划线的方式,使得在使用过程方便掰分,但是,由于其形状单一,美观程度较差,并且还会导致茶饼在制备过程中营养集中程度较为均匀,使得人们在对茶饼食用过程中的食欲较差。
基于此,本研究者通过对白茶加工工艺的研究,并结合传统的茶饼加工技术,将白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工艺制备出白茶后,再将其结合茶饼加工工艺,进而对茶饼加工工艺进行改进,使得制备的白茶、白茶茶饼的香气和营养得到保留,并且结合保存步骤,提高白茶茶饼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再结合对制备茶饼的模具进行设计,进而使得模具中采用不同形状的结构,增多了茶饼的形状,提高了茶饼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由原料准备、萎凋、轻揉、微发酵、烘干步骤完成;在萎凋步骤中,控制萎凋室内温度为25~32℃,湿度控制在65~75%,萎凋时间为36~40h。
所述的萎凋,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将茶青鲜叶摊放在摊青槽中,摊放厚度为5cm,并控制萎凋室为恒温恒湿,萎凋20-25h后,将两槽合并成一槽,继续萎凋至茶青含水30%后,再将两槽合并为一槽,继续萎凋处理至时间达到36~40h时,完成萎凋。
所述的原料准备,是采摘1芽1叶和/或1芽2叶和/或1芽3叶的茶青鲜叶。
所述的轻揉,是采用55型揉捻机,将萎凋完成的茶青装入其中,并盖上盖、不加压、揉捻1min。
所述的微发酵,将轻揉完成的茶青堆积放置,堆放厚度为20cm,堆放环境温度为24-26℃,静置1.7-2.3h,待叶子变暗绿色或墨绿色、并伴随着淡淡的果香或者花香发出,即可。
所述的烘干,将微发酵后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分为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为初烘,温度为100℃,时间为15min,摊凉15min;第二次为复烘,温度为120℃,时间10min,摊凉15min。
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加工的白茶加工成白茶茶饼的方法,将烘干后的白茶茶叶进行蒸茶、压饼、烘培、包装、保存后获得,具体的步骤是将茶叶碎末除去,称取茶叶,放入蒸茶桶内,控制蒸汽压力为0.2-0.3MPa,蒸汽温度为140-160℃,蒸茶处理50-65s,并将茶叶采用棉布包裹后,将其置于模具内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的压力为4MPa,压制时间为50-60s,再将其采用旋转式热风烘培机分两次烘培烘干,其中第一次以55℃恒温烘培50min,摊凉50min,第二次以50℃恒温烘培4h,摊凉20min后,再采用棉纸包装装袋,再将其置于通风干燥、无阳光照射、温度为15-20℃,并且不潮湿的库房内至少保存一年,获得白茶茶饼。
所述的白茶茶饼,其每块重量为299克。
所述的白茶茶饼,其为圆形、心形、五星形中的一种。
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加工的白茶加工成白茶茶饼的方法,所述的模具,其由机脚、设置在机脚上的机架,在机架上端面上设置的承压平板,以及通过支柱与承压平板相支撑连接的加压板,设置在承压平板与加压板之间的压茶机构组成。
所述的压茶机构由设置在承压平板上的模槽和与模槽相对应的挤压单元组成,其中挤压单元由设置在加压板上的挤压筒体、通过伸缩杆与挤压筒体相连接的施压模组成。
所述的模槽上设置有槽心。
所述的模槽与施压模之间的面积相等并且相对。
所述的槽心可以是心形的,圆形的,五星形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对白茶加工工艺中的萎凋步骤中的工艺参数和步骤进行限定,使得白茶在萎凋过程中的得到充分的氧化,降低多酚类含量,降低苦涩味;同时也避免长时间的萎凋导致的生化成分消耗较多、滋味淡薄的缺陷,另外一方面还防止了生化反应不充分,茶味淡并带有青气,以及茶叶颜色变黑的缺陷,改善了茶叶的品质,提高了白茶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尤其是结合工艺步骤中的轻揉、微发酵步骤的处理,使得白茶茶青细胞遭受少量破坏,进而促进微发酵过程的进程,并结合微发酵过程中,通过温度的限定,使得发酵酶的活性加强,加速对白茶茶青的发酵,促进茶青香气的转化,丰富白茶中的营养价值,提高白茶的香气和口感;并且结合烘干步骤的处理,使得烘干后的茶叶的外形叶张缩摺,呈半卷条形,白毫披露,清香味浓,色泽暗绿略带褐色,冲泡后成茶滋味甜醇回甘,不苦涩,汤色淡黄清亮、叶底展开后可见其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又似红茶而无发酵感;其基本特征是浓醇清甘,似红茶而无涩感,浓醇清甘是其特点。
另外,本发明通过将上述制备工艺制备的白茶茶叶进行蒸茶处理,并对蒸茶过程中,采用棉布包裹,进而防止了蒸茶的香气散发,并结合蒸茶处理过程中的压力、温度以及时间的控制,使得茶叶软化,而且还将茶叶的香气得到改善,提高了白茶茶饼的口感,再结合白茶茶饼制备过程中压制压力和压制时间的限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降低了营养损失,使得新制作的白茶茶饼呈杏花香,口感上略有发酵的味道,又没有红茶焦糖味道重,口感柔和细腻,没有刺激性,带有自然的花香。其汤色明亮,由于属微发酵茶,汤色偏红,与红茶相比,汤色较浅,与绿茶相比,汤色较深,显浅黄杏色。
本发明制备的白茶茶饼经过1年的保存,其茶饼为棕叶香;经过3至8年保存为荷叶香;经过8至10年保存有枣香;保存10年以上呈药香。
本研究者进一步的将白茶茶饼进行存放时间的长短以及营养、香气、药用价值的实验,其得出:随着存放的时间越长,其陈化效果越明显,药用价值就越高。
除了上述效果之外,本研究者还经过对茶饼制备过程中,采用特定的模具进行处理,不仅从白茶茶饼制备过程中的香气、营养以及口感改善等角度起到了辅助的效果,而且还通过对模具进行多种形状的设计,使得加工出来的白茶茶饼的形状丰富,美观,提高了白茶茶饼的观赏价值;再结合对白茶茶饼进行压制成型后,再将其烘干保存处理,使得香气得到改善,并且丰富了白茶茶饼的香气,而且结合压制压力和压制时间的控制,再结合烘干过程中的初烘和复烘步骤,使得白茶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进一步的发生生化作用,改善茶饼的口感和丰富茶饼的营养价值,尤其是使得茶饼生成多种香气产品,提高了口感。
经过压制压力和压制时间的限制,其使得压制的茶饼的紧密度得到控制,防止了松散茶饼导致外观较差,保质期较短的缺陷;也避免了茶饼较紧密导致茶饼内部的香气和外部的香气不均一,影响茶饼品质以及茶饼随着浸泡时间的变化所导致的口感变化带来的缺陷。
本发明制备的茶饼饼块紧实平整,有圆形,心形,五星形;色灰绿或暗绿、鲜亮、有白毫;内质有甜香、花香,汤色杏黄稍深,味浓醇回甘,叶底软亮、略有花青。
经过对模具的设计,尤其是经过对模具中模槽进行设计,使得模槽含有槽心,进而通过槽心与模具外体结构的设计,进而避免了压制过程中的香气散发,确保了茶饼的香气保留,除此之外,还使得制备的茶饼还具有典型白茶风格,其体积缩小,造型独特,易于提携,具欣赏性和收藏价值,可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槽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模槽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模槽的第三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7的C-C剖视图。
1-模槽、2-承压平板、3-压茶机构、4-施压模、5-挤压筒体、6-加压板、7-支柱、8-机架、9-机脚、10-槽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由原料准备、萎凋、轻揉、微发酵、烘干步骤完成;在萎凋步骤中,控制萎凋室内温度为25℃,湿度控制在65%,萎凋时间为36h。
实施例2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由原料准备、萎凋、轻揉、微发酵、烘干步骤完成;在萎凋步骤中,控制萎凋室内温度为32℃,湿度控制在75%,萎凋时间为40h。
实施例3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由原料准备、萎凋、轻揉、微发酵、烘干步骤完成;在萎凋步骤中,控制萎凋室内温度为28℃,湿度控制在70%,萎凋时间为38h。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萎凋,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将茶青鲜叶摊放在摊青槽中,摊放厚度为5cm,并控制萎凋室为恒温恒湿,萎凋20h后,将两槽合并成一槽,继续萎凋至茶青含水30%后,再将两槽合并为一槽,继续萎凋处理至时间达到36h时,完成萎凋。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2,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萎凋,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将茶青鲜叶摊放在摊青槽中,摊放厚度为5cm,并控制萎凋室为恒温恒湿,萎凋25h后,将两槽合并成一槽,继续萎凋至茶青含水30%后,再将两槽合并为一槽,继续萎凋处理至时间达到40h时,完成萎凋。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3,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萎凋,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将茶青鲜叶摊放在摊青槽中,摊放厚度为5cm,并控制萎凋室为恒温恒湿,萎凋23h后,将两槽合并成一槽,继续萎凋至茶青含水30%后,再将两槽合并为一槽,继续萎凋处理至时间达到38h时,完成萎凋。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萎凋,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将茶青鲜叶摊放在摊青槽中,摊放厚度为5cm,并控制萎凋室为恒温恒湿,萎凋20h后,将两槽合并成一槽,继续萎凋至茶青含水30%后,再将两槽合并为一槽,继续萎凋处理至时间达到40h时,完成萎凋。
实施例8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2,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原料准备,是采摘1芽1叶的茶青鲜叶。
所述的轻揉,是采用55型揉捻机,将萎凋完成的茶青装入其中,并盖上盖、不加压、揉捻1min。
实施例9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4,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原料准备,是采摘1芽1叶和1芽2叶和1芽3叶的茶青鲜叶。
所述的轻揉,是采用55型揉捻机,将萎凋完成的茶青装入其中,并盖上盖、不加压、揉捻1min。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7,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原料准备,是采摘1芽2叶和1芽3叶的茶青鲜叶。
所述的轻揉,是采用55型揉捻机,将萎凋完成的茶青装入其中,并盖上盖、不加压、揉捻1min。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3,一种白茶加工方法,
所述的微发酵,将轻揉完成的茶青堆积放置,堆放厚度为20cm,堆放环境温度为24℃,静置1.7h,待叶子变暗绿色或墨绿色、并伴随着淡淡的果香或者花香发出,即可。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5,一种白茶加工方法,
所述的微发酵,将轻揉完成的茶青堆积放置,堆放厚度为20cm,堆放环境温度为26℃,静置2.3h,待叶子变暗绿色或墨绿色、并伴随着淡淡的果香或者花香发出,即可。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8,一种白茶加工方法,
所述的微发酵,将轻揉完成的茶青堆积放置,堆放厚度为20cm,堆放环境温度为25℃,静置2h,待叶子变暗绿色或墨绿色、并伴随着淡淡的果香或者花香发出,即可。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2,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烘干,将微发酵后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分为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为初烘,温度为100℃,时间为15min,摊凉15min;第二次为复烘,温度为120℃,时间10min,摊凉15min。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5,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烘干,将微发酵后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分为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为初烘,温度为100℃,时间为15min,摊凉15min;第二次为复烘,温度为120℃,时间10min,摊凉15min。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9,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烘干,将微发酵后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分为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为初烘,温度为100℃,时间为15min,摊凉15min;第二次为复烘,温度为120℃,时间10min,摊凉15min。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2,一种白茶加工方法,所述的烘干,将微发酵后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分为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为初烘,温度为100℃,时间为15min,摊凉15min;第二次为复烘,温度为120℃,时间10min,摊凉15min。
实施例18
一种白茶茶饼加工方法,将实施例1制备的白茶作为原料,并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成白茶茶饼:将茶叶碎末除去,称取茶叶,放入蒸茶桶内,控制蒸汽压力为0.2MPa,蒸汽温度为140℃,蒸茶处理50s,并将茶叶采用棉布包裹后,将其置于模具内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的压力为4MPa,压制时间为50s,再将其采用旋转式热风烘培机分两次烘培烘干,其中第一次以55℃恒温烘培50min,摊凉50min,第二次以50℃恒温烘培4h,摊凉20min后,再采用棉纸包装装袋,再将其置于通风干燥、无阳光照射、温度为15℃,并且不潮湿的库房内保存一年,获得白茶茶饼。
如图1所示,所述的模具,其由机脚9、设置在机脚9上的机架8,在机架8上端面上设置的承压平板2,以及通过支柱7与承压平板2相支撑连接的加压板6,设置在承压平板2与加压板6之间的压茶机构3组成。所述的压茶机构3由设置在承压平板2上的模槽1和与模槽1相对应的挤压单元组成,其中挤压单元由设置在加压板6上的挤压筒体5、通过伸缩杆与挤压筒体5相连接的施压模4组成。
实施例19
一种白茶茶饼加工方法,将实施例6制备的白茶作为原料,并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成白茶茶饼:将茶叶碎末除去,称取茶叶,放入蒸茶桶内,控制蒸汽压力为0.3MPa,蒸汽温度为160℃,蒸茶处理65s,并将茶叶采用棉布包裹后,将其置于模具内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的压力为4MPa,压制时间为60s,再将其采用旋转式热风烘培机分两次烘培烘干,其中第一次以55℃恒温烘培50min,摊凉50min,第二次以50℃恒温烘培4h,摊凉20min后,再采用棉纸包装装袋,再将其置于通风干燥、无阳光照射、温度为20℃,并且不潮湿的库房内保存三年,获得白茶茶饼。
如图1所示,所述的模具,其由机脚9、设置在机脚9上的机架8,在机架8上端面上设置的承压平板2,以及通过支柱7与承压平板2相支撑连接的加压板6,设置在承压平板2与加压板6之间的压茶机构3组成。所述的压茶机构3由设置在承压平板2上的模槽1和与模槽1相对应的挤压单元组成,其中挤压单元由设置在加压板6上的挤压筒体5、通过伸缩杆与挤压筒体5相连接的施压模4组成。
如图2所示,所述的模槽上设置有槽心10。
实施例20
一种白茶茶饼加工方法,将实施例9制备的白茶作为原料,并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成白茶茶饼:将茶叶碎末除去,称取茶叶,放入蒸茶桶内,控制蒸汽压力为0.25MPa,蒸汽温度为150℃,蒸茶处理60s,并将茶叶采用棉布包裹后,将其置于模具内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的压力为4MPa,压制时间为55s,再将其采用旋转式热风烘培机分两次烘培烘干,其中第一次以55℃恒温烘培50min,摊凉50min,第二次以50℃恒温烘培4h,摊凉20min后,再采用棉纸包装装袋,再将其置于通风干燥、无阳光照射、温度为18℃,并且不潮湿的库房内保存八年,获得白茶茶饼。
如图1所示,所述的模具,其由机脚9、设置在机脚9上的机架8,在机架8上端面上设置的承压平板2,以及通过支柱7与承压平板2相支撑连接的加压板6,设置在承压平板2与加压板6之间的压茶机构3组成。所述的压茶机构3由设置在承压平板2上的模槽1和与模槽1相对应的挤压单元组成,其中挤压单元由设置在加压板6上的挤压筒体5、通过伸缩杆与挤压筒体5相连接的施压模4组成。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模槽上设置有槽心10。
所述的模槽与施压模之间的面积相等并且相对。
所述的槽心是心形的。
实施例21
一种白茶茶饼加工方法,将实施例12制备的白茶作为原料,并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成白茶茶饼:将茶叶碎末除去,称取茶叶,放入蒸茶桶内,控制蒸汽压力为0.3MPa,蒸汽温度为140℃,蒸茶处理55s,并将茶叶采用棉布包裹后,将其置于模具内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的压力为4MPa,压制时间为60s,再将其采用旋转式热风烘培机分两次烘培烘干,其中第一次以55℃恒温烘培50min,摊凉50min,第二次以50℃恒温烘培4h,摊凉20min后,再采用棉纸包装装袋,再将其置于通风干燥、无阳光照射、温度为15℃,并且不潮湿的库房内保存五年,获得白茶茶饼。
如图1所示,所述的模具,其由机脚9、设置在机脚9上的机架8,在机架8上端面上设置的承压平板2,以及通过支柱7与承压平板2相支撑连接的加压板6,设置在承压平板2与加压板6之间的压茶机构3组成。所述的压茶机构3由设置在承压平板2上的模槽1和与模槽1相对应的挤压单元组成,其中挤压单元由设置在加压板6上的挤压筒体5、通过伸缩杆与挤压筒体5相连接的施压模4组成。
如图2、图5、图6所示,所述的模槽上设置有槽心10。
所述的模槽与施压模之间的面积相等并且相对。
所述的槽心是圆形的。
实施例22
一种白茶茶饼加工方法,将实施例17制备的白茶作为原料,并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成白茶茶饼:将茶叶碎末除去,称取茶叶,放入蒸茶桶内,控制蒸汽压力为0.2MPa,蒸汽温度为160℃,蒸茶处理65s,并将茶叶采用棉布包裹后,将其置于模具内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的压力为4MPa,压制时间为50s,再将其采用旋转式热风烘培机分两次烘培烘干,其中第一次以55℃恒温烘培50min,摊凉50min,第二次以50℃恒温烘培4h,摊凉20min后,再采用棉纸包装装袋,再将其置于通风干燥、无阳光照射、温度为15℃,并且不潮湿的库房内保存两年,获得白茶茶饼。
如图1所示,所述的模具,其由机脚9、设置在机脚9上的机架8,在机架8上端面上设置的承压平板2,以及通过支柱7与承压平板2相支撑连接的加压板6,设置在承压平板2与加压板6之间的压茶机构3组成。所述的压茶机构3由设置在承压平板2上的模槽1和与模槽1相对应的挤压单元组成,其中挤压单元由设置在加压板6上的挤压筒体5、通过伸缩杆与挤压筒体5相连接的施压模4组成。
如图2、图7、图8所示,所述的模槽上设置有槽心。
所述的模槽与施压模之间的面积相等并且相对。
所述的槽心是五星形的。
除了上述的槽心形状外,其还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体的,如六边形、八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
上述实施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式做出简要的阐述,以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理解,其他与本发明相比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Claims (10)

1.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原料准备、萎凋、轻揉、微发酵、烘干步骤完成;在萎凋步骤中,控制萎凋室内温度为25~32℃,湿度控制在65~75%,萎凋时间为36~40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萎凋,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将茶青鲜叶摊放在摊青槽中,摊放厚度为5cm,并控制萎凋室为恒温恒湿,萎凋20-25h后,将两槽合并成一槽,继续萎凋至茶青含水30%后,再将两槽合并为一槽,继续萎凋处理至时间达到36~40h时,完成萎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准备,是采摘1芽1叶和/或1芽2叶和/或1芽3叶的茶青鲜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揉,是采用55型揉捻机,将萎凋完成的茶青装入其中,并盖上盖、不加压、揉捻1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发酵,将轻揉完成的茶青堆积放置,堆放厚度为20cm,堆放环境温度为24-26℃,静置1.7-2.3h,待叶子变暗绿色或墨绿色、并伴随着淡淡的果香或者花香发出,即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将微发酵后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分为两次烘干处理,第一次为初烘,温度为100℃,时间为15min,摊凉15min;第二次为复烘,温度为120℃,时间10min,摊凉15min。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加工的白茶加工成白茶茶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烘干后的白茶茶叶进行蒸茶、压饼、烘培、包装、保存后获得,具体的步骤是将茶叶碎末除去,称取茶叶,放入蒸茶桶内,控制蒸汽压力为0.2-0.3MPa,蒸汽温度为140-160℃,蒸茶处理50-65s,并将茶叶采用棉布包裹后,将其置于模具内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的压力为4MPa,压制时间为50-60s,再将其采用旋转式热风烘培机分两次烘培烘干,其中第一次以55℃恒温烘培50min,摊凉50min,第二次以50℃恒温烘培4h,摊凉20min后,再采用棉纸包装装袋,再将其置于通风干燥、无阳光照射、温度为15-20℃,并且不潮湿的库房内至少保存一年,获得白茶茶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加工的白茶加工成白茶茶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茶茶饼,其每块重量为299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加工的白茶加工成白茶茶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茶茶饼,其为圆形、心形、五星形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茶加工方法加工的白茶加工成白茶茶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其由机脚(9)、设置在机脚(9)上的机架(8),在机架(8)上端面上设置的承压平板(2),以及通过支柱(7)与承压平板(2)相支撑连接的加压板(6),设置在承压平板(2)与加压板(6)之间的压茶机构(3)组成。
CN201510797009.4A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5379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7009.4A CN105379864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7009.4A CN105379864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9864A true CN105379864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13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7009.4A Pending CN105379864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9864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5477A (zh) * 2016-05-18 2016-08-03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紧压型茶花白茶茶饼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4709A (zh) * 2016-06-21 2016-10-12 勐海县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紫娟白茶加工工艺
CN106172904A (zh) * 2016-07-12 2016-12-07 雅安市蔡龙茶厂 一种茶砖压制机
CN106212738A (zh) * 2016-07-24 2016-12-14 普定县新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6260129A (zh) * 2016-08-14 2017-01-04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白茶饼压制的蒸茶装置及工艺
CN106720497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吴克平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6889220A (zh) * 2017-03-01 2017-06-27 刘冬林 一种用陕南群体种茶树鲜叶制作白茶的方法
CN108029805A (zh) * 2017-12-06 2018-05-15 芜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降火复配丁香绿茶茶饼的制备方法
CN108142595A (zh) * 2018-01-10 2018-06-12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信阳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08419851A (zh) * 2018-03-05 2018-08-21 广州广福心道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萎凋工艺
CN108967572A (zh) * 2018-07-02 2018-12-11 芜湖市春满壶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茶饼生产的往复式压实装置
CN109122929A (zh) * 2018-08-15 2019-01-04 贵州芊指岭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饼的制作方法
CN109287791A (zh) * 2018-08-24 2019-02-01 刘建华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
CN110214827A (zh) * 2019-06-25 2019-09-10 福建省蓝湖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式分压揉捻的白茶工艺
CN111406805A (zh) * 2020-04-14 2020-07-14 长兴一茶一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
CN111772001A (zh) * 2020-08-06 2020-10-16 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陈年寿眉白茶茶饼制作及存放工艺
CN112006117A (zh) * 2019-05-31 2020-12-01 贵州聚福轩茶业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窖藏白茶的加工及茶窖贮藏方法
CN114223747A (zh) * 2021-12-30 2022-03-25 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0530A (zh) * 2009-09-28 2010-04-07 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安吉白茶夏秋茶制作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187918A (zh) * 2011-06-23 2011-09-21 福鼎市芳茗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工艺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2217682A (zh) * 2010-04-16 2011-10-19 周庆团 黄岗白毛茶保质留香加工技术
CN103156005A (zh) * 2013-03-11 2013-06-19 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工艺
CN104543063A (zh) * 2015-01-27 2015-04-29 黄永平 一种月光白茶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0530A (zh) * 2009-09-28 2010-04-07 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安吉白茶夏秋茶制作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217682A (zh) * 2010-04-16 2011-10-19 周庆团 黄岗白毛茶保质留香加工技术
CN102187918A (zh) * 2011-06-23 2011-09-21 福鼎市芳茗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工艺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3156005A (zh) * 2013-03-11 2013-06-19 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工艺
CN104543063A (zh) * 2015-01-27 2015-04-29 黄永平 一种月光白茶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青桐: "《茶知爱》", 30 September 2014, 上海:文汇出版社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5477A (zh) * 2016-05-18 2016-08-03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紧压型茶花白茶茶饼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4709A (zh) * 2016-06-21 2016-10-12 勐海县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紫娟白茶加工工艺
CN106172904A (zh) * 2016-07-12 2016-12-07 雅安市蔡龙茶厂 一种茶砖压制机
CN106212738A (zh) * 2016-07-24 2016-12-14 普定县新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6260129A (zh) * 2016-08-14 2017-01-04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白茶饼压制的蒸茶装置及工艺
CN106720497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吴克平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6889220A (zh) * 2017-03-01 2017-06-27 刘冬林 一种用陕南群体种茶树鲜叶制作白茶的方法
CN108029805A (zh) * 2017-12-06 2018-05-15 芜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降火复配丁香绿茶茶饼的制备方法
CN108142595A (zh) * 2018-01-10 2018-06-12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信阳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08419851A (zh) * 2018-03-05 2018-08-21 广州广福心道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萎凋工艺
CN108967572A (zh) * 2018-07-02 2018-12-11 芜湖市春满壶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茶饼生产的往复式压实装置
CN109122929A (zh) * 2018-08-15 2019-01-04 贵州芊指岭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饼的制作方法
CN109287791A (zh) * 2018-08-24 2019-02-01 刘建华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
CN112006117A (zh) * 2019-05-31 2020-12-01 贵州聚福轩茶业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窖藏白茶的加工及茶窖贮藏方法
CN110214827A (zh) * 2019-06-25 2019-09-10 福建省蓝湖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式分压揉捻的白茶工艺
CN111406805A (zh) * 2020-04-14 2020-07-14 长兴一茶一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
CN111406805B (zh) * 2020-04-14 2023-05-05 长兴一茶一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
CN111772001A (zh) * 2020-08-06 2020-10-16 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陈年寿眉白茶茶饼制作及存放工艺
CN114223747A (zh) * 2021-12-30 2022-03-25 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3747B (zh) * 2021-12-30 2023-11-28 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9864A (zh) 一种白茶及其茶饼加工方法
CN103461547B (zh) 一种炒烘联合干燥的工夫红茶生产工艺
CN101664084B (zh) 花香白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CN102388993B (zh) 一种黄汤茶加工方法
CN102613321B (zh) 一种栗香型绿茶叶加工方法
CN104186725B (zh) 一种新型黄茶毛尖的制作工艺
CN102870901B (zh) 炒青类绿茶的初制加工工艺
CN106070796A (zh) 一种花香型功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771585A (zh) 一种工夫红茶的定湿变温发酵方法
CN103262916B (zh) 一种毛峰茶的加工方法
CN103404643B (zh) 紧压玫瑰黄茶
CN102669314A (zh) 特种铁观音茶制作方法
CN103783180A (zh)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CN102715293A (zh) 一种条形老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6561847A (zh) 一种天然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250839A (zh) 一种水芹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6417697A (zh) 一种黄芽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4012696A (zh) 一种卷曲形白茶的制作工艺
CN103504032A (zh) 茉莉花金骏眉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077468A (zh) 一种黄观音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04606A (zh) 红茶的制备工艺
CN104585378B (zh) 一种保健酸茶的制备方法
CN103843920A (zh)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660915A (zh) 一种玫瑰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3828947A (zh) 一种夏暑红茶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