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41200A -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41200A
CN105341200A CN201510857764.7A CN201510857764A CN105341200A CN 105341200 A CN105341200 A CN 105341200A CN 201510857764 A CN201510857764 A CN 201510857764A CN 105341200 A CN105341200 A CN 105341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ealeaves
spreading
leaves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77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zhou Tianlyu Tea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Luzhou Tianlyu Tea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zhou Tianlyu Tea Factory filed Critical Luzhou Tianlyu Tea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5108577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1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41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1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热风萎凋,将采摘后的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槽上,摊叶厚度为5cm,萎凋温度为60—70℃,使鲜叶萎凋均匀一致,与刚采摘的鲜叶相比,按质量分数计,茶叶失量为20—25%;热风杀青:将经热风萎凋处理后的鲜叶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滚筒温度为350—380℃,杀青时间3—5s,投叶量为500—600kg,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65—70%;然后依次经过第一次摊凉回潮、理条、脱毫、第二次摊凉回潮、做形、烘干、分拣、提香等操作步骤,并对相应工艺参数限定,提高绿茶的香气、滋味;通过合理设计操作步骤先后顺序,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茶叶变软,散发青臭味,利于茶叶香气形成。

Description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
背景技术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营养丰富,可以防止疾病。
现有技术中的茶叶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选料、杀青、二次揉捻、二次烘潮、做形等工序,但在这个制作工艺中由于在高温和高氧含量的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机械揉捻及烘潮,导致了茶叶的型、色、味和营养成份的破坏,在热水冲泡时茶叶的颜色、香气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且工艺简单,制备出的绿茶茶叶外形、颜色等外质等均无法满足人们增长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合理设计绿茶生产工艺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茶叶经热风萎凋处理后进行热风杀青处理程序,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同时散发青臭味,对于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并对生产工艺中各个步骤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使绿茶的香气、滋味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通过做形,可根据需要,将茶叶做形成针状等多种形状,使茶叶具有美好的外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二月初展的一芽一叶或单芽的茶树鲜叶为原料;
(2)热风萎凋:将采摘后的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槽上,摊叶厚度不少于5cm,萎凋温度为60—70℃,使鲜叶萎凋均匀一致,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20—25%;
(3)热风杀青:将经热风萎凋处理后的鲜叶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滚筒温度为350—380℃,杀青时间3—5s,投叶量为500—600kg,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65—70%;
(4)第一次摊凉回潮:置于摊凉槽上自然摊凉不少于30h;
(5)理条:采用振动理条机对茶叶进行理条,理条机转速为70—120r/min,温度控制在250—280℃,理条叶出锅后,立即散开,使含水量均匀一致;
(6)脱毫:采用脱毫机,脱毫机转速为70—120r/min,温度80—90℃,时间40min;
(7)第二次摊凉回潮:将经脱毫处理后的茶叶置于摊凉机上,摊凉温度20—25℃,摊凉时间不少于20min;
(8)做形:采用多功能机对茶叶做形;
(9)烘干:将做形处理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机进行预烘,温度为200—220℃,烘干时间20—30min,调整烘干机温度至80—90℃进行二次烘干,烘干30—40min;
(10)分拣:采用茶叶筛分机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分筛;
(11)提香:将分拣后的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机温度280—330℃,提香3—5min;
(12)包装:按照份额包装即得成品。
步骤(2)中萎凋是指在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本发明中主要采用热风萎凋处理工艺,萎凋温度为60—70℃,使茶叶失去部分水分,叶质柔软,增加韧性,并提高叶子里的酶活性,促进内含物的转化。绿茶的品质特点是叶子要绿,不能红变。本操作步骤涉及到萎凋槽,也可以为萎凋室,且为所属领域的公知常识。
步骤(3)中热风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同时散发青臭味,对于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有关键性的作用;热风作用并将热风温度设置在350—380℃使叶内的多酚氧化酶等酶类失活,防止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叶子产生红变。多酚氧化酶会使茶多酚转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等物质,茶黄素茶红素都是绿茶品质形成的重要成分。
步骤(4)第一次摊凉回潮,使热风杀青叶中游离水自由扩散,保持叶中水分均匀。
步骤(5)理条,通过调整设置振动理条机的转速、理条机的温度,可以是茶叶条形变直,继续散失水分,促进香气、滋味等形成,其中本发明处理步骤中涉及到的振动理条机为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公知设备,其原理和结构均不再赘述。
步骤(6)脱毫:通过设置脱毫机的转速、工作时间、工作温度,目的在于对茶叶表面进行光亮处理,使茶叶外形更加美观。其中本操作步骤中涉及到脱毫机为茶叶加工领域的公知设备,如凤冈县月生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脱毫机。
步骤(7)二次进行摊凉回潮处理,保持茶叶中水分均匀,提高茶叶的香气。
步骤(8)做形,可以是通过多功能机做形,也可以是人工辅助做形,均可以实现茶叶外形紧细园直匀齐,极具观赏艺术价值。其中多功能机也为茶叶做形机,如6CRJA-14型和24型做形机等等。
步骤(10)分拣,是通过茶叶筛分机将烘干处理后的茶叶碎末、老叶分拣出去,筛选出茶心,便利于后续的提香操作。
步骤(11)提香使用16kw的12槽多功能提香机,如四川峨眉山市雪竹茶叶机械厂生产的6ccA-700型多功能机,通过对茶叶进行提香处理,多功能提香机的温度为280—330℃,提香3—5min,不仅将茶叶内外均匀干燥,带走湿气,并使得绿茶的香气四溢,口感极佳,温和柔润。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10)中茶叶筛分机为8—16目茶叶筛分机,茶叶筛分机为茶叶加工领域的公知机械设备,其结构和原理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10)分拣是通过茶叶筛分机拣去茶枝、老叶、茶末,筛选出茶心。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绿茶生产工艺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经热风萎凋处理后进行热风杀青处理程序,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同时散发青臭味,对于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茶叶发酵后对茶叶进行二次摊凉,避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茶叶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茶叶的色、香、味。
(3)本发明通过对生产工艺中各个步骤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如可有效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绿茶的香气、滋味等产生影响,使绿茶的香气、滋味达到预期的效果。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做形操作步骤,将茶叶做形成针状、扇状等多种形状,在提高茶叶美好外形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及广大群体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实施例1: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采摘二月初展的一芽一叶的茶树嫩叶为原料,将采摘后的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槽上,摊叶厚度为5cm,萎凋温度为60℃,鲜叶萎凋均匀一致,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20%,将经热风萎凋处理后的鲜叶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滚筒杀青机温度为350℃,杀青时间3s,杀青投叶量为600kg,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65%,将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摊凉回潮,置于摊凉槽上摊凉30h,振动理条机理条,振动理条机的转速为70r/min,温度为25℃,理条出锅后,立即散开,使含水量均匀一致,然后对茶叶进行脱毫处理,采用脱毫机,脱毫机转速为70r/min,温度为80℃,脱毫时间40min,茶叶脱毫处理后,进行二次摊凉回潮,摊凉温度为25℃,摊凉时间20min,并采用多功能机对茶叶做形,可以将茶叶做为针状、扇状等多种形状,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分为预烘和二次烘干,预烘时烘干机的温度为200℃,烘干20min,二次烘干时烘干机的温度为80℃,烘干30min,通过茶叶筛分机进行分拣处理,将烘干处理过程中产生茶叶碎末、老叶等均通过8—16目的茶叶筛分机分拣出去,留下成品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机温度为280℃,提香3min,提香结束后,按照不同的份额将绿茶成品包装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采摘二月初展的单芽的茶树嫩叶为原料,将采摘后的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槽上,摊叶厚度为10cm,萎凋温度为70℃,鲜叶萎凋均匀一致,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25%,将经热风萎凋处理后的鲜叶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滚筒杀青机温度为380℃,杀青时间5s,杀青投叶量为500kg,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70%,将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摊凉回潮,置于摊凉槽上摊凉35h,振动理条机理条,振动理条机的转速为120r/min,温度为25℃,理条出锅后,立即散开,使含水量均匀一致,然后对茶叶进行脱毫处理,采用脱毫机,脱毫机转速为120r/min,温度为90℃,脱毫时间40min,茶叶脱毫处理后,进行二次摊凉回潮,摊凉温度为25℃,摊凉时间20min,并采用多功能机对茶叶做形,可以将茶叶做为针状、扇状等多种形状,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分为预烘和二次烘干,预烘时烘干机的温度为220℃,烘干30min,二次烘干时烘干机的温度为90℃,烘干40min,通过茶叶筛分机进行分拣处理,将烘干处理过程中产生茶叶碎末、老叶等均通过8—16目的茶叶筛分机分拣出去,留下成品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机温度为330℃,提香5min,提香结束后,按照不同的份额将绿茶成品包装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采摘二月初展的单芽的茶树嫩叶为原料,将采摘后的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槽上,摊叶厚度为5cm,萎凋温度为65℃,鲜叶萎凋均匀一致,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23%,将经热风萎凋处理后的鲜叶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滚筒杀青机温度为370℃,杀青时间4s,杀青投叶量为550kg,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67%,将杀青处理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摊凉回潮,置于摊凉槽上摊凉32h,振动理条机理条,振动理条机的转速为100r/min,温度为260℃,理条出锅后,立即散开,使含水量均匀一致,然后对茶叶进行脱毫处理,采用脱毫机,脱毫机转速为100r/min,温度为85℃,脱毫时间40min,茶叶脱毫处理后,进行二次摊凉回潮,摊凉温度为25℃,摊凉时间20min,并采用多功能机对茶叶做形,可以将茶叶做为针状、扇状等多种形状,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分为预烘和二次烘干,预烘时烘干机的温度为210℃,烘干25min,二次烘干时烘干机的温度为85℃,烘干35min,通过茶叶筛分机进行分拣处理,将烘干处理过程中产生茶叶碎末、老叶等均通过8—16目的茶叶筛分机分拣出去,留下成品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机温度为300℃,提香4min,提香结束后,按照不同的份额将绿茶成品包装即得。
上述实施例制成的绿茶与现有技术获得绿茶的品质对比表如下: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传统绿茶 色尚绿润、条尚紧直,有碎末茶 绿明亮 香味清高 浓醇、略有回甜 嫩绿明亮
本发明绿茶 绿润、条紧直、有锋苗 清绿明亮 香味鲜嫩高爽、含花香 鲜醇浓爽、嫩绿明亮 嫩绿明亮,匀整
从对比表可以看出,应用本发明生产工艺制备获得的绿茶,无论是外形的色泽和条索,还是内质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均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加工的绿茶。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初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二月初展的一芽一叶或单芽的茶树鲜叶为原料;
(2)热风萎凋:将采摘后的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槽上,摊叶厚度不少于5cm,萎凋温度为60—70℃,使鲜叶萎凋均匀一致,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20—25%;
(3)热风杀青:将经热风萎凋处理后的鲜叶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滚筒温度为350—380℃,杀青时间3—5s,投叶量为500—600kg,以质量分数计,与刚采摘的茶叶相比,茶叶失水量为65—70%;
(4)第一次摊凉回潮:置于摊凉槽上自然摊凉不少于30h;
(5)理条:采用振动理条机对茶叶进行理条,理条机转速为70—120r/min,温度控制在250—280℃,理条叶出锅后,立即散开,使含水量均匀一致;
(6)脱毫:采用脱毫机,脱毫机转速为70—120r/min,温度80—90℃,时间40min;
(7)第二次摊凉回潮:将经脱毫处理后的茶叶置于摊凉机上,摊凉温度20—25℃,摊凉时间不少于20min;
(8)做形:采用多功能机对茶叶做形;
(9)烘干:将做形处理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机进行预烘,温度为200—220℃,烘干时间20—30min,调整烘干机温度至80—90℃进行二次烘干,烘干30—40min;
(10)分拣:采用茶叶筛分机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分筛;
(11)提香:将分拣后的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机温度280—330℃,提香3—5min;
(12)包装:按照份额包装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茶叶筛分机为8—16目茶叶筛分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分拣是通过茶叶筛分机拣去茶枝、老叶、茶末,筛选出茶心。
CN201510857764.7A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5341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7764.7A CN105341200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7764.7A CN105341200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1200A true CN105341200A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17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7764.7A Pending CN105341200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41200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5774A (zh) * 2016-07-13 2016-10-26 正安县清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6387110A (zh) * 2016-08-29 2017-02-15 贵州周以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
CN106720496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四川洪椿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叶青生产工艺及其系统
CN107535267A (zh) * 2017-09-28 2018-01-05 贾学成 一种富硒白茶的原料种植及其加工方法
CN108566996A (zh) * 2017-03-08 2018-09-25 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黄茶扁茶加工工艺及其具体实现方法
CN110651851A (zh) * 2019-10-29 2020-01-07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物酶制备小罐绿茶的加工系统
CN111838334A (zh) * 2020-06-02 2020-10-30 安吉正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松卷型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12753809A (zh) * 2019-11-04 2021-05-07 湖南龙回一都富硒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铜锤玉带草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5095A (zh) * 2021-10-08 2022-01-14 江苏兰山雪眉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阳羡雪芽进行多次摊凉回潮的制备工艺
CN115316465A (zh) * 2022-07-25 2022-11-11 安徽元三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纸杯茶及制备方法
CN115336641A (zh) * 2022-07-14 2022-11-15 宜都市嘉木坊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免揉捻复合杀青绿茶加工工艺
CN115500404A (zh) * 2022-09-29 2022-12-23 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2345A (zh) * 2014-10-10 2014-12-24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扁形绿茶保香的加工方法
CN105010585A (zh) * 2014-04-29 2015-11-04 贵州省雷山县苗家春茶业有限公司 玉叶茶的加工方法
CN105028741A (zh) * 2015-09-11 2015-11-11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毛峰茶的加工方法
CN105053287A (zh) * 2015-08-04 2015-11-18 石阡县夷州贡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古苔绿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0585A (zh) * 2014-04-29 2015-11-04 贵州省雷山县苗家春茶业有限公司 玉叶茶的加工方法
CN104222345A (zh) * 2014-10-10 2014-12-24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扁形绿茶保香的加工方法
CN105053287A (zh) * 2015-08-04 2015-11-18 石阡县夷州贡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古苔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5028741A (zh) * 2015-09-11 2015-11-11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毛峰茶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5774A (zh) * 2016-07-13 2016-10-26 正安县清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6387110A (zh) * 2016-08-29 2017-02-15 贵州周以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扁形绿茶加工方法
CN106720496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四川洪椿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叶青生产工艺及其系统
CN108566996A (zh) * 2017-03-08 2018-09-25 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黄茶扁茶加工工艺及其具体实现方法
CN107535267A (zh) * 2017-09-28 2018-01-05 贾学成 一种富硒白茶的原料种植及其加工方法
CN110651851A (zh) * 2019-10-29 2020-01-07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物酶制备小罐绿茶的加工系统
CN112753809A (zh) * 2019-11-04 2021-05-07 湖南龙回一都富硒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铜锤玉带草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38334A (zh) * 2020-06-02 2020-10-30 安吉正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松卷型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13925095A (zh) * 2021-10-08 2022-01-14 江苏兰山雪眉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阳羡雪芽进行多次摊凉回潮的制备工艺
CN115336641A (zh) * 2022-07-14 2022-11-15 宜都市嘉木坊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免揉捻复合杀青绿茶加工工艺
CN115316465A (zh) * 2022-07-25 2022-11-11 安徽元三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纸杯茶及制备方法
CN115500404A (zh) * 2022-09-29 2022-12-23 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1200A (zh) 一种绿茶的生产方法
CN104585380B (zh) 老叶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1690534B (zh) 一种桑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2388993B (zh) 一种黄汤茶加工方法
CN102657274B (zh) 杜仲雄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10206A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6234662A (zh) 一种优质黑茶的快速醇化加工工艺
CN105360367A (zh) 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9938119B (zh) 一种大叶种黄茶及其高效制备方法
CN103349097A (zh) 一种绿茶的新式加工方法
CN104430989A (zh) 一种花果香黄茶加工方法
CN107950691A (zh) 一种桂热2号茶树黄茶的加工方法
CN104605043A (zh) 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5285186A (zh) 一种毛峰的生产方法
CN106035796A (zh) 黄茶加工方法
CN107836538A (zh) 一种复合酶改善有机兰香绿茶口感的加工方法
CN105360362A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532934A (zh) 客家绿茶加工工艺
CN105494702A (zh) 保健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6412B (zh) 一种茶叶原料的加工方法
CN107535628A (zh) 一种富硒晒青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5558139A (zh) 保健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0562A (zh) 黄茶的制造方法
CN107873916A (zh) 一种发酵型构树叶茶的加工方法
CN110800817A (zh) 一种嫩甜香型颗粒红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