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0827B - 笔具以及墨水芯 - Google Patents

笔具以及墨水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0827B
CN105050827B CN201480017052.8A CN201480017052A CN105050827B CN 105050827 B CN105050827 B CN 105050827B CN 201480017052 A CN201480017052 A CN 201480017052A CN 105050827 B CN105050827 B CN 105050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en
ink cartridge
protrusion
ope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70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50827A (zh
Inventor
星野贵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 K PILOT
Original Assignee
K K PILO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 K PILOT filed Critical K K PILOT
Publication of CN105050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50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5/00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 B43K5/02Ink reservoirs
    • B43K5/14Exchangeable ink cartridges
    • B43K5/145Exchangeable ink cartridges with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5/00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 B43K5/02Ink reservoirs
    • B43K5/14Exchangeable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5/00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 B43K5/18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the ink to the nibs
    • B43K5/1818Mechanical feeding means, e.g. valves; Pumps
    • B43K5/1827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02Ink reservoirs;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to the ball 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2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3Ink reservoirs;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4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to writing-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笔具(1)具有:笔具主体,在轴筒(2)的前端具有笔尖(3);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的后端侧连接。墨水芯(6)具有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的有底圆筒状的容器(7)、嵌入容器(7)的开口部(72)的内周面的栓体(8)。笔具主体具有:突起部(53),插入开口部(72)内,向后方按压栓体(8),墨水芯(6)的栓体(8)打开;气密连接部(52),与突起部(53)分体形成,包围突起部(53)。通过气密连接部(52)与开口部(72)嵌合形成气密状态,将开口部(72)划分为多个区域。由此,在突起部(53)的外周形成有多个沿前后方向的流道。多个流道的至少一个成为墨水流道,其他的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成为空气导入路。

Description

笔具以及墨水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具以及在该笔具中使用的墨水芯。详细地,涉及一种使用更换式墨水芯的笔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内置有能够更换的墨水芯的笔具中,广泛使用在一端开口的容器内直接容置墨水并且用球或者圆板形状的栓体封堵开口部的墨水芯。这种墨水芯通过从前端开口部嵌入笔具主体上形成的能够引导墨水的筒状突起部并与该筒状突起部连接,所述栓体被按压打开。当所述栓体被按压打开时,墨水芯内的墨水在筒状突起部的内侧(贯通孔)经过供给至笔尖。此时,通过从笔尖侧向容器内供给空气,保持墨水芯的内压处于均衡状态,稳定地供给墨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
在以往的通用结构的筒状突起部中,空气难以进入容器内,墨水供给不稳定。因此,尝试在筒状突起部的内侧形成空气导入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一种在筒状突起部的内周壁面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狭缝的笔具。所述狭缝起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所述狭缝状的空气导入路的目的在于使空气容易流入墨水芯内。但是,由于构成所述筒状突起部的壁部的厚度较薄,所以形成于该壁部的内表面的狭缝状的空气导入路很微细。而且,狭缝状的空气导入路与作为墨水流道的所述筒状突起部内的贯通孔连续。因此,狭缝状的空气导入路因墨水而易于变成液密状态。如这样地,狭缝状的空气导入路由于液密状态而阻碍空气的流入,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在专利文献3、4中记载了如下结构的笔具,当按压栓体时,墨水芯变成连接状态,筒状突起部的外周面与墨水芯的开口部的内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由于筒状突起部与墨水芯的开口部嵌合形成气密状态,防止在墨水芯6的连接状态下墨水泄漏。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除了所述嵌合形成气密状态的结构以外,还记载了在墨水芯的开口部的外周面设有卡止用突起,以及在笔具主体形成有带有狭缝的卡止部。通过这样的卡止用突起以及带有狭缝的卡止部,即使在所述嵌合形成气密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松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水芯脱落。
在专利文献3、4中记载的所述嵌合形成气密状态的结构中,通过在墨水芯的开口部内嵌合筒状突起部来形成气密状态。因此,兼作墨水流道和空气导入路的筒状突起部的贯通孔的内径变小。因此,空气难以进入墨水芯内,向笔尖侧的墨水供给变得不稳定。特别是,在笔具的外径细的情况下,由于墨水芯或者筒状突起部的外径也变细,所以筒状突起部的贯通孔的内径变得更小。因此,专利文献3、4的笔具的墨水供给更加不稳定。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笔具中,当筒状突起部与墨水芯的开口部内嵌合形成气密状态时,笔具主体的带有狭缝的卡止部跨过墨水芯的卡止用突起来与墨水芯的卡止用突起嵌合。因此,当安装墨水芯时,由于墨水芯不弯曲所以需要较大的按压力。另一方面,当拆卸墨水芯时,必需要大力地拔出墨水芯,此时存在发生残留墨水飞散等的危险。
而且,在专利文献1、5中记载的笔具的墨水耗尽后,通过更换使用完的墨水芯能够重复使用。
在专利文献1、5中记载的笔具具有中间构件,该中间构件具有作为与墨水芯的连接部的筒状突起部。该中间构件与构成笔具主体的轴筒的内表面嵌合。在如这样的专利文献1、5中记载的笔具中,当更换使用完的墨水芯时,所述中间构件与墨水芯一起旋转,存在所述中间构件容易从轴筒的内表面滑脱的危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实用新型第25138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公昭44-5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实开平6-39480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实开平2-88792号公报
专利文献5:JP实开昭56-63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良好的书写性能的笔具,该笔具能够总是稳定地从墨水芯内向笔尖侧供给墨水、以及从笔尖侧向墨水芯内导入空气,不产生笔迹飞白等。
另外,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满足墨水芯更换性能和墨水流出性能的笔具,该笔具能够用适度的嵌合力将墨水芯与笔具主体连接,在墨水芯的连接状态下不会产生墨水泄漏,能够通过适度的力的调整来进行笔芯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地,即使是轴筒外径较细的笔具也能够确保足够大的墨水流道。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保持性以及笔芯更换性优良的笔具,该笔具能够抑制中间构件与墨水芯一起转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笔具具有:笔具主体,在轴筒的前端具有笔尖,墨水芯,与该笔具主体的后端侧连接;所述墨水芯具有:有底圆筒状的容器,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栓体,嵌入该容器的开口部的内周面;所述笔具主体具有:突起部,插入容器的开口部内,向后方按压栓体,来打开墨水芯的栓体,连接部,与该突起部分体形成,包围该突起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嵌合成气密状态,以使所述笔具主体与所述墨水芯变为连接状态。
(2)第一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在上述(1)的笔具中,所述容器的开口部被所述突起部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形成多个沿前后方向的流道,所述流道的至少一个成为墨水流道,其他的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成为空气导入路。
(3)优选在上述(1)或者(2)的笔具中,所述突起部也可以沿外周面的前后方向具有多个槽部。
(4)优选在上述(3)的笔具中,各槽部的径向截面形状也可以大致相同。
(5)第二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在上述(1)的笔具中,也可以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外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以变为连接状态。
(6)优选在上述(5)的笔具中,所述连接部也可以是沿轴向延伸设置的圆筒。
(7)优选在上述(6)的笔具中,也可以在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气密用环状肋。
(8)优选在上述(5)~(7)中的任一种笔具中,也可以所述容器的开口部被所述突起部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形成多个沿前后方向的流道,所述流道的至少一个成为墨水流道,其他的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成为空气导入路。
(9)第三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在上述(1)的笔具中,在所述笔具主体的圆筒状的轴筒内压入嵌合有中间构件,所述连接部位于该中间构件的嵌合部后方,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形成有卡止部,并且在所述轴筒的内周面形成有被卡止部,当向所述连接部施加转动力时,所述卡止部与所述被卡止部接触卡止,限制中间构件的转动。
(10)优选在上述(9)的笔具中,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也可以是沿轴向延伸的肋。
(11)优选在上述(10)的笔具中,也可以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形成有防转肋,在所述轴筒的内周面的径向(圆周周向)形成有多个限制肋,在相邻的限制肋之间配置防转肋。
(12)优选在上述(10)的笔具中,也可以在所述轴筒的内周面形成有防转肋,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嵌合部的前方的径向(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限制肋,在相邻的限制肋之间配置防转肋。
(13)优选在上述(11)或者(12)的笔具中,所述限制肋可以沿所述轴筒的内周面或者所述中间构件的嵌合部的径向(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
(14)优选在上述(11)~(13)中的任一种笔具中,所述防转肋可以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防转肋沿所述轴筒的内周面或者所述中间构件的嵌合部的径向(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
(15)优选在上述(9)~(14)中任一笔具中,所述墨水芯也可以与所述连接部、所述中间构件、所述轴筒中的任一者螺合。
(16)优选在上述(1)~(15)中任一笔具中,也可以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和所述容器的外周面中的任一个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在另一个面上形成有内螺纹,随着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螺合,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嵌合形成气密状态。
(17)优选在上述(1)~(16)中任一笔具中,也可以是所述轴筒的顶端具有的笔尖是记号笔笔尖,在所述轴筒内具有墨水吸存体。
(18)第一个本发明的墨水芯是构成上述(1)~(4)、(9)~(17)中任一笔具的墨水芯,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的内周面。
(19)第二个本发明的墨水芯是构成上述(1)~(17)中任一笔具的墨水芯,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的外周面。
(20)第三个本发明的墨水芯是构成上述(16)的笔具的墨水芯,在所述容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外螺纹或所述内螺纹。
(21)第四个本发明的墨水芯是构成上述(17)的笔具的墨水芯,在所述容器内容置有书写板用油性墨水,该书写板用油性墨水的溶剂中含有颜料、树脂、剥离剂。
此外,在本发明中“前”表示笔具的笔尖侧以及笔芯的开口部侧,“后”表示该“前”的相反侧。
发明的效果
就第一个本发明的笔具而言,当将墨水芯安装于笔具主体时,墨水流道与空气导入路并不连通,而是足够大地彼此独立地形成。由此,第一个本发明的笔具的空气导入路不会变因墨水而变为液密状态,总是稳定地从墨水芯内向笔尖侧供给墨水和从笔尖侧向墨水芯内导入空气。因此,根据第一个本发明,能够不产生笔迹飞白等且持久地实现良好的书写性能,能够提供一种墨水流出稳定性优良的笔具。
另外,由于第一个本发明的笔具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形成较大的空气导入路的截面积,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因墨水导致的液密状态。
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能够利用适度的嵌合力将墨水芯与笔具主体连接成气密状态。由此,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能够不在墨水芯的连接状态下产生墨水泄漏,利用通过适度的力的调整进行墨水芯的安装和拆下。进一步地,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即使在墨水芯所连接的轴筒的外径较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墨水芯的开口部的内侧确保有足够大的墨水流道以及空气导入路。因此,根据第二个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满足墨水芯更换性能和墨水流出性能的笔具。
进一步地,在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中,墨水芯的开口部被突起部划分为多个区域。通过这种方式,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当将墨水芯安装于笔具主体时,墨水流道和空气导入路不连通,而是彼此独立地形成得足够大。因此,在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中,空气导入路不会变为因墨水变为液密状态,总是稳定地从墨水芯内向笔尖侧供给墨水和从笔尖侧向墨水芯内导入空气。因此,根据第二个本发明,能够不产生笔迹飞白等且持久地实现良好的书写性能,能够提供一种墨水流出稳定性优良的笔具。
第三个本发明的笔具即使在当将墨水芯安装于笔具主体和从笔具主体上拆卸时转动墨水芯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中间构件与墨水芯一起转动。因此,根据第三个本发明,能够可靠地防止嵌合于轴筒内的中间构件脱落,能够提供一种组装保持性和笔芯更换性优良的笔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个本发明的笔具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构成图1的笔具的笔具主体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构成图1的笔具的墨水芯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笔具的沿着A-A方向的剖面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在图1的笔具中使用的中间构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示出第一个本发明的笔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图6的笔具剖面的旋转90°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第一个本发明的笔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8的笔具的连接部分的沿着B-B方向的剖视图,图中(a)~(d)示出突起部形状的多个实施方式。
图10是示出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轴向缩短图)。
图11是在图10的笔具中使用的中间构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12是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中间构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13是示出使用图12的中间构件的笔具的连接部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4是示出第三个本发明的笔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笔具的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6是在图14的笔具中使用的轴筒的立体剖视图。
图17是在图14的笔具中使用的中间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第三个本发明的笔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中间构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在图14的笔具中使用图18的中间构件的情况下,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对第一个本发明的笔具以及墨水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第一个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具1由图2所示的笔具主体和图3所示的墨水芯6构成。笔具主体的轴筒2的前端具有作为书写顶端的笔尖3,轴筒2内配置有墨水吸存体4和中间构件5。墨水芯6在有底圆筒状的容器7内直接容置墨水,用栓体8封堵该容器7的开口部72。
笔具1是直液式笔具。笔具主体的轴筒2具有:笔尖3;墨水吸存体4,与笔尖3的后端连接;中间构件5,配置于墨水吸存体4的后方。如图4、5所示,中间构件5的后方具有气密连接部52和突起部53。轴筒2是后端开口的圆筒形树脂成形体。轴筒2在前端保持有笔尖3,且内置有墨水吸存体4和中间构件5。而且,笔具主体与墨水芯6是通过插入轴筒2的后端开口的墨水芯6与中间构件5嵌合而形成笔具形态的。
笔尖3是通过对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丙烯纤维、尼龙纤维等)进行树脂加工获得的棒状体的记号笔笔尖。笔尖3的前端被削成炮弹状,但是也能够应用加工成凿子状等通用形状的笔尖。进而,除了记号笔笔尖之外,笔尖3还能使用圆珠笔笔尖等。
墨水吸存体4由圆柱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的加工体构成。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覆盖有圆筒状外皮。所述外皮由合成树脂制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薄膜)构成。笔尖3的后端被插入墨水吸存体4的前端面的轴心,该笔尖3的后端位于墨水吸存体4的内部前方。
此外,墨水吸存体4只要具有能够暂时保存墨水的结构即可,能够使用通用的墨水吸存体。墨水吸存体4还能够使用波纹状的墨水存储构件(笔芯)等。
轴筒2是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塑成型得到的筒状体。将轴筒2的对笔尖3的外周面进行保持的前端形成为越向前端越细的形状(渐细状)。从轴筒2的前端到后端开口部分为止,由一个构件成型。而且,在轴筒2的内部配置有墨水吸存体4以及中间构件5。当使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时,连接状态的墨水芯6被配置于轴筒2的内部。
作为具体结构,在轴筒2的内表面一体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肋。该肋与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压力接触来保持墨水吸存体4。另外,在轴筒2的渐细部内表面也形成有肋。该肋与笔尖3的外周面压力接触来保持笔尖3。
通过所述肋,在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和轴筒2的内表面之间、笔尖3的外周面和渐细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气通道。
如图2、4以及5所示,中间构件5是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注塑成型获得的。中间构件5具有划分墨水吸存体4与墨水芯6的大致圆盘状的隔壁。在所述隔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前方突出且插入墨水吸存体4的内部的多个(例如是两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在轴向上具有墨水引导部51。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向后方突出且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突起部53。而且,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以突起部53位于轴心的方式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筒状的气密连接部52。中间构件5由具有所述隔壁、所述连通管、突起部53、气密连接部52的一个构件构成。中间构件5是通过所述隔壁的外周面与轴筒2的内周面嵌合被固定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在墨水芯6的开口部72附近的外周面形成有环状肋。通过所述环状肋与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压力接触,以气密状态连接保持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外周面。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由于也能够使用突起部53的外周面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周面嵌合成气密状态的结构,或者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前表面与中间构件5的所述隔壁压力接触来形成气密状态的结构等不产生墨水泄漏的其他的结构,所以并非必需使用这种结构。而且,也可以是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嵌合成气密状态的结构(参照图6、7、8)。
针对中间构件5的结构,根据图4的剖视图、图5的立体图进一步地详细地说明。
如图5所示,在中间构件5的突起部53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半圆形的槽部(流道)5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起部53的上下方向的对称位置形成有两个槽部54。如图4所示,当突起部53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内时,突起部53的除槽部54以外的外周面变为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大致嵌合的状态。在该槽部54的所述隔壁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墨水引导部51连通的两个贯通孔。当突起部53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嵌合时,后述的栓体8被打开。此时,两个槽部54中的一个起到墨水流道的作用。该墨水流道是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芯6内的墨水的通路。另外,两个槽部54中的另一个起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该空气导入路是使空气从笔尖3侧流入之墨水芯6内的通路。通过如这样的结构来保持笔具主体与墨水芯6的内压的均衡。
通过在突起部53的外表面设置作为所述墨水流道以及所述空气导入路的两个槽部54,墨水芯6的开口部72沿径向(圆周方向)划分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区域。由此,所述墨水流道与所述空气导入路不接触,而是分别独立地形成。
此外,上述的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的所述大致嵌合状态包括如下的三种状态中的任意状态,该三种状态是:突起部53的外表面与开口部72的内表面在大致整个表面紧贴的状态、局部地接触的状态、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的状态(松配合)。因此,在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松配合的情况下,由两个槽部54形成的大空间流道实际上是以独立的状态起到所述墨水流道和所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
但是,使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形成所述大致嵌合状态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笔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使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形成所述大致嵌合状态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的笔具还包括不使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嵌合的结构。
如图3所示,墨水芯6具有:作为有底圆筒状体的容器7,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开口部72,与容器7的所述开口嵌合。容器7是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树脂)的注塑成型或者吹塑成型来获得的。在开口部72的内侧壁面嵌入有栓体8。另外,容器7内成为墨水容置部71。例如,在墨水容置部71内直接容置油性墨水(墨水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用球状的栓体8密封开口部72的内周面,使分体的另外构件的开口部72与容器7的所述开口嵌合。如图1所示,当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时,容器7的后方外周面与轴筒2的后端内表面嵌合。容器7的后端形成为笔具1的尾栓。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容器7的后方外周面与轴筒2嵌合,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能够应用使容器7与轴筒2螺合等更加难以拔出墨水芯6的连接方法。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球状物作为栓体8,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栓体8只要能够按压打开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圆盘状的、与开口部72一体成形的薄的部件等以往已知的方式。
作为所述油性墨水,例如,可以应用使用乙醇和异丙醇作为溶剂且含有颜料、树脂、剥离剂等添加剂的书写板用油性墨水。如这样的组分的书写板用油性墨水在书写时的笔迹干燥性以及消除性较好。此外,应用于本发明的墨水并不限定于所述书写板用油性墨水的组分,也可以是不含剥离剂的油性墨水、主溶剂为水的水性墨水。
向构成笔具主体的轴筒2的后端开口插入墨水芯6,再向前方按压该墨水芯6。通过这种方式,突起部53的后端向后方按压栓体8,墨水芯6的栓体8被打开。此时,突起部53的除了槽部54以外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处于大致嵌合状态。另外,开口部72的外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变为连接状态。
在这样的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的连接状态下,开口部72的内侧的圆形空间被突起部53划分而隔断为由槽部54组成的两个流道。因此,当从墨水芯6内经过墨水引导部51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时(即书写时),一个槽部54成为墨水流道,另一个槽部54成为从笔尖3侧向墨水芯6内的空气导入路。根据这样的结构,成为所述空气导入路的空间不会被墨水封堵(液密状态),容器7的墨水容置部71的内压总是恒定。因此,总是稳定地向笔尖3供给墨水,不会产生笔迹飞白等,能够稳定地进行书写。
在图6、7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笔具1的主要部分。图6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相对应的剖视图。图7是与图4相对应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的图6、7所示的中间构件5的后方的气密连接部52、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前端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相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中间构件5是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获得的构件。中间构件5具有划分墨水吸存体4和墨水芯6的隔壁。在所述隔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前方突出且插入墨水吸存体4的内部的两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在轴向上具有墨水引导部51。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向后方突出且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突起部53。进一步地,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向后方突出且位于突起部53的外周的短尺寸的气密连接部52。中间构件5由具有所述隔壁、所述连通管、突起部53、气密连接部52的一个构件构成。
图6、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气密连接部52与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密连接部52相比较,是长度极短的圆筒状。在图6、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中,通过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前端附近的内周面嵌合,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以气密状态来连接保持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周面。
图6、7所示的突起部53被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处于大致嵌合状态。在该槽部54的所述隔壁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墨水引导部51连通的两个贯通孔。当突起部53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嵌合时,栓体8变为打开状态。此时,两个槽部54中的一个起到墨水流道的作用。该墨水流道是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芯6内的墨水的通路。两个槽部54中的另一个起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该空气导入路是使空气从笔尖3侧流入墨水芯6内的通路。通过这样的结构来保持笔具主体与墨水芯6的内压的均衡。
通过在突起部53的外表面设置作为所述墨水流道以及空气导入路的两个槽部54,将墨水芯6的开口部72沿径向(圆周方向)划分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区域。通过这种方式,所述墨水流道与所述空气导入路不接触,而是彼此独立地形成。
在图6、7所示的笔具1中,从轴筒2的后端开口插入墨水芯6,再向前方按压该墨水芯6。通过这种方式,突起部53的后端向后方按压栓体8来打开墨水芯6的栓体8。此时,突起部53的除了槽部54以外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处为大致嵌合状态。另外,开口部72的前方的内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由此,即使突起部53在开口部72内松配合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水芯6在连接状态下发生墨水泄漏的情况,并且能够保持更加牢固的连接状态。
以下,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在图9中的(a)~(d)中示出突起部53的形状不同的4个具体例子。图9中的(a)~(d)是图8所示的墨水芯6的连接部分的沿B-B方向的截面。图8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相对应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的图8、9所示的中间构件5的突起部53的形状、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相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中间构件5是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获得的。中间构件5具有划分墨水吸存体4与墨水芯6的隔壁。在所述隔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前方突出且插入墨水吸存体4的内部的多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在轴向上具有墨水引导部51。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向后方突出且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突起部53。中间构件5由具有所述隔壁、所述连通管、突起部53的一个构件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中将突起部53嵌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内。通过突起部53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嵌合来连接保持墨水芯6的内周面。另外,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前端在与所述隔壁接触的位置被连接来形成气密状态,形成难以发生墨水泄漏的结构。
图9中的(a)~(d)所示的突起部53都是具有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嵌合的外径的柱状物。
图9中的(a)所示的突起部53的形状的截面呈大致“Y”字形。大致“Y”字形的突起部53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三个半圆形的槽部54。三个半圆形的槽部54形成于突起部53的圆周方向上的均等的位置。在该槽部54的所述隔壁侧形成有与墨水引导部51连通的贯通孔。
图9中的(b)所示的突起部53的形状的截面呈大致十字形。大致十字形的突起部53将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侧划分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4个流道(槽部54)。在该槽部54的所述隔壁侧形成有与墨水引导部51连通的贯通孔。
图9中的(a)、(b)所示的当突起部53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嵌合时,栓体8变为打开状态。此时,多个槽部54中的任意的槽部54起到墨水流道的作用。该墨水流道是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芯6内的墨水的通路。另一方面,没有起到墨水流道的作用的剩余的槽部54起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该空气导入路是使空气从笔尖3侧流入墨水芯6内的通路。通过这样的结构来保持笔具主体与墨水芯6的内压的均衡。
通过将突起部5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大致“Y”字形或者大致十字形,将墨水芯6的开口部72沿径向(圆周方向)划分为多个区域。由此,墨水流道与空气导入路不接触,而是分别独立地形成。
图9中的(c)所示的突起部53的形状的截面形状呈大致长方形。大致长方形的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嵌合的侧面部分形成为圆角状。
图9中的(d)所示的突起部53的形状的截面形状呈正方形。在正方形的突起部53的轴心部分形成有成为墨水流道或者空气导入路的贯通孔(槽部54)。
当图9中的(c)、(d)所示的突起部53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嵌合时,栓体8变为打开状态。此时,通过突起部53划分开口部72的内侧,在开口部72的内周面与突起部53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多个流道(槽部54)。多个槽部54中的任意的槽部起到墨水流道的作用。该墨水流道是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芯6内的墨水的通路。另一方面,没有起到墨水流道作用的剩余的槽部54起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该空气导入路是使空气从笔尖3侧流入墨水芯6内的通路。通过这样的结构来保持笔具主体与墨水芯6的内压的均衡。
通过将突起部5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大致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将墨水芯6的开口部72沿径向(圆周方向)划分为多个区域。由此,墨水流道与空气导入路不接触,而是分别独立地形成。
图8、9中的(a)~(d)所示的笔具1的突起部5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嵌合。由此,更加牢固地保持墨水芯6的连接状态。另外,图8、9中的(a)~(d)所示的笔具1的开口部72的前端与中间构件55的所述隔壁的表面紧贴。由此,形成墨水芯6的气密状态,防止墨水芯6在连接状态下泄露墨水。
<第二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针对第二个本发明的笔具以及墨水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第二个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笔具1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由笔具主体和墨水芯6构成。笔具主体在轴筒2的前端具有作为书写顶端的笔尖3,在轴筒2内配置有墨水吸存体4和中间构件5。墨水芯6在有底圆筒状的容器7内直接容置墨水,用栓体8封堵该容器7的开口部72。
所述笔具1是直液式笔具。笔具主体的轴筒2具有:笔尖3;墨水吸存体4,与笔尖3的后端连接;中间构件5,配置于墨水吸存体4的后方。如图10、11所示,中间构件5的后方具有气密连接部52和突起部53。轴筒2是后端开口的圆筒形树脂成形体。轴筒2在前端保持有笔尖3,且内置有墨水吸存体4和中间构件5。进一步地,笔具主体与墨水芯6通过插入轴筒2的后端开口的墨水芯6与中间构件5的气密连接部52嵌合,来形成笔具的形态。
笔尖3是通过对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丙烯纤维、尼龙纤维等)进行树脂加工获得的棒状体的记号笔笔尖。笔尖3的前端被削成炮弹状,但是也能够应用加工成凿子状等通用形状的笔尖。进而,除了记号笔笔尖之外,笔尖3还能使用圆珠笔笔尖等。
墨水吸存体4由圆柱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的加工体构成。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覆盖有圆筒状外皮。所述外皮由合成树脂制薄膜或者无纺布形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皮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薄膜。笔尖3的后端被插入墨水吸存体4的前端面的轴心,该笔尖3的后端位于墨水吸存体4的内部前方。
此外,墨水吸存体4只要具有能够暂时保存墨水的构造即可,能够使用通用的墨水吸存体。墨水吸存体4还能够使用波纹状的墨水存储构件(笔芯)等。
轴筒2是通过对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进行注塑成型得到的筒状体。将轴筒2的对笔尖3的外周面进行保持的前端形成为渐细状。将轴筒2的从前端到后端开口部分为止由一个构件成型。进一步地,在轴筒2的内部配置有墨水吸存体4以及中间构件5。当使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时,连接状态的墨水芯6被配置于轴筒2的内部。
作为具体结构,在轴筒2的内表面一体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肋。该肋与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压力接触来保持墨水吸存体4。另外,在轴筒2的渐细部内表面也形成有肋。该肋与笔尖3的外周面压力接触来保持笔尖3。
由于所述肋,在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和轴筒2的内表面之间、笔尖3的外周面和渐细部内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空气通道。
如图10、11所示,中间构件5是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注塑成型获得的。中间构件5具有划分墨水吸存体4与墨水芯6的大致圆盘状的隔壁。该隔壁具有两个贯通孔51′。在所述隔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多个向前方突出且插入墨水吸存体4的内部的多个(例如是两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具有从贯通孔51′沿着轴向延伸的墨水引导部51。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向后方突出且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突起部53。进一步地,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以向后方突出且突起部53位于轴心的方式形成有圆筒状的气密连接部52。所述隔壁的贯通孔51′配置在气密连接部52的内侧。中间构件5由具有所述隔壁、所述连通管、突起部53、气密连接部52的一个构件构成。中间构件5是通过所述隔壁的外周面与轴筒2的内周面嵌合而被固定的。
在圆筒状的气密连接部52的内侧形成有与两个贯通孔51′连通的两个流道。这些流道通过与各墨水引导部51连通,起到墨水流道以及空气导入路的作用。另外,圆筒状的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成为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外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的气密部9。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在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附近的外周面形成有两个环状肋。所述环状肋以适度的嵌合力与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压力接触,从而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外周面以气密状态被连接保持。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也能够不设置环状肋,而是设置为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与开口部72的外周面以面接触的方式嵌合。
针对中间构件5的结构,根据图10的剖视图、图11的立体图进一步地详细地说明。
如图11所示,在中间构件5的突起部53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半圆形的槽部(流道)5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起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对称位置形成有两个槽部54。如图10所示,当将突起部53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内时,突起部53的除了槽部54以外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变为松配合状态。在该槽部54的所述隔壁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墨水引导部51连通的贯通孔51′。当突起部53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嵌合时,后述的栓体8被打开。此时,两个槽部54中的一者起到墨水流道的作用。该墨水流道是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芯6内的墨水的通路。另外,两个槽部54中的另一者起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该空气导入路是使空气从笔尖3侧流入墨水芯6内的通路。通过这样的结构来保持笔具主体与墨水芯6的内压的均衡。
此外,上述的开口部72与突起部53的所述松配合状态是指:在开口部72的内周面与突起部53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墨水不会浸透的程度的微小间隙的状态。
通过将作为所述墨水流道以及所述空气导入路的两个槽部54设置于突起部53的外周面,将墨水芯6的开口部72沿径向(圆周方向)划分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区域。由此,所述墨水流道与所述空气导入路不接触,而是分别独立地形成。
此外,突起部53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的插入状态并不仅限定于松配合状态。例如,如上述的大致嵌合状态那样,也可以是突起部53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的整个面或者局部紧贴的状态。
如图10所示,墨水芯6具有:作为有底圆筒状体的容器7,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开口部72,与容器7的所述开口嵌合。容器7是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树脂)的注塑成型或者吹塑成型获得的。在开口部72的内侧壁面嵌入有栓体8,另外,在开口部72的外周面形成有两个所述环状肋。另外,容器7内成为墨水容置部71。例如,在墨水容置部71内直接容置油性墨水(墨水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用球状的栓体8密封开口部72的内周面,所以使分体的另外构件的开口部72与容器7的所述开口嵌合。当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时,容器7的后方外周面与轴筒2的后端内表面嵌合。容器7的后端形成为笔具1的尾栓。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容器7的后方外周面与轴筒2嵌合,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能够应用使容器7与轴筒2螺合等更加难以拔出墨水芯6的连接方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栓体8使用球状物,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栓体8只要能够按压打开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圆盘状的或者与开口部72一体成形的薄的部件等以往已知的方式。
作为所述油性墨水,例如,可以应用使用乙醇和异丙醇作为溶剂且含有颜料、树脂、剥离剂等的添加剂的书写板用油性墨水。如这样的成分的书写板用油性墨水在书写时的笔迹干燥性以及消除性较好。此外,第二个应用于本发明的墨水并不限定于所述书写板用油性墨水的组分,也可以是不含剥离剂的油性墨水、主溶剂为水的水性墨水。
向构成笔具主体的轴筒2的后端开口插入墨水芯6,再向前方按压该墨水芯6。通过这种方式,突起部53的后端向后方按压栓体8,墨水芯6的栓体8被打开。此时,突起部53的除了槽部54以外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处于松配合状态。另外,开口部72的外周面的所述环状肋与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在开口部72的外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之间形成气密部9,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变为连接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与开口部72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适度的嵌合力。因此,能够用较轻的力安装(连接)墨水芯6,并且,墨水芯6不可能被容易地拔掉。
另外,在这样的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的连接状态下,开口部72的内侧的圆形空间被突起部53划分分隔为由槽部54形成的两个流道。因此,墨水芯6内的墨水经过贯通孔51′以及墨水引导部51供给至笔尖3侧。当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时(即当书写时),一个槽部54成为墨水流道,另一个槽部54成为从笔尖3侧向墨水芯6内的空气导入路。通过这样的结构,成为所述空气导入路的空间不会被墨水封堵(液密状态),容器7的墨水容置部71的内压总是恒定。因此,总是稳定地向笔尖3供给墨水,不会产生笔迹飞白等,能够稳定地进行书写。
在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中,以适度的嵌合力将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由此,当墨水消尽后更换墨水芯6时,用户不需要较大的力,就能够拔出使用完的墨水芯6。特别是,墨水芯6的外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经由所述环状肋嵌合形成气密状态,不会受成形尺寸的误差的影响,容易调整嵌合力。另外,通过设置两个所述环状肋来防止连接状态下的墨水芯6的摇晃。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特别地具有容易更换墨水芯6的优点。
另外,当上述的第二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应用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径为17mm以下,优选为10mm以下(更具体地4mm~10mm)的细轴笔具时,可以发挥出特别有用的效果。在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径较大的情况下,即使其他的构件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嵌合,也容易确保一定的流道。与此相对地,在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径较小的情况下,例如,在17mm以下的情况下,其他的构件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嵌合的结构变得难以确保流道。因此,墨水向笔尖3侧的流出和空气向墨水芯6内的流入容易被阻碍。另一方面,就上述的第二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而言,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外周面与笔具主体的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所以能够在开口部72的内侧确保所述墨水流道以及所述空气导入路。因此,不会阻碍墨水向笔尖3侧的流出和空气向墨水芯6内的导入。由此,总是稳定地向笔尖3供给墨水,不会产生笔迹飞白等,能够稳定地进行书写。
此处,图12、13示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的中间构件5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间构件5并不仅限定于图10、图11所示的结构。例如,如图12、13所示,中间构件5也可以在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形成一个或者多个突条57。
突条57阻止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嵌合。如上述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使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但是,在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径与气密连接部52的外径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开口部72的内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能够嵌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实施第二个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因此,如图12、13所示的突条57形成于气密连接部52的外周面,由此能够阻止具有内径比气密连接部52的外径大的开口部72的墨水芯6的嵌合。
<第三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针对第三个本发明的笔具以及墨水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第三个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笔具1由笔具主体和墨水芯6构成。笔具主体在轴筒2的前端具有作为书写顶端的笔尖3,在轴筒2内配置有墨水吸存体4和中间构件5。墨水芯6在有底圆筒状的容器7内直接容置墨水,用栓体8封堵该容器7的开口部72。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是在轴筒2的前侧安装有笔帽的笔帽式笔具(笔帽未图示)。
笔具1是直液式笔具。笔具主体的轴筒2具有笔尖3、与笔尖3的后端连接的墨水吸存体4、配置于墨水吸存体4的后方的中间构件5。如图14、17所示,中间构件5具有形成有嵌合部55的大致圆盘状的隔壁。中间构件5在所述隔壁的后方具有气密连接部52和突起部53。轴筒2是后端开口的圆筒形树脂成形体。轴筒2在前端保持有笔尖3,且内置有墨水吸存体4和中间构件5。进一步地,笔具主体和墨水芯6通过插入轴筒2的后端开口的墨水芯6与轴筒2螺合,且该墨水芯6与气密连接部52嵌合,形成笔具的形态。
笔尖3是通过对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丙烯纤维、尼龙纤维等)进行树脂加工获得的棒状体的记号笔笔尖。笔尖3的前端被削成炮弹状,但是也能够应用加工成凿子状等通用形状的笔尖。进而,除了记号笔笔尖之外,还能使用圆珠笔笔尖等作为笔尖3。
墨水吸存体4由圆柱状的合成树脂制纤维(例如聚酯纤维)的加工体构成。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覆盖有圆筒状外皮。所述外皮由合成树脂制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薄膜)构成。笔尖3的后端被插入墨水吸存体4的前端面的轴心,该笔尖3的后端位于墨水吸存体4的内部前方。
此外,墨水吸存体4只要具有能够暂时保存墨水的构造即可,能够使用通用的墨水吸存体。墨水吸存体4还能够使用波纹状的墨水存储构件(笔芯)等。
如图14、16所示,轴筒2是通过对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进行注塑成型得到的筒状体。将轴筒2的保持笔尖3的外周面的前端形成为渐细状。轴筒2的从前端到后端开口部分为止由一个构件成型。进一步地,在轴筒2的内部配置有墨水吸存体4以及中间构件5。在轴筒2的后方形成有与墨水芯6螺合的螺纹牙23(内螺纹)。另外,在轴筒2的配置中间构件5的位置形成有两个环状肋22。环状肋22与中间构件5的嵌合部55嵌合,将中间构件5保持于特定位置。
作为具体的结构,在轴筒2的内表面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限制肋21。该限制肋21与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压力接触来保持墨水吸存体4。另外,该限制肋21起到与图15、17所示的卡止部56卡止的被卡止部的作用。限制肋21等间隔地与轴筒2的内表面一体成形。就这样的限制肋21而言,当将较强的旋转方向上的力施加于中间构件5时,限制肋21与卡止部56可靠地接触来卡止卡止部56。由此,抑制中间构件5的转动。限制肋21的数量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在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形成有8个限制肋21。另外,在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形成有20个限制肋21。
另一方面,在轴筒2的所述渐细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其他的保持用肋。该保持用肋与笔尖3的外周面压力接触来保持笔尖3。
通过限制肋21以及所述保持用肋,在墨水吸存体4的外周面与轴筒2的内表面之间、笔尖3的外周面与渐细部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空气通路。
如图17所示,中间构件5是由对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进行注塑成型获得的。构成中间构件5的大致圆盘状的所述隔壁划分墨水吸存体4和墨水芯6。在所述隔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前方突出且插入墨水吸存体4的内部的多个(例如是两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在轴向上具有墨水引导部51。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向后方突出且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突起部53。进一步地,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筒状的气密连接部52,且该气密连接部52以突起部53位于轴心的方式形成。如上所述的,在所述隔壁的外周面形成有嵌合部55,在所述隔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卡止部56。嵌合部55是环状的阶梯部,与形成于轴筒2的内表面的两个环状肋22嵌合固定。两个卡止部56向前方突出。如上所述,中间构件5由具有所述隔壁、所述嵌合部55、所述连通管、卡止部56、突起部53、气密连接部52的一个构件构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在墨水芯6的开口部72附近的外周面形成有环状肋。通过所述环状肋与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压力接触,以气密状态连接保持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外周面。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不设置环状肋,而是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与开口部72的外周面以面接触的方式嵌合。另外,也能够采用突起部53的外周面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内周面嵌合成气密状态的结构(参照图6、7)、或者墨水芯6的开口部72的前表面与中间构件5的所述隔壁压力接触来形成气密状态的结构等不产生墨水泄漏的其他的结构。
特别是,就气密连接部而言,在将墨水引导至筒内的情况下,使气密连接部的外周面压入连接于墨水芯的内周面,能够容易地形成两者的气密状态。因此,第三个本发明特别容易应用于使气密连接部的外周面压入连接于墨水芯的内周面的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与上述的第一以及第二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突起部53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半圆形的槽部(流道)54。在突起部53的上下方向上的对称位置形成有两个槽部54。当将突起部53插入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内时,突起部53的除了槽部54以外的外周面为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大致嵌合的状态(优选为松配合状态)。在该槽部54的所述隔壁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墨水引导部51连通的两个贯通孔。当突起部53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嵌合时,后述的栓体8被打开。此时,两个槽部54中的一者起到墨水流道的作用。该墨水流道是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芯6内的墨水的通路。另外,两个槽部54中的另一者起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该空气导入路是使空气从笔尖3侧流入墨水芯6内的通路。通过这样的结构来保持笔具主体与墨水芯6的内压的均衡。
通过在突起部53的外表面设置作为所述墨水流道以及所述空气导入路的两个槽部54,来将墨水芯6的开口部72沿径向(圆周方向)划分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区域。由此,所述墨水流道与所述空气导入路不接触,而是分别独立地形成。
此外,上述的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的所述大致嵌合状态包括如下的三种状态中的任一种,该三种状态是:突起部53的外表面与开口部72的内表面在大致整个表面都紧贴的状态、局部接触的状态、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的状态(松配合)。因此,在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松配合的情况下,由两个槽部54形成的大空间流道实际上是以独立的状态起到所述墨水流道和所述空气导入路的作用。
但是,使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达到所述大致嵌合状态的结构是本发明的笔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使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达到所述大致嵌合状态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的笔具还包括不使突起部53与开口部72嵌合的结构。
如图17所示,在中间构件5的所述隔壁的前表面,上述的两个卡止部56设于关于墨水引导部51(连通管)左右对称的位置。各卡止部56都是宽度较宽的肋,起到防止中间构件5转动的作用。如图15所示,各卡止部56都能够配置于两个被卡止部21之间。各卡止部56的宽度比两个被卡止部21之间的宽度稍小。由此,当使中间构件5的嵌合部55与轴筒2的环状肋22嵌合时,由于能够容易地使各卡止部56配置于两个被卡止部21之间,所以中间构件5的拼装工作较容易。另外,当从墨水芯6向中间构件5施加沿转动方向的力时,卡止部56马上与被卡止部21接触来限制中间构件5的转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止部56是独立的两个宽度较宽的肋,并不仅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8、19所示,也可以在中间构件5的所述隔壁的前表面设置包围墨水引导部51的连通管的圆筒部,在该圆筒部的外周面形成沿前后方向的肋。
另外,卡止部56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例如,在图18、1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圆筒部的外周面等间隔地形成有4个卡止部56。在形成三个以上的卡止部56的情况下,优选地,各卡止部56沿中间构件5的所述隔壁的径向(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但是,多个卡止部56的间隔并不仅限定于等间隔。
如图14所示,墨水芯6具有: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的作为有底圆筒状体的容器7、与容器7的所述开口嵌合的开口部72。在容器7的前侧的外周面一体地形成螺纹牙73(外螺纹)。容器7是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树脂)的注塑成型或者吹塑成型获得的。在开口部72的内侧壁面嵌入有栓体8。
另外,容器7内成为墨水容置部71。例如,在墨水容置部71内直接容置油性墨水(墨水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用球状的栓体8密封开口部72的内周面,所以使其他构件的开口部72与容器7的所述开口嵌合。通过使容器7的外周面的螺纹牙73与轴筒2的内周面的螺纹牙23螺合,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容器7的后端形成为笔具1的尾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连接,使容器7的外周面的螺纹牙73与轴筒2的内周面的螺纹牙23螺合,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还能够通过嵌合等的方法连接容器7与轴筒2。另外,虽然使用球状物作为栓体8,但是本发明的笔具并不仅限定于这种结构。栓体8只要能够按压打开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圆盘状的或者与开口部72一体成形的薄的部件等以往已知的方式。
作为所述油性墨水,例如,可以应用使用乙醇和异丙醇作为溶剂且含有颜料、树脂、剥离剂等的添加剂的书写板用油性墨水。如这样的成分的书写板用油性墨水在书写时的笔迹干燥性以及消除性较好。此外,第三个应用于本发明的墨水并不限定于所述书写板用油性墨水的组分,也可以是不含剥离剂的油性墨水、主溶剂为水的水性墨水。
墨水芯6在被插入构成笔具主体的轴筒2的后端开口的状态下被转动。由此,墨水芯6的外周面的螺纹牙73与轴筒2的内周面的螺纹牙23螺合。此时,突起部53的后端向后方按压栓体8,墨水芯6的栓体8被打开。另外,突起部53的除了槽部54以外的外周面与开口部72的内周面处于松配合状态。由此,开口部72的外周面与气密连接部52的内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变为连接状态。
在连接这样的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的过程中,由于墨水芯6在气密连接部52与开口部72嵌合的状态下被转动,所以向中间构件5施加沿转动方向的力。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由于卡止部56与被卡止部21接触,阻碍中间构件5的转动,所以能够在不使中间构件5转动的情况下连接墨水芯6。
另外,在这样的墨水芯6与笔具主体的连接状态下,开口部72的内侧的圆形空间被突起部53划分分割为由槽部54组成的两个流道。因此,墨水芯6内的墨水经过墨水引导部51向笔尖3侧供给。当向笔尖3侧供给墨水时(即当书写时),一个槽部54成为墨水流道,另一个槽部54成为从笔尖3侧向墨水芯6内的空气导入路。通过这样的结构,所述空气导入路的空间不会被墨水封堵(液密状态),容器7的墨水容置部71的内压总是恒定。因此,总是稳定地向笔尖3供给墨水,不会产生笔迹飞白等,能够稳定地进行书写。
此处,当拆下墨水全部都耗尽的使用完的墨水芯6时,转动墨水芯6。通过这种方式,解除墨水芯6的螺纹牙73与轴筒2的螺纹牙23之间的螺合。另外,在解除该螺合的过程中,解除中间构件5的气密连接部52与墨水芯6的开口部72之间的嵌合。
在拆下这样的墨水芯6的过程中,由于墨水芯6也是在气密连接部52与开口部72嵌合的状态下被转动,所以向中间构件5施加沿转动方向的力。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中,即使转动墨水芯6,中间构件5也不转动。即,卡止部56与被卡止部21接触,抑制中间构件5的转动。由此,不需要将中间构件5与使用完的墨水芯6一起从轴筒2拆下。因此,当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更换墨水芯6时,不会丢失笔具主体的构成部件,能够重复使用笔具主体。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的墨水芯6与轴筒2螺合,所以墨水芯6在安装和拆卸时必需转动。但是,第三个本发明即使应用于墨水芯6与轴筒2不螺合的笔具的情况下,也具有有用的效果。即,即使墨水芯6与轴筒2不螺合(例如图1、8、10所示的结构),有时也一边转动笔芯6一边进行安装和拆卸,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个本发明具有抑制中间构件5转动的有用的效果。
另外,墨水芯6并不仅限定于与轴筒2螺合的结构。例如,考虑墨水芯6与气密连接部52或者突起部53等中间构件5的一部分螺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墨水芯6在安装和拆卸时都必需转动,所以第三个本发明具有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笔具1的卡止部56形成于中间构件5,对该卡止部56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被卡止部21形成于轴筒2的内周面。但是,第三个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轴筒2的内周面形成有起到卡止部56的作用的防转肋,在中间构件5的外周面形成有起被卡止部21的作用的多个限制肋。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中间构件5的相邻的被卡止部21之间配置轴筒2的卡止部56,来抑制中间构件5的转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笔具
2 轴筒
21 限制肋(被卡止部)
22 环状肋
23 螺纹牙(内螺纹)
3 笔尖
4 墨水吸存体
5 中间构件
51 墨水引导部
51′ 贯通孔
52 气密连接部
53 突起部
54 流道(槽部)
55 嵌合部
56 卡止部(防转肋)
57 突条
6 墨水芯
7 容器
71 墨水容置部
72 开口部
73 螺纹牙(外螺纹)
8 栓体
9 气密部(内周面、环状肋)

Claims (22)

1.一种笔具,具有:
笔具主体,在轴筒的前端具有笔尖,以及
墨水芯,与该笔具主体的后端侧连接;
其中,
所述墨水芯具有:
有底圆筒状的容器,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以及
栓体,嵌入该容器的开口部的内周面;
在所述笔具主体的圆筒状的轴筒内压入嵌合有中间构件,
所述中间构件具有划分所述笔具主体的墨水吸存体与所述墨水芯的隔壁,
在所述隔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前方突出且插入所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的连通管,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突起部,插入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内,向后方按压栓体,来打开墨水芯的栓体,以及连接部,与该突起部分体形成,包围该突起部;
所述连接部是沿着轴向延伸的圆筒,所述连接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外周面嵌合成气密状态,以使所述笔具主体与所述墨水芯变为连接状态,
所述容器的开口部被所述突起部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形成多个沿前后方向的流道,所述流道的至少一个成为墨水流道,其他的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成为空气导入路,所述墨水流道和所述空气导入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连通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突起部沿外周面的前后方向具有多个槽部,所述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槽部连通的多个所述连通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具,其中,各槽部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其中,
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形成有卡止部,并且在所述轴筒的内周面形成有被卡止部,当向所述连接部施加转动力时,所述卡止部与所述被卡止部接触卡止,限制中间构件的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是沿轴向延伸的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具,其中,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形成有防转肋,在所述轴筒的内周面的径向形成有多个限制肋,在相邻的限制肋之间配置防转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具,其中,在所述轴筒的内周面形成有防转肋,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嵌合部的前方的径向形成有多个限制肋,在相邻的限制肋之间配置防转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限制肋沿所述轴筒的内周面或者所述中间构件的嵌合部的径向等间隔地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限制肋沿所述轴筒的内周面或者所述中间构件的嵌合部的径向等间隔地配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防转肋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防转肋沿所述中间构件的嵌合部的径向等间隔地配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防转肋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防转肋沿所述轴筒的内周面的径向等间隔地配置。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墨水芯与所述连接部、所述中间构件、所述轴筒中的任一者螺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笔具,其中,在所述轴筒的内表面和所述容器的外周面中的任一个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在另一个面上形成有内螺纹,随着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螺合,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嵌合形成气密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轴筒的顶端具有的笔尖是记号笔笔尖。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内径为17mm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内径为10mm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内径为4mm~10mm。
18.一种笔具,具有:
笔具主体,在轴筒的前端具有笔尖,以及
墨水芯,与该笔具主体的后端侧连接;
其中,
所述墨水芯具有:
有底圆筒状的容器,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以及
栓体,嵌入该容器的开口部的内周面;
在所述笔具主体的圆筒状的轴筒内压入嵌合有中间构件,
所述中间构件具有划分所述笔具主体的墨水吸存体与所述墨水芯的隔壁,
在所述隔壁的前表面形成有向前方突出且插入所述墨水吸存体的内部的连通管,在所述隔壁的后表面形成有:突起部,插入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内,向后方按压栓体,来打开墨水芯的栓体,以及连接部,与该突起部分体形成,包围该突起部;
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内周面嵌合形成气密状态,以变为连接状态,
所述容器的开口部被所述突起部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形成多个沿前后方向的流道,所述流道的至少一个成为墨水流道,其他的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成为空气导入路,所述为墨水流道和所述空气导入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连通管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突起部沿外周面的前后方向具有多个槽部,所述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槽部连通的多个所述连通管。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笔具,其中,所述连接部是沿轴向延伸设置的圆筒。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笔具,其中,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和/或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气密用环状肋。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笔具,其中,在所述容器内容置有书写板用油性墨水,该书写板用油性墨水的溶剂中含有颜料、树脂和剥离剂。
CN201480017052.8A 2013-03-20 2014-03-17 笔具以及墨水芯 Active CN1050508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7430 2013-03-20
JP2013-057430 2013-03-20
JP2013-089980 2013-04-23
JP2013089980 2013-04-23
JP2013135671 2013-06-28
JP2013-135671 2013-06-28
PCT/JP2014/057196 WO2014148445A1 (ja) 2013-03-20 2014-03-17 筆記具及びインキ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0827A CN105050827A (zh) 2015-11-11
CN105050827B true CN105050827B (zh) 2018-08-21

Family

ID=5158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7052.8A Active CN105050827B (zh) 2013-03-20 2014-03-17 笔具以及墨水芯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884508B2 (zh)
EP (1) EP2977224B1 (zh)
JP (1) JP6283349B2 (zh)
CN (1) CN105050827B (zh)
BR (1) BR112015023848B1 (zh)
CA (1) CA2907612C (zh)
HK (1) HK1212656A1 (zh)
SG (1) SG11201507719YA (zh)
TW (1) TWI610826B (zh)
WO (1) WO20141484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6006267B1 (pt) * 2013-09-23 2020-12-22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Also Trading As Pilot Corporation) instrumento para escrever e cartucho de tinta
US10569595B2 (en) 2015-06-26 2020-02-25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Direct liquid type of writing tool
JP6596509B2 (ja) * 2015-11-30 2019-10-23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インキ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筆記具
TWI621540B (zh) * 2017-05-19 2018-04-21 Sdi Corp 書寫工具及其輸墨單元
TWI645987B (zh) 2017-09-18 2019-01-01 順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書寫工具
CN110001239B (zh) * 2018-01-04 2021-01-29 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书写工具
JP2020001352A (ja) * 2018-06-29 2020-01-09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ボールペン
US20220324250A1 (en) * 2019-08-09 2022-10-13 Mitsubishi Pencil Company, Limited Writing implement
EP4132801A1 (en) * 2020-04-07 2023-02-15 Common Understanding, Inc. Marker pen with replaceable marker cartridge
USD946084S1 (en) 2020-06-18 2022-03-15 Common Understanding, Inc. Marker cartridg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9480U (ja) * 1992-11-04 1994-05-27 プラチナ萬年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のインクスペアー用アダプター
JP2005304547A (ja) * 2004-04-16 2005-11-04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カートリッジ式塗布具
CN101224690A (zh) * 2007-01-20 2008-07-23 王良 标记工具
CN101287391A (zh) * 2005-10-12 2008-10-15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化妆品内置型涂抹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61059A (en) 1935-09-21 1936-11-17 Adolph E Carlson Fountain pen
DE674850C (de) * 1937-08-31 1939-04-24 Friedrich Keidel Fuellfederhalter mit einem auswechselbaren Tintenbehaelter
FR1078557A (fr) * 1953-03-30 1954-11-19 Fagard A J & Cie Porte-plume-réservoir à cartouche
FR1355203A (fr) * 1963-04-19 1964-03-13 Montblanc Simplo Gmbh Porte-plume réservoir à cartouche d'encre interchangeable
DE2017353C3 (de) * 1970-04-11 1974-05-30 Fa. Philipp Mutschler, 6900 Heidelberg Tintenleiter für Füllhalter
DE2211012A1 (de) * 1972-03-08 1973-09-20 Pelikan Werke Wagner Guenther Tintenpatronen zum einsetzen in den fuellfederhalter
FR2407084A1 (fr) * 1977-10-26 1979-05-25 Interlight Stylos a recharge a encre
JPS5713272Y2 (zh) 1979-10-24 1982-03-17
DE3415859C2 (de) * 1984-04-28 1991-10-10 Schmidt Feintechnik GmbH, 7742 St Georgen Plotterstift
JPH0288792U (zh) 1988-12-28 1990-07-13
JP3560842B2 (ja) 1998-08-27 2004-09-02 壽印刷紙工株式会社 回転式棒状物繰り出し具
JP4585777B2 (ja) * 2003-07-07 2010-11-24 パイロットインキ株式会社 筆記具
EP1666272B1 (en) 2003-09-05 2010-10-20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Applicator
WO2007043555A1 (ja) * 2005-10-12 2007-04-19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化粧料内蔵型塗布具
WO2007063591A1 (ja) 2005-11-30 2007-06-07 Zebra Co., Ltd. インク補充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インク補充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る中綿式筆記具
KR100946428B1 (ko) * 2006-03-09 2010-03-10 파일롯트 잉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직액식 필기구
CN101674749B (zh) * 2007-03-15 2012-04-25 株式会社资生堂 推进容器
CN201158229Y (zh) * 2007-05-22 2008-12-03 王良 标记工具
JP5718122B2 (ja) * 2011-03-30 2015-05-13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ボールペ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9480U (ja) * 1992-11-04 1994-05-27 プラチナ萬年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のインクスペアー用アダプター
JP2005304547A (ja) * 2004-04-16 2005-11-04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カートリッジ式塗布具
CN101287391A (zh) * 2005-10-12 2008-10-15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化妆品内置型涂抹工具
CN101224690A (zh) * 2007-01-20 2008-07-23 王良 标记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77224B1 (en) 2020-09-09
EP2977224A4 (en) 2016-11-23
TWI610826B (zh) 2018-01-11
JP6283349B2 (ja) 2018-02-21
US20160288561A1 (en) 2016-10-06
EP2977224A1 (en) 2016-01-27
JPWO2014148445A1 (ja) 2017-02-16
TW201446551A (zh) 2014-12-16
CN105050827A (zh) 2015-11-11
CA2907612A1 (en) 2014-09-25
US9884508B2 (en) 2018-02-06
BR112015023848B1 (pt) 2020-11-10
SG11201507719YA (en) 2015-10-29
BR112015023848A2 (pt) 2017-07-18
CA2907612C (en) 2021-03-09
HK1212656A1 (zh) 2016-06-17
WO2014148445A1 (ja) 2014-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0827B (zh) 笔具以及墨水芯
EP3050712B1 (en) Writing instrument and ink cartridge
JP4848068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2006212884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4820701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5508630B2 (ja) ボールペン
JP5006159B2 (ja) 多芯筆記具
CN107074005A (zh) 墨水充填工具
JP3152082U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4750590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2007245376A (ja) 直液式筆記具
CN212630189U (zh) 一种按压分离式眉液笔
US20220348035A1 (en) A refillable free ink writing instrument provided with a removable tip
JP2008023877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2012111192A (ja) 筆記具
JP4343265B2 (ja) 多芯筆記具
JP6564701B2 (ja) 筆記具
JP2010274667A (ja) 筆記具
JP4943950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KR200286957Y1 (ko) 교환가능한 펜촉을 갖는 필기구
JP2008044285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3170467U (ja) ボールペン
JP2008183895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2012006355A (ja) クリップ付き筆記具用キャップ及び筆記具
JP2007320137A (ja) 筆記具用インキ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筆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26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