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8876A - 车辆用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8876A
CN105358876A CN201480038165.6A CN201480038165A CN105358876A CN 105358876 A CN105358876 A CN 105358876A CN 201480038165 A CN201480038165 A CN 201480038165A CN 105358876 A CN105358876 A CN 105358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change
pump
axle center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81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8876B (zh
Inventor
福井大辅
糟谷悟
池宣和
鬼头昌士
加纳成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58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8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61/0025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 F16H61/0031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using auxiliary pumps, e.g. pump driven by a different power source than the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16H37/08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 F16H37/0813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only one in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36Pumps
    • F16H57/0439Pumps using multiple pumps with different power sources or a single pump with different power sources, e.g. one and the same pump may selectively be driven by either the engine or an electric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41Arrangements of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02Cleaning of lubricants, e.g. filters or magnets
    • F16H57/0404Lubricant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61/0025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 F16H61/0028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using a single pump driven by different power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车辆用驱动装置(1)具备电动油泵(70)以及泵用旋转电机(60),它们收容在外壳(2)内。在车辆搭载状态下,作为差动齿轮装置(35)的旋转轴心的差动轴心(X3)相对于作为变速输入部件的旋转轴心的变速轴心(X1),配置于下方且沿轴向观察时处于侧方的位置,液压控制装置(84)在沿轴向观察时,相对于变速轴心(X1)配置于与差动轴心(X3)侧相反的一侧。作为泵用旋转电机(60)的旋转轴心的泵轴心(X4)配置于比变速轴心(X1)靠下方且沿轴向观察时处于变速轴心(X1)与液压控制装置(84)之间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电动油泵作为针对液压驱动式的变速装置的油供给源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燃料消耗量的减少、废气的减少,近年,具备在车辆停止时使内燃机停止的怠速停止功能的车辆正在增加。另外,在以内燃机以及旋转电机双方为驱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一般具备除了在车辆的停止时也在减速时使内燃机停止的功能。但是,在具备液压驱动式的变速装置的车辆中,由于使内燃机停止,从而由该内燃机驱动的机械式油泵也停止。在该情况下,若没有其他的液压供给机构,则存在不再向变速装置供给油而无法使变速装置适当地进行动作的情况。因此,提出了相对于机械式油泵另外设置电动油泵作为辅助泵,从而在内燃机的停止时将从电动油泵排出的油向变速装置供给的结构。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23658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亦如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电动油泵一般安装于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外壳的外部。在这样的外装型的电动油泵中,其驱动用的泵用旋转电机通过空冷而被冷却。为了确保或者进一步提高电动油泵的排出性能,需要有效地抑制泵用旋转电机的温度上升。但是,空冷构造与其他冷却构造(水冷构造、油冷构造)相比,冷却性能低劣的情况较多,有可能无法有效地抑制每单位体积的泵用旋转电机的温度上升。因此,专利文献1结构不利于泵用旋转电机的高输出化、小型化。
这里,暂且也考虑设置用于向泵用旋转电机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路,从而在泵用旋转电机的冷却中采用水冷构造。但是,这种冷却水路的设置会使装置结构复杂化,从而导致装置整体的大型化。另外,暂且也考虑将电动油泵设置于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外壳的内部,从而在泵用旋转电机的冷却中采用油冷构造。但是,通常情况下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大小有限。因此,若硬要将电动油泵配置在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外壳内,则仍会导致装置整体的大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6581号公报
因此,希望实现既能够抑制装置整体的大型化、又能够使泵用旋转电机高输出化或者小型化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
输入部件,其与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连结;
液压驱动式的变速装置,其具有与上述输入部件同轴地配置的变速输入部件,并将上述变速输入部件的旋转变速而向变速输出部件传递;
差动齿轮装置,其与上述输入部件分轴地配置,并将从上述变速输出部件传递的驱动力分配给多个上述车轮;
外壳,其至少收容上述变速装置以及上述差动齿轮装置;
电动油泵,其由泵用旋转电机驱动;以及
液压控制装置,其对从上述电动油泵排出的油的液压进行控制而将上述油至少向上述变速装置供给,
上述电动油泵以及上述泵用旋转电机收容在上述外壳内,
上述变速装置、上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上述泵用旋转电机配置成:作为上述变速输入部件的旋转轴心的变速轴心、作为上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的差动轴心、以及作为上述泵用旋转电机的旋转轴心的泵轴心相互平行,
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上述差动齿轮装置配置成:上述差动轴心相对于上述变速轴心处于下方,并且沿着与各轴心平行的轴向观察时不与通过上述变速轴心的铅垂面重叠,
在沿上述轴向观察时,上述液压控制装置相对于上述铅垂面配置于与上述差动轴心侧相反的一侧,
上述泵用旋转电机配置成:上述泵轴心相对于上述变速轴心靠下方,沿上述轴向观察时处于上述变速轴心与上述液压控制装置之间。
在本申请中,“驱动连结”是指两个旋转构件以能够传递驱动力(与转矩含义相同)的方式连结的状态。在该概念中,包括两个旋转构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状态、以经由一个以上的传动部件而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结的状态。在这样的传动部件中,可以包括以同速或者变速传递旋转的各种部件(轴、齿轮机构、传送带等),也可以包括选择性地传递旋转以及驱动力的卡合装置(摩擦卡合装置、啮合式卡合装置等)。
另外,并不限定于用途,“旋转电机”作为也包含马达(电动机)、发电机(generator)、以及根据需要发挥马达以及发电机双方的功能的马达/发电机中的任一种的概念来使用。
另外,“通过变速轴心的铅垂面”是指在面内包含变速输入部件的旋转轴心上的任意的两点并且沿着铅垂方向的假想平面。
根据该特征结构,由于对电动油泵进行驱动的泵用旋转电机与变速装置以及差动齿轮装置一起收容在外壳内,所以能够在泵用旋转电机的冷却中采用油冷构造。由此,例如与空冷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冷却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泵用旋转电机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不使泵用旋转电机大型化地实现高输出化,或者能够在将泵用旋转电机的输出保持为规定以上的状态下实现小型化。或者,能够均衡地实现这两方。
另外,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差动轴心相对于变速轴心在沿轴向观察时位于一方的侧方,液压控制装置在沿轴向观察时相对于变速轴心配置于与差动轴心侧相反的一侧。即,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沿轴向观察时,沿着水平方向大体按照差动齿轮装置、变速装置、以及液压控制装置的顺序配置它们。另外,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差动轴心相对于变速轴心位于下方。一般地,差动齿轮装置形成为比变速装置大的直径的情况较多,在上述结构中,在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外壳的内部,容易在比变速装置靠下方且处于差动齿轮装置与液压控制装置之间的位置产生死角。另外,通常在沿轴向观察的情况下,差动齿轮装置、变速装置呈圆形状、与此相对,液压控制装置呈矩形状的情况较多,从而特别容易在比变速装置靠下方且处于变速轴心与液压控制装置之间的位置产生上述死角。鉴于这一点,在上述特征结构中,泵用旋转电机配置成:泵轴心相对于变速轴心靠下方,沿轴向观察时处于变速轴心与液压控制装置之间。通过采用这种布局结构,能够有效利用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外壳内部的空间来配置电动油泵以及泵用旋转电机。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车辆用驱动装置整体的大型化。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范围被以下记载的优选的实施例限定。
作为一个方式,优选,上述泵用旋转电机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相对于存积在上述外壳内的油的油面靠下方。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存积在外壳内的油实质上始终冷却泵用旋转电机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泵用旋转电机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实现泵用旋转电机的进一步的高输出化以及/或者小型化。
作为一个方式,优选,还具备用于对油进行过滤的过滤器,上述过滤器相对于上述变速轴心靠下方,且沿上述轴向观察时配置于上述差动轴心与上述电动油泵之间。
根据该结构,通过有效利用上述的在比变速装置靠下方且处于差动齿轮装置与液压控制装置之间的位置产生的死角,从而既能够抑制装置整体的大型化,又能够配置过滤器。此时,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沿轴向观察时,沿着水平方向大体按照过滤器、电动油泵、液压控制装置的顺序配置它们。由此,能够使从过滤器到液压控制装置的油的液流大体呈直线状,从而能够提高电动油泵的吸入效率以及排出效率。
作为一个方式,优选,还具备由上述驱动力源驱动的机械式油泵,上述机械式油泵配置成:上述机械式油泵的旋转轴心相对于上述变速轴心靠下方,且沿上述轴向观察时处于上述变速轴心与上述液压控制装置之间。
根据该结构,在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的情况下,能够将由机械式油泵排出的油向变速装置供给。另外,在该结构中,有效利用上述的在比变速装置靠下方且处于变速轴心与液压控制装置之间的位置产生的死角,从而能够配置机械式油泵。由此,既能够在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外壳的内部配置机械式油泵以及电动油泵的双方,又能够抑制装置整体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包含图2中的A所示的位置上的铅垂剖面的轴向视图。
图4是包含图2中的B所示的位置上的铅垂剖面的轴向视图。
图5是包含通过泵轴心的水平剖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是用于对作为车辆的车轮W的唯一驱动力源P而具备内燃机E的车辆(所谓机动车)进行驱动的车辆用驱动装置(机动车用驱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构成为用于对具备在车辆停止时使内燃机E停止的怠速停止功能的车辆(怠速停止车辆)进行驱动的车辆用驱动装置(怠速停止车辆用驱动装置)。在怠速停止车辆中,能够实现燃料消耗量的减少、废气的减少。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的外观的侧视图。在图1中,示出了对构成车辆用驱动装置1的各种部件以及各种装置等进行收容的外壳2(驱动装置外壳)。另外,对于与该外壳2连结的内燃机E,由双点划线来表示其外形。
如图2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具备:与内燃机E驱动连结的输入轴31;以及与多个(本例中为两个)车轮W分别驱动连结的多个(本例中为两个)输出轴36。另外,车辆用驱动装置1具备:变速装置33;反转齿轮机构34;以及差动齿轮装置35。变速装置33、反转齿轮机构34、以及差动齿轮装置35从输入轴31这一侧按记载的顺序设置于将输入轴31与输出轴36连结的动力传递路径。它们收容在外壳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31相当于本发明的“输入部件”。
内燃机E是通过机关内部的燃料的燃烧而被驱动从而输出动力的原动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燃机E的输出轴亦即内燃机输出轴(曲轴等)与输入轴31驱动连结。此外,内燃机输出轴也可以经由减震器等而与输入轴31驱动连结。
在输入轴31驱动连结有变速装置33。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装置33是具备多个变速用卡合装置且能够对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挡进行切换的自动有级变速装置。此外,作为变速装置33,也可以使用具备与带轮连接的可动轮且能够无级地变更变速比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等。在任一种情况下均构成为利用液压对变速装置33进行驱动。变速装置33将输入至输入轴31的旋转以及转矩与该时刻的变速比对应地变速并且变换转矩,从而向变速输出齿轮33g传递。在本实施方式中,亦为“输入部件”的输入轴31兼作本发明的“变速输入部件”。另外,变速输出齿轮33g相当于本发明的“变速输出部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变速输入部件的输入轴31、与作为变速输出部件的变速输出齿轮33g配置于同轴。
此外,在输入轴31与变速装置33之间也可以具备例如液力耦合器(液力变矩器、液力离合器)等其他的装置。在该情况下,中间轴(液力耦合器的输出轴)成为变速输入部件,输入至该中间轴的旋转以及转矩借助变速装置33而与该时刻的变速比对应地变速并且变换转矩,从而向变速输出齿轮33g传递。在液力耦合器也可以具备锁止离合器。
变速输出齿轮33g经由反转齿轮机构34而与差动齿轮装置35驱动连结。差动齿轮装置35经由左右两个输出轴36而与左右两个车轮W分别驱动连结。差动齿轮装置35将从变速输出齿轮33g经由反转齿轮机构34而传递的旋转以及转矩分配给左右两个车轮W。由此,车辆用驱动装置1能够使作为驱动力源P的内燃机E的转矩向车轮W传递从而使车辆行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装置33与输入轴31同轴地配置,并且差动齿轮装置35以及输出轴36相对于输入轴31分轴地配置。另外,反转齿轮机构34相对于输入轴31以及输出轴36双方分轴地配置。而且,作为变速装置33的旋转轴心的第一轴心X1、作为反转齿轮机构34的旋转轴心的第二轴心X2、以及作为差动齿轮装置35的旋转轴心的第三轴心X3相互平行地配置。此外,“变速装置33的旋转轴心”是该变速装置33的输入轴(变速输入轴,亦即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轴31)的旋转轴心。即,第一轴心X1是变速装置33的输入轴(变速输入轴)的旋转轴心。另外,“变速装置33与输入轴31同轴地配置”是指变速输入轴的旋转轴心与输入轴31的旋转轴心一致(包括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共用两者的概念)。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轴心X1、第二轴心X2、以及第三轴心X3配置为,在沿着与它们平行的轴向L观察时位于三角形(在本例中是中心角约90°~110°左右的钝角三角形)的顶点。这样的多轴结构适于例如在FF(FrontEngineFrontDrive:前置前驱)车辆中搭载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心X1相当于本发明的“变速轴心”,第三轴心X3相当于本发明的“差动轴心”。此外,第一轴心X1也能够称为“变速输入部件旋转轴心”,第三轴心X3也能够称为“差动齿轮装置旋转轴心”。
如图2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具备与输入轴31驱动连结的机械式油泵50。机械式油泵50经由泵驱动机构40而与输入轴31驱动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驱动机构40包括作为驱动构件的第一链轮41、作为被驱动构件的第二链轮42、以及作为连结构件的链43。第一链轮41固定于输入轴31,并与输入轴31一体旋转。第二链轮42固定于与机械式油泵50的泵主体部51(参照图5)驱动连结的第一泵驱动部件52,并与第一泵驱动部件52一体旋转。链43缠绕于第一链轮41与第二链轮42。
在本例中,机械式油泵50的泵主体部51为内接型齿轮泵。泵主体部51具有内转子以及外转子,它们分别具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但并不意味着限定于这样的结构,泵主体部51例如也可以是外接型齿轮泵、叶片泵等。如图5所示,泵主体部51收容于在第一泵外壳54内形成的泵室。机械式油泵50在内燃机E驱动的状态(输入轴31旋转的状态)下,借助向输入轴31传递的内燃机E的转矩,经由泵驱动机构40而被驱动。机械式油泵50将存积于油盘(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内的下部区域作为油盘而发挥功能)的油吸入并排出。
如图2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除了上述机械式油泵50之外,还具备电动油泵70作为辅助泵。电动油泵70与相对于将输入轴31与输出轴36连结的动力传递路径独立地设置的泵用旋转电机60驱动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油泵70与泵用旋转电机60一体地设置。如图5所示,泵用旋转电机60与电动油泵70在同轴地配置的状态下,一起收容在第二泵外壳74内。泵用旋转电机60具有:固定于第二泵外壳74的定子61;以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定子61的径向内侧的转子62。转子62固定于与电动油泵70的泵主体部71驱动连结的第二泵驱动部件72,并与第二泵驱动部件72一体旋转。
在本例中,电动油泵70的泵主体部71与机械式油泵50的泵主体部51同样为内接型齿轮泵。泵主体部71具有内转子以及外转子,它们分别具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但并不意味着限定于这样的结构,泵主体部71例如也可以是外接型齿轮泵、叶片泵等。泵主体部71收容于在第二泵外壳74内形成的泵室。电动油泵70在泵用旋转电机60驱动的状态下,借助该泵用旋转电机60的转矩而被驱动。电动油泵70也将存积于油盘的油吸入而排出。
如图5所示,从机械式油泵50以及电动油泵70的至少一方排出的油被导向液压控制装置84。液压控制装置84对从电动油泵70以及电动油泵70的至少一方排出的油的液压进行控制。在液压控制装置84中被调压至规定液压的油之后向车辆用驱动装置1的各液压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是变速装置33所具备的液压驱动式的变速用卡合装置)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电动油泵70,所以即使在内燃机E的停止状态下,也能够向变速用卡合装置供给油而形成它的卡合状态,从而能够适当地使车辆起步。
然而,在公知的技术中,电动油泵70及其驱动用的泵用旋转电机60一般安装于外壳2的外部。这是因为,在外壳2中的有限大小的内部空间配置电动油泵70等被认为是困难的。与此相对,本发明的要点中的一个在于,如图3以及图4所示,将电动油泵70以及泵用旋转电机60收容在外壳2内。此外,若仅将电动油泵70等简单地收容在外壳2内,则有可能导致装置整体的大型化。因此,在本发明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通过有效利用外壳2内的有限空间来配置电动油泵70等,从而抑制装置整体的大型化。该点也是本发明的要点中的一个。此外,以下的说明关注车辆搭载状态(搭载于车辆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泵用旋转电机60相对于输入轴31及变速装置33、反转齿轮机构34、以及差动齿轮装置35及输出轴36分轴地配置。而且,作为泵用旋转电机60的旋转轴心的第四轴心X4相对于作为变速输入轴(本例中为输入轴31)的旋转轴心的第一轴心X1、作为反转齿轮机构34的旋转轴心的第二轴心X2、以及作为差动齿轮装置35的旋转轴心的第三轴心X3,平行地配置。如图4所示,第四轴心X4配置为在沿轴向L观察时位于以各轴心X1~X3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轴心X4相当于本发明的“泵轴心”。此外,第四轴心X4也能够称为“泵用旋转电机旋转轴心”。另外,第二轴心X2也能够称为“反转齿轮机构旋转轴心”,并且也能够将其简称为“反转轴心”。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装置84在沿轴向L观察时形成为扁平的矩形状。另外,液压控制装置84在沿轴向L观察的情况下的侧方,以大体沿着上下方向的直立姿势配置在外壳2内。这样的液压控制装置84的配置将与轴向L正交的水平方向的整个宽度抑制为较小,从而有利于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沿轴向L观察的情况下的水平方向的一侧(图3以及图4的左侧)称为“第一侧边S1”,将另一侧(右侧)称为“第二侧边S2”。在外壳2的将变速装置33、反转齿轮机构34、以及差动齿轮装置35的周围覆盖的异形筒状的周壁21,形成有在沿轴向L观察时向第二侧边S2开口的开口部21a。在该开口部21a的位置配置有液压控制装置84。此外,以覆盖开口部21a的方式,相对于周壁21在密封的状态下固定有盖部件24。
如图3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变速输入轴(本例中我输入轴31)的旋转轴心的第一轴心X1、作为反转齿轮机构34的旋转轴心的第二轴心X2、以及作为差动齿轮装置35的旋转轴心的第三轴心X3中的第二轴心X2位于最上方。另外,各轴心X1~X3中的第三轴心X3位于最下方。即,各轴心X1~X3沿着上下方向从上方按照第二轴心X2、第一轴心X1、第三轴心X3的顺序配置。另外,关于沿轴向L观察的情况下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第一轴心X1与第三轴心X3相对于第二轴心X2配置于相互相反的一侧。在本例中,第一轴心X1相对于第二轴心X2配置于成为液压控制装置84侧的第二侧边S2,第三轴心X3相对于第二轴心X2配置于成为与液压控制装置84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一侧边S1。即,各轴心X1~X3沿着水平方向从第一侧边S1按照第三轴心X3、第二轴心X2、第一轴心X1的顺序配置。在比第一轴心X1靠第二侧边S2的位置配置有液压控制装置84。
这里,若关注第一轴心X1、第三轴心X3、以及液压控制装置84的配置关系,则第三轴心X3相对于第一轴心X1配置于下方且沿轴向L观察时处于一方的侧方(本例中为第一侧边S1)的位置。另外,液压控制装置84在沿轴向L观察时,相对于第一轴心X1配置于与第三轴心X3侧相反的一侧(本例中为第二侧边S2)。而且,第三轴心X3、第一轴心X1、以及液压控制装置84在沿轴向L观察时,沿着水平方向从第一侧边S1按记载的顺序配置。而且,差动齿轮装置35以及液压控制装置84分别配置为在沿轴向L观察时不与通过第一轴心X1(包括第一轴心X1上的任意两点、换言之包括第一轴心X1)的铅垂面V重叠。相对于通过第一轴心X1的铅垂面V,在第一侧边S1配置有差动齿轮装置35,在第二侧边S2配置有液压控制装置84。此外,铅垂面V不是现实存在的平面而是假想的平面(假想平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反转齿轮机构34配置于在沿轴向L观察时具有与变速装置3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35分别重叠的部分的位置。此外,关于两个部件的配置,“沿某个方向观察时具有重叠的部分”是指,在使与它的视线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向与该假想直线正交的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至少存在一部分该假想直线与两个部件的双方都相交的区域。另一方面,变速装置33与差动齿轮装置35配置为在沿轴向L观察时不具有重叠的部分。第一轴心X1与第三轴心X3的分离距离被设定为比变速装置33的半径与差动齿轮装置35的半径的合计值大。另外,差动齿轮装置35形成为比变速装置33大的直径。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变速装置33的最低点被设定为位于比第三轴心X3靠下方的位置(本例中为同程度的位置),液压控制装置84配置为位于至少比变速装置33的最低点靠下方的位置。在本例中,液压控制装置84的最低点位于差动齿轮装置35的最低点与变速装置33的最低点的中央部附近。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外壳2的内部,在沿轴向L观察时比变速装置33靠下方且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差动齿轮装置35与液压控制装置84之间的位置产生死角(参照图3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有效利用这种死角的观点出发,将泵用旋转电机60如图4所示地配置于比第一轴心X1靠下方且沿轴向L观察时处于差动齿轮装置35与液压控制装置84之间的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泵用旋转电机60的旋转轴心的第四轴心X4配置于比第一轴心X1靠下方且沿轴向L观察时处于第一轴心X1与液压控制装置84之间的位置。泵用旋转电机60配置为在沿轴向L观察时不具有与变速装置33以及液压控制装置84重叠的部分。
另外,电动油泵70以及泵用旋转电机60的整体在沿轴向L观察时配置在第一轴心X1与液压控制装置84之间。另外,电动油泵70以及泵用旋转电机60配置于在变速装置33的外周面与液压控制装置84的第一侧边S1的侧面之间形成的、沿轴向L观察时呈V字状的区域。另外,电动油泵70以及泵用旋转电机60在上下方向上,整体配置于比第三轴心X3靠下方且比差动齿轮装置35的最低点靠上方的位置。通过采用这样的布局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外壳2的内部空间(特别是外壳2内的下部空间)。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车辆用驱动装置1整体的大型化。
另外,由于电动油泵70的驱动用的泵用旋转电机60收容在外壳2内,能够在泵用旋转电机60的冷却中采用利用存积在外壳2内的油的油冷构造。由此,能够提高泵用旋转电机60的冷却性能,并能够有效地抑制泵用旋转电机60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不使泵用旋转电机60大型化地实现高输出化,或者能够在将泵用旋转电机60的输出保持为规定以上的状态下实现小型化。或者能够均衡地实现这两方。特别是只要将泵用旋转电机60配置为使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存积在外壳2内的油的油面OL靠下方的位置,就能够实质上始终冷却泵用旋转电机60中的浸入油的部分。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泵用旋转电机60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实现泵用旋转电机60的进一步的高输出化以及/或者进一步的小型化。这里,优选将油面OL的位置设定于车辆用驱动装置1的动作中(车辆的行驶中)的标准位置。此外,也可以将静止油面设定作为油面OL。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述死角的有效利用的观点出发,如图3所示,将机械式油泵50也配置于比第一轴心X1靠下方且沿轴向L观察时处于差动齿轮装置35与液压控制装置84之间的位置。另外,将作为机械式油泵50(第一泵驱动部件52)的旋转轴心的第五轴心X5配置于比第一轴心X1靠下方且沿轴向L观察时处于第一轴心X1与液压控制装置84之间的位置。此外,第五轴心X5也能够称为“机械式油泵旋转轴心”,并且也能够将其简称为“机械式泵轴心”。机械式油泵50配置为在沿轴向L观察时不具有与变速装置33以及液压控制装置84重叠的部分。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械式油泵50相对于泵用旋转电机60以及电动油泵70分轴地配置。在本例中,作为泵用旋转电机60的旋转轴心的第四轴心X4相对于作为机械式油泵50的旋转轴心的第五轴心X5,稍稍向第一侧边S1偏移。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机械式油泵50与泵用旋转电机60以及电动油泵70在本例中实质上为同轴。它们以沿轴向L排列的方式配置。通过采用这种布局结构,从而也包含机械式油泵50的配置在内能够有效利用外壳2的内部的空间。此外,也可以使第四轴心X4相对于第五轴心X5向第二侧边S2偏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相同的观点出发,如图3所示,将用于对被两油泵50、70吸入的油进行过滤的过滤器82配置于比第一轴心X1靠下方且沿轴向L观察时处于差动齿轮装置35与液压控制装置84之间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过滤器82配置于比第一轴心X1靠下方且沿轴向L观察时处于差动齿轮装置35与两油泵50、70之间的位置。过滤器82与两油泵50、70在上下方向的同程度的位置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通过采用这种布局结构,从而也包含过滤器82的配置在内能够有效利用外壳2的内部的空间。另外,过滤器82的至少一部分也与泵用旋转电机60同样地配置于比油面OL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进行油的适当的吸入,从而比较方便。
另外,在这种布局结构中,如图5所示,沿着水平方向按照过滤器82、两油泵50、70、以及液压控制装置84的顺序配置它们。由此,能够使从过滤器82到液压控制装置84的油的液流大体呈直线状。具体而言,在相互接合的第一泵外壳54以及第二泵外壳74形成有四个油路(第一吸入油路55、第一排出油路56、第二吸入油路75、以及第二排出油路76)。第一吸入油路55是将过滤器82与机械式油泵50的泵主体部51的吸入口连接的油路。第一排出油路56是将泵主体部51的排出口与液压控制装置84连接的油路。第二吸入油路75是将过滤器82与电动油泵70的泵主体部71的吸入口连接的油路。第二排出油路76是将泵主体部71的排出口与液压控制装置84连接的油路。
第一吸入油路55与第二吸入油路75以共用上游侧(过滤器82侧)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第一排出油路56与第二排出油路76形成为相互独立的油路。第一吸入油路55以及第二吸入油路75的共用油路部分、与第一排出油路56以及第二排出油路76各自的下游侧(液压控制装置84侧)的一部分相互平行地呈直线状配置。由于使通过这些油路而流动的油的液流大体呈直线状,从而存在能够提高两油泵50、70的吸入效率以及排出效率这一优点。由此,能够有助于装置整体的能效的提高。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最后,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只要不产生矛盾,则也能够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组合来应用。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机动车用的驱动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内燃机E以及旋转电机(车轮驱动用旋转电机)双方作为车辆的车轮W的驱动力源P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在为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机械式油泵50也可以是借助内燃机E以及旋转电机中的预先决定的任一方的转矩而被驱动的结构。或者,机械式油泵50也可以是被内燃机E以及旋转电机中的旋转速度较高的一方选择性驱动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旋转电机(车轮驱动用旋转电机)作为车辆的车轮W的唯一的驱动力源P的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泵用旋转电机6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为处于比存积在外壳2内的油的油面OL靠下方的位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泵用旋转电机60的整体配置于比外壳2内的油的油面OL靠上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决定泵用旋转电机60的配置位置,以使得例如在车辆行驶时,在因惯性等影响而使油面上升时泵用旋转电机60的至少一部分浸入油。或者,也可以在外壳2的壁设置有对泵用旋转电机60喷射油或者使油在泵用旋转电机60的周围流通的油路。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过滤器82沿轴向L观察时配置在差动齿轮装置35与两油泵50、70之间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过滤器82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两油泵50、70重叠的位置。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沿轴向L观察时形成为扁平的矩形状的液压控制装置84在大体沿着上下方向的直立姿势下配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液压控制装置84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姿势配置。另外,例如也可以使液压控制装置84沿轴向L观察时形成为正方形。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机械式油泵50与电动油泵70在分轴上沿轴向L排列地配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两油泵50、70沿轴向L分离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机械式油泵50例如与输入轴31同轴地配置。或者,也可以使两油泵50、70同轴地配置。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吸入油路55与第二吸入油路75以共用上游侧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另外,以第一排出油路56与第二排出油路76形成为相互独立的油路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第一吸入油路55与第二吸入油路75形成为相互独立的油路。另外,也可以使第一排出油路56与第二排出油路76以共用下游侧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用于将机械式油泵50与输入轴31驱动连结的泵驱动机构40包括两个链轮41、42以及缠绕于它们的链4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泵驱动机构40,能够采用公知的任意的具体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泵驱动机构40包括与输入轴31一体旋转的第一带轮、固定于第一泵驱动部件52的第二带轮、以及卷绕于上述两个带轮的传送带。或者,也可以构成为泵驱动机构40包括与输入轴31一体旋转的第一齿轮部件、固定于第一泵驱动部件52的第二齿轮部件、以及与形成于上述两个部件的各齿轮啮合的齿轮机构。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变速装置33中使作为变速输入部件的输入轴31与作为变速输出部件的变速输出齿轮33g同轴地配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变速输入轴与变速输出部件分轴地配置的变速装置33。
(9)关于其他的结构,应理解为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是在所有方面进行的例示,本发明的范围并不被此限定。能够容易地理解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改变。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改变了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在用于对具备怠速停止功能的车辆进行驱动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加以利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车辆用驱动装置;2...外壳;31...输入轴(输入部件、变速输入部件);33...变速装置;33g…变速输出齿轮(变速输出部件);35...差动齿轮装置;36...输出轴;50...机械式油泵;60...泵用旋转电机;70...电动油泵;82...过滤器;84...液压控制装置;P...驱动力源;E...内燃机;W...车轮;X1...第一轴心(变速轴心);X3...第三轴心(差动轴心);X4...第四轴心(泵轴心);L...轴向;OL...油面;V...铅垂面。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入部件,其与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连结;
液压驱动式的变速装置,其具有与所述输入部件同轴地配置的变速输入部件,并将所述变速输入部件的旋转变速而向变速输出部件传递;
差动齿轮装置,其相对于所述输入部件分轴地配置,并将从所述变速输出部件传递的驱动力分配给多个所述车轮;
外壳,其至少收容所述变速装置以及所述差动齿轮装置;
电动油泵,其由泵用旋转电机驱动;以及
液压控制装置,其对从所述电动油泵排出的油的液压进行控制而将所述油至少向所述变速装置供给,
所述电动油泵以及所述泵用旋转电机收容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变速装置、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所述泵用旋转电机配置成:所述变速输入部件的旋转轴心亦即变速轴心、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亦即差动轴心、以及所述泵用旋转电机的旋转轴心亦即泵轴心相互平行,
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所述差动齿轮装置配置成:所述差动轴心相对于所述变速轴心处于下方,并且沿着与各轴心平行的轴向观察时不与通过所述变速轴心的铅垂面重叠,
在沿着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相对于所述铅垂面配置于与所述差动轴心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泵用旋转电机配置成:所述泵轴心相对于所述变速轴心靠下方,沿着所述轴向观察时处于所述变速轴心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用旋转电机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相对于存积在所述外壳内的油的油面靠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对油进行过滤的过滤器,
所述过滤器相对于所述变速轴心靠下方,且沿着所述轴向观察时配置于所述差动轴心与所述电动油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由所述驱动力源驱动的机械式油泵,
所述机械式油泵配置成:所述机械式油泵的旋转轴心相对于所述变速轴心靠下方,且沿着所述轴向观察时处于所述变速轴心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之间。
CN201480038165.6A 2013-08-29 2014-08-28 车辆用驱动装置 Active CN1053588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8295A JP6048347B2 (ja) 2013-08-29 2013-08-29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13-178295 2013-08-29
PCT/JP2014/072560 WO2015030110A1 (ja) 2013-08-29 2014-08-28 車両用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8876A true CN105358876A (zh) 2016-02-24
CN105358876B CN105358876B (zh) 2018-11-09

Family

ID=5258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8165.6A Active CN105358876B (zh) 2013-08-29 2014-08-28 车辆用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1254B2 (zh)
JP (1) JP6048347B2 (zh)
CN (1) CN105358876B (zh)
DE (1) DE112014002977B4 (zh)
WO (1) WO20150301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0146A (zh) * 2018-09-28 2021-05-2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3707B4 (de) * 2013-09-30 2021-09-16 Aisin Aw Co., Ltd. Fahrzeugantriebsvorrichtung
JP6124811B2 (ja) * 2014-01-17 2017-05-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6326146B2 (ja) * 2014-11-10 2018-05-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427621B1 (ja) * 2017-05-01 2018-11-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装置
JP6970042B2 (ja) * 2018-03-16 2021-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WO2020203916A1 (ja) * 2019-03-29 2020-10-0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DE102019207254A1 (de) * 2019-05-17 2020-11-19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fahren und Steuergerät zum Betreiben eines Antriebsstrangs eines Kraftfahrzeugs
JP2024512461A (ja) * 2021-03-15 2024-03-19 アメリカン アクスル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ビーム車軸として構成された電気駆動モジュール
CN113883254B (zh) * 2021-10-26 2023-06-23 南通睿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纯电动减速箱防吸空系统
WO2023182454A1 (ja) * 2022-03-23 2023-09-2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WO2023182445A1 (ja) * 2022-03-23 2023-09-2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0575A (ja) * 2000-10-12 2002-04-23 Aisin Aw Co Ltd 駆動装置
CN101208544A (zh) * 2005-10-19 2008-06-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JP2009222159A (ja) * 2008-03-17 2009-10-01 Toyota Motor Corp 潤滑液供給機構
CN102159852A (zh) * 2008-10-10 2011-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汽车的液压供给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69967B2 (en) * 1984-10-26 1988-02-2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JP3343660B2 (ja) * 1992-12-10 2002-1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ポンプ駆動装置
US5443429A (en) * 1993-11-30 1995-08-22 Dana Corporation Automatic powershifting transfer case for a vehicle
JP3784915B2 (ja) 1997-03-31 2006-06-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ベルト式変速装置
JP3005528B1 (ja) * 1998-07-24 2000-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
US6964631B2 (en) * 2004-02-24 2005-11-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lectric motor-driven oil pump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in hybrid applications
US7494439B2 (en) * 2004-08-26 2009-02-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ual drive pump with dual chain and roller clutch and method
JP5013813B2 (ja) * 2006-10-30 2012-08-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4894475B2 (ja) 2006-11-21 2012-03-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4297951B2 (ja) 2007-05-25 2009-07-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駆動システム
DE102008000019A1 (de) 2008-01-09 2009-07-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Automat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CA2721382C (en) * 2008-04-14 2013-04-09 Honda Motor Co., Ltd. Driving apparatus for hybrid vehicle
US7610979B1 (en) * 2008-07-16 2009-11-03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Reverse drive system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JP5019135B2 (ja) 2009-03-30 2012-09-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10255840A (ja) * 2009-03-31 2010-11-11 Honda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構造
WO2011016467A1 (ja) * 2009-08-04 2011-02-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ポンプユニット
JP5168598B2 (ja) * 2010-03-31 2013-03-2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DE102010027714A1 (de) * 2010-07-20 2011-05-05 Daimler Ag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951025B2 (en) * 2010-09-30 2015-02-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drive pump system
JP5734817B2 (ja) * 2011-11-24 2015-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ユニット
US9638076B2 (en) * 2011-12-24 2017-05-02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vehicle
US8790217B1 (en) * 2013-03-01 2014-07-2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s including differential lock controller and methods
JP6094330B2 (ja) * 2013-03-29 2017-03-1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オイルポンプ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0575A (ja) * 2000-10-12 2002-04-23 Aisin Aw Co Ltd 駆動装置
CN101208544A (zh) * 2005-10-19 2008-06-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JP2009222159A (ja) * 2008-03-17 2009-10-01 Toyota Motor Corp 潤滑液供給機構
CN102159852A (zh) * 2008-10-10 2011-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汽车的液压供给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0146A (zh) * 2018-09-28 2021-05-2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2840146B (zh) * 2018-09-28 2024-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81842A1 (en) 2016-09-29
JP6048347B2 (ja) 2016-12-21
DE112014002977B4 (de) 2019-10-10
WO2015030110A1 (ja) 2015-03-05
US10371254B2 (en) 2019-08-06
JP2015045401A (ja) 2015-03-12
CN105358876B (zh) 2018-11-09
DE112014002977T5 (de) 2016-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8876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US8653704B2 (en) Vehicle drive system
US11104216B2 (en) Vehicle drive apparatus
US10072660B2 (en) Pumping device for pumping oil from a storage container to a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JP6724578B2 (ja) トランスアクスル装置
US1082897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2686432B (zh) 混合动力车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US10190671B2 (en) Vehicle drive device
CN102725554B (zh) 动力传动装置
JP4823118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駆動装置
US10618400B2 (en) Hybrid vehicle
WO2017075137A1 (en) Cvt differential
CN103189669A (zh)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输入离合器组件
CN104066608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5283693A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4334925A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JP2018118616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EP3839297B1 (en) Vehicular drive device
JP2007055528A (ja) オイル供給装置
KR20180115845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변속기
WO2014083423A1 (en) Four-wheel-drive vehicle
JP2019173922A (ja) 車両用駆動伝達装置
JP7300936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WO2015041331A1 (ja) 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と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WO2019111442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