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0826B - 筆具及墨水匣 - Google Patents

筆具及墨水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0826B
TWI610826B TW103110256A TW103110256A TWI610826B TW I610826 B TWI610826 B TW I610826B TW 103110256 A TW103110256 A TW 103110256A TW 103110256 A TW103110256 A TW 103110256A TW I610826 B TWI610826 B TW I6108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riting instrument
ink
ink cartridge
opening
intermediate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0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6551A (zh
Inventor
星野貴宣
Original Assignee
百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百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百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46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6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0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08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5/00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 B43K5/02Ink reservoirs
    • B43K5/14Exchangeable ink cartridges
    • B43K5/145Exchangeable ink cartridges with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5/00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 B43K5/02Ink reservoirs
    • B43K5/14Exchangeable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5/00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 B43K5/18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the ink to the nibs
    • B43K5/1818Mechanical feeding means, e.g. valves; Pumps
    • B43K5/1827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02Ink reservoirs;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to the ball 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2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3Ink reservoirs;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4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to writing-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種筆具1,係具備:於軸筒2的前端具備筆尖3之筆具本體、以及連接於該筆具本體的後端側之墨水匣6。墨水匣6含有:前端呈開口且後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狀的容器7、以及嵌設於該容器7之開口部72的內周面之栓體8。筆具本體含有:插入於開口部72內而藉由將栓體8往後方按壓以將墨水匣6打開之突起部53、以及與該突起部53另外地形成且包圍該突起部53之氣密連接部52。藉由氣密連接部52與開口部72氣密嵌合,將開口部72區隔為複數個。藉此,於突起部53的外周形成複數條朝前後方向的流路。複數條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墨水流路,其他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空氣導入流路。

Description

筆具及墨水匣
本發明係關於筆具及該筆具所使用之墨水匣(Ink cartridge)。詳細而言,係關於使用更換式墨水匣之筆具。
以往,在內藏有可更換的墨水匣之筆具中,係廣泛使用將墨水直接收容於一端呈開口之容器內,並以球狀或圓板狀的栓體來封閉開口部而成之墨水匣。此墨水匣係將形成於筆具本體且可導引墨水之筒狀突起部從前端開口部嵌入並連接,藉此按壓而放開前述栓體。當前述栓體被按壓而放開時,墨水匣內的墨水會通過筒狀突起部的內側(貫通孔)而被供給至筆尖。此時,空氣從筆尖側被供給至容器內,藉此使墨水匣的內壓保持均衡狀態而穩定地進行墨水供給(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4)。
傳統泛用構造的筒狀突起部,係空氣難以進入容器內,使墨水供給為不穩定者。因此,有人嘗試將空氣導入流路形成於筒狀突起部的內側(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
專利文獻1、2中,係記載一種於筒狀突起部的內周壁面,形成有朝前後方向延伸的狹縫之筆具。前述狹縫具有空氣導入流路的功能。前述狹縫狀的空氣導入流路,目的在於使空氣容易流入至墨水匣內者。然而,由於構成前述筒狀突起部之壁部的厚度較 薄,所以形成於該壁部的內面之狹縫狀空氣導入流路亦較細微。此外,狹縫狀的空氣導入流路係與成為墨水流路之前述筒狀突起部內的貫通孔連接。因此,狹縫狀的空氣導入流路容易因墨水而成為液密狀態。如所述,狹縫狀的空氣導入流路中,由於液密狀態阻礙空氣的流入,故難以得到充分的效果。
專利文獻3、4中,係記載一種於按壓栓體時,墨水匣成為連接狀態,筒狀突起部的外周面與墨水匣之開口部的內周面氣密嵌合之構成的筆具。使筒狀突起部與墨水匣的開口部氣密嵌合,以抑制墨水匣6於連接狀態之墨水洩漏。此外,專利文獻4中,係記載除了前述氣密嵌合的結構之外,更於墨水匣之開口部的外周面設置卡止用突起,及在筆具本體形成附狹縫之卡止部。藉由此種卡止用突起及附狹縫之卡止部,即使在前述氣密嵌合隨時間經過而鬆弛之情形下,亦可抑制墨水匣的脫落。
專利文獻3、4所記載之前述氣密嵌合的結構,係藉由使筒狀突起部嵌合於墨水匣的開口部內以形成氣密狀態。因此,使兼具墨水流路與空氣導入流路之筒狀突起部之貫通孔的內徑縮小。其結果為使空氣難以進入至墨水匣內,使對筆尖側之墨水供給變得不穩定。尤其,當筆具的外徑較細時,墨水匣或筒狀突起部的外徑亦變細,故會使筒狀突起部之貫通孔的內徑更加縮小。因此,專利文獻3、4的筆具之墨水供給會更加不穩定。
此外,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筆具,當筒狀突起部氣密嵌合於墨水匣的開口部內時,其結構係筆具本體的附狹縫之卡止部跨越墨水匣的卡止用突起而嵌合。因此,於安裝墨水匣時,需用較大的按壓力以使墨水匣不偏離。另一方面,於卸下墨水匣時,不得 不以強力拔取墨水匣,此時恐產生殘留墨水的飛濺等。
再者,專利文獻1、5所記載之筆具,於墨水消耗後,可更換使用完畢的墨水匣以重複使用。
專利文獻1、5所記載之筆具,係具備中間構件,該中間構件係具備作為與墨水匣連接部之筒狀突起部。該中間構件係嵌合於構成筆具本體之軸筒的內面。於此專利文獻1、5所記載之筆具中,在更換使用完畢的墨水匣時,前述中間構件會與墨水匣一同轉動,而有前述中間構件容易從軸筒的內面脫落之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案第251381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公昭44-516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實開平6-39480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實開平2-88792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實開昭56-63577號公報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筆具,其係可經常穩定地進行從墨水匣內往筆尖側之墨水供給、以及從筆尖側往墨水匣內之空氣導入,且不會產生缺、斷墨等,而能夠顯現良好的書寫性能。
此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筆具,其係可以適度的嵌合力將墨水匣連接於筆具本體,墨水匣於連接狀態下不會產生墨水洩漏,並可藉由適度的調控力道來進行墨水匣的裝卸,而且,即使是軸 筒外徑較細之筆具,亦可確保充分大小的墨水流路,而滿足墨水匣更換性能及吐墨性能者。
再者,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中間構件與墨水匣一同轉動之組裝保持性及墨水匣更換性優異之筆具。
(1)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筆具之構成為:具備於軸筒的前端具備筆尖之筆具本體、以及連接於該筆具本體的後端側之墨水匣;前述墨水匣含有:前端呈開口且後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狀的容器、以及嵌設於該容器之開口部的內周面之栓體;前述筆具本體含有:插入於容器的開口部內而將栓體往後方按壓以將墨水匣打開之突起部、以及與該突起部另外地形成且包圍該突起部之連接部;藉由前述連接部與前述容器的開口部氣密嵌合,以使前述筆具本體與前述墨水匣成為連接狀態。
(2)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係於上述(1)之筆具中,前述容器的開口部藉由前述突起部被區隔成複數個,於前述突起部的外周形成有複數條前後方向的流路,前述流路的至少1條成為墨水流路,其他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空氣導入流路之結構。
(3)較佳係於上述(1)或(2)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突起部於外周面的前後方向具備複數條槽部而成之構成。
(4)較佳係於上述(3)之筆具中,亦可為各槽部的徑向剖面形狀大致相同之構成。
(5)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係上述(1)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連接部的內側面與前述容器之開口部的外周面氣密嵌合而成為連接狀態之構成。
(6)較佳係上述(5)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連接部為在軸方向上延伸設置之圓筒之構成。
(7)較佳者係上述(6)之筆具,其中,亦可為於前述連接部的內側面及/或前述容器之開口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氣密用環狀肋體之構成。
(8)較佳者係上述(5)至(7)中任一項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容器的開口部藉由前述突起部區隔成複數個,藉此於前述突起部的外周形成複數條朝前後方向的流路,前述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墨水流路,其他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空氣導入流路之構成。
(9)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係上述(1)之筆具中,亦可為將中間構件壓入嵌合於前述筆具本體之圓筒狀的軸筒內,並於該中間構件的嵌合部後方具備前述連接部,於前述中間構件形成卡止部,並且於前述軸筒內周面形成被卡止部,當旋轉力施加於前述連接部時,前述卡止部與前述被卡止部係接觸並卡止而限制中間構件的旋轉。
(10)較佳係上述(9)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卡止部與前述被卡止部係在軸方向上延伸之肋體之構成。
(11)較佳係上述(10)之筆具中,亦可為:於前述中間構件形成防旋轉肋體,並且於前述軸筒之內周面的徑方向上形成複數條限制肋體,於相鄰之限制肋體間配置有防旋轉肋體之構成。
(12)較佳係上述(10)之筆具中,亦可為於前述軸筒的內周面形成防旋轉肋體,並且於前述中間構件之嵌合部前方的徑方向上形成複數條限制肋體,而於相鄰之限制肋體間配置有防旋轉肋體之構成。
(13)較佳係上述(11)或(12)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限制肋體以等間隔配置在前述軸筒的內周面或前述中間構件之嵌合部的徑方向上之構成。
(14)較佳係上述(11)至(13)中任一項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防旋轉肋體係由複數條所構成,並以等間隔配置在前述軸筒的內周面或前述中間構件之嵌合部的徑方向上之構成。
(15)較佳係上述(9)至(14)中任一項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墨水匣係與前述連接部、前述中間構件、及前述軸筒中的任一者旋合之構成。
(16)較佳係上述(1)至(15)中任一項之筆具中,亦可為:於前述軸筒的內面與前述容器的外周面中之任一者形成陽螺紋,於另一者形成陰螺紋,伴隨著前述陽螺紋與前述陰螺紋之旋合,進行前述連接部與前述容器的開口部之氣密嵌合之構成。
(17)較佳係上述(1)至(16)中任一項之筆具中,亦可為前述軸筒的前端所具備之筆尖為標記型筆頭(marking pen chip),並於前述軸筒內具備墨水吸存體之構成。
(18)本發明之第1種墨水匣之構成係上述(1)至(4)、(9)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筆具之墨水匣,且前述容器的開口部具有與前述連接部的外側面氣密嵌合之內周面。
(19)本發明之第2種墨水匣之構成係上述(1)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筆具之墨水匣,且前述容器的開口部具有與前述連接部的內側面氣密嵌合之外周面。
(20)本發明之第3種墨水匣之構成係上述(16)所述之筆具之墨水匣,且於前述容器的外周面形成前述陽螺紋或前述陰螺紋中任 一者。
(21)本發明之第4種墨水匣之構成係上述(17)所述之筆具之墨水匣,且於溶劑中含有顏料、樹脂、離型劑之書寫板用油性墨水被收容於前述容器內。
本發明中所謂之「前」表示筆具的筆尖側及墨水匣的開口側,所謂之「後」表示「前」之相反側。
本發明之第1種筆具,係在將墨水匣裝附於筆具本體時,不會連接墨水流路及空氣導入流路,而能夠以充分的大小分別獨立地形成墨水流路及空氣導入流路。藉此,於本發明之第1種筆具中,空氣導入流路不會因墨水而成為液密狀態,可經常穩定地進行從墨水匣內往筆尖側之墨水供給、以及從筆尖側往墨水匣內之空氣導入。因此,根據第1種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不會產生缺、斷墨等,而能夠永續地顯現良好的書寫性能、吐墨穩定性優異之筆具。
此外,本發明之第1種筆具,由於能夠以簡易構造形成更大剖面積的空氣導入流路,所以可確實地防止由墨水所造成之液密狀態。
本發明之第2種筆具,可藉由適度的嵌合力將墨水匣以氣密狀態連接於筆具本體。藉此,本發明之第2種筆具,於墨水匣之連接狀態下不會產生墨水洩漏,而可藉由適度的調控力道來進行墨水匣的安裝及卸下。再者,本發明之第2種筆具即使在墨水匣所連接之軸筒的外徑較細之情形下,亦可於墨水匣之開口部的內側確保充分大小的墨水流路及空氣導入流路。因此,根 據第2種之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滿足墨水匣更換性能及吐墨性能之筆具。
此外,本發明之第2種筆具,係藉由突起部將墨水匣的開口部區隔成複數個。藉此,於本發明之第2的筆具中,在將墨水匣裝附於筆具本體時,不會連接墨水流路及空氣導入流路,而能夠以充分的大小分別獨立地形成墨水流路及空氣導入流路。其結果為,於本發明之第2的筆具中,空氣導入流路不會因墨水而成為液密狀態,可經常穩定地進行從墨水匣內往筆尖側之墨水供給、以及從筆尖側往墨水匣內之空氣導入。因此,根據第2之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不會產生缺、斷墨等,而能夠永續地顯現良好的書寫性能、吐墨穩定性優異之筆具。
本發明之第3種筆具,係在將墨水匣從筆具本體卸下時,即使在旋轉墨水匣之情形下,亦可抑制中間構件與墨水匣一同轉動。因此,根據第3種之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確實地防止嵌合於軸筒內之中間構件脫落、組裝保持性與墨水匣更換性優異之筆具。
1‧‧‧筆具
2‧‧‧軸筒
3‧‧‧筆尖
4‧‧‧墨水吸存體
5‧‧‧中間構件
6‧‧‧墨水匣
7‧‧‧容器
8‧‧‧栓體
9‧‧‧氣密部(內周面、環狀肋體)
21‧‧‧限制肋體(被卡止部)
22‧‧‧環狀肋體
23‧‧‧螺紋(陰螺紋)
51‧‧‧墨水導引部
51'‧‧‧貫通孔
52‧‧‧氣密連接部
53‧‧‧突起部
54‧‧‧流路(槽部)
55‧‧‧嵌合部
56‧‧‧卡止部(防旋轉肋體)
57‧‧‧突條
71‧‧‧墨水收容部
72‧‧‧開口部
73‧‧‧螺紋(陽螺紋)
第1圖表示本發明之第1種筆具的第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2圖表示構成第1圖的筆具之筆具本體之剖面圖。
第3圖表示構成第1圖的筆具之墨水匣之剖面圖。
第4圖為第1圖的筆具之A-A方向剖面之主要部分剖面圖。
第5圖為第1圖的筆具所使用之中間構件之放大斜視圖。
第6圖表示本發明之第1種筆具的第2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 剖面圖。
第7圖為第6圖的筆具剖面之90°旋轉方向之剖面圖。
第8圖表示本發明之第1種筆具的第3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剖面圖。
第9圖(a)至(d)表示第8圖的筆具的連接部分之B-B方向剖面圖,圖中(a)至(d)表示突起部形狀的複數種實施形態。
第10圖表示本發明之第2種筆具的一種實施形態之剖面圖(軸向縮短圖)。
第11圖為第10圖的筆具所使用之中間構件之放大斜視圖。
第12圖為本發明之第2種筆具的另一種形態之中間構件之放大斜視圖。
第13圖表示使用第12圖的中間構件之筆具的連接部分之主要部分剖面圖。
第14圖為表示本發明之第3種筆具的一種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15圖為第14圖的筆具之A-A方向剖面圖。
第16圖為第14圖的筆具所使用之軸筒之剖面斜視圖。
第17圖為第14圖的筆具所使用之中間構件之斜視圖。
第18圖為本發明之第3種筆具的另一形態之中間構件之斜視圖。
第19圖為在第14圖的筆具中使用第18圖的中間構件時之對應於A-A方向之剖面圖。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
使用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第1種筆具及墨水匣的實施形態。惟,第1種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
第1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筆具1,是由第2圖所示之筆具本體以及第3圖所示之墨水匣6所構成。筆具本體之結構為:於軸筒2的前端具備成為書寫端之筆尖3,並將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配設於軸筒2內。墨水匣6之結構為:將墨水直接收容於有底圓筒狀的容器7內,並將其開口部72藉由栓體8封閉而結構。
筆具1為直液式的形態之筆具。筆具本體的軸筒2係具備:筆尖3、連接於筆尖3的後端之墨水吸存體4、以及配置在墨水吸存體4的後方之中間構件5。如第4圖、第5圖所示,中間構件5係於後方具備氣密連接部52及突起部53。軸筒2為後端呈開口之圓筒形樹脂成形體。軸筒2係於前端保持筆尖3,並內藏有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之結構。再者,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係藉由使插入於軸筒2的後端開口之墨水匣6與中間構件5嵌合,而成為筆具形態。
筆尖3,為由合成樹脂製纖維(例如聚酯纖維、丙烯酸纖維、尼龍纖維等)的樹脂加工而得之棒狀物的麥克筆頭。筆尖3的前端可適用研磨成砲彈狀、或加工成鑿子狀等泛用形狀等者。再者,筆尖3除了使用標記型筆頭之外,亦可使用鋼珠型筆頭。
墨水吸存體4,是由圓柱狀的合成樹脂製纖維(例如聚酯纖維)的加工體所成。於墨水吸存體4的外周面,被覆有圓筒狀的外皮。前述外皮是由合成樹脂製薄膜(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 酯製薄膜)所成。筆尖3的後端刺入於墨水吸存體4之前端面的軸心,且位於墨水吸存體4的內部前方。
又,墨水吸存體4只要是具有可暫時保存墨水之構造即可,可使用泛用者。墨水吸存體4亦可使用伸縮囊型(bellows)的墨水貯留構件(筆芯)等。
軸筒2,為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射出成形而得之筒狀物。軸筒2之保持筆尖3的外周面之前端呈尖細狀。從軸筒2的前端至後端開口部分為止,係由單一構件成形。再者,於軸筒2的內部配設有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當將墨水匣6連接於筆具本體時,連接狀態的墨水匣6被配設於軸筒2的內部。
具體的構造,係於軸筒2的內面一體地形成朝前後方向延伸之複數條肋體。該肋體係壓接於墨水吸存體4的外周面,並保持墨水吸存體4。此外,於軸筒2的尖細部內面亦形成有肋體。該肋體係壓接於筆尖3的外周面並保持筆尖3。
藉由前述肋體,係於墨水吸存體4的外周面與軸筒2的內面之間、以及筆尖3的外周面與尖細部內面之間形成空氣通路。
如第2圖、第4圖及第5圖所示,中間構件5係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射出成形而得。中間構件5,具有區隔墨水吸存體4與墨水匣6之大致呈圓盤狀的區隔壁。於前述區隔壁的前面,形成有往前方突出且刺入於墨水吸存體4的內部之複數條(例如兩條)連通管。前述連通管,於軸方向上具備墨水導引部51。於前述區隔壁的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被插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之突起部53。再者,於前述區隔壁的 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以使突起部53位於軸心之方式形成之筒狀的氣密連接部52。中間構件5是由具備前述區隔壁、前述連通管、突起部53及氣密連接部52之單一構件所形成。中間構件5係藉由使前述區隔壁的外周面與軸筒2的內周面嵌合而固定。
又,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係於墨水匣6之開口部72附近的外周面形成有環狀肋體。前述環狀肋體,係藉由壓接於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使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外周面以氣密狀態保持連接。然而,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不一定須採用上述結構,而亦可使用:嵌合突起部53的外周面與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周面而形成氣密狀態之構造、或是壓接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前面與中間構件5的前述區隔壁而形成氣密狀態之構造等不會產生墨水洩漏之其他構造。再者,亦可為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周面嵌合於氣密連接部52的外周面而形成氣密狀態之結構(參照第6圖、第7圖、第8圖)。
以下藉由第4圖的剖面圖、第5圖的斜視圖來更詳細說明中間構件5的結構。
如第5圖所示,於中間構件5的突起部53係形成有朝前後方向延伸之半圓形的槽部(流路)54。本實施形態中,係於突起部53之上下方向的對稱位置形成有兩條槽部54。如第4圖所示,當突起部53插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內時,突起部53之扣除槽部54的外周面係成為大致嵌合於開口部72的內周面之狀態。於該槽部54之前述區隔壁側的端部,係形成有與墨水導引部51連通之2個貫通孔。當突起部53嵌合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時,會使後述的栓體8打開。此時,兩條槽部54中的一者係發揮作為墨 水流路的功能。該墨水流路係成為將墨水匣6內的墨水供給至筆尖3側之通路。此外,兩條槽部54中的另一者係發揮作為空氣導入流路的功能。該空氣導入流路係成為使空氣從筆尖3側流入至墨水匣6內之通路。藉由此種結構,可保持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之內壓的均衡。
藉由將成為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之兩條槽部54設置在突起部53的外面,以將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於徑方向上區隔為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兩個)。藉此,使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分別獨立地形成而不會接觸。
又,所謂上述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之前述大致嵌合狀態,係包含突起部53的外面與開口部72的內面為大致全面地密接之狀態、部分相接之狀態、以及於兩面間形成微細的間隙之狀態(滑動嵌合(loosely fit))中的任一種。因此,當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為滑動嵌合時,由兩條槽部54所形成之大空間流路,係以實質上獨立之狀態發揮作為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之功能。
惟,使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成為前述大致嵌合狀態之結構,為本發明之筆具的較佳實施形態之一。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使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成為前述大致嵌合狀態之結構。因此,本發明之筆具係包含不使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嵌合之結構。
如第3圖所示,墨水匣6具備:前端呈開口且後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狀的容器7、以及嵌合於容器7的前述開口之開口部72。容器7係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樹脂)的射出成形或吹塑成形而得。於開口部72的內側壁面係嵌設有栓體8。此外,容器7內成為墨水收容部71。於墨水收容部71內,例如直接收 容有油性墨水(墨水未具圖式)。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以球狀的栓體8來密封開口部72的內周面,所以是將另外構件之開口部72嵌合於容器7的前述開口。如第1圖所示,當墨水匣6連接於筆具本體時,容器7的後方外周面與軸筒2的後端內面嵌合。容器7的後端以成為筆具1的尾栓之方式形成。又,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將墨水匣6連接於筆具本體而為使容器7的後方外周面嵌合於軸筒2之結構,但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亦可適用將容器7與軸筒2旋合等更不易將墨水匣6拔離之連接方法。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球狀物作為栓體8,但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栓體8只要是可按壓放開者即可,例如可為圓盤狀者、或是為一體成形於開口部72之薄層狀者等以往所知的形態。
前述油性墨水,例如可適用:使用乙醇與異丙醇作為溶劑,且含有顏料、樹脂、離型劑等添加劑之書寫板用油性墨水。此種組成之書寫板用油性墨水,於書寫時之筆跡乾燥性及抹除性優異。又,適用於本發明之墨水,並不限定於前述書寫板用油性墨水的組成,亦可為不含離型劑之油性墨水,或是以水為主要溶劑之水性墨水。
墨水匣6,被插入於構成筆具本體之軸筒2的後端開口,並被進一步往前方按壓。藉此,突起部53的後端將栓體8往後方按壓而將墨水匣6打開。此時,突起部53之扣除槽部54的外周面與開口部72的內周面成為大致嵌合狀態。此外,開口部72的外周面與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為氣密嵌合。藉此使墨水匣6與筆具本體成為連接狀態。
在如此之墨水匣6與筆具本體之連接狀態中,開口部72內側的圓形空間由突起部53所區隔,並被分斷為由槽部54所構成之兩條流路。因此,當墨水從墨水匣6內通過墨水導引部51往筆尖3側供給時(亦即書寫時),一者的槽部54成為墨水流路,另一者的槽部54成為從筆尖3側往墨水匣6內之空氣導入流路。藉由此種結構,前述空氣導入流路之空間不會因墨水而被封閉(成為液密狀態),容器7之墨水收容部71的內壓呈經常一定。其結果為,可經常穩定地進行往筆尖3之墨水供給,不會產生缺、斷墨等,能夠穩定地書寫。
第6圖、第7圖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筆具1的主要部分。第6圖為對應於第1實施形態的第1圖之剖面圖。第7圖為對應於第4圖之剖面圖。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其第6圖、第7圖所示之中間構件5後方的氣密連接部52、以及墨水匣6的開口部72前端之結構,係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除此之外的結構則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中間構件5為藉由合成樹脂的射出成形而得之構件。中間構件5,具備區隔墨水吸存體4與墨水匣6之區隔壁。於前述區隔壁的前面,形成有往前方突出且刺入於墨水吸存體4的內部之兩條連通管。前述連通管,係於軸方向上具備墨水導引部51。於前述區隔壁的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被插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之突起部53。再者,於前述區隔壁的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位於突起部53的外周之短尺寸的氣密連接部52。中間構件5是由具備前述區隔壁、前述連通管、突起部53及氣密連接部52之單一構件所形成。
第6圖、第7圖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氣密連接部52,與第1圖、第4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氣密連接部52相比,為長度極短的圓筒狀。第6圖、第7圖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中,係使氣密連接部52的外周面與開口部72前端附近的內周面嵌合,藉此使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周面以氣密狀態保持連接。
第6圖、第7圖所示之突起部53,被插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而呈大致嵌合狀態。於該槽部54之前述區隔壁側的端部,形成有與墨水導引部51連通之2個貫通孔。當突起部53嵌合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時,栓體8成為打開狀態。此時,兩條槽部54中的一者具有墨水流路的功能。該墨水流路係成為將墨水匣6內的墨水供給至筆尖3側之通路。兩條槽部54中的另一者具有空氣導入流路的功能。該空氣導入流路係成為使空氣從筆尖3側流入至墨水匣6內之通路。藉由此種結構,可保持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之內壓的均衡。
藉由將作為前述墨水流路及空氣導入流路之兩條槽部54設置在突起部53的外面,以將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於徑方向上區隔為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兩個)。藉此,使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分別獨立地形成而不會接觸。
第6圖、第7圖所示之筆具1中,係將墨水匣6從軸筒2的後端開口插入,並進一步往前方按壓。藉此,突起部53的後端將栓體8往後方按壓以將墨水匣6打開。此時,突起部53之扣除槽部54的外周面與開口部72的內周面成為大致嵌合狀態。此外,開口部72前方的內周面係與氣密連接部52的外周面氣密嵌合。藉此,即使在突起部53滑動嵌合於開口部72內之情 形下,亦可抑制墨水匣6於連接狀態下之墨水洩漏之情形,同時可保持更堅固的連接狀態。
接著,於第9圖(a)至(d)表示作為其他實施形態之突起部53的形狀為不同之4個具體例。第9圖(a)至(d)為第8圖所示之墨水匣6的連接部分之B-B方向剖面圖。第8圖為對應於第1實施形態的第4圖之剖面圖。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中,第8圖、第9圖所示之中間構件5之突起部53的形狀、以及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形狀係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除此之外的結構則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中間構件5為藉由合成樹脂的射出成形而得。中間構件5,具備有區隔墨水吸存體4與墨水匣6之區隔壁。於前述區隔壁的前面,形成有往前方突出且刺入於墨水吸存體4的內部之複數條連通管。前述連通管,於軸方向上具備墨水導引部51。於前述區隔壁的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被插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之突起部53。中間構件5是由具備有前述區隔壁、前述連通管、突起部53之單一構件所形成。
又,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中,突起部53被嵌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內。藉由使突起部53的外周面與開口部72的內周面嵌合,使墨水匣6的內周面保持連接。此外,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前端,係藉由與前述區隔壁接觸之位置連接以形成氣密狀態,而成為難以產生墨水洩漏之構造。
第9圖(a)至(d)所示之突起部53,均為具有與墨水匣6的開口部72嵌合之柱狀物。
第9圖(a)所示之突起部53的形狀,其剖面大致呈Y字形。 大致呈Y字形的突起部53,具有朝前後方向延伸之三條半圓形的槽部54。三條的半圓形槽部54,係形成於突起部53之圓周方向的均等位置。於該槽部54的前述區隔壁側,形成有與墨水導引部51連通之貫通孔。
第9圖(b)所示之突起部53的形狀,其剖面大致呈十字形。大致呈十字形的突起部53,係將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側區隔為朝前後方向延伸之四條流路(槽部54)。於該槽部54的前述區隔壁側,形成有與墨水導引部51連通之貫通孔。
當第9圖(a)、(b)所示之突起部53嵌合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時,栓體8成為打開狀態。此時,複數條槽部54中的任一者具有墨水流路的功能。該墨水流路係成為將墨水匣6內的墨水供給至筆尖3側之通路。另一方面,未發揮作為墨水流路的功能之剩餘的槽部54,具有作為空氣導入流路的功能。該空氣導入流路係成為使空氣從筆尖3側流入至墨水匣6內之通路。藉由此種結構,可保持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之內壓的均衡。
藉由使突起部53的剖面形狀為大致呈Y字形或大致呈十字形,可將墨水匣6的開口部72在徑方向上區隔為複數個。藉此,使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分別獨立地形成而不會接觸。
第9圖(c)所示之突起部53的形狀,其剖面形狀大致呈長方形。大致呈長方形的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嵌合之側面部分係形成R狀。
第9圖(d)所示之突起部53的形狀,其剖面形狀呈正方形。於正字形之突起部53的軸心部分,形成有成為墨水流路或空氣導入 流路之貫通孔(槽部54)。
當第9圖(c)、(d)所示之突起部53嵌合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時,栓體8成為打開狀態。此時,由於突起部53區隔開口部72的內側,所以會於開口部72的內周面與突起部53的外周面之間形成複數條流路(槽部54)。複數條槽部54中的任一者具有墨水流路的功能。該墨水流路係成為將墨水匣6內的墨水供給至筆尖3側之通路。另一方面,未發揮作為墨水流路之功能之剩餘的槽部54,係具有作為空氣導入流路的功能。該空氣導入流路係成為使空氣從筆尖3側流入至墨水匣6內之通路。藉由此種結構,可保持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之內壓的均衡。
藉由使突起部53的剖面形狀為大致呈長方形或正方形,而將墨水匣6的開口部72在徑方向上區隔為複數個。藉此,使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分別獨立地形成而不會接觸。
第8圖、第9圖(a)至(d)所示之筆具1,係成為突起部53之外周面的一部分與開口部72的內周面嵌合之結構。藉此,可更堅固地保持墨水匣6的連接狀態。此外,第8圖、第9圖(a)至(d)所示之筆具1,係成為開口部72的前端與中間構件55之前述區隔壁的表面密接之結構。藉此,可形成墨水匣6的氣密狀態,而抑制墨水匣6於連接狀態下的墨水洩漏。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
接著,用圖面說明本發明之第2種筆具及墨水匣的實施形態。惟,第2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
第10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筆具1,與第1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相同,是由筆具本體以及墨水匣6所構成。筆具本體,係於 軸筒2的前端具備成為書寫端之筆尖3,並將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配設於軸筒2內之結構。墨水匣6,係將墨水直接收容於有底圓筒狀的容器7內,並藉由栓體8封閉該開口部72之結構。
前述筆具1為直液式形態的筆具。筆具本體的軸筒2具備:筆尖3、連接於筆尖3的後端之墨水吸存體4、以及配置在墨水吸存體4後方之中間構件5。如第10圖、第11圖所示,中間構件5於後方具備氣密連接部52及突起部53。軸筒2係以前端保持筆尖3,並內藏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之結構。再者,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係藉由使插入於軸筒2的後端開口之墨水匣6與中間構件5的氣密連接部52嵌合,而成為筆具形態。
筆尖3,為藉由合成樹脂製纖維(例如聚酯纖維、丙烯酸纖維、尼龍纖維等)的樹脂加工而得之棒狀物的麥克筆頭。筆尖3的前端被研磨成砲彈狀,但亦可適用加工成鑿子狀等泛用形狀等者。再者,筆尖3除了標記型筆頭之外,亦可使用鋼珠型筆頭。
墨水吸存體4,是由圓柱狀的合成樹脂製纖維(例如聚酯纖維)的加工體所成。於墨水吸存體4的外周面,被覆有圓筒狀的外皮。前述外皮是由合成樹脂製薄膜或不織布所成。例如,本實施形態中,前述外皮係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製薄膜。筆尖3的後端刺入於墨水吸存體4之前端面的軸心,且位於墨水吸存體4的內部前方。
又,墨水吸存體4只要是具有可暫時保存墨水之構造即可,可使用泛用者。墨水吸存體4亦可使用伸縮囊型的墨水貯留構件(筆芯)等。
軸筒2為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射出成形而得之筒狀物。軸筒2之保持筆尖3的外周面之前端呈尖細狀。從軸筒2的前端至後端開口部分係由單一構件所成形。再者,於軸筒2的內部配設有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當將墨水匣6連接於筆具本體時,連接狀態的墨水匣6係配設於軸筒2的內部。
具體的構造,係於軸筒2的內面一體地形成有朝前後方向延伸之複數條肋體。該肋體係壓接於墨水吸存體4的外周面,並保持墨水吸存體4。此外,於軸筒2的尖細部內面上亦形成有肋體。該肋體係壓接於筆尖3的外周面並保持筆尖3。
藉由前述肋體,於墨水吸存體4的外周面與軸筒2的內面之間、以及筆尖3的外周面與尖細部內面之間,分別形成空氣通路。
如第10圖、第11圖所示,中間構件5係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射出成形而得。中間構件5具有區隔墨水吸存體4與墨水匣6之大致呈圓盤狀的區隔壁。該區隔壁具備有兩個貫通孔51'。於前述區隔壁的前面,形成有往前方突出且刺入於墨水吸存體4的內部之複數條(例如兩條)連通管。前述連通管具備有從貫通孔51'往軸向延伸之墨水導引部51。於前述區隔壁的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被插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之突起部53。再者,於前述區隔壁的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以使突起部53位於軸心之方式所形成之圓筒狀的氣密連接部52。於氣密連接部52的內側,配置有前述區隔壁的貫通孔51'。中間構件5是由具備前述區隔壁、前述連通管、突起部53、氣密連接部52之單一構件所形成。中間構件5係藉由使前述區隔 壁的外周面與軸筒2的內周面嵌合來固定。
於圓筒狀氣密連接部52的內側,形成有連通兩個貫通孔51'之兩條流路。此等流路,係藉由與各墨水導引部51連通,而具有墨水流路及空氣導入流路的功能。此外,圓筒狀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係成為與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外周面氣密嵌合之氣密部9。
又,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中,於墨水匣6之開口部72附近的外周面形成有兩條環狀肋體。前述環狀肋體,係藉由以適度的嵌合力壓接於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使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外周面以氣密狀態保持連接。然而,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亦可是不設置環狀肋體,而以面接觸來嵌合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與開口部72的外周面之結構。
以下藉由第10圖的剖面圖、第11圖的斜視圖來更詳細說明中間構件5的結構。
如第11圖所示,於中間構件5的突起部53,係形成有朝前後方向延伸之半圓形的槽部(流路)54。本實施形態中,於突起部53之上下方向的對稱位置上,形成有兩條槽部54。如第10圖所示,當突起部53插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內時,突起部53之扣除槽部54的外周面為滑動嵌合於開口部72的內周面之狀態。於該槽部54之前述區隔壁側的端部,係形成有與墨水導引部51連通之貫通孔51'。當突起部53嵌合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時,後述的栓體8打開。此時,兩條槽部54中的一者具有作為墨水流路的功能。該墨水流路係成為將墨水匣6內的墨水供給至筆尖3側之通路。此外,兩條槽部54中的另一者係具有作為空氣導入流 路的功能。該空氣導入流路係成為使空氣從筆尖3側流入至墨水匣6內之通路。藉由此種結構,可保持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之內壓的均衡。
又,所謂上述開口部72與突起部53之前述滑動嵌合狀態,為於開口部72的內周面與突起部53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有墨水不會滲透之程度的細微間隙之狀態。
藉由將成為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之兩條槽部54設置在突起部53的外面,以將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於徑方向上區隔為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兩個)。藉此,使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分別獨立地形成而不會接觸。
又,突起部53的外周面與開口部72的內周面之插入狀態並不限於滑動嵌合狀態。例如,亦可如上述之大致嵌合狀態,為突起部53的外周面與開口部72的內周面全面地或部分地密接之狀態。
如第10圖所示,墨水匣6具備有:前端呈開口且後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狀的容器7、以及嵌合於容器7的前述開口之開口部72。容器7係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的射出成形或吹塑成形而得。於開口部72的內側壁面嵌設有栓體8。此外,於開口部72的外周面形成有兩條前述環狀肋體。此外,容器7內成為墨水收容部71。於墨水收容部71內,係例如直接收容油性墨水(墨水未具圖式)。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係以球狀的栓體8來密封開口部72的內周面,所以將另外構件之開口部72嵌合於容器7的前述開口。當墨水匣6連接於筆具本體時,容器7的後方外周面係與軸筒2的後端內面嵌合。容器7的後端係以成為筆具 1的尾栓之方式形成。又,本實施形態中,係為了將墨水匣6連接於筆具本體而使容器7的後方外周面嵌合於軸筒2之結構,但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亦可適用將容器7與軸筒2旋合等更不易將墨水匣6拔離之連接方法。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球狀物作為栓體8,但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栓體8只要是可按壓放開者即可,例如可為圓盤狀者、或是一體成形於開口部72之薄層狀者等以往所知的形態。
前述油性墨水,例如可適用:使用乙醇與異丙醇作為溶劑,且含有顏料、樹脂、離型劑等添加劑之書寫板用油性墨水。此種組成之書寫板用油性墨水,於書寫時之筆跡乾燥性及抹除性優異。又,適用於第2之本發明之墨水,並不限定於前述書寫板用油性墨水的組成,亦可為不含離型劑之油性墨水,或是以水為主要溶劑之水性墨水。
墨水匣6,被插入於構成筆具本體之軸筒2的後端開口,並被進一步往前方按壓。藉此,突起部53的後端將栓體8往後方按壓以將墨水匣6打開。此時,突起部53之扣除槽部54的外周面與開口部72的內周面成為滑動嵌合狀態。此外,開口部72之外周面的前述環狀肋體與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氣密嵌合。藉此,於開口部72的外周面與氣密連接部52之間形成氣密部9,而使墨水匣6與筆具本體成為連接狀態。藉由此種結構,成為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與開口部72的外周面之適度的嵌合力。其結果為,可藉由較輕力道來裝附(連接)墨水匣6,且墨水匣6不易脫落。
此外,在如此之墨水匣6與筆具本體之連接狀態中,開口部 72內側的圓形空間為突起部53所區隔,並被分斷為由槽部54所構成之兩條流路。因此,墨水匣6內的墨水係通過貫通孔51'及墨水導引部51往筆尖3側供給。當墨水往筆尖3側供給時(亦即書寫時),一者的槽部54成為墨水流路,另一者的槽部54成為從筆尖3側往墨水匣6內之空氣導入流路。藉由此種結構,成為前述空氣導入流路之空間不會因墨水而被封閉(成為液密狀態),容器7之墨水收容部71的內壓呈經常一定。其結果為,可經常穩定地進行往筆尖3側之墨水供給,不會產生缺、斷墨等,而能夠穩定地書寫。
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中,係藉由適度的嵌合力將墨水匣6連接於筆具本體。藉此,於墨水消耗後更換墨水匣6時,使用者不需耗費較大力道而能夠拔取使用完畢的墨水匣6。尤其,墨水匣6的外周面與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是介於前述環狀肋體而氣密嵌合,所以不會受到成形之尺寸誤差的影響,而容易調整嵌合力。此外,藉由設置兩條前述環狀肋體,可抑制連接狀態的墨水匣6之鬆動。因此,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尤其就容易更換墨水匣6之方面來看,乃具有優異的結構。
此外,上述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當適用在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徑為17mm以下,較佳為10mm以下(更具體為4mm至10mm)的細軸筆具時,可發揮極有用之效果。當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徑較大時,即使是將其他構件嵌合於開口部72的內周面之結構,亦容易確保一定的流路。相對於此,當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徑較小時,例如為17mm以下時,在將其他構件嵌合於開口部72的內周面之結構中,會難以確保流 路。因此,容易阻礙墨水往筆尖3側之流出、以及空氣往墨水匣6內之流入。另一方面,因為上述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係使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外周面與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氣密嵌合之結構,所以可在開口部72的內側確保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其結果為不會阻礙墨水往筆尖3側之流出以及空氣往墨水匣6內之導入。藉此,可經常穩定地進行往筆尖3側之墨水供給,不會產生缺、斷墨等,而能夠穩定地書寫。
在此,第12圖、第13圖表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之中間構件5的其他實施形態。中間構件5並不限定於第10圖、第11圖所示之結構。例如第12圖、第13圖所示,中間構件5亦可為在氣密連接部52的外周面形成有一條或複數條突條57之結構。
突條57,係阻止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周面與氣密連接部52的外周面嵌合。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係將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周面氣密嵌合於氣密連接部52的外周面。然而,當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徑與氣密連接部52的外徑幾乎相等時,開口部72的內周面可與氣密連接部52的外周面嵌合。此時,並不會實施第2種本發明的連接構造。因此,藉由將如第12圖、第13圖所示之突條57形成於氣密連接部52的外周面,可阻止具有較氣密連接部52的外徑更大之內徑的開口部72之墨水匣6的嵌合。
〈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
接著,使用圖面說明第3種本發明之筆具及墨水匣的實施形態。惟,第3種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
第14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筆具1,是由筆具本體以及墨水匣6所構成。筆具本體,係於軸筒2的前端具備成為書寫端之筆尖3,並將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配設於軸筒2內之結構。墨水匣6,係將墨水直接收容於有底圓筒狀的容器7內,並藉由栓體8封閉其開口部72之結構。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為在軸筒2的前側安裝有蓋之蓋式筆具(蓋未具圖式)。
前述筆具1為直液式形態的筆具。筆具本體的軸筒2具備:筆尖3、連接於筆尖3的後端之墨水吸存體4、以及配置在墨水吸存體4的後方之中間構件5。如第14圖、第17圖所示,中間構件5具備形成有嵌合部55之大致呈圓盤狀的區隔壁。中間構件5於前述區隔壁的後方係具備氣密連接部52及突起部53。軸筒2為後端呈開口之圓筒形樹脂成形體。軸筒2係以前端保持筆尖3,並且內藏有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之結構。再者,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係藉由使插入於軸筒2的後端開口之墨水匣6與軸筒2旋合,且與氣密連接部52嵌合,而成為筆具形態。
筆尖3,為藉由合成樹脂製纖維(例如聚酯纖維、丙烯酸纖維、尼龍纖維等)的樹脂加工而得之棒狀物的標記型筆頭。筆尖3的前端被研磨成砲彈狀,但亦可適用加工成鑿子狀等泛用形狀等者。再者,筆尖3除了標記型筆頭之外,亦可使用鋼珠型筆頭。
墨水吸存體4係由圓柱狀的合成樹脂製纖維(例如聚酯纖維)的加工體所成。於墨水吸存體4的外周面,被覆有圓筒狀的外皮。前述外皮是由合成樹脂製薄膜(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製薄膜)所成。筆尖3的後端刺入於墨水吸存體4之前端面的軸 心,且位於墨水吸存體4的內部前方。
又,墨水吸存體4只要是具有可暫時保存墨水之構造即可,可使用泛用者。墨水吸存體4亦可使用伸縮囊型的墨水貯留構件(筆芯)等。
如第14圖、第16圖所示,軸筒2為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射出成形而得之筒狀物。軸筒2之保持筆尖3的外周面之前端呈尖細狀。從軸筒2的前端至後端開口部分為止,係由單一構件所成形。再者,於軸筒2的內部係配設有墨水吸存體4及中間構件5。於軸筒2的後方,形成有旋合墨水匣6之螺紋23(陰螺紋)。此外,在軸筒2之配設有中間構件5的位置上,形成有兩條環狀肋體22。環狀肋體22係與中間構件5的嵌合部55嵌合,並將中間構件5保持在特定位置。
具體的構造,係於軸筒2的內面以等間隔形成朝前後方向延伸之複數條限制肋體21。該限制肋體21係壓接並保持墨水吸存體4的外周面。此外,該限制肋體21,係具有相對於如第15圖、第17圖所示之卡止部56之被卡止部的功能。限制肋體21係以等間隔一體地形成於軸筒2的內面。此種限制肋體21在對中間構件5施加較強之旋轉方向的力時,係確實地接觸卡止卡止部56。藉此,抑制中間構件5的旋轉。限制肋體21的數目並無特別限定。例如,於第15圖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形成有八條限制肋體21。此外,於第19圖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形成有二十條限制肋體21。
另一方面,於軸筒2之前述尖細部的內面,係形成有另外的保持用肋體。該保持用肋體係壓接保持筆尖3的外周面。
藉由限制肋體21及前述保持用肋體,使於墨水吸存體4的外 周面與軸筒2的內面之間、以及筆尖3的外周面與尖細部的內面之間,分別形成空氣通路。
如第17圖所示,中間構件5係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射出成形而得。結構中間構件5之大致呈圓盤狀的前述區隔壁,係區隔墨水吸存體4與墨水匣6。於前述區隔壁的前面,形成有往前方突出且刺入於墨水吸存體4的內部之複數條(例如兩條)連通管。前述連通管,係於軸方向上具備墨水導引部51。於前述區隔壁的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被插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之突起部53。再者,於前述區隔壁的後面,形成有往後方突出且以使突起部53位於軸心之方式所形成之筒狀的氣密連接部52。如先前所述,於前述區隔壁的外周面形成有嵌合部55,於前述區隔壁的前面形成有卡止部56。嵌合部55為環狀的階部,並嵌合於形成在軸筒2的內面之兩條環狀肋體22而固定。兩條卡止部56係朝前方突出。如上所述,中間構件5是由具備前述區隔壁、前述嵌合部55、前述連通管、卡止部56、突起部53及氣密連接部52之單一構件所形成。
又,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係於墨水匣6之開口部72附近的外周面形成有環狀肋體。前述環狀肋體,係藉由壓接於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使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外周面以氣密狀態保持連接。然而,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亦可是不設置環狀肋體,而以面接觸來嵌合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與開口部72的外周面之結構。此外,亦可使用使突起部53的外周面與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內周面嵌合而形成氣密狀態之構造(參照第6圖、第7圖),或是墨水匣6之開口部72的前 面與中間構件5的前述區隔壁壓接而形成氣密狀態之構造等不會產生墨水洩漏之其他構造。
尤其,當氣密連接部為將墨水導引至筒內之結構時,藉由將氣密連接部的外周面壓入連接於墨水匣的內周面,可容易地形成兩者的氣密狀態。因此,第3之本發明特別容易適用於將氣密連接部的外周面壓入連接於墨水匣的內周面之形態。
如第14圖所示,與上述第1及第2之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相同,係於突起部53形成有朝前後方向延伸之半圓形的槽部(流路)54。於突起部53之上下方向的對稱位置上,形成有兩條槽部54。當突起部53插入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內時,突起部53之扣除槽部54的外周面係成為大致嵌合於開口部72的內周面之狀態(較佳為滑動嵌合狀態)。於該槽部54之前述區隔壁側的端部,形成有與墨水導引部51連通之2個貫通孔。當突起部53嵌合於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時,後述的栓體8打開。此時,兩條槽部54中的一者具有墨水流路的功能。該墨水流路係成為將墨水匣6內的墨水供給至筆尖3側之通路。此外,兩條槽部54中的另一者具有作為空氣導入流路的功能。該空氣導入流路係成為使空氣從筆尖3側流入至墨水匣6內之通路。藉由此種結構,可保持筆具本體與墨水匣6之內壓的均衡。
藉由將成為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之兩條槽部54設置在突起部53的外面,以將墨水匣6的開口部72於徑方向上區隔為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兩個)。藉此,使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分別獨立地形成而不會接觸。
又,所謂上述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之前述大致嵌合狀態, 係包含突起部53的外面與開口部72的內面呈大致全面密接之狀態、部分接觸之狀態、以及於兩面間形成有細微間隙之狀態(滑動嵌合)中的任一種。因此,當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滑動嵌合時,由兩條槽部54所形成之大空間流路,係以實質上以獨立之狀態發揮作為前述墨水流路及前述空氣導入流路之功能。
惟,使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成為前述大致嵌合狀態之結構,為本發明之筆具的較佳實施形態之一。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使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成為前述大致嵌合狀態之結構。因此,本發明之筆具係包含不使突起部53與開口部72嵌合之結構。
如第17圖所示,於中間構件5之前述區隔壁的前面,上述兩條卡止部56係被設置在相對於墨水導引部51(連通管)呈左右對稱之位置。各卡止部56均為寬幅的肋體,並發揮防止中間構件5旋轉之功用。如第15圖所示,各卡止部56均可配置在兩條被卡止部21之間。各卡止部56的寬度略小於兩條被卡止部21之間的寬度。藉此,在將中間構件5的嵌合部55嵌合於軸筒2的環狀肋體22時,可容易地將各卡止部56配置在兩條被卡止部21之間,所以容易進行中間構件5的組裝作業。此外,當旋轉方向的力從墨水匣6施加於中間構件5時,卡止部56係直接與被卡止部21接觸而限制中間構件5的旋轉。
又,本實施形態之卡止部56為獨立之兩條寬幅的肋體,但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第18圖、第19圖所示,亦可為於中間構件5之前述區隔壁的前面設置包圍墨水導引部51的連通管之圓筒部,並於該圓筒部的外周面形成前後方向的肋體之構造。
此外,卡止部56可為一條或三條以上。例如,在第18圖、 第19圖所示之實施形態中,係於圓筒部的外周面以等間隔形成有四條卡止部56。當形成有三條以上的卡止部56時,各卡止部56較佳係以等間隔配置在中間構件5之前述區隔壁的徑方向上。然而,複數條卡止部56的間隔並不限定於等間隔。
如第14圖所示,墨水匣6具備:前端呈開口且後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狀的容器7、以及嵌合於容器7的前述開口之開口部72。於容器7之前側的外周面,一體地形成有螺紋(陽螺紋)73。容器7係藉由合成樹脂(例如聚丙烯)的射出成形或吹塑成形而得。於開口部72的內側壁面上嵌設有栓體8。
此外,容器7係內成為墨水收容部71。於墨水收容部71內,係例如直接收容油性墨水(墨水未具圖式)。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以球狀的栓體8密封開口部72的內周面,所以係將另外構件之開口部72嵌合於容器7的前述開口。墨水匣6係藉由將容器7之外周面的螺紋73與軸筒2之內周面的螺紋23旋合,而連接於筆具本體。容器7的後端以成為筆具1的尾栓之方式形成。又,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將墨水匣6連接於筆具本體,而將容器7之外周面的螺紋73與軸筒2之內周面的螺紋23旋合之結構,但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結構。例如,亦可藉由嵌合等方法來連接容器7與軸筒2。此外,係使用球狀物作為栓體8,但本發明之筆具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栓體8只要是可按壓放開者即可,例如可為圓盤狀者、或是為一體成形於開口部72之薄層狀者等以往所知的形態。
前述油性墨水,例如可適用:使用乙醇與異丙醇作為溶劑,且含有顏料、樹脂、離型劑等添加劑之書寫板用油性墨 水。此種組成之書寫板用油性墨水,係於書寫時之筆跡乾燥性及抹除性優異。適用於第3之本發明之墨水,並不限定於前述書寫板用油性墨水的組成,亦可為不含離型劑之油性墨水,或是以水為主要溶劑之水性墨水。
墨水匣6係以被插入於構成筆具本體之軸筒2的後端開口之狀態旋轉。藉此,旋合墨水匣6之外周面的螺紋73與軸筒2之內周面的螺紋23。此時,突起部53的後端會將栓體8往後方按壓而將墨水匣6打開。此外,突起部53之扣除槽部54的外周面與開口部72的內周面成為滑動嵌合狀態。藉此,開口部72的外周面與氣密連接部52的內周面氣密嵌合,使墨水匣6與筆具本體成為連接狀態。
在如此之墨水匣6與筆具本體之連接過程中,由於墨水匣6係在氣密連接部52與開口部72嵌合之狀態下旋轉,所以旋轉方向的力被施加於中間構件5。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卡止部56與被卡止部21接觸而抑制中間構件5的旋轉,所以能夠不使中間構件5旋轉而連接墨水匣6。
此外,在如此之墨水匣6與筆具本體之連接狀態中,開口部72內側的圓形空間係由突起部53所區隔,並被分斷為含槽部54之兩條流路。因此,墨水匣6內的墨水係通過墨水導引部51往筆尖3側供給。當往筆尖3側供給墨水時(亦即書寫時),一者之槽部54成為墨水流路,另一者之槽部54成為從筆尖3側往墨水匣6內之空氣導入流路。藉由此種結構,前述空氣導入流路之空間不會因墨水而被封閉(成為液密狀態),而容器7之墨水收容部71的內壓呈經常一定。其結果為,可經常穩定地進行往筆尖3側之 墨水供給,不會產生缺、斷墨等,能夠穩定地書寫。
在此,當卸下墨水全部消耗完之使用完畢的墨水匣6時,係旋轉墨水匣6。藉此解除墨水匣6的螺紋73與軸筒2的螺紋23之間的旋合。此外,於該旋合的解除過程中,會解除中間構件5的氣密連接部52與墨水匣6的開口部72之間的嵌合。
即使在此種墨水匣6的卸下過程中,由於墨水匣6是在氣密連接部52與開口部72嵌合之狀態下旋轉,所以旋轉方向的力係施加於中間構件5。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中,即使使墨水匣6旋轉,中間構件5亦不旋轉。亦即,卡止部56係與被卡止部21接觸而抑制中間構件5的旋轉。藉此,中間構件5不會與使用完畢的墨水匣6一同從軸筒2被卸下。因此,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於更換墨水匣6時不會遺失筆具本體的構成零件,而可重複使用筆具本體。
又,由於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是旋合墨水匣6與軸筒2之結構,所以於裝卸時必定會旋轉墨水匣6。然而,第3之本發明,即使是適用在墨水匣6與軸筒2未旋合之結構的筆具時,亦可達到有用的效果。亦即,即使是墨水匣6與軸筒2未旋合之結構(例如第1圖、第8圖、第10圖所示之結構),亦會有一邊旋轉墨水匣6一邊裝卸之情形,在此種情形下,第3種本發明可達到抑制中間構件5的旋轉之有用的效果。
此外,墨水匣6並不限定於與軸筒2旋合之結構。例如,可考量墨水匣6與氣密連接部52或突起部53等中間構件5的一部分旋合之結構。為此種結構時,墨水匣6於裝卸時一定需旋轉,所以第3種本發明可達到與上述本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再者,上述本實施形態之筆具1,係於中間構件5形成卡止部56,而於軸筒2的內周面形成限制卡止部56的旋轉之被卡止部21之結構。然而,第3種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種結構。例如,亦可為:於軸筒2的內周面形成發揮作為卡止部56的功能之防旋轉肋體,於中間構件5的外周面形成發揮作為被卡止部21的功能之複數條限制肋體之結構。而即使是此種結構,亦可將軸筒2的卡止部56配置在中間構件5之相鄰的被卡止部21之間,而抑制中間構件5的旋轉。
1‧‧‧筆具
2‧‧‧軸筒
3‧‧‧筆尖
4‧‧‧墨水吸存體
5‧‧‧中間構件
6‧‧‧墨水匣
7‧‧‧容器
8‧‧‧栓體
51‧‧‧貫通孔
52‧‧‧氣密連接部
53‧‧‧突起部
54‧‧‧流徑(槽部)
71‧‧‧墨水收容部
72‧‧‧開口部

Claims (21)

  1. 一種筆具,係具備:於軸筒的前端具備筆尖之筆具本體、以及連接於該筆具本體的後端側之墨水匣之筆具,前述墨水匣係含有:前端呈開口且後端被封閉之有底圓筒狀的容器、以及嵌設於該容器之開口部的內周面之栓體,前述筆具本體係含有:插入於容器的開口部內而藉由將栓體往後方按壓以將墨水匣打開之突起部、以及與該突起部另外地形成且包圍該突起部之連接部,藉由前述連接部與前述容器的開口部氣密嵌合,以使前述筆具本體與前述墨水匣成為連接狀態,前述容器的開口部藉由前述突起部被區隔成複數個,於前述突起部的外周形成複數條朝前後方向的流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墨水流路,其他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空氣導入流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突起部係於外周面的前後方向具備複數條槽部而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各槽部的徑向剖面形狀大致相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連接部的內側面與前述容器之開口部的外周面氣密嵌合以成為連接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連接部為朝軸方向延伸設置之圓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筆具,其中,於前述連接部的內側面及前述容器之開口部的外周面之至少一者,形成氣密用環 狀肋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墨水流路,其他流路中的至少1條成為空氣導入流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將中間構件壓入嵌合於前述筆具本體之圓筒狀的軸筒內,並於該中間構件的嵌合部後方具備有前述連接部,於前述中間構件形成卡止部,並且於前述軸筒內周面形成被卡止部,當旋轉力施加於前述連接部時,前述卡止部與前述被卡止部接觸並卡止而限制中間構件的旋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卡止部與前述被卡止部為朝軸方向延伸之肋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筆具,其中,於前述中間構件形成防旋轉肋體,並且於前述軸筒之內周面的徑方向上形成複數條限制肋體,於相鄰之限制肋體間配置有防旋轉肋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筆具,其中,於前述軸筒的內周面形成防旋轉肋體,並且於前述中間構件之嵌合部前方的徑方向上形成複數條限制肋體,於相鄰之限制肋體間配置有防旋轉肋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2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限制肋體係以等間隔被配置在前述軸筒的內周面或前述中間構件之嵌合部的徑方向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防旋轉肋體由複數條所構成,並以等間隔被配置在前述軸筒的內周面 或前述中間構件之嵌合部的徑方向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墨水匣係與前述連接部、前述中間構件、及前述軸筒中的任一者旋合。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筆具,其中,於前述軸筒的內面與前述容器的外周面中之任一者形成陽螺紋,於另一者形成陰螺紋,伴隨著前述陽螺紋與前述陰螺紋之旋合,進行前述連接部與前述容器的開口部之氣密嵌合。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軸筒的前端所具備之筆尖為標記型筆頭,並於前述軸筒內具備有墨水吸存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筆具,其中,前述墨水匣的前述容器內,收容有於溶劑中含有顏料、樹脂、離型劑之書寫板用油性墨水。
  19. 一種墨水匣,其係構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第9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筆具的墨水匣,前述容器的開口部具有與前述連接部的外側面氣密嵌合之內周面。
  20. 一種墨水匣,其係構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筆具的墨水匣,前述容器的開口部具有與前述連接部的內側面氣密嵌合之外周面。
  21. 一種墨水匣,其係構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筆具的墨水匣,且於前述容器的外周面形成前述陽螺紋或前述陰螺紋中之任一者。
TW103110256A 2013-03-20 2014-03-19 筆具及墨水匣 TWI610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7430 2013-03-20
JP2013057430 2013-03-20
JP2013089980 2013-04-23
JP2013-089980 2013-04-23
JP2013135671 2013-06-28
JP2013-135671 2013-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6551A TW201446551A (zh) 2014-12-16
TWI610826B true TWI610826B (zh) 2018-01-11

Family

ID=5158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0256A TWI610826B (zh) 2013-03-20 2014-03-19 筆具及墨水匣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884508B2 (zh)
EP (1) EP2977224B1 (zh)
JP (1) JP6283349B2 (zh)
CN (1) CN105050827B (zh)
BR (1) BR112015023848B1 (zh)
CA (1) CA2907612C (zh)
HK (1) HK1212656A1 (zh)
SG (1) SG11201507719YA (zh)
TW (1) TWI610826B (zh)
WO (1) WO20141484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1201601879XA (en) * 2013-09-23 2016-04-28 Pilot Corp Also Trading As Pilot Corp Kk Writing instrument and ink cartridge
BR112017027535B1 (pt) * 2015-06-26 2022-02-15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Also Trading As Pilot Corporation) Ferramenta de escrita do tipo de líquido direto.
CN108290439B (zh) * 2015-11-30 2019-12-06 株式会社百乐 墨水芯以及笔具
TWI621540B (zh) * 2017-05-19 2018-04-21 Sdi Corp 書寫工具及其輸墨單元
TWI645987B (zh) 2017-09-18 2019-01-01 順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書寫工具
CN110001239B (zh) * 2018-01-04 2021-01-29 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书写工具
JP2020001352A (ja) * 2018-06-29 2020-01-09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ボールペン
KR20220047993A (ko) * 2019-08-09 2022-04-19 미쓰비시 엔피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필기구
WO2021207371A1 (en) * 2020-04-07 2021-10-14 Common Understanding, Inc. Marker pen with replaceable marker cartridge
USD946084S1 (en) 2020-06-18 2022-03-15 Common Understanding, Inc. Marker cartridg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9480U (ja) * 1992-11-04 1994-05-27 プラチナ萬年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のインクスペアー用アダプター
TW413238U (en) * 1998-08-27 2000-11-21 Kotobuki Printing Co Ltd Rotary type bar articles dispensing apparatus
TWI285596B (en) * 2003-07-07 2007-08-21 Pilot Ink Co Ltd Writing instrument
US20090116895A1 (en) * 2005-10-12 2009-05-07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Cosmetic Storage Type Applicator
CN101674749B (zh) * 2007-03-15 2012-04-25 株式会社资生堂 推进容器
TWI381951B (zh) * 2006-03-09 2013-01-11 Pilot Ink Co Ltd 直接供應墨水式書寫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61059A (en) 1935-09-21 1936-11-17 Adolph E Carlson Fountain pen
DE674850C (de) 1937-08-31 1939-04-24 Friedrich Keidel Fuellfederhalter mit einem auswechselbaren Tintenbehaelter
FR1078557A (fr) 1953-03-30 1954-11-19 Fagard A J & Cie Porte-plume-réservoir à cartouche
FR1355203A (fr) 1963-04-19 1964-03-13 Montblanc Simplo Gmbh Porte-plume réservoir à cartouche d'encre interchangeable
DE2017353C3 (de) 1970-04-11 1974-05-30 Fa. Philipp Mutschler, 6900 Heidelberg Tintenleiter für Füllhalter
DE2211012A1 (de) 1972-03-08 1973-09-20 Pelikan Werke Wagner Guenther Tintenpatronen zum einsetzen in den fuellfederhalter
FR2407084A1 (fr) * 1977-10-26 1979-05-25 Interlight Stylos a recharge a encre
JPS5713272Y2 (zh) 1979-10-24 1982-03-17
DE3415859C2 (de) 1984-04-28 1991-10-10 Schmidt Feintechnik GmbH, 7742 St Georgen Plotterstift
JPH0288792U (zh) 1988-12-28 1990-07-13
WO2005023559A1 (ja) 2003-09-05 2005-03-17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塗布具
JP4530706B2 (ja) 2004-04-16 2010-08-25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式塗布具
CN100589732C (zh) * 2005-10-12 2010-02-17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化妆品内置型涂抹工具
GB2446541B (en) 2005-11-30 2010-05-05 Zebra Co Ltd Ink replenishment cartridge and encapsulated fiber type writing instrument using ink replenishment cartridge
CN101224690A (zh) 2007-01-20 2008-07-23 王良 标记工具
CN201158229Y (zh) * 2007-05-22 2008-12-03 王良 标记工具
JP5718122B2 (ja) 2011-03-30 2015-05-13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ボールペ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9480U (ja) * 1992-11-04 1994-05-27 プラチナ萬年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のインクスペアー用アダプター
TW413238U (en) * 1998-08-27 2000-11-21 Kotobuki Printing Co Ltd Rotary type bar articles dispensing apparatus
TWI285596B (en) * 2003-07-07 2007-08-21 Pilot Ink Co Ltd Writing instrument
US20090116895A1 (en) * 2005-10-12 2009-05-07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Cosmetic Storage Type Applicator
TWI381951B (zh) * 2006-03-09 2013-01-11 Pilot Ink Co Ltd 直接供應墨水式書寫用具
CN101674749B (zh) * 2007-03-15 2012-04-25 株式会社资生堂 推进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83349B2 (ja) 2018-02-21
EP2977224B1 (en) 2020-09-09
HK1212656A1 (zh) 2016-06-17
US20160288561A1 (en) 2016-10-06
BR112015023848A2 (pt) 2017-07-18
SG11201507719YA (en) 2015-10-29
BR112015023848B1 (pt) 2020-11-10
EP2977224A1 (en) 2016-01-27
EP2977224A4 (en) 2016-11-23
TW201446551A (zh) 2014-12-16
CA2907612A1 (en) 2014-09-25
CN105050827B (zh) 2018-08-21
CN105050827A (zh) 2015-11-11
US9884508B2 (en) 2018-02-06
JPWO2014148445A1 (ja) 2017-02-16
CA2907612C (en) 2021-03-09
WO2014148445A1 (ja) 2014-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0826B (zh) 筆具及墨水匣
KR100946428B1 (ko) 직액식 필기구
JP6470182B2 (ja) 筆記具及びインキカートリッジ
WO2013183633A1 (ja) 筆記具
JP2008183896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2008023755A (ja) 直液式筆記具
CN107074005A (zh) 墨水充填工具
JP3152082U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6596509B2 (ja) インキ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筆記具
JPS6323179Y2 (zh)
JP7277262B2 (ja) 筆記具
JPH0650886U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7117861B2 (ja) 補充式筆記具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インキ吸蔵体
JPH061830Y2 (ja) 筆記具
JPH0911681A (ja) インキ収納筒を用いた筆記具
JP2008023877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5129058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H0221266Y2 (zh)
JPH022631Y2 (zh)
JP2010006055A (ja) 筆記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10587A (ja) 補充式筆記具
JP2004017397A (ja) ノック式ボールペン
JP2012056129A (ja) 筆記具
JPH0634985U (ja) ペ ン
JPH09123665A (ja) カートリッジ式筆記具